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9:05
导语:在古琴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古琴鉴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真东西,其他古玩文物鉴定也是这个道理,看的多了,自然而然心里就有谱了。
1935年,我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我们家族在苏州当地是名门望族,经常有各种江南才子和儒雅学者来我们家做客。我祖父是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参与人之一,当时是清末废科举后,苏州当地的有识之士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昆曲艺术而成立的。而我的叔祖吴梅先生是燕京大学的教授,也是昆曲专家和词作家。所以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常有昆曲爱好者来举行“同期”(昆曲爱好者聚会演唱的专用词汇),我就耳濡目染地接受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尽管我当时上学上的是教会学校,但家教依然完全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里,包括诵诗、念文等等。
其实我学琴的时候已经十一、二岁了,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曾师从苏州古琴大师吴兰荪先生。跟父亲学琴,好像没有刻意的选择,一切都是自然地发生着。我也没把学琴当做一件很苦的事情,当时就是一种消遣,觉得对自己性情上是种陶冶。同时,我感觉自己以往读过诗书文章的收获,似乎都可以通过手指下的琴弦流出来,我心里的一些想法,也可以完全靠着拨动琴弦抒发出来。
1953年,在北京读中学的我拜当时著名的泛川派古琴艺术家查阜西先生为师,每周我都会抱琴去查先生家学习。在那里的教学,有点中国传统私塾的味道,一张桌子上摆着两张琴,师生二人面对面坐下,因为没有现代的录音设备,学琴记曲全凭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领悟。当时,在老师家里学琴时,我经常会遇到京城里的音乐名流在一起小聚,比如琵琶大师李廷松、二胡大家蒋凤之、古乐专家潘怀素等,常常是潘先生在旁观赏品评,其他人则各献其艺。我是很受益于这样的技艺切磋,也享受这样的精神往来。后来,我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由于查先生的推荐,我又拜师中央音乐学院吴景略老师学琴。吴老师教学方法和独特,他总是自己先弹,指引我听清楚看明白后再弹。他要求我先学像他的每一个指法动作的精要之处后,再谋求自己的心悟和表达。大学毕业之后,我实际上没有在古琴方面继续发展,而是转向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当时的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荫浏认为以我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根底,在这方面能更多地发挥特长。
我一直都把古琴视为生命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门乐器,而是一种文化的标志。琴棋书画中,琴居其首,完全反映了古琴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的重要标志就是一定得会弹琴,所谓的修身养性,就是对你的思想品格有要求,古琴也是一种情操和人格的表现。
在我眼中,古琴以“静美”为艺术特长,而“养心”则是古琴静美的最高境界,古琴是静美且养心的。我不理解有些年轻的习琴者在演奏时喜欢乱动,演奏者应该追求通过音乐的本身而不是通过大幅度的动作去感人。因为讲究含蓄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无论愤怒或强烈都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隐隐地含着,似露非露。在我看来,古琴演奏的纯正情景应该是“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这与打太极拳、书法、作画等具有同样之处,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刹那之间的爆发力。 如果弹琴时动作幅度大,按西方理念来看是“神采飞扬”,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派却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从而背离了儒、释、道的内涵意蕴。
我觉得,古琴作为一种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还是应该保存传统。就是把古代传下来的这些经典的名曲,包括它演奏的这些技巧,还是要如实地,忠实地原样把它保存起。但是我也不反对古琴要发展,但是古琴只有全面继承传统,创新与发展才有意义。因为只有当继承达到了精纯的程度,你的理解和演绎就会自然地流淌出来,俗话说“水到渠成”,才能自觉地实现创新的飞跃。因为自古以来古琴新曲时有产生,古琴艺术也从未停滞不前。
古琴文化发展至今,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史,其传统音乐文化的底蕴丰富,有着重要的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冲击背景下,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一些传统古琴演奏、古琴文化生态被破坏,古琴文化传承人越来越少,古琴文化有消亡的危机。面对当前的现状,为了对古琴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古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积极培养音乐文化传承人是当前重要的任务。而音乐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时,首要任务就是让音乐文化传承人理解和深度认识古琴音乐,喜爱和热衷传承古琴文化,这样才能不断地壮大古琴文化传承人的队伍,更多的人投身到古琴文化传承事业中。所以,作为古琴文化传承人,应该进一步加速古琴文化资源整合,研究古琴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交融性,有利于更好地将古琴文化和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整合起来,做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整理、归纳工作,让传统古琴音乐文化能够分门别类,做好传承和发展工作。而就目前古琴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关传统音乐领域的继承人缺乏,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缺乏动力,积极开展古琴文化资源整合,有利于更好地为古琴这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艺术人才,促进古琴文化更好的发展进步。
二、古琴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一)古琴与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
古琴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了,在各类传统乐器中,古琴是“八音之首”,可见其在音乐领域的地位。古琴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流传时间,出现时间都是非常久的,这就必然奠定了古琴的历史音乐文化地位。古琴集众乐之长,高贵典雅,在古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也是排在第一位的。古琴在很早之前就和圣贤之书一样,高居君子之列,对于古代文人雅客来说,左琴右书是标配,在古人的修身养性中,古琴和诗书必不可少。古琴虽然只是一种乐器,但是却饱含先贤们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古琴更像是一种道器,承载着中国古老的礼乐文化精神。古琴弹奏,刚柔并济,可以灵活变换,内里变化丰富,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古琴弹奏,可以委婉悠扬,可以低沉抑郁,也可以张扬,富于变化,对于文人雅士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历代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古琴的记载,可见,古琴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之大。而在汉代以后,古琴成为文人雅士的自娱性雅乐之一。文人弹奏古琴,是为了追求弦外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思绪。在弹奏前,往往需要找一个环境清幽之所,这样才能够和弹奏者的心境保持一致,让人、景、情、琴能够真正交融,实现物我合一。在文人眼中,琴音不仅仅是一种美妙的音乐,更是有着和天地同和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内心世界的艺术显现出口。而在古人看来,音乐的和谐和天地之道、运行秩序有一定关系,只有协天地之性,才能够促进阴阳调和,让音乐抚慰人心,不然弹奏的音乐可能会阴阳不调。对此,在古琴的形制上,也比较讲究,古琴制作也需要结合一定的形制法象来进行。而从古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来看,其带来的哲学和美学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古琴文化因为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在中国艺术和文化历史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展示的美学精神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行为和道德典范,是他们所要追求的至高人生理想和精神目标。在古琴相关的论述中,很多学者都表达了古琴文化和古代核心美学观中的“和”的思想是一致的。此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美学思想还有新发展,这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一些主张人格自由、不依附宫廷的文化音乐家们,他们创作出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让古琴文化又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和形式。例如,蔡琰普出的琴谱《悲愤诗》、嵇康的《广陵散》等,这些都是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论著,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音乐审美的重要思想成果,这些思想理论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可见,古琴艺术对于中国美学的孕育和影响都极其深远持久。
(二)古琴文化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1.和中国传统礼乐思想的交融周代出现礼乐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典礼音乐。而礼乐思想是古代文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性思想之一,也是古代文学关于音乐美学的传统思想之一。礼乐思想影响着每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认为,只有借助礼乐教化,才能够让人提升修养和品德,实现礼乐对人的文化教育,强调“立于礼,成于乐”。在先秦诸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都将政治作为音乐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他们虽然对礼乐存在争议,但是更多的是在讨论礼乐和政治之间的关联,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而从礼乐来看,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在《礼记.乐记》中提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而礼乐思想以古代思想中的“仁者爱人”思想为基本理论基础的,古代文学强调“仁”的思想,这也是孔子提出的对于社会的最高理想。所以礼乐思想中,“仁”是核心。而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来看,“仁、礼、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2.古代“和”思想的交融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对于古代核心文学以及其他学派都有重要影响。“和”实际上就是指万事万物的对立面统一,其中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只有“和”才能够产生新事物,而音乐是声音组成的,同样的声音不能组成音乐,和六律以聪耳,强调的音乐是不同的音乐组成的,“和”而不同,从而产生美妙的音乐。在古代文学思想中,认为“乐与政通,乐通伦理”,这也是其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古代文学思想强调,在社会上,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和,而借助这种作用应用,可以为统治阶级提供相应的教化工具,通过礼乐教化民众,实现统一管理,完成治国目标。而“和”的音乐也能对统治者产生教化作用,让统治者更加趋于“仁者爱人”,这样他们在统治中就能够更多地实施仁政,减少苛捐杂税,促进天地人和,保证自身的政治地位稳固。通过礼乐教化,还能够让诸侯之间的争夺缓和,促进和平发展。从音乐审美角度来看,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内心平和,让人们能够协调共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提升民众的修养、品德、教化等,真正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虽然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但是,“和”的思想依然不过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和基础,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也有着重要联系。
三、古琴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交融性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文人特殊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的表现属琴棋书画最具代表性。古琴是中国滔滔而滚的文化里十分具有魅力的一溅浪花,它独傲幽冥的呼弄不断地回响在昼的长空,夜的星宇,深深地吸引着怀有学识人的心,它将万物融化在它的丝弦上。它历史之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琴对古代文人而言,抚琴听曲是美妙的精神享受,它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抒怀寄情之物。厚重、古朴、优美的琴声可把人带入浓浓至美的精神世界,使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古琴音正声朴,音色清晰,是正统雅乐的代表,而在古代文学思想中,讲究乐声的正音涉及国家的兴旺,所以需要兴盛雅乐。而借助古琴的正统声朴,五音清晰的正统音乐,来让人修身养性,摈除妄念和杂念等。这使得古琴成为君子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具。而在当时,抚琴不仅仅一种艺术表演,更多的是君子修养养性的必要过程。和谐的琴瑟之音能够祛除歪风邪气,对于统治阶层而言,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化效果,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效果。在《小雅.鹿鸣》中有诗句“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在古代文学思想中,还突出了弹琴的中正平和之意,也提出了琴音的教化作用。而在古代文学中的“和”和音乐美学观也是中国传统雅乐的良好体现。而在古代文学思想中,和的音乐美学观中,突出和谐是根本的思想,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而纵观古琴的琴谱和体裁,很多都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的,也要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题的,这些都是道法自然思想的体现,无论是《高山流水》《石上清泉》,还是《潇湘水云》,这些都是以山水为题材,纳入琴谱之中,体现出创作源于自然的思想。此外,在古代文学思想中,还认为以山水为基础,进行琴谱创作,是因为山水生出树木、生出花鸟鱼虫等,水则有滋养万物的功效,所以以这样的自然属性,也能够有效地促进音乐和自然的统一。而在古代文学思想中提出的“顿悟说”思想,和古琴音乐审美也有一致性。都是在自然中体验自我、在内心记性思考,品味,解读,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知。古代学者认为声音之道可以和顿悟思想相通,要是没有顿悟,即使有名师指导,也很难达到至高的音乐境界。
四、总结
[摘 要] 河南固始是历史上中原向闽台迁徙的重要出发地和集散地,有大量翔实可考的寻根资源,对它的开发,对于固始以及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结合2009年10月在固始召开的固始根亲文化节上收集整理到的调研问卷,从资源开发方式、文化纪念品开发、开发主体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对固始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 寻根资源;文化资源开发;固始寻根
[中图分类号] G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07-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54[本刊网址] http://省略
近年来,河南省的根祖、姓氏文化资源像散落在中原河南玉盘里的明珠,吸引着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眼光。固始的寻根文化资源,便是豫南大地上最耀眼的一颗,只是这颗明珠沉睡了多年。而今,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正是其重见天日、泽被后世的大好时候。
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协和全国联合主办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县举办,来自和国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宗亲代表、客商代表八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人有幸在大会上,以问卷形式,收集整理了关于固始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相关资料,以资研究学习。
以下将结合问卷统计结果,就固始根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对整体资源开发方式探讨
目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多种方式,如旅游开发、节庆、会议 、展览、园区、影视等形式。调查显示 61%的与会者主张采用旅游的开发模式,36%的人赞同采用节庆、会议模式,2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进行相关影视开发。
笔者以为应当以寻根旅游为主,结合节庆、会展、影视等形式,多角度开发。
关于寻根旅游的定义,众说纷纭,本文较认可蔡礼彬先生在《中国寻根旅游研究》一文中的观点。他认为广义的寻根旅游是指发生在与旅游者之间存在宗亲、血缘、人生经历、文化传承等特殊渊源关系的旅游地,并且以探求寻访这些渊源为旅游目的的旅游现象及关系总和,这种旅游形式,一般发生在较大的时空跨度内。
故此,如果紧紧抓住寻根者的“怀旧、求证、宗族、探源”等情结,再巧妙地利用时空距离效应,对于固始根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将是很值得期待的。
固始县委县政府目前在旅游线路开发推出几条线路,如以南部山区五乡镇为主的寻根文化生态线;以陈元光、王审知等固始名人为主题的寻根文化移民线;以姓氏起源发展为主题的寻根文化姓源线。
关于会议开发,截至目前,固始围绕根亲文化,进行过两次海内外影响较大的会议,一是2008年10月21日至22日的 “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这次大会上,海内外历史与考古专家、姓氏文化研究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语言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和研究,进一步奠定了固始“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的历史地位,推动了固始根亲文化研究和宗亲联谊的深入开展。
另一次有影响的大会就是,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随着根亲认同的深化和宣传的力量,根亲会议的影响越加深远和广泛,活动也越加丰富,文化、经济、学术等的交流和挖掘也越来越深入。
对于节庆开发,应该秉承两个思路,一是熟知闽台与陈、王等姓氏有关的大型纪念活动,开发相关纪念活动,借助现代媒体,形成遥相呼应之势,拉近距离,形成传统。二是另辟蹊径,依据历史资料结合固始特色产品的时令季节等开发新的节庆活动,吸引宗亲前来参加,并辅以展会,浓化亲情、拉动经济。
总体而言,开发固始根亲文化资源应该注重以下三点战略。一是引得来,留得住,也就是要有物可看,有据可信,寻根的感情有所依托。二是根亲为主,多维结合,即以根亲文化中的姓氏、移民、家谱和古迹遗存为主,结合固始的民俗、特产、山水风光及资源,借助会议、节庆、旅游、影视、园区建设等形式多角度开发利用。三是借势发力,首站战略,就是下文将要提到的联合周边及省内的姓氏、移民和根祖资源,借助根亲资源本身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扩大影响,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宗亲们前来恳亲谒祖。
二、文化纪念品开发
文化纪念品属于旅游纪念品范畴,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它是城市和景点的名片。
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有着“三性”、“三风”和“四就”的讲法,这种讲法是艺术家胡铁生提出的。所谓“三性”即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三风”指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特别是地方风格,这是区别其他景点的特殊风格。“四就”即“就地取题材、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用当地的材料去生产当地景点特色题材的艺术品。这样既助长了地方经济,又成功制造了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问卷对此问题也有专题调查,有57%的与会者希望带走富有根亲文化内涵的创意纪念品;32%的人士希望带走图书、光碟等图文影音资料;27%人士希望带走富有历史文化传承和民间信仰的固始特产;另有17%的人士希望带走信阳特产。
基于以上需求和渴望,结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特征,我们在开发纪念品时,可以深度挖掘固始的根亲文化资源,尤其是与闽台有渊源关系的内容。比如,固始的“皮影戏”和台湾的“皮猴戏”,在人物造型,制作原料刀枪剑戟,操作程式以及唱腔、唱词,同工异曲。我们可以生产一些传统小皮影分赠与会者;流行于漳州的“大鼓凉茶舞”与固始的“花鼓戏”、固始的民歌民谣与闽粤山歌、情歌等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血缘、地缘关系。对此可以制作富有传统文化内容的影音作品。另外,在民间娱乐活动方面,固始民间有两种类似下棋的划地步子的游戏,分别叫做“下牛蹄夹子”和“乘龙”,而在闽南民间也有此两类游戏,在游戏规则和棋盘图案方面和固始完全一样。我们可以制作以根亲相关内容为图案的棋子和棋盘作为纪念品。
同时,还可考虑将固始现代特产如柳编工艺、书法之乡、茶叶、土鸡、笨蛋等土特产,加上文化的渲染,将是很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也可让宗亲们对根亲之地固始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认识。另外还有17%的与会者对信阳特产情有独钟,鉴于此,我们把各色纪念品布置成自助餐,“餐盘”就是大小不一型号和款式各异的柳编箱子,渴望带走什么任尔择选,岂不美哉。
三、对于宣传工作的认识
在资讯传递快捷的眼球经济时代,酒香还真怕巷子深,对宣传的作用一定要重视和利用起来。固始的根亲资源之所以沉寂这么长时间,一方面由于资源本身含蓄不张扬的品质内涵,另一方面也在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认识没有到位,宣传没有跟上。
调查显示,有61%的人士认为海内外宣传不够,有待加强,25%的与会者认为宣传力度一般。可见我们的根亲工作组在宣传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高质量的呈现文化资源,广泛宣传,把宗亲吸引进来。同时还要还要自信勇敢地走出去,对于闽台等地每年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要派人去交流和参加,此外,要积极参加省内外举行的大型祭拜、姓氏、恳亲等活动,加强联谊,广布影响。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固始当地十分注重加强与闽台等地区人员往来及学术交流和纪念活动,如派人先后参加了闽地组织的陈政入闽1335周年、陈元光开漳1335年等纪念活动;组织代表参加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以及世界华人恳亲大会。在以上活动中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介固始,从而带来了寻根谒祖投资兴业的热潮。陈、林、黄、施、郑等南徙姓氏相继到固寻亲谒祖,投资兴业。
我们还可以尝试结合在民间歌舞、演艺、习俗、信仰等方面固始与闽台的渊源关系,培养一支以这些内容为依托的演出队伍,在闽台节庆纪念活动时去演出宣传。
四、对于资源开发主导者的认识
统计显示,有68%的与会者认为根亲资源开发的主导者毫无疑问应当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45%的与会者认为应当是文化企业的大力开发;22%的人士认为应当以学者的深入研究;另外分别有10%的人士认为媒体的宣传推动和宗亲代表的大力支持亦可作为资源开发主导者的人选。
计数据来看,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是资源开发理所当然的主导者。固始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也正是根亲工程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正逐步把根亲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
2008年初,信阳市委对固始提出“放大根亲文化优势,增强软实力”及“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的发展理念。固始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上,确立了以根亲文化建设统筹固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指导思想。
2009年初,固始县委又以明确提出“两轮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把当年确定为“根亲文化建设年”,把根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文化企业拥有开发的巨大资金、精英创意人才、良好的宣传包装团队、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及组织攻关能力,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此有45%的与会者认为固始根亲文化资源的应当以文化企业的大力开发为主导。
学者们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定性和开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比如对移民时间、路线、姓氏、族家谱、遗迹、遗存等的考证研究;对根亲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战略、规避问题等的研究、论证,都大大推动和促进根亲工作的开展。对此贡献较大的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新斌研究员,近年来他在固始作为根祖地的考证及对根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主要有《论固始寻根》、《寻根文化与寻根战略》、《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等文章,主持了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寻根文化与寻根战略》课题研究,在宏观和战略层面,对河南寻根文化的开发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针对信阳固始寻根资源的专门研究,除了上述内容涉及较多之外,尹全海先生的《固始移民与寻根资源之整合》、及蔡礼彬先生的《中国寻根旅游研究――兼论河南“古光州”寻根旅游开发战略》等文,对固始寻根资源的开发也很有启发。这些成果都大大促进了沟通交流,推动了固始作为根祖地在海内外被广泛认同。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依据在根亲文化节大会上收集整理的调查问卷内容,结合固始具体情况和专业理论,从四个方面对固始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作的分析研究。当然,由于受到问卷客观数量和答题者主观判断及作者自身专业水平所限,对此一问题的分析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期待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向勇.区域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海天出版社,2007.
[2]高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祖群.旅游地策划:文化 创意 空间[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7.
[4]武彬.游策划文化创意:山因我们的到来而改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 科尔沁蒙古族 汉文化 音乐文化 影响
科尔沁蒙古族的形成是从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分封领地伊始的,科尔沁蒙古族在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几经变迁,形成了现在的科尔沁蒙古族,也缔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科尔沁文化。在成吉思汗攻无不克、战无不取的远征过程中,他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英勇善战,“弯弓射雕”百发百中,军中绰号“科尔沁”(意为弓箭手)。他与成吉思汗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奖赏,成吉思汗把现在大兴安岭两侧的大片领土分封给哈布图哈萨尔。后其十四世孙东迁至嫩江东岸,东、西辽河两岸。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以哈布图哈萨尔的绰号而得名。
满清统治之前的科尔沁蒙古族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内部,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是自由而广泛的。清朝统一蒙古后,蒙古族传统的部族式社会单位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清朝中叶以前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清朝中叶以后,内地的土地兼并激烈,农民生活极端艰难。为了谋生,广大农民只好远离故土,来到东北地区,渐渐进入蒙古地方。以后,朝廷允许“借地安民”,各王公先后奏请“招民垦荒”,从此汉民大量进入科尔沁草原。蒙地大量开垦,使过去单一的游牧经济变成既有牧业又有农业的复合经济结构。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科尔沁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新流涌汇、波澜壮阔,相继产生“胡仁乌力格尔”、“安代舞”、“好来宝”、“叙事民歌”等蒙汉相互融合的科尔沁蒙古族文化。
胡仁乌力格尔和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很多农耕文化的印迹。但其文化主体是蒙古族文化,它是汉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族文化的变异。
一、汉文化对胡仁乌力格尔的影响
科尔沁说书文化――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古老的“朝尔”故事文化和汉族历史演义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说书文化的曲调、唱法、表演、乐器等是来源于蒙古族文化艺术传统,而说书故事的题材内容除蒙古族历史以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汉族的历史演义。如《春秋列国》、《隋唐演义》、《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钟国母》、《封神演义》、《杨门七将》、《玛公案》、《包公案》和《唐五传》等。
汉文小说蒙语译本的普及给胡仁乌力格尔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清政府为了各民族书面语言的规范,组织各族学者进行翻译工作,推动了蒙汉互译的展开。翻译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地理等,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翻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哈斯宝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评论家,是清代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辽宁省北票人)。在哈斯宝翻译、点评创作以前,蒙古族作家的翻译活动主要局限在历史和经典著作等方面。自从哈斯宝翻译了《今古奇观》之后,蒙古文人对汉族小说的翻译活跃起来,形成了蒙古文化、汉族文化大交流的局面。从18世纪到20世纪,汉族文学中的小说与话本被翻译成蒙古文就有80余种(阿拉善文化网),《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隋唐演义》等百余部文学作品被译成了蒙古文。
北移汉文化中、汉族长篇小说细腻的情节、感人的故事,吸引了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家和群众。
说唱胡仁乌力格尔时,除运用古老的英雄史诗音乐和科尔沁民歌、好来宝曲调外还用汉族音乐曲调。如:
《花和尚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选段
据演唱者讲,此唱段是汉族小调《送情郎》的译唱,故事中是由恶道丘小乙哼唱的。通过它巧妙地表现了恶道的心匿行。[1]
二、汉文化对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影响
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改变,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首先体现在语言方面。科尔沁地区经济转型为半农半牧,科尔沁蒙古人长年与汉民杂居生活,语言产生了很大的汉化改变。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歌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叙事民歌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蒙汉混合运用已成为区域特色风格,生动体现了词汇结构产生变异的近现代科尔沁土语。
科尔沁蒙古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取汉语名字的人很多。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很多主人公的名字是汉语名字。比如孟青山(嘎达梅林的汉名)、八月玲(民歌《八月玲》中的主人公)、洛阳(民歌《洛阳》中的主人公)、王喜胜(民歌《王喜胜》中的主人公)等。
科尔沁蒙古人给孩子取汉语名字的时候,并非因其意义而取,只是在长年与汉人交流过程中习惯了汉人的名字,便用汉人的名字来给孩子命名,不怎么追究所取名字的意义。同样,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出现的这些汉语人名也一样,本身不具备多少文化含义,但因为是生活的真实现象在艺术中的反映,所以也应该视为汉文化的影响。
另外大量汉族长篇小说被文人翻译、又经过说书艺术的加工演义,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说书艺术――“胡仁乌力格尔”。由此很多汉族历史故事已融进科尔沁地域“集体知识结构”中,这种文化重构在叙事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汉族历史人物故事情节也频频出现在叙事民歌中。如叙事民歌《刚莱玛》中,拉布金巴大老爷和妻子扬吉玛的对歌中出现了周王、苏妲己、罗成、西楚霸王、关公、比干丞相、貂禅、吕布、赵子龙、薛丁山、樊梨花、秦琼、李世民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又如《文章隋玲》、《高小姐》、《陶克套胡》等众多叙事民歌中都有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迹。如叙事民歌《陶克套胡》:
唐王太宗东征的时候,
筑下了有名的塔虎城;
伴着塔虎城的风水,
金色的宝龙降到人间。
唐王军师徐茂公胸有妙算,
五节的高塔压在城前;
五百年后塔身坍塌,
英雄的陶克套胡在此诞生。
有些叙事歌中直接描述了汉族人到蒙古地区谋生的故事。如,叙事民歌《张玉玺》[2]:
(道白)从前,内第一个生意人到内蒙古草原做生意。他落脚的那家有个女儿叫张玉玺。生意人看中了张玉玺,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唱道:
我从山东出来的时候,
赤足光脚褴褛衣。
自从遇见白净的张玉玺,
(啊,怎么样?)
我的灰毛驴下了小驹。
街坊邻居听了,议论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人家可怜他,让他住在家里,他却说出这样的话!”人们抢下他的毛驴车,赶走了他。生意人诉说心里的苦闷,唱道:
在沙梁的漫坡上,
一丛丛狼尾草长得旺。
生活在坨子里的人们可真怪,
硬把一对恋人拆散了!
总之,科尔沁叙事民歌是在蒙、汉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满等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或融合,共同创造了科尔沁历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尔沁文化。
综上所述,因为胡仁乌力格尔的主要题材来源于汉族古典小说故事,并且它形成于最早受汉文化影响的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一带,所以胡仁乌力格尔受汉文化影响更直接,更深一些;相比之下,因为叙事民歌的故事内容都是在科尔沁地区发生的真人真事,主要通过胡尔奇的编创和说唱而流传的,所以它间接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陵派;现状;原因;建议
古琴是中国的“国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3000年以前。广陵派,古琴派别之一,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清朝康熙年间,古琴大师徐常遇先生在扬州创立了广陵琴派,以演琴风格融汇南北,兼济刚柔,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徐氏父子所著《澄鉴堂琴谱》是广陵派最早的琴谱。同年间的另一位广陵古琴大师徐祺先生,编著了广陵派最具影响的《五知斋琴谱》。因其指法细微精妙,缓急有度,同时倡导循古不古,音韵并茂,成为后世广陵派传承者的先导。至乾隆、嘉庆年间,广陵琴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1912年,广陵琴家孙绍陶与王方谷、胡滋甫等创建了广陵琴社,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琴派之一,也为广陵琴派的发展和中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之后因为战乱等原因,琴社的发展时断时续。时,广陵琴社和所有的民间文艺团体一样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84年,广陵琴社才得以恢复。[1]
1广陵派古琴的现状
1.1琴人老龄化
近年来,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交融,出现了通俗文艺发展势头较猛,民族文化少有人问津的现象。吉他、电子琴不断的热门,而民族器乐却无人问津。此外,再加上历史原因,使得影响巨大的广陵琴派也出现了抚琴者不多,听琴者寥寥,知音难觅的现象。而目前大师级琴师以及传承人都已到花甲,鲜有年轻的传承人。琴人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1.2民间升温
尽管琴人年龄结构老年化,但在古琴传承方面也出现可喜的势头。近年来,扬州本地学琴、弹琴、赏琴、藏琴、斫琴大有升温之势,各种培训班及琴厂越来越多。北京大学的古琴社已有400多名大学生成员,北京市少年宫古琴班也已有百余名五岁至十几岁的少年儿童经过学习,在全国古琴考级、全国古琴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中国各地的古琴社团,包括扬州本地的琴社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组织纷纷开展各种古琴活动和琴人雅集。
1.3申遗成功,但遭受冷遇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的古琴艺术也名列其中。古琴的成功申遗,为古琴的定位找到了依据,古琴的传承保护遇到了最好的时机。一方面,琴人及学者积极投身保护工作。不少学者及琴者深入各地琴社,调查广陵琴派的现状,考察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广陵派传人则联合上百琴家一起致力于古琴谱的打谱工作中,争取恢复更多的古琴曲目,为古琴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曲谱。同时也有,并研究如何对广陵派古琴进行拯救与保护。另一方面,政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够。在古琴申遗成功一周年内,扬州政府没有牵头举办过较有规模的古琴活动,也并未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广陵古琴较大支持。因此,政府行为的缺失使得广陵派古琴的保护工作不能成规模的顺利展开。
2广陵派古琴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古琴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冲突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因此,古琴在内涵上古雅深刻,在表现形式上较为细腻而节拍比较缓慢。这与时下扁平化快节奏的流行文化背道而驰。因此,古琴的这一文化特性制约了他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迅速发展。
2.2传统古琴自身存在不足
传统古琴在音量和调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古琴的普及和发展。首先,由于古琴的音量太小,如果没有良好的扩音设备,古琴几乎不能与其他任何乐器在大型舞台上同台演出,但良好的扩音设备不是所有的民间组织或是个人团体所一定能拥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古琴在公共场所演奏的机会。其次,古琴调弦方法一直采用原始的调弦方法,上弦换弦很不方便,使得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而现今扬州本地也有制琴家着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争取改善这两方面的不足,也制成了一些样品。
2.3“一对一”教学形式制约发展
古琴的教学方式属于“一对一”的形式,老师需要手把手教学生调弦、指法,而本来精通古琴的老师就不多,因此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习古琴的人数。
3传承保护广陵琴派的建议及措施
3.1进一步发挥古琴博物馆的作用
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位于扬州郊区,该馆是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有限公司在中国民族器乐协会的支持下,借资数百万元创办的全国唯一的琴筝博物馆。该博物馆里展示了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复制版的古琴。但就目前而言,该馆的功能较为单一,基本只有展览功能。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建议继续完善该馆,发挥更多的互动功能和公共教育功能。例如,在展品的陈列上,应该多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更新陈列方式,引入互动形式,在尝试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此外,定期举办讲座或者沙龙,请大师名家来现场指导,带动市民们积极参与,完成公共教育的职能。
3.2利用高校资源,与高校合作
大学生是一群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年轻人,针对这群人普及古琴艺术会在未来收到不错的成效。成立社团,并定期邀请大师与学生们面对面,让同学们对古琴的发展及表现形式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普及古琴文化的同时也为那些想进一步学习古琴的同学提供了机会。开设选修课,对于古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古琴文化慢慢渗透到年轻人的血液中去。
3.3加大广陵派古琴文化的宣传力度
在积极保护古琴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古琴的宣传力度。首先,定期举办广陵派古琴艺术节,形成突出的文化亮点。通过艺术节让古琴艺术家聚集在一起,也让古琴爱好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大批艺术家们的现场演奏。同时借助媒体,在艺术节期间让众多的广陵派古琴家与观众通过电视面对面,拉近广陵派古琴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让古琴知音的队伍能够扩大。其次,可以将广陵派古琴与扬州最著名的景点瘦西湖进行合作。由政府出资牵头,在瘦西湖内设定广陵古琴会馆,固定时间请大师前来演奏,让游客们领略广陵古琴的魅力,了解古琴文化。
综上所述,尽管广陵派古琴面临着很多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但这种高雅而古老的传统艺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识。在成功申遗十年后的今天,古琴文化仍然是小众文化,广陵派古琴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机构和人群对其进行关注,而我们借助政府的力量、借助媒体的力量、借助古琴大师和学者们的力量可以在保护和传承古琴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古琴文化更加普及。
参考文献:
[1] 施咏.扬州广陵派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二[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音乐艺术;古琴;音乐文化;艺术创作;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Guqin Art
MA L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iangs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古琴艺术已经具有六七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是我国音乐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琴艺术不仅在音乐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史上也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典型的自身特色。我国历来“诗、琴、书、画”并举,古琴艺术已经成为我国高雅文化的象征存在于文化的进程之中。早在神话、图腾传说的时代,古琴艺术就已经出现了,“神农造琴”、“伏羲造琴”、“尧舜造琴”的传说一直不断,均证明古琴艺术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久远,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历史时代,古琴艺术就参与、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了。与古琴有关的历史故事不断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尤其春秋时代以来,这一类故事明显增多,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孔子向师襄学习《文王操》等诸多故事的发生。“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士无故不彻琴瑟”,古琴艺术已经深入人心,与政治生活、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礼乐文化、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之中。古琴艺术是汉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古老音乐艺术,古琴名家代不乏人,出现了诸多的古琴艺术演奏家和作曲名家,尧、舜、禹、师旷、师襄、俞伯牙、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阮籍、嵇康、孙登、戴逵、陶弘景、陶渊明、李疑、贺若弼、王通、赵耶利、董庭兰、薛易简、薛涛、李冶、朱文济、慧日、义海、郭楚望、徐天民、阿荣、倪瓒、张雨、萨天赐、萧性渊、刘鸿、严徵、徐青山、蒋兴俦、查阜西、管平湖、张子谦、吴景略等,都是历史上出现的著名琴家,他们不间断的古琴艺术活动,将古琴艺术不断推向深入。同时,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诞生了相当数量的古琴名曲,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共创作古琴曲达三千余首,代不乏名篇巨制,如《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酒狂》、《广陵散》、《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等。由于古琴艺术所具有的深邃的精神体验和观念感知,所以在历史上一直得到有识之士和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群体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现出了特有的审美思想、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道、儒、释文化因素、文化特征和审美思想,几乎在古琴艺术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儒家文化的中和平正、温润大雅思想,道家文化的幽远闲静、虚寂简静思想,佛家文化的清静空明、妙悟通脱,都在古琴艺术中有着鲜明的表现。古琴艺术中所呈现出来的宏细、轻重、迟速、雅丽、溜健、淡采特色,都浸润着我国传统道、儒、释文化的综合特质,古琴艺术所追求的古、雅、清、淡、恬、静、远、逸风格特色的出现,呈现出道、儒、释三家审美思想的深刻影响和文化印痕。在我国历代古琴名家中,在儒家思想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宫廷廊庙文化中出现了为宫廷服务的古琴艺术,形成了具有宫廷审美特色的庙堂古琴音乐,朝廷重大活动、大型宴会上,几乎都有古琴艺术的出现,成为宫廷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仕宦群体中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古琴知音之士,出现了通晓古琴艺术的高洁、文雅之士,“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紫殿青虹腾剑气,高山流水识琴心”成为他们最为真切的写照。辛弃疾的咏琴词表达出高洁士人对于古琴艺术的真切情怀和精神情操,最具典型:“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正是这一曲幽幽琴音,融化进了无数士人们的千古幽愤思绪。六朝以来直至唐、宋时期出现《酒狂》、《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等著名古琴曲,最具有代表性,将蕴含士夫阶层审美理想和精神情操的古琴艺术带进了新的精神境地。《酒狂》是根据阮籍的《咏怀》而创制的琴曲:“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神奇秘谱·酒狂》解题则说:“(阮)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阐释了古琴曲《酒狂》所蕴藉的精神内涵。为免遭迫害,以酒醉佯狂,“庶不为人所忌”,包含有多少深深的人生感慨和意绪。《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唐代诗人王维极负盛名的送别诗,也被人们谱入古琴曲,即古琴曲《渭城曲》、《阳关曲》或《阳关三叠》,这一琴曲成为阐释送别友人、表达深厚离别情感的千古绝唱。
一、建立岭南古琴教育与传承的长效机制
1. 完善硬件建设,推动项目开展。古琴项目开展,硬件先行。为全面推动岭南古琴项目的开展,学校在场室极其紧张的前提下,开辟古琴专用场室。同时,在区文化局、文化馆、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斥资进行古琴室建设,配备功能齐全、古朴典雅的古琴室,为古琴的传承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健全人员体系,加强队伍建设。自项目挂牌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成立非遗教育与传承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分管,教导主任主管。古琴社团由音乐科科长亲自负责,其他艺术科老师协助。学校把非遗工作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校长任期目标,纳入学年工作计划。每学年非遗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每学期召开学校非遗工作会议,全面落实项目的开展。同时,我们邀请岭南古琴传承人、星海音乐学院谢东笑老师及其团队定期来校授课和指导。
3.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郁氛围。学校在刚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传承基地,学生、老师、家长对古琴的了解甚少,为了进一步推广古琴艺术,大队部每年举办“岭南文化周”活动,利用宣传展板、红领巾电视台和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海教通等全方位开展“岭南古琴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此外,我校每学期均举办家校“岭南古琴大讲坛”、召开古琴社团家长会,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社团开展的情况。
4. 完善梯队建设,开展常规训练。学校成立“古韵飘香”古琴兴趣社团,还为家里没有琴的学生提供方便,周二至周五早上开放琴室让学生M行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定时、有规律地练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指法和演奏,对减字谱比较熟练,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批新学员,旧学员与新学员一对一结对子,互相学习、提高。
5. 古琴欣赏教育,走进常规课堂。赏琴,识琴趣,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岭南古琴的承传仅仅依靠学校兴趣社团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古琴教育与传统的音乐课堂相结合,向广大学生开展古琴欣赏课。我们在音乐课堂中适时开展古琴欣赏教育课,以普及古琴基础知识,开展音乐鉴赏,提高艺术素养。
二、拓宽岭南古琴教育与传承的研修途径
在岭南古琴的传承与教育上,我们注重挖掘其背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精神和精髓,拓宽古琴教育与承传的研修之路,为孩子们塑造完美人格奠基。
1. 把岭南古琴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古琴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适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让孩子在习得技能,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我们要对孩子们普及古琴的知识,让孩子了解与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孩子们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
2. 把岭南古琴教育与中华礼仪教育相结合。古琴弹唱跟许多中华民族传统(如太极、国画等等)一样,在礼仪上有自己固定的套路。面对古琴,我们推崇的是“学古琴、明礼仪、讲儒雅、懂品味”,致力于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
3. 把岭南古琴教育与古诗词吟诵相结合。我们通过古琴与古诗词吟诵相结合,在古琴的弹奏中,琴与诗的吟诵、和词的吟唱,要求孩子“凝神,净气,正字,全腔”,是修正声音的最好方式,也是真正感知诗词音韵之美的最好方法。
三、搭建岭南古琴教育与传承的展示平台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On China-Britain Music Exchange Base on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Qin
LIU Xiaofan
(Arts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As one of the oldest musical instrument in China,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Seven-stringed Plucked Qin ha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world art stage, it is popular especially in Britain, why dose this happen? This paper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music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takes an example of the Seven-stringed Plucked Qin to analyse the musical exchanges between those two country.
Key wordsthe Seven-stringed Plucked Qin; China-Britain; musical exchange
1 古琴的世界地位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并且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2 古琴的本质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古琴做为一种乐器,是需要走向舞台,并以舞台为媒介向大众传播自身的存在。而在中国古代,古琴并不是一种“高调”的乐器,而是做为文人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与个人品格的工具。历史上诸多著名文人都以擅长演奏古琴文明著称,如嵇康、孔子、司马相如等,他们也为古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如创立专用乐谱“减字谱”,从唐代沿用至今;汉代蔡邕的《琴操》一书,是关于琴曲题解的著作。明代蒋克谦在几代人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编辑成《琴书大全》。古琴的音乐艺术,不仅有历代相传和累积的琴谱,有不同传承关系、不同演奏风格的流派,还有收集、总结并推动古琴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建树。从前人对于古琴的理解上,我们可以看出,古琴的本质是“静美”。
在中国魏晋时期,著名文人嵇康提出古琴“性极静”,因此,笔者认为古琴正是由静而产生美感,亦是所谓的“静美”。美就是泛指声音的美感,古琴音色的清静悠远,亦指文人演绎古琴的那份潇洒轻扬的动作。静则是追求一种声音以外的感觉,一种自身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则百化兴焉,如此,乐之天地之和也”(《乐记 乐礼篇》)。文人们就想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和谐,乐与天地的和谐,来达到其修身养性的效果。而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
因此,在学习古琴的过程中,就须深入了解中国的儒、道、禅传统文化,体会它们与古琴文化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古琴的内涵与哲理性。而想要了解古琴更深刻的内涵,则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法。古人通过“琴棋书画”这四艺进行修身养性,而琴又排在首位,本身就具有一种很强的含义,通过无形的意会去涵养自身的修为。
3 西方音乐对古琴的影响
有人提出一种观点,东方写意,西方写实。笔者认为其适用于描述东西方间的艺术。而从1840年开始,西方音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当代中国的音乐学院基本以西方音乐体系为系统,如视唱练耳等科目,当今一个普遍的状态,就是对西方文化比较熟悉,对中国传统反而相对陌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传统音乐,他们大多认为古琴只能用于独奏而不能与交响乐队合作,这就降低了古琴的价值。在西方乐器表演中,多以交响乐,合唱等形式,可以感觉西方写实中气势磅礴的部分。如若让古琴与西方交响乐进行合作,通过两次扩音的技术手段勉强达到较大的音量,这就背离了古琴的特性。孔子当年提出“弦歌不辍”(《 论语・八佾》),因此,若要更好地理解、演绎古琴,则要更好地参透中国儒、道文化,犹如中国的太极拳、书法等,左右手间所演绎的动作缓慢、优雅、恬静、极富美感,却又在刹那间蕴含极具爆发力的写意感。而西方在演奏方面需要“大开大合”,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的演奏才富有表现力,神采飞扬,符合他们的审美。但这种审美正好与古琴的内涵背道而驰,也背离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蕴及美感。
4 古琴在英国及西方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古琴界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加,代表人物有郑珉中、李祥霆、龚一、吴文光等大师。他们多次出访各国演出,举办音乐会,讲学与参加国际会议。
创立于1947 年的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广、演出水平最高的国际性艺术节之一。2003年8月,李祥霆应邀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演奏《胡笳十八拍》、《秋塞吟》、《广陵散》等中国传统曲目。他的古琴独奏会做为重头戏安排为首场演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的所有节目取舍,一概由艺术总监布赖恩・麦克马斯特爵士一人说了算。麦克马斯特选择节目的标准,一要“优秀”,达到世界级水准;二要“重要”,在所属艺术门类中具有突出价值;三要特别,与众不同,有独到之处;四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带给观众新的体验,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这四个条件一般让团组很难入选。
如今,古琴在中英间的交流愈发增加,1982年李祥霆先生在英国达拉姆东方音乐节举行的独奏音乐会是古琴史上的第一次独奏音乐会,英国国家电视台播放了音乐会的录像。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毕铿教授, 1944-1945年访问中国期间,向徐元白先生及他的学生学过古琴。毕铿至今还有一张徐元白监制的古琴。梁在平先生之子梁铭越自幼从师于琴家胡莹堂学习古琴,1964年他来美国读书,并在加州洛杉矶大学获民族音乐学博士,70年代曾在英国的大学中短期任教及讲学。他的英文著作《古琴的研究》应该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写的有古琴的英文书,也是为数不多的有关古琴的英文书之一。
古琴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学者,乃至平民百姓,开始对古琴产生兴趣,并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古琴热”。
5 古琴的传承与发展
与海外交流、互动、传播中国古琴文化,实质是向国外传输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世界共享中国的瑰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中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古琴这个国粹在英国,乃至世界开始扎根开花。在传统一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现代人更要需要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大学音乐讲座应该有古琴内容。在音乐、乐器多元、丰富的今天,古琴也应与世俱进,创作些新曲。
2008年奥运会开幕,要反映中国文明史、人类发展史。可以设想,神秘的宇宙,传来古琴流水声韵,十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几十亿的电视观众一片寂静,让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去体味天地、自然、人文、知音的意境。
6 结论
古琴不仅要传承,也要发展,不断地对外交流,才能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亦能使古琴更具有传统美感之外的创造力,不断地对外传承,让世界更多地人了解,欣赏古琴,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琴;琴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8.013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8-040-07
收稿日期:2012-06-20
说到古琴,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在内的人对它基本没有认识,略有音乐知识的人也时而会将它与古筝相混淆。这也难怪,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尽管延续发展几千年,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人修身的艺术,而非公众性的娱乐表演艺术而存在,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悦己之心而非悦人耳目。所以在今天来说,名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不知是它的幸运还是不幸,幸运是因为它毕竟受到了重视保护,不至于消亡;不幸的却是,这种保护是否真是让这种古老艺术延续发展下去的最好方式,如果不从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知识分子内在修养的角度入手,能否真正把古琴艺术的精神实质保存下来?或许是仅仅保存了一种艺术形式而已。无论如何,正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一息尚存的文人艺术,在现今的中国艺术与美学中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与华夏精神并存的琴道
古琴,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哲人味道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所具有的内涵远远大于一门简单的艺术种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立业的德行。古琴琴器,简洁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琴琴制,包含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古琴琴道,与中国古老高深的“天道”相互契合;古琴琴德,蕴含着士大夫对人生哲理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古琴琴曲,生动丰富的故事内涵与艺术表现韵味,是体现中国古典美学艺术意境的最佳方式;古琴琴歌,古朴悠扬,记载传颂着中国历史上美丽动人的典故;古琴琴谱,精炼而传神,是世界上流传至今最古老的音乐曲谱;古琴琴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琴琴境,回味无穷,臻于妙境。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古琴艺术的美学价值。
1.琴道与天道
宋代朱长文《琴史》中通过师文习琴的过程,给予古琴艺术道与器、道与技之关系一个很好的概括:“夫心者道也,琴者器也。本乎道则可以用于器,通乎心故可以应于琴。……故君子之学于琴者,宜工心以审法,审法以察音。及其妙也,则音法可忘,而道器具感,其殆庶几矣。”可见在中国古人那里,习琴、操缦从根本上讲是心得以通“道”的一个途径,如果“道”不通,纵然如师文先前“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也仍然不能领会其真谛,达到其至高境界,正如师文自己所言“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此处之“道”,并非仅仅指琴道,对于君子而言,同时也是其终身所力求体认的“天道”。
古琴虽然只是一种乐器,但从历史上看,从它的诞生到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凝聚着先贤圣哲的人文精神。按《琴史》的说法,尧舜禹汤、西周诸王均通琴道,以其为“法之一”,“当大章之作”,而且他们均有琴曲传世,尧之《神人畅》,舜之《思亲操》,禹之《襄陵操》,汤之《训畋操》,太王之《歧山操》,文王之《拘幽操》,武王之《克商操》,成王之《神凤操》,周公之《越裳操》等,其中大多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等先哲更是终日不离琴瑟,喜怒哀乐、成败荣辱均可寄情于琴歌琴曲之中。琴既是先贤圣哲宣道治世的方式,更是他们抒怀传情的媒介。缘何如此?原来在琴道中,无论上古时代的天人合一,还是后世所崇尚的“和”的精神都有最好的体现。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说明了这点。《小雅·常棣》中有“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小雅·鹿鸣》也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可见,和谐美妙的琴瑟之声,体现了也有助于亲人友人之间的“和”。明代徐青山在《溪山琴况》二十四“琴况”中,将“和”列为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琴之道与德所在。其中说:“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会,而优柔平中之橐■乎?”可见,古琴从琴制,到调弦、指法、音声,都是以“和”为关键,而“和”正是中国古典精神的最好体现。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说:“《易》曰‘保合太和’,《诗》曰‘神听和平’,琴之所首重者,和也,然必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乃得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要只在慎独。”可见,通过琴达到“和”的境界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