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0:26

导语:在生态道德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第1篇

在讲座时,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对各种行为规范做细致生动地讲解,在会场和学生们积极互动,会场气氛轻松和谐,使学生在中学生活之始就对各种行为规范有了清晰具体的认识。其次,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结合班级特点,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小故事。第三,班级组建评比小组,开展组内成员和小组间常规形成速度比赛。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分别引导学生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课堂行为标兵”、“课间行为标兵”、“学习勤奋标兵”等。第四,以检查促养成。每天,学生会、团委深入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加强个别指导。讲座使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了清晰认识,班级活动强化了学生规范行为习惯,评比与督促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入学伊始学生就受到了系列教育,奠定了自我教育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坚实基础。

创建活动平台,教育形式生活化

孩子的心灵是丰富的,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如果脱离了活动这块沃土,行为习惯的塑造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校为锻炼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组织了各种适合学生特点、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国旗下的演讲、读书汇报会、经典剧场进校园、我也追星故事会、阳光锻炼一小时、快乐出游、校级运动会、迎春联欢会等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增强了习惯教育的趣味性,化抽象的约束为生动的感悟,让学生获得了更鲜活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纪律和规矩的魅力、团结与互助的收获、成功与挑战的快乐,促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和领会教育的意义与真谛,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生活化。

加强自我管理,行为体验自主化

教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教的最佳效果是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机制,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给学生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把职务的选聘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学校、班级和同伴等事务管理最有发言权。因此,我校大到学生会、团委的组建,小到班委的组建,再细到科代表、小组长等等职务的选举,均采用“学生报名—竞聘演讲—师生民主选举—就职演说”的形式,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管理的愿望,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次次竞选中挑战了自我,锤炼了自我,提升了自我,也唤醒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把规章的制定权交给学生。为了保证纪律的约束能真正唤起学生们的认同,我校各班在坚持《十三中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学年的增长,由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并制定本班班规条令,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参与班级管理,既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锻炼自己的能力,唤起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同时,又使学生由对班规的漠视抵触到认同接受,能有意识地按自己制订的目标、规章要求愉快地执行,从而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把纪律的监督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只有当学生能积极自主地管理自己,纪律才会充满灵性。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倡导把监督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监督和管理下规范自己与同伴的行为习惯。如学校的“文明监督岗”、“卫生检查岗”、“间操活动检查小组”、“运动会文明班级检查小组”等均由各班轮流选派学生担任;班级里设置的“班级日志”有学生对同学一日课堂常规、课间行为进行监督记录,周末定期在班上做点评、总结……通过活动,将大量的学生吸引到学校、班级管理监督队伍中来,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第2篇

[论文摘要]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经济文化既对现行的道德与心理教育提出挑战,也需要道德与心理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市场经济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决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1]这就是市场经济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形成的人的稳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行为规则等等的有机体系。市场经济文化的蓬勃兴起对人的发展提出了现时代的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

一、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将是全方位的,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制定和确立都会因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

市场经济文化追求着主体人格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改变,必然对人的素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毫无疑问,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德育主旋律,仍必须坚持健康心理的维护、心理潜能的开发。同时,也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和心育内容,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道德主体。为此,可考虑以下几项极富现代特色的教育内容:1.经济伦理教育;2.生态道德教育;3.科学道德教育;4.情感教育。应努力把这几项教育内容融入教育的主旋律中,从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更具有新意,更富有时代气息。

市场经济文化崇尚民主、开放。因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可以往的德育和心育在方法上把青少年学生视为单纯的容器和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提供学生“自我决定”的机会,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学生主体

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且总是试图“净化”学生的生存空间,因而割断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培养辨别是非、自主决断的能力。而主体人格的培养将彻底否定和拒斥一味灌输,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让青少年在生活和“真的”教育中生长、建构。

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批判以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向,积极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从而使教育与时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应答

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已日趋明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应作出积极的应答已是刻不容缓的。面对挑战,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主体,同时还要超越市场经济文化,引导市场经济文化,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文化的正确、快速、高效的发展。

(一)内容的更新:确立适应主体人格建构和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内容

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对原有的品质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我们不增添新的教育内容,就无法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根据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下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必须得到重视。

1.经济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中所特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体系,协调着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保证经济活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一定的经济伦理。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重视经济伦理教育,培养人的勤俭、公正、平等、守信、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经济意识、经济心理和经济行为,促使个体经济社会化。

勤俭,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这里主要指勤俭建国,指生过程中要勤俭,指在生产中,应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新能源,探索废物利用的途径,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特别是要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经济理性的、科学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也能保证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勤俭也倡导着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不是节衣缩食而是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现代生活幸福。

市场交换需要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氛围中,人们才能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让它们没有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经济真正的繁荣、发展就会在人们的期盼与努力中得以实现,市场经济文化就可以得到优化,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惜时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事。[2]惜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显重要,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时间”。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停留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传统角度来看待时间,而应更新为“此一刻比前一刻值钱”(托夫勒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再主要依赖于空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发展使竞争表现为占有时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谁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3],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改变,“他们不再重视金钱上的利益——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自由的时间”。人们欢迎弹性工作制,愿意较快速地完成工作,希望较多拥有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讲究效率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高效乃成为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在一个无法忽视竞争的时代,高效是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花同样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取得同样的收益只需较少的时间,这无形中就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得财富能快速地增长。同时也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确立正确的金钱观是经济教育的核心内容。”[4]在经济教育中,应把金钱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社会中更应把金钱观教育作为实施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抓手,积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的金钱观。日常生活中,金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人们的实际利益,人们不再谈钱色变。对于青少年而言,不耻于谈利,乃是他们价值观念变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但也有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挣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尺度。我们不能迷信金钱,因为金钱不可能代替一切,金钱决不是衡量精神领域价值的尺度。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以人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为前提的。生态道德教育则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以便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但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们不得不自食苦果。“5亿公顷(123,500英亩)可耕地因遭受侵蚀和盐碱化,已不能再耕种;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森林为了生产而被砍伐:有150种鸟类和兽类因为人的破坏而绝种了;近千种的野兽现在已经很稀少或处于被灭绝的危险之中。侵蚀、土质恶化、森林毁坏、暴雨成灾、动植物生命受害等情况现在仍继续而且有的地方还在加剧。”[5](PP.132-133)资源和能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将使市场经济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社会还不得不为环境污染支付巨额的费用。显而易见,人类若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倡导生态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培养生态道德首先是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的基本要求。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摒弃人与自然之间任何障碍,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培养人们“关心”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让“关心环境”成为人类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同时,我们应该依靠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情感,努力发掘人类正确认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通过节约资源,利用科技开发新的资源,才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报以乐观的态度。我们还应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应该认识到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生物也都有他们的价值和权利,同样应得到平等的对待。我们还应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并培养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有序性承担重要的责任。

我们不仅要严禁滥砍滥伐,随意开矿,而且要在正常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还应注意及时修复,在动态中保持生态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也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努力的方向,积极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3.科技道德教育。就本意而言,科技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活动和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具有的品德。科技道德教育则是为了培养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也能具有科技道德素质,最终将其融入人的个性之中,并以此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科技确实能为人类谋福利。科技的巨大进步消除了一些人类传统的及由自然造成的不幸,如贫困、瘟疫等,但对它的使用不当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不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等,而且这种副作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与社会的道德精神价值之间找到平衡”。[6](P.85)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科技,也就必然不能脱离科技道德。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可侧重于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依赖于心理教育的共同参与。科学精神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包括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协作、勤思、献身、耐挫、勇于竞争等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和发展的。其间,创新精神更要突出强调。

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我们的国家若想取得主动,就得不断更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改进管理方法、开拓新的市场。而且,创新也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泰勒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潜在的创造性,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时代的主体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要振兴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文化,就必须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这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将主要依赖于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异、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才能不断地激发人们去变革、去创造。许多调查表明,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学生亦不例外。一般来说,在适当的教育下,创造潜能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显现并得到发展。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让学生“走进学校是个问号,走出学校是个句号”。

创新情感的培养。创新情感伴随着创新意识的觉醒而产生,表现为对创新的渴望与憧憬,有着强烈的创新激情,敢想敢说敢做,创造带有强烈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以及对创新的痴迷和不厌倦,等等。培养创新情感可促使青少年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

创新意志的培养。创新意志是指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所作的努力。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努力、永不言败的斗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只有具有了创新意志,才能在创新过程中持之以恒,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我们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意志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意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失误。我们只有弘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教育,才能适应并发展市场经济文化。

4.情感教育。在高科技的社会里,科学精神得到张扬,科学技术受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情况下,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包括人的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7](P.10)“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7](P.21)我们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8](P.167)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青少年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也离不开道德教育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也日益显现,物质的富裕不可思议地导致人们出现“价值真空”。青少年表现出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而且他们只要求别人爱自己,却想不到也不会爱别人。他们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

竞争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青少年感到了社会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和学习的压力。在青少年内心蓄积着一股紧张、焦躁、孤独、无奈、自卑、意欲反抗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时疏导和缓解,就可能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从而导致逃学、出走、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就青少年自身而言,正处于“疾风怒涛期”,情感的两极性非常明显。而且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尚未定型,呈现动荡不安的态势。他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会自鸣得意,一旦学习失败又陷入苦恼、悲观的深渊;他们忽喜忽忧,似乎让人无法捉摸。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虽在努力弥补一些失误,而从总体上来说,仍不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就说明情感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同时也给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情感教育中要关注情感能力的培养。情感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观道德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力。(2)共感能力,或称共感性。“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的感情的这种能力。(3)体验自己情感的能力,即自我体验的能力。(4)调节、调制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理想和意志力。[9](PP.74-75)应积极培养青少年的情感能力,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完美的主体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确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

赫尔巴特确立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认为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杜威把儿童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要求教师围绕儿童转。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师生观,历史上争论已久,批评声不绝于耳。在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还占主要地位,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和控制的对象,学生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师生关系的主动创造活动中。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面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5](P.107)学生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形成了消极的体验,产生了一种无助感。但无论是“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都是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呼唤,我们应积极确立一种“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表现为‘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10](P.131)“对话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化的过程,使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10](P.135)

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自己的认识、体验、理解和选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在人格上,青少年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和成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主体、当作人而非物来对待。而且,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任何被动的学习和灌输都是无意义的、低效的。只有主动的认识、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过程。

教师既不是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也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他无权支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于学生;他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P.107)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怎样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效地充当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没有把师生关系看作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表现方式,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本身而富有的教育价值”[10](P.127)。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应是作为独特的、完整的精神整体的人而相互作用。“在抽掉了人格精神的这种片面的师生交往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不正常的。”[10](P.127)在“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中,“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才能存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才能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进行精神交流,获得精神发展。

只有这样“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P.100)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发展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应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指导自我教育,是指导“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12](P.290)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重视学生自主性的重要表现。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包括这样一些涵义:(1)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2)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积极的能动体,都是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的承担者。

(3)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活动,都是教育活动主体;外界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意识发生作用。[9](P.79)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重视学生自主性、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其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尤为重要。

自我教育的要求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与开端,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要求,才为以后的一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要求,也就是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这实际上是青少年学生把外界教育要求内化的过程。教育者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对自己提出的教育要求,了解其正确性,并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节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为青少年学生始终不懈地朝着教育目标前进提供可能。

(四)指导学生学会道德判断、道德选择。

杜威在其早期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中提出“教育即生活”,并不留情面地对传统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状况进行严厉批评。但不幸的是,20世纪的教育仍然与生活相割裂,远离了生活。这里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与灌输;二是只注重琐屑行为的训练和消极防范。这两种倾向都漠视了发展中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在方法上都采用了强制灌输。但,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因为“具有知识并不就是教养,只有把精神的内在本质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教养”[13]更不幸的是,教师总是警惕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则和常规的形式,总是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上,总是只注重防止失败,总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总是企图把那些自认为“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任何事物,包括规定、规范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变化迅速、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正确”已是一个可变的成分,而且只有通过比较,通过学生“自主决定”最终确定其“正确的身份”。在一个开放的、信息来源多端的社会,又如何让学生闭目塞听?与其让学生接受外界文化的“自然影响”,不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别、自主选择。我们的教育要摆脱困境,要想得到发展,就应努力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视野中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在现时代的多元文化中,面对价值观矛盾、冲突的情况,就应指导青少年学生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这是德育和心育共同的任务。

道德判断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善恶、是非、公正合理与否的断定。它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是进行道德评价、道德选择、发生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柯尔伯格用九个道德两难问题,如“海因茨偷药”,启发学生在道德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谈或辩论、作出道德判断。同时在讨论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的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作出价值选择的能力,对同一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中不同的规范作出选择的能力;按照某一规范完成一种社会活动、道德活动时,从同时存在的几种不同行为方式中独立地、灵活地选择一种最佳行为方式的能力;实际执行某种思想、道德规范的能力。”[9](P.75)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自主性程度往往是学生道德行为自觉性水平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学生“希望学校的道德教育能给他们以一定的选择余地,能对他们自主地确立或改变道德取向真正有所帮助。他们开始逐渐将选择道德取向视为自己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利,并逐渐对学校与教师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利的行为‘深恶痛绝’”,[14]他们“愈来愈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选择过多地指手划脚”,也“愈来愈不会将自己的选择所致后果随意咎于他人”[14]。青少年学生渴望拥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道德选择能力,学会道德选择。以便青少年学生在多元的价值冲突中能从容不迫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

柯尔伯格经过长期的研究指出,儿童(广义)是“道德哲学家”,因为儿童同教师和成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儿童能够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仅如此,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总而言之,儿童的发展自有他们的规律。很显然,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人性的教育和教育的人性的本然要求。主体人,应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无论怎样,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伦理智慧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力[J].江海学刊,1995(1):90-95.

[2]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4(4):12-15.

[3]参考消息,2000-02-21(6).

[4]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金钱观教育[J].德育信息,1994(4):9-10.

[5]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8]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9]班华.中小学德育探析[A].山东省教委普教处.德育师资培训教材[C].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10]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伦理教育 现状

一、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

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这种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氛围,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并由此造成生命伦理观念教育的缺失。由于大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因此出现了言行的失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态,甚至出现自杀、伤人、伤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杀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这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我们频繁在媒体上看到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这些大学生们正当青春年华,却因为各种理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严重扭曲的心理产生的,是对生命的漠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些伤害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行为,反映出了大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严重歪曲的心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教育,是导致大学生轻视生命、漠视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当今高校应该重视生命伦理观教育。

针对当今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价值取向问题,利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他们的各种问题、原因之所在,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努力成为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用人才,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现状

八十年代初期,生命伦理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1980年,邱仁宗教授在《医学与哲学》创刊号上发表了《死亡概念与安乐死》一文,首开了生命伦理学学术讨论的先河。随后,有关生命伦理学的相关问题逐步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研究与关注。三十多年来,有关生命伦理的论文、论著、译著不断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邱仁宗教授1987年5月出版的专著《生命伦理学》,它标志着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萌芽。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台湾地区,20 世纪初,生命伦理教育从日本由民间团体引进并推广,少数学校开始增设相关课程,但并未成为主流。直到1997年台湾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生命伦理教育才被重视起来,大批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与讨论,发论文、编教材、学术讨论等,推动了生命伦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逐步提高了生命伦理教育的影响力。与台湾地区所不同的是,香港地区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发展,是由社会福利团体、义工组织、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进行推进和发展的。另外,香港政府也特别重视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培训,各种学习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体验等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总体来说,香港虽然十分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但真正具体、科学的生命伦理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比较而言,大陆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尊重人的心理健康,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我国生命伦理教育的开始。各个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06 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并权威报告;2005 年上海市正式提出《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生命伦理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2004 年辽宁启动“生命伦理教育工程”,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命伦理教育。但是全面整体看我国的生命伦理教育现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还不够,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多,实践教育成果不强。因此,我国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2、国外研究现状

1915年,德国哲学家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对“生命”范围的界定突破了生命对动物的限定,扩展到了植物和一切生命,为后来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1937年,美国政府提出要普及学生的死亡教育,使学生领悟到生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20 世纪中期,加州的阿南达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体验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提高学生生存质量。1976 年,美国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生命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20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的生命伦理教育基本普及,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挑战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和品格教育等。英国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7年,由中心基金会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90年代在学校已基本普及,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跨学科重要课程。2002 年,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必修课程,由此得到全面推广。日本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9年新修改的《教学大纲》,为了解决日本青少年中存在的自杀、杀人、污染环境等现象,明确提出了生命伦理教育,重点定位于尊重人的精神、敬畏生命的态度、重视生态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日本教育又提倡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题的“余裕教育”,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通过教育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坚强地面对挫折,珍爱生命。总之,国外的生命伦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命伦理教育的对象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伦理研究和教育则相对较弱。

总结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关于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文章较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

三、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简要述评

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从社会文化、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去探寻大学生中消极生命伦理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去丰富自身生命意蕴,回归伦理道德本色,实现个人最终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现实,年轻大学生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杀或者杀人等否定生命的做法,在放纵自己、忽视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要求的同时,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伦理道德的追寻中。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同情、惋惜、关爱生命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开展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责任、生命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真实了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基本现状,并根据当前高校教育和学生生命伦理需求实际,进一步探索符合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实际的内容、原则和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出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不能只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大学生个体性格的发展,尊重其独特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大学生遇到的现实生活困境、学习困境,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愉悦的生活和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排解各种不良的情绪,学会去领略生命的美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真正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努力。

2、深化教育内容

一是应该立足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人发展的前提是存在,而存在应该是不断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任何人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梦想,都必须要有生命的存在作为前提,所以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无比重要并具有无比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该用一种包容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每个生命,关注每个生命的价值。二是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挫折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生命中挫折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指导他们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从而战胜挫折获得人生的继续前行。要教导学生在挫折面前,人的意志可能比行为更有效,使他们从心理意识上去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战胜挫折,锻炼自己不断成长。三是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意识,并同时要树立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负责的责任观。应该教育大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人有理由肆意剥夺另一个人或生物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善良,这也是一个人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3、整合社会资源

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的,因此除了高校通过实施生命伦理教育来改变现状之外,还必须整合一切社会教育资源。大学生目前对生命状态的认识,迫切要求社会广泛地宣传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传媒的作用与影响。现在是个全民信息传播的年代,网络、博客、微信、视频等各种传播媒体应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特别是在发生一些负面事件时,在真实报道的同时也要选取适当的视角,向全社会、向大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进而热爱自己的生命,并珍惜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潘玉芹: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和特点[N].现代医院报,2005-01-13.

第4篇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国外教育理论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的形成要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国内教育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生物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物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中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一方面拓宽课堂的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拓展教材的知识广度。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与其他人的研究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特别是同体育教学之间密切的渗透,有其推广价值。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1.探索生物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探索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

3.提高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二)内容

1.教学目标要体现生活化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教师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理念,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一维转向多维,即从传统的过于偏重认知目标,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目标转变。

2.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应是掌握“案例”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3.教学方式要体现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多向交流的关系。

七、研究对象与范围

临沂册山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全体在校生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前期工作: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

具体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班级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辅以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个案研究。

成果总结阶段:以实验观察分析法,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广泛收集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各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步骤

(一)研究的措施

1.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

(1)“课前5分钟随谈”指在每次课前由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中,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讲述与生物相关的生活小常识、趣闻、名人轶事、科学前沿等,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演讲后师生互动式的评论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还不够,还要求每一个学生将所讲的内容摘抄或剪贴到生物记事本上,供全班同学翻阅浏览。如果坚持下来,学生知道有关生物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一些思考。(2)利用不同课堂“说”.新授课时,让学生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知识和生物学信息;探究课时,让学生领悟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表达个人与小组的探究原理、思维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现象、探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引起全班的关注。在交流过程中,还养成了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3)小结课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形式总结单元的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的所得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展示出来。

2、在课余时间

(1)营造校园浓郁的生命科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教室的黑板报、著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学校的学科专栏、学科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营造学习生物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感受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2)把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校园

可以从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入手,让学生辨别植物的种类,结合季节更迭,注意培养学生采集标本并进行制作的技能。同时,利用家养动物和常见的动物进行种类的识别。结合生物实物、挂图、模型等较直观地提供生物学的知识,把学生带到一个视觉清楚的世界里。还可以进行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科学实验。

(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原因及状况调查,对绿色工厂的参观访问,让学生提出环保设想和对策;通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环境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资源的有力宣传者和执行者;生物教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多选择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物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交给学生一些扦插、压条、嫁接的常识,并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利用周末和假日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适应社会,因此要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发现搜集、选择信息、分析归纳、设计和调整方案等,在探究中不断积累经验,挖掘发展潜能,增强创新和应变能力,利用周末开展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二)本研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为资料准备、理论学习和实验设计阶段

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对象,学习相关理论,讨论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实验方案的总体设计及课题组各成员的具体分工,申报与立项。

2.第二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按课题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实施,运用科学方法、手段进行实施研究,从而为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3.第三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资料,总结经验与研究成果,全面汇编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十、课题成果形式:课件、论文、结题报告

十一、研究人员分工

柏玉娟:课题第一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案例收集、组织教学研讨、阶段总结会议召集,结题报告等。

组员:

******个案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资料搜集整理、过程记录

******资料整理、数据分析

******资料整理、记录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基本经费和课题运转所需硬件投资共计:8000元

学习资料费用约计3000元;调查问卷印刷约计500元;电脑、简单打印资料约计1000元;其他3500元。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杭州大学教育系,1977(8)。

2杨心岳。生活中的生物学[J].《生物学通报》,1999年第12期。3吴昊,张赣道。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J].《中国环保产业》,2019年第8期。

4徐丽,练成燕。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发展机制[J].《上海节能》,2019年第7期。

5李津军。生物工程技术与我们的生活[J].《科技潮》,1999年第9期。

6吴遵民。《外国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9)。

7。《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张诗华。加压与常压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对比[J].《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