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政治论文

时间:2022-12-13 19:20:26

导语:在大学生政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政治论文

第1篇

(一)从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价值观培育

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起初只是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人进入一定的地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在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下,人慢慢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逐步由自然人转变为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因此,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接受社会影响、教化的过程,同时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社会与人的这种不可分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只能是先接受社会中已有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事独立的社会生活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价值观教育无时无刻不渗透于人的活动之中,对人的价值观发生作用。”[2]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社会不可分离,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与交往之中。社会对人所具有的先在性特征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

(二)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看价值观培育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二是指“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灌输理论实际上是强调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学习、宣传、培育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尽管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当时俄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工人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对于无产阶级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自会的,同样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育才能确立起来。但不能将灌输理论简单地与教育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认为灌输就是填鸭式、生硬说教。任何时代的科学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时代精神,这种价值观也不是自发的、自然的演进过程,要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育。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经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才能形成。

(三)从中西方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看价值观培育

古今中外的价值观培育实践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克己复礼为仁”,把恢复周礼作为“仁”的目的,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德政。这些思想成为儒家政治文化“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儒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步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提出了一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上,以“孝”为核心,讲究孝亲。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形成完整的“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在个人修养上,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和内省。为了培育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统治者极力推崇《诗》《书》《礼》《易》《论语》《孟子》等经书。为了使经书的内容深入民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历代统治者还进行了核心价值的大众化工作,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书籍,传播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探索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西方政治和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许多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核心价值观的不可侵犯,另一方面通过国民教育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普及和强化。在美国,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这反映出西方学者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认识。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英国剑桥大学戴维哈格里夫指出:“所有学校都应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粘合剂。”[4]英国执行官员尼克塔特在《课程中的精神与道德》中指出:“道德相对主义应该被另一种观点所取代,即我们认为社会中存在道德事实,一些道德事实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组成我们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应该传授给青少年。”[5]在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方法上,许多西方国家都认识到以简单机械的道德灌输、知识学习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较差,西方教育学的一些流派如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道德两难判断等将多种教育方法与品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过分注重社会因素和知识的作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论”重社会整体,轻个体。离开独立的大学生个体抽象地谈论社会,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而“知识中心课程观”以知识为重要支柱,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总之,无论是“社会中心课程观”还是“知识中心课程观”,都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落后于时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这种片面的课程观中走出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的指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具体体现。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有四个是涉及世界观方面的目标,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这种课程目标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缺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已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容易被忽视,这一缺陷很显然是与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第三,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随着物质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够。第四,缺乏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缺乏对中国来说是不利的。

(三)课程内容忽视差异,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的,它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难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育方面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但国家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忽视了各地区、各省市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第二,课程内容比较注重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问题,而在结合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和在回应大学生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课程内容缺乏说服力和针对性。第三,从本科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来看,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的现象。如《中国近现代史》与高中历史就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同时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不少重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四)课程设计不够科学,课时不够课程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成分,形成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层面进行课程设计的,总体来看,这种课程设计的规格高、科学性强。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角看当前的课程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在课程设计上,高中历史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有重复,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课程设置与学时的分布不够合理。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了三门,为11学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一门,为3学分。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也不合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百多年的历史,只安排了2个学分,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很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两门课程合并的,但只有3个学分,完成教学的难度也偏大。最后,教材内容理论性的知识过多,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很多对理论的理解,但是在大专根本就没有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学生对的理解不深,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强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作为课程的中心。当前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改革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号角,时代呼唤着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造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建设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我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误区中走出来,以育人为本的课程观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课程目标建设:制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设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审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同时还要在课程中设定人与世界关系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学者们应该充分研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构成。针对当前存在的重视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等,而道德教育、政治实践、价值观教育相对较弱,教材内容重复的现状,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而在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出现的重复,更是需要联合多个部分协同解决。

(四)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第一,必须深入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储备,弄清他们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衔接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上应坚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人的活动,只有结合现实的社会条件,才能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第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要科学。应适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学分,让大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的思想品德状况选修课程。同时,应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分,使之更加合理。在课程设计中应将以下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进去: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好和平的价值观教育,三是科技价值观教育,四是人权价值观教育。

第2篇

尽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让世界也为之称道,但是许多大学生并理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精神,而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另外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由各级党团组织负责组织,这种行政化管理方式对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是一种束缚,也导致大学生社会志愿精神的缺乏。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4、建立学校、社会与家庭为一体的多途径帮促模式

第3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

人文关怀是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目标,是对其身处的生活环境好坏的一种关怀,是一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举措。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增加也是对我国“以德树人”方针响应的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所有合理的安排,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看法,过分尊重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抛之脑后,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再者现代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原因,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理念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自作主张,他们的张扬个性也被尊重放大,不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此类老师的存在可有可无;一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对自己权威性的运用,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或决定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管理、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虽然现代社会考核人才标准和理念,已经从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对全方位的考量,可是现实教育理念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推行的缓慢程度,也还是其不可忽略的情况。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想教育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几乎以学生为主。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下把把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考虑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推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丰富学生自我精神家园才是高校教育人文情怀创新的本质,而不是把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接触什么事物都会激发其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精髓,把目标知识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及内容中,解决他们的疑问,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全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个性区别化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体和个体两手抓,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即将步入社会,可是由于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缺少了面对压力问题的经验,因此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容易给其带来消极心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促进和谐校园建成

在提倡创造和谐人际,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也成了学校工作重心,而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人文关怀对其提倡发表个人思想,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校园环境中,因为思想和理解的不同,大学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同声音,对于这些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归为不和谐因素而强加压制。而是应该通过途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尊重学生意见,通过民主交流的方式去把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学生想听到的信息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对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被养成了对灌输的有关规章制度或思想全部欣然接受,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寄托予规定,按照规定去做或者不做,把自己固定在被选择的一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养,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潜意识里真正把自己看作主人翁。如何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被选择转变成自主选择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再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上的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层次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育者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使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表现。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有目标,想法独特的学生更要给予支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的灌输教育变成师生之间双向的认识与了解。教育者还要转变学生自我发现的特性,在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积极引导其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正确的学习和努力,减少学生迷茫的发生。

(三)健全有关的人文环境

首先,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管理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在人际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校园的和谐与安定起到直接影响,所以作为人文关怀的传播者的导师,应该发挥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最后,在服务上,学校各级部门应该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人文关怀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教育体制里,高校所能做的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研究,加入更多的人文把空洞的教育内容变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精神需要的内容。同时,在加强理论应用实践的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生活调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应该在反映时代要求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新的思维和视角出发,系统且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研究。最后,在制度方面可以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做到老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关心和了解。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爱、正己再者才能律人。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言传身教的去教育学生,才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其次,作为不断接受新学生,新事物的教育者,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究,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学校教学资源方面,为了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该不定时给老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让教师队伍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四、小结

第4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相关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相关老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进恋爱婚姻观、性价值观、性道德观教育,有效开展性价值观和性道德教育。该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是大一新生,曾经被压抑的望会在大学这个较为自由与开放的环境中得到释放,如果恋爱婚姻、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没能跟上,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恋爱、性心理发展、性道德成长造成影响。由于高校的哲学和人文社科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所以要在人文社科类和其他相关课程中渗透性教育,比如在“大学语文”和专业的文学课程中,面对描写“性”“爱”“婚”的文学作品,老师有责任和学生探讨写作背景和作品中隐藏的思想,讨论主人公的“性“”爱“”婚”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及其与社会生活条件和思想信念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确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爱情、婚姻和性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专业的法律课程要涉入婚姻法的内容,教育学生运用法律的理性精神来讨论爱情和婚姻,让大学生懂得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的前提和基础;在“伦理学”课程中要引导大学生讨论、婚姻伦理的原则及规范,加强以及婚姻伦理教育,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认知、高尚的性道德情感、崇高的性道德信仰、坚定的性道德意志,从而培养出有高尚情操、有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能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男人和女人;在专业心理学课程中融进性心理知识,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学课程中融进性生理知识进行性生理健康教育等。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性健康辅导、性心理疏导、指导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的力量,班主任和辅导员一定要有责任心,把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恋爱、择业与交友、生活与健康等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把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班主任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可以广泛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行动,在与学生探讨“性”问题时要避免道德说教,“性”是非常隐秘的问题,在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之后也不能长时间地试探,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对其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多涉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结构,结合大学生恋爱的实际状况,让大学生树立性别平等、互尊、互爱、理解、自律等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在选择时承受挫折、经受诱惑、勇于应变、善于担当的能力。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配足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心理咨询辅导。当代大学生处于文化多样、价值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性心理的冲突和困扰,如性生理成熟带来的冲动、冲动带来的性道德困惑等,这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善于疏导学生的这些压力,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性心理。首先,辅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消耗精力,以合理释放性能量;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通过专业的性健康辅导、性心理疏导和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性认识误区,缓解性心理压力,消除性心理障碍,克服偏差。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性问题的探讨,营造良好的校园性文化氛围

第5篇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以学生实际,面向学生需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学生从社会网络吸引到校园网络平台上来,用新媒林的传播媒介来推进“中国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锻炼身体,在校园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推动思想引领,重点突出主题教育活动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为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依法治国与青年使命”、“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广泛开展“为青春点赞”系列活动,通过群众性创先争优,选树一批优秀个人及青年组织,用正面典型激励大学生。在校园内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整体联动的活动工作格局,提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二)以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学生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深化“保护母亲河”、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志愿服务、公益性等传统品牌项目,积极宣传及推广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弘扬文明志愿的正能量。同时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文明志愿队伍、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深化志愿服务统筹推进机制,在网络上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努力发挥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登记、培训和激励等日常管理制度,及志愿服务骨干培训,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三)大力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组织的活力

以加强社团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制定“五型社团组织”星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活力型社团组织创建达标竞赛活动,大力创建优秀社团,并将此作为各项评先评优的基础考量指标,推动各个社团组织全面推动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申办领办制度,加强对社团组织的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四)打造大学生思想教育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增强学生的吸引力

第6篇

1.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路径

政治参与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最为主要的诱导型方法。社会主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显现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彰显公民自身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与整个社会政治环境一种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通过政治参与,吸取能够完善自身健康发展的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元素。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可以增长自身的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与水平,培养自身的政治意识,提升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责任感。大学生可以通过政治参与来培养自己对社会一些特定现象的宽容之心,培养自身处事过程中的大局观念与团结统一的思想行为,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康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灌输过程,而是需要大学生从内心去学习、去实践,政治参与恰恰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政治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有效办法,能够为大学生创设一个特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科学把握政治参与这一特别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训练,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促使高校大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挥其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2.大学生政治参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反馈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公民更为关注与维护自身的相关利益,追求个人的社会价值。如何在保护公民自身权益的同时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成为现代社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校大学生是公民体系中具有高知识、高学历、高层次的一类特殊群体,对国家未来健康发展具有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水平,锻炼自身正确的政治行为。大学生通过政治参与,在与社会政治环境交流的过程中汲取社会环境中优秀的思想与社会行为作为自身发展的政治榜样,培养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大学生政治参与效果是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反馈,政治参与是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学习、实践、反馈至理论再指导实践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受教育者经历了一个在学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政治环境相互融合、从学校逐步扩展至社会的教育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二、强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策略

1.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强化大学生个体的政治意识

实践证明,政治参与渠道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国内普遍存在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匮乏的问题。网络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要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促使其共同发挥正面作用。同时,运用健康的政治参与网络,把高校大学生利益群体进行有效关联,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实践中广泛开拓政治参与渠道,增设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形式,开通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对社会、社会公共事件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身的见解与意见。与此同时,社会、高校与国家三者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努力解决一系列不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问题,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相应的服务,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实践中,国家、社会与高校共同联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培养大学生个体的政治意识。

2.重视政治参与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实践中,国家、社会与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社会锻炼实践的平台,为大学生能够快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有效融入社会政治环境提供条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育这一关键环节,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政治参与习惯,逐步提升其政治主体意识与政治参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锻造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

三、结语

第7篇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建立,拓宽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的公平性和开放性原则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务实的学习态度。但随着物质条件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价值趋向功利,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缺乏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如入党、交友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信仰和相互间的志同道合,而是为了将来找份理想的工作做铺垫。以个人自我主义为重而忽视社会需求,对道德的认可只停留在口头上,却不能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缺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与周围人的交往障碍,以及自身家庭原因都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在以往也都存在,但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因为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于以往任何时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环境中缺乏磨练,在与人交往中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社会转型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就业模式改变,就业压力加大,这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迎接这个挑战。但是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社会的能力还不足,在心理上就可能失衡,对前途感到迷茫,这些不良的心理行为让学生很难再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当作为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把这项工作放在各学科之前。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的科学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虽然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家庭的影响可能会有所淡化,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仍起着主要作用。除此之外,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另一主要方面来自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可以更为广泛地接触社会,网络、电视是当前大学生取得社会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另一主要来源。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加入社会和家庭这两大部分,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同时还要发挥网络、电视的主流导向作用,对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多做宣传,从而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正面的影响,学校也要与社会加强联系,利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教育。只有构建出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健康开展。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当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网络科技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而急需转型的今天,如果再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照搬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不仅得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法为例,网络的普及使如今的学生拥有广泛的渠道去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有能力对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在进行教条化的讲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使其可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使大学生在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传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外,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增加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在教学方式上,要加强现代高科技产品的辅助应用,如多媒体和网络。这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众家之长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思想政治在教学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应把心理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因为这两门学科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都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为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学,可以对大学生遇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法学,法学的制度管理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增强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目的。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辅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的行为有所规范,让教师的教学有章可循,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下去。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伦理学、行为科学等教学中的科学方法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以运用。除了别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其他国家先进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以此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

(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教学

第8篇

1)社会实践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突破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到社会的大舞台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对自我的人格进行重新塑造。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种师资力量、学生所学习的系统知识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社会中得到社会身份的强化,培养学生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不断地接受来自社会的一手知识,认识到自身某方面的不足,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的视角不断对教育方式做出调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所以,高校应该努力鼓励学生多去进行实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社会实践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整合学工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校办、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师资力量,实现学校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可以有效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环境[2]。通过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形成合力,不仅能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能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使社会实践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与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会不断加强硬件与软件环境建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社会实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社会实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让社会共同参与,这不但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多元化,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不仅能把学生送到校外实习,还可以把社会上相应成功人士邀请到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2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困境

尽管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仍不够理想,存在着以下问题:

1)全体参与性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任何教育行为的落实都需要以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否则难以可持续发展,社会实践也是如此。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度设计不够,对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相对缺乏应有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实践经费与激励评价机制等,因此,整体的实践效果缺乏制度性保障。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单独完成的事情,更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与全面参与,目前高校缺乏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根据调查,部分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一个额外任务,对社会实践缺乏整体性认识,实际表现为缺乏主动性。他们认为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人看,只要能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甚至有的学生弄虚作假,随便找个单位盖章了事。还有,部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2)社会实践的参与面窄,参与程度较低

当前高校运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英实践”模式。主要以高校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学生等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这种模式有专门的实践场所与组织者,有专项实践经费,是学校或者院系统一安排的假期社会实践。这种模式由于学校重视、经费有保障等原因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能参加这种模式社会实践的学生非常有限。在当前学生参与意识逐步增强、重视个体发展的今天,这种组织模式正不断地暴露出局限性。因为社会实践本来应是普遍性的,是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的,而这种模式仅仅把实践的机会集中在小部分学生身上,在大众化教育模式下,这种“精英实践”的模式忽略了普通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3]。另一种是“大众实践”模式,这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由高校团委和院系学工部门在学生寒暑假前所确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假期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参加的社会实践,学校仅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这种实践模式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但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3)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部分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任务来执行,对社会实践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消极被动。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设计的规划笼统,实践活动的形式缺乏创新,实践的内容相对单调,实践的实施仅仅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采取社会实践的内容仅仅是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形式,而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很多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多年不变,没有特色,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样使社会实践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吸引力,无法实现社会实践应有的效果,更别说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了。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取得真正的成效,就要结合社会现实,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的特长,积极为多数学生提供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4)缺乏有效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当前的困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高校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有的高校考虑的只是实践的计划能不能顺利完成,学生能否得到实际锻炼,而对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需要缺乏应有的考虑,结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失去了外部支持的动力。由于没有了稳定的校内外社会实践平台,很多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关系联系实践单位,实践地点比较分散,难以管理,这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或仅仅是敷衍应对,实践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使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3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对策

面对现实的困境,教育者必须考虑如何健全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以确保高校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与高校在实践制度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与考核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努力,也需要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

3.1加强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制度建设

在组织领导上,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及院系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为成员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开展等问题,高校要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研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学校要建立学工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校办、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通力合作,共同处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另外政府与高校要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并逐步加大投入,高校要把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列入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教育者与大学生也可以想办法通过企业赞助,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金。

3.2强化社会实践的师资力量建设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强化实践的师资力量建设。实践指导教师应在学校的统筹下,各部门通力合作,主要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政治辅导员、团委教师为主体,也可聘任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也可聘请社会实践基地的校外专家担任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师。高校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不断加强培训与指导,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按照“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原则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同时把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和成绩与教师自身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课题立项、外出考察、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3.3构建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

专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应以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为依托,强调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社会实践平台要加强制度化建设,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断加强,同时应注意加强各部门的协作。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专业课结合的平台建设。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以思想教育与服务社会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借助产学研相结合,以具体科研项目为内容,建立“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度。

②建立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平台建设。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党支部共建、社团共建等形式开展活动,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等,选择心智相对成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的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等。

③以专业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与公益社团的平台建设。建立与专业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的公益社团,并加强与其他院系与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公益社团能长期优化发展。

④建立与暑期社会实践结合的平台建设,并形成专业特色的实践品牌。根据调查,“志愿服务”是学生希望参加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高校可形成志愿服务优化的联动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打造社会实践的品牌。

3.4积极拓展校外社会实践

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社会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这需要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其次,高校要积极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助社会资源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事业单位实现共赢。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地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与技术管理创新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最后,企事业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转变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期的就业实习等机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

3.5建立科学的实践评估体系

第9篇

1.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把维护广大大学生切身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历史时期,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做到从维护大学生根本利益这一着眼点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好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决策、拿方案过程中,首先要想到这些决策和方案是否符合广大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是否做到了以维护学生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决策和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而坚决地予以实施。新时期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对大学生各项现实利益诉求予以充分尊重,全面做好调查研究,将“学生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尺度。按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内涵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到维护学生根本利益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广大大学生群体利益中的重要作用。

2.全面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归根到底就是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实践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真正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信息时代和多元化思想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新的实践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和根本工作原则,真正深入学生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从学生中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大学生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思想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解和迷惑,思想、心理领域出现的各种迷茫和焦虑,要扎实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予以思想上的指导,让大学生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能够做到及时“刹车”,能够明辨什么是主流与支流、什么是正确与错误,注重开展“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

3.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意识,在实践中始终做到依靠学生、相信学生、为了学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了学生,不依靠学生、不相信学生、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即使再出色、再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将失去它原本的意义,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个别高校、个别行政工人员兴起形式主义,工作要求和目标完全依据上级,应付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遭到质疑。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意识,必须要牢记宗旨、转变作风、端正态度,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的精神状态和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思想困惑。在实践中始终做到依靠学生、相信学生、为了学生,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动接近学生、贴近学生,不能依靠简单的说教,更不能搞冠冕堂皇的形式主义,否则,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具体路径

1.牢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需求特点,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新体系。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自身成长和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就必须要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牢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需求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考量到当前大学生实际需求特点和规律,构建新体系、谋划新格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中比重与分量,突出针对性,将其贯穿到高校工作的全过程。在具体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上,充分构建党、政、团等部门分工实施、协调协作的工作格局,按照集体酝酿、各负其责的原则定期举办和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研讨会,对特定时期和特定范围内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困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努力形成党、政、团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与此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改造提升更加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硬软件条件,确保构建的新格局有坚强的保障支持机制。

2.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按照“一切为了群众”要求,创新有利于学生个体全面、良性发展的个性化工作格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在于“一切为了群众”,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践行这一要求,引导帮助大学生顺利找到更加符合自身实际、更加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道路,在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下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创新有利于学生个体全面、良性发展的个性化工作格局,要重点处理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具备较强的目标性、前瞻性,从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不断开展理论知识教育和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的观点和立场去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方面,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必须要为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硬件软件条件支撑,自觉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方针,努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全面、高效利用已经普及化的互联网优势,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无可比拟的独特作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进学生社区、进学生公寓,如何在学生社区和公寓内建立党团组织,或设立其他思想教育互动平台,也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必须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建设,构筑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多向交流的互动平台。听证会、咨询会、评议会等就是值得探索的有益途径。”⑤充分借鉴互联网独特功能和特殊优势创新有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格局。

3.不断优化整合高校资源,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辅渠道融会贯通。一是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两课”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课堂”作用。“第一课堂是指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两课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由中央统一规定,由各高等院校统一安排的,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普遍强制性,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⑤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高校教育的逐步开放,构建和完善以“两课”为主体的、为核心的思想工作阵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目标紧紧开展,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大学生“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鲜活事迹和先进人物典型作为重要素材,突出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实际。三是要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转换思路和工作机制。将单调的理论说服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将教育融入解决大学生实际思想困惑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真正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的工作需求。四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校园网络化教育模式和功用发挥至淋漓尽致。开辟专门网络政工平台,对学生出现的心理等现实问题由专门负责老师予以解答,避免了传统条件下面对面的形式,有效解决一些学生出于各种考虑、不愿直接与老师沟通的问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