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9:06
导语:在科技小制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科技与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一、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概况,懂得现代科学的一些浅显知识,知道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富有想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制作图,掌握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刀、剪、锤、电烙铁等工具。
3、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实验的操作程序,能初步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能撰写简单实验报告。
4、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5、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跨世纪的新型技术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途径:
1、实现三个转变: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把独学转变为共学,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的精神;把学科学转变为用科学。
2、重视三个培养:重视科研意识的培养;重视科研兴趣的培养;重视个性的培养。
3、注重四个突出:突出玩中学;突出想中学;突出做中学;突出用中学。
4、处理四个注意: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普及和提高关系;注意数量和质量关系;注意一般和重点的关系。
5、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教育活动氛围。
6、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兴趣。(1)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做科学的主人。(2)开展“成才从这里起步”和科技教育“四个一”活动。“四个一”内容: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熟悉一种农作物或动物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和生理习性;制作一件科技作品或手工作品,有一条发明设想的作品。(3)开展“五小”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小”内容:小实验、小论文、小发明、小创作、小设想。每次比赛评出各个单项的前几名给予表扬奖励。
7、坚持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全校性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创造作品,逐步提高师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
8、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加在投入,注意实用。学校购置科技活动器材,使之达一类标准。设计一座科技作品橱,设立一间科技活动室供教学用。
三、组织实施:
制定目标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1)成立科技活动领导组,研究各成员职责;
(2)制定阶段活动计划;
(3)介绍国内外科学家事迹;
(4)设立科技活动室,增添科技活动器械;
(5)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新的科技知识。
第二阶段:(1)开展小制作活动;
(2)评选优秀小制作作品;
(3)陈列优秀小制作作品;
(4)请优秀小制作作品作者介绍创作思路及制作过程;
(5)组织撰写科技小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出刊优秀论文汇编。
第三阶段:(1)总结第一轮科技活动经验、教训;
论文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则教育手段,而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思维方法、实验设计思想、方法、技能也已经渗透到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之中,物理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演变,逐渐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中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进行浅析。
实施素质教育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以物理知识教学为骨干,以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的教学。本人试从以下几点通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
素质教育的显着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当中,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掌握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地思考、猜想、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随即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身去体会,试着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入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之中。
2.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
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主导位置,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从而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仅有短暂的40分钟,时间稍纵即逝,教师若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去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务必要控制好时间和课堂节奏,在环节安排上一定要科学合理。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想在物理实验课程当中更好的将素质教育渗透进来,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处理好试验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在展示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要展示出实用意义;教学思路要清晰,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实验设计要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应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应是前面的延伸,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感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对实验教学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要有所估计,有所准备,实验的准备要十分充分,实验环节必须交待清楚,实验中必须力求做到成功,实验现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到,观察现象前必须告知观察方向,下达好思考任务。
三、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本人认为将其分布在三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本人认为,可以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一部分。
如在《动量》一章里可增设“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可增设“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可增设“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还可将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
四、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做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可去完成“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等;学完“磁场”后,学生可去进行“指南针制作”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活动,能够极大地陶冶学生们的科学情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以物理知识教学为骨干,以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的教学。本人试从以下几点通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当中,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掌握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地思考、猜想、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随即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身去体会,试着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入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之中。
2.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
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主导位置,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从而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仅有短暂的40分钟,时间稍纵即逝,教师若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去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务必要控制好时间和课堂节奏,在环节安排上一定要科学合理。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想在物理实验课程当中更好的将素质教育渗透进来,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处理好试验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在展示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要展示出实用意义;教学思路要清晰,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实验设计要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应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应是前面的延伸,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感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对实验教学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要有所估计,有所准备,实验的准备要十分充分,实验环节必须交待清楚,实验中必须力求做到成功,实验现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到,观察现象前必须告知观察方向,下达好思考任务。
三、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本人认为将其分布在三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本人认为,可以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一部分。
如在《动量》一章里可增设“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可增设“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可增设“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还可将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
四、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做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可去完成“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等;学完“磁场”后,学生可去进行“指南针制作”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活动,能够极大地陶冶学生们的科学情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宁文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
说起自己的发明经历,徐杨可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小时候的“调皮捣蛋”。1999年8月出生的徐杨可是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又很强的男孩,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喜欢父母为他买的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玩具,但和别人家的孩子不同,他总喜欢把这些结构复杂的玩具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也不知弄坏了多少。可是,爸爸妈妈对此总是抱着宽容的态度,从不责备呵斥。正是这样的兴趣爱好,让徐杨可领略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培养了他爱观察、爱思考、爱动手的能力。
进入小学后,在认真学习功课的同时,喜欢动手动脑的癖好又让徐杨可成为学校“五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骨干。为制作参赛的航模,他往往会折腾到深夜。爸爸妈妈曾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但看到他的认真劲儿,就狠狠心不再干涉。
自己的痴迷、父母的开明和宽容,为徐杨可日后跨入小发明小创造殿堂,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10岁的徐杨可首次在科技小制作方面崭露头角,夺得2009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建筑模型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其后,他的科学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相继获得南京市第15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项目一等奖、第22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环境科学一等奖、第23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健康科学一等奖……2012年,他又成为江苏省首批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之一,这一年,他刚刚13岁。
说到自己最满意的小发明,徐杨可认为还是新型牛奶箱。
如今,订购鲜牛奶的城市人家日益增多,但在送奶工送奶时,要给一家家奶箱开锁、关门,大大影响了送奶效率,而且钥匙哗哗的响声、吱嘎的开关奶箱声和奶瓶“叮叮当当”的撞击声,也会影响人们早上的睡眠。于是徐杨可就想,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新型奶箱,送奶人不需开门关门就能实现取放奶瓶,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徐杨可经过仔细观察思考,在报箱的启发下,终于设计并自己动手制作出了一种新型奶箱。这种新型奶箱被分割成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方各有一个圆口,圆口直径稍大于奶瓶直径,放空奶瓶的空腔底部垫高使瓶颈可伸出圆口。送奶工不用开关箱门,直接将空瓶取走,再将装有牛奶的奶瓶竖直完全放入另一空腔,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别人如果想从奶箱上方的圆口取出奶瓶很难,只有主人开箱才能取出。
这个作品在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展示会获优胜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之后,徐杨可又针对化学元素周期表不容易记忆的难题,设计制作了“活动式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集工具和玩具于一体的设计作品非常简单,但创意十足,它由一些磁扣和一块白板组成,每个磁扣上都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印着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它既可以作为学生记忆的工具和教师的教具,还可以充当游戏道具,让同学们在竞技活动中记忆。游戏方法还有好几种,可以把磁扣当成“牌”,按顺序进行出牌接龙,没有错误者胜;可以将磁扣当成“棋子”随机平均分配,两人在白板上交替下子,位置准确者胜;还可以多人玩,选出一位发令者,其余每人发一套磁扣,发令者说出元素名称后,玩家要迅速将磁扣放到白板的准确位置,准确率高者胜出。徐杨可把作品带到班上请同学一起玩,参加游戏的同学都很开心,一致认为游戏规则简单、记忆效果好。最后,此项作品获得了第26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鉴于徐杨可多年的科技创新实践及其出色成绩,他在江苏省第5届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中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称号。
除了搞小发明,徐杨可爱好广泛,喜欢篮球、吉他、游泳、阅读、唱歌等,特别是篮球,他是学校篮球队的成员之一,今年还参加了南京耐克2015-2016高中篮球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一、找准定位,打造科技特色教育
由于区域位置的局限,受制于生源的状况,学校发展一度面临困境,以至于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也历经波折,跌宕起伏。从2006年起,为发展计,学校开始积极推进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教育;2010年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将“特色教育强化工程”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之一,致力于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高特色教育的影响力。
2005年,我调任观澜中学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提出了“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确立创建“体育艺术、信息科技”教育特色,确定“乐学致用、学用相长”作为我校的科技特色教育理念,并根据学情校情,打造“海陆空三模及NOC大赛培训”等科技特色的重点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全员参与、项目多样、特长突出、成效显著”的科技教育特色。
二、更新观念,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引导
作为校长,我始终把“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思考和实践的重点。2011年,我们诚邀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为我校发展规划把脉,制定了《观澜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开放办学、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三大办学亮点,确定“学校改革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特色教育强化工程”等七大工程,致力于实现学校“人本化、科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其中“特色教育强化工程”就是以努力实现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强化以开放式特色教育课程为依托,高素质师资为保障的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提高特色教育的竞争力与知名度为目的,重点阐述了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育人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注重软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教学处、教科室配合管理网络。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形成了校长及行政管理一条线、科技辅导员及学生创新实践一条线、社会及校园实践一条线三者结合的多维成长体系,确保科技创新等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设施,为科技教育提供保障
1. 积极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
2005年至今,我校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用于改造校园信息化建设。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和交流。
2. 专项经费保障活动开展
对科技教育经费专门立项(活动、培训、奖励),并将科技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专款使用,专门审批,做到保证资金使用,保证科技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3. 专门场地提供科普场所
在市、区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改建和新建了一批功能室、制作室、展览室,添置了大量的资料、设备和用具,同时也将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列为我校科技活动基地。
4. 专门时间开展科技活动
在我校,科技兴趣活动周周有,科技科普知识讲座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每周一次校园广播科普科技知识节目,每周周五下午第四节开展全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艺术节、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普周、科技竞赛周、科普夏令营等活动。
四、搭建平台,丰富科技教育内容
积极推进具有观中校情的科技教育特色的课程建设,不断追求科技教育的新发展,开创科技教育新局面,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活动化以及兴趣化。
1. 内容多样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科技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了科普讲座。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社会生活中的科技知识,我校经常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校给我们的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有目的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到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参观考察,大大地增长学生的科学视野和见识。
有成效地参加了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动漫创作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通过这些竞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决赛漫画创作项目中,我校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外出交流。例如,2011年11月我校以吴润、丘晓霞、陈舒欣同学组成的课题组参加了“2011年度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活动”并提交了研究论文,通过让我们的学生和院士专家学者们面对面交流,探讨有关问题,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 课程活动化:科技与生活相融合,培养创新思维。
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2006年起,我校将每年都开展“科技活动周”。学生在科技周可以参加科学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观察日记等项目等。在不同的年级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动手能力,激发无限创意。“科技活动周”的举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增强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
3. 社团兴趣化:普及型与扩展型结合,点燃兴趣火花。
一、挖掘教材中的STS内容
教材中有许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STS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教材的编排也体现这一特点,例如在《乐音与噪音》一节中,教材从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课题出发(社会),从物理知识来讨论噪声的来源(科学)及噪声控制的办法(技术)。在《内能与热机》一节中,STS教育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内能的利用―热机(科学)给人类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和进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技术),但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社会)。
二、扩大教材的延伸性
教材中《科W世界》和《STS-科学・技术・社会》中提供了不少STS教育的素材,其中既包括知识随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有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还展示了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教师要灵活利用它们所提供的材料,扩大教材的延伸性,进行STS教育。例如,在进行《科学世界――电冰箱的原理》一节的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示意图,介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同时也介绍制冷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三、发挥习题的适应性
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有很多具有探索性、实用性、创造性的题目。这些习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心中求知的欲望。如“了解立体声收音机的声道问题”“了解社区内的主要噪声源”“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现象”等,就把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社会责任、道德、生存环境等角度讨论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在社团活动中渗透STS教育
将STS教育拓宽到学生的课余时间,组建科技社团,可以让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参加课外实验探究、制作科技模型、参加各种竞赛等,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例如我们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三小活动”,就是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小孔成像”“自制简易望远镜”等小实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等小教具,撰写“假如重力突然消失”“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等小论文。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极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增强STS意识的机会。
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在物理学习中联系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搭建之星”是利用系统中提供的各种构件,按照自己的思想或操作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搭建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纯中文界面,构件丰富,设计过程直观、自由;无需掌握电脑语言,所有编程构件化、命令化、可视化。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并可快速地搭建出具有专业水平的软件作品,很适合中小学生使用。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吧。
孙海超同学是个军事迷,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我们国家的“歼十”战斗机问世后,他特别高兴,决定做一款游戏以示庆祝。
开始界面是猛龙战机的简介和从网上精心搜集来的飞机照片,如图:单击“开始游戏”按钮,进入游戏开始界面,上面有游戏的玩法。按F1键开始游戏,便可以好好过一把瘾了,左上角有积分,按ESC键退出游戏。
游戏分三个模块:主战战机及炮弹控制模块;敌机和宝石的产生模块;文本显示模块。通过这三个模块的有机结合形成这个游戏。
(该作品获得第二十一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简易四则运算随机出题系统》适合于刚刚学完四则运算的小学生使用,它能一定范围内随机出加、减、乘、除四个题目,数的范围可以自己设定,并能判断答案的正误。
图(1)是开始页,单击“开始做题”即可进入主程序。如图(2)所示,首先设定数的范围,设定好以后,按“确定数值”按钮,页面更新,即可开始答题。答案正确,提示“太棒了”,老虎跳动。答案错误,提示“很遗憾”,老虎不动。可以整套题更新,也可以单个题更新。
程序分加、减、乘、除四个模块,其中减和除是程序中的难点。四个模块有机结合,并增加语音提示和动画,提高趣味性,形成该系统。
现在同学们上网很容易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就在电脑旁坐几个小时,对身心有很大伤害。为了避免同学们沉迷于网络,史萧同学设计了这个《控制上网时间的浏览器》,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控制上网时间。
[关键词]农村;物理实验;机制;制作
一、新机制的意义
《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里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达此目的,真正使学生从生活中来学习物理,将物理知识又带到回到生活中去,就必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建立机制
(一)建立领导机制,统一规划。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指派物理骨干教师和“物理组”教师协同实验员进行核查并规划出学校缺少的实验器材,确定急需制作的项目,然后分工负责,落实每位教师应制作的“教具”和指导学生制作的“学具”。只能超不能少,以保证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及学生边学边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负责机制,完善制度。整个学具与教具的制作可由物理组组长负责。挑选工作认真负责,对事不对人的高级教师担任实验室管理员。对每班每次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检查、登记、保证完率达100%。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评估,规定每缺少一次实验扣任教教师常规评估分。可将物理教师自制教具和指导学生制作学具列入评估教学工作的一项内容,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以前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老方法。
(三)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引导。学校规定每学期都要开展全校性学生自制学具与科技小制作比赛。也要举行教师自制教具比赛,对于演示效果显著、有创意的自制教具进行评奖,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同时,将每批自制教具与学具都归实验室统一保管,作为学校实验室器材的补充。
三、营造氛围
学校要经常举行自制教具、学具的比赛、展览、讲座,进行学生科技小制作比赛、科技小论文写作比赛等。教师要因陋就简地制作一些简单实用、演示效果显著的自制教具。如静电演示仪、大气压强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器等。
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课外自制学具的兴趣也会更浓,学校与学校之间,也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学校作品展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给予启迪。这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活动在学生中就会全面展开。使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做好三结合
(一)师生结合。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件有创新性的自制教具展示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说教更有影响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和自制学具的兴趣。教师要常用日常生活用品当“仪器”来做实验,,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用品来“玩”物理。教师辅导学生注重挖掘潜能,肯定成绩。
【关键词】物理 课外实践探究活动 组织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的融入物理学习中,笔者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初步形成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物理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构想和思路。
1.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意义。
1.1物理知识的应用。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潜望镜,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区域的光的利用、污染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2课内物理学习内容的延伸。在学习了重力之后,可探究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心。在学习了质量知识后,可让学生调查成年人大脑的质量、成年人血液的质量、自行车的质量、摩托车的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等等。
1.3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的应用。如环保方面的问题、能源方面的问题、保温性能的问题等。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所探究的题目不宜过大,针对性要强,使学生易于操作。
在选择课外探究内容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自己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时向学生公布,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确定探究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探究的课题,自行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物理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具体形式、内容。
2.1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是我们初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科技制作方案或实验方案。各小组在完成方案后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方案,拿出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形成可行的活动方案后,学生便可以分工准备材料进行实验或制作。另外,教师平时要及时收集和评价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的活动成果。
2.2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与物理学习的整合,这已经是探究性学习不可忽略的问题。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为此,我们和计算机教师协商组织了计算机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了超声波后,让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收集或下载了相关超声波知识和应用的大量资料;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电子报、网页制作后,让学生以物理学习中某一方面的知识为主线,分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利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主题鲜明的电子报和网页、网站。
2.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的走访、调查。污染(废物品、废水、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环保措施方面,如校内噪声的来源、污水的处理;水、电两种能源的利用,浪费及节能方面的知识,如设计家庭节水实验方案等。这种调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总结出这些现象写出调查报告即可。
另外,还可以借助科普讲座、观看科技片等多种形式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总之,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发挥学生的潜力有重要意义。
3.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法和一般过程。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创新教育,实质上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法教育的,要靠熏陶和培养,培养创造性需要信赖和宽松的环境。进行活动探究,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空间,给出一定的时间,把教学重点逐渐向情商方面转移,当然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便于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实施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过程控制有据可循,也能使学生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方案――活动过程――成果――活动报告
教师通过活动前的指导,将活动模式和程序推荐给学生,并提一个示范和参考资料,把研究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
4.实践探究活动中的指导。
4.1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活动内容,上报教师。然后,教师根据所选的活动内容分组建档。教师所选的课题,应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与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入口小的问题为主。还应注意两个定位,一是学生定位,所选的课题要与学生的基本状况相吻合;二是方法定位,在校学生所具有的研究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所用的方法要切合实际。
4.2方案设计。为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讨论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如下: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②各小组在完成实验方案后进行交流;③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实验方案;④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拿出可行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