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8:48

导语:在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并—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饱受折磨。因此,如何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明确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抓住实质,育人育心,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效应。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2篇

一、课堂灌输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正面灌输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直接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入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听,教师自我欣赏型“填鸭式”讲课,教师更多强制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早退、缺课、说话、睡觉等,有时还要求学生记笔记、背笔记,期末考试考笔记,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都是有意识的人,他们经过小学、中学的教育,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都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都有理想有追求,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大学教育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做人品格,每个学生都强调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老师不要把他们看作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进一步建立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边听边思考,更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学生顺理成章得出结论。教师教学要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件制作要突破简单的文字,最好有声有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都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有利于集中学生听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适当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选择一些有争议令人容易困惑的问题,给学生几天准备时间,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讨论争论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中受到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过多要求学生必须怎样做,要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是平等的个体,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接受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说的话很真诚很实在,有时老师讲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一生。

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应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

我国高校相对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一些高校缺少社会活动的经费,实践基地少又缺少多样性,学生好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的学生实习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对学生考评监督也不到位,最终导致好多学生什么都没做,自己通过关系找一家单位开个证明写个评语,实习也就算合格了。学生在课堂更多学的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需要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择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非常必要。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副书记、各院系领导、学生处和就业处领导等都要关心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尽量满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经费,尽量安排有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强的老师带队指导。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社会实践成绩直接与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等方面相联系,更好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实效性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政策,从资金、实践基地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辟广阔空间,这有利于社会实践基地和高校师生的沟通和了解,学生能更好关心实践单位,给实践单位带来利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实践可以采取一般的参观、调研等形式,使学生对实践单位有简单概要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从中受到教育。再有就是融入企事业单位之中,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直接进行工作或服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高校为节省社会实践经费支出,要充分利用本地社会实践资源,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可以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搞一些调研,更好地了解党的政策,培养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地处革命老区的一些高校,可以到一些战争遗址考察,了解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牺牲奉献教育。地处落后地区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三下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进行严格考评,调研活动学生要写调研报告,直接在企事业单位参与工作或服务,实践单位要对学生工作或服务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形成多方位的渗透性教育模式

(一)利用课堂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课堂正面灌输教育方式教育学生,大学普遍开设四门政治理论课,教育部明确规定每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学分等内容,这种显性的教育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显性教育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容易让学生感觉被“洗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有些负面事件的影响,教育效果非常有限。而渗透性教育方式属于隐性教育,使学生在一定情景交流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接受了教育,这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某些主流正能量的思想,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效果更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通过讲一些正能量的典型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重任,同样也承担育人的责任,应该利用本专业课中的教学内容,挖掘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素。从事旅游地理方面教学的老师可以结合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专业老师在讲孔子儒家思想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教育学生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同时期不同条件都应以不同方式孝顺,学生阶段平时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多关心点父母,?e平时一个电话都没有,一打电话就是管父母要钱,学生阶段要好好学习多掌握谋生本领,将来从物质上情感上更好地孝顺父母。

(二)通过校园文化进行渗透

大学校园各种基础设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各高校也比较注重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校园文化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应增加物质投入,尽可能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道路名称、楼房外观设计上最好都有一定寓意,修一些名人伟人塑像或悬挂照片,使学生在名人伟人身上受到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积极进取,做社会栋梁之才。教室墙上可以布置一些名言警句或校?、院训,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都将成为学生终身努力的方向。强调依法治校,加强制度性教育方式,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切实得到执行,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使外在的强制逐步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三)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启迪学生,以自己的行为魅力去塑造学生。”[2]有些教师知识渊博,课讲得生动效果好,学生非常尊敬崇拜,讲课风格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模仿其语言表达方式,模仿其手势表情,对学生未来爱岗敬业影响非常大。有的老师科研能力非常强,科研成果非常多,治学严谨,这样的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的老师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非常负责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士论文要求进行写作,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反复修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对培养学生踏实做人做事非常有好处。

四、高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疏导性

(一)各高校应重视心理咨询教育

现在的高校学生独生子女比重比较大,独生子女在父母眼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我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普遍显得溺爱,这也就造成有些子女唯我独尊,有好事自己什么都想独得,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更缺少服从意识,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大学学习生活非常强调集体性,每个学生个体都需要和其他学生进行交往联系,都需要和老师进行沟通,由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不同,同学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大学生从年龄来说生理已经发育成熟,谈恋爱属正常现象,有的同学恋爱失败对其精神打击非常大,有的同学家里出现特殊困难学生难以承受,有的学生学习方面出现困难,等等,这都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各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办公场所等方面的支持。

第3篇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的岳晓东博士提出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灰色区”概念,认为心理正常的“白色”和心理不正常的“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且世间很多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表现为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焦虑心理和变态人格等。成教大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

1.破茧成蝶的学习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相互影响。成教大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为圆大学梦的成年人,有一些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追求“一专多能”的第二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成教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学习无动力,有的是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自由散漫,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考试舞弊现象泛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归属感差,自卑心理重。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大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我价值否定性倾向明显。首先,成人大学生或者是“老大不小”上大学缺乏年龄优势,或者是高考失利,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心头,接受成人教育只不过是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其次,“成教大学生不如正规大学生、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的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大学生实行两条线管理,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则另眼相看。一些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危机感”强烈,很难在家庭、学校、社会找到归属感,容易产生的偏激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3.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恐惧时有发生。成教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在校学习时间短。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成教大学生啃的却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成人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角色甚至是多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的选择,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成教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学习、就业困难,遭遇更多的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调整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够,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普遍偏低。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成教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一些人认为专业教学是硬道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个别高校在成教大学生中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很难达到。

2.心理咨询边缘化。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成教大学生很难享受这些资源,因为成教大学生的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理论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边缘化。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标题为《成人教育心理咨询》学术论文,检索时间是1987~2008年,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再检索标题为《成人心理咨询》的内容,结果只查到2条相关记录。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年龄相仿,但经历不同,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前途也会有很多差别,因此心理反映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不会明显。3.日常管理程序化。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院(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员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一些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没有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中党团组织不健全,计财部门只管收费,后勤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临时租住在校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大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的手段;或者认为成教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关心,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报到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大学生活的全部流程,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大学生昔日的失落感,而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至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成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不适,化解心理矛盾,排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所谓‘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1]。对于成教大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当务之急。第二,迫切期待心理健康教育能走入成教大学生的课堂,保证课时,注重实效。该课程一方面为成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成教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3.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2],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困境;成因;疏解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17 -03

最富有朝气、最充满活力、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所有者非大学生莫属,他们也是最能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冲击的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如情感、人际关系、毕业就业、学习压力等等。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再加上新媒体的崛起,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也因为对心理健康知识认识不足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排解甚至会演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更是对当前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现状表现

(一)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

适应是一项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标志,更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从表面上看,由高中升入大学,只是从一种生活环境变迁到另外一种生活环境,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的适应过程。人只有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

现如今的大学生正是思想最活跃、最开放的90后们,他们标榜着自己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对于最基本的应该先从适应社会开始的意识却并不具备,尤其是当自己的要求与现实社会环境出现冲突的时候,往往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有些甚至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往往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二)手机网络成瘾现象严重

如今,网络成瘾已不单单指网络游戏成瘾,手机APP的快速发展,如微信聊天、朋友圈的不断刷屏导致一大部分大学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手不离机,机不离手”的现象非常普遍。各个高校针对手机扰乱课堂秩序现象,启用了手机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通过购买手机模型、备用机等来蒙混过关,企图掩盖携带手机的事实。即便有些同学上交了手机,但是上课时摸不到、看不见手机,整节课如坐针毡,焦虑现象十分明显。前不久,浙江一高校学生在上课时间玩手机,任课教师发现后,将手机扔出窗外,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从这一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象非常严重。

(三)人际交往关系不和谐

诚如手机网络成瘾现象所说,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都通过手机网络聊天工具进行,离开了手机就不会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同宿舍的同学需要什么不是直接交流而是通过手机QQ或者微信留言给对方,哪怕就是在隔壁,一句话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败。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多就是由人际交往不和谐造成的。合理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网络交流是远远不行的。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根本无从解决,从而产生诸多的心理情结,不加以干预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四)是非判断能力欠缺

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常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无法应对、敏感焦虑或人云亦云等现象,缺乏对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有些学生不敢在现实生活中予以辩驳讨论,而是到网络上发表一些一吐为快的过激言论,有些时候甚至造成以讹传讹而不自知,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更会造成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引发众多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水平往往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第一要素,很多毕业生进入企业面试都会接受心理知识方面的测试,而社会竞争对高校大学生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往往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就产生过分的焦虑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由于缺乏更多的辨别能力,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冲动行为,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每年在临毕业前夕,各个高校都会出现一些学生因为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无法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偏激行为。

(二)学校因素

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依然是应试教育,各个学校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依然看学习成绩,这就造成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地看中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很多中小学极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谈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初高中阶段就有苗头,如果能够尽早地干预,很多问题可以避免在大学阶段产生。高校的扩招,造成各个高校并没有配备充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干预与解决。应该说从上到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好于高中,高中好于初中、小学,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连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蹴而就的教育就可以很好地把这些问题解决。所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上到下引起重视,把教育能够很好地衔接、跟踪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功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甚至一味地认为孩子既然送到了学校,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出了问题,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和老师。殊不知,家庭氛围、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的幸福指数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学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部分学生交谈,家长和父母在一起很少有沟通,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机,很多都是家长、孩子通过手机各自玩各自的。随着80、90后结婚生子,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没有重视家庭教育,平时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沟通和交流,完全交由学校,学生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而且不容易根除。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虽然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成长环境也相对轻松,但是很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的现象也很普遍。有些性格上的缺点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易发现,一旦进入大学,面临着独立生活、与同学相处等问题时很容易爆发。有些是诱发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家庭经济良好的学生。很多贫困生因为经济拮据,在日常用度、眼界视野等方面表现欠缺,因为一时无力改变,会产生敏感、自卑,甚至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

家庭气氛越不和谐、幸福指数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氛围不和谐易对家庭成员的情绪、情感、个性等产生不良影响,易导致冷漠、孤独甚至自我封闭,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时会表现得无所适从。

(四)个人因素

大学生还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最富有朝气、最充满活力、最活跃、最敏感,同时也是最能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冲击的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如情感、人际关系、毕业就业、学习压力等等。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更是对当前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专业的解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疏解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

首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3.20”“5.20”“5.25”等代表特殊意义的时间段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其次,学校构建优秀的校风和学风,提供优越的教学条件,拥有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都能使大学生获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人格得到升华。

(二)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这一点值得肯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在一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把心理问题看成是精神疾病,甚至有些人视它为洪水猛兽。作为校方,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将其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无休止地说教或者放任不管。除了必要的课程开设,在平时的各类教学活动中,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在每个特殊的时期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育。比如针对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开展人际关系交往教育;针对学生受挫承受能力差开展挫折教育;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开展爱的教育及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定期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也插入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学会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能力。此外,校方应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举办系列讲座,放映相关影片,开展大型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出现心理问题后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找到相关的老师或部门及时排解,不让其演变为心理疾病。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大一新生一入校就应该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将就业危机意识前置,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不至于到毕业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而出现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必要的职业心理准备、人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明晰的职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心态。到大四时,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教授他们“就业、面试心理技巧”,应聘技能训练,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理需求,最终找到合适的工作,成功走入社会,并适应各种社会就业能力。

(四)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纵观各高校,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匮乏,很难配备充实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从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辅导员教师中培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在这一培养队伍中尤其以辅导员老师为主力,当然,他们也确实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并最了解他们的人。然而,这支辅导员队伍却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高校派遣大批辅导员参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只有开展规范、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形成一支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队伍,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杜长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与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4,(12):138-139.

[2]徐季红,谢彦红.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7,(30):174-175.

[3]甘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4-9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工作 以人为本 政治素质

论文摘要:加强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怒政治教育足一项长期性、基玻性工作。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的忍想政治教育此应该以人为本,提高全校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指导和修正粉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本文就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工作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新时期高校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对策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影响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有序化、高效化的德性和思想素养培养过程,在社会转型期更是担当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所以,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要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的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对我国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中职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现实思想间题,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落实、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尤为重要,如何依托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解决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1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两个方面。同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贯彻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生发、产生作用和维持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因此,学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三者缺一不可。

中职学校日前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教职工和学生。这些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但易受外界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变化对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中职学校管理模式死板,例如各高校都很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但实际情况常常是管理机构设置得越多、规章制度越严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管理本身出现的漏洞反而越多。同时,管理者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喜欢采取容易操作的行政管理手段,通过“压”、 “控”等方式对待学生,至于工作是否到位, 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有进步,管理者反而没有去关注。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对违反以人为本原则的,没有人情味的硬性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较宽松的环境,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忽略了个体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天赋有差别,能力、兴趣也有差别。由于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求的多极性、各类高校的层次性,都显示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上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材施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中职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

同时,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教育过程缺乏互动。在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从哲学理论上来说,这一教育方法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人的变化,不符合所强调的“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基本观点,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利于以人为本作用的发挥。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虽然灌输的方法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到今天,它的实效性越来越小。过多地采用硬性灌输方式是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主体的接受程度考虑较少,教育方法仍局限于教师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全面了解。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将在互动中形成的共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这些年轻的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带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结合当前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改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手段。

2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师生和谐平等关系。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拼弃传统的师道。承认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为学生兴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能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自然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学生为本,真正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外,还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当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学校必须以最大多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其最高策依据,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损害学生的权益。

总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

第二,用科学务实的态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实质,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和教育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高校实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心理健康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困于定呆板的框框之中。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真正解决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求职、恋爱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发掘学生的潜在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

当代学生既关心祖国命运、世界风云,又注重自我发展既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只有掌握了中职学生这些思想特点,我们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用实在的办法正面激励大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采用各种奖惩的措施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受教育者通过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完成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1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家,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素质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而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频发的高校“师德失范”事件,昭示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新矛盾。于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总体趋势是好的,仍有大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尚师德、值得人们尊重和爱戴的先进教师。然而,在国家转型新时期多种因索的影响,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新矛盾。

1.“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核心工作。但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面临着多种利益诱惑和更多的选择,导致一些老师已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逐渐缺乏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上出现备课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上课敷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更新不及时,照本宣科。学生工作中借考试、评奖学金、评优秀称号和申请入党收取学生费用给部分学生开绿灯等现象。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仅把“教书”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更谈不上“育人”。更有老师利用教师职业性质和职务之便在校外从事第二职业。

2.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冲击下,特别是些青年教师,为了评职称及晋升职位,在科研工作上盲目于发文章,只追求文章的数量而非质量;投机申请科研项目,但不注重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出现了弄虚作假、篡改数据、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问题。在目前的这种社会环境下,教师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攀关系”上,从而出现“重科研,轻教学”、“串场子,找项目”等学术不端行为。

3.对学生缺少关爱。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就是要时刻真心关爱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些新进教师特别是辅导员上岗前并没有经过专业的道德信仰和心理健康学的培训,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不完善。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如忧郁、恋爱和自杀等各种突况,没有很妥当的应急处理办法。其中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沟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不重视。甚至有老师与学生关系暧昧的,这些行为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等程度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

二、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青年教师的现状。随着近几年高等学校的扩招,青年教师的需求逐年增加。但高校的聘任对象一般侧重于名牌或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这些群体也只是在岗前才真正接触到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真正面对学生时却有点不知所措,照本宣科。他们甚至没有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更谈不上关爱和爱护学生。“80后”青年教师大部分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为了评定职称和晋升职务,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导致青年教师“重科研”,无心进行教学这份本职工作。

2.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的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普遍用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这些“硬件”指标来评价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忽视了师德建设、奉献精神“软件”的影响。用这些易量化的“硬件”决定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和科研项目申报,将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不会用心去教育和关心学生,师生关系淡漠。

3.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不完善。高校的师德监督制度形同虚设,监督职能部门仅仅局限在行政部门这一单一性机构,缺乏部门之间的协同分工。监督主体消极不作为,对教师的道德失范现象采用“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他们的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师德的发展。奖惩制度比较空泛,往往忽略了教师的优良师德表现,对违法乱纪的事件惩罚力度不大,有学者剽窃已故知名教授40万字的论文,结果只处罚2万元,此类案件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折射出相关制度的缺失。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1.加强教师的自身建设。首先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决摒弃心态浮躁、学术功利化、轻教厌教等流弊,将“敬业”精神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较精确的概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治学的理念,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课前三分钟”、“上课不玩手机”等活动上好每一节课,以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上给以帮助,通过“爱心妈妈”一对一帮扶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文本,师德大计大爱为本。教师要以大爱之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教师另一重要角色就是科研工作者,不单单对本专业科研知识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最大水平地发挥“教”的本事和“研”的能力。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己不正,焉能正人”。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80后”作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主力军,面对的是时刻充满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等各种自我体验的基调的“90后”。他们在文化和思想上很接近,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通过智能的方式如微信群、QQ等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能与学生形成朋友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青年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这些都激励着他们在工作上更努力。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自己,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钻研新项目新课题、到企业中进一步深造。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知识结构新、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以及股干劲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古人云:规矩弃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起着监督、评价和约束的作用。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考核优秀的应当予以公示表彰,确定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向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4.强化师德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广泛鲜明地宣传学习其他高校教书育人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要注意发现培育身边的教书育人典型。学校可设立师德单项奖和综合奖,对师德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大力宣传表彰,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创新宣传方法,通过交流、交谈、现身说法等形式,使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和理念入脑入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目的。

建立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通报制度和惩处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者,要在教师职务评审、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优奖励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差又不改正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同业务水平低的教师一样,实行淘汰待岗或转岗调离,努力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

四、结语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者,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10月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师德建设,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依法施教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四有”好老师时代风采,不断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田天,徐冀宁.浅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与高校内在灵魂的重塑[J].江苏教育研究,2015,(06):7-9.

[2]蔡淑萍,吴盾,王标兵,等.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99-100.

[3]冉洁,付爱莉.刍议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与解决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8-2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