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8:34
导语:在工程师职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首先,水利工程中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人员知识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节约用料的意识,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其次,水利工程都是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设备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设备落后、工艺老旧等都是导致水利工程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最后,水利施工企业是水利施工的直接实施者,其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从整体上看多数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领导层管理理念落后,不重视企业的管理,对于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大多采取粗放式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不齐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工作效率低。这种管理上的不到位,也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
2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的设计阶段在项目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实际资金投入,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设计阶段是在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之后进行的,它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项目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在设计阶段作出全面的,严密的施工图纸才能切实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有研究报告显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所花费的资金大概占工程建设总费用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它对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影响却高达百分之七十五,通过这两个数字形成的鲜明对比就可以看出,设计阶段对水利工程成本控制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同一个水利工程可以有多重不同的施工方案,这就会出现不同的成本需求。所以工程的设计人员要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做出几个不同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比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材料和施工方法做进一步的经济分析和后期的效益评价,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优化,这种价值分析法对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十分有效,并且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被广泛应用。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处理好技术和经济这两个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因素,需要项目的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和协调,而且要进行多种方案的经济对比,尽最大努力在减少和控制资金投入上下工夫,而且负责成本控制的管理人员要实时的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对比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的成本进行高效管理。
2.2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的成本控制水利工程在实施建设的时候才是成本实际支出的最大阶段,很多施工企业都认为在项目实施阶段是没有资金节约空间的,但是这不能说明成本在这个阶段就得到了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虽然不能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减少资金投入,但是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工程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出现加大资金投入的现象,这样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对成本践行了合理管理和控制。
2.3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之外的成本控制所谓的在项目建设之外进行成本控制就是指除了在项目决策、设计和实施这三个阶段以外的环节进行管理,如: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等。
(1)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只负责预算结果到现在的可以影响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批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但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依然稀少。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设置了工程造价管理这一专业,但是培养的重点方向却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所以现在迫切需要在重点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通外语、精通计算机以及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必要时可以为此专业设置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专业培养。
(2)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成本控制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教给他们控制成本的方法,使他们在企业施工决策中贯彻成本控制的理念。其次,要建设有利控制成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大部分水利施工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企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动力。企业成本控制也同样需要配套建设相关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使成本控制的氛围弥漫于整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第三,加强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水利施工企业也是一样,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必然会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3结束语
1.房建工程施工单位内部的人员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
第一,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雄厚的专业知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真正的技术,不按照技术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根本不重视质量问题。更不要说着手解决质量问题了,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序进行。
2.管理模式滞后,呈现高位脱节的状况。
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转包、分包工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产生了问题,层层的转包和分包会导致施工人员受不到建筑单位的直接管辖和控制,而项目承建方对施工质量也不重视,他们只看重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证。
3.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房屋建筑管理的效果,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责任意识极强、个人素养很高的管理队伍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打造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房屋建筑项目管理队伍是不可或缺的。数据表明有一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一般来说,农民工接受的知识教育较少,自身素质相对低下,专业水平也不够高,加大了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既对管理人员的数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建筑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导致相关单位忽视了人员质量的高低,最终使得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极为低下。
4.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统性、完整的、全面的、专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既包括监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监管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并不发挥实效,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其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在物质或者施工条件上给予补助和支持,改善施工人员的食宿条件,或者在物质方面给予积极的奖励和支持,来调动他们努力工作的决心和愿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人性化管理的制度下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甘情愿为工作付出。
2.做好工程建设前的预测和治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也必须得做到位。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估与监测,在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之后,交由专门的验收机构进行专业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改进甚至重建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尽力一次性满足质量标准,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终满足户主或开发商对质量的要求。
3.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制度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
法律体系虽然没有人为监督的灵活性,但却有强制性,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像一只无形的手敦促着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最后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是国家对建筑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所以,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制定合适的法律条文。完善合同当中的内容,以合同规范相关方面的行为,以制度优势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语
1.1施工现场空间受限
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往往处于居民生活区,人口密度大,人流集中,造成人流控制难,道路封闭难以有效实施。同时,这些地区由于生活设施配备完善,如水、煤、电、热、电信和地下排污管道等分布密集,使得施工现场空间更加狭小、拥挤,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增加了管理难度,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1.2工期要求严格
市政工程施工中,为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往往对工期提出严格规定,所有工程进度只能提前完工,不得延期,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必须加班加点,周密安排工程施工计划,增加了工程质量控制风险。
1.3施工现场基础设施布局复杂
在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光缆、供热管、水管、煤气管、电线、电信线路等位置不明状况,为了避免损坏这些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施工单位需在施工前、中、后期进行分析现场,科学安排施工,这也会对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产生消极影响。
1.4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影响
在道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等地质状况,需要施工单位采用有效措施,排除障碍,安全施工,使得工程质量的控制难度增大。
2工程建设材料质量的控制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首先要从工程建设材料抓起,这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一环。工程材料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由于施工中各种建材来源变化较大,建材种类和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砂、石来源更是变化频繁,对其质量控制就会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监管工程师严把材料检验关,对来往建材进行检查、抽样检测和复试。对施工单位独立采购的建材(砂、石料、水泥、钢铁材料),须提供“三证”,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对其抽样检验,严把质量关。监管工程师必须要把好材料检验关,加强对材料来源的验证,抽样检测工作,确保建设材料进厂时的质量和性能,为整个工程质量控制把好第一道关。
3加强施工过程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影响因素;控制途径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下面主要就目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进行阐述。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企业总经理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又如某项目经理部技术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项目部节省了x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项目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共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目前,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千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杜绝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干大家共同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
完善成本管理办法。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课程设计仅有一周,要求完成一份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既要完成工程量计算又要完成套价取费,因而选取小工程(如门卫房)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份施工图预算,学生既能学到相关知识,又能培养独立性。以“大工程”代替“小工程”的优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协作”代替“单打独斗”
“单打独斗”可培养学生工作的独立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预算的基本原理,独立地完成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算量,可更全面地对工程概预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协作”代替“单打独斗”的优点:模拟学生就业后在新疆地区工作的模式;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少数民族学生更积极地参加课程设计,学到更多专业知识。
3“.关键点”代替“整个面”
“关键点”代替“整个面”的优点:能掌握计算工程量的方法,用系统的概念去计算工程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熟悉做预算的流程,更好地掌握关键点的预算知识。
4“.组长负责制”代替“指导教师管理制”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特点
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这两者当中施工成本所占的比例比经营管理费用大的多,大约为总成本的70%,因此施工成本控制就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利水电项目大都具施工周期长、投资成本大、技术复杂、施工人员众多、施工环境恶劣等特点,其施工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成本控制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难度,不利于相关工作的进行。
1.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性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水平,有利于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还能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督促承建单位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也能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大的保证。只有不断的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企业一直保有竞争力,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这对其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施工成本的一般性控制步骤
2.1制定工程施工的成本计划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首要工作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大致的成本计划,对项目施工过程的主要环节做出成本预估。合理科学的成本计划将使后续的工作更有目的性,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施工成本计划的制定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2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项目实施工程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人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管理人员要对记录的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只有有了真实的数据,后面的数据分析工作才有意义。在记录数据的同时管理人员还能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这能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督促他们更加认真的工作。
2.3对记录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加形象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发现是在哪些环节的成本超出了预估值。更重要的是要对超支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该如何应对。最后,数据处理人员应该撰写一份详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报告,对该阶段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2.4根据分析报告的内容,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
在得到数据处理报告后,管理人员的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出现超支的原因应该更加清楚。计划赶不上变化,当问题出现之后应该及时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成本计划进行调整或者对施工方式做出调整。总而言之,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定不能死守原有的成本计划不变,那样只会使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更不利于后面工作的进行。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3.1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
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能从根源上控制项目的施工成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与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密切相关,其对工程的施工成本直接产生着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前期,就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深入的了解现场的施工环境以及各种对施工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然后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让相关的设备提前到位,并提前组织施工人员,这有利于提升后续工作的工作效率。对施工方案不断进行优化,确立一个适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能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3.2加强监督管理,严禁浪费现象
浪费现象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十分严重,这极大的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但是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这种现象完全是可以杜绝的。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时的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抽查,对发现的浪费现象要严格查处,对相关的负责人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还可以进行处罚。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督促施工人员养成节约的习惯,尽量减少施工环节的材料浪费,同时还能在监督的过程中增加与施工人员的交流机会,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3.3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返工率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花费的费用和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质量问题看似项目的施工成本没有过大的关系,可实质上来说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在是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必定要返工,一旦返工就必定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材料的成本,而且还会增加额外的人工费用和设备的使用费。这些费用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质量不过关,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把质量关,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是降低质量问题带来损失的最有效途径。
3.4实施责任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将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责任都细化到个人,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支出超过预算值时,对相关的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实施责任成本制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处罚施工人员,而是为了对各种成本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提高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督促施工人员去积极探索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方法。正所谓法不责众,只有当责任细分到个人之后,施工人员才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压力,才能知道施工成本控制也是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情。
3.5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起步较晚,还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在当前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当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应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这才有利于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4结语
关键词: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消耗
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时不断压低价格以求中标。而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也使得施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减少。通过何种方式提高施工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现代成本控制理念的实施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障企业利润。同时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还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管理重要性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工程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传统成本控制更多的注重材料采购价格控制、人员成本控制等,对施工过程成本控制重视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也导致了许多施工企业虽然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但是施工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这是由于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所造成的。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不仅仅对材料的进场数量、质量进行控制,还需对材料堆放场地、进场数量以及时间进行计划,同时还要对机械设备租赁、维护保养等进行控制与管理,通过多方面控制来降低施工成本,保障企业利润。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对于企业利润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实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要针对工程特点进行有计划的设计,对施工范围、材料堆放、材料二次运输、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等规划与设计,通过科学的设计降低材料堆放时间,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通过科学的规划降低材料二次运输距离,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2.1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成本管理体系,促进成本管理的实施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过程成本管理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有据可依、责任明确。通过对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以及施工人员责权的明确促进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以项目经历为第一责任人,按施工管理中的各个层级以及部门、班组为单位形成人人参与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是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成本控制体系的管理下。
2.2加强施工材料规划与管理,促进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实施
这里所述施工材料管理有别于传统施工材料的管理,传统施工材料管理仅对材料进场数量、质量进行管理,而这里所述的材料管理首先通过对工程进度的掌握与科学的计划,明确施工用材料的进场数量进行控制,明确施工材料采购数量,减少材料堆积造成的企业资金占用,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的堆放场地进行规划,减少过程中二次运输的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材料二次运输操成的运输费用,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另外,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还需要注重材料堆放的管理,减少由于堆放方式以及遮挡不及时造成的材料损耗,以此降低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
2.3加强施工过程的规划与调节
现代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环环相扣的环节以及制度控制来完成。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时,必须注重工程施工过程变更的审核,对资金变更、设备变更、人员增加等通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企业经济利益。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事先的规划预算进行管理,对实际发生的消耗进行统计,对实际支出进行控制,以此保障企业利益。另外企业在进行消耗统计过程中,要根据以往同类工程消耗制定消耗定额,而在实际施工消耗统计中发现消耗下降要及时进行消耗调整,并通过现场管理与技术革新降低消耗,以此降低成本。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浪费、超耗现象。
2.4加强施工过程的设备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为了更好的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还需要对施工机械的租赁、使用、维护保养进行管理,以此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机械设备较多,其中一部分机械设备的购买需要大量资金,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多选择租赁来完成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如何科学的使用工程机械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又一关键。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有计划的进行设备租赁,避免设备进场闲置时间过长造成成本增加。同时对施工企业自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降低机械故障,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加强施工过程核算工作
为了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消耗等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审核工程施工人员数量及具体所需数量是降低人力成本的关键。传统施工人力成本管理更多的注重人力成本的总和,对工程人员数量并不进行过多的审核,导致工程施工人员过多,人员基本工资降低,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现代工程人力成本核算将注意力转移到基本施工人员的审核上,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基本工资,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另外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消耗也要进行记录和分类,并进行详细的审核,以便于对过高的消耗进行修订。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资料,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施工过程及情况,研究成本增加以改动项目的变动原因,为企业以后的工程施工找出控制、减低成本的途径。
3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及现场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通病出现几率,降低事故成本的关键。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过程技术管理,通过对技术人员责任制的建立,明确技术管理责任,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减少由于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的事故及质量通病,降低成本。另外,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旁站、加强现场管理,降低消耗,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随着全球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面临的竞争更加国际化,不确定性不断增大。各类组织,比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等,都是开放的动态变化的系统,管理者活动会直接受到组织内部、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内部环境包括领导者、团队成员的团队能力和素质、拥有的资金、组织文化、技术等等;外部环境包括供应商、竞争对手、顾客、政府机关、国家政策、技术实力等等方面。在这样的动态环境下,如何在工程项目中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其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作为对于知识管理体系理论的补充,本文提出动态知识管理理论:在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能快速通过知识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实现知识由个人向组织提升,知识的创新,并根据感知到的内外环境的变化,整合组织内外部知识,有效配置知识资源,推动组织的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是项目组织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不断提升。[1]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组织面临的内部、外部的威胁是不确定的、因此,如果想要减少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需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识别能力,并且只有较高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应对更大的威胁和挑战,这将要求组织储备和运用足够的知识才能在各方面战胜对手,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
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房屋建筑工程和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指通过一个专门的临时性的组织,对项目实施高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从而实现项目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知识管理应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2]
三、工程项目与知识管理的有机结合及主要特点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项目初期的预定目标外,还要重视吸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等。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把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进行转化、综合、创新的过程。因此,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日后的项目借鉴经验知识,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项目组织内部、外部两方面综合项目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并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帮助项目组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2)利用知识集成和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加强知识的共享,培养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共享能力,创造出知识交流环境,努力培养成员对于知识的创新能力。(3)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将其归纳整理,作为一种经验教训,以便用于今后的相似项目之中,少走弯路,减少错误,提高管理效率。
四、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目标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在保障团队实现项目目标、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获取、转化、传递、共享和应用知识,并且让团队成员也能吸收和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个人价值。知识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建立重视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实现知识在团队中的共享,传播文化。在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下,实现组织成员内部自主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提高成员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终实现组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与改进。因此,只有将建设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五、工程项目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知识集成优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时在参考了大量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知识集成“过程”的角度,包括知识获取、转化、应用;知识集成外部环境;在项目组织内部员工对知识集成个人意愿五个方面建立了重大工程项目知识集成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如下图:二级指标的确定:知识获取能力:包括内部、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项目组成员知识集成能力和意愿。知识转化能力:包括知识的内化能力、外化能力、社会化能力、组合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知识的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吸收能力、配置能力。知识集成环境:包括信息技术能力、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项目团队的氛围、领导的支持。
综上,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的能力出发,并且从知识管理的过程的能力与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描述了项目知识的管理能力。通过评价指标的体系,确定了项目管理的活动中知识获取、共享与运用的状态,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将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知识集成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宇 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夏敬华,金听.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高伟明,张玲玲.IT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机制也已日趋完善,企业之间产品的质量在技术完备,人员素质提高的今天,已不分伯仲。但是企业的成本管理优势却带给企业更大的生存领域。企业的生存根本在于经济,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节约意识很关键,成本控制核心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人员意识,做到进出有度、监审结合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广义成本是建筑企业在形成建筑商品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货币总和。而狭义成本是在形成建筑商品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是狭义的成本范畴。
2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原则
1)成本合理低价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的施工技术,达到施工成本最低,从而实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2)全过程管理原则。项目的成本控制要着眼于项目的全过程,是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要求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步形成,要详尽、严密、连续进行,由于每个项目均是一次性完成,故施工成本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而在完工后再来进行核算,由于很多结算项目无从寻根找据,故会直接影响到成本的管理。
3)目标分解原则。施工前要设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期望值,成本目标要做到分解到岗、到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施工人员才能依据目标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成本控制。定期对目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将成本置于可控范围。
4)奖惩原则。奖惩机制能有效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能动性,避免拖拉、推诿、懒散现象的发生。各级管理、施工人员按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成本控制,公司及项目部定期检查,对成本控制好的部门、管理人员、班组人员进行奖惩,对于成本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罚,相反的要进行奖励。只有真正做到奖惩明确,才能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3成本控制的作用
1)项目成本控制应有始有终,即从项目立项至项目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列入成本控制的范畴。精细化控制使过程施工成本始终都处于可控范围,使各种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合理配备、合理使用,控制在计划范围内。通过随时检查、核实各项费用,以达到发现差异,纠正偏差,防止施工资源的浪费现象。
2)成本控制主要措施。
a.材料进场验收可以有效降低材料使用损耗,通过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外观、数量、性能等的验收控制和现场材料的运输、保管以减少使用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
b.项目施工材料出库可以采用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单等形式。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可以采用预留风险费和编制超支控制措施等方式。
c.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外在的影响因素如材料价格的浮动、人工费的浮动、机械使用费的差异等。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承包方自身技术、管理和建设方、监理方变更及自然条件变化等也会影响施工成本的变动。
d.提高成本意识,加大管理力度。除了加强成本控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还要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勾,建立奖罚责任制度,使每一个责任人都有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只有形成全员齐动、全员齐管的管理机制才能将成本控制具体、流畅地执行。
e.承包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每一笔款项的进出均应有严格的流程和记录,尤其是对工程价款的月结和终结均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将成本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
3)投标阶段项目成本的应用。
a.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的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价技巧在投标阶段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此阶段的参与部门主要有技术部、造价部、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内容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范围,为应用投标报价技巧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后期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b.进行成本预测。依据施工图计算出工程量,并对照清单量和市场指导价进行成本预测,得出施工项目直接费,依据施工单位在此项目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列出所采取的技术项目,如采用的施工机械、脚手架、排降水措施、基坑围护措施、已有建筑物围护等,计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清单和预算得出的工程量,计算出施工项目需要消耗资源的具体数量并计算出其他管理费、规费、税金等,从而计算出工程预算成本,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合理报价,并为中标后进行施工成本的预测提供依据、对比。
4)中标后的成本控制管理。
a.进行目标分解。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控制阶段是在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是以积累的方式形成的,故要想使成本目标得以实现,进行目标分解便是其中的关键一步。目标分解到岗、分解到人可以使成本目标的控制范围更加清晰明了,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控制成本主要是控制施工资源投入如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将分解后的成本目标落实到岗、到人,对人员用工,材料领用、台班使用都要有记录,费用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
b.及时进行费用索赔。为避免事后索赔造成的纠纷,要及时进行项目变更的签证。目前有一种说法“中标靠低价,赚钱靠索赔”,充分说明索赔在竣工结算中所占的份量。而费用索赔是集技术、能力、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求各级施工人员相互配合来完成。索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索赔要及时、详尽,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也才能减少后期因索赔带来的纠纷。
5)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人工费的控制:采用企业内部劳动定额,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并实行弹性需求的劳务制度,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人工费的目的。材料使用的控制:材料的损耗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严把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几个环节,采用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和包干控制等方法,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量,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的目的。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因此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进场时间,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合理安排保养时间,保证施工机械良好运行,这是减少设备闲置和浪费,保证机械使用费有效利用的前提。由于机械费用占施工成本的6%~10%,故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6)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竣工结算的好坏是成本控制与管理在项目施工阶段运行的反映,结算价是中标价与各种变更索赔费用的总和。结算价与财务成本进行对比,可以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关键工序,以便在未来施工中进行借鉴。同时也能发现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控制和管理。
4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观念没有深入人心,项目部人员只关心质量和工期,每月的工程报量也以实际发生量为准,没有同项目的成本目标相挂勾,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应当关心的事情,而企业也没有制定与项目成本挂勾的奖罚制度,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故而造成了成本控制停留于文件、制度而无法向项目管理推行的尴尬局面。未来施工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依靠“经济竞争”为平台,管理的提高、成本的节约是获得资本积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成本控制就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积极推行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把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和奖惩机制归入制度管理范畴,以实现“全员管理、全员控制、全员协作”的理念。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