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构主义理论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9:11

导语:在建构主义理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构主义理论论文

第1篇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大学中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扬语文的人文性,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性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当下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上仍然没有找准中心,一味的侧重于学生文字表达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既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升华,也是提高和巩固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与写作能力的一种必要教学方式。同时,让学生接触和掌握《大学语文》课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其思想品质。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语文综合水平较弱等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一味的将知识向学生进行灌输和强塞,而是以教学辅导者的身份去指导学生重视自身的主体性,通过自我学习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所起到的仅仅是一个从旁纠正和指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就要学会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只有从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的学习体系。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转变教师角色,并将教师角色定位成教学辅导者,在课堂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机械的传授知识。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做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课前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创设,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建构属于自我的学习意义。由于当前地方高校过于侧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热情并不像其他技能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负责唤醒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意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知识并不是一种无用功,而是一种能够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入当下流行的元素和学生所热衷的音乐、视频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意义,从而激发其学学语文的兴趣。

2.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重新找回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去主导课堂,去丰富课堂形式,从而完成课程教学。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更是如此。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较多,单一的讲解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倦怠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氛围的活跃,如穿插话剧表演、演讲和朗诵等环节,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应该是其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一次冒险。学生应当要学会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除了要进行记忆和掌握之外,更需要通过内在的吸收与消化来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进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学生对文章存有疑问并能够试着自己去分析和寻找答案,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自我主动性,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建构主义模式去探究和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知识技能。在进行《大学语文》活动课程的资料和搜集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去了解与收集相关资料,如参观文人故居、观赏名家名画等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文学创作环境后再去品味作者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文字内涵,从而帮助其打开思路,获得良好的文学体验。

四、结语

第2篇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着,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协作学习,共同提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该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协作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将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文学作品,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或编排所学过的作品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便于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学习Hamlet,每个学生对王子的理解都不一样,通过展开对该人物性格和人性的讨论、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赏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爱好协会,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借助协作学习,学生能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完成对自己知识的建构。

第3篇

论文摘要:建构性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能使化学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因此,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问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予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绞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屙I生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耍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问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4)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具有三大特殊性: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化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化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化学教学方法变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诸如: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去学习(支架式教学法),或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抛锚式教学法),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来促成学生主动建构的发生。例如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强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内容的教学,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设计了以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作为学习主题,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首先将有关概念,如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等概念作为预备知识,由学生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进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实验,探讨不同的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情况,记录各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抽象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在讲述《原电池》的内容时,可采取抛锚式教学法。开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cm分别插入一小段铜片和铝片,把铜片和铝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触耳机的两极,让学生听声音,然后展示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引出课题《原电池》。这就是所谓的“抛锚”。然后直接告诉学生上述装置能产生电能,并提出问题: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呢?什么是原电池?但不直接给出原电池的装置,也不告诉学生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这就是所谓的“抛锚”。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几个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让学生复述实验现象,教师作评价,将学生实验结果为素材,再创设问题情景,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原电池原理。

(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在正式的科学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或自以为相关的经验,依靠已具备的认知能力,力图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并不一定合理,但也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使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断丰富、发展和改造自己的理解。例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都有各自对能量的认识:钻木取火、水电站、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森林着火、核能等。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哪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的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接着让学生亲自实验:点燃酒精、煤油、汽油等液体燃料,感觉火焰的温度;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感觉反应的热效应等。再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各种能量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知识的意义建构,得出“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集中在热量问题上”的结论。

(三)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实质上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构,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要创设与既定目标相符合的学习情境,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素材,然后设计恰当的呈现方式。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环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作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从中得出同周期元素与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位置与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关系的结论。:

(四)重视互动的学习方式

第4篇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是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协作能力,教师主要提供学习情境和指导作用,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在我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基础课程的兴趣。

二、建构主义在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学改革的对象

目前我校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八年制招生,这个专业的特点是临床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以促进现代中医药的发展。首先我们对该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是对我校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入学之前均为理科生,在高中学习过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我们课堂上只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会使他们觉得大学的医学生物学和高中的没有多大区别,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大。

(2)均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能将生物学很好的和中医药相结合。

(3)均为硕士毕业,要求培养具有较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对医学生物学教学现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八年制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八年制学生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其他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照,以基于教材基本知识教学为指导,结合学生自主课堂、知识竞赛等方法,进行医学生物学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程设计及安排: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改革,将医学生物学中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进行讨论,将每个教学章节中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内容挑选出来,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学习情境”,如在“细胞膜基本特性”一节中提出“细胞膜的基本特性如果出现问题细胞会怎样”,“有机体会有如何的改变”等问题,然后请大家去查阅相关的一些文献,看看何种过程改变会对细胞及机体造成哪些影响。

(2)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过程: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自由分组,每组6个人,分成5组,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期刊和网络资源去查阅相关资料,就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自己查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进行分组讨论,完成自主和协作学习过程。

(3)学生自主课堂过程:每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抽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学生讲解、提问及归纳总结。然后学生从不角度进行评分包括:讲解的过程、讲解的内容以及资料的前沿性等方面。

(4)知识竞赛:学生自己就课堂所学内容及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后,每组出一份知识竞赛题目,教师进行监督管理,组织知识竞赛。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发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不仅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了改变了他们思考科学问题的方式,很多同学因此申请了大学生科研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效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医学生物学教学后,课堂效果较好,实验班级的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随时会有同学举手提问,在老师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们也会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并接着提出问题及质疑,有不同意见时,课后学生会主动查询相关文献解决问题,课堂气氛及学习气氛较好。此外,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在文献检索、获得前沿知识的能力以及增加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了解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及时了解目前生物学发展的动态,主动抓住前沿知识,培养其科研兴趣。

三、结语

第5篇

一、建构主义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要强调创设情景,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和运用

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OurGlobeisinDanger”为例,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在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设计和运用。

1.创设情景。情景是语言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的创设要有助于学生的语义建构。学习者在情景下学习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3]如在讲授“OurGlobeisinDanger”的“Lead-in”部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一些自然灾害图片。然后结合涉海专业特色,从电影《TheDayAfterTomorrow》截取两个关于“海啸”和“洪水”的片段。通过观看这两个小片段,学生们一下进入到真实的情景,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被大大激发。

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在“创设情景”这个环节观看完了图文声并茂的两个小片段之后,教师给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Doyoureallybelievewhatisdescribedinthefilmwouldhappensomedayinfutureinourreallife?Whyorwhynot?教师应该掌控所有小组的讨论情况,可以任意加入到某一个小组的讨论当中。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代表发言时,教师给学生发一张评价表格,其他组的学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课后上交表格。

3.会话练习。会话练习是学生达到意义构建的重要一环,可根据需要设角色扮演、模仿、配音、讨论、辩论等活动。如在“Listening-in:Task1Weshouldhaveproperrespectfornature!”的教学中,针对涉海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教师围绕“海洋污染”和“海洋环境保护”这两个话题,给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发言人和新闻记者,组织一次模拟的记者招待会。不同组别之间进行打分和评价。通过会话练习,学生在巩固了知识的同时,还促进了与别的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语言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最终能纠正语音、改善语调、表达地道,从而大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Let’sTalk:TheEnvironmentandtheDevelopment”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论题“whethermarineeconomicgrowthormarineenvironmentalprotectionshouldreceivepriorityinChina”,把学生分成A和B两组,组织一场辩论。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重新审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

第6篇

建构主义理论经过皮亚杰等的努力,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它认为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就是内化与顺应的过程,在内化和顺应的矛盾中追求平衡,在平衡中产生新的矛盾,于是又在矛盾中寻求平衡,而二者又是不断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摆正“教材”的位置,搭建知识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原有的内化知识的基础上,在接触到新的信息的时候二者往往产生矛盾的冲突,进而寻求能够顺应的平衡,这个寻求的过程就是知识的重新的建构的过程。而教育的实质又是人的发展,任何限制学生发展可能和发展空间的行为都是缺乏民主和人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具体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教材”作为教学的材料,知识建构或者重新建构的主体,而不是传统认为的知识的承载主体,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就应对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观念、文学成就有细致的了解,对他不同时期的词的风格有基本的把握,进而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观,乃至苏轼对词坛的影响和对今天我们人生态度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在于对《定风波》这一首词的理解与记忆。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不仅要体会其中的民族自豪感,还要明确新闻的写法,更重要的是会写新闻。把教学文本看成学生知识重新建构的平台,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狭隘的知识结构或者好似自以为的结构基础上的建构,它只是基点或触发点。

二、摆正教师的位置,发挥学生的建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一句话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绝对不是“先知”,是知识重新建构过程中需要的合作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源的提供者,当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发现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知识建构的“触点”的提出和点燃也需要教师。如听一位老师上《祝福》时,首先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角度来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分析人物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最终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阶级深入挖掘出了悲剧的根源,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分析、表达的能力。还有一位老师上作文课“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时,就是用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搭“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出什么是思辨。这些都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另外,教师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联系文本的“外在”知识与学生已有的“内化”知识,在共同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内化”的不足和“外化”知识的精彩,进而建构新的知识。在上《苏武传》一文时,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苏武曾两次自杀寻死,但为什么后来又千方百计的活下来。二是根据历史新课标对民族英雄的定义,苏武还是不是民族英雄?这两个问题就是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对国家尊严、外交使命、民族英雄有了深入的认识,更难得的是认识到了在现在国家统一的和平年代,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等问题。又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林冲这一形象时,学生对林冲最后杀人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都说明学生在自主的思考、探究,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就可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外在”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这种主动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三、教学设计强调情景、协作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知识点和教学程式化、条理化,将提问的问题和讨论问题预设化,把知识的传授看成教学的目的,把教学的程式看成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应从“学生为中心”出发,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这要求教学设计中要创设“情境”,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思考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雨巷》,通过播放以此改编的舞蹈,把学生带入烟雨中的江南小巷,学生才能真正体味到诗中朦胧的情感。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要看重学习环境的设计,这个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在此环境中学生不仅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这需要教师作更多的准备,花更多的心思,问题的设计是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不是完成教学目标,还是那位上《祝福》的老师,作为全市示范课,内容没讲完,但谁都不会说不成功,她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的学习环境,真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又如上《归去来兮辞》时,正在疏通课文,学生提出“抚孤松而盘桓”中的“孤松”是不是表达诗人孤独的情感,这是我没注意到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是学生在思考问题,在运用以往的知识思考,我停下要讲的内容,专门就这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结果效果非常好,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更深入了。这也让我认识到好的学习环境有多重要。教学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所以设计学习环境才是主要的。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第7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语文 教师

建构主义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哲学理论于20世纪八十年代风靡欧美大陆,随后又蔓延于其他各个学科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是一个主张远离客观主义学习而进行建构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的建构性是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无论是皮亚杰的个体心理建构主义还是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都承认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对原有知识的从新建构。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注重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正如冯格拉塞斯费尔指出的:“知识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流而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并且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在原来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学习的探究、合作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很重视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共同体、共同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新发展区”他们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而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满足后,就建立新的“发展区”。这种交错的发展中的合作,能够使学生在他们的智能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中达成共同的或高级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解决问题。学生使用探究的方法,运用各种资源,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一个问题结束以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亢奋状态中,学习气氛也是相当的活跃。并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个人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 合作性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学生们一起回顾、研讨和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他们的知识结构就能够取长补短,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知识得到争长。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人的知识建构的质量、深度和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合作,把学生都吸引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互相之间观点的碰撞和摩擦,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三、学习的社会、情境性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是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但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部分很快被忘记,而且记住的东西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经常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或者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能够迅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那将会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所学的知识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赋予所学知识以新的意义。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征,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对自己的角色应作出改变。

1、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

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依赖于脑子中的旧知识,旧知识在课堂上被激活,并被运用到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来。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即原有经验发生顺应,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吸收是在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旧知识结构在新知识的吸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8篇

英语新闻视听说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是对该课程教师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二、建构主义下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的实践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强调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而教学则为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提供了促进、指导和合作。学生应该转换态度,从原来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的构建者。该理论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和探索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力,教师也应更新观念,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转变为引导、支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搜集分析相关学习资料,提出问题和假设,将所学内容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认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以掌握视听说为目的

建构主义主张“为理解而学习”,这就要求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不仅仅能解决书本和课堂上的问题,学生要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突破英语学习的基本层次,把握英语新闻中想要真正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提高英语新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英语新闻的视听说课程,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基本英语知识,例如一些单词句子,同时理解英语新闻中的信息和含义,并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议。

3.以协作为方式

语言的学习只有在于他人的交流中才能充分掌握,所以进行语言意义的建构,要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多方交流,而且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学习资料的交换和探讨。协作方式在英语新闻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整个学习团队共同目标的达成,并能够激起学习团队的合作和进步精神。在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自行组织下,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相关知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并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以情境创设为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并赋予其某种意义,或者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建,达成新的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学生熟悉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以适应现实中多变的语言环境。所以,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选择真实的符合现实情况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知识面,支持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的达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实践策略

1.科学安排教学实践过程

英语新闻视听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前的准备,课程中的操作和课程后的扩展三方面,下面对这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课程前准备的程序是,首先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交给学生,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和媒体信息,整理相关词汇句子,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其次教师在播放视听说材料之前提出问题,播放自己整理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思考。再次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与学生互相交流,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材料对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播放时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安静专注的环境中进行视听,减除外在干扰,让学生能够掌握材料所要传达的信息,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和听不懂的语句。在重复进行播放视听材料时,教师要为其设置的问题提供线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疑问。在精听环节,教师要针对问题进行具体必要讲解,补充视听材料和更多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视听材料的内涵和所要传达的真正信息,并为他们传授视听技巧。最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一系列的视听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英语新闻知识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视听说教学结束后,首先,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下对英语新闻材料进行认真聆听跟读,学习英语表达语调和语气;其次,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视听内容,让他们在课下进行泛听以提高听力能力和理解能力;再次,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或比赛,或者鼓励学生自己组织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英语新闻的导入形式多样化,合理使用视听材料

英语新闻进入英语专业学习课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体现学生差异性,将听、写、译、说多种方式结合。报纸、广播和网络英语新闻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又有基本的结构和模式。所以,学生首先要整体掌握英语新闻的构成和布局,在分析不同形式的英语新闻的区别和联系,再进行视听说时就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将慢速与快速英语结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在选取视听教材时,教师要精挑细选,尽量选取具有真实语言环境并涉及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扩展英语新闻的内容层面,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9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29-02

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学说。他指出,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的,久而久之,才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强调,学习是一种不断建构、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学习中的社会性以及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是其关键因素。

在皮亚杰的影响下,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者又提出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模式,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从而实现在师生以及教学材料在学习中的相互作用。这些想法和做法,对当下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总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创设理想、高效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皮亚杰之后,科恩伯格、维果茨基、维特洛克等人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自身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发展和丰富了建构主义理论[2]。

2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建构主义是建立在对认识论的批判和继承之上的,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中国教育界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关注,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某些教育者对建构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时存在令人困惑的地方。目前对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以及知识传递的作用被忽视 “知识并不都是由认知主体被动地接受而来,而更多地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而成。”就这一主张来说,建构主义强调的是认知主体自我学习的主动性,认为没有经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他人传递给认知主体的。然而,广大教育者基于对这一理论内涵的理解,认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3]。据此,很多教育者片面地接受并应用建构主义的指导思想于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从而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事实上,“传递知识”是人类繁衍的本能行为,权威的干预和协调是必要的。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陈述性知识主要是靠接受来获得的。对学生而言,经验本身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提示,包括语言的提示、动作的提示等,这样的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也适应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4]。所以,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教师愉快授课。

过分重视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将“意义建构”作为学习过程的最终也是最难达到的目标,因此,教育者非常重视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的作用。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是伴随着一定的主观性的,经对话、协作或者发表并接受批评等形式使个体知识潜在的主观性得到客观化的解决,从而降低知识落入个体主观范畴的几率。人们的知识有其发展、演化的特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5]。人的思维是解释事物的一种工具,而这些解释则构成认知个体不同的知识库。每个人的知识是基于自身建构而来,却并非是最终真理,因此,知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化与演进过来的,当学生自我建构出现偏离的时候,教师如何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指导,使学习者修正自我的建构,最终进行正确的知识建构,才是课堂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并修正学生错误的建构,让学生在偏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可能将错误的知识进行识记并应用于学习过程中或者现实生活中。

此外,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的教学中还有一个矛盾,即学习时间有限与知识无限之间的矛盾。如果单纯地任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课上的那几十分钟是否充足?学习者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自我建构出正确的知识,不至于出现盲目、低效的学习?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时,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

过度使用建构主义理论,不利于常识性知识和实际知识内容的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建构形成、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这一观点在倡导意义建构的同时忽略了外部技能的训练和间接经验的学习重要性。

首先,不是任何性质的知识都能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习得,外部技能的训练就只能通过熟能生巧的方式获得知识(如体育运动)。

其次,也不是每类知识都可以通过意义建构获取,死亡、灾难等这类知识是不可能创设情境的,只能通过间接经验去学习。如果教师要求学习者在没有到达一定的学习程度而进行建构,这样的做法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实践中亦会陷入无尺度的虚无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建构主义是否适用于任何学科、任何知识、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些都值得教育者思考[6]。

强调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导致重理论轻实践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在具体情境下和可感知的活动中形成的。与传统教学相比,突出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可以指导教学设计、适应教学环境设计的新的方法与原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理论指导思想日益完善,但是教育教学实践的“真正”改革却没有完全实现。课堂讲授主要还是借助计算机讲解演示来辅助进行,即使是像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中,媒体的使用也基本是用于支持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师中心模式,而很少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理论的指导存在,却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7]。

3 启示

综上应该看到,尽管建构主义在今天如此盛行,但其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按照建构主义观,应该有与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相适应的一套详尽的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建构主义评价方法过于相对个性化,没有具体的标准,实际容易造成无标准评价[8]。事实上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时,建构主义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应用于所有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吗?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有没有无法完成的时候?如果有,该怎样继续?最后,教学情境的设计能否保证意义的建构,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精心、合理的设计,而且物质条件的配备齐全也是很重要的。这些问题都急需进一步探讨研究。而且,在当前理论融合、课程整合的趋势下,理应借鉴他人思想对建构主义的不同侧面做进一步深化研究[9]。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2]谭顶良,王华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胡凡刚.建构主义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3(4).

[5]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71.

[6]张桂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再构[J].教育科学,

2004(6):25-26.

[7]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