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0:57

导语:在生态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文化论文

第1篇

1、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

民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同人类发展历史同样悠久,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舞蹈当中的一些实用逐渐退化,而娱乐和审美的色彩却更加的浓厚,使得舞蹈艺术开始逐渐向着艺术化、娱乐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舞蹈艺术并不是原生态、原始和纯粹的舞蹈,只是民族舞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编导深入少数民族各个地区进行学习和采风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当期原生态的一些民族舞蹈形式,经过美化、提炼、加工以及二次创作以后所形成的成品民族舞蹈,现代艺术与原生态的舞蹈相结合之后,逐渐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见到的舞蹈形式,其主体和素材是原生态的,始终贯穿在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当中,这种原始同现代的结合,能够引导很多的追崇者,也不得不使人们开始重视民族舞蹈的草根意义和民间性。《云南印象》这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集是一台既包含传统之美,又包括现代舞之力的重要舞台作品,将原生原创的民族舞经典和舞蹈精髓相重合和整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作品,在这台歌舞集当中,古朴、原生的民族歌舞形式和新锐艺术构思相碰撞,使得云南各民族的生活原型和民间着装等都能展现出最原始的民间味道。

2、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

作为一门较为独立的艺术,舞蹈是人类生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反映形式,缺乏人类本身的社会生活,缺乏舞蹈艺术,最大特征就具有较强的时空性,在一段时间内就需要完成想要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因为舞蹈艺术存在着这样的独特定,使得人们很难看到远古祖先所创造出的舞蹈奇葩,只能由远古的历史资料中来窥探它的面目,例如古代的《十部乐》、《九部乐》、《六小舞》、《六大舞》等。舞蹈艺术产生在人类生活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在人类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本质,通过不同舞蹈形式,将抽象的、实际的民族文化对于生命所产生的敬畏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舞蹈也有着非常深刻内隐的文化价值,通过人本身所作出的不同形态动作对日常的生活状态进行表达,通过不同的内容和节奏表达出各种文化传统和民族历史,起到抒发感情表情达意的作用。

少数民族的舞蹈反映的主要是最深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新的社会环境下,新传播媒体、高科技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民族舞蹈开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舞蹈如果想要去的更加广阔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就应当深植于民族文化当中来开展创作,在舞蹈内容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加民俗民风的弘扬力度。作为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舞蹈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舞蹈利用人体的姿态来传达感情,其形成与社会和自然都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达同个人又不相同,同时,其形成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形态的舞蹈形式,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民众都能够自然感受到所代表的特征,在无形当中受到文化陶冶。

民族舞蹈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爱国主义感情、连接各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在新时期发展形势下,加强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对于增强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的国际意义、艺术意义和学术意义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2篇

民间文化的产生是以传统民间社会生活为基石的。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练就了民间文化的造物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如:在农耕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上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佛”“神”的尊崇等,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蕴含在生活中,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功能的剪纸、年画、皮影、民间玩具等等艺术形式,结出了丰硕的民间艺术果实,这些艺术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纯手工”“朴素”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体现了在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质。并且,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平衡对民间艺术的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民间文化生态平衡性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反之,民间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将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落寞,甚至会使其退出艺术舞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农具、住上了宽敞的高楼大厦、贴上了时尚的装饰画、玩上了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电子玩具等。从民间文化自身来看,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社会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下的农耕时代背景逐步消失,因此,民间文化的生态平衡性受到冲击。民间文化的失衡,使得生长于民间社会生活之上并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导致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粗制滥造、庸俗、肤浅并且种类在日益衰落、流失。民间艺术失去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不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么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退出市场,要么被认为是“古董”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有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去拯救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呢?如何让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重新散发出光芒呢?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

3.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

第3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

藏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上。文化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教化的功能,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都集中体现于藏传佛教文化中。

佛教十善法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话、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基本囊括了人类的美德。松赞干布根据佛教十善法,制定了第一个法典,即二十法规,二十法规对规范、提高藏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看世界的视角是在普度众生的前提下,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根据你在前世的修行进入轮回。藏传佛教的核心在于“善”,这种信念遏止了部分人的贪欲与非理,缓解了社会冲突和阶级矛盾,追求一种社会和协、稳定的发展。正是佛教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相溶性,构成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藏族传统文化。这种藏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90页)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三因说”作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基础,奠定了藏族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三因说”体现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自然、神(佛)与人的三因相统一。藏传佛教认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存环境与生命主体依正不二,相依相融;宇宙万物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自然万物依据各自业力,互为轮回转生,同为一体生命链上的环节;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互为融合,心色不二。”突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其他生物是同生共存的,人与环境是共同发展的。古代藏族人反对对自然的损害,反对挖掘草山,污染泉水,侵犯野生动物。在藏族人眼里,没有任何动物是绝对坏的,由此出现“羊要放生、狼也可怜”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的景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生共存的现象不胜枚举,但本质是人类要尊重自然。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藏族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藏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藏族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佛·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共同体文化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藏族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生活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对自然的禁忌,构成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理念,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将神山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对神湖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还有对土地、对家畜、对鸟类、兽类的禁忌,及打猎的禁忌。这一切禁忌是建立在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时,也必须考虑到对自然权利的维护;其核心是不能触动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稳发展。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是纯粹为牟利的经济活动方式,而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节俭、适度的生活方式。

正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制、适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质复杂的高原民族繁衍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和生产方式中可以看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保护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生存,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依据其生存环境,形成青藏高原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却统一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中,即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爱护它们。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一种万物皆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境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珍视自然生命的内涵,是人类尊重自然的结果,在此人类只充当适应自然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人。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生态经济伦理,但其中包含这种元素的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从这点上来看,这种思想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产生作用的面上来看,却是关乎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成武,黄利民,等.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继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近年来翻译界悄然兴起了一种比较新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在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和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论为基础,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体性研究,它的特征之一是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翻译过程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译作需符合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即语言本身,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交际的需要如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任务发出者的要求”,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评标准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从全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

(一)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进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所以他们首先要做生态环境的适应者,在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从而对译文进行转换。例如:原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盛会。园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集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等项目为一体,将科技、艺术和文化完美融合的大型冰雪乐园。从20O0年起,已逐渐形成了南有三亚、北有哈尔滨的中国旅游新格局。译文:HarbinIceandSnowWorldisauniqueicenadsnowtouristfestivalmce~ing.TheparkislocatedonthenorthshoreofSonghuaRiver,andisasetoficeandsnowanima-iton,iceandsnowperformance,iceacrobaitcs,nadcsulptuerexhibition,nadisaeprfectfusionofscience,artnadculture.Sinec2000,thenewtouristsituaitonhasbeengraduallyformedthatthereisSanyain8ouhter/lChinanadHarbininnorthernChlna.

(二)黑龙江民俗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转换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民俗、美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差异,就使得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侧重于关注黑龙江民俗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译者在翻译黑龙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传统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使读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实现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大秧歌源于2OO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o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译文:“Yan~oDanec,origiantingfromhteruralareainnorthernCihna200yearsago。VnagkoisatraditionalfolkdancepopulartllHnanaitonality.”。Y咄”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娱乐运动,在我们境内游客的生态环境中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些外国游客和读者而言却深感晦涩难懂,为了避免他们对此产生歪曲和误解,我们使用了。YangkoDnace”使他们既了解了秧歌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又可以突出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丰富和发展目的语文化,扩大外国游客和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三)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黑龙江民俗翻译中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中,译者除了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即考虑原文、原语、译文、译语的不同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定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实现了其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原文:“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130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译文:“BeerDrinkignHarbinbegantoproduecbeerathtebeginnignofhte20century.Themainbeerbrandsare‘Harbin’nad‘ThreesttLr~8’.”啤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哈尔滨人们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商品流通的桥梁。哈尔滨人喝啤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在这里当某人邀请别人去喝啤酒或被邀请去喝啤酒的时候,就意味着双方交际的开始。“Harbin”and“Three8tal~”是哈尔滨特有的啤酒品牌,这种译法巧妙地保留了原语的发音,简单直观但深人人心,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表达尊重了原意,突出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并能够扩大游客对未知事物的文化视野,加深游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同时增加了哈尔滨啤酒的广告效应,起到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

三、结语

第5篇

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世界著名的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就本质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内在要求变革传统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式,它要求人们转变原有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四)健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互动关系

人类的出现,人们对地球改造加剧,自然界从一个纯粹的依照自身规律演化的自然系统演变成了由人类意识支配的人化的自然系统。马克思否认人与自然关系单纯的物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作为二者的中介和桥梁而存在。他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界中进行,必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互相的。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活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影响自然界,影响人类本身。”①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及法律保障,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的构建联系紧密,本文试图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关系,力图在价值层面寻求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生态文明,他们认为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下所取得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②。有的学者则从系统论角度,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③。生态文明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平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共存共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而得到的全部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继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以后新的文化形态。”他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定义。狭义上“自然价值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④,是精神层面的界定;广义上“人类新的生存方式”④是物质层面的界定。在我看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历史范畴。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协调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以人的精神素养作为生态平衡的调节剂,以精神状态调适生态平衡。生态文化作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谐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灵感碰撞,是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的感应。生态文化是学习现代各种精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状态。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2.1 两者的差异性

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包含纵向差异和横向差异。不同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生态文明表现形式不同,即纵向差异。而性质上、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为横向差异。其次是逻辑上差异,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之前出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沉淀的成果。从范围上讲,文明是文化的一个子集,文化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祈愿,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与领域。生态文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型文化,是由人主宰自然型文化经由漫长的时间过渡而来。

2.2 两者的互动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方向

文明表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文明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和基础,为文明供应土壤和肥料。生态文化建设终究要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上,生态文明强调有序发展,提倡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上,强调民主参与,社会和谐。文化上,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和传播优质文化。生态上,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生态文化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努力。生态文化应建立一种基于其概念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人文思想文化观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理性消费满足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寻找绿色高效生产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变革、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是通常我们面对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手段。解决生态危机,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撑,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现实中是一种具体非静态的关系,其中心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的文化,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人主宰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确立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将生态文化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化建设趋势的最终指向。

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生态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特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认为自然是遵循自我发展进化之道的统一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共存共荣,每个物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不可分割。倡导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尊重人本身,统筹人与自然价值利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化要创新文化价值观,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建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取向等调节、供给生态文明,借助自然环境创造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

4.生态文化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旨在增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大力提倡绿色科技技术产业,培养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生态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的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这个理念在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同时被投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来,为建成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 页.

②张云飞:《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一张云飞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2期.

③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

第7篇

首先,政府效能优化是顺应当前国内发展趋势的需要。十报告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在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同时,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手段,要统筹规划、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从而给自然环境留下尽量多的修复空间;

第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加快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加快水利建设,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四,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相关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评办法和奖惩机制。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策略,无不体现出对政府效能的要求,以往的政府效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优化政府效能,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

其次,优化政府效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十二五”伊始,我国就多次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虽然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措施还没有正式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效能转化的目的在于形成真切实际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优化政府效能是建立改善环境标杆的需要。依据经济学相关原理,要实现地域经济的长足发展,首先要依据地域经济特色,打造地域经济的增长极,并依托这个增长极使产业集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地域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第四,政府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传导器。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而法律法规要依靠政府来执行。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效能优化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府部门成员的综合素养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政府成员的专业素养,满足不同时期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更是为了提高政府成员综合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专业素养、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学习有助于政府成员清正廉洁习惯的形成,同时能够激发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归属感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将我国尽快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社会主义社会。

(二)无纸化运作,减少政府部门资源的浪费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首先需要从减少自身资源消耗以及杜绝资源浪费着手。无纸化运作在国外已经提出很多年,并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实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政府部门工作的无纸化运作是一种可行战略。笔者所论述的无纸化运作并不是指政府的所有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的下达都采用无纸化的方式进行,而是将政府工作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又分为不同的等级,依据这些等级的实际情况,先对无纸化运作进行可行性研究,满足可行性要求,对于这种类别的工作就采取无纸化运作的方式,无纸化运作的工具主要集中体现在电子产品、网络之中,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需要后期的学者对政府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三)建立健全政府内部监督考核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阻碍之一在于缺乏应有的监督考核机制,政府的监督机制主要采用的内部监督以及结果监督,缺乏外部监督以及对事件执行过程的监督,并且现有的监督机制缺乏应有的问责制度。因此,笔者认为政府的监督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的完善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得益彰,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其次,问责制采用首问责任制与分层责任制这两种形式,实行双管齐下的策略;第三,考核机制中必须加入对事件过程的考核,不仅要注重事件处理的数量,更要注重事件处理的质量。

第8篇

1、教学内容滞后

财政学作为一门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和财政专业课的应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基本的财政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财政现象和与之相应的财政管理方法等。在当前的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生对财政知识点与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财政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财政现象相远离,缺乏对其深入的分析与解释,从而使学生对财政学的理解只流于表面,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办法透过现象,探索财政本质,达不到揭示支配这些财政现象规律的教学目的。正因为教学内容的滞后,使财政学的教学桎梏在一个“高大上”的层面,没有用开放性的观念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最终使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都达不到最佳状态。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财政学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需要学习的财政学知识,对政府收入支出活动进行分析与讲解。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主要是通过被动或被迫地的方式去获得这些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教学的单向性,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动态性,教师没有办法在授课时及时知晓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与掌握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与梳。比如讲授政府的转移支付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形式等内容,学生对这一问题会感觉非常抽象,因为没有情境,没有案例,没有讨论,学生只是在单向地被动地接受着知识的灌入,没有办法从感性的角度去主动地分析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抽象意义上转移支付的行为。

3、教学目标狭窄

财政学的教学目标应是与财政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衔接和一致的。财政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人才的规格为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对基本专业素质的要求为具备财政、税务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人才就业方向有着较为清晰的表达,即从事财政、税务、财务、税务筹划等方面的工作。具体到财政学的教学目标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财政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这样的结果使得教师的教学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这种狭窄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不具有从事财政,包括税收、监管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能力,不具备复合型与应用性的特征,达不到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财政学教学中的生态性特征

1、开放性

生态系统在本质上是开放的系统,任何一种生物不可避免的与外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完全孤立发展的生态系统,同样教学系统也是不可能将教学活动完全与外界相隔绝,财政学教学活动也是如此。财政学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传递过程,是教学主体对内部的各种教学因子和外部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使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各生态要素与系统内部、外部通过不断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才能使财政学的教学活动正常而良好地开展。财政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的、孤立发展的,它的发展始终处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内外部因子共同作用的开放系统中。

2、动态平衡性

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保持着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为生态平衡。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变规律,因而形成有层次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并推动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财政学的教学系统是一个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完善的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影响教学系统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教师的水平、学生的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内部系统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教学系统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结构和规模、财政政策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财政学的教学中各个生态因素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财政学教学生态系统应处在推动这两方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3、可持续发展性

在生态系统中,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求要着眼于当前的利益,也放眼于未来,不仅局限于系统本身,还要强调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同、持续发展。在财政学的教学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发展不能只强调学生每堂课的教学知识点的掌握,而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些才是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将财政学的教学活动与外部的经济、社会等政策环境相结合,以支撑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事物发展的各阶段都是相互依存的,目前的发展是将来的基础;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在财政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是将来发展的基础,将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他们的发展具有协调性,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提升至更高的教学目标层面上。

三、财政学生态化教学的改革途径

1、注重开放性,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受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并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与外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吐故纳新,增强内在生命力。财政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只有开放,才能使教学内容、手段得到不断的丰富充实,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还有利于学生对财政知识与财政现象的深入理解。在财政学的教学系统中,进行生态化教学要求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开放,不能是封闭的。第一是生态要素与外部系统的开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社会性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财政学的生态化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教师和学生都应有专业而敏锐的眼光去寻找身边、生活或学习中与财政相关的现象和政策,有了这种认识与意识,师生所关注的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这不仅让财政学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还使师生成为了教学资源的收集者和创造者,这样就更易于教学,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第二是教学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开放。财政学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还包括文化、制度等,教学活动需要外部生态环境进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财政学的生态化教学应强调教学内容来源的开放性,一方面,教学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或改变,尤其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极大地丰富了财政学的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内容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将财政专业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相联系,并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开放性也是注重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过程。以往课堂教学内容许多都是只重视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学习,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之外,是与社会经济相分离的。比如“土地财政”是多年前不曾出现的概念,但这一财政现象与我们当前的经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这要求我们将开放眼光投向这个开放的财政学教学系统中,用财政的专业理论与知识来寻找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存在问题及未来的解决办法。因此,财政学的教学应具有开放性,打通课堂通向社会的通道,使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到现实生活中去找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沟通课堂所呈现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使“两个世界”相融合,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基于动态平衡性,创新教学方法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而是在人为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有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财政学的教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媒介,以教学方法为手段联系起了与学生的桥梁,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动态调整,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基于动态平衡原理,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语言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取舍做出灵活的调整、选择与组合,随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另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兴趣也影响着教师情绪的变化和教学能力的发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使教学呈现出由矛盾到平衡到新的矛盾再到新的平衡过程,教学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前进,最终完成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一的讲授型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也是一种教学的动态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这种方法已不能满足财政学的教学的需要。因此,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这个时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习能力、情感体验以及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教学系统的发展和优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通过将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心灵的沟通、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将低水平的教学平衡发展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平衡。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呈现出来的不是一种的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教学内容是丰富生动的具体现象。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递的关系转变为教生间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畅通的输入与输出,动态地进行调节,最终达到财政学教学活动系统的高级平衡状态。

3、坚持可持续发展,设置教学目标

第9篇

1、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