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温州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1:29

导语:在温州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温州文化论文

第1篇

赵翼与扬州

莫友芝扬州访书

夏之蓉文学思想研究

扬州文库提要述评

刘师慎墓志铭所述其死因分析

《天义》对秋瑾案的反应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

试论姚文田《广陵事略》

清末民国江都区仙女镇木业概况

我的私塾生活

乔莱出生年代辨误

清初界画家李寅考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校正

阮元与礼祀洲、礼东洲(世业洲)

《(雍正)扬州府志》之《风俗志》研究

瘦西湖的文化内涵(上)——瘦西湖文化研究之二

露筋祠传说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江都彰墅庙十王图壁画的调查与初步研究

关于弘扬扬州古琴文化的战略构想

《太平广记》所见唐代胡商:以扬州为中心

秦淮海“东园”何处?——兼与徐培均先生商榷

博学于文——刘宝楠《论语正义》论礼及习礼

古代扬州城市经济生活特殊形态考察——明清扬州夜市考析

张潮在扬州的刻书事业

汪舸生平考探

京师大学堂文学教习桂邦杰诗文辑论

吴仲坰和他的篆刻

一表英风怎能潜藏绣幕——读《游丝词》

焦循《曲考》初探

《扬州文库》收录稿钞本稀见文献举隅

“竟陵八友”与《文选》

瘦西湖的文化内涵(下)——瘦西湖文化研究之三

扬州诸氏盐商述略

吴邗沟故道与邵伯埭方位考

扬州大树巷小盘谷与两位园主人杨晟;86-94

从文化视角看瘦西湖的景观特色——瘦西湖文化研究之一

竹西谜艺,独步一时——扬州灯谜文化古今谈

高凤翰遗珍——南博孤本《春草堂诗订》述评

关于第三版《辞源》“钉鞵”一词引用书证的商榷

对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思考

阮元《山左金石志》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阮元关于子弟教育之家训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明末宦官在扬州——《扬州文库》中的晚明宦官活动

阮元《定香亭笔谈》的版本与学术价值

李雯为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书考论

《儒林外史》笔记——纪念吴敬梓逝世二百六十周年

生命的艺术感怀——扬州“二马”研究之五

第2篇

作者:孙佳琳

我们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同志要树立重在改革的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探讨管理改革的新思路,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管理改革要确认正确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即:在改革、创新、管理、建设上下工夫。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生机,在管理中求效益,在建设中求繁荣。做到四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充分调动全员的聪明才智;二是着眼于制度建设,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三是着眼于管理模式的改革,使管理部门成为一个有效的复合体,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需求;四是着眼于管理手段的更新,要实现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方向转变。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部门工作目标应实行由单一任务向综合任务的转变。如群众文化艺术馆机构设置基本分七个部室,既音乐、舞蹈、美影、戏曲、指导、理论、办公室。作为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其构架最大、人员最多,工作任务也最艰巨。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形成一个有服务意识,明确延伸机构各部门,具有独特风采和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管理部门。我们应该利用经济规律和艺术专业运行规律,导入规范管理模式,各业务部室必须设计本年度业务规划、预算报告等,由办公室汇集、整理,将分散、零碎的材料加以归纳、概括,分门别类。另外,办公室还应承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组织工作协调,召开业绩成果汇报或问题分析会,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根据自身特点选项或下基层,或专访,将有关信息提供给主管领导作为计划和部署工作的依据。这样,有助于领导统揽全局,研究发展战略,决策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同时,也避免了以往各业务部门之间单线管理,相互制肘,管理部门起到了承上启下和纽带连接之作用。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人是第一因素,同时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我们的管理离开了人这一重要因素,那么,其它的一切管理都将无从做起。中国目前列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海尔集团,其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以目标意识为主,把人看作单位发展的根本,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因此,在启动管理部门的工作上,应建立一个管理目标,体现一兼多职、一专多能的原则,由多元化转向多元一体化。一方面从感性上理顺工作人员分管其职,人人参与管理,行政管理民主化;另一方面从理性上向复合型工作进程发展,提高行政管理的品质。它通过全员参与管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独创精神,从而建立起一种相应的形式,使领导与群众、个人与集体,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现代化的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思想开放,勇于开拓。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应当热忱地为全体业务人员服务,取得业务人员的支持和信任,方使部门行政管理达到理想目的。另外,要搞好行政管理改革,我们还必须排除一切思想障碍,克服因循守旧、止步不前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强化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手段的建设。现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要实现行政管理和服务的高水准,利用信息手段是新世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文化具有包容大、传播速度快、辐射影响广、个性化参与面大,能充分展示文化资源的优势特点。围绕群众文化需要的发展,如何掌握主动性,我们认为应由管理部门成立信息中心,负责网络调查、信息联络、情况收集等,承担与内部(机构内各业务部室)、外部(省内各地市、区、镇及全国)的信息交流,并及时将信息提供给领导者用以运筹战略性的规划和进行决策的实施。实践证明,运用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总量和质量具有其现实意义的。综上所述,管理改革是客观形势的需要,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我们要按照同志的要求,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深化对群众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新局面。

第3篇

[关键词]周秦时期 生态伦理文化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周秦时期又称为先秦时期,在学者们的描述中,它大致可包括有文字考证记载的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为中国伦理文化奠定了基本的学术品格和价值态度。尽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已难以寻觅,但是这一时期所留下的传世文献中依然映衬出当时人们对待生态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人们道德生活的文献资料以及后来学者对这些文献所做的各类注解,特别是已经出土并考释了的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各类帛书、竹书所记述的周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宝贵遗产为我们考证当时的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

一、周秦时期的生态治理思想和政令法律

周秦时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当时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当时统治者在生态治理上形成了特有的治理文化和方式。

(一)“因”的生态治理思维方式

周秦时期就有大禹治水的典故,典籍记载中反映了大禹治水充分发挥了水流就下的性质,充分利用了地势的便利,形成了“因”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性智慧。“因”的普遍性表现在:其一,它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因物、因民、因礼、因地等;其二,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跨越各个学派,是各家共同的主张。基于“因”的普遍思维方式,周秦时期在生态伦理文化方面提出了以下观点。

“因天”“因天地之道”。“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必因天地之道”(《管子》)。“天地之道”,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体过程和规律,《礼记》中有“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老子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要求人遵循自然规律。

“因时”。“因时”就是顺应时令的变化,是切人自然、与自然相适应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因天道”的形式。“春采生,秋采菔,夏处阴,冬处阳”(《管子》),这些都是“因时”的观念。基于对天道运行和对动植物作用的认识,周秦时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以时禁发”的时禁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有“斧斤以时人山林”(《孟子・梁惠王上》)的内容,《荀子・王制》也有“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取之有度”的思想。

(二)生态保护的政令和法律

周秦时期“因”的生态治理思维方式和“以时禁发”的时禁思想,促进了当时统治者的生态保护制度的建立。无论是当时的周朝还是其后的春秋战国,各国君主在具体的国家治理过程中,都有明确的政令法规强调要按照“天地之道”实施相应的制度性措施。在周代专门设有保护鸟兽、山林、湖泽及产物的官员,如“野虞”“山虞”“泽虞”“水虞”“林衡”“川衡”等。《礼记・月令》中明确指出“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对每个月进行的保护树木和动物的活动都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并说明了违反禁令可能招致的后果。与此相近或相同的内容还出现在《吕氏春秋》《管子》《逸周书》中。根据目前我国的考古发现,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其中的《田律》里面列有非常详细的保护林木的条文,这部分内容是在继承《礼记》《逸周书》《吕氏春秋》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自然状况和政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的法律条文。

二、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周秦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政治、文化精英们生态治理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态保护的政令和法律形成了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一)“生生”的价值取向

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思想渊源于《周易》和《道德经》,作为中国儒家和道家两部最早的经典,生态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分别被表述为“生生”和“自然”,《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中的“天地”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然”含义,而德是“天地”的性质,它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原初状态或本真状态。《易传》又说“生生之谓易”,这里的“生生”则呈现出我们现在所讲的“生态”,它是宇宙过程的真实意义和深层本质,也是儒家所说的“天地之道”“天地之心”。这种“生生”的价值取向在道家那里则表述为“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被人任意支配。

(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共同体

道德共同体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表述希腊城邦道德生活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在他那里道德共同体是讲人与希腊城邦之间的关系。而在周秦时期经典作家的表述中,这种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就已包括天地万物在内,在《尚书》《周礼》《礼记》《逸周书》《吕氏春秋》等经典文献中,都提倡对动植物乃至山川大河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如“德及禽兽”“泽及草木”“禽兽草木广裕”“恩及于土”“恩及于金石”“恩至于水”“化及鸟兽”“顺物性命”等。从儒家“仁”的概念的演进来看,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了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郑玄在解释仁时说,“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这些思想使天地万物在统一的德性范围内给予了诠释。

(三)“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

周秦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连续的文化气质,并演变为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品格和价值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和显著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这种境界成为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命题。《中庸》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实现人的本性和天地万物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帮助天地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过程。因此,“与天地参”不仅是道德实践的过程,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

(四)“应时而生”的道德行为准则

“时”是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可以表示时间的划分,如年、季节、月份、天、每天的十二时辰等,也可以表示某个时刻的情景、场合、机会、机遇等,其生态伦理意义在于它对天地万物自然规律的划分是以万物自身运行的节律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人应采取的活动做出了符合生态原则的规定,从而成为生态伦理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的规范要求是和天地人这个道德共同体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德性要求以及“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时”成为有德性的人应该做什么的价值指向,如在《易传》中,节卦彖辞说,“天地节而四时成”。“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说,大人的德性合于天地,光明同乎日月,行为一致于四时的顺序,后于天时行动,仍能够符合于它。《中庸》中记载孔子“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就是遵循世界,因地制宜,按照自然之“道”进行活动。也正因为此,“时”所产生的规范准则才会在《礼记・月令》中系统地呈现,并根据天地万物的规律,对每一个月份都做出了关于保护树木、保护禽兽的规定,形成了一种以“时”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体系。

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呈现出开创性、制度性和自觉性的基本特点,使周秦时期的生态保护思想一开始就有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远思考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保护思想,它为周秦时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政令法律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点引起现代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高度关注。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施韦泽和罗尔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些都不仅反映了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思想成熟早,而且也开创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的先河。周秦之后的社会贤达们都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之道的顺应、对天道和人道的一致作为伦理道德的自觉要求。

三、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影响及当代价值

周秦时期的伦理文化既是我国古代伦理文化形成的开端,又是我国伦理思想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发端于夏商周,系统阐发在春秋战国,此后无论是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论,还是宋明清时的宋明理学中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都是在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自然取向、价值取向、道德取向下丰富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点。周秦时期先哲们所思考、创造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思想、生活痕迹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当人类进入21世纪,当代工业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困境,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业文明所面l临的困境使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日益彰显,它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为后世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学术传承

现代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生态文明的思想,其实这是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在西方关于生态问题的学术传统中由于主客二分,他们往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两个截然分立的实体,因而是用环境伦理来整合人与自然关系的话语体系。而今天中国政府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在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所提出的一种国家治理理念,这种治理理念需要一种学术传统的支撑,而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是这种学术传统的奠基者。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的“天人一体”道德境界和“万物一体”的生态理念以及“应时而生”的道德原则,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创建了一种生态伦理的学术体系,它把“天、地、人”作为整个学术体系中的相互联系共存的支撑点,使“天地万物为一体”,自然不是人的一个现成的、完成了的外在的他者,而是相互联系、发展和共存着的我者,“天地”“生生不息”,人性“日生日成”。《周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是“未济”大有深意,它说明自然和人都是在形成中生成的,二者相联系的本质是人因其有意识和能动性,而在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和主动顺应中帮助自然发展,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这种帮助自然与发展自身的统一,《中庸》说为“与天地参”,张载说“为天地立命”,王夫之说为“延天佑人”,都是有着深刻意味的。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思想和生存智慧,促使中华文明在此后的发展中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至今仍闪烁着启示生态文明发展的思想光芒。

(二)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生存智慧

生态伦理文化是一种解决生态危机的生存智慧,它来自于人类的宇宙经验。人类全球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误区是对世界的认识,当人类把世界看作人之外之物,把天地万物看作一种上帝的恩赐和人类特有的享受之物,那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处于一种对立之中。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它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用“天人合一”的命题给予统一,把人生的意义与世界的意义、与地球万物的生存意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将世界视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创生万物的过程,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都是在这一运化过程中产生形成的。“究天人之际”在周秦伦理文化中是中国哲学所贯之始终的主题,并且始终围绕人生境界、人生意义进行探讨。周秦时期的圣贤们保持敬畏自然的心态,始终遵循自然规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除了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外,荀子也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要“制天命而用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之。因此,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万物的发展演变成为周秦时期生态伦理文化所提出的生存之道和解决生存危机的伦理智慧。史怀哲认为,“中国伦理思想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大重要功绩……对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赋予了爱还要涉及生灵及万物的内涵。这种先进性和巨大的成果还来源于中国伦理采取的正确的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近代西方学者所要努力达到的“符合理性的理论世界观”,“孔子及其后来者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三)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普适文化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西方探究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共同的主题,然而各自在学术观点上却形成了明显的分野。西方学术传统中主客二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中国学术传统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难究孰高孰低。而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生态伦理问题则要求中西方之间学术互补,寻求一种普适的文化价值取向。从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引生发展出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则为这种对话和整合提供了一种普适的文化价值取向,这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理想。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从人的地位和价值来“究天人之际”,使得天地人之间形成了统一的生态价值取向。人的价值是周秦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它体现在继天地之德、赞天地之化育,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人离开了与天地共仁的价值取向也就实现了人安身立命的生存价值。周秦生态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对人与自然物之间不同价值的认识上,一方面肯定人比自然物如草木、禽兽有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更高的价值在于人的德性价值。儒家将人视作与天地并立的“三才”之一,肯定人具有“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传・彖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的能力与价值,实质上是肯定人对自然运化的引导和调整作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并没有像西方近现代文化一样,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肯定人与天地各有自身的作用、职分,人与天地同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强调人与天地的协同运化,将人的作用定位于辅助天地、成就万物方面,不仅注意建立、维护社会秩序,而且注重维持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保护自然界万物生命的繁荣。

(四)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处理生态关系的合理维度

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中,孔子首先提出仁者“爱人”,确立了仁的基本内涵。孟子提出亲亲、仁民、爱物,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这种核心思想到了汉代郑玄那里又把仁爱的对象扩展到外物,“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宋明时期,理学家把仁从四德之一上升为“全德之名”,把《易传》的“生生之德”“生意”作为“天地生物之心”,又作为人心之仁的内涵,使人心之德性与外部世界生生的本体统一起来,深化了“天人合一”的内涵,仁的对象由人扩展到外部世界,“恩至禽兽”“泽及草木”“恩及于土”“国主山川”等方面,由人与自然具体化为人与动物、植物、土壤、山川等命题。在周秦伦理文化中儒家所提供的思想智慧最丰富。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对自然万物的喜爱和观察可以给人提供思想道德的启示,因此,自然有道德教育的作用。除此之外,孟子基于他的性善论和四端说,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人在看到动物遭受痛苦的时候,不仅会生出不忍的同情心-而且还应该自觉履行人对动物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在狩猎的时候,“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能赶尽杀绝。这些命题提供了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维度。与西方当代生态哲学相比,是非常独特的,表明了中国生态伦理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五)周秦生态伦理文化提供了超越与整合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思路

西方环境伦理学起步较早,但他们在初期都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下来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人类中心主义曾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主流话语。但是,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环境伦理学家开始对人类中心主义产生怀疑,提出了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能否给环境保护实践提供充足的道德保障和理论支撑的质疑,展开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并形成了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学说。

由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思想观点都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他们在哲学认识上都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即他们都没有“把自然看作与文化是互补的,而给予它应有的尊重”。而周秦优秀传统生态伦理文化则为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提供了一条超越与整合的新的认识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下的生态中心主义,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周易・说卦传》指出,“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周秦生态伦理文化的视野中,天、地、人三道是同一个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这个道德共同体内,人除了对他人,对宇宙自然万物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六)周秦生态伦理文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治理理念和制度参考

第4篇

[关键词]巴州,文化遗产

巴音蒙古自治州是我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古城市之一。库尔勒是古代西域36国家之一。下面笔者简要论述巴州地区保护的文化遗产遗址。

1.罗兰古城

罗兰古城位于巴州地区若羌县,塔里木盆地的东部罗布泊湖西北岸的荒地。就在这几公里的范围内有公元前后的古代文化遗产。

罗兰古城总面积是:108240平方公里,城市建筑主要是佛塔区,皇宫去,居民区来组成的。这些建筑在几千年以来由自然灾害,风吹等等因素逐渐变成遗物,但仍然可以知道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土地上生活而且创造了文化,得到城市化早就开始等信息。

罗兰古城是西汉前的王朝,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西域东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研究领域上有重要的意义。

罗兰墓:罗兰墓位于罗布泊湖西北的荒地。分布面积是250平方米,保存好的墓有500个左右,1980年后挖的墓有20个左右。挖出来的文物有300多种。并葬物有:丝绸、羊毛、棉织品、钱币、木、铜、草框子等等。

2.察吾乎沟古墓

察吾乎沟(1)古墓是:铁器时代开始到春秋时代的焉吉盆地和天山中部山地生活的古代人们墓地。今3000年前,在这儿生活的人们主要从事放牧、农业和自然手工业;他们养马、牛、羊等。

墓地用在战国时期,其后就不再适用了。西汉初期匈奴在这地区活动。

察吾乎沟位于巴州和静县上游乡边疆山脉中部南山恰布格沟,墓地分布在3公里处,由1号到8号墓地组成。保存好的墓有2000多个,分布很密,特色明显。地上没有长出植物,全部都是石头。墓面有很明显的石头堆,石堆积。墓口是石头砌成的,方块形、圆形。挖掘出来的墓有692个左右,物种有3000多。恰布格墓是天山南边规模最大的氏族墓地。墓地地面标志很明显,挖出来的文物很多,具有民族特色性。所以专家们以考古学的方法用察吾乎沟之名来命名察吾乎沟古幕。

这个文化遗产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初次大规模的挖掘出来的墓地,而且是保存的考古文化的年代是比较精确的。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的文化遗产。

这个文化是天山南部的古代人类以经济生产、社会情况、原始、人类学,而且创造出色的文化来表明当时人类的比较稳定的葬俗,给很多学者提供研究题目。总而言之,察吾乎沟古幕是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3.扎滚鲁克古墓

扎滚鲁克古墓位于且木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沙山、金山背部是古塔里木绿州的城市之一。古代以来先辈们在这瓜果之乡——塔里木绿州附近的走廊流动并创造了塔里木文化。

扎滚鲁克古墓位于且木县胡杨村扎滚鲁克。墓地的东北部是绿州、村庄、林场、农场等。西南部是广阔的沙漠,南部有且木河,地理位置东经85°28′29″北纬38°07′16″。海拔高度1270米。这个古墓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此地自然环境恶劣,沙暴天气比较多,几乎不下雨。扎滚鲁克古墓是铜器时代开始魏晋时代的古代且木人们的墓地,年代比较早,最初的有距今3000年前的幕。墓地由1号到5号幕地区,分布在东和西部。

这地区有100个墓。挖出来的并葬物有骨头、木、毛织品、丝织品、皮等等。比如:(1)皮衣:挖出来的皮衣不多。都是不完整的,是比较大的。(2)大衣、裤子:有132个裤子、短衣、毛布、毛衣之类的。短衣有81件,很完整的。挖出来的有些文物让人惊讶。比如:把小小的布前后缝,表明当时人民高尚的创作能力。

扎滚鲁克古墓挖掘出的有些遗物看起来质量很好,材料佳,都是无伤害人体的植物制造出的。

当时农业很发达,挖掘出来的麦子表明这一点。陶瓷,毛织品的质量也很好。这些葬物表明在塔里木绿州生活的古代人的生产、生活、葬俗等等习惯。扎滚鲁克古墓是西域历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民俗,历史教育学,考古学,艺术等交叉学科课知识来研究的最好的材料之一,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4.罗布泊湖南故城市遗址

罗布泊湖南古城市遗址位于罗布泊湖西南的荒地。分古城和居民区。分布范围有64平方公里。城墙是遛狂土墙土里分别把红柳支和胡杨木修成的。居民区是把红柳木桩边框的。墙是用泥土来贴的,多年以来,在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的影响下受到严重的破坏。大多数遗址被沙漠淹没。

罗布泊湖南故城遗址公元400年前后消失了。(2)据考古研究表明这个城市是西域36 国之一。罗兰、鄯善国的主要城市之一,有陆路丝绸之路的又一个主要路线。

罗布泊湖南故城遗址的城市风格是罗兰古国和敦煌的。汉朝城墙是相通的古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交通史,地理、天气变化、城市建设、环境等等领域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罗兰、鄯善国的主要城市是罗布泊湖南故城遗址。是塔里木绿州创建的有一个文化遗址。它表明当时人类早就城市化,社会生活,建设过程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5.米兰遗址

米兰遗址位于若羌县东北70公里的荒地。整个占地面积45.6平方公里,分米兰古城,佛塔,古代尴尬系统。具体地点是东经88°58′26″北纬39°13′35″.海拔高度939.1米。

(1)米兰古城—面积4000平方米。把土压实建成的(把红柳支泥土)西墙有5-6米的半空,可能是东大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是住宅区,房子是用砖建成。

(2)佛塔—有8个地方,都是不同程度的被破坏。高度3.6米,宽度4-10米。压实建成的也有,用砖建的也有。佛顶几乎是破损的,古城东南1.8公里的地方有5个佛塔,相距离10米到100米左右。陶片,铜遗留物,铁等文物到处都有。

(3)烽火台—有两个,但烽火台是被严重的破坏。下面要土压实建成的,上面用砖建成的,是保护城市设施。

(4)古代灌溉系统—一两个河流,几个主干河流组成的。主要灌溉东到西的6公里。

这些依据表明米兰古代遗址很久以前是灿烂文化的见证,我们知道,塔里木绿州形成的米兰古城遗址的城市化情况、居住、生活、个个设施的构造是很完美的,所以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总而言之,巴州地区范围的这些文化遗产,巴州,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化遗产共同给学者提供研究题目。

这些文化遗产是在塔里木绿州产生的伟大的文明的见证。这些文明是先辈创造出的文化。民俗、葬俗、历史、地理、艺术等等领域上有研究价值的材料。

注释:

(1)察吾乎沟是蒙古语表示:峭沟的意思。

(2)尉犁县的文化遗址和文化遗址的分布状况(尉犁文化传)。

参考文献:

[1]吐鲁番学研究[J].2008年第1期.

[2]新疆文物[J].2002年第1-2期.

[3]新疆文物[J].2002年第3-4期.

[4]新疆文物[J].1986年第1期.

[5]新疆文物[J].2001年第1-2期.

第5篇

关键词: 加藤周一 “杂种文化论” 传统 现代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东风几乎蔓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文明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对待本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对于外来文化应当采取何种态度,是我们不得不加以思考的共同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学者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文化问题的理解。

加藤周一(1919―2008)是日本现当代著名学者、评论家,他学贯东西,对文化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日本文化的认识尤其深刻。加藤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观点独到,在日本影响颇为深远。本文试图在文化论的范畴内对加藤周一及其文化理论进行剖析,阐述杂种文化论形成的背景、过程、意义及影响,并联系当前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二、杂种文化论的时代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进驻,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宣告结束。在反法西斯同盟诸国欢庆胜利的同时,历史上首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针对本国文化思想体系的、深层次的反思。二战的失败几乎粉碎了日本人固有的价值观,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时期内,坂口安吾、桑原武夫、川岛武宜、丸山真男等学者纷纷撰文,分别从思想、文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彻底否定日本旧文化,一边倒地展开了批判,甚至认为日本传统文化都是封建遗毒,是影响今后发展的障碍,这种思潮成为了当时日本文化论的主流。然而,1955年以后,日本学者却一改十年以来对于本国文化的消极理解,对曾经遭受猛烈批判、几乎体无完肤的日本文化传统重拾信心,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杂种”论也形成于当时,这显然是事出有因的。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展开分析。

1.政治动向

可以说,整个五十年代,甚至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国际政治时局两大事件的影响。这两大事件分别是对日和约的缔结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逐渐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苏开始了为期数十年的冷战。在这样的背景下,1951年,由美国主导,48国于旧金山共同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前苏联、印度等众多国家被排除在外。尽管旧金山条约只是西方国家片面的对日和约,但日本却藉此成功地在政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条约签署后第二年,日本被占领状态宣告终结,随着政治实现独立,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重新趋向正常。而几乎与此同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给日本提供了莫大的机遇,由于美国本土距朝鲜战场遥远,美军驻日基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日本的政治地位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日本进一步摆脱战后不利状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经济动向

朝鲜战争在提高了日本政治地位的同时,在经济上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战争过程中,日本作为美军补给基地,前后共计生产了约24亿美元的军需物资,日本经济得以从战后的萧条状态重建并逐步复兴。日本政府在1955年的经济白皮书中宣称,日本经济状况“已非战后”。此后,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政治独立、经济腾飞,对于战后的日本而言是划时代的巨大变革,这种巨大的变化很自然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日本文化论方面的体现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三、加藤周一及其文化观的内涵

按照日本的纪年方法,1955年为昭和三十年。正如前文所述,自昭和三十年开始,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好转,社会日趋安定,国际交往增多,日本知识阶层对于本国文化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藤周一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在当时而言颇为大胆,因此倍受瞩目,至今仍是日本文化论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1.杂种文化论的形成

加藤周一1919年生于东京,是日本战后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学者、评论家,作为一名战后第一时间走出国门的旅欧学者,在法国、英国长年的留学生活经历使加藤较早地建立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说,东西方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比较文化论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是最终促使加藤文化观形成的原因。

1955年,加藤周一在著名的《思想》杂志《日本文化的杂种性》,文中称,其留学归国后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有两点:其一,日本有着如同水墨画一般、与西欧风格迥异的古典美;其二,日本同时又是一个烟囱林立的工业化国家,这幅现代化的景象又使日本显得与其他亚洲国家格格不入。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日本无疑更为深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加藤指出,日本文化并非西方文化,更不是殖民地化的西方文化,而且,日本当时并未处于一味西化的过程中。加藤周一在文章中还指出,传统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是构成日本文化的两大要素,换言之,日本文化本身就是这两种要素不可分割的混合体。就这样,加藤以其一贯的明快文体敏锐地指出,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的典型,宣告了“杂种文化论”的诞生。

需要说明的是,与汉语相比,日语的“杂种”一词较为纯粹,作为一个中性词,并不含有贬义,这一点加藤周一本人也曾言及,“杂种”也好,“纯种”也罢,都不含有褒贬之意。尽管如此,公开主张本国文化是“杂种文化”,仍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2.杂种文化论的内涵

历史上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近代以来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换言之,近代以来,一种不受任何外来文化影响的独立文化注定是不存在的。加藤周一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把文化界定为纯种文化与杂种文化的同时,对这两种文化的概念与标准作了说明。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纯种文化,并不是完全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其与杂种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纯种文化具有外来文化无法撼动的根本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是该国固有的、非外来的;外来文化对纯种文化的影响只限于细枝末节,或是锦上添花。

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文化很不幸地从本质上就被加藤界定为杂种文化。然而,按照加藤周一的观点,杂种文化与纯种文化之间似乎除了名分不同之外,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杂种文化自有其优秀之处,纯种文化也并非尽善尽美。因而,日本文化虽属杂种文化,但日本人大可安之若素,无需为此抱有劣等感。在加藤看来,部分学者自古以来想方设法否认甚至攻击日本文化的杂种性,试图为日本文化正名,使日本文化纯化的种种活动实际上并无意义。

四、杂种文化论的意义及其引发的现实思考

加藤周一提出日本文化“杂种”论的观点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其观点正是对前一段时期的日本文化论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修正。一如前文所述,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知识阶层普遍认为日本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而加藤除了指出日本文化系杂种文化外,却几乎没有对日本文化本身作出任何价值判断,可以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前人观点的一种反应。何况,我们按加藤文中的逻辑不难解读,在他看来,日本文化是具有某些积极意义的。显然,这给当时正逐步走出困境的日本人重拾对本国文化的信心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

当然,杂种文化论的意义绝对不止于此。对于过往的文化运动,加藤周一也作了很好的总结,他有如下一段评论:“明治①以来复杂的文化运动的历史,一言以蔽之,正是知识阶层对于(日本)文化杂种性的反应,是一部文化纯化运动的历史。”②日本文化之所以称为杂种文化,是因为其中同时存在两种要素,那么,漂白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并使之纯化,无外乎两种途径,其一是去除日本文化中传统文化的要素,其二则是去除日本文化中的西方要素,即现代化的要素。加藤周一明确表示,两者皆不可行,任何一种尝试都难免失败的后果。不难发现,前者将导致文化全盘西化,而后者极端保守、盲目排外,甚至更为危险――有倒向极端民族主义的可能,二战中的日本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近代日本的文化论就这样一直在两种倾向中恶性循环,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加藤的论断指出,切断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是存在的――承认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停止无谓的纯化运动。无疑,加藤杂种文化论的主张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即在“冲突―认同”、“冲突―抵抗”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以外,开拓“冲突―并存―融合”之路。

反观中国近代的文化思想,西化和复古两种思潮也曾长期斗争,与日本一样,未能走出误区。即便是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对于西方的外来文化曾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同时,在特定时期内,对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又予以全盘肯定。而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也曾长期持否定态度予以批判。诚如叶渭渠先生所言,全面否定传统,将失去判断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失去文化根基;全面否定外来文化而墨守陈规,则传统不能再生。整合两种文化资源,恰当处理其相互关系,是当前文化全球化环境下的重大课题,加藤周一先生的观点至今并未过时,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产生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逐步好转的特定时期,促使当时的日本人对处于被遗忘边缘的本国文化进行了有益的再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加藤周一杂种文化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其可贵之处在于,为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指明了一条不偏不倚的公平道路,时至今日,对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我国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注释:

①明治:日本年号,1868―1912.

②原文为:“明治以来の}jな文化\婴s史は、もし一言で言うとすれば、このような文化のjN性にする知R人の趣らの反辍つまりその化\婴s史にほかならない。”引自加藤周一《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一文,笔者自译.

参考文献:

[1]加藤周一.jN文化.v社文,1956.

[2]青木保.日本文化の淙.中央公社,1990.

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就在数字化校园下环境大学生如何实施知识管理做了探讨,总结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目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工具,并在最后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种教育的努力方向。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校园网上可以查询各种各样的教学、科研资料,如数字期刊、精品课程、教师课件、试题库、教学软件等等。这些资源都是开放的,几乎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然而海量的信息获取渠道往往又使得学习者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甚至还有可能被错误信息引入歧途。如何有效获取信息、吸收信息和运用信息成为每个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思想在个人层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一、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现状

1.概念

个人知识管理(PKM,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的概念最早是由PaulDorsey教授提出的,原文为“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shouldbeviewedasasetaproblem—solvingski11Sthathavebothalogicalorconceptualaswellasphysicalorhands—oncomponent.”,

中文意思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较多,但基本认同个人知识管理实质是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个人层面上的应用,是将个人将获取的各种零散的和随机的信息转化为可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并帮助个人将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构建起个人知识库,以利于现在和将来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

2.重要性

个人知识管理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个人的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能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说有以下作用:

(1)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

学生可以在知识管理的思想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搭建起符合个人现状及发展需求的知识框架,以一名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例,他想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根据这一目标,他构架了图l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框架包括物理专业的知识和教育专业的知识,也包含了其他的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由于针对性强,往这个框架中填充的知识也就越发有效。

(2)培养起终身学习的习惯,持续性地学习与知识更新,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人类正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的数量成指数级增长,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淘汰周期日益变短。为了避免被社会淘汰,大学生必须持续的学习,及时掌握和更新所需的专业知识,达到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的目的。但是,随着知识资源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日趋复杂,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识成为大学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在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效地方法就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3)有效率地提取知识,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借助良好的知识管理技能,大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从个人知识库中提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资源,应用到学习工作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展示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收获自信。并因此成为知识交流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获得许多潜在的机会及更好的事业发展机遇。

3.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

虽然个人知识管理非常重要,可是目前大学生的PKM现状确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1)缺乏认识

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对这个概念的了解只限于相关专业的同学(如信息管理专业)或者有过专门研究的同学,谈不上重视知识管理以及应用了。

(2)对知识(信息)缺乏良好分类,没有系统管理

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存放都是比较杂乱的,随意存放,命名缺乏规则,经常出现找不到或不能及时找到有关资料、存储的文件或者忘记密码等情况。加上没有备份资料的习惯,如遇病毒或系统故障,经常导致信息永久丢失的后果。

(3)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目前大学生可以用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有很多,如传统的纸笔,电脑,MP3(MP4),手机,U盘,Blog,E-mai1等等。但大多数仅限于其基本用途,没有将它们的功能应用到知识管理上,如手机几乎人人一个,却很少人有充分利用它进行日程安排;QQ人人都在用,却很少人有用QQ空间来存放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的资料,或用QQ硬盘存放收藏夹等等。

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

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PKM)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InformationManagementPIM)、关系管理(RelationshipsManagementRM)、内容管理(ContentManagementCM)以及资讯管理(InformationManagementIM)四个部分,按照“收集、组织、编辑、存储、检索和共享”六大环节,在简单有效、经济的原则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

1.分析知识资源的需求,建立个人知识框架

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大学生需要对个人在学习中所需要掌握和以后工作中要应用的知识资源进行具体的分析,以确定相关知识的分类和每个知识类别下的知识要素类型。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但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加上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规划,很难准确把握自己的知识需求。这项工作可以在辅导员、专业老师或者是临近毕业的学长指导下,根据个人特点、兴趣以及最有可能的就业方向,搭建起个人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的主体部分越早定下越好,但不宜进行大的调整,枝节部分可以随着自己的学习不断深入,加以调整。

2.选择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建立起知识框架后应选择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平台。在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下,可以采用“手机(PDA)+Blog+知识文件夹”的组合方式来实施,其中手机可以完成PIM和RM的工作,包括对自己日程的管理、联系人的管理,与同学,老师的联络工作,财务管理等等,并且可以通过手机管理软件将PIM信息同步到电脑的outlook等软件中,完成数据的备份操作。而知识文件夹主要完成cM和IM的工作。这个方案非常灵活、简洁、经济,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起码可以通过u盘(MP3,MP4)来存储。而Blog体现在知识的存储与共享上:大学生可以将重要的资料发表在自己的Blog或者是QQ空间中去,在存储知识的同时,也将经过自己刷选的优质信息出去,借助日益扩大的Blog影响力,实现知识的共享。并可以定时通过Blog备份软件将Blog数据备份到知识文件夹中,双重保险确保了数据的安全。

3.建个人知识管理的准则

在没有专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支持下,大学生开始实施知识管理工作前必须建立起个人的知识命名及编码准则,以便知识资源在分类存储和提取使用时均有章可循。其中文件夹的命名按照知识框架中的分类进行,图2为一名学生所建立的教学资源文件夹系统。文件名的命名建议采用“文件名=来源+类型+内容+时间”的规则,这样可以让你不必打开文档就可以从文件名了解文件的基本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维护及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体

在选择好PKM的系统(软件)及准则后,进行的就是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工作了。包括添加新的知识资源(包括知识类别);更新、修改或删除部分知识资源和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管理的各项准则。此项工作的最大难度在于“持之以恒”,即长期有序地按照既定的“准则”维护及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数据的安全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习和工作积累就是两个脑,一个是自己的大脑中的隐性知识,一个就是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资料如果不能找回将是一场灾难。买个好电脑是个前提,定期备份是一个好办法。备份常用有几种方法:是光盘刻录备份;二是借助电子邮箱,Blog、网路硬盘等网络应用技术备份;三是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实现重要文件备份。

5.应用知识以及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活动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在实际工作及学习中获得良好的绩效。由于采用的是自建的知识文件夹来进行知识管理,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路径检索和简单搜索功能从知识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并能从文件名中的“来源”寻找出相应的知识获取渠道,获取系统以外的知识资源,达到应用专业知识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此外,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提供了BBS,Blog,QQ,E-mail,MSN等众多交流方式,利用它们,大学生可以与相关的专家及其他用户进行知识交流,从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创造出理想的绩效,争取到良好的事业发展机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84-01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个性化阅读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所谓个性化阅读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个性化阅读教学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相比,个性化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个性化阅读”教学把学生作为了教学的主体,受传统应试教育习惯的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阅读教学开展个性化教学后,一些语文教师不太适应,对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等问题的解决还不能明确。一方面,一些语文教师还在以填鸭式阅读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把学生分数的提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导致个性化教学改革成效不大。另一方面,在改革实践中缺乏成熟的实战经验,教师不能有效把控个性化教学进程,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2.小学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还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个人认知方面才刚刚启蒙,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方面。小学生的个性鲜明,自制力差,文学基础相对几乎才刚刚开始。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大多是中规中矩。一些学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甚至对教学课堂纪律做了严格要求。这就是导致现在的阅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个性化教学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大多只是局限于书本的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还有思维启迪没有起到有效的帮助。

二、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要有效实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必须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现对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创新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1.重视语文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水平。教师是教学开展的主导人。个性化阅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教学,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首先具备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学生的参与与投入。教学内容会随着学生思维活跃程度随时变化。作为教师既要有良好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把控能力。做到不打击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保障教学内容不偏离教学主题。

2.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个性化阅读”教学看似非常开放,但实际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学中随时会出现许多新观念,作为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教学的功课。例如,在巴金的《海上日出》的阅读教学前,本人先仔细研读了整片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在教学前曾组织学生集体登山看日出,为教学的导入做足了准备。在课程开始时先提醒学生回忆自己看日出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开始教学。由于教学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提问积极提出自己的见地。

3.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思绪为主要教学目标。小学生相对是一群比较顽皮的学生,但思维活跃。如果引导得当,课堂也会充满生趣。在《草船借箭》的课程教学中,本人先讲了一个简短的关于三国历史背景的故事准备导入教学内容,发现学生对讲故事更感兴趣。甚至一些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想和同学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从学生的表现我意识到这群孩子确实比以前上学的自己要聪明多了。于是,本人当即决定改变教学策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参与三国故事的分享。

4.教学中有效把控教学主题,对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兴致高涨,学生七嘴八舌的时候。作为教师在此时要发挥重要的掌舵手的作用,做有效的教学引导。保障教学朝着积极的教学目标进行。在教学前的准备功课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做明确的确认。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本人一般都是积极认真倾听的。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学生发言的内容怎么样都会先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在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要认真倾听辨别。如果出现的是知识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指正。所谓“个性化教学”并非放任不管,任由发挥。

5.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很多学科都在引入情景式教学,探索式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性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在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引入情景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朗读比赛,也是很好的培养小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教学方式上要时刻保持创新。

6.重视阅读课后的教学跟踪。一次成功的阅读教学课结束后,必须重视学生的客户教学跟踪。小学生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些学生课上很积极,课后忘的一干二净。重视学生的课后教学跟踪,有助于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还有认知感悟真正成为学生内心的行为准则,实现其人文知识和人格精神方面的有效提升。做好阅读课后的教学反馈,比如读后感、阅读日记的形式跟踪,对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重视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生中高年级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是关乎学生成长的重要改革内容。做好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实践创新的。

参考文献:

[1]陈建蕊.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初探[J].新作文,2011(10).

第8篇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艺术元素

一、徐州两汉历史文化概述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古称彭城,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处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齐文楚武”,徐州正是文武消长的枢纽。徐州是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是13位楚王、5个彭城王的领地和墓葬所在地,并发现有多位汉代贵族的墓葬,其历史文化悠久,汉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为研究中国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汉时期徐州人在经学、文学、目录学等方面均做出标志性成就。两汉文化是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内涵。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 徐州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3朝封国的国都,历史上徐州籍人士中涌现出11位开国皇帝,所以徐州堪称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两汉文化艺术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徐州的两汉文明,对于汉史的认知和理解决不亚于拜读司马迁、班固、范晔的史学专著。

徐州发现和发掘两汉文化古迹众多,如:狮子山楚王陵、狮子山兵马俑、北洞山地下宫殿、龟山地下宫殿;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其中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二、两汉文化艺术符号元素

如上所述,徐州两汉文化的艺术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徐州两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中国“汉代三绝”。 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元素的特征,主要从汉墓的建造方式、汉画像石艺术表现形式、汉兵马俑艺术特点来体现。通过分析两汉墓葬建筑、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总结归纳两汉视觉艺术的表现。

1、汉代墓室建筑

汉代墓室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建造,整个空间是完整的,体现了天地万物。从整体上说,汉代墓葬造型艺术包括石阙、祠堂、地下墓室、棺椁、随葬品及它们的装饰部分。每个小系统无不象征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墓葬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徐州的汉墓主要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王陵墓的构造、形制特点,是以横穴岩洞为主,多数独占一山头,建筑方法是先开凿露天墓门、墓道、甬道,然后再向山腹中深凿墓室。东汉时期彭城王的墓葬,与西汉时期楚王陵相比,风格迥异,一般是在平地或台地上竖穴起坟造墓,有较大的封土堆,与西汉楚王陵独霸山头的气势不可比拟。两汉时期还流行汉阙,并用汉阙来装点宫殿、墓葬。汉阙主要是立于宫殿、墓前的仿木石制地面建筑,放在墓前是墓主身份的标志。

在徐州汉墓中,形制较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楚王陵。楚王陵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墓。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117米,宽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开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楚王陵墓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建有包括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间,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另一座形制较大的汉代墓室是龟山汉墓。龟山汉墓位于徐州西北约9公里开发区内,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龟山汉墓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全部为人工疏凿而成的两座并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之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在龟山西麓,呈喇叭状,有南北二墓道。每甬道长56米,高1.78米,宽1.6米。每条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且塞石间接缝隙严密。15间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33米,总面积700米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雕凿精细,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楚王陵墓。甬道内15个洞室,分别为兵器室、战马室、厕所、厨房、殿房、寝室以及棺室等。各洞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有的还有石柱,雕凿精致。

2、汉画像艺术

汉画像亦称“汉画”,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玉饰等图像资料。[1]画像石、画像砖和帛画等是根据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画像石是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石阙、棺椁等物体表面上的镌刻,而画像砖是印模及窑烧的结果。汉画像是对汉代不同物质材料和形式表面图像的概括,其中,画像石、画像砖因特殊的物质载体,使它们比帛画、漆画更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因此,汉画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像。

徐州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绝大多数出自墓室内,也有极少部分刻在祠堂的墙壁上。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已有1000多块,是我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画家、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史学家先生非常重视汉画像的史料价值,他认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2]汉画像石艺术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习俗、观念。通过深入地研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2页)其图像内涵,可以揭示出它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精髓。从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其内容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人物故事,一种是现实生活写照,另一种是灵怪神话传说。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画像石题材广泛,造型元素多种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应用价值,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元素有装饰图案、构成形式、肌理等美学元素。

3、汉代兵马俑

1984年12月,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汉时期的彩绘兵马俑,其数量之多,规模宏大,实数罕见。这批分布于6条俑坑,总数4000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汉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军队的整体建制。据初步推测,此墓的主人为汉代分封到徐州的某一代楚王,这批陶俑是楚王拥有军事力量的缩影。狮子山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装备和组成,骑兵、车兵的建制和运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徐州汉兵马俑,由于主人只是臣属于中央王朝的一个诸侯王,因此不可能制作秦俑那样规模巨大、形象逼真的陶俑。

汉兵马俑虽然没有秦兵马俑那样高大,但制作工艺先进。徐州汉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高大壮观、写实主义的秦兵马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徐州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兵马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为写意,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三、结语

徐州两汉文化艺术设计其气势宏大、造型美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韵律感强有很强意境美;艺术技法娴熟,制作工艺先进、夸张表现得体、色彩运用细腻、大胆,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徐州两汉造型艺术的形式是具象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本身渗透着丰富的观念内容和审美内涵。两汉艺术在整体上是统一在沉雄、饱满、蓬勃的气象中;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大汉时代精神在造型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汉代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历史时期。拓荒开疆、民族战争使汉代人形成雄飞奋进和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汉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初步形成时期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气魄宏大,勇于开拓,是一种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汉代精神。”③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对民族传统生活和情感的视觉写照,是以规范的视觉语言参与对传统生活形式的创造。它由生活的适用方面臻入伦理、道德、审美与宗教诸方面,从而传递出设计图式与人生图式互动觉解的一贯思维。徐州两汉文化艺术中的传统符号是一种观念性的符号,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映射下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意识,这种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传承的人文思想。汉代艺术承载的“汉代精神”留存在民族的血脉之中,现代艺术作品中所求的“中国精神”正是源自汉代的那种大度、进取的时代特点。这是艺术的延续与发展,它体现的是构成方式的传承性。对两汉文化艺术的传承性上主要采取两种借鉴形式,第一种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形的借用,如形的借代、形的关联、具体图像语言的使用。第二种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艺术神的传承,如以形写神、离形得意、形神一体,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传统符号意义的延伸与新的形象的产生。

注释

①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第9篇

关键词:荆州旅游;楚文化;楚文化旅游;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75-02

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国家首批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众多。但荆州地区的旅游业刚起步,旅游潜力远没有被开发利用。荆州只是作为游客的一个过境站。本文通过对荆州地区现有旅游状况的分析和对荆州地区楚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研究。以楚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荆州市旅游业如何推介自己的特色旅游。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帮。

一、荆州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比较优势

1.1 纵向比较优势

ゾV菟淙挥幸恍兄名度的旅游产品如荆州古城墙、荆州博物馆、关帝庙、盆景园、章华寺等,但没有像北京的故宫、陕西的兵俑、桂林的山水等享誉世界、唯我独尊的拳头产品。松滋水风景区、石首天鹅洲湿地、石首桃花山、洪湖、监利瞿家湾等自然景观也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景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宜昌等地比较更是缺乏优势;三国旅游资源并非为荆州所独有(例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襄樊),且“三国旅游热线”没能真正热起来;水文化资源由于资金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其开发严重滞后,与周围城市的水文化资源相比明显落后;红色旅游在湖北本省也有不少优秀的经典线路,但荆州开发红色旅游受资源和本身旅游业落后等限制。

ツ敲,荆州最具特色的、“唯我独尊”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什么呢?荆州作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楚文化资源是荆州独具特色,“唯我独尊”的优势资源,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与之抗衡。荆州发展的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水文化旅游、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等都是适应旅游业发展文化旅游的需要,但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发展更应该作为开发重点。

1.2 横向比较优势

ナ紫龋相比较于襄、宜、随地区,秭归区,武汉区,荆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荆州作为楚国的发源地,楚文化中心区域中的中心,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享誉全国的知名度。荆州楚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几个地区。

テ浯危荆州楚文化的可感性也是襄、宜、随地区等所不能比拟的。众多的遗址、大量的出土文物、“古化石”的地方戏曲等等。这些是荆州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基础优势。

ピ俅危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临武汉、黄冈、与赤壁,南接岳阳、张家界和湘西凤凰,西邻“长江三峡”、神农架和重庆,北靠襄阳古隆中、武当山。沪蓉高速公路贯通荆州,万里长江奔流而下,是一个天然的旅游集散地。良好的区位条件也是荆州市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必不可少的条件。

プ詈螅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古建筑、宗教文化和特色村镇等人文类旅游资源感兴趣。相对于楚文化其他的几个地区,荆州旅游业处于刚起步阶段。荆州旅游起步晚给荆州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可也使荆州在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上具有了可以大刀阔斧开发的可能。其他几个地区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形成自己特色,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会对已形成规模的原有旅游资源造成冲击。

二、现状分析

ゾV荻猿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畏首畏尾的情况,虽然前几年提出了纪南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与英国一家旅游公司的引资数亿欧元的协议签约。由清华大学制作的规划是以楚都遗址纪南城为中心,占地2万亩修建楚王城、楚王宫和楚人街等楚式建筑,再现楚纪南城故城的古朴繁华风貌,实地展出漆器、青铜器、丝织品等楚国工艺品及其制作工艺。但时至今日还没有能够得到落实。

ゼ湍铣堑钠灯当坏练从吵鼍V菔卸猿文物及遗址的保护力度补足,从侧面反应出了荆州对纪南城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发滞后。纪南城资源未能得到开发,未能给荆州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反而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而旅游工艺品发展依附于荆州旅游大环境的发展,所以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工艺品的发展就受到制约。

ツ壳熬V莸姆鹿沤ㄖ和纪念建筑大多是明清风格或三国主题建筑,但也有寓意楚文化精髓的建筑。例如金凤广场的“金凤腾飞”城标,荆州古玩城里的雕塑――楚人崇凤。楚人崇凤,视凤为至尊、至善、至美的神鸟,惯以凤鸟为图腾。荆州古城以金凤腾飞为城标,既鲜明生动地体现了楚地先民们尊凤崇火的历史渊源,又突出展示了如今古城人民意气风发、拼搏腾飞的精神风貌。但体现楚文化主题的建筑少而分散,文化内涵突出不够。多年来,荆州虽然对部分景点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和整理,但由于对景点缺乏统一的筹划与包装,突出楚文化特色和优势不够,使部分景点显得空洞无物,缺乏观赏价值和文化品味,难以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问题根源

3.1荆州对开发、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未形成强大共识。政府的开发力度不足,社会重视不够。楚文化主题旅游政策扶持少,缺少社会支持。

3.2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没有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不能突出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发展优势。即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开发、发展无科学完善的理论依据。

3.3管理机制不健全,楚文化主题旅游无健全的体制管理。

3.4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制约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

3.5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市场有待拓宽。即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无知名度。

3.6缺少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3.7缺乏氛围,缺少韵味。

四、荆州市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4.1依托周边大中城市

ゾV葜鼙叩拇笾谐鞘薪隙,大中城市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线网和通讯网络,较完善的旅游服务机构、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舒适的购物、娱乐环境,为楚文化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荆州要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发展只剩的同时,必须与武汉、荆门、随州、襄樊、宜昌等城市相互配合,整合楚文化主题旅游的资源。即增加了这些城市的内涵也扩大了荆州自己的知名度。可以大大减少开发成本、增加游客数量。

ハ喽约中、统筹协调、形成整体优势

ゾV莩文化遗存相当丰富,由于诸多原因,不可能凡是有楚文物、遗址的地方都搞一个楚文化旅游景点。在进行专项楚文化旅游开发时,应做到相对集中。某些文化藏量较少、偏离旅游交通线较远的楚文化遗存,依据可移置原则应相对集中于楚文化的富集地区,尽量扩大每一个楚文化旅游景区的楚文化藏量。文化旅游资源有些是不可移动的,如古建筑、大型遗址、城址等,有些是可移动的,如出土文物、传世文物、民俗歌舞等,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原地开发,而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向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集中。对可移动的楚文化进行相对集中开发,可以使分散的楚文化整合成更具吸引力,更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各楚文化旅游景区在内容的设置安排上,要统筹协调,切勿各自为政,搞小而全式的重复项目。小而全式的做法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不仅不能提高荆州楚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恰恰相反,会削弱它的吸引力,降低楚文化旅游的品位,破坏楚文化旅游专项产品的整体形象,所以应统筹规划,协调合作,各具特色,这样才能提高楚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发挥出整体优势。

ゾV菔卸约湍铣且胖返目发就很好的考虑到了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的原则。

4.2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系统开发

ノ幕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更强调主题明确性、特色的鲜明性、产品的系统性。楚文化旅游专项产品就是要向旅游者尽可能多地展示楚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楚文化是我国先秦时期在长江中游地区成起来的既与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又有自身独立个性的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一种古老的文明,因此楚文化不能泛化,它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当然,楚国文化中一直被后代保留、传袭下来的民俗亦应纳入楚文化之列,它们是楚文化的活化。旅游决策行为研究表明,与旅游者所在地文化差异越大就越易于被选择,楚文化旅游开发的特色性,就是以发掘楚文化的个性文化为目标,为旅游者营造一种异域、异时、异族的文化风情氛围,将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吸引到楚文化旅游中来,特色性尤其显得重要。这种特色性不仅应体现在游览的具体内容上,还应体现在旅游项目的编排、旅游接待、娱乐等旅游活动的各方面,全方位地营造出一种楚文化氛围。文化本身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它由许多的子系统组成,在设计楚文化旅游景区时,应注意楚文化的系统性,根据各地楚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构筑不同小主题的具有特色的若干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的楚文化旅游产品系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楚文化风采。

ダ硭程逯疲强化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コ文化主题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转变观念,明确思路,特别是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开发中的主导推动和综合协调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组建荆州市楚文化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并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优惠政策、有效整合楚文化旅游资源、发挥资源规模效益上,按市场化的理念和市场经济规律推动楚文化旅游开发,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楚文化主题旅游开发。 ヌ乇鹗亲プ》⒄埂岸跷魃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挖掘荆州楚文化特色、在总体规划布局和整体运作下,最大限度地整合自己的旅游资源,形成系统集成效应,大限度释放旅游潜能,展示旅游魅力,打造荆州市楚文化旅游名片。

五、整合文化资源形成精品名牌

5.1 加大楚文化主题旅游项目策划和包装力度

ノ绕“楚国故都,文化荆州”的旅游发展主题的发展思路,按照“先于游客,先于市场”的思路,对楚文化主题项目立足“起点高,定位高”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精心构造使其成为融合文化和旅游双重性质的最能代表荆州自身楚文化,最能形成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

5.2 加大楚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

パ裼衅放啤⒂惺盗Α⒂杏攀频拇笮吐糜纹笠导团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发建设荆州楚文化旅游品牌景区。例如,、纪南城遗址公园与熊家冢遗址的开发。

加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全民招商”的思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拓宽招商渠道,有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项目有效落户。

六、广泛宣传

6.1多种媒体方式对外宣传

ダ用报刊、杂志专刊,制作荆州风光和“楚都荆州”的专题光盘以及旅游画册等全方位的开展宣传促销互动,进一步扩大荆州楚国故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6.2举办各种荆州楚文化特色的文体活动

ダ如,在高开全国性的屈原、庄子、“荆河戏”等等学术研讨会;以屈原为切入点开发荆州端午专题活动;承办“荆楚小姐”乃至“中国小姐”等有影响力的跨省性的全国性的文体活动。

七、结束语

ケ疚奶教至司V菘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优势与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对荆州楚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论述,指出荆州旅游开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荆州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基本原则,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包括开发优势、产品、宣传、以及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圈内城市合作等相关问题,最终得出本文。以期能为荆州市如何推介“楚文化”主题旅游问题提供参考。

おげ慰嘉南祝

[1]Cooper, Chris.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Beijing : Higher education yukon press , 2004.

[2]Holloway, J. Christopher. Marketing for Tourism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3]Ernie Heath Geoffrey Wall. Marketing Tourism Destinations: 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M] Wiley

[4]晏昌贵. 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

[5]郭清霞,李娟文,郭康松. 湖北楚文化专项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理,2000,(03) .

[6]谭白英. 楚文化与湖北旅游业发展[J]. 江汉论坛, 2003,(02) .

[7]魏峰群. 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 旅游科学, 2006,(02).

[8]易德生,吴艳荣.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9]李培军.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思考[J]社科纵横, 2008,(07).

[10]张卫星,艾 佩. 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J]生态经济, 2007,(04).

[11]王松青. 荆州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途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23).

[12]周 来. 荆州古城旅游特色创新浅析[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03).

[13]卢小琴. 关于荆州旅游开发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02).

[14]翁文先. 荆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状况初探[J]. 山东纺织经济, 2007,(04).

[15]朱 珠,但 强. 试论楚文化旅游现状及其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6,(03).

[16]李 艳. 基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荆州旅游资源的整合[J].魅力中国 , 2010,(17).

[17]徐 涛,肖 璇. 湖北楚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几点构想[J]. 理论月刊, 2004,(1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