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1:38
导语:在金融信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所造成的投资失误和市场异像。在分析了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投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1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DeBonde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鄄ed)的产生。
2.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2.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2.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2.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2.6固锚效应(AnchoringEffect)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作相关数值的定量评估时,容易受事先给出的参考值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固锚”效应。“固锚”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历史信息就更容易成为人们对当前事物判断的主导影响因子。例如在美国,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末受美国股票市盈率(较低)这个普遍认可的“锚”的影响,认为日本股票市盈率过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东京股市的市盈率仍比美国高得多,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觉得东京市场不再被高估了,因为他们将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股市的高市盈率当成了新的“锚”来考虑。
3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3.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鄄ment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的研究表明这种投资策略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3.2惯易策略(MomentumTrad?鄄ingStrategy)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的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下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Rou?鄄venhorst(1998)对其他12个国家的研究证实了动量效应的存在,从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数据采样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解。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利用股票在一定时期的波动采用此策略可以买人卖出而获得价差收益。
3.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DollarCostAveraging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3.4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Concentrat?鄄edInvestmentStrategy)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行业、产业以及政策、法规、相关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与判断,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②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③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4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的行为经济学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之一。当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其对投资实践的指导能力也因时因地而异。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杨奇志.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4(3)
(一)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模式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衍生金融工具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在财务报表内不予确认,只能把它作为一种表外事项,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这些表外项目将会给报告使用者造成隐藏的潜在的风险,影响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损害其经济利益。从表(3)统计情况来看,2007年、2008年有87.5%的上市公司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表内项目在财务报表内进行列示说明,而12.5%的上市公司(爱建股份、安信信托、中信证券、中国中期、山西证券)选择表外披露的的披露模式。2009年、2010年中信证券转变披露模式,将衍生金融工具列为表内项目。2011年安信信托也在资产负债表增设衍生金融工具科目,有92.5%的上市公司选择表内披露模式。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披露据统计有47.5%的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中有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单独披露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确认为一项负债。而其他52.5%的上市公司将衍生金融工具归为金融工具进行统一说明。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根据交易的目的、特点、基础金融产品的不同,其分类也各不相同。根据其自身交易的方法与特点,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大类;根据基础金融工具的种类不同,可以划分为股权类衍生金融工具、货币类衍生金融工具和利率类衍生金融工具三种;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场内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和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从表(4)可见,2007年、2008年有45%的上市公司有对其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种类的分类说明。2010年、2011年比例维持在50%,增长幅度较小。而在进行分类说明的保险金融业中83.3%的公司是上市银行。相对而言,证券类、保险类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说明披露较少。
(四)衍生金融工具持有及发行目的披露我国上市银行持有或发行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是投机避险和套期保值。从表(5)可见,2007年至2011年仅27.5%的上市公司对其持有或发行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进行说明,披露的比例较低。而进行说明的上市公司全部都是上市银行。证券类、保险类等对持有发行的目的未进行披露。对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或发行目的的说明,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清晰地知晓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意图,从而帮助其找到关注的重要部分,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五)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形式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形式可分为货币性与非货币性。货币性是指以准确的数据表现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名义金额、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情况,主要披露在“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而非货币性是指以文字的形式来说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公允价值及其变动等情况,主要披露在“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本文剔除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不进行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企业进行统计说明。从表(6)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还是比较充分的,注重的披露形式是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结合披露的方式。2007年、2008年有70%的上市公司有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信息披露。2009年增长至72.5%,而2010年、2011年上升至77.5%,只有9家上市公司未对衍生金融工具采取任何形式的信息披露。
(六)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格式由于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尚不完善,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明确提出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格式要求,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比较零散,形式多样,格式不一等现象。从表(7)可见,超过57.5%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在“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财务报表项目注释(附注)”中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信息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披露的重点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与计量、损益变动、终止确认等情况的说明。而“财务报表项目注释(附注)”披露的重点是通过列示“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对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价值公允价值,与上期的变动等情况进行解释说明。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更全面的剖析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情况,使信息使用者更全面的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会选择列示衍生品投资情况表,变动超过30%以上项目及原因分析表。
(七)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质量公允价值作为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指标,风险管理活动作为管理和监控企业风险的重要工具,其计量的准确度和披露的完整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1)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公允价值作为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指标,公允价值能够充分反映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资产和负债的现时价值,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当计量属性由历史成本过渡到公允价值时,对会计信息质量本身有正面的效应。但是在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不一致。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公允价值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采用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计量。第二层次使用估值技术计量,直接或间接的全部使用除第一层级中的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报价外的其他可观察参数。第三层次使用任何非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的参数。从表(8)可见,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都做了具体的说明,确定方法集中表现为第二种类型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2007年至2011年有55%以上的上市公司选择该种确定方法。而第三种确定方法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情况好转,所占比例增长至20%。公允价值的披露主要是公允价值的层级披露,但是本文通过统计2007年至2011年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层级披露情况不容乐观,仅有11家上市银行根据金融工具的类别披露公允价值的层级信息。(2)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主要披露本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管理和监控,特别是在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上市公司风险因素披露存在“避重就轻”的倾向问题,再加之风险监测的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使得信息使用者有理由质疑其披露的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风险管理政策的制订,能使信息使用者更好的辨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从而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这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即可观察到的市场经济参数影响的敞口,如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流动性风险,即在负债到期时没有足够资金支付,或者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无法从市场上以可接受的合理价格借入无需担保或甚至有担保的资金以满足现有和预期的付款承诺;操作风险,即因未遵循系统及程序或因欺诈而产生之经济或名誉损失。从表(9)可见,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对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总体还是乐观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分别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资本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性、定量的披露。但以文字的描述性披露为主,对具体的数据分析稍有欠缺。2007年至2011年以来,对风险管理政策方面的内容披露情况有所好转,披露的程度也在逐渐加强。
(八)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及时性信息披露的及时与否将直接影响报表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从而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而证券市场是一个动态运作的过程,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特殊的交易产品,其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及时披露信息非常重要。从表(10)可见,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的年报公布时间比较晚,比较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公布,而从2007年至2011年年报的公布时间来看,时间的跨度并不稳定,也没有明显缩短的痕迹,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所需信息,降低了信息的有用性。
二、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完善对策
(一)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制订一套完整、全面、可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质量,并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丰富修改现行的会计准则,从而规范会计核算,降低会计处理的风险,增强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对于现有准则下的财务报表进行改进,可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出发,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透明化,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更全面,直观地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1)资产负债表的改进。在现有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可以单独列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科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另外,按照会计谨慎性的原则,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按一定的风险系数可以适当的提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科目,作为衍生金融资产的抵减项目来列示。(2)利润表的改进。为了直观说明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可以在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下设置“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科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情况。(3)现金流量表的改进。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现金流量情况归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在现金流入中增设“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现金流量”,用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相抵带来的净流量。
(二)统一信息披露模式基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现状,上市公司要采用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披露模式。衍生金融工具信息除了在表内进行强制披露外,在财务报表附注表外披露中还要加以补充,自愿进行披露,在“会计数据和业务摘要”中披露报告期末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情况,同时在“财务报表重要项目注释”中增设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通过列示“衍生金融工具损益明细表”直观地反映其本年增减变动和损益情况“。衍生金融工具损益明细表”需要详细说明上市公司所在市场的每类衍生金融工具的有关情况,可以按其种类、发行或持有目的,发生日期、到期日期、名义金额、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等情况进行分类说明,必要时可以通过文字说明。在“其他重要事项”中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所反映的异常波动情况,提醒信息使用者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其对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价。
(三)确立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标准公允价值作为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指标,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制订详细、规范的计量体系和披露政策至关重要。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估值技术是关键因素。在运用估值技术时,常规的复核和审批程序对估值技术所采用的假设和市场预期进行评估,包括检查模型的假设条件和定价因素,以及各期间运用估值技术的一致性。尽管目前我国的相关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非常多,在解决估计技术上尝试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是由于我国本身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完全照搬国际和美国的标准很难行之有效,这就需要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目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结合考虑制定明确的标准,进一步规范实务操作,降低会计人员的主观性。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企业投机和避险的工具,能否有效的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能够详细披露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帮助企业及时有效的采取一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加以防范。企业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在进行市场风险披露时,利用敏感性分析、利率重定价敞口分析及外汇风险集中度分析作为监控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在进行信用风险披露时,上市公司应该利用最大信用风险敞口,选择收取保证金等方式来缓释;而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时,公司应该采用以净额交割、以全额交割等形式来诠释。另外,除了定性的解释外,上市公司应该利用数据说明各种风险下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以及风险状况。最后,上市公司还应该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以辨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设定适当的风险可接受水平来监控风险水平。
1.1提高员工满意度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升,想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在有关带薪休假问题的网络调查中,有64.81%的投票者会主动要求带薪休假(表1)。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始于2009年1月16日,即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国,此时大多数人仍然存在“带薪休假”这一需求。
1.2降低人才身心有形损耗
有形损耗是指人力资源在工作中引起的体能过度消耗,使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因工作引发的生理性疲劳、疾病以及劳动者因生命自然周期导致的衰老。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强度过大、时间持续过长或压力过大造成的,它可能造成生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心理方面的注意力不集中,创新能力的缺失等。广东省曾推行过“强制休假”,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积劳成疾或身心疲惫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
1.3传递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企业未来整体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员工带薪休假这一需求,那么传递的是一种企业关怀员工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企业与自身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契约关系,从而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2金融危机背景下带薪休假的重要性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带薪休假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发挥作用呢?
2.1裁员企业
裁员企业的留职员工由于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被裁员对象,因此在工作时无法集中精神;与其他员工分享工作经验或是讨论工作问题时更是有所保留,因为担心其他人在进步的同时导致自身的淘汰。
在感受到强烈危机感的留职员工中推行带薪休假,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让其感受到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依旧关注员工需求,留职员工的工作状况不会因裁员发生较大的改变。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传递“人文关怀”来稳定人心。
2.2减薪企业
选择减薪方式的企业通常认为相对于裁员来说员工对减薪的接受度更高。为了避免裁员导致的人心涣散,希望通过减薪来降低运营成本;另外是由于当前裁员的成本大于经济复苏后再招聘成本,这种企业一般在员工人行之初投入了大量的成本用于培训且挑选机制严苛,因此裁员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减薪,对于平时不注重员工归属感培养的企业来说,都有可能导致核心人员的流失。’具有独特技能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外部经济环境如何变化,这一类人都是其他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当前在一阵阵裁员风中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人才抄底潮,此时企业采取减薪措施伤害了核心人员的利益,极有可能导致其自行离职。
利用带薪休假对核心员工进行补偿是降低其离职风险的有效手段。企业从关注个人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初衷出发,根据核心员工的具体需求,给予带薪休假,供其旅游或参与培训,报销旅行或培训费用,提升其幸福感,从而增强忠诚度。
2.3不减薪裁员企业
由于当前的企业运营问题没有严重到必须通过裁员减薪来解决,此时企业认为与其裁员造成人心惶惶不如通过不裁员减薪来团结员工。那么带薪休假可以给予因产品需求减少而暂时空闲的员工,让其自主选择安排时间。
在经济疲软的当下,不少人都出现了危机意识,并且强烈希望通过多方位学习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不仅是员工,企业也应该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不论是企业组织内训,或是鼓励员工在外参与培训都能够促使组织内部进一步加固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多样性发展,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新思维,而且在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时候能够使员工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的变化。带薪休假正是为培训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时间条件。3落实带薪休假需要企业的认同与政府的引导
有网络调查显示当前76.89%的民众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表2)。如何改变当前带薪休假受众少的情况?调查结果一面倒的偏向了政府的引导。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政府的依赖和对其较高的期望值。
早在2007年年末,国务院就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时至2009年初,仍有如此多数量的受访者没有享受到带薪休假。可见,仅仅依靠政府的引导是不够的。当企业没有意识到带薪休假对企业本身带来的实际益处时,他们会认为带薪休假是国家强加给企业的负担。因此要将带薪休假落实到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企业的认同
只有企业自觉地鼓励员工休假,带薪休假才能真正实现。由前文有关带薪休假的作用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企业内部员工来说,带薪休假作为一项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员工福利,可以间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而且在传递企业关怀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员工归属感,因此,当前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更应该对员工的这一需求给予足够重视。
2008年末,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国家购买力下降,进而引发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出现倒闭裁员潮,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受到国外需求减少而导致生存困难的外向型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现今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个企业的生产销售各环节牵扯着其他多个企业,最终产品的销售情况对多家企业的运营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各个企业都能够意识到各行各业之间相互联系与依存的关系,鼓励员工通过带薪休假进行消费,那么在帮助其他产业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3.2企业在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带薪休假方案
表2中,在落实带薪休假这个问题上员工对领导作为的选项选择比例如此之低,看来雇佣双方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沟通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不信任,如果双方的联系仅仅是靠一纸合同,那么员工对于企业来说毫无归属感可言,不仅是工作积极性会降低,而且离职率也会大大提高。
因此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来施行带薪休假,除听取员工的意见来安排其带薪休假的时间段和长短外,对于不能批准休假的,给予员工正当的理由,通过修改休假时间或其他方式来弥补。
3.3政府的适当引导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可能会提出带薪休假增加了运营成本,或是企业少有带薪休假的先例,因此不主动施行,这时还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引导。对于积极鼓励员工带薪休假的企业,在纳税方面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另外,发放机票或景点优惠券给企业,由企业根据员工工作绩效做出奖励。
(一)促进了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架构体系,使各金融业机构人员明确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各金融机构部门间的工作职责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理顺了工作思路,保障了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工作能够得到的有序开展。
(二)提高了认识通过每年开展的主管领导联席会、部门联络员会议、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评价以及机构信息检查等手段,使各金融业机构人员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各金融机构部门间从相互推脱到形成了各自协调工作的转变,各机构信息在发生新增或变更时能够积极主动申请报备,机构上至主管领导下至部门联络员,全面提高了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认识。
(三)全面提升了系统信息质量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和中支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铜陵中支科技人员通过积极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辖内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从信息维护,到信息报送,信息验证及检查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运行机制,辖内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几点启示
(一)建立制度是基础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繁冗的工作,为保障系统内机构信息实时准确,需要各金融业机构的大力配合,同时必须具有一套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我们根据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结合上级行的要求,坚持制度先行,组织领导有力,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为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协调是关键由于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在当前金融业以利润为工作重心前提下,金融机构更多地注重于对存款和收贷收息的考核,对机构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加之这方面管理技术人员缺乏、人员变动比较频繁,难以实现系统的有效应用。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方面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各金融机构成立专班,设定专人管理,加强系统维护;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金融机构协助搞好系统维护管理,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从我国金融领域信用体系的发展来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社会信用的法律支持环境的营造、信用数据库建立与开放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框架
(一)管理框架的建设思路
根据国际上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在信用体系建设初期,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刚性作用,随着信用体系的成熟可以逐渐过渡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应当以社会中介机构作为社会化信用体系的主体。根据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实际,信用体系建设初期应当将体系建立和营运分离开来,首先由政府部门管理,待信用体系运行成熟后,再采用市场化运作,转交独立的中介公司进行企业化管理。其原因是:
第一,从效益角度来看,在信用体系建设初期,通常在信用体系建设的5年内,信用体系的建立成本与服务收益反差大,入不敷出,一般处于亏损状态,显然由企业来承担建立成本很不现实。
第二,从征信数据征集能力来看,在信用体系建立的初期,只有政府凭借行政行为,才能征集、建立起基本的信用信息的数据库,而企业性质的中介公司很难做到。
第三,从信用消费意识来看,作为信用消费主体的企业和银行领域,当前普遍消费意识不强,信用消费需求不足。只有依靠政府强化信用管理,才能推动人们信用消费意识的增强。
第四,从信用体系成熟的周期来看,在自发状态下,信用体系建立到发展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150年的时间,而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社会信用体系快速建立与成熟,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
(二)层级框架的发展思路
要按照全国统一协调的原则,建立信用体系的层级组织结构,自上而下的层次组织应当是:全国社会信用领导组织机构、信用建设的政府主管部门和银行领域层面、征信中心、征信中介公司、信用消费企业和个人等五个层面。
(三)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统一原则,即达到规划统一、信用编码统一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以达到整体推进的目标;第二,主旨多元原则,即信用体系建设要综合考虑其道德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第三,整体与局部协调的原则,即要兼顾整体结构与具体细节,运作体制与操作程序的关系;第四,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的原则;第五,效率性与公正性结合的原则;第六,以法来统一规范信用建设行为的原则。
二、社会信用的法律支持环境的营造
信用虽然属于道德范畴,但是作为市场经济基础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靠法律来保障其正常、健康发展。根据国外信用体系成熟国家的经验,通常情况下应用于基本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公平信用结账法、诚实租借法、信用卡发行及公平信用和贷记卡公开法、电子资金转账法等,只有具备了完整、规范社会法律体系为保障,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管理的法律环境,才能使政府、企业、银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的信用定位和活动得到顺利发展。当前我国信用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很多方面的缺失问题,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有:
(一)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
这是用于规范个人和企业信用资料等征信信息的法律,它对于界定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程序,防止征信数据的部门垄断,而导致信用信息公开不当、使用错位,最终形成信用管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促进信用信息标准化方面的法律
征集信息数据库标准化是实现信息评价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应当按照国际通行的数据库统一编码及相关标准,出台相关法律规定。
(三)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法规
包括对咨询机构、评估机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以及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社会资信评估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等企业税收管理方面。
(四)加强信用行为的监督与惩治方面的法律
包括对诉讼审判的效率、审判结果和行政执法内容的执行保障方面,以及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违法违约侵犯他人权益者依法惩处方面等。
三、信用数据库建立与开放
征信体系中的数据库建立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当在信用法律范围内,进行企业及其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并提供有效的信用评价服务等。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信用信息的建立与开放分3个层次推进:
(一)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征集与管理的决策领导机构
负责组织协调国家的信用信息建设,制定信用征集的标准、业务发展模式和工作指标体系和工作管理办法,研究确定信用记录及其公布的制度,积极探索市场经济变化中的信用信息管理与协调机制。
(二)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基础进行全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的经营状况、资本实力、产品质量、品牌及企业完税、年检、法人行为、债务纠纷等信息,都属于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范围,这些信息征集首先应以国家工商管理部门为基础,用企业登记号码作为信用信息的编码统一,以其具有的企业户口数据库为信息征集的基础平台,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年检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现有系统的优势,以此为基础整合银行、技监、税务、海关、保险、公安、法院及相关社团单位的企业信用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多信息的企业信用数据库,进而推进社会的企业信用信息建设。
(三)以国家金融机构基础进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新农村建设
永春属于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仍是永春经济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永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当前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本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构筑县域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方面进行前瞻性探讨,以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一、永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据统计,永春县农业、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2.9%下降到2006年的32.06%,至2006年底,全县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25.96%。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概况。目前,永春县农村的正规金融组织,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还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2004年,农业发展银行撤掉后,现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见表1)。
2、农村金融需求及满足情况。据专家估计,建设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到4900元,以此类推,按永春县53万农业人口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9.01亿元至25.97亿元之间,巨大的资金需求为拓展农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农民和农村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的信贷支持还是不够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问卷调查显示,百户乡村企业信贷资金满足程度为四成,而千户农户10万元以上的大额信贷资金满足程度不足一成。从结构上来看,农业银行支农贷款比重由2002年的44.71%下降为2006年的2.57%,而农信社的比重则由55.29%上升为97.43%,农信社已成为发放支农贷款的主力军。
二、现行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永春县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瓶颈主要体现在经济金融互依存度低,县级金融机构因大量撤并而呈萎缩之势,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单一,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供给不相匹配。农村金融的“边缘化”,正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1、农村金融组织功能存在缺陷。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县域市场转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优势行业,信贷资金集中调度,贷款权纷纷上收,这导致县域金融中信贷规模逐年萎缩。而且,目前农村的电子网络远远落后于城区,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只有简单的存贷款、结算业务,现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基本未延伸至农村金融市场。
2、“一社难支三农”。2006年,农村信用社净增各项存款2.05个亿,当年其净增贷款1.9个亿,新增存贷比达到了93%,在资金满负荷运用的情况下,还只能满足农户小额贷款及部分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资金需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当前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农村金融面临“边缘化”,信贷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利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金融支持面临收益。当前农村信贷满足程度与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不相称,2002-2006年,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分别达2.99亿元,4.09亿元,5.17亿元、5.95亿元和7.07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比由2002年的16.9%提高到2006年的25.1%,但同期每百元农业贷款实现的农业总产值却分别为424元、334元、310元、289元、254元,单位贷款创造的比较收益不断下滑,相应抑制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意愿和投放效果。
4、农业保险改革刚刚启动,“三农”经济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福建是自然灾害高发省份,永春农业发展易受台风、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总体上,农业保险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政府组织难、保险公司经营难、农民交费难的“三难”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构筑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体系若干思考
由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复杂性、反复性和特殊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不强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亟待进行重新架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新体系,这为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1、合理规划网点布局,引导错位充分竞争。一是在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体功能的前提下,以引入竞争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目标,加快建立“覆盖全面、适度竞争、分工合理、竞争充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新体系。二是发展商业金融要牢固确立“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农业银行应当将网点布局主要定位为城区和大集镇,依托其系统、网络、结算优势,重点支持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村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域以上工商企业。在经济较为发达或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引导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市场,形成商业金融充分竞争、提升服务的良好格局。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不宜盲目跟进,竞相争夺稀缺的金融资源,以致造成过度性竞争,影响当地金融稳定。三是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必须科学规范,不可盲目冒进,以致酿成不应有的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选择在经济相对落后、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地区进行。新的金融机构的设立尤其要注意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确立不同市场定位,努力避免产品服务同质化、客户群体同一化倾向。民营银行要以在经济薄弱地区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为主。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后,可以开办小额农贷业务,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发挥对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补充功能。
2、根据农户和企业的多层次性,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恩格尔系数标准,农村居民户可分为贫困户、温饱户、小康户和富裕户;按照农村经济运行规模形态,有从事农产品加工的规模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种植农户等。收入和经济规模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特质不同的金融产品,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并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恩格尔系数在0.6以上的农村贫困户,生产和生活资金缺乏且无抵押物,资金需求量小、零散,风险高,除了政策性扶助以外,只能通过亲朋好友之间带有互质的借贷方式满足其少量的资金需求。二是积极推动小额信贷机构、农村典当业的发展。恩格尔系数在0.5-0.59之间为温饱户,虽然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虽然有一定抵押物但风险还是比较高,从比较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资金需求的难度大。因此,对温饱户、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微型农企,可以通过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农村典当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竞争性商业金融机构。对恩格尔系数在0.4以下为小康或富裕户、规模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乡镇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性的金融机构来满足他们相对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这些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城镇化等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允许基层信用社自主决定是否组成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进行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在以资本充足率为监管核心的基础上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准入的门槛,加大新金融机构进入的牌照发放;把国有商业银行撤出的县级分支机构重组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这些分支机构的相对较好的人员素质和经营网络。
3、拓展农村保险市场,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各保险机构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地方特点,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推出适合农户种植、养殖特点的保险业务,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户了解投保的意义和所产生的收益,增强农户的投保意识。政府对涉及农户种植、养殖业方面的保险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对一些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加大补贴力度,从而推动农村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4、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其中,构建能够在竞争的基础上为农户和微小企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关键。原因在于:可以整合县域金融存量资源,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作用;改善县域金融资源增量配置结构。以国有大型为主的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适应农户经济为主的小规模融资需求。与农户和农村微小型企业信贷需求特点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应该具有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性、非正式性等特点。因此,构建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最佳选择;可以通过立法形式将商业银行推入农村金融市场,或是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客户群体下移,增加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资金供给;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制;以私有、非正式为原则,探索改善增量结构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何广文:2002b:“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专题报告[R],农业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2002-8-10.
[3]毛英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想[J],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