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43:55
导语:在素质教育议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课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作为多门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对象,动物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善待实验动物,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心和爱惜。例如,在实验中合理限制动物的使用数量,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优化实验流程等。这种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要从规章制度层面上逐渐渗透到医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中,使他们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树立起爱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医学生还没有接触病人,实验动物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对象,珍爱生命,从正确使用和爱惜实验动物开始做起;严格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培养医学生感受医疗工作的严谨和认真;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后再统一丢弃,更是培养医学生尊重逝者的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在解剖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尸体标本是解剖学实验课的主要教具。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医学知识是多少逝者的奉献,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结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尸体标本时,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解剖学的实验课中,医学生应尊重尸体标本,满怀敬仰和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进行组织解剖,对组织碎片要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观。
(三)其他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高等医学院校还可以结合各种宣传平台,如利用广播、板报、校报、特色校园网等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2013年,我校护理学院的李娟同学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在李娟患病期间,学校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举办了“‘捐’‘娟’细流,你我同在”的募捐活动,为李娟同学奉献爱心。2014年2月28日,李娟因黑色素瘤不幸去世,按照她生前愿望,遗体捐赠给母校用于医学研究。李娟的大爱行为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对李娟同学及其家人的大爱举动表示了敬意和感谢,对李娟同学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人民日报》以《生命虽逝梦想仍在延续》为题,介绍了李娟的先进事迹。学生对于这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印象深刻,学校可以利用正面的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的意识。此外,医学院校还可以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聘请医德高尚的名医或专家为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讲座;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仁心仁术”的思想品德,让“医者父母心”从口号变成医务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三、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显示形象。在阅读训练时,引导学生再造想象,运用多种表象去补充视觉表象,从而把课文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展现在眼前,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成为可感知的画面。
直观演示。通过观察小实验、实物的图表等,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它引导学生从感性具体出发,建立抽象概念,它还是直觉思维形成的基础。“生动的直观不仅是艺术认识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哲学和科学认识的必经途径;但哲学和科学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概括,而艺术则从生动的直观到形象描绘。”(注:黄济著,《教育哲学》第228页)
形象描述。运用形象化语言,具体说明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或联系语言的丰富表现,学习听说读写的规律性知识。
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包括创设有利于听说读写训练的情境,以及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文字等。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必然要对小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抽象概念的话,那么形象思维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主要伴随着具体形象或映象。”(注:华岗著,《美学论要》第93页,)以“得意洋洋”(五、六年制第三册《美丽的公鸡》)的词义教学为例,可以这样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彩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公鸡的神态——昂起头,张大嘴巴,圆睁双眼,挺着胸脯,扑打翅膀,翘起尾巴。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公鸡是怎样想的——“自认为很美丽”,“要比漂亮我第一”;说说公鸡是怎样做的——“整天”唱,找啄木鸟、蜜蜂、青蛙“比比谁美”。最后,让学生说说平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得意洋洋”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公鸡骄傲自满的形象,认识“得意洋洋”这个词的感彩,明确使用的范围。
每个词语都是概括化了的。以上的词义教学,借助事物的形象,引导小学生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明确概念。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的形象成为小学生抽象概括的感性支柱,促使他们顺利地登上概括思维训练的台阶。小学生的思维,需要形象的伴随,形象又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深入与展开。
二、情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里,教师的情感居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情感起诱发和培养的作用,具有推动力。首先,教师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和气氛,以情感人,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和谐,产生共鸣,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之中,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激发奋发向上的情怀。其次,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里,始终伴之以双向的情感交流。这具有特殊的意义。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而辞发”,教师沟通学生与课文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学生才能“披文以入情”。情与理是密切相关的,文章一般是情与理并重,学生也是动情才能晓理。最后,情感具有消除疲劳、激活创造力的作用。充满情感的教学与学习,其主体往往乐学不疲,其乐无穷,并且思维敏捷灵活,富有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里,学生的情感活动是以感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而在知觉、表象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更推动情感活动的自由扩展和抒发。这是因为,情感和形象是紧密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能引感,情感的激发使形象更鲜明,而鲜明的形象又将推进情感的激发。情感和形象就是这样相互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就能深入理解有关词句所特有的感情。这样学习语言文字,有别于单纯训练语言技巧。学生在阅读训练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明晰形象,引感,领会意境,从而使教材的思想内容化为春风甘霖,滋润小学生的心田,塑造美的心灵。
三、直觉性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判断的认识能力。比如,在几种方案面前可以凭直觉判断优劣,观看一部作品后可以凭直觉判断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近代认知心理学则把直觉看成一种再认识过程,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具有问题解决意义的答案过程。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判断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差别。直觉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全部心理能力和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以及已有知识、经历、环境影响、个体特征等等在短时间内的整体显示。”(注: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第115页至116页,)“可以把灵感、猜想、预感等心理想象看作是直觉思维的表现。”(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554页,)直觉思维在科学发明创造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直觉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认识过程,作为一种脑的机能,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延伸于创造活动的所有领域。”“凡有直接的综合判断这种思维活动的地方,凡有创造性认识与行为的地方,都有人的直觉活动存在。”(注:朱作仁主编,《教育辞典》第389页。)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也不例外,教与学双边的直觉活动活跃,形成了直觉性的特点。
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到课堂教学都充满直觉判断。特别是在几个重要的教学工作环节,直觉思维特别活跃,生机勃勃。这几个重要的教学工作环节是:
科学地加工处理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按一定的体系进行编排,逻辑顺序严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钻研教材,有别于阅读一般的文章材料,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重在实际运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科学地加工处理,包括合理地组合,适当补充,进行科学的再加工,使之成为适合教学活动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直觉判断,就像导演处理剧本一样,进行艰苦的再创造,发挥创造性。至于对相同的教材,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其效能,则更需要教师的直觉思维。
巧妙地驾驭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结构完整而又合理,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登攀。编制课时授课计划时,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环节,而且要有预见性,包括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估算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教学时间等,进行周密的考虑,防患于未然。对教学过程出现的突发性事件,教师更要灵活地处理。这都要求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进行直觉判断,适时调整,使教学方案更切合教学实际,顺利实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艺术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小学生的认识有它的发展规律。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一般要引导他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思维再到具体的实践。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既可以进行顺向的思维训练,也可以进行逆向的思维训练。一旦学生的思路受阻,思维处于停滞的状态,教师就应进行直觉判断,巧妙地给予启迪、开导、点拨,帮助他们突破停滞,获得新的发展。
从学的角度看,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里,学生直觉思维活跃。有的提出种种问题,有的猜测答案,有的提出不同的看法,等等。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只说到一半,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说出答案。学生思路敏捷,反应迅速,一扫“满堂灌”的沉闷气氛。
四、审美性
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同其他艺术一样,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也具有审美性,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同种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性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功利性。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是以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为突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美,当然谈不上教学艺术,但如果只有艺术的美,而没有效益,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只有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有一位教师教学《舍身炸暗堡》的第四段,让学生上台表演“站”、“托”、“顶”、“拉”的动作,模拟的神态和竭尽全力的高喊,还安排了几个学生端着“机枪”对准“”扫射。然而,学生表演时拖拖拉拉、羞羞答答、装模作样,滑稽可笑,远不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段课文是故事的,也是全篇的重要部分,集中表现了为革命而献身的高贵品质。教师采用“以演助读”的方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绪变化,似乎也符合“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点。但是,由于机械套用,表演失“真”,事与愿违,学生不感到愉快,违背了审美性的特点。
综合性。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面广。它可以调动其他种类艺术的表现手段为自己所用,包括线条、色彩、语言、教学副语言、音响节奏和造型等。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表现手段的高度综合性达到一种新的历史水平。人们感知教学艺术的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因此,它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
同一性。这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统一,即审美主体的对象化、审美对象的主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生产活动一样,“不仅为主体产生对象,而且也为对象产生主体”。但是,教学又与生产不同,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种同一性,既适用于教师,又适用于学生。由此才成为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教师既是创造、实施教学艺术的审美主体,同时又是学生审美的对象,成为审美客体。在课堂教学的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艺术主要是通过各项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从而成为实施教学艺术的创造主体;与此同时,它又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美育的效果,从而使教师成为审美客体。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学艺术的长期不懈探索追求中,既创造了教学艺术的风格,又不断发展了自身和学生的审美感。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各项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是他们审美的对象、审美的客体。通过审美对象,才能给学生以特定的审美感受,才能培养美感。学生在参与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积极投入听说读写的实践性活动,必然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反映审美意识。这时,学生就成为教师的审美对象,教师从中获得信息和反馈;他们也成为其他学生的审美对象,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开拓思路。学生从审美的主体转换为审美的客体,也就推动了各项艺术性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创造性
(一)独创性。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独创性,体现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从教材处理、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结构的安排,到教学方案的实施和评价等,无不凝聚着教师独创性劳动的心血。在课堂教学里,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展现,正是教师用创造性精神开拓出的优美艺术境界,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性。“活”是教学艺术的灵魂。在课堂教学里,教师犹如演员进入艺术创作的角色,往往会随着自己情感、兴致、灵感等的产生和作用,进行即兴发挥,并顺乎教学情境之自然或必然,产生锦上添花的功效。在课堂教学里,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意外地提出各种问题。对此,迅速而恰当地处理,不但能使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有时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在课堂教学里,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根据反馈的信息,有时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使之更切合教学实际。教学既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又是灵活应变的。教学艺术的灵活性与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并不矛盾。任何计划,无论多么周到、严密,都不可能把客观实际存在的问题都预计在内。有计划而又不拘泥于计划,善于灵活应变,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为病人治愈疾病解除痛苦,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人文素质内涵及教育意义
(一)人文素质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1],它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它要求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医学人文精神,即要求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人文精神的内化。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医学是一门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通过医务人员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要求医生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因此,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或有助于正确解决医患纠纷,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逐渐增多,医患关系恶劣,甚至出现了很多恶性事件,导致临床中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医患之间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和设备广泛地应用于诊疗过程,医生们凭借这些仪器设备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析,做出诊断。但是在这种人机对话过程中,医生往往仅仅是关注病人的疾病而忽视了病人的情感需要,这使医患关系逐渐淡化,另一方面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的关注也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服务逐渐过渡到包括技术和态度的双重服务。一旦医疗服务中出现问题,患者与医生之间由于沟通不够就会产生不理解,甚至出现对立。因此,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懂得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并指导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医生需要针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中患者所患疾病有很多是心理疾病或受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在单纯的躯体疾病过程中,也有很多患者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好转有重要的影响。医生只有把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因素结合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原因
目前医学院校部分学生文字功底较差、错别字多、书写病历词不达意或语句不通,做事马虎草率,说话随随便便,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他人沟通存在障碍。很多学生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感,甚至对医生收红包的现象表示认同,人文精神明显缺失,不能适应医学职业发展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我国医学人才的重任。由于医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和医学专业学习的广度和难度逐渐加大,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医学生培养目标上,部分医学院校没有明确地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目标列入其中,有些学校的教育目标上虽然意识到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只是简单应付,如:减少了人文类课程的科目和时数、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等。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医学院校都有针对医学生特点的人文类课程,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重约为25%-10%,而国内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在8%左右[2],而其中一部分还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二)专业教学中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往往依靠人文学科教师来进行。很多医学专业教师只是一味地教授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使学生一方面从人文教师中学习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从专业教师中学习专业知识,两者互不联系,不能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运用于医学临床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欠缺
我国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死板,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忽略了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尤其忽略了人文学科与医学实践的关系,致使学生学了却无用武之地,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睡觉、逃课和在课堂看课外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医学院校普遍以理论考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但人文精神只能表现在人的意识、思想、情感和实际行动上,所以以往的考试形式能考查的只是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无法准确地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体系不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五)教师本身人文素质欠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某些教师本身人文素质欠缺或不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能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
(六)理论与实际脱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埋头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忽略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对病人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造成了所学知识和实际的脱节,达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对患者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会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一要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以及文史哲艺等课程,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二要注重人文活动的开展,如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义务服务,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进行各种专题讲座演讲,等等。
(二)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3],它并不是简单地开设几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传授给学生人文学科的知识就能达到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即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因此,医学院校中不仅人文课程要承担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且医学专业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不仅针对疾病本身,还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伦理、社会、法律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组织学生对“安乐死”案例进行讨论,使其学会面对医学难题如何从多角度进行衡量,从而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决定。
(三)传承祖国的传统医德并积极借鉴国外医德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来源于儒家“仁”的思想。所谓“仁”就是“爱人”。儒家认为“医乃仁术”,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爱人”首先强调尊重人的生命,其次强调尊重病人,最后强调对待病人应一视同仁。这成为中国历代医家所遵奉的医德宗旨和原则。我国历史上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喻昌等医学大师们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医学生树立了优秀医者的形象。在西方医学文化中,希波克拉底、迈蒙尼提斯等同样是医学史中的榜样人物。教师可通过对中外医者医德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关爱。
(四)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人文知识的灌输式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可以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模拟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感需要,也可以通过欣赏中外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有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考核方式上,要改变以往以理论考试为中心的做法。对学生的要求从熟记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医学难题,比如某些争议比较大的检查或手术,教师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并说明原因,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评价,如:课堂表现及见习和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等,并将此作为学生奖惩、毕业的重要标准。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学到的人文知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真正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往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人文学科及非人文学科教师都要不断提高本身的人文素质,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则应以身作则,一方面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同等对待。医学院校应加强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等。
(六)加强医学生的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接触并体验社会,在实践中感受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所带来的身心痛苦,体验和感悟医学人文服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开展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等。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医学院校与医院的积极合作,开展见习和实习活动,使学生在临床中自觉地体会医学人文价值。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深刻地学会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从而尊重病人、爱护病人,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从而表现为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人文教育不是单一的人文科学教育所能完成的,它要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专业与人文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更好地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蕾.论医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2.19(10):182.
所谓礼仪是指在一定社会交往场合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具体来说,就是指交往的双方或多方借助语言、仪表、仪容、仪态、表情、举止动作等形式,向交往对方表示重视、尊重敬意、和友好塑造自身真、善、美的交际形象。“礼”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礼貌;“仪”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外观形象和行为规范。恰当的礼仪可以表现自己诚恳善意,平和文明的素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氛围。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帮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渊源流长,有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统。第二,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性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过去的单纯“知识”型人才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的人才,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才能,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的人格心态和较强的团结协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培养他们优雅端庄、大方得体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习惯,培养他们养成乐观、豁达、健康的性格和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品质,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将很有裨益从这个意义来讲对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第三,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关心重视的是考试分数,而对他们的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礼仪文化教育、道德修养的教育远远不够。他们对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又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这一切使得青少年学生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方面常出现不得体、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他们在承受着考试分数的重压的同时,又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指责、批评与否定,他们往往又以不得体的方式面对这一切,或逆反、抗议、顶撞,或委屈自己失去自尊、自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礼仪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又深喻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青少年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他们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将是一条令其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途径。
二、现农村中学生礼仪现状分析
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负着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重任,应该把发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如果连起码的礼仪准则都做不到,又怎能承担此重任?反观现今农村学生礼仪教育,学校更注重于学生的英语成绩高低,无暇顾及学生的礼仪教育。由于家庭和学校等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中学生中的礼仪修养普遍不高,不少农村中学生与陌生人交往不时面红耳赤、手脚无措、语无伦次,就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高谈阔论。这样很难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则这些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如果这种现象不改,势必影响到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的发挥。再次,我们的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认识,与此相关地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是他们需要有学习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下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以及面对成长中的不解,使得农村中学生缺少了学习礼仪的机会,这种缺少,对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将来进入社会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我们应该看到,农村中学礼仪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以种道德修养,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更应该遵循总理写给农村中小学生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关注农村中学生教育,推行“将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渗透的精品教育”,让每一个农村中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体验学习礼仪的喜悦,追求最大发展,让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课堂活动中认识礼仪、感悟礼仪、运用礼仪,把每个农村中学生都培育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三、英语课堂中礼仪用语的教学实施
英国哲学家培根谈到教师时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培育学生,使学生成为接替老一辈事业、延续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常的交际场合,都需要讲究礼仪,做文明交往的使者。语言礼仪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发话人为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达到其目的的一种标记性言语行为规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的礼仪原则,采取相应的礼仪策略,维持正常有效的社会交往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一)称呼
交际从称呼对方开始,称呼不当会直接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英美人家庭中的长辈称为Grandpa,Grandma,Dad,Mum,UncleJim,AuntMary,这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但为表示亲热,英美人家庭之间可直呼其名,甚至子女对父母也如此称呼,这在中国却是不礼貌并会受到指责的。对非亲属的称呼较简单,一般在姓氏前加Mr,Mrs,Miss或Ms或直呼其名或用头衔加姓。在英语当中很少用职务加姓作为称呼,只有少数词例外:Dctor,Judge,Govermor,Mayor,Professor和President可直接加姓作为称呼。
(二)见面问候语
中国人见面常问:“你去哪儿?”,“你吃过了吗?”等,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但对英美人来说,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无须你来询问。他们见面时只进行有实质内容的寒喧:“Hello!Howareyou?”对方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一律回答:“Fine,thankyou.Andyou?”
(三)称赞
中国人和英美人对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物总要称赞一番,但因文化习俗的差异,对称赞的反映是不同的,比如同样一句夸赞“你的英语真棒。”英美人会很简单而坦然地接受对方的称赞,说句“Thankyou.”或“It’Skindofyoutosayso”,以接受对方的肯定或尊重。而中国人则会“自贬”以示谦恭,说:“哪里,哪里,比你还差得远呢。”
(四)致谢和道歉
在承认作了不应做的事或没有作应做的事时,英语用I’msorry或sorry表示歉意。对方接受道歉时说,“That’Sallright,”,“That’sOK.”,“Notatal1.”等。在英语国家里,只要是受益于他人,受益者总会说声“Thankyou.”或“Thanks.”,甚至夫妻间也会说“Thanks,darling’,而在中国一般只有犯了严重过错才会说“对不起”,致谢语则越是熟人之间用得越少,用了反倒会让人觉得见外。
(五)介绍
在英美国家中正式介绍时,一般用头衔加姓作称呼,把地位低的、辈份低的、年纪小的或男士介绍给地位高的、辈份高的、年纪大的或女士,被介绍者相互问声“Howdoyoudo?”或“Nicetomeetyou.”,回答是一致的。
(六)体态语言
中国人常用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却表示胜利(victory);可当我们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八”时,美国人却认为是“二”。我们在日常交往中,若不了解此差异,会惹出不少笑话。
(七)禁忌语
中国人常公开谈论的年龄、工资和婚姻等在英美国家中却被认为是隐私(privacy),所以我们在与英美人士进行交谈时,应避免这些问题,为便于记忆,可将这些禁忌归纳“四字”:I,where,WARM和meal。I代表income,WARM中的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可以引出七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不问年龄(尤其不问女士的年龄),不问体重,不问,不问婚姻状况。若要与英美人士谈话可从谈论天气进入谈话的正题,“It’Salovelyday,isn’tit?”同时,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和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让他们真正进入角色:也可充分利用幻灯片、电影、电视等视听直观教具,或引导学生读一些有关英语文化方面的材料、难易适中的原著等,使学生了解有关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社会风貌等,体会中英礼仪用词的差异。
四、在生活中进行礼仪英语用词巩固
在英语中教导农村中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英语来说外,在平常生活人际交往中,教导学生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英语礼仪词汇。
(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运用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医学院校一、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所有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医学院校也不例外。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许多医学院校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追求考试通过率和应试技巧上,学生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目标,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大多数学生几乎把一半的时间花在了外语上,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英语词汇,大搞题海战术,缺乏对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幸运通过考试的学生,绝大多数无法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明显,多数医学院校把大学英语教学当作纯语言技能的工具型培训,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以便通过各种考试,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够全面,在发展潜力上存在不足。经过这样的大学英语学习的学生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人文素养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内在联系。语言表面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实际上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里积淀等。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脱节,必然使学生缺乏中西文化素养。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素质的形成既是一个需要文化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缓慢的内化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内化指的是人们在学习中产生认识、感受和体验的全过程,是一个再次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人文学科一个分支的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其特点是课时多、周期长,它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孕育、内化以及培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还应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外语教学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传统,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的途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全球视野,提升学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丰富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其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在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应试技巧的培养,淡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养,忽略对学生其他层次的渗透,如百科知识、社会文化、哲理以及智慧等,导致许多学生学习急功近利,学习视野狭窄,文化意识薄弱,人文素质低下。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偏离了大学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都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体化。1995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着重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报告阐述了教育的核心思想应当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说明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中外专家指出,21世纪医学进入了“活的医学”时代,医生应对患者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简单的“治好病”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等更高层次的方面转变。因此,新时期合格的医学人才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
过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能解决医疗“是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只有解决了医疗“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才能在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神圣职业中,始终把握和坚持正确的理念,始终富有责任心、同情心和使命感,实现医技、医德和医风的完美统一。医学院校教师大多是在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其基本人文素养存在一定缺失。医学院校过分强调专业特殊性,过多强化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在医疗单位见习实习,严重弱化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特点,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就是从源头做起,为医学生将来执业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应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都有利于我们从基于人文素质培育去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当今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到教学手段都要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通过语言学习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4]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渗透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都把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教育改革发展之上。20世纪末期,中国高校掀起了“素质教育热浪”,从重点院校到一般院校,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重心地位。教育哲学研究出现了向人文主义传统复归的倾向,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可以这样说,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多元化,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创造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方面,而完善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审美意识的强化,丰富的内心情感,同样也是现代人才的特点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传统文化艺术学科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形成完美的人格,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作用。即是着眼于时展要求,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做的皆具有前瞻性的决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作为全国高职示范性院校,更要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特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高校素质教育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第一,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营造学生文化艺术氛围。
选择艺术设计专业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学、书法、绘画等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包罗万象,包括传统文学、民间文艺、传统书法与绘画等。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促使当代大学生去自觉地关注社会与人生,自觉地去思索中国的焦点和热点。它包含的还有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它的社会作用更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在传统艺术中,不论是国画,还是国乐,书法的创作者及其作品,都深含着一种灵魂与神韵。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而高超的创作才艺,同时,也蕴含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性极强的代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从中感受作品表现的自然美,感受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评价态度,感受作品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力量,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感的熏陶,使人变得高尚、积极。因此,它们的作用除供人鉴赏,瞻仰,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人修身养性,提升境界。
生活在当代的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地承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熏陶与撞击。无论是对生存状态的忧虑,还是自身情感的把握,都可从传统文化精神意蕴和审美心理与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相结合入手,努力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融入作品所构造的情境之中,在作品中表达出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感受力的可视性传达。
第二,选择非设计类专业在专业教学外吸取传统文化艺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非艺术设计专业类素质拓展教学或选修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无论讲到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恢弘灵巧,简约精致,工整娟秀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都会触动学生深切感到我们民族的勤劳、聪慧、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自然而然会产生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激情。去热爱我们的本土文化。因课程内容丰富、具体,加之图文并茂,兴趣会油然而生,深受学生欢迎。又如在素质拓展教学中融入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事例,这有助于铸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儒家思想、孔孟研究、庄子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等,广泛地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己克己、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为所学专业提高丰富理论依据、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大学校园开辟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师中形成一个素质教育团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很大的影响力。教师具有了全面素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要求。才能培养学生广泛的视野和独创的思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更使学生从悠久绚烂的传统文学艺术中受到感染、鼓舞、感动和启发,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商领域。培养健康人格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根本使命,因此,发挥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在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讲座开展过程中,通过自身学习,互相学习,可以构建和完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重要意义。此外,他主张同时采取“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即通过暗示或自己的日常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讲座逐渐形成高校素质教育团队,为大学校园开辟新的教育理念。
总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教育对象分阶段,分场合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定期组织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讲座,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风尚。挖掘学生应有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产,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文化修养,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培养跨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构主义;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新世纪以来,一批“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正重返校园。没有科技的国家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的国家不打自垮。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建构主义源于认知理论,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有力的拓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对于推进新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启示
1、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竞争性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要求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行业转换和改变主攻专业方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标准和教育理念都要随之调整,培养的大学生应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双过硬,同时具有创新能力。达到这一要求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而建构主义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使人在学习中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2、创新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位主体
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理结构和经验来主动建构自己知识,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构成了人才的多样性。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帮助、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给学生听,学生在课下按要求完成作业,如此循环,几乎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弘扬个性的机会。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为学生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在活动中经验改造和重组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建构主义学习论要求教师角色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在素质方面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反思的实践者。尽管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的作用和意义并没有降低,依然很重要。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来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能力、理性批评的态度及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开始越来越为他们所看重的。也就是说,新世纪的大学生今后立身处世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诸如智慧才能、审美、创新、宽容等内在的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单纯依靠一些硬性规定,需要结合大学生以及大学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多个层面进行渗透。
1、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文化素质不能单纯靠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来获得和提高,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科学而系统的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自然渗透,帮助学生建构可供其后继发展的内部文化。同时,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知识提供源动力。
2、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全面激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将教与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与教师共同创设教学情境,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干预下,有可能完成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而思维正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核心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文化素质教育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所不同,它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学习本身既有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也有从外界吸收的成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每所高校独特的学术和文化传统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样一个学校软实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多方面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提供平台,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设桥梁,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提升修养,完善人格,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此外,学校或者各院系组织开展系统的内容涵盖各大学科门类知识的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推进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又有利于建设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点,而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果的发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借鉴为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了视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记叙文 议论文 散文
语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改进作文教学方式,结合写作教学内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写作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围绕写作教学中的三种重要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开展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活动。
一、记叙文要做到言之有情,以情动人
记叙文是写作的基础文体,也是学生练习最多的文体,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和事情叙述两类,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一种文体。教师对于记叙文的写作要点的讲解,应注重细节描写,要求学生以情动人。学生对细节刻画形象传神,既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又可以将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
1.抓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精髓,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写作中关于人物细节的描写很多,如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但是无论哪个细节描写,都要以细节中包含的神情打动读者。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眼神的几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此处的“间或一轮”和“活物”准确而形象,将祥林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状态和没有精神寄托的情形描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感觉祥林嫂可怜又悲哀;“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此处的“泪痕”和“没有精神”的描写,为祥林嫂以后的悲剧命运和巨大落差埋下了伏笔,让人不禁心生感叹和唏嘘。这几处眼神的描写,为《祝福》这篇文章增色不少,是作品的亮点所在。
2.真情流露。优秀的记叙文不但要观察入微,注重细节描写,还要以情动人,让读者的心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而波动。学生如何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记叙文中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生活中感人的瞬间,随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以后记叙文写作的素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乡下的田间地头,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抗震救灾的视频片段,相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冲击,同时灾区人民和救灾队伍团结一心、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也会感染和鼓舞学生,让学生明白灾难无情人有情;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老人,感受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这些场景或者是学生在影视中见到的,或者是生活中常见的,只要学生用心观察和体会,就能写出饱含深情的文章,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二、议论文要做到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难度最大的基础文体,同时也是高考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文体。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要抓住议论文写作的重点: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1.学生要丰富写作素材。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总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是因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得太少,思想缺乏深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有关的信息,丰富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动脑、勤思考,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思路,在议论写作中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2.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有鲜明正确的观点和坚定的立场。教师要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是非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多看事情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样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才能有正确的立意,才不会出现“以缪为正”的现象。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说理的方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要指导学生围绕论点,将论据一一列举、层层展开,使论据对论点的证明和推理严谨、系统、全面。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写作并不是论据越多越好,论据太多会使文章杂乱、有理说不清。议论文论据的关键是精而细,抓住主要的论据,将道理说透,这样既能使文章结构紧凑、言之有物,又能让读者认可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论断。
三、散文要做到言之有序,形散而神聚
相对来说散文是学生最能自由抒感的文体,最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让学生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1.讲究立意。散文要讲究立意。学生在写作散文时,无论是叙事还是状物,都要真实抒发自己的感情,体现自己的立意,让读者明白自己的情怀所在。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发散性思考和想象,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多角度的挖掘,积累独特的思想感悟。如透过风景的优美,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透过花草的兴盛和衰败,感叹生命的轮回等。
2.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可以为散文写作插上翅膀。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不但要指导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联想和想象,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样学生的散文才会内容深刻、立意独特。
3.提高学生抒情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学会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做到情景交融,以景吸引读者、以情感染读者,让文章显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至情至性,这样才能使散文有学生自己的风格和烙印。
总之,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自己细致观察、积累素材和丰富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覃波.论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Z1.
【关键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语文,作为—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多。难怪有人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摸索、探究,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认识事物,加深对书本知识的领会,从而归纳出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我主张语文课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有多大的空间,语文教学就有多大的空间。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生活中都有体现。
一、记叙文——述生活中的“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们生活中的自然流露。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就成了记叙文丰富粪彩的题材。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之前,就用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方式,请学生讲述他与家里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特别感人的事或一两个片断。大家深思了几分钟,一个女同学举手,站起来向全班同学述说了与她父亲的一个动人故事:“我爸爸是,“个地道的农民,没多少文化知识,但他希望我们女儿俩认真学习,今后能上大学,所以他拼命攒钱,农闲时还到城里打工,早出晚归。可是他患了尸“重的痔疮,行动很不方便,每次我看见他痛苦的样子,客说‘爸,你去找医生看一下吧’!他总是摇头⋯⋯”此时她眼含热泪,语音变调,全班鸦筛无声,似乎都被这位高尚而伟大的父亲感动了。然后我调整了学生的情绪,带着学生从生活进入教材《背影》,品味作家笔下的父子情。由于课前有了情感酝酿,所以学生对课文中表现的情感把握得很准确。课后人人都写了文章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情”。学生们的“情”与作家笔下的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记叙性的文章让学生结合各自身边的人与事去体会其中的“情”,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就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展示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
多写片段,多记日记。—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二、说明文——说生活中的“物”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种文体,它与学习、生活、生产、文化等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如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浏览名胜古迹的解说词、产品说明书等等。这种文体的文章若教学形式单——的话就会使教学枯燥无味,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位教师在上了《核舟记》之后,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工艺品拍卖活动,同学们为了让臼己心爱的物品卖个好价钱,都仔细琢磨物品的外形、用途,绞尽脑汁地思考以怎样的解说顺序和语言介绍,才能让自己心爱的物品能卖上个好价钱。这样让学生模拟生活,把课堂上学到的说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鼓励创作,推荐发表。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绿萌》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大加表扬,造成一种浓浓的文学氛围,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议论文——明生活中的“理”
议论文是削发自己对某种问题的见解或主张的文章,这类文体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对于初学者,很难将议论文于记叙文分开,以至于要求写作议论文时总是写成记叙文。如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就会很轻松地将两种文体区别开来:上议论文之前,我们可在班上指出某种现象,让大家淡谈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加以归纳整理。如我在上议论文之前,就设计了这样—个生活问题:“你对随地吐痰有什么看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归纳为:1。随地吐痰不对。(观点即论点)2.为什么不对?(探究原因、分析)首先痰里有很多细菌,有的细菌传播很快,易造成流行病,“非典”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此外,随地,吐痰是一种不良习惯,是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
3。怎样避免这种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号召全民行动起来,遵守公共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增强健康意识。同学们把不能随地吐痰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若将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形成文字,就是—篇很好的议论文。如果将随地吐痰写成记叙文,则需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在议论中则为概述),此外,还需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们对这种作法的憎恶之情(这些在议论中没有,它只是—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