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1:29

导语:在农业综合开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 

 

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为重点,加强项目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项目区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1]。自1995年以来,芜湖县先后在易太、六郞、陶辛、方村、花桥、红杨等14个乡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芜湖县农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1.1加速了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抓好良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提升优质粮油产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程度的基础。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平台,紧紧抓住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这根主线,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的种业集团协作,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新品种开展不同层次的试验,对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进一步扩大面积进行示范推广。15年中,先后引进水稻、油菜品种近400个,开展粮油新品种生产展示近800 hm2。根据大田生产用种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县95%以上的推广品种是在综合开发试验示范中筛选出来的。目前芜湖县水稻品种每2~3年就更换1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率达96%,油菜良种覆盖率100%,优质率达99%以上。由于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引导,芜湖县新品种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品种优良率和产量稳步提高,2000—2003年连续被安徽省农委评为优质良种示范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先进县,2003年获省“农产品优质化创建十强县”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农委确定为优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示范县。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的基础上,2008年芜湖县实施芜湖市1.33万hm2超级稻推广工作,当年推广超级稻3 000 hm2,2007—2009袁隆平院士连续3年来芜湖县考察,目前芜湖县超级稻推广已过6 666.67 hm2。 

1.2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启动下,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有限资金,先后引进推广了水稻旱育秧技术,1996年后进行改良推广,年推广面积8 000 hm2,最高年份应用面积1万hm2以上;1995年起示范推广软盘抛秧技术,并开展了水育旱管方面的技术研究,年推广面积3 333.33 hm2以上;1998年起重点推广水稻免耕直播技术,年推广面积达6 666.67 hm2;1998—2002年开展了优质双低油菜综合技术运用与高产攻关,年应用面积1.67万hm2,并获农业部一等奖;2004年起开展水稻集成技术的应用,2005年应用面积达2.67万hm2,2006年3.33万hm2以上;2005年引进无盘抛秧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2006年推广面积1 013.33 hm2;为适合集约化生产需要,2003年起与农机管理局协作,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年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2006年全程机械化应用率达90%以上;1997年实施推广油菜“一杀一封”免耕移栽高产配套技术,全县化除率已达98%以上,同年实施无草害、无螟害工程;1998年起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同年引进推广农作物秸秆速腐技术、沼液肥料和有机肥增施技术;2000年起引进农业专家系统并在水稻、油菜生产上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5.33万hm2;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起动下,2005年起芜湖县全面开展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4万hm2。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更改进了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1.3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注入了活力 

为有效地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5年来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芜湖县耕作制度特点,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在项目区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组装配套,并开展高产高效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先后开展了“油-瓜-稻”三杂配套、“油-瓜-棉”立体种植、“早白菜薹-早熟毛豆-秋延西瓜”、“早白菜薹-土豆、西瓜-杂交水稻”、“油-棉套栽”、“烟叶-稻”一年两熟轮作等为主的高效栽培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2000年这些模式被县委确定为“傻瓜技术”,力倡在全县范围内应用推广,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hm2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高效模式运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芜湖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粮经作物的协调种植[2],提高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推动了种植水平提高 

开展高产攻关示范是推动全县整体种植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多年来,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综合开发科技措施,在涉及到的项目乡镇坚持开展“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粮油无公害生产基地。15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开展粮油高产攻关511.9 hm2,高产栽培示范近4 000 hm2,已建立镇级无公害生产基地5个,面积1.33万hm2。在抓攻关示范上,农技中心组织工作队进村驻点,高级农艺师主抓万亩示范基地建设,农艺师负责千亩示范片的具体指导;每个高级农艺师抓好1个66.67 hm2高产攻关点,在示范区内,县镇技术人员协助高中级农艺师抓好示范片、攻关点及上门入户的技术指导,不留技术推广死角。此外,在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每年每名农技人员联系10~15个科技示范户、3~5户种植大户、2~4个示范村,达到点面结合的示范效果。15年中,已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2 502个,种植大户668户,开展现场观摩91场,观摩1.94万人次。高产攻关示范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县种植水平的整体提高。 

1.5提高了农民素质 

农业科技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这也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在项目实施结束后,为造就一批稳定的土专家队伍,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从栽培、植保、土肥、环保等专业站所抽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了科技培训“讲师团”,编印有针对性的乡土教材,在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并根据农时季节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关键性技术应用培训,年办培训班100场次以上,培训咨询近2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万~20万份。此外,利用项目实施契机,以乡镇为单位,县镇两级组成联合技术指导组,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在全县开展巡回指导,指导农民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素质。

1.6以项目实施为基础,组织开展订单农业生产 

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芜湖县优势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为增加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做好农业综开发工作,2000年县农技推广中心以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为依托,创建了533.33 hm2六郞专用品种示范区,在专用品种示范区内单一品种区域化种植,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3],同时积极与加工企业合作,为企业与种植农户牵线搭桥,开展订单生产。在技术服务上,为他们筛选品种,通过测土配方,开展精准施肥,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科学水肥管理,达到健身栽培,通过植保技术承包,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力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先后与企业协作,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累计面积达1.87万hm2,创建无公害大米品牌8个、绿色食品品牌3个、无公害蔬菜和茶叶品牌6个,开展水稻订单生产近9.33万hm2、油菜订单近6.67万hm2。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的创建,提高了芜湖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水平。 

1.7促进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 

运筹项目资金,在项目区创建和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栽培与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机收、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措施。在项目实施中芜湖县共组建配方肥销售网点36个,年供肥能力5 000~6 000t,直接供应配方肥1.33万~1.67万hm2,辐射采用配方施肥面积1.33万hm2,累计年采用配方施肥面积2.67万~3.00万hm2;创建机耕机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在水稻播栽与收获季节对全县水稻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以全县668个生产大户、40个农资经营户为依托,组建了16个植保统防统治技术承包社会化服务队,年实施和辐射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2.67万hm2以上,辐射带动清水、火龙岗两镇面积1万hm2,统防统治年累计面积3.67万hm2。利用协会+企业抓主推品种应用和提升粮油品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粮油订单生产超过20万hm2,其中开展水稻订单9.33万hm2,油菜订单6.67万hm2,小麦订单4万hm2。 

1.8提高了农技人员服务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技推广资金的不足,使得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得以运用推广。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县农技推广中心先后引进先进实用技术12项,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这期间先后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4次,市县级科技进步奖19项,有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3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安徽省学术和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获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4人获农业部先进个人,1人获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标兵;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心技术人员15年中先后有92篇学术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50%的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编写项目论证,承担项目实施和撰写实施总结,并具备承上启下接纳培养后辈人才的能力,提高了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整体水平。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比例,建设展示中心 

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在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所占比重过小,每年在项目实施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及新技术运用方面推广有限,建议提高农业科技措施资金比例。农业综合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展示每年随项目实施镇的变化而更替,虽然扩大了示范展示范围,但新技术的应用从农民接受到熟练应用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断的变化地点,不利于项目区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另辟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建设一个稳定的、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展示中心,重点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科研成果。 

2.2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学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开项目中对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科技成果缺少应有的支持,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对引进农业科研成果给予资金支持,对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将成果进行成功转化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2.3创建社会化服务意识 

加大对协会的扶持,利用项目实施契机,创建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在项目区扶持成立一些协会,如粮油种植协会、棉花生产协会、植保社会化服务协会、产业化协会等,构建“协会+农户+企业”的平台,开展“统一良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措施[4],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4提高农民素质 

狠抓农民素质的培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是综合性的,在农田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大,在项目区核心农户培育上缺少应有的奖金扶持。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把造就农业生产第一线专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推广中心从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环保等专业站所抽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科技培训“讲师团”,对项目区内农民集中与分季节开展技术培训,对核心农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培训,加强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农民种植素质。 

3参考文献 

[1] 徐世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10):31-33. 

[2] 刘大军,王解新.新田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1):37-38. 

第2篇

今年,我驻点河市镇村。该村地处河市镇西南方向,三面环山,总人口余人,耕地亩,山地亩,主要种植柑桔、龙眼等农作物。年经济作物效益显著,农村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市场变化,农产品价格下滑,利润大幅度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和亮点,现有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外部工业区建设难以惠及农民;农民增收缺乏支撑,规模较大的产品增产不增收,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缓慢,村里现只有两家小型鞋业加工场,经营困难,而相对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却未能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因观念陈旧、技术技能缺乏、就业信息不灵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向相关产业转移。具体分析如下:

一、劳动力就业格局

年,全村劳动力总数人,(劳动力指岁-岁从业人员,下同),其中:男人,女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人,初中文化人,高中文化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人(其中从事水果场承包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人,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人。××年全村劳动力总数人,其中男人,女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人,初中文化人,高中文化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人(其中从事果场承包人)在村从事手工加工业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人,长期外出打工从事其他行业人。农村岁以上的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未能掌握从事工业生产必要的技术或技能,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农民原来的收入都比较高,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①年岁的长期外出人员中,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有一部分人员回村从事手工加工业。②××年岁,在家人员比较多,他们受家庭和农活的约束,又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大面积转移,只能依靠技能的提高和本地企业的吸纳。)

二、农民收入情况

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万担,平均销售单价元担,每担生产成本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元,柑桔总盈利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万担,平均销售单价元担,每担生产成本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元,龙眼总盈利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外出承包果林场等盈利万元,外出从事其他行业收入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万元万元,人均元。××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增加到万担,平均销售单价元担,每担生产成本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元,柑桔总盈利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万担,平均销售单价元担,每担生产成本元担(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元,龙眼总盈利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等盈利万元,外出劳工(含小商贩)等从事其它行业收入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万元,人均元。由于村主要农作物只有三种,没有相应的农作物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品种单一,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农民收入受市场价格变动大。加上农产品技术含量低,未能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偏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出现增产不增收。此外,交通设施落后,也制约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生态型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村农民收入来源情况单位:万元(①农闲时外出打工人员,因流动性比较大,其收入未能统计。②其它产业指外出劳工从事各行业的收入。)

三、劳动力转移动因

村农业属粗放型,农村品结构单一,质量不够精细,技术含量不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加上加入后,关税下降,农业保护垒壁逐步消失,国外农产品(如进口优质水果)冲击市场,国内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保鲜措施不足,未能形成农副产品产业链,导致销售时间短,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出现亏本,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迫使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为提高收入找出路。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力的,劳务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动力的,劳力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的%,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外出劳工人员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收入也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的收入)

四、发展思路

面对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双重目标,发展社会事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任务。我们认为,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抓好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做好农村闲置劳动力的调查工作,了解他们的年龄、爱好、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工薪要求等;其次要摸清我区产业工人的需求情况,做好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之间的桥梁作用,尽量培训河市工业区所需的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在今后一至两年内在当地就业,(能减少住宿费用、伙食费用,又能关照到家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力转移和企业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⒉积极研究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目前村共有水田左右亩,每户平均亩左右水田地,许多青壮年不愿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成本太高,同时也制约劳动力的转移。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把短期闲置劳动力转化为长期闲置,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也可先进行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土地集约经营的压力)。

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共有山地左右亩,年产柑桔万担,龙眼万担,占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但这些产品质量不高,精细不够,有的上市时间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今后要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指导,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种植速生丰产林、野山辣、反季节蔬菜等农作物和水果高接改良,分散市场风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水源保持能力。

⒋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村水源严重贫乏,现有的两个小五型水库存在渗透现象,每年万元的村财收入是难以解决水库的维修问题,今后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解决水库问题。

⒌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公里,生态环境优美,村级公路面窄,弯度大,严重制约农产品的外销,生态开发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天人的学生和大量村民面临交通安全的威胁,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拓宽完善现有的公里公路。

五、意见和建议

要改变村的现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前提,乡村公路、农业设施建设是基础,大力引进各类企业,增加人气商机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订单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⒈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取消歧视性政策,避免出现类似干部下乡“补贴”,农民进城“收费”,农村三级办学,城市包干办学的现象。其次,要大力发展工业小区,壮大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阵地,对吸纳和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要给予扶持和奖励。再次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出台针对入城农民工的经济适用房或解困房政策,把城镇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转化为常住人口。(购房农民必须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用和集约化经营,低价转让农村旧房,有利于农村的整体规划和旧村改造)

⒉做好相关服务,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力度,排除成年人学习劳动技能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充分发挥村、镇、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就业岗位信息和劳动力情况信息,强化沟通协调,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再次要做好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利用敬德职业学校,选择好就业方向,采用校企联办的方式,积极培养农村初中毕业生,使他们具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要针对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企业用工的需求,采取镇村组织,劳动部门协调,企业培训,政府扶持的方式,做到边学边用,培养实用型劳动者。

⒊根据实际,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涉及到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等,是解决我区农业生产水平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市场风险大的有力措施,是解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重要方法,鉴于我区的现状,在符合区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放在山地开发,选择一至两个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水利设施,山地给水灌溉,果树高接改良,产品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指导,实行多种经营分散市场风险,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扶持生态性开发企业,努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第3篇

    [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 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即加强生态 环境 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 旅游 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 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 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 即“人无我有”的经济, 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 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 即“人有我廉”的经济, 也就是具有明显低 成本 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 管理 、 历史 等因素形成的。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首先, 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企业不是特色经济。其次, 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 市场 , 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 其经济就越有特色。第三, 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 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 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 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 有了特殊意义。从这个角度看, 没有名牌产品, 产品都是大路货, 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 地理 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

(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 药 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这些都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此外,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青海湖、塔尔寺等都是具有垄断性的顶级品牌,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青海省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所拥有的经济、 社会 资源的有机总和,涵盖了该地区的自然、物质、技术、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 交通 运输 方面,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和兰青铁路复线的开工建设,青海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宁、格尔木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公路运输已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运输网络,基本实现了西宁出口道路高等级化。西宁、格尔木机场完成扩建,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航空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园区建设方面,全省园区建成面积近14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00 余家,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 100 余亿元,实现生产总值近百亿元。 工业 园区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西宁的城市品位和资源配置效率,解决了一大批 农村 劳动力和城镇人员就业问题,带动了民间投资、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促进了能源、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带动了产业聚集。人居环境方面,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广场、公园、生活小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省会西宁市已摘下省级园林城市桂冠,格尔木市荣获“

(三)具备发展高原特色 经济 的基础。青海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已基本上形成了以盐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铝、高原农牧业、高原 旅游 业、中藏 药 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基础。以水电、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的能源 工业 ,以盐湖资源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冶金等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迅速, 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较快,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农畜产品数量大,开发前景好。矿产资源丰富,盐湖资源储量巨大,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柴达木盆地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高原风光、丰富的遗址古迹、古老的宗教 文化 、绚丽的 民族 风情,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 地质 储量分列全国的第10 位和第4位,涩- 宁- 兰输气管道建成通气,管道沿线地区已用上了清洁的油气资源。全省水能储量在1 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 条,黄河上游水电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火电厂、水电站、光伏电站正在建设。

三、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一些认识

第4篇

摘要:通过对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类别、级别分析,归纳出从化区资源分布特征,在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从化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对策

发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近年来,从化区积极实施“旅游旺市”战略,开展了农家乐评星级、扶贫、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更是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2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景点资料,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乡村建筑与设施、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人文活动等。

3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级

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的评定,将生态庄园定位6级、五星级农家乐为5级、四星级农家乐为4级,以此类推,一星级农家乐,未评定景点为零级,共计7个级别。

4从化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1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

目前,从化区旅游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大多是依托城区、景区的菜品饮食类,乡村建筑与设施次之,以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和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为主,人文活动、生物景观较少。

4.2分布以道路及重点景区为导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道路导向特征明显,主要沿105国道延伸发展,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5发展对策

5.1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从化区市乡村旅游现有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特色美食、生活体验类居多,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针对从化区现状,未来发展产品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增加绿野田园游览、野菜野果采摘、教育劳作体验等产品;(2)丰富和挖掘民俗节庆类活动产品;(3)扶持完善乡村民宿类产品。

5.2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根据从化区地形地貌特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总体规划为“一带一轴五片”的空间结构形态。“一带”指沿105国道发展的旅游休闲汇集带;“一轴”指沿355省道发展的旅游休闲延伸轴;“五片”指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划分为5大片区,分别为:山野乡村、温泉乡村、田园乡村、古风鄉村、西部乡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景点分布特征,划出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具体如下:万花园名花示范区、大金峰花果示范区、外婆家兰花生态示范区、良口镇美食休闲示范区、温泉乡村教育示范区、溪头乡村生态示范区、灌村果园度假示范区、响水峡农家野趣示范区、蝴蝶谷科普示范区、太平街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钱岗古村落示范区、茂墩水库库区养殖示范区。

5.3基础设施建设

5.3.1道路交通设施。拓宽、改建一批镇村级道路,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增加停车设施、路标指示,完善道路管理、修缮部分山道,对于一些难、险路段增加防护措施。

5.3.2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完善细致的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维护,实现各示范村“村村上网、户户可查、双语宣传”。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节水灌溉,管理体制,措施

1引言

榆林地处干旱半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398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01亿m,人均水资源量910m,属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不能满足建设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灌溉用水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以上。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榆林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榆林市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着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增加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对灌溉要求的提高,相应地对农业节水灌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着新形势。

2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2.1节水灌溉面积

榆林市近年来节水灌溉发展速度较快,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至2007年底,全市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62.81万亩,其中:喷灌面积1.37万亩,微灌面积0.44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7.25万亩,防渗渠道控制灌溉面积25.3万亩,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24.84万亩。近几年来围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等,建成了30多个不同规模的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园,这些示范园初步形成了从输水到灌水、从工程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2.2节水灌溉技术

已由过去的单项节水技术研究发展到综合节水技术体系研究,把工程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措施作为农业节水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展了综合试验研究。根据全市各地经济条件的不同,提出了黄土丘陵区、井灌区、等不同类型的节水模式。涌现出米脂孟岔、靖边东坑等一批节水高效产业典型。

2.3节水灌溉设备

建成了节水设备开发中试基地,研制或引进了管灌、喷灌的系列配套管件,温室大棚微灌成套设备,低压喷水管喷灌成套设备,新型混凝土构件成型机等。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引进推广使用了美国雨鸟、英特耐克、以色列艾森贝克、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以及北京绿源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或厂家的几十种节水灌溉设备,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

3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

3.1面临的形势

榆林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争水现象较为突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全市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虽然不高(约占25%),但其对用水保证率要求高,越是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的现象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将大幅度增加。过去以向农业灌溉供水为主的水库,不同程度地转为向城市或工业供水,因而可供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越来越少。

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水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全市农业灌溉中仍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现象,水的利用效率不高。据统计分析,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平均仅为0.45。在现行农产品价格体制下,农业供水收益远远低于工业供水和生活供水,随着用水“多元化”的加剧,农业用水的缺水局面有更加严峻的趋势。

随着国家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被逐步取消,村内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面临地方筹集和匹配困难难度增大,且不能向农户指令性摊派的新形势,发展节水灌溉如仍沿用过去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则难有成效。

3.2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全市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水资源相对充足地区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致使有些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六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

4加快节水灌溉的措施

4.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的措施:对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推广和规范力度。

根据榆林的实际情况,供水单位可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一是按照《公司法》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二是非公司法人性质的非赢利企业;三是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广泛吸收用水户产参与灌区经营管理,明晰产权,合理确定灌区专管机构与用水者协会的责、权、利,改革运营机制,以充分调动与激发用水产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2全面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

对灌溉超定额用水要加价收费,对节水灌溉工程要根据其节水效果并结合当地发展水平给予补偿,要使农民对节水灌溉的投资获得不低于平均投资利润,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灌溉发展。

4.3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

改革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投资体制,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资金高效利用、滚动使用的合理方式,开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各种资金渠道,实行“多元化”融资,改变过去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4.4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

要根据各县区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植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要根据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需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第6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新时期高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搞好农建工作的主要对策。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治水、改土、增绿”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共建设各类农建工程2 400余处,累计投资2. 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改造中低产田0. 6万hm`,复垦整理土地433. 33 hmZ,荒山造林0. 37万hmZ,基本解决了全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2003年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投资1 5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00余万元的生态园区建设、投资500余万元的机械化保护耕作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理清农建思路,明确主攻方向

“煤多水少,人多地少,路好树少”是高平市的基本市情,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高平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从市情出发,确立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两改”(改水、改土)为内涵,以“三山、三区、三线”为主战场,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根据这一思路,高平市在农建工作中实行了“三个集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三个集中”是农建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向交通干线、丹河沿线集中;向市区和小城镇周边集中;向养殖小区、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集中。“四个结合”就是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同调整产业结构的“六大基地”建设和骨干项目相结合;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生活、生产、投资环境相结合;同创建一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相结合。

2突出农建重点,创精品,出效益

几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规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突出改水。近年来,天脊化工集团投资17亿元的“4060”工程、晋丰集团投资10亿元的“3652”工程、三甲焦化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大型白煤炼焦项目等一批重量级的调产项目陆续在高平落户,对水资源的供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2003年高平市及时启动了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供水能力1 786万m3,并可在确保0. 21万h mZ农田灌溉的同时,满足西部工业园区三个工业项目一期工程的用水需求。此外,高平市还大力实施节水灌溉、煤矿废水利用、饮水解困等工程。几年来,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解决了150个村8万余人的饮水困难。

二是突出改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耕地资源占补平衡,高平市委、市政府把集中改土作为农建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来抓,近几年共开发复垦土地433. 33 hmZ,新增水地266. 67 hmZ,完成机械化保护性耕地0. 2万hmZ,中低产田改造0. 6万hmZ,基本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占补平衡,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突出“增绿”。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近几年来,高平市集中力量在“三山”(羊头山、七佛山、西山)、“三线”(长晋二级路、207国道、曲坪线)、“三区”(西部工业园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区)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通道绿化100 km,太行山绿化造林0. 33万hmZ,旅游景区绿化200 hmZo

四是突出“增收”。增加农民收人是深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落脚点。为此,高平市委、市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建成了原村、河西、寺庄、府底等高效农业园区和寺庄、唐庄、陈区、米山、永录等优质生猪基地,拟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和农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第7篇

20*“*”最后一年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我县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422.24万元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及位奇镇高寨村五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位奇镇高寨五社140户655人1015头(只)畜饮水问题建成了装机容量600千瓦李桥水库坝后电站和西干渠电站实施节水增效示范县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250亩开工建设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完成了本年度建设计划任务全面完成了灌溉管理指标任务计划实灌面积29.07万亩实际完成29.68万亩;计划春灌面积7.67万亩实际完成8.28万亩占计划107.9%;计划夏灌29.07万亩54.4万亩次实际完成29.44万亩58.33万亩次,分别占计划101%和107%;计划秋冬灌面积21.2万亩实际完成21.5万亩计划征收水费522.7万元完成水费收入522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57万元人饮水费65万元;实际征收水资源费20万元,河道采砂费2.0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370万元纯收入36.5万元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核定水权、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行、多水一体”管水用水机制强化责任科学防控抗旱防汛工作取得成效全面完成了当年目标任务为“*”实施打好了基础为全县水利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措施坚持不懈保质量

针对目前水利建设项目多、投资大、资金渠道广、管理形式多样实际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从严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责任制等规定

一“阳光操作”加强资金管理对李桥水库除险工程、人饮解困工程、寺沟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日协贷款节水灌溉工程、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施工都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依据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要求配备专职财会人员严格遵循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实行报帐制原则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和安全使用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充实技术力量落实了行政领导和工程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三重视抓好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施工单位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采取以水治水有效措施促进受益村社群众投工投劳不误工期,确保施工灌溉两不误还结合各工程实际编制了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施工管理奖罚制度标段负责人岗位职责质检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和办法

四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建设亮点工程奋斗目标始终把打造精品工程意识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从勘测、设计、备料、开挖、衬砌、浇筑、养护到渠岸整修都一丝不苟地抓紧抓好

五加强工程监理严格把关,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失误为管理和使用创造更好条件

六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解决施工中问题在西干渠建设中对未发生冻胀渠段采取在原浆砌料石渠上现浇套砌150#砼新渠办法改建对冻胀严重渠段采取拆除原渠置换基土办法并利用原渠料石干砌恢复断面后再现浇新渠办法;对地下水位高渠段采取埋设地下排水管道排水置换基土干砌料石衬砌恢复原渠断面后再浇筑新渠办法共铺设排水管道1890米有效地解决渠道冻胀问题

二、深化内部改革水管单位活力明显增强

水管单位改革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既要吃透改革政策做到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又要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深化单位职工人事改革同时拓展领域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积极与人事部门联系率先在水利系统打破以往学历、资历、论文为主评定原则而以工作能力实绩及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主职称评定办法评定符合市内有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同志19名为长期在基层工作没有学历而业绩突出一些同志创造了良好机遇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大舞台激励了广大一线工作技术人才

2、深化水利单位领导层改革我们在全系统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和全员竞争上岗后将改革领域进一步拓宽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队、霍城河水管处6名副科级领导进行了公开竞争上岗结合我县实际打破了工人和干部身份界限严格竞聘程序稳步推进了两个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改革达到了“上岗理直气壮、离岗口服心服”效果建立形成了高效协调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了单位内部活力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单位发展动力

三、加快供水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社会服务

我们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服务"三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事来抓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扩大供水范围完善供水社会服务体系5年来采用建设水厂、铺设管道、修建机井、截引、蓄水池相结合形式形成了以自流引水与加压供水为主要形式供水工程解决了11.8万人饮水问题新上项目一步到位供水到户对原来建设供水点进行拆除改造引水入户、水表计量、总表控制、分户结算、方便群众、节约水量为了这项投资较大受益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我们费力气、下功夫加强对农村自来水管理出台了<<管理办法>>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考核内容各基层水管单位也相继出台农村自来水管理暂行办法开通了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积极推行承诺服务挂牌上岗加大了人饮工程管护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群众非常满意、称人饮工程为“德政”工程、富民项目

20*年工作打算:

20*年实施”*”规划第一年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年结合我县水利工作实际确定以下目标任务

1、工程建设及项目争取:

(1)继续实施完成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完成主副坝填筑工程力争10月底下闸蓄水

(2)开工建设李桥水库震后修复工程完成大坝后坝坡干砌石砌筑和前坝坡整修大坝防浪墙改建等建设内容完成投资477万元确保年底验收

(3)开工建设东沟—下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李桥乡东沟、西沟、周庄、上寨、下寨六个社3345人饮水问题

(4)争取落实霍城上下西山、清泉郇庄等7000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争取落实投资280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5)争取落实三十六道沟水库加固除险项目资金276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6)争取马营河灌区20*年度改建项目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经省水利厅审查通过上报水利部投资2400万元

(7)积极争取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

2、灌溉管理指标:计划实灌面积29万亩春灌7.5万亩夏灌29万亩53万亩次秋冬灌21万亩年引提水量13510万立米其中:引河水9200万立米提取地下水4310万立米计划征收水费534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64万元人饮水费70万元计划征收水资源费30万元河道采砂费2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500万元纯收入38.5万元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实,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落实马营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项目

三加强水资源管护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加强水利管理确保各类工程运行安全和输水畅通

五提高依法治水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宁夏西吉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实行退耕还林以前,“十年九旱”,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程进展顺利,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逐年增加,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并进行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再次,“育了人”,通过工程实施,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近年来,西吉县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必须进一步针对新的问题与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退耕还林的顺利开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实行粮食、现金、种苗费等方式的补助,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使其退耕还林的目的,既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由于规划和计划不当,造成财政补助经费短缺,补偿不能够及时兑现。

1.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

一是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量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二是在部分退耕地区,农民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造成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权益

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一是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二是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

1.4不注意发展后续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关系到生态效益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实现。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应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方案,做好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确定造林面积、树种,以乡土物种为主,提倡造混交林,慎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1]。技术方案落实到小丘地块,退耕农户按户登记,按村编号,以片成图,编写报告。二是做好整地工作。整地质量影响树苗成活率、幼林生长和水土保持,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挖穴呈“品”字形排列,保留植被带以控制水土流失[2]。三是把好种苗关。纳入退耕还林苗木,必须有“一签两证”,即出圃标签、苗木合格证、苗林检疫证。严禁使用劣质苗或挖野生苗上山造林。四是做好栽植工作。退耕还林造林方式必须是人工苗造林,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3],抓好起苗、运苗等环节,选择阴雨天气,随起随栽,做到深栽、压实、苗正、不窝根。五是把好验收关。检查验收责任重大,对于不合格苗木,应及时返工。六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退耕还林档案不仅是工程评价的基础,也是政策兑现的可靠依据。档案内容包括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说明书、竣工小丘一览表、退耕农户一览表、竣工验收书。农户档案包括申请书、合同书、检查验收卡、农户分户卡、林权证。七是做好法律宣传工作[4]。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其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便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3结语

退耕还林工作政策性强,标准高,要求严,要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落实“三个到户”,即造林、植被保护落实到户;粮食、现金、种苗补助兑现到户;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林木权落实到户。同时,要搞好“三个结合”,即退耕还林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只有这样退耕还林工程才能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为民造福工程

4参考文献

[1] 李积德.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0(1):73-74.

[2] 向甲斌.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j].陕西林业,2010(1):20.

第9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度化,但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其要求,出现农村金融的缺失。农村金融缺失的原因很多,制度经济学认为,农村金融的制度缺陷是农村金融缺失的一个重要根源,因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随着农村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但是,在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于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严重的资金“瓶颈”。这种农村金融支持的缺失,使农村陷入了一种“资金少——效益差——农村贫困——资金更少——效益更差——农村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使得许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缺乏金融支持而无法正常启动。

一般认为,农村金融支持的缺失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密切相关,但从理论上讲,相关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金融制度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其产生与变迁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按照某种意志与外来模式人为安排的,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框架,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演进过程的结晶。也就是说,我国农村金融扶持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央连续5年的1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一种既能弥补“市场失灵”,又能避免“政府失灵”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结构优化、产权明晰、机制完善、监管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

一、国家或政府层面

首先,应该完善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农村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_一方面,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一是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实际,尽快制定出台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法、农村金融监管法,如《农村金融法》或《农村合作金融法》等,就农村金融性质、法定存款准备金、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使各种合法资金放心进入农村金融组织,结束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参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经营管理的无序局面;二是借鉴国外的实践,制定有关支持或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三是要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地方政府要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大力支持司法公正,保障政府信用,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

其次,国家和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和失信惩罚机制。一个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而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建立起有效的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在这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政府要带头讲诚信,提高行政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政府和司法机关要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政绩考核指标,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农村信用环境工作机制。此外,工商、税收、金融、司法、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要联手打击逃废债务行为,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失信者进行严厉惩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外,国家还应该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包括农村土地产权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改革,比如构建农村金融财政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机制等。

二、金融机构层面

(一)正规性金融层面

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农村信用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他们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因而应该根据各自的业务重点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第一,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农村信用社支农地位不动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激活其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真正成为服务“三农”发展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但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出现了“去农化”倾向,有着强烈的商业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合作”性质退化,“商业”性质增强。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务必坚持“三农”方向,防止“去农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当前要着力抓好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建设,大力抓好经营和发展,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

第二,大力推动商业性金融立足农村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大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从农村市场全面退出,应该通过市场化手段发挥支农作用,在农村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即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同时,发掘优质客户,并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存、贷款种类,在支持“三农”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盈利目标,开拓经营范围。

第三,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强其“三农”服务功能。一是对农业发展银行重新定位,将其营业网点铺设到县级及中心乡镇,并延伸服务对象,在做好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备信贷业务的同时,应适当拓宽业务范围,积极介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办理其他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转贷、委托业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支农活动,探索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新路子。二是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进一步扩大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的功能,使国家开发银行能够参与“三农”开发,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第四,加快邮政储蓄机构的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被批准筹建,其业务重点将是面向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民间金融层面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正规性金融的长期缺失,使得农村民间金融异常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农村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金融监管,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安定与团结。’因此,应该积极推动民间金融合法化,引导民间金融的合理、健康运行,使之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可制定《民间融资法》等相关的法律使民间金融合法化,这样既可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又能使其获得应有的权益和保护;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业行政许可审批,允许民间以多种形式兴办金融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民营银行,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更好为“三农”服务。此外,银行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民间金融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及时、准确地披露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

三、其他层面

首先,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机构。一是要根据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养业的风险特点,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连续三年的中央的1号文件也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充分表明国家应该成立农业风险基金,组建专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信贷机构提供风险保障,监督和管理众多农业保险基层机构。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保险,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地区性合作保险组织。三是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险种,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通过上述措施,在农村地区形成一个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体、农村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辅的多层次保险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村信贷资金安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