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43:23
导语:在会计专业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直以来,经济法被学界戏称为“大杂烩”。法学部门的划分,一个主流的标准就是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和其他学科存在一定承担的交叉,比如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营主体、消费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其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涉及行政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公司涉及商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合伙企业涉及民法内容。而作为经济法重要内容的劳动法又与社会保障相重合。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十分庞杂,包括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且不像民法、商法那样法规集中,仅作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土地部分就包括《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于经济法课程本身的特性,不同专业的教师应当对经济法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与专业相呼应,有的放矢。以笔者为例,笔者在给法律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时,必须做到紧扣司法考试,面面俱到。由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民法和商法基础,所以经济主体法重点讲授社会中间层,社会保障部分重点讲授劳动法,其他内容简单介绍一带而过,市场规则法重点讲授,宏观调控法选择讲授。而笔者给会计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时,往往围绕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主要集中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等内容。
二、会计专业学习经济法课程的问题
笔者作为专职老师长期活动在教学第一线,为我校医事法律专业的学生讲授经济法。笔者曾受邀给其他院校的专业比如会计专业教授过经济法,在讲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其所有的课堂设置都应当围绕着专业本身来建设。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专业设置了什么课程,课程在不同学期具体安排,所设课程对这个专业有什么意义,这门课程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教学效果,都应当是学校预设好的。所以,在讲授前首先应当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当根据其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而一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并不明确,笔者在受到一次民营学院的教学邀请时,为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向其教务部门详细询问授课专业、授课学时、相关课程,而其教务部门觉得奇怪,他们认为只要是同一课程内容应该是一样的。
2.法律基础欠缺
笔者受邀给其他院校的会计专业教授经济法时发现,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十分陌生。过去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是分别设置的,《法律基础》在高等院校中的时间安排一般是30-40学时,而2006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将这两门课合二为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据统计授课时间还是30-40学时,以我校为例,总学时48学时,但理论课时仅有32学时,而法律基础部分一般是8-10学时,类似基本的普法教育,所以学生大都只了解一些皮毛,对专业法律知识所知甚少,没有积累法律语言,更没有形成法律思维。笔者在讲授经济法时发现,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提到的法律名词十分陌生,光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词就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十分紧张。
三、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安排
笔者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于专业的特殊性,在经济法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1.确定教学内容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法是工具,学生应当灵活掌握未来职业过程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了解基本的规范,处理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经济法是开启未来职业资格的“敲门砖”。我国对会计职业资格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初级会计职称还是中级会计职称,甚至高级会计职称、高标准的注册会计师等,经济法都是其中必考科目之一,不容回避。比如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需要考两门,其中一门就是经济法基础。由于学时有限,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安排较为紧张,整个课程围绕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以在章节中介绍重要知识点的形式进行,通过真题和练习题的辅助加深记忆。在教授中按照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大纲安排章节内容,今天包括总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反垄断等内容。
2.明确教学目标
关键词:会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大学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1.预测财务的资金,决策过程,规划,控制及分析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元素。正常使用情况下,筹集资金,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企业投资,营业收入,盈利,汇兑资金财政总收入和支出,金融分析,资产评估及企业清盘。
2.会计事务管理,成本预测,决策制定,规划,控制中心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成本行为和可变成本。经济预测,短期内业务决策制定,长期的投资额的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成本控制。
3.成本会计制度费用,核算和分析为中心制含量。要求及程序,包括一般及成本会计辅助方法、分类、固定的生产费用归责的分析,产品的计算费用方法及产品成本核算法,及其他行业一样,成本费用报告及费用分析。
4.财务会计为制度,内容分析各种经济、和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基于概念及其的系统的理论,资金,欠款,开支,盈利及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和分析。大学资深会计专业人士,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专业从事各种复杂财务和会计问题,例如特别的经济型商务及财务申报。
二、教学内容中的问题
1.责任会计课程。目前,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责任会计课程,专门成立了机身现代管理会计,决策制定和规划和实施,对核算责任会计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的基础。请参阅预算编制从现有的博览会责任会计教材内容,分解责任单位,责任,经济责任,资金和责任会计的好处其中包括财务计划,控制,分析,考核和责任追究,报告和问责制制责任报表。分解是制会计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从打开的就是个别机构的责任,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含量。会计研究的一根主线,成立了大学课程,辅以行核算的系统制指明确制课程,和其他标准的研究经费及研究费用,具有核算相制,同时也强调了管理的门综合性学科,责任的会计系统核算,似乎不太合适的。领先的双重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就是难以界自制重叠教学。
2.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部署。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之间的关系,就是对整个系统部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还是刚刚学会的成本核算途径。分析的成本的会计系统,成本核算,成本预测管理会计的体系的研究,决策,策划与控制。成本核算是成本预测,决策制定,规划及工作的基础。所以成本占主要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成本会计,核算的研究提出了的关系在同一项研究。学习的课程,仅限于成本的合计,财务报表为基准教学内容,我认为在成本核算课程,但在的管理会计上的安排,如本量利的分析,其中包括尽可能多的管理的会计系统制标准费用,体现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课程制递进关系,避免重复在同一时间制课程。
3.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部署。必须首先明确在会计及财务的关系。在这方面,会计理论辩论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财务会计的财务前景,认为金融核算,财务会计并行的概念。我更喜欢第一种观点。在实践中,我觉得金融及会计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核算和财务分析报告是基于。应该被看作是财务及会计,一个核算管理活动,按大学课程设置划分为两个课程,在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内容,安排上考察资金之调度,学习会计对分化途径。
4.财务会计,金融管理及成本的核算管理会计。劳动分配的合理化,让财务工作人员对资金和相关费用有很进一步的掌握。多门课程的教学的内容主要入账的会计项目无限成本要素的交集,可以避免课程之间越过,减少重复劳动,但物与物之间制通用连接,通弄懂以免交叉课程设置,并多次的系统是不可能的。必要的体制相应的重叠,利于这类课程之间的转变及连接,以便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为了解决此问题的,我认为可以谈成本,成本会计和的管理核算视角下的资金,以降低成本以下资格。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角度从上述压缩基金。如财务会计,就像一个确认对会计要素费用,衡量说明的一般原理,投入在费用核算计算成本。成本预测,决策制定,以及日常的日常管理通过了管理会计论述,并不涉及基本的制金融管理成本。另一个例子是,库存控制,既省钱,又会影响成本的降低。实际的学习,前者在财务管理,这是于管理会计教导。
参考文献:
[1]牛彦秀,孔庆春.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辽宁财税,2000(07):46-47.
[2]吕立伟.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整合研究[J].财会通讯.2009(02):45-47.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02).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文化环境缺失
大学虽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践过程中更重教育、研究专业知识,而对“道德”“素质”教育较为淡化,忽略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受就业压力大及社会风气等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高利润、高回报、高压力的“三高”社会环境下,只有通过提高专业能力水平,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故而当前大学生教育亦重于培养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鲜少提及诚信道德、职业道德。而大学生缺失职业道德与诚信又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带来更大就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校方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并不合理,没有将大学生有关职业道德与诚实守信的教育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创新性的缺失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还是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税法为主要课程。本身较为严谨,严肃。有关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较为枯燥,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本书,一枝笔,临到期末交论文。这种枯燥的“填鸭”教育较易引起学生反感,没有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会计专业诚信道德问题的关注,使学生明确诚信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形成了“曾子杀猪”、“范仲淹封金不贪”等的诚信典故,但在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仍存在着一些扭曲的诚信意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古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缺乏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素是“诚实”“信任”,即取信于人,同时给予他人信任。而这些格言古训恰好违背了这些诚信的最基本要素。这也说明,历史残余观念还在持续影响着当代年青人,当代大学生。
(二)家长、老师的教育因素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父母、老师应该是诚信的模范。“言传不如身教”,更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老师的言行是否诚实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行。未及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批评教育或在承认错误时利用契机奖赏的各种做法,都容易导致孩子(学生)的诚信缺失。只有当父母与老师把孩子(学生)当成朋友,主动与孩子沟通,少进行大道理灌输、说教,耐心倾听,重视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的氛围。
(三)社会大环境诚信缺失的因素
社会诚信缺失,存在多方面原因。不仅有历史层面的原因,也包含现实层面的原因;既有体制层面的原因,也不能忽略管理教育层面的原因;除去外部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原因。会计从业人员做实账、替企业纳足税,却可能面临失业、被穿小鞋风险。选择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反而可能好处多多。久而久之,社会诚信就自然被破坏了。会计虽自产生之初就把诚信问题看得非常重要,但却是一直局限在道德层面上,强调了要注重个人、企业地自觉、自省,却并没有投入相匹配的资源给不上市的公司,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对实践层面、社会约束层面的要求与设计的不足,导致了诚信教育苍白、无力,长期缺乏生命力。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不甚深入的泛泛空谈,流于形式,并且没有实质内容,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力、有效的措施。一些会计从业者出于或为企业胁迫,或拜金以及自我膨胀等方面的原因,为追求一己私利投向了弄虚作假的泥沼,并因此产生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与选择违背伦理道德观念的选择,大大冲击了社会诚信制度。
(四)学生自身因素
生活经历地简单,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偏于感性,使大学生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是责任感弱化的主要原因。独立意识,自我膨胀主义的泛滥又使部分大学生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少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社会考虑,没有做好本该拥有的担当社会责任的准备。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如何做诚信教育
(一)良好社会诚信体系地构建
想要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仅把问题纳入道德领域,突出诚信问题需要进行专项教育及整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其归入政府保障和提高民生质量的社会管理问题中去。同理,社会诚信的确立,也不单是社会诚信教育与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问题,我们更应注重政府权威和实效性等问题。如果制度本身不管用,缺乏权威,那么制定再多制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当政府有公信力,人们有坚定地信念、信仰,诚信的社会才会出现,人与人才没有芥蒂。“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当社会风气转正,假账、漏税行为减少,才能让学生踏入有良好秩序的会计行业,才能更好地遵守会计从业基本道德准则。
(二)诚信教育实践环境地优化
传道授业,是教师工作之本。一般说来,“授业”是指,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开发学生的智能;“传道”则是指,通过课内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或显性或隐性的德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是:要为社会挑选、培养不仅具备优良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而且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与会计技能的“德才兼备”的会计类人才。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良好榜样,不做学术造假,不为领导检查突击准备等,事事时时讲诚信;其次,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做好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场所,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效果,增强其传道的强大能力,落实诚信教育;最后,学生课外活动亦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想要将书本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战能力,必须让大学生走出课堂,在接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的实践环境优化包括对典型场景参观、对典型人物进行访谈和教育的过程。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将感性认识抽象为理性认识。依靠各种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潜移默化使学生建立诚信思维。有益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诚信道德修养,也促使教育者加强自身诚信教育。同时不妨考虑增加一些到对口单位实习、组织参加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环境优化,以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重视程度,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约束、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职财会专业 教学 问题 对策
财会专业自身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财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企业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岗位,会计岗位在企业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中普遍设立了财会专业,而且学习财会的学生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专业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发展情况,不仅影响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据调查显示,我国高等院校的财会专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高职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财会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财会教师师资严重不足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在不断地扩大办学规模,尤其针对财会相关专业。目前我国财会专业拥有着充足的生源,而其财会专业的办学成本相对较低,这样使得学生数量在逐年的增加。因此,师资力量方面表现的越来越薄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数量差距逐渐拉大,财会专业的教师供不应求,师资引进刻不容缓。
对于高等院校的财会专业而言,其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显然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以此鼓励校企加强合作。但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不愿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编制问题、涉及商业秘密、双方经济利益等等,其不愿意为教师提供定岗实践的机会。
(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发现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财会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多财会教学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基础上。传统守旧的财会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采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呆板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具有较少的课堂输出信息量,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往往忽视实践,其将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其还埋没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三)财会教学的实践机会少
针对财会的专业资料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这说明财会专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针对每一批应届毕业生来说,会计岗位本身能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这就导致财会教学的实践机会较少。
据调查显示,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形成科技开发、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办学体系,根本无法做到校企合作。另外,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经费在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再加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最终使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只能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四)学生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层次不齐,我国多数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比较偏激,这就影响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的学习态度,越来越多的同学对自己低要求。将其与本科院校学生进行比较,显然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多同学“以我为中心”,对财会专业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引进。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要不断的加强师资力量,教师要具备高学历和高职称,可以聘用财会专业的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在进行师资引进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避免“一刀切”,有机结合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条件。坚持财会专业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准则,同时注重学校内部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2.人才的选拔。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适当的选拔学科骨干,这项策略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学科骨干在财会专业教学方面的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氛围。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在财会专业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改革财会的教学模式
实施多媒体网络化实践教学模式,财会专业教师可以把所有的企业财会实务操作的过程全部录制下来,并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将其作为共享的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财会理论(会计报表、会计要素等)表现得生动有趣,可以采用动画、音乐、等手段,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合理的互动,能够调动学生对财会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加强校内财会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校内财会专业生产型时间基地,使校外财会实训基地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通常校外会计实训基地主要可以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在财会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显然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财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加强学生职业理想的培养
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要从学生刚刚入学时就开始着手,改变其入学时的消极态度,并向介绍财会专业,从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高职教育理论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学习,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职业教育的理念,并逐渐的形成职业理想。
三、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除了一些名流院校以外,剩下的各高校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几年前,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导致我国很多高校纷纷开设财会专业,包括很多职业高中、中专、高专等不同的学校都有开设会计专业,不仅文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开设财会专业,而且师范类也开设会计专业。并在此基础上盲目的扩招,从而增加了应届大学财会专业毕业生的数量。由于盲目开设财会专业,其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且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必要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永峰,张明慧.高等工科院校加强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J].会计之友,2004(01).
1、本周为“考试周”,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评卷工作。
2、教研组长将教研组总结(电子文档)等各项资料缴交教导处。
3、教导处审核、初拟本学期技能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4、各部门将期末量化的各数据星期五前缴交zz副校长(邮箱xx@kt250.com)。
二、第20周工作要点:(1月12-18日)
1、值周班:校本部1202;xx校区1204;xx校区1209。
2、星期一,新团员在校本部举行入团宣誓仪式,升旗手升旗,负责人xx,全体新团员及团委委员参加。
3、实训处核算学期班集体争先创优量化评比成绩。
4、发放寒假前《致家长一封信》。
5、1月12日(即星期日)下午5:00前所有内宿生离校,内宿管理小组进行内宿清理。
6、高职备考班1月13-16日(即星期一至星期四)正常上课。
7、星期一为学生补考时间,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商好各科补考次序,组织学生进行补考。
8、星期一前各任课教师将学生成绩交班主任,星期二前班主任将成绩(电子文档)汇总与班级成绩总表(电子文档和纸质)、《学生技能奖学金推荐表》交教导处。
9、星期一下午3:00在校本部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总结会议。
10、星期二(1月14日)前教师将期末考试质析表、个人总结或教学论文缴交教导处。
11、星期二(1月14日)上午9:00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12、星期二,全体教职工(91人)在校本部档案室黄秋阳老师处校对已填写完毕的《xx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审核表(首聘)》。事关晋级重要事项,敬请教职工本人认真校对,确保无误后在“照片”栏签名确认。逾期不予更改。
13、星期三下午3:00班主任将《家庭通知书》交校长室验印,并缴齐期末各类总结材料。
14、星期四在校本部4楼机房组织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15、教导处完成全校教职工的量化评价统计工作。
16、星期五上午9:00各校区由区长主持召开法制教育会。
主讲安排:校本部:xx;xx校区:xx;xx校区:xx。
会后各班召开班会课,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布置假期有关事项及要求,之后发放家庭通知书。
17、星期五下午3:00在xx校区电教室召开教职工会议。
18、星期五下午4:00学校安全管理小组组织各校区安全检查,各校区区长参加,xx负责。
三、寒假及期初安排
1、1月18日开始放假。各班级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校外自治管理机构作用,及时发现、解决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
2、学生回校时间:2月9日上午9:30。班主任跟班管理:组织学生做好教室布置等开学准备;及时报告学生考勤及缺勤原因;做好寒假班级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