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27
导语:在生物教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需要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决定培养学生能力的高低。通过教师攻读在职学位、到高校进修,开展各方面的交流活动,教研室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将成为人才培养的保障。
2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具体培养要求,在培养计划中建立一个基本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在各个实验室进行学习,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置各个课程的验证型,综合型实验,另设置基础和专业课的实习和实训,虽然这些课程都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安排,但如何科学安排好各个课程的衔接,还需深入研究。
3需要研究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按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自身规律性,首先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建立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包括了实践教学基础训练(课程教学实验、专业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的依托训练(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核心训练(各种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实验)、实践教学补充训练(社会实践),这四个训练贯穿整个学程,构成培训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教学实践环节可分为四大类进行:认知实践:结合基础阶段所学理论,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望,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感性认识;课程实践:选择一些专业主干课程,根据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实习,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专业实践:使学生系统参与专业课的具体实践,培养应用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落实到各个专业课程的实践中;综合实践:按本科培养方案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组织答辩。实验考核的效果能够反映平时实验课的成绩,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从而进一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改革实习环节,以社会实践为补充,充实第二课堂内容学生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途径是实习。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包括教学综合实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加强了课程教学综合实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现实社会、认识当今的国情、增强年轻人的学习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组织课题组活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到实践基地参观实习。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实验考核的效果能够反映学生对待实验课的态度,进一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1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
根据实验的主要方法,可将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实验划分为7种类型:观察类、检测类、探究类、模拟类、调查类、设计类和搜集类[5].其中,观察、检测和模拟类实验比较常见;设计类实验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调查类实验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对客观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了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而搜集类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拟出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案,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并以各种形式(如黑板报、论文、报告及辩论赛等)展示.在选修模块实验中,选修1的实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全部为实验操作,不同实验内容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基本概念或原理,有的侧重实际应用,还有的侧重科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类型大多数为引导式探究.在引导式探究活动中,学习资料中提出的实验结构或程序,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通过参与探究过程有所体验和发现,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6].根据选修2的实验中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进行调查、讨论和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修3的实验中,除了技术要求较高的“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外,其它实验都不在实验室进行,而多为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由于本模块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领域研究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这些活动[7].
1.2高中生物实验的特点
1.2.1实验数量多,类型多样化且综合性强仅《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列举的实验活动建议就有68条,当然这些实验并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大多数是最基础的,学生掌握这些后,还要了解教材以外的实验,如试卷和课外书上出现的,要对大纲要求的实验有所扩展和延伸,才能够学以致用.实验数量多则相应地要求实验课时也多,据统计,实验课时甚至占到生物课总教学时间的40%[8].高中生物实验类型多.各种类型实验的方法不同,包括显微镜观察、染色鉴定、模型制作、多媒体技术模拟、户外调查及课外收集信息等;实验形式也不同,包括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完成及独立完成等.高中生物实验综合性强.往往一个生物实验中融合了多种实验类型特点.如“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单一变量并进行定量分析;又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完成,而且也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充满探究的要素,此外,实验还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生态小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这无疑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1.2.2科学探究受到重视,实验内容贴近生活且技术比较先进课程标准的4个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能力目标别提出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详细列举了11条与探究紧密相关的能力,这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和重视科学探究还具体表现在新课程实验的结构和内容上,必修的3个模块中,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几乎占到全部实验的三分之一,而选修部分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13条活动建议中几乎均包含探究性的内容,另外2个模块的活动建议也多为可以进行资料收集探究的活动或调查[9]102.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以不同层次和形式融合到实验教学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如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都要求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和搜集信息,并对这些调查和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等.如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中有果酒、果醋及腐乳的制作等,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对设施农业的参观和对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情况的调查等,这些实验活动贴近生活,实验材料也来源于生活.实验技术比较先进.特别是选修部分的实验,大都与生命科学新技术、新应用紧密联系.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及干细胞研究等.此外,还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等.
2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实验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2.1实验内容
在高师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生物类专业必修课比重大,几乎每门专业课程均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及人体生理解剖学等实验,每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数均在8~12个.
2.2存在的不足
2.2.1课程内容强调专业性,缺少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联系受传统高师生物课程观的影响,实验课内容倾向于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突出学科专业性,而师范性不明显,验证性实验占据主导,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欠缺,缺少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机联系的问题尤其突出.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生物新课程很注重知识的时代性和前沿性[10],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往往多年不变,不能反映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学生科学素质、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2.2.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就是要改变轻视学生生活的现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和体验知识.从课程标准建议了大量的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实验更加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大多是对理论的验证,更强调实验的学术性,相对而言忽视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自然、社会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让师范生深切地体会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工作的教学质量.2.2.3实验教学缺乏体系建构生物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自然科学,应有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实验体系,但师范院校的实验教学缺乏这种体系的建构[11]75.每一门课程仅从单一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完备性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与本专业其它课程联系不紧密,对课程内容整合较少,因而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如微生物学中的“霉菌观察”与植物学中的“菌类植物”实验内容基本一致.2.2.4实验教学模式化高师生物学实验教材编制模式化,实验设计程式化,即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内容与材料等仪器与设备等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报告[11]76.实验过程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履行三步曲,即按实验指导的要求或教师总结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12].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药品配制等实验的准备过程和实验方法步骤的设计参与度低,对实验方法步骤缺乏必要的思考理解和创新,师范生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2.2.5研究性实验内容缺乏目前,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但仍属于间接获取知识的渠道,对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利.
3有效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
3.1加强高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渗透,增加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教师要致力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了解其基本内容和方法手段.在保证实验课内容达到本科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与高中生物教学联系密切并能充分发挥现有实验条件的实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力争使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部分、经典部分成为高师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主题之一,使得高师生物实验内容与手段上形成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包涵关系.
3.2改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生物学实验手段,使实验内容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实验内容上,应该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岗位的要求,组织各教研室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剔除内容陈旧、技术落后的实验,增加反映现代定量分析、探究性、设计性和综合应用的新实验技术内容,跟上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在实验课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最新研究进展,在课堂讲解或是实验过程中穿插介绍,补充同一个实验的不同技术与方法.有些新技术、新方法,即使因为条件所限不能亲手做,但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如光合强度的测定既有传统的改良半叶法、氧电极法及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法,也有较为先进的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
3.3整合实验内容
在制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计划时,要统筹规划、互通有无、科学整合以及合理安排实验内容,避免学科间实验的简单重复,以增加实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中,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实验内容与方法,这也契合高中生物实验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实际上,高中生物涉及的68个实验,均可按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归入或融入到具体的相关课程实验中去,使学生在大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基本能接触到所有的中学生物实验内容.
3.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将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为实验内容要求由低到高的生物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实验、研究设计实验3个不同层次的新体系[9]101.生物基础实验主要完成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及实验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掌握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训练实验则由学生实验小组(6~8人)自己设计方案、准备药品仪器及独立撰写实验论文,完成大纲规定的提高性内容或感兴趣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设计实验为教师根据本地生物资源或结合本地生产实际而开设的科学研究性实验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科研意识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科学态度.
3.5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准备实验也是一名生物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之一.高师院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如动植物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培养、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微生物菌种制作及消毒灭菌等,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实验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这将提高师范生准备和组织生物实验的能力.
3.6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锻炼文字驾驭能力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实验内容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科学、准确、生动及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能够用生物专业语言表达、组织及研究实验,还应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报告,对表达不准确和书写不规范等情况及时纠正.
4结语
1.实验内容开放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本着丰富实验教学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式的核心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基本的目标,提出以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性质由验证性实验过度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传统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占总实验学时的80%以上,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压缩到20%以内,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2.实验场地开放实验场地是制约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主要原因。以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采用开放式实验室运行机制,结合学科点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选择和设计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验室配2~3名研究生协助管理,仪器设备采用预约登记制度,使用前须经专人培训合格后才能使用。实验耗材按实验计划,由实验室统一提供。
3.实验时间开放以3~4人为一个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室一次可以同时安排6个小组开展实验。实验时间由以前固定时间,改为课程理论授课3周开始至学期末前1周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合理选择实验时间。实验室时间采用预约制,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统一安排。上班时间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节假日和晚上由研究生协助管理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开放实验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取得的效果
1.实验教学方式开放,激发学生兴趣在大多数同学印象中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以实验方法、手段、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过于抽象,通过授课形式讲授或单独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理解效果很差,很难达到掌握实验内容的目的。任何研究都是从好奇和怀疑开始的,通过典型的生物技术实例,如柑橘细胞融合获得原生质体杂种、植物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人类基因组测序及园艺植物基因组测序的不断完成,生物信息学预测基因的功能分析等,这些实例在网络上的介绍与视频非常多,通过网站浏览和视频观看,让同学们真正了解生物技术的神秘与贴近生活的两个方面,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行动。
2.实验时间及空间开放,提高动手能力实验室的开放,即仪器设备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实验人数多、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例如,生物分子实验室的定量PCR仪、PCR仪、离心机、核酸仪、电泳仪、紫外投射仪等,实验时间一旦开放,学生可以用充裕的时间来把实验独立完成,不会被课程所限制。通过开放实验室,本科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次进入实验室。同时,研究生可以一对一或一对三的带领本科生进行实验,开展相关的扩展实验内容,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
3.实验内容开放,自主设计试验在教学内容上打破原有的实验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实验内容组合与创新,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视频资源及生物公司的广告资源,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验条件,突出实用性,根据学校实验条件提出以下实验内容进行选择与优化。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学生打破传统的拟定学时的验证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进行大量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的前提下,自选实验内容,自定实验步骤,自选仪器设备,自己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觉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新的成果,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在实验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独立分析结果,发现问题。
4.实验结果灵活,革新考核与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将与老师的课堂交流转变为通过面对面、QQ、微信等其他平台,对实验进展随时进行分析、讨论及总结,并且学生通过查阅相应的资料,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开放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也避免了同学之间相互抄袭、模仿。因此,既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除在以上方面进行开放外,同时也革新了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与以往实验成绩包括实验课堂成绩与实验报告成绩之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补充了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工作、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考核内容,形成了实验方案撰写(20%)+实验前的准备(20%)+实验过程(30%)+实验结果分析(30%)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分为优、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五种不同的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板书,许多教师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节约板书时间,而且能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充实和拓展生物教学内容,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教材中“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部分介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这个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教师往往无法重现这个实验。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了蜡烛和小老鼠、蜡烛和植物、小老鼠和植物的图片,然后学生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也能够运用知识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因为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展示生物学的一些图片和有趣的生物知识,学生无法真实地观察到一些生物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影片片段,制成动画,收集最前沿的生物信息,然后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时,笔者播放歌曲“熊猫”的片段。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观赏“熊猫”的动画。然后进入内容教学环节,学生结合多媒体,通过播放录像带、展示图片、自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分组介绍“关爱生物”的古老历史、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生存现状,从而引入保护生物的重要意义;又如在讲解“小羊多莉的身世”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影片,然后分析细胞核,这对于学生理解遗传信息库这个问题大有帮助,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克隆过程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能扩充普通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受传统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始终无法了解生物体内的微观变化。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就能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教学“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一实验时,很多学校受试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展示这个实验,所以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草履虫是如何“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的。现在,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用Flash制作了“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课件,将草履虫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和营养液四个不同环境,从而使学生能观察到微观实验中的各种细节,进一步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其中,清水、营养液为对照实验组,盐水、糖水为探究实验组。当然,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高中生物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讲解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要求牢牢把握住举一反三的原则,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并将教材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措施
(一)结合实践,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般而言,高中生物教学基本都是对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究,因此需要借助大量的实验去证明。换言之,高中生物教学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就等同于一门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看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基础的知识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论的理解,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出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开展生物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来探索高中生物的奥妙。通过启发式教学策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二)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倘若高中生物没有实验作为教学基础,则教学就是无效的教学。事实上,启发式教学与实验的相结合,能够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立体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只有利用启发式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重难点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检测”这一实验教学时,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亲手进行实验,向试管中滴加2ml的样品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1ml,摇匀之后,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四滴,摇匀之后,观察颜色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借助语言,增添课堂趣味性
启发式教学策略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教学的语言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高中生物教学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反复斟酌自身的教课语言,强调语言的运用,重视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DNA与RNA之间的异同、RNA的种类及其功能,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DNA与RNA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技术早已经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来。
(四)规范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具备严谨的学习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进行启发式教学,把握住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以此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生物思维,促进学生的规范化学习。例如,在进行教学时要规范生物名词的书写,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
三、结语
1.1自主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式教学提倡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而不是由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够真正热爱生物课、习惯生物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相互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2举一反三的原则
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将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灵活地掌握知识,能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3情感互动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友好往来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2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新时期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首先,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专有名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生动形象的把枯燥的定义转换成容易记忆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2开设生物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果学习生物而不开设实验课程,那么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复杂的生命活动和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增加学生的印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到实验室操作实验,感受实验过程才能够真正了解实验课,真正学会生物知识,实验课的开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置对照组观察酶的活性,清晰明了的掌握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实验能力和学习兴趣。
2.3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技巧,更新课堂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将名词生动化形象化,此外,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生物学的知识、定义和名词。
2.4层层递进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时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必备技能。尤其是作为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可谓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步一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生物学的理论和特性分解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
2.5规范化教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生物学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要求求真求实,学习高中生物也必须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对待生物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规范化教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传授生物知识,坚持准备无误,精准的教授学生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生物名词的大小写和名词的含义,解题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态度,从学习的开始就养成科学研究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
3结语
1.1生物教师多阅读经典生物书籍,增加人文修养
经典书籍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很多教师在阅读经典书籍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书籍内的文字知识,而忽略了其蕴藏的人文思想。如由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是药学著作的经典,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其丰富的药学和生物分类学知识不言而喻,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籍,笔深深的体会到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该书是作者踏遍大江南北、爬山涉水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潜心的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医著,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从作者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热爱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之奋斗的坚韧毅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在现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把对学生培养成才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挣钱的手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己的智慧、人格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尽可能多的去阅读经典书籍,能潜移默化的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2生物教师积极参加人文学科的学术交流,提高人文素养
以历史学为例《,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素养比较浓厚的学科,人类几千年的进化和发展历程包含着人类文明成果和取之不尽的经验教训,从它那里可以扩展视野,增添认识问题的厚度,敬重并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我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多民族、多种文化交融发展历史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回放到历史中,只有用历史来检验和印证才更有说服力。同样,今天的中华文明和炎黄文化,只有用其形成的历史进程才能更准确地诠释它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只有具有了历史意识,才能更透彻地发现并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才能体会出像“血浓于水”这样的词汇中蕴含的人文精髓,才能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感,从而激发出强烈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情感。在这种爱国爱家爱生活爱事业的情感下去从事教育事业,就会无形中将这种情感感染学生并传递给学生。
1.3生物学教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关键的一点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所以,各系院乃至学校不但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师人文素养中的提高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应加强人文方面的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推荐一本好书”、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音乐欣赏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促使其成为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主体。由此达到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陶冶教师情操,完善教师人格,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在学科建设中加大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力度,在系院中形成重人文的风气,这样必将对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2结语
1.1打牢舞蹈基础,传授中国民族舞
民族舞的风格也多种多样,要从民族舞的实用性等多种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在对民族舞的讲解之前,需要对这个民族的地理特征、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对这个民族充分了解之后,对舞蹈的动作进行分解,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学到其中所展现的民族特色。比如“东北秧歌”,“手巾花组合”是练习踢腿功,“跳踢步”可以彰显活力。所以这种舞蹈对幼儿教学很有帮助。还有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都非常有实用性,通过掌握这些练习,可以对幼儿的灵活性、协调性训练有帮助,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1.2结合幼儿特点,激发创造力
根据幼师教学特点,要先弄清楚幼儿教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了解教学内容。学习少儿舞蹈,可将舞蹈的教学进度与内容相结合并了解专业术语加以记录,学习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方式等,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创编的过程中,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论编得好坏,都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有信心去创编舞蹈。创编出优秀的舞蹈对于幼师专业极为重要,所以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学好民族舞蹈与少儿舞蹈。
2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
2.1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身体差异及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可以集体授课,也可以一对一的辅导,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将舞蹈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贯穿其中,使形体、动作快慢、协调性等逐步提升。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制定适宜的方法。比如一些文化课成绩好,但舞蹈功底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对舞蹈动作要领的提升,对舞蹈的欣赏力和教学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对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但有舞蹈学习天分的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对舞蹈产生兴趣,对于舞蹈的规范性要严格要求,认真地上每一节课,也要培养一颗爱心,对于幼儿的教育更为重要。.
2.2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技巧
教师应坚持将舞蹈的知识技能与舞蹈创编能力融为一体的理念。首先,鼓励模仿动作。以参与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看舞蹈表演从而进行模仿,再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身体对动作的感知和协调性来体会动作的要领。其次,进行联想,多次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以前的舞蹈动作及其舞蹈的精髓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动作及其方法,可以巩固动作,也能培养出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进行想象,创新舞蹈。舞蹈创编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创作乐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作中,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3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培养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方式,从而展现美的语言。舞蹈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舞蹈本身的动作连贯性、协调性等;舞蹈老师的形体美。舞蹈本身的动作示范,首先要把动作全面地示范出来,让学生对舞蹈大致有个了解,同时学生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使老师在学生之间树立较高的威信,有助于以后管理学生。然后是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的统一。舞蹈老师的形体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言行都会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的艺术涵养也对学生美的追求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师用肢体语言传递着美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阐述观点及内容,亲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师范学生的舞蹈教学质量。
2.4运用多种语言,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舞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具备的三项语言能力:专业语言、感觉语言、形象语言。专业语言指在舞蹈教学中,能对所教的舞蹈按专业要求准确地表达出来。感觉语言指教师能以正确的思维感觉来引导动作的规范性。形象语言是在专业语言和感觉语言的基础上的升华,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赋予舞蹈的活力。这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提升。教师在对舞蹈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要做到言简意赅,使学生容易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中的“体验”,必须要学生亲自的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生生物知识的动力;体验式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法,教师在设计的各种情景下讲授生物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氛围
体验式教学法中重要一环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尽量交流、沟通共同的经验和所能理解的知识程度,这样不仅能让师生都融入到自己构建的教学氛围之中,也让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信赖和鼓励。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到底适应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生物知识学习的程度,这样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学。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现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体验式教学所占的优势,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尝试。一种是不明白该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不肯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另一种是大胆的去尝试了,可是却没有收获到想象中要的结果,这也打击了教师们想改革教学方法的信心。针对这些情况,下文主要浅析几点体验式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一)构建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情境教学时目前各种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也同样适用,教师根据生物的教学目标,构建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到真实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可以构建情境来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一节课的考试阶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针对情境的构建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境,将书本上较为难懂、抽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见的情况,让生物知识更加的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细菌作用的知识时,由于细菌较微小,并不能被我们所直接的观察到,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就可以将我们生活常见的“腌咸菜”和“凉拌菜”的事例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认识到细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技术,在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运用以体验式教学法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到,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件的展示,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知识时,由于大多数学校实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并不能构建太多的情境,这时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了,教师可以讲这一章节的知识,制作成动画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在教学课堂中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亲自的看一遍,比教师照着书本讲几遍更容易让人理解。
(三)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识源于行动”,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所难以理解的点,再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亲自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纯的实验中,学生就提出了“玻璃棒为什么只能朝一个方向搅拌?”传统的教师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这样学生们仍然不明白,只是记住了答案。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利用小棉线来代替DNA来做DNA收集的实验,一组的玻璃棒始终朝一个方向去收集棉线,一组随意的改变玻璃棒的方向来收集,最后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得到的结论,这样不仅让学生直接的体验到结果,也让学生们懂得主动去探索。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