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43:36
导语:在日本茶道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茶艺 茶道
前言: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茶艺一词,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被日本使用在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一词就这么产生了。
然而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第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第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艺就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和艺术。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
然而什么是茶道呢?因为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开始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了起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提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在《中国茶史散论》中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的精神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艺与茶道精神共同构成茶文化,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艺是茶文化的重点。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亨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但就目前存在的很多茶艺表演,就表演者而言,从备器、选茗到温杯、投茶、冲泡、奉茶、谢客整个过程中,能够体现一种人生志趣和追求,体现一种“道”境界者甚少,能够表达一种优雅美韵就算是高水平了。例如婺源的“文士茶”,其优雅美韵可谓茶艺之典范,而其精神文化内涵是“儒家精神”,是“积极入世”,是“非淡泊无以励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感文化”追求。表演者对这些精神内涵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便不能进入到这种意境中,因此也就不可能让品饮和观赏者入“道”,充其量赏美而已。“看茶艺”可,“悟”茶道则无。
就品饮者和观赏者而言,由于受文化素质、人生追求、美学修养制约,进入“道”的境界,感悟茶道真谛者同样甚少,一般而言,看茶艺主要是感受美、鉴赏美、接受美的熏陶。当然,这也是一种精神洗礼但距“悟道”相去甚远。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因此,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我们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余悦.茶艺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王业强.漫谈“茶艺”与“茶道”,蚕桑茶叶通讯.
此次去福鼎参会之前,也想着会不会又恰逢寇老生日?如果是。那可得提前预定蛋糕了,以免临时匆忙。后来又想人世间哪里有这样巧的事情?虽然月份相同,但今年多一个闰月,决定不会有这样凑巧的事。本来也想着翻翻旧皇历,后来因为忙,也就忘记了。到了福鼎,会见老朋友、结识新茶友,准备茶席、论文和研讨会发言,时间很紧。会议期间碰见寇老几次,都是匆匆说些“茶话”,来不及细谈。后来有天早上一起用餐,便半开玩笑的问:“去年在武夷山,恰逢您老生日,今年应该不会这样凑巧了吧?”寇老停下筷,看着我,半晌才说:“世上的事情就这样巧,明天就是我生日!”
我忽然想起古时候说书人的一句话“无巧不成书”。虽然我不知道寇老的具体生日是哪一天,但两次茶会时间都很短,也就三四天,而他老的生日恰恰就在这几天肉,可谓巧之又巧了。末了寇老又悄悄对我说: “这是你问起我才说的,希望千万不要声张。免得给大家添麻烦。”我笑道: “既然我知道了,那就由不得您老了,一定要给您老‘张扬’出去,提早准备生日蛋糕、蜡烛,谁让您老生日这样凑巧呢!”
饭后我将这“重大消息”告诉了范增平老师和丁以寿兄。并一起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方案,地点就选在福鼎市内一家茶楼里――“茶福楼”茶艺馆。人员有来自“三国四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友。三国指的是中国、日本、韩国,四地则指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茶友们。因为还安排了一场小型的“中日韩茶禅文化研讨会”,所以特别邀请了日本仓泽行洋教授、韩国崔锡焕先生、台湾范增平教授、北大滕军教授、安徽农大丁以寿教授、河北茶文化学者舒曼先生等十多人,可谓群贤毕至,所以今年给寇老安排的祝寿活动更加隆重和有意思了。
三天的禅茶文化交流活动很快就接近尾声了。明天大家就要互相道别、各自返程了,所以今晚的聚会令人珍惜。
因为下雨,给寇老特制的生日蛋糕稍稍晚到了一会儿,蛋糕一上桌,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寇老“动刀”。寇老却指着坐在对面的仓泽行洋教授说:“我和仓泽是多年老朋友了,我们两个人今年恰好都是七十六岁,所以今天的生日应该是我们两个人一起过!一起来切蛋糕!”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这大概就是茶人间的友谊吧――不分国籍、不分彼此,像茶汤一样淡泊而宁静,却香味隽永。依照去年“惯例”,生日晚会应该有主持人、有祝寿辞,应该有联句,应该有吟唱,这样才是茶人间的聚会――热闹而高雅。晚会依然由范增平老师主持,来自河北的舒曼先生首先致祝寿辞,大家纷纷随喜。来自终南山的心一居士则为大家吟唱一曲《云水吟》,叹为稀有。然后大家依次联句,将生日晚会推向。
雨声不断,茶楼里歌声盈耳,笑语盈盈。寇老与仓泽先生以高龄之身奔赴茶会,实情系茶文化之兴衰,亦为茶人情谊所牵。太姥山下谈禅论道,亦是因缘再现而已。
众人联句罢,寿星开始“倚老卖老”了。转头对我说:“去年我生日你吹了一曲箫,今年也不能少吧?”我连忙笑道:“箫早就带来了,就等您老发话呢。”寿星却“得寸进尺”,说:“去年因为僧寮地方小,你坐在座位上吹。今年这里地方很大,那边还有个小舞台。你可以坐在舞台上吹。”我点头答应,在舞台中央坐下,略略沉思片刻,轻拈箫管。开始清吹。
论文关键词:蒸青绿茶 发展 传播 生产 茶园 自动化
论文摘要:由蒸青绿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及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史出发,概述了蒸青绿茶的加工制作、引种栽培和贸易发展史,以及当前的加工技术与蒸青绿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由此对蒸青绿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前言
蒸青绿茶,其品质特征素有“三绿”之称,即色绿、汤绿、叶底绿。最初由蒸青团茶、饼茶发展而来,后再发展到散茶,直至如今出现的各蒸青绿茶种类及其深加工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始于中国唐代,后被广泛传播于日本韩国,在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尼等亚洲国家也有不少的栽种面积,在欧美非洲等也有不少的消费量。
l中国蒸青绿茶的发展历史
至今,中国茶叶已发展到六大茶类,即绿茶类、红茶类、乌龙茶类(又称青茶类)、黄茶类、白茶类、黑茶类,其中以绿茶类生产最早,也是中国主要的茶类。而绿茶类中的“蒸青绿茶”远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就已产生,当时称之为“蒸青团茶”,即鲜叶采回后,先经洗涤,而后用蒸汽杀青,捣碎后制成饼,穿孔,再烘干收藏。当时,茶叶产区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和陕西、河南等十四个区的许多州郡,以武夷山茶采制而成的最负盛名。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贡茶制的实施,饮茶之风盛行,极具观赏效果的斗茶、分茶逐渐流行,社会各阶层对茶叶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茶类生产呈现出以片茶(即团、饼茶)为主,散茶(包括蒸青茶和末茶)崛起的格局。片茶制作精细,但工艺繁琐,价格昂贵,煮、饮费事,不适宜于普通老百姓饮用。因此,生产上对片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简化,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茶和末茶,称为散茶。其产区主要分布于淮南、荆河、归州(今湖北姊归)和江南一带。
到了明清时期,倡导以散茶替代穷极工巧的茶饼,以沸水冲泡的渝饮法替代传统的研末煎饮法。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诏罢造团饼,“惟采芽茶之进”,开创了中国改团(饼)茶为散茶,改煮茶为泡茶。在茶叶制作技术上,元朝名茶杀青是用蒸青,名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为炒青,少数地方采用的是烘青。帝王皇权的干预以及饮茶法的变更,极大地加快了饼茶衰弱、散茶崛起的历史进程。蒸青团饼茶的地位el渐衰弱,饮用散茶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之后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及花茶各茶类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引起了制茶技术的全面革新。至此,蒸青团饼茶逐渐退出中国制茶的历史舞台,而蒸青散茶也只是在某些区域生产、加工,在整个茶类中的规模el渐萎缩、地位逐步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et本国内茶叶消费供不应求,又恰逢我国改革开放伊始,蒸青绿茶市场活跃,销路畅通,而中国国内蒸青绿茶厂家不多,上档次上规模的蒸青绿茶企业更是微乎其微。于是,为出口创汇,争夺日本国市场,抢占商机,不少单位对蒸青绿茶制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引进设备、改进技术,扩大茶园栽种面积,扩建厂房,增添生产流水线,控制农药残留,至此,产量进一步增加,品质也得以提高,中国蒸青绿茶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蒸青绿茶在中国的现况
目前,中国蒸青绿茶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基本上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国蒸青绿茶主要以外销为主,日本是其主要的进口国,此外还销往韩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国内销售也有一定的份额,但比重较小,主要是由于蒸青绿茶的口味与中国传统的炒青绿茶口感不一致,不太吻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
因此,在国内,它被直接冲泡饮用的比率较低。随着近年来罐装茶饮料的兴起,再加上蒸青绿茶独特的品质,譬如叶绿素含量丰富、香味独特,不少饮料厂商将其作为原料。在食品行业中,也将经深加工后的蒸青绿茶的超微粉体作为食品添加剂,诸如茶蛋糕、茶糖、茶冰淇淋、茶豆、茶瓜子、月饼、果冻等。另外,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蒸青绿茶的内含物质,譬如茶多酚、茶活性多糖、茶皂素、咖啡碱等也被应用于医疗、保健品、日用品等行业。
中国的蒸青绿茶,历来多以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如拥有万亩茶园的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等所生产的蒸青绿茶。1992年,广东湛江农垦海鸥农场(现为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农场),进行了大叶种蒸青绿茶工艺与设备配套的项目研究,探索出利用蒸汽杀青,然后脱水、揉捻、干燥、车色的新工艺,并通过了项目省级鉴定,创制了大叶种绿茶蒸青新工艺l2]。该工艺生产的“雄鸥牌”蒸青绿茶,自创制以来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2000年,该公司下属的勇士农场,生产的大叶种炒青绿茶也改制为蒸青绿茶,也获得了多项奖项。
3蒸青绿茶在日本的传播历史
日本茶叶生产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基本上生产加工成蒸青绿茶。所以,蒸青绿茶在日本的发展还得从日本的茶叶发展史上谈起。早在圣武时期(公元729年)茶已作为佛教礼仪用品。中国唐代时期,日本派遣了13次使团,多的使团达600人,少的也有百余人。由史书查得,平安延历24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又名传教大师)到中国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学习,学成之后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国,并在比睿山(今京都,滋贺境内)播种。公元806年,他的弟子空海禅师(又名弘法大师)又相继人唐,把中国的饮茶方法、茶籽,以及中国唐代制茶工具“茶石臼”一并带回日本。12世纪,日本佛教僧人荣西相继两次人宋,亲身体验了宋代的茶艺及饮茶的效用。归国时,从日本最西端的九州平户岛登陆到回京都的路上,一路点播茶籽,后又将茶籽送给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氏,而明惠氏再将其赠向关东及九州地区。当时,茶叶并没有在普通百姓中饮用,而是作为一种药品,或者是饮用于上层社会中。“煎茶敬奉”等仪式也只是在寺院和上层阶级中,宣传了茶的功效和修心的精神道德。直到千利休(公元1521年~公元1591年)创始了茶道,他的茶道思想方使饮用茶的习俗从上层社会传到武士之中,然后逐渐传给普通百姓。江户末年(公元1738年),京都宇治的永谷宗冈氏创制了日本式的蒸青绿茶,俗称宇治煎茶或青制煎茶,此茶只限于宇治、奈良、滋贺等少数地方生产,其消费亦限于江户、京都和大阪等几大商城,直到公元1831年,其制作方法才开始得以在各地普及推广。而煎茶道,据考证,起源于江户保定二年(公元1742年),是永谷宗冈氏等人设计、创制煎茶后的第四年。
随着煎茶技术的发展以及饮茶风气的兴起,到了江户中期即18世纪30年代,日本茶叶开始商品化生产。公元1859年(安政6年),横滨贸易港的开港,茶叶连同生丝一起输往国外,开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先河,茶叶成为日常商品,生产快速发展。至19世纪末,茶叶产量已达2.4万吨,由静冈、三重、奈良、琦玉等县出口。茶叶主要是由手工制作,外形优美,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甜醇可口,深受英、美等国消费者的喜爱。当时输出量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但从“日本茶业史”可估计其发展状况(见表1)。
从上表中,可知日本茶叶输出数量虽有小幅度的波折,但基本上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与日本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茶叶的投入有关,在政策上采取积极扶持,茶农种茶产茶的热情较高,茶叶出口形势较好。而当时的静冈县则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国占主要优势。
到了20世纪20年代,简单精揉机的研制,开辟了日本机械化制茶的先河,大大增加了制茶产量,降低了制茶周期。二战之后,制茶机械更是层出不穷,逐渐出现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台时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只有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而其他的主要由机械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叶行业的发展。
4日本茶园分布、生产加工现状
4.1日本茶园分布情况
日本茶叶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静岗、鹿儿岛、三重3个主产县,地处日本中南部,这三个县的茶园面积占日本全国茶园总面积的64.4,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冈县是日本茶叶的主产地,茶叶在日本国农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茶园面积占日本全国的41.7%,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除静冈外,面积较广产量较高的省份还有鹿儿岛、三重、熊本、琦玉、京都、福冈、宫崎、奈良。日本新建的茶园一般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户种植,90的茶园属于农户所有,茶树品种比较单一,新栽培的茶园几乎都是无性系品种繁殖的茶园,当家品种是“薮北”种,占无性系繁殖品种的86。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有计划地发展无性系高产茶树良种,至l980年茶树繁殖1o0实现扦插育苗,推广面积l0公顷以上的无性系良种有10个之多,其中以“薮北”种面积最大,占全国茶园面积的74.23,占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5.3;其次为“丰绿”,占全国茶园面积的。
4.2蒸青煎茶的种类
日本所生产的茶叶几乎都是蒸青绿茶,由于采收原料和加工方式的差异,茶叶的品质和档次不同,从而又分为:煎茶、本玉露、碾茶、玉露、番茶、焙茶、玄米茶、茎茶、粉茶、玉绿茶。其中煎茶又分为普通煎茶和深蒸煎茶。煎茶毛茶由于芽叶老嫩和制法不同,品质差异显著,高档鲜叶经手工制做,可以做玉露,色泽墨绿,外形犹如中国的南京雨花茶;下档的煎茶可以充当“番茶”和“焙茶”原料。在一些山区,较寒冷的地方适宜采制高档煎茶;平地,较温暖的地方因其产量高,适宜采制中档煎茶或玉绿茶;无霜地带的茶叶制绿茶一般品质稍差,适宜提早采制;而一些经营面积不大,家属劳动力强和雇佣临时工条件方便的地带,可生产玉露和碾茶等高档茶叶。反之,经营面积大的,雇佣临时工困难的地方,则适宜采制中档煎茶和玉绿茶。
4.3蒸青茶的加工现状
日本茶叶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各项生产都有标准可寻,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1987年,轨道装置的问世又为日本茶叶工程化、设施化生产增添了一个亮点。近年来,还出现了“茶树工厂”,即全控式、无土式工厂化茶叶生产]。蒸青茶的粗制工艺可分为煎茶和玉绿茶两种类型。煎茶的毛茶加工工艺是:蒸青、除湿、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玉绿茶的毛茶加工工艺是:蒸青、除湿、粗揉、揉捻、中揉、滚揉、烘干。两者的区别在于造形工程不一致,前者是精揉,后者是滚揉。整个毛茶制作的过程一律全自动化操作,一个车间只需一到两名职工即可完成。烘干后的茶叶再按照需求决定是否进行筛分拣梗等精制过程。碾茶和抹茶的制造方法则有其特殊性,鲜叶经过蒸青、冷却、散叶、初干、选梗、干燥,即成碾茶。经过精制的碾茶,在低温条件下用石臼磨成粉末,即为抹茶,其粒径孔细度达1000目以上。
5日本蒸青茶的应用情况
日本的蒸青茶现已逐渐摆脱纯茶的范畴,对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发展,其深加工技术精湛,深加工产品被迅速流通到许多行业中,如食品、日化、轻工、重工、医药和旅游行业等多种领域。时下流行的“五茶”即“饮茶”、“吃茶”、“穿茶”、“住茶”、“用茶”,正是反映了日本茶叶的应用领域与消费格局,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叶科技的发展。
“饮茶”、“吃茶”主要表现在食品上的应用如生产各种茶饮料,以茶作为佐料的食品,或提取茶的内含物作为调色剂,抗氧化剂、杀菌剂、调味剂和解酒剂等;“穿茶”则表现为运用茶叶内含物儿茶素等生产除臭和抗菌的内衣裤、印染衣物、袜子、鞋垫等;“住茶”即用茶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制作墙布(纸)、窗帘、空调中的过滤器、室内板材、除尘器的收集袋等;“用茶”则运用茶的化合物制取医疗保健品、防腐保鲜等化学化工日化产品,以及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等。另外,也被巧妙地应用于旅游行业,如经营观光茶园供游客们欣赏尝试采茶手制茶叶的乐趣等。
关键词:案例教学;日本概况;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20-03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逐渐缩小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人们之间的认知和理解却远不如物质交流那样顺利和通畅,原因在于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这两个重要元素的把握能力不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必将促使人们更多地参与跨文化的交流。“日本概况”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以很难把握教授的尺度,为了避免因面面俱到而导致流水账式的学习效果以及重点非常突出而导致的兼顾不周,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即在案例教学法指导下推动其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良好外语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迁移,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日本概况”教学的意义
“日本概况”课程内容覆盖广泛,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要想全面、深入地讲解每个部分并不现实。所以,此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日本概况课堂的可感性,使课堂生动形象、直观易学。由于案例教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易于学习和理解,便于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日本社会文化现象背后原理的能力。
案例教学更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唱独角戏独唱,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资料,自然而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查阅相关内容后,或多或少提出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教师随时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思考。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更突出启发性与践性。案例教学的答案不绝对,从大处说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小处看可以启发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媒介能接触了解到大量的关于日本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学生了解具体化了的日本这一国家的概况。
当前,“日本概况”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理念亟待更新。一直以来,在以日语能力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日本概况”教学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忽视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将语言和文化割裂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或多或少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在教授日本概况时,除了基本教学任务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在“日本概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校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从过去的经院式人才转变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且要具有高度文化敏感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抽象的理论的学习扩大到形象、活泼、生动的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概况学习。
(一)改进教学方法
课前,用心筛选相关案例材料。教学内容案例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案例必须典型、现实、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等。课前把案例的内容和细节烂熟于胸,必要时能够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和相关信息的提示。在进行某一案例讨论的至少前一周,把案例材料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接下来学生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课中,主要采用归纳比较法、辩论探究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体验、去观察、去思考,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近零距离地感受日本。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日本概况”教学,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日本概况课程的教学策略。这是由于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巨大,缺乏跨文化意识亦会影响到文化课堂教学的成败,文化差异对其成败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设置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能力,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全面地历史地分析日本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引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础理论学习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边学习边寻找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理论依据。前提是案例的引入应与所讲授内容一致。且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恰当地提出讨论任务、讨论要求、时间分配等,案例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下去。例如,教做日本料理,教授茶道、插花,使学习与日本概况相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去接近日本这一国家的概况。结合相关的内容,补充“中日的年中行事”[1]等资料,授课时对比讲解,以加深认识,增强中日文化对比意识。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在“日本概况”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理论知识效果不明显,此时需要在备课环节,多思考课本,多留意分析学生,在教学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在讲授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时,如果将文化教学中的语言、礼仪、饮食等方面,就一个方面深入探讨分析,效果更佳[2]。在讲授日本茶道时,教师不能单纯依赖板书,要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手段,适当结合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同的案例进行教学,在这个前提下,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弄清楚每个环节需要如何做,然后再到课堂上进行解说示范,在每一个小组中大家都可以客串不同的任务角色,这样可以让每个角色的流程大家都能较强的记住。这一教学方法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且更能学得好,记得住。
(二)将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相结合
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和掌握学习认识某一国家概况的基本方法,构建了具体可感的课堂,达到了教学目的。案例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围绕案例来讨论,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相结合,最终解决问题。
第一,在分组讨论阶段,将学生划分为四人组成的几个小组。分组讨论时,要求全员参与,每组设有记录人,记录发言要点,限制发言时间;集体讨论时,各小组派出代表,参与班级大讨论。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仍有疑问的情况下,发言人、本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有义务对问题予以解答。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教师应点评学生讨论案例,必要时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教会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讨论能够摈弃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和教材搬家的做法,使学生不再厌学。通过师生互动,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根据日本的国情分析出日本经济的发展战略,学生从中明白了道理也学会了分析一个国家经济策略的方式方法。各个环节设计流畅有条理,有分析有讨论,有情境有小组讨论,衔接自然,学生体验日本文化的兴致高昂,探究对比中日文化差异的态度积极,这是锻炼学生辨析思维的有力途径;对待中日文化差异的探讨环节,教学设计的设问清楚,难度过大时,适当调整设问难度。
第二,部分章节宜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为主,可采取情景模拟、启发引导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点的对错、口语是否流利,还要关注见解是否独到、观点是否新颖。部分章节宜采取文化渗透法,依据文化心理揭示法、文化背景考察法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文化对比研究的意识。如此一来,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开放式日本文化课堂,以情景为依托,使教学生活化,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体验具体案例中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可增强趣味性。
第三,教学过程中,用关键词去特别揭示典型的国家符号的内涵,并且布置作业,让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日本的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教师组织教学时,以问题为纽带,逐渐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进课堂的习惯,通过教学案例讨论问题,增加问题的深度,整个课堂教学变死板为灵巧、变枯燥为生动、变无趣为有趣、变无用为有用、化腐朽为神奇。
以“日本概况”中的日本社会文化为例。通过对比中日传统民族服装的差别、中日风俗习惯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中日端午节、儿童节等节日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其中有些节日内涵与时俱进了但实质却一直都存在。让学生理解这是传统文化的特点,理解中日传统文化只有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才能得到尊重、得以传承,即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中日文化习俗方面,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出至今仍被选择了的传统文化和被放弃了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最后得出结论:学习外来文化和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取其精华,去取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
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阴阳五行”和源自中国封建政治伦理生活中的“忠孝”、“君臣”、“上下”、“尊卑”等内容被日本W习、吸收、日本化后,成为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既是日本人思维方式、日本国民性和文化体制的体现,又制约和规范着日本人的文化观念、文化心理乃至其他一切文化活动[3]。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文化符号都会深深地融进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因此有必要解析日本的文化符号,揭示它们的内涵,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日本文化的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以更好地把握日本文化。
第四,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评价方面要求精准、到位,课堂上对问题回答的评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上创设实用且有效的社会文化情境,要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理解事物的本质,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总之,这一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自信心。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及辅助工具的引入
案例教学时,引入多媒体教学及辅助工具,依据图片、文化符号解析法来进行。在文化这个复杂的体系中体现各要素的深层内涵并对该领域的国家概况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一些特别的语词。
在讲授“日本概况”的感性知识时,采用大量的直观素材,如各种地图、景观图、视频资料,尤其是各类图片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清晰化、简单化,做到将知识搬到图中去,以图片展示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图片的直观教学作用,引导学生读图,结合动静态图片的展示进行讲解,如展示“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等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思考分析日本,增加趣味性。这是由于视频、动画、图片等能够把复杂的文化生动地直观地演绎出来,形成鲜明的印象,比苍白的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教学的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日本概况的教学内容。
教材不是学习日本概况的唯一资源。我们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无论是作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还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要有用,就尽可能制作直观教具、准备实物、利用等多媒体课件,为我所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多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用有趣的图片给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具体例子,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到课本上的知识就在身边。
(四)以科研为先导,强化以研促教
教师要探索教学,没有科研能力是不行的;学校要想成为特色名校,没有科研的支撑也是不行的。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师首先要具备教科研能力,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书匠。而要形成以科研为先导的机制,首先得使全校教师具备科研意识,增强科研信心,提高科研能力,以研促教,丰富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以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除开设专门的“日本概况”课程之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日本概况知识的渗透和跨文化教育,其中以语言交际手段中承载的文化、交际习俗和礼仪、价值观念为主。在科研过程中发现,日本人素来重视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思想,日本文化又被称为耻感文化、日本人具有集团意识、日本以家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的构造、日本人的娇宠意识和邀宠心理、以心传心的民族传统等。一些科研成果陆续被应用于日本文化的教W当中,教师通过科研成果来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将科研新进展及时引入到教学、编入教材或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另外,日本概况教学具有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案例、调研材料,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科研成果完善了教学手段。科研工作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而教学则是求知的过程。“日本概况”教学的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科研和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寓科研于教学当中,经过科研的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调研结果的统计处理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等等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对教材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比以往更为浓厚,起到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作用。中日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多传统节日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到日本后,它仅保留了 “形”,而“神”已被抽换掉,有了新内涵,这是日本在强大的外来文化渗透下始终保持日本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原因。
综上,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日本概况”课程也一样,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基本的日语语言运用技能,具有较开阔的文化知识视野和广泛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与实际联系紧密、具体可感、参与性强。案例教学法“体验+生成”的模式被应用于日本概况教学后,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推动了“日本概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盛琴.日本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
[2]徐冬梅.高校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教育评论,2015,(2).
【关键词】 指导思想;构造方法;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一、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史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形成。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建筑体系的萌芽期,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秦朝和汉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等实体,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尤其是在盛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时代的建筑,则上承盛唐之余脉,下开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明、清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建筑与世界潮流相悖,建筑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保守。尽管如此,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天坛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中国建筑文化的今天。现代建筑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鸟巢”的设计,激发人们的自然天性。长安街旁一座建筑平地而起,这就是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拥有世界一流舞台和音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她将成为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中国建筑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日本建筑文化历史起源。日本古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比如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南方建筑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日本盛产木材。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还有斗拱。总的说来,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具有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特点。但日本在汲取中国建筑的成就的同时,更加注意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日本现代建筑文化经历了一个吸收消化、打散再重组并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丹下健三、矶崎新和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丹下健三将西方的理性主义与东方特有的空间想象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走出了具有自身与民族特色的重要一步。矶崎新另辟蹊径走一条创新之路。他把人类历史中所能玩味的都拿来参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巴洛克式的日本风格。安藤忠雄则从丰富的民间生活汲取素材,表现纯朴的自然美,形成简约、精练的风格。这是日本建筑文脉发展的必然,材料的运用上也很单纯,或者混凝土或者木材或者钢材,总之什么材料都充分显露其天然质感。
二、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联系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早就有来往。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可以说相互影响,但中国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而日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现代建筑文化,特别是设计建设理念上。
中国古建的三大外在特点就是如同鸟翼一样延伸出的屋檐、屋檐下面承重的斗拱、以及高大的台基。日本采取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形式,即梁、柱、斗拱等结构体系。日本受唐建筑文化影响比较大,采用了律令制度下的建筑生产和组织形式。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常用事先做好的构件,通过组合像积木一样拼接而成,造法和现代极为相似。因其特点是各个部件可以直接互换使用。整修天安门时,所用的木料就有一部分取自已经拆掉了的北京的城楼的木材。日本的建筑,也模仿中国方法营建。日本建筑之精华所在的宗教建筑、都城及宫殿,都采取中国传统的造法和形式与布局。
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建筑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古代建筑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日本古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夸张表现上,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
三、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国建筑指导思想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建筑文化有一个特色是具有地域性。中国的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有“南人习床,北人尚坑”的说法。中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建筑文化不一样,原因是二者所处的环境差别。日本的建筑文化与本身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还经常遭受暴风雨、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房屋如何建造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袭击,无论远古还是现在都是设计者面前的课题。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防震与抗震是头等大事。为此日本农村的房屋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城市中则以低层建筑为主,除了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外,还要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红色三角标记。发生地震时,专业救护人员即可从该窗户中进入施行救援。日本的建筑文化具有安全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充分照顾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发展人文精神,创造出了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当地人群生活习惯的、并具有多种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注重人生,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俭的民族。这种价值观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则是一种很现实的实用观点,即“适形”与“便生”。日本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文化包含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日本人广泛接受禅宗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观点。日本建筑文化体现禅宗的空寂思想,“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日本的园林设计中的“空道”体现了“空寂”的文化内涵。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理念和创作方法的差异。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总结来说是含蓄、私密、安全、休闲、安逸、低调、亲情、邻里、亲土性。这些实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中国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做人做事以及居住空间跟外国人不一样。四合院就是个例子,体现了一个大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概念。四合院代表了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日式建筑的房屋大多是以木材和纸板材搭建,现代的日式住宅设计则充满了沉稳、富有个性。不管是钢筋水泥还是古木梁柱、传统优雅纯粹的日式空间,透过内部设计的装潢,愈来愈多的日本人尽情享受和风家居的生活乐趣。回归自然是日本建筑文化的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在色彩、功能还是在造型的设计上都推崇贴近自然,让使用者置身自然。日式庭院就是个例子,它强调室内与室外的互相映衬,通过景石摆放、植物定位、构景布局来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日本文化。同时,日本人讲究禅意,索要淡泊宁静,清新脱俗。所以日本房屋家具装饰和点缀较少,造型简洁直线条,几乎没有豪华、奢侈的风格。
中日两国建筑形象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形象强调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日本建筑形象轻巧简洁。日本的鸟居设于神社的入口用来标志神域的大门,很有空间感。它的形态和空间意向和中国古代的牌坊有相同之处,但它却不同于牌坊的建筑形式。中国牌坊一般为砖或木结构,在左右的两柱上架梁、板。后来牌坊日趋复杂,出现了斗拱、屋檐、吻兽等庄严华贵的形式。鸟居则简化了牌坊的构件,留下两根立柱,柱上架横木,省去了一切装饰,简朴之至。伊势神宫是日本神社建筑的代表,它是以木材和茅草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木结构草葺屋顶,无天花板和屋檐的日本古代建筑物。日本皇宫建筑,它不如中国皇家建筑的奢华高大庄严,更多的是简素、轻巧、自然。如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内的御幸门,不过是一道竹篱笆。但园内建筑矮小精巧,白木结构、草葺或树皮葺人字型屋顶,白墙白格子门,摈弃了人工装饰、涂色和多余之物,完全表现出皇家的尊贵清雅以及日本传统建筑简素的特质。日本的茶室建筑,功能上为开展茶道活动的场所,实际是借茶道来内省自我,外观自然的精神家园。它以简朴为特色,采用树皮、竹子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建成。如以千利休唯一的遗留建筑而闻名的妙喜庵茶室“待庵”,是以薄木板做成的轻型屋顶、显出木头的自然性质的圆木和树皮、露出麻刀的土墙所构成。
中日两国建筑布局、格局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下,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如唐长安城、北京紫禁城等。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中处理政务的宫殿依旧讲究轴线对称,园林与宫殿分离,建筑红墙绿瓦、色彩艳丽、厚重的宫门、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庄重和豪华。日本的建筑及城市设计早期也有中轴线对称的格局。在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所建的飞鸟寺和四大天王寺,都是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中门、塔、殿堂和讲堂,四周以回廊加以连接,并且左右对称布置。日本藤原时代建造的平安京城,参照大唐定城内道路棋盘式格局,强调中轴线两边设置东西市。直到公元13世纪,大多数寺院才采取日本式木结构非对称性布局,放弃仿唐做法。如日本法隆寺采用的是建筑向一侧集中的不对称格局。同样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也采用了不对称布局。院内古书院、中书院、御幸殿、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笑意轩等多栋建筑多集中在西侧,整个建筑群布局简练。该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使人工性与自然性巧妙融为一体,恰似中国的皇家园林。日本建筑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
四、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保护
二千年来,日本的建筑形式就受中国建筑模式的影响,建筑文化交流频繁。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仍然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但简单认为日本古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翻版是不恰当的。日本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了比较特别的日本古建筑形式。日本建筑体现的简约、抽象、具体的艺术特点加上本国建筑文化精神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并在老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设计、自然生态观方面都给予我们比较好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人类居住的理念,建筑构想、建筑方式、建筑样式不断深化。中日两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充满“西方气质”的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小区。虽然不乏建筑的成功优秀之作,但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中日两国各自建筑文化的特色和风格。原来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建造的东方建筑,近年来几乎被石构建筑取代,古代建筑保护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部分。中日两国在建筑遗产的保护上有其相同之处,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建筑遗产,法制化是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比较中日建筑文化,我们能了解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通过中日建筑文化比较,学习不同国家建筑设计的优点,扬长避短,才能使本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大学生科研项目课题论文,排名并列第一)
参考文献
东方圣贤孔仲尼对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大河,亦曾慨叹:逝者如斯夫。先哲把滔滔东逝水比作了分分秒秒不停留的时间,这种借喻虽非对水的赞誉,可是却把分文不值的流水升华到“惜时如金”的境界。难怪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老夫子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比之于暴风雨、东逝水,清风就不行了。炎夏酷日,徐徐清风吹来,虽可令人一爽,但总让人有聊胜于无之感,性急者甚至高喊:大风大雨才痛快!秋冬之季,天乍凉,清风习习,身如在冷水之中,谁还会为清风喝彩?不独清风无人喝彩,武术亦然。尽管武术是咱们祖先留下的传世国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诸如阴阳八卦、河图洛书、五行、周易,举凡中国古文化,几乎都可以在武术中寻找到。于是,武林某些练家便以为武术近乎完美,而认为世界上其它武道只能算“后辈”。它们有的武术都有,它们没有的武术也有。甚至认为“武术高于体育”。以前,笔者也深信不疑,毕竟我们没有什么可向世人夸耀的,只好说我们的老祖宗也富过,就像当今武坛有些“教师爷”经常把“我师爷、我师父……”挂在口边。直到有一天我从2000年7月24日的《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论道》,才恍然大悟。兹援引原文如下:(日本《朝日新闻》7月23日报道)冲绳峰会22日的工作午餐,原定要议论8国首脑会议的未来,但与会首脑们却津津乐道地谈起日本的武士道来。挑头的是法国的希拉克总统。希拉克是出名的相扑迷,这次来日本还特意去名古屋看相扑比赛。“相扑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精神和哲学的要素也很重要”――希拉克侃起相扑来,显很得博学。柔道已上了段位的普京总统介绍了柔道和空手道所贯通的东洋武术的精神。
后来,其他首脑也纷纷加入进来,话题越扯越大,甚至议论到了和(合)气道和剑道。而森首相渐渐成了议论的核心,他说“柔道、剑道、花道、茶道和书道这些日本独特的文化是要诚心意做的‘道’”。
以上是“冲绳八国首脑会议”发出的报道。
从字里行间,我们是不是感觉到了这八位世界“顶级高手”竟然对日本的武道一点都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称为“拥趸”和“专家”。只可惜以他们的博学,对于日本武道的了如指掌,连中国武术对东瀛“四大”武道形成的广泛影响都没有提到,难怪让我有了武术无人喝彩的想法。然而,想法归想法,个人主观臆断而已。而武术的开展更不能去看那八位“高手”的”脸色”。但是,我实在想问,如果让八国首脑来“论”中国武术,他们最“感冒”的是什么拳?笔者猜度,很可能是太极拳。这又是我的主观臆断。大概是太极拳知名度在世界上为武术诸拳种之冠的缘故。
书写于此,我忽然想到,因为太极拳人的矢志推广普及,从而导致了太极拳的辉煌。我们实在应该为杨露禅、杨班侯、杨澄甫祖孙三代人的努力而喝彩。喝彩之余,我又冷静下来,陷于沉思:世界万物,自成体系者如哲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都有一套完备的理论系统,否则,不可能自立门户,太极拳也不例外。因为科学系统的理论犹如肥沃的土壤,植根于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缺乏理论的体系或者拳学,即使能够传承下来,也很难历久不衰。这无疑说明太极拳的理论比之武术诸拳种是极其完备的。不然,即使杨氏祖孙三代人竭力传播推广之,也不会造就今天这么辉煌的局面。
因此,我们实在也应当为武派太极拳开山鼻祖武禹襄及其徒李亦二人喝彩。他们以儒生――文化人这一独特身份,加上对太极拳法的狂热追求,不仅写下许多有关太极拳的经典著述,而且透彻地提出“身知”的论点。这一点化,对于深研太极拳底蕴精髓,指明了方向。而首由武氏发现并挖掘出来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这部至今仍被广大太极拳人奉为圭臬的伟著,更是有着划时代意义。
太极拳理论是那个时代的高峰。王宗岳显然是饱学之士,他写的《拳论》文采斐然。如“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为之走,我顺人背之粘”、“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等等。他这部《太极拳论》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总结太极拳练用之法的重要文献。
武禹襄出身书香门第,著述颇丰。他晚年著有《太极拳论》、《太极拳行功心解》、《十三势说略》、《四字诀》等拳学。
李亦畲青出于蓝,心得机出。亦如其师放弃仕途,终生致力于太极拳学的研究,著有《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十三势行功歌诀》、《左右虚实图》等拳学著作。
纵观近代太极拳史,无论是陈王廷,还是杨露禅,恐怕谁也没有武、李二人那样的文化素养,更没有武、李那种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一个得以农耕来养家,一个得以教拳来糊口。陈、杨可以将太极拳技演示得出神入化,但著述并非他们所长,而且他们也不具备上述那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吧。
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依然站在太极拳理论的巅峰之上,至今仍没有现代英才来打破他们三人所保持的“纪录”,这实在是太极拳派的悲哀。因此,我也实在忍不住再为武、李二位喝一声彩!如果说太极拳是座大山,杨氏三代人则是指引人们来到大山下的导师,天赋高者有望攀上山顶;而武、李师徒则是寻找到了通往山巅的“小道”――王宗岳《太极拳论》,并凿石开路(著述),让太极拳人拾级而上。
关键词 日本文学史 教材选取 授课方式 考查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56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Jap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n Japanese Undergraduate Course
ZHANG Yongliang
(Japanese Depart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 Jap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curriculu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However, in teaching exists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esent curriculum setup,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teaching way,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three of solu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curriculum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self selection or write a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ir own school textbooks, and throug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people-oriented, practical examination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get rid of the dilemma faced in the Japa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curriculum teaching.
Key words Jap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material 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 mechanism
0 引言
日本文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参见马兴国的《日本文学基本特征及日本文学史研究意义》,①在此不再赘述。如何把如此重要的内容融入到日语本科专业的教学之中,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在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主要存在“师资薄弱、学生兴趣不高、教材编选不当、教法单一等问题”。②针对上述问题,很多学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刘晓芳指出,“日本文学课程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不大受重视……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首先从教材建设入手。”③本文基于高校目前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因素,主要从教材选取、授课方式、考查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解决方案。
1 教材选取――把握时代脉搏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需求,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当今大学生更喜欢接受“碎片化”信息,以引起即时性的,然后如过眼云烟般把这些信息抛到脑后,并不去凝神定气地贯穿和玩味信息相互间的妙处。因此,针对“史”之类的课程,大学生普遍缺乏好感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近年来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推出了缩减课时等举措,致使理应培养学生知识系统性、逻辑性、鉴赏性的日本文学课程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日本文学史课程只设置了一个学期,并且每周只有2课时。
选取日本文学史教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是窥斑见豹还是全面梳理。由于课程的学时限制,大多数高校采用窥斑见豹的方式,要么选取在各时期罗列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教材(如崔香兰的《新编日本文学史》,要么选取只有古代文学史(如高汉文的《日本古典文学史》或近现代文学史(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近代文学史(第三版)》的教材。这不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却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通过日本文学史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日本文学产生、发展的过程”④的要求有出入,并似乎存在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等方面的缺憾。对此,丁跃武、宿久高做过专门的研究,⑤本文拟提出一种方案,诚待学人们批评指正。
在1998年“日本文学史课题组首次专题研讨会”上李均洋认为,日本文学史的研究是老课题,又是个新课题。他提出应该从“变体现象”⑥着手研究日本文学的发生、文体的演变、美学观念的嬗变。笔者从中得到了我启发,结合以往多种文学史教材的优点,笔者在本校的教学实践中自行编写了一套讲义。讲义依照文学史课程只有32学时的情况,共安排16讲内容,尽量做到结构合理、知识丰富、逻辑清晰、全面系统。各讲分别是:(1)(2)日本文学的时代概观;(3)史书、祭祀文学、歌谣;(4)说话文学和汉诗文;(5)(6)和歌;(7)连歌、俳谐、川柳、狂歌;(8)近现代诗歌;(9)物语;(10)汉学、国学、宗教文学;(11)日记、随笔、纪行文、剧文学;(12)明治时代前的小说;(13)(14)(15)(16)明治时代后的小说。
要点说明:
(1)前2讲概述日本文学沿历史变迁的时代背景,总领整个日本文学的时代脉络,后14讲编写日本出现的主要文体。总体上是围绕文学自身的“文学性”进行编写,因为“文学史的本质涵义应提升为对‘文学性’的把握,也是对人的存在本身的深入理解的过程”。⑦另外,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采取或繁或简的方式进行编写,比如和歌和小说在日本文学中的比重较大,所以编写了较多内容。
(2)注重“史”的内涵,梳理出各个文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兴衰变迁。日本文学史不是作品选读,而是对作品发展变化规律的探求,因此,“要在历史的结构框架上,以文学思潮为中轴,纵横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几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尽相同的环节中展开,并以作家和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多向性的、历史的动态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透过文学现象,深入揭示文学发展的态势和更本质的东西”。 ⑧
(3)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而不只是以我国自身的文学审美视角来选取和整理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王向远语)。这个“比较”不是做价值判断,孰优孰劣,而是“寻求世界各国文学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⑨只有这样的情怀,在编写日本文学史时,才不至于导致素材选取的偏颇。
(4)文本篇幅的长短符合学时的需求。针对本校只有32学时的特点,讲义共有12万余字,分为16讲,以供每周2课时的授课使用,另附28万余字的注释材料,以供扩展知识使用。并且通篇采用日语进行编写。
2 授课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教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许多学人提出了理论上的可行性。比如要(1)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2)课堂授课与讨论相融合(课堂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正确引导相结合);(3)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相融合;(4)文学史与文化史相融合等等。不过这些都是文学史的外延,讲授起来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没有深入到文学史的本质,面对只有32学时的尴尬局面,纵有万般能耐,也会觉得无计可施。如何追求本质,并合理、有效、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恐怕只有“老老实实、中规中矩”讲授日本文学史自身内容这一种形式了。不过我们可以在讲授手段上下些功夫。
2.1 汉语讲授
考虑到要培养日语语言能力和正确掌握日本文学相关名词,讲义采用日语书写。然而,因为“日语表述比汉语拖沓”,⑩如果采用日语讲解,定会延长授课用时,并且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对培养学生对文学史的兴趣有害无益。
2.2 趣味性刺激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也需要培养,一个新鲜的授课系统,可以成为兴趣的刺激源。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有云:“入道之初心,功成之师匠”。 面对新鲜事物时,我们都有好奇心,想来看看,此时的心态即为“初心”。面对日语专业需要背单词、记语法、诵课文、练听力、学说话等一系列“碎片化”功课的情况下,再把知识庞杂的日本文学知识搞清楚,对于学生来说恐怕是一场灾难。
我们可以蜻蜓点水般讲述日本各文体的发展规律,渐进式梳理文体的产生、发展、繁荣、衰退、革新等阶段,并列举出各阶段代表性的文学事件、思潮、理念、作家、作品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2.3 总结文学理念
比起长篇大论来,一个核心词汇也许更深入人心,针对某个文体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核心的“文学理念”,并以此展开的话,掌握起来更为轻松。
下面以和歌为例进行说明。关于和歌的文学理念,我们需要记住这样五组词汇:“ますらをぶり”、“たをやめぶり”、“幽玄”、“平板”、“多性(しらべ・写生 叫び・辘ǎ”,这可以依次对应和歌的发生、发展、繁荣、衰退、革新各阶段。并且可以进一步去关联代表各文学理念的时期、作家、作品等词汇。比如“ますらをぶり”关联“上代、万叶集、大伴家持”等;“たをやめぶり”关联“中古、古今和歌集、纪贯之”等;“幽玄”关联“中世初期、新古今和歌集、藤原定家”等;“平板”关联“中世后期、十三代集”等;“しらべ・写生・叫び・辘ā惫亓“近世~近代、桂园派・正冈子规・伊藤左千夫 长V节”等。其实,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关联下去,篇幅所致,不再多言。
2.4 多媒体教学
肖霞曾提到,“对高校文学课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插入图像、影像、使学生具有‘在场感’”。 多媒体的确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便捷,也能使学生快速融入其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过也不能一味强调感受性,忽略了架构知识理论的必要性,不然就有可能事与愿违。
对此,我们可以按照下列要素来制作多媒体课件:(1)选取和知识本身有密切联系的视频影像,一定要密切相关;(2)尽可能把文字转换成图式来呈现;(3)视频影像等资料不能大于知识本身;(4)多媒体呈现形式不应过于花样翻新,这样容易导致眼花缭乱的感觉。其实,结合多媒体不等于完全依赖多媒体,在授课中偶尔穿插幽默型的语言,也能起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2.5 课外“教学”
教学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还应包括课外的“教学”。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教师互动,乃至达到心灵沟通的程度,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沉浸其中,玩味享受。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网络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来完成课外“教学”。上述讲义中提到的12万字,是为课堂教学设置的,其余28万余字的注释部分则是为课外“教学”设置的。目前本人在每次课的课外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主要包括,(1)让学生提炼每一条注释的核心词汇,并相互交流;(2)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文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甚至是网页,以供在自设的网络平台(如朋友圈、QQ群等)上分享;(3)让学生设置选择题,并给予修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4)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课题做初步的调查研究,完成小论文,并择优呈现在课堂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高校还采用了比如网络课堂辅助教学等更为先进的手段,借助于此可以突破授课时间和学习资源等的限制,从而使之成为“跟踪和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指导的发现性学习”、“促进协作式学习”。
如此说来,课外“教学”的内容稍显繁多,其实是分组进行的,也不是把所有的课外“教学”方式让同一届学生尝个遍,会因材施教,所以并不给学生制造过多的压力。这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不过由于本校日语专业是小班化教学(只有1个班、30人左右),所以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再说教师不只是课堂上的教师,还应该是一生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职责和义务尽其所能倾注所有心血。
3 考查机制――提高自主意识
我们应该通过课堂出勤、完成作业情况、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出勤情况占最终成绩的5%,完成作业情况是针对课外“教学”而言的,可占25%,期末考试成绩占70%。
2002年起每年12月份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并实施日本专业八级考试,其目的是为了检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其中就包含日本文学史方面的选择题。其实,选择题具有知识密集性的特点,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靠。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方式是以选择题为主,共占80分,题目主要来自历年专八真题和历届学生设置的题目,共800余道,剩余20分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整合的能力、对要点把握的能力、对逻辑分析的能力等。
让学生自己设置的题目出现在期末考试中,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这定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也能对学生在课外“教学”学习中充分发挥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语
结合各自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特征,各高校都应自行选取或编写一套适合自己学校需求的教材,并通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切实可行的考查机制,方能有效摆脱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方能促使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意识。笔者承担日本文学史课程7年来,一直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授课,受益颇多,收获也颇丰。
项目基金: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日本文学史》课程建设”(项目号:163102695)成果
注释
① 马兴国.日本文学基本特征及日本文学史研究意义.日本研究,1998(4):74-79.
② 孙立春,连永平.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文学教育,2015(1):126.
③ 刘晓芳.关于日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2(00):26-35.
④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
⑤ 丁跃武,宿久高.国内日本文学教材出版现状与开发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14(11):69-71.
⑥ 王纪宴.“日本文学史研讨会”在京召开.外国文学评论,1998(1):98.
⑦ 孟庆枢.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文学史建构:以近代日本文学史的建构为中心兼中日文学史比较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7.
⑧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⑨ 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7.
⑩ 王向远.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山东社会科学,2013(4):95.
原文为“その道に 入らんと思ふ 心こそ 我が身ながらの 匠なりけり”,笔者译
论文摘要:中国的现代陶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本文试图从陶艺作品风格比较单一、陶艺缺乏创造性、陶艺未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陶艺理论建设没有跟上陶艺创作步伐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1引言
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不光有辽阔的疆土所提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民族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先民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人们接受这种发展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1999年以来,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中外陶艺家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总体水平。
尽管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与中国的独特国情密切相关,或者受传统的因素影响过大。在此,笔者对中国现代陶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2陶艺作品的风格仍不够多样化
陶瓷本体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现代艺术中的种种风格、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风格、超写实主义、具象风格、装置风格、极少主义、怪诞主义等,在陶艺领域都可以得到体现。有很多陶艺家仍然仅仅沿用原有的“实用”、“装饰”手法,仍然沿用传统陶瓷语言样式,缺少对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表达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镇,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现代陶艺仍然是以画为主,有很多陶艺家只懂临摹古董。有些人还没有把陶艺作为现代艺术中独有的语言与媒体,观念仍然停留在产品设计上,尽管很多陶艺家已经有了现代设计的意识,但这一观念终究不能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西方,在西方,无论是材质范围﹑工艺手段﹑形式语言和个体精神,还是对材料非单纯可视性和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艺术的中国经验。中国的现代陶艺转型较迟,所经历时间较短,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观念,而且没有较现代的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社会审美的跟进。中国陶艺一贯提倡向传统和民间学习,一直在传统的边缘徘徊,而这种对艺术传统的过度崇拜,也压抑了国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不过,我们从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学习西方时,也不应该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会掉进别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亲身实验,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一个有创造意识的陶艺家,只有善于用将来的眼光来审视传统与现代的陶艺创作现象,这个陶艺家才富有创造性,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
3国内陶艺缺乏创造性
陶艺家应该尽可能以陶瓷为媒介,去表达自己所追求的某种精神或审美上的价值,放弃对物质性、实用性的追求,多一点强调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有些陶艺家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把现代陶艺当成工艺品,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没有运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艺视觉化,还没有把“器”转化为“艺”,还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上。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把握好。从目前状况来看,强调形式、泥性、肌理、釉色美感仍是陶艺主流,作品的深度显得不足,基本还是在遵循陶瓷的工艺技法范围内进行。在我国,官方的界定还是将陶瓷划归入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瓷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中国的陶瓷艺术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脱离实用的观念。在西方,陶艺已经较早地与实用陶瓷分离,形成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形式,加上其良好的现代艺术环境,现代陶艺得到空前的发展,陶瓷材料的丰富表现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充分的展现,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挖掘也由观念的更新推动了发展。许多中国陶艺人怀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思路,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所谓的“本土化”风格。但在传统文化中,陶艺是作为工匠存在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使中国的文人雅士不屑与之为伍,造成了中国制陶缺少理论的指导,甚至以视觉造型上以及釉色上的完美无缺和复杂的装饰为追求目标。中国艺术教育一贯是技巧重于材料,功利重于游戏,缺少对材料的关注和放松的心态,这正是陶艺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否定,灵感之源是传统,传统是一块丰富的沃土,传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推移,表现出某种相对性,并显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积极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发现”传统的价值,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家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4现代陶艺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
中国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关注与讨论仍然较少。例如去年在景德镇举办的世界陶瓷博览会,参加的大多是搞陶艺的人,搞其它艺术门类的人甚至也很少参加,更不用说是普通大众。人们对于现代陶艺的概念还很模糊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陶艺仅仅是陶艺家的工作,不是普通人所能做的,缺乏对陶艺的关注。目前,中国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陶艺热,在专业界,京城各大商场甚至办起了陶艺作坊,电视等媒体也纷纷介绍,但是也只是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也只能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消费,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总的来说,它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体。与此同时,市场上大量粗制滥造的陶瓷制品大量充斥,也给许多群众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陶艺在我国有着太深厚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对于进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还是理论工作者,实现陶艺的现代转型都是一件艰难而收效缓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陶艺一直以来都是以工艺品的身份而形成自给自足的圈子,很少与“纯艺术”拉上关系。
据资料介绍,陶艺教育在台湾的比例为:高等院校11%都设有陶艺课程,高中学校有8%、初中和小学有50~60%左右都设有陶艺教育课;而我们内地省份中陶艺教育推广最好的是深圳市,中、小学合在一起也只有3%的学校有此类课程。在美国各大院校里,陶艺总是被列为一个主要的专业。作为一种文化的普及,陶艺的培训项目在美国很多艺术中心里都有设置,在百姓的家庭里面也经常看到主人甚至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因此在美国,陶艺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
我国陶瓷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深厚的普及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陶艺教育是培养情操极好的课程,像日本的插花、茶道一样,人们可以从学习中受益良多。我国有如此深厚的基础和条件,却沦落到今天的局面,这与院校的陶艺教育几乎是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造成陶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对陶艺教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陶艺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齐声呼吁陶艺普及教育的到来,迎接中国陶艺的新生。
5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
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是主体,他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等人格素质,以及他的生活实践范围、思想与情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的人生体验等生存状态都对他的陶艺作品有影响。众所周知,艺术是相通的。但是有些陶艺家只是了解陶瓷这一种艺术,而对别的艺术种类不关心或不熟悉。其实,一个陶艺家可以从其它的艺术中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手法并将其运用到陶艺创作中。有些陶艺家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社会不关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仅仅是展现一种纯粹的形态;有些陶艺家静不下心来,对陶艺自身语言的一些规律没有把握好,浮躁、不扎实,创作心态没有把握好;有些陶艺家与外界交流不够、较闭塞,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量,另外与外国同行的联系也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陶艺家的创作。现代陶艺也如同绘画、雕塑、装饰等现代艺术形态,是全方位地向当代文化展开的一门艺术。当代优秀的陶艺家应该深刻地掌握陶艺的特性,培养现代意识,以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势态,把中国陶艺推到现代艺术的前台。在此,一方面要求陶艺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位置,调整陶艺家与公众的关系,更多地走向社会;另一方面,陶艺在创作上应该走向开放,将陶艺家和公众的界限变小。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积极参与展览、研讨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应该孤芳自赏。另外必须要勤奋,与世界上许多陶艺大师相比,有些中国陶艺家还表现得不够。
纵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有限的,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说,艺术本体价值的实现,就是对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一种贡献。所有的陶艺家都应该注重自己本身的修养,实现本体价值的艺术便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6陶艺理论的构建没有跟上陶艺创作的进程
陶艺理论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又缺乏平衡。陶艺创作发展很快,日新月异,而理论方面却发展缓慢,没有对陶艺的创作起到指导的作用。目前的陶瓷理论把研究重点仅仅放在了实物史料的搜集与专题研究上面。现代陶艺的理论与批评几乎没有,陶艺界甚至整个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现代陶瓷理论在逻辑上没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文字,批评上有时能见到一些文章,但是大多是将陶瓷的学科批评作为陶瓷的历史评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对陶艺理论建设的高见。有很多陶艺书籍只是介绍一些作品,没有涉及到理论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思维。“现代陶艺”的概念问题,因为有沉重而丰厚的陶瓷传统作为对应物,概念问题就已不单纯是一个名词的辨析,而是一种根本性观念的选择,可是今天陶艺家在谈论它的时候,仍然说不明白;再如陶艺中的“设计”和“装饰”问题,又牵扯到实用和非实用性的争议等,这些瓶颈,成为制约近十几年来中国现代陶艺整体水平无法提高的问题。有些陶艺理论大多只是介绍陶瓷成形的技法,或只是介绍一些好的作品,没有教人从心底激发对陶瓷艺术的热爱。陶艺理论应该指导人注重陶艺的品质,使大家对陶艺语言的探索、语言的规范形成一种共识,在本民族的基础上,把陶艺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情趣,使作品的语言更简练,去掉那些粗野、浮躁、哗众取宠,以及急功近利的想法。
7结束语
尽管现代陶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时间不长、风格样式也不成熟,更没有形成人数可观的高水平创作队伍。面对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陶艺家们还有许多扎实的工作要做,抛开浮躁,纳入新生力量,在继承、延伸基础上真正做到创新与突破,达到质的飞跃,走上与世界艺术同步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工业专辑.200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4,6
2杭间.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J].文艺研究,2003,1
3陈淞贤.陶艺的当代风格[J].新美术,1989,2
4范迪安.演泽泥性——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集[M].广东美术馆,2000,3
5孙振华.传统资源与公共空间·千年之烧——佛山陶艺走进新纪元文献图集[M].2001
【关键词】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 困境 应对办法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孔子学院是我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载体,这项工作在全球实施以来,有力地推进了汉语(海外称为华语)语言文化的传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惊人、规模巨大,已经成为汉语走向世界的平台,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孔子学院创建工作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只注重语言教学、不传播文化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国际误读与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
众所周知,美国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家陆续叫停中国孔子学院在其国家的发展,表明了这些国家对孔子学院发展事态形成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担忧。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每个国家都担心孔子学院的汉语和文化传播对自己国家文化造成威胁。
第一,国家文化安全对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限制。与政府积极合作背道而驰的是2009年在雅库茨克建立的雅库茨克孔子学院建立的第二年,即2010年就被联邦安全机构关闭。理由是雅库茨克靠近北极圈,是世界上最冷的城市,冬季平均温度在摄氏零下34度。在此设立孔子学院,俄罗斯安全部门怀疑中方别有意图,有通过在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经济扩张危及国家安全的危险。
2012年新西伯利亚市检察院指控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未注册为非盈利组织,收取学费而不纳税。俄罗斯中央政府介入后,新西伯利亚市检察院撤诉。2015年7月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检察院又以该市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未注册为非盈利组织,没有聘请外籍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法律依据,在运营孔子学院的过程中由于单独设立了文化课,有文化宣传、文化倾销的倾向,违反俄罗斯法律(俄罗斯的法律规定,专门的文化机构一定要设置在莫斯科,如果设置在其他地区必须由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否则进行文化宣传都被视为违法),把孔子学院定性为外国人和非政府组织。“外国人”在俄语中拥有为外国间谍和情报机构从事活动的含义。该检察院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停止中国孔子学院一切活动。尽管最后在中俄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孔子学院仍继续运营,但是对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活动及教师的管理更加细化和严格。之后的几个月俄罗斯境内的其他孔子学院也受到了严格的审查。
第二,学术界对中俄关系的误读影响人们对孔子学院的判断。如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俄罗斯学术界的有些学者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带给俄罗斯的机会不是很乐观。 Л・Малевич出版的《关注中国》一书具有代表性。①他在书中既高度赞扬了中国政治、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书中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见解②,如“俄罗斯如今把中国看作是战略伙伴”,但是“中国还需要俄罗斯多久?”“不会很久!”,当中国“以绝对象征性的价钱‘清洗’其科学、技术成就”的时候,中国即不再需要俄罗斯。如今由于俄罗斯科研资金的短缺,“中国的‘清洗’进行得非常迅速、成功。”到时候,“俄罗斯反倒需要中国的科研技术,问题是中国愿意帮助俄罗斯吗?俄罗斯的伙伴地位还会保存吗?”“不会保存!”“因为现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解决俄罗斯的投资需求,但是‘可以’并不代表着‘愿意’,而且中国永远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早已忘记苏联人民的帮助”等,也说明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存在一定的误解。
在托木斯克某大学毕业生的论文答辩现场,该院的权威教授提出“中国的企业窃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你怎么看待?”当然,学生在接受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孔子学院教师的正确引导,没有受那位俄罗斯教授的影响,用我国飞船上天的先进技术是自主研制为中国进行了答辩。这名教授一直对中国持批评的态度,认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只是有利可图,中国人的善良只是表面的。这些学者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子学院对外宣传中国。
第三,中俄关系中的孔子学院遭遇俄罗斯公民社会的质疑。俄罗斯的大学生和普通市民对中俄关系与孔子学院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中国有关学者在最近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阿坝坎和科麦罗沃的30名俄罗斯年轻人做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这两个城市都没有孔子学院,他们对此表示遗憾。面对经济陷入困境的俄罗斯,非常希望中俄合作,但有超过40%的青年也表示出几点担忧。
其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耗减少,对俄罗斯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下滑,中国可能会牺牲俄罗斯的利益,去深化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二,目前中俄两国是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但针对中国租用俄罗斯土地的情况,他们更担心中国在未来的三十年将土地据为己有,“慷慨”的俄罗斯不希望阿拉斯加的历史重演;其三,根据许多俄罗斯专家的看法,中国继续把发展重点放在美国,这也影响了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他们关心中国是否把俄罗斯当作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希望国家层面更加努力,让中国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俄罗斯。
在俄罗斯学习汉语的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对中国感兴趣的、友好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从就业的角度考虑。俄罗斯大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一方面来源于教授的引导,另一方面来源于外文评论,因此很多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大学生对孔子学院采取低廉的学费吸引学生学习汉语,在各项文化活动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展示中国文化,赠送学生书籍和礼物常持怀疑态度,甚至笔者曾经教过的一名大学生在参加汉语桥比赛时对举办方提供的路费、食宿费和教师免费两三个月的辅导都感到不能理解,引起对孔子学院动机的警觉。
孔子学院自身建设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束缚
第一,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有待提高。俄罗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90%以上为汉办派遣,本土教师极为有限。随着学习汉语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的缺口巨大,国家汉办在选拔汉语教师时面临教师短缺的局面,很难兼顾汉语教学经验和外语能力。因此,十年间派遣到俄罗斯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没有明显变化,有经验的专业汉语教师外语水平不高,外语水平较高的俄语教师并不懂对外汉语教学的现象亦属正常。而志愿者教师大部分为学习俄语的本科毕业生和在读俄语研究生,即便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在读研究生也多不会俄语。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自2008年5月揭牌运营已有8个年头。期间先后由国内合作院校派出5名汉语教师(其中2名专业汉语教师,2名俄语教师,1名中文专业的行政人员)轮换在岗;14名志愿者教师(均为俄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俄语硕士在读生)。
国内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并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概况等课程,孔子学院总部在派出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前虽然对其进行了短期培训,但是汉语专业知识、传统文化内容以及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汉语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已属不易,更难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们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成为阻碍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
第二,语言课程设置多,以文化传播内容为主课程设计少。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是孔子学院语言生教学,由社会各类学员组成;二是合作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按照合同规定,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应负担合作院校的一部分汉语课,即学分课;三是与孔子学院合作的中小学教学,由汉语教师或志愿者教师到中小学上课。孔子学院建立初期,设置的课型主要是汉语初、中、高级综合课。目前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延长,有些学员已经学习4~5年,学生更注重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孔子学院根据学员汉语水平和大部分学员的要求将综合课转变为听力课、听说课、口语课、商务汉语课。而文化课的开展却一直局限于书法课和中国画课等课程。从单一的综合课到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汉语技能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的备课量数倍增加,志愿者教师在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和阅读课之间转换,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教学质量则难以保障。而文化活动的开展,HSK考试的组织以及其他事务性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更使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们疲于应付。
第三,文化传播形式简单,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内容传播难有突破。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创办十年来,尽管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既受俄罗斯法律的限制,又受孔子学院量化指标的左右,重语言教学、轻文化传播的现象较为明显,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目前俄罗斯孔子学院开展的文化活动有几种形式:一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和寓意;二是在俄罗斯节日期间孔子学院教师展示中国书法、绘画、茶道、饮食和中国结;三是邀请国内大学或艺术团体到俄罗斯孔子学院所在城市演出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戏曲,邀请中医专家讲学,以增加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每年的文化活动都有十几次之多,但是每年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受众除了俄罗斯节日期间参与的市民较多,其他活动多集中在孔子学院内部,参与活动的95%为孔子学院学生和中国留学生。目前书法、烹调、剪纸、中国结、服饰等形式的宣传,看热闹的俄罗斯人虽然很多,但是并不能达到宣传意识形态的作用,真正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并没有传达到俄罗斯人那里。
文化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在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在课文中解释传统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并非是每一位刚刚踏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能驾驭的。比如,有些志愿者教师是学俄语的,因而每个人都有一个俄语名字,为了方便学生记忆,都让学生用俄语名字称呼自己,而学生习惯于俄罗斯文化的称呼习惯,其结果是即使学习两三年的俄罗斯学生仍然不知道中国老师姓什么,更不会叫志愿者“老师”。“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在看似简单的称呼中并未有效地传播给俄罗斯学生。
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传播中华文化几点建议
第一,从国家设计层面把海外孔子学院的文化授课内容做一个具体规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也是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平台。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应站在国家的高度,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深层次理解文化、教育、哲学等问题,孔子学院也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文化传播上。将文化教学恰当融入到汉语教学之中。Kramsch(1993年)提出:仅仅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是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的,必须让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目的文化的特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达到与中国人沟通,并能探讨社会、人生,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使他们能够接受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决策。
第二,调整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战略,重新定位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工作,提高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文化传播意识。孔子学院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教学质量也较初期有较大提高。因此,应充分考虑国际社会因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迅速崛起引起的对文化入侵的担忧,并从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人才短缺的实际出发,控制各国孔子学院发展数量,培养汉语教师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适时调整文化传播战略,使汉语教学为文化传播服务,并逐步提高文化传播层次。
第三,尽快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互联网+孔子学院”,扩大中华文化传播受众范围。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以文化输出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利器。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日本的动画产业以及英法德等国的文化理念等影响着各国民众的生活。即便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俄罗斯影院里放映的一半以上也都是美国大片。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自苏联解体以来经历了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民众渴望在社会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中国自2008年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想要了解中国,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现状。因此,孔子学院应从自身肩负的使命出发,在汉语教师短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网络孔子学院补充课堂汉语教学的不足。网络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主,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数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40万学生。由此可见,扩大网络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内容将在客观上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下载中央电视台近年录制的,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以及美食美材带给中国人生活快乐的大型系列片《走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等,在孔子学院定期播放让更多的市民和学生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贴近中国人的感情;孔子学院在建立之初,国家汉办都为其配置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孔子学院应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设施服务于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每个孔子学院也都创建了自己的网页,每年有一定的维护资金。那么孔子学院也有义务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上传我国一些经典电影和电视剧,让孔子学院的学生和喜欢网络的大中学生观看。
第四,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国内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误读舆论。孔子学院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既然已经实施,就不应再有对此国家战略质疑之声。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严格规范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负面报道,无论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还是实际报道的途径,都要维护这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举措,避免对孔子学院的不同声音被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某些国家利用,授人以柄,成为某些国家攻击我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佐证。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理研究,科学规范媒体报道中“汉语”、“汉学”以及“国学”等用语的使用语境和引发的影响,不给国际上以“中国以汉族独尊”的国家民族主义倾向,避免“国学”带来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入侵误解,和使用“汉学”(汉学由于与满学、藏学、蒙学等为并列的学术概念)引发的学术文化疆域问题,应该顺应国际大势和海外华人已经形成的中国文化认同用语,对应华人说华语传承中华文化。
(作者分别为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注释】
①[俄]И・Малевич.,《关注中国》,莫斯科“АСТ”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