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0:55
导语:在议论文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写作素材个性化
写作素材的积累,就是筹备建筑材料。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书商,为了丰富考生的写作素材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绞尽脑汁。像“方寸之间”“素材积累大全”“写作周计划”“高考作文一本全”等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应该说有一些成效。但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宜专不宜泛,宜精不宜广,宜熟不宜生。
首先,我们的素材要极具个性化。可以选择那些能够揭示人生灵魂大主题、展示穿越时空大境界、表现见解独特大智慧、描写宏伟壮丽大意象、颂扬英雄壮烈大精神,使作文具有大气象的国内国际大题材,增强厚重感和现实感。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尽量关注自己熟悉的素材,构建自己方便驾驭的题材库。然后熟记最典型的人物的名言,牢记他的典型事例,了解他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次,可为屈原、司马迁、苏武、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找替身。比如,能用屈原的地方,而用诸葛亮、文天祥、冯唐、李广等人代替;能用司马迁的地方,却用蔡伦、郑和、卞和一类的人代替。尽量用“新人”代替“故人”,用陌生代替熟悉,用典型代替普通。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科或行业类别分类整理素材。比如按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书法家、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等类别去整理名言和典型事例。同时照顾到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这样,就能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构建起立体的素材库。
二、写作结构简单化
如何根据现有的材料建一座房子,这就要巧安排。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说阅读文章要理清作者思路,遵循思路把握文章的“真谛”(主旨)。同样,写作也要有明晰的思路,尽管作者的思路一般是隐性的,但在考场上要尽量将之显性化。不然,阅者就不易很快地准确把握。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可以借鉴杨初春老师议论文快速作文口诀:“提论点,阐释清;讲道理,事例证;正面讲,反面论;到结尾,再照应。”例如,一学生根据“沉香与木炭”材料所写的《坚信自我》一文中一上来就提出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观点;然后简要阐释“坚信自己,就是坚信自己的立场,坚信自己的道路,坚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沉香一样发出自己的芳香”;接着举出李白、辛弃疾、、达尔文和林肯的事例作为正面例子进行论证;再用材料中年轻人的失败的事实作为反面论据;最后照应开头重申论点“请坚信自己,相信是金子终有一天会发出光芒”。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三、写作语言精美化
语言表达的作用恐怕就是黏合和装饰。墙体正不正,墙面平不平,色调美不美,特色明不明,直接影响到房子的外观效果。因此,考场议论文的语言成了成败的又一关键。
首先,要有个漂亮的开头。通常在开头宜采用引用、对偶、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抓住阅者眼球。如2009年陕西考生的满分作文《西安的无奈》开头写道:“兔子弃长补短,以它的弱项代替擅长的奔跑,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西安!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丝。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磅礴的兵马俑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作者就运用了比喻、反问和排比等多种手法,使人眼前一亮。
其次,要有个有力的结尾。结尾可以对论点进行另一种表述,或者用有点文采的语句来煞尾。要尽量高度概括,特色鲜明。如一高考满分作文《用心雕琢真诚》的结尾“世界本应春暖花开”就非常简洁有力。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关键词】初中语文;议论文;教学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有的学生爱看好文章,爱学好文章,偏偏怕写文章,尤其是谈到议论文的时候,粉嘟嘟的小脸立即色变,老是觉得“无话可议”或“有话不会议”。
其实,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初三是学写议论文的启蒙阶段,只有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才能为高中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怕写议论文的探究
初中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接触最多、练习最多的是记叙文。对于写简单的记叙文,他们早已轻车熟路。但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上却各有千秋。对于学生来说,议论文是陌生的朋友、生涩的朋友,甚至是枯燥的朋友。那么,议论文与记叙文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在文章的写法上,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或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议论文则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恰当的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
其次,记叙文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和刻画的人物形象总是独立的、具体的、生动的,这种个别形象和具体事物中,往往体现着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本质:议论文虽然也必须用翔实的、个别的材料作为基础,但它在论证客观事物的真理时,却总是作概括性、抽象性、真理性的论述,从大量的具体的事实中直接引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最后,记叙文要求以情感人,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而且诱惑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强烈的爱憎之情;而议论文主要是以理服人,虽然有不少议论文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但它更重要的仍然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以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观众。
二、初中议论文初始阶段教学策略
初学议论文写作,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可以采用“拆骨剥皮”分开教学、“先说后写”逐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掌握的过程。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深入浅出,掌握常识
议论文的教学,首先要讲述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常识。不但要先让学生了解什么叫议论文和立论、驳论这两种最常用的形式,还要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论述之间的联系;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典型事例论证法、科学道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等。
我在教学理论知识时的做法如下: 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话题:
老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从春节开学到现在,我们班的垃圾桶里,天天都会有同学们吃了一半丢掉的小面包、火腿肠等,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学校里存在的浪费现象,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1:我认为这种现象很不应该,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浪费食物就是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这是不孝的表现,是对辛苦培养我们的父母的不尊重!
学生2: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反对浪费之风,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坚决抵制校园里浪费现象飞发生。
我用身边的鲜活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浪费现象”学生既熟悉又有话可说,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实际上学生的这些发言就可以看作是议论文的引论部分,包含了论点。接着,我继续将话题引向深入。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要反对浪费、提倡节约。那么下面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呢?
学生思维敏捷,举了很多例子,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也有雷锋、焦裕禄等时代楷模的生活榜样;还有的举了商纣王酒林肉池而亡国、秦朝大兴土木而衰亡等反面事例:有一位学生还引用了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们的精彩发言,为后面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进入正题――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实际上,学生刚才的发言已经包括了议论文的各个元素:论点、论据、论证,事例论据、道理论据皆有,还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等。在此基础上,我只稍作点拨,加以补充,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起单纯的理论化教学快得多、容易得多,也更激起他们学习议论文的兴趣。为以后议论文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鲜明扼要,提炼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阐述的观点和主张。在文章中回答“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最忌讳的是在文中找不到鲜明的论点。所谓“鲜明”,一为作者态度鲜明,褒什么,贬什么,泾渭分明。二为语言表现形式鲜明,一般都用简洁明了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表述。
3.提供论据,分析论据
所谓论据,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为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而选取的证据!在文章中是解决的“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则是作者使用论据,对自己所认同的观点用各种方法进行阐述证明的过程。在文章中是用来分析、解决“论点为什么正确”的问题。
4.取题课文,模仿名作
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思路,就可以进行整篇写作。但是训练之初,不必急于让学生去写,而要让他们先从模仿开始。
学生学写议论文,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章法以至语言都能真正成竹在胸,让外来的东西,通过巧妙的加工,变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总而言之,议论文起步阶段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按序训练,讲求实效。作为学生作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好议论文。
参考文献:
一、预习导入
首先是教师在每周的作文课内进行辩论练习,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就班上发生的事,学校发生的事,家里周围发生的事,电视新闻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讨论他的看法对不对,怎样证明他的看法对。这样做,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个初步的认识,也练习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知识
教师利用补课时间,给学生读一些简短的议论文,让学生试着找找论点,哪些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说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如短文《创造生活》、《地球老了》。课下,让学生搜集一些学习方面、励志方面的明人名言、名人的故事。
在学习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就按议论文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先让学生找观点,梳理全文的论证思路。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学生在这个阶段已是第三次接触议论文,这节课学生难点是弄清楚论据的类型。一般说,应该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在验证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的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能够用来作为论据的道理,是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阅读道理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来检验这些道理是不是能够证明论点。学生搞清楚了论据,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搜集到手里的名人故事归一下类,看看分别能证明哪些论点,而且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事实是概括叙述,语言很精练。
三、归纳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议论文教学难点。在学习第四单元时,学生已是第四次跟议论文见面了。学生对议论的文体知识已有初步的了解,对阅读议论的方法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老师最后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突出解决课文难点。重点解决论证方法的类型,以《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例,归纳明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重点清楚了,接下来的课程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了。
关键词:建构主义;语文;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34-1
构建主义学习论是西方认知学派的新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为获取知识主动建构自身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靠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并非空着脑袋进行学习,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起重大作用,知识获得应当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
一、研究教材和学生,确立认知停靠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分为“同化”和“顺应”两步,同化是指把新知识吸收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知识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同化”还是“顺应”都要求学习者对新知的学习以旧知为基础,新知要么在旧知基础上增加新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来,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创造出学生的认知停靠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
语文教学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教学,一级一个大循环周期,一级比一级高,每级都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地方。如鲁迅的作品初高中都有,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安排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单元里,由于鲁迅作品属于五四时期的白话创作,学生在阅读时有许多地方难以明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用学生先前学过的内容来引导新内容新内容的学习,以旧知作为新知的停靠点来进行教学;说明文、议论文,而高中阶段则是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什么是“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教学中只有以初中阶段写作的记叙文、议论文为参照来学生进行创作,才能让学生在比照中明白“复杂”二字的含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的掌握必须由学习者主动完成其意义建构,也即学习者必须是有主动学习的心向。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产生兴趣,也即,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习者产生想解决这一困难的要求,从而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创设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因文而异,如小说教学,多篇“一贯制”的环境情节、人物分析会使学习生厌。比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便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祥林嫂姓什么?”“你怎样看待柳妈的善良?”“文章以‘祝福’为题有何含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书,在对有关内容深入研究后,学与思结合,个人交流与集体交流结合,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在此过程中学习独立探讨问题和表现中的欲望得到满足,问题解决之后的成就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营造合作、沟通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在开始应保留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看法,并洞察他们的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然后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深入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有位教师《落棋有声》一课时,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小说中的两位厂长候选人大黄和小李,同学们你想选哪一位做厂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大黄和小李各自的支持者分为两组,让两组讨论解决,于是两组组员为了驳倒对方,便从文中寻找证据,而教师在双方的辩论中是“冷眼旁观”,只在某些同学的辩论偏离中心时加以引导,然后以记录员身份记下双方的辩论过程。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教师向要解决的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主题归纳等问题都由学生自行交流合作完成。在这样的合作沟通中,学生不仅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建构起有关知识的完善结构,而且思维水平、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创新
提问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借以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1] 品评众多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好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2]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统教育一直都强调因疑而问。“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一线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地设疑提问,激起学生一连串的思维涟漪,而不是石沉大海,这是个重要的实践性问题,教师提问艺术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一、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收集、回顾近十年来课改的听评课资料,可谓收获颇丰,问题也不少。教师们在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的同时,也出现过“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又一极端。提问中暴露的问题尤其值得同行们借鉴。
(一)问题设置不当。
有的问题含糊随意。提问没有扣紧教学目标,没能结合学情随意设定,提问语言表述笼统,问题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有的问题缺乏新意。长期使用雷同的提问,即便曾如山珍海味一般,也会有腻味的一天。
有的问题难度不当。提问简单无须思考,也就更无所谓艺术。比如提问中太多的“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久而久之,兴趣也会懈怠。相反,有些问题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造成课堂曲高和寡,也丧失提问价值。
(二)提问流程不佳。
课堂提问违背了认知规律,不符合思维的层次感,就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的思维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比如,有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对课文内容有全面感性的认识时,开篇就问 “课文写的是什么?有哪些写作特色?”这样过大过泛的提问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回答呢?
(三)候答时间不足。
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刻要求作答,急于求成,反倒过犹不及。这类问题有时也源于课堂容量过大,教师有意识地加快提问进度,暴露出知识本位教学观的弊病。目前的语文教育真正要转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急功近利,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最终实现一直追寻的素质教育,课堂提问才能从技术走向艺术。
(四)评价方式单一。
一个问题,经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否就意味着将转入下一个问题呢?答案是否定。我们不该忽略的恰恰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艺术。课改前,教师往往对学生回答缺乏积极的评价。新课程理念普及后,强调积极评价的理念,让课堂确实出现了“你回答的很棒”“你可以回答的更好”的愉悦场面。但是,提问艺术不该只停留在精神愉悦的表层吧?如何让评价方式具有内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以上种种缺憾,非但没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提升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同行间有哪些优秀的提问艺术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借鉴,就是我们下面重点要谈的话题。
二、课堂提问的典范艺术。
对比大量精彩课例后,不难发现:提问艺术作为常规武器,有着一整套规则的艺术动作。研讨其所具有的艺术特质,寻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问方式,让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更具专业性、艺术性,就要反思并梳理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段,以下试着就提问艺术的常见规则做四点归纳。
(一)扣紧导入,提问先要激活思维。
导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铺垫、定向、引趣和启思的重要作用[3]。好的导入提问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但其提问方式又是多样的。
首先仰赖教师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李镇西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开始就说到“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此刻也是从提问质疑开始。问题提出来后,再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先从第六段的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开始,自然引发学生去认真研读课文。
其次要靠教师结合教材,抓住学习方法,务实地设置问题。
李镇西老师教《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则是从提示学习方法的角度开讲的。开课铃响,他叫学生把书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按李镇西的说法,提问目的是教导学生“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同样是《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及树楠老师的在导入新课时,虽说采用温故导入法,但其形式依然是提问。导入环节第一问是:今天要学习《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我们对这样的提问导入并不陌生。温故导入的提问法,平实简洁,更是被教育界同仁所广泛采用。
导入提问就是这样:在课堂初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迈出提问艺术的第一步。
(二)分层设计,提问重在化整为零。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有责任站在设计者的高度,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重组成容易理解的提问序列,层次鲜明,逻辑流畅,一环扣一环地问,一步又一步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以《拿来主义》这一课为例,开篇写的是“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和“抛来”主义,如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开始时,学生就不好理解。提问时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抓住本文中心论点,从中间入手,扣紧“所以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采用分层设问法,先提出“怎样来拿?”再借助“所以”来推断“为什么拿?”学生就能轻松地在理解“怎样拿”的基础上,将“为什么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了,从而充分展示了分层设问的魅力与实效。
(三)巧设机关,提问不妨变直为曲。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提问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一定程度上使思维停滞。巧设机关,不失时机地“曲问”、“活问”话题。所谓“曲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拐弯找答案的问法。它不仅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甚至有“投石击破水底天”的奇效。
著名的“曲问”案例,也是由钱梦龙老师讲授的《愚公移山》。当钱梦龙老师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又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教者顺势而问:“你们怎么知道?”学生回答:“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教师马上再追问:“遗男是什么意思?”当学生齐声答到“孤儿”时,曲问的效果就达到了。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就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孀妻”、“遗男”二词。
当然,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发挥“曲问”、“活问”,与其教学经验与课堂灵活性都有密切关系,但具备变直为曲的提问意识,对每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无疑会起到催化的作用。
(四)评价具体,提问需要结合考纲。
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曾提出“奖赏正确尝试”的观点,即学习源于正确的尝试得到的奖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应当有及时、合适的奖励性评价。
要注意的是:奖励性的评价不该只带来学生情感上的满足,要对学生回答提供正确的信息反馈,进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使认知进一步深入化、明晰化。有效的评价艺术,既是对前一个问题的完美收场,也是对下一个提问的有效预热。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更应该发挥评价艺术,我们一般可以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巩固知识的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这六个角度进行评价,这也是提问艺术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当与课改的考试要求吻合。对于一线教学而言,脱离考纲,表演式的课堂提问,根本不具备实际的借鉴价值。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心中一定是有“考纲意识”的,提问艺术的效能最终必须体现在考试中。
语文教学是对话的艺术,艺术化的提问正是语文教师最有力的常规武器,它能加快将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训练的进程。它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个人特色、符合具体学情的提问风格,不仅关乎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关系到汉文化的美的传承。
注释:
[1]史洁莹、刘小乐:《讲解技巧 提问艺术》,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52页。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较早提出“大语文观”概念并以此涉及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张孝纯认为中学语文课必须冲破当前“狭的笼”,而走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完整的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
(1)语文课堂教学;
(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3)语文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主体,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语文学习环境是“两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时代,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丝毫不滞后于教师,甚至多于教师,以往教师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了。如果语文教学仍然秉承“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观念,只会与当今变化迅猛的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大语文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冲破“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的牢笼,要以课堂为基地,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具体化到操作层面,即为“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2受大语文教育启发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2.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2.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
(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
(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国家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小结
人们常说:“小学养习惯,初中学方法,高中靠勤奋。”在初中,可能凭着小聪明就能应对那些卷子,但是在高中,不下点工夫是不行的。衡水中学的学生平时吃饭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今年考上清华的一个聪明女生,高考前三个月节省一切时间,其勤奋可嘉。
二、引导学生,深钻细研,深刻理解
(一)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本要钻进去
在高中,25%需要教师引导,75%靠自己,绝不能等着教师“灌”,要学会主动学习。当然,数学内容比较枯燥、文字艰涩,但开始也要硬着头皮钻进去,形成习惯就好了。在预习中,要划出自己的难点、盲点,以便于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听课。
(二)要深钻细研,绝不可停留在识字层面
有些学生一学数学,就打开课本,一分钟翻几页书或眼神呆呆地盯着那一页书,其实,这叫“识字学习”。书本内容要精读,要深刻理解,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式的适用范围及推广等等都要搞清。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事物,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不一样。因此,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地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另外,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认知网络,对某一部分(如函数)或某一章节(如数列一章)的知识点、常见题型及解决思路、涉及的数学思想罗列清楚,不要照抄教师总结的或资料上的。
(三)课上要认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毕竟课前自己的预习,对课本挖得不够深、理解不全面;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非常到位,哪里是重点、难点,怎么掌握和突破,教师会引导完成。因此,建议大家,课上不要另行一套(特别在高一、二年级),而要不折不扣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听讲和积极地参与互动。
三、强调要求,习题应用,深入思考
(一)学好数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
学习,包括学和习,学一次习一百次。做习题是思维的体操,做题是初步的实践。要掌握课本内容,达到灵活运用,就必须做一定量的题去巩固。有的学生光看书、听讲,不做题,一考试可“傻”了,成绩可想而知。还有的家长反映,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就是不会做题,这就是不训练或训练少的缘故。做题前,建议大家再复习一遍课本内容,不必一上完课就做题。“见多识广,熟能生巧”,但要适可而止,题要教师或自己精选,要做不同类型的题,不能一味重复同一种题,否则会掉进“题海”和“苦海”中。
(二)做题中,忌浅尝辄止,宜深入思考
我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一看题,感觉不会就放弃或马上问别人。在讲解卷子过程中,常常听到学生在下边小声说:“我要继续做的话,这个题能得满分。”这种现象表明,不少学生缺少深入思考的勇气和耐性,没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建议大家,在做题过程中要“思考,思考,再深入思考”,由不习惯变为习惯。当冥思深想出结果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巨大的成就感。
四、高效学习,质疑讨论,反思总结
(一)“学,贵乎疑”
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中,要有自己的认识、疑问,或者不同于课本和教师的见解,能提出来,敢于挑战课本和教师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改进和发展、创新,形成独立批判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二)多进行数学交流
有了疑惑,想不通、琢磨不透,就要多问、多讨论。有些学生耻于问他人,不会装会,有虚荣心,也有性格的缘故。希望这些学生认清:谁最后能力高了,成绩高了,才是真英雄。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我反对一个人死学,这样反而成绩不理想的例子太多了,他们很用功,“起早贪黑”,但效率很低,成绩不见长。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多问教师,多与同学讨论。第一,可以开阔解题思路,多几种方法;第二,培养双方或多方的思辨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第三,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要善于反思总结,并形成习惯
在做完一道题后或学完一个章节后,要做反思和总结。在这里,重点谈一下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反思总结什么?第一,命题者的意图,如考查什么知识点、什么能力、用到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等等。大家在做中考模拟卷时,某套题对口味,某套题不对口味,就在于能否把准出题者的意图。第二,解决这类题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具体操作对策如何?第三,解题过程中,自己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最后如何克服的,以后碰到类似的“障碍”怎么顺利地消除它。第四,变式训练。把这个题的条件变换一下,问题变一下,把数换成字母,组成新题后,再去做一做。做题如人生历程,要多悟,及时调整自己、改进自己,才能完善自己。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