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无机化学论文

时间:2023-03-25 10:43:41

导语:在无机化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无机化学论文

第1篇

多年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仍然局限于课堂,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接受的实验训练并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许多高校选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还是几十年之前出版的老教材,实验内容没有更新,学生并不知道最新的科研成果,所学的知识也不能与时俱进。(2)实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每次来做实验都是实验前写预习报告,老师把实验步骤详细的讲解一遍,再由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基本上没有让学生动脑思考的地方,这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相符的。(3)学校领导对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量较少。由于一直以来实验课都是理论课的附属,学校始终把理论课放在主要位置上,导致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实验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许多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比较窄。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2.1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理念

以前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更新比较快的时代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需要,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会更加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更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而不再是机械的模仿实验教师的操作,不加入任何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有针对性的选择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操作,灵活有效的利用实验资源,增加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精选实验内容,实施绿色化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课的附属,选择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是都是对理论课上所讲的理论的验证。要想满足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就必须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减少有毒有害实验药品的用量,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有毒有害的化学产物或副产物的生成,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实验试剂的利用率和药品的使用率,将实验产生的废液集中存放并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2.3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技术之一,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抽象的原理和现象,很难通过单纯的语言讲解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把难懂的原理和现象,具体而形象的展现的屏幕上,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引入的素材较多,能够声形并茂的将抽象的原理,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2.4更新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注入式、启发式、探究式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只用一种方法,二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形式,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把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对实验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实验结果,使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并用的方式,从而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5改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

实验室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里不仅增长了实验技能,也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在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里会涉及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操作,这些仪器的更新程度直接反映出实验室的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只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引入先进的仪器设备,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因此,高校要增加实验经费的投资,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无机化学实验室,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高级别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地。

3结语

第2篇

1.1材料来源

经过严格筛选的人手掌肌腱45根,男35根,女10根,供者平均年龄为(55±3)岁,由中国人民第401医院提供。肌腱经过-80℃深低温冷冻7周后随机分成A、B、C组共3组。

1.2研究方法

A组肌腱在干冰环境下行3.5kGy高能电子束照射10次,总辐射剂量为35kGy。B组在干冰环境下行3.5kGy的γ射线照射,共10次,总辐射剂量为35kGy。C组肌腱只在干冰环境下保存。

1.3组织学观察

对各组肌腱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胶原纤维经典VG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1.4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各组肌腱Hyp的含量。

2结果

2.1组织学观察

C组肌腱染色均匀,纤维排列规整紧密,肌腱细胞沿纤维走行排列。A组肌腱染色仍较均匀,纤维排列欠规整,纤维之间出现缝隙,肌腱细胞沿纤维走行排列。B组肌腱染色不均匀,纤维排列杂乱,大部分出现断裂,纤维之间缝隙更大更明显。

2.2各组Hyp含量比较

A、B、C组肌腱Hyp含量分别为2.809±0.353、3.20±0.376及2.52±0.331。B组Hyp含量明显高于C、A组(F=16.32,q=4.60、8.05,P<0.05),A组Hyp含量与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第3篇

1.1生长与繁殖特性

宁乡猪的繁殖期长,且繁育能力较强。公猪3月龄性成熟,5~6月龄可配种。母猪4月龄第一次,7~8月龄可配种,利用年限约8~10年。成年母猪的有效可达12只以上,每胎产活仔数8~12头。

1.1.1种质特性朱吉等[1]发现宁乡猪经营养物质条件的改善及饲养科学的适应性变化,肢蹄卧系率降低92.2%,体尺体重性状和繁殖性状提高率分别达6.97%~27.67%、11.62%~17.44%,窝重提高率达26.91%~78.97%,特别是阉猪的生长速度和胴体性能明显提高。宁乡猪母猪日增重表现为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下降的生长曲线,阉猪表现为前期高、中期低、后期回升的生长曲线,阉猪和母猪都具有生长肥育期日增重曲线的相似性。后备公猪的体重及体尺指标不及同龄母猪,主要是性成熟过早所致。

1.1.2肥育性能Rorz指出,改变日粮组成分与结构可以减少3.2%~62%的氮排出。宁乡猪与瘦肉型猪氮的消化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宁乡猪12.91%蛋白质日粮组具有较好的能氮平衡性。研究表明在宁乡猪生长肥育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半胱胺可促进生长、提高胴体瘦肉率和改善猪肉品质。宁乡猪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可塑性较强,阉公猪的生长肥育性能优于母猪,优化饲粮是提高其肥育性能的基础。宁乡猪肥育期日增重与膘厚、肥育率呈正相关;胴体长与胴体宽、后腿重与腿臀围呈强正相关,与肥肉率呈弱正相关,与瘦肉率呈弱负相关;眼肌面积与瘦肉率呈弱负相关,而与肥肉率呈弱正相关。最近研究表明由于宁乡猪肥膘产量高,相对产值较低,所以55~85kg阶段是宁乡猪的最佳屠宰期。

1.1.3母猪营养需要研究表明宁乡猪母猪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能源分别为37%~39%、22%~24%和39%~41%,相应的日摄食标准消化能分别为18.9MJ、27.0MJ和45.5MJ,粗蛋白质分别为156g、242g、538g;提高母猪哺乳期采食量是节省能量、提高仔猪增重的重要途径,补饲青料可提高母猪的饲料利用率。近期研究表明14%以上的日粮蛋白水平有利于促进宁乡猪母猪的生长发育[7]。

1.2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宁乡猪白细胞总数、红细胞体积、淋巴细胞计数及血小板均低于三元猪;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清甲状腺素T3含量高于三元猪,血清甲状腺素T4和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限值低于、上限值高于三元猪,血清葡萄糖含量低于三元猪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高于、胰高血糖素低于三元猪有关。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广西巴马猪和贵州小型猪等国内小型猪相比,宁乡猪的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较高,而γ-谷氨酰转移酶、三酰甘油、肌酐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与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外引进品种猪相比,宁乡猪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明显较高,总胆固醇明显较低,γ-谷氨酰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相差不大[9]。郭洁平等[10]研究发现与长白猪相比,宁乡猪血清精氨酸、一氧化氮浓度较低,空肠前段和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较高,肾脏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最低,肠道和肝脏中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mRNA表达水平最高。

1.3病理特性研究发现猪流感(H3)诱发宁乡猪高热病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充血,肺肿大,小叶间质增宽,肺尖叶有实质病变,肠胃出现卡他炎症、弥漫性出血。外来良种猪及其三元杂交、二元杂交生猪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宁乡猪及其与外来良种猪的杂交后病症状较轻,治疗也容易一些,有的生猪甚至不治而康复,死亡率也相对较低[12]。

1.4肉质性状宁乡猪肌纤维纤细,纹理间脂肪分布丰富均匀,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猪肉产品。根据营养需要推荐饲养标准配制日粮,测定肌肉常规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发现宁乡猪肌肉内脂肪为5.37%,风味氨基酸高达220.5%,必需氨基酸高达122.4%,油酸(18:1)51.0%,亚油酸(18:2)7.74%,不饱和脂肪酸59.6%,是与深海鱼油媲美的保健食品。宁乡猪和三元猪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1,13]。目前开展了宁乡猪与商品瘦肉型猪生长激素基因功能比较研究,王文策等选用了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宁乡猪生长激素的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GH。

1.5遗传学特性研究发现宁乡猪二、四、六月龄时体重变异系数均在16.28%以上,体长、胸围、腿臀围变异系数为5.66%~8.55%。宁乡猪的体长与胸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43,表型相关系数为0.74,这与宁乡猪属于脂防型猪种、具有边长边肥的特点有关。宁乡猪头长、额宽、腿臀围、体高具有高遗传力,头长、额宽表型变量受环境偏差的影响较小。宁乡猪的变异系数较小,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泌乳力、断奶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宁乡猪毛色是品种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的标志;与瘦肉量相关系数最高的是后腿重。研究发现TLR6基因片段MspI酶切位点的两种等位基因T/C的频率分别为0.186/0.814,TT基因型个体显著影响4月龄体质量性状,TT基因型4月龄体质量比CC型高25.92%;TT基因型个体显著影响45日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体长和胸围性状,TT基因型45日龄体质量比CC型高12.46%,结果提示宁乡猪TLR6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宁乡猪育种应用中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

2实验宁乡猪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1实验宁乡猪应用于医学研究的优点研究显示灵长类、犬、猫等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受到伦理限制,而猪被认为是研究人类疾病最合适的实验动物。既经济实用,又克服了同种器官的短缺。猪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对致动脉粥样硬化食物的反应与人类高度一致,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标准模型动物;猪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几乎是人类的复制品;猪也是皮肤和整形外科手术、皮肤烧伤等较理想的模型动物;小型猪还是皮肤黑色素瘤研究的首选实验动物。刚出生的或剖腹产得到的仔猪,是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很好的模型动物,小型猪也是人类异种移植理想的组织、器官来源,可作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模型。

2.2实验宁乡猪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最近研究发现原代宁乡猪与其第一代仔猪13项血液生理指标如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积压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如总胆红素、尿素氮、总蛋白等有显著性差异,为宁乡猪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研究发现宁乡猪与人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3.2%,与小鼠同源性达90.76%,为内源性精氨酸的营养调节提供一个新的途径。赵拴平等发现宁乡猪的总蛋白、三酰甘油、尿素氮、葡萄糖等血液生化指标都处于人参考值范围内,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均高于人参考值范围。耿梅梅等还发现,门静脉灌注葡萄糖可使宁乡猪血糖短期升高,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α-淀粉酶活性下降,经机体代谢,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但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基本无变化。研究还发现宁乡猪与瘦肉型猪相比有不同的代谢,包括脂肪生成、脂质过氧化、能源利用和分区、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胃肠道微生物的发酵,肥胖宁乡猪可能是儿童肥胖研究的有用模型,也可能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有利模型。宁乡猪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有关遗传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但研究还表明宁乡猪可能不宜作为异种移植的适当供体。

3展望

第4篇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11月,急性胸痛到门诊就诊的患者450例(男312例,女138例),就诊时心电图明显异常,明确诊断为AMI者106例(男77例,女29例);留视后确诊为AMI者120例(男81例,女39例);排除AMI确诊为其他疾病者224例(男121例,女103例)。

1.2标本采集

患者就诊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未确诊患者留视后4h再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

1.3试剂来源

ReLIAMb、ReLIAcTnI和ReLIACK-MB均是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检测仪器ReLIA多功能免疫检测仪,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

1.4方法

Mb、cTnI和CK-MB检测试剂均是采用双向侧流免疫反应原理,双抗体夹心法。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在ReLIA多功能免疫检测仪上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参考值:0.1~16ng/ml,肌红蛋白参考值:10~500ng/ml,CK-MB参考值:1~50ng/ml。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06例患者

由于临床症状典型,心电图明显异常,就诊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就诊即刻收集血清的检测结果:Mb检测阳性92例,灵敏度86.8%;cTnI检测阳性86例,灵敏度81.1%;CK-MB检测阳性82例,灵敏度77.4%。三项检验项目阳性率都比较高,Mb灵敏度高达99.1%,cTnI和CK-MB灵敏度相对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留视或入院后确诊为AMI者120例。留视或入院4h后收集血清,检测结果:Mb检测阳性108例,灵敏度90.0%,cTnI检测阳性54例,灵敏度45.0%,CK-MB检测阳性62例,灵敏度51.7%,Mb阳性率显著高于cTnI和CK-M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非AMI的224例患者

经各种检查最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40例,肥厚性心肌病31例,心房颤动51例,房性早搏48例,心包炎9例。收集留视后4h血清,检验结果:Mb检测阳性65例,cTnI检测阳性16例,CK-MB检测阳性60例,结果表明:cTnI特异性显著高于Mb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由于不知道患者胸痛开始的确切时间,将就诊时间定为入院即刻(0h)。本文106例心电图异常到门诊就诊时(0h)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检测结果可知,Mb、cTnI、CK-MB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86.8%、81.1%、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留视后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20例患者,Mb的阳性率很高,灵敏度达到90.0%,远远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Mb释放入血比较早,细胞质中Mb释放入血,2h即升高,6~9h达高峰,是出现最早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Mb检测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是较有效的早期标志物,尤其患者胸痛早期(2h以后),检测Mb临床意义较大。Mb的阴性预测值为100%,在胸痛发作2~12h内,如Mb检测阴性,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大,但窗口期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6h后测定易见假阴性,这要引起医生警惕。本文结果显示,cTnI和CK-MB灵敏度分别为45.0%和51.7%,可见,cTnI和CK-MB在心肌损伤发生6h内阳性率低,此时间段诊断处于疾病早期AMI患者的敏感性不高,因为cTnI和CK-MB在体内浓度与心肌受损时间有关,心肌损伤后4~6h才释放入血,达到诊断决定值,此发病时间段cTnI和CK-MB的灵敏度不及Mb,心肌缺血症状发作后14~16h才达到高峰,因此胸痛患者就诊时,第一次检测cTnI和CK-MB正常不能盲目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因cTnI释放入血较晚,应定时连续检测,才能为诊断AMI提供可靠依据。450例以胸痛症状就诊患者中有224例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生物化学标志物检测结果:Mb阳性65例,CK-MB阳性60例,cTnI阳性16例,结果显示cTnI的特异性显著高于Mb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是cTnI是心肌特有的,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测不到cTnI。若心肌有损伤,cTnI可测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MI,这也是224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有一定的阳性率的原因,这与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cTnI阳性率一般为20%~40%相一致。从结果同样可看出,Mb特异性相对较低,224例非AMI患者有65例Mb阳性,显示了高阳性率的假象,说明Mb并非心肌特有,除急性心肌梗死外,肾功能衰竭、骨骼肌损伤、过度体育锻炼,Mb也呈异常,因此,Mb对诊断AMI特异性不高。

4总结

第5篇

大学毕业后,笔者一直在从事高师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无机化学是小学自然、中学化学及日常生活化学所涉及化学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也是大学各化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必修(或专业基础)课,也称化学奠基课。因此针对刚进校的新生,在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通过高质量教学来阐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和育人理念应该是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育人理念

1 学习精神与奋斗目标的定位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应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作为大学一年级课程的无机化学,其教学对象是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以及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尤为重要了。近十多年来,在每届新生进校后,都要结合专业介绍,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如《走进化学世界,从无机化学开始》《成材从无机化学开始》《认识神奇的大学的生活》《大学生与人才素质》等。

2 注重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作用

化学发展史上拉瓦锡、门捷列夫、诺贝尔、玻尔、居里夫人等许多科学大师名垂千古,他们的功绩如一座座灯塔矗立于化学学科的海洋中,指引一代代求知青年追寻真理之岛。他们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某个原理的发现或某个新物质的合成,还包括他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聪明机智的研究艺术和深邃辨证的思想方法,以及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后代展现了一幅幅科学不断完善并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画卷,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社会发展的象征。因此,通过化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治学态度、科学思想和人生观的熏陶,指导同学们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3 强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的联系

化学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远古的人们,由于火的使用,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岁月。从陶器的出现到铜铁的冶金、纸的发明、火药的使用,乃至石油和核能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衣食住行到重大的社会课题,诸如粮食、能源、环境、医药、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直到生命的过程包括出生、生长、生殖、衰老、死亡和记忆、思维、情感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化学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环境恶化、核战争等许多副作用。因此,在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了解人类进步历程,激发他们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和谐大自然的鉴赏,以及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配合教学,还组织学生进行周边环境状况和市民环境意识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生存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热爱生活、热爱人自身的和谐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透析无机化学的学习思路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尤其是当这些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时,这就是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教育效益的延续性。因此,教室既要研究教法改革也要探讨学生的学法,使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无机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程的教材中,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千变万化,反应现象和反应式十分复杂,化学原理模型也多种多样,表面上看毫无头绪,一直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学习很为头痛的事情。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无机化学乃至整个化学、自然科学的本质,这就是高质量教学内涵的深化。

(1)学会逻辑推导方法。通过“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多层次结构所决定(电子组态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制备方式及其应用)”这一理念的教学与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类似于数学逻辑推导的方法,明晰过程的脉络,理解物质存在形式和物质性质的多样性与物质结构的独特性之间的哲学关系。学生会惊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秩序奥秘,下定决心投身于对化学学科的终身追求。

(2)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如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酸碱理论、氧化还原的原理分别讨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原因以及反应的程度与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视角开阔,思维敏捷。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机化学下册部分的教学,针对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与讨论,会帮助学生学会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理解普遍联系变化的规律。无机化学原理部分中,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如从热力学的能量角度(宏观)与化学键的结构角度(微观)分别分析质子酸碱反应、配位离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共同点,最后得到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自然界能量最低原理的普遍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既能钻研教材深入进去,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问题,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较高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师范专业而言,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就是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一方面无机化学课程一直尝试课程结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环节。同学们根据论文题目,有的反复钻研教材,有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利用双休日去实验室反复实验,有的去校外进行信息调查和获取数据,最后按照正规格式撰写出研究论文,举行论文报告会,最后编辑出封面设计优美、内容丰富的课程结业论文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吸收到老师的课题组,直接参与教师的教研与科研。在这种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打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下学期教学中,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制备、性质、应用,学生有了上学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每周固定一个单位时

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研究、批改、评价。每章作业批改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再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评价与讲解。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作出有“意义的发现”,产生特有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强化他们“我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完善自我,品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一起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讲解作业。同学们不但理解了问题,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组织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与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无机化学》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络系统,系统包括首页、申报页面、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视频教学、练习与测试、实践教学、考试大纲、参考文献、教学资源等栏目,内容丰富而充实。申报页面里的精品课程申请报告是整个《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前期建设的浓缩;课程简介介绍了无机化学课程3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学内容和视频教学中给出了主要任课教师完整的课件教案(PP,r形式);练习与测试中,有思考题及解答,习题及解答;教学资源栏目中有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的教学研究项目与教研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论文、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以及学习体会等,大量的文字与照片是多年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通过网络平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自学、自评的能力,而且丰富的材料也是最好的育人资源,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外延,尤其对师范教育学生就更为重要了,这也是评价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精品课程建设所追求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境界。

三、无机化学教学育人的升华

1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就强调学术性课程应与社会实验课程和情意课程和谐平衡。其实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许多学科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甚至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发散性、迁移性思维方法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进行深层次的育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围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内容的教学讨论中,老师进一步问:总结这个演变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的讨论涉及创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对实验探索的指导作用、学生要敢于突破老师的思维模式、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哲学思考、科学思想与审美的关系等许多方面,这种讨论远远突破了教材中化学知识的局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在化学平衡的应用的教学讨论中,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十分广泛,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意识、人口问题、经济发展到饮食结构、情绪与健康、个人与集体、和谐社会构建、民族性与国际性等许多领域和敏感话题。各种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链。这样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很自然的从化学迁移到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中,而且学会如何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与和谐,即不同知识的节点,并能够对当前化学热点问题和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而友好的反应。无形之中,学生增强了对生命、社会、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机化学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科学、哲学、美的和谐思想指导下指导学生学习。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高境界,美的思想无处不在,无机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优秀的教师在富有魅力的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显著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而且还要让学生领悟化学中的哲理性、艺术性以及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美。例如,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中有物质形态和成键方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物质由等离子态变为气态、液态、同态的定型过程体现变化的渐进性;化学键理论、氧化还原理论、酸碱理论、配位理论等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中,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以及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点石成金”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大量无机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简明、和谐、对称、均匀、节奏、新奇等美感。富勒烯、纳米管、分子开关等,看似深奥,其实它们都是由碳元素通过完美和谐精密地组装而形成的具有对称美感的特殊物质,是美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中也有实验仪器的精美,各种化合物的色彩美,在晶体的生成与结构实验中,显微镜中展现了无机物的另一个美好世界。无机化学辨证思维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是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联的,历史上许多化合物的合成,定律的发现,理论的提出,化学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充满着对美的追求。2l世纪,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日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既是人类关注自身安全的结果,又是世人追求真、善、美意识提高的反映。通过这种多视角的教学,学生会逐步领悟自然科学中所隐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美学内涵,认识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这种将无机化学教学与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对无机化学(或者说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

3 培育良好的育人氛围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教学的目的是将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愉悦的人生体验。因此,教师应不断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首先教师应该表现出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对自己的事业的敬业,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修炼、一种境界;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平时应尽可能抽时间参与学生的春游、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回答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疑问,使师生间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达到关系融恰。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与爱戴会迁移为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学习会变得更加自觉,会在高效率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智能水平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当教师在教学中由职业的需要上升到职业情感时,当学生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时,教学就会超脱“有用”的功利观念,转向“移情”和“无我”的超功利意境,从而进入教学育人的和谐美境界。为了更好地营造育人微环境,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课程还建立了宣传橱窗,开办了学习园地,建立了课程建设展室等等。同时也举办优秀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对话与经验交流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成长生物链”“和谐学习氛”。

四、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高质量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作用。虽说现阶段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关键在教师。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2l世纪的教师的职责,则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的标准要求更高,应该是知识、素养、能力、情感、境界的高度和谐。这种集合给学生展现的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终身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第6篇

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成绩比较通过对照实验随机抽取进行生物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班级与未进行整合的班级进行对照。由以下的数据,加以分析:运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将一学期学生成绩统计出来,加以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课程整合的实验班的成绩比普通班级平均分约高了八分。由此可以看出,进行整合课程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喜爱程度,也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良好的,感兴趣的课堂认真学习,轻松获得知识。

2实验的分析

访问调查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通过对进行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课程整合的班级学生与未整合的同时进行问卷访问调查,通过调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整合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作用不明显;第二,实行整合课程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较明显的作用;第三,实行整合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高信息素养有着一定的作用。总而言之,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的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带有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总之,课程整合益处甚多。

3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的课程整合的优点

3.1能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过去,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老师枯燥乏味的书面知识中昏昏欲睡,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完全没有学生该有的青春朝气与蓬勃。学生们喜爱的是精彩的课堂,有兴趣的课程,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的课程整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学生想要听课的动机。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如情景模式,课外活动,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全面的感官信息等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生物化学的方法,有效地达到学生认真听课的目的。

3.2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视频信息,给学生感官的享受。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动画,美妙的音乐,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可以寓情于景,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故事或者幽默的语言来描述书本当中枯燥乏味的东西,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热爱,从而能够自己独立去研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技能。

3.3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就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路标,引导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中抽象的知识进行改编,以儿歌或者图像的形式输出,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在记忆生物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时,可以用携(撷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单(甲硫氨酸又称蛋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这样一句话就可以将所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概括起来,记忆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3.4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归拢,能让教师的知识层面更加广阔,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使教师与学生有更多面对面的课堂交流。另外,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化。与之相应的,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结论

第7篇

1.1材料来源经过严格筛选的人手掌肌腱45根,男35根,女10根,供者平均年龄为(55±3)岁,由中国人民第401医院提供.肌腱经过-80℃深低温冷冻7周后随机分成A、B、C组共3组。

1.2研究方法A组肌腱在干冰环境下行3.5kGy高能电子束照射10次,总辐射剂量为35kGy.B组在干冰环境下行3.5kGy的γ射线照射,共10次,总辐射剂量为35kGy.C组肌腱只在干冰环境下保存.

1.3组织学观察对各组肌腱分别行苏木精G伊红(HE)染色和胶原纤维经典VG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1.4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各组肌腱Hyp的含量.

2结果

2.1组织学观察C组肌腱染色均匀,纤维排列规整紧密,肌腱细胞沿纤维走行排列.A组肌腱染色仍较均匀,纤维排列欠规整,纤维之间出现缝隙,肌腱细胞沿纤维走行排列.B组肌腱染色不均匀,纤维排列杂乱,大部分出现断裂,纤维之间缝隙更大更明显.

2.2各组Hyp含量比较A、B、C组肌腱Hyp含量分别为2.809±0.353、3.20±0.376及2.52±0.331.B组Hyp含量明显高于C、A组(F=16.32,q=4.60、8.05,P<0.05),A组Hyp含量与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随着同种异体移植物在骨关节修复重建中使用的逐渐增多,对移植物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于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和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采用γ射线照射对异体移植物进行消毒灭菌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消毒方法.但有充分证据表明,超过20kGy的大剂量γ射线照射则会造成肌腱结构特性的改变.生物材料对γ射线照射存在剂量依赖性,由于对组织结构的破坏,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照射剂量的改变而改变.BALSLY等研究显示,照射剂量≥25kGy时,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强度随着照射剂量增大明显降低.RAPPE等[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的病人进行随访显示,使用照射肌腱的病人手术失败率明显增高.FIDELER等分别以人和山羊髌腱G骨为研究对象,用γ射线照射,发现照射组肌腱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HOBURG等研究显示,大剂量电子束分次照射与不照射比较,不会降低异体移植物生物力学特性,而单次大剂量电子束照射或者单次大剂量γ射线照射会显著降低其生物力学特性.电子束除了具有γ射线照射优点外,其达到相同灭菌效果时在经济上更加节约.与γ射线照射比较,其穿透性仅在照射高密度或厚度超过50mm的组织时才降低.因此,在应用于软组织移植物特别是ACL重建时,这一缺点可忽略.虽然与γ射线相比较,电子束照射肌腱可维持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但其大剂量(>30kGy)照射与非照射组织生物力学特性比较仍显著降低.KAMINSKY等对25~100kGy电子束照射BPTB移植物灭菌进行评估,且与非照射组进行了比较,发现其结构性能降低20%左右.总之,大剂量电子束对异体移植物分次照射不会降低其生物力学特性已经被国内外认可,但是其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明.肌腱主要由Ⅰ型和Ⅱ型胶原组成.胶原纤维表面镶嵌着胶原蛋白分子,胶原蛋白分子将纤维之间以及纤维与胞外基质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该结构为肌腱提供强大机械力学性能.Hyp是胶原蛋白的特异性氨基酸,大部分Hyp都存在于胶原中,其含量约占胶原氨基酸含量的13%.因此,通过检测肌腱组织中Hyp的含量,就能反映肌腱中胶原蛋白含量,间接反映肌腱结构的变化.

第8篇

    相对于其他药学专业而言,由于无机化学涉及范围广泛,以及与药物化学、医用化学、有机化学息息相关等特点,决定了无机化学教学的特殊性。诸如在讲解原子结构中波函数的图形、分子结构中原子轨道的杂化及成键等重点内容时,过去简单的照本宣科式教育根本无法让学生建立起结构的立体观及成键机理的整体观,严重影响后续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在对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的讲解中,对于晶体场理论的发生机理,没有形象的演示,同学们很难完整地理解。因此,如何将抽象的形象、机理进行简单、直接地表述,一直困扰着无机化学教学人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如此新颖众多的内容及进展信息,而将网络多媒体应用到无机化学的课程,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图像和影音视频,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网络多媒体结合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优势

    2.1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大大丰富信息的表现力。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省教师课堂板书时间,避免因书写笔误给学生带来的困惑,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从而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重点、难点,也可以讲授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另外,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们即使对课堂的内容尚未完全理解,也可以复制教师的课件,用电脑、平板电脑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在课后温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很多无机化学的原理就算用汉语讲解也很费时费力,课程本身抽象难懂,更不用说英语讲解了。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使用图片及动画、视频等辅助手段,既形象生动,又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例如:在讲解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对于溶液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讲解,可以借助于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几种实验现象,以加深记忆和理解;而对于比较抽象的原子轨道的杂化及成键等重点内容的讲解则可以借助动画来演示过程,便于学生理解。课后学生普遍反映印象深刻,容易理解。另外节选一些英文原版教学片于课件中,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2.2在有限的课时内辅助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双语教学后,由于此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往往并没有增加,在原本中文授课的课时内实现英文讲授,会使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课时不足而导致不能充分理解。此外,授课还会受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的听力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双语教学和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多媒体的直观展现可以对教师的英语表达起到辅助作用,有利于学生听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不仅如此,实施双语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无机化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高校工科教学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第一门专业课就是无机化学,主要是采用课堂与实验两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加深了解,为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无机化学课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大学学习具有直接关系,更能对学生专业及学业态度产生影响。所以,作为一名高校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培养人才目标,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才能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2课程改革措施

2.1重组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无机化学课程与生产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也逐渐增多,但目前教学课时不断减少,课时少、教材厚的矛盾普遍存在,这需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取舍教学内容,重新规划教学内容。无机化学教材版本较多,但主要内容可分为三方面内容,一是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四大平衡等化学反应原理;二是固体、原子及分子结构性质等物质结构基础;三是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等元素化学。结合各知识体系之间关系重组各章节内容,并针对专业特点及与后续课程之间关系对内容进行相应删减。所以,可根据授课方式分为自学内容、略讲内容及精讲内容三部分授课内容。

2.2改进教学方法

无机化学尽管重要但要上好较难,这与客观及主观原因都存在一定关系。客观原因一是课程具有较多内容,多样化的知识体系。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基础和元素性质等内容具有较强的跳跃性,很多内容需理解记忆。二是若按教师抱着书本讲的传统形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知识,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无法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普遍无法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三是教材通常包括文字或公式,集中在原理等内容,与实际应用无法达到紧密联系,学生不具有较大的兴趣。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可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方法为:一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时常向学生讲授学习方法。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讲授不同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知识,及一些文献资料完成一些小论文。三是加强课堂实验演示,尽管实验课无法与理论课做到同步,在课堂中可采用现场或插放动画方式演示沉淀溶解平衡、缓冲溶液等一些具有明显现象的简单实验,及时采用有关知识讲解发生的问题和现象,使学生增强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四是传统板书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将板书难以表达的电子云分布图等进行图文并茂地展示。但因多媒体具有较快的翻页速度,有时学生难以跟上,因此一定要采取板书形式对重点难点内容及习题进行详细讲解。五是加强督促学生课后学习。及时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及时进行批阅,在课上要及时讲解具有较高错误共性的题目,不积累问题,使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六是组织学生讨论,使书面知识口语化,向可理解的表述形式进行转化。

2.3培养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无需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没有认识到课程学习将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由于基础化学课程与本专业联系不够密切,因而对学习不够重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无机化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解决的主要方法就是使学生对无机化学提高学习兴趣。一是可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二是将该领域发展史穿插在讲授过程中,讲授人名定律、公式或有关理论时可介绍其个人经历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三是向学生灌输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及自然哲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4加强实验环节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科学,实验课不只能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也是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科研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有效提高实验效果,要求上课前撰写预习报告,对实验目的原理及步骤加深了解;实验后计算处理数据,对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报告应按格式完成。很多学生在这过程中照抄书本撰写预习报告,实验、数握处理及实验报告都没有认真养成良好习惯。为此可采取以下改进方法:一是不能照抄书本撰写预习报告,要求对实验路线进行直观简明的设计,不许参考课本进行实验,严格按照预习报告执行。二是教师在实验中加强巡视,不仅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操作,还要对学生实验环节进行抽查,督促学生详实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三是完成实验后标记在学生记录本上,以免学生对实验记录更改,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精神。四是课后要求学生分析数据,实验现象及结果,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为避免学生参考其它同学报告,增加适当的提问内容,考查学生实验中的锻炼情况,进而培养学生务实精神。五是实验能够对学生兴趣进行培养,因此应对学生主动性进行调动。前期实验主体是教师,讲解后学生完成实验;后期主体是学生,教师在上课前提问实验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提高自主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无机化学课程结合了理论实践,学好无机化学不只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使解决实际化学反应的问题提高,基于学生特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工科无机化学课程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仲荣,谢志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师专学报,2012.11

[2]王宁,陈静,万东锦等.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心得[J],广州化工,2013.1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