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日语与日本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0:32

导语:在日语与日本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日语与日本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外来文化;兼容;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148-01

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

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古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中国的近邻。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日本文化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位于日本与大陆之间的大海并不宽,利用古代的航海技术是完全可以跨越的。因此,日本人很早就开始了与大陆的各种交流。另一方面,宽阔的海洋将日本与大陆分割开来,依靠这一天然屏障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使日本避免了外民族大规模的入侵和统治。

由此可见,日本一方面与大陆之间保持着长期的友好交流,从大陆引进了大量的文化和知识;另一方面,日本几乎未经历过大规模移民的困扰,也未曾遭受过有组织的军事侵略和政治统治,使得日本人能够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干预的情况下,和平地引进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因此,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从不存在任何抵触情绪和戒备心理。日本人对外来文化旺盛的好奇心、卓越的模仿能力也许正是来源于此。

二、外来文化的引进

日本人好奇心非常强,而且善于模仿。他们首先对于外来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然后,将引进的东西在内部一点点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继机织、制陶、金属工艺以及农业技术等由大陆传入日本之后,汉字和儒教、佛教也随之传入。随着佛教文化的普及,与日本固有的神教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主张神、佛、儒交融的调和思想。这标志着日本文化进入了将外来文化在内部进行消化、吸收的阶段。

到了平安中期,在充分消化、吸收唐文化的基础上,由日本贵族阶层创造了国风文化。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的典型事例就是假名文字的发明。假名的发明更加丰富了日本人的表达能力,从而取代了曾繁荣一时的汉字,促进了和歌、故事等日本固有文学的发展,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幕府的制度和礼仪进一步得到完善,儒教思想被广泛用于政治领域,成为贯穿江户时代的主流思想。

十九世纪中叶,外来势力的入侵使得日本再次进入了与外界交往的活跃时期,明治政府效仿欧美的先进国家,致力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从上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化是在“开放”与“关闭”、“引进”与“消化”、“效仿”与“创新”的相互交替中发展起来的。对待外来文化,日本人最初表现得非常热心、虔诚,富于很强的模仿能力;引进以后,逐渐消化吸收,将外来文化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进一步创新。

三、日本文化的民族性

日本文化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又显现出对本民族固有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即所谓的“和魂”。从古代日本创造的神治时代朴素的原始宗教、绚烂优雅的宫廷文学、贵族文学、茶道、能乐、狂言、花道等,到近现代的忠诚意识、集团意识、进取精神等,无不体现日本文化的独创风格和优秀传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质的方面影响着日本文化的演变,这也是日本能在多次文化洗礼中没有迷失自己、始终能把外来文化加以异化的根源。有学者在论述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时曾经指出:日本现代化成功的真正奥秘,在于因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锻炼出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即集团结构、群体意识、竞争风格和拼搏进取精神。日本民族由于岛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经历了近千年的武士生活的感化,形成了全民族的集团意识,这是日本民族至今仍保持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四、日本文化的选择性原理

一般来说,文化具有较强的排它性和互斥性,异质文化的交融是极为困难的。在中国、印度或欧洲,由于都已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往往容易把能否为本国的社会所接收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引进外来文化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比较迟疑。而在日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日本人似乎从不去考虑文化的系统性,而是对外来文化边引进、边在内部进行消化、吸收。在引进外来文化时,将其中的精华与日本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努力维持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促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化。日本文化是在多种外来文化的接触中培育起来的,它在大量吸收、主动摄取外来文化中精华的同时,又有选择地消化,与外来文化保持着适当距离,维持了其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个性。

综上所述,日本引进外来文化并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正是这个选择标准刻划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格。日本人不仅习惯于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而且更善于将外来文化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改造、取舍。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黄媛(1981―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文学。

参考文献:

[1]梁策.日本之谜――东西方文化的融合[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第2篇

商务日语翻译是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商务日语专业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在商务场景中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曾经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修刚教授在中国国际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在会议专题报告中指出:高水平的商务日语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日语的交流能力、日本企业文化、日本社会文化、商务知识。通过对院校在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80%以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是为了将来在日资企业就业,但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懂日语,了解日本的习惯就能在日本公司顺利工作。事实上,很多日本企业在招聘日语毕业生时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并不把日语能力作为雇佣员工的首要或主要标准,也就是说,不单单要掌握日语语言,还要掌握其国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 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思想培养的原则

1.1对比性原则

注意两国文化对比的重要性。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既有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导入日本文化时,要遵循对比性原则,通过中日文化表面现象的对比,挖掘和分析两国文化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

背后反映的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1.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文化思想导入部分的量和度,过少不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过多则会喧宾夺主,留学生论文 变成日本文化课。作为教师要不断研究,结合教学经验抓住导入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导入文化教学。

1.3实用性原则

文化思想培养必须与教材内容和商务日语日常交际的需要相结合。在上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选择与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紧密的文化内容,例如,日本人的日常礼仪、商务社交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理解了有关的文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学生对和日本人生活、商务活动相关的文化也会非常感兴趣。

2. 文化思想培养的内容

2.1语言文化:

日语语言的含蓄性。重视人际交 往中的和谐关系,是传统日本文化的显 著特征。他们说话多留有余地,交际过程 中注意尊重对方意见,尽量避免相互之 间发生直接的冲突。日本人对别人的请 求、邀请、建议等即使办不到或不能答 人际关系这一点,“以和为贵”的思想已 经融入了日本人的灵魂之中,日本人的 “拒绝”言语行为恰恰反映的就是这个“和”的精神。 总之,客观地说,日本文化虽然包含了大量外来文明吸收的成果,但是已然 具有了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不能够妄称其为“拼凑的文化”。日本民族不光有其固有的文化特性,而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 造、铸炼着自己的文化。至少日本人自己 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是独特的。而不是任 何一种文明的翻版或抄录。日本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思想行为,从国内到国际上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要搞好日语翻译教学环节,就必须先虚心地研究日本的文化思想,而且要尽可能地从更贴近日本人调。

2.2交际能力的培养:

除了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日本人与人初次见面时会鞠躬,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频繁地点头,这种“鞠躬”、“点头”等交际方式就是非语言交际。日本人向来注重“以心传心”、“心领神会”、“不言自明”,比起语言交流,他们更注重非语言交流,他们会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神情及肢体动作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判断对方的态度。因此,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商务沟通中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穿插非语言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人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征以及中日非语言文化的差异。非语言交际的内容较广,大致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大类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导入在非语言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表情”、“视线”、“手势身势”、“身体接触”等一些内容。例如,日本人在公众场合常常面无表情或始终保持礼仪性的微笑,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其实却反映了日本人不直接外露情绪的共性。这根源于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日本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日本人在和别人交流时不喜欢直视对方,他们认为对视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多采用回避视线的行为方式。在手势和身势方面,日本人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3团对协作方面的导入:

他们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团退意识 强烈,形成了亲族式的纵向集团社会结 构,人们之间那种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已 不常见,亲情般的感情纽带渗透其中,使 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种彼此之间 的相互谅解和关心在日本的人际交往中 时常可见。另外集团意识对于日本国民是多么地重要,而且集团内部不突出“个性”。在日式 的集团里,个性很强的人常常会与其他 人格格不入。要想融人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磨掉棱角。在所属的集团中日本人 为避免与大家不一样而受到集团的排 斥,都尽量采取与大家一样的行为。只有 将自己完全融化在集团中,他们才能找 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理解日本民族 的集团性这一点对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 很重要的一环。.

第3篇

关键词:日语;交际技巧;高职

1.引言

在日语过级考试,听力成绩平均在50分左右,影响总分进而直接影响合格率。听力分数低不仅反映出平时的日语听力水平偏下,也反映出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严重欠缺。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要让学生的日语书面表达通顺,同时具备一定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难度极大。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高职学生日语语言交际技巧

2.1谈天说地

中国学生在与朋友交谈时,若一味谈论天气之类的话题或是“调查家谱”似的问候有一种敷衍之感,让人感觉没有诚意。可是如果与日本人交谈,天气与问候却是一个绝好的话题。因为日本人能从天气或不痛不痒的寒喧语中,体会出对方对自己的关心与热情。如果再进一步注意日本人谈天说地时的寒暄,你还会发现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用不同的词汇重复对方的内容。

2.2随声附和

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跟英美人会话时,如果你对对方的话题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不需要刻意掩饰自己,尽可坦诚直言,交谈能因之顺利展开。但用同样的方法与日本人会话,却会适得其反。因为日本人即使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或意见,一般不会当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大多会顺应对方的话题,予以呼应或敷衍,或者“三缄其口”,此时,如果你还热衷于自我表述,那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冷场。

和日本人,尤其是和上司交谈时,如果你掌握的词汇不多,又想多练练听力,最省事的谈话方式就是「相づちを打つ即“随声附和”。也就是说,你赞同也罢、反对也罢,都频频点头,用「はい、「そうですね、「なるほど(一般不对上司用)、「かに、「はい、分かりました这几个词语对付,促使对方去继续主动表达。不失时机地「相づちを打つ,是与日本人维持对话的技巧之一。尤其在打电话时,如果你不能及时地「相づちを打つ,会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缺乏礼貌,以致中断与你的交流。反之「相づちを打つ用得恰当,则会让对方谈兴大增。日本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说「相づちを打つ就像风筝线,如果把握得当,对方的表现欲望就会如风筝般越飞越高。

2.3体会日语语境,把握语体

很多学生在使用敬体上做不到“看客下菜”。学习日语的诸位或许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初级阶段,学生们使用的基本上是敬体,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们把敬体和敬语相提并论,觉得高不可攀又难以驾驭,于是开口闭口全是常体,敬体反而变成了“高水平技巧”。

其实,在和日本人对话时,只要掌握了敬体,哪怕敬语说得不好,也能基本上做到有理有节。

日语教科书在入门阶段使用的都是敬体。这是因为日本人在面对年长者、上司、客人或陌生人时,作为礼节,说话要求礼貌、客气。这种时候敬体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初入社会,新进日企公司,使用敬体能使你显得语言得体,不卑不亢。不过,日本人在同学、平辈、熟人以及家庭成员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常体。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亲近的人使用敬体或敬语,容易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而常体则有拉近彼此的距离,显得“亲切”和“自然”的效果。

利用电影等视觉材料学习日语,我们会很快察觉,在绝大多数场合,日本人使用的是常体。我们大多数中、高级阶段的教科书,崇尚“拿来主义”,选择的课文也多为常体,加上日语一级乃至二级考试都是常体唱主角,容易给我们造成误解,以为常体可以不分场合拿来就用,甚至以为常体说得好口语才显得驾轻就熟。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日本是一个特别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的社会。关系一般,或是处于明显下级地位的场合,随意使用常体,只能给人带来不快的感觉和失礼的印象。即便是平辈,要进入使用常体的语境,也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敬体铺垫”。换句话说,当你无法判断应该使用敬体还是常体的时候,使用敬体最为保险。

对于一般日语学习者来说,敬语是最难学的。但是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敬语,能迅速提高你的语言档次,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但是,敬语也不能不分场合随便乱用。敬语的滥用,日语叫「礼,有时会起反作用,甚至让人觉得你在冷嘲热讽。中国有句俗话,叫“到哪座山唱哪首歌”,日语也一样。针对不同的人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体,是一种交流技巧,也最能体现出说话者的语言驾驭功底。而即便说一口流畅的日语,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常体、敬体、敬语,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话,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结束语

语言是人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在汉语母语的环境下学习日语的,由于受环境的限制,学生一般会缺少相关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果不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在中日交往活动中就很难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以,根据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的特点,作为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相结合。除了以上笔者浅谈的几点技巧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一些日企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日企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去有关单位进行实习或打工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高日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第4篇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第5篇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语;日常会话;共生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化交往的频繁,学习外语的目的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为了顺利进行交际,既需要理解潜藏在语言深处的文化的能力,也需要具有超越交际中的文化理解障碍的能力。

日语学习者(指把日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群体)通过日语会话课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语表达本身以及日本人语言动作的特点等。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来自母语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来自目的语的文化冲击,这些都会影响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质量等。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怎样才能将其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呢,本论文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尝试对日语会话课堂上的文化背景导入问题进行探讨,引用实例,尤其从其导入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日语学者减轻学习的负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事日语教学的人员都知道日语学习者虽然学习了日语的发音、词汇、语法等,但是要顺利做到使用日语进行沟通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当一个人向自己以外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不仅传达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也传递非语言特征的信息,比如:“表情”、“肢体动作”、“视线(目光)”、“姿势”以及“与对方的距离”等都属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大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意义上差异,因此,在交流时常常会引起误解。这些几乎都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信息来源于其归属的文化价值观,所以假如不能正确认知谈话对象的文化的话,就无法达到正确的理解,换而言之,无法顺利进行沟通。日本人在表达自己意志时,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非语言表达方面都是在遵从本民族的习惯为立足点的。

例如日本人早晨见面会互相大声打招呼说“お早うございます(早安)”,都认为这样可以让人感觉到团队的朝气和团队成员直接彼此的融洽的氛围。与此同时打招呼的人彼此之间还要弯腰鞠躬。据说日本的“鞠躬行礼”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弥生时代,意味着普通百姓对身份高的人的一种敬意。到了日本的飞鸟、奈良时代,日本以中国的礼法作为参照制定出了与身份相符合的“鞠躬行礼”。如今,“鞠躬行礼”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习惯之一,当成了家常便饭。被认为生活中有了“鞠躬行礼”日本人的生活才具有了完整性和有序性。欣赏日剧或是日语动画片,经常会听到剧中人物因为做了对不住对方的事情等时会说“すいません(对不起)”,当说到这个寒暄语时,只要是日本人不论男女都会将身体稍稍放低。即一般情况下说这句寒暄语时,都要伴随“略微弯腰”这个动作。假如采取挺胸、直背、不错眼珠地盯看对方的脸的体态,说出这个寒暄语时,对方(日语为母语的听者)绝不会感到有抱歉的含义。假如讲话者(日语为其学习的目的语)从小就被教导,为了表示对他人心中无愧就必须经常挺胸的话,做出“稍微弯腰”这个动作将是很难的。同样,反过来习惯了略微弯腰行礼的日本人假如他们见到了以握手为寒暄手段的中国人或者欧美人的话,日本人会习惯地在略微弯腰的体态下伸出一只手与对方打招呼,此时的日本人的体态应该是很滑稽的,丧失了整体形象的严谨性,而且与对方的间隔距离过远,整个体态过于生硬,缺乏自然感。

在日语会话课堂上除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日语的单词发音、语调、句子结构、语法表达之外,那就是体态语动作方面的训练了。笔者认为由于日本民族是个喜好鞠躬的民族,所以首先要进行与日语表达相吻合的鞠躬行礼方面的训练。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郑重要先鞠躬行礼然后再说话,即“先礼后语”。由于受到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进行鞠躬者对对方的尊重度的制约,所以鞠躬要有顺序,如年纪轻的人要主动向年龄高的人鞠躬;地位低的人(如:公司中的科员)要主动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如:科长、部长、社长等)鞠躬;女性要先向男性鞠躬;店员要先向顾客鞠躬等等。“鞠躬行礼”是日本民族的有序性的突出代表。因此在会话课堂上遇到此种对话表达时,抓住时机训练学员的地道日式鞠躬显得格外重要起来。

还有日语学习者需要习得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行动特征。多数情况下,由于对日本人的言语行动理解的欠缺而招致误解。为了交际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一种比语法能力还要高级的一种能力就是正确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比如从日本的饮食习惯上看,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以吃光为敬,可以说日本的吃光为敬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一种节俭和节能。但是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希望盘中能够有剩余,预示我们生活富足,连年有余,所以在准备饭菜量的时候都要比实际人数多准备一些,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日本人在外就餐的机会很多,主要采取AA制。

从讲话和听话方式上看,日语特征是讲话中不停地随声附和。这一点给许多学习日语的外国人带来了困扰。比如:

A:先L、秋~原へ行ったんですが…

B:エエ

A:久しぶりだったんで…

B:エエ

A:すっかり子が浃铯沥悚盲啤

B:ソウデショウネ

A:kの出口をg`えちゃって…

B:アッ、ソウテスカ

A:待ち合わせrgにWれたし、相手には怒られたし…

B:エエ、エエ

A:大浃扦筏郡琛

以上的对话中,用片假名表示的是为了促使讲话者继续进行话题的表达形式,是一种随声附和的表达。日语中表示随声附和的“エエ”、“ハイ”、“ウン”等等与表示赞同的作用同时出现,所以学习日语的外国人通常把它理解成“赞成的标识”,过后当发现讲话的日本人并非表赞同意义时,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感觉到“被骗了”,这可是一个无法挽救的误解,有可能日本人从此以后不会得到外国人的信任了。

日Z中的寒暄语的使用问题。如,外国人在日语课堂上学会了一句日语表达:“お出かけですか?どちらへ?(您要出门吗?要去哪里?)”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打探对方的隐私、惹人生气的一种表达。其实这句寒暄语,多数情况下它表示的意思是对听者的关心。即是一种礼节方面的问候,用外国语表达的寒暄,它是属于礼节方面的,还是实质性的等等,对这些的掌握程度也暗示着能够随心所欲使用外语的程度。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于日语寒暄语的正确理解的引导。

日本人在与人见面寒暄时往往从回忆过去开始。日本人从他人处得到礼物或者请他人帮助做什么事情时,在当时就会致谢,而且下次再见面时还会再次致谢。日语表达的形式或者是“昨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昨天的关照)”、或者是“先L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上周的费心)”等等。一般认为经常被使用的表达大概是“先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吧。这被认为是日本式的礼节。但是在汉语的寒暄表达中很少提起过去。也可以说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式。这种表达实际上是告知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今天见面才开始的,重要的是要告知他们的关系从以前就存在的,属于确认的关系。日语中还有对眼前的对方表示关心的寒暄固定表达形式,如,“お元荬扦工(您好吗)?”对应这句话的传统表达是:“お浃铯辘りませんか(您好吗)?”它就表达了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来源于过去,换言之,听到使用这个寒暄语打招呼的话,第三者就知道了他们是老朋友了。在日语当中提及过去的寒暄语表达的频率很高而且数量也很多,比如、要走出家门时要说“行ってまいります(我走了)”、与此相反不出门的人要回应这句话说“行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好)、从外面回到自己家的人要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房间内的人要回应说“おりなさい(欢迎回来)”;就餐之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我开始吃了)”,吃完饭了,放下手中的餐具要说“ごY走でした(我吃饱了)等等,日语中固定的惯用表达式的寒暄语非常丰富。为了记住为数众多的日语寒暄语需要花大气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戴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胡振平.文化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1).

The Symbiosis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 Daily Conversation

LV Pi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China)

第6篇

一、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研究的概述

身份认同本来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关于“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追问,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1]自我身份认同强调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研究引入社会建构主义视角。Lambert认为二语学习会影响学习者自我认同的转变,他提出“削减性”和“附加性”两种双语现象。“削减性”的母语与母语文化认同为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附加性”在认同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不放弃原有的母语与母语文化归属。而Lantolf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是一个自我转换的过程:从第一阶段的自我丧失到第二阶段的自我恢复,学习者通过新的语言获得他人的声音,重建过去,并逐渐建立新的主体性。[2]

而我国国内的学者既关注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从文化和人格层面关注学习者自我认同整合性的成长。高一虹等概括出六种认同变化类型,提出对应于“削减式”和“附加式”的“生产式”双语现象。即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得益彰,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得到总体提高。

总的来说,生产性学习模式强调了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进行自我认同建构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被认为是最优模式。这一学习模式有两大特征:一是突出了母语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二是聚焦于人格的建构,将学习结构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批判能力三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纵向自我认同转化,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更加开放的、对本群体中心主义更具反省能力的健康人格,走向人的自我实现。因此,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自信、生产性的双语人,而不是某种“复合型人才”构成中的工具技能成份。[3]

二、日语学习者文化身份建构中所存在的问题

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异质文化的冲击。与他种语言、文化的对话与对抗,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一个新契机。此时,教育者若能进行积极的、批判性的教育干预,可以促成具有整合特质的生产性双语学习结果的产生。否则,可能把学习者从一种单语人变成另一种单语人,浪费了母语及其精神世界的宝贵资源,不能带来人的整体成长。

1.国际环境及全球化大趋势下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

21世纪是全球化、国际化社会的时代,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将会越来越频繁。这种新形势给我国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交流,也使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问题。

2008年,虽然中国的总体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中国的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9%,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依然是一个文化制造弱国和文化输出小国的配角形象。冷战后,以美、日为首的强势语言和文化,以隐蔽的形式将其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等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第三世界国家。于是,在文化力量的此消彼长中,美、日文化就一步步成了全球第一文化,引起弱势文化国家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缺失。以台湾为例,日本殖民统治曾经在这里实行的“去中国化教育”,给台湾社会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造就了李登辉等亲日派,使得国学在台湾受到冷落,学生们远离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心灵日益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侵蚀。

在中国大陆,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同样困惑着人们。一边是迷恋日本流行文化和产品的“哈日风”的兴起,一边是“抵制日货”的游行所折射出的极端民族主义。这些现象反映出一部分日语学习者主体性的迷失,不光对日本文化,甚至对自己的母语文化缺乏起码的理解、评价能力。有的人对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津津乐道,却不知中,中国的受害者人数者有多少;搞不清尖阁诸岛是不是中国领土者有之。

2.日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学习者的非生产性外语学习取向

应试教育下,以单纯的语言操练为教学手段,从而忽视了对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以及与母语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传授。日语专业所开的课程偏重日本文化,缺少中国文化、中日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学生们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接纳、表述。有不少人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国文化。有学者感叹:从事外语学习的“外语族”,思想贫瘠、研究能力低下,缺乏基于母语和母语文化的主体意识,其主要原因也在于“外语工具论”等非生产性取向。[4]许多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的母语表达有明显向外语迁移的倾向,有时甚至出现了用日语语法结构套用的中文表达方式的怪现象。

三、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研究对日语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向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日语学习,以为只要毕业之前通过日语能力1级考试就高枕无忧,把1级考当成了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学习心态极为功利、浮燥。经过如此“平时不烧香,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式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选择题而不会交际,学出来的是“聋哑”日语。不管是其专业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无法真正“达标”。

交际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就是人格的培养和人性的实现。我们的日语专业,不单是职业培训机构;作为日语教育者,我们眼中不应只有语言,还应有人。除了日语之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外,还应该自由地来往于两种文化之间,有着独立、成熟的头脑。

2.改革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

日语专业扩招之后,每个班级的人数膨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师资明显不足。期末考试题如果出得太难,可能导致很多学生挂科。许多老师考虑到这些因素,便手下留情,将考试题型客观化、单一化、简单化。于是乎,考题多见词汇、单项选择题,少见作文、翻译、问答题等主观题。对听解、读解之类被动接受能力考核多,对写作、口语等灵活、主动输出的内容考核少。影响力最大的日语能力1级考试更是清一色的选择题。这种考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日语学习围绕词汇、语法,以死记硬背为主;实际的口语、翻译水平低下,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毕业后难以适应对外交流的工作。自2010年起,日本决定对1级考试进行改革,考题要求能够测试应试者的解决问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而我们的专业考试改革也同样迫在眉睫,在改善教学条件、实现小班教学的前提下,笔试与考查结合,考题中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观题必须占有一定比例。

3.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双语文化能力

《日语课程标准》清楚写明:“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和文化水平,可参考某些大学的做法,强行规定日语专业的学生到人文学院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诗词欣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列入选修的通识课程。相关的学习无疑会激发学生积累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兴趣,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充实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课程,增加语言与文化、中日文化对比、中日文化交流史等课程,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联系,勤于对比、分析、综合的习惯,从而培养双语文化能力。

4.在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反思能力

全球化背景之下,为了避免中国与日、美文化之间的交流陷入单向输入的误区,避免中国文化边缘化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我们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出去,培养学生用日语表述中国文化、批判性反思本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需要改进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的角色作用改变了。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交际活动的组织、引导、点拨和参与者。其次,教学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中高级阶段尤其适宜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可以为四年级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早做准备。引导学生始终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差异,课堂上可通过小组讨论、布置课后笔头思考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让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更加开阔的多元视角和文化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高一虹,周燕.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

[3][4]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6]边永卫.涉外文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第7篇

【关键词】日语;习得;综述

一、20世纪8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刚刚起步,这个时期有关日语的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日语教学方法上。如高烈夫(1988)提出在“语法教学”、“翻译课”以及“日本文学”中都可以结合“比较研究”进行讲授[1]。杨明子(1989)在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上从招生分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在学习日语的同时要加强汉语的学习[2]。此外,在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发音问题以及理解日语中汉语词汇问题上,一些学者也发表了意见。如高化(1989)从“日汉对应元音的比较”、“日汉辅音比较”及“日语特殊音节的发音”三个方面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发音时容易遇到的若干发音难点作了初步的分析[3]。在论著方面,王武军主编、袁剑青等人编写的《日语教学法》一书从日语教学法的体系、目的、任务、原理、原则、过程、方法、外语教学的主要流派以及语言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等之间的关系,以我国日语教学的实践为基础,从生理机制和心理特点上论述、探讨分析了日语教学方法[4]。日本海外技术研修中心的日语教师穗积晃子著书《中国人学日语常见病句分析一百例》是根据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近百名日语专业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编集而成的。本书从寒暄交际、副词与副词性词语、指示代词、助词等十七个方面对中国人学习日语时常出现的错误作出说明[5]。对比分析是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两种语言由于差异而产生的教学上的难点、并研究教学中母语的干扰以及消除母语干扰的方法。这一时期有不少论文是围绕汉语和日语之间的对比展开的,如赵博源(1987)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日语“体言を+自动词”结构的用例不是都能同现代汉语“自动词+形式宾语”结构的用例相对应的,但同“介词+宾语(场所名词)+自动词”结构的用例却完全可与相对应的结论[6]。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有关日语习得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上,此外还有些学者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日汉两种语言之间某些语言现象作出对比。也有少数围绕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难点或常见错误的分析。但由于二语习得研究刚刚起步,此时日语习得的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

二、20世纪9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

这一时期的日语习得研究相对上一时期更为丰富了。教学上的研究仍然很多,但不同的是除了研究教学方法外,更多得导入了二语习得的一些理论,如文化适应理论、偏误分析、母语干扰等。

在偏误分析方面,高鹏飞(1997)通过时态方面、定语方面日汉的差异以及汉语思维对日语学习的影响这三点指出日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日语学习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一些特殊情况也造成了很多误区,影响学习的效果[7]。杨诎人、崔勇(1999)对日语学习中语音错误进行分析指出根源主要为母语的干扰,并提出了纠正错误语音的对策[8]。

文化适应理论方面,开始强调要在日语学习中培养日本式思维和导入日本文化等。如陈岩(1997)指出学习日语的目的主要在于进行跨文化的交际;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抛开文化内容的日语教育已非完整的日语教育,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9]。

母语干扰方面,认识到汉语对日语学习的干扰现象。如李先瑞(1998)提出汉语干扰是汉语式日语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从“同形异义词”、“汉语表达习惯”、“汉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阐释了汉语干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两点对策[10]。

此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了。张际语(1999)的《谈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徐卫(1998)的《提高日语交际能力的四种练习方法》等都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一时期,将日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章页不在少数,如秦礼君(1990,1992,1993,1994,1995,1996)一系列文章,从词汇到语法对日汉语言作了比较。

9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较之80年代更加多角度更加全面了。既有教学上的研究,又加入了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母语干扰、文化适应理论等,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这一团体的兴趣与能力培养。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日语学习中对母语(汉语)的认识不够全面等。

三、21世纪日语习得研究

21世纪的日语习得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多角度表现在日语习得中更多地导入了二语习得的普遍理论,如中介语、语言间的语际影响等。全方位表现在不仅研究日语教学方法,还开始注重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综合性高表现在把认知语言学等别的学科与日语习得研究相结合。实践性强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采用了实证研究法。

中介语指将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体系独立出来并进行个别研究。如杨秀娥、陈俊森(2005)以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授受表达习得中的中介语,分析了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的学习者习得授受表达时的中介语特点,并总结了几个易石化的中介语类型[11]。王冲(2012)针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对“必ず”的习得状况进行纵向调查,并将其与日语母语者的使用状况比较。进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差异,发现推测用法和概率用法导致了这种差异,并指出了“必ず”语义石化的根本原因和防止中介语石化的有效方法[12]。

语言之间的跨语际影响方面的论述相对较多。上一时期主要研究的是母语干扰,这一时期主要是从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方面研究的,并将母语迁移与教学相结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日语借词的文章很多,这是一大进步,即从汉语到日语的视角转变为从日语到汉语了。但大多数单纯从表面现象(即汉语中有哪些日语借词,这些借词何时传入中国,对汉语有何影响等方面)出发,并没有探寻其理论方面的原因。其实与汉语向日语的迁移类似,这是日语向汉语的反向迁移。王晓(2009)曾指出汉语对日语词汇的借用作为一种现象,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是文化交流、语言接触在语言领域内的反映和必然结果[13]。但未更具体详细地指出日语向汉语反向迁移的原因,这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

除了汉语与日语之间的相互迁移外,还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二语(英语)对三语(日语)的影响,万礼(2007)以分属不同语族的汉语、日语、英语三语之间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对第二语言(英语)的熟练度这个侧面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可能态的习得,探求了第二语言给予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并从教育的观点提出对于第三语言的指导中也应该有必要考虑第二语言的熟练度[14]。对第二语言影响第三语言提出相关论述的还有刘海霞,她的《汉英语音对日语语音习得的迁移分析》一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对日英汉三语中的元音和辅音进行对比分析,并发现日语的元音及大多数辅音与汉英中的一些元音或辅音发音相似,极易产生负迁移[15]。

此外,还有文章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与其他母语背景的日语学习者的日语习得情况作对比分析。如王岗、赵嫦虹(2005)对中国和英语圈的日语学习者对日语“~とき”从句的“时・体”的习得情况多了对比,并从教学的角度指出可以在实际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适当地讲解日语与母语间的表达差异,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日语习得程度[16]。

除了研究语言本身,这个时期的日语习得研究还涉及到了学习者本身。21世纪,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对语言的学习又有何影响呢?韩新红(2005)、冯峰(2002)等指出了日语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软件。陈桂昭(2000)的《谈高职日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石索文(2001)的《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等都旨在加强学习者的日语能力。此外,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者主体意识等等都得到了重视并被研究。

另外有关教学上的研究也适应了这个时期的一些特点,如日语的学习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等。如郭举昆(2003)《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一文就强调以共同学习的方式来培养既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又具备合作精神和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7]。陈安丽(2008)也从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学科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等方面阐述了确立高校日语翻译课程培养目标的必要性[18]。

这个时期的日语习得研究还有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有些研究开始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如翟东娜(2006)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概念为中心,介绍并探讨了日语教学中几个难点项目的习得研究以及对教学的启发。并指出在长期的日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认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者的语感。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这些朴素的经验和语感提高了理论解释和实验验证的一个新平台[19]。

在研究的方法上也与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实证性研究较多上。《日语写作教学法探讨――关于"任务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实证性研究》、《高级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查》、《台湾高中生日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之研究:以高中选修日语学生调查为例》、《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会话能力培养实证研究》、《高级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查》、《专业学生日语词语拼写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国语母语者日语有对自动词的习得: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等文章均采用了实行研究的方法。

当然,这一时期有关日语习得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第二语言向第三语言迁移的研究较少,对日语向汉语反向迁移的研究较少,与其他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日语习得情况作对比分析的研究较少等。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更多更好地研究成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可以看出:国内的日语习得研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日语习得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重点在教学上。90年代有了初步发展,既有教学上的研究,又加入了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母语干扰、文化适应理论等,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这一团体的兴趣与能力培养等。到了21世纪,日语习得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成为一个能够自力更生的体系。但同时每个时期的日语习得研究都有不同的缺点,如现在我们也面临对第二语言向第三语言迁移的研究较少,对日语向汉语反向迁移的研究较少,与其他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日语习得情况作对比分析的研究较少等问题。但这些不足反而给我们新的课题与着力点,让我们不断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高烈夫.初谈日语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5).

[2]杨明子.谈谈日语专业教学的改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3]高化.中国人学日语若干发音难点试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9(2).

[4]王武军.日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5](日)穗积晃子.中国人学日语常见病句分析一百例[M].顾海根,李强,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6]赵博源.汉语“自动词+形式宾语”与日语“体言を+自动词”的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2).

[7]高鹏飞.日语病句的纠正及其“病”源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3).

[8]杨诎人,崔勇.日语学习中的语音错误分析及指导[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1).

[9]陈岩.谈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10]李先瑞.汉语干扰――汉语式日语形成的根本原因[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

[11]杨秀娥,陈俊森.授受表达习得中的中介语研究――以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12]王冲.中国日语学习者“必ず”的语义石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

[13]王晓.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4).

[14]万礼.第二语言对于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基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可能态习得的实验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15]刘海霞.汉英语音对日语语音习得的迁移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6).

[16]王岗,赵嫦虹.困扰日语学习者的“~ルとき”和“~タとき”――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英语圈日语学习者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

[17]郭举昆.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4).

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日本概况;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20-03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逐渐缩小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人们之间的认知和理解却远不如物质交流那样顺利和通畅,原因在于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这两个重要元素的把握能力不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必将促使人们更多地参与跨文化的交流。“日本概况”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以很难把握教授的尺度,为了避免因面面俱到而导致流水账式的学习效果以及重点非常突出而导致的兼顾不周,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即在案例教学法指导下推动其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良好外语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迁移,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日本概况”教学的意义

“日本概况”课程内容覆盖广泛,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要想全面、深入地讲解每个部分并不现实。所以,此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日本概况课堂的可感性,使课堂生动形象、直观易学。由于案例教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易于学习和理解,便于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日本社会文化现象背后原理的能力。

案例教学更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唱独角戏独唱,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资料,自然而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查阅相关内容后,或多或少提出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教师随时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思考。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更突出启发性与践性。案例教学的答案不绝对,从大处说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小处看可以启发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媒介能接触了解到大量的关于日本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学生了解具体化了的日本这一国家的概况。

当前,“日本概况”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理念亟待更新。一直以来,在以日语能力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日本概况”教学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忽视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将语言和文化割裂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或多或少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在教授日本概况时,除了基本教学任务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在“日本概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校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从过去的经院式人才转变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且要具有高度文化敏感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抽象的理论的学习扩大到形象、活泼、生动的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概况学习。

(一)改进教学方法

课前,用心筛选相关案例材料。教学内容案例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案例必须典型、现实、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等。课前把案例的内容和细节烂熟于胸,必要时能够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和相关信息的提示。在进行某一案例讨论的至少前一周,把案例材料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接下来学生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课中,主要采用归纳比较法、辩论探究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体验、去观察、去思考,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近零距离地感受日本。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日本概况”教学,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日本概况课程的教学策略。这是由于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巨大,缺乏跨文化意识亦会影响到文化课堂教学的成败,文化差异对其成败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设置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能力,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全面地历史地分析日本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引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础理论学习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边学习边寻找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理论依据。前提是案例的引入应与所讲授内容一致。且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恰当地提出讨论任务、讨论要求、时间分配等,案例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下去。例如,教做日本料理,教授茶道、插花,使学习与日本概况相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去接近日本这一国家的概况。结合相关的内容,补充“中日的年中行事”[1]等资料,授课时对比讲解,以加深认识,增强中日文化对比意识。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在“日本概况”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理论知识效果不明显,此时需要在备课环节,多思考课本,多留意分析学生,在教学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在讲授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时,如果将文化教学中的语言、礼仪、饮食等方面,就一个方面深入探讨分析,效果更佳[2]。在讲授日本茶道时,教师不能单纯依赖板书,要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手段,适当结合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同的案例进行教学,在这个前提下,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弄清楚每个环节需要如何做,然后再到课堂上进行解说示范,在每一个小组中大家都可以客串不同的任务角色,这样可以让每个角色的流程大家都能较强的记住。这一教学方法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且更能学得好,记得住。

(二)将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相结合

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和掌握学习认识某一国家概况的基本方法,构建了具体可感的课堂,达到了教学目的。案例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围绕案例来讨论,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相结合,最终解决问题。

第一,在分组讨论阶段,将学生划分为四人组成的几个小组。分组讨论时,要求全员参与,每组设有记录人,记录发言要点,限制发言时间;集体讨论时,各小组派出代表,参与班级大讨论。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仍有疑问的情况下,发言人、本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有义务对问题予以解答。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教师应点评学生讨论案例,必要时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教会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讨论能够摈弃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和教材搬家的做法,使学生不再厌学。通过师生互动,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根据日本的国情分析出日本经济的发展战略,学生从中明白了道理也学会了分析一个国家经济策略的方式方法。各个环节设计流畅有条理,有分析有讨论,有情境有小组讨论,衔接自然,学生体验日本文化的兴致高昂,探究对比中日文化差异的态度积极,这是锻炼学生辨析思维的有力途径;对待中日文化差异的探讨环节,教学设计的设问清楚,难度过大时,适当调整设问难度。

第二,部分章节宜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为主,可采取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点的对错、口语是否流利,还要关注见解是否独到、观点是否新颖。部分章节宜采取文化渗透法,依据文化心理揭示法、文化背景考察法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文化对比研究的意识。如此一来,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开放式日本文化课堂,以情景为依托,使教学生活化,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体验具体案例中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可增强趣味性。

第三,教学过程中,用关键词去特别揭示典型的国家符号的内涵,并且布置作业,让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日本的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教师组织教学时,以问题为纽带,逐渐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进课堂的习惯,通过教学案例讨论问题,增加问题的深度,整个课堂教学变死板为灵巧、变枯燥为生动、变无趣为有趣、变无用为有用、化腐朽为神奇。

以“日本概况”中的日本社会文化为例。通过对比中日传统民族服装的差别、中日风俗习惯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中日端午节、儿童节等节日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其中有些节日内涵与时俱进了但实质却一直都存在。让学生理解这是传统文化的特点,理解中日传统文化只有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才能得到尊重、得以传承,即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中日文化习俗方面,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出至今仍被选择了的传统文化和被放弃了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最后得出结论:学习外来文化和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取其精华,去取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

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阴阳五行”和源自中国封建政治伦理生活中的“忠孝”、“君臣”、“上下”、“尊卑”等内容被日本W习、吸收、日本化后,成为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既是日本人思维方式、日本国民性和文化体制的体现,又制约和规范着日本人的文化观念、文化心理乃至其他一切文化活动[3]。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文化符号都会深深地融进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因此有必要解析日本的文化符号,揭示它们的内涵,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日本文化的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以更好地把握日本文化。

第四,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评价方面要求精准、到位,课堂上对问题回答的评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上创设实用且有效的社会文化情境,要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理解事物的本质,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总之,这一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自信心。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及辅助工具的引入

案例教学时,引入多媒体教学及辅助工具,依据图片、文化符号解析法来进行。在文化这个复杂的体系中体现各要素的深层内涵并对该领域的国家概况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一些特别的语词。

在讲授“日本概况”的感性知识时,采用大量的直观素材,如各种地图、景观图、视频资料,尤其是各类图片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清晰化、简单化,做到将知识搬到图中去,以图片展示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图片的直观教学作用,引导学生读图,结合动静态图片的展示进行讲解,如展示“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等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思考分析日本,增加趣味性。这是由于视频、动画、图片等能够把复杂的文化生动地直观地演绎出来,形成鲜明的印象,比苍白的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教学的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日本概况的教学内容。

教材不是学习日本概况的唯一资源。我们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无论是作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还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要有用,就尽可能制作直观教具、准备实物、利用等多媒体课件,为我所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多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用有趣的图片给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具体例子,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到课本上的知识就在身边。

(四)以科研为先导,强化以研促教

教师要探索教学,没有科研能力是不行的;学校要想成为特色名校,没有科研的支撑也是不行的。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师首先要具备教科研能力,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书匠。而要形成以科研为先导的机制,首先得使全校教师具备科研意识,增强科研信心,提高科研能力,以研促教,丰富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以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除开设专门的“日本概况”课程之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日本概况知识的渗透和跨文化教育,其中以语言交际手段中承载的文化、交际习俗和礼仪、价值观念为主。在科研过程中发现,日本人素来重视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思想,日本文化又被称为耻感文化、日本人具有集团意识、日本以家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的构造、日本人的娇宠意识和邀宠心理、以心传心的民族传统等。一些科研成果陆续被应用于日本文化的教W当中,教师通过科研成果来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将科研新进展及时引入到教学、编入教材或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另外,日本概况教学具有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案例、调研材料,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科研成果完善了教学手段。科研工作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而教学则是求知的过程。“日本概况”教学的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科研和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寓科研于教学当中,经过科研的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调研结果的统计处理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等等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对教材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比以往更为浓厚,起到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作用。中日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多传统节日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到日本后,它仅保留了 “形”,而“神”已被抽换掉,有了新内涵,这是日本在强大的外来文化渗透下始终保持日本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原因。

综上,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日本概况”课程也一样,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基本的日语语言运用技能,具有较开阔的文化知识视野和广泛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与实际联系紧密、具体可感、参与性强。案例教学法“体验+生成”的模式被应用于日本概况教学后,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推动了“日本概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盛琴.日本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

[2]徐冬梅.高校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教育评论,2015,(2).

第9篇

2005年7月,在世界半导体产业居于龙头地位的日本赫赫有名的东芝陶瓷株式会社,在宣布人事调整结果时,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这个“很日本”的传统大公司中,破天荒第一次把一位中国人提到了企业最高管理层――开发研究所部长的职位,这位中国人就是国际陶瓷领域的技术专家――辛平博士。此前辛平博士在东芝陶瓷工作已整整13年,就在1999年,来公司工作仅7年的辛平博士被公司破格提升为技术研发所课长,成为东陶最年轻的课长之一。而在做了6年主任研究员(课长)之后,又一次被破格提升为部长,也是中国人在日本大企业中的首位部长。

东芝陶瓷的用人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辛平之所以能一再受到垂青,自有其过人之处。辛平1986年赴日留学,取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世界陶瓷领域的顶级企业――东芝陶瓷株式会社工作,以其出色的技术能力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在陶瓷技术上的天份,很快成绩卓著。他发明的半导体单晶硅热处理技术申请专利成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瞩目。他在控制单晶硅缺陷技术领域也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影响。2001年,他又以陶瓷粉体成型特性的评价方法为题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国际知名的若林论文奖,从而奠定了他在陶瓷领域的前沿地位。以后他在陶瓷、石英玻璃等无机材料领域多有发明,成为站在国际陶瓷领域最前端的技术专家。多年来他在陶瓷技术研发上共获得30多项专利技术,大大高于每名技术专家握有5―6项专利的平均数,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除了在技术领域的骄人成就,企业看中的还有辛平博士的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无论是做课长还是部长,辛平不仅自己一直站在工程材料领域的最前沿,而且他带领的研发部门也是企业最有活力、创造力,创造经济效益最多的部门,他手下的研发人员在他的指导下,眼界开阔,思路清晰,是企业里最具潜力的优秀的科技人员。

同时辛平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得到企业的赞赏。作为中国人,辛平在中日两国学术交流上,不仅架桥铺路,而且颇有成效,成功促成了东芝陶瓷和中国清华大学的合作,东陶在清华大学捐建了一个先进陶瓷材料展室,为今后进军中国市场铺路,辛平博士也作为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兼职教授,成为中日两国在此领域的纽带桥梁。

另外作为在日中国学者材料学会会长,辛平也发挥了一个国际陶瓷专家的影响力,创办了一个汇集世界材料科技精英的国际材料学术会议――国际先进材料科技论坛。这一切都令东陶对他刮目相看,也是他成为东陶部长的实力所在。

日产汽车的中国人女课长钱祝慧

钱祝慧在赴日前已是中国的专职律师,1994年自费留学日本,1998年在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就职于同样是日本大企业的NEC法务部,2003年升任法务部主任。2004年钱祝慧转职来到日产法务室。相较于日本其他大企业,日产由于由法国雷诺公司控股而且在全球有很多子公司,所以公司里的役员和部长中欧美人很多,可以说非常国际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企业。

2005年,刚刚来到日产一年的钱祝慧升任日产法务室国际法务课长,也是日产在日本聘用的中国人里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中国人课长。大企业生存竞争激烈,女性人员升职尤为困难,然而钱祝慧胜出了。企业对她的评价首先是她出色的业务能力。因为是国际化公司,日产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和日语,所以即便是和公司内各个部门的人沟通,除了日语之外有时也要使用英语,法律文书的起草和谈判更是一律以英语为主,如果是中国项目还要同时使用中文。在法务部这样一个对语言和文字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部门内,能够同时流畅和精确地使用三种语言,而且不仅拥有在中国法律界和在日本大企业工作的丰富专业经验,还能将其充分发挥到现在的工作中,工作成绩令人瞩目。另外,除了专业水平要超群,还要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钱祝慧能够指挥团队工作,顺利地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协调,与商业谈判对手进行谈判。

升任管理职后,钱祝慧也不负众望。公司对管理人员每年都进行必达目标和高端目标的年初设定和年底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业绩奖励报酬。在评定中钱祝慧是该部门内,包括日本人和法国人在内的10个管理人员中惟一一个连续两年100%达标的人。

现在钱祝慧主要负责日产在全球范围内轻型商用车业务相关的项目,同时兼管与日产乘用车业务相关的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项目,是日产法务部门业务量最多的课长。

派遣会社的中国人经理王向东

由于个人原因,采访结束后王向东(化名)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但他讲述了自己8年的经理生涯。王向东本来是做技术工作的,1998年从就职的日本大公司转职到关西的一家中小型日本公司,这家公司以人才派遣为主。2000年初,公司领导找到他,让他做管理工作,并向他提出公司将大批招募中国留学生就职,让他负责这项工作。王向东当时很犹豫,因为做管理工作,就意味着将远离自己从大学到博士一直所学的专业,从此改行做人员招聘管理工作。搞技术的人都会理解这份难以割舍的感情。犹豫了3个月后,他还是回到了公司本部,担起了这份为公司招揽中国人技术者,并做好管理协调工作的担子。

这时公司里还只有几名中国人,但这几名中国人出色的业务能力、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由此为公司所带来的良好的信誉和利润,都使公司的决策者看好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实力,王向东上任后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招聘在日中国人就职的工作。

由于王向东在国内时也有过做管理工作的经验,他就根据在日中国人的特点,专门制定了几条招聘中国员工和在工作待遇方面的政策,在得到公司同意后开始实施。首先为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他向公司提出,若招聘的中国留学生在外地,因工作迁移按规定由公司支付的50万日元的搬家费,改为把50万日元直接付给个人。其次公司对技术人员中持有各种资格、高学位的人都有一定的奖励政策,对中国人又增加了一项,即把对日语的掌握程度也列入其中。

因是派遣公司,很多中国人工作时都有先在日本干几年,利用被派到日本一流企业工作的机会,增长见识和阅历经验,以后回国发展的打算。王向东建议公司在中国建立几个据点,这样既可为从公司辞职后回中国的中国人员工提供回国后可立即工作的岗位,也可为公司拓展发展空间,大家也可以安心工作,积极学技术、学日语,个人、企业都可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王向东的主持下,公司发展迅速,中国人员工更是成倍增加,很快占到全公司员工的80%左右,王向东也就成了公司里的管理骨干。现在王向东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之久。

在日本企业做领导的秘诀

在采访中,这几位在日本企业任管理职位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人在日本企业升职做管理工作,不仅要求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出色,还要优秀到无可替代,这样才会被日本公司聘用。

辛平博士讲,技术基础和实力是中国人在日企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持学术技术和企业实际应用技术处于最高水平,是中国人在日企管理日本人的基础。此外做管理工作,还要深入理解日本的文化,理解日本企业的文化,使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日本企业文化相适合。另外还要理解日本的文化不是停留在语言交流上,而是要从深处去理解,遇到日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如手提一个1公斤重的东西也要有安全措施,中国人往往会觉得很可笑,但你要深入了解正是这样的细致入微,防患于未然,才成就了日本产品的精良质量和企业的有序管理,你就会心服口服地这样做,反之,你不会认真执行,而日本人对你的不理解也会感到可笑。

在国际化较高的日产工作的钱祝慧认为,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不必勉强迎合日本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因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及其它外国人拥有不同的文化和成长背景及职业经历,同时又有对日本社会的多年了解,这是外国人的优势和武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轻易放弃它而过分地去“入乡随俗”,那样的话日本人反倒越发按照日本的模式来要求你,反倒越来越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