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8:56
导语:在计划与市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场所理论;文脉;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五夫镇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of Wufu, which is the birthplace of Zhu Xi,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However, such an ancient town is moving towards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Place Theory will be employed to re-plan the layout of architecture, courtyard, streets and open space. The historical town will flourish again via maintaining the particular style and features of Wufu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ound.
Keywords:place theory;context;special plan;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Wufu tow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74-02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在城市化的热潮之下,历史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反而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死亡。以武夷山市五夫镇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规划和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匮乏,建筑年久失修,破败现象严重,新建建筑缺乏必要的规划设计,正逐步蚕食着古镇。笔者以场所理论为基础,在保留地域人文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夫镇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更新。
2 场所理论与历史文化名镇
2.1 场所理论
《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作者罗杰・特兰西克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图底理论、连接理论相结合,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与物质空间丰富的内涵,对城市文脉给予回应。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场所理论”比物质-形体分析前进了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2.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环境风貌体现着城镇的文化与历史内涵,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应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城镇整体环境的各部分以创造具有文脉内涵的场所,其方案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空间的灵活性。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城镇文脉的延续性,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3 五夫镇现状研究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具有闽北传统村镇形态,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素有“邹鲁渊源”之称。一学宗师朱熹在此生活了50余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古镇特有的理学教育环境,以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朱熹手植古樟等为代表。当地的武夷文化,以古闽越文化为背景,中原文化为核心,外来文化为点缀,融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南北交织,中外并蓄,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夫镇中主要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和东北方向的新城,居住人口流失,大量建筑空间闲置,社会活动趋于消亡,古镇逐渐趋向衰败。同时,镇中随意搭建现象比较普遍,且建筑密度大,占用开敞空间,破坏了整体建筑肌理。城镇的发展也导致古镇边缘建设与其内部环境不协调,使居民对传统古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降低。
五夫镇部分街巷空间杂乱无序,随意性大,系统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见图1)。主要街道如兴贤古街、朱子巷等,以步行交通为主,机动车无法进入。古镇主要公共建筑沿兴贤古街布置,主要是商业功能,但是多为小规模作坊经营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降低了当地的居住环境质量与生活空间品质。古镇内公共服务设施欠缺、不成系统,且布局杂乱无章,如缺少公共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电线乱扯乱接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排水设施老化,影响居住质量。
4 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场所理论的应用
历史的发展使五夫古镇留下了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在这些建筑的物质躯壳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当地的历史特色、地域特点,适应当地气候,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观,是武夷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了使五夫镇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为了保持五夫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复兴古镇区势在必行。武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针对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从古镇整体环境、现状出发,试图对历史文脉、人性需求和场所本质予以呼应,实现新旧建筑和空间在已有城市肌理中的融合,提升空间质量,丰富建筑功能,以改善居民生活,发展旅游业。
4.1建筑及院落空间
通过对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使五夫镇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从而增强城镇的识别性,界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五夫镇的历史建筑是朱子理学盛行时期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对于当地重点历史建筑如兴贤书院等,恢复理学学堂的功能,成为理学研讨基地,展示耕读及理学文化。作为重点保护文物的独立的古建筑应与周边的传统民居有机结合,形成簇状空间。
古镇的闽北传统民居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屋顶成片,颇有气势(见图2)。对于空置的建筑单体,可以改造其内部空间,增加新功能,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家庭式商业开发,如家庭旅馆、家庭茶楼、农家乐等。这样通过保护其物质遗存保留了场所特色,通过复兴场所的记忆和再生经济活力又延续了其特有的场所精神。
新建建筑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符号,达到风貌的协调统一。对于规划的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其形式可仿造兴贤书院,八字墙装饰精致浮雕,陈列五夫朱子文化文物、农作物、五夫特产、老家具、农具等。
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大都有多重院落,既有单轴线式,也有因地形而灵活布置的自由式。对院落建筑群中的院落空间实施恢复性的整治,拆除院落及庭院中搭建的建筑,恢复完整的院落空间、对院落空间地面进行重新铺装及绿化。铺装采用传统的铺地材料,绿化植物选用乡土植物及当地庭院常用植物。
4.2街巷及开敞空间
街道作为城市文脉中的空间元素,可以提供混合功能和社会交往,将公共和私人生活融合。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应完善古街体系,并延伸至新区,形成新的景观街道体系。保留街道原有形态、格局、位置,整理街巷体系,疏通巷道,使古街的鱼骨状街巷格局更为清晰。维持古街巷亲切、人性化的尺度,为街道游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形成连接性较好的步行网络系统。整修古街青石板路面,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沿兴贤古街两侧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尺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日后商业和旅游发展带来的对城镇风貌的破坏。对严重影响老街传统风貌的建筑要拆除重建,拓宽局部街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恢复老街古色古香的风貌韵味,数百米的古街串起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五夫镇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由此建立居民的乡土意识,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见图3)。在潭溪的两侧利用开敞空间建设游览步道,发展商业街,设置商业网点、手工艺作坊、地方特色店、家庭式旅馆、餐饮设施等,提升古街活力,增加游客驻留时间。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系统来建立社会生活,这个场所既要具备与城镇文脉相呼应的场所内容,又要有与周边环境相区别的有可识别性的边界。在古镇中增设街头绿地、 公园、 生活性广场等,吸引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为人们提供交流、见面、休憩的场所,增强街道空间的活动能力(见图4)。利用雕塑小品,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建立起人与古镇的情感联系,使五夫古镇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识别性。保护汇集于五夫古镇的两条溪流――潭溪与籍溪,将自然山水与农田景观引入到城镇中,改善五夫镇的生态环境,优化城镇景观。在五夫镇古镇区南端,规划新建一处宗教公园,这不仅体现了当地宗教的文化内涵,并且也限制了城镇向南部的扩张。
4.3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表达了场所独特的特质,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体现场所精神的空间是包容和多元的,过去与现在的物质空间建设通过丰富和层叠的混合方式结合。自生且演变中的城市形态,其场所如同历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仅要依托于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更要发展新的具有感情内涵的空间场所。一方面,要挖掘五夫镇的理学文化、闽越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利用闲置地营造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并且在节庆日子里举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们对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延续城镇文脉,增强古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曾经代表古镇重要产业的场所,在恢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例如对于极具当地特色的烤烟产业,结合烤烟楼建筑建设景点,作为当地旅游特色之一,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场所理论的应用可以避免历史文脉的丧失。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古镇原有的场所精神,在保留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五夫镇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古镇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22113.
[2]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阮仪三,王景慧,王琳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鹰.基于愈合概念的武夷山五夫镇的保护与更新[J].南方建筑,2009,(4):36-41.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影响今日股市重要消息汇总(6月2日)
【政策】
1、共享汽车:两部分携手制定“共享汽车”新规
6月1日,由中国交通部会同住建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汽车“达标”项目、承租人实名制等提出明确要求。官方强调,鼓励分时租赁规范有序发展。
标的股:力帆股份(601777)、海马汽车(000572)
【涨价】
1、纸:包装纸涨价贯穿二季度
端午节后,国内包装纸市场再掀一轮淡季涨价潮。近两日,山东、河北、吉林等地9家纸企宣布提高瓦楞纸价格100元-400元/吨。此轮提价距上一轮仅间隔一个月,目前国内120g高瓦最新主流报价在3200元-3350元/吨,二季度以来涨幅近24%。此轮上涨意味着,国内包装纸价格自4月起出现每月一涨,涨势贯穿二季度。受涨价刺激,国内包装纸龙头玖龙纸业(2689.HK)周四大涨6.6%,创出3月中旬以来新高。
标的股:晨鸣纸业(000488)、山鹰纸业(600567)
【产业】
1、苹果产业链:新款iPhone手机正式量产
台湾电子时报6月1日报道,鸿海正式量产苹果新款iPhone手机。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坐镇深圳龙华,并向集团内重要成员宣布苹果新款手机正式进入量产。鸿海旗下的富士康是iPhone代工商。此前媒体报道称,新款iphone量产在即,鸿海集团正在招募并训练员工。
标的股:蓝思科技(300433)、立讯精密(002475)
2、浙大阿里联合成立前沿技术研究中心
5月31日,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浙江大学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作为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将携手攻克面向未来20年的核心科技,在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无障碍感知互联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合作。
标的股:浙大网新(600797)(为浙江大学旗下唯一上市平台)、科大智能(300222)(布局人工智能并与与复旦大学共建智能机器人(300024)联合实验室)
3、手游:中国成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
伦敦风险投资机构Atomico日前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达到1011亿美元,其中中国6亿游戏玩家就贡献了246亿美元,美国玩家以241亿美元紧随其后。此外,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MaryMeeker近日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付费内容崛起,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网络游戏、在线直播、在线视频等娱乐内容买单。
论文关键词:资本市场,股票,债券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尝试探索到深入发展的巨大转变。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 如何认识当前的资本市场, 如何保持资本市场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等金融环境下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推进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市场化改革, 这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因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
资本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来说,资本市场的产生是与股份制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我国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一个从起步、规范到发展的过程股票,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1980年到1990年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是从1981年首期国库券的发行开始的论文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资本市场中发行量最大的是国债。从1981年至1984年,国库券每年发行量为40亿元,到1990年底共发行10年、5年和3年期国库券484.92亿元。从1988年起,国家陆续发行了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及特种国债等,期间发行量列第二、三位的分别是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而发行量最[1]小的是股票。我国股票发行试点始于1984年7月,到1990年底,全国共发行股票45.9亿元。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意识淡薄,市场规模狭小,主要以一级市场为主,且极不规范。
(二)从1991年到200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期
1.1991年到1995年的初步发展阶段
流动性是证券的重要特性,面对国库券和股票黑市交易现象的存在,政府以柜台交易为试点进行尝试性探索。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使整个社会逐渐认识到了证券投资股票,尤其是股票投资的巨大的潜在利润,一举扭转了国债和股票发行的困难局面,相对降低了发行成本,促进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并为成立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奠定了基础。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在国债的一级市场承购包销发行方式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上市公司看,到1996年底,已由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530家,投资基金已有75只,对境外投资者共发行B股85家、H股23家。从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额看,1990年为18亿元人民币,而1996年已达22693亿元。
2.1996年到2000年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自1995年以后,我国资本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方面股票,还是在法制建设、投资主体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步入了一个倡导理性投资、加强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至1998年底,深沪两有上市公司851家,总股本为2345.36亿元,总流通股本为740.94亿股,总市值为19506亿元,投资者已达3700多万户,证券公司近百家,证券交易营业部达2400多个论文开题报告。1998年12月29日人大审议通过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发行制度做了重大调整。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
3.2001年到2005年的制度创新阶段
1990年中国股票市场刚刚问世,面对种种不确定性以及要保持“公有”的特性,中国政府对股票发行上市采取了“规模控制+实质审批”模式,确保股票上市进程的平稳和有序进而弱化供给冲击。其基本操作模式是:中央政府事先确定一个年度总规模,然后按行政分配原则在不同部门、省市进行分配。2001年4月股票,中国证监会正式取消实行了9年之久的审批制和指标制,代以“核准制+通道制”的发行模式,为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将近15年的探索期间,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三)从2005年5月以后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
针对股权分置下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我国从2005年4月29日开始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对这一存在缺陷的制度设计进行了革新。这次变革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症。2005年5月以后,中国资本市场解决了制约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的制度平台,进而为国内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为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有利于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打下了基础。【2】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理顺, 投资者预期发生了重大调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际化趋势使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更优的金融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之后迎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期——短短2年时间, 股票市值从2005的3万亿元增长到当前的30余万亿元。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 内地市场对大盘蓝筹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全年, 新入市资金逐月走高, 中国石油、神华股份、中铁等公司的发行冻结资金量均在2万亿元~3万亿元,这标志着目前的内地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二、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二是有利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金融市场结构股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资本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
1、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投资者现在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两者比重相差较大。【3】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主要是以投机为主,其投资行为取决于个人对证券产品的投资偏好,这种投资偏好的市场随机性很强,增加了不稳定性;而机构投资者则更注重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选择策略投资对象进行理性的价值投资,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市场上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还比较弱小,难以适应投资机构化的需要,阻碍了这种稳定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
2、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
(1)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①国家股、法人股等过于集中,导致“一股独大”现象;②公众流通股的比重低,绝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非流通陆续解禁后也有限售期);③流通股过于分散股票,机构投资者比重小;④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不是自然人,通常是一家控股公司。这样,上市虽然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直接得到资金从而缓解经营困难,但长期来看对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未必理想。同时,在国家股和法人股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流通股规模较小,很容易形成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的局面,并且由于国有股不能自由地交易和转让,由市场所决定的资产兼并重组就不可能发生。在股市上所进行的企业并购只是在政府部门授意下才可能发生,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股市难免投机盛行。
(2)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①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国有企业比重小;②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小企业比重小;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企业整体上市公司少;④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多,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少。例如,沪深两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股票,通过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只有16%左右;行业分布存在较大缺陷,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太多,竞争性领域企业数量超过85%论文开题报告。
3、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
(1)传统金融业务产品结构单一。在银行业,业务集中在信贷等传统的零售业务领域,即使在传统的零售业务中,也缺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金融中介等批发业务严重不足;而国外银行业在企业的整个发展期、成熟期,甚至二次创业中都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品种。在证券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相对于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同样存在法人股、国有股的流通问题以及A股和B股的合并问题。
(2)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滞后。衍生工具是企业规避或分散经营与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1991年中国建立了期货市场,但交易品种局限于绿豆、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至今尚未推出利率、汇率、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货币互换、股权互换等来规避金融风险。【4】由于缺少组合投资所必需的金融衍生品,各类投资者行为趋同,容易形成市场的单边运行,在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调控方向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风险积聚。
(3)金融手段创新不足。在金融业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股票,各国金融业已借助电子技术的发展迅速实现金融业的电子化、网络化,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中国银行业和证券业已基本实现电子化,银行、证券业务网络化也已起步,但与国外发达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由于体制问题,金融机构在电子化与网络化过程中各自为战,如各银行的自动取款系统和结算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兼容,增加了金融业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成本,也因规模不经济和便利性不足而抑制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二)资本市场制度方面的问题
1、体制方面的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由于政府和行政机构的介入,行政化色彩较浓,是“计划”的资本市场论文开题报告。首先,资本一级市场受到行政垄断,影响了市场融资体系的社会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性,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在选择上市公司时很少考虑其成长性。所以股票,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公关”和“包装上市”上,而不是放在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上。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前并没有实质性改制,主要目的是“圈钱”,但没能有效地利用圈来的钱。此外,发行市盈率也受到限制。券商不能发挥职责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级市场“包赚不包赔”式的运作,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2、机制方面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体制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体制滞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竞争机制失效、约束机制弱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竞争机制失效。在上市公司中,首先缺乏产权关系明确的市场主体,其次缺乏竞争机制形成的市场价格,导致资本市场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行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市场机制。(2)约束机制弱化。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有国有企业改造而来,存在着“转轨”不转制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翻牌”。将未根本改制的原名企业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论文开题报告。二是“圈钱”。在上市中按溢价募集资金,力保配股资格,达到圈钱的目的。上市公司中股票,国有股处于控制地位,处于“产权虚置”状态,上市公司原主管部门以国有股代表的身份对企业进行干预,又不对后果负责;而且董事会的成员大部分来自大股东和企业内部,很难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3)激励机制不健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实行即时薪金与长期薪酬相结合的收入形式,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而我国只有即时薪金的激励办法,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与公司决策经营无利益关系。因此,导致了经营者不太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往往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它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和完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资本市场成功的经验,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结构和制度方面的问题股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不断完善投资主体结构,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边小东: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与思考.《会计之友》2009年1期下.
[2]吴晓求: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
[3]应展宇:中国资本市场证券供给政策的回顾与战略前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008年3期.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gov.cn/pub/newsite/sjtj/.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8]江小国.论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J].市场论坛,2004.
【关键词】金融 应用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25-03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in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bu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ve the problem of no matching guidance materials、weak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restrict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specialty of school finance in our college fin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Finance Application type Practice teaching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如何应对金融行业日趋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满足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金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改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高金融人才的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传统的金融实践教学,构建与金融应用型人才定位相匹配系统的、科学的金融实践教学新体系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金融专业综合改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就金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具体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当前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对微观资本市场运作为核心的研究。与宏观金融相比较,微观金融课程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例如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等学科,都具体反映了证券市场交易的各类主体交易行为以及交易的过程,涉及企业、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者等多方面。基于金融学课程微观化趋势要求,各高校开始加强实践教学。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实践项目过于简单、项目相互孤立、缺乏系统性以及管理不规范等诸多缺陷,致使实践教学难以达到本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及效果。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一类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如实验;另一类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如实训与实习。而目前各高校金融专业一般都开设多为课程实验和校外实习,缺乏实训课程。就实验课程来讲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各门实验课程之间关联度较差;每门课程的各实验内容也相对分散、孤立。而现有的校外实多又是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使学生在金融机构的实践过程中无法找到与校内学习知识点的对接,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形成一定的培训压力。造成这种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缺乏了非常重要的连接实验和实习的纽带实训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在课程验证实验的基础之上所开发的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综合实训,而这种实训主要依托校内的资源整合达到的,是区别于社会实习的。通过实训项目的锻炼能大大提高学生金融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及根据个人兴趣所长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加强实训环节的建设,同时注意实训环节与实验和实习的衔接。
2.实践教学缺乏配套的教材及指导材料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当前各高校所开展的实验课程所用指导材料大多是根据实验软件所配套的软件使用说明修改编写的,基本就是对实验步骤的说明,缺乏金融理论在实验中应用。而学生的校外实习所使用的指导材料主要是以金融机构业务操作流程及规范等内容为主,完全与金融理论相脱节。在这种环节下,实验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既定内容完成实验,学生被动学习;实习活动则是学生根据实习单位的业务性质,按部就班的完成业务操作,长期以往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不能体现,学生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兴趣自我发展,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是南辕北辙。
3.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教学实践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校内来讲,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专业实训室严重空白。实验、实训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然而,国内高校单独建立金融市场实训室也是近两年才起步,许多高校在这一块还是空白,这使该专业的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没有模拟环境体验“融资”、“公司上市”、“保险”及“证券交易”等金融活动,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另外,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往往出现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的课程,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和保证而搁浅。或者是象征性的投入一点,根本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校外实习活动中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建立起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长期稳定机制。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较繁重,适合专业实习要求的机构担心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工作。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机构,又缺乏学校实习督导老师和机构督导老师,实习的机构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4.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能使实践教学在有效的管理下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应当围绕实践目标设置,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分析和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仍很大程度上沿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流于形式化。特别是对于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分布相对分散等问题,管理难度很大,造成相关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缺失。
二、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铸造“三位一体”的金融专业教学理念,我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个渐进式层次设置的实践教学路径,搭建了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了5年的建设与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模拟实验和综合实战训练为核心的多层次体系。
1.基本认知实践
该层次主要面向入校不久的本专业学生(大一及大二的学生),通过与校外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学生专业社团和制度化系列化的行业专家专题讲座,以增加学生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活动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2.基础理论实验
本层次则是依托商务基础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为平台的基础实验课程,如统计分析、市场调查、计量经济学和会计等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金融学专业所需的一些基础、工具类知识理论,为更好进入金融学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反复的操作训练,掌握职业基础技能。
3.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模拟实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教学
该层次主要是针对已有一定金融学专业知识基础的中高年级学生,以金融实验室为实施平台,按照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构建以模拟仿真为特点的现代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期货及外汇业务和保险业务三大类综合实验。通过这一环节培养的学习锻炼,使学生具备在不同金融行业工作的必备工作技能。比如,教师给学生提供进行深入研究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作出金融产品投资组合的方案。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研讨小组,各小组成员对课题先进行自主分析,再进行共同探讨、碰撞思想,小组长在充分集中各小组成员的意见并确认可行性后,形成最终的组合方案。最后按照方案要求在仿真模拟交易系统里进行具体实施。
4.实战性、多层次的综合创新实战训练教学项目
这类项目是以金融市场综合实验室为基本平台,主要是以仿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为平台设计的微缩金融市场活动训练项目,包括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证券交易、公司上市与运营等训练项目。通过多专业协作、资源共享、真实有效的校园微型社会经济环境,使学生获得与真实社会经济活动相近的实战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干中学”,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环节。例如,公司上市与运营是通过模拟公司上市及上市后的运营,在运营期间先后有几百位学生担任职务,并把根据自己所学理论确定企业战略规划、指导市场、形成投融资方案,最终以每股累计收益来衡量公司运营的效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见表2。
5.校外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性实践
校外实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能够进入实际工作,学生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思考分析问题,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拓展与拔高,也是对专业教学水平、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的一次验证。我院金融专业近年来,通过校企联合方式,与宁波市保险业协会、建设银行和期货业协会先后合作开办了“保险班”、“建行班”及“期货班”。这些金融特色班的学生能够在完成校内教学学习后,经过合作单位的岗前培训在第8学期直接由金融机构安排对应岗位进行专业实习。通过这种金融机构岗位的实战锻炼,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实习期间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实习单位将直接录用。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的综合检验。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毕业实习的方向要求从应用方面进行探索与设计。我院金融在毕业实习中要求学生结合当前金融机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然后由学校及联合培养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选题和开题论证。这样可以使毕业论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内某一基本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内容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4个方面。从评价的客观性和管理角度出发,评价主体一般由教务处和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承担,而评价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院(系)的管理工作。对于评价内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对相对独立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行,对于它们也应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下面结合我院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谈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实验类课程教学评价
这里所指的实验教学是指附属在理论教学中或短学期的实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评价,力求做到区分理论教学,形成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应以整个实验过程为基础,强调对实验全过程的整体、动态评价,而不是仅以实验结果为目标的单一、静态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解脱标准实验结果的束缚,给学生更多的自,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探索,因此整个评价体系重点应放在内容、方法和效果上。如在教学内容的评价方面,其评价内容上强调实验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目的是否明确具体,是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实训类课程评价
实训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应用型”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实施原则下确定的系列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修养和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评价体系也围绕此目标进行设置。因此,综合训练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非常重要,评估体系的主要组成如下:①训练项目设计方案评价。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可靠性、综合性、可行性及方案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综合性指标系数的高低等。②训练项目实施过程评价。这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③训练项目实施结果评价。项目结果分析应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及对生产过程的实际有指导意义。
3.实习设计类课程评价
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增强学生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管理及大型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感性认识为目的。因此,对这部分的评价体系应以激励学生参与性、创新性为原则。对于这部分实习的评价应包括校内老师和实习单位两方面。校内部分主要有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实习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价,实习单位则对学生实习期间表现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主要针对学生选题、设计能力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如选题质量方面的评价包括是否符合综合训练要求、选题的难易程度、选题与实际结合程度来考核。
参考文献
1 王玲.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南论坛,2011(8):56~57
2 王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视角,2011(5):67~68
3 吕颖毅.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市场论坛,2011(1):93~94
关键词:战略规划 教材建设 多元化考核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业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活动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金融学是从应用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在金融理论的研究在产生之初着重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直到20世纪50年代逐渐注重金融理论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同时金融学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金融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比如,资产定价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等。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金融学本身的微观化研究方向对金融学的教学改革指出了方向,也对金融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现行的金融学教学进行评价,对未来的金融学教学进行战略规划。金融学教学要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这要求金融学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既要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与规律和精通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不仅要掌握金融学的知识,还要熟悉与金融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财务管理学、应用数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学等。
金融学教学的改革需要以金融业和金融学自身的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学教学的战略规划。金融学教学的战略规划既要注重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也要注重实验室、多媒体等硬件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金融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在金融学教学战略规划中,首先要注重层次性。在现代经济中,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性,不仅对高端人才有需求,而且在低中人才市场中也存在大量需求。这是与我们金融发展阶段相适应。所以,在金融教学战略规划中,要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特学培养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可以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培养计划,高校根据自身的实力的升降制定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金融学教学发展的基础,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一)增加金融学微观方面的内容
在金融学教学中,注重对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在微观金融学方面比较不受重视。这与我国金融体系管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金融运行的绩效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政策等宏观因素,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倾向于宏观理论方面忽视对微观层面的教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微观层面的金融学理论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把金融学的微观内容加入到教学之中。在金融学课程设计时,加大微观理论的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的相结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宏观理论的地位。把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强调课程内容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合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更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经济发展中真正培养出人才。所以金融学课程设计要增加国际金融学的内容,比如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包括已有的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此外,在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国际交流方面,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扩大金融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三)实现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这就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数理知识,否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进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除与数学关系较为紧密外,金融业务的信息化也是金融发展的趋势,这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因此,课程设计时就要注意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金融理论的转化成为市场所需的技术,促进金融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
教学现代化,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规手段。在金融教学中要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脱离原始的“黑板粉笔”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掘金融学教学的潜力。比如,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软件配套设施,比如银行软件、证券软件等进行实践教学。金融实验室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市场环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股票、期货交易环境。金融实验室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操作逐步熟悉现实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技能。在现代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鼓励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金融教学还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形式的开展实践教学提高金融学微观理论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开展合作等实现。也可以开展金融模拟投资竞赛和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组织专家讲座、创办自己的金融学术报刊。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现行的金融学教材偏重与理论,对实践的部分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降低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教材建设中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之间的平衡关系。此外,在教材建设上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成果,将其及时地补充进教材中去。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材建设应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相结合
教材建设要与师资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教材建设能够确实起到作用,发挥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在师资力量建设中,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给予全面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对方案来提高教师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针对教材就教师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对教师进行培训、业务交流等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能够与教材同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根据学校的规划,也要根据教材的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发展。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紧跟时展,金融学理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要求教师具备较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合理的理论结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教师培养上,要切实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通过进修、培训、参与课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优化教师队伍。对教师的培养不仅是要从制度上安排,促进他们自身的提高,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教材建设需与提升网络教学环境相适应
教材建设立体化才能有助于提高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使用。所谓教材立体化就是在一整套教材建设中,包括核心教材、课程说明、课程大纲、学习指导、学习要点、重要概念、问题解答、活动建议、教学案例、教学图片、实验实训指导、在线课堂、复习题库、课程试卷、政策法规、参考文献、专业期刊、相关网站等在内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课程立体化教材。通过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有效利用网络教学的先进条件。
(三)教材要注重实践内容与实践课的一致性
金融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人才,需要他们能够对金融市场做出敏锐判断,对市场业务能够熟练操作。所以在金融学教材的建设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实践内容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手段,是纯粹的实践教学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材实践课程的设计上要注重与纯粹的实践课的衔接,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在教材实践课的设计上要教材结构“模块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使用时可以将银行、证券、理财等内容进行模块式的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模块,便于选择性组织教与学,使教材更加实用、适用,职业特点更加突出。
此外,在金融学考核方式方面要多元化,根据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改变过去以笔试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课内实践,可以按照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对实践环节,比如商业银行业务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之类,采取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写作、答辩等方式来考核。
四、结束语
在金融学教学战略规划中,以教材建设为核心,通过师资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来整体提高金融学的教学水平,应对新形势下金融学教学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建设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6
[2]张静琦,孔曙东.新世纪对金融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改革探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
[3]田玉兰.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N].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
[4]刘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
[5]“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大学教学,2005
[6]李琼.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N].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7]杨胜刚,乔海曙.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基本思路[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2
[8]杨淑娟,刘明显.高校金融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1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技能型人才培养 有效路径
现阶段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普遍缺乏,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教育实现了技能与知识的有机融合,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就针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技能培养是其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长远性工程。不过,因为现阶段我国的财经类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多以大专学校为主,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现行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制度上又缺乏保证,致使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职业院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却比较低效,并没有很好地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1 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演变。尽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在不断变化与调整,但是,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高职教育的总方向。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部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其所采用的通常还是“学科教育”,其所强调的,也始终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忽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不考虑就业需求,不考虑自身职业教育特点,与很多本科学校趋同。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只评价知识水平,不评价能力和素质。它们尽管也开设了实训课,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实训体系,校内实训不多,而且开课时数极少,加之授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在授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导致其很难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同时大多数财经类高职院校对顶岗实训企业的选择相对来说比较随意,导致学生的实训质量很难达到教育教学的标准要求,也因此很难真正培养出高技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 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选择
(1)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财经类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与院校达到共赢,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既能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在专业理论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凭借自身的实践操作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为企业寻找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少企业的人员培训成本和劳动使用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的政策与体制基础上,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始终坚持互惠互赢的原则,来对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与新形式进行积极探索,依据专业培养的需求,来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切入点,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实践培养为重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改善实践配置条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竞争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习岗位对口率。为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完善试点班、国际班、“3+2”等试点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广校企合作“订单”班、探索“3+2”专本一体化培养以及混合所有制专业教学模式。多方面争取建立职(执)业资格考试基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2)创新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信息化平台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监控。因此,应当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实行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且要积极运用项目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构建任务实例,将任务实例按照模块功能进行分组,以任务驱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操作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承揽校外企业的一些任务订单,进行真实的工作训练和体验。创新学生学习模式,并构建起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当中去进行实地调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方式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投入热情。运用分段式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前期,应当让学生们在课堂环境中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期,应当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实践学习,通过实践,来将其在前期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与工作当中去,找出实际工作与书本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后期,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样完成“学习―生产―再学习”的分段式教学,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顶岗实习慢慢地发展演变成了提前就业,使得其对于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无序,再加上实习的内容一般又比较简单,教师很难掌控学生的实习质量,教学考核形同虚设等系列不正常现象,有悖高职教育设置顶岗实习来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初衷。而且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有条件去同时接受大批学生来进行顶岗实习,仅靠学校联系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困难很大。所以说,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谋实习岗位,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挖掘,并以此广泛获取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自谋实习岗位的过程也是自谋职业过程的演练,是接触企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有效的就业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校内实习基地内涵建设,重点建设校内综合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助推学生优质就业。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扩大大学生创业园等就业实训基地的作用,探索校-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就业”一体化的实习模式。尤其要在人才选择上为这些企业提供方便,为人才培养服务。
(3)搭建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常见的技能培养途径,其能够有效结合岗位的技能操作需要,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财经类高职院校在组织形式上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改进,把技能大赛作为契机,同时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有一个高度的重视。依据实际的专业岗位要求,来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要根据企业所指定的人才规格标准,来建立起预支相对应的人才训练模式,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技能水平的螺旋式上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4)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不仅仅是生产教师的工作过程指导,还需要有理论知识的紧密配合。这将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专业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教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各职业院校可以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推动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实践等途径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增加财力支持,以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如对教师的短期专题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参加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及研讨会等产生的费用予以报销,要做好计划定期举办专项教学比赛和大奖赛等。出台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加大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作。大力实施教师挂职锻炼实践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师资、知识、设备、经费等资源,对技能的关键性环节互相切磋、探讨,和重点项目、课题的攻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对教师的出国(境)访学进修计划和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予以支持,强化目标任务和进修绩效考核,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注册资格考试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使教师在具备业务技能专长的基础上,突出具有行业精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兼职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参考文献
[1] 郦丽华.构建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4.
[2] 夏纯迅.《物流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模式;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坚力量近几年的建设力度日益加大,而政府项目建设中“三超”(超标准、超概算、超工期)问题也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政府要对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要有一个统一的、专业的管理。近几年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逐渐形成由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向代建管理模式转变的一种趋势。国内的代建模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为代表的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选择项目代建公司的市场代建模式,这要求当地建筑业市场要发展的足够成熟,要有足够的项目咨询管理公司或是施工企业等转型成立的项目管理公司参与项目代建投标,这些公司既在相互竞争而又要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较强的垫资能力。还有一种是我国中西部及华南普遍采用的政府集中代建制,这种模式更类似于最早的深圳工务署、香港建筑署这样一类由政府成立的,代表政府行使业利、履行代建职责的机构,现在各地级市常见政府集中代建机构的叫法有“代建办”、“代建局”,“项目管理中心”等。
二、政府集中代建制的优势
在很多中小城市由于整个建筑市场的大环境还不够成熟,不具备招标选择代建管理或项目管理公司的条件,采用市场代建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这类地区普遍采用政府集中代建制。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采用政府集中代建制管理政府项目更符合当前复杂形势下项目管理的需要,它有着各种管理模式都无法替代的多方面的优点:
1、廉政风险的控制方面。“投、建、管、用”相分离,各项目专款专户,代建机构仅负责政府财政部门拨款后的工程款支付和审批,可以有效防止使用单位自用自建而导致的工程资金和办公经费互相调用,资金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政府、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下,代建机构的介入极大的避免了过去 “建一栋楼,倒下一批干部”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2、专业管理经验及成本控制方面。代建机构拥有着大量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他们熟悉建设流程,能够按照投资人的要求严格控制投资成本。传统自筹自建的模式的结果往往是“组建一个班子,花国家钱买一些教训,解散一班子人”,难以完成经验的积累。而过去的建设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专业人员,兼职管理项目一方面会影响其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又使其难以投入充分精力管好项目,加上管理人员本身就处于学习阶段,“外行管内行“自然会产生不科学合理的签证、变更,建设单位也可能会出现按照不正规的程序采购设备、签订取费标准不合理的委托合同的现象,导致财政资金的浪大量费和损失。传统模式下,使用单位法人代表可对自己单位的设计规模、装饰及设备器具采购等直接拍板,从而执行高标准、新要求。而代建机构依靠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工作,在多个部门的监督下严格按国家规定对工程各环节把关,可以有效的遏制浪费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比如:代建机构可以按照国家党政机关的人均建筑面积设计标准及装修档次的规定监督设计单位完善初步设计,一次到位,可有效减少规模超标准、预算超概算的发生。另外代建管理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便是其可以完成知识的积累这个重要步骤,会使得教训变成经验,使积累的经验变为熟练而优质的管理。
3、建设过程中责任的认定方面。多数的基建处、指挥部等由于是临时机构,一旦工程完工后机构解散,很多工程事故责任或者是工程保修方面没有一个专门的法人单位来承担和协调,会导致各单位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难以认定责任归属。解散的兼职人员都各司其职,对以往的责任不闻不问,而很多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解散后产生的遗留问题或责任事故也没有一个牵头部门进行责任的落实和追究。而这样一个既是法人机构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项目代建管理部门比各种临时机构既拿得住事,又担得起责。不光是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对后期的保修服务及协调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4、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方面。使用单位自建不具备代建部门特有的政府机构的优势,由于代建部门是政府授权的行使业主职能的机构,在协调沟通方面能容易和高效的多。比如前期的国土、规划等手续办理和开工前的三通一平和后期供水、供电、供暖及各类专项验收等,代建机构以政府部门身份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十分便捷,快速。政府干预的模式下,相关单位都是一路绿灯,非常配合。这一点是所有使用单位自筹建所无法具备的一个优势,但是这也对代建机构领导班子的个人素质和交际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政府代建部门对项目实行集中“批量”管理、平行运作,能使资源共享,高效管理,便于专业分工,协同管理。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开放性,使得其又能做到随进随出,随时保持一部分项目在建,一部分项目竣工收尾,一部分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这样一种格局。这种批量的管理是任何指挥部、基建处不能实现的。
三、对政府集中代建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1、代建部门及早介入参与代建,把准初设和概算精细度。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否超出控制范围,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笔者在近几年的政府项目代建管理过程中总结发现超概算等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使用单位由于对现行的建设法规和建设程序等不够熟悉,在前期多数单位急于推进工程进度,草率进行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导致前期工程估算概算不准,缺项漏项会自然发生,同时在建设后期为了充分达到使用功能,进行大量的增量和变更等,或者建设中后期装修超标准等等,都会导致成本控制形同虚设。如果代建机构从源头把好关,在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就参与讨论与监督,即可有效的防止因甲方原因造成的设计漏项、设计变更、增量大幅度超概算问题的出现。比如笔者所在单位目前代建管理的金昌海关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程,就以前期介入的姿态将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尽可能的细化,在初设概算中避免漏项的产生,同时及时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尽可能的将外网部分及装修材料及相关设备等一次设计到位,避免后期变更、增量,同时把准初设概算,用尽可能准确的概算值去争取财政资金,避免以往因变更量过大导致财政资金拨付比例不到位而引发的一系列情况的发生。
2、抓好项目施工管理。过多的权利的干预使得建设成本难以控制,要尽量杜绝“多边”工程,完善前期的合法手续,按程序紧扣每个建设环节,层层把好成本控制关。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政府官员在其任期内,为了达到短期的最优的建设效果,往往在建设手续不足、建设程序违规的情况下,强行要求代建单位实施“多边”工程,导致前期概算不精确,图纸设计不细致,后期产生大量变更和返工;同时建设后期对装修档次,设计规模等方面有着不断的高标准、新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投资费用,使得多数政府工程在建设中后期财政计划资金到位困难,给代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代建机构,尽管个人意志不能左右政府的部门利益,不能要求其理性决策,但是要承担好主体职责,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招投投标文件和合同进行施工,无特殊情况不应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要严格审批手续。同时要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继续完善签证手续,对重要的变更签证负有职责的部门人员要到现场论证并分清责任。
3、加强项目决算管理。建议审计部门严格审计程序、层层把关,及早介入审计监督工作,超过概算的大的变更和签证要亲临现场考证,同时加强工程审计后的造价评价机制。加强审计监督不仅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需要,更是有效的抑制腐败的需要。每个项目自始至终从前期策划到设计阶段,再到施工阶段,环节多而复杂,加强审计监督可以强化项目管理者的规范管理,按规章制度办事,加强对待工程造价控制。项目代建单位对结算价超出中标价的要按照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造价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造价审计机构的监管,规范审计机构审核行为,同时项目竣工结价后,项目单位和审计机构对工程造价变动较大的情况要进行剖析,变动原因要在审价报告中明示。审计结算完成后对超概算数额要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审计后的结果,对确因设计、清单编制疏漏,随意增加建设内容以及招标准备工作不充分等原因造成较大造价变更的,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应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4、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代建单位要监管监理队伍的职能到位情况,避免职能弱化现象出现。由于代建单位有着专业的管理团队,而监理队伍往往出现专业人员不齐全,一个总监监理多个工程的现象,这极大的降低了监理队伍的素质,从而导致监理队伍在职能上很多工作都推给了代建单位。这就要求代建单位严格要求监理的履行职责,加强旁站工作。
5、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建议在超投标前对施工单位工程清单编制的疏漏情况严格监督,避免因漏项而产生超概问题的发生。同时建议对于施工企业,试行施工单位履约保证金制度,同时可以尝试加大工期进度的奖惩力度。
6、健全代建单位的管理队伍,改善管理方法。配足各专业人员严控造价、动态管理造价投资,邀请第三方设计单位协助严审、完善设计图纸,核定设计变更的造价成本。施工单位或业主一旦提出变更要求,要进行统筹考虑,考察变更的必要性,同时将设计变更对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可能造成的影响尽可能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将必须执行的变更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的代建制还需要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依托完善的代建管理法规来总结教训,理清思路。
7、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概决算、验收等诸多环节的监督,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关注工程施工进度,把握建设资金流向,完善项目决策和计划编制。
结束语:
笔者认为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工作,每个程序的成本控制是代建管理的核心内容。代建机构本身要与众多部门打交道,自身又在管理、协调着多方面的队伍,要想达到投资效益的利益最大化,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建设过程中要管理好政府投资项目,不仅需要我们科学管理,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同时要培养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及沟通能力,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摸索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做符合价值工程的、顺乎公众需求的、符合长远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品质工程、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赵淳怡.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 吴涛,丛培经.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姚兵.建筑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内外比较;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定义,学者们见仁见智,给出了不同的见解。雷蒙德・鲍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关于公司行为对社会影响的认真考虑。”基思・戴维斯和罗伯特・布洛姆斯特朗指出:“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 ,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约瑟夫・麦奎尔则联系经济和法律目标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思想主张企业不仅有着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 ,在这些义务以外 ,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
将这些学者们的定义归纳一下,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余,所应当承当的维护和增加社会利益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包括对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的提出,将企业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企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存在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
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
企业社会责任虽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实际上是在古老观念基础上的“新阐释”。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与企业存在发展的历史同样久远。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社会就要求商人在追求经济利润时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道德。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 “义利之辩”,就已经涉及了商人在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取舍问题。这些思想从广义上都可以看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萌芽。
(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社会利益远远高于公司的盈利。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由于资本主义在进入垄断阶段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在美国,垄断托拉斯公司控制了许多行业的命脉,有的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这使得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破坏了市场竞争。这些现象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即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但是很遗憾,在当时没有人注意到谢尔顿的思想。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CSR发展历史上一场著名的论战,即“贝利-多德”论战(也称“哈佛论战”)。这场围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论战最终以坚持“企业管理者应负社会责任”的哈佛教授多德获胜告终。虽然CSR仍没有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同,但是这场论战却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往更深层次发展。
1953年,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博文(Bowen)提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
20世纪60年代之后,虽然仍有反对的声音,但支持并倡导CSR的学者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1984年,弗里曼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即CSR管理的对象及相关责任,从而为CSR奠定了理论根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不仅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趋于认同,媒体舆论及消费者也积极参与其中,产生了一些颇具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991年,美国大型牛仔裤制造商Levi-Strauss的海外工厂被曝光在监狱般的工作环境中使用年轻女工,被称为“血汗工厂”。形象危机之下,该公司草拟了世界上第一份企业内部生产守则。90年代初,耐克公司设在发展中国家的工厂存在大量雇佣童工的现象,工作时间长到十五六个小时,工作环境恶劣。为挽回形象,公司同意支付赔款,并成立“公平劳工协会”监督改善劳工环境,但严重受损的公司形象俨然成为定局,股价大跌。90年代中后期,“消费者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在劳工和人权组织等NGO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
1996年,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成立。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2001年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以国际劳动组织(ILO)和联合国的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了一份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以此为评价依据开展认证活动。
2000年7月,《全球契约》论坛第一次高级别会议召开,与会代表承诺:在建立全球化市场的同时,要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高环保水平。《全球契约》行动计划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代表,200多家著名大公司参与。2002年,联合国正式推出《联合国全球协约》(UN Global Compact)。协约共有九条原则,联合国恳请公司对待其员工和供货商时都要尊重其规定的九条原则。
(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践行状况
从上面可以看出,经过80多年的发展,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和实行措施。比如说,在日本就有一群“绿色消费者”,他们只购买对社会负责的公司的产品;还有前文提到的耐克公司“血汗工厂”曝光后,其公司股票大跌等等。这说明,舆论和消费者也开始努力践行自身的监督职责。
除此之外,企业自身也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2006年初开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对中国、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加拿大等七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展开调查。当被问道实施CSR的驱动力时,各国参加调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相信,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能够在诸多方面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企业公众形象、员工士气、员工忠诚度、客户信心、品牌认知度、企业整体竞争力。其中,最为显著的积极作用是企业能够提高或改善社会的公众形象。这表明,这些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实践得如何已经成为企业自我认可以及被认可的重要标准之一。
另外,说到具体的实行措施,就不得不提到SA8000标准。
SA8000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的简称。它是1997年8月由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2001年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依据国际劳工组织,世界人权宣言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内容制定的,以保护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劳工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作为全球第一个企业道德规范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明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国际公认的最低劳工权利标准,不存在违反国际道德标准的情况。
SA8000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企业。主要借助消费者、投资者、媒体等各方面的压力来促进企业努力改善员工的各项权利,同时, SA8000配备有证书认证,要求企业的供应商必须达到该要求,以此来迫使最终用户不是消费者的公司也要受到SA8000的制约。随着大型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它们不仅制定自己内部的责任守则,努力获得SA8000认证,同时也要求它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获得SA8000的认证。
公众、舆论发挥监督作用,企业努力实践履行社会责任,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没有生存的空间,从而逐渐退出市场竞争,产生良性循环。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CSR的研究很少。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一体,企业只是国家完成计划指标的工具而已。所以,企业的目标就是为国家而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不是像西方那样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就不曾出现,因而也就没有研究的素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CSR才真正进入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对公有制经济的调整,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发展,使得企业的经济责任得到了加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因而,像西方那些企业一样,在完成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引发了种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也开始被引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工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采购商。但是随着他们的采购活动一起到来的,还有SA8000标准。SA8000标准给我国那些从事外贸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些现象都极大地促进我国CSR研究的发展。
和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所类似,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也暴露出来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主要有:
(1)非法雇佣童工,违法使用未成年工。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且恶劣的例子 ,它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非法使用童工的问题,它是对文明社会的亵渎,对人权的践踏。(2)限制工人人身自由,侵犯工人的权利。侵犯工人的权利不仅有对工人人格上的侮辱,还包括人身的伤害。(3)生产条件差,生产安全保障不利。据安监局李毅中局长透露,中国由于生产安全问题每天死亡320人,而一些矿难完全是黑心矿主和地方官员相勾结,无视矿工死活、非法开采的结果。(4)拖欠工资,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从前些年总理为农民工讨薪的事件中就不难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5)超时加班加点工作,却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我国《劳动法》规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而延长工时的,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但每周不得超过36小时。但是企业要求工人每日超时工作的事件还是经常发生。(6)职工福利待遇差,社会保险覆盖率底。虽然社会保险覆盖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企业不舍得增加成本为工人上保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7)环境污染,不合理利用资源。以水污染为例,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排污,比如太湖的水污染,温州的制革水污染等等。
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示出我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对于国内,随着公众对社会事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监督和舆论作用,社会责任缺失的企业必然遭到抵制和唾弃,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也将打上问号;对于国外,外国采购商普遍要求国内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并且通过撤单、取消供应商资格来迫使国内企业承担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现象也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居然得靠外国人来维护本国工人的权益。因此,如何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状况已经迫在眉睫。
四、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状况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观念,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
第一,企业应该要认识到,如果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差,那将要承担较大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道德风险随时可能转化为商业风险。第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未必使得自身的利润下降。国外实践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沃尔玛坚持用SA8000来审核其供应商,仍做到全球第一;通用电气坚持自己的全球责任观,做到了美国第二等等,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二)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应该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投资,并且这种投资的回报是无穷的。比如为企业赢得更高的声望,更容易招募到优秀的员工,更加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等等。有的企业认为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这是一种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企业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用工制度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东西经过潜移默化,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三)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通过监督机制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对企业的失信行为给与惩戒。监督机制可以分为: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法律监督是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全社会责任的法律,对违反法律和社会责任的企业严厉惩罚,否则就是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不公正。我国在2005年10月颁布的新《公司法》第5条中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然而,新《公司法》的这一条款只是一个原则性条款,旨在宣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有关社会责任的法律需要进一步健全。
社会监督还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不成熟是一些企业漠视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在顾客就是上帝的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应该用自己的意见和选择来促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前文提到的日本“绿色消费者”群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的我国也需要有这样的消费者全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尤其是新闻舆论。我们对不负责任的企业要进行谴责,对努力实践社会责任的企业要进行鼓励,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以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郑卫东. SA8000带给中国企业的深层思考. 财经科学, 2004(6);
[2]戴志强, 从一些事件解读企业社会责任, 中外企业文化, 2007(3);
[3]黎友焕, 王凯.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WTO经济导刊, 2007 (1);
[4]王玲.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 法学家, 2006(1);
[5]冉毅波. 七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美国人力资源协会(SHRM)调查报告. WTO经济导刊, 2007(5);
[6]李淑英.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范围及特质. 哲学动态, 2007(4);
[7]王戈非.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经济论坛, 2006(16);
[8]李文川, 卢勇, 张群祥.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与战略, 2007(2);
[9]夏炉娟.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80年.华人世界.2007(5)
[10]辛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