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12
导语:在数字化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DigitalEducationCommunity,简称DEC),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区、镇(街)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常熟市等都作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其他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委开展的“构建区域性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和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社区教育模式与实验”研究,山东省青岛市洛阳路办事处开展的“社区调研”等,对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互动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情况调查、模式归纳、经验总结等,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应用。同时,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缺少互动机制,对数字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实践运用不够。
如何利用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社区,近年来海外有一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个案,如1999年新加坡肯特岗数码实验室(KRDL)开发CommonTown虚拟社区作为学习平台,并在亚太经济国家的部分学校开展实验,介绍各国的文化、传统、饮食、风光等专题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00年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等人,创建“亚卓市”虚拟社区(.tw),用于人们在网上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个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引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思想与模式,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有关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应用平台、互动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
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
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
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必须与教育城域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型组织,反映现代生产力对社区组织的内在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以往单纯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不同,是借助先进的城域网络和共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身改革的组织。它要求社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身,强调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对各类组织的内在要求。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的各类教育的整合,实施学习创新行动。数字化教育社区是利用城域信息网络系统,把一个社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它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也不仅是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4.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建立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进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在国外只有一些研究案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取决于其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所谓规范的操作程序,应该有两个基本要求,即建立学习型组织操作程序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各主要阶段详尽的操作程序细则。
第二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组织化学习活动的机会。这种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叠加,而是利用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以继续教育和岗位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行整合。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为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侧重研究如何使学习者个人内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学习者具有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范畴与时间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范畴,使学习者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从而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格、情趣和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校—家庭—社区的整体教育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主导部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模式一:行政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如乡、镇、街道的教育办)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这类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它将作为社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通过行政力量动员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
模式二:学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以社区内的某所中小学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通过校外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它是由学校牵头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数字化学习设施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这类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和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力量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艺术;民间艺术文化;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5 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3(1).
【关键词】数字化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一、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数字化素材库。库内素材应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五大类。
1.多媒体素材库在功能设计及技术实现上应具备的特点。实现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有管理员级和用户级,用户必须先注册后使用;实现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使用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每一台电脑上传素材,描述信息与文件一一对应,所有素材均可进行在线预览;管理员可以对素材进行管理,增减、编辑、修改相关条目。
2.媒体素材的要求。文本素材要求:存储格式一般为TXT、DOC、WPS、HTM、PDF等。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我们主要通过OCR实现,把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
图形/图像的要求:图片的数字化要求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并转换成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变小,易于存储和传送。
音频素材的要求: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数字化音频以WAV格式为主,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MIDI设备录制的音乐使用MIDI格式。
视频素材的要求:主要格式有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式媒体格式(rm、wm、asf)。
动画素材的要求:存储格式一般为GIF格式和Flash格式、AVI动画格式。
(二)多媒体课件库。课件库中的课件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具备课件产生的评估数据机制,保证不同的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单机上运行的课件,必须能够运行于win9x以上的版本。对于一些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是asp类型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与浏览器运行的硬件平台无关。课件运行没有故障。课件中的有关媒体素材,必须符合媒体素材的要求。
(三)试题库。试题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按一定原则组合而形成的试卷。试题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并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集合于计算机系统中。应具备对试题的查询、单个录入、批量录入、删除、修改、组卷、统计分析、自动属性值校正等功能。
(四)案例库。案例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典型案例,案例应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
(五)数字化教案库。数字化教案库用于存放各学科每章节的教案,应具备录入、查询、删除、修改等功能。
二、数字化课程资源获取的途径
中小学自建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自制、因特网、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等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制课程资源是重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学科的教师,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积累和收集比较全面,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都具备,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导入资源库。
(二)因特网成为课程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目前很多教师的博客、空间里都积累和整理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导入资源库。
(三)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多有涉及,而且比较权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
(四)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平时,由于受学习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限制,这些音像资料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现在可以将这些音像资料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通过校园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调用这些教学资料供教学中使用,学生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随时使用这些音像资源。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实例
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搞清楚何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称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例如,我就我曾经开的一节课说一说自己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图片信息的加工》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是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多的,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挖掘可以为学习所用的素材供给学生学习,并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化知识。
(一)自制图片素材引入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图片信息的加工,依据本节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以兴趣图片引入课题,展示隐性问题,由学生结合教材和示例图片分组研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导学部分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亲自实践的欲望,屏幕展示一张教师与嫦娥一号的合成照片。该照片由教师用PhotoShop软件合成,插入到教学PPT课件当中。
(二)使用数码设备获取资源。上一节的内容是图片信息的获取,教师通过使用数码相机为学生拍摄照片,或者通过扫描仪得到的照片,都可以作为本节课最好的素材。教师经过简单的整理、压缩后上传到鸡西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网站上。
(三)搜索网络学习资源。由于任务一是图片信息的合成,除了需要学生个人照片之外,还需要部分用来合成的背景图片,这些图片可以由教师从网上或光盘中获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资源网站的网址,为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一图片信息的合成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放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是整个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任何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革建,魏雄鹰,王基一.新课程教师培训对课程资源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7,(1).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侧重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关途径,即借鉴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网络教育论坛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师在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谋求自主培养、自主发展在当前来说会是一条很好的发展出路。当然对于不具备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在开始时会是艰难的,但就像计算机不是全学会了才能开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适合走“做中学”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具有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并自主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习得的性能,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是应对能力发展艰难的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广泛采用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两种非常强调反思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高校教师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网络教研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如果能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网络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发展。
1.两种教学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法指教师通过记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况、教学事件来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博客)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通过合作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第三,以叙事研究的方式表达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公开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在网络教研中可采用的技术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可以作为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电子记录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有详有略地自主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教学故事、教学事件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传统纸质记录本相比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内容,比如增添、更新、分类、保存、备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网络技术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也是传统纸质记录本望尘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或群体开展合作研究。
(2)网络教育论坛。网络教育论坛可以帮助教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话题、专题,及时地展开讨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活动以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网络教育论坛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有的以独立主题出现,有的分布在综合类教育网站中或在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中,有的由个人自发主持,有的由官方组织机构主持,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育论坛参与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参与论坛的创立,成为论坛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1)网络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时空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进行教学研究。这种自由性、自主性对高校教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续激发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 “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 “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和双语教学双融入教学模式研究 “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教学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研究 “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构建《软件工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网络教学的软件工程研究 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 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软件工程双语教学模式 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煤矿高校基于开发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 基于VB的教学专业文档数字化信息平台研究 “软件工程”网络课程与IBM-Jazz平台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软件工程”网络课程与IBM―Jazz平台整合的研究及其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采用国外著名高等院校信息科学与技术优秀教材(影印版),课堂教学基本英语讲授,完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课件、教案、习题、作业、考试等全部课程资源均采用英文。2008年3月,“计算机系统概论(双语教学)”荣获福建师范大学质量工程奖,奖金0.5万元。
(3)2007-2008学年,主讲“计算机系统概论(双语教学)”,建设健全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上传全部教学资源,完成课程讨论、布置与批改作业、测试、消息公布,充分实现课下教与学的互动,该课程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连接如下:/SCR2006/C1108/Asp/Root/ Index.asp 。
(4) 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讲的“计算机系统概论(双语教学)”课程,参加2008年4月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
(5)2008年1月在国家级学术期刊《计算机教育》发表教改论文“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6)2007年被评为2006-2007学年软件学院先进工作者;2008年3月获软件学院“迎评促建”课堂教学优秀奖。
依托软件学院“3+1”办学培养模式,双语教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2001级7名毕业生在英国ULSTER大学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后,5名学生在英国各著名高校获得硕士学位,其中2名学生继续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2003级24位留英学生中,15人被英国著名高校(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约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录取为硕士生。2004级8名学生正在ULSTER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这些学生得益于软件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和研究,他们在软件学院3年的学习得到ULSTER大学的充分肯定,从中体现双语教学切实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内容之精华,使得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紧跟国际步伐。
4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英语仅是一个载体,实质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3]。当前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教材的选择以及资金投入等都是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障碍。
4.1教师的教授过程
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否过硬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鉴于此,软件学院不断制定双语教学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鼓励双语教学力度,提供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的机会,全方位建设双语教学模式,努力向全英文教学过渡。通过扩大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范围,不仅实现将中国学生送出去,还要将外国学生引进来,平等互惠的国际化办学是努力的方向。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课程,教师应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析透。课堂上不仅实时地安排好应传授的知识点,而且还要管理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每节课的不同时间段以各种形式创造出思维的兴奋点,抓住学生的思考“脉搏”,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将每节课作为最好的礼物奉献给学生”,这就是双语教学改革的初衷。
4.2学生的学习过程
双语教学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作者所承担的双语教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是大一新生,他们还没有从中学老师手把手地教与学模式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中来,就接受双语教学,初期可能不太适应。同时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会出现抵触情绪,更加重了双语教学的负担。
针对出现的问题,在课程开始的前几周适当放慢进度,降低课堂英语教学比例,多使用课堂日常英语,与学生充分互动,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使之尽快适应双语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原版教材,在复习已学知识点的同时提前预习,将专业关键词和相关阅读材料预先印发给学生,根据个体差异可以适当参考中文翻译版教材。待绝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以后,即可加快教学进度,转入正轨。对学生的抵触情绪要坚持统一标准、无一例外的原则。但是使用英语授课的程度要依据学生接受能力而定,不应完全拘泥于英语、汉语所占比重的形式,营造既轻松愉悦又紧张向上的课堂氛围。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给予全面回答和解决,鼓励学生在课程平台论坛中使用英文交流,网上提交作业、练习、考试等全部采用英文,课下也能充分实现教与学。
为提供学生更多的出国学习机会,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软件学院为学生开设不间断的IELTS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为双语教学的成果提供了保障。
4.3教学团队建设
为顺应软件学院国际化办学与国际合作的思路,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集体智慧,建设科学型、国际型的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在建设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教学研究以及资源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团队成长的过程,教学团队的逐步成熟标志着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的成熟。因此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对双语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起决定性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措施上,可以考虑定期参加培训以及相关教学研讨会议,汲取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经验,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同行专家交流探讨,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优点,对于引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仔细推敲,探索适合院情、校情、国情的教学改革方法。
5结束语
基于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的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证明,双语教学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任务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学生的反馈说明双语教学对于后续专业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双语教学对于专业知识更新以及提高教学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双语教学如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向国际合作方提供英文课程以实现双向交流,使得国际办学不仅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仍然是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丁雪梅,李英梅,伦立军. 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
[2] 刘玉斌. 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提高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质量[J]. 教育论坛,2006,(16).
[3] 丁学钧,温秀梅,刘建臣.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7).
Research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Digital Course Platform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DING Xue-mei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关键词】MIT;信息技术;“信息化校园”项目;大学教学;评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78―04
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有着悠久的利用技术变革教育的传统:1983年至1991年与IBM和数字设备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雅典娜项目”,其主题为“计算机真的可以帮助本科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吗?”该项目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对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图形技术)可能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使1983年教育信息化预算只占MIT总预算3%的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99年至2006年MIT又和微软(由微软研究院具体实施)合作启动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项目;其间又于2001年4月启动了“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信息化校园”项目进行评介和分析。
一 项目简介
1999年启动的“信息化校园”项目是MIT“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使之成为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智力共享;鼓励机构间合作的新模式和创建广泛的大学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总投入为2500万美元,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大学教育,探索技术变革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潜力与可能,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具体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对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结构――远程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能;新型写作评价工具软件探索;辅助学习的新型工具(远程辅导与远程导师系统等);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
2 整个大学教育范围内整合信息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比如基于大规模协作的工程设计尝试,复杂系统的研究,超越传统学科课程的界线创建以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3致力于大学教育环境的变革――例如为大型社区提供远程和终身学习,数字信息技术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等等。
MIT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多年来教育技术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幻灯投影片、电影胶片、打字机等,师生不用再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使教育变得更加有效。MIT的领导者坚信教育技术可以以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创造无限的可能,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可持续的积极影响,能够为MIT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信息化校园”项目主要包含两大主题:一类是“为高等教育提供Web服务”,另一类是“转变(transform)课堂”。第一类主题主要致力于解决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在大学和学院中应用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使全世界的大学能够共享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化校园框架”、“数字实验室”、“数字学习--基于网络的开放资源教育平台”、“MIT在线评估工具(iMOAT)”、“新一代移动教室”等子项目;第二类主要关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被动传输、接受知识的现状,探索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强调协作共享的课堂文化,主要项目包括“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机械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课堂交流者项目”,“探险:从图片中学习”,“为了教学的游戏”,“做中学: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的改革”、“在线学习:技术支持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育”,“机器人世界―基于项目学习的技术结构”,“新加坡:创造全球教室”,“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TEAL)项目”等等。
MIT认为通过“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已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全校一百多门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明显地丰富和扩展了五千多名学生的学习经验,现举例如下:
1项目实施中对全校注册人数最多的《电磁学》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基于“主动学习环境”的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模拟工具和操作实验资源;
2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形式改变为在线讲座和自动作业评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模式;
3将以往基于教师讲授的《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造为小组参与式研讨、虚拟实验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4由教师参与创设了网上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实体实验室空间,大大方便和扩展了学生的实验活动;
5尝试将电子游戏和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6借助先进的视频技术使学生在创建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
7 借助信息技术将“设计”思想贯穿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8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将强大的网上学习社区与面对面学术研讨环境有机整合;
9探索教学资源在学院层次、甚至是全校范围内的协作与共享;
10除此之外,本项目还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研究性项目。
“信息化校园”项目在大学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500多位研究人员(包括近三成的工程学专业教师)参与了该研究项目;有近150门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影响到了75%的学生群体;该项目涉及到近150个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学生注册人数超过7500人;大约400名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项目,占MIT教师总数的10%(占工程学院教师总数的20%);大约40篇博、硕士论文都是基于此项目的研究而公开发表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涉及到了与美国三十多所大学和十几家公司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微软产品开发团队的交流。到2006年3月止,基于此项目已公开发表70篇学术论文,300多场学术演讲,90多篇报纸杂志的报道,25篇网上出版社物的报道,在多个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引发了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 “TLT小组”对此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信息化校园”项目实施的情况,及时总结项目的经验和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信息技术在MIT应用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有益指导,MIT委托TLT(Teaching Learning and Technology)小组(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工作[1]。TLT小组对MIT全校师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150多次访谈,对项目的系列文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主要针对以下五个子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1数字实验室项目(iLabs)--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远程操纵实验室设备并收集数据;2在线评估工具项目(iMOAT)―借助网络能够对大规模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与管理;3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项目(TEAL)―基于探索、讨论、实践和可视化的教学原则对大一新生两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导论》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4 XMAS(Cross Media Annotation System)项目--该项目是MIT“莎士比亚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借助XMAS系统(特别是视频)通过在线讨论、展示等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5xTutor项目―xTutor是一种基于XML的、可扩展的、可定制化创建网络课程的工具。
对以上五个项目评价的总体结论如下:
1 以上五个项目的实施促使MIT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authentic)、主动,更具协作性,具有了更多的反馈。
2 TLT小组认为任何一个创新项目如果不能够扩散推广到其他部门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亦即:只有多个部门和更多用户互相支持协作才能确保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障碍,大多数的部门和机构并没有建立支持引入和采纳技术创新项目的激励机制,繁重的推广任务全部落到了已承担、参与“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及各项目组成员身上,没有任何激励与支持措施,同时又缺少相应的推广传播渠道。
3 虽然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和扩散举步维艰,但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与影响―比如网络上的部分软件资源已可以公开免费共享。
4 TLT小组认为如果MIT的领导层面能够重视“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工作,那么实施起来就会容易许多。TLT小组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物理空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大其他大学与MIT合作的机会―那些积极关注该项目并主动寻求合作的大学往往是美国之外(国立新加坡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等)的学校。
TLT小组在项目总结中得出的主要经验和建议如下:
1为了能够使教育更加真实、主动,更加具有协作性,具备更多的反馈,大学或学院的信息化部门(Academic computing)、教/学中心、远程学习部门、图书馆等与专业教育和课程改进相关的部门必须协同合作有组织地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当提供适当的方法以评估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结果与效果;MIT“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及参与人员应该系统回顾总结所有的创新项目以便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扩散提供支持。
2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创新项目的有效推广,应该奖励那些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持续坚持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员。大学或学院需要制定政策支持和奖励所有学习、吸纳、共享并致力于自身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教员;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或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合作为各学科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所需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专业发展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公司企业在赞助教师进行技术变革教育的各类探索创新项目时,应坚持与其他院校、同行共同改进、协作发展的原则。
3应有意识地促进、培育大学内各学院之间及各大学之间教学改进的联合、沟通和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或学院应寻求鼓励师生与本专业校内外同行经常讨论的方法与途径;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对那些长期以来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教学领域坚持全国范围内协同教学的教师给予资金支持;公司企业应该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教师教学的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及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MIT需要进一步研究跨系的联合教学问题和各类教学实践的影响与教学资源、经验的共享问题。
4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等教育-企业之间的联合模式。
5为那些至力于教学创新的、教授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员们(同一所学校甚至是不同学校的教员)提供共同设计教学、开发软件、评估教学、合作共享的机会。
三 “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教育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TLT小组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文献的追踪、调研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确信“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以改进教育的结果”: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转变他们做事的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活动进而改进教育结果。勿庸质疑,计算机能够使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计算机可以扩展教育的时空,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远程学习、混合学习等,同时更便于传统教育系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同时TLT小组也深刻认识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推广活动将是十分困难的,改变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然而在一个专业范围(甚至是大学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对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否有技术角色的参与),他们借用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Thomas Woodrow Wilson的感叹:对一门课程进行改造甚至比墓地的迁移还要困难(It is easier to move a graveyard than revise the curriculum)[2]。
MIT教/学实验室(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TLL)的Lori Breslow认为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婴幼儿阶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教育技术将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目前尚未明朗[3]。美国学者E.G.博格同样认为“新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是关于高等教育使命的一个尚在开展的主题。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大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从目前非常初浅的早期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注意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进展中肯定会有一些令人沮丧的副作用需要考虑……”[4]。
Lori Breslow及其所在的部门TLL同样也对“信息化校园”的主要项目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关于教育技术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5]:
1 成功的教育技术应用在于满足了某类特定的教学需求,而这类需求是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再次印证了五十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理论:媒体不是一种中性的传播工具,它们具有各自的偏好、特性及局限。某类技术在一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而另一类技术却只适用于其他特定的任务和需求。Lori Breslow等的研究证明教育技术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方面是具有优势的:(1)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可视化(比如主要针对大一物理教学的TEAL项目);(2)加强非文本媒体的素养(比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XMAS项目);(3)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iLabs项目);(4)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比如TEAL项目)。
2 教学中引入太多的技术或技术的不适当应用都将是有害的。研究者认为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学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必然会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时技术实际上成为了专业学习的障碍而不是有效的促进工具!(XMAS项目的实施使研究者明显认识到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熟悉技术,并且努力适应这种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TEAL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开始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给教师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工作)。
3 在教育技术和它们所应用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的办公室、学生公寓、甚至是当地的咖啡馆等。研究者们得出了以下三条结论:(1)当技术的使用与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强联系时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有效的(比如TEAL项目中动画、可视化技术、桌面实验技术及个别化反馈系统等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电磁场概念的理解),但现实中如何将技术、教学法及目标有机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即使是同一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应用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其效果也有所差异;(3)教育技术通过改变学习环境中信息的特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以此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但TEAL项目中发现很多学生似乎不愿意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去建构知识。
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并论文认为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启示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的萌芽初级阶段,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还只是刚刚开始,目前尚不明朗,因此很难在短时期内达成共识,形成定论。正如前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德斯(Frank H.T.Rhodes)所言,我们仅仅处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的开始阶段[6]。因此,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信息技术,从政策、管理体制上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先行的探索性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
启示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虽然只处于尚不明朗的初级阶段,但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趋近(虽然其步伐缓慢而艰难,甚至有时还会受到不友好的怀疑与抵制),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变化多样性将使高等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稳定。
启示三: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及迅速渗透将使传统大学校园中被动接受由教师选择和传授的课程内容的“学生”,逐步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的、更倾向于分布式、灵活学习的、同时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效果负责的“学习者”。
启示四: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各类专业人士还没有为这种信息技术将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转变将是一种苛求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四 结语
虽然Lori Breslow曾告诫说由于MIT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充足的资金支持,所拥有的世界上最优秀、最具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学生群体等),其信息化校园经验是很难复制与模仿的。但MIT作为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性的创新与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战略规划及资源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那些具有世界眼光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校实际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Ehrmann S C, Gilbert S W, and McMartin F.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faculty-Developed Academic Software:A Study of Five iCampus Projects[EB/OL].
[3][5] Breslow L.Lessons Learned: Findings from MIT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2005) [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07, 16 (4): 283-297.
【关键词】资源库的分类;资源库的设计;资源库的要求;资源库的来源;资源库的保证
校园网络在各级学校的广泛建立,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然而,许多学校建立起来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而难以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校园网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商品化的资源库无法提供学校个性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类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文献资料――重要文章、书籍等。
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1.素材资源库要求
素材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集合。我们从公开发行的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他们收集到素材资源库。我们还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材料中有用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积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
2.试题库要求
试题库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应具备对试题的查询、单个录入、批量录入、删除、修改、组卷、统计分析、自动属性值校正等功能。
3.课件/网络课件的要求:课件库中的课件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具备课件产生的评估数据机制,保证不同的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单机上运行的课件,必须能够运行于win9x以上的版本。对于一些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是asp类型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与浏览器运行的硬件平台无关。课件运行没有故障。课件中的有关媒体素材,必须符合媒体素材的要求。
4.文献资料要求:应符合文本素材最低的技术要求,也可是由某个机构正式的文件,但必须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5.常见问题解答要求:问题解答中的有关媒体素材,必须符合媒体素材库的要求。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实际参考价值。应包括问题的正文、问题的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设计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校园教学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以本校拟建的资源库为例,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⑴ 资源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⑵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⑶ 用户管理模块。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来源
建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因特网、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等几个方面。
1.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教学学科类的教师个人网站,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都有,这些网站对教学资源都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比较方便。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2.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多有涉及,而且比较权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
3.每所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示教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
4.教育软件主要分成辅助教学软件和教学管理软件两大类,对于其中的一些资料性软件可以将他们的教育资料导入资源库。
5.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
五、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保证
1.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班子。管理人员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管理,进行资料的电子化转换工作,定期地维护和更新,从网上搜索和下载更新的信息资源。
2.按专题建立网站,以Web教材形式,对专题研究方法进行指导,这种网站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艺术;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艺术教育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为教学服务;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络应用的普及,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整合融通平台。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成为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浪潮影响的日趋深入,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已经开始利用校园网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网络平台。我们认为设计艺术院校建设校园网应紧紧围绕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性强、强调个性创新及信息整合等特点开展,面向师生,服务教学。校园网为设计艺术教学提供的服务包括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专业网站、艺术设计交流平台等方面。
网络教学平台
设计艺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是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有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虚拟平台,这一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和学,使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而言,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在一定的体系框架内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和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设计艺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是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要提高设计艺术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当前网络与多媒体结合运用不仅能够扩大信息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方便的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手段去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开放的思维观念、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现,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已经为搭建结构良好、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网络教学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尤其是设计艺术教学,需要传送大量图片、视频信息。XML及其相关技术、数据库技术、海量存储以及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可以对网络教学产生的数据进行高效的保存、操作、标准化以及分析处理;宽带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更快更丰富的课件展示与传输方式,构造更好的交流环境;软件工程保证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效率与质量。
在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下,网络教学为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为了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解决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规模迅速增长造成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网上共享平台
其中也包括诸如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广告学概论、电影摄影创作、数字图像处理等设计艺术类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所授专业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列出了世界著名的设计流派和组织、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与设计师介绍,公布相关的教学计划、教案、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籍,以及课程教学录像和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且易于检索,为设计艺术类教学资源、优质师资的共享开创了新天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在国内设计艺术院校中,也不乏应用网络教学的例子,有些艺术院校自2002年以来数次成功地与国外同类型院校进行同步、即时的网络互动教学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它却是一种有前景的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设计艺术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个计算机的性能不管怎样提高始终是有限度的,只有将它汇入计算机网络的洪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现在许多设计艺术人员都在使用互联网,主要应用集中在资料、信息的收集,以及各种创作素材、设计效果图及动画作品等电子文件的传递、交流和上。网络协同工作平台的应用,为在共同完成大型设计艺术项目的设计师之间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可在各自的网络终端上进行,同时在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的支持下,身处异地的设计师犹如处于同一工作室,高效、紧密地完成设计任务。协同工作平台为设计师们的设计艺术项目提供了协同合作的空间,使得设计艺术的合作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协同设计技术在当前已日趋成熟,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CSCW技术、分布式技术、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为校园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分布在不同网络节点的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虚拟环境下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协同工作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协同学习、教师的协同教学、设计实践与设计研究,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中。目前协同工作功能在设计艺术院校的网络应用中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但协同平台必然成为设计艺术院校基础的网络应用。
设计艺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就找到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一致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服务生活,甚至引导生活,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应紧贴人们生活时尚的潮流,走在消费的前面,因而对新鲜信息资源(尤其是图像及影音等视觉性的信息资源)的依赖度较高,网络恰恰是一个优于其它媒体的信息流转的技术平台。
目前在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已大量引进多媒体技术,如ppt、pps、pdf、swf等格式的多媒体课件以及mp3、wav、dat、rm、avi等音频视频格式的影音教学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但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是由教师个人自行开发的,内容不系统,不规范,不易共享,无法涵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是这些教学软件、课件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教师无法根据自己的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所以,就必须开发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可共享资源的教学资源库。
一般的教学资源库中保存的是本学科的教学资源标准件或知识、信息元素。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则是本专业教学资料的集合,它由文字、图像及影音等形式的信息素材组成,供师生在教和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各取所需。资源库中的素材一定要做到全面、丰富,覆盖本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设计艺术类电子图书和优秀论文著作,还应包括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作品,以及设计和创作实践所需要用到的原始素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资料与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以及名师精品课程的课堂影音资料等都可以整理入库。
专业网站
建设专业网站,也是校园网服务教学的一种方式。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把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同时还要注重拓宽视野,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世界设计的理念和潮流瞬息万变,学生获取的学习资源不能仅靠教师传授、书本知识或教学课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通过专业网站,及时掌握世界上最前沿的设计资讯、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设计艺术专业网站的建设,主要应着力于网站结构模块的设置以及资源建设。各设计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特色以及教学的需求来规划设计专业网站,使其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专业网站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设计·中国》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个。该网站立足于设计艺术类专业媒体的定位,提供设计资讯、设计文论、设计类教程、作品欣赏、名家访谈等设计信息资源,同时通过招聘求职、设计艺术论坛(BBS)等栏目强化了网站的互动功能。《设计·中国》网站还充分发挥了专业媒体的作用。例如,对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2006国际摄影双年展暨世界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等事件进行了全程跟踪,为设计艺术界提供了全面即时的新闻资讯和深入报道。《设计·中国》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凝聚了国内一批设计艺术界的专家学者,设计类教学资源的积累已达300GB,日均访问量(IP)超过万余次,整理国内设计界名家访谈百余篇,成为艺术院校师生开阔眼界、接触前沿的重要途径。
设计艺术交流平台
设计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传播与交流是自我发展促进的重要方面。网络传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多方面的限制,有利于设计艺术的交流与沟通、观点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创意的激发与实施。设计艺术高校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捕捉当下设计艺术思潮的新意识,交流创作技巧,拓展个人的设计理念。现有比较流行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有网络论坛(虚拟社区、BBS)、博客(blog)圈、播客(Podcast)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模式。
网络论坛类似于网上沙龙的性质,用户可以就设计艺术理论、设计作品、设计心得等方方面面进行自由沟通,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的灵感。各设计艺术院校意识到设计交流的必要性,纷纷建立了设计艺术交流平台。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论坛、湖北美术学院的美术前沿、西安美术学院的西美论坛、天津美术学院的天美艺术等。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论坛为例,注册用户以校友为主,通过“发帖/回帖”、“站内短信”等形式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展示作品甚至找工作、洽谈合作项目等,成为一个具有社区性质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注册用户的归属感很强,有些学生甚至毕业多年仍然通过论坛保持着跟学校的密切联系,不仅在设计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情感的交流方面也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博客即网络日志,与网络论坛相比更加强调个人化。博客圈则是由多个志同道合的博客组成的社区,设计艺术高校的师生可以把博客和博客圈当作个人信息及与同行交流的平台。2006年7月,《设计·中国》与新浪网合作建立了中国设计圈,作为设计艺术的博客社区,目前成员已超过6000人,日更新稿件5000余篇,成为一个完全由成员个人创造的设计艺术信息资源库。
播客与博客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信息的方式。播客与博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而播客传递的则是音频和视频信息。随着流媒体技术发展,播客与博客结合使用成为一种更加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播客投入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其多媒体组合的优势使之在设计艺术教学中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辉,文华,谢琪.应用数字化网络建设设计艺术教学资料库的实践.艺术教育[J].2006年第4期:111.
2、林硕蕾,王凌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年4月第5卷第2期:34-37.
3、朱夕曙.刍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04.02:81-82.
一、历史教学中网络资源分类
(一)高中历史教育学专业网站
可以为历史教师提供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案、学案、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网站如中学历史在线、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资源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的星空、中学历史教学世界、中学历史教学教研网。此外还有历史家园、跨越时空——云峰历史在线、高中历史、历史教学交流网等中学历史教学网站等。
(二)考试网站中涉及高中历史教学的板块
这类网站中也有大量的与高中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教案、课件、教学设计等,如高中教育网、学科教育资源网、中国高中、综合教育资源网、高中试卷网、高考168网、中小学学业测评网、21世纪教育、21世纪高考网、21世纪考试网等。
(三)政府兴办的教师培训网站涉及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政府兴办的教师培训网站里有大量的专家学者的讲课资料如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中国教师研修网、浙江教师研修网、中国教育科研网 、 江苏教育资源网、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网等。
(四)拓宽历史教师视野的历史研究网站
1、史学专业类网站:(此类网站主要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发展的思路和教学素材)如中国史学网、学术批评网、学术交流网、史学评论网、史学研究网。此外还有如中国历史人物、文史天地、历史百科网、中国史学网、历史千年、历史风云网、历史书籍、中华文史网、史学研究网、史学理论、史学史、海外中国史学研究网站、中国近代研究中心等。
2、网上博物馆:博物馆中珍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文献资料是历史事件最感性的体现,用好博物馆的历史资料无疑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网上博物馆主要有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中华博物、网上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数字化博物馆、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
3、国内外高校历史院系网站、历史研究相关机构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有利于教师掌握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使中学历史教学有更好的知识理论支持,主要有清华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华东师大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等。
4、社区论坛:社区论坛里也不乏关于历史教学方面的有效素材,思想比较新颖,对历史教师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先锋国家历史、凤凰历史频道、历史帝国博客、启蒙历史网、历史论坛、文史天地等。
(五)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教学改革信息的综合网络资
1、新思考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前卫性,实力强大,且定期组织全国新课程教育培训。
2、教育在线:观点前卫、内容丰富。
3、中学教研网: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改沙龙、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课堂、观点争鸣、教育论坛等栏目。
4、中国教育资源网:有教育新闻、学科教育、图书馆、交流中心、个性教师等。
5、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教师可以浏览“课程改革”、“交流讨论”,“历史”等栏目。
6、人教社网:特色栏目为“历史天地”、“历史论坛”、“课程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课程研究”栏目,该栏目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历史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上历史教学资料是非常丰富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好的充实完善,但是网络资源即使是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历史教师、每一节历史课堂。在利用时,要注重甄别和精选,选用的材料要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活泼性和开放性,避免消极错误的信息。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丰富的网络资源并不是说在历史教学中用得越多越好,要考虑具体的历史教学目标、计划,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兴趣等因素,要把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探究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在备课前,教师首先要研究资源的分布、可调用的程度,明确教学中使用历史网络的目的与程度,同时对比非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课程资源和它的不同适用性,达到资源组合的优化。
具体而言,主要让网络资源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提供新的问题情境,提供问题冲突的角度上发挥有效作用。提供新的问题情境,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是要发挥网络资源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的作用。网络资源中可供历史教学、学习的资源丰富,与教学的主要载体—教材相比,有巨大的差别。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中的相关材料有利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资料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三是要减轻教师无效低效备课的工作量,比如网上有许多优秀教案、课件,完全可以进行适当改编后加以运用,让历史教师的精力更多的用于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