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职务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9:15

导语:在职务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务管理论文

第1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槁)》(以下简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标准》和我们熟悉的教学大纲相比,由于课程的性质和倡导的基本理念不同,致使从内容、形式到编写的体例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标准》的内容上看,不仅有知识点,还有科学探究;从内容出现的形式上看,各知识点不像《大纲》那样以条目的形式出现,而是与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的还与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这些变化使得读懂《标准》不易,理解起来更加困难。《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核心,《标准》的领会与执行是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本人就《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谈几点体会,以求和实施者取得共识。

《标准》的内容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和一个附录。四个部分分别是:⑴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⑵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⑶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⑷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一个附录是: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

一、关于前言

《标准》在这一部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整个前言部分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核心理念。

《标准》在阐述课程基本理念时,首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标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明确了这一阶段的物理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学生发展,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考虑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即“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第二,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三、提出“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科学探究,既能体现科学的本质,又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为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标准》提出要“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教学内容要随时代的发展有所更新。让学生体会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

第五、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摒弃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观念,建立能促进学生、教师和物理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应当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关于课程目标

物理课程目标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但“课程目标”是刚性的,是物理教学活动必须追求和达到的硬性要求。《标准》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并明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对总目标的认识

《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用五个自然段加以阐述,体现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第一、要重新认识学习兴趣。过去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把学习兴趣当作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物理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检验初中物理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赫尔已特讲:“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第二、要明确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要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要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无处不体现人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五、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大趋势。过去的物理课程基本上是就科学论科学,对于科学的意义很少涉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以物理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

2、对具体目标的认识

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可理解为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组成,并形成一定的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共有6条要求。其中,1—4条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要求。5—6条规定了“技能”的内容要求。其中第4条要求是关于三个主题内容中涉及的物理学史、物理学的内涵等人文科学的内容。它隐含在内容标准的三个主题之中。第5条要求是技能要求中较低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一些仪器去进行测量性实验。它在内容标准中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第6条要求可以认为是技能要求中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将实验技能不仅运用于实验及测量本身,而且能将它作为科学探究的工具,为探究活动的一些重要环节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要求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它在内容标准中也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

第二个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物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标准》在这个部分制定了六条具体目标。分别是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折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三个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乐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意识领域,不能直接通过某种内容或方式去实现,它需要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在《标准》制定的7条具体目标中,第1条是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所学物理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第2条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对科学的热爱。第3条是关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的培养。第4条是关于科学态度的养成。第5条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第6条是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第7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这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循环。形成的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循环。在每一个教学循环中,过程与方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实施新课程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一关键,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实现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关于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它规定了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经历的过程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的作用相当于《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1、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⑴什么是科学探究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这种思维程序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组成。

⑵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实现两个转化。即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⑶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标准》虽然把内容标准分成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两个部分,但这两个部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生通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获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⑷科学探究具体的能力要求

《标准》把探究的七大要素作为一级目标,而后逐个进行了细化,提出了35个子目标,即对应各探究能力要素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些要求明确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些基本要求中,使用了,“认识”、“能”、“尝试”、“会”、“有”、“经历”等行为动词。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的含义,《标准》在附录中对这些行为动词作了进一步的解说和界定。

2、对科学内容的认识

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体系突破了《大纲》“力、热、声、光、电、原”的链条结构。代之以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板块结构,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三大板块的内容,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结构。这是对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陈述的突破。反映了课程目标的立足点,体现了《标准》的时代精神。

科学内容共有三个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下面有14个二级主题、67个三级主题。层级分明,结构感强。虽然这种结构、层级、次序并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但它有利于我们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科学内容。从整体上看,这些主题的目标要求全面、准确,并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条款,给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从《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知识面较宽,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增多,严密的公式和定律减少,直接给出科学结论的内容减少,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内容增多。

⑴《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特点

①内容标准的结构体现了课程目标纵横交织的特点。知识技能目标为纵向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为横向目标。例如:内容标准表述:“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其中,纵向目标是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横向目标是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和亲身感受与体验。使横向目标更为突出、立体化。作为纵向目标的知识便成为探究的载体。

②《标准》中的科学内容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了知识目标。例如: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技术,并了解它们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应用。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等。

③《标准》与《大纲》相比,科学内容的要求明显降低。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的平衡条件、压强的概念等许多重要内容都从“理解”的层次降为“知道”的层次。而液体的压强干脆删除了。这体现了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的理念。

④科学内容的选择更贴近生活。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都提高了要求。对原课程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或者删除或者降低了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⑵《标准》中科学内容知识技能教学要求的层次划分。

知识标准从低到高,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

①“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在这个层次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这个层次的要求与大纲中的知道层次基本相同。

②“认识”层次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认识层次除了要达到了解的水平外,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能适当的区分和扩展。

③“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和计算。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第一,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第二,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第三,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第四,提供证据、收集信息。这些要求比“了解”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些内容就是科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

④技能标准水平是“独立操作”描述的行为动词有:测量、会、学会。这部分内容与传统大纲中“会”的要求相同,但许多测量的工具并不强调必须是常用工具。例如:《大纲》中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长度”而标准中表述为“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只要你能选出某一种测量工具正确测量就行,体现了内容标准的开放性。

⑶《标准》中科学内容教学的灵活性。

灵活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要求上。内容标准给出的是教学中的最低要求,这些要求较原《大纲》明显降低,但上不封顶。其次表现在探究的内容上。《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探究内容的设置和确定,教师可从内容标准的活动建议中选用,也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学校的设备等,自行设计与确定。探究的方式以及探究要素的确定也是灵活的。不一定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有七个基本要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方案去执行,也可以用自己的观点来设置教学方案。过去教学是重教材、轻大纲。现在应当重标准、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标准的内容自己选择教学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只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行。

四、关于实施建议

《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应当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重点贯彻与落实的问题。

⑴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中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要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主体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主体发展的潜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要求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的确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⑵找准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课程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标准》把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目标又作为教学策略列入内容标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是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激发、培养每个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探究活动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有七个基本要素,在这七个要素的各个环节中,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科学探究的学习也应该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更应该从简单的探究活动入手,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安排,突出不同要素和环节,设计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各个击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再次,要重视科学探究中的评估,合作与交流。学会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评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求学生对每一次的探究活动都要进行评估。二是要引导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并将评估的意见写到探究报告中去。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究活动最好以协作性的小组形式进行,组内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强调角色间的相互转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对探究报告,要求既能用书面语言也能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⑶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课程资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标准的理念难以落实,目标难以实现。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之下,我们理解的课程资源就是教材和教辅用书。特别是教材,多年以来一直是全国统一,严格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对应付考试有绝对权威的教学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直是我们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标准》只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留有相当大余地。《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只提出了几条原则性的建议,给教材的编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并且认为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教材并存,要求每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的权威性有所下降。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而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获取新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把教材当作唯一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意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

第2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植物配置;江西省

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505(2007)-0060-03

一般来说,绿色生态住宅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合理安排并组织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无污染、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体[1]。绿色生态住宅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绿色生态住宅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为居住建筑绿色概念的兴起提供了背景,同时绿色生态住宅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建设健康舒适、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已成为绿色生态住宅的主题[2]。在实现绿色生态住宅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住宅小区的植物群落,使植物配置达到绿化、观赏和休闲三大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更多地是从规划设计、节约能源、水系统和室内装修等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讨论,而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研究还较薄弱。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着住宅小区的生态效应,而且还关系到小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化运行。因此,从绿色生态住宅研究的理论领域有必要对其植物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在当今的住宅设计中,“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一大重点。然而,在商品住宅开发的实践中,在营造居住小区室外环境时,往往存在着对植物配置的认识误区而导致小区生态环境的弱化甚至恶化。如有的仅仅是单纯追求绿化率“为绿化而绿化”。小区环境设计方案粗糙,绿化的实用功能远不能发挥,与主题的均好性绿化相悖;有的小区绿化缺乏个性,植物配置单调,识别性不强;有的绿色过分重视草坪忽略植物群落构成,不权弱化了环境效应,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种植的费用较高,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在植物物种的选择上脱离当地的自然条件,盲目引种,往往导致引种景观树成活率低。凡此种种揭示了在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对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上述表明:对绿色生态住宅植物配置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

绿色生态住宅不仅仅是绿化,而是在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等方面,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因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植物的配置上既要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协调,又要注重不同植物及植物类型在营造环境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既要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的深层次作用,又要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据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应体现以下原则。

2.1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小区文化特征

通过植物的特性来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外自然环境的特色。居住区环境景观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在物种的选择上,一要注重对市花市树的应用,市花市树是广受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地理条件的植物;二要注重植物本身的文化性与居住环境相融合。如有的小区喜欢在房子的周围种上些竹子,这里的竹子被人格化了,具有正直、虚心、坚定的品质。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这些人文气息,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植物与居民心理的和谐统一。

2.2植物配置应注重科学性,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

小区内绿化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应注重植物的引进和多样性,创造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生态效益的住宅环境。

2.2.1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营造小区内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基因的保护,有利于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可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处于这种稳定状态下的植物,不但生长良好,而且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等方面的作用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如果植物种类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必须重视植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2.2.2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植物的生长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环境因子导致植物生长分布具有地域性。诸如温度、土壤条件、水分等环境因子都影响着地球上植物的分布。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良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2.2.3体现小区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植物是小区环境构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植物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区景观的美学效果。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应用中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点展现出来。遵循美学原理,当“因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候,配其色之深浅”多方巧搭,形成高低错落、色彩斑斓、风情万种的季相变化,四季有花艳,长年飘果香的优美环境。

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以江西为例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应体现出绿化、观赏、休闲三大功能,并应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配置,笔者以江西为例,就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3.1住宅小区植物种类的选择

江西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km2,呈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因此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空间。

3.1.1小区内基本树种的选择——乔灌木的选择。乔灌木都是直立性的木本植物,在绿化综合功能中作用显著,居于主导地位,是小区绿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区绿化的骨架。

3.1.1.1乔木的选择。乔木类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因为它们经过了自然选择和人为淘汰,适应了当地的生长环境,抗寒性、耐热性、抗病虫害和抗污染能力均较强,而且容易成活。如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檫木(Sassafrastzumu)、垂柳(Salixbabylonica)、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槐树(Sophorajaponic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女贞(Ligustrumlucidum)、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i.mairei)等。

3.1.1.2灌木的选择。灌木类适当引进生境接近的树种。在选择一个小区的灌木种类时应避免色彩单调,花期不宜相同,要做到四季有花,这些灌木往往花期不同,而且叶色不同,观叶、观花、观果,可以增添小区绿化的艺术效果。如省会城市南昌市可选择的灌木种类主要有:月季(Rosechinensis)、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木槿(Hibiscussyriacus)、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var.atropurpurea)、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红花椈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fubrum)、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夹竹桃(Neriumindicum)、石榴(Punicagranatum)等。

3.1.2小区内植物多样性的选择

3.1.2.1花卉植物的应用。好的居住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在植物配置上特别应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如杜鹃花(Rhododendronsimsii)、丁香花(Syringaoblatavar.alba)、金边瑞香(Daphneodoracv.AureoMarginata)、栀子花(Gardeniajasmminoides)、含笑(Micheliafigo)、桂花(Osmanthusfrograns)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1.2.2观叶植物与花卉植物结合应用。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秋季变红叶的鸡爪槭(Acerpalmatum)类,变黄叶的银杏(Ginkgobiloba),与花卉植物组合能处长观赏期,符合植物配置的美学原则。另外可选择淡绿色的垂柳、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黑松(Pinusthunbergii)等,这些颜色对比度大的树种,不仅能满足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3.1.2.3积极选用草皮、地被植物和樊缘植物。在住宅小区绿化中选用草坪可以创造一种绿色基调,它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时就会起到统一和衬托的作用。居住区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草坪易被践踏、破坏和退休,因此一定要选择耐践踏、抗逆性强,且其茎叶不会污染衣服,生长后草面平整,易管理的草种,如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s)等。当然草坪也有其观赏性,要求返青早、枯黄迟的品种选择,如马尼拉草(Zoysiamatrella)等。同时樊缘植物是居住环境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可用于墙体、屋顶、门廊等的绿色,如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等[3]。

3.2小区内绿化的整体规划模式

有了适合本地的绿化树种,还需根据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科学地应用以下规划模式,加以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展示植物配置整体的群体性和功能性。

有了适合本地的绿化树种,还需根据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科学地应用以下规划模式,加以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展示植物配置整体的群体性和功能性。

混植,混植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成一个景观单元,能充分发挥其整体的功能性,是较常用的配置模式,其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乔+草、灌+草等。混植要求配置在一起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功能性之外,还要从每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种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培养养护管理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整个景观单元具有合理性和互补性。

行列栽植,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的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4]。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气势大,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行列栽植多用于建筑、道路等地段。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夹景效果。

行列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如圆形、孵圆形、倒卵形、塔形、圆柱形等,而不宜选枝叶稀疏、树冠不整齐的树种。

孤植,通常对形体高大或树姿奇特的树种可进行单独栽种[5]。孤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成为园林美学上的主景。种植孤植树应选择开阔空旷的地点,如大片草坪、花坛中央、道路交叉处、缓坡以及水域旁边,使树木的形体美得以充分展现。

丛植,丛植通常是由2株到十几株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丛植起来的树叫树丛。在形成树丛时,在树种和树冠的大小、形状、色调上都要认真搭配。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必须挑选在蔽荫、树姿、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树木。例如,用灌木去配合乔木,灌木可以环形地配在乔木的,既装饰了树丛的下部,又可促使树丛紧密相连。

树丛设计必须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总的设计意图为依据,选择的树种要充分考虑到植株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植,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小区内建筑、道路的入口,同时结合蔽荫、休息等功能。

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划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选做绿篱的植物种类一般多是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修剪的种类。

3.3整体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住宅小区的绿地形式多样,故在植物配置上应灵活多变,切忌单调而呆板,整体规划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3.3.1植物种植的密度和搭配。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南昌市目前常绿树用得比较多,四季变化不明显,应加强落叶树的比例。同时还应考虑乔木与灌木的搭配。在植物配置上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各个住宅小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注意和谐,避免生硬。

3.3.2注意层次的配置。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原则——构建生物群落。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近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

3.3.3模拟自然,形成连续的绿化景观。住宅小区植物配置应结合居住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处理好绿化空间与建筑物的关系,利用划皮、不规划的树丛、活泼的流水、山石等,创造出接受自然的景观,以淡化人工空间。绿化空间应点、线、面结合,突出面状绿地,保持绿地的连地性,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

参考文献:

[1]王立红.绿化住宅概论[M].北京L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王玉莲,赵晓宇.浅谈生态住宅[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3(2):103-106.

[3]杨帆.居住环境与绿化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05,(6):81-83

第3篇

【关键词】全面加强财务工作采购管理库存管理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及内部控制的需求,各公司的财控工作已更进一层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并已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公司财务控制中,物资管理问题已变得十分突出。本人结合各法规的学习心得及实际工作,针对物流控制的课题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全面加强财务工作

1.要有全面财务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的主管执行此工作。他的做法及改革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公司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赋予他人相应的职权,以便开展工作。

2.财会部门的会计人员要明确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事事有人管。当然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有利于长期提高工作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

3.会计人员要做到所管辖的账目、账账、账物相符,及时保质保量地上报各项财务报表,真实合法地提供各项财务数据。

4.认真履行财务监控职能,与相关部门建立好物资单据的交接、监管、控制的管理体系,与物资设备管理部门、采购供应部门、产品销售部门要经常沟通,及时协调,形成制度。发现问题,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严格按制度办事。

5.加强成本核算,严格各种支出费用审计,定期搞好财务分析,及时反映资金物化运动中各环节情况,当好领导参谋。

二、加强采购管理

1.选择合格称职的采购人员。一个好的采购员既要了解公司的经营和生产,还要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知识,了解原材料的市场行情,熟悉财务制度。为加强控制,有关管理人员同样要熟悉市场、销售渠道及有关知识。发现采购人员有违规舞弊行为应立即调离岗位,及时处理,甚至除名,决不姑息,决不能让其在经济上占有任何便宜,并追究责任。

2.建立物资采购计划和审批制度。公司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有具体的采购供应计划。具体物资采购时,应严格按照“先申请、审批再采购”的原则办事。无申报审批手续的,仓库不予验收,财务不予报账,一切经济责任自负。“先斩后奏”的做法,要淘汰到底。否则,“例外”的事情屡禁不止。

3.加强采购质量管理。要使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管理人员应对常用的原材料按照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制定标准采购规格,并分送采购员,供应商,仓库验收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若采购员所进物资质量不符合标准采购规格所提出的物资质量要求,仓库可以拒绝验收供应商的货物,并予以退回,经济责任自负,或采取价格折让的方式。

4.加强采购间隔时间和采购数量管理。物资采购数量应根据生产状况和库存量的变化来决定,科学地制定合理采购间隔时间和原材料采购量,对企业减少积压、降低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又无过多的剩余及过长时间的积压。

5.采购价格的控制。原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直接成本和效益,应做到货比三家。在确定供应商及价格前对市场行情进行广泛调查,以取得公平、公开、保质、低价的效果。另外,不管采购的物品价值大小,首先要有索取增值税发票的概念。索取增值税发票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面。

三、强化物资的验收、储存管理

1.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所采购物资按类别、规格、供货单位、数量及破损进行入库前的验收,并按物料编号开具收料单办理入库手续,对加强物资控制是至关重要。手续虽繁琐,不能随意减而淡之。验收员一定要按操作程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要在有关账单上加盖验收章并由采购员、质检员、验收员签字,以及主管人员同意账单金额付款签字,形成连锁控制。2.加强储存管理。仓库保管员对入库物资井然有序地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并定期检查,及时整理。这样可以克服库房物资储存管理的混乱,杜绝原料滞存时间过长变质、偷盗丢失、私自挪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企业成本控制,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如货品标牌、保安、防火、卫生等,进行有效控制。

3.坚持定期库存盘点制度。库存盘点能有效全面清点库房的库存物资,检查原材料的实际存货额是否与账面额相符,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实施有效控制。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每季对库存进行一次盘点,但至少一年要一次全面盘点。盘点工作必须有财务人员参加,盘点时应对每一种库存物资进行实际点数。实际存货数与账面库存数进行比较,计算库存短缺率,与公司规定的短缺率进行比较,按规定进行奖励或惩罚。

四、加强物资发放管理

1.凭单发放。领料单上准确地记录库房向各部门发放物资的数量、经办人员及领导签批,严格执行凭单领料有利于杜绝无单领料,少报多领,控制库房的库存短缺,也有利于核算各部门的生产成本,控制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各部门车间的积压、耗费。同时领料单及时上报财务部,有利于财务核算、监督。同时领料的用途要注明清楚,以便财务核算准确,费用考核正确。

2.严格控制补发料。补料单要详细注明其原因,并由主管领导签批。由于用料等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补料,应追究他人责任,不可弄虚作假。

3.生产订单完单分析。每月应定期做完单分析,完工单要交财务部、生产控制、成品管理等相关部门。生产订单数、实际投产数、合格品入库数、不合格品数等逐一清楚,对提高投入产出率的分析及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提倡原材料主料尽用。虽然物料的领用控制是以生产订单作依据的,但因为物料的包装(如整卷、整筒、整包、整捆)等特殊原因可能造成主料有余,这时就应提倡尽用,否则天长日久,余下的料就变成滞存料了,这样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物料成本。至于可能与销售部门所订的销售订单收货的正付比差造成了矛盾,但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部门之间是可以妥善处理的。

五、加强成品库房管理

1.建立严格的成品入库制度。强化成品入库制度是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都能产生收入。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企业产品若不能如数入库,则企业计划的预期收入就会落空,成本控制的效率就不能实现。放松这一环节,就可能出现有的人内外勾结,钻制度空子,使公司资金、利润流失。很多公司花钱上了ERP或其他物流控制的系统,只要按系统的要求操作,且严格有序,就能达到目标。

第4篇

1.创造更宜人的环境

智慧楼宇从楼宇内人们的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适性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智慧楼宇的火警消防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能第一时间保护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次,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中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模块也可通过快速的电话、网络等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与此同时,高度智慧的建筑设备控制与能源自动化系统,能通过调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舒适性。最终,智慧楼宇智慧的识别人们的需求,最终将楼宇创造出最宜人的环境。

2.绿色节能

如上文所述,智慧楼宇区别智能楼宇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多加了一个能源自动化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智能楼宇变成“绿色楼宇”,即智慧楼宇。由此可见,智慧楼宇的一大特性就是——绿色节能。传统的智能楼宇都是按照固定的参数来对设备进行匹配控制,而智慧楼宇会有更多的输入方式来获取动态数据,从而动态的控制设备,以达到绿色节能。比如:传统的智能楼宇控制空调只能按照既定的温度设定,而智慧楼宇会从室内外温度、室内人员活动情况,以及上下班时间等多种参数综合分析后再设定空调温度。

3.楼宇管理的成本最小化

根据美国绿建筑协会统计,一座大厦的生命周期为60年,启用后60年内的人力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倍。同样在日本,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及升降梯的人工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然而依赖高度集中的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成本的降低,还能简化维护程序,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4.智慧楼宇具有高度的集成性

智慧楼宇与传统建筑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建筑中分散的设备和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高度集成为一套统一协调的系统,从而最终使传统的智能物业更加安全、舒适、便利及节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智慧楼宇,以此达到各类资源信息以及智慧任务的重组与共享。

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特性分析

基于上一节中分析的特殊性,要做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也必须刘雅婧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有其对应的工作重点。经笔者的研究,管理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应具有以下特性:

1.管理的高度适应性及灵活性

目前,智慧楼宇的发展已然成为了我国建筑经济市场中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智能化的企业已经超过三千多家了。物业管理行业看到此契机后已纷纷与智慧楼宇管理相结合。在行业匹配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有报告显示,2010年建筑节能改造带来智慧楼宇系统集成200亿元的市场需求。我们预计2011年-2013年国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将增加智慧楼宇系统集成市场需求分别为300亿元、350亿元和420亿元,相对于2010年,年复合增速达28.06%。同时,智慧楼宇行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急切需要配套的物业管理,由此可见,要让现今的物业管理能迅速跟上智慧楼宇发展的步伐,就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目标——强调管理的能耗降低

据统计,在楼宇中所有浪费的能量中,约有75%左右的能量用于设备运行时自身无用功的消耗,这是物业管理行业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还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能量是由于管理与监控的疏忽而浪费掉的,以及百分之十五的浪费是因为控制不力和设备运行失误所导致的,这25%的能源消耗是可以通过选择智慧物业管理而节省下来的。比如原始物业管理的夜班巡视中,只有依靠夜班巡查员手动的开启与关闭照明设备,夏日的办公场所也只有通过人工设置空调温度等,一旦疏忽,忘记关灯,或者一味追求凉爽而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那么势将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就可通过程序设置,让机器自动来完成一些节能操作。例如夜间巡视时,特定路段的照明系统会随着物业巡更系统的激活而打开,在下一路段的巡更激活时关闭。办公场所的空调会根据室内、外温度综合调节,既让室内人员感觉舒适,又营造出一段从室外到室内温度的过渡区,让业主不会由于温度突变而造成生理上的不适。另,系统还会在非工作时间自动检测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智能判断是否关闭电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即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的目标达成。

3.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的核心——强调维护的预判性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激励作用企业价值

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元素,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认为,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永葆青春”。提升企业价值的方式很多,如可以通过显在的销售管理,也可以通过潜在的财务管理控制。就财务管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言,关键在于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发挥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财务关系中的各个利益集团以及各层次人力资源实施激励,利用激励效应维持一种对各方都有利的财务关系和财务工作效率,达到财务资源的最优配置,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企业价值最优化的理财目标。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建立高效的管理层

财务管理是一个运用科学技能、科学方法并以良好的管理品质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系统工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人是财务管理的根本。随着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领导和直接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管理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也越高,因此建立高效的管理层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的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意味着经营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从事经营。而实际上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经营者更注重报酬,其考虑的是如何尽量分散自身风险,而非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一种可能的利益冲突——冲突便产生了。减少这种冲突和分歧的基本途径有二:约束和激励。约束是被动地确保经营者按章办事,并不能使其努力工作,且机会成本很高;而激励是积极的,能够使经营者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而努力工作。管理层是现代公司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公司管理层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将管理层、企业家的才能等现期无法准确判断并量化的因素在企业的长期经营过程中尽量准确地量化。因此管理层利益的内容应是多样化的,其实现机制应基于固定报酬与浮动激励组合运用的基础之上,在注重短期激励的同时给予管理层高度或长期激励,实现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目标的短期与长期一致,以解决所谓的成本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除了固定数量激励工具外,短期与长期激励工具所形成的对管理层利益激励的数量都是浮动的。管理层所得到的这些浮动收入应由市场调节机制间接决定,并主要依据企业重要经营指标的动态性改善,如当期赢利水平、企业市场占有率、企业品牌效应、企业股票价格的变更等,使之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相联系,进而有利于激励管理层更好地经营企业。企业家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经济学意义上极其稀缺的资源;管理层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行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有关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现代公司的经营业绩乃至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二、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良好的供销关系和业务关系

供应商与客户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要通过市场交易合约来建立和维持正常的业务关系,更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以及激励制度安排来拓展、深化和优化彼此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对供应商与客户通过业务拓展、经济利益等诱导因素实施行为引导,使他们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充分的积极性主动配合企业的财务安排。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就有不少行之有效而且被经常采用的激励手段。如:通过现金折扣、现金折扣率及信用期设计等引导客户尽早付款,以实现企业资金的顺畅回收;通过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手段,激励供应商在供货价格、付款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大的优惠。这些激励手段的作用超越了一般交易本身所能起到的作用,使得企业与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趋同于长期利益,并且以此为纽带在业务上积极谋求合作,由此形成彼此之间良性的、协调的利益共生关系。

三、与债权人建立良好的债务关系,确保双赢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营运资金的要求,必须举借一定量的债务并由此获得其杠杆收益,财务管理人员应如何合理安排负债?这就要求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债权人将资金出借给企业,期望按期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收入;企业借款是为了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事先知道将资金出借给企业使用有风险,并且将预期风险纳入借款利率之中,但借款合同一旦履行,资金到了企业手中,债权人就失去了控制权。由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不完全一致,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采取背离债权人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现代财务管理解决了这些问题,借助于特定的筹资,引导债权人主动为企业提供债务资金,甚至提供企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可转换债券就能实现这种债权人的激励效应。可转换债券在投资初期是一种债券,但它还可以转换成普通股票。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期前景很好,尤其是企业的成长性良好,就可以提供足够的利益以诱导可转换债券持有者,使其由债权人变成股东。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也会给企业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若发行债券的企业成长不理想,那么债券的偿还性也可以保证投资者按债务本金和利息收回投资。这种灵活的投资工具能较好地帮助债券的投资者控制投资风险,使得债权人具有一定的行为积极性。从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来看,选择这一筹资方式是基于债权人的激励,可转换债券就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激励工具。

四、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的组织财务活动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企业的首要责任是维护股东的利益,承担起人的角色,保证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指出:“公司唯一特定的目标就是确保其投资者一个长期的回报。”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对公司进行投资就是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投资收益。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怎样才能使股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满意,继续支持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在企业与股东的财务关系协调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实行激励性的股利政策。如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就是一种具有激励意义的股利政策,即通过固定股利稳定股东的回报期,借助于额外股利增强股东对企业利好的信心,从而实现对股东的鼓励,引导股东持续支持企业,并对企业经营前景保持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天泉、李伯圣:企业财务管理[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李道明: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彭海颖:略论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J].商业经济管理,2002(3).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第6篇

校企合作与职业教育密不可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途径主要分为如下四个环节:首先学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其次学生在学校进行2~2.5年的理论学习和仿真实训;再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真实挂职实训;最后,学生进入企业上岗就业。这四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和学校的密切配合,校企合作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众多高职院校专业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初步层次,许多校企合作还流于形式,采用的模式较为单一,与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达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互惠互利,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共守协议,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文提出针对物业管理专业,需要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早期的学徒制主要由师傅带领徒弟学习某项专业技能,一般一个师傅带多个学徒,这样的教育模式效率低,教学难度大,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学徒制主张企业派遣具有技术资质的“师傅”参与到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中,面对面传授学生技能,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使每位学生学到技术和本领。这种以企业“师傅”为纽带,促成了校企的深层次的合作;此外,现代学徒制下,校企之间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合同的形式形成了法律保障,使人才培养模式在正规轨道上运行。

二、构建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平台的可操作分析。现代学徒制要求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完成实际操作。物业管理专业可以按照“校企共建,依靠行业,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为学生建设真实性的工作场景,积极开发建设校内外实训室(基地),制定完善的实训室(基地)的管理制度、开发实训包和实训指导手册。基础物业管理包括保安、保洁、保绿、保修等“四保”以及客服服务等五个方面,学校可以结合校园物业为背景,与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接触的设施设备操作和工作流程与在企业工作时的操作流程完全一致,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培养周期。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物业消防报警系统、物业安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业信息技术平台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模拟情境中,在这种模拟情境下,学习者可以进行人———机互动,甚至人———人互动。当然,专业平台的建设不能仅仅靠校内实训室(基地),物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顶岗实习以及部分课程实践都必须到现场进行。学校可以和本土几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定点校外实训基地,为提升人才培养奠定可靠的平台。(二)师资的可行性分析。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建立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教师是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增加到物业管理行业工作的经验,首先让自己接受企业的聘请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运营管理,而成为行业的专家,这样才可以将自己在行业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工作情景,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内化教师的知识。(三)借鉴其他专业学徒制发展经验。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其他专业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尽管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学徒制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实施流程,物业管理专业可以参照烹饪专业学徒制教学流程,包括:提出学徒制教学改革方案成立学徒制教学指导小组聘请师傅师傅专业技能表演确定学徒名单与师傅签订培养协议实施学徒制教学学徒制教学期中检查与研讨学徒制教学期末检查与研讨。每个流程确定详细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以合同形式规定了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三、构建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得到完善的法律保障,并且得到政府财政支持,构建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需要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和我国国情,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四个平台作为保障,企业和学校是以“双主体”的身份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了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监控等四个基础组成部分。(一)培养目标。强调“必要的现代物业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必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包括物业管理的层次,不仅是基础物业管理,还包括资产管理和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等高层次的现代物业管理类型。较强的实践技能是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物业管理的技术性要求较高,通过学徒制,学生要熟悉物业经营管理各岗位的操作流程,能够比较灵活处理各类问题。(二)培养内容。作为培养内容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加以实现,当前作为物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课程开发难度较大,需要和企业联手开发课程资源库,开发案例教学库,通过各种合作项目,真正体现在学徒制下,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三)培养方式。在培养方式上,可以采用不同的讲授和培训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培养方式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而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学校理论教师和企业实践师傅合作教育。(四)质量评价。在学徒制模式下,需要形成内外有机融合的质量监控平台,为了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在考核体系上要有比较完备的标准,并且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只有这样,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得到行业、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四、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保障机制

第7篇

1.资金的管理不规范在国内,许多正在建设的铁路项目都有花费超过预算的情况,甚至有的铁路项目因缺乏资金而中途停工。同时,还有许多铁路施工项目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建设,许多工程没有向上级汇报和批准。一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未经上级批准,就擅自采取措施,也就因此导致了支出大于预算的情况。有很多铁路部门意识不到成本的问题,缺乏科学的验证,草草的审批,致使很多项目中途流产。更严重的是,因资金管理的不规范,出现了擅自挪用公款的情况。

2.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有些铁路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没有达到标准,所以不能胜任铁路财务管理的工作,严重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果。而且,还有许多的财务人员缺乏实战的经验,只是根据以前的经验来进行铁路账务管理工作,他们不熟悉工作的具体内容,直到工程即将完成时才发现问题所在,这就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有的铁路财务人员顶风作案,给铁路财务带来很大损失。

3.缺少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我国现有的铁路财务管理机制不完整,铁路内部的具体分工也不明白,责任也不明确。铁路部门的身份比较尴尬,一直在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身份间徘徊。铁路部门虽然是运输行业,却不能以一个独立的身份在市场中立足。这种尴尬的身份就造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和任务都不分明,最终使得整个铁路系统管理一团散沙。

二、铁路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现在铁路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铁路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度中,不仅要秉承一贯的原则,还要追求变化性。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以看实际的状况,自己衡量的去解决。同时,财务预算是铁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的精准度要高,应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财务预算中,不仅要求进程的细化,还要求资金的总体把握。预算可按月、季度、年等进行估算。等施工项目开始后,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时刻的统计实际的支出,和预算进行比较,方便后续的部署和项目后期的建设。

2.加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意识首先,企业工作人员要具备规避风险的积极心态。规避风险不是指偷税漏税来逃避责任,而是尽量在规范纳税方式上,努力推动投资企业的转型,规避高风险投资业务,以推动企业各项新业务的税务管理。其次,企业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应对资金链所带来的风险。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多投资资金。企业还要加强对于预收和收款项的管理工作,将库存货物及时处理以增强资金的流动性。

3.制定赏罚机制,增强财务人员能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分配制度,它适用于各行各业,铁路运输业也必须遵照这项制度。铁路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公平的赏罚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间接地增加铁路运输的收益。在运营成本的预算时,加入一些适当的奖励办法,可以充分的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降低铁路经营成本的目标。怎样增强财务人员的能力是当下铁路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对于财务人员的聘用应该制定严格的专业考核制度,优先录用具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考核评定,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评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考核,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4.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我国目前的铁路系统管理模式有许多缺点,他们都对铁路运输业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现在的任务就是从根本上改掉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一定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基于我国铁路财务管理的状况,可以在国有资产拥有者和铁路建设承包者之间搭起一道有效的渠道,实行分层式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双方才可以流畅的沟通,管理活动才得以顺畅的进行。

三、结语

第8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学校的财务管理需要提升水平,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关键的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下就针对当今高中财务管理制度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了有效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学校财政方面的投入

现在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各高中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进行财政投入支付全部教师工资作为奖励。但是,对于学校教职工岗位的津贴则需要学校自行解决。高等类学校的教职工少说也有六七百个,这些岗位津贴加起来对学校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务支出。鉴于此,为了维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就出现了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所以,地方政府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持续给予财政支持,保障学校各种活动正常开展。这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乱收费的问题。

(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规范操作的基本条件。高中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现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在完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本地经济情势,适当制定出具有良好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方式,真正将制度落实到财务管理业务中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另外,如果有些学校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请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务部门帮助,对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最后,校长和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起到榜样作用,严厉制止违反法规校规的行为,从源头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预算控制度,实行资金集中制

资金集中制如果能在学校得到实行,这将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资金管理者,许多财政业务都是分散、不连续的,更不用说资金能够完全集中起来。这就导致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出现运转经费不足、财政赤字等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要对学校经费执行资金集中制原则,加大预算控制力度,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具体监督学校财务管理

一个高中院校如果只有财务管理制度,没有监督制度,这个财务管理制度等于是摆设,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时刻监督学校财务支出状况、核查财务记录数据、保存好财务账本,以达到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结束语

第9篇

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日益成为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这种具有管理优势的理财目标逐渐形成了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即价值管理。经过对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对于“价值管理”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对于其核心内容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第一,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结构,这种管理模式以企业的价值作为管理的基础内容与核心,主要是通过企业的成本的主要投资人,企业的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基础。目的是计量出企业所取得的效益多少,方便出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与管理企业的一切业务,从而使出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这种管理模式重视的是价值最为管理基础的过程,这种管理手段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核心在于:重新定义目标,重新设计管理结构以及构建体系,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不是局限于一种简单的管理方案,而是要重视其在管理的发展中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找出企业的不足,需要长期的投入与发展。第三,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结合了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过程以及所取得成果相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考虑到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扩大化出资人的财富。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制定,企业业绩取得都是围绕着如何促进出资人的利益最大化开展的,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出资人最大化自己的财富价值而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者的报酬以及如何对企业的绩效成果的控制。

2中小型财务管理理论的特点

价值管理体系属于一种管理控制系统。首先,要制定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总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围绕着企业的价值开展,如何进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其次,要对于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再次,要选定一个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与最基本的尺度;最后,要定期对企业所取得的绩效用合理评价制度去进行评价,以促进企业能够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要想实现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的内部员工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培训与宣传工作,使企业的员工都能够重视价值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自觉地去发展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要把价值管理体系融合到企业的管理阶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要在企业的全体员工中实行相应的绩效奖惩制度,企业员工所获得的报酬要与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相关联。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已经开始正式成立了这种管理办法,倡导要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短期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企业对于不同的员工要设定不同的收入制度、责任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设定。

3如何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