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9:08

导语:在民俗文化旅游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第3篇

【关键词】社火舞蹈民俗文化旅游

社火活动最源于先民对土地神和火神崇拜。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和祭礼过程叫做社。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对于土地能长出养活人的庄稼五谷这一现象产生恐惧进而感激以至于顶礼膜拜的时候,便产生了社火活动的原始形式――社祭。顾颉刚先生认为社为土地之神,上至天子下到普通百姓都以社神为信仰,每当秋去冬来的时候,先民们便备好丰富的祭品,杀猪宰羊祭祀社神和祖先。在这个时候,劳作一年的人们进入农闲,于是他们便头戴花翎,花脸纹饰,载歌载舞以示庆祝,这就是最初的社火。《辞源》说社火为:“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社火一词始于宋代,宋朝人范成大解释:“民间锣鼓,谓之社火”。社祭活动中出现了“琴瑟击鼓”的场面,社祭的场所已经突破了统治阶层所设置的梗桔,而成为民众聚会的一个场所,祭祀己经成为一个民众性的节日,社神由过去的周王的保护神变为各诸侯国以至每个家庭和民户的保护神,社祭已不再是单纯的对于神的祈祷而成为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社火舞蹈。

1.当地文化和贾村社火舞蹈的关系

1.1贾村民俗文化介绍

贾村民间流传着“每年一小赛,十年一大赛”的传统。贾村还保存着自明代相传的《周乐星图》赛社礼乐用本,该本依照宋元旧规,按宋徽宗“大晟”礼乐规制,记录着由“四十大曲”而来的队舞队戏以及宋元杂剧。直至清末民初,贾村赛社历代相承,各届赛社均由当地“乐户”承应伎乐,演出队戏、院本、杂剧。在活动中,乐户穿戴的服饰样式特殊,头戴七折八扣小帽,箍以额翼(又称花抿),上插雉尾,象征翼星崇拜;身穿前短后长的“龙褂”,从前面看似马褂,从后面看又像长袍,或穿有领无袖的“开氅”。赛社乐户的传承多为家传口授,平顺西社村王家至今仍有乐户的后人执业吹打,1985年山西省文化厅对此项活动进行录像时,王家献出遗存的杂剧抄本,并由第四代传人王福运口授了院本《土地堂》,对赛社文化遗存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也有学者在考察中搜集了一些文字和实物资料,并对当地乐户做过深入的调查,对于贾村民俗文化向外界的展示与传播意义重大。

2.作用

2.1贾村社火舞蹈对当地文化推进作用

2.1.1申报“非遗”对贾村社火舞蹈的影响

200年潞城贾村社火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社火文化“活化石”;随后引发了当地政府官员、学者、当地赛社活动组织者和当地村民们更进一步的关注。由于当地政府对当地文化的重,所以在元宵佳节都会举办民俗文化活动而贾村社火舞蹈活动往往是这个活动的重头戏。以前是村民自己集资推向市场,申报后由政府跟企业赞助,而村民自己集资推向市场,申报后由政府跟企业赞助,而村民也会以这样方式得到报酬。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在这些庙宇中祭祀只有在封建社会才会有官方参与,从封建社会结束后,几乎祭祀没有官方的参与和授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其对人们思想的松绑,1996年后,每年正常进行社火活动。我认为重要原因也在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大家也开始对社火舞蹈进一步了解,“官方”也开始参与研究。

在当地政府大力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他们还高度重视特色民俗对旅游业和民众教育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当地名胜古迹保护,并且投巨资打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人民的收入。2009年,潞城市被评定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且这几年当地政府通过不懈的努力正积极准备申报中国“迎神赛社”文化之都,打造中国孝道文化之乡。

民俗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受到当地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制约的。它既要以民族物质文化状况及思想认识水平为基础,又充分表现着其物质文化的文明程度,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发展程度。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以农耕经济为主,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晋商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时票号钱庄遍布各地,大有成为金融霸主之势。他们为山西带来经济的富足的同时也将各地文化引入山西。在晋商的推动下,山西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与思想认识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而这种先知先觉的思想觉悟又深深的影响着社火舞蹈的传播与发展,它为社火舞蹈适度的创新和观赏性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2.1.2“非遗”后,由于贾村社火舞蹈的出现,带动了其他民俗文化的繁荣

潞城市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当地举办具有当地民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每个乡镇都会有自己当地的文化活动,在2013年的活动时,刚开始由100多名潞城市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表演方队最先入场,也拉开了历时3个小时文艺活动的序幕。接下来店上镇的百狮闹春表演队,翟店镇的民间社火表演队,微子镇的群龙迎春方阵,合室乡的旱船表演队,潞华办事处民俗仿古旗队和具有传统民俗的经典剧目――社火《水漫金山寺》等等,都使得当地文化在推进,而这些文化在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些材料中有这么讲,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的传承不是说它有多久的历史有浓厚的影响力,但是它要保持生命力,就得必须注入新鲜血液,如果一味的拘泥于前人的成果,很容易阻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这种说法以前我一直觉得都有理,可是现在不得不思考,究竟怎样才是文化的传承。无论人们主观是否愿意,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随之改变的,这个改变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

2.1.3(三)“非遗”后,让当地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本来就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和传统生存方式、优越的城市化生活与农村生活的贫困单调等,以西方文化为基因的都市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中国仅存的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受到侵蚀。同时,这样的状况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们保护民间社火这种民间文艺,除了发挥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职能、研究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外,更应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倡导。

【参考文献】

[1]晁福林:《先秦民族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2]廖奔:《社火与队戏[J]》中华戏曲,2002(01)。

[3]《山西通志[M]》清光绪十八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

[4]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田荣军:《社火文化研究――以宝鸡县天王镇社火为个案[D]》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6]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文论文,2007年11月。

[7]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8]刘文峰《中国戏曲文化史[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4。

第4篇

摘要:从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原则,并探索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武夷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走廊,是福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武夷山市”为中心,依托武夷山的旅游资源,辐射闽北各县市,力求扩大武夷山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一、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特殊性

“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包括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它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而且能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2]

了解异地他乡的社会生活,近年来是位居前列的出游目的。科学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探索求知欲,而且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回报。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者要真正获得这种文化享受,不仅与他的文化修养有关,而且与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关。

二、闽北民俗资源及其特征

(一)闽北民俗资源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闽北先民有崇蛇习俗,如南平樟湖镇具有悠久历史的迎蛇大会,是樟湖先民以蛇为图腾的远古文化积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村民都要举行迎蛇活动来祈求蛇神永保平安。

2.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闽北有三大节日:过年、过节、过中秋。过年即春节,其元宵这天,张灯结彩,喜庆气氛至,街巷舞龙、提灯、打狮、春台、高跷、彩船、担花、鼓乐等热闹非凡。

3.适合于舞台表演的地方戏曲。如南平优美典雅的“南词戏”,“是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说唱艺术“滩簧”,与南平一带的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具有大武夷特色的一个地方剧种。”[3]

4.集商品气息、历史事件于一体的庙会与墟市。譬如武夷山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一年一度的柴头会,它原为清末崇安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取得胜利的集会日,后来发展为大武夷民间较大的盛会,它不但是一种纪念活动,而且成了农村集市贸易专业墟市,会期一般为三天。境内乡民身着节日盛装,驱车或肩挑携带物品云集城关,进行庆祝活动和商品交换,热闹异常。这样的“墟市古”可古为今用,转变为“民俗产品展销会”,既有节日意义,又能扩大宣传。

5.古朴、宁静的乡村古建筑。譬如兴贤、下梅、曹墩等为武夷山历史悠久、民风古朴的村镇。造型乡土气息浓郁,外观古朴,体现闽北明、清建筑风格。街道两旁各种民间传统店铺琳琅满目,有古印刷作坊、字画印染、花灯、雕刻、农家酒坊、打铁店、刻石店、裁缝店、补鞋店、竹篾店、弹棉店,还有风味小吃店,米粿店、云吞店、烤饼店、米粉店、豆腐店以及中药铺、冥品店等,应有尽有。

(二)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1.古朴民风民俗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古镇,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交通较为不便。譬如民俗资源较为丰富的武夷山的下梅、曹墩、五夫等,遭到的人为破坏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始进程。但它们与城市相距较远,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不能集中开发,旅游者前往也较为不便。

2.民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闽北地处山区,加之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特性。表现为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风俗、戏曲、建筑、饮食、节庆活动、婚礼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等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

三、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武夷山”展现在普通旅游大众面前的主要是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闽北的文化却少有展现,想要了解闽北民俗的旅游者更是少有可去之处,这与其响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大不相称。主要原因有:

(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深

例如,武夷山市的下梅、曹墩等古村落,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这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少数到来的旅游者,只能自发而行。如来旅游的个别外国人好奇到农家打糍粑、观看农民自编自演的过年节目等,这些都未得到有效的、有组织的开发。

(二)未成规模、不上档次、缺乏品牌

武夷山众多的民俗旅游资源中,还未有规模的开发,未有响亮品牌的拳头产品面向大众,未得到大众的高度认可。如下梅具有很好的民俗旅游开发条件,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旅游者到此,只能看看原始的建筑,没有可参与的项目,没有互动的产品。再如打着“武夷山”牌子的民俗旅游商品众多,而有特色、有纪念意义、有知名度的商品不多,其中还掺杂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

(三)各县市未形成连动,未能统一开发、整体促销。

在闽北的十县市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整体的规划,没有相互的配合,没有专门的旅游线路,民俗旅游资源未能得到综合有效的开发。单独的开发很有可能会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或资源力量不足。在宣传促销上,缺乏力度,缺乏统一的口径,或与实际不符。

四、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一)客源市场分析

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市场依托“武夷山”这块牌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有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游客都不会错过体验闽北民俗的机会;当地的民众也有了解、认识和传承自己祖先及渐渐远去了的民族传统的需要。

(二)交通条件分析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原本极为闭塞的、被称为“半世光阴路上忙”的闽北山区有了较为通畅的交通路线和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武夷山机场有10条航线,有通往福州、厦门、南京等地的火车;南平、邵武为交通枢纽,火车、汽车较为便利。

五、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突出闽北文化内涵原则

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要高度重视凸显闽北民俗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闽北民俗的文化精神,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地反映闽北的民俗。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一方面应尽量真实地反映闽北民俗文化的精髓,让旅游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旅游享受;另一方面向当地居民倡导宣传,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旅游生命力就会丧失。

(二)进行资源整和,追求综合效应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一种。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武夷山“双世遗”的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北民俗旅游,并不是闽北最大和唯一的特色。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兼顾宗教名胜游、古陶瓷遗址游等,追求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

(三)力求真实性原则

力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是指努力按照民俗事象的本来面貌,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强调民俗事象的原汁原味。因此,在开发闽北民俗旅游资源时,无论内容、形式、格调、氛围等都应尊重民俗事象的实际存在形态,以凸显闽北的地方特色。

(四)参与性原则

当今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旁观者去观光、度假,而是要求参与到旅游活动之中,体验日常生活无法体验到的人生经验。“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人文古迹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六、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积极创立闽北民俗品牌旅游

武夷山作为文化遗产地,除了朱子理学外,有着古老历史的民俗也应占一席之地。使其与武夷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更添武夷山的知名度。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要全面开发,挖掘民俗文化,扩大产品知名度,优化旅游资源。例如可下大工夫把下梅开发为精品乡村小镇旅游地,打响武夷山民俗旅游品牌的第一枪。

(二)努力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1.设立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是旅游者、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旅游者必到之地。设立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闽北的民俗建筑、婚俗、葬俗、服饰、节日习俗、民俗街、庙会、方言等等相关的人文风俗,采用综合手段全方位地展示闽北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它不仅是旅游者了解闽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保存闽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2.旅游节庆方法

以旅游节庆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民俗文化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节庆活动的形式,将民俗文化从自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活动、民俗游园会活动等,皆可作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呈现给大众。

3.专项旅游方法

以专项旅游方法开发民俗旅游产品,就是以一种民俗旅游资源为主,展示民俗文化或民俗活动。从武夷山民俗旅游实践来看,有吸引力的民俗专项旅游有迎蛇大会、戏曲表演、美食风味小吃等。

4.建立民俗旅游村

建立民俗旅游村,是指选择既有丰富而集中的民俗旅游资源,又有比较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科学规划,整体开发,建设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区。譬如下梅村,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900多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和民居,造就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风貌。

5.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于非商品目的的购买、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礼品等有形商品。民俗旅游商品不仅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它们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独特载体,能够直接传递旅游地的信息,塑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武夷山的特产丰富,表现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民俗旅游商品,可吃的如武夷岩茶、香姑、笋,另外还有各种米粿、桂花糕等。

第5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景观设计, 民俗活动, 互动

Abstract: this paper, by "context to a margin of hair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rn psychology, and explain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folk customs activities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cessity, proposes the different forms of places in space to build strategy and the use of local conditions landscape of constructing elements has interactive landscape of the meaning typ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interest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further t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relevant public platform of exchange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folk activities,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信息社会拥有多元互动的网络环境,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就不仅是对静态的景点进行打造,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景观设计与相关地域性活动(主要是民俗活动,因为地域性活动大多与民俗紧密联系)进行有效互动,以实现现代人具有强烈精神意义的体验性文化之旅。那么,为什么民俗活动需要渗透于城市景观设计?这具有深刻的美学与心理学基础。

一、互动的美学与心理学机制:

1、美学:“境域性缘发构成”说

我国文论与美论一向“重体悟感象、轻系统分析”。江业国教授认为在一定的缘由和境域中审美主客体之间互联互动激发了多种潜在的丰富而复杂的“美”,成为“昭示美好未来”、“形象地确证、肯定、净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使主体超越现实存活状态,引发肯定性情感反应的信息”,最终让“美”得以凝结、升华并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具有境域性,因为它是在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共性与个性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生成,也就是说“既联系于客体的感性特征、含蕴和意味,又联系于特定主体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和意蕴的感悟和对人的理想存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当主客体的互动不断延展变化,这时的“美”将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并依据主客体中某个动因的转化而呈现差异,如社会历史情况、文化模式、受众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及心境等因素都能直接影响“美”的生成。

2、现代人心理:导致体验性旅游的产生

现代社会的高节奏、高强度、高压力导致人们对现代性生活的“爱恨交织”,他们在纷繁的时尚中迷失了自己,形成对工业与机器“疏离感”情绪,渴求传统民俗生活中最朴实的“真实性”,从而达到浪漫的“怀旧”情结。这些都推动着人们对传统民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催生了体验性旅游的产生。

所谓“传统民俗活动体验式”,一般理解为旅游过程中安排与景点主题相联系的具有参与性和地域性的民俗活动。这里所指的民俗活动一般要经过广大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具有强烈社会性和集体性的,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现代新潮的旅游者认为,旅游不在乎静态山水,更多的是一种地域性生活方式的体验以寻求旅游心情的分享。因此,民俗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体验式旅游的核心内容。

中山大学王宁教授在“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反思(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Tourism Experience) ”一文中提到:旅游者寻找存在真实性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沉迷在由某种旅游活动所激发的自我存在状态里,它被旅游者主观地尝试着, 比如旅游中的民俗舞蹈表演,这种体验强调旅游者的“在场”与“参与”。

二、民俗活动作为题材引入城市环境景观设计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需要构建公众交互性和共享性平台。在具体设计中,要突破传统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萎缩的现实,让活动的空间和形式都得以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民俗活动在现在越来越开放时空大幕中又不断翻新,烙上时尚的印记,从而又影响着我们的设计;这样不断互动,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环境里,受众的心理需求显示出多层面、多维度,他们对“文化互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为他们渴求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并在审美体验中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感与快乐感。这样,设计理念在与设计文本、设计师、受众进行广泛的互动,受众就能真切体验到互动探究所获得丰厚的感知与体悟。所以,研究受众心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平台,已成为设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从历史角度看必要性研究

自古以来,传统园林景观发展都受到民俗文化、宫廷文化和文人文化的深刻影响,仅仅是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已。这里以成都传统园林为例,造园主人多为中央政治关系不太紧密的退休官僚、士大夫等,而且成都远离与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少,而受当地的民风风俗影响较大,继而形成成都园林简朴淡雅的风格,正好与当地民间审美观颇为相似。

2、民俗活动对景观的互动影响

突尼斯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等民俗元素来发展旅游景观建筑。昆明云南民族村利用相关民俗景观建筑和园区展示了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由此,对民俗活动提供旅游景观开发丰富的题材,而旅游景观又反过来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3、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理性地发现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对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作为景观设计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局部利用得多,整体开发得少;单个展示得多,系统组织得少。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深层次发掘整理,停留在一种原始粗放型状态中,形不成流动着民俗文化情愫的旅游景观体系。现在迫在眉睫的是将民俗活动景观资源生活化、情节化和情感化,并切实体现在文化旅游景观体系的规划上。

三、运用多种景观元素打造具有互动意义的景观

第6篇

海口作为中国最南端省会城市,也是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她的瞩目度并不因为年轻而降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力推进,海口各方面与旅游相关的事业蓬勃发展,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注重环境整治的同时,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非常重视。海口骑楼老街历史悠久,建筑形态丰富,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为海口城市文化的典型名片之一。

海口骑楼建筑概述

海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带有明显“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是在第一次后,西学东渐,大批出洋华侨从东南亚带回具有殖民特色的骑楼风格,逐步修建形成规模,现存的典型骑楼建筑主要集中在海口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中山路、解放路这五条街道,近700栋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了特色鲜明的骑楼老街的建筑天际线,至今骑楼老街人潮如织,商业活动繁荣,为海口市生活、生产、旅游观光的热门之地。

骑楼建筑形态丰富,折中了欧洲巴洛克、洛可可、罗马式、哥特式以及适应于东南亚和海南湿热气候而演变的空间布局及装饰设计,在加上国人难以割舍的中国传统建筑范式和海南本土文化,一个包罗万象的壮观建筑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从建筑形态,还是从建筑本身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积淀,还是鲜活的骑楼民俗文化活动,都具有极显著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特有的精神审美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最深层次的文化表述,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及审美情趣总是通过建筑形态得以留存和反映。骑楼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精神审美价值可体现在怀旧审美、残缺审美、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文化审美。

1.骑楼建筑的怀旧审美

怀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在怀旧生产的审美情怀里也蕴涵着大量审美原理,怀旧主体因为客体对象已经成为逝去的美好,不免会产生惆怅、哀愁以及感伤的情绪。但是由于主体积极地对对象进行想象性建构,想要获得重回过去的满足感,因此在怀旧的过程中主体的感情主调更多的是甜蜜、愉快和美好的感觉。而作为文物建筑,人们面对骑楼时,总是不由自主的以此为线索,去遥想当时当境的情形,仿佛可从一砖一瓦当中体验到先人们的生活气味。从海口骑楼斑驳的墙面,以及隐藏在其之下的精美雕饰,无不述说着当年先人背井离乡闯荡南洋,发迹之后衣锦还乡的壮烈历程,令人感慨唏嘘,心神得以共鸣和升华。同时街区的一些历史古迹也成为人们悼念历史名人、神话人物以及革命先烈的载体,如冼夫人庙、天后宫、琼崖一大遗址等,这些文化遗址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情结,人们通过它们,缅怀先人,记忆和想象历史场景,获得强烈的怀旧审美体验。

2.骑楼建筑的残缺审美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骑楼由于产权的更替,历经风雨,大多数呈现残破的状态,人们在感慨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的同时,也感受着另外一份审美体验――残缺审美。建筑艺术的残缺并不一定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建筑审美包涵这建筑精神的全部,建筑精神即可表达建筑本身,也表达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骑楼的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都有着残缺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百年历史在骑楼建筑本体上留下的残缺痕迹,给人以震撼、难忘、使人回味、思考,一段剥落或倒塌的墙垣、一扇破损的或掩盖了厚厚尘土的窗棂,对比着墙体冒出的丛丛鲜绿的榕树枝条,在其强烈的色彩和肌理视觉对比的情况下,让人感受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灵震荡,历史建筑最大的价值在于岁月沧桑的古朴之美。近几年海口市政部门对骑楼建筑的修整,没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充满历史沧桑的残缺美的审美体验,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3.骑楼建筑审美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

骑楼建筑体现着先民们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地理位置来看,海口位于南渡江入海口,故称海口,汉代起源,唐代为联系琼州和雷州的商贸渡口,宋元明均为重要商港,清代海禁解除后,是大陆联系南洋等海外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加上20世纪初军阀邓本殷等政府力量的鼓励,归乡华侨大力营造,遂成今日骑楼之规模,骑楼一度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其实从海口地理位置和海口骑楼的发展史来看,骑楼是为商业而生,因此在先民营建骑楼时,均已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建筑空间布局、用材、纹饰运用上等均体现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上宅下商,骑楼最具特色的各骑楼楼下一层的相连的步行长廊,其主要功能为内部商业空间的延续,谓之“灰空间”,是内部商业空间和外部街道的有机延续,拓展了两者的使用空间和心理空间,也适用海南湿热的气候条件。其宽度从2.1米―2.5米之间,极少的到达了3米,从人行道0.7米的规则来看,人行道足够两个人相面而行,仍有较大空间,方便人们行走及采购货物,体现了其商用价值。同时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人们在闲暇之余,也可在此会客、喝茶,成为邻里感情交流的场所。步行长廊本身就体现了先民们为商业行为而选择的建筑形态,极具实用功能。

其次在骑楼建筑面宽尺度上,大都为单开间的立面,这样在地价很高的商业地段,节约了商业成本,间的骑楼较少,一般为家境殷实的商家建造,但也是为了拓展其商用空间,三开间及以上的多为公共建筑或多户商家共建,体现了物尽其用的实用主义思想。

在建筑材料上,择善从之,开始使用耐用的新型建材,海南地处热带,气温湿热,早期建造的骑楼仍采用海南盛产的木质建材,而木质建材容易受潮腐烂,不利于长期使用,而随着通商口岸的开发,华侨的归国,带来了新型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等,虽这些建材偏昂贵,但海南人民还是逐步开始使用新材料,与传统砖木共同使用,即保证了建筑本体的经久耐用(保存至今),也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营建成本。

在建筑形态和装饰上,海南人民摒弃文化偏见,大胆引进欧式、南洋等风格,并与中式风格混搭营建,作为商用空间,当时经营的主要是“洋货”,为充分展现商家和商品特色,归国华侨大量采用他们在异乡已经熟悉的文化符号,同时也结合血液里难以舍弃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大量为宣传商品、营造浓厚商业氛围的建筑装饰。

4.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审美

民俗文化从广义来讲,既具有物质性的一面,也具有精神性的一面,但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还是指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类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承载着地域民众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出符号化特征,作为地域或民族的历史记忆世代相传,艺术活动的审美和民俗文化的审美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

海口骑楼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军坡节、琼剧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相对于屹立百年的骑楼建筑物质形态来说,她是老街街区鲜活的流动的血液,给老街建筑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骑楼百年文化历史的意识留存,失去这些鲜活的民俗文化,骑楼建筑也仅仅只是砖头瓦片,成为物质的空壳。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在海口其他地区很多民俗文化由于物质载体的丧失,被人们逐步淡忘,骑楼由于保持了相对的完整性,其民俗文化仍保持着原真性,其实,是建筑实体的保持延续了了民俗文化传承,还是由于民俗文化的保持成就了建筑本体的完整性,是人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一方面本身具有很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的审美体验,如琼剧,琼剧作为海南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备受民众喜爱,骑楼街区曾是表演琼剧最为集中的地方,早年骑楼街区修建了许多电影院,由于当时电影较少,更多的还是表演琼剧为主。如,20世纪二十年代修建的“幻真戏院”,还有后来的中华戏院、冠海戏院等,虽后来这些戏院渐渐消失,但时至今日,常有剧团在骑楼街低下搭台表演,观众云集。其特色鲜明的唱腔、华丽的舞台服饰还有如泣如诉的乐器伴奏,让一些老街坊如痴如醉。

骑楼街区的饮食文化也是海口民俗文化的一个象征,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外来菜系的冲击,本土饮食特点被冲淡,但在骑楼街区,无论是海南四大名菜还是街头小吃,均能在这里觅得踪迹,由于骑楼饮食文化的特征鲜明,2010年,在离骑楼较近的大同路修建了一个“海口骑楼小吃街”,这是对骑楼饮食文化的一个大集合,也是骑楼饮食文化这个民俗的价值体现。

另一方面,骑楼民俗文化也集中体现了人们平安、辟邪、祈福的精神追求。如骑楼的军坡节,军坡节主要流行于海南北部地区,一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也有是为了祭拜祖先或一些其他历史名人,每个街区祭拜的对象和时间都有所差异,叫法也不一样,有称为军坡,也有称为“公期”或“母期”,每年在固定的时节进行“迎神”活动,海南话称之为“行符”,如骑楼街区得胜沙路的行符日为正月十九,位于得胜沙路冼夫人纪念馆的神像经过一番打扮,由人抬出挨家挨户去祈福,每户人家也摆上香案和贡品迎接神像的到来,同时也有舞狮、钻“公祖”等其他的一些祭拜活动,气氛热烈,场面壮观。

在这些民俗活动或节日庆典中,体现的是海南人民的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真实生活的写照,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得到心理的暗示和安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即体现在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的寄托之上。从观看者角度来说,这些活跃在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是为这些百年建筑之灵魂,闪耀着从古至今骑楼民众们的精神,也为骑楼沧桑的街道增添几多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神往,具有强烈的精神审美气质。

结语

海口骑楼老街历经百年沧桑,如今虽斑驳,但仍显岁月峥嵘,前人的奋斗和勤勉,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当下,骑楼的存在更显弥足珍贵。我们探究骑楼建筑,既为感受先祖的精神,传承其文化,也为找寻骑楼审美原理及审美价值,最终确定其审美地位。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从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后对文化信息网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第8篇

关键词:电视创优;选材;民俗文化;末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66-02

一、引 言

创优节目选材一直是困扰电视编导的大问题。倒金字塔的选材范围直接限制了基层电视台在创优节目上的选材。作为市级电视台来说,本身受地域限制,时尚不过大城市,文明不过古镇,所以近十年来我们的创优节目选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民生、民事、民气、民艺与民智五个部类的各种社会事象,并将各种事象综合形成的一种文化[1]。

渭南号称陕西的戏窝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宫腔、老腔、同州梆子、渭华秧歌、韩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剧种而言,不下十几种。还有东雷上锣鼓、血故事、撂锣、提线木偶、皮影戏、竿戏等,民间文艺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响,这些民间文化千百年来演绎着皇城脚下的繁华。

当我们真正把眼光投向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时,却觉得它离我们那么远,看似实在,又飘忽不定。创作的本意是用纪录片展现,但又害怕这种“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误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们最终以文艺专题的形式来理解和表现这些历史财富。

自汉代以来,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灯影戏,即皮影戏在这里发声。皮影贯穿在历史里,影响着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决定从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踪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调研却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我们发现,渭南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990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里葛优“演唱”的皮影戏,丝丝入耳,扣人心弦。重拾历史,皮影戏也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催生了以华县雨田社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团体,旨在发掘和保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社内也聚集了潘京乐、吕崇德、刘华、魏金权、姜建合等大师级人物。极盛时,雨田社在西安、临潼等地先后开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戏好像一夜之间又无比繁华,皮影制品也经过精美包装后以礼品相送,谁曾想仅仅一两年后,皮影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团体基本解甲归田,分设相继关门歇业,一切又归于沉寂。2013年我们调研时,也只有个别艺人偶尔演出,一年之内也不过七八场之多,演出也多处于红白喜事,真正做艺术表演的几乎没有。

东府合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 “线”就是在合阳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老剧种――线戏。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使这种的独特的声腔显得尤为单薄。现在仅存的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除了偶尔外出演出,大部分都无所事事。在合阳处女泉景区,团长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撑着一个演出舞台,在很少几个饶有兴趣的游客出钱点播时,才唱上一折。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这种极具影响的独特声腔似乎也进入了一个秋风瑟瑟的季节,我们悲悯于这种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2]。

皮影和线腔都是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称渭南的文化符号。然而,它们的萧条与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严重遗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二、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渭南是黄河文化的孕育和发祥地之一。原始的社会群体和古老的文化环境,形成了渭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减弱和消失。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民俗文化受众越来越少,“皮影”“线戏”等不再是人们劳动之余宣泄爱恨情仇唯一方式,传统民俗节日的淡化,也使得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寄托感情和信仰的旗旌,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民俗文化的根植与发展。以文艺专题的形式可以记录民俗文化的现状和传承,但民俗文化毁灭性的缺失是我们根本难以弥补的。这一点,在我们创优选材时就明白和痛心的地方。

三、民俗文化继承断代和人才缺失

站在人文的角度,观瞻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等同于触摸渭南的文化历史,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历史和丰富文化。然而,由于民俗文化的末路发展,人们不在热衷继承和发扬它,民俗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代。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号称渭南皮影活化石的潘京乐老人年岁已高,现在能领衔演唱的也是弟子辈的五六人而已,而且后继乏人。因为像皮影、线戏、碗碗腔、同州梆子、阿宫腔等说唱类民俗文化,培养一个继承人至少要五六年,真正能理解这门艺术能达到继承效果的更要数十年之久。学成之后,又面临没戏演,偶尔演戏,一台戏,几个人,也就千八来元钱,难以养家。长周期,小回报使得民间艺人稀缺、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后继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制作技艺类民俗文化,像皮影雕刻、剪纸、纸塑窗花、面花、刺绣等,更是难觅真传。虽然市场化带来了高价格,但是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加之现代科技催生的工厂化生产,都极大地冲击了手工制作技艺类继承人的出现,民俗文化传承出现真空状态,让人堪忧!

四、民俗文化团体本身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依赖市场需求而存在的文化现象,市场兴盛则民俗兴盛,市场消亡则与其相关的民俗消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根本转变,以及工业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和依存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失去其生存土壤[3]。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庸俗地认为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就是过时的、土气的文化。相反,很大一部分人都充满好奇,期待观赏民俗文化节目,希望目睹民俗文化技艺,渴望拥有一件民俗文化作品。然而事实上,就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却极大地伤害了追随者的感情。在我们拍摄文艺专题《皮影春秋》《提线木偶》《老腔》时就有发现,一些演唱类民俗节目,由于优秀的老艺人相继过世,现在领衔的稍有能力的都成了师傅级的人物,摆了大爷的谱,要么不上场演出,由学了几天技艺生疏的弟子代演,要么就是自己上场胡乱走秀,以为出场就是给观众给了面子,是大师的风范。更有甚者,每演出一场剧目,演出人员都要坐在帐子里、舞台上,抽烟神侃,全然不顾台下观众的感受,我亲眼目睹,每每此时,百无聊赖的观众就会失望离场,留下来的不过十有二三。殊不知这种狭隘的理解,慵懒的表现,使初次观看者错误的认识了美妙的民俗文化,使重温者罢了崇拜和跟随民俗文化的念头。

一些手工制作类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存在问题。纸塑窗花也叫“出花”,还叫“人相”,号称窗格上的木偶戏。曾在20世纪60、70年代蜚声海内外。自从大师罗占花过世后,纸塑窗花从此走入低谷。当然除了它本身的用途淡化以为,就制作技艺而言,后世弟子也只是得其形,而忘其神。渭南剪纸和皮影雕刻也未能幸免。真正传承皮影手工制作技艺的不过汪天禧等聊聊几人,作为商品出售的绝大多数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少了几分圆润,难见刀功。渭北刺绣、澄城尧头窑的陶罐更是难谋其面,缺乏品牌效应,民俗文化的载体功能名存实亡。加剧了渭南民俗文化的末落。

五、民俗文化强于概念化,弱于产业化

基于以上原因,加之地方政府乐于民俗文化的大帽子,好多民俗文化只被概念化的拿来说说,真正把民俗文化产品当大产业去规划宣传,去发展的聊聊无几。有的民间团体想通过商业途径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逃生式突围,也因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后续资金和管理跟不上而郁郁而终。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救亡末路的民俗文化,值得大家思考!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4]。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扎根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宣传,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对于充分展示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民俗文化遗失严重、民间保护意识不足的背景下,应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C].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2008.

第9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农村运作休闲产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在许多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传统资源和大量劳动力,构成了开发休闲产业的良好条件。

一、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休闲是近几年才流行的词汇,休闲既是指一种休闲活动,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休闲产业则是指与满足人们娱乐、旅游、体验、健身等多种休闲需要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设施、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社区服务等产业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5+2”的工作方式、假期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时尚的假日消费等因素,都极大地推动着国内休闲经济的发展。

所有迹象都表明,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快速地向我们走来,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正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城市中风景优美地段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建设、名胜古迹开发,以及餐饮服务业、体育表演业、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还有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等,无不反映出休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健身场馆、社区文明程度、生态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对于今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许多地方都把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我国找到经济新增长点。休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促进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是以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为目标的休闲消费。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文化娱乐成为时尚消费。近年来,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消费是人们最普遍的消费特征。据调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已越来越普遍。娱乐性强、参与性高的各种“吧”文化也非常流行,如“网吧”、“陶吧”、“布吧”、“玻璃吧”等,风格各异的“吧”文化有着浓浓的艺术和个性化的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吧”与文化的融合,引导着都市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青少年乐意消费的好去处。

2、体育健身消费将成热点消费。休闲消费的另一个热点就是体育健身消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竞争的激烈,促使人们把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花钱买健康”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各种体育场馆,如游泳馆、网球场、溜冰场、健身房、台球厅、保龄球馆、女子健美中心等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至于利用休闲时间花钱观看足球、拳击、篮球、体操、跳水等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可见,体育健身消费的顾客群体很大。

3、旅游服务消费魅力无穷。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回归自然的情结、访古探幽的高雅、文化娱乐的情趣、体育健身的魅力等融合在一起,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旅游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所以,现代人热衷旅游的兴趣始终不减,旅游消费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4、休闲体验消费开始流行。休闲体验消费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体验为主的消费方式,已经辐射到休闲购物、休闲农业等项目上。休闲农业正是在体验消费的趋势下发展兴起的。节假日和家人、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垂钓、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满足。这种体验项目带给城市居民的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体验的是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

三、以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需求的互动农业。一般可以发展以下几种类型:

1、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方式为主,在景点设置有果树采摘、花卉赏花,农作物栽培、生长,畜禽饲养参观,鱼塘垂钓、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

2、体验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市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是让游客自己动手种菜、养鱼、摘果,并引导他们消费购买牲畜家禽以农家方式加工品尝。这种类型强调农村生活的真实感,体验感。

3、观光疗养型。这种类型以农家乐、度假村的方式为游客提供餐饮、观光、度假、运动、娱乐、养生、住宿等综合服务达到休闲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四、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在我国农村运作休闲产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少占耕地,降低污染,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许多农村,虽然耕地稀少、劳动生产率不高,但是,它们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传统资源和大量劳动力,恰好构成了开发休闲产业的良好条件。

发展农村休闲产业项目要因地制宜,对于本身就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拓展当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客源集散条件。增强文化创造商业价值的意识,在农村休闲项目中融入时尚化、艺术化、国际化元素。休闲产业项目开发定位主要强调综合性,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全面融合,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将餐饮、娱乐、运动、住宿、休闲购物和旅游、文化等功能全部集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当地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共同构成一个融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居住等诸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度假村。

对于许多既无名山大川,也无文化名胜,交通也不方便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在无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利用时,可以挖掘整合当地农村民俗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提高乡土文化内涵。农村地区民俗民风丰富多彩、人际关系和睦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就是发展休闲产业的基础。通过人文、艺术、民俗的整合为此类农村地区开辟发展新天地,例如可以将各种民俗节日和庙会开发成经常性举办的活动。长期进行乡村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表演、舞龙舞狮、敬“财神”、请“灶神”等活动。同时,创造条件开发一些健身场地,当今人们休闲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极巨的变化,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方式,希望参与一些能康体健身、休闲疗养等体育旅游项目。在农村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其最大特点是将健身活动寓于自然山水和休闲观赏之中。有利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的影响,树立起热情、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增加对游客吸引力。总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的开发一切都要围绕着地域特色文化主题展开,用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充实休闲产业。

五、农村休闲产业项目推广与营销

1、资源贫乏型乡村开发方式。首先,经营管理方式要统一管理、公平分配。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管理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综合整治当地生态环境。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绿化覆盖率高的绿色农庄;其次,市场开发要以人造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为主体。以农业主题、生态背景为主要吸引物,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娱乐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并辅以节令性采摘、农村婚庆和节庆民俗活动满足游客渴望参与农家活动的需求。农村休闲产业的“卖点”在于地方特色,而民俗民间活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是地方特色。因此,加大对当地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提高,使之适应社会形势,适应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农村休闲产业的厚度和内容。在营销方式上要讲信誉、做长线,加强同省、市旅游局和相关景区的合作,保证市场信息的畅通和协作,重视同商的合作,促进客源特别是回头客的增长。

2、现有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型开发方式。也有一些乡村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这些地方的发展策略就是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运作模式。拓展现有资源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民俗风情、地域食品、特色工艺等进行挖掘包装,将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整合起来,发展相关联的饮料、服装、文化、艺术等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按照整合发展、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拓展当地现有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营造各种文化主题增强当地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