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文朗读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8:54

导语:在语文朗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朗读论文

第1篇

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注意把课文之中优美的语句读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中回味感受,以求深刻体会出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并对他产生敬仰之情,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举国上下人人都热爱的好总理远离我们去了而感到无比的难过和悲痛。“敬爱的总理您就要离我们远去了……”。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就能触景生情,深刻地怀念着人民的好总理,从而培养学生对总理真挚的感情。同时,教师要巩固朗读环节训练,就是让学生掌握对文章的喜、怒、哀、乐、轻重快慢的语气进行朗读,掌握基本程序和规则,进行反复朗读练习,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意境来,以提高对文章的领悟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要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反复朗读训练,只有坚持朗读、仿读、背诵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习语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美,诱发他们去联想,发挥学生对外界景物的形象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现在的语文教材中,还编排有诗词教学内容,语言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乐美。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朗读诗句,能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审美的情况。通过朗读课文,诱发学生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和物的形象和景色,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领略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朗读习惯,对自己将来语文水平的发展进步影响极大,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文章诗词的效果,有利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能更有条理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是用口的发言活动,同时,也包含着思维和感情的活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阅读的训练,做到有效朗读,才能增强课文对学生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作用;朗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朗读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语言之美

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示范,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诵中,学生领略了朱自清《春》的艺术魅力,感受了《海燕》的震撼力量,体会了《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二、朗读有利于传递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它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参与。这种情感,包括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有充沛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感情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正确体会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有些文章,与其多讲不如多读,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理解作品,并把教材情感传递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父子间的挚爱。老师用平和的语调读出作者心底蕴藏的奔涌的感情,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那幅画面,随后点拨其中重要的动词,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品味。在这平实质朴的文字中,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与伟大,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父伟大的背影。有的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不禁流下了眼泪。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

三、朗读有利于传递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些语文知识,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来说,在各种文体中,记叙文注重一个情字,文章往往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此,朗读时感情、语调较丰富;说明文注重一个知字,课文强调科学性、知识性,不受感性认识的支配,故朗读时宜采用平实的语调;议论文突出一个理字,强调行文的雄辩、有力,所以朗读时要注重气势,语调严谨。朗读可帮助我们传递各种文体知识。

四、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

我们不难发现,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语文水平也较高,因为朗读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这反应在写作中就能表现为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没有积累,自然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勤于积累,方能厚积而薄发。但积累的过程极其漫长,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读中背,不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五、朗读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学生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六、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现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往往就是借助于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朗读则是托起那双翅膀的空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第3篇

1 教师范读,用情感感染学生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研究朗读,正确朗读好课文,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基调,才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示范朗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地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渐渐进入课文中的意境。比如像《再见了,亲人!》和《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长安街的人民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心情,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也更难体会到朝鲜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依依惜别之情,更体会不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前,首先自己要把握住课文的基调,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也只有这样,才能用情感染学生,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必须根据教材,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去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准确的情感,恰当的节奏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整篇课文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如像《林海》、《可爱的草塘》、《草原》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们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带点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任何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

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新教材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用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

3 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第4篇

一、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教育部“名师工程”首推名师,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于永正是这样谈“备读”的:“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1.朗读教学要从低段学生抓起

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有一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生活经验的迁移,就能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如课文,题目叫我在教学语文s版一年级课文《自己去吧》时,我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朗读方法。课文第一句写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这句话应该用社么样的语气读呢?我认为应该读出小猴依赖、请求、甚至是撒娇的语气。如果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你要读出依赖、请求、撒娇的语气,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听不明白、读不到位,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指导,学生就会很容易读出这句话的语气。在朗读之前,我问学生,你如果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看到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跟妈妈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顺势引导:小猴想吃到果子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应该怎么读。这时孩子们就能很轻松的读出这句话的语气。

2.朗读指导过程中讲求一个“精”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收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桂林山水的美,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的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感同身受酝酿情感

1.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令人回味的感情。

2.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净化教学理念[R].2006.

[2]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R].2007.3.

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 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现象。其中朗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将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朗读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的朗读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对课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继而去领悟朗读或写作的各种方法,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朗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引导过程要注意两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朗读段落,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安排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二,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的朗读。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如《火烧云》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引起了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课文整体理解后再读,做到熟读成诵。这更需要时间,因为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朗读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里埋伏》和第八乐段“九里山大战”为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即“攻天险”部分)配乐。这段音乐节选自传统名曲的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维”。“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朗读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朗读目的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朗读的重要性。有效用心地进行朗读指导和熏陶,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并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朗读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84-01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们要能够关注学生们的各项方面的培养。其中学生的朗读环节是教师们需要探究的问题,对学生们的朗读加以指导性的建议,才能培养学生们普通话交流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的摸索,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文朗读有了自己的认识。找到切入点,找到学生的特长,使其特色地发展。同时,教师也是一种有其风格教育资源,通过幽默的谈吐、丰富的教育背景,广博的知识底蕴,温暖的人文关怀、特别的人生感悟经历,都是学生收益终生的精神食粮。

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要融入社会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发音阶段,识字之后就能够对课文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实现情景教学。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课文一般较为短小,其主要目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学习通常来自于社会生活。课堂朗读同样如此,要能够将生活中的感情运用到朗读中,学生们课堂朗读中把握感情非常重要。例如,学生们对《再见了,亲人》课堂朗读时,首先要对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叙述整篇文章的情况,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感情脉络。学生们开始可能没有办法对此完全接受,但是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和亲人离别的场景。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课文理解,能够良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被完全的带动出来,逐渐融入课文的朗读中。学生们只有当自己的感情被激发出时,才会增加对朗读的热情,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小学阶段,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教师们在此时正好能够加以引导,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

2 课堂朗读方式的调整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主体。但是现在,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们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进行辅助。同时能够提高学生们对课堂朗读的兴趣,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综合调动学生们的思想情感。

语文这门学科,是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增加他们的感情交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去感知学生们的情感,帮助他们解决身边中出现的难题。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朗读总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们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技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进而引发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一定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对话。教师们进行朗读之后,学生们也跟着朗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课文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评论,找出对方的不足,扬长补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作者对鲁迅思想的了解。

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即使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也是比较强烈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要经常组织学生们之间的比赛。通过互相纠错,来积极的引导学生的上进心。《草原》这一课时,对草原的整体场景进行叙述,然后进行朗读比赛。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能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情感的表达也能发挥到极致。教学的朗读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主导地位就能进一步的加强,情感的交流也将会更加流畅。

3 课堂朗读中角色扮演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最为常见的教学环节是聆听学生们的课文朗读。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将学生朗读中的不足指出,让他们能够进行改正,最大限度的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是很强的,他们基本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朗读的“模式”。教师们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之后,学生们就能够对具体的过程形成一个认知。学生们总是有爱玩的天性,所以教师的组织能力一定要强,才能组织好这次活动。《军神》这一课,首先要求学生对将军和沃克医生性格进行分析,对比他们性格中的不同之处,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对话内容,然后通过来分角训练,了解到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

4 评价过程中要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的独特个体,发展个性必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环节当然也不例外。在指导学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训练的评价更应注重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表情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个性色彩。例如:“把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充分带到课文中再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再自然轻快地把课文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最好把表情印在脸上!”我觉得这样的朗读评价语不仅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文本自主创造性感悟。当然,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合作,从小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抓好朗读训练的评价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学习条件不成熟。所以,语文课堂在最初的教学模式中,不能将强硬的让学生学习他们不能接受的事物,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渐接受所学习的内容。从朗读的过程中体验朗读所带来的情感上的变化,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唯有朗读,学生与美文之间才能产生交流和沟通,才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出共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应该是越来越近,而非越来越远,应该是让阅读更加有生命力。教师在有效的教学方法下,引导学生提升他们语文课堂的朗读热情,就能够在将来的语文学习中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益明.谈如何创设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情境[J].成才之路,2009(13).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在小学阶段的任课经验,对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展开朗读指导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每个人的语言知识结构都是由一个巨大的语义场形成的。简单来说,语感就是学生用于理解语言最直接最基础的感受。学生的语感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获得进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感培养的最佳阶段,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正误、含义,体味语言在使用中的产生的细微差别,就能够通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二年级上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分角色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与情感,如母亲说“小兵,咱们回家吧!”时的无奈、售货员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的感慨,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进行体味,在无形中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用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的朗读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技能运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剖析与讲解,指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疑问都放到朗读的过程中去,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后对自己自问自答的机会。如,在《丑小鸭》这堂课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丑小鸭经历曲折之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的朗读。通过朗读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到“大家为什么会欺负丑小鸭?”“丑小鸭离开家后遇到了那些困难?”“丑小鸭离开后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等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也培养起学生用朗读加深文章理解和解答自身疑问的能力。

三、用朗读巩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到语气、节奏、用词、句式以及文章的整体格调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的朗读,并非是传统上学生喊读、哼读、以及拖长声的念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主旨,并将字、词、句、语法等零碎的语言基础知识内容通过学生有效的朗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将文字语言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不至于使得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结构成为零散的、分割性的系统。二年级课文《小鹿的玫瑰花》中,有一些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相对较难识记的字词,如“一瘸一拐”“惋惜”“黄莺”等,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能够让学生对字音和字形掌握得更加熟练。这种学习方法要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学生机械性的练习更有效果,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技能与技巧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上,朗读指导教学作为听、说、读、写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和学生突破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化障碍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上应得到认可教师的充分认可与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论文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第9篇

一、读通

读通――顺畅地朗读

1步:正音、读准字音。2步:掌握朗读方法1.节奏停顿2.轻重缓急3.感情充沛4.抑扬顿挫?摇

二、读懂

读懂――了解文体、感知内容,走近作者、介绍背景、解读文本、概括内容、归纳主题。

(一)审题:了解文体,感知内容

1.抓住标志性词语,确定体裁。

A.抓住题目的首尾,确定体裁。

《记一件事》(记叙文);《谈谈幸福》(议论文);《介绍电脑的维修》(说明文);《看电视剧〈××××〉有感》(议论文)

B.抓住整个题目,确定体裁。

《他帮助了我》(记叙文);《我对人生的看法》(议论文);《种子的发芽过程》(说明文)

2.研究题目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题目是词?还是词组?还是句子?分析文章写了谁?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问题?什么物品?什么中心等。

(二)走近作者

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作者简介:姓名、字、号、国籍(朝代)、主要作品、重要贡献等。

(三)根据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及其他有关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读懂课文。

(四)解读文本

以默读为主,画出重点词语、句子、语段,掌握文意,篇章层次,圈点批注。

1.弄清词义:生词、成语、格言;本意、引伸义、褒贬义、特殊义等。

2.通晓句意:不理解句、中心句、修辞句、警句、议论抒情句、描写句等。

3.明白文意:歌颂或反映什么精神、品质;论述或阐明什么问题、观点;介绍说明什么物等。

4.懂得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的结构,安排结构的方法:时空结构,问题结构,情节结构等。

三、读美

读美――主要是品味、欣赏文章。

1.灵魂美:思想意义价值、精神品质、情操、情感等方面的分析评价。

2.语言美:生动形象描写、对话;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周密性;成语运用等。

3.结构美:开头、结尾、过渡、层次、详略、伏笔照应等。

4.手法美:托物言志,象征、比喻、对比、表达方式的运用作用等。

四、读精

读精体会、启示、感悟仿写、扩写、续写、改写拓展延伸积累(背诵)

读出悟性,悟出理性,悟出行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实践出真知。经过一年来的课改实践,语文自学四步法也不断地修改、完善,实用性、实效性都有了新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在师生的头脑中建构了探索与求知的立体框架,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有规律可循,有方向可依,能够轻松地实现语文阅读课的自学,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