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12:28:47
导语:在体育课感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老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却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制度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财政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持续上升,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科研活动主要以各类科研项目的形式展开。由于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多、管理方式复杂、经费的支出情况多变,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1]。合理安排和管理科研项目的预算逐渐成为新常态下科研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
由于高校考核制度的导向作用,高校科研工作者普遍只重视立项,忽视项目申请书中的预算编制,项目负责人往往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只要能申请到经费就可以,项目组其他成员也没有参与到申请书的预算编制中来,大部分的项目申请书中的预算是由项目负责人一人完成,这样的项目预算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预测,只是项目负责人凭经验估计填写。另外,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也没有把项目的预算编制作为工作的重点,导致项目立项实施的时候,经费支出与预算明显不同,项目组频繁要求调整变更。
2.科研项目经费开支的不可预见性
科研项目作为一项创新活动,开展期限普遍在2~3年,有的甚至5年,科学研究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更何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日新月异,但是现行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制度要求严格,有些甚至于精确到商品名称、具体价格和数量[2]。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支出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项目主管单位复杂的编制和调整流程,科研人员很难合理地编制和调整项目预算,这给项目的实施过程增加了难度,影响项目进展。同时这也是项目组粗略编制预算、不合理使用经费的因素之一。
3.科研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1) 项目主管单位的管理不合理。科学研究是高校综合实力重要指标之一,许多高校为了提升科研水平,一味地追求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级别以及到校科研经费,鼓励科研工作者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科研经费。高校的奖励制度、职称评选和晋升制度也大多与科研项目经费挂钩,这一系列项目主管单位的“绿灯”措施,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3]。
例如,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书审查不严,只要有利于项目立项的申请,即使经费编制不合理,也容易被忽略,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也基本上只停留在对票据合法性的审查上。项目的成果质量、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项目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都往往不在审查范围。
(2)科研项目来源部门的审查不合理。项目来源部门对上报的申请书主要是对项目的论证报告、可行性分析甚至是否具有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审,项目的经费预算通常不作为能否立项的评判依据,这使得许多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甚至明显有误的项目申请书也能立项。因此被批准下来的项目无法照原预算执行,但是审计部门审查时又要求按照批准立项的预算执行,使项目经费的开支处于矛盾之中,这不仅影响科研项目的开支,也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加被动、复杂。
4.各级各类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差异性大
随着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项目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纵向课题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课题、省级项目、教育厅项目还有各级专项课题等。项目的来源部门都有各自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每个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经费允许列支的范围和额度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出版/文献事务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动费等,比如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管理费提取比例就各不相同如下表。
各级各类项目来源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进行信息共享与沟通。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只要申报条件允许都积极申报课题,导致课题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甚至出现一题多报的现象[4]。这不仅限制了国家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使得科研经费的分配难以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开展支出。
5.科研绩效奖励机制不合理
科研活动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创造性活动,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工资水平并不高,然而在耗费心血的科研工作当中,科研经费预算中并没有体现出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经费管理办法中劳务费也只是用于没有财政收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科研工作者的长期的智力、体力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认可,再加上在当今社会下科研工作者的各方面经济压力,有些科研工作者就铤而走险,利用不恰当的方式套取项目经费。
二、改善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措施
1.成立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
由于科研项目来源渠道多,各级各类的经费管理办法也不尽相同,科研经费数额大,高校迫切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经费的岗位,这样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通过综合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还可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答疑解惑,对项目立项后的实时经费支出、中期检查、预算变更、结题验收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这样既帮助了科研工作者指导预算,监督经费开支,又缓解了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压力。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经费和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密切相关,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经费的开支范围、报销程序进行明确规范,不仅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更方便快捷地办理相关业务,又能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减少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
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到人,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达到服务于科研的目的,又能够符合审计的要求。
3.优化经费管理办法
现存的各级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因其差异性很容易被混淆,各高校又有其自身的经费管理办法,种类繁多的规章制度给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一方面,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统一标准的经费管理办法,而且应具备操作性强、普遍性、约束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需要能促进科研项目来源部门优化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办法,使优势资源能集中配置给真正需要的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还需要根据广大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性地调节预算范围,增加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报酬,让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杜绝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5]。
4.构建科研经费网络信息平台
与日俱增的科研项目及经费给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科研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科研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引进网络信息平台改善科研管理,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让财务信息和科研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科研管理部门能及时了解项目经费到账情况,财务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立项项目的性质、来源部门,准确对项目经费进行划拨,简化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对接程序。
参考文献:
[1]吴晓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4]付 晔,杨 军.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4).
[3]余永恒.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
今年9月初以来,我参加了单位举办的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聆听了单位领导的亲自授课,观看了曾仕强和余世维教授的讲课电教片,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扩了视野,细细品来,感受很多,结合本人工作情况主要感想是:
(一)要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由于所学内容涉及管理思想、管理观点和管理新理论,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内容很丰富。在参加学习的时间内虽然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学而时习之”,要把理念同社会实际环境、企业和个人工作相结合起来,认真加以实践,学以致用,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和个人管理才能的提升,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学习,我感到曾教授对中国文化研究多年,他的管理方法是中国式的管理,讲解透析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过人之处,他把企业组织行为当作“天、人、地”;把企业比作人一样的系统,把经理层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强调每一个企业,每个人都要合理“定位”,要认识自己所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就是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并着重论述了高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干部各自的作用和工作方法、行为模式,剖析精到,入木三分,让人悟出许多在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处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微妙技巧,比如:许多场合下交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对不同身份的人用换位思考来处理沟通等等。通过学习余仕维教授讲解的管理方法,认为要进一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胆负起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三)吸收借鉴和比较国内外管理优劣,为我所用。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与余教介绍的老外管理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我感到管理是否有效,不是它的观点多么新,方法多么精,归根到底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在实践中有用,好用,才能成功。认为要搞好本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还是要注重细节管理,脚踏实地工作。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和生活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个企业把自己的产品不断做精作强,占居市场的独一位置,就是成功。要在管理中积极推行“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把细和实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降低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企业的发展就会不断强大。
【关键字】初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而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单纯追求政治课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高尚道德情感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培养,这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的相违,那么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教育呢?
一、以情激学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和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再加上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1、以爱结情,注重情感投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自己所教的班级,像大朋友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接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一次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课,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便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接着,向学生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接着又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有个大学生,由于不关心政治,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偷书贼并杀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而被判处死刑。
然后我强调说你们看,学习思想政治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以情明理
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都应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老师要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老师的语调而变化,从中学习知识,明白事理。
教师还要善于教具育情,形情交融。还要注意选用教具,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讲“为人民服务”时,用投影机打出的大幅画像,那浓眉英姿、微笑神态,使学生感到了他那博襟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讲“发挥艰苦奋斗精神”时,把从校园里拾来的白生生的大块馒头摆上讲台,让同学们背诵“锄禾日当午……”的诗句,并展开讨论。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强烈、鲜明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鲜明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美好的情感渗透在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中,让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祖国的爱深深地扎根在心中,并付诸于行动,情感教育之花将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整体护理;预后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在治疗期间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我院选取了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19~52岁,平均年龄为(39.5±3.5)岁,其中,2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0.1±3.1)岁。其中22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8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措施
1.2.1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我院的规章制度,有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我院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我院以前收治的成功案例,让患者对我院有充分的了解,放心的接受治疗[2]。
1.2.2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术前护理 ①许多患者会在入院时,因对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手术治疗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产生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向患者进行阑尾炎知识的教导,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的了解,减轻其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②对于刚刚入院的患者,应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尽力帮助患者了解我院的环境,使其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回答,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在回答患者问题时语言要柔和,让患者能够消除顾虑,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拉近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③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保证病房的空气质量及温度,且出入病房要轻声,避免影响患者休息。术前要让患者禁食,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可对患者进行输液补充电解质。
1.2.2.2术中护理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因对手术的担忧以及陌生的环境造成恐惧等负面心理,另外,手术期间器械的碰撞声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在术中,护理人员应陪在患者身边,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另外,术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理特征,防止不良事件发生[4]。
1.2.2.3术后护理 ①护理:手术过后,可根据患者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采用合适的,一般全麻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患者采用侧卧位。为了帮助患者减轻切口疼痛,可在血压平稳后选用半卧位;②疼痛护理:由于麻醉过后,患者会出现切口疼痛,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反应。为了减轻患者的痛楚,可采用针刺止痛,或者播放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可以采用止痛药对患者进行治疗[5];③饮食护理:术后可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牛奶等,防止引发腹胀;④功能锻炼: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肠粘连,帮助患者恢复肠蠕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期间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但是要避免过度劳累;⑤并发症护理:由于患者在术后肠蠕动缓慢,身体免疫力差,常会发生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当患者出血时,应及时予以输血,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止血。对于切口感染的患者,要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必要时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了防止患者长时间卧床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保证床单的整洁干燥,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并帮助患者按摩下肢,防止发生静脉血栓[6]。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如果分数>85分,那么则为满意;如果分数在60~85分,那么则为较满意;如果分数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调查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国际上公共的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在治疗期间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通过调查发现,整体护理主要有以下优势:①整体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发了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以及康复的信心;②整体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几率;③有效的提高了整个护理的水平[7]。
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①转变传统的护患的观念,将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换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替患者着想,关心患者的观念;②护理人员必须要有稳定的知识基础,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才能使护理工作做到熟练,提高护理的质量[8]。
我院通过对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护理发现,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后,患者的下床时间(25.9±0.5)h,较对照组(51.6±1.8)h明显缩短;此外,患者的住院天数(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7±0.4)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开银.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49 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 (18):54 -55.
[2]程龙庆,丁卫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1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2006, 11(4):300 -301.
[3]张军,蔡华忠.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5,3(12):175-176.
[4]Peng Shuqin, Xing Haiyun, Lv Xiaofei et al.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of 104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s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J].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8,12(35):163-164.
[5]雷晓,余佩武,曾石竹,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学习曲线模式和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11,9(6):418.
[6]Ding Jucui.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J]. medic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acute appendicitis(in monthly), 2011, 24(6).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超过一定频度,简称复感儿,其具有常年反复发作、发作时病情较重、迁延不愈等临床特征。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达10%~20%[1],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外感"、"体虚感冒"等范畴,气虚体质是其主要病因,而传统中医名方玉屏风散具有防治气虚外感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气虚体质反复吸道感染患儿41例,旨在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社区儿科诊治的反复吸道感染患儿82例,均符合198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2]。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1~5岁,平均(3.24±1.37)岁;每年平均感染次数为(7.93±1.52)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均除外营养不良、先天性及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平均感染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及补液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于感染恢复期加用玉屏风颗粒(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30036),主要成分:黄芪、白术和防风,5g/袋,1~3岁患儿1/2包/次,3次/d;3岁以上患儿1包/次,3次/d,温开水冲服,连续服用12w。所有患儿均随访6个月。
1.3疗效标准 ①治疗后6个月内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3以上,发作时症状显著减轻、疗程显著缩短者为显效;②治疗后6个月内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1/2以上,发病时症状减轻、疗程缩短者为有效;③治疗后6个月内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不足1/2,发病时症状和疗程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②记录患儿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
3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造成其易于感染的原因非常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包括小儿呼吸道解剖结构不完整、免疫球蛋白及各亚型水平较低、免疫分子含量及活性不足、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功能紊乱[3],而这则与小儿的体质不无关系。
小儿体质是指在先天及后天因素长期共同影响下而形成体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具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变性、转化性及可测量性等特点。现代中医将阴阳、气血、脏腑的辨证关系与小儿"脾常不足"等生理特点相结合,通过中医四诊将小儿体质分为5种,即平和体质、滞热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阴两虚体质[4]。小儿由于肺、脾、肾等脏器尚未发育成熟,故影响气的生成,导致小儿容易出现气虚体质,故小儿易于外感。李丽华等的研究证实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以气虚体质最常见,占58%[5]。因此,通过改善小儿体质能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玉屏风颗粒源于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的玉屏风散,现代通过剂型改革由散剂改为颗粒剂。该方是治疗小儿气虚外感的主要方剂,黄芪、白术以扶正为主,防风具有祛邪作用,其中黄芪得防风则祛邪而外无所扰,得白术则补脾而内存所据。全方补中寓疏,散中寓补,共凑祛邪固表、扶正补虚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提示,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之作用,治疗小儿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玉屏风颗粒能明显提高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次数,预防疾病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陈萧群,雷玲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5):659-662.
[2]陈慧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及反复肺炎诊断思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3):163-164.
[3]朱晓萍,尹文艳,蒋红雨,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2):135-137.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定向越野;教学;可行性
1 前言
定向越野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导航的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并为之狂热。它既是一种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又是一种竞技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中举行,也可以在公园、校园,甚至城市街头举行;而且定向运动容易设计出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参赛者需要的比赛路线,因此参与定向运动很少受到条件限制。我校已在体育学院专业教学中开设定向越野运动项目,而在公共体育课还没有涉及定向越野运动项目,作为一项能够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识图辨路能力的项目,能否在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值得我们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5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网络上查阅一系列相关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资料,为研究提供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依据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随机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5份,回收率93.5%;其中有效问卷460份,男生235份,女生225分;有效率90.5%。
2.2.3访谈法
对赣南师范学院2位领导、10名体育专业老师以及校定向越野队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2.2.4数据统计法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处理,在计算机上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领导对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看法
通过与校领导的访谈及查阅学校多年以来认真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我们了解到,长期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重视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倡导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认清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强调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而定向越野项目符合这些要求,既可以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学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使体育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学校领导对在公共体育课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是支持的,明确表示在管理上、体育经费上和场地器材方面将给予支持。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第一:解决好学生的需要和师资力量的矛盾;第二:解决好开设定向越野运动后与学校生态保护的矛盾;第三:在教学中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3.2 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项目的兴趣调查
表2: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兴趣调查表(%)
兴趣情况 人数 男生 女生 百分比
很想参与 260 160 100 56.5
想参与 135 45 90 29.3
不想参与 65 30 35 14.1
从表2调查结果来看,只有14.1%的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兴趣不高,原因是自身的喜好以及身体素质、时间等。有85.9%的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感兴趣,原因主要是该项目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能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识图辨路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定向越野运动在赣南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3学生对定向越野项目知识获取途径的选择
由于我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已开设了定向越野课程,推动了普通专业学生已对定向运动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识图能力的了解。通过校定向越野队在运动会上的表演及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宣传,广大学生认识了定向运动是一项自然环境体育项目,它教会你如何在大自然中行为把握自己,爱护自然,遵守郊野公园守则;定向运动是一项不需任何花费的群众性体育项目,所需的只是一张好的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服装可穿着定向专业套装,也可只是普通运动服装;定向运动是一项探险体育项目,给你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定向运动是一项广交朋友的社交性体育项目,在这里,不论男女老少,种族背景,文化阶层,社会地位,相互交流,共享人生。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有76.7%的学生选择以开课的形式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6.5%的学生选择以体育社团活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9.8%的学生选择以课外活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4.3%的学生选择以俱乐部活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2.6%的学生选择以自学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表3 :学生对定向越野项目知识获取途径的选择(%)
获取知识途径 人数 男生 女生 百分比
公共体育课 353 180 173 76.7
课外活动 45 30 15 9.8
体育社团 30 15 15 6.5
俱乐部 20 5 15 4.3
自学 12 5 7 2.6
这充分说明学生倾向于通过系统的教学方式来认识和了解定向越野运动,并希望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该项运动。
3.3体育教师对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看法
在访问的体育教师中对定向越野运动以何种形式在学校开展,100%的教师选择了以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形式为最佳。其次是赞成以俱乐部的形式来进行。这种选择参照了体育专业中开展这项运动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基础条件、师资队伍条件、场地器材条件,这说明定向越野运动以学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形式进入高校是可行的。
3.4学校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具备的有利条件
表4 :学生对开展定向越野项目教学具备条件的看法(%)
条件 人数 好
% 中等 % 差
%
学校重视程度 460 441 95.9 14
3.1 5 1.0
学生基础条件 460 395 85.9 45
9.8 20 4.3
师资力量 460 397 86.3 52 11.3 11 2.4
地形条件 460 387 84.1 54 11.8 19 4.1
器材条件 460 405 88.0 33
7.2 22 4.8
安全问题 460 427 92.8 33
7.2 0 0.0 3.4.1 由于定向越野项目拓展了课程资源,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校定向越野队在全国、全省竞赛中取得的好成绩激励了广大师生,因而学校对公共课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是支持的。从表4中可以看出,99%的学生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学校领导是非常重视的。
3.4.2随着学校对定向越野项目的大力宣传及定向越野项目队不断在学校进行的推广表演,定向越野项目的知识逐渐为广大师生所了解,喜爱此项运动的学生成倍增长,开课的呼声越来越强,有95.7%的学生认为已准备好了上课。
3.4.3有97.6%的学生认为已具备了较好的师资力量。学校现有9名田径教师,其中有2人专门接受过定向越野项目教学培训,有7人参加过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短期培训,这9名教师均能担任定向越野项目的教学工作。如是教学需要,还可以短期培训10名公共课体育教师,能满足开课的需要。
3.4.4有95.9%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课的地形条件较好。学校地处赣南老区,校园面积近两千亩,内有天伦山、明湖及大片的树林,校内建筑依山傍水,非常适宜开展定向越野运动。校外西北面是大片的山丘和树林,不远还有赣州市的峰山森林公园,这些都利于开展教学。
3.4.5有95.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课的器材条件较好。学校在2007年投入3.5万元购买了够60人教学使用的指北针、打卡器、点标旗、指卡等器材,2008年又一次性投入8万元购买了两套最先进的设备,能满足200多人同时教学、比赛的需要(含个人赛、接力赛等软件)。
3.4.6有100%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开课中安全能得到保障。理由首先是任课教师都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选择场地和线路时要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负荷由小到大;其次是教学的开始阶段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要互帮互学;第三是教师及班干部会待在环境较复杂的地段进行监控。
3.5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是会遇到一定困难的,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3.5.1学校在已开设定向越野项目中是以专业教学和训练方式开展的,这样的运动负荷相对较高,如何安排运动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又保持定向越野项目竞技和趣味并存,这是开设此项运动的关键。
3.5.2定向越野是识图和跑步相结合的一项运动,因此难度比其他项目更大,如何消除学生因为识图带来的消极因素呢?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5.3每一项运动项目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如何提高学生对定向越野项目的兴趣,也是开设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开设课程前,加大对定向越野项目的宣传,组织一些难度较低的趣味比赛,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会,这样就可以在学生当中传播,提高学生对定向越野项目的兴趣和欲望。
3.5.4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将影响定向越野项目的教学,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和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定向越野项目的认识和掌握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方法。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学校领导对开设定向越野运动项目教学还是持支持的态度,在教学经费,教学场地,师资队伍建设和器材方面会给予支持。
4.1.2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这项新兴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开展该项目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在一、二年级教学中开设此项目教学是必须的。
4.2.3赣南师范学院定向越野运动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对还是比较充足的,能满足公共体育课开展教学的需要。
4.2.4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能满足教学的开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赣南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定向越野项目的教学,既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4.2建议
4.2.1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学生对定向越野运动的认知度。定向越野运动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生对该项目的形式、特点、作用了解不够,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网络、板报等形式来宣传这项运动, 只有让学生从认知上感受该项运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4.2.2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由于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迫使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掘现有的学校资源,开发学生锻炼的项目和场地。定向运动推广就在开发学生潜能,锻炼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创新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体育老师的培养,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帮助实现学校体育的功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4.2.3结合定向越野运动自身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从初步认识到完全了解,从而让参与了的同学热爱定向越野运动。
参考文献:
[1]徐峰,杨浩.定向越野在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2]张力.定向越野运动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2007,(02).
[3]浅谈定向越野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前景[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4]张宏伟.“定向越野”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优势[J].甘肃科技纵横,2005,(04).
[5]程龙,曾李萍.对高校定向越野选课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
[6]温建兵,许瀚声.定向越野运动及其在学校的推广[J].科技信息,2010,(08).
而我的做为一个从事体育教育多年的体育教师,针对自己多年的亲身体会,更是对未来的体育教育有很多的感想。
我们是否会因为上体育课而兴奋,是否因为体育课内容的平淡而抱怨,心里想着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 ?真正上课时,却怎么也打不起兴趣来。
在文化高考中,有人提出了3+1的考试形式,意思是3为必考的三科,而1为自选的科目,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就是这1更适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符合自己的个性发展,这样,学起来更具主动性,而在体育中,是否可以试用呢?改革现在的体育课形式,实行X+1或X+2的学习内容,这X可定义为普修的项目,主要让学生了解各项目,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而1则定义为学生自己的特长、爱好的选择。在实际中,要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个项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大多都会偏向一、两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而每个运动项目都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什么就不能把实际情况考虑进去,让学生乐意的学。
在当今的社会中,要求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一句简单的话:十项会,不如一项专,虽然我们大多培养的不是运动员,但运动员这样身体素质很好,运动能力很强的人也不能适应每个项目,比如短跑运动员不可能长跑也很优秀,更何况一般的人。在走出学校以后,更多的是自己锻炼,而在学校的时候,只是什么都懂点,又是什么都不太懂,只懂一点,多一点,就不知所以然了,那以后怎么参加锻炼,那不如让他有一、两项喜爱的项目在学校时好好学习过,而其他项目则了解一点,在以后就有项目可参加,更乐意参加锻炼。
如果实施改革,对学生,对社会,对学校都有什么影响和积极性。
(1)这可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和参与性,特别表现在自选上,因为是自己所喜爱的,而且是比较多的此项爱好者在一起,对个人竞技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和学生基础都比较好。而其它普修项目中只要能处理两者关系,认识学习其他项目有利于提高自己自选项目的水平,在身体素质上也有所提高,对体育项目的理解上也会更深刻。
(2)有助于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因为都是爱好者或是该项特长者聚在一起,有利于运动队的组建,和运动队整体的提高,运动队员的选拔基础更稳定,学生的业余活动和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3)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个人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因为自己有了爱好和特长,所以更加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而在自选中,自己的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增强了一个人参加运动的信心,如果是一个知识在理论上有所了解,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一知半解的参加活动,总会感觉到不能得心应手;而如果相反,是一个对一个项目有较多了解,并曾经参加了该项的特长学习的,就会很容易找到运动伙伴,即使是进入社会,也能很快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体育者,并会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对社会中的赛事,也是热衷参与和关注,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也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
(4)有助于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因为在学校中,已经是一个项目的积极参与者,而且对该项有较多的了解,这在无形中是培养了一批忠实的体育迷,即使是在社区或是在社会中举办的体育赛事,会有很多积极的参与者,而且 乐意为此做自己的奉献,并提高赞助,来推动该体育活动的进行。
现在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一下自己的构想吧。
中学一星期为三节体育课,在三节体育课中,设一节为普修体育课,即学习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另两节设为自选课,即选择 两个自己所喜爱的或特长的项目。
比如可以在项目上可以如下设置:
篮球 跑(长跑、短跑)
大球类 足球 田径类 跳(跳高、跳远)
排球 投(铁饼、标枪、铅球)
健美操 乒乓球
操类 体操 小球类 羽毛球(网球)
健身类 武术套路
散打 (游泳)
在项目的选择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两个自选项目,比如选择了大球类中的一个项目,而另一个项目必须是大球类以外的其它项目,两个项目不得同类,得交叉选择。如果是遇到某一两个项目过热,而某些很少选,在过热的项目中可实行确定名额,如一个项目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果超过了,则让该项目体育能力相对弱的改项,或是有部分同学第一选项比叫多,而其第二选项此时比较少,让其一、二选项互换,可以减少人数过于集中。(男生可能较多的集中在篮球,足球等一些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上,而女生则可能较多的集中在健美操、羽毛球等运动量相对较小的项目上)
老师的安排上,在这种体育课形式下,需要的是老师的专业项目面相对较广,而不适于老师专业的相对集中,在体育老师专业较集中的学校,可以让能转项的转项,而不能转,但其它专业的老师空缺,则可以向社会招,可以达到老师的优化配置,在健美操之类的课上,能用到音乐老师来弥补更好,在相对选择较多的项目上,也可增加老师人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较重视的项目,也可适当安排。
课时安排,如:该学校共三个年级,一个年纪20个班,一个星期三节体育课,体育教师为8--10个,如果一个年级同时上,人数太多,老师也有限,可将一个年纪分为2-3组。
如果是将一个年纪分为2组,则10班一组,一个星期三节课,三个年纪,总共需要安排18节体育课。
如果是将一个年纪分为3组,一个星期三节课,三个年级,总共需要安排27节体育课。而一个星期5天,一天7节课,总共可安排的课时为35节。所以课时上是可以安排下的。
运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新的体育课形式不再横向与其他同学比较,而是自己和自己比。普修课程+自选课程,几个班一起上课,一节为普修课,由老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进度进行教学,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而其它两节自选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
关键词:基层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52-01
关注体育教学
1、游戏集,要积累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游戏而烦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更是让体育教师“煞费苦心”!笔者在1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上看到河南李吉敏老师所写的《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游戏集》,深受启发,于是将经常用到并适合我校实际的游戏进行收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修改与创编,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更多可行性的新游戏,比如笔者自创的“小鸡斗老鹰之贴名战”、“挤占呼啦圈”等游戏为笔者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也因此更受学生的爱戴!
2、重过程,有详录 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和教学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常规的检查,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记录!在常态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对授课班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登记,同时也对所授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在各项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活动方案,过程记录和具体结果,并将这些资料及时整理和存档,为日后使用这些资料提供方便。
3、公开课,需珍惜 众所周知,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发扬体育人“敢拼”的精神,珍惜公开课的机会,通过上公开课来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体育公开课不同于常态的体育课,它需要教师精心的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从内容的选择到精心备课,从认真上课到教后反思,整个过程不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自身对骄傲教育的执行能力,更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师生的互动性,如何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得到最大发展!体育教师应正确看待公开课、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执教,进一步熟悉公开课操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些公开课的实际操作要领与技能,从而提高公开课的驾驭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常态课教学。
4、改教案,写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体育教学也是!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后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质体育课之间的距离!笔者上完体育课,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休息,而是对本节体育课进行有效的再回顾与再思考,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与意见感想记录到教案上,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案进行修改,提升教案有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二度修改教案的目的!
二、关注学生发展
1、爱学生,有记录 教育,爱为先!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一个“争分夺章”计划,将爱体现在记录当中!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分数的加减进行记录,并配套记录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以分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达到关爱学生的效果!
2、析成绩,找问题 随着教学的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业质量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考试后,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判定学生学生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查出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些发现经验和问题有利于今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
三、关注自身发展
1、好读书,完自我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更加努力的通过读书来改变外人对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通过读书,体育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思考和加工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转为己用!
2、好文章,需收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许多经典文章特别能激起我们的共鸣,但更多时候却仅限于这种共鸣,不能一下子全盘吸收,更做不到马上就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对待这些精华文章,我们要经常拿来推敲,努力吸收经典句子中的经典养分,促使这些思想真正为教学所用!
3、建档案,促发展 体育教师的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为自己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分类存放自己的成长足迹!笔者电脑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自己的成长档案,将自己体育教学中的点滴成长都存入成长档案中,让档案见证体育教师的成长。
4、善发现,收灵感 体育教师的成长,单靠体育教学中的收获显然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善“动”的体育老师,我们应该善于观察我们身边“动”的事物,在观察中收获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学灵感!笔者喜欢在没课时观看其他体育老师上课,观看学生的“自由活动”,并及时记录下自己观看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