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质量安全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9:25

导语:在质量安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质量安全论文

第1篇

在不同品种奶牛的分布区域方面,荷斯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及各城镇郊区;西门塔尔牛主要分布在南北疆,尤其是南疆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及阿勒泰地区;改良牛在全疆各地都有分布。

2存在问题

2.1饲养集约化程度低,疾病繁多

我区奶牛饲养方式落后,家庭饲养头数少,没能力建成较好的牛舍,生产力低下,原料奶的质量不能保证,奶牛发病率高。没有完善的内部质量监管体系,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奶牛疫病防治,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不达标和体细胞数、细菌数超标的现象很普遍。非法使用激素、抗生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牛乳质量的提高。

2.2饲料结构不合理,优质青粗饲料开发利用不足

奶牛专用饲料产量不足,饲料搭配不合理,奶牛饲料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饲料相关体系建设滞后。现阶段我区奶牛饲料主要依靠粮食、作物副产品、秸秆及天然牧草,而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十分缺乏,饲料加工、调制,贮存技术薄弱;种植业依然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尚未完成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三元结构的转变,优质饲草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原料奶的质量。

2.3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优良品种少

在我区的存栏牛中,良种牛比重不高,奶牛繁育体系相对混乱,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种牛生产性能差,造成了我区奶牛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

2.4质量标准、政策、法律法规监管不足

近年来,我区加大了对乳制品质量标准、技术性法规的制定,但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不具备法律效力。我区牛乳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认证能力不足、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2.5存在掺杂使假及非法加工的情况

个别生产者为了追求利益,牛乳中掺杂掺假,如使用米汤、面粉、淀粉、糊精、植脂末、蛋白粉、碱等进行混合、勾兑,不仅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乳品市场的秩序。

3对策

3.1加大政策、标准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有关加快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鲜牛奶生产收购卫生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规定;加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四良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奶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建立健全奶牛良种繁育体系

加强对奶牛繁育工作的规划和指导,想方设法扩大良种奶牛的数量,缓解奶源不足的矛盾。要积极引进优质高产奶牛冻精,普及高产奶牛细管冻精冷配技术,提高冷配受胎率,加快良种奶牛的繁育速度和改良进程,全面提高牛群质量。要加强生产母牛和母犊的保护和管理,要从奶牛良种登记入手,搞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严把定点屠宰关。继续加大畜群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生产母牛比例,扩大奶牛业再生产的基础,不断提高奶牛良种率和生产水平。

3.3加强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

要推广阶段饲料技术,对不同产奶阶段的奶牛要采取不同的饲养;推广秸秆青(微)贮、氨化及长草短喂、短草槽喂技术,合理利用糖渣、豆粕,提高饲草料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广行业标准和模式化饲养技术,推广模式化饲养技术。

3.4加强奶牛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尽早建立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动物疫病、畜产品安全、饲料产品安全检测,加快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疫病监测诊断设施的配置水平和快速诊断能力,提高奶牛疫病的综合防治能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自治区、地、县、乡、村五级防疫网络,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杜绝重大传染病发生。以牛结核、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和牛奶质量安全为重点,对重大传染病实行强制免疫,强化牛奶质量检测和监督。

3.5加强养殖技术队伍建设

提高养殖者质量安全的思想意识,开展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秸秆加工、青贮氨化、饲草料合理搭配、标准化生产的培训,大力推进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挤奶、产业化经营,加快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养牛大户现身说法,传授经验,使群众掌握奶牛饲养的关键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3.6完善质量检测、认证体系

要按照国家乳品质量标准要求,加快乳品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和乳品安全检测队伍建设,开展质检和监测,特别要加强奶牛小区和收奶站检测设备的配备,在奶牛养殖小区和收奶站配备检测设备,对原料奶进行全程监控;要规范饲料添加剂、药物的使用,加强对牛舍、挤奶站的环境控制,防止生产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大力普及机械化挤奶,智能化管理,使鲜奶质量水平得到质的提高。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良好农业规范(GAP)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确保牛乳的质量安全。

3.7发展规模化养殖

第2篇

食品安全问题在最近几年越来越突出。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食物必须要可靠、安全,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命。而果品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被忽视的。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性较强,农药的使用会使果品上面有农药残留,而且不易清除,因此人们在食用果品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仔细的清理,人类体内也会残留些许毒素,日积月累,就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果农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生产“绿色产品”,这样才能提供给社会更加放心的果品,才不会威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果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农业方面,使用农药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是化学农药。近年来虽然我国提出了“无公害食品”的理念,并且对于治理害虫提出生物治虫的措施,但是由于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促进植物比较快的生长发育并且可以有效地消灭害虫,因此果农们一直使用化学农药治虫。目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对果园土壤的检测发现,果园土壤中的铬、铅和镉等重金属都存在着超标现象。而且检测人员也在土壤中发现了被禁用多年的DDT农药残留。在众多的果产品中,苹果广泛存在着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的大气环境由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排放和森林的滥砍乱伐而变得越来越差,大气污染也直接的影响了果产品的安全质量。

3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的果树种植生产期太过集中,而且由于栽培技术和种性问题,我国的林业果树果实的酸含量有所增加,而糖含量则有所降低,同时果实色泽较差,果实个头也偏小,果实的畸形率也有所提高。这些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的经济利益。一些果品,比如樱桃成熟上市的时期一般是在3~4月份,李子、桃、还有杏子一般都是在每年的4~6月份上市,元旦与春节前夕通常只有草莓是时令水果,时令的限制降低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而且由于地域、气候、土壤的不同,导致一些果树不能正常的存活。比如:榴莲、火龙果、荔枝等一些水果只能在热带生长,无法适应北方寒冷气候。不过,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大棚种植已经缓解了时令限制的问题,便利的运输业也可以把南方的水果很快的调运到北方,使各地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种类繁多的新鲜果品。但是,大棚种植的水果虽然个头很大、色泽光鲜,但是口感上完全比不少时令水果,因此,我们仍需潜心研究出更好的林业果树的种植与培育方法。果农对林业果树的管理技术需要增强。我国现阶段的林业果树管理技术还相对落后,很多果农还不能对果园的土壤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无法根据土壤的不同栽种适合的果树。另外,我国优质、低能耗以及高效科学的林业果树的土肥水管理技术还没有全面普及,现在果农采用的土肥水管理技术还相对粗放,虽然果农们对果园的培育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很多果园的投资效益都不是很高。

4提高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措施

为了增强果品的质量安全,我们应该加强对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研究,研发出更好的培育林业果树的措施。提供给果树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调节果树的成熟期,提高果实的品质与产量,保证果品可以全年供应,这样,也可以提高果品的商业价值。然后,应该向果农大力推荐生物治虫的方法,充分利用天敌防治的方法治理害虫,降低甚至减免果品中的化学农药残留,进一步的提高果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果农们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技术生产规范标准,对果园进行谨慎的选择,对果树进行良好的培育,多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以及妥善管理花果期,果农们要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国家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使用时要降低农药的浓度。同时要加强普及果品安全生产的相关技术措施,以此来保证果品安全质量全面达标。

5结语

第3篇

大佛龙井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有助于从源头上确保大佛龙井生产的质量安全,确保国民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形成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理念,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同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另一方面有助于培育和完善新昌县大佛龙井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大佛龙井追溯系统的试点工作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打造新昌县农产品的诚信品牌,提升新昌县农产品在全国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选取新昌县2家大佛龙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试点,要求企业拥有生产基地,便于统一管理,指导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认真做好种植生产档案记录。同时配备必要的质量安全检测、数据处理、检测信息传输设备和相关软件,按规定要求报送准确管理情况,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最终实现“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等五有要求和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要求,切实提高广大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障大佛龙井的质量安全。

2系统建设需求及功能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

从总体功能要求来看,新昌大佛龙井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可满足消费者、加工生产企业、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大佛龙井茶叶进行实时追溯查询的要求。该系统利用sql数据库,对大佛龙井生产种植期间的施肥、防虫、采摘等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对加工过程中质量数据以及各类检测数据指标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以实现基于条码标签的质量信息追溯。随后设计条码标签,并以条码标签为主键,对茶叶种植、质量检测、加工、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标识,高效连接种植、加工及销售环节。

2.2系统开发前期主要工作

2.2.1选定茶叶种植单位

在新昌县农场、联户农场、小型农庄中选择。初步选定西山碧芽专业合作社和大明有机茶场2家有茶场自加工的企业作为试点。指导这2家单位构建详细完整的田间种植数据采集数据库,通过建立种植阶段各项数据指标,形成质量追溯的第一阶段基本信息。

2.2.2建立数据库

针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不同阶段,建立各阶段追溯码,形成数据库,以利于规范生产,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质量追溯信息。同时,建立涉农企业、消费者、农产品追溯码等数据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化、网络化管理。

3系统架构设计

3.1设计思路

以大佛龙井条码标签作为主线,及时采集并上传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数据。通过产品条码标签的应用,消费者可通过网站、电话语音、手持扫描仪等方式及时查询大佛龙井的各环节质量安全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追溯。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展手机短信查询功能。

3.2系统流程设计

新昌县大佛龙井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成见图1,主要由数据和网络服务器部分、内网工作站、电话语音站、移动短消息、远程网站访问、远程扫描识别工作站6个部分组成。图1新昌县大佛龙井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成支撑平台采用系统统一的软件,以实现信息互动和减少重复工作,降低建设成本。大佛龙井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主要由3大块系统组成。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基础信息平台、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建设。全过程管理平台包括大佛龙井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全过程质量跟踪、信息反馈、监督指导系统的建设。信息综合查询平台包括WEB网站、电话语音、手持式扫描仪输出查询方式的实现等。

4系统应用前景

第4篇

都昌县84万人口,24个乡镇,46.2万亩水田,18.3万亩旱地,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1.农业生产环境不安全因子:工业废气(如烧砖窑)排放影响农业生产区及工业污水流入生产农田等问题时有发生。2.农业投入品不安全因子:违(限)禁农药的滥用,高残留农药超标,如:在水稻、蔬菜、西瓜、花生等作物上防治地下害虫使用呋喃单(克百威)农药的时有存在;喷药后未达到安全间隔期采收;还有稻谷收获后,遇天气不好时使用芽前除草剂防发芽;畜(禽)药品使用未达到相关要求的现状比较普遍。3.人们意识的不安全因子:近几年例行抽样检测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农产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但不理解的是人们照样购买食用,是什么因为导致的呢?作者分析主要是:(1)、生活水平标准比发达地区低,不求质量只求价格的大有人在,毕竟生活高水平的人群还是及少数,只有经济条件好的人才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2)、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50年代左右的人还有相当多数,30年前力求解决温饱,现在一时要他们彻底改变只注重质量不要数量是很难的,需要一定的过程。(3)、农产品供应不充足,我县主要靠外地运进蔬菜,价格时高时低,个别农产品时有时无,当地人种的菜很少,所以市场上的卖农产品用的什么药?几天采收的?更不要说是不是转基因的?几乎没有人问,故就出现“不愁没有人买,只怕没有人卖”的现状。(4)、监管存在盲区,在生产环节中,检查发现个体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风险隐患大,他们作物有病虫害,见药就喷的现状存在,种植大户操作相对规范。在市场流动环节中,对分散流动经营体的难监管,属工商部门管理范围,应该要经常抽检,才可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5)、标志农产品难形成效应,通过对市场检查发现,目前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低,很少发现“三品一标”的农产品在大型超市销售,尤其是无公害产品特别少,但也有部分过期的绿色和有机的食品在超市销售,据了解,主要原因是“三品一标”的农产品没有价格优势,甚至很低,导致不会积极主动申报“三品一标”,如果说没有“三品一标”的农产品不能进入市场,那可能就不一样了。

二、应对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系统性工程,依托相关单位共同实行。1.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要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对未建立或未按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依法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对生产基地、合作社、重点生产单位农业投入品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指导,确保生产环节安全,从源头确保农产品生产规范和产品安全优质,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更高要求。2.积极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县、乡镇两级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从而提高人民安全意识感、责任感。使生产单位进一步清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以随意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投入品,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每个人的职责,违反相关规定需受法律的惩处。加大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让人们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力争达到“人人为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识安全”的宣传效果。3.开展安全示范、推动规范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生产规范化,各乡镇各抓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各一个示范点,亮出示范牌子、制订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措施,如实记录投入品生产档案,做好安全监管记载,从而带动辐射标准化农业生产。4.完善检测体系、做好科学抽检:县、乡镇监测站要全面完善检测体系,做到设备全、人员足、档案清、记录实。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检测手段,做到严格按照抽样方案操作,科学采样,精细检测,如实反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问题早发现,处理要及时。5.申报三品一标、规范标识管理:标识是反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号,各级政府要组织优秀合格的生产单位积极申报“三品一标”,真正做到消费人群认知“有标则安、无标存险”的消费理念。同时对已申报成功的单位进行标志规范管理,严格监管“三品一标”生产单位,发现问题应该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三、强化属地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第5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D循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建筑业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事故是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建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项目成本的3%~6%;美国平均每周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项目成本的7.9%。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周死于建筑事故者约7人,我国虽然还没有有关建筑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但实际经济损失也不会低于其他国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我国200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1.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的《安全生产简报》中公布:2007年建筑施工发生较大坍塌事故66起,死亡375人,分别占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的64.1%和73.4%。由此可见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建筑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施工现场,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现状是建筑业乃至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中PDCD循环的方法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以正确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改变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PDCD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或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D(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环及其对策

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环包括安全决策阶段(计划)、计划实施阶段(实施)、效果检查阶段(检查)、汇总总结阶段(处理)四个过程。

1.安全决策阶段——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施工公司制订某一时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内容。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其他企业的同类状况相比较,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确定出该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等工具对前期(一般为上一阶段)曾发生的事故(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预防的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等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计划实施阶段——实施(Do)

实施阶段是整个PDCD过程中工作量最大、任务最繁杂、内容最细致的。它是决定PDCD循环成败最关键的程序。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制定,并进行部门、单位的PDCD循环计划(该循环应包含于企业总的PDCD循环之中)。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达到预期安全生产目的。最后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总的PDCD循环包含多个部门和各施工队的PDCD循环,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效果检查阶段——检查(Check)

当达到制订的安全目标或者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各部门、各单位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估和检查。评估检查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4.汇总总结阶段——处理(Disposal)

PDCD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还要进一步研讨下一个PDCD循环要解决的内容。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在循环中发展,在循环中进步。

按照以上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在2008年3月,河南中原铁道广告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郑州铁路公安局沿线护路岗制作安装工程开始施工时,由于是在郑州铁路局管辖内的沿线各站施工,施工线路长,紧邻铁路线,危险系数高,面对重重困难,公司采用了建筑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制定出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列出工程项目各阶段需要达到的安全指标,按此计划逐层细化到项目部、工程部以及个人,并指定工程施工队的队长为负责人。工程开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安全实施情况汇总,查找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2008年7月当郑州铁路公安局沿线护路岗制作安装工程完工后,公司安全质量部、项目部负责人召集各工程队队长和参与工程的管理人员,对整个建筑安全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以便于后期工程参照,如此严格按PDCD模式管理这项工程,取得了无一人伤亡的好成绩。按照PDCD模式管理其他工程也都收到理想的结果。

第6篇

1.1影响质量的因素具备多样性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影响其电力工程的质量因素有很多。比如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其设计文件的详细性与正确性直接会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在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设备的运作、使用材料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时天气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需要对其施工全部环节实施严格质量控制。

1.2电力工程质量具备波动性电力工程项目与工业产品相比,因为不具备固定的生产工艺、生产线以及稳定的生产环境,而且其生产设备也不具备成套性,所以无法像工业产品那样具备稳定的生产质量。另外,电力工程因为具备不同的施工类型,所以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求标准是不相同的,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波动性。

1.3质量检查不具备拆卸性电力工程项目在完工后对其检查时,不能像其他产品与设备那样进行解体检查,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决定了电力工程必须在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的控制,以防止工程完工后质量检查的难度。

2电力工程存在的安全管理缺陷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电力工程随着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增加,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的安全事故问题,究其本质就是项目的安全和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开展电力工程工作,往往因为过度追求施工的经济效益与速度,导致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不具备健全的施工项目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对于大多数的电力施工项目来说,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其管理工作缺乏责任性与实效性,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中去,导致现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大多数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严格掌握与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给施工过程留下安全隐患。有些施工企业只重视其眼前利益,看不到安全管理会带来的长远效益,这种片面性与短视性管理观点,使得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3关于改善电力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关于改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为了确保电力工程能够在安全管理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1.1实施科学与合理的工程安全预防措施。电力工程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具体施工环节,应该使电力施工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规范化与严格化,使其操作符合技术标准与安全标准,避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与违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该使其安全生产实现管理上的完善,通过采取科学与合理的奖惩制度来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此外,应该确保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指导流程来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施工单位必须实现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以及实效性,建立电力工程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效率。实现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还必须让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参与现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掌控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通过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来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或事故。

3.1.2确保安全责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体制,以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性。通过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与权限,将其落实到他们的工作中去,以确保生产人员能够建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提出相应的要求,规范其安全操作标准。此外,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分析项目施工特点,制定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施工工作中去,以引起施工人员对安全重要性的注意。

3.2有关改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部环节,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必须控制工程施工相关环节的质量,以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2.1严格管理施工设计环节质量。在设计电力工程项目时,应该对电力市场基本需求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分析项目地点以及施工的可行性,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效益。此外,应该使项目计划的施工任务书完善,使其能够满足投资环境以及国家规划的要求,而且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必须对其具体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程序实施严格的审核,通过严格与规范的质检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2.2严格管理施工环节质量。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首先需要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在电力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的操作等。所以,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施工环节中的施工材料质量,通过设立专门的施工材料采购部门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其次,提高施工环节的质量水平还必须规范施工人员,使其操作符合相应的操作标准与操作流程,对施工人员出现的偷工减料等违纪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确保电力工程每项施工程序的质量。

3.2.3严格管理竣工环节质量。当电力工程竣工后,应该做好最后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检测电力工程的质量并对电力工程相关环节的施工资料、图纸实施有效的保管。项目质量控制人员,应该对每一项施工项目中的质量进行检查与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标准,通过掌控施工实际情况,为日后电力工程的整修与维护提供基础条件。

4结语

第7篇

1要做好建设之前的准备工作

完善项目建设的管理体系在建铁路工程是一个体系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所以,在开展工程建造之前一定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性工作,确保在建铁路施工中规避意外情况的发生,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的考虑到工程建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技术性难题,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当实际操作与原有的实际方案有冲突的时候,因为准备工作的不够完整,而感到应接不暇,遇到困难时措手不及。要想使得工程建造能够更加顺利的按照原有计划的工程和质量按期交接,就一定要将准备工作做到位,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设计人员要详细的考察施工建造工地的地形,并结合建设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和天气因素等等,多个因素进行缜密的勘探与调查,力求做出最为完备的设计方案,要将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按需求分配并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日程之中,进行分工合作,再将搜集到的具体信息,一并上传给负责工程建设的设计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系统的分析。然后再按实际的工程建设要求,对整个铁路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的运作。在建设施工之前,要将所有的技术工人进行专业的工程培训,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总结出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保证在建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建立健全铁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的制度,将各个项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分明,提高在建铁路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效率。这样在施工建造中如果发生与实际要求不符合的状况时,就可以快速的找到项目负责人,及时的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保证在建铁路项目建设的有序合理开展。

2做好企业的监控

密切各个部门的合作铁路建设的良好而平稳运行,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默契的配合。这不仅仅只是建造工人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是领导层和管理者要强化的意识问题。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其一言一行,每个决策的提出,都会对这整个工程建造的主要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使工程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领导层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员工的个人信息,并使所有的参建人员完成个人信息的等级记录档案,在建造施工之前要到工地现场做好开工建设的安全普及和工程建造中需要坚守的原则的说明。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严格的按照原则行事。及时的掌握在建铁路工程建造的实施动态和最新进展状况。对工程建造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密切的给予关注,可以利用现达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化的平台,对整个项目实施有效的操控与监督,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要迅速的将解决的方案传达给相应的负责部门,使损失达到最小化,为项目工程建造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氛围。各个工程建设部门要强化合作的意识,不仅每个部门之间要做到分工合作的明确性,各下属部门与管理者也要加强合作。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讨论和协商,切不可擅自做出主张,这种做法是对他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的极大不负责。当处理问题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要做到,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论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对整个铁路工程建设的延期时间,找到适合彼此发展的关键点,实现互利双赢的发展战略。铁路工程建设者要严格的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工程的建造与具体项目内容的实施,按时按期的完成每一个项目规定的任务标准,努力为工程的建设营造最好的工作环境,将所有的优势条件都得到有效的利用,保证在建铁路工程的建设在最初的周密计划范围内安全的运行。

二、加强我国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铁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需要依靠每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从选材到运输再到质量的把关,都需要相关人员的严格把控,所以对工作人员实施必要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一定要将责任逐级的落实到个人,并及时提出修改的措施和改正的意见,并且要对主要负责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责罚,以免重蹈覆辙,为质量安全的管理留下不必要的隐患。铁路工作的领导也要不断地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做好各个项目部门的严格把关,要将每个参建的人员进行实际有效的身份记录,保证施工人员个体的安全可靠,定期的组织各部门开展关于质量安全管理思想性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实施高效的赏罚管理制度,以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加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使铁路建设事业顺利开展和安全的进行。

2实施有效的保障支撑工作

铁路工作人员要依靠技术的支持和科学的力量,投入铁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向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迈进,逐渐形成现代化的、专业性能强大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安全的管理机制,合理的促进施工部门对质量安全的检测工作,不断的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的更新,使铁路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排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工程控制的保障性准备,减少事故的发生,为铁路运输业传递出正能量。

三、结束语

第8篇

本文作者:孟国忠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

大学生安全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制度载体、工作载体和实践载体,在制度载体方面,虽然各高校都已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但大多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不少人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仅仅是学生工作人员和保卫部门的事,其他人员基本不会参与到其中。因此,全校上下并没有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关心安全教育、人人是安全教育的参与者与实践者的良好氛围;在工作载体方面,基本上是说教的灌输的多,体验感受的少,手段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实践载体方面,过去高校安全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规、公共、人身财产安全等传统领域,随着社会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加上学生自身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许多新的教育内容不断产生,传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宏观层面看,当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应当关注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有心理安全、社交安全、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4]

调动各方力量,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建立并完善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教育。[5]校院主要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保卫人员、学生处和团委工作人员、心理咨询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既有领导的重视与关心,又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专兼职学工人员及专业教师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二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学生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每学期通过给学生家长邮寄学年小结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可以为学生家长参与到安全教育当中起到促进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让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发挥大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行动中锻炼,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而热爱学校,愿意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高校要制定科学、有效和具有特色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从制度上确保高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尤其要关注其中的困难群体,实行安全教育工作月历制,使安全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其常态化、具体化,并强化督导检查。二是大力推进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进课堂、进头脑和进宿舍,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本校的教育体系,并贯穿到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此外,还要将学生宿舍作为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时刻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三是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将其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安排相应教学时间和教学主题,尤其是要将教育重点放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并落实相应学分。加强师资建设,确保经费投入。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因此队伍建设显的尤为重要。要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以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要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师资培训,强化实践锻炼,提升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性;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涉及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是每个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对安全教育工作的考核,既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保证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经费投入,尤其是保证安全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经费。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服务学生。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全员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氛围,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工作的首位,努力实现学生的心理期望,为安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学校暂時无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真正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共同面对一些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二要加强“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事物、认识自我,正确对待生死、荣辱、苦乐等问题,从而较客观地理解、分析人生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保持开阔的胸怀,冷静妥善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保障心理行为健康发展。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一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应急演练、急救训练、经验交流等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校内,充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律学科教师、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体育教师、实验室教师、学校医务人员,以及其他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师、干部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在校外,可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指战员、法律人士、安全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等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大力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主题画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利用报纸、网络、“两课”、宣传栏、专题讲座、大型咨询会等宣传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纪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第9篇

选择合适的供电系统。TN-S的方式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电气工程供电系统一般采用此系统。TN-S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PE上,安全可靠;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专用保护线PE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因此,这个系统将专用保护线和工作零线在总电源处分开,所以零线上可以装漏保,有利于控制专有保护线的电流,且保护线安全性高。确保电压等级及安装漏电保护器。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电气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国家电力安全规范中相关的规定确定工程的安全电压等级。可根据场所特点,采用我国安全电压标准规定的交流电。对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带电线路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当使用使用42V作为电压这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人体与过高电压的直接接触出现触电事故。电气工程安装漏电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首先,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认证标志、试验装章,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安装。其次,应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结合整个电气工程的系统特点确保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与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电气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能拿工程做“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第一,施工前质量控制的要点。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及安全思想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从施工人员到服务人员都应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在加强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在提升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电气工程质量意识。在施工之前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意识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及危险事故,进而在工作过程中时刻留意安全问题并按照施工规范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以技术为基础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可以保工程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在做好技术服务和技术保障的同时实现电气工程质量的真正提升。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施工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各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有利于安全质量的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按照现行的国家电气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对于未按要求和规定施工的违规操作现象应及时控制。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在施工阶段需要注意到每个细节问题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例如,每次对进入施工场地的电气管材和线盒都要进行检查和验收与行填报登记。必须根据会审后的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档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以及工序的交接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不合格的部分一定要做好记录,严格按施工之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待合格验收后才允许后续工作的施工。

第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照国家电气工程验收标准验收施工后电气工程质量。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所用材料、电器设备、成品与半成品的品牌、型号规格、性能和施工工艺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专业规范标准。电气工程的安装过程中虽然允许一定的偏差存在但偏差要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对于电气安装工程不合格施工和操作处理要及时和准确,及时制止并进行返工处理,以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