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11
导语:在房屋钢结构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应用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一般是指采用轻型H型钢、槽钢、冷弯薄壁型钢、圆钢、小角钢及压型钢板、夹芯板组成的1~3层临时性房屋。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是最简单的钢结构建筑,也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预制装配式轻型钢结构房屋。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种工程项目的开展,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对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应用情况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二、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优势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不仅仅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其中各种建筑能耗一直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降低建筑的能耗,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更是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采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笔者将简单做出分析探讨。
1.具有很轻的重量,同时便于组装,组装速度快捷。一般而言,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重量要比传统的房屋要轻很多,平均每平米约150~300 N。同时,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在另一方面也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特点。由于轻型钢结构房屋的各种构件基本都是在一些工厂开始都预先制定好的,有了需要时候,直接使用工具运送到目的地进行组装,只需要一些螺栓,自攻螺钉等构件,在熟练的组装人员的施工组装之下,可以很快的将房屋建造起来。相对于传统的房屋建造而言,其建造速度和施工周期要快速很多。
2.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在施工过程中,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同时会产生很小的噪音,噪声污染较小,在施工过程中,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较小。由于钢结构中,主要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是钢材料,对土木,石灰,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大减少,既减少了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可以加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效率,在绿色,节能,环保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3.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相对而言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不仅仅大大增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大力保障建筑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更有利于实施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会减少劳动力的消耗,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应用和发展状况探究
1.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结构形式
(一)板式结构:采用彩色钢板聚苯乙烯泡沫(EPS)夹芯板做成屋面、墙面的单层组合房屋,因为没有钢骨架,所以宽度(跨度)方向一般不超过5m。
(二)框架支撑结构:结构形式与日本东海租赁株式会社的基本相同,但是要根据我国现行的设计施工规程(规范)来确定钢结构的断面尺寸,合理选用已有建筑板材和保温材料。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一般多用于2层组合房屋,也可用于3层和单层组合房屋。屋顶可以做成双坡、单坡。
(三)盒子单元结构:其结构形式有整体盒子式和整体折叠盒子式两种。盒子结构可以是一个盒子单栋,也可以是多个盒子组成连排大栋以及2层组合房屋。可以配置内外钢楼梯。盒子构造做法:盒子单元的底座长度方向,梁采用轻型H型钢或槽钢;宽度方向,梁采用槽钢;地板龙骨采用C型钢或矩形钢管;立柱采用方钢管;盒子单元顶部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梁采用槽钢或C型钢,屋面檩条采用C型钢;单个盒子结构钢构件的断面尺寸应由设计计算确定,对于重叠堆放为二、三层的盒子单元房屋,每层的盒子单元结构均应由计算确定。屋面、墙面大都采用EPS夹芯板,门窗大都采用铝合金门窗或塑钢门窗。
2.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一)要加强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整体质量管理。要采取各种制度和政策对市场进行严格的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各个行业对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也进一步导致了很多资金流入其中,但是,除开市场很少的一些厂家能够很规范的进行经营之外,很多小企业的设计和施工都难以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比如厂家的设计不够科学,钢材料和一些组装构件质量难以达到标准,房屋的整体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比如房屋倒塌,漏水等,因此,加强对其质量管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属于临时建筑物,目前二、三层组合房屋钢结构构件的断面尺寸基本都不够。设计中关于基本风压的取值问题也有不同意见,厂家认为组合房屋属于临时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按5年考虑,风荷载计算时基本风压的重现期是取10年时的风压值还是取50年重现期相应的风压值存在争议。另外,对设计中一些系数的取值也有不同看法。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尽快组织编制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行业标准和产品图集。
(三)研究开发新产品。在提高现有钢结构组合房屋质量的同时,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对每个企业都很重要。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制作,厨房、卫生问、阳台、走廊、楼梯、雨棚、电器、给排水及室外设施全部配套,客户开门即可人住。
3.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发展及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市场逐步和世界市场接轨,也为国外的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进入我国的市场敞开了大门,在此过程中,也使得一些彩色的涂层钢板等各种配件,连接件,以及一些新材料和新产品逐步得到了引进,并得到了进一步的研发,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从总体而言,到目前二,我国的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生产厂家很多,但是其规模都相对较小。
上海宝钢产业轻型房屋有限公司是设计制作安装轻型彩钢组合房屋的专业厂家,其产品系列有城市小品、书报亭、工厂办公用房及工地盒子结构活动房等,公司以宝钢彩色涂层钢板的优势和房屋造型新颖具有现代感的特色,得到广泛应用,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
四、结语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是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建筑结构不断出现新的趋势,在世界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日渐严重的背景下,降低建筑能耗,实施低碳环保的建筑结构设计,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轻型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能,更能够满足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设计要求,加强轻型钢结构房屋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仅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发展,更有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弓晓芸 弓剑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应用和发展 [期刊论文] 《钢结构》 -2006年3期
[2]王经龙 于江 组合房屋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期刊论文] 《四川建材》 -2008年5期
[3]王紫芸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应用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钢结构》 -2008年4期
[4]弓晓芸,再谈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的应用问题 [会议论文] 2009 - 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
[5]何天民 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开创居住新理念 [期刊论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1年9期
关键词 :轻型钢结构 门式刚架 优化
Abstract: the door frame is typical of light steel structure, it has to save material,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thus as the current domestic industry workshop of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light steel structure. The door fram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with ordinary compared both consistency, the door frame characteristics of lies mainly in its nod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oor frame design of som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bring up for the designers
Keywords: light steel structure the door frame of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我国钢产量的不断提高、种类不断丰富。彩色压型钢板生产的迅速发展,为轻型刚结构房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轻型钢结构房屋具有跨度大自重轻,费用低,施工迅速,施工污染环境少、造型简洁大方,以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工业厂房、仓库、展厅等工业与公共建筑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
1 门式刚架的形势及特点
钢架结构是粱 、柱单元构件的组合体,是柱与直线型、弧线型、 折线型横梁钢性连接的承重骨架体系。其形式种类繁多 ,在单层厂房及仓库中,应用较多的为单层单跨,双跨或多跨的双坡门式刚架,它可根据通风 、采光的需要设置天窗 、通风屋脊和采光带等 。
门式钢架的整个构件横截面尺寸较小,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空 间 ,从而降低房屋的高度 ,减小建筑体积 ,在建筑造型上也较简洁美观,其次,钢架构件的刚度较好 ,其平面内、外的刚度差别较小,为制作 、运输 、安装提供有利的条件 。
1.1门式钢架 的结构形式
门式钢架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按构件体系分,有实腹式与格构式 ;按横截面组成分 ,有等截面与变截面。实腹式钢架的横截面一般为H型 ,少数为z型 ;格构式的横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 ;按结构选材分 ,有普通型刚、薄壁型钢 、钢管或钢板焊成 。
1.2门市刚架的特点
(1)采用轻型屋面,可减小梁柱截面及尺寸,可以降低房屋的高度,从而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减小建筑体积,在建筑造型上也较为简洁美观。
(2)在多跨建筑中可做成一个屋脊的大双坡屋面,为长坡面排水创造了条件。中间柱可减少横梁的跨度,从而降低造价。中间柱可采用钢管制作的上下铰接摇摆柱,占用空间小。
(3)跨度较大的钢架可采用改变腹板高度、厚度及翼缘宽度的变截面。
(4)钢架的腹板允许其部分失稳,利用其屈曲后的强度,即按有效宽度设计,可减小腹板厚度,不设或少设横向加劲肋。
(5)竖向荷载通常是设计的控制荷载,由于结构自重很轻,地震作用一般不起控制作用,使结构设计大为便捷。
(6)支撑可做的较轻便,将其直接或节点板与钢架相连。在非抗震区也可采用张紧的圆钢。
(7) 结构构件可全部在工厂制作,工业化程度高。结构单元可根据运输条件划分 ,单元之建存现场用螺栓相连 ,安装方便快速。基础简单,土建施工量小。
2 轻型结构门式钢架设计要点
2.1合理跨度的确定
厂房的跨度主要由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决定。如何确定经济跨度,在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去的基础上,应根据厂房的高度进行确定。通常,在柱高、荷载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厂房的跨度,刚架的用钢量增加并不显著,而且这样可节省空间,降低基础造价,节约的成本较为客观。通过大量计算发现当檐口高度为 6米 、柱距为 7.5米 、荷载不变的情况下 (恒载 0.4KN/m2,活 载 0.5 KN/m2 ,基本风压 0.4 KN/m2,无吊车),跨度在18~48m之间的刚架单位用钢量 (Q235―B)为18~35kg/m2; 当檐高为 12m时(其他情况同上 ),跨度在 18~48m之间的刚架用钢量 (Q235―B)为 25~40kg/m2,当檐高超过 18m时,宜采用多跨刚架(中间设摇摆柱),其用钢量较单跨刚架节约 16.7%左右,因此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选择方案时,应选择较为经济的跨度,不宜盲目追求大跨度 。
2.2刚架最优间距的确定。
刚架的间距与刚架的跨度、屋面荷载、檩条形式等因素有关 ,在刚架在跨度较小的情况下 ,选用较大的刚架间距 ,增加檩条的用钢量是不经济的,因此从综合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确定合理的柱距才能既节约钢材,又能使设计真正作到定型化、专门化、标准化以及轻型化 。从而推动门式刚架轻钢房屋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经过大量计算,笔者发现:随着柱距的增大,刚架的用钢量比例是逐渐下降的,但当柱距增大到一定数值后 ,刚架的用钢量随着柱距的增大下降的幅度较为平缓。而其他如檩条、吊车梁、墙梁的用钢量随着柱距的增大而增加,就房屋的总用钢量而言 ,随柱距的增大先下降而后又上升。―般情况下 ,门式刚架最优间距应在 6―9m之间,柱距不宜超过 9m,超过 9m时,屋面檩条与墙架体系的用钢量增加太多,综合造价并不经济。
2.3确定科学的结构力学模型
轻型门式刚架的形式多种多样,柱脚和基础通常做成铰接,多跨刚架的中柱多采用摇摆柱。但当柱高较大时,为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的柱顶位移,柱脚宜做成刚接,多跨刚架的中柱与横梁的连接也宜采用刚架,多跨刚架的中柱与横梁的连接也宜采用刚接,多跨刚架宜做成多坡,较为节省钢材。门式钢架一般采用实腹式变截面和柱来适应弯矩变化,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除腹板高度变化外,厚度也可根据需要变化;上下翼缘可用不同截面;相邻单元的翼缘也可采用不同截面。因此,影响整个刚架用钢量的因素有上翼缘的宽度、厚度 ;下翼缘的宽度 、厚度 ;腹板的厚度;构件大头 、小头的高度 ;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互相影响,互相不独立。柱通常为楔形杆件,楔形柱的最大截面高度取最小截面高度 的 2~3倍为最优截面,门式刚架腹板主要以抗剪为主,翼缘以抗弯为主,在无振动荷载作用下,可充分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分析构件强度和稳定性,将构件设计成为高而窄的截面形式(最小截面高度宜取跨度的 1/45~1/60,截面高宽比一般为 3~5),PKPM系列软件的 STS模块截面最优化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按照构件内力来调整内力来调整尺寸,经过试算确定重量最小的截面。这种方法不但计算次数少,而且可以人工干预截面优化范围,快速的得到比较理想的截面尺寸。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可通过设置隅撑来保证,为使结构具有可靠的整体稳定性,纵向通常设置由十字交叉圆钢组成的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同事,应在柱顶和屋脊设置刚性杆。在实际工程中,当屋面与檩条连接可靠时,可利用型钢檩条兼做刚性杆。有条件时,檩条可设计成连续檩条,檩条平面外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拉条。
3 结束语
随着门式钢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提高钢结构工程设 计水平显得日益重要。对越来越多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上程设计工作的从业人员 ,除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了解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安装工艺 、现场环境和相关情况,更深入地理解和 掌握规范 ,只有通过精心和合理的没计 ,才能使轻型房屋钢结构得到更大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l】樊永华.门式刚架设计应注 意的 问题[J]PKPM新天地,2008(3):25 27.
【2】《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2006年第二版:203
【3】《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2004年1月第三版:413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 张严方 性别 女 出生年 83.12 职称 助理工程师
论文题目 关于工业厂房设计中轻型门式刚架的优化 文章编号
单位名称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邮编 710082
基金项目编号
关键词 轻钢;结构;住宅;应用;发展;体系;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system of light steel keel structure, light steel keel structure housing syste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light steel keel structure housing system.
Key words; light steel structure;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钢产量的提高, 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发展经济、实用、美观的轻型钢结构住宅, 对带动建材、冶金、化工和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和人民的居住功能水准, 实现住宅的产业化、标准化, 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轻钢龙骨结构体系的做法及主要特点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新型结构体系, 发展这种结构体系符合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是加拿大Intel land Bank Internat ional Cor p. 开发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 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不少应用, 仅局限于4 层及其以下的住宅、别墅等。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是一种密梁密柱轻钢结构体系, 梁柱截面为由薄壁冷弯镀锌方管用V 型连接件组成的桁架结构( 如图1 所示) .
薄壁冷弯镀锌方管和V 型连接件的厚度在( 1.0~ 2. 0) mm 之间. 密柱布置在房屋四周, 形成墙体骨架. 柱子的高度与层高相同, 宽度根据U 型连接件的形式有240 和370 两种, 符合我国现行建筑模数. 桁架梁两端支撑于柱子上, 形成楼层骨架. 桁架梁于桁架柱通过U 型导轨连接, 桁架梁的上弦置于柱顶, 下弦与柱侧面固定, 所有构件均通过可调离合器螺丝枪用自攻螺钉连接, 操作方便.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在建筑上可以自由布置, 平面上可以自由组合, 形成理想的开间和进深. 桁架柱的中到中间距在600 mm 左右, 柱与基础地龙骨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其余的柱均用自攻螺钉与地龙骨和天龙骨连接在一起, 通常认为柱的上下为铰接. 在窗、门洞两边布置组合柱, 其截面形式为4 根薄壁冷弯镀锌方管用V 型连接件组合成的矩形截面( 如图2 所示) . 窗、门过梁的截面形式有几种,具体形式要根据跨度和荷载大小而定.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下象一个悬臂梁, 墙内的密柱, 其作用相当于悬臂梁的翼缘, 柱间跨越房间宽度的桁架梁相当于悬臂梁的腹板, 因而其横向刚度大, 侧向位移小. 在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风荷载) 作用下, 柱子产生的弯矩小, 主要承受轴力. 因此, 可以使较宽桁架系列( 370 型) 横向布置,这样, 提高了房屋的横向刚度.这种结构体系能依靠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来抵抗倾覆力矩, 故所承受的垂直荷载常常是以平衡水平荷载( 风荷载) 引起的拉拔力, 整个结构大部分杆件承受轴力, 仅桁架弦杆存在明显的二阶弯矩, 故用钢量很省, 使结构自重减轻, 基础的处理也相对简单些.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是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 可工厂制作, 现场安装, 现场湿作业少, 施工现场干净,基本无粉尘污染, 降低施工噪音;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普通钢结构相比, 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 综合经济效益好.
2、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由于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木材短缺等因素,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澳洲等,正积极地推动预制装配化钢结构中低层住宅的应用与发展[4] .
2 .1 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的发展
在美国,1939 年康乃尔大学在乔治.温特教授领导下,开始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进行研究.1946 年,基于温特教授的研究成果,AISI (美国钢铁协会)发行了允许应力设计(ASD)规范《冷成型钢结构构件设计规范》,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规范和准则.AISI 于 1956 年,1960 年,1962 年,1968 年,1980 年和 1986 年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以反映该技术的发展及不断研究所获得的成果.AISI 还于1991 年发行了第一版荷载抗力系数设计(LRFD)规范,并在 1996 年将 ASD 和 LRFD 规范合并成一本规范.1999 年,
AISI 又了 1996 年版的补充.2005 年 AISI 又修订版.美国将 AISI 相关冷成型钢设计标准上升为国标,其中包括:《冷成型钢结构总则》,《低层轻钢住宅指定性建造方法标准》,《冷成型钢桁架设计标准》,《冷成型钢过梁设计标准》,《冷成型钢抗侧力体系设计标准》 .加拿大标准协会 CSA 于 1967 年也了《冷成型钢结构设计规程》、在轻钢龙骨结构低层住宅方面,加拿大有比美国更为细致的技术规范与手册,如加拿大薄壁钢建筑结构协会 CSSBI 的《轻钢住宅结构施工细则》,《轻钢住宅构件选样标准表》,《轻钢住宅结构设计指南》,《低层轻钢结构施工细则》等 .更为重要的是加、美两国成立了北美钢构联盟(NASFA) ,最终实现了北美冷成型钢结构设计标准的统一.
20 世纪 70 年代起,欧洲许多机构和私人公司对冷成型钢构件、连接及结构体系进行了积极研究和开发.在奥地利、捷克、法国、瑞典、英国、德国等都是最早形成冷成型钢设计规范的国家.同时,欧洲钢结构协会 (ECCS)完成了一些用于建筑冷成型钢结构测试及设计的文件.20 世纪末,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发行了用于冷成型钢构件和钢板的欧洲规范 3 中的 1~3 部分(Eurocode3 :Part1-3)[7] .这标志着欧洲在冷成型钢结构方面也有了统一标准.
轻钢龙骨结构技术在澳洲的发展主要是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为代表.在当今冷成型钢结构技术领域澳大利亚的 Hancock 教授是继美国的温特教授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大师级人物.在他的主持领导下,澳洲于 1996 年统一了冷成型钢结构技术标准(“Australian Standards /New Zeal Standards on Cold-Formed Steel Structure ”,AS/NZS 4600 ,1996) .亚洲轻钢龙骨结构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进入 90 年代,日本加大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1995 年,日本钢材俱乐部成员以新日铁为首的 6 大钢铁企业联合开始研发冷成型钢结构技术(后称为KC技术体系) ,并于 2002 年《薄板轻量型钢造建筑物设计手册》,此后上升为国家标准.
2.2 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的应用
美国在 1992 年初期,仅有 500 栋,1993 年建造了 15 000 幢冷成型钢住宅,1996 年 75 000 幢,而 1998年达到 12 万栋,2000 年达到 20 万栋的规模,约占住宅建筑总数的 20 % .2002 年后将占住宅市场份额的 25% .在北美,这种结构还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多层建筑领域,据建设部住宅中心考察报告称,北美轻钢龙骨多层住宅已实施将近 300 万 m2 .在日本,每年用于建筑的钢材 2 500 万 t 左右,占钢材总量的 25 % ,其中用于钢结构住宅的钢材也有700 万 t~800 万 t .轻钢龙骨结构住宅(日本成为薄板钢骨住宅)份额也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年建造数量都在 10000 栋以上,并被国家大力推广使用.在产品形态方面,这种结构不仅被用在独立式住宅、别墅中,而且在学生公寓、汽车旅馆、超市、儿童活动室、老人福利院、医务所等不同类型建筑中均有广泛使用.除了整体房屋产品,以冷成型钢构件组装成的墙体、楼板、屋面、屋架、桁架、网架、平台、楼梯、门窗等局部产品也被大量使用在公共建筑之中.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 ,由于钢结构的随意拼接能力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变的住宅建筑外形,因此,在别墅住宅设计中已越来越多地用钢结构体系替代传统的砖结构.
3、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成型钢结构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北美先进的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被引入我国.1987 年我国了第一部冷成型钢结构设计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1998 年开始全面修订,并于 2002 年 9 月 27 日修订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2002 .但这一规程并不适用于厚度在 0 .8 mm~1 .8 mm 的冷弯薄壁型钢.一些企业如北新房屋有限公司从自身经营的考虑编写了自己的企业标准《薄板钢骨建筑体系技术规程》;上海绿筑公司编制了企业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004 年建设部开始组织编写《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并于 2005 年;2011年我国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在我国,虽然低层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市场呈迅猛发展趋势.一些国外的大型钢构公司如巴特勒、博思格已经进入中国建筑市场[8] ,国内的一些大型钢构公司和专业生产轻钢产品的企业已经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建成了一些成功的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层轻钢龙骨结构住宅数量为 2000 多栋,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占住宅总数的比例太小。
结束语
轻钢龙骨结构住宅是以冷弯型钢为承重骨架,以轻型墙体材料为围护结构所构成,与传统住宅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不但可以解决我国住宅建设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住宅建设的产业化.对比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可知进一步加深对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并编制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主要以低层为主,多层仅在北美有建成项目,北美以外地区还没轻钢龙骨结构多层住宅项目出现.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将轻钢龙骨结构住宅从低层发展到多层,也是一片新的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徐 磊.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J] .上海建材,2001 ,(6)增刊:38-39.
[2] 宋 江.轻钢住宅技术体系研究[J] .山西建筑,2008 ,34(7) :114-116.
[3] 张庆凤,张小玲.钢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
[4] 李正春.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应用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07 .
关键词:教学楼;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 middle school teaching building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is a brick house frame structure, the scheme is dismantled the original stand on, expansion, preserve the use function, add new functions, belong to tear open expansion.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oose the Angle steel concrete column and built-in h-beam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beams of the new type. To ensure that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normal, the construction stage again poured concrete floor structure.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measures.
Keywords: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场址位于体育场西侧看台处,场址呈矩形,东西方向宽55至60余米,南北方向长约180余米。场地形状比较规则,西侧紧邻城市干道,东侧为学校体育场,进出十分方便并相对独立。国际部教学楼沿原看台方向南北布置,在用地的西侧及南北两侧设置出入口,建筑物西侧沿整个长边设置主要道路,南北两侧设进出操场的道路,满足使用功能及防火要求。西侧绿地可开辟成通往城市干道的通道。
2 单体结构设计思路
教学楼具有多种课程教学、办公、对外交流、汉语推广、学术研讨等多种功能,强调实用性和国际化,富于创意与现代感,体现环境育人。本工程为拆扩建,在保留原有看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新功能以满足国际办学要求,最终成为集教学、办公、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办学场所。
所以本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不改变规模的情况下,操场看台的几何尺寸几乎不可改变,而用地的进深制约了看台后只能单边布置教室等大空间的用房,这就造成了大部分教学用房位于看台之上的三层、四层,对功能布置、结构与抗震以及安全疏散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建设用地的现状决定了大部分教室为东西朝向,这对使用功能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自然光较低的高度角对视线干扰和东侧操场的噪音干扰。
3 结构设计
3.1 结构方案选择
结构方案的确定是整个房屋设计是否合理的关键,结构方案的选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较低、取材丰富、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和延性良好的特点,且它结构布置灵活方便,可组成框架、框剪和剪力墙等多种结构体系。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过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国外设计者多用钢材为框架材料,而国内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为框架材料。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教学楼四~六层的建筑房屋处在Ⅵ度抗震区,采用框架结构是合理的,同时它能完全适合本工程的平面设计,得到较大的空间。在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选定之后,结构布置便成了结构方案合理性的关键,为此,本设计在结构布置时采取了下列几项措施:(1)柱网选择与布置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结构的经济性,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布置方式采取不同的柱网布置方式。柱距可按单开间或扩大开间(两开间)。扩大开间有利于平面布置,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具体确定柱距应在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条件。根据平面组合方式确定跨数和跨度。柱网力求整齐统一,以利于构件的统一化及立面造型处理。(2)楼层平面及布置是对称形式,从而使楼层的结构刚度中
心保持在楼层平面的中心处,可避免房屋的扭转效应。(3)变形缝:当现浇框架结构房屋长度超过55m 时,除基础外,上部结构用伸缩缝断开,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缝宽应满足相应规定。在地震区,如果设置伸缩缝,缝宽也要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根据规范要求,当采取施工后浇带减少温度和收缩应力时,可不设伸缩缝。即在施工时每隔30~40 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用膨胀性混凝土,宜在2 个月后浇灌,浇灌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灌时的温度。(4)构造柱的设置,为了使墙体与楼盖之间有可靠的拉结,以保证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空间刚度,必须按构造要求设构造柱。框架是按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为240×240mm钢筋混凝土柱。(5)楼、屋盖结构的选择楼、屋盖结构是各片抗侧力结构间传递水平的主要构件,通常作刚性楼面假定进行结构简化计算。因此选择正确的楼、屋盖结构,保证楼屋面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平面刚度,是保证结构设计计算正确合理的重要措施。楼板采用全现浇板,板厚为100mm。(6)经过对建筑的初步分析,基础上部的荷载不是很大,基础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本设计的基础是沿上部结构柱网的纵、横轴线布置柱下独立基础,设基础圈梁。混凝土强度采用C25。
3.2 构件的截面选择
本工程按照横向承重方式进行框架结构的布置。抗震设计按Ⅵ度Ⅳ级抗震进行设防。结构构件截面选择如下:一是板的截面选择。单向现浇板,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l/30=3600/30=120mm,实取板厚h=120mm。双向板,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l/40=3600/40=90mm,取板厚h=100mm;二是梁的截面选择。次梁按h=l/18~l/12;框架梁的截面按h=l/8~l/14lo 确定截面尺寸;三是柱截面。柱的截面按轴压比确定,各层的重力荷载可近似取14kN/m2,按式子:AC=1.2N/fc 进行估算;最终确定为350mm×500mm。
4 模板设计
角钢混凝土柱中的钢骨架在混凝土未浇灌以前已形成钢结构,它具有相当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时的活荷载,且可以将模板悬挂在角钢上,不必为模板设置支柱,因而减少了支模板的劳动力和材料。柱模板采用5mm厚的钢模,在每个角钢上焊接2个12抗拉螺栓用于固定模板,抗拉螺栓沿柱长度方向布置间距为400mm。在模板上沿柱长度方向四周设置截面为90mm×50mm的加劲木楞,间距400mm,以增强侧模刚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本文结合实例对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和施工措施进行了探讨。虽然有些粗浅,希望对同行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菀匀范ü辜芄怀惺芎稍氐哪芰Γㄓ氩牧锨慷确窒钕凳泄兀┤匆扔⒚拦娣陡叱龅?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
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关键词:建筑;加固;结构设计;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ousing reinforced engineered for reference.Keywords: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现在加固的构件主要还是针对构造和承载能力薄弱的构件,在对建筑加固完成以后要考虑到加强以后的构件对加强部位以致整个结构整体的影响。否则有时加固改造后会适得其反。例如:对连续梁某一段采取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后由于刚度的变化会引起相邻跨梁、柱的内力重分布;对多层砖混结构的某一层墙体采取夹板墙加固,使得该层墙体的刚度大幅度增加,形成与相邻楼层的刚度差,对结构的抗震不利。此外还有加固后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防火等级大幅度下降等问题。在建筑物进行加固的同时要从建筑的整体有总体上的把握,加固以后要符合现代结构设计理念和现代的建筑规程要求。
1 加固改造鉴定步骤
已建工程在加固改造前均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调查鉴定。一般步骤是:
1.1 收集资料。调查了解该项目的状况(包括:设计图纸、竣工资料、使用维护日志、使用环境等)和准备改造的内容(使用功能、条件等)。
1.2 现场调查、测试。在现场收集建筑材料资料(主体结构和维护结构材料的损伤情况等)和建筑结构(结构变形、裂缝等)资料。
1.3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要求的加固改造方案进行结构验算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构件或模型试验,对加固改造方案加以验证。
1.4 加固改造工程一般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并有经验的单位来施工完成,在这期间设计、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质检工作。
2 加固改造的有效措施
2.1 根基的加固
房屋的基础加固实施比较困难和复杂。建筑物经过几年的自然降已经达到了沉降的相对稳定,这时在进行加固的时候,肯定会造成原有基础的附近土壤松动,从而影响了新的加固基础的根基稳定状态。基础加固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原有基础的横截面积以达到接层以后的抗压力,这种加固方法一般适用于独立型建筑的加固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在原有基础的旁边增设基础,在通过构件的相互转换将承载压力传至到各个基础上去,来分担原有建筑的荷载。桩基础经常采用这种加固方式。
在对建筑的加固基础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原有建筑的基础的破坏,这是由于原有基础仍然要受到原有建筑的承载压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结构主体产生的破坏和主体容易滑动的地方采取临时加固的措施。在进行加固过程的设计时应该考虑接层以后新基础的沉降会不会对建筑的主体产生影响,并建议加固基础时采用减小沉降的相关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在地基的局部应用换土、压实等办法已达到降低沉降的目的。
2.2 原有构件的加固措施
建筑的加固结构框架的加固部位大多是指梁和柱。柱不符合承载力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柱轴压比不符合规范要求,即横截面积或者是混凝土的标号不符合标准。在建筑的加固过程中主要是对柱的截面积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通过在原来混凝土上面包裹一层混凝土,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柱面积的增加来实现目的。另外一种就是在原有钢筋混凝土的外表面用钢结构进行加固,从而分担原钢筋混凝土的上部压力荷载。加固使用的梁一般不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这是由于梁的下部配筋不能满足荷载作用下的要求。而且在加固的过程中和柱的加固方法类似都是在原有混凝土的表面增加混凝土的截面积来增大荷载能力。加固过程也可以运用钢结构对梁进行加固,增强其抗弯抗剪能力。在加固过程中对墙体承载力和抗震构造而加固的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加固,砖混结构墙体的质量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的是否牢固。
2.3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
当前建筑行业应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工改造的方法主要包括了一下几点,笔者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2.3.1 外包钢加固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将型钢设置在混凝土构件的附件,使其和混凝土协调工作,以提升承载力。主要方式包括了干式、湿式两大类。主要适用于:构件截面加大受限制,需大幅度增加高承载力。在使用化学灌浆外包钢时需将型钢表面的温度控制在60℃以下,对于具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3.2 加大截面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利用不断加大原结构材料的构件截面来提升建筑的承载力。主要适用于普通构建,如:梁、柱、板、墙等。
2.3.3 增设支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通过增加支点数量,实现构件的减少来计算长度和变形,提升承载力。主要分为刚性、弹性支点两种,主要适用于:净空不受限的梁、板、桁架等。
2.3.4 预应力加固法。该方法的特点为:结合预应力的钢拉杆及撑杆作用,对原结构实施加固改造,从而将原结构承受的荷载转至加固结构上。主要适用范围:需要提升承载力、刚度、抗裂性,且保证较小的占用空间,在于梁、板、屋架等方面的施工较为常用。
2.3.5 绕丝法。该方法的特点为:将钢丝包混凝土构件附近,使其与混凝土协调工作,提升承载力。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较弱,以及要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条件下。
2.3.6 碳纤维织物加固。此方法的特点为:将碳纤维织物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来提升承载力。主要适用于一般的结构加固改造施工中,其优势在于抗腐蚀、耐潮湿等,但要采取必要的防火处理。在计算碳纤维织物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时,需要参照平截面假定的混凝土梁受弯基本理论,运用等效钢筋面积法来保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当等效钢筋面积计算结果出来后,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公式展开计算。
2.3.7 粘贴钢板法。该方法的特点为: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来提升承载力。主要适用于:受弯、受拉构件(梁、板)。通常在60℃以上的环境中不采用此方法,若处于腐蚀性介质环境时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4 钢结构加固改造
钢结构加固改造是较为常见的加固方式,其主要分成以下两大类型:
2.4.1 加大构件截面。钢梁和钢柱的加固当否能够利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来完成。对施工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需要对施工条件、加固构件的应力分布时等要素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由于焊接加固引起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对加系数K(轴心受力的实腹构件:K=0.8;偏心受力和受弯构件以及格构式构件:K=0.9)。
2.4.2 转变结构计算简图。这种加固方式是运用添加支撑系统变一榀一榀的排架结构为空间结构;通过添加支撑改变构件长细比来加强稳定及承载能力;将铰接转化成刚接,降低构件计算长度。
2.5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
2.5.1 砖砌体中常见的问题有砖砌体承载力及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可通过扶壁柱法和钢筋网水泥法进行加固改造。
2.5.2 适用于砖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了增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两大类。在砖砌体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后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措施。具体为:因温度引起的裂缝,可利用填缝封闭和加筋锚固方法;若裂缝形状小且数量多,可在裂缝稳定时期进行灌浆补强;若裂缝由结构因素引起,需要先进行加固处理,再解决裂缝问题。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民用建筑已成为特别建筑。因为它要被使用几十年或者永远的保留下来,但现在社会发展对建筑产生了新的外观要求。为此,目前建筑工程加固的建筑也在逐渐增多,这次改进不仅改善了房屋户型,有的也对建筑的楼层进行了添加,改善了其使用性能。为了使建筑跟进潮流的现代城市相匹配,实现城市规划和房屋使用的新标准。也有一些建筑是由于长久失修导致房屋质量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维护使房屋得到相关的性能改造。所以,对房屋的加固改造对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建筑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钢结构 工程造价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
1、控制人工费
人工费的控制体现为施工队伍控制、价格控制和工资发放控制三个方面:
(一)项目部选择。施工队伍要优先使用内部队伍,保证内部队伍不息工。
(二)价格控制。内部施工队伍的岗位工资,按照企业确定的岗位工资标准,由企业在核定项目部的责任预算时计算到责任预算中去,效益工资由项目部在实现的责任利润中提取,没有责任利润的不发放效益工资。
2、控制机械费
(一)合理配置设备,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减少投入。
(二)采取招标采购、集中采购设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三)按照施工预算中的机械台班数量、机械台班定额中的人工费、燃料及动力消耗数量、经常修理费进行控制。
3、控制材料费
对材料费的控制,主要包括数量、价格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材料数量控制包括材料总采购量控制、工程总发料数量控制和消耗数量控制。
(一)材料总采购量控制。项目部要根据材料预算定额,计算工程项目的材料计划总量。
(二)工程总发料数量控制。物资部门发放材料,要根据材料计划总量进行控制,发放时按照定额材料数量控制发放。超出定额部分必须说明理由,并报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
(三)消耗数量控制。必须严格按照责任预算中的定额领取材料,同时要做好周转材料、报废物资的及时回收、入库。每月要进行一次清查盘点,保证盘点数量准确,查清材料在各个环节非正常减少的数量和责任。
(四)材料价格的控制,包括采购价格控制和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在采购价格控制方面,大宗材料采用招标采购、集中采购;零星用料采用选定优质服务供应商的方法。
4、施工工艺控制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保证每一道工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完毕,实现快速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科学配置人工、材料、设备等资源,提高劳动效率,加快工序循环,节省劳动时间。控制产品一次合格率,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一次性检验通过。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是施工成本增加的重要部分,是造价控制的重点。
5、环境的控制
环境因素对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现场的温度、空气的湿度、风向、酷暑、严寒、照明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环境的规定,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二、钢结构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单位(业主)提出施工变更的要求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建筑单位、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变更,而在专业性方面,建筑单位往往处于劣势,不利于施工过程中变更。如果因为业主单位改变使用要求变更设计,如增加房屋层数、变更层高、改变工程使用功能、提高专修标准等,业主单位应承担增加工程费用和延长工期的责任。
2、忽略工程进度,导致工期延长,各种开销增加
因为在钢结构工程中,材料的成本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工期的延长导致材料的上涨,出现由于材料价格管理不完善造成的造价提高 。
3、设计方案不合理
一项设计自酝酿之初就要考虑如何使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对一定的投资计划提出合理的准确设计方案,也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方案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是首位的,也是决定性的,这是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钢结构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导致施工阶段出现大量变更,影响工程进度和造价的控制。
4、现场签证不严密
现场签证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如果在施工阶段,监理对现场签证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就有可能会出现重大问题。
三、钢结构工程的造价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技术经济上的综合优势,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关键。
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选材方面。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比较具体、直观的,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建筑钢结构在设计阶段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
2.结构体系方面
对于多层建筑,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平、立面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明显。根有关资料测算分析,不同层数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0%~25%;不同层高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5%一12%。因此,在设计阶段只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平、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做到经济适用。
3.设计制度方面
(一)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重视设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把控制工程成本放到重要位置,强调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设计中注重设计价值,要做多方案比较。
(二)在设计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投资为目的,进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优化竞赛。
(三)不能只因注重技术性而忽视经济性,采用限额设计和设计出图前的成本审查制度。
三、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
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3、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
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配电所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在这些项目中,一方面应该尊重供电部门的“规定”,由他们总承包变配电系统;另一方面要求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参与竞争。
4、深入现场
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凋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结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钢结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综合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显著。因此,我们要在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全方位、全过程严格把关,以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技术经济上的综合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选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选型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含大量确定与不确定的因素,受诸多条件和因素影响,高层结构是否合理、经济的关键,随着建筑高度和功能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除了要考虑工程造价和投资能力,还要考虑所选结构型式对建筑功能的适应性,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施工工期,建筑材料和能源供应,建筑美学要求包括建筑群及其环境的配合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等。
1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相关概述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异型柱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以及混合结构,即由多种材料构件如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组合结构构件(钢管混凝土构件、型钢混凝土构件及组合梁等)构成的结构。主要分为:(1)一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一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等结构体系。(2)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一般是指带转换层结构体系、连体结构体系、悬挑结构体系、带加强层结构体系、平面不规则结构体系等。(3)新颖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束筒体系、巨型框架体系、脊骨体系等结构体系。
2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居住、生产、生活用地日趋紧张。为节约及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减少拆迁费、市政工程费和复杂地形处理费,提高城市社会吸纳能力及其综合效益,缓解城市膨胀及城市房屋的严峻供需矛盾,改善城市环境与调节心理等城市社会性问题,高层建筑的数量仍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持续增长,且其规模、高度、复杂性及建设速度也将呈上升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性提高现代高层建筑体形与平立面空间分布日益复杂,高度、规模、投资日益增大,要求性能更先进、更优化的结构系统形式与之相适应。主要表现为:(1)需求多元化、功能综合化的趋势,必然要导致高层建筑方案平立面形状与内部空间分布等多样化、个性化与复杂化,为增大建筑净空高度,很多一般多高层建筑中不存在的新问题与矛盾开始出现,对结构系统形式的要求提高。(2)随着高度与规模等增大,高层建筑投资增加、工期增长,其结构系统优化的必要性及可优化的空间与效益将更明显。结构优化,首先是其形式的优化,然后才是其布局与构件参数的优化。(3)高层建筑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系统、综合和多变,选型需要的知识信息愈加庞大,选型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将增大。
3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若干思考
竖向承重结构的选型在对竖向承重结构进行选型时,首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不同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刚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适应的高度也不同。一般说来,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低、层数少、设防烈度低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层数很多或设防烈度较高时,可用筒体结构。当建筑物的高度超出表中数值时,要进行专门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选择结构体系应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建筑物的用途。目前国内高层建筑按用途大体上可分三大类:住宅、旅馆及公共性建筑(办公、商业、科研、教学、医院等)。住宅建筑一般采用剪力墙结构。
水平承重结构的选型水平承重结构对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和传递水平力有重要作用。水平承重结构选型通常有以下几种,平板体系、无梁楼盖、密肋楼盖和肋形楼盖。平板体系:平板体系采用单向板或双向板,常用于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其优点是板底平整,可以不加吊顶,结构高度低,可以降低层高。但当跨度大时,采用平板较困难,一般非预应力平板不宜成过6m,预应力平板不宜超过9m,否则平板厚度过大,楼面重量太大。采用现浇预应力无粘结平板楼面可以减少板厚。无梁楼盖:在层高受限制情况下,公用建筑常采用无梁楼盖。无梁楼盖最好带现浇柱帽,以加强板柱连接的可靠性。无梁楼盖的合适跨度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楼面6m以内;预应力混凝土楼面可达9m。密肋楼盖:密肋楼盖多用在跨度较大而梁高受限制的情况下。筒体结构角区楼面也常用密肋楼盖。当采用装配式楼板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应加混凝土现浇面层。楼盖结构应满足: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现浇搂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采用装配式结构。同时对于现浇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也不宜高于C40。
下部结构的选型高层建筑的基础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上部结构传来的巨大荷载传递给地基。高层建筑基础形式选择的好坏,不但关系到结构的安全,而且对房屋的造价、施工工期等有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基础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柱下独立基础:适用于层数不多、土质较好的框架结构。 (2)交叉梁基础:即双向为条形基础。适用:层数不多、土质一般的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3)片筏基础:适用于层数不多土质较弱或层数较多土质较好时用。当基岩埋置深度很深,水下水位又很高,但是在距地表不深处有一定承载力和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时,选用片筏基础比选用桩基础可以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但片筏基础的刚度较弱,应注意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和裂缝进行验算。当地下水位很高时,还要进行抗浮验算。(4)复合基础:适用于层数较多或土质较弱时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是高粘结强度复合地基代表,目前它已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它既可适用于条形、独立基础,也可用于筏基和箱形基础。可用于填土、饱和土及非饱和土粘性土。
4结语
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与结构布置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总的来说,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包含竖向承重结构选型、水平承重结构选型以及下部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包括结构平面布置、结构竖向布置及变形缝设置。设计中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等多方面因素选取合理的结构体系,以上因素在结构选型方面应该重点考虑。
参考文献
[1]JGJ3一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JGJ99一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s].
[3]GB50011一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GB50009一2001(200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5]沈瑞宏,陈婷,颜潇潇.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J].工业建筑,2009,39:402一405.
[6]沈蒲生,带加强层与错层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周学军,陈鲁,曲慧.多、高层钢结构支撑的布置方式对框架侧向刚度的影响[J].钢结构,2003(4):51一54,
关键词:应用技术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场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1005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技术本科教育隶属于职业教育体系,而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属于普通教育体系[1],不同的教育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差异。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产业需要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产学研协同,着重培养在技术实践、技术设计及技术研发方面能适应现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及管理型人才[2]。为实现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提出“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现场工程师”就是工作在工程技术一线的工程技术的实践者,工艺技术的设计师,技术难题的解决者。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应着重强调技术,而技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所有实践环节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应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尝试,探讨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工科专业,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及实践性[3]。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应遵循应用型人才培B规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4](以下简称“专业指导规范”)中明确指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涉及实验、实习及设计
三大主
要领域,而设计领域又包含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两个方面。该实践环节的设置具有国际通用性,其科学性不言而喻。因此,
重新整合优化实践环节,将其整合成实验教学环节、课程实训教学环节及“择业”实践环节三方面,如图1所示。对实验教学环节仅进行内容及组织形式的适当调整,将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及课程设计合并形成课程实训教学环节,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合并成“择业”实践环节。“择业”实践环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生就业意向为前提。
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指导规范》中规定土木工程专业实验领域应包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性试验及研究性试验四个环节[4]。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时将这四大环节融入“两大平台”,通过“两大平台”锻炼学生的“两大能力”,而在平台建设时引入即强调实验项目开发的“综合集成化”理念,如图2所示。
(一)“两个平台”的建设
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时应搭建服务于四大环节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合并构建为“实验教学平台”,将专业研究实验构建为“科研创新实验平台”,即构建出如图2所示的特色显明、目标明确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二)“两大能力”的培养
通过“两大平台”的建设锻炼学生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专业创新应用能力。实验教学体系应以教学为核心,人才培养为主线[5] ,通过实验教学平台锻炼学生
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消化、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科学精神及必要的实践能力,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该环节的锻炼,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近两届“江苏省结构创新大赛”中均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
(三)“综合集成化项目”的开发
土木工程专业中实验设置往往受课程影响,难以打开课程体系的壁垒,使得实验项目开发各自为阵。这样既割裂了各课程实验之间应有的联系,也使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实验的用途及意义,因此,有必要开发“综合集成化项目”,让学生将各基础实验串联起来,提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及应用创新的能力。以“综合集成化”的梁抗弯试验为例,图3给出了梁抗弯试验的集成框图。通过梁抗弯试验这一主线,将多门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及多个专业基础实验有机结合。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至关重要。通过该实践环节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名学生依托该综合实验平台申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连续三年均获得“省级项目”资助。
三、课程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将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及课程设计合并形成课程实训教学环节,在构建的过程中应“依托行业最新标准,结合区域产业岗位需求,强调创新及应用”。通过“两平一库”平台(“两平”即“半拉子工程”实训平台和“虚拟”实训平台,“一库”即课程视频库)的建设提升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并以工程为主线将松散的课程设计集成,同时将多门专业课程及课程实习穿来。课程设计的集成化既实现了专业知识的串联,也训练了学生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还可作为毕业设计的预演。该课程实训教学体系可表述为图4所示框图。
(一)两大实训平台的建设
“半拉子工程”实训平台将工程现场搬到学校,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及进行课程设计时,做到“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半拉子工程”实训平台的开发,使学生对拟设计结构的构件组成及构件间的连接形式了然于胸,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图5为南京理工大学已建成的门式刚架结构及网架结构两个实训平台。此外,对两类结构中涉及的连接节点也按照1∶1的比例做成实物模型,供学生拆卸。该平台还可将工程测量及认识实习融入其中。
“半拉子工程”实训平台花费巨大,难以做到面面俱到。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实训平台花费较少且效果较好。如孙国华等[6]将电子模型引入钢结构设计。笔者所在学院也基于Web3D技术开发了结构设计类的实训平台,图6给出了基于Web3D的梯形钢屋架支座节点,学生可实现节点的拆卸及装配。计算机“虚拟”实训平台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节点组成及连接,还能帮助学生理清节点复杂的空间关系,提高施工图绘制及预算编制的正确性。
(二)施工技术课程视频库的建设
施工技术视频库建设可弥补学生对施工技术了解较少的短板,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依托“基于工种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施工技术课程视频库”的录制工作。现已完成钢构件加工制作、门式刚架吊装以及管桁架吊装等视频的录制。图7为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二期大跨度管桁架施工视频截图。通过一系列视频库的建立,可帮助学生建立对一些关键施工技术的直观认识。
(三)课程设计的集成化
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课程设计有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预算等。现阶段多数院校对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然后再把原先孤立的课程设计集成起来[7]。
课程设计集成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依次将项目分解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根据具体要求统一编制任务书,将原先分散的课程设计有机地串联起来。目前已实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等部分课程设计的贯通。课程设计的集成化既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全局思想,提高χ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为学生做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择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合并设置成土木工程专业“择业”实践环节。“择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立足区域经济,以应用为前提,就业为导向,强调岗位能力培养,为学生就业谋求最大发展。为此在传统“实习”的基础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择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8。
(一)融入毕业设计
依托学生“择业”方向及实习工作展开毕业设计选题,凝练实践内容,既能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实现真题真做,提高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8]。
学院已对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做了初步尝试,依托实践环节内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有30人。这一部分学生的课题涵盖施工、造价、结构设计、结构鉴定与加固、地基处理及新型建筑材料性能研究等内容,覆盖面较为广泛,对指导教师挑战较大。通过改革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白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二)选择“择业”实践周期
建设项目周期通常较长,而传统生产实习学时较少难以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工程适用能力;实习时间过短也使学生不能真正介入工程,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期望值降低,也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少数院校提出“3+1”模式,将专业应用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合并,学时增加至1年,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较好[9],但其改革中并未将各实践环节深度融合,只是简单的实践环节的集中。学院提出设置1年的“择业”实践,并将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深度融合。1年的“择业”实践既保证了学生对项目全过程参与的学时要求,确保学生对建设项目各环节都有所了解,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还要求学生将实践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毕业设计论文,提升了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确定“择业”实践岗位
为学生定制合身的“择业”岗位是“择业”实践体系的基础。现行的做法是根据当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反馈以及就业指导部门统计的当年的人力资源市场岗位需求进行“择业”岗位确定。表1给出了2015届254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根据就业统计数据制定“择业”岗位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后续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开展实践岗位能力培训
为提高学生的择业面及企业的欢迎度,提升产学研融合度,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岗位能力培训”制度。培训岗位根据学校统计的“择业”岗位及学生的就业意向展开针对性培训,分为
岗前和在岗实时培训两种。为确保该制度落到实处:(1)针对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制定“择业”实习环节拟开设热门岗位的短期岗前培训,要求学生获取1项校内岗位技能培训结业证书方可进入“择业”实践环节,保证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能够基本适应企业需求。(2)采取“助推”措施,通过“基于工种的一体化教学平台”提供岗位能力实时培训,帮助学生强化岗位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变传统的“硬推实践”为“助推实践”。
(五)落实“员工身份”
多数学生只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轻视实践环节,表现为被动接受,且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实践效果较差。为提高“择业”实习环节的教学效果,可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10],帮助学生落实“员工身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蜕变。
学校通过创办“创业产业园”,引进多家企业帮助学生创业,产业园每年可接收20余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生。此外,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接收约30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生。这部分学生均能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合格可签订就业协议。在实习期间,企业帮助学生缴纳意外保险,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传统实习中的安全纠纷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习效果显著。
(六)建立“择业”实践管理信息平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剧增,学校组织集中实习的难度加大,取而代之“分散实习”。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例,参加生产实习
人数为254人,实习地点覆盖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省内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实习地点分布范围之广,使教师对实习过程的监管力度弱化,导致实习流于形式,甚至个别学生根本未参与实习。为此,学院自主开发校外实习管理系统,学生每天通过上传实习现场图片及实习日记,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实习完毕还可通过该系统提交实习报告,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实习”监管难的问题。
五、结语
从实验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及“择业”实践环节三方面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试验课程、课程设计、“择业”实践环节中多课程、多知识的整合贯通,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构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落实了学院“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理念,符合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既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架构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做了必要的知识及能力储备。这一实践体系构建虽然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果,但有些做法还处于小范围试点中,若要全面实施还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J].职业技术教育, 2014(18): 50-59.
[2]云波.用技术型本科的定位及建设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6): 92-94.
[3]王玉林, 张向波, 孙家国, 等.应用技术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6): 29-33.
[4]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李彬彬, 苏明周.特色创新的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4(4):97-100.
[6]孙国华, 高晓莹, 高建洪, 等.电子模型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6): 174-178.
[7]谢镭, 于英霞, 梁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9(3): 87-89.
[8]易富, 张二军, 赵文华.基于毕业去向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 2014(11):19-21.
[9]周清, 黄岚, 赵玉新, 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13(19):137-138.
[10]任晓霏, 戴研.德国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之路―巴登-符腾堡州州立双元制大学总校长盖尔斯德费尔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 2015,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