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9:15
导语:在微博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合理化;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其思想传入中国。韦伯的思想主要包括社会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宗教社会学理论。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他的社会学思想带有明显的“西方优势论”特征。但他在讨论资本主义的本质时,并没有单一地从某一个层面来分析,而是通过考察文化与经济、社会和宗教的关系来进行综合分析。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
一、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分析
韦伯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的社会学家,他指出,资本主义在东西方很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但是唯独在西方能够得以保留和发展,原因就在于西方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来自西方国家特有的“合理化”的社会运行规则。这里的“合理化”可以被理解为合乎理性的进程。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科技的层面来看,这种合乎理性的行为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正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文化的“合理化”是实现社会“合理化”的原动力,只有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探寻它们与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历程。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了富兰克林的一段演讲,演讲的核心思想是告诫青年人做生意时要诚信经营、生活上要量入为出、做人要谨慎诚实。韦伯认为,这段演讲所阐述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至善”美德,市场的交易应当建立在这些美德之上。在韦伯看来,不能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不择手段。他认为追逐利益本身与资本主义并无关系。韦伯指出,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利益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诱惑。理想的资本主义社会应当具备的要素有:合理的自由的劳动组织、以消费为指向的理易形式、家计与家庭的分离、理性的账簿记账形式。而在这些要素之上,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经济伦理,这个确定的经济伦理实际上也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文化理论,它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富兰克林给商业设置了一个伦理规范,实际上这种规范就是建立在宗教伦理基础上的经济伦理。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的时候,人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变化:安逸的生活被破坏、田园牧歌式的生产遭到瓦解、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们无法再过悠然自得的生活,维持生计的本能让他们走进了工厂。韦伯在调查之后指出,在工业化生产中,天主教徒往往工作态度单纯并且创新不足。他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商家和实业家,对商业回报缺乏信心。他们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无法在工厂中获得技术职位,如此,他们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便明显乏力。而通过从路德宗提出“天职观”到加尔文宗提出“入世的禁欲主义”的一系列改革,上帝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人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包括谁会成为上帝的宠儿。将“预定论”转化成充满入世精神的“天职观”,有助于人们专注于世俗活动。人们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以消除“我不是上帝的宠儿”的焦虑。人们相信,越是过富足的生活,就越容易得到上帝的赏识。因此,人们热心于钻研,并且富有创造力。人们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展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人们不再认为“钱是罪恶的根源”,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赚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韦伯看到了新的精神、新的伦理。
二、韦伯“合理化”宗教社会学思想的建构
(一)宗教的“祛魅”过程
宗教改革终结了教会的黑暗统治,改变了宗教神秘化、仪式化的运行机制。“因信称义”的教义让宗教变得不再神秘莫测,人人都可以得救的信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为,除了可以在教堂和仪式中感受上帝之外,还可以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感受上帝的荣耀。“真正的清教徒甚至会拒绝在坟墓前出现宗教仪式的任何迹象,在埋葬至亲至爱的人时他们不需要挽歌或者其他形式,为的是杜绝迷信,消除那些通过巫魅和圣礼的力量获得救赎的观念”[1]103。韦伯将这一改革称为“祛魅”。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后来加尔文对宗教教义的颠覆性修改,使得清教徒能够在宗教思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并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其得到上帝恩赐的愿望。由于和宗教实践实现了个人化,宗教思想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就化作了人们共同的文化修养,清教徒诚信、道德并且能够恪守己任。宗教的“祛魅”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举足轻重,宗教的力量完全被世俗化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世界观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合理”的阶段,同时,宗教的“祛魅”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理性化进程。“祛魅”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指引人们将信仰和理想最终都落实到了“劳动”上。对于新教徒而言,劳动不是服役,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他们乐于从事的一项活动,劳动让他们变得光荣。人们不再从复杂的宗教仪式中得到慰藉,而是在日常劳动中与上帝进行交流。人们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劳动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劳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来自宗教的约束力使得人们忙而不累,这种“特殊的精神”推动资本主义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入世的禁欲主义
虽然路德等人并不将唤起“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其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强调“因信得救”,并且将响应神的号召与从事世俗的职业在语言表达上进行统一,职业便具有了“由神所交付的使命”这一意义[2]。“天职观”旨在使教徒相信,只要完成了在世俗生活中所从事的使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便有机会得到上帝的恩赐。但是路德并没有将这一教义(即“天职观”)引向“资本主义精神”,而仅仅是在“祛魅”后对人们的宗教生活进行指导。加尔文将与宗教事务相关的责任和仪式都与日常行为方式联系起来,这就使新教徒具有了入世的精神。对于新教徒而言,金钱不再是中世纪宗教强调的“罪恶的根源”,而是证明自身价值的证据,经济上的成功能够帮助他们确立“上帝的选民”这一身份。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宗教精神就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可以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上帝的命令是:你必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和罪孽如此[1]164。财富可以让上帝更加荣耀,但人们并不能因为拥有财富而过骄奢逸的生活,积累财富只是人们证明自己有资格做“上帝的选民”的途径。在韦伯看来,这种理性的世俗化的宗教伦理是合理的,新教徒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和艰苦奋斗,是能够积累财富的。倡导入世精神让人们找到了消除自己不是“上帝的选民”这种焦虑感的途径,人们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理性工作。宗教改革使大多数人成为自由劳动力,他们不为教会所控制,“天职观”激励着他们去追求财富。这种情况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韦伯实际上并不把科学和宗教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韦伯认为它们是分别在理智和情感这两个领域起作用的事物[3]。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理智,这种有的“律己”情感,使新教徒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观,他们严格遵守诚信和勤劳的原则,在“理智”的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对于韦伯文化观的评价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韦伯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伦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韦伯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术界对于韦伯的思想向来褒贬不一。对于韦伯的思想,中外研究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反对他,但是,你绝对不可以绕过他,包括他的思想和方法论。韦伯在对“祛魅”的阐释中,不但指出了它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也指出了文化理性化之后呈现的价值冲突。“祛魅”本身就是“理性化”的过程。“祛魅”使宗教的价值开始瓦解,自此,宗教的神秘感不复存在。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根据“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将人类有意义的行动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工具理性的,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作为“条件”或者“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第二类是价值理性的,它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行动者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去管具体的结果;第三类是情绪的,它决定于行动者具体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第四类是传统的,它决定于行动者根深蒂固的习惯[4]。上述是韦伯基于自己“理想型”的研究方法对人类有意义的行动所作的区分。前两类主要涉及对社会的分析,后两类主要涉及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而当理性的社会制度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时候,就会导致自由和意义的丧失。文化的“合理化”会让原本统一的宗教世界观变得杂乱,人们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行为准则。人们因为文化观不同而相互争辩,人们对各种行为的理解发生冲突,这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工具的理性”使人们陷入一种官僚的、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方式,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铁笼”。因此,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的结尾对西方文明作了悲观的预测:“专家们失却了灵魂,纵情声色者丢掉了心肝;而这种空壳人还浮想着自己已达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文明程度。”[1]184韦伯在探寻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时,并没有从经济理论出发,而是从文化和历史因素入手,最终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展开讨论。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能够在西方实现发展是因为西方有“特殊的气质”,西方人的自律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那么,为什么在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呢?韦伯指出,在中国,几千年来儒学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伦理价值不逊色于任何宗教教义。我们暂且不讨论韦伯将儒学与宗教相提并论是否恰当,单就儒学的社会功用来看,它的主张的确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行为准则。儒学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完全可以将社会推向“理性化”。但是,中国人不关心形而上学,因而也就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3]163,“价值理性”也就无法转化为“工具理性”,由此导致了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例如,中国的数学研究虽然很早就已经涉及三角学领域,但后来却因为相关知识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而出现衰退。中国的宗教不重视理论思辨,也缺乏对形而上学的关心,道教的“无为”和佛教的“轮回”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出世”精神导致中国的宗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硕,刘晗.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看资本主义发轫于西方的精神动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9-41.
[3]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9.
1.1信息化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广播电视监测事业于2004年前后开始蓬勃发展,很多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的从业者,对信息化资产认识还不够深入,也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化资产的经验。而且,我国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基本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受到其内部环境的影响,很多基层员工甚至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对信息化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1.2信息化资产管理不够科学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信息化资产主要是用于采集、储存和传输广播电视相关数据的机器设备及用于广播电视监测的软件和相关智能网络系统,大都属于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信息化资产虽然还未满规定的使用年限但在技术上已经失去了价值,只能随意堆放,等待财政批准报废。而有些系统集成项目,购置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入账,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多次更新维保早已面目全非,或者外壳一样但是参数和配置都已升级,或者是经过重新组合集成,部分组配件已挪作他用。总之,在信息化资产的后续使用管理中,很难做到明细资产的账实相符,也很难进行盘点;维保开支也相对随意,固定资产和工具、耗材分类混乱,无明确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界限,也无维保的台账记录。
1.3信息化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普遍规模较小,建制不全,内部并没有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体系。既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也从来不对信息化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很多时候信息化资产的核算与监督单纯依靠财会人员,因财务人员对业务不够了解,出现对资产误分类甚至遗漏入账等情况,也给工作人员私用盗用国有资产留下可乘之机。
2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资产管理相关对策
2.1夯实信息化资产管理基础
首先,应完善资产管理责任制,使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资产管理责任履行情况挂钩,提高员工对信息化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其次,应结合财政规定和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特点,通过调研取经,由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常用信息化资产的分类分级目录,对各类别制定简要管理规则,对耗材、工具和固定资产进行明确界定,对维修制定明确的费用化和资本化标准,为信息化资产日常规范有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对单位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建立健全信息化资产数据库。
2.2规范信息化资产管理流程
①要梳理管理流程,信息化资产的预算购置、维修调配、报废处置等各环节,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论证后,由领导进行签批,并向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报备。②对信息化资产要进行全面的标识编号管理,明确存放地点,对移动监测车和便携式监测设备等较贵重的移动设备则要进行专门的交接或出入库检查登记,对异地存放资产要定期查看清点。③技术部门等信息化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维保制度,并建立台账。④资产管理归口部门要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化资产盘点清查制度,以确保账实相符。杭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成立于2006年,主要负责对杭州市广播和电视播出节目的监测。在对信息化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采购和管理,定期维护机房监测设施,并采用新中大资产管理数据库对单位资产进行联网动态管理,通过这个数据库对资产进行条码标识和实时动态管理,为资产的预算、采购、调配、处置、盘点等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也为资产管理的各审批环节提供了一体化平台。这个数据库,由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负责日常维护操作,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可以随时查看到最新的资产状态和各统计报表,还可以查看历史审批记录等,有效地保障了国有信息化资产的安全。
2.3完善信息化资产管理内控体系
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和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监测设施的建设预算投入与核算将会更加复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急需完善信息化资产管理内控体系,建立“统一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制度。法人代表是信息化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资产管理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对资产直接管理责任。其次,要善于借助计算机软件和单据等工具来实现对信息化资产的规范管理,资产的出入库必须有一式三联的单据,完成签批后,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存一联,并凭此对各自资产台账进行增减操作,达到三者账目联动一致。最后,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信息化资产管理中的监督作用,把好入口关,确保国有信息化资产登记完整,把好出口关,杜绝擅自处置国有资产行为。
3结语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36-02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的微博用户高达65.6%。由此可见,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高校学生作为网民的主流人群,其微博使用率正在不断增长。而关于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尤其是针对微博中的大学生用户群体。
笔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的调查发现,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媒体价值,研究如何宣传和推广信息;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教育价值,研究如何将微博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效果。大部分研究者已认识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但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乏系统化,急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本文是在正确认识高校青年亚文化微博亚文化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引导亚文化与高校主流文化相一致,研究微博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共同作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
二、微博在松江大学城学生群体中的扩散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访问230人次,填写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3份。问卷有效率为86.5%。下文对问卷收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结构分析
在173份有效问卷中,有45.6%的同学使用微博,58%的女生使用微博,男生的比例为34%;不同学科的同学使用微博也存在差异:文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42%,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33.3%。
(二)使用偏好、频率、方式分析
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数据分析表明(见图1所示),开设微博的动机中,“取得信息”所占比例为最大,“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
“记录自己的生活”表明了大学生借助微博,寻求个人认同这一动机。作为心情的记录,可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的信息,关注的话题具有较多的私人性和自我意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则体现了微博使用的深层社会价值,这一点,是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参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一个基础动因。140字里,微博作者们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个人表达的机会。
■
图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2.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见表1所示。
表1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
(三)微博关注度
1.微博内容大部分为时政类、财经类、社会民生类、娱乐八卦、体育类、文艺类和闲文轶事。
2.在大学生的微博关注度中(见图2所示),最主要的是社会民生类信息,为64%。
■
图2微博内容关注度
三、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微博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有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必须解决如何在保证有利影响的同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微博这个新媒体并迅速占领微博客平台,在增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开拓微博客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明晰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针对性地对微博文化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进行干预。
(一)搭建微博传播平台
青年学生群体极易受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冲击,进而渗透并且改变其生活方式。这些新兴媒体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好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面对并且用好这些新兴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一种,微博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凭借教育者的地位去阻止学生的使用,而是应该去主观上正视这种新兴事物,主动去接触、去了解,积极探寻其吸引人使用的原因、利弊,然后针对这些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其发挥有力作用,避免给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强化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校园文化尤其重要。其中加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特别重要。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首先需要满足“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这五种精神,其次需要体现学生群体的总体需求。微博式交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在于可充分发挥出微博积极因素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互动的新途径。
(三)对微博文化过度娱乐化的降低,加强审美培养
如何在糟粕与精华中选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有利的信息是一个不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界定这个信息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生活常识、理论知识外,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高校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对“美”的正确辨识有利于避开低俗文化和不良沉迷。提高审美能力能够降低微博文化的娱乐性,能主动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的树立。
(四)对“微博控”进行心理疏导
微博虽然给大学生提供了宣泄情绪、彰显个性等精神活动的空间,但也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使用者依赖微博的现象,即“微博控”。“微博控”会每时每刻用网页或者手机刷新微博,关注博友们的动态。要使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校园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的对策。
[参考文献]
[1]CNNI.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
[2]韩恬恬. 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 教育评论,2013,(1):30-32.
[3]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
陈凯歌的电影《搜索》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甚至比电影来得更血腥更残暴。杭州K192公车上,一个男人连扇一个小伙子5个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挨打的原因是他没有给这个男人抱着孩子的妻子让座;上海地铁中,一个男子辱骂一个女子,并把前来劝架的另一男子打伤,因为该女子没有给人让座;济南公车上,一位带小孩的母亲扇不让座男子耳光,还扬言“替你妈教训你!”
让座,本是相互帮助、发扬美德的事。但是,一些人凭着“应该让座”和“维护美德”的正义感,在公共场合骂人、打人。社会美德能以一种更冷静、更有效率的方式维护吗?难道“生气”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常态选择吗?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她的犀利发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曾经震动一代中国人。今天,我们再次向社会发出提问:“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社会为公民提供了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进行申诉的渠道。社会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保障个体的安全,帮助公民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人们建立一个社会,也需要付代价,花费成本。遇到问题时,却不依赖辛苦建设的法治系统,而运用原始的以暴制暴方式,是不是太不划算?究其原因,恐怕是制度的保障和执行还不严密,人们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并且,人们求助于正规途径没有直接“生气”这么省事儿。
但是,看看“生气”带来了多少麻烦吧。“十一”黄金周的华山景区,上万人下不了山。部分滞留山顶的游客和景区人员发生冲突。他们封堵了景区入口,让大巴车无法接客,造成更严重的滞留。人们发生争执,让本来拥堵的场景更加混乱。从内蒙古包头去陕西华山旅游的董立文夫妇在景区要求退掉未消费过的摆渡车车票时,惹怒了一群人并被对方用刀捅伤。
如果料想到这些后果,中国人,是否该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要生气?
人都有情绪的起伏,因为外界的环境、人自己内在的感受随时都在变化。在穿行于地下的地铁里生气,在奔驰在路上的公车中生气,在巍峨屹立的高山上生气,在异国他乡翱翔于天空的飞机上也生气。9月7日,塞班岛飞往上海的航班上,多名中国乘客互相殴打。就在这次事件的5天前,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两名中国男子因座椅问题大打出手,飞机因此迫降。
专家称,一旦飞机上乘客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如果再加上五六个人劝架,飞机的平衡姿态就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飞机失事。
迫降会带来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可能发生的飞机失事更是不堪设想。所以,中国人,为什么在飞机上,也要生气呢?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的知识分子,也开始生气了。一次游行中,韩德强教授遇到了反对游行口号的老人。教授很生气,就抡起手扇了老人一耳光。
为什么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生气呢?是不再有倾听的耐心,不再有对不同思想的容忍度,不能再体会到思想碰撞的乐趣,还是觉得,扇一记耳光比从逻辑上说服对方更容易?
说起生气,个别官员也是火气十足。9月初,一名南方航空的空姐因放置行李问题被一官员打伤。
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在物质层面得到极大满足,但是,精神层面如何进步却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遇到问题,先看看法律怎么说,有时也会发现,法律条文含糊不清;遇到麻烦,先找找相关机构,有时会发现,各种机构可能相互推诿。但这些,也还不是随时生气、发怒、打人的理由。恐怕也会有人会把“生气”归结于一大堆社会问题:没办法呀,值得生气的事情太多了。你看看,出门吧,马路上到处堵车,逛风景又开始堵人。看病吧,挂个号排老长队,医生又可能给冷脸看。和人打打交道吧,这些人,这么没素质……
但是,社会只要在发展,就要面临问题。一味“生气”并以暴力方式进行表达,并不是一个理性和成熟社会中应有的状态,只能加剧社会矛盾。地铁里面的暴力事件、景区的拥堵冲突、飞机上的大打出手、老人挨教授巴掌,提醒着我们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降低浮躁、减轻压力、解除焦虑、尊崇法律。
清华大学教师刘瑜说:“由于制度涉及一个实施成本的问题,我越来越接受的看法是,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媒体人许文广曾写过这样一条微博:从新加坡到民丹岛要坐55分钟快轮。乘客八成以上是国内来的同胞。闸门一开,大家争抢着涌向甲板。我听到裹挟在人群中两位老外的声音:“这船难道不会等我们吗?”“不是人人都有座位吗?”被后面的乘客推着向前冲的我,苦涩地回味着这两个问题:手里握着船票的争先恐后的我们,到底怕错过什么呢?
是啊?我们到底害怕错过什么?我们为什么喜欢生气?
也许,当我们平和下来,不再担心错过,不再生气的时候,我们的时代又在不知不觉中前进了一小步。
(选自《中国青年报》)
【论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2.效果实时反馈
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以网络为载体,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达到潜移默化诉求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可以随时获知对微博营销的反应状况并且对这种反应做出深入分析,而受众也能够迅捷、方便地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反馈的可信度。此外,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即时更新微博,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微博营销的效果明显,能够得到实时反馈。
3.营销精准度高
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或即时反馈信息,这样不但保证了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自由,而且大大提高了微博营销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实现了实名认证,这种基于信任链的传播,减少了大量没有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传播,这种形式可以使用户既能成为信息的者,又能接受到较为有效的信息,还可参与互动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另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来说,可以主动寻找和关注目标用户群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提高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4.营销成本较低
首先,通过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减少了对收费昂贵的相关媒体(如电视)的依赖,从而为游客降低了成本。其次,微博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最后,旅游目的地开通官方微博越过了中间商,开创了直接对客营销的时代,解决了旅游目的地在超细分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可以为游客削减成本,增加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有着以小搏大的特征,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的传播,这对提高旅游营销的整体性价比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旅游目的地要重视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应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强化服务功能
微博营销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主动传播。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转发、评论,才能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平台之一,微博不应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还应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微博的使用给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与游客直接沟通的平台,能够使对方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愿意与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的回复,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为受众解决切实的需求,让受众感受到人文关怀,逐渐地让受众将官方微博当作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营销工具,赢得受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营销结果。
2.突出专业精品
由于微博里新内容产生的速度太快,如果的信息没有被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一条微博文章只有140字,微博的传播承载力有限。因此,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应成为对游客有用的专业工具,而非为了短时间的汇集人气而偏离旅游服务的正题。要做精品内容,要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品牌景点,比如安徽的“一品黄山”、浙江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四川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等等本身就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牌,在介绍时,要突出品牌信息,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引言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发生了许多心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且逐渐地影响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行为。如果高校的思政教育者无法及时地把握住“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种种新变化,努力想办法来应对这些新挑战,那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很难深入持续地在各大高校的校园内顺利展开。所以说,在“微时代”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和及时都要积极地去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新途径,继续像之前那样占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地,并将其高度重视起来,作为当代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出现的新变化
因为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优势,使得他们对新型信息传播技术更加敏感,可以通过非常便捷的渠道了解新型信息文化及其传播运作方式,并能起到扩散效应。所以说,大学生相比来说更容易成为“微时代”的导引者和推动者。同时,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化信息传递方式,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新挑战。
1.“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微行为”
在“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些行为可以称作“微行为”。精简是“微时代”下文化媒体的重要特色之一,如微博文字上传的上限是140字,微电影的放映时常在300秒以内等等。这些特色都与当代社会人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及要求非常适应,同时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得海量的信息。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琐碎化等许多不足,传播的信息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也不完整,缺乏深度。媒介的文化的载体,但由于“微媒介”对内容要求精简,直接导致媒体工具的强选择性,形成了一种网舆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倾向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刻苦钻研,总是半知半解,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精神;对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了解地非常肤浅,缺乏持续关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导致集体浮躁心理的不良现象出现。
高速传播是“微时代”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特色。无论是哪个“微媒介”,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扩大人际关系网,提升网舆影响力,将个人生活状态,价值观点等快速传递分享给更多人。这就导致有人为博大众眼球而故意夸大甚至扭曲事实的丑恶现象发生,还有的持极端态度用过激的语言来表达其个人价值取向,不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不顺从社会主流价值观。由于大学生正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一切都还不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大量信息的获得,他们分不清哪个是有利的,哪个又是有害的,也缺乏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因此这些问题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显得较为明显。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微心理”
在“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些心理可以称作“微心理”。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网络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可以加任何陌生人为好友,说话也更加随意,由网络人气激发的自我满足,同时填充了现实中很难实现的自我价值的心理,降低了现实生活中种种挫折感,反之人们会对不真实的网络需求更加依赖,转而淡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际关系。当大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时,好多人一下子适应不了,甚至对大学的人际关系有种惧怕感和疏离感,长此以往,他们会不再期待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而会全心投入到网络虚拟的人际关系构建中去,以期在那儿找到满足感。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缓解现实中的挫折感带来的低靡心理情绪,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好人际关系间的供求矛盾,反而会彻底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恶化。这种恶性循环同时还会加剧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深深的自卑情绪,甚至会产生自闭行为。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得意”和实际生活中的“失意”互相矛盾,又给大学生的心理加重了负担,进一步引发严重心理问题。
二、“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者要全面了解行为思想、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紧抓“微时代”特征,掌握好“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新的规律,来积极探索这个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新途径。当今的社会环境异常复杂,做好引领思想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要坚持不懈地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总目标的强有力保障。
1.构建“微媒介”平台,增加大学生思政教育时效性
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跟上时代,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并与当代特色相结合,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遇到的种种困惑,真正做到答疑解惑,有的放矢,引导好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督促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做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受益。
“微媒介”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者:首先,全面了解“微媒介”的特点以及新型媒体的优势和不足,了解的越全面在实际应用中越可以做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微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完全发挥出来。学校还可以定期地组织思政教师来进行关于新型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在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培训学习后,再将这些新型的技术落实下去。其次,建立一个长效的工作机制,将“微媒介”实际应用到工作中来。学校带头构建成熟的“微媒介”的信息平台,并对其给予财力物力上的支持。高校还应招募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平台定期维护和监管,可以注册学校的官方微博,组织一支专业的队伍来负责微博,尽量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出陈创新的方法,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来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要制定相关的“微媒介”思政教育新规范与教材,通过系统化的将“微媒介”通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去。既然要将“微媒介”做到工作常态化,就要制定一个目标,更加深入、系统地来展开教育工作。但“微媒介”只是作为来支持思政教育能够顺利展开的信息平台,归根结底还是如何才能做到让思政教育更加有效。因此,要怀着目的性,系统地利用“微媒介”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在新规范和新教材的导引下做出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将“微媒体”的特殊性考虑进去,不能单纯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同时还要将时代元素加进去,不断地创新改革。
2.做好“微行为”引导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效性
利用“微媒体”教育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大不相同,它需要受教者也参与到其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互动进行问题交流探讨等。所以,不可以再按照之前的旧思路来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还应该注入新的活力,针对不同人的理解接受程度进行相应的引导,督促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进步的动力。大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的许多“微行为”引导恰好正是“微媒介”的最有效导引方式。首先,要努力引导好大学生的言论,做好个人文明,这就为大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严格要求。监督大学生做好对任何事都能明辨是非,即使在缺乏严格舆论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不断地来提高文化修养,勇于表达正确的观点。同时,在面对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时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动脑思考,然后再得出结论。要学会甄别网络信息,对不良言论和恶俗文化坚决抵制,绝不姑息。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微时代”。既能在微博和微信的社交平台上结识好友,又能在生活和学习上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能利用“微媒体”来拓展自己的眼界,又能在自己心中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要在“微时代”中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平复躁动的内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坦然接受“微时代”给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变革。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
通过与大学生多次座谈后发现,在网络的使用上面,大致可以将他们分成以下几种。一类是有较明显专业性的专业的如计算机类的学生,因为长时间与计算机接触,加之这类学生大多性格内向,逐渐养成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习惯。他们除了专业课程外,在课余时间会花费较多时间利用计算机打网络游戏。一类是文科类学生,他们没有多少课程需要用到计算机,在课余他们会使用计算机看电视、看电影、网聊和打游戏等。还有一类是比较热衷关注网络信息的学生,他们经常通过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工具实地校内外信息,引发大量同学的关注,在大学生中形成很大的影响,各种评论转发蜂拥而至。
四、大学生课外思政教育渠道探索
大学生的课外思政教育指的是相关的教育者指导学生在课外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敬老院服务和工厂参观等,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宣扬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高校展开大学生课外思政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使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感受和理解讲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使他们感受到任何外界压力,进而内化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效性。
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开展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探索新渠道和新路径。如通过举办大型晚会,积极招揽具有艺术才能的学生设计主题和场景,充分发挥其才能;还可以定期举办运动会,让热爱运动和有体育专长的人有发挥特长的空间;与希望小学合作,展开定期爱心助教,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平台;在校内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加强校刊、校报、校内广播和校内宣传栏的建设,设立相应社团,共同建设多姿多彩校园文化;加强哲学思想和社会科学的研讨会、讲座等的管理,提高学生对科学社会的认识;设立心理健康测评室、校园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学课程等来正确引导大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五、以“微工具”为载体,攻占思政教育的新高地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和微信等信息即时传播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并迅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热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敏锐地观察到网络中繁杂的信息也充斥着不同的价值观,它们不断冲击着大学生那不成熟的价值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地利用“微工具”打造系统科学化的微数据,实现传统的教学形式与“微工具”的结合,以此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微媒体,重视它的存在地位,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新型媒体通过引用上面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实现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者讨论组,并且定期上传分享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文字文件,达到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微时代”的种种特征,紧抓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将社会热点引入话题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有助于思政教育者更加及时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制定高效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型多媒体等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不断积极地推进多媒体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更容易被接受。
六、结语
“微时代”的来临和快速普及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为大学生们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增强时效性的新的重大机会,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不忘自己的职责,紧跟时代的召唤,及时对教育教学思路做出调整,在“微时代”的要求下积极深入地来探究如何做好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媛媛,范志辉,侯磊,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5(1).
[2]邢丹丹.“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基于对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大学生的调查[J].物流技术,2016,(35).
[3]杨银平.简论“微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16).
[4]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
关键词:博客 教育博客 网络教学 师生对话
我国教育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但传统的师生对话面临的一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无法与个体学生自身的条件达到最佳结合。另一方面,学生面对教师产生畏惧感或依赖思想,阻碍师生交流。那么,教育博客如何深化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呢?教育博客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自身的条件达到最佳结合呢?教育博客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或依赖思想,使交流得以有效进行呢?本文通过研究教育博客,结合文献,对教育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可以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关于教育博客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研究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博客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将其与教师的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国内研究者甘忠伟在研究教育博客的作用时,根据教育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把博客自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他认为:“博客比较适合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工具,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一些不足,使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保持教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国内研究者陈美芳和项国雄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也认为,将网络技术与课后辅导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为学生的课后巩固以及自主学习提供指导。正如国外研究者Hazel Hall、Brian Davison认为:“博客可以作为自己正确的学习工具,而不只是作为提供网络信息的一种选择。”
国内研究者黄勇、李庆明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写作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过程评估四个方面,论述了博客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他认为博客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形成学习团体,合作学习,促进个人学习交流,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实现过程式评估。而国内研究者胡晓雯则研究了教师博客在辅助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她通过亲自尝试制作教师博客,发表博文,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课外活动;她还利用教师博客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要特点,将教师博客与高中阅读教学相融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博客在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万文龙则以测试和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博客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论证了教育博客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他的研究表明:教育博客通过链接或添加声音和视频文件作为教学训练的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育博客增加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训练量,从而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研究教育博客的过程中,许多文献研究了教育博客在辅助教学中的表现模式。国内研究者黄新燕在研究博客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时,认为应用博客开展教育教学有多种形式,主要表现在极富个人风格的学生博客,海纳百川的教师博客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这与国外研究者Martin Weller、Chris Pegler与Robin Mason的结论相似,他们认为,博客在教育中有三个主要的(而不是相互排斥)使用功能:群体博客、学术保持博客、学生使用博客。国内外研究者都从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学生与教师三个方面研究这一问题。国内研究者熊曾与唐晓勇在研究这个问题时认为,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实践中赋予了博客新的内涵,不断创新博客应用的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专题研究、学生成长、家校沟通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研究者汪基德在研究博客的教学辅时,针对博客的教育适应群体,指出“博客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它比较适合研究生教学,其教学思想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理。初步的实践表明,利用博客可以实现研究生的情景生成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和开发性学习,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国内研究者易志亮则在研究中小学师生这一群体利用博客进行辅助教学中,进一步从师生个人博客和小组博客出发研究其引申的内容,他通过教育博客的个性引申了个人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通过教育博客的公共性引申了知识共享和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小组博客引申了知识共享、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在研究教育博客的教学辅中,有研究者从如何利用教育博客引导学生学习出发进行研究。国外研究者Ebner,M.、Lienhardt,C.和Rohs,M.等在研究博客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导向学习时,认为:“微博客应该被视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形式,它可以支持课堂以外非正规的学习。”国内研究者项国雄和孔利华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博客为平台,也提出利于在校大学生合作或协作学习、学习反思、以优带新的基于博客的导学制,为博客的教育应用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关于教育博客促进情感交流的研究
教育博客赋予教师与学生在虚拟世界里获得真实世界没能达到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使教师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国内研究者于斌在研究博客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时,认为博客有助于师生间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和问题答疑。研究者赵可云在研究教育博客的交流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时,也认为:“博客作为一种交互媒体,在师生交流的初期,由于学生作为虚拟主体存在,可以无所顾忌地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向教师呈现,对教师教学提出意见,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正确认识学生意见从而改进教学,实现与学生主体的交互。则学生逐步认同自己的老师,加深感情,进而实现从虚拟身份向公开身份的转换,通过这种交互,可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成为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的依据,确定教学起点,改进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国内研究者杨晓新、章伟民则研究了博客的特点和应用于教育中的优势,他们认为博客解决了“沉默多数”的话语权问题,构成了“蜂窝”式的学习模型,减轻了网络学习的心理负荷,博客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国内研究者潘燕、郭根生在研究通过博客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时,也认为:“在博客中,教师、学生和学习伙伴是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的,这意味着三者之间是平等而关联的,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亲身经验占主要位置。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同样在所有评价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时这种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至达到‘推心置腹’的境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从这种对话中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从而使自主学习更具有方向性。”赵可云在讨论对话中的权威这个问题时,认为:“教师博客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师认识学生,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这种沟通除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沟通外,更多的包涵了感情,更具有人性化。”
国内研究者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等通过研究博客的起源、特征和分类,分析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联系,介绍国外博客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情况,说明博客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将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博客可以过滤信息,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提高学生的媒体文化水平,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提供对信息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研究者白雪杰在研究教育博客的影响时也认为:“教师博客是教师敞开的个人日记,教师不仅仅在其中记录着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让学生成为了自己日记中的参与者和主角。在教师博客中,学生把自己的心事说给老师听,老师也通过这个平台传达着对学生的期望和爱。师生关系因博客而美丽,学生因从博客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而快乐地成长着。”
三、关于教育博客提高思想教育的研究
学校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因此,如何将教育博客应用到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上也是研究者的关注点之一。国内研究者付鹏从“博客”在实际运用中对教师、学生的作用及其对教育系统本身的影响,分析了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重要性,得出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是非常必要的,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及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博客”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了解更加深入,有助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和问题答疑,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利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有利于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国内研究者宋雪飞在讨论博客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一问题时也指出,通过建立同学录类博客、建立教师博客、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来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庞丹、杨连生认为,辅导员博客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其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国内研究者曹凤燕在研究利用班级博客进行道德教育时认为:“利用班级博客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拓展学生德育的时空场域,有利于在真实的道德事件体验中培育品德,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和真诚对话,有助于学生在同龄群体中开展自我教育。”国内研究者丁璐在研究这个问题时认为:“在博客平台上,师生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成为朋友,在互相尊重、坦诚倾诉、引导鼓励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思想教育工作加以延伸和扩展。”国内研究者管士亮在研究教育博客时也指出,教育博客让教师与学生记录生活的事件,是他们反思与改进自我的相对独立的平台,他认为:“通过博客可以对学习进程进行记录,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电子档案非常有助于‘自我反省’,更及时地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或由教师做出方向性的引导。”
四、关于教育博客的不足与缺陷的研究
教育博客对教师而言具有辅教学的益处,但是,它也引发了各种隐性或者显性的问题。国内研究者文继奎在研究博客的辅作用时,认为:“博客仅仅是一种技术媒体,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教育性的而非技术性的,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指出博客教育应用存在二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求具备上网的条件,二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博客,对不能方便使用博客的学生将产生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国外研究者Hyung Nam Kim在研究博客应用存在的问题时认为,许多教育者试图在教育背景下推行博客,以提高师生间的交流环境,甚至用博客代替传统的计算机通信媒介,应该通过考虑用计算机媒介通信来全面开发教育博客的作用。研究者Ying Xie、Fengfeng Ke与Priya Sharma在研究博客的应用时对40个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反思水平随时间发展有重大提高,但同龄反馈对学生反思的技巧有负面影响。
有研究者研究博客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情况时,也发现教育博客存在的不足。如国内研究者李会缤从小博客的角度出发,认为青少年“博”并快乐着,他还指出网络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对小博客无需大惊小怪,小博客需要引导和监管。国内研究者王晓樱、薛冠元、张义冉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也认为:“儿童博客的出现,无疑为青少年倾诉感受包括烦恼增加了渠道。”但也有教育专家提出,博客低龄化,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挑战,并不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国内研究者傅劲则研究了博客给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博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倾斜,冲击大学生传统伦理观,影响大学生道德素养,挑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降低大学生心理素质。正如刘海谈到的,在教育博客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正确处理好它的数量和质量、原创和转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
五、关于教育博客研究的新方向
对教育博客的研究应该扩大研究视野,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很多研究者只从单一视角研究教育博客,而只有从教育学、心理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视野来审视师生对话在教育博客中的构建,才能真正做到研究的全面化、立体化,才能使研究的理论分析更为透彻,而且使师生对话在教育博客中的构建建立在由多学科理论作为支撑的坚实理论平台上。
参考文献:
[1]甘忠伟.博客在教育传播学课程中的使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02):85-87.
[2]陈美芳,项国雄.Blog在课堂教学辅导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02):30-32.
[3]Hazel Hall,Brian Davison. Social software as support in hybri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value of the blog as a tool for reflective learning and peer support.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07,163-187.
[4]黄勇,李庆明.浅谈博客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10):172-173.
[5]胡晓雯.利用教师博客辅助中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6]万文龙.教育博客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98-100.
[7]黄新燕.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5(10):28-29.
[8]Martin Weller,Chris Pegler,Robin Mason.Use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on an elearning course.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8,2005,61-71.
[9]熊曾,唐晓勇.教育博客的创新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09):57-60.
[10]汪基德.基于博客(B10g)的研究生远程教学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9-13.
[11]易志亮.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1.
[12]Ebner,M.,Lienhardt,C.,Rohs,M.,Meyer,I.Microblogs in Higher Education–a chance to facilitate informal and process oriented learning. Computers&Education(2009),doi:10.1016/pedu. 2009.12.006
[13]项国雄, 孔利华.高等教育中基于博客(Blog)的导学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31-35.
[14]于斌.Blog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45-47.
[15]赵可云,网络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6.
[16]杨晓新,章伟民.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06):47-50.
[17]潘燕,郭根生.浅析博客运用于Webquest[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19-120.
[18]陈向东,王兴辉, 高丹丹等.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 2003(03):17-21.
[19]白雪杰.从隐匿到彰显——基于教师博客的教师文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1.
[20]付鹏.对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Blog)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4.
[21]宋雪飞.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8):47-48.
[22]庞丹、杨连生.高校辅导员博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70-71.
[23]曹凤燕.班级博客: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天地[J].教育导刊,2007(10):14-16.
[24]丁璐.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21.
[25]管士亮.基于博客(Blog)技术的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简析[J].教学与管理,2005(12):95-96.
[26]文继奎.教育博客运用的现状与反思[J].教育导刊,2006(01):61-63.
[27]Hyung Nam Kim. The phenomenon of blogs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blog use in educational puters&Education,51,2008,1342–1352.
[28]Ying Xie,Fengfeng Ke,Priya Sharma.The effect of peer feedback for blogging on college students'ref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1,2008,18–25.
[29]李会缤.小博客让人欢喜让人忧[J].上海教育,2004(05):15-16.
[30]王晓樱,薛冠元,张义冉.引导儿童“健康博客”[J].上海教育,2006(02):17-18.
[31]傅劲.博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07:1.
[32]刘海.对当前中学政治教育博客建设现状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31-34.
作者简介:
谢晓洁(1982— ),男,汉族,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论文摘要】近年来,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以有效实践,其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加强师生交流、提升工作效率、传承先进经验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载体作用。而要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高校需要在提高博客质量、建设开放性平台、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以期通过博客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传播价值理念,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辅导员博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辅导员博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高校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辅导员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辅导员传达的信息,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而且这种沟通模式的效果会因时间、学生人数的限制而大打折扣。而博客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交互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想要传达的信息,以日志、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回复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环境转换成平等的“网友”关系。辅导员与学生可以在博客中敞开心扉、自由交流,而不用太受时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博客,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辅导员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到辅导员是生活在学生周围、跟学生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的“益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板着脸训人的“严师”。同时,博客也为辅导员开辟了详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窗口,便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做好学生工作。
(二)辅导员博客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远没有达到1∶200的标准,许多辅导员一个人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繁杂的事务牵扯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精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进程。而学分制的普及也导致学生自然班概念的弱化,导致“辅导员—学生干部—宣传栏及口头通知—学生”这一传统工作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博客的即时传播功能则可以实现“辅导员—学生”的直接传达。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及时将各类管理规定、通知、文件等信息实时公布,学生上网就能浏览阅读,获取各类动态信息,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留言咨询并得到回复、解决。如此,辅导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辅导员博客可以有效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高校会不定期举行辅导员交流活动。传统的交流方式往往以座谈、开会、讨论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严重,而且一般仅限于高校内部之间交流,校际之间的交流则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先进学生工作经验的传播和借鉴。而博客的资源共享性和交流异步性特点则能克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经验和教训在博客上公布,其他辅导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学习,有问题可以在线留言;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不受地点的限制,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博客而丰富起来。多渠道的沟通可以使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得到有效传承,避免年轻辅导员走弯路,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二、如何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
辅导员博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博客的教育引导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博客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把握教育艺术,将深刻的教育意义融入到博客之中。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内容新颖、立意明确的博客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浏览辅导员博客。要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应在“求短、求实;求新、求活”几个方面下功夫。
求短求实,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内容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网络快餐时代,冗长的文章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微博”能够短时间内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其内容精练、简短,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效果,一些通知性内容简练,直接列出即可;而一些个人感悟则可在文采、意境方面下功夫,使之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求新求活,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生动活泼、易于接受。一些名人的博客点击量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的博客有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很多辅导员发现某些文章、资料质量比较高,觉得可以给学生看,则直接将其复制过来,殊不知,网上信息很多,学生可以从多渠道得到相同的信息,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化,可以多发表一些点评类的内容,通过一些活灵活现的例子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另外,博客内容要力求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博客的吸引力。
(二)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
提高辅导员博客实践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博客的交互性功能,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辅导员博客不能仅满足于被学生浏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种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与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对博客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同学生平等、耐心地交流;也可以在博客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广泛地进行讨论。辅导员博客内容只有经过学生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本人也会在学生的不断探讨与辩论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提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在学生的言论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还要注意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经常去浏览其他辅导员的博客,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
辅导员博客不仅是辅导员个人展示个性、抒发感想的舞台,更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服务功能的前沿阵地。因此,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辅导员博客的质量和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机制,形成学校评价、院系主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将辅导员博客的运行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并适时进行评比表彰。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辅导员博客系统备案,有关负责人应定期登陆辅导员博客,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维护较好、运行正常、学生反响比较热烈的辅导员博客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对形式单薄、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辅导员博客予以提醒和改进。
另外,要完善辅导员博客激励机制。除对优秀辅导员博客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外,调动辅导员主动建设维护好博客的积极性才是最关键的。很多辅导员因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博客质量不高,学生不感兴趣,进而又影响到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废,这是值得引起学校重视的。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撰写博文进行指导,成立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支持,从辅导员开始撰写博客开始便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保证质量,提高吸引力,增强辅导员主动维护博客的积极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积极探索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文化现象,精心打造优秀辅导员博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对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华.博客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9-21.
[2]何雪梅.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1):194-197.
关键词:陈衍;同光体;学人之诗;“三元说”
一
“同光体”是晚清民国旧体诗坛最大的诗歌流派。因其上接道咸年间的“宋诗派”,一般认为这一诗派以宗宋为主流。在“唐宋诗之争”的诗史脉络中,清末民初的“同光体”与“南社”,分别代表着界分唐宋的不同诗学路径。作为“同光体”这一名称的首倡者,陈衍以《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为中心,辅以《近代诗钞》的编选,为“同光体”建构了一个相当庞大而又相对严密的诗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非成于一时一地,而是在陈衍诗文品鉴、师友交游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石遗室诗话》的最早面世,是在1912年由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陈衍“月成一卷,卷可万言”,至1914年夏《庸言》杂志停刊时,共刊行十三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其中第十二卷付阙如,故实际所登只有十二卷。所缺之第十二卷,实为商务版中的第十一卷)。虽然《庸言》杂志停刊,而“诗之可话者尚多”,故1915年,应李拔可之请,陈衍又为《东方杂志》继续撰写诗话,至1918年,共出十八卷。1929年,陈衍将两杂志所刊诗话“删改合并,益以近来所得”,成三十二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三十二卷本中,一至十三卷基本维持原貌,《东方杂志》所刊的十八卷中删掉了卷十一、十三、十四全部,卷十也被删掉两大段,最后的四卷为新作。1933年底,陈衍又撰《石遗室诗话续编》在上海《青鹤》杂志连载,至1934年成诗话六卷,1935年由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出版。
在《石遗室诗话》卷一,陈衍即拈出“同光体”之名:“丙戌在都门,苏堪告余,有嘉兴沈子培者,能为同光体。同光体者,余与苏堪戏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1}此段实则出自陈衍作于1901年的《沈乙庵诗序》,而所述之事,在癸未丙戌间,即1883-1886年间。因此,从陈衍与郑孝胥论诗提出“同光体”之称,到《石遗室诗话》续编于1935年的出版,前后所历,长达半个世纪。
二
人多以“同光体”为宗宋,而最初陈衍与郑孝胥揭帜于此,非常明确地表白,同光体诗人,是指作诗“不专宗”或曰“不墨守”盛唐。若说专宗、墨守盛唐,实为明代“前后七子”所倡诗风。因此,陈衍意中之“同光体”,不是对此前清代诗风的反拨或补偏救弊,而是对道咸诗风的接续与承传,是在道咸诗风的基础上,力破余地,并试图在理论上为清诗自立面目。故《石遗室诗话》开篇便道:
道咸以来,何子贞(绍基)、祁春圃(藻)、魏默深(源)、曾涤生(国藩)、欧阳东(辂)、郑子尹(珍)、莫子疲ㄓ阎ィ罾希始喜言宋诗。何、郑、莫皆出程春海(恩泽)侍郎门下。湘乡诗文字皆私淑江西。洞庭以南,言声韵之学者,稍改故步。而王壬秋(]运)则为《骚》、《选》、盛唐如故。都下亦变其宗尚张船山(问陶)、黄仲则(景仁)之风,潘伯寅、李莼客(慈铭)诸公,稍为翁覃G(方纲)。吾乡林欧斋布政(寿图),亦不复为张亨甫(际亮)而学山谷。嗣后樊榭(厉鹗)、定庵(龚自珍),浙派中又分两途矣。{1}
“始喜言宋诗”就是“不专宗盛唐”,此意从陈衍为沈曾植、郑孝胥所做的诗序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陈衍与沈曾植相识于1898年(戊戌)武昌张之洞幕府。在此前十多年,陈衍便从郑孝胥处听说过沈曾植其人,并得读其诗作,叹为“同光体之魁杰”。而沈曾植也曾在琉璃厂买过陈衍所编《元诗纪事》。两人论诗相契,时托吟咏,至庚子(1900年)始散。两年间,沈作已逾百首,陈衍“叙而存之”,认为沈诗古体“雅尚险奥。聱牙钩棘中,时复清言见骨,诉真宰,荡精灵”;而近体则“无不文从字顺”。文中记载二人论诗语,乙庵自称“诗学深,诗功浅。夙喜张文昌、玉G生、山谷内外集,而不轻诋七子”。陈衍则告以“君爱艰深,薄平易,则山谷不如梅宛陵、王广陵”{2}。显然,陈衍眼中的“同光体魁杰”,喜欢中晚唐的张籍、李商隐,而又不轻诋“诗必盛唐”的明七子,于宋诗则喜欢黄庭坚。在陈衍推荐下,又急读梅尧臣和王令,正可为“不专宗盛唐”之注。
在作于1902年的《海藏楼诗叙》中,陈衍更是详述与郑孝胥二十年间的论诗宗旨与变化。谓海藏楼诗“始治大谢,浸柳州。乙酉归自金陵,访余于西门街,则亟称孟东野”。待“己丑庚寅入都”,则“案上手钞诗本,有晚唐韩、吴融、唐彦谦诸家。北宋梅圣俞、王荆公诸家。君诗已一变再变,为姚合体、为北宋”。③也是不墨守盛唐。
三
钱仲联在晚年所编《陈衍诗论合集》的前言中,概论陈衍诗论体系,最为精辟:
先生之论诗,以为道咸以降,丧乱云,身丁变风变雅以近于诗亡之会,故其选诗之旨,无异于尼父之删诗,盖有感于诗与时事相关之切而云然,其所见为先立乎其大,此其一。先生又昌言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于其乡严仪卿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之说,不予首肯。以为诗也者,有别才而又关学者也。于是又著《诗品平议》,监钟嵘说诗之脑,而直截严家饿隶滥觞之所自,视冯班纠谬,抑又进焉。扶敝救偏之意,不惮言之反复,是真得帝之悬解者矣。此其二。先生又以为诗不废学古而尤贵拓宇,然后能取精用宏以至于无穷。于是创为开元、元和、元v三元之论,谓诗盛于唐,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果墨守旧说,不读唐以后书,惟有日蹙国百里而已。若无新变,何以代雄,先生固籀其旨以诏来学者。此其三。{4}
如上所述,陈衍论诗,首先是有感于诗与时世相关之切,主风雅正变之说;其次以为“诗也者,有别才而又关学者也”{5},倡言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又以为诗不废学古而尤贵拓宇,创为开元、元和、元v“三元说”昭示来者。
但从其所提出上述主张的时间顺序上说,正好是反过来的。
最早是“同光体”这一发明。《石遗室诗话》中,除提出了“同光体”名称之外,其核心的主张,一为“三元说”,一为“学人之诗”说。至于以“风雅正变”论诗,见于著述的是在其成书于1920年、出版于1923年的《近代诗钞》中。
“三元说”主要形成于在武汉张之洞幕府与沈曾植、郑孝胥等论诗的时期;{1}“学人之诗”说的成熟则与其居京十年的经历大有关系;而以“风雅正变”论诗,主要形成于“五四“”后,亦即后期回家乡主持纂修《福建通志》时期。
“三元说”见于《石遗室诗话》卷一所载陈衍与沈曾植论诗,言之甚详:“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v也。”沈曾植认为“三元皆外国探险家觅新世界、殖民政策、开埠头本领”,陈衍认为“今人强分唐诗宋诗,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庐陵、宛陵、东坡、临川、山谷、后山、放翁、诚斋,岑、高、李、杜、韩、孟、刘、白之变化也。简斋、止斋、沧浪、四灵,王孟韦柳、贾岛、姚合之变化也。故开元元和者,世所分唐宋人之枢斡也”。{2}
“三元说”主要是指示“同光体”之“不专宗盛唐”的具体诗学路径。在发表于1916年《东方杂志》的《石遗室诗话》卷七(即商务版《石遗室诗话》中的卷二十一)中,陈衍又提到:“道咸以来,程春海、何子贞、曾涤生、郑子尹诸先生之为诗,欲取道元和、北宋,进规开、天,以得其精神结构所在,不屑貌为盛唐以称雄。”③在这里,陈衍进一步把道咸诸老与其“三元说”联在了一起。如此一来,在陈衍的诗论里,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就与晚清的“同光体”在“不屑貌为盛唐”和“不墨守盛唐”上堪称同调,且在取道“三元”,力破余地的为诗取向上一脉相承。这在陈衍诗论中是一个颇有意味的推进。
读书至此,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同光体”的“宗宋”,提供了某种契机。
首先,道咸年间的诗风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这种与“唐音”相对举的“宋调”,并非有宋一代所独专,而实开自唐代最优秀的诗人杜甫,后经韩愈“以文为诗”,泛溢其轨,至宋代苏黄,遂成为一代大观。故而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以杜韩苏黄为取法的楷模,而其所学于杜韩苏黄之处,不在于规规摹拟其字句,也不单借鉴其“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途径,而是尤为看重其觅新世界的探险家精神和力破余地的本事。道咸年间诗风主变,学古是为创新,复古旨在通变,故于宗宋也只是借为入手;到其出手时,标举“不俗”,强调“有我”,而又贵有“诗之真者”。张维屏的“水当入海千条合,诗可呈天一字真。便到古贤须有我,独开生面肯依人”{4},正可代表当时诗人的共同追求。
其次,道咸诗风之所以可以“宗宋”一言以蔽之,还涉及到诗体正变的问题。严羽《沧浪诗话》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5}以诗体正变而言,昔人多以唐诗为正,以宋诗为变。至清尚有“见诗之能变而新者,则举之而归之学宋”。⑥
陈衍以“同光体”上接道咸年间宗宋诗风,别具慧眼以程恩泽、祁藻、为道咸年间“以高位主持诗教者”,进而拈出其“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诗学主张。
四
如果说,清诗能够度越元明而与唐、宋并峙,其不同于唐音、宋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人之诗”。特别是处乾嘉汉学之后的道咸年间,这一诗坛风尚特色更为突出。
一般来说,学者“以学为诗”,不外两途:一是用诗来谈学问,作考据,此即钟嵘《诗品序》所称“虽谢天才,且表学问”{1};二是以学问涵养性情识力,写景言情,俱富学养,有厚味,正如杜甫所自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陈衍推尊为道咸年间“学人之诗”代表人物的程恩泽,在其《金石题咏汇编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曰:诗以道性情,至咏物则性情绌,咏物至金石,则性情尤绌,虽不作可也。解之曰:诗骚之源,首性情,次学问。《诗》无学问则《雅》、《颂》缺,《骚》无学问则《大招》废。世有俊才洒洒,倾倒一时,一遇鸿章巨制,则瞢然无所措。无它,学问浅也,学问浅则性情焉得厚。{2}
他认为“诗以道性情”,而题咏金石之诗亦能道性情,此性情之“庄雅”或“激昂”,“自学问中出也”。程恩泽的“诗骚之源:首性情,次学问。《诗》无学问则《雅》、《颂》缺、《骚》无学问则《大招》废”,虽非惊人之语,细忖则比严羽“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③这句名言更进一层。首先,严羽《沧浪诗话》“以盛唐为法,说江西诗病”,是以“诗之盛时”为标准立论;而程恩泽讲“诗骚之源”,考察的是“诗之初时”;其次,严羽只说“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但“至”是什么样子,却语焉不详,让后人争讼不休。程恩泽讲“《诗》无学问则《雅》、《颂》缺,《骚》无学问则《大招》废”,明确道出学问对诗的重要性在哪里,直可为严羽之言作注,而又并不以学问代替性情或先于性情,虽出语平实,但无可争议,实出于汉学家本色。
以考据学问入诗,是道咸年间的“宋诗派”的显著特点之一。作为学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寝馈经史,钩玄抉微,学问淹通,考证赅洽,故“溢而为诗”,也不脱学人本色,每个人都写过几首考据诗,或在诗中杂以考据。像程恩泽的《赋》并序、《橡茧歌》,祁藻的《郴石砚歌并序》、《水轮歌并序》、《苗先路读段氏说文解字注,知徐楚金系传姑苏,黄氏、顾氏各有影钞北宋足本,假观之原形诸咏叹,可谓勤已,次答以志同好》,郑珍的《玉蜀黍歌》、《安贵荣铁钟行》、《腊月廿二日遣子俞季弟之綦江吹角坝取汉卢丰碑石,歌以送之》,莫友芝的《芦酒三首》、《甘薯歌》等。以考据入诗,可以说是以才学为诗、以学问为诗的极限,其价值在于尝试最大限度地拓展诗的表现领域。这种学问诗、考据诗并非诗之正格,也不是上述诗人创作的主要成就,不妨说是他们身为“宋诗派”的注册商标而已。
此外,以考据入诗,也是受到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晚晴m诗汇序》论清诗第二事即说:“肴核坟典,粉泽苍凡,证经补史,诗道弥尊。”钱■书先生认为此说“囿于汉学家见地。必考证尊于词章,而后能使词章体尊”。{4}同样的情形其实也发生在宋明理学最盛之时,朱熹的《斋居感兴二十首》,被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认为“以经史事理,播之吟咏,岂可以后世诗家者流例论哉”。故此钱■书说:“宋学主义理者,以讲章语录为诗,汉学主考订者,以注疏簿录为诗,鲁卫之政尔。”{5}然而,“诗可以观”,清代考据诗的盛行也正是清代学术文化在诗中的反映和体现。
第二种意义上的“学人之诗”,则是黄庭坚所称杜甫诗“无一字无来历”的嗣响。姚g雏说:“道咸间,经儒通人作为韵语,刊落风华一归真实,大率以杜韩苏黄为归,盘屈奥衍,而语必由衷,文无虚设。”⑥这里的“经儒通人”,指的正是陈衍所追溯的“宋诗派”。钱■书谓:“清人号能学昌黎者,前则钱[石,后则程春海、郑子尹……程郑皆经儒博识,然按两家遗集,挽硬盘空,口去鲸掣……妙能赤手白战,不借五七字为注疏考据尾闾之泄也”。{7}可见,“宋诗派”诗人的真正长处,并不在其能以考据入诗,而在于能以学问驭其才华,厚其性情,助其诗艺。因此,在师法前人、力破余地之时,所表现出来的雄深博雅、奇崛奥衍的诗美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是对宋诗的模仿,而是清诗的创新。陈衍拈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正是道出了清诗这一大特色。
五
清诗这一特色的形成,是在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下,伴随着对严羽“诗有别材,非关学也”{1}说法的论辩展开的。自清初以迄清末,各家对此曾各抒己见,见诸笔端者不胜枚举。如朱彝尊诗有“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别才非关学,严叟不晓事”。{2}而沈德潜则替严羽辩解:“严仪卿有‘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之说,谓神明妙悟不专学问,非教人废学也。”③这两种意见,在后来的诗话中被屡屡提及,而问题的关键,不在诗是否有“别材”,而在诗之别材,是否“关学”。
乾嘉之际,学人辈出,其后学者论诗多倾向于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以严羽之说为非。如朱序胡承珙诗集云:“严沧浪之说,务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其弊卑者沦滑调,高者堕禅机。剿袭雷同,毫无变化。惟杜陵自道生平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推原厥旨,必先事闳览,书味积胸,然后涵邈而吐滂。但恐填滞,运思匪灵,所以贵能破也。而竟谓诗具别才,不关学问,岂笃论哉。”{4}
这种注重学问的诗学观,至道咸年间乃演为诗坛主流。程恩泽论诗主张“首性情,次学问”,“学问浅则性情焉得厚”?{5}郑珍也称:“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⑥真实性情和深厚学问,是“学人之诗”赖以在诗的天空翱翔的两翼。陈衍对“学人之诗”的认识,也是沿着这条线索而来。
在开始撰写发表《石遗室诗话》的同一年,陈衍为罗锒诗集作序,曾有感而发,“深辩仪卿之言”:
严仪卿有言,“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余甚疑之。以为六艺既设,风、雅、颂之体代作,赋、比、兴之用兼陈,朝章国故,治乱贤不肖,以至山川风土草木鸟兽虫鱼,无弗知也,无弗能言也。素未尝学问,猥曰“吾有别才也”,能之乎?汉魏以降,有风而无雅,比兴多而赋少。所赋者眼前景物,夫人而能知而能言者也,不过言之有工拙。所谓“有别才”者,吐属稳,兴味足耳。若三百篇,则朝章国故、治乱贤不肖之类,足以备《尚书》、《逸周书》、《周官》、《仪礼》、《国语》、公、谷、《左氏传》、《戴记》所未有,有之必相吻合。有其不合,则四家之师说异同,齐鲁韩之书缺有间者也。未尝学问,猥曰:“吾有别才也”。能为之乎?……故余曰,诗也者,有别才而又关学者也。少陵、昌黎,其庶几乎!然今之为诗者,与之述仪卿之言则首肯,反是则有难色;人情乐于易,安于简,“别才”之名又隽绝乎丑夷也。{7}
在这里,陈衍与程恩泽“《诗》无学问则《雅》、《颂》缺,《骚》无学问则《大招》废”的说法一脉相承。
此年,陈衍在《与梁众异黄秋岳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其称诗文创作“非为之久,佐以读书、见事、积理之多,则恒不工,工亦不至”。{8}与“工与不工”,“至与不至”的概念相近,陈衍还有“能”与“称”的说法。{1}所谓“工”、“至”、“能”、“称”,在陈衍看来是比宗唐还是宗宋更根本的问题。次年(1913),陈衍为同乡剑怀堂主已舟先生作《剑怀堂诗草叙》,于此分说甚明:
今之人,喜分唐诗宋诗。以为浙派为宋诗,闽派为唐诗,咎同光以来,闽人舍唐诗不为而为宋诗。夫学问之事,惟在至与不至耳。至则有变化之能事耳焉,不至则声音笑貌之为尔耳。{2}
这些概念所表达的核心理念,不外乎其所谓“诗也者,有别才而又关学者也”。这一方面是对严羽之说和后世论诗分唐界宋的超越;另一方面也是对“近来英俊,雅不喜多读书”的不满。③此间(1912-1914)陈衍论诗,从辩严羽之非入手,承道咸诸公余绪,突破争唐界宋的樊篱,认为“诗人、学人二者,非肆力兼致,不足以薄,副雅材”。{4}
到《近代诗钞》出版的1923年,陈衍对严羽之说又有了新的辨析和体悟,并发之于《李审言诗叙》中:
余屡言,诗之为道,易为而难工。工也者,必有异乎众人之为,则读书不读书之辨也。诗莫盛于唐,唐之诗,莫盛于杜子美。子美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子美之言信,则严沧浪“诗有别才非关学”之言误矣。然非沧浪之误也……故沧浪又曰:“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故别才不关学者,言其始事;多读书云云,言其终事,沧浪固未误也。{5}
但又说“孔子教人学诗,终以多识。大小雅皆称雅材,其非空疏无物也,可断言矣”。⑥此种说法,较之前人更为融通透彻,而其根底经史的论诗思路又于其中一以贯之。
1927年,陈衍序黄F《聆风m诗》时,对此有清晰的表述:
余生平论诗,以为必具学人之根柢,诗人之性情,而后才力与怀抱相发越。三百篇之大小雅材是已。今人为诗,徒取给于汉魏六朝唐宋诸名家,虽号称巨子,立派别,收招才俊,免于风而不雅之诮者盖寡。{7}
但是在经历了“五四”的1920年代,不但小说要取诗文的正宗地位而代之,诗坛也为大胆抛开传统格律、别求新声的白话新诗大量占据。这在笃于旧体诗的陈衍那辈人眼中,等于是“去小雅废而诗亡也不远矣”。{8}所以在当时,并世能认同陈衍此说者堪称寥寥,陈衍自谓“审言、赦帧⑽奘妒人而已”。{9}难怪陈衍要以“不足为不知者道”来结束其文了。
六
在追溯道咸年间的“宋诗派”为“同光体”的前身的问题上,钱基博与钱仲联持论有所不同,与陈衍诗论构成某种张力。
钱基博在其《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对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的描述与陈衍大致相同,谓“道光而后,何绍基、祁藻、魏源、之徒出,益盛倡宋诗”。{10}但与陈衍自程恩泽、祁藻上溯至嘉道间的钱载不同,钱基博是从上溯至桐城姚鼐,认为“诗自昌黎、山谷入杜,实衍桐城姚鼐一脉”。{1}钱基博以为姚鼐诗“以清刚出古淡,以遒宕为雄”,而其教人“学诗须先读昌黎,然后上溯杜公,下采东坡,于此三家,得门径寻入”,此“由韩学杜,已开晚清同光体之先河”。{2}认为晚清“同光体”的诗学门径是由桐城古文家姚鼐开出的。
在为陈衍八十大寿所作寿序中,钱基博对陈衍之诗有一番持平公允之论,称:“丈诗最有名,盖有会于宋贤梅宛陵之苍秀,陈后山之奥峭,杨诚斋之拗折,陆放翁之宏肆,而以上窥韩昌黎之雄奇肆诡,熔裁而出之一手。精思健笔,时有拙语,而气能运之,成章以达……透辟生峭,与陈散原、郑海藏一时争雄,同出宋贤西江,而蹊径各别。散原奥峭,而出之以磊`;海藏枯涩,而抒之以清适。丈则奥衍而发之以爽朗,凿幽出显,力破余地,此其所独也。”③钱仲联称“此段论石丈诗至当”{4}。
但钱基博文中又借赞陈衍之文“不规规于桐城”之机,对桐城诗派作了更进一步的梳理:“桐城自海峰以诗学开宗,错综震荡,其原出李太白。惜抱承之,参以黄涪翁之生崭,开阖动荡,尚风力而杜妍靡,遂开曾湘乡以来诗派,而所谓同光体者之自出也。”并且谓陈衍《近代诗钞》之选,欲“开户牖,设坛坫”,而因“嗣响无人,遂贻论同光体者以数典忘祖之讥”,{5}表面上夸陈衍的文章,暗里却是驳陈衍的诗论,所以被人说“不无弦外之音”。⑥在作于次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四版增订识语”中,钱基博又再次将此意拈出,谓“诗之同光体,实自桐城古文家之姚鼐嬗衍而来”,并称此意“自来未经人道”。{7}可见钱基博对自己这一说法的重视非同一般,简直视为自己的独得之秘。
钱基博长于论文,论诗的名气和造诣本不如陈衍,但在认定桐城诗派为同光体的前身这一点上,却择善固执,而且这一论点在邃于清诗的钱仲联那里得到了响应。
钱仲联1934年受聘到无锡国专教书,时钱基博与陈衍都在该校任教。受陈衍影响,钱仲联于1935年开始撰写其《梦苕Q诗话》。对于清诗,钱仲联自谓与陈衍崇尚不同,“对近代诗人最佩服的是黄遵宪、丘逢甲、金天翮三家”,{8}故于陈衍《近代诗钞》,钱仲联曾颇有微词,条举其“未能满意”之处。{9}但对《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仍称其“衡量古今,不失锱铢,风行海内,后生奉为圭臬。自有诗话以来所未有也”。{10}《梦苕Q诗话》中提到陈衍八十寿诞的盛况时,特于钱基博寿文中录其有关桐城诗派的见解,并谓:“此一段议论,余亦主张。前曾于诗话中发之,惟尚不及此之详。”{11}
二钱与陈衍的论诗分歧,主要是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或者说有汉宋之争的影子。陈衍标举的是“以学问为诗”的“学人之诗”,所关注的是道咸年间京师汉学家圈子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如祁藻、何绍基,以及同出程恩泽门下,以朴学著称于时的郑珍、莫友芝等人;而钱基博强调的是在道咸年间以理学名臣著称的“诗嗜黄庭坚”所产生的影响力。为文私淑姚鼐,登高一呼,使桐城古文有以中兴,所以,钱基博之溯源“以文为诗”的桐城诗学,也有其充分的理由。应该说,溯源“同光体”的前身,当道咸年间,宋诗派与桐城诗派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用“以学为诗”和“以文为诗”可以大略勾勒二派之异。
除了学术之争外,地域之分也影响到学者论诗。钱仲联的《梦苕Q诗话》以“清代诗风,浙派为盛”{1}作为论诗角度,在浙派中着力推举“同光体”中的沈曾植,认为“其学术自群经诸史道藏佛典边徼地理诗词杂艺,无一不造精微。以性不好名,不自表q,世但知其为书家为诗人而已。然即以诗论,亦属第一流,晚清名家,无能驾其上者”。不同于陈衍之称沈曾植“能为同光体”,钱仲联以之与袁昶并称为“晚清浙中二杰”,谓二家“皆能以汉、魏、晋宋为根柢,而化以北宋之面目者”。{2}至于时人为诗多宗散原而对沈曾植之诗“不能好之”,钱仲联的解释是“以其包涵深广,不易搜穷故”。③又说:
迩来风气多趋于散原、海藏二派,二家自有卓绝千古处。散原之诗f险,其失也琐碎;海藏之诗精洁,其失也窘束。学者肖其短以相夸尚,此诗道之所以日下。惟乙庵先生诗,博大沉郁,八代唐宋,熔入一炉,为继其乡钱[石以后一大家,可以药近人浅薄之病。然胸无真学问者,不敢学,亦不能学。否则举鼎绝膑,其弊不至于艰深文浅陋不止也。{4}
对于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对他“诗多隽句,雅似其乡何梅生,又甚似海藏”的评价,钱仲联也并不以为荣,辩解道:“此则丈但见余已刻之二仲诗,故为此言。”他说自己的诗“后此所作,风格大变”,认为金松岑所评其诗“初冷隽而终博丽”才算得上“知己之言”。钱仲联之所以不愿意人说自己的诗似福建诗人何振岱和郑孝胥,而强调自己此后诗风的大变,他自己的一句“殊不愿在闽人门下讨生活也”{5}颇能道出其心态,同时,也是对他以浙派论诗的最佳注脚。如果说,钱基博的溯源姚鼐,是要在“宋诗派”之外,以“桐城诗派”来另树一帜的话,那么钱仲联之推尊沈曾植,则是欲以“浙派”而与当时遍及诗坛的“闽派”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