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16
导语:在建设项目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应该是一个高度集成,使用灵活快速方便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满足市场化,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针对工程建设项部门的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以NET为平台MySQL为数据库采用C语言在安全性相对较高的C/S模式中,设计了关于RBAC控制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1.1权限管理的基本要素
在工程建设企业应用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一般包括用户、角色、权限,以及角色层次和角色约束等机制。
1.1.1用户分析用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拥有账号的使用者,一个用户在平台里可以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以拥有多个用户。同理,RBAC基本模型一个角色可以被赋予多项权限,一个权限可以被分配给不同种类的角色。基于这个特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采取对用户职务的不同,职务就代表了在建设工程工作中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利,进而对角色分配也为之不同。这样设计的优点就是可以让用户所具有的角色权限来判断他所访问的系统里面资源,才能对该资源相对应的操作过程。把访问权限与角色进行相关联,然后给用户分配一定相关的角色使用户和访问权限有一定的必然关系,达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逻辑分离目的。
1.1.2角色分析角色就是用户在系统与组织中参与执行的操作大集合,对一种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相同的用户实现其权限大小的唯一相同性,对权限分配中的重复性有减少作用,对权限分配的复杂性有降低作用。也可以理解为用户和权限的集合,执行这些操作时就代表着系统和组织的一个角色。
1.1.3权限分析权限就是主体访问受系统保护客体时的认可,并且代表了主体能否进行对客体进行某一种操作。在RBAC中角色是用户与权限间的沟通桥梁,当某个用户的职能存在改变时只要将该用户从一个角色转变到另一个角色的过程,就能实现权限的协调转换,这样改变了以往在用户的职能改变后,使得直接相关联的用户与权限就要进行大量权限更改工作,发生职能性改变,只需对角色进行重新授权或者是取消其中的一些权限就可以使系统重新适应设计的需要,降低了权限管理与系统维护的复杂多样性。在权限管理中,用户在获取自己的权限后应该按照其所在项目部门的权限及所属角色的权限采取分配措施。对于分配系统权限,应该是把系统资源中的页面资源按不同的职能分配给不同项目部门和角色,最后是对每个页面中的按钮资源再分配给角色。系统管理员对系统中部门权限进行统一分配,并且对于角色权限的分配可以放给各个部门的管理员,然后再进行分配的过程。
1.2RBAC控制模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工期、质量、费用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就需用进行多用户性、复杂性、多功能性、安全性本系统的设计应用。
1.2.1用户权限设计用户权限系统的核心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创造权限、分配权限、使用权限。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设计。在权限系统中User(用户表)是保存用户信息的地方,(角色表)是用来保存角色信息的地方。(用户角色映射表)是保存用户与角色的对就关系,两者可以多对应多相关,同时,一个用户能对多个不同角色,以及不同的角色拥有一同的权限。权限表也就是不同的角色对多种不一样的权限,字段flag表示权限信息。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用户权限系统的核心设计,首先是由创造权限,并且在存储过程中创建权限信息,指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模块具有哪些权限;其次,由系统管理进行创建用户与角色),并且指用户角色和角色权限的关联性。在存储过程中,具有创建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创建角色信息、删除角色信息、删除用户和角色的关联关系等功能;最后,用户使用Administrator分配里的权限对各个系统模块的使用权限。
1.2.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角色添加角色添加是在角色用户权限管理设计中添加和设置角色对应的功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由前期管理、合同项目管理、建设管理、招投标管理等业务子系统组成。每个模块系统分别相对应着查询浏览、录入修改、打印下载等基本的功能。如(管理员/用户)访问前期管理记录时,就需要读取该子系统访问的记录ID,再通过这个ID查询记录文档表获得前期管理记录TAXONOMY-ID,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就会通过保存在Session的用户ID查询管理或者用户表。通过分析比对,确定当前查询的用户是否是管理员/用户,并获得该查询用户在这机构的所有Role属性值,并且在角色权限表中,是通过Role属性值、值来确定访问权限。
2结语
1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①为各层次、各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收集、传递、处理、存储和开发各类数据、信息服务。②为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手段、模型和决策支持。③为中层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自动化手段。④为项目计划编制人员提供人、财、物、设备等诸要素的综合性数据。
2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前提
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其前提条件之一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根本前提之一,具体地讲它有如下含义:①项目管理的组织内部职能分工明确化,岗位责任明确化,从组织上保证信息传送流畅。②日常业务标准化,把管理中重复出现的业务,按照部门功能的客观要求和管理人员的长期经验,规定成标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用制度把它们固窟下来,成为行动的准则。③设计一套完整、统一的报表格式,避免各部门自行其是所造成的报表泛滥。④历史数据应尽量完整,并进行整理编码。
二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问题的分类
决策支持系统解决的问题分为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和结构化决策问题。①非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主要是指决策过程复杂,制定决策方案前难以准确识别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决策过程中前后各阶段交叉、反复、循环的问题。对非结构化的问题,一般没有确定的决策规则,也没有决策模型可依,主要依靠决策者的经验。②结构化决策。是有确定的决策规则和可供选择的模型,是一种确定型的决策,决策方案都是巳知的,决策者借助计算机仅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决策时可以依靠决策树及决策表加以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比较容易实现。③半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是介于结构化及非结构化之间的决策。这类问题可以加以分析,但不确切,决策规则有但不完整,决策后果可以估计但不肯定,决策者本人对目标尚不明确,也无定量标准,所需信息也不完全、不确切,对事物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因而无法准确描述问题。
2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①识别问题。判断问题的合法性、发现问题及问题的含义。②建立模型。建立描述问题的模型,通过模型库找到相关的标准模型或使用者在该问题基础上输入的新建模型。③分析处理。按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或信息,按模型库提供的模型及知识库提供的处理这些问题的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分析处理。④模拟及择优。通过过程模拟找到决策的预期结果及多方案中的优化方案。⑤人机对话。提供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回答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输入的补充信息及决策者主观要求,同时也输出决策者需要的决策方案及查询要求,以便作最终决策时的参考。⑥按决策者最终决策执行结果修改、补充模型库及知识库。
3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在整个的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决策者需要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原则,通过合理的决策程序与充分的决策准备工作促进决策正确性的提高。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中,首先需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通过市场调查对项目的市场前景与走向进行预测,研究市场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策略;其次,在全面市场分析基础上结合已完项目建设方案,确定本项目投资估算;最后,通过对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选择经济与技术方面最佳的投资方案。通过这些工作实现投资决策正确性与项目综合效应的提高。
二、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中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项目设计阶段对投资控制目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该关键环节中必须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项目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合理的项目设计对于控制项目投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必须采取措施在保证质量与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设计概算尽可能准确、合理。项目设计阶段投资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设计阶段对投资控制目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该关键环节中必须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项目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合理的项目设计对于控制项目投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项目设计阶段实现投资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控制措施使设计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质量标准与使用功能,并且尽可能降低项目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投资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设计方案与工程设计单位进行优选
建设单位需要依据合理性与经济性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选择与设计单位选择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式为设计方案竞选方式与工程设计招标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与设计单位,确保设计单位能够有能力提供设计方案合理、项目的功能全面、质量标准符合、便于工期控制及投资控制目标实现的设计成果,提高投资效益。
2.对限额设计进行推行
限额设计指的是依据已经确定的投资估算控制进行初步的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控制施工图设计进行概算,确保项目的总投资额能够保持在限额范围之内。限额设计具有明确的限额目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限额进行设计,不得突破。
3.对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优化
在对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从项目使用角度出发,充分对方案可行性及进行审核。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优化,通过方案优化、施工图优化,减少设计缺陷,避免在项目建筑是过程中出现变更的情况或者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现返工的情况,造成对投资的浪费,工期拖延。要通过设计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的优化来实现投资的有效控制,保证投资效益。
三、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在建设项目中,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招标采购工作,通过竞争实现投入最小化、效果最大化。做好项目招标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降低项目资金投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对招标方式进行选择
招标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公开招标,指的是所有符合条件的法人或者组织都能够进行投标,这种招标方式能够充分体现竞争性,实现招标效果最优化,但是程序复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相应的费用也比较高;另外一种是邀请招标,指的是建设单位选择符合条件的法人或者组织进行投标,这种招标方式竞争范围有限,招标人在选择的过程中空间较小,但是在时间方面耗时较短,费用也相对较低。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最适合的招标方式。
2.重视招标文件、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工作
第一,要重视招标文件的审核工作,在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对文件内容的严谨性及招标范围的全面性等进行详细审查。工程承包合同是招标文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要重点对合同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合同的类型、风险承包范围、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计量、合同违约条款等,要在合同中对结算方式、合同价变更规定及其他各种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在后期出现索赔的情况,造成项目投资的增加。第二,在招标阶段要注重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工作,要对工程量清单中的计算单位、工程数量、项目说明等进行认真的审核,提高清单编制质量,确保投标报价的有效性,更好的为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减少因为工程量清单描述不准确产生索赔等问题。第三,在招标阶段注重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工作,招标控制价发挥着参考或者限价的作用,招标控制价是投标报价的依据,实现严格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对控制项目投资具有着重要意义。
四、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阶段中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1.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费用中,材料费的比重较大,约为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做好工程材料管理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用量、批价进行严格把关。工程材料具有供应渠道多、材料的种类、数量、价格波动大等特点,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充分考察市场,并对市场行情进行及时关注,掌握最新动态信息,确保材料批价及时有效,更好地为企业节约资金。
2.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将会造成投资的变化,一些较为重大的变更还可能会造成项目的功能、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目标出现变化。进入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标准、规范,在项目进行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图施工,对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实现施工阶段投资管理目标。
3.正确处理质量、进度与投资控制之间的关系
施工质量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只有在确保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竣工后的建筑项目质量决定着投资项目预期效益的实现,如果质量存在问题将导致项目竣工后不能够正常运行甚至出现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施工进度是建设项目的关键内容,如果出现工期延误将会造成项目投资的增加,但是也不能够盲目地对工期进行压缩,会给施工管理与资源供应等方面造成困难,增加相应的赶工方面的成本,同样会导致项目投资的增加。质量、进度与投资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三者共同增长。
五、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中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竣工结算指的是工程的承包人完成了所承包的全部工程之后,在验收通过的情况下按照签订的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向发包人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在整个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工作,在工程竣工结算审查工作中形成的工程竣工结算将成为对工程总造价进行核算的依据。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对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确认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有效性,重点审查设计变更中减少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施工单位是不会主动申请调减的;第二,对工程量清单中包含的项目要严格按照投标报价,根据实际发生工程量结算,严禁重新组价。第三,在审查的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合同约定的计价的依据及计价的方式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从而确保工程决算准确、合理。
六、总结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制度;监管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低碳观念提出,现在人们对于平时日常的资源的消耗也变的更加关注,而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大型的项目,其更是受到了人们重点关注。为了减少工程日常生活成本开支,现在工程项目也进行了一定的成本管理优化,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各方因素影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效益,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这方面管理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加强生产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实现工程良好的建设,其中具体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生产成本开支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为工程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让工程可以更好发挥作用;其次,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资源有效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以工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后,工程在这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体制,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实现工程和社会、自然和谐发展[1]。
2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2.1成本管理认识不清晰。在实际中,影响工程日常生活费用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人员对于这方面认识不清晰,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费用控制对于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工程长期有效的发展。因为思想意识方面不足,现在工程管理人员在相应的决策制定,就不会做出有利于的资源倾斜,从而无法有效的进行日常生活开支的控制。同时现在工程建设人员对于这方面也不太重视,认为这是在花公家的钱,没有必要那么“小气”。持着这种生产态度,很多工程人员对于自身行为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约束,从而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不利于工程生产成本的控制。2.2忽视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性。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建设的快慢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成本费用。在实际中,很多城承建方为了减少成本的支出,对工程实际施工环境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对施工方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加快施工的要求,导致工程后期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这样就使得工程在后期的建设中,需要对原先的工程问题进行相应的弥补,从而导致费用开销增大,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利润。同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些建设人员对于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没向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反映,而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相应的建设,导致工程后期建设出现问题。为了工程保证工程的质量,不得不对工程进行改建,从而增加相应的成本费用,不利于工程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2]。2.3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虽然现在很多工程负责人员已经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控制,就算有工程制定了相应管控措施,但是在实际中,却没有将其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很多工程没有制定有效监管制度,而且对于工程审查,也基本都是采用敷衍的态度进行。目前工程监管人员对于工程监督基本都是采用定期监督方式,这种简单监督方式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出现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只在特定时间做的很好情况。同时现在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程监察人员只要做的并不是非常过分,监管人员为了避免麻烦,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2.4专业素质人才的缺失。除了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外,工程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素质人才缺失。在目前很多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成本费用控制基本都是工程的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对于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是不了解的。这样就会出现生产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象发生,而且现在工程技术人员虽然对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不是其相应的本职工作,很多设计人员并不愿意对此提出相应意见。这样会出现成本控制制度与实际现场施工不相符,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日常费用管理,造成工程资源来大量浪费。所以工程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此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程专业素质人才培养。
3提高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3.1正确认识成本管理。要想让工程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成本管理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工程人员不能简单的认为工程成本管理就是简单的降低成成本,这是一种不正确观念,工程负责人员应该转变这种观念,对成本管理进行正确的认识,知道成本控制不仅要控制生产的成本,也要考虑工程的效益,要实现工程的最大经济效益。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让其认识到成本管理不仅是公家有关系,跟其自身也具有莫大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共同价值[3]。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员工进行自我行为约束,实现工程费用有效管理。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也应该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成本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在这方面认识,以便在工程决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做到一定的资源效益倾斜,实现工程费用良好的控制。3.2做好工程进度控制。除了要进行正确的成本认识,工程负责人员也应该做好工程进度控制,保证工程建设工作正常进行。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要想做好工程进度控制,需要具备一个长远的眼观,对工程建设制定一个战略的发展目标。通过合理的工程规划来实现工程进度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为了赶进度而盲目的加快建设工程,导致工程后期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员工行为进行一个合理的规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施工不规范而导致工程后其改建情况发生,从而更好进行工程生产费用的控制。此外,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制定工程进度要严格的实行,将建设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后期工程延长而导致工程费用的增加。3.3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也可以很好的进行工程费用控制,给工程带来最大的经济利润效益。在实际中,要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工程负责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应付情况发生,实现工程成本费用有效的控制。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检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培养,并且培养员工相互监督的意识,对其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举报,从而更好实现工程监督[4];其次,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的各个部门进行责任明确,对其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更好实现工程资源合理的分配和控制;最后,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对一些违反规则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可以采用是经济处罚方式进行相应的惩处。3.4加强专业素质人才培养。人才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对于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大资源投入,进行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对当下的财务员工进行相应的工程知识培训,应该让其更多接触工程实际建设,这样才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加了解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而找到合适的工程费用管理制制度。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强工程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认识到自身对于工程建设成本费用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负责人员可以让财务管理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多沟通和交流,共同为工程成本费用控制出谋划策,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工程管理费用控制制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成本费用控制是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认识,然后做好工程进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来保证工程的进度。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可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成本费用管理,实现资源合理的分配。最后,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方式进行相应专业技能提升。
作者:王德宇 单位: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蒋名才.关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17):24+26.
[2]王燕,王巧香.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57+16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合理配置人力、物资以及资金等资源、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等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施工中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以及维护等方方面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明确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的责任,对项目施工的各个部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项目管理还能够解帮助企业决施工重点问题,能够控制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保证项目施工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完成。施工项目的高效管理对科学开展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不仅能保证项目施工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优势,增强企业管理能力,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实现高效管理的途径
1、加强项目施工质量高效管理
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人员决定有着很大的关系,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由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经验介绍,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为项目施工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也决定着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所以,要从材料的采购、检验、以及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市场价格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的成本;在项目施工中会经常运用到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具有效率高、精度准等特点,能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提高施工进度以及保证施工质量。所以要根据施工情况合理购置机械设备,并对机械设备的购买、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
2、加强项目施工进度高效管理
首先要根据施工计划、施工量以及施工工序来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经过专业部门严格审批后再执行。承包商要与监理以及业主保持沟通,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及时进行处理,合理配置人力、物资以及资金,确保施工的进度按照计划进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进度受施工组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采取措施严格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要定期总结工程施工进度,严格进行管理,如果施工进度与计划有偏差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赶上进度。还要合理配置资源,使施工按照进度有条不紊的开展,尽量减少赶工期的情况出现,赶工期将会增大资源的投入,这不仅会耽误施工进度还会增加施工成本。
3、加强项目施工成本高效管理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具有优秀的成本管理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施工的成本控制,为其他员工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其次,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要吸取和借鉴成功企业的成本控制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制度;最后,成本控制要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以及责任和权力相结合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指的是施工计划要根据市场价格来制,并根据市场价格的浮动来进行调整;动态控制原则指的是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控制,通过动态控制及时校正偏差,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目标管理原则指的是根据施工情况制定总的成本控制目标,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小的成本控制目标;责任和权力结合原则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也具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彼此相互监督和交流,促进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
4、加强项目施工安全高效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指的是建立安全、科学以及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安全检查,在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要实现施工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讲座,逐步培养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并且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其次,要加大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工作,用制度来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进行约束。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时刻对项目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加以纠正,努力消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最后,要成立安全质量部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安全技术问题,总结安全施工经验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和改进,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5、加强项目施工人员高效管理
人员管理工作是保证项目施工高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需要统一员工的思想,凝聚人心,通过开展奖励措施、文化活动以及经济补贴等形式,提高一线员工的待遇,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增强对员工的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各项方针落到实处。要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吸收社会优秀人才并营造和谐、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还要根据员工特点和工程进度进行人事调动,安排专业素质高的员工参与重点项目,合理配置人员,只有熟悉员工特点、合理配置人员、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
三、结语
核工程设计是为核工程施工提供有技术依据的设计图纸及详细文字说明,是整个工程建设部署的总纲,是核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整体规划及具体实施的重要过程,是核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核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核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核工程设计是根据核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核工程建设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核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整个工程不同比例尺的总平面图、工程区间平面图、纵剖面图、横断面图,复杂工艺的放大图等,同时详细介绍核工程项目使用的结构、技术、工艺、设备,动力、自动控制、储运等情况,以及设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2]。核工程设计管理是组织设计,控制设计规模;对设计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核安全措施、节能环保措施、控制成本措施等提出要求;组织审查设计文件,协调设计外部协作关系和提供外部条件。核工程建设单位对设计管理,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案招标,优选出工程设计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供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和项目审批文件;审查确认重大设计方案;对工程设计中提出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鉴定,确认设计采用的新技术;对工程主体结构重要设计标准进行审查确认,优化设计内容;组织放射性防护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好对征地与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批文件;落实建设场地的“三通一平”和动力、水、电、通信等事项;配合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概算,办理建设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组织审查初步设计文件和审查招标设计;控制和审查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组织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以及试运行投产的评价。
2核工程合同管理
核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是指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为完成一定的建设工程任务而签订的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甲、乙方的工程合同涉及多元化和可变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建设单位一些施工管理是委托监理单位进行,而总承包单位则涉及专业分包、材料供应、设备加工以及银行、保险等众多单位,这些关系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体现。因此,从工程管理角度一定要明确合同管理事项。
2.1合同管理的要求和履行合同的保证措施
核工程合同签字、盖章、公证后,就是严格履行的过程,因此,从工程管理角度出发,工程合同在正式生效前,就要检查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及核工业有关法规,从合同源头上尽量做到避免和减少来日发生合同纠纷的现象出现;合同生效后,双方必须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贯彻、执行合同条款的具体措施;要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并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内容要求程序化、规范化,避免遗漏内容而分不清责任;平时要定期召开合同执行情况的会议,检查合同执行效果,建立必要的工作程序,如建立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包括图纸审核程序,工程变更程序,设备材料及已完工工程验收程序等,同时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对合同履行的各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账及归档制度,用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对合同进行管理;要对项目经理、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合同管理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2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和科学协调变更事项
在核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合同变更时有发生,有甲方的原因,也有乙方的原因,还有原合同遗漏事项和不可预见的因素,但无论是哪方的原因,均要用会议形式进行客观地协调、分析、评价,分清是哪一方的责任,并将会议决议记录在案,纳入合同管理文件,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对责任达成共识后,要补签变更事项的合同,并完备法律手续;对于违背合同条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要通过会议形式,本着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使违背合同条款方在事实面前自愿赔偿经济损失。为了减少索赔现象发生,在合同执行中,要经常检查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是否按合同管理条款贯彻和履行,如发现有违背合同条款现象,及时指出,把发生在萌芽期间的违背合同现象尽快处理掉。
3核工程技术管理
核工程技术与核工程管理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相连的。在自然界任何一项工程中,技术是基础,只有在使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各种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等的效率,因此必须强调核工程技术是核工程管理的重大基石,而核工程管理是发挥核工程技术应用到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再先进的工程技术没有严密的组织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也难以发挥先进技术高效率的作用,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核工程建设项目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核工程技术管理大致包括对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图件绘制、工程检测检验、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其管理是在完全掌握工程项目设计资料的前提下,严格遵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核工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使核工程进度、质量、经济等达到统一。
3.1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设计技术交底的全部资料
人们常说,图纸是工程师的眼睛。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和主要操作人员通过设计人员的技术交底,必须完整的掌握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资料的内容,为制定工程管理措施服务。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应要求设计人员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程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及自然条件,设计依据、设计规范,核安全防护和环境规划等;设计意图、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比较,基础处理方案、结构设计;设备安装和调试要求,进度安排等,对材料的要求,采用新结构、新工艺的要求,保证措施等。技术交底后,现场人员对图纸中的问题和疑点,由设计人员进行耐心解释,直到全部了解设计的资料内容。
3.2工程管理人员应根据技术交底资料制定管理环节和管理措施
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全面了解设计意图、看懂所有的设计图纸和熟悉设计资料说明事项后,应根据工艺过程和主要节点制定各主要生产环节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组织机构设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和劳力的安排;设备、材料、工器具的配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核安全生产、生产成本、放射性防护和环保节能、竣工验收、试运行等控制措施;参与建设各方关系的协调、管理等。
3.3跟踪管理
核工程技术管理从设计到竣工、运营一直不间断。图纸设计和文字说明作了技术交底后不能万事大吉,因为设计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场客观实际,有些地方需要变更。另外即使设计无问题,现场不按设计施工和生产,违规作业,需要及时在现场更正、指导。有些技术数据还需要通过施工和生产,进行检测与检验,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一些设备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是否按设计和规范操作,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循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要将竣工图和竣工资料与初步设计的图纸、资料进行对照,选取经过变更而可行的技术参数,为今后设计同类型的工程和产品的生产提供前车之鉴[3]。
4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建设单位的生命线,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兴衰,关系到在国内外的信誉、形象、地位[4]。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而言,如果整个工程质量不保,对整个工程就全盘否决,无论是返工或是重建,都会给社会、国家和自身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还会危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安危。尤其是核工程质量,涉及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露和扩散,是关系到世界公众广泛关注的大事,因此,对核工程质量强化管理措施是整个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4.1三个质量环节的管理
核工程质量管理有三个重要环节,即:制定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对实施目标进行策划,对实施目标进行控制和保证。
4.1.1制定核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核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是工程管理最终追求的标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起始,也是质量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制定时应结合核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以政府和行业的质量管理规定为依据,如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核工业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在制定目标过程中,既要考虑工程总体质量目标,也要考虑工程各环节质量目标,甚至要细化到每一个小的环节目标的制定,做到有章可循,为平时和阶段性的质量检查及工程总体竣工验收提供详细的质量对照资料。
4.1.2对实施目标进行策划
质量策划是贯穿核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整个质量管理工作的分析、预计和把握,其实质是确定核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并通过资源配置和相应管理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大体内容是:制定质量方针,根据质量方针设定质量目标;明确核工程建设项目有关领导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确定核工程建设项目对质量总体管理和各阶段的管理内容;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等。
4.1.3对实施目标进行控制和保证
控制和保证是为了使核工程固有的特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就是说符合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质量瑕疵,避免质量事故,保证质量目标的完成。核工程质量管理涉及管理工程质量的人,涉及材料、设备、进度、成本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如何提高核工程质量,应将单纯工程质量管理拓宽到工程管理层面。单纯的工程质量管理多是强调工序渐进过程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但工程管理层面,质量管理包含着工作人员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两方面的管理,而且工作人员质量管理首推重要,因为所有工程质量的好坏都是通过人的行为所致,其结果直接关系人类生存空间的安危。
4.2影响核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影响核工程质量好坏主要有人、机械设备、材料、技术方案、环境等因素。
4.2.1人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端人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地出现,对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人的工作质量主要指管理者和作业者的素质,核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和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管理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就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系统的质量规划,明确的管理目标,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措施,高水平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能力。操作人员素质高,就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服务人员素质高,就能全心全意地为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搞好后勤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这就要求用人要结合人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本着按劳分配的原则,让他们(她们)自觉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发挥聪明才智,去挖掘材料、设备的潜力,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最大效益。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要在加强质量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核工业质量技术管理培训,进行岗位技术练兵,并将精神奖励和物质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工作人员的自我价值。人的因素,要特别防止有些单位搞挂靠施工,一些被挂靠者将本单位的施工资质给无施工资质单位进行挂靠,让挂靠者打着被挂靠者的名义,参与核工业工程招标,一旦中标,被挂靠者就向挂靠者收取管理费,在工程施工中,以包代管,对偷工减料、只顾进度不顾质量的行为视而不见,最终严重损害了核工程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上做表面文章,在工程外观上虽然装修得富丽堂皇,但在隐蔽工程上得过且过,蒙混过关,不从百年大计考虑基底的牢固,等到基底塌陷,建筑物倒塌或产生核泄露就是特大事故,因此这些严重损害核工程质量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4.2.2机械设备因素
对核工程建设项目合理地选择、使用、维修保养设备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设备管理重在选型、招标、采购、运输、安装、使用、维修、保养这八个环节,科学地做好这八个环节,势必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在这八个环节中,选型、使用和维修保养又特别重要。对于设备选型,设计时就要根据工程性质和使用年限,收集国内外信息,瞄准当代高新技术设备,使施工运转效率高,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采购某些核工业专用设备要考虑工程的性质和期限,不可贪大求洋,它不同于通用设备,一旦工程结束,就难发挥作用,再卖掉它,二手设备价值低下,因此在核工程设计时,选择专用设备就要考虑工程工期和利用价值。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操作技术规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平时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该大修时一定要按规定大修,防止超期、超负荷运行。
4.2.3材料因素
材料,主要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这些材料是保证核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是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核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控制材料的手段有:挑选有一定专业知识、材料鉴定水平较高、政治思想好的采购人员;掌握材料市场信息,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优选供货厂家;对采购的材料按标准检查验收,关键材料要配合技术人员做好监测、试验,严把质量关。作好材料的库存、发放和现场管理,使之合理使用。如何使用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和施工中,均要量材使用,特别是对于贵重的高新材料,不能大材小用,又不能小材大用,杜绝浪费现象。在材料招标、采购、入库和发放中,均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在核工业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关键,尤其是不能在核工程中以包代管而发生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的恶劣行为,因此在核工程管理中要把材料按设计配置当做大事来抓。
4.2.4技术方案因素
技术方案包含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工艺、操作流程、检测手段、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核工程质量控制,往往由于技术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技术方案时,必须结合核工程实际,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达到工艺先进、操作方便、组织措施得力、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2.5环境因素
现场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气象、噪音、振动、光线、污染等均影响工程质量。如气象变化无常,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下雪,冰冻、干旱,温度、湿度升降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比如在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等工程施工时,要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尤其是核电站底部重混凝土,要选择无冻季节浇灌。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5核工程的安全管理
核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核燃料循环、两弹一艇制造、核电站建造等地上、地下、水下、空中工程,而且很多核工程属于高危作业,保证这些工程的安全建设是重中之重,不可有稍微的粗心大意。具体讲,核工程管理人员应对以下三点进行严格管理与认真监督。
5.1大力宣传增强安全意识
工程建设单位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国家颁布的安全法律、法规及核工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在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对从事高危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使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者要加大处罚力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对安全事故要做到预防在先,把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中,不能老是等待出了事故再“死后验尸”,尽量把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降至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
5.2为安全创造先决条件
核工程建设项目多为露天作业或地下作业。对于露天作业,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施工单位的生活区与作业区要分开设置,两者要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放射性场地作业,要按国家放射性防护规定设计生活区与工作场地的距离。作业现场,不同的区域要有明显标志牌标记,在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都要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对爆破作业、挖掘作业、混凝土作业、钢筋绑扎作业、高危作业、起重作业和从事粉尘作业等必须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制定严密安全措施。对于地下作业,工程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带了劳保用品;特别是在矿山井巷和采矿场的空间,四面被围岩包围,其顶部和壁帮的裂缝、裂隙间,常有活动石块掉落,故要经常告诫作业人员养成“敲帮问顶”的安全习惯,将活动石块撬下,以防止石块伤人;尤其在煤型铀矿井下作业,要将防瓦斯爆炸、防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溢出、防水、防火、防尘和通风保障条件当做大事来抓。对于放射性矿井,要按规定把氡和氡子体降到规定的限值以内。要定期检查井下安全通道是否畅通。要监督有关技术人员定期检查主、辅井各种设施是否处于完好状态,特别要防备提升绞车和提升钢丝绳出现问题,一旦发现钢丝绳破损,立即更换,防止发生跑车的恶性事故[5]。
5.3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
安全保障制度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保障制度管理安全,靠人管人很难做到有效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操练。建立安全责任制,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制定有关人员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而且要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6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是指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直至按设定的工期目标如期完成,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工作量。但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投资是相互联系的,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而工程及早竣工,又能尽快取得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进度与质量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应该适度均衡,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计划工期内的工作量得到合理的提前。投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这三者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是施工进度控制的依据。进度计划涉及建设工程各阶段的投入、材料设备供应、场地布置、劳动组合、施工力量部署,各施工环节的衔接,各单位的配合及项目投产的时间要求等。对这些综合因素要统筹兼顾考虑、科学地组织安排,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二要加强协调。对各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分包等单位之间的交叉作业要进行协调,使各项工作衔接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造成工程施工秩序混乱,从而增大投资、影响工程质量和推迟工程竣工的现象发生。三是对计划要实行动态控制。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与计划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并及时纠偏。纠偏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正常实施;二是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就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
7工程成本管理
工程管理必须做好工程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是衡量建设单位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建设单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工程成本体现了建设单位综合管理水平,是提高竞争力、应变力、开拓力的关键。
7.1工程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管理方法有成本分析、成本对比、成本纠偏和成本检查等几种。成本分析法分析内容较多,需作重点说明[6]:一是综合工程成本分析,它是将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进行对照检查,计算出绝对数、相对数,以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降低率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完成率;二是人工费用的分析,它将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从中找出人工费超支或降低因素;三是材料费用分析,主要对材料定额变动的分析,废旧料利用的分析,施工工艺的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等分析;四是机械设备使用费的分析,将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求出差额数字,进行类型、数量、价格分析,找出施工企业自有及租赁机械使用上的节约或浪费情况;五是间接费分析,其他直接费分析等。对以上分析资料,平时要建立详细台账,年终再将各项资料汇总分析。
7.2降低工程成本应掌握的原则
降低工程成本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而偷工减料、只求进度地降低成本是绝对禁止的。降低成本要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注意施工工期控制,争取提前完工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正确途径。
8工程节能环保管理
在核工程建设中要把节能环保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绝不能只管施工管理而忽视节能环保管理。在环境持续恶化、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的今天,节能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构建过程中,有很多项目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因此我们应当将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环保优先作为前提,追求更为高效的节能环保措施,以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参加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环保节能的和谐社会履行以下义务。
8.1加强施工工地绿化建设
在核工程项目设计中,设计院的工程管理人员就应当和设计人员一起,构思施工工地的绿色建设方案。方案包括栽花、植树、浇水以及工程竣工后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有节地、节能、节电、节水、节材等措施,避免因工程施工而忽视绿色工地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方均应严格按设计进行绿化。最重要的是,从工程管理角度要打造规划、设计、咨询、施工、运营、物业、认证、计量及绿色建材的有关产业链。
8.2节约施工材料、控制资源消耗
在施工中使用的钢材、木材、水泥、塑料制品等主要原材料,要量材使用,而且还要合理使用边角料,防止浪费,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在工地要建立蓄水设施,回收施工用过的废水进行净化,存储雨水;工地照明应使用节能灯具,多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同时禁止长明灯;要尽量节省用地,在规划设计时就应考虑不能浪费土地。
8.3回收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施工中尽量少形成垃圾,已形成的垃圾均要分类集中堆放,而且要尽量回收还能使用的钢材、木材、塑料制品等,能循环利用的一定要回收或经再加工、综合利用。要最大限度的限制砂、石、土、砖、瓦、砂浆、混凝土形成的垃圾,减少污染发生,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8.4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措施
对于砂、石、土、砖、瓦、砂浆、混凝土等固体建筑材料的施工,要在现场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减少细微颗粒物危害人体。施工场地与外界要设置隔离屏障,实施封闭式施工,以减少对施工区周围环境的污染。
8.5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为使节能环保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单位要积极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推行《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目前,我国建筑业节能领域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建材技术研究、资源回收利用研究、防治污染等研究还须深化和创新,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形成以主管部门为督导核心、企业为主体、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创建体系。
9工程信息化管理
在核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者要利用科学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要依据工程性质,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规范工程工艺标准、管理标准、基础代码标准及控制标准,建立必要的模型和标准数据库,实现三维模型四维可视化管理技术,指导工程项目在投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环境等六大控制指标上争创当代管理的先进水平。
9.1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
信息化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核工程建设中已基本普及,如将信息化用于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环节,通过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提升了核工程管理水平。但目前全球步入了新经济时代,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的“信息网络化”,核工程建设单位必须与时俱进,加大应用力度,才能更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要。何况信息化技术发展空间巨大,实质上,信息化是一场信息技术与管理的革命,要完成这一思想上的转变,必须抛弃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工作方法。在信息化应用于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全员参与、整体策划、系统推进,要培养骨干技术队伍和高精尖人才,不仅会使用已有的软件,而且要针对核工程性质开发新软件,加速信息化应用、开发进程,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核工程管理上的水平,提升核建设工程的核心竞争能力。
9.2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9.2.1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核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职能分解、项目具体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具体管理面非常广泛,涉及机构、合同、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材料设备、概预算、财务、成本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并做到随时快捷应用,促进各个管理环节效率的提高。
9.2.2广泛应用因特网、局域网系统,使信息共享[7]
应用因特网为平台的信息查询,是核工程管理收集信息极为方便的途径,而且通过网络联系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按不同的工程性质增添新的内容,进行数据参数处理,建立基本数据库,可为来日相关工程的使用奠定数据基础。如在核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利用网络公布招、投标有关数据,既方便招标单位,又方便投标单位。在项目建设中,根据需要,可通过网络进行监控管理、指令,使管理层指挥条令及时传达到现场;网上会议、报告、讲座、教学等活动是促进人们互相交流、极为快捷的现代化手段;网上购置设备、材料和所有建设工程所需的商品可节省大量人财物的消耗;工程管理涉及信函、通知、合同、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进度报告、采购订单、各种记录等,信息量很大,传统的施工管理是以纸介质为载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经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消耗纸张多,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失误而造成损失;而应用各种信息平台处理以上资料,操作方便,消耗材料少,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率高,最大的优点是数据精确,不易出差错。因特网或局域网这一纵向信息交流的媒体转化为平行交流的科学方式,是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准确程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进沟通与合作,提高人们决策能力的最先进的科学手段。
9.2.3建立战略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战略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核工程管理领域头等大事,只有信息战略部署一体化,才能系统地更好地发挥信息管理作用。要通过信息管理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等手段制定战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核工程管理提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9.2.4大力推进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过程相关软件的应用[8]
对于一项核工程建设项目,虽然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要进行控制,但“进度、质量、成本”这三大控制指标尤为重要,所以开发这三大控制指标的信息管理技术无疑是重中之重。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来控制进度,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要围绕施工现场相关因素多变的情况进行设计。在质量控制方面,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应适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质量等级的评定,要实现为核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保证。利用成本管理软件,可将核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进度计划、合同、材料、机具、人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费用控制、财务监控等各项管理资源集成起来有机地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全过程的及时核算与控制,使施工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施工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项目的成本信息,对于需要调整的可及时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9.2.5积极打造数字化技术[8]
数字化技术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视频技术,将核工程建设现场的实况通过远程视频反映到计算机上,使工程管理层能及时直观地了解、监控和指挥现场施工进度、安全、工程质量、设备运转、材料使用、燃料供给等真实情况。可见,数字化技术是现代工程管理提高效率的先进手段,必须加大力度研发。
9.2.6信息软件应用与研发应考虑某些特殊因素[9]
有些信息软件很难完全概括诸多变量参数对于信息系统的影响,如在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恶劣的施工环境,特定的天气变化,特殊的施工地点,特殊的时间限制,独特的地质条件等,这些特殊因素和限制将影响工程的总体部署,影响资金、进度、质量、成本等计划的实施,因此对于有些软件,可针对上述特殊工程的变量参数进行引进、消化、改进,再创新,以满足核工程建设的应用。另外在应用和研发信息化软件中,对参数的调整,要考虑可操作性,使之既不复杂又易于使用。
10结语与建议
1.项目成本管理非系统化
项目成本管理并非是独立的某个环节的投入管理,而是整个项目工程中各个环节所需花费成本的总体管理,其中,包括项目成本的预算、项目施工计划的制定、项目进度的把控、项目实施方案的优化、项目活动分析及经济核算、项目成果与绩效考核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成本管理综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在这些环节中,若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过分松散,如某个环节多个分包商同时工作,重点环节无人问津等,都有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发生变化,进而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2.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
任何项目的施工,都必须先构建一套完整的、规范的、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从而指导施工队伍积极工作。但目前,许多企业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简单采用提取比例法等不准确的定量方法来建立施工指标,从而导致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与成本预算无法同步,甚至出现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因为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导致项目考核与员工赏罚缺乏具体的标准,甚至出现赏罚逆反现象,打击了项目施工各方面的积极性。
3.项目材料重采购缺管理
目前,在我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材料成本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重点难题。许多企业项目在选购材料时,多以采购为主,管理为辅,导致项目物资管理办法被闲置。而且,许多项目材料在采购过程中未透明化,无计划管理严重。有些项目材料在购进后甚至出现无人看管现象,导致材料消耗量大或材料丢失情况多发,致使材料成本远远超过项目最初预算,造就项目成本管理难题。
二、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缓解方案
1.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强化过程控制
为解决成本管理缺乏系统化管理的现象,企业项目部门需事先建立并完善当前各项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使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恰当运行,成本花费控制在预算之内。即使某环节实际施工出现成本问题,也能及时根据成本管理办法找出对应的缓解或解决方案,保障成本管理的正常进行。此外,为防止企业项目各施工环节出现重复施工或施工松散的现象,项目部还需定期派遣项目专员跟踪施工进程或实地考察,强化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从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环环相扣,尤其是要稳住重点环节的建设,力求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到位,减少甚至消除项目成本管理的被动状态,掌握项目成本管理的主动权。
2.构建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标准
在上述难题分析中已提到,不规范、非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会打击项目施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拖累项目成本管理的正常进行。因此,为保障项目成本管理到位,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在该定量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实际项目施工情况对索赔次数、净收益、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劳务成本等作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形成系统化的定量指标体系,节省工程数量,尽可能在缩短工期的基础上节约成本花费。同时,还要积极完善项目施工各环节的成本管理考核,对项目有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工作不积极或的员工,则据项目经济损失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从而提高每个项目成员对成本的自觉把控,提高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3.实现项目材料的集中控制,环节材料轻管理现象
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不可避免的难题,高效率的材料成本把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本管理质量。但目前,由于项目施工材料多受制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加之企业材料部门多选用采购方式来选购材料,导致材料成本难以透明化,计划变更频繁。针对这个现象,项目部门可设立自上而下的签名制,又项目总工程师自材料分包根据项目材料清单,层层确认材料选购与入仓管理情况,进而实现项目材料的集中管理。其次,部分物资设备与材料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供应者,从投标供应商中选择价格适当、产品质量优、进货速度快的供应商供货,减少中间环节与不必要的二次搬运费用,从而节约成本,促进成本管理的优化升级。同时,项目部门还需定期派遣人员对选购入仓的待用材料或已经安装的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材料损失,及时上报,减少材料无辜损失造成的预算外成本支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已经成为世界重要能源。在石油的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是经常发生,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生产,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作出努力。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还存在着很多漏洞,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明显不足,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所不同,施工作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大量危险作业特别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并且事故造成的危害性和损失相对来说是较大的,所以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必须谨小慎微、时刻提高警惕,否则一旦事故发生,严重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相对粗放,缺乏细致的管理。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小事故和未遂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由此来看,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人的要素角度来看,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思想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原因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多种危险作业情况,施工作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难度。2.导致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上发生问题的重要因素是由于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
四、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关系着石油工程的生产安全甚至人们生活的环境安全。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纷纷思考提高安全生产的措施,并积极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建设的研究探索。
(一)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危险性同其他行业相比要更高,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应该更加严格,管理部门也必须更加完善,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主要由企业车间的安全员组成,做好生产工作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使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
(三)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工程风险。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因其有着大量高危作业而更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对施工工程现场要进行严格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尽量保证安全生产建设。
(四)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应急准备。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要不断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建设工程之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石油化工管理和施工者的责任心,夯实管理责任。在工程施设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落实到个人,减少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五)加强工程安全监管,明确岗位职责。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其特殊的危险性,更要做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工程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职工生产技术方面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时,需要有针对性,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针对常见安全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了解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建设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业主在投资前期的主要工作是项目设想、可行性研究、拟建规模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工作内容。而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则应做好数据分析、方案比较,最后作出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对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而言,工程规模一般较小,但影响因素多,若违背这些基本建设程序,就会在建设实施阶段留下后遗症,出现所谓的“三超”现象。鉴于此,针对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好项目前期的投资估算,控制好初步设计和概算,进一步指导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以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2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理论依据
2.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
根据我国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理论,项目建设投资涵盖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部费用,一般可分为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部分。其中,静态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动态投资包括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建设投资按费用构成如下图1.1所示[1]。
2.2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腾出大量的土地,需要对原有设施进行拆迁,加上地上附着物情况复杂,所以往往需要重新布设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设施。因此,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宜参照类似建设项目的管理经验,结合拟建项目选址、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等实情进行可行性研究,再按照地方行政法规的规定来编制投资估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因为项目的进度尚处于设想阶段,暂时还没有详细的工程规划设计,所以可结合当地的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进行,比如标准住宅可以采用每平方米投资额、每套单位造价等。投资估算过程中,为有效控制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要注意控制好投资估算的精度。一般情况下,项目前期构思阶段的精度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结果±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结果±10%以内[2]。
3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的方法
一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应搜集的技术及经济方面的主要资料有:①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关于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②拟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文件;③拟建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指标、造价指数、相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参数;④其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图纸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多以住宅、文化广场、农家乐、义务教育等项目为主,这些建设项目不同于商品住宅项目,大多结构简单、样式统一,工程建设便于标准化管理,所以通常参照已建类似项目的经济指标来估计其早期的成本。类似的工程项目虽然众多,但由于建筑本身的单件性、异质性,即使结构类型、装修标准完全一样的工程,也会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概算指标法就是利用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差异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修正。只要我们能找到相似工程,先按照规范计量差异部分的工程量,再套用该地区人、材、机等资源的市场信息价,即可确定拟建工程项目差异部分的估算额,并对所采用的造价指标进行修正[3]。
4概算指标法的应用
房屋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是投资估算编制的主要依据,运用当地的房建技术经济指标,能及时根据预测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估算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拟建项目的结构类型、建筑规模、建设标准等,指标内涵要明确;(2)类似工程的竣工资料,尤其是单位造价指标内人工、材料、机械费的含量;(3)时间跨度不能太大,最好是3年以内的工程项目;(4)投资估算中需要的规费、税费及有关的取费标准;概算指标法进行投资估算,既不能照搬照套,也不能人为修改指标参数,而要看类似项目的指数和拟建项目之间是否有差异的标准或条件,如果有,则要进行调整或修正。实践中常用的概算指标有单项工程指标、单位工程指标、主要材料费指标等。用相应的指标乘上单位工程的数量,即可找到每个单项工程相应的投资;再估算其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便可得到拟建项目所需投资。
5某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实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任何一个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先导是确定其建设标准,然后再根据该项目建筑结构和装修以及规划建设指标,参考当地工程造价信息和市场条件,采用概算指标法编制投资估算。下表是某地一新农村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000m2,投资估算结果如表1.1所示。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