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制造成本法论文

时间:2023-03-25 10:43:08

导语:在制造成本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制造成本法论文

第1篇

在会计学中有两种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全部成本法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这样,在全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既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又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在全部成本法下,全部生产成本要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成本中,包含了一部分固定生产成本。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的必要性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各有利弊结合,单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尽管变动成本法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核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但它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核算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的要求不一致。为此,一些企业按照现行统一会计制度编制定期的财务报表,同时存货计价和收益决定也以完全成本计算;但在企业内部,则大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编制内部报表,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提供有用的资料。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为了能更好地履行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两种成本法可以结合使用、互相补充,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在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但绝不搞两套平行的成本计算资料。否则,工作量太大,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以及数据、资料的重复。

三、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中的联合应用模式

1、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不难发现,两种方法最主要的差别是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但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在两种方法下都必须列入产品成本中,对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二者都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因此,两种方法虽然在成本划分、存货计价、损益表的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于具体成本项目的处理大体是一致的,这些都为两种方法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着既能享受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势,又不影响当前对会计核算的统一要求这一基本原则,企业以一种核算方法为基础,同时提供另一种方法下相关的成本资料,提出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使企业会计核算兼顾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可行和必要的。

2、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设计思路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账户处理方面最主要的区别,是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由此导致存货估价、损益计算结果不同。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库存商品中的固定性制造成本+本期已销商品中的固定制造成本。由于在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结合,对本期已销商品中的固定性制造成本的处理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最终都计入了当期损益。因此,在变动成本法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A-B-C

存货账户期末余额=D-B-C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本期发生额=E-(F-B-C)

其中,A为完全成本法下的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 B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商品中的固定性生产成本;C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在产品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D为完全成本法下存货账户期末余额;E为完全成本法下营业成本账户本期发生额;F为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3、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账户设置

一级账户的设置完全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不需新增一级账户,只在一级账户下增设需要的二级账户,主要设以下二级科目: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库存商品-变动性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固定性生产成本。

4、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账务处理

在成本的日常核算过程中,首先应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归集,将生产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由于构成产品成本内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属变动成本。因此只需将当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日常的账务处理程序与完全成本法完全相同,根据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内在联系,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5.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中的联合应用总结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企业先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的自身特点,将生产费用按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尤其是制造费用应逐项进行分解。把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对在产品、产成品账户均按变动成本反映,同时另设“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也就是说,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成本,仍然按照原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归集和分配,把厂房折旧费、保险费、租金等固定成本先计入“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平时根据有关记账凭证和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各品种的产品成本,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这两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但由于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成本均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无论是完工产品成本,还是月末在产品成本中也都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仍停留在“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中。期末,其账户余额可以在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按照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结合,如: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出每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然后按每种产品当期销售量、期末产成品数量及期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将“存货中的固定成本”应归属于本期已销售产品的部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并列入利润表,作为本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而其中应归属于期末在产品、产成品部分,则仍留在这个账户上,其分配的结果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在产品、产成品)项上,使它们仍按所耗费的完全成本列示。

所以为了发挥变动成本法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对外报告的需要,应将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结合应用。即将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期末调整,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按全部成本法反映,以满足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这样能实现企业与国家的双盈。

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且各月不同产品生产工时水平相差悬殊的企业中,在不同产品之间按照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对“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进行分配,如生产工时等资料都是本月的发生数,而“存货中的固定成本”却是一个逐期的累计数,显然按此标准进行分配不够准确。

(2)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成本、费用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其成本虽然可随产量的增减而成同方向变动,但其变动幅度却不与产量变动幅度保持严格的正比例关系。这是因为这些成本同时兼有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种不同的性质,称为混合成本。

(3)对于某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固定性制造费用中包括不少与机械使用有关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等。如果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就不尽合理,所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会更合理一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4)由于平时核算是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产品成本以变动成本反映,如果企业以此成本为依据进行产品订价应区别对待。

2.改进建议。

(1)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以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全年累计数为标准结合,进行分配。其次,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可以对“存货中固定成本”按不同的车间或产品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即多栏式明细账)分别反映各车间、产品品种中各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此明细账应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前述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登记。在对“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进行分摊时,可以分车间、产品进行分配,甚至可以按费用项目进行分配,以增加核算的准确性。

(2)对于上述第二个问题叙述的混合成本必须对其进行分解,以便分别将其合并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去。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较简便的方法有近似分类法、比例分摊法等。

3.需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1)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采用“先外后内”的原则。即统一成本核算系统首先应满足对外报告的法定要求,然后再考虑对内经营管理的需要。

(2)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统一成本核算系统的设立不以额外增加企业运行成本、过多增加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前提,而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遵循原有成本核算系统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对核算帐户的巧妙设计,利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内在联系,来实现对内对外的资源共享。

(3)简化成本核算原则。统一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简便、实用、高效原则。即在统一成本核算系统下,既能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能方便、快捷地提供对内所需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姚凤环.变动成本法在企业营业损益方面的应用[J].管理天地,2004, (7):87.

[2]冉英.浅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差异[J].财会研究, 2002,(7):32-33.

[3]曹惠杰.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225-257.

[4]再探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刘智群.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3.15

第2篇

(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计算”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践中运用地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在高新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2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1)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杰出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1952年其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作业会计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作为研究成本会计的杰出理论家,他坚持: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应首先明确三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就必须解释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表示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主要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会计若要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成本不应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是应该根据资源投入量,计算利用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案例、论文和著作才引起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库伯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方面作了较全方位的分析。库伯还和卡普兰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算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一文。这标志着作业成本法开始从理论走向应用。

20世纪末,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开始对ABC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许多会计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探讨作业成本法的论文和专著,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和术语,ABC的理论亦日趋完善,并已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更促使了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2)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最早的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文章是易中胜、马贤明、陈良编译并发表于《会计研究》第六期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生产制造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成本,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地批判,而作业成本法则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

3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与运用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间接成本与产品是通过作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找出引起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作业,并把这些作业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作业成本法计算要求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其次依据成本动因跟踪到产品成本,即资源—作业—产品。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把成本计算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并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和分析,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本信息,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控制中的作用,促使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克服传统成本制度的诸多不足。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

第3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降低费用的最后境界”。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当前企业所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降低成本的技术和方法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对大多数的物流管理者来说,不能充分的了解成本或者不能获得足够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决策,是他们说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相关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要想了解实际说发生的物流成本到底是多少。物流成本如何划分与核算,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自20世界20年代以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方法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关键活动、活动的执行动因,以及资源在活动执行过程中消耗的数量。

对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在2005年年底我国颁布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标准,对物流成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说明,从而为物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一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研究相应的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尤其对于具有行业典型特征的企业,需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并建立测算成本的标杆,这样才能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与物流成本控制更好地走向实用。

本文就是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费用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流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服务)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率的确定。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产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的成本追踪到产品,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其原理见图1: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间接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⑴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价值链的确定有助于识别活动的有效性,剔除无用活动和减少无效活动;在价值链基础上确定作业链,最后确定组成作业链的活动。

⑵界定所消耗的=资源,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在选择成本库时需要确认引起间接成本的主要作业,依据作业的不同种类,设置不同的成本库。物流资源是物流成本的源泉,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工、设备、能源等。

图1

⑶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即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成本库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库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⑷把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根据计算出的各成本库分配率和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把成本库中的间接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对象)中。计算方法如下:

某产品(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某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⑸计算产品成本。将物流成本在不同成本标的进行分配。分配后得到每一个成本标的上。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最终要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成本,即: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点

该方法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将各种资源分解到物流业务流程中的作业活动,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对象的物流成本。使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成本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流程、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发挥物流资源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部分,无论在生产与销售或资金与技术开发方面,人力资源都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特别在当前市场竞争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人工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可挖掘的潜力也随之增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其竞争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现状

1.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多企业的总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比例呈逐渐上升的态势,为企业总成本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影响整体经济效益。尤其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其中关于经济补偿的内容范围逐渐扩大,使企业的离职率不断上升,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与取得成本。另外,我国一部分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核心仍集中在产品成本管理方面,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也有一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资本化,使其成为当期的管理费用,并未真正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实务操作难度较大且成本高。区别于物质资源的计量,人力资源的计量标准及其繁琐,大多时候需通过主观判断或利用相关的评估机关进行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所以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实务操作的成本与难度都有所增加。第二,缺少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规范。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需遵照一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规范,然而大多企业并未完全依照相应的规范,而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策略,导致不同企业财务报表中关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数据与信息编制不同,也造成其信息使用价值逐渐降低的情况发生。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账务设置及其具体应用分析

1.从账户设置角度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账户设置一般包括“人力资产”账户、“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账户、“人力资源费用”账户、“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以及“人力资产损失准备”和“人力资产损益”的账户等。其中“人力资产损失准备”账户是在“人力资产”账户调整下产生的,主要指贷记企业通过一定的比例将人力资产损失准备计算出来。若期末余额在贷方,则说明损失准备仍未冲销。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具体应用分析

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决策、激励成本管理、成本计划与成本预测方面。其中在成本管理决策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能够帮助设计与选择成本决策,使成本决策的分析与评价更为合理,进而保证决策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在激励成本管理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能够为激励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会计人员根据决策对企业中的薪酬方案以及职工资金为产品成本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成本计划与预测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可通过会计与统计的方法集中成本信息,并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的方式了解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来实现的。而且在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财务信息基础上,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管理以及招聘渠道的选择将更加合理。

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存在不足之处及其完善策略

1.核心员工的成本控制问题及其完善策略

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核心员工的离职率。很多企业核心员工由于对现有工作岗位不满或受其他如薪资福利待遇方面影响,很容易出现离职情况,这就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逐渐增加。因此,要求企业进行核心员工招聘时,就需建立起与其他员工共同的心理契约,并保证应聘者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而招聘人员也需对招聘计划、招聘方式等进行设计,如采用无领导小组、情景模拟或面试提纲等方式。

(1)核心员工在开发成本方面的完善策略

由前文可知,企业的核心员工往往受其工作岗位及其他外部因素影响选择离职,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在招聘阶段需招募与招聘岗位相符、符合公司基本要求、发展潜力巨大的人员,以此使开发成本方面的支出降低。同时,应根据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人员素质的培养,避免因采取大众化的培训方式造成员工知识技能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发生。而培训体系的建立也可采用层次多

样的模式,对企业核心员工可通过实外部培训与实践锻炼为主,内部培训为辅。 (2)核心员工在使用成本方面的完善策略

使用成本主要指企业合法使用员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与奖金等。具体可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保证在核心员工使用成本的控制下能够为员工带来更多的福利,并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采取的薪酬激励政策方面,可征求核心员工的意见或建议,促进员工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3)核心员工在离职成本方面的完善策略

企业中核心员工的离职很大程度上造成控制成本与离职补偿成本的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在招聘阶段,企业应将离职的相关责任与代价予以交代。对工作岗位中的核心员工,企业管理者还需保持与其不断的交流,以此解决员工内心的顾虑与不满,并将员工离职的心理消除在萌芽阶段。尤其在企业进行规划或目标制定过程中,可使核心员工共同参与,调动员工管理与发展企业的积极性。

2.人力资源成本组成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由前文可知,人力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离职成本以及保障成本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可细化成本组成项目并分别归档项目的成本支出,使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都可发现项目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其次,以员工工作岗位的不同进行成本管理。例如,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普通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都需按照不同比例的成本进行管理,这样既可使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更有效,也可使员工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

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根据前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可采取三方面的优化措施:第一,从基础教学着手,构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相关课程。第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相关规范与准则的制定,并在具备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企业中实施。第三,非货币计量方法的应用。由于货币计量方法在人力资源会计中的应用并没有相关的定论,在实施过程中难度极大,所以可引用非货币计量的方式。在保证与货币计量方法结合的情况下,将人力资源价值充分反映出来。

4.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成本间的联系与优化措施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影响企业总成本的重要因素,然而企业成本管理中却忽视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对其可采取一定的优化策略:首先,企业传统观念需进行转变。将人力资源成本作为对人力资源的一项长期投资,并从长远角度对人力资源投资后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其次,量化管理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需与企业的盈利利润以及销售收入等指标联系起来,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动情况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

四、结论

人力资源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将逐渐增高。企业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采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以此使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与核算得以加强,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保证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实现更多的产出效益,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于成本会计论文范文二: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思考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掀开了企业会计变革的新浪潮。7年的时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逐步趋同。成本会计是会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传统的成本会计已经与企业的飞速发展相脱离,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一、基于时代变革中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认知

一场信息化的产业革命浪潮———知识经济正在变革着世界的经济。它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为载体,将科技与知识融入在一起,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基本结构由有形的“资本”逐渐演变成无形的“知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两大主要生产要素是“劳动力”与“资本”,而现代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生产要素增加了知识资源。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涌现,因而传统会计中的劳动力资源的简单核算将会被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这一新的成本会计分支所取代。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的营运周期缩短,成本核算的要求提高。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因此,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对管理者更加重要,如何快速地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企业成本结构,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成为企业对现代成本会计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多样化产品生产的弹性制造系统、材料需求规划中的制造资源规划系统、企业ERP集成系统都给传统的成本会计带来很大的冲击,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新的制造环境的变化。因此,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是在市场经济物价波动的情况下,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针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并对企业的价值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控制与考核提供相应的数据。现代成本会计将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贯通了成本管理的理念,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具有较高的决策性。

二、现代企业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分析

外部环境的冲击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水平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在传统的财务观念中,成本会计仅仅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计算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确定企业的利润,提供成本信息。但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职能不局限于此。成本会计应基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除了确定利润以外,还应具有制定预算、成本控制、业绩考核和决策规划等管理职能。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企业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真正的认识,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观念上,阻碍了成本会计先进核算方法的使用与发展。

(二)成本会计在核算方法上仍采用传统计算方法

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我国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成本方法。成本按照是否直接计入到产品中被分成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直接计入产品的成本,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在进行分配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然而,制造费用是包含除了直接费用外的多项费用的,比如辅助生产车间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管理费用、水费、电费等,这些费用发生的动因与消耗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汇总后却采用统一的标准进

行分配,并不符合资源消耗的方式。因此,产品的成本计算并不是真实、合理与准确的。另外,大多数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算,只有少数企业开始使用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法的提出与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核算思路、核算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者在结合中难度很大,企业实施情况较差,也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反倾销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会计在核算标准中受到现有制度的阻碍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以及成本核算的内容都受到现有制度、会计准则的限制及影响,不同行业、不同产品成本核算的范围、方法都有较大的差异。在现有制度的影响下,我国成本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异,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的结果不准确。

三、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

(一)成本会计体系标准化

要改变我国企业成本会计传统的观念与体系,首先要变革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规范成本会计内容,建立标准化的成本会计体系。成本会计体系标准化的建立可以推动现代成本会计观念的普及,树立企业正确的成本意识,促使企业使用科学、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企业利润计算的准确程度。同时,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还将有利于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成本会计技术信息化

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不断增加,成本会计分配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因此,手工的成本会计工作将无法实现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要求。成本会计技术的信息化将可以达到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并且将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建立成本预警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将成本与管理、人事、采购等企业各分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三)成本会计核算作业化

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以制造车间为单位的费用核算,因此,费用的核算是没有精细化的。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成本控制,成本会计核算应趋于作业化,将成本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分类,对每个工艺流程的成本进行细分,并建立成本核算标准,严格控制成本所消耗的作业资源。

(四)成本会计管理国际化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跨国公司的不断加入,成本会计的管理理念也将与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相同,趋向于国际化。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与原则,便于与其他国家的业务往来与交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为限制进口,对进口产品实施了反倾销政策。在反倾销的调查中,我国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认可程度较低,因此,成本会计管理的国际化进程应加剧。

四、基于时代变革中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策略

(一)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

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首先要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传统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企业的会计记录的内容,侧重于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说明以及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将以原则性为基础,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规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重塑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不仅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也为管理会计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准则应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桥梁,并与财务会计准则紧密结合。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可以参照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结构。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核算对象、成本要素、基本假设、遵循原则、核算方法等。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一般目标是要保障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客观性,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和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管理水平。具体目标的制定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对象是企业产品的成本。产品的成本在传统会计中仅包括制造成本。按照国际惯例及国外其他国家成本核算准则,产品成本还应包含非制造成本费用。例如,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成本核算由不完全成本转变为完全成本的核算,实际成本转变为标准成本的核算。财务会计准则中基本假设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在成本会计准则中除了以上四个基本假设外,还有公平分配的原则。成本会计中间接费用的分配应依据成本费用发生的因果关系和受益原则向受益的成本对象进行合理公正的归集与分配,提高费用分配的准确性。由于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分配的准确性,因此,在遵循原则中增加其可追溯性、透明性、科学性的分配原则。产品成本的分配要依据费用产生的真实动因,成本的来源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成本核算的过程及成本的数据必须透明,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是单一的,但是成本会计的准则应该具有多层次性。不同行业,产品成本的组成与核算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应在一般成本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分行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准则。在准则制定的基础上,修改与完善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定,以提高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可比性。

(二)建立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在各大中型企业中,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已较为成熟,成本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较低。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手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模块,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在企业闭环效应的理念中,将信息反馈作为其中的一环。因此,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应大大加强成本信息的反馈速度,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的控制与成本的预算功能。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建立长效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机制

首先,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具备先进的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建立企业成本会计文化。低成本战略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主要策略之一,应将成本控制观念深入企业,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2014年新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正式实施,并提出了“管算结合”的新的管理理念。因此,企业应通过成本会计的工作,利用数据辅助企业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思维。其次,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提高成本会计成员整体素质。建立并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设置专门的成本会计部门,而不仅仅设置成本会计人员,以适应现代企业会计的发展。在成本会计部门中,成本会计人员应对单位的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作业成本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成本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预测与控制。因此,成本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的成本理论知识,还应该熟悉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和管理,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成本会计软件与信息系统。企业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业务素养,培养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企业应加强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并将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在企业中应用与实践,建立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建立成本会计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最终,形成一套完成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应用体系。

五、结语

第5篇

管理会计在营销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 管理会计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下,现代营销已经从生产、销售导向完成了向顾客导向的转变,而传统的管理会计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内部制造成本的核算上,传统的管理会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营销日益要求以顾客为基础进行营销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讨论管理会计如何更好的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即关于如何将“营销管理会计”这一新兴概念应用于营销成本管理的研究成为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具体的了解管理会计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营销成本的特点

①外向性 营销管理相对于企业的一般管理具有更明显的外向性,即营销管理更加注重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更加注重外部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通。②长期性 企业的营销成本投入中不仅存在当其可以计量的费用,还存在很多针对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投入。③广泛性 很多人认为的营销成本侧重于销售中的成本,其实不然,营销成本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2 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在营销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2.1 全面预算控制法下的营销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具有综合推进成本降低的积极功能。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必须把预算控制放在资本运营的重要地位。

2.2 定额成本法下的营销成本费用控制 按照一般规律,营销费用投入越多,预期的销售量越大。然而,营销费用的增加不可能是无限的,受市场需求容量、行业竞争状况因素的影响,则需要解决最佳营销费用分配的问题。同时,在营销费用一定的条件下,要将这些预算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到营销组合的不同项目上和销售利润上。掌握和协调好销售数量与营销费用组合过程项目之间的关系,是现代营销成本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营销成本最低化控制。在企业技术装备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在开始时都是随产销量的增加而递减;但当产销量扩大到一定限度,就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转为递增。

第二,营销利润最大化控制。在横坐标上移动产销量的值,使产销量与价格乘积达到最大时(即总收益的最大值),得到的不是最大利润;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产销量增加,边际成本由递减转为递增,而使总成本急剧递增,故边际成本最低时也得不到最大利润。所以,只有在边际总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也就是产销量的某一微量增加点,总收益的增量等于总成本的增量,两个函数的导数相等时,这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最大,才达到最大利润,才能找到最合理的生产经营规模。

2.3 作业成本法在营销成本中的应用

2.3.1 从营销活动过程的步骤来分析营销过程中的作业 营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和管理市场营销活动。其中分析市场机会和选择目标市场需要营销人员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和制定营销计划,而围绕着目标市场展开的营销组合的设计正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企业为影响对其产品的需求而采用的营销手段,通常可以分为四组变量: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

2.3.2 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量的统计 一般在制造业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作业成本计算将作业划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及维持水平作业四种类型。

成本动因的选择

在上述作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种类型作业的不同特点,其相应的成本动因也随之不同。

从理论上说,表1中的成本动因都是可以统计出来的。

2.3.3 营销成本计算体系 作业成本计算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认和计量营销管理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耗费;②将可以直接跟踪到最终成本对象的材料成本和其他非工资性支出先归结到相应的成本对象;③把资源分配到作业,主要包括:确认作业所消耗的资源种类和计算出作业中该成本要素的成本额数量,汇总各成本要素,得出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额;④将各个作业中心的费用总额按管理者的要求,选择作业动因,按照客户、产品、经销商、营销过程等成本对象进行分离归结,分离归结的依据是每一成本对象所消耗的各个作业成本库中各类作业的作业量(成本动因量)。

第6篇

    《企业财务通则》是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所指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则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等信息,供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而颁发。转企以后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将依据两则来约束自己的财务行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确认基础的不同。由于转企以后所依据的制度不同,使得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转企前后在会计确认的基础有所不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实务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补助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这是为了满足财政资金的监管需求的,军工科研单位根据政府补助收入的类别,将受到的政府补助计入“政府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补助”、“政府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和“政府补助收入——其他补助”。而转企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强调,政府补助收入核算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收到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同。即使修订后与《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未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其不允许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估资产价值、虚增利润的现象,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转企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具体表现为: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发生减值时,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这就要求转企后的军工单位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客观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3.会计计量属性方面的不同。现行制度明确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而《企业会计准则》则引入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4.会计核算与会计政策方面的不同。①成本核算。为了满足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各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科研、技术服务等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需要把管理费在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科研成本、技术成本、其它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其它经营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属于科研、技术服务和其它业务服务项目应分担的,在各项目中按一定比例分摊,形成各科研成本、技术成本和其它业务成本。由于相关主管部门对管理费用的分摊比例有不同的要求,使得各单位对于管理费用的分摊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转企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确认一般业务的成本时采用制造成本法,将与产品密切相关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转入营业成本,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据实列支,直接减少利润,不需要分摊进入成本。这种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②资产减值准备。如前文所述,由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规定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当资产发生减值时,不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造成资产价值被高估,从而导致利润虚增。

    ③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现行制度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照平均年限法分类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方法单一。转企后,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转企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行制度明确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则指出“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转企后,无形资产的摊销更加符合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单位的无形资产状况。

    ④对外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投资的不同性质,将企业的投资行为分为权益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金融性投资又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其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各不相同。对于权益性投资,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现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各项对外投资均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转企后,单位需要将原对外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重新分类,并确定初始成本。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更新理念,提高财务会计对单位经营决策的支撑作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转企过程中以及转企后,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要确立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服务科研生产的辅助部门提升到参与经营管理、支撑战略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再其次,要进一步发挥财务会计监督作用,加强日常经济活动分析,发现企业内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转企后,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除了做好资金、效益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工作,还要通过严格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开展资产减值评估等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准确编制财务决算报告,提供更加具有决策支撑作用的信息和报告。而作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来说属于全新的领域。因此,要做好两则和其它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工作,使财务会计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财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3.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工作。由于转企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要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第一,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建立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的全级次会计科目体系,并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做好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第二,要依据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对相关科目进行分析,确定专制基准日新科目的余额。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等核算内容和计量属性变化大的科目进行重点分析,准确划分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第三,要编制衔接会计报表。第四,要确立转制后的企业会计政策,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等会计政策。

    4.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在控制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转企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合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7篇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传统会计功不可没。只是传统会计理论一般侧重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的,并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和复式记账三大支柱之上。但传统会计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和解决,以致于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待传统会计理论与实践,不能不说传统会计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集中表现在:

1.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

在会计确认上,传统会计没能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反映至会计图象上,因而,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暴露出一定的不完整性。具体而言,缺乏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例如,没将环境资源按资产要素确认;没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按负债要素确认;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没将环境资本列进;没将资源成本列作费用要素确认;没将环境收益列入收入要素确认;对环境利润更是缺少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从会计实践看,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与环保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中包含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所有这些表明传统会计侧重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资金和物质商品,而对企业与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监督不够,致使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呈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可喜的是,我国已把生态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对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做出了有关政策性规定,在我国,将环保费支出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势在必行。事实上1992年中发办7号文就已明确指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的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于环境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传统会计不能无视这种政策性规定,相反应及时将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纳入会计图象一并反映与监督,以弥补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的缺陷。

2.狭义循环成本概念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

成本的经济实质应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在某种意义上,成本充当了消耗补偿的价值尺度。传统会计(包括现代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是狭义循环成本概念(或称小循环成本概念),它从属于狭义费用概念,这可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费用要素的确认及制造成本法下费用区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佐证。

狭义循环成本概念,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讲究企业资本运行的循环与周转的畅通性、安全性及增值性;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侧重于披露经济性信息,而缺乏有效的环境社会性信息的充分披露,未能真正建立起“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也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正确量化计算缺乏科学依据。例如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其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虚增了国家财富;企业成本只量化计算人造成本,而对自然资本忽视不计的结果,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盈利。正确做法应在宏观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扣除环保支出,而在微观上企业生产成本应反映当期环保支出。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应当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科学解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的成本理论缺少一种从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复合认识成本补偿问题。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倡导广义循环成本观(或称大循环成本观),并将广义循环成本理论有效地应用于会计实践。

按照广义循环成本观,要从自然资源在人类活动作用下整个循环过程研究、定义有关成本的特性及范围和内容,即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及补偿,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包括环境在内的会计循环应采取如下基本模式:

从广义循环成本构成看,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其中资源成本可具体包括生成成本、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替代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一般地,生成成本是指自然资源本身的有用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再生成本是指自然资源从它被消耗,到再生成原来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或应补偿的价值;恢复成本是指人们开发利用某项资源的同时污染、破坏或消耗了另一项资源,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替代成本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时,人们以其他资源替代之所需支付的相关费用;服务成本是指某些资源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某种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具体包括由于资源服务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及失去服务造成自然灾害而发生的损失。

3.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的弱化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

会计计量构成会计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上讲,会计计量工作应贯穿于会计核算系统从数据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全过程,它包括选择计量客体的计量属性、选择会计计量单位和确定会计计量模式三个计量要素。从实践看,由于传统会计没能将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集中反映在没能用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及其耗费与补偿问题。必须指出,当资源与环境具有价值时,应视为资本性质,这种资本的价值能向人造资本转换,为此,会计实践上要计量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适度的转换比,以利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基础之上的,并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由于环境成本与收益一般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确认其市场交易价格高低,这给会计上对其有效计量确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对会计计量方法予以开发与创新,大胆采用一切可采用的方法。必要时可用实物指标或劳动指标或建立数学模型或甚至用文字说明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所取得的环境业绩大小。另外,要对环境状况评价建立起相应的方法体系,例如可采用指数评价法(在用多环境要素的综合评价时,可具体使用均值型和计权型)、分级聚类法(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有积分值法、W值法和模糊聚类法)、模型评价法(常用的有矩阵模型、网络法、经济损益分析法)等方法。

传统会计在会计计量上缺少必要的突破,尤其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上不无弱化,反过来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以及现代会计职能的能动发挥。可以预见,今后一个主要社会问题将是确定由谁支付外部问题的成本和怎样对其定量估价:哪些成本应由生产它们的团体负担,哪些成本应由整个社会承担。由此可见,对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计量尽管困难但必须有较大突破,否则,会计很难满足社会各方面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操作的主要障碍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又名环境会计,它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修正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世界范围看,会计绿化成为一种时尚,但绿色会计由来已久。具体可追溯于本世纪70年代,以《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1971年比蒙斯(F.A 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2期马林(J.T.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论文为代表,揭示了绿色会计研究的序幕。1983年以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议。1989年1月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该提案。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内容有对绿色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设计辅助账户作了肯定,并批准收益计量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问题。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1995年召开的第13届会议,其主题就是绿色会计。

从本质上看,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具体而言,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

第8篇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吴水澎)。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潘飞等,2007),这与最初管理会计的功能密切相关,即帮助制造性企业核算成本与管理成本,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案例/实地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相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起源,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所以起初的研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的经验研究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潘飞等,2007)。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地/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这与国外的研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检验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为理论假设的提出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以及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是真理,那么在所有的企业中都应该适用,即使是指在某一类企业中适用,也不能只通过一家企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调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这两个方面做到科学严谨对调查的效度和信度都十分重要(胡玉明,2005)。国内现有的问卷调查与国外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例如,对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计量一般从原材料的供应、竞争者的动态、市场需求、制造技术、政府监督和干预以及原材料的价格共六个方面进行评分(GulandChia,1994),再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来证明其计量的合理性。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或者某种管理会计实践的程度和状况,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2005《会计研究》:《企业成本战略管理与持续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采用统计检验方法使用得到的数据。但在国内样本中,这样的问卷调查并不占主流)。所以,即便都是问卷调查,问题设计的水平和研究的深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实验方法最早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之中。大约20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开始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绝大多数管理会计的教科书还是以制造性活动为案例(Anthony,1989)。早期的研究之所以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是因为这样的研究主题能够带来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的机会。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Shields,1997),于是便带来了更多的管理会计研究机会和研究主题。随着研究的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服务行业(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和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使得诸如对标准成本研究的兴趣降低,而增强了对促进销售的价值链管理环节的研究兴趣,因此又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随着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不仅是业绩计量的工具,更是战略实施和管理的手段。因此人们更加关注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背景和企业背景不同,或者经济发展的阶段存有差异,研究背景也会存在差异,而这又会直接影响到研究主题选择的差异。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由于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

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Otley,1980)。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Emmanueletal,1990)。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它与会计学的其他分支相区别之处就在于它关注行为科学,其发展受到了经济学、政治学、组织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影响(BirnbergandShields,1989)。例如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的重要经济后果就是对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为研究的透彻程度。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任何管理控制系统如果不尊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决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研究,总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二、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

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杂志。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潘飞等,2007),而且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其他权威期刊发表管理会计论文的比例相对过低(我国还没有管理会计研究的专业期刊)。因此我们选择《会计研究》作为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样本。国外的选择了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而且发表的论文都是管理会计的论文,因此可以较好地代表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我们选定这两本杂志,并从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国内与国外的异同之处。样本的时间从1996年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从众多论文中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大的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我们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统计显示,1996年-2006年在《会计研究》上,总共发表了174篇管理会计的论文,JMAR总共发表了88篇管理会计论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差异进行分析。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这一分类主要是参考了Shields(1997)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分类,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但是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参照Wagenhofer(2006)的研究,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或针对某个企业或者行业进行分析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前文所述研究背景的确影响着研究主题的分布,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实际上,非盈利组织也可以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上向企业界学习,例如可以在医院建立病患费用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

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的研究(潘飞等,2007),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没有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因此,对于国内的管理会计学者而言,如果要使自己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首先要在理论基础上有所突破,不仅依靠经济学,还要奠定更广泛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的视野。而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并且,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这反映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与狭隘,也指明了未来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们把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档案研究多数采用经济学理论,这与JMAR的结果一致。而国内的问卷调查研究多数却没有理论基础,而国外的问卷调查研究均有理论基础,这一差异印证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国内的实地/案例研究应用的基本上是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而国外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并且在各种研究方法上对经济学的应用比较均匀(除综合研究外)。另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国外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水平显著高于我国。因此,国内外理论应用的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不仅影响研究的深度,也影响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方法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对于研究方法的争论,根源在于哲学中的认识论,即何谓真理知识和如何获得的争论(李连军,2006)。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梯利,1995)。理性主义认为:原因与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知道原因,就可以依靠思维和推理的力量立即确定其结果,而不需要依靠任何经验。经验主义却坚守科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只有通过观察和经验才能得到。因此,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张朝宓,熊焰韧,2006)。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也是我国一直以来会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Shields,1997),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

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地/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当然,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在从事实验法的研究,但是这一方法对绝大多数研究者而言还是相当陌生的。另外可以看到,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案例/实地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案例/实地研究。那么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统计技术和研究结论的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研究的水平受到了实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应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

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者和实践者基本还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发生了障碍。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因此,应该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使其成为我国管理会计师交流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场所。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尤其是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上更容易被国际认可,加之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研究内容更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青睐。

(四)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

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比较稳定的制造性企业。管理会计最初就是在工业企业当中推广并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成熟并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开始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着重研究非盈利组织和更加通用型的问题。而相对于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是集中于企业层面,尽管这与研究水平的发展阶段相关,而且能够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但是也说明研究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因此,今后应该研究更多通用型的问题,以点带面,拓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范围。

第9篇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其创新发展已经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领域 ,本科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也应与新的形势相适应,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变革,为企业管理会计实践输送更具职业素养和判断力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创新发展 本科教学创新

一、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早期的会计在企业中的主要发挥的是核算与监督的作用,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会计的管理职能也逐渐体现出来。可以说,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天下,创新与发展已成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为了与时展要求相适应,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创新及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管理会计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管理以利润最大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为标准,在当时物质资料匮乏的时代,确实满足了当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加强管理的需求,但是它仅仅考虑的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只见收益而忽视了风险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只重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做法是不妥当的。21世纪,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不仅要考虑现实收益也要考虑未来收益,既要考虑有形资产也要考虑无形资产,既要看到企业自身经济走势也要结合外部资本市场的综合表现。因此,现代管理会计应该把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身目标,放眼企业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会计研究重点的转变

传统管理会计把研究着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及控制方面,仅仅围绕责任中心,强调的是对全过程的指导与监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与智力因素对企业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也应该向知识型资产转变。它注重“人本管理”,侧重于对人才知识的预测、决策、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相应的,对知识资源的计量更加复杂,风险性也较高,这就要求改变管理会计的方法,从重视数量因素到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相结合,从重视货币计量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并重,从单一的数量计算向综合判断方向转变,使管理会计的方法更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

(三)管理会计基本方法或手段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企业内、外部环境情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网络世界的发展对整个管理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自然会促进管理会计价值的变化,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更多未来信息能够更准确的预测。“零存货”是很多企业追求的存货管理目标,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前,很多企业想做到这一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现在它却不断植入商业细胞的深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由传统的部门管理逐步向分公司制发展,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与预算控制朝着适时制与作业管理方向发展,信息处理方式也从人工转向了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更快、更准、更精细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控制成本一直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它通过把责任会计划出成本责任中心及制定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等方法,这与多层次分权式管理精密相联系,也离不开大规模生产,现在的情况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间层不断减少,生产规模也不再简单的求大,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管理会计方法能更得上这些变化,探索出新的方法。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开发寿命周期较短、批量小、质量高的科技产品公司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这些公司的杀手锏是创新,通过对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又能接受特殊顾客所订的特别批次,这即要考虑产品订价的成本,又要考虑产品的需求量。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方法得到更新。

(四)管理会计整体战略观念的树立

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必须有一套整体的战略优势作为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企业的管理分成不同的子模块,各子模块之间及之模块同系统总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出现矛盾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要求把企业管理看成一个战略整体,有大局观,只有整体战略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仅当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及战略。管理会计一定要根据上述要求,树立起整体战略观念,把企业的管理活动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去分析和评价。

(五)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待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节奏快,变化大,知识在时时更新,如果企业跟不上步伐,自身内功修改不好,又怎能给外界公众展示一个良好的形象呢?作为一名管理会计人员都应该清楚地明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大影响。企业管理者要对竞争对手了如指掌,捕捉市场动态,据此不断完善企业战略,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在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当代竞争战略是和竞争对手多方博弈后制定的,可以说制定自己的战略却要盯着别人的企业,无法弄清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就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所有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要真正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管理会计的参谋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会计人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真正起到一个好参谋的作用。

二、适应创新与发展实践的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经济环境与条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要求对老的管理会计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拓展,以全面适应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际运用的需求。

(一)成本管理方面

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重心需要转移,拓展新的成本控制视角。其工作重点应该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向研制开发成本转移、从成本控制向成本计划转移。

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产品的值的主要标准是看产品中容纳的信息与知识,这些信息包括技术方面的也包括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对产品的增值贡献较大,另一方面就是对市场的准确定位也能带来产品的更大增值,而生产制造环节对产品增值贡献较少。竞争迫使产品需要有更多的科技含量。企业要想在长期保持优势,就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与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在此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不得不从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环节上来,由成本控制转向成本计划。如何整合好各种资源,让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把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发展,是新时代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

管理会计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因此,它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决策有用的,和经营关系密切的、真实的信息,这要求我们要克服克服传统管理会计短视和单一性的缺陷,用战略的眼光来提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信息。

在经营决策方面需要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假设成本不变的基础上的量本利分析模型,建立起长期的本量利分析模式。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决策分析时一个显著特点是把对模型的运用和结果计算摆在首位,而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不足,这样,势必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确切的说,得出的结果是否包含信息,是否决策有关,那就要看前提条件是否成熟以及取数分析过程是否恰当。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是否正确;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模型构建是否恰当。

当前企业决策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是利润的最大化,一个是成本费用的最小化,再一个就是现金流量的最大化。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当前企业管理的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不能全面体现企业管理的水平。诚然,当前的管理会计决策不能离开利润、成本、现金等标准,但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目前会计手段无法计量而又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极大影响的相关因素。比如说,企业人力资源的积累,创新技术的积累,而不能仅仅盯着短期能省多少钱这一目标。

(三)人本管理方面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认的潜力。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要把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对人的管理活动相结合,很好地运用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研究人的行为、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的确定方法,研究人力资源投资分析的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同企业其他资源一样,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考虑到人力资本因素后企业 的预算、决策都将更加准确,有利于克服企业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

(四)风险管理问题

现代管理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与过去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把风险因素考虑到企业的全局性、长远的战略中去。总体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因承担风险所以需要获得收益,而且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可以说,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企业可能因为冒风险而获得超额利润,也可能招致巨额经济损失。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做法主要有多元化经营、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及联营等。

三、管理会计本科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对管理会计实用人才的培养中,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担负着为企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本科管理会计教育要从课程内容、教学理念及其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变革。

要培养综合型人才,首先是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打好管理理论的基础,交叉学科的设计要恰如其分。 未来的会计人才除了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教学工作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有着资源优势,一定要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与主题,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题,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并适应时代需求,改变教学内容,寻求灵活有效的教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代管理会计的最前沿的理论及发展方向带给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层面,介绍几个数学模型,给出几个理论假设的前提,一定要通过鲜活的实例,引领学生感知管理会计的动态及发展方向,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