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研究生小额论文

时间:2023-03-25 10:42:57

导语:在研究生小额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研究生小额论文

第1篇

一、调查设计与研究样本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共计10道题目,分别针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创业人数比例低的原因”、“创业优惠政策了解情况”、“创业政策获取途径”、“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创业优惠政策的效果”、“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促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最需完善的因素”、“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和“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因素”这10个方面进行了定性调查,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170份,有效问卷165份,问卷有效率为97.06%。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共165人,其中男生53人,占32.12%;女生112人,占67.88%。

二、样本分析与结论

1.样本分析

(1)在当前的就业前景下,你是否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6人选择“一定要创业”,占3.64%;有47人选择“不考虑创业”,占28.48%;有112人选择“有适合的机会就创业”,占67.88%。其中,选择“一定要创业”的6人均为男生;而选择“不考虑创业”的47人中,有39名女生,8名男生,由此可见,在112名女大学生中,有39名女学生不考虑创业,占女大学生总人数的34.82%。剩余65.18%有创业意向(包括“一定要创业”和“有适合的机会就创业”)的女大学生中,所有女生都选择“有适合的机会就创业”,没有一人选择“一定要创业”;而在84.91%有创业意向(包括“一定要创业”和“有适合的机会就创业”)的男大学生中,选择“一定要创业”的占13.33%。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在“创业意向”调查中,男生的创业意向比女生略高,但是男生创业意向的强烈度和坚定性远大于女大学生。

(2)你认为造成当前大学生创业者比例仍相对较低的最重要原因是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对造成当前大学生创业者比例相对较低的最重要原因,有65人认为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有100人认为是“创业支持环境不够好,大学生创业缺乏各个层面有效支持”,男大学生的选项趋于平均,分别为28人和25人,而女大学生更多的将原因归为“创业支持环境不够好,大学生创业缺乏各个层面有效支持”。由此看出,女大学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对创业环境的依赖性高于男大学生。

(3)你是否了解北京市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对当前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所了解的共有52人(包括“很了解”和“有一点了解”),“不了解”的有113人,占总人数的68.48%;其中,“很了解”的3人中,有2名女生,占总人数的1.79%;1名男生,占总人数的1.89%;“有一点了解”的49人中,有27名女生,占总人数的24.11%;22名男生,占总人数的41.51%。从该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中,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对目前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人数比例更高。

(4)你已了解的创业政策是从什么途径获取的(多选)

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所了解的52人中,他们的获取途径主要来自这5个方面,其中网络占57.69%;学校老师占32.69%;校园讲座占30.77%;报纸、杂志占34.62%;其他(朋友交流)占7.69%。由此可见,网络是目前大学生获取创业政策运用最多的途径,而学校老师与校园讲座也是宣传优惠政策的一种有效途径与方式;相关报纸、杂志的信息输出,也是一种有效的渠道。

(5)你认为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中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哪个更有利于创业者

有23.03%的同学认为“免征税费”更有利于创业者,48.48%的同学认为“创业贷款”更有利于创业者,而选择两者同样有利的有28.48%。从该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更愿意政府提供小额贷款这种扶持方式来帮助自己创业,她们认为“创业贷款”的扶持力度比免征税费更大。

(6)你认为当前的北京市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是否有作用

几乎都选择“作用不明显”,占了总人数的80%;选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15.15%;选择“没任何作用”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4.85%。从该结果看出,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创业政策感觉作用不明显,即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没有很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完成自主创业。

(7)你认为国家或北京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帮助不大的原因

选择“门槛还是太高,机构贯彻不扎实”的有95人,占总人数的57.58%;选择“宣传不够,大家都不甚了解”的有70人,占总人数的42.42%。从该结果看出,这两项原因的人数差别不大,均是目前创业扶持政策帮助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8)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的完善,更易促使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被调查大学生从最重要 最不重要依次排序的因素是:创业机会、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社会关系(含家庭支持)、经验积累、创业培训(免费)、创业环境、创业信息(见表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促使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因素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最多的是“创业机会”(37人),即创业机会的完善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次是“创业环境”(32人);排在第二位最多的是“创业机会”(32人) ,其次是“创业资金”(29人);排在第三位最多的是“创业机会”(32人),其次是“创业资金”(31人)。总体看来,下列因素的完善能够促使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创业机会、创业资金、创业环境。(9)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更易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障碍或困难

被调查大学生从最重要 最不重要依次排序的因素是:创业机会、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社会关系(含家庭支持)、经验积累、创业培训(免费)、创业环境、创业信息(见表2)。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障碍或困难的因素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最多的是“创业资金”(62人),其次是“创业机会”(37人);排在第二位最多的是“创业资金”(34人),其次是“创业机会”(28人);排在第三位最多的是“创业环境”(31人),其次是“创业资金”和“创业机会”(均19人)。总体看来,能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障碍或困难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创业环境。

(10)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是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

被调查大学生从最重要 最不重要依次排序的因素是:创业机会、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社会关系(含家庭支持)、经验积累、创业培训(免费)、创业环境、创业信息(见表3)。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因素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最多的是“创业资金”(46人),其次是“创业机会”(33人);排在第二位最多的是“创业资金”(29人),其次是“创业机会”(28人);排在第三位最多的还是“创业环境”(34人),其次是“创业机会”(32人)。总体看来,目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最需要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创业环境。

2.研究结论

第一,目前北京市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比例较高,本论文持有数据为65.18%。这说明在大学四年的这个阶段,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还是非常高,但最终能否坚持进入创业实施阶段,还需另作研究证实,分析原因。第二,针对目前造成女大学生创业者比例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支持环境不够好,大学生创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支持。通过实证调查,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选择该原因作为最重要的原因,本论文持有数据为66.96%。第三,北京市女大学生对现阶段实行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度偏低,多半女大学生不了解该项政策,本论文持有数据为74.10%。第四,大学生对创业政策获取的途径较多,网络、学校老师、校园讲座、报纸和杂志等都是获取政策的有效途径。第五,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中,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相比较,大学生更愿意用小额贷款来帮助自己创业,本论文持有数据48.48%。第六,当前较多大学生认为北京市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作用不明显,本论文持有数据位80%;且作用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宣传不够,大家不甚了解;二是门槛还是太高,机构贯彻不扎实。第七,通过本次调查得出,“创业机会”的完善,更易促使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创业资金”是目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和困难;“创业资金”是大学生现阶段自主创业最需要的。

三、扶助女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应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加强贯彻落实具体政策当地政府和各大院校重点宣传并推广创业政策和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使想创业的同学能够熟知信息,并坚定自己的创业信念。即使现在不准备创业的同学也能够了解相关信息,最终使创业优惠政策能够普及并切实运用在大学生创业当中,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进入创业环节,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

2.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目前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注册优惠、税收优惠和小额贷款优惠三方面。为了加大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国家和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强“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这三方面的扶持政策,如“创业资金”方面可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或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对不同的创业项目有针对性的做不同的优惠程度。在“创业机会”方面除了企业注册优惠政策外,还可开设一些其他的扶持政策,如可以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带创业”的模式,让正在创业的成功人士在为期2年内,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性和具体性的指导与帮助,带领她们顺利地从“学生”向“创业者”转变,以更好的适应创业的新环境。

3.在“创业环境”方面

应创建相对稳定的环境来接收新一批的创业者,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地开展创业项目,这将有益于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曹润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给研究[N].中国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

[2]刘兰剑,温晓兰.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体系研究[N].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1)

[3]童有文.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N].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魏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J].税务研究,2009(6)

[5]徐小洲,叶映华.大学生创业认知影响因素与调整策略J].教育研究,2010(6)

[6]张静.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对策分析[J].教育时空,2010(1)

[7]陈成文.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8]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9]孟晋霞.大学生创业政策需求和政策评价调查[J].区域,2010(1)

[10]李红萍.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1(1)

[11]胡珍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2011(1)

[12]杨主泉.管理类大学生对创业认知的调查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8)

第2篇

【关键词】P2P网贷 信贷风险 Logit回归

P2P网贷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借贷模式,但是随着P2P网贷的发展,信誉问题随之而来。其中,缺乏专业的平台信审程序是造成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拟从个人客户的基本信息、个人客户的贷款记录、个人客户的还贷记录等资料中选取影响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能力的指标,尝试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地,采集人人贷、宜信、红岭创投、拍拍贷、有利网五家P2P平台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评价起到一定的决策支持作用。

一、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在Logit回归中,只需建立以logit(P)为因变量,建立包含p个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 (1)

其中,X=(X1X2……Xp)T为p维向量,β=(β1β2……βp)为待求的系数。

这就是Logistic回归模型。由(1)可推导出:

■ (2)

■ (3)

已知本文Y∈(0,1),现定义Yi=1为第i个客户按时还款,Yi=0为第i个客户违约,在Logistic回归中本文定义P为客户按时还款的概率,即■。

二、建立Logit回归模型

(一)模型指标的选取

指标变量的信息需要涵盖个人客户三个方面的信息:个人客户的基本信息、个人客户的贷款记录、个人客户的还贷记录。本文选择10项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本文的评价指标变量,并建立个人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本文对指标进行了分类、赋值,如表1。

表1 指标分述

本文将原始数据经过赋值处理后,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t回归处理,运用逐步向前回归方法来筛选对因变量影响最显著的变量,将其纳入模型。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工作年限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其数值越大,该客户还款的概率就越大。工作年限是反映客户工作经验积累的一个指标,工作时间越长,拥有的资产会多一些,违约的概率越小,反之,违约概率较大,即工作时间较短的客户违约风险大于工作年限长的客户,因此其违约的概率也相应提升。

年收入范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是否违约呈现出正相关。收入情况直接决定了借款人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收入越高,选择诚信的可能性就越大,还款能力越强,违约的几率也就越低。这也与实际状况相符,高收入人群往往能够更快地还清贷款。

近半年信用卡逾期次数、近半年贷款逾期次数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客户信用以及经济状况的指标,本文之所以选择近半年为时间段是因为P2P小额贷款是面对个人以及一些小型企业进行的小额、短期的借贷活动,近半年的各种信用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客户近期的经济状况、信用状况,以及未来短期时间内的还款能力。二者都与是否违约呈现出负相关,即逾期次翟蕉啵信用状况越差,违约的可能性也相应的提高。

将相应的参数代入到模型中可得:

根据式(2)或者(3)即可得出客户相应的还款概率P。选取样本中的一组数字举例来说,X6=0.8,X7=0.8,X9=0,X10=1,即可得出logit(P)=3.5906,进而得出■,即还款概率为97.32%。

(二)模型检验

通过向前逐步回归,得到的分类预测结果。由此可以看出,该回归对于个人信用风险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对于参与检验的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9.2%。在最后一步的回归中,未偿还贷款的29个样本,21个预测结果为违约,8个被误测为不违约,准确率达到了72.4%。在按时还款的91个样本中,86个准确预测,5个被误测违约,准确率达到了94.5%。易知,运用Logit回归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助构建个人信用风险评价的Logit回归模型,基于五家P2P平台的120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工作年限、年收入、近半年信用卡逾期次数、近半年贷款逾期次数指标在反映个人信用风险状况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于是否违约的样本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72.4%、94.5%,并且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9.2%,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事实上影响客户能否按时还款的因素还有很多,除了一些能够量化的因素之外,客户本身的道德品质更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今后的研究如能添加对一些非量化因素的考量,势必能为P2P网贷信用风险的评价、预测以及后续的风险响应和规避等勾勒出一幅完美的图景。

参考文献

[1]陈为民,马超群,马林.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10,(1):98-101.

[2]王继晖,李成.网络借贷模式下反洗钱风险分析与应对.[J].金融与经济,2011.(9):9-11.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负的社会责任。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都明确提出,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浙江大学光电系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的基本概况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活动由四个层次的科研训练项目组成,分别是校、院(系)两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简称省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简称国创),常统称为四级SRTP。校系两级SRTP主要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每个项目有小额经费资助,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或自主进行科研探索,覆盖面较广。期望通过国创项目的实施,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并以此推行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而省创则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期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发现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省创和国创项目主要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要求学生具有校系级SRTP经历,同时资助经费额度也有较大幅度增加,要求学生对课题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形式也更加多样丰富。

浙江大学光电系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为学生构建科技实践创新平台,完善四级科研训练计划体系,确保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近五年四级SRTP立项情况如表1所示。

然而随着科研训练计划规模的扩大和学生参与率的增长,尽管经费投入得到增加,但是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组织开展好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使学生在该项活动中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达到设立SRTP的目的,是教学管理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成效的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自主性还有待提高

历届SRTP的实施过程来看,由于参与SRTP的主要是本科二年级学生,而他们此时尚未接触太多专业课程,较难自主提出课题,因此光电系的SRTP绝大多数来源于教师立项,即使立项负责人为学生的项目也通常是学生向老师“索要”而得到的项目,真正由学生自行立项的项目很少。学生虽然有激情和兴趣,但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不知道从何下手确定课题。

(二)科研训练过程管理有待完善

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参加科研活动都是追随大流或者根据兴趣,立项后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不成熟,并且放弃项目或结题结果不合格的后果仅仅是拿不到第二课堂学分,没有其他任何约束。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半途而废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SRTP总是会被其他感兴趣或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所替代。

(三)学校激励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

校院两级管理的职责不够明晰,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仍需完善。由于大多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因此会出现教师疏于指导的情况;进而造成在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等环节暴露较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给评委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然而目前,对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均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使得部分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也使得参与学生缺乏开展深入研究的外在保障。

三、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SRTP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增强学术意识和科研素质

建议将学生的科研训练活动融入导师的课题组中,课题组有关的学术活动也应积极将学生容纳进来,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与导师、研究生接触,充分感受研究团队的学术氛围,也能让学生及时得到科研上的指导,并且还能让学生对整个课题的背景、研究方向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更能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动力。同时,指导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项目结果进行成果转化,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或者专利申请,以此增强学生的科研素质。

(二)加强学校配套保障,健全科研训练管理机制

(1)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院(系)两级职能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学校统一的基本管理方法基础上,院系负责项目的条件保障和过程管理,进而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汇报交流、总结表彰、学分认定、成果汇总等一体的运行管理体系。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在大背景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应降低求职要求、勇于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继续教育深造等多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来源于/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

[3]杨泰.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学位论文.

第5篇

作者简介:彭惠(1969-), 女,教授,湖南长沙人,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金融和区域经济;孙敏(1989-),女,研究生,山东莱芜人,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金融和区域经济。

摘要:建立了店铺商品选择和迁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抽样淘宝店铺交易情况的追踪数据采集和调查问卷,进一步分析了我国C2C市场中店铺经营的商品类型转换规律,及其带来的诚信表现的规律性变化。鉴于店铺商品类型转换会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市场混乱,提出交易平台应增加市场分析和新店铺在选择商品上的引导,并应在信用评级中对商品类型加以细分。

关键词:C2C;商品类型;诚信;空间迁移

中图分类号:F7246;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05-05

Sellers’ Selection, Conversion and Space

Migration of Integrity of Commodity in C2C Market

PENG Hui, SUN Min

(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set up selection and migration theory model , and analyses the conversion rules in C2C ecommerce market based on the transactions data of some shops in taobao, and the regularity of integrity change it brings.As the commodity type conversion will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even lead to the market confusion .It also makes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market analysis and the guidance of new shops in choosing commodities in trading platform, and further subdividing the commodity type in credit rating.

Key words: C2C; commodity type; integrity; space migration

1引言

近年来C2C市场发展迅猛,经营商品类型不断增加,但不同商品类型的销售情况及市场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往文献对于C2C市场中商品类型的研究不多,大多是关于经营初期如何选择正确的商品类型,店主一方面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网上销售的特点,选择一些既符合自己个性又满足网上销售的行业和商品[1];要确定有网上竞争力的商品作为自己的主力产品[2];选择网上销售适合度高的产品[3],适合网上开店的产品包括:首饰、数码产品、电脑、手机、服装、男士用品、成人用品、化妆品、保健品、体育和旅游用品[4]。

已有文献分析商品类型的特性决定信息不对称程度、欺诈的收益和成本、买家对诚信的感知和对欺诈的耐受能力,从而促使卖家做出不同的诚信选择[5]。但并没有涉及店铺在经营商品类型选择上的动态性及商品类型转换所带来的诚信变化。对于C2C市场中商品类型之间的差异及其给卖家诚信带来的影响缺乏全面细致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2C2C市场卖家的商品类型选择及迁移模型

2.1商品类型选择模型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C2C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多,选择正确的商品类型是店家开店成功的关键因素。21世纪的营销难度之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适合度方面的尖锐分歧[6],所以卖家要充分把握好买家网上购物的心理,以选择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便利和实惠且能达到自身销售目的的商品。店铺选择商品类型主要考虑的因素可以分为前提因素和利益因素两大类。其中前提因素包括:

(1)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店主可以采取专业化的相对创新策略[1],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提高专业程度,发挥特长,成为销售同种商品类型中的佼佼者。

(2)市场进入的资金门槛或启动资金要求。不同商品所要求的启动资金和所承受风险不同,卖家应按照自己的资金现状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商品类型。

(3)市场进入的资信门槛。某些商品,店铺需要达到一定的等级才能获得消费者信任,店铺才容易获得交易机会。

利益因素包括:

(1)商品相对于市场的差异化程度。物以稀为贵,选择少见的、别处买不到的产品自然占有市场优势。卖家的初始吸引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卖家的经营才能、个人魅力等,另一方面来源于卖家所经营产品的固有吸引力。同质化很高的商品类别如电话卡,其产品固有吸引力较小;而女装等差异化很大的产品带来的吸引力则相对较大[7]。

(2)网上销售适合度。网络商品适合度可以根据商品(服务)标准化特性、购买体验度、购买者对网上购物的态度三个标准进行判断[3]。

(3)潜在交易频次和市场潜力。这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市场的总体容量及容量的增长空间,二是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店铺要考虑所要进入市场中已有店家的情况。

(4)库存管理问题。有些商品不易保管如大型家具,有些商品如食品保质期短。

(5)进货渠道及进货成本。稳定方便的进货渠道可为卖家节省进货成本。采用成本领先策略,利用地区价格差异和商品渠道差异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6)价格空间。结合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商品的利润空间,有助于卖家获得最大收益。

综上,得到店铺的商品类型模型(见图1)。店铺综合考虑以上9个因素,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商品。

2.2商品类型转换模型

商品类型转换是指卖家有意识地转换所经营商品的类型,这是电子商务卖家空间迁移的一种模式。结合市场调查发现,导致转换的原因如下:

(1)初期选择失误。由于初期卖家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及对市场的理性判断,在选择所经营商品类型时会出现差错,这就导致在店家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转换经营商品类型的情况。

(2)交易机会的动态性。由于消费者的心理作用及风险感知的影响,不同信用等级的卖家即便经营同种商品类型,其交易机会也会不同。通常而言,随着等级的升高,店铺的交易机会也会随着提高。因此,卖家在经营达到不同等级时可以考虑转换到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商品类型。

(3)卖家经营策略。即交易者在经营初期就做好规划,在适当的时机转换商品类型。例如:先经营易得好评且流通性好的商品,积累到一定的信用等级后,转换到利润相对较高的商品类型。

(4)市场变化。卖家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某些产品被淘汰或者大受追捧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卖家转换所经营商品类型。

(5)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某些商品的价格、货源、销售渠道等,迫使卖家转换商品类型。

3商品类型转换及其对诚信水平的影响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所花费时间、精力和最后的信用评价耐心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一般便利品,消费者购买时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较小,往往按照购买经验或习惯选购。如果商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购买的风险增加,消费者则愿付出更大努力。这导致各种商品类型的交易数量不同,从而导致信用等级的差别。由于付出努力的不同,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也不同,进而导致最后评价的不公平。

因此当店家转换所经营商品类型时其诚信度也会发生迁移,诚信空间迁移的情况与迁移前后所经营商品的类型密切相关。

3.1数据选择和模拟方法

在对卖家商品类型转换及诚信空间迁移的研究中,本文将转换分为虚拟与非虚拟之间、非虚拟之间两种情况。转换情况以各种商品类型所占比例进行刻画。在研究诚信度的变化过程中,以好评率为指标进行研究。

3.1.1虚拟与非虚拟之间的转换

对虚拟商品与非虚拟商品之间转换的情况,采用将已有数据切割的办法进行研究,首先于2012年6月7日在淘宝网随机选取同时经营虚拟和非虚拟商品的店家60家,将交易记录追溯到2011年9月7日,每3个月为一个时段,共3个时段。分别查出各个时段的虚拟和非虚拟商品数量、好评数、中评数、差评数。求出每个时期的虚拟占比、非虚拟占比,虚拟好评率和非虚拟好评率,最终得到26组有效数据。按照淘宝评价体系中的分类,把非虚拟商品分为服饰鞋包、珠宝配饰、家居用品、运动户外、母婴、书籍音像、3C数码、食品、美容护理、玩乐收藏、家装家饰,其他行业,分别赋值1~11和0。数据情况如表1。表1虚拟商品店铺情况

店铺信用

等级各期主

营商品2011.9~2011.122011.12~2012.32012.3~2012.6虚拟

占比虚拟

好评率非虚拟

好评率虚拟

占比虚拟

好评率非虚拟

好评率虚拟

占比虚拟

好评率非虚拟

好评率14钻9,9,9001003010010033.33310010024钻4,1,1010010094.89510010091.19599.3110033钻7,7,74.14410010012.8951001000.53810010045钻9,9,98.69610097.179.13710098.3249.58910095.45553钻7,7,710.61510099.37519.51210099.2428.77210098.07763钻4,4,112.510010031.81810010073.10910010072钻10,1,1013.63610010055.78910010024.56110010081钻9,1,118.7510095.3854.61510098.38759.09192.30810091钻2,1,128.51710010085.71410010063.636100100101钻4,1,433.33310010093.103100500100100111钻11,1,138.46210087.55010010050100100122钻7,7,742.10510095.4553.031001004100100133心1,10,106592.30810036.84210010040100100142冠1,1,168.60899.52897.93852.12810010078.57195.45583.333151钻1,1,181.81888.88910094.1181001001001000161钻1,1,794.20310010073.91398.52910025100100172钻1,1,1100100010096094.68399.275100183心1,1,910010006010010035100100192心1,1,11001000901001001001000203冠1,1,1100100055.5569010088100100214心1,11,11100100100410010000100224钻1,1,1100100097.8261001001001000232钻1,1,1100100098.93698.92510094.82898.182100243钻1,1,11100100099.12399.4110098.14899.371100251钻1,11,110010006.66710010081.429100100261钻1,1,110099.18707510094.44473.913100100从表1得出:

(1)店铺倾向于先经营虚拟,随后加入非虚拟商品经营的销售模式。26家店铺中,有9家店铺的虚拟比例有增加的趋势,17家有减少趋势,其中10家初始的虚拟占比是100%,随着店铺经营时间的增加,店铺逐渐加入并增加非虚拟商品的经营。

(2)店铺主营商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6家店铺中,第一时间段主营虚拟商品的有14家,主营非虚拟商品的有12家。在后两个阶段,主营虚拟商品的店家中有6家转为非虚拟商品,主营非虚拟商品的店家有4家转为虚拟商品。通过调查得知,前者主要是考虑成本和营销问题,后者大多是因为起初店家的信用等级不高,影响店家的销售,转而主营虚拟商品以积累信用积分,提高信用等级。

(3)虚拟比例与店铺等级具有相关关系。两个皇冠等级店铺的虚拟比例一直很高,且在过去的3个时间段中都经历了虚拟比例先减小后增加的过程。20家钻级店铺虚拟比例的变化情况各异,其中8家店铺的虚拟比例相对较低,12家较高,虚拟比例较小的有增加趋势。心级店铺起初虚拟比例都很大,在最后一个时间段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虚拟比例继续增大,第二种是虚拟比例减小。前者考虑到现在信用积分不是很高,想要乘胜追击,利用虚拟商品的特点继续提高自己的信用积分;后者认为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虽然积分不是很高,但已慢慢进入正轨,增加实物商品的比例以提高收益。

(4)虚拟商品比较容易得好评。26家店铺中有11家虚拟商品在3个时期的好评率都为100%。

(5)虚拟好评率大于非虚拟好评率,但随时间两者差异缩小。在搜集数据的3个时间段中,共有28次搜集到的店铺的虚拟好评率大于非虚拟好评率,有37次两者相等,有13次前者小于后者。同时发现在第一阶段虚拟好评率大于非虚拟好评率的店铺远大于后面两种情况,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虚拟好评率大于非虚拟好评率和非虚拟好评率大于虚拟好评率的店铺数趋于相等。说明虚拟商品易获好评,并揭示了非虚拟商品好评率与虚拟商品占比之间的一般规律以及虚拟好评率和非虚拟好评率的变化规律。

数据表明,在虚拟与非虚拟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迁移规律,在所经营商品类型的选择上可以依据以上规律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经营模式。

3.1.2非虚拟商品之间的转换

在研究非虚拟商品之间的空间迁移和诚信空间迁移过程中,本文采取调查问卷方式,于2012年5月面向淘宝卖家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通过问卷分析,对卖家在非虚拟商品之间的转换以及其引起的信用空间迁移有了初步了解。

(1)非虚拟卖家转换商品类型现象普遍存在。有2222%的卖家转换过或考虑过转换所经营商品类型,不同卖家所选择的目标商品类型不尽相同。其中转换到服饰鞋包和珠宝配饰的较多。

(2)转换商品类型与卖家等级有关。有75%的卖家转换后的商品类型相对易得好评,而且卖家都为钻级卖家。25%相对难得好评,只有3333%为钻级卖家,其余为冠级卖家。833%的卖家转换成价格较高的商品,其余转换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与卖家评级无明显关系。25%的卖家转换的商品更加大众化,83%转换前后其普遍性相差不大,剩余667%则转换为较特殊产品。钻级及以下卖家倾向于转换成更加大众化的商品,而冠级则普遍转换为特殊化商品。

(3)卖家好评率的变化与转换前后商品类型有关。转换商品类型后25%的卖家好评率略微变差,这些卖家转换后的商品类型价格变高,得好评较难且商品趋于特殊化,其中6667%是冠级卖家。417%略微变好,333%明显变好,好评率增加的卖家都为钻级及心级卖家。

3.2调查结果和实证分析

假设卖家成长顺利且达到一定的信用水平,综合虚拟商品与实物商品之间的迁移和实物商品之间的迁移情况,得出四大迁移规律:

第一,倾向于从虚拟商品到实物商品迁移。

虚拟商品交易及时性强、不需要物流配送、金额小、产品同质化程度较大等特点使得刚开店的卖家倾向于经营这种风险小、信用累积速度快的商品,随着信用等级的增加,为了增加利润卖家开始转而从事实物商品的经营。

第二,倾向于信用不敏感商品到信用敏感商品迁移。

由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信用敏感程度不同,新进入的卖家经营消费者信用不敏感的商品,等积累到一定信用程度再经营信用敏感类商品。

第三,倾向于小额产品到大额产品转变。

由于现行信用评级制度对金额没有设置权重,使得新卖家为了快速积累信用采取先小额、高交易量商品经营,进而涉足大额、高利润的商品。

第四,倾向于大众化产品到特种产品转变。

大多卖家开始选择大众化交易量高的商品,这主要与他们信用等级低、经营时间短、经验不足等有关,随着等级、经验的积累,开始经营特种产品,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更持久的发展。

上述规律是在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存在的迁移规律,但是在卖家成长不顺利的情况下,还存在其他的迁移规律。比如:由实物商品向虚拟商品迁移。这是由于个别店家的心理情况变化和资本情况造成的,但是店铺最终会趋于上述一般规律。由于商品特性的不同,卖家在发生上述转换时,其整体好评率会出现震荡,大部分卖家面临好评率的降低,店铺进入调整期和适应期。

3.3对实证结果的理论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迁移规律不仅可以为卖家所用,使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C2C市场的运营规律,还可以为市场所利用,使市场得到优化。

在卖家进入C2C市场初期,首先要考虑的是店铺的资本问题和成长问题,前者需要卖家选择进入门槛低、周转资金快的商品,后者需要选择成交量大、易得好评的商品,而虚拟商品正好符合这些要求。随着时间的积累,再而考虑到经营利润、市场变化等因素,在获得足够的客户和交易的基础上转而经营利润空间更高的实物商品。因此首先选择经营虚拟商品,随即逐渐加入非虚拟商品的经营是店家可以考虑的模式。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卖家可以选择经营虚拟商品以积累信用,经营非虚拟商品以提高利润的方式,双管齐下,以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在经营过程中,店家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商品的交易特性来提高自己的交易量和信用等级。有些店家选择由信用不敏感商品转移到信用敏感商品,也是考虑到初期买家对店铺的接受程度不高,必须要先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由于商品特性不同,迁移后店铺信用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此时店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用等级,买家也对店铺有了很高的信任度。店家选择由小额产品转移到大额产品时,最主要还是考虑到资本问题和信誉积累问题,经营小额产品所需资本较小,而且对于小额产品,消费者的预期较低,对产品质量严格追究的几率较小,因此比较容易获得好评。由大众化产品到特种产品迁移的店家主要是考虑到产品的销路问题,C2C市场中店家无数,要让消费者接受并不容易,消费者在选择大众产品时对店铺的要求会放松,在积累客户量后经营特种商品,发展店铺的个性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卖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经营战略。

对于C2C市场来说,各种商品得好评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了信息不对称。所以,网站也应该对店家转移经营商品类型的现象进行关注,不断使市场得到优化。

4电子商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C2C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转换商品类型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加深了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C2C市场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

(1)缺乏市场细分。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诚信是有条件的,不同商品类型的诚信是有差异的,消费者希望了解商品的准确信息。现用评价体系中不同的商品类型采取相同的评级方法,且店铺的信用等级是对店铺不同商品类型评分简单的累加,没有针对各种商品类型提出不同的评价规则。

(2)没有对商品金额设计权重。商品价格的不同对其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购买价格高的商品时买家付出的努力大,对商品的期望高,与价格低的商品相比,同样评价所反应的满意度更高。

(3)信誉积累问题。C2C市场(除拍拍网)中转换商品类型后卖家信誉会得到积累,使得卖家有空可钻。卖家信用等级并不能反应当前卖家信用。

C2C市场评价体系存在问题造成的影响:

(1)消费者受损。如果店铺有意利用评价体系的缺陷转换商品类型以达到销售目的,买家在选择商品时就不能准确了解目标商品信息,使其利益受到损失。

(2)市场混乱。从整个市场来看,如果卖家都采取恶意转换商品类型的措施,卖家的信用等级不能准确反映商品情况,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柠檬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则会导致市场混乱。

5结论与建议

店铺经营商品的类型对其生存至关重要,本文除了对在创业初期如何选择商品类型及在经营过程中如何迁移商品类型进行详细阐述外,还得出以下结论:1.卖家在经营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及自身需要有计划地转换商品类型,但不提倡恶意转换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2.先经营虚拟物品再逐渐加入实物商品的销售是卖家可以重点考虑的销售模式;3.卖家转换商品类型的同时会造成其诚信的空间迁移,且迁移情况与商品类型密切相关;4.卖家在转换商品类型时要充分考虑其对诚信的影响,可借以提高店铺的诚信水平,也可以利用规律规避其对诚信的负面影响。

针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卖家提出以下建议:

(1)初生期卖家要慎重选择商品类型。卖家需要在考虑选择模型所述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商品类型转换规律选择虚拟商品、信用不敏感商品、小额商品或者大众化商品,积累信用积分,以促进店铺起步。

(2)成长期卖家要扩大所经营商品类型内所含商品种类。处于成长期的卖家已经积累一定的资本、信用积分和客户源,可以逐步增加同种商品类型中相对大额的商品或特殊化的商品,以扩大客户群,进一步提高交易量。

(3)成熟期卖家要增加经营其他商品类型。成熟期的卖家在原有商品类型中发展已趋于饱和,卖家可以增加经营利润高、大额、特殊化的商品,增加所经营商品类型以突破发展瓶颈。

(4)衰退期卖家要完全转换商品类型。网上卖家走上衰退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所经营商品类型处于衰退期,除了挖掘产品的新潜力外,卖家应该考虑及时退出,转换商品类型。

以上是针对一般卖家提出的建议,卖家也应考虑自身的特殊情况。

针对交易平台在商品类型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商品类型的数量化分析。卖家的多少反应平台的发展情况,在平台内设置板块增加各种商品类型的数据量化分析以及对卖家选择商品类型的建议,帮助卖家进入C2C市场,不仅可以吸引卖家进入还能减少卖家的孕育时间。

(2)评价体系区分商品类型并加入价格权重。交易市场在评价体系的设置上应该考虑商品类型的区别,并且加入对价格的考虑,使其能够公平公正地体现消费者的意向,也能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准确信息。

(3)转换商品类型后信用不应累积。卖家在转换商品类型后,信用等级不能代表卖家现在的信用度,信用等级应该能明确反应商品类型转换情况和各商品类型的信用情况。

(4)完善机制。应该在体制上完善用户审核机制、物品鉴定机制、反馈机制、保险机制等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欺诈行为,维护C2C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之宏,钟利红.浅谈网上开店的商品选择问题[J].当代经济,2008(8):52-53.

[2]谢娟.个人网上开店进货渠道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0(15):73-74.

[3]徐晓辉,陈剑. 关于产品电子商务匹配度的研究[J] . 南开管理评论, 2000(4):71-74.

[4]胡坤.适合网上开店的10大商品[J].电子商务世界,2005(9):52-55.

[5]彭惠,吴洪.诚信的条件——C2C电子商务市场中卖家诚信度对商品特性的依赖[J].管理世界,2011(4):182-183.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有所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及家长的深切关注。是什么因素阻碍着大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在严峻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该怎么做,本文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南此带来。特别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正由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的转变。大学生高度竞争的就业环境已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程度。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1.政策性障碍。为充分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双向自由选择与自主择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强调: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就业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克分就业。但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种种障碍。一是指标性限制。按国家宏观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有主的双向性选择。但现实情况是高校仍然有派遣毕业生到一些地区或跨省的指标限制:一些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接收大学毕业也需要进人指标,否则档案和户口就难以落实。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跨省流动受到较大限制。二是派遣时限性限制。国家政策已作出明确规定:大学生毕业两年可由学校保留档案。但在实际派遣过程中,不少地方规定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完年就不再办理接收.这就导致一些即便是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因超过派遣的时限要求而不能够派遣,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三是制度性限制。当前,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去充实公务员和教师队伍。但一旦毕业生选择去这些地方工作,其户口、档案必然随本人转到工作地。再要流动户口、档案势必遇到障碍。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其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城市上学还得交数量可观的借读费。因而望而却步。

2.机制性障碍。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如一些中、小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的限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要不到想要的毕业生,特别是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一方面急需引进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方面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毕业生的派遣、落户、进档案问题而招不到人。据统计。2002年就业毕业生中,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的为31.6%;到国有企业的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的为26.2%;其他就业的为1O.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o%。这种实际的走向与需求的状况矛盾表明,用人体制的机制性障碍必然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3.观念性障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养成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能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现象,即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的单位。而广大的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则不屑一顾。笔者注意到,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2000年月1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香,基本结论是:一是择业地点集中,比如上海为多数人首选就业地;二是择业单位偏向“全民所有制,选择行歧、事业单位的人过半;三是“自己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择业标准;四是“工资收入”成为重要的择业条件:五是单位发展前嵛也成为择业的条件之一‘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进人观念同样存在误区。普遍存在重学历、重名校、讲专业的心态,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便达85%,而一些部门、地方性性高校相比就不高,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也高于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当年研究生供需比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1:0.4。

4.结构性障碍。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整个高教体制也必然走向市场化。否则,往往容易造成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的错位矛盾。突出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就是受传统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即便是一再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往往陷入“干校一致、万人一面”的尴尬境地。

上述四方面的障碍性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问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层次之间、院校之间、专业之间、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各个层面性的差距。

从层次差距上看,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层次类型之间,就业的机率相差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一次率就业达99%以上,本科学历的一次就业率约为95%。而高职(专科)学历的一次性就业率不到60%.这至少表明.当前在我国的“买方市场”。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和现象占有较大的优势。

从院校差距上看。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地方所属院校。一些“211”工程院校的就业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99%。这表明,国内一流或名牌大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明显占据优势。当然,在一些地方甚至地区所属高校中,也会因特色鲜明而出现毕业生供需旺盛的现象,但这与这些高校在校生的绝对数相比。显然还很不相称。

从专业差距上看。社会的需求是重要的导向器。在激剧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可以看到,一些应用性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与通讯、应用数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外语类专业呈现供求两旺的态势。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学、建筑工程、生物类、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新型建筑设计等专业。也在逐渐升温之中。而一些短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毕业生,社会需求相对较少。这表明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改造与调整,是高校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的一项迫切的课题。

至于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及学生个人之问的就业差距,正如前文所述,是全社会和大学生及就业观念偏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必将随着礼会就业制度、机制、观念的变革而逐年调整。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有针对性地川改革的办法采取扶持政策如:国家和地方共同设立大学生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鼓励大生创业。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升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还有就是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同时,国家每年安排专科经费补贴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村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再有就是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采取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办法.解除大学生从事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这些政策和措施,无疑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广廿J题,拓展了思路,拓宽了渠道,其成效有日共睹。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积极稳妥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也正在逐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推进。但面对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笔者认为当前应强化以下几点工作:

1.要强化信息的网络服务。切实利用方便快捷且信息容量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本年度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本校相关专业及毕业生的需要信息和基本要求;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年度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特别是本校所处类型及各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的要求及相关倾斜政策。再就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和使用意图,以便毕业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情及有关就业洽谈的信息。

2.要强化推荐的中介式服务。注重引入市场中介服务的模式,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推荐方式,如网上信息,专场就业洽淡.区域固定场所设置,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以及跟踪反馈就业状况等。在积极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摸清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能力、技能等各种素质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课程设置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讯。

3.要强化指导的教育。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编写专业指导教材,派遣专业指导教师办法,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技能的指导。以切实扭转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不完善,指导渠道过于单一”的局面。

第7篇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学科的交融与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健康成长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分析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对170多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原创性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有76人,占总数的44.2%,有48项原创性成果涉及其他学科体系,占总获奖次数的53%。最典型的事例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涉及到4位作者,其中2位是物理学家,l位是化学家,1位是生物学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成果。美国加州大学钱永健(RogerY.Tsien)教授,具有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他在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多色荧光蛋白方面的出色工作使得他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工作若没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是很难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多学科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推理模式进行研究,常常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做好学科交叉,首先必须要认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所谓交叉研究是指以研究团队为基础开展的科研活动,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团队为整体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起挑战。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研究中每个人都要负责涉及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每个人对最终的研究成果都负有责任。实际上,交叉学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多现在的学科也是由过去的交叉学科发展而来的,如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材料学;生命、医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医学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人研究的需求。如生命与医学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医学科学本身的需要,如生命体海量数据的产生迫切需要定量化分析方法、手段;第二是基础和应用科学的拓展,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新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追求等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和开展交叉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探讨促进交叉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进一步推动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

1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现状

其他学科与生命、医学科学的交叉,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目前正在经历从Bi。一X到X一Bi。的转变。前者(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注重将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对象作为一种特殊介质,研究其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规律(其重心是X)。后者(如物理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数学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等)则强调将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认识特定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的定量规律(其重心是Bio)。应用科学与生命及医学科学的交叉集中反映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ealEngineering,BME)这一交叉学科。其中基于电子电气工程的(EE一Based)BME涉及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以及放射医学等;基于化学工程的(ChE一Based)BME涉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以及纳米生物学与纳米医学;基于机械工程的(ME-Based)BME涉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人工器官以及仿生学等等。

当前生命及医学科学领域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正在呈现以下新的特点:(l)来自于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者在所感兴趣的特定生物学问题上的知识积累逐步深人,与生命与医学科学家之间的学术语言障碍正在逐步缩小。(2)一批受过良好交叉科学训练的独立研究者和青年人才正在健康成长,能逐步从不同于生命或医学科学家的视角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并具有在本领域重要刊物和生命与医学科学主流刊物上连续的能力。(3)回答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丰富多彩,从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到实验验证,从个体、系统、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从定性到半定量和定量,从基础理论、技术平台到大型装备,极大地丰富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并孕育着新的突破。但是,目前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2.1学术语言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存在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不同领域科学术语的差异是交叉学科研究的障碍之一。科学家经过训练会在同行间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这种语言简化了与同行的交流,但同时又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首先,一个领域的专家可能不理解另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次,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会完全不同。而在目前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培养下,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科学家不多,这种科学家本身的素质缺陷也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首先必须为理解不同学科间的学术语言而付出时间和努力。也只有克服了这种交流上的障碍才能保证交叉学科合作的顺利和成功。

2.2合作态度上的障碍20世纪80年代Siglna兀科学研究学会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是否应该增加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资助时,几乎有3/4的学者回答是同意或强烈同意,表明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认识到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被问到在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中,是否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时,则极少有人表示愿意放弃。由于交叉学科研究讲究团队合作,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会因此失去在原来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在时,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两者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学家对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合作难度增大。另外,学科歧视也是合作的障碍之一,如认为自己的学科比别的学科重要也会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2.3具有交叉训练和良好积累的人才不足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培训周期也越来越长,更不用说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知识的专家,而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知识积累和科学训练的要求,往往需要经历5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独立研究者;也因此,与生命或医学科学领域同龄人相比,交叉学科的人才往往显得积累不够,优秀的杰出青年人才更是难以脱颖而出。#p#分页标题#e#

2.4研究项目和成果取得共识上的障碍交叉学科的研究无论是申请经费还是成果发表,要取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认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申请经费资助方面,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基金的资助是基于同行评议的结果。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项目往往由于申请者学科背景来源广泛、科学视角各异,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角、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评议结果很难取得共识,评审中出现非共识的项目比例较高。以原生命科学部四处所管理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和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两个学科为例,在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2008年面上项目同行评议意见中,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只有6.4%,远远低于学科当年18.1%的资助率;而在同一个科学处、当年资助率为17.77%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面上项目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则为13.33%。二者相比其同行专家的共识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成果发表方面,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大多数学术杂志有自己的学科定位,传统上以发表各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为主,因此,交叉学科研究论文的发表相对来讲难度更大。而研究者所发表的论文又与其晋职、争取经费等等个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客观上也造成研究人员从事交叉研究的态度不积极。

2.5项目评审难度较大交叉学科的项目一方面由于学科覆盖面较广,项目难以取得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几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通讯评审专家的选择较其他学科更加困难,要保证项目的评审质量难度较大;一旦同行专家选择不准,则会导致项目的评审质量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初选。基于同样原因,由于学科评审组专家往往是由几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专业跨度大、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很难保证交叉性研究评审专家的专业需求,特别是对交叉学科项目的科研成果或发展前景很难做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加之评审时间上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资助项目的遴选。

2.6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模式存在小型、封闭、分散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科交叉的因素之一目前,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依然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的研究模式。小型即一个教授十几个研究生模式,虽然该模式在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组体量小,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的要求不相适应;封闭、分散包括同行封闭,学科封闭,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科学团队难以形成规模,资源难以共享,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人才培养也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

3建议

3.1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人才板块的资助率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尝试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基金给予适度倾斜,将有利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培育人才。同时,加强后续跟踪,通过对优秀项目的连续支持,如青年科学基金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将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

3.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交叉性重大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顶层设计,凝练具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联合开展交叉性研究相对于通过上述人才板块资助、逐步培育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者、研究小组或单元而言,组织跨科学部交叉重大项目、设立交叉学科重点项目将有利于整合现有优秀研究力量,选择前沿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的思考,并对逐步提升交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组织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时明确要求交叉,但往往是立项时强调交叉,实际申请和评审时对交叉的理念贯彻不足,把握不准,使得一些没有真正意义上交叉的项目还是得到了资助,没有真正发挥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门户与学派壁垒的存在,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因而导致一些立项时看似交叉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科交叉,项目完成仅仅是拼盘而已。项目承担人员相互之间交流不够,仍然是各自进行自己的研究,项目完成也是大家的工作凑到一起,没有相互间有机的联系。

3.3适当增加交叉学科评审组专家人数根据交叉学科特点,建议在目前评审组专家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评审组专家人数,保证交叉性研究单一项目对多领域专家的需求,从而保证评审质量,降低单个专家权重,使优秀的项目不因专家专业背景上的限制得不到及时资助。

3.4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针对交叉学科非共识项目相对较多的特点,尝试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将有助于培育和保护创新性思想、鼓励自由探索。

3.5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理论来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尝试在交叉学科内部自由申请项目板块上设立倾斜经费,进一步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通过5一10年的持续资助,可望凝练出一些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前沿课题。

3.6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建立鼓励和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机制第一,要从激励机制上鼓励研究者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涉及到多个实验室的合作,因此发表文章署名为同等贡献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基金项目的评审中要承认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在评价优秀人才时,要理解交叉研究工作中不同学科的重要贡献,不能对此行为抱有偏见;第二,要从项目设置上对交叉学科项目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交叉研究项目,如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建议设立双PI(项目负责人)或多Pl制,申请交叉项目必须由来自不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多个PI共同申请,参与项目的每个PI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每个参与单位的利益。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从管理上促进合作项目的启动和运转,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对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多学科项目领域的学术交流,使科研工作组有认识其他学科的机会;在评审过程,应对明显学科交叉的项目单独对待,用各种方法抵消专家评审过程的学科自我保护的思想。

第8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12AZD044);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量的统计问题研究”( 2012LZ036)

作者简介:白雪梅(1949- ),女(满族),辽宁岫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区域经济比较、市场调查与咨询等方面的研究。E-mail:

臧 微(1982-),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统计学和金融学等方面的研究。E-mail:

摘 要:本文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测算2005—2011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不仅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贷存比、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作用显著,而且在影响程度上,贷存比的作用高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选择地优化这些变量,进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成本效率。

关键词:银行效率;随机边界方法;成本效率;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2-0054-06

一、引 言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纷纷进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是增强其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成本效率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信用风险作为最主要的银行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如何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水平,这对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银行效率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大多以贷款质量、风险性资产作为银行的风险变量,考察风险因素下银行效率表现,而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效率水平与风险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Berger和Humphrey[1]基于不良管理假设、不幸假设和节约假设三种假设得出结论:银行风险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Simon等[2]研究了1986—1991年美国254家金融控股公司风险、资本和无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其中风险和无效率的关系不对称,而银行为了抵消低效率常常会选择更大的风险,并将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Fan 和 Shaffer运用随机边界法估算了1998年美国银行的利润效率,结果表明利润效率与信用风险及破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流动风险的关系不显著。Pasiouras[3]运用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pproach,DEA)研究了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额外的投入要素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额外投入要素的加入提高了商业银行效率。Berger和DeYoung、Rossi、Schwaiger和Winkler以及Ansari和Muhammad[4]发现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的成本非效率越明显。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文献中,效率与风险的关系研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已有的研究认为贷款质量、资产规模、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是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不良贷款对于银行成本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5-6];资产规模、贷存比、资本充足率、股东权益比率和股权回报率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升[7]-[10]。

综上所述,尽管已有许多文献聚焦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研究,但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角度研究信用风险影响作用的文献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拟重点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状况;二是信用风险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产生的影响。

二、随机边界方法

经济学对理论成本函数的定义为:在技术水平和投入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既定产出量与所需的最小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几乎不可能在最小成本水平上运行,实际成本往往高于理论上的最低投入,于是存在实际成本高于理论成本的非效率现象。

为了研究中国各商业银行真实的经营情况和成本效率水平,本文选择随机边界方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SFA)计算每年的理论最小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值。SFA是参数方法的一种,它可以考察某一时间截面的平均效率情况[1]。

随机边界函数的对数形式包含了一个组合误差项:

lnRC=lnC(Y,P)+v+u,

其中,RC是实际成本;C(Y,P)为理论最小成本,Y为产出向量,P为投入价格向量;v是随机误差项,代表影响总成本的非可控因素,如天气、市场机会等,它既可能提高成本也可能降低成本,可正可负,因而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σ2v)。u是成本非效率项,只会提高成本,因而服从单边分布|N(0,σ2u)|。

在选定的成本函数形式下,依据成本非效率项u的分布形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测算出成本函数的参数值和u值。之后,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理论最小成本。以该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值确定成本效率CE (Cost Efficiency,CE)[1]。CE=C(Y,P)/RC,其中,CE的取值范围为[0,1],当CE=1时,表示银行实际成本等于理论最小成本,银行成本完全有效;而当CE

随机边界成本函数的检验源于极大似然检验,主要是计算变差率γ,即γ=σ2u/(σ2v+σ2u),其中,σ2u表示非效率项u的方差,σ2v表示随机误差项v的方差。变差率γ取值为(0,1)。当变差率γ≈1时,即σ2v≈0,成本偏差主要由非效率项u决定。当变差率γ≈0时,即σ2u≈0,则成本偏差由随机误差项v决定,当变差率γ介于0和1之间时,成本偏差则由两者共同决定。

三、模型和数据

本文选取中国13家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估算它们在2005—2011年的成本效率值,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测算。

1.模型Ⅰ:银行成本效率的计算

借鉴已有研究,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上,基于资产法选取有关银行成本效率的变量,共包括两项产出指标和三类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有投资成本和可贷资金;投入指标分为三类,包括资金投入及资金价格、劳动投入及劳动价格、资本投入及资本价格。

由于所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属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可能,因此,在模型设定上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ranslog)。该模型包含投入产出指标的交互影响项,符合商业银行规模收益可变的实际情况,并且保证成本函数具备足够的弹性,有利于成本效率计算。按照Allen 和 Rai[11]的方法,将投入要素价格除以劳动投入价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

ln(RCit/P2it)=α0+α1lnY1it+α2lnY2it+β1ln(P1it/P2it)+β3ln(P3it/P2it)+12α11(lnY1it)2 +12α22(lnY2it)2+12α12lnY1itlnY2it+12γ11ln(P1it/P2it)2+12γ33ln(P3it/P2it)2+12γ13ln(P1it/P2it)ln(P3it/P1it)+ρ11lnY1itln(P1it/P2it)+ρ13lnY1itln(P3it/P2it)+ρ21lnY2itln(P1it/P2it)+ρ23lnY2itln(P3it/P2it)+vit+uit

其中,i代表第i家银行,i= 1,2,…,13;t表示时期,t = 1,2,…,7,代表2005—2011这7个年份;RC为实际成本,包括各项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以及营业费用;Y1为投资总额,包括短期投资、中长期投资;Y2为贷款总额,包括短期贷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中长期贷款和逾期贷款;X1为可贷资金,是总存款与借入款之和;X2为劳动力,即银行员工人数;X3为实物资本,用固定资本净值表示;P1代表资金投入价格,P1= (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营业外支出+其他营业支出)/可贷资金;P2代表劳动投入价格,P2=营业费用/员工人数;P3代表实物资本价格;P3=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2.模型Ⅱ: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引入信用风险特征参数对预测效率做回归分析。新巴塞尔协议中主要以规范银行资本充足率来达到控制信用风险的目的。然而,银行的交易行为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的来源,如银行本身对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掌控,或银行本身由于没能慎选贷款对象,以致形成不良贷款,都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中针对信用风险的规范,以及银行本身的贷款行为对信用风险的显著影响,故选取不良贷款率、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这3个变量对测算出的成本效率值进行回归分析。CEit=0+1θit+2ωit+3Γit+εit,其中,i =1,2,…,13,表示第i个截面观察单位;t =1,2,…,7,表示第t个时点观察单位;θ 为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即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的比值;ω为银行的贷存比,即银行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Γ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自身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ε为随机扰动项。

四、计量分析结果

1.模型Ⅰ:效率测算结果

采用Frontier 4.1(Coelli, 1996)程序对模型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随机成本边界模型估计结果(最大似然估计)方差参数γ的估计值为0.895,大于0,表明成本非效率项u对成本效率的影响显著。利用模型Ⅰ的系数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出各银行在不同时期的成本效率水平指标与效率排名(如表2和图1所示)。

图1 2005—2011年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均值比较 代表产出变量的投资系数α1和贷款系数α2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612和0.462,即投资和贷款额与成本效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都不显著,说明扩大投资和贷款未必能够达到提高银行成本效率的目标。

从各家商业银行效率均值的各年变化以及效率值排名可以看出,除广东发展银行外,股份制银行的排名基本位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前,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如表2所示),这与钱蓁[7]、迟国泰等[5]和付雯雯[10]的研究结果相同。成本效率的分布区间为[ 0.811,1)。成本效率均值越大,银行的经营成本效率越高。效率最低的是中国农业银行(CE = 0.811) ,最高的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CE= 0.989)。

2.模型Ⅱ:风险因素影响分析

为了避免伪回归,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LLC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明各变量序列为平稳序列。采用Eviews6.0对模型Ⅱ进行固定效应经Hausman检验,13家商业银行样本对应的P值为0.020,故选择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面板估计。从回归结果的拟合情况来看,调整后R2 为0.942,拟合度很好。通过F统计量可以看出模型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 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说明模型整体效果较好(如表4所示)。

表4模型Ⅱ的回归估计结果结果表明银行的成本效率与不良贷款率为负相关关系,而与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为正相关关系,并且3个变量的t值均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比较3个变量的作用大小,不良贷款率的系数为-1.101,贷存比的系数高达1.171,资本充足率的系数为0.698,显然,贷存比的作用高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说明贷存比的增加对于改善银行成本效率最为显著,而资本充足率是3个指标中作用相对最小的。

五、结论与建议

由随机边界成本模型测得的各家银行的成本效率值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值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从模型Ⅱ测算出的结果来看,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改善作用极为显著。因此,实施信用管理和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中国商业银行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改进,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率,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第一,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资产质量。计量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不良贷款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成本效率值就可以提高1.10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不良贷款占比越高,资产质量就越差,成本效率也就越低。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竞争力,衡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不良贷款率是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是减小分子,降低不良贷款额;二是增大分母,增加总贷款余额。但是单凭贷款规模的扩大对于降低不良贷款率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源上治理不良贷款额,必须从减小分子上下功夫。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受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及借款企业违约等因素影响。因此,要降低不良贷款额,可以从防范新增不良贷款及处置已有不良贷款两方面实施。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以前积累的巨额不良贷款和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据《中国金融年鉴》公布,1995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22.0%和3.7%,而到了1999年又继续冲高到35.0%和12.5%。一度成为拉低成本效率、诱发国内金融危机的最大风险。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加快信用评级技术和资产组合技术的研发及相关人员的培训;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上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产质量。对于已有不良贷款,应当继续加快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以及出售不良资产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持续深入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经营效率不断提升,不良贷款率由2003年的17.9%稳步下降到2009年的1.6%, 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4 279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0%。

第二,进一步拓宽贷款融资渠道,积极开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的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从计量结果来看,银行的贷存比增长1%,成本效率值提高1.171,说明资金使用率的提升可以减少闲置存款的机会成本,增大银行的盈利机会,有助于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改善银行的成本效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贷存比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大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但国有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贷款业务较多,其贷款不是按照市场原则进行配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资产配置质量,对成本效率的提升并不一定显著。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政策包袱,按市场机制发放贷款,因而资产配置质量相对较高,成本效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实际上,贷存比是一个具有杠杆性质的指标,贷存比过高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降低清偿能力,因而它存在一个拐点。2011年中国银监会将商业银行月度日均贷存比控制在75%以内,说明通过增加贷存比来降低银行成本、提高效率是行不通的,而是要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业务的重点目标转向贷款需求较高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成立金融服务专门机构,确保贷款队伍的专业化管理,并推进贷款产品要素差异化、体系丰富化。从2008年起,邮政储蓄银行从小微企业客户特点出发,陆续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渔船抵押贷款、“粮农宝”小额贷款等,有效地完善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体系。实行中小企业黄金客户差别化利率,对一些信誉好、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给予利率优惠,减少其融资成本。

第三,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提高自有资本。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增长1个百分点,成本效率值可以提高0.698个百分点,说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有助于成本效率的改善。资本充足率体现的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提高效率的能力,它的提高会带给银行较大的资本压力,促使商业银行降低权益杠杆,并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和成本控制来满足资本充足要求。

加大资本充足率的具体方式可以是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改善治理结构。2011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1.0%,都已超过了银监会规定的8.0%的下限。各家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补充核心资本金,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2009年,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主动开辟了定向增发;中国民生银行公开上市;中国光大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招商银行则选择配售多样化的股权融资渠道来融资,这些都是银行主动补充资本充足率、改善成本效率的必要措施。另外,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来补充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此外,通过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增加自有资本,从根本上改善资产质量,促使银行内部增强对信用风险抵御能力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成本效率,持续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Berger, N.,Humphrey,B. Measurement and Efficiency Issues in Commercial Bank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98(2):175-212.

[2] Simon, H.,Robert,K.,Eisenbeis,A .An Analysis of Inefficiencies in Bank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5,19(3-4):733-734.

[3] Pasiouras, F. Estimation the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Greek Commercial Bank: The Impact of Credit Risk,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16,(8-9):245-273.

[4] Ansari,G.,Muhammad,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st Efficiency in the Banking Sector of Pakistan[J].State Bank of Pakistan Research Bulletin,2007, 3(2):209-231.

[5] 迟国泰,孙秀峰,芦丹.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6).

[6] 张建华.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分析[J].金融研究,2003,(6).

[7] 钱蓁.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SFA方法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1).

[8] 梁艳,亢唅.基于风险调整的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5).

[9] 林丰德. 资本充足要求下中国上市银行的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 付雯雯. 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1] Allen,L., Rai,A.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Banking:An lntemational Comparison[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6,20(6):655-672.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众筹融资 众筹平台

一、众筹应用模式的概述

(一)众筹定义及发展

众筹源于另一个新词:众包(Crowdfunding)。杰夫・豪(2006)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了“众包”概念,将其定义为“由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消费者兼为内容创造者”。张媛(2011)在《大众参与众包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将众包划分为大众智慧、大众创造、大众投票和大众集资四种类型。Ordanini(2009)最早给出了众筹的定义:众筹是通过网络将大众及他们的钱聚集的集体力量来投资和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Lambert 和 Schwienbacher(2010)在《小型创业企业的众筹》一文中给出了众筹的定义:众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众筹投资者大都通过网络,为特定目标去支持创意,以捐赠或以获得某种回报的方式为他人提供资金支持;Andrea Ordanini(2011)等人给出了众筹的定义:众筹是指消费者作为投资者,为他人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期望从中获得回报(金钱回报或非金钱回报)。百度百科也对众筹进行了定义,众筹来自 Crowdfunding 一词,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 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Belleflamme & Lambert 等人(2011)总结了众筹的三个特征:第一,项目发起人依靠预付的现金进行产品生产,在资金募集阶段,其仅提供对最终产品的描述并承诺产品会上市;第二,众筹投资者比一般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金钱去购买产品;第三,众筹投资者处于一个享有特权的消费者群体中,不仅可以投资,还享有表决权。

根据概念,众筹的基本模式为:创业者把项目的创意设计和具体实行方案通过众筹平台进行展示,投资人发现并选择性的给予特定项目资金、实物等支持。融资成功后项目发起人必须根据预设的情况给予回报。众筹平台作为独立第三方,在回报环节以及项目进展过程中进行线上线下双重维度的监督,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支付或者一次性拨款给项目发起人。

2006年德国Sellaband音乐网站的创办是众筹模式的第一次实践,随后,2007年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创建使众筹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国内众筹的概念始于2011年点名时间众创平台的建立,随后逐步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展起来。随着众筹概念的逐渐火热,不仅得到了学术界肯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总理在2015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支持“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创业搭建了新平台。

(二)大学生创业众筹实践现状

创业专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众筹机制的启用多集中在80、90后群体。随着众筹成功案例的增多,众筹模式成为年轻人创业融资过程中最期待、最青睐的融资方式之一。2015年仅上半年度我国就有1.2万个商品项目众筹成功,共计完成了8.0亿元的融资,约为2014年全年的3倍。其中绝大部分融资流向中小微企业,而这些中小微企业的创办人又以青年创业者为主力军,约占其中的80%以上。在众筹网站上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信息、人力、智力等Y源,使产品成功上市,在使消费者获得了满意的产品的同时,极大地避免了创业失败。目前,全球共有将近 500 家众筹网站,注册会员超过一亿人,交易金额超过百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开始尝试众筹模式的实践。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50名大学生以众筹的方式打造“达岸”咖啡,力求实现中国咖啡连锁;长沙理工大学3名毕业生通过众筹创立了“无树时光”餐厅,实现了第一次创业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学生通过调查发现70%以上的学生具有参与众筹的意愿。随后历经6个月的校园众筹,最终创立“比逗BEPOTATO”咖啡馆;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毕业生开发的手游游戏《三国虎将录》,在10天时间内筹集了100840元资金,为手游的研发上市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更有打响“粒子咖啡”的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等创业案例,不一而足・・・・・・

二、大学生创业众筹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王晓洁(2013)指出,众筹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三点:低门槛创业、预知市场需求以及廉价市场推广。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约有20多万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报告中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揭示出经济条件有限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大劣势,75%以上的大学生资金来源于父母支持和民间借贷,融资无门成为制约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瓶颈问题。可见,众筹融资与大学生创业皆是当前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若能构建大学生创业的众筹应用模式,必将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变革。

(一)满足创业需求,提供融资新模式

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中,受限于资本市场的高信息披露要求、高融资成本等门槛,大学生创业初期很难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互联网 +”时代所带来的商业融资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差异化使得投资者由服务和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众筹不需要创业者提供资产担保仅需提供创业策划书即可,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了新型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可以利用众筹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具有普惠金融性质的众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代大学生创业者资金、人力资源匮乏的相对劣势,为现代融资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据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众筹投资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众筹平台将日益向人性化个性化方面完善,不仅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更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反馈市场热度,检测项目可行性

创业众筹不仅能够提供资金、资源等需求,更能够通过融资过程体现市场导向以及消费者需求,根据众筹的效果可以预见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状况。创业者在众筹平台上详细的项目信息,然后通过观察众筹平台反馈的项目热度、成交速度以及投资者集中意向的信息,辨别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发展空间,检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及时调整方向。通过项目信息的展示,加深创业者对项目以及市场客观认识的同时也能直接与客户建立联系,这种联系为今后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客户忠诚度产品依赖奠定了基础。众筹模式的隐形价值在于:先营销创意理念,而后生产实质产品。如果的项目能够在短期内完成融资,说明项目符合市场需求的,为大学生提供资金的同时能增强大学生的信心。若融资情况不理想,表明现在市场上不需要这样的产品,也避免了创业者投入大量资金从事一项必定会失败的项目所带来的浪费。克里斯・安德鲁在《长尾理论》中讲到:参与生产的人就是最关心生产的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需求。

三、以高校为主体构建大学生创业众筹支持系统

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经验积累比一般社会创业者欠缺,因此,以高校为主体构建独立于社会众筹的大学生创业众筹支持系统,是增进大学生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类社会”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指导大学生筹资者提升项目品质,吸引校内外多方投资者,构建高校众筹平台,从投资者,筹资者,众筹平台三个主体维度构建创业众筹支持系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打造专业团队,着力提升项目品质

众筹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本身的创意和可行性,高质量项目更容易吸引支持者,引导和帮助项目发起人完善创意和创业实施方案,是实现大学生众筹的着力点之一。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资源打造专业的团队,下设项目筛选、审核、修整、推广等部门。团队审核部门对项目进行筛选把控,定期对众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估。挑选出具有可行性、持续性、创新性、合法性的商业项目;项目调整部门对已挑选的项目进行指导和修改,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提升项目品质;此外,还需构建企划、设计、技术等部门做好创业项目的支持和推广工作,摄影、推广等团队对优质项目进行专业化包装,加强对优质项目的平台宣传力度。线下团队加强项目落地的实力,做好项目跟踪、项目支持工作,从而达到孵化优质项目与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吸引多方投资,全面扩大资金团队

创业众筹除了要为大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还要积极主动与相关行业及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寻求社会风险投资的参与,提供更为快速优质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除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国家教育创业基金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强度相当的资金支持,各大高校校友组织和创业扶持机构也在以院校创业大赛等形式给予大学生支持。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积极寻求教育机构、校友组织及公益机构的支持、扩大众筹融资团队,为大学生创业争取更为优质丰富的资源。其次,完善投资方式,吸引多方投资,努力构建个人直投与专家领投的投资模式。投资人可以通过浏览众筹平台,分析项目背景、行业状态、发展前景等因素,选择自己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此外,高校也可联合律师事务所、政府机构、权威企业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应的辅助服务,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参考,以更好的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三)搭建融资平台,努力拓展融资渠道

众筹平台是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它通过引导闲置资本与创新技术、创意思维进行对接,实现了项目l起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共享。我国众筹网站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没有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众筹平台。大学生具有社会经验有限、风险识别能力较低能等特点,如果任其通过社会创业众筹平台进行融资会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建议高校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众筹网络平台,并设置相应的指导模块供大学生进行选择,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规避风险,快速有效的实现融资。最重要的是以学校或者社会权威机构作为官方中介构建两者的交互平台,既承担着对项目进行审核和的责任,又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能更有效的维护大学生和投资人双方的利益,通过事先的真实性审核以避免产生诈骗等法律纠纷,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众筹的方式进行创业融资,使得大学生创业能更好的从高校走向社会,并可以较快的在社会上得到检验和指正,让创业更好的适应市场,面向大众。一方面,众筹融资成本小、见效快的优势正好迎合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五花八门的创意思路也不断丰富着众筹平台,两者的结合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然而这种融资模式在实施上还不够成熟,希望以高校为主体构建大学生创业众筹支持系统,实现大学生创业与众筹融资的对接,开辟大学生创业融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鸿:《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众筹融资模式研究》,昆明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 邢缤心:《境外股权众筹的发展与监管简述》,《清华金融评论》,2015年第3期。

[3] 来艺博:《论众筹网站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 以“ 点名时间”网为例》,《今传媒》,2013年第11期。

[4] 黄建青,辛乔利:《众筹:新型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启示》,《国际金融》,2013年第9期。

[5] 马建:《基于众筹融资模式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商业经济》,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