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15
导语:在广告市场前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营销渠道现状。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相比于其他大型的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生产仍然比较粗放,产量不高;二是产品加工技术一般,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较少;第三,销售渠道单一,主要是初级产品;四是研究工作落后于实际需要。
市场带动下,中小企业对于产品的生产大规模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因素,产品的生产推广的很慢。近年来,很多的行业产业开始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资金都是依靠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拨款和扶持。中小企业用于奖励政策等基地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致使阻碍产品生产的关键问题不能很好解决,难以适应对应的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使决策与管理脱节,基金效能难以实现最大化,因而制约了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发挥[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和养生的大背景之下。环保健康的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这就导致在这类产品品牌打造以及营销推广中相比其他产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前景。
2.营销渠道问题。营销渠道组织是指在产品营销渠道系统中通过为市场提品,执行不同营销职能而获得利益的组织。产品营销渠道组织是多元化的,具体包括产品产供销过程中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即商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商(包括经纪人、中介组织等)、辅助商以及最终用户与消费者,它们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的产品营销渠道链条中的角色。根据营销渠道设计理论,营销渠道结构包括渠道层级结构、宽度结构和广度结构。中小企业的生产的产品营销渠道层级结构是指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所经历的中间环节的结构,是按照中间商的纵向个数来划分的。产品营销渠道的宽度结构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同一个中间环节中间商的数量,大致可以分为独家性宽度、选择性宽度和密集性宽度三种类型。产品营销渠道的广度结构是指中小企业的生产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选择与形成的渠道的种类,具体有一种和多种渠道广度结构类型[2]。
3.原因分析。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的产品市场供求力量对比分析,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交易市场中买方在数量上要远远少于卖方,在规模和实力上普遍大于卖方,从而使得买方的相对垄断程度要远高于卖方。其次,买方在市场上的相对垄断优势和拥有的规模与实力,在适度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对市场的垄断。最后,现有交易方式和渠道关系使很多的商户不能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的收益。因此,由于买方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在市场交易中占据价格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市场交易价格由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向有利于买方的方向偏离。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波动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体现在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交易上更明显。但是,中小企业的产品交易的波动规律有其特殊性。作为日常生活资料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波动比较小,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3]。
二、中小企业营销模式
1.产品策略。通过推广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效益,做无公害产品和安全产品的生产认证工作,使产业向科学管理集约经营的起点方向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效益品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用途、种类等,并深度开发研究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利用各级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以典型示范引导,大力推广优良产品,扶持规模扩大化、创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销售渠道。目前一方面应该在中小企业生产产业的同时扩大对应的产品的开发;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存在产品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外销?盗渴芟蕖R虼舜罅ε嘀仓行∑笠瞪?产的产品收购、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将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优先培育有能力开展深加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的企业。可以加宽、拉长、增厚产业链,对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科技型企业,政府应该努力的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培植,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3.广告宣传策略。产品品牌是企业产品营销业务的重要手段,因为品牌不仅是信用保证,甚至体现企业文化。到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消费者中树立知名品牌,就必须有强烈品牌意识。广告是推广策略是最重要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广告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消费者接触最多,对促销活动的社会生活的影响最大,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广告策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产品的消费亦开始出现了增长趋势,价格节节攀升,很多产品市场供应不求,生产前景广阔。注重市场体系的建设,实施公司+协会+基地的经典的经营模式,有力的发挥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做好相关的技术改造,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扭转出售初级产品不良状况,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大幅度的增加中小企业收入。拓展产品销售的空间,完善建立产品营销网络,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占有率和市场份额,通过市场以及科技的推动,以此改善产业发展。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初具规模,抓好深加工的基础上,大打品牌,解决好占领市场的问题。
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发展步伐;销售市场上则需要认真改进产品包装,建立交易平台,诚信经营,树立品牌信誉,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加社会效益。
4.人员促销策略。人员促销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直接与顾客洽谈,接触,宣传达到销售目的,是产需双方相互传递信息直接联系的推销方法。可以和顾客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的洽谈交流,掌握市场情报。在激烈竞争中,人员推销在企业的销售活动中的作用很重要。严格培训销售人员,了解核桃品种辨别、历史文化、等常识,及时与客户沟通。目前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开发人才方面还很缺乏,既懂营销战略,又能执行到位,开拓市场的人才甚是缺乏。找到渠道,制定政策,谈判,制定销售计划,实现销售目标是人员销售的主要努力方向。
目录
一、摘要 2
二、烧饼店简介 2
(一)烧饼店成立时间 2
(二)烧饼店店面位置 2
(三)店面面积 2
(四)烧饼店人员简介 2
三、经营规划 3
(一)前期准备 3
(二)后期经营 4
四、产品介绍 4
五、市场概貌及预测 5
(一)市场概况 5
(二)SWOT分析 5
1、优势 5
2、劣势 6
3、机会 6
4、威胁 6
六、营销策略 7
(一)市场定位: 7
(二)销售渠道: 7
(三)广告策略 7
(四)价格策略: 7
(五)活动策略: 7
七、财务预算 7
八、日运营计划 8
九、风险与风险管理 9
(一)风险预测 9
(二)措施 9
十、总结 10
摘要
武大郎烧饼店将成立于2010年10月1日,烧饼店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本烧饼店拥有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严明,并且制订了属于我们烧饼店的烧饼店章程.由于烧饼店成立初始,因此各项硬件设施没有到位,本烧饼店计划在烧饼店成立半年左右各项硬件设施准备完毕,烧饼店员工保持在五十人左右,烧饼店管理趋于正规化.
二、烧饼店简介
(一)烧饼店成立时间
2010年10月1日
(二)烧饼店店面位置
藕塘职教园区文良路
(三)店面面积
80平米
(四)烧饼店人员简介
个体经营户:
业务素质: 见闻广博,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广阔的社会世野,值得信赖。同时还具备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富于创新意识,乐于接受他人意见,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
员工:刘飞
业务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说会道,善于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同时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人脉,对我们业务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具体职责:制订销售计划。 确定销售政策。
员工:万丽
业务素质:为人比较谨慎,同时懂的为人处世之道,与伙伴关系融洽,对数字有较强的敏感度。最重要的是非常正直。具体职责:对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核算组织程序等提出方案。
员工:高祥(店长)
业务素质:做事特别果断,公私分明,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懂得知人善用,在同事当中有一定威信。
员工:杨林
业务素质: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特长,为人活泼开朗,以前做过生意,在销售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具体职责:负责销售部门的销售资料的搜集、合同方案的整理、销售人员数据的配合 。
员工:王云
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掌握着自己一套固定的交流技巧,为人忠实敦厚。具体职责:具体职责:负责对客户的维护,处理客户对我们产品所反馈的意见,同时也负责对客户信息的维护。
员工:王宏
以前就和高翔一起合作做生意,和高翔优势互补,可以帮助他处理一些他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事认真负责。具体职责:协助行政经理完成烧饼店行政事务管理; 参与烧饼店绩效管理、考勤等工作;
参与烧饼店行政、采购事务管理.
三、经营规划
(一)前期准备
烧饼店成立初始,各项设施制度并不完善,同时由于我们是白手起家,启动资金并不充裕,去除设备技术花费,我们的流动资金只能维持在几千元左右,所以我们特别制订了我们烧饼店的经营规划,有目标的进行运营。
我们经过前期的调研选定了我们武大郎烧饼店的店址,设在藕塘职教中心文良璐,这个地区人流量较大,藕塘属于大学城,大学生众多,外来打工者也多,并且在小区旁,客源充足。
在选定位置之后,我们组织烧饼店的员工在这个地方找到了合适的店面,选好了店址,我们选择了文良路的商业街,并且选择了该地的黄金位置,店面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装修就可以营业,我们前期营业所需要的设备我们也采购的基本到位。
(二)后期经营
经过烧饼店全体同仁讨论通过,我们决定在烧饼店经营半年之后,效益良好的前提下,我们烧饼店将会扩大经营规模,争取在两年后店面数增至十家左右,烧饼店员工扩至80人,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制度趋于正规化,形成我们烧饼店独有的经营理念。
在我们烧饼店经营一段时间过后,在我们的烧饼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管理经验得以提升之后我们将转变经营模式,向更有潜力的方向发展。
武大郎烧饼店将逐渐向多元化进行转变,在经营早点的基础上我们也将会向饭店模式发展,形成经营规模,力争转型,形成酒店板块。
四、产品介绍
我烧饼店技术研发中心采用传统清宫秘技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在原来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椒盐、芝麻酱、油酥等多种口味,以适应现代人美食需求。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加工工艺,生产效益大大提升,经营者利润也大幅提高。武大郎烧饼烤制时,香飘十里,令食客纷纷闻香而来,欲罢不能;外观色泽金黄,口感外酥里嫩,是难得的大众小吃,有着极为广泛的市场前景。也是顾客提高早餐质量的首选食品。
武大郎烧饼主要经营早餐类食品,以烧饼、包子、豆浆为主,主要在河埒口周边小区,烧饼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同时,本烧饼店还将采取产品多样化经营,在传统早餐产品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的小吃,比如一些卤制品,煎饺.
我们烧饼店制作的包子分为四种馅,即鲜肉包、青菜包、雪菜包、以及豆沙包,我们选用的原料保证绝对新鲜,我们有特定的猪肉提供商,所购买的猪肉都是现宰现买,质量有保证,蔬菜都是我们从老乡家地菜园购买确保新鲜。
我们提供的豆浆绝对保证新鲜好喝,我们购买优质的大豆,采用现场煮的形式。现打现喝。
同时我们还效仿沙县小吃的产品模式,我们餐馆也向顾客提供卤制品,比如卤鸡蛋,鸭腿,鸭脖,以及我们还提供煎饺,当然在口味方面也绝不会比他们差。
本烧饼店还有别于其他的武大郎烧饼加盟商,我们采取产品包装技术,运用先进的包装手段,将我们烧饼店武大郎烧饼进行包装,然后设计专门的展柜进行销售,这也将成为顾客走亲访友的赠品之一.
五、市场概貌及预测
(一)市场概况
目前无锡的早餐市场并不规范,各种小摊小贩到处都是,早餐的质量以及 卫生情况得不到保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急切希望能有一个舒 适的早晨就餐环境,而我们武大郎烧饼正好满足了消费者这一消费需求,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本文拟基于2008年新闻传播学15种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各类新兴媒体研究的论文成果,对来自新闻传播学界的几个研究热点及其学术进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评述。
一、手机媒体传播研究的主要进展
手机短信业务在2000年之后的迅速普及,促发了学界对于无线互联的关注。尽管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研究范式也未成熟,但是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未来的“移动上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
2003年在非典事件中,手机短信在讯息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特殊却又相当重要的角色,一些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对这种新兴的传播手段进行了探讨。然而遗憾的是,当时在我国的网络传播学界却鲜有学者对这种传播手段进行过专门的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直到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了美国的保罗?莱文森的著作《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在国内学界引起了不少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触发了各人文社科领域对手机媒体的研究兴趣。
2008年,新闻传播学界对手机媒体的研究出现了专题化、精致化、跨学科化的特点,掀起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新热潮。
手机电视研究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21日,广电总局批准了190家互联网站从事视听节目传播业务;批准了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南方传媒集团和杭州广电集团与电信部门合作,试验开展IPTV业务;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还批准了中央三台、上海文广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通信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以及北京、广东等省级电视台在本地开展通信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
王虎在《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指出,我国手机电视的节目设置大都是“电视台的直播频道点播下载”的形式,直播频道播放的是电视终端同样能收到的节目内容,而点播内容是对传统电视节目的选择性收看,手机电视互动性强、屏幕小、待机时间短、收费高等特性并未得到重视。这种频道设置方式并未考虑到手机电视的受众群体,更谈不上对这一受众群的细分化和差异化。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手机电视并未真正形成以移动终端为媒介的新媒体形态,而只是充当传统电视的移动化接收手段。
研究表明,手机电视的节目长度控制在15分钟之内是比较适宜的。当前较普遍的制作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把传统节目重新剪辑、转码,去掉大部分元素,只留一个爆发点,做成短片用于手机电视播放。因此鉴于本身叙事机制在时长上不宜被删减的纪录片和访谈类节目则不适合用于手机电视。第二种模式是提供手机与电视直播节目的互补机制。手机电视可对传统电视已经播放过的内容进行回放,从而有效补充传统电视媒体单向、线性传播的缺陷。第三种模式是专门为手机量身定做电视节目。?
对于手机电视的经济学研究,2008年的学术界也有颇多收获。虞海侠从影响手机电视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着手,引入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框架,对于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手机电视发展的策略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其便携性、交互性、分众性的特点,加大对手机电视的宣传力度,加强其产业链相关各方的合作,积极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另外,尽快制定合理的国家技术标准,加大对终端的研发力度,打造丰富的手机电视节目内容,制定合理的资费策略,这些“功课”也必不可少。
刘江华则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驱动产业竞争力的五力模型”理论,从供应方、买方、替代威胁、进入威胁和竞争对手5个维度着手,对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竞争状况展开分析,从一个横断面反映了目前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他还对我国手机电视媒体行业竞争趋势进行了预测。在他看来,“目前困扰手机电视发展的,并非手机电视的标准和制式,关健在于用户对于手机电视的熟悉和认可”。?与其观点略有不同,暨南大学的李苗认为,手机电视举步维艰,掣肘因素颇多。“3G网络建设布局尚未成型、技术与网络的硬环境不够完善,消费市场的培养还在孵化期,这些都是手机电视开发进展的瓶颈”
有的研究者则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自2007年以来,美国传媒集团在移动媒体频段、移动媒体技术开发与手机制造等领域形成全面竞争,甚至开始把战火延伸到境外。王积龙在考察美国手机传媒市场基础上,深度分析了这场媒体大战的前因后果。他认为,“美国手机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缘由,在于手机媒体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与美国手机媒体商务开发应用如火如荼的景象相比,我国的手机电视开发和实际应用却发展缓慢。对此,李苗指出了手机电视在3G时代的运行前景与对策:打造手机媒体视听节目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走内容经营之路;开发良性的商用模式。在他看来,“只有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意志,以丰富的内容和趣味的广告吸引手机用户主动点播观看,以注册制吸纳会员,以定制播送节目和广告,创造良性的互动模式和良性的营销传播模式,才能实现消费者、内容商、运营商、广告商的多方共赢”?。
手机出版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制的《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业产值近200亿人民币,其中,手机出版额(包括手机报纸、手机游戏、手机彩铃、手机动漫)达80亿元。可见,手机出版已经成为推动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然而,当前手机报以订阅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盈利空间有限且模式单一,整个产业缺乏有效的市场开拓手段,这一弊端一直为运营商所诟病。研究者鞠宏磊以剖析手机报现有盈利模式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内容支撑型手机广告作为新收入来源的盈利方式。“内容支撑型手机广告是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滚动发展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以免费提供大众化新闻性内容为支撑,通过内容产品的影响力来吸引广告商”。正如他所分析的,大众化的新闻性信息,更适合采用以广告作为价值补偿方式的盈利模式,而专业性强的信息才更适合订阅的方式。
何先刚在《3G手机媒体与期刊出版》中的研究指出,手机阅读有以下特点:第一,可随时随地阅读,满足人们利用零散时间的需求,从而成为最佳阅读工具;第二,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浅阅读特征突出;第三,存储量大,可以成为随身的数字图书馆;第四,内容获取方便快捷;第五,拥有高效低廉的发行渠道;第六,图像、文字、声音一体化,形象生动;第七,受众面较宽;第八,可视、可读、可听,方式多。他还认为,目前期刊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各期刊社必须根据3G手机媒体的特点及可能而形成的人们新的阅读习惯,面向市场,进行个性化出版、跨媒体。
郝正刚在《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手机媒体减少了出版的中间环节,内容创造者与应用者之间可形成直接联系,用户既能作为受众也可成为作者。内容资源在相对扩大化的同时,开发难度也相对降低。手机出版的动态出版技术系统建设要在全行业全面展开,特别是动画、电影、电视等动态领域衔接技术的开发,如手机动漫和手机动态杂志等。以多种传统媒体内容整合为中心的手机出版将会迅速发展,并很快成为出版业的主要赢收渠道之一。
面对同一主题,有研究者对于手机科技期刊出版模式进行了思考探究,研究认为,“手机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着技术标准与行业标准滞后、屏幕过小阅读不便、管理制度与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当前手机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转变办刊观念,实施政策引导,加强市场监管,以及积极探索不同类型手机科技期刊的赢利模式与运营模式。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则撰文对我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做了探讨。在分析了手机出版面临产业链尚不完整、缺少集团化整合、政府管理政策缺位等发展困局的基础上,他乐观地预测:“手机出版服务政策或相关实体平台的推出、手机出版行业基础性建设的加强和发展,以及以多种传统媒体内容整合为中心的手机出版的迅速发展,这些困局将在未来手机出版发展趋势下被逐一破解”。
二、数字媒体研究的主要进展
自2007年以来,我国广电媒体数字化发展速度更快、力度更强,整体战略布局也日渐清晰。在此背景下,黄升民等就我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解析。研究认为,市场、技术、政策及其三者之间的博弈进程推进了我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在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演变成就了数字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且正是这些冲突演变构成了产业政策不断调整的基础。在他们看来,我国媒体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起步,尚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和合适的商业模式。“新媒体的长足发展,有赖于政策监管层面、产业运营层面,甚至理论探讨层面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数字电视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产业以广告收入作为产业链增值的唯一途径,这种单一广告依赖型的盈利模式既抑制了内容制作端的多样化发展,又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降低网络运营商的市场推广激励,在电视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它将无以为继。
以双边市场为理论范式,顾成彦、胡汉辉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等实现创新型盈利模式的对策。
而在数字电视的具体收费定价上,江虹、卓俏青从经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有线数字电视的成本结构,讨论二部制定价模式的适用性及其优势,进而结合价格歧视理论,探析了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设计多种价格套餐的可能方案。研究发现,“尽管采用多重价格套餐会增加各地有线网络运营商的研发投入,但无论是在经济理论上,还是来自其他相似垄断行业的实践经验,都表明其收益要远大于成本”。
关于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徐敢峰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对于制约广电新媒体的政策、体制、机制、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瓶颈进行了逐一探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促进我国广电新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思路:“打破行政区划,尽快尝试跨地域运作;放宽资本进入条件,力促社会资本进入;统一新媒体各业务国家标准,理顺产业链;给予各级广电必要的资源支持”?
数字报业研究发展数字化报纸,是传统报业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徐君康对于我国数字报业的价值链进行了审视。在探讨了数字报业价值链的内涵、构成环节的基础之上,他指出,“数字报业的价值链的内涵要求报业不但能提供新闻信息,更要提供综合服务信息,要把数字报业看成是一种更为广阔的信息服务平台”?。而要建立新的价值链,就必须转变经营战略,由内部管理型转向外部交易型,从战略运营的层次连接更多的资源,并根据发展需要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
数字出版研究在数字出版方面,我国经过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赵亮、何镇飚在剖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业精品少而定价高、销售渠道不畅通、出版业体制改革滞后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永葆质量、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积极引导市场、在细分与整合相结合中销售、深化出版业文化体制改革”?等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策略措施。
在数字媒体的监管方面,喻国明等在《中外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的效果评估研究》一文中运用了成本―收益、成本―效果、权变评估等分析框架和数据模型,研判了不同内容监管体系的多重效果,并就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的效果评估方法及指标选择如“政治意义、媒体绩效、产业发展、总体福利”等做了初步探讨。
三、其他新兴媒体研究的主要进展
IPTV研究所谓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中国的IPTV产业,在经历了2004年的萌芽,2005年的博弈, 2006年的曲折, 2007年的破冰后,已经到了一个产业的十字路口。
如学术界一般所论,IPTV这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传播形态,通过互联网协议来提供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在内的数字媒体服务的综合性媒体形式,不仅具有电视媒体网站的所有传播功能,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全面、到位的服务,的确在媒体形态上具有很大的先天优势。但是,与大部分手机电视节目一样,IPTV的大部分节目内容都移植于传统电视节目,普通受众并不会愿意付费去观看相同的节目,更何况在现有条件下,IPTV的清晰度、流畅度还远不及传统电视,其发展存在很大的产业市场困境。在这方面,新闻传播学术界一向少见公允冷静的探讨。
刘逸帆以我国IPTV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就IPTV的出路展开了探析。他认为:“IPTV迅速发展的关键条件在于: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成熟的IT技术及基础设施、适宜的业务模式、可观的产业规模,以及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相对完善的法律环境等必备条件的出现”。
图文仿真报研究图文仿真报通称电子报,在我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研究者邓建国从剖析这种新媒体的优劣势和现实处境出发,探究了这种媒体形式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图文仿真报虽然具有节省成本、吸引广告、便于存档以及具备网络无远弗届的优势,但也存在定位模糊、以“传者为中心”的心态、内容封闭的缺点。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预测:“不论图文仿真版还是报纸阅读器,不过是传统媒体一厢情愿的‘怀旧’,或是其在传统和网络读者的双重压力下做出的折衷,它们作为数字报的呈现格式,只是一种过渡;其发展趋势是移动电子报。”?
移动媒体研究移动媒体,主要指利用数字广播电视地面传输技术播出,以满足流动人群的视听需求为主的新兴媒体,自2003年以来,移动媒体已经在上海、长沙、北京、武汉等30多个城市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石长顺、徐锐以湖北移动频道为代表,考察了移动媒体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移动媒体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市场规范性不强、产业政策不配套、运营主体缺乏市场化”等问题和困难。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移动媒体“规范移动电视市场、延伸覆盖面、整合拓展电视终端”的发展策略。
通观而言,2008年度,关于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发展时期,相对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15种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各类新兴媒体研究的论文成果尚不为多,这表明新闻传播学的主流期刊对新兴媒体研究的重视程度仍不充分。
在目前所见的若干研究文章中,无论是技术潮流的把握,还是对媒体发展策略的分析,均有不少启发性。然而,在有限的学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大部分论文仍然停留在现象分析,缺乏传播理论意义上的深入研究。2)鲜见第一手的实证性研究,现有的个别实证研究也多流于描述或理论的简单检验。3)研究视野仍有狭窄之嫌,常见选题撞车、缺少学术对话等情况。
由于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目前还不够成熟,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无疑还十分艰巨。我们期待着新闻传播学界来年对新兴媒体的研究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出现更多、更好、更规范的学术成果。■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媒体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市民的媒介选择”的初期成果之一。本项目组通讯作者包括:陶大坤、吴芳、邵晓、虞D、孙洁)
注释:
崔保国、张晓群:《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慧聪网。网址。2008年10月21日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4月
虞海侠:《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SWOT分析与对策》,《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刘江华:《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竞争驱动力探析》,《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李苗:《手机媒体视频开发的瓶颈分析与对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
王积龙:《剖析美国手机媒体市场争夺战》,《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鞠宏磊:《手机报盈利模式探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何先刚:《3G手机媒体与期刊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3期
郝正刚:《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7期
何先刚、周仁惠:《关于3G时代手机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7期
郝振省:《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7期
黄升民、周艳、王薇:《发展?冲突?创新――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6期
顾成彦、胡汉辉:《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5期
江虹、卓俏青:《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徐君康:《数字报业价值链的审视》,《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赵亮何、镇飚:《我国发展数字出版的策略分析》,《编辑之友》2008年第5期
刘逸帆:《网络电视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0期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
(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超级秘书网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过程(process)人的行为在培训服务中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即教学过程中。过程结束,服务也就中止。要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满意,而不是事后进行补救。教学过程中教师表情的愉悦、专注和对学员的理解与关切,以及高超的课堂气氛调节艺术,都可以减轻学员不耐烦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息因其它问题造成的不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九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等著.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二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休闲服装消费随着“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带给服装行业的不是品牌认可,而是廉价标签。而中国服装行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对于长久以来依靠低价人工成本制胜的中国服装业,应该全面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时期。转型升级除了要求服装品质上的迈进,更需要民族品牌制造的提升,以增加服装的附加值,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实现产业链。以攀升国际产业价值链为导向,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市场变为国内市场,加工贸易性质不变,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主。从成本导向转向价值创造,延长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二是侧重于研发设计。加大技术创新,逐步转变为集设计、制造、经营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实现企业功能升级。三是侧重品牌建设。致力于创品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的配套支持网络,实现产业环节升级。四是传承优良的工艺。良好工艺的传承才能提供企业本土化经营的契机,集聚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主导区域产业超出地理区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的空间重组。
1 不断加强民族服装品牌创新、建设
从品牌的运作过程来看,品牌创新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是采用全新的品牌策略。第二是改变品牌的策略。前者着重于品牌的内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心理定位,后者着重于对已有品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要使品牌永远鲜明,引人注目,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不断地更新表现形式。品牌LOGO,代表了该品牌持久不变的视觉形象定位。首先应通过精炼的文字、形象的艺术语言和趣味的审美表现形式诸方面高度概括,确保能够掳获消费者头脑中对情感、认知等的心理内容,转而使品牌“家喻户晓”。LOGO设计最重要的是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由表面和内涵组成,表面有着以下几种功能:1)第一印象传达功能。2)情感表达功能。3)影响操作功能。4)自我表现功能。“天意”LOGO作为区别同类商品之间的媒介,突出第一印象品牌元素选用的是文字和字母,着意在空间、笔画、结构上进行变化处理,易于辨识记忆,使之在信息接受者的头脑里产生醒目突出的表象或概念。古老的“莨绸”面料生态环保,情感内涵是多值和多义的,传递出“平和健康、美丽自然”的文化风格,很好地拟合了品牌定位,以此获得非凡生命力的视觉象征意义,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生活理念。“渔牌”LOGO选用篆体字“渔”,即是文字又是图形,用来隐喻情感表[(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达的二个含义:悠闲自在的生活理念,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影响设计元素的蓝印文化系列,立足于中国民俗文化,从而加深了渔牌的品牌自我定位。“木真了”LOGO依托随意、洒脱的毛笔笔触勾画出一条龙的图形,突出有“民族美”的传达功能。“吉祥斋”的文字具备广告效应,能够将趋吉避凶元素神形兼备地表述出来,吸引消费者继续关注产品,产生与品牌更深层次的共鸣。
改变品牌的策略,可以借鉴品牌延伸的成功经验,推出新产品营销或进入新业务领域的常用策略,以期达到节约营销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被市场接受程度的策略。例如,针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的路线有:1)在品牌基础上通过进行局部改进,保持与原有品牌的大致类似性。2)实现主品牌下增加副品牌,避免单一品牌延伸所带来的“株连风险”。例如,两种产品共同满足同一需求的可能性,指两种产品相互替代满足同一需求。3)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能有效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活动整体收益水平。4)在原产品基础上延伸产品,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领导市场的话语权。对于同一品牌的休闲服,款式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连带推广新产品,即一个品牌旗下有几个不同的系列。例如,“都市族”、“非主流族”、“传统族”、“潮人族”,使众多产品共享一个品牌。这样,既保证品牌的顺利延伸,也使得原有品牌得到了新的诉求体现。
2 提高产品质量,注重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
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持续开发技术,其中开发绿色环保纤维技术是关键。目前,64%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天然纤维面料制成的服装服饰。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绿色环保概念成了纺织服装产业的研究热点。所谓“绿色环保纤维”的开发应以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瞄准点,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属于可再生资源。例如,天然彩棉的色彩,不需经过漂白、染色等工艺处理,从而避免了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资源枯竭。二是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天然彩棉在种植过程中应用转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生长过程中不需施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植物从种植、纤维生产、纺织、织布到成衣无任何过程污染。大豆纤维被称为“人造羊绒”,手感柔软,保暖性能优良,穿着健康舒适,是开发高档内衣面料的理想纤维。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废弃物可回收利用,属于绿色纤维。三是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聚乳酸纤维以可再生的玉米、小麦等淀粉原料,用微生物发酵转化为乳酸,再经聚合、熔融纺丝而制得的纤维。聚乳酸纤维制成品废弃后会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又会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构成循环过程。Lyocell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纤维,又称天丝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优点于一体的新纤维。它的问世对“工装也时尚”休闲装发展的总趋势充满了吸引力。
好看、好用,易于保养,不危害环境的环保绿色设计理念,让休闲消费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休闲装品牌不断加强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一方面加大面料的防护功能和服用功能的发展,包括透气、导汗、保温、抗菌、阻燃、防污、防辐射、抗紫外线等,大大提高对舒适、卫生保健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选择天然纤维与技术化的结合。天然属性的织物经过多种特殊处理获得新的功能性和审美特征。织物贴身塑形体现出运动风格,重点在于纱线中包含了莱卡纤维,防腐、防菌、阻燃,被广泛 地应用于从服装、内衣、丝袜到各种运动和功能性服装服饰,市场前景极为乐观。衬衫采用高支高密纯棉或细支麻、棉面料制作,使织物抗皱免烫,带来更多的美感和舒适。
3 加大民族品牌的市场占有比例,抢占市场份额
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有多种多样,但是,扩大销售的关键主要有密集性、无差异性和差异性市场策略三种。
(1)密集性市场策略。是指以“文化创造价值”为理念,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市场,以设计原创性为经销手段,刺激消费。牛仔服不拘泥“裁”、“缝”等单一线性的设计思维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证。设计从各种处理手法如波普文化、民族文化、东方元素中寻求灵感。中国的花鸟画印花,阿拉伯的图案刺绣,日本浮士绘手绘,英国波普艺术与牛仔一起律动,挑战视觉新鲜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无差异性设计策略。是指选择多样性“后整理”工艺效果形成多元化视觉肌理,更多注重在低碳的深加工方面,所有消费者对这种工艺都需要,不存在差异性,可借助大量生产。牛仔服“独立”、“自由”、“冒险”、“性感”,始终是顾客需求、爱好、习惯的一种生活态度,这说明牛仔服在市场类似程度较高,带有鲜[(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明的市场类似性符号意义。一般采用“洗水”工艺投放市场,能够产生人工刷痕、立体层次的色差,吸引购买者行为。
(3)差异性品牌策略。是指根据品牌不同的定位细分市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差异化可以采取两种手段塑造:一种以精神推崇;另一种以产品差异化推崇。精神推崇实现了品牌不断地谋求发展,如唐狮坚持“我有我的方式”,佐丹奴定位的内核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自然元素以“流行+速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班尼路选择舒适、自然、物超所值。产品差异化推崇目的是为了找到切中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利益点,可将其做法归结为四点:1)技术文化差异法:在休闲服制作技术、工艺和功能设计方面建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定位。一线品牌的理念:简约不简单;正装品牌的理念:价格高、做工精。商务休闲品牌的理念:宽松、时尚、规范。2)人口需求差异法:根据人口的各种分类特性来进行。一是每年推出的新品多。二是面对的消费层面广。3)价值感与整体感受法:拥有国际顶级时装的成熟设计元素和中档价格。4)定位差异法:品牌定位依靠零售店来完成,可以拥有基本的细分人群市场。
4 提升品牌附加值利润空间
“第四代店铺经营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因素就是“体验式”经营,直接关系到生产、销售、消费的主题、展示形式等营销战术,最根本的目的是推销所展示的服装,让顾客接受,获取最大利润。在“零售为王,决胜终端”的营销思想指导下,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终端建设,而终端建设的精髓就是研究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体验。
(1)试衣间体验。以试衣服的思路营造试衣间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环境、设施为生活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新体验和乐趣。例如,在宽敞明亮的试衣间里辅以情境灯光、音乐,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及性能,从鞋拔、衣架钩及“免费修改裤长” 等体验上做创新,来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
(2)展示体验。是商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媒介,它能够体现一个品牌的生活态度、故事和情绪情感。展示区的设计重点应突出展示商品,增强所陈列服饰的质感、光泽和立体感。常用的陈列载体有:店面陈列柜、货架、橱窗、服饰吊架、人体模特等。其主要功能是展示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品种、细节等,以获得“手感”是消费者习惯的判断产品质量的方式。
(3)互动体验。通过特色有创意的活动事件传达品牌个性。例如,赞助项目、主题竞赛、电视访谈、展览促销、公益[(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社交、新闻事件等,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以及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引起对时装界情感的共鸣,从而促使忠实消费群体的形成。
(4)卖场体验。卖场提供给消费者的是跨品牌、跨品类的“一站式购物”,消费者借助卖场消费快捷、资源共享的优势,实施“一对一”的专业顾问制。“客户需要什么,客户想得到什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产品,还有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帮助消费者省时省力解决消费问题。
(5)情境体验。对场地、服务设施等除产品之外一切物理层面,创造环境气氛和情境,以体现服装主题和设计意图。在服装专卖店中摆放糖果供顾客品尝,提供雅致的聚会场所及咖啡饮用方式,使得顾客得到温馨、舒适的体验并联想到高贵不凡,增加顾客的逗留时间,加大购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毛蕴诗,金雨晨,李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08).
如果你曾经这样幻想过,那么该是梦想成真的时刻了。上海财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通电子”)的最新产品——WPOS就可以满足你这样的需求,无论是办公室白领、还是小企业主,无论你想何时何地查询账款、转账、支付,都能够轻松实现。
在电子商务机会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财通电子是如何考虑研发这款产品,又有着怎样的市场反馈与展望呢?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上海财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卢成彬先生,从他的介绍中,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更是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值得期待。
见证中国电子支付成长
采访从卢成彬的工作经历开始了。“可以说,我见证了中国电子支付的成长。”短短的一句开场白揭示了他丰富的工作经历。
卢成彬告诉我们,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子商务还未崛起,在很多人还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他就对互联网十分感兴趣,甚至自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的毕业论文就是制作网站。2000年毕业时,他凭借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工程师)这两张比尔·盖茨亲笔签名的证书只身闯荡北京,并顺利地在首都信息股份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初出茅庐的他负责网络技术支持、国家公务员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培训及北京政府网站技术支持等多项工作,也由此建立起了第一批人脉关系。
工作1年多后,卢成彬转投中企动力科技集团公司麾下,同样从培训做起。这一次,幸运女神又眷顾了他。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被总公司领导“相中”,在经过数个月的轮岗后,直接进入总部负责销售管理及外联。这让他在精通互联网技术之余,又对销售管理、企业间合作有了了解。
2004年对卢成彬来说颇为特殊,这一年他加入了快钱,身为创始人之一的他主要负责销售部、售后服务部、技术支持部、培训部的运营与管理。“那时候淘宝网还不算成熟,电子商务还刚刚起步,而我们所期待的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卢成彬说,当时他所带领的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快钱营销团队,为了“拿下”客户,他和业务员常常一整天都不吃饭。就这样从零做起的他们不靠打广告,发展了2000多家客户,为提升快钱品牌、占领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再后来,卢成彬有长达5年的时间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旗下各子公司任职,其中就包括建立国付宝品牌。
如今,想要寻求新挑战的卢成彬加入了财通电子商务公司,“尽管市场上做移动支付的公司很多,但我们的产品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安全性上都相当领先,在产品设计上有着更多创新。”卢成彬认为,中国目前有9亿手机用户,手机上网、移动支付必定是未来趋势,而国外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已相当领先。因此,他对公司推出的WPOS系列产品很有信心。
那么,WPOS究竟是一款怎样的移动支付工具,它能帮助用户解决哪些问题,安全性又是如何保障的呢?我们有幸看到了全程演示。
创意移动支付工具带来全新体验
从外观来看,WPOS的正面与当下流行的手机款式没什么不同,而其奥妙之处在于,背后有一个刷卡槽。正因为这个附加的配件使得WPOS在具备所有手机功能的同时,又具备了ATM机的多项功能。
“我手上的WPOS是我们公司的二代机,也是最新研发的产品,你可以看到已经安装了安卓系统,这就使它具备了完整的手机功能。你可以打电话发短信、上QQ、用微信,也可以收发邮件、上网团购等等。”卢成彬介绍说,这款机器自带的摄像头有800万像素,同样可以与一般手机媲美。
在大屏幕操作界面上,用户可以看到一个‘WPOS收账宝’,点击一下就能进入这部机器的‘移动ATM’功能主菜单。如果你想要查询银行卡余额,只需点击“银行卡余额查询”,并在机器背面的刷卡槽中刷一下所要查询的卡片,输入卡片密码就可以了。只需1秒钟,你的这张银行卡余额就会显示在屏幕上。
在卢成彬的演示中我们看到,当刷过卡片后,屏幕上所显示的是已经加密后的卡片号码,这是第一层的安全防护。而输入密码的电子键盘并不是有序排列的,而是每次随机产生且加密,这其实就是第二层安全防护。再由持卡人输入密码,就有了第三层安全防护了。“实际上,在机器的设计上还有一个硬件加密,当持卡人输入卡片密码后会自动生成加密符号,银行收到这串符号后需要解密,再发回所需信息。当这些信息显示过后会完全清除,所以他人是根本无法盗取的。”卢成彬说。
除了余额查询外,WPOS还具有转账汇款功能,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异地、他行转账实时到账。“这是因为资金走的是人民银行小额清算通道,打包发送,所以效率更高。”卢成彬告诉我们,WPOS还支持一百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还款,从操作完成到款项到账,通常不到3秒。
此外,账单支付、手机话费充值、游戏点卡充值、公共事业缴费等功能也正陆续开通。
多渠道拓展,前景无限
论文提要: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大趋势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业界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在渠道管理内容中,对于营销渠道的激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激励实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间商的需求,执行中可分为三个层次操作,具体措施以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分类进行详细展开。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中指出:“市场营销中间商一起构成市场营销渠道。市场营销渠道是那些为使产品或服务能被使用或消费而配合工作的独立经济组织的集合。”他认为,营销渠道是指那些配合起来生产、分配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货物或劳务的所有组织或个人。即商品从制造商到达消费者手里所经过的途径。或者更具体地:营销渠道指所有批发机构、零售商店及商等销售环节。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大趋势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业界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渠道管理内容中,对于营销渠道的激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激励实施的前提与意义
营销渠道管理中,激励实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间商的各种需求。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实行激励措施,达到良好地激励效果,使其产生最佳工作业绩。
1、经济的需求:追求销售和利益最大化,不愿承担过多销售费用。
2、安全的需求:理性中间商总是会把货款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会为了完成厂商期望的销售任务而盲目铺货和压货,给自己造成财务负担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在经营中力求稳健,往往不会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做大量市场开拓工作。
3、权利的需求:力图最大限度地控制零售客户,希望卖场是自己的资源,自己是厂商和卖场的枢纽,不希望厂商越过自己直接和卖场沟通。
由此可知,只有激励满足中间商的需求,才能实现双赢局面,即中间商实现产品销售既得利益的同时,也使厂商获得目标利益的实现。换言之,激励有利于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厂商经销政策的顺利执行,并且通过对中间商的控制,使其严格执行厂商制定的分销政策,进而避免“窜货”与跨区销售。
二、激励实施的三个层次
了解了渠道中间商需要和明确了激励的重要意义后,激励的实施成为“决胜终端”的关键。详细阐述激励具体措施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市场营销工作的核心在于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而营销渠道管理中激励的核心则自然是为渠道成员提供支持。鉴于制造商与中间商是行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在跨组织环境中,要建立高度互动的团队需要仔细设计支持项目。即营销渠道管理中的激励,大方向上的原则是为渠道成员提供支持项目。整体而言,支持项目一般划分为合作性计划、伙伴或战略联盟和设计分销计划三类,支持性项目从战略深度上逐级递增。在松散的联盟渠道中,合作性计划为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当然,具体的合作计划操作方式,取决于厂商的想像力和执行能力。更进一步的,是结为伙伴或战略联盟。区别于较松散的合作形式,战略联盟强调厂商与渠道成员之间持续、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建立更加互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以期产生协同效应。最后,最复杂的具有高度主动精神的营销队伍建立方法是分销计划的设计。分销计划不仅仅远不同于松散的合作模式,也大大超出了典型伙伴关系或者战略联盟的范围。概括言之,分销计划的设计几乎涉及渠道关系中的所有方面。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计划、有专业化管理的渠道。通过厂商和渠道成员的合作,综合考虑两者的需求,以到达最好的激励效用。因为成功、全面的分销计划,既为渠道成员提供垂直渠道所带来的优势,又维持各渠道成员间商务运作的独立性,使双赢状态达到最佳化。
三、激励实施的具体措施
基于激励的三大层次指导,激励实施的具体措施有着不同的分类。依据激励采取的手段不同,可分为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等。直接激励的实质是一种奖励政策,指通过给予物质或金钱奖励来肯定渠道成员在销量和市场规范操作方面的成绩。
1、采用返利的形式奖励是实际营销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激励方法。此外,年终奖励政策作为返利政策的一种,由于很多中间商和厂商较为看重,应单独从返利政策中分离出来。实际上返利政策和年终奖励政策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过程返利和销量返利两种:
过程返利,是一种直接管理销售过程的激励方式,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市场运作的规范性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过程激励通常包括:铺货率、售点气氛(即商品陈列生动化)、安全库存、指定区域销售、规范价格、专销(即不销售竞品)、守约付款等。
销量返利,是为直接刺激渠道成员的进货力度而设立的一种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销售量和利润。营销实践中通常有三种形式:销售竞赛,即对在规定的区域和时段内销量第一的渠道成员给予奖励;等级进货奖励,即对进货达到不同等级数量的渠道成员给予奖励;定额返利,即对渠道成员达到一定数量的进货金额给予奖励。
2、给予中间商尽可能丰厚的利益也是直接激励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合理的级差价格体系,保证利益在各层次渠道成员间的有序分配,即保证每一层次的中间商都能通过销售产品取得合理的利润。制造商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均沾的原则,从双方的长期利益出发处理经营收益的分配问题,以调动每一层次人员的积极性,渠道才能顺畅,效率才能提高,尤其针对初进入市场或知名度不高的产品。当然,厂商发展的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每一层次所起的作用不同,级差价格体系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间接激励是指通过帮助营销渠道成员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销售效率和效果来扩大其利益,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这是激励中间商的一个有效措施。制造商应该把中间商视为消费者的总代表,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价格和交货时间等方面尽可能满足中间商要求,为其创造良好的营销条件。还应根据市场需要以及中间商的要求,经常地、合理地调节生产计划,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唯有此,商品才能顺利地进入最终市场。
二是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加强对中间商广告和促销的支持,减少流通阻力,提高商品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中间商的重要利润源。中间商在自己区域内进行促销时,制造商应予于大力支持,比如协助中间商掌握产品的技术知识和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广告宣传,举办产品展览和操作表演等形式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并帮助中间商搞好商品陈列。有力的促销既能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又帮助中间商赚取利润,从而激发其推广产品的热情。
三是协助中间商进行人员培训。有些制造商不能完成或不能全部完成的工作必须请中间商代为办理。而我国现有中间商大多是以个体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很有必要接受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导。制造厂商帮助中间商培训人才的好处显而易见:渠道维护和公司政策执行,都必须由业务员去推动和操作。即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既不能取代中间商和业务员的个人技能,也不能取代简洁而正确的市场洞察力。培训销售代表的业务技能、沟通技巧和财务知识,提高中间商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消费品市场重要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中间商的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并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解决中间商目前的赢利问题,也能解决其长远的赢利问题。使中间商与厂商共同进步,成为能和厂商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一、前言
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生产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大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打环境下,黑龙江省工商局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将培育和发展商标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商标意识、延伸服务深度、加大保护力度,不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保护本省的区域品牌,黑龙江省工商局围绕黑龙江省发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及突出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大认定和培育力度。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对在全省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涉嫌商标侵权案件进行督办,先后对“倍丰”和“中国黄金”等商标进行专用权保护。制定印发了《省工商局服务支持工业园区(大项目)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工作方案》,成立服务组主动深入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宣传驰名商标法律知识,现场指导认定程序,确定培育重点,建立驰名商标培育梯队。2013年上半年,将“垦丰”、“弘泰”、“北岛”、“沃尔德”等32件具有优势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标、在全国同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列入驰名商标培育计划。
二、黑龙江省区域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管理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黑龙江省地处边远,与发达省份相比市场经济发展滞后,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仍有残余,龙头企业发展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市场建设仍停留在广告宣传、展会举办等传统方式上,品牌定位、传播与运作能力不足,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管理者,都存在品牌意识不强问题,没有完全树立品牌思想,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二)品牌多而杂,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偏少。企业规模小,品牌杂,名牌少。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经过整合、重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品牌多而杂,驰名品牌少,同一产品多个品牌的现象,且规模小的企业仍占一定的比重,企业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假冒伪劣行为时有发生,绿色食品公认度较低。在市场监管方面,由于执法不严、宣传不够等原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中的诚实信用度还不高,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较为普遍,企业信用环境的建设仍需加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也不对称,致使消费者一方面要求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对绿色食品的公认度也比较低。
三、规范黑龙江省代表性品牌商标措施
为更好的保护本省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的品牌商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品牌信誉供给。黑龙江省应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核心,集中力量在粮食作物及制品、畜禽水产品、乳制品、山特产品、酒及饮料等方面,扶持加工规模大、产品系列化、品牌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
(二)通过政策扶持建设绿色食品企业集团。按照优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采取联营、兼并等形式,组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三)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地方政府的鼓励措施会促使企业争相创立自己的品牌,“发展多个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竞争机制。通过多个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会形成多个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生产者联合体。生产者联合体和区域品牌好坏紧密相联,这大大增强了树立区域品牌形象的动力。
(四)建立区域品牌发展保护机制。政府或行业协会作为区域品牌的注册人,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商标。通过注册区域品牌商标,明晰区域品牌产权的归属,解决品牌所有者缺位问题,利用法律手段对共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防止“搭便车”行为,和少数极端机会主义行为,规避“公地悲剧”风险。同时要注意通过产权激励品牌所有者对区域品牌资产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和保护。
(五)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相关部门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深入贯彻《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绿色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评估,切实加强绿色食品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充实机构人员队伍,改善工作条件,强化职责职能,不断加强绿色食品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监管能力,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四、总结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现阶段对促进产业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与国际竞争层面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总体水平不强,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偏弱。这需要黑龙江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力水平,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赣南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
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到目前赣南还有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这要使赣南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赣南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众多的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农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论文大全。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放在战略的高度与抓农业产业化同等位置来对待,以加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势利导,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1.政府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各级政府不仅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穿针引线,铺路架桥。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2.转变观念。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并在思想上消除对农民就业存在的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不存在就业问题,说到就业,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业。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认为农民工只会与之抢饭碗的思想。三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视作农业就业不充分是暂时现象的观念。因此,我们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破除上述不正确的认识或观念,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实现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各级政府必须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组织和宏观指导,制定规划,完善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论文大全。
3.合理有序的组织输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是现阶段农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说输出一个劳力等于脱贫一户农户。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量收集各地真实的劳务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定点张贴广告等渠道提供信息,供广大劳务人员选择,主动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
4.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划目标和考核机制。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依据实际制定《赣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以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各级政府要从宏观经济的高度,从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来考虑和部署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相应的计划和劳动部门要做好农村劳动力实行战略转移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财政、公安和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狠抓内因,提高劳动力素质
通过教育与培训,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劳务者的竞争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过程。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解决农村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尽快使新一代农民文化程度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其次是加强职业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扩大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职业培训不仅仅局限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更要符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再次是加强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身怀一技之长。为此,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组织,有条件的县、乡(镇)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和中介工作,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三)强化外因,深化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第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农业,增加农业自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调整结构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培植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对此,(1)各县(市、区)郊区应围绕服务于城市这一目标,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花卉生产等高效农业。(2)赣南各县(市、区)应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把赣南建成东南沿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大米、无公害商品蔬菜、中药材和花卉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批独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3)针对赣南的区位优势应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在把赣南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的进程中,使这一新兴产业能够最大幅度的覆盖和幅射到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把广大农户组织和引导到脐橙产业中来;其次,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牲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畜牲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改良生猪品种,加速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比较高的草食畜禽。论文大全。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各具区域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如于都县确定奶牛生产为“兴县富民”工程,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崇义的养羊工程和兴国的灰鹅工程,都大念草经,走“种草养畜,以畜补农,靠畜增收”的路子,成为赣南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的经营形式,已带动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更使畜牧业生产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方面。再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的保证,目前赣南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依然突出,各地应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和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对应和承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从而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无限的空间。第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依靠科技改造乡镇企业。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赣南尤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工业,靠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工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以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二是进一歩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对此,要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各级政府应制定宽松、公正的政策,在法律、法规、融资渠道等方面真正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从而大幅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就业比重。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家庭作坊,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要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开辟新的就业领域,逐步发展农村市场的中介、经纪人、运输、财务管理、城镇和农村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多方拓展农民就业面。
(四)做大城市,加快城镇化建设
要加速实行多元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赣南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原则,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并根据国家多元城镇化战略规划,编制好赣南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各地在制定城镇发展建设规划中,应把吸纳农村人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赣南的城镇发展和建设中,要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赣州市建成粤闽湘赣四省边缘的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赣州市,使其成为一个吸呐农村人口的范例。为此要进行广泛的招商引资,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工业企业向中心城市聚集,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中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工农、城乡的交汇点,要积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一批象南康市唐江镇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心小城镇,从而加速赣南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城乡生活,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五)积极引导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由于土地仍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土地总量有限,加上农业效益低,许多家庭青壮劳力外出打不能顾及家中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转让土地的愿望强烈。土地流转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也能满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顺应农民的意愿,尽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县、乡和村四级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体系。在坚持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着“自愿、有偿、合法、规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和帮助,允许农民承包的土地以反租倒包、转包、入股、租赁和联营等多种方式流转,支持因土地流转释放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或就业,解除其后顾之忧,真正使农民转得出,稳的住,留的下。
参考文献:
1.王德文 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2.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主题》,[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南京]《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4.申端锋:《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