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7:42
导语: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医师资格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医学综合部分都涉及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难懂,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懂、难记忆。而现如今,大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将自主学习引入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习内容、学习资料的选择
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实施自主学习,必须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医学生物化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自主学习,有的内容复杂,难以理解,如生物氧化部分呼吸链的组成与传递、糖代谢中三羧酸循环、脂酸的β氧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等。自主学习应选取难度小、学生感兴趣且容易理解的内容,同时要提供合适的参考教材或网站资源。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及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可以提供简明的生物化学类资料或是容易理解的内容。
二、教师和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
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享有充分的自由,这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忘记自己的责任。教师很容易放弃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会以为自主学习所给予的“自由”是对他们的一种放纵;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由于基础不牢固、学习方法不正确,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为了确立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首先,教师应创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享有充分的自由,但不代表毫无约束的放任。因此,让学生和教师明确各自的职责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主学习不可替代其他教学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自主学习也不例外。只有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教学的作用是不能否定的,而且医学生物化学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借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授。自主学习要与小组合作学习搭配进行。教师要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避免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一方面,可以帮助那些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可以为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让先进带动后进,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中往往贯穿有探究式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摸索、总结、改进。在这个学习^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甚至是教师预料不到的,这都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自主学习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积累教学经验,使自身具备出色的协调、组织及引导能力,以确保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通信作者:汪茗)
参考文献:
[1]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的联系[3],通过联系使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同时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实例一:蛋白质变性。在讲解蛋白质变性时,先介绍变性的概念,蛋白质变性指的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蛋白质四个层次的结构,这一概念不难理解。接下来强调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作为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很容易理解蛋白质变性必然蛋白质导致生理功能的丧失。阐述至此,同学们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是比较抽象,接下来设问: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蛋白质变性在临床实际中有没有应用?重金属为什么危害很大?误食了重金属怎么治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理讨论后教师再总结。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和化学因素。高温、紫外、酒精和碘伏等都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原理是这些因素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误食了重金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重金属可以导致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那么应该怎么办?当然是除去摄入消化道的重金属。怎么除?可以用食物中的蛋白质中和,所以必须立即喝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再催吐洗胃。通过和实际的结合,同学们发散了思维,使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同时对蛋白质变性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例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很抽象,应该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接下来设问体内什么蛋白携带运输氧气?为什么携氧能力降低?最终总结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HbAβ链第六位的谷氨酸突变成缬氨酸。这一个氨基酸的突变,由带正电荷的谷氨酸突变成疏水性的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氧结合能力变低。进一步引申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某些部位氨基酸很重要,是关键部位,如果突变成性质完全不同的氨基酸,就会导致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分子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基础生化知识和和临床实际的结合。通过联系临床实际理解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和适当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寓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观于具体生物化学知识点的讲解
生物化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怎样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要探索的课题和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中蕴含着基本的哲学原理,哲学是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中,适当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实例三:蛋白质结构层次及生物学功能的阐述。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其中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时,先通过牛核糖核酸酶的变性和复性试验,说明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一级结构中含有折叠成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信息。进而上升到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是蛋白质最终折叠成特定三维结构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形成还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对于牛核糖核酸酶的复性,其外因就是去除尿素及β-巯基乙醇。最终牛核糖核酸酶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是一级结构(内因)和外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导因素,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所以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千差万别,归功结底是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一级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是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主要矛盾,所以这些部位的氨基酸较其他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更重要,也是进化过程中的保守位点。一旦这些部位氨基酸(主要矛盾)发生突变,如HbAβ链的第6位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即导致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和结合氧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蛋白质中处于次要矛盾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一定频率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实例四:对于生命信息的阐述。任何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都要有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中。介绍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表达时要突出物质是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的储存形式就是基因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利。通过DNA的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遗传信息从亲到传递到子代。通过基因的表达把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利解码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从而形成成千上万种具有不同空间结构及功能的蛋白质。通过结合哲学的基本原理讲解生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地传授知识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难以实现的。通过引出问题、类比及假设等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例五:关于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解码。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中的,但到底是怎么储存的,可以结合IT技术做类比讲解。计算机中信息最终是以0和1的形式存储的,0和1的排列顺利就是信息。生物体DNA链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利就是遗传信息。那么是怎么传递的呢?DNA的双螺旋结构就蕴含着复制的原理,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一份子的亲代DNA能复制成两分子一模一样的子代DNA分子,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关于遗传信息的解码,这个过程很复杂,就像电脑硬盘中的0和1怎么变成文字、声音及图像呢?我们需要一系列的软件对原始信息进行解码,最终输出成我们能看懂的信息。生物体遗传信息解码的过程就是把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利转换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医学生物化学;案例设计
21世纪是探索和发现的时期,医学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能够帮助人类了解自身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它也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更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医学生物化学,进而对生命产生敬畏感。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自从被教育学家研究并应用之后,一直保持长盛不衰的趋势,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是指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以讲解实际生活中案例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潮。因为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将想象中的理论变成肉眼可见的实操型教学。它把最真实、最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案例去讨论、交流和研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医学生物化学的案例来源于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就大大消除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膜,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医学实操工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非常重要,选择适合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要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课本所反映的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发挥与讨论,并做到深入浅出。在选择适合、典型案例的同时,教师还要设计一些跟课堂内容相关、具有讨论意义和代表性问题,帮助学生依托课本知识,适时拓展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轻松掌握临床知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教学安排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就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搭配恰当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法融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先引入案例,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再进行细化分析,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和融洽的讨论情境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学实践
教师需转变课堂主导者的身份,扮演课堂引领者的角色,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沟通交流平台,还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要具有质疑精神,就能够发觉案例的优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是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个重点要求。现在大多数高校教学都以大班授课为主,给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这更需要教师去积极研究,努力寻找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都不可能完美地实现想要的教学效果。一个方法的使用也应该因人而异。教师上课时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的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应该在课上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映,在课后进行积极地询问并反思,做到“一日三省”,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以后挑选案例提供更好的依据,同时也要对效果好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优势,以便为后期寻找优秀案例提供参考。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走在社会的前端,但从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其改革的步伐没有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呈现明显落后的趋势,且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高校医学生物化学应该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完善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医学生物化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39-142.
[2]董卫华,王天云,谷兆侠,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2):209-210.
【关键词】医学生 学习 生物化学 兴趣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中医学和护理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这一学科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关系密切。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生物化学的学习可帮我们从分子水平认识、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理论基础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门类的医学课程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医学教育中它又是连接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医学生来讲,由于生物化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内容繁多、体系复杂、知识点抽象,大多数学生反映本门课程难理解、难记忆、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在医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若能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将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重视塑造自身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若任课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自身人文修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授课风范,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让学生对授课教师充满好感甚至崇拜,然后再使学生从思想深处由喜欢教师的讲授上升到喜欢这门课程,最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往往是绪论,生物化学的绪论是对本门课程的高度概括,是学习生物化学的前导。教师可以通过第一堂课,交代为什么学习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课程目标以及可以达到的程度、考核要求等,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生物化学的作用,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用身边的实际案例,运用生物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和阐述,也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产生求知欲。
三、运用灵活的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案例导入法
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护工作,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对临床的实际案例比较感兴趣。如学到“氨代谢”这一节氨中毒学说时,可从肝硬化病例导入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肝性脑病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浓度升高,而血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跟脑部a-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三羧酸循环减弱,脑部ATP合成减少,能量供应不足,引起了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发生昏迷。这样,不仅把生物化学的前后知识有机结合,也有助于增强基础知识和临床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肝性脑病,和治疗的方式方法。
(二) 问题导入法
给学生自己留点空间,请学生选择某个主题进行讲课,让学生来当回老师。先让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查找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开课时,让学生自己先讲解课前准备的主题内容,针对主题提出问题,再引入到学习内容,联系既往知识,形成网络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这种主题研究和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自我学习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收获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继续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方法学基础。
四、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一) CBL教学法
CBL (case-based learning)案例学习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及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案例和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联系临床实际,增强了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有成就感。而且,小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糖代谢一章中,首先提出糖尿病这个典型病例。要求学生课前要准备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课堂上提出糖尿病的生化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与预防?糖代谢紊乱还与哪些疾病相关?以这些问题为主线来学习糖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理论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具体典型的病例,使学生不仅解决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的问题,而且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淡化了学科的边界,使学生在“大医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TBL法
TBL (task-based learning) 以任务为基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分析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制定“任务”,布置各小组按要求完成任务。其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尤为重要。
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临床实际出发,挖掘教材,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任务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8]。例如,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若长期缺乏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病。因此,提出“维生素的生化功能与人体健康”这一任务,并明确此任务的知识目标是能描述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化功能和导致缺乏病的原因。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极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师生关系;加强了本学科及各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三) PBL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l969年提出,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由教师精心设计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或处理问题的方案,达到学习新知识、新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是PBL教学最鲜明的教学目标之一。
以肥胖和如何减肥为例,可以先从肥胖的原因说起,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代谢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代谢,最后导致了肥胖。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控制导致肥胖的环节,可以为减肥采取哪些措施,比如食品、运动、理疗和药品等方面,它们起到减肥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问题的解决,就是理解脂代谢过程,以及脂代谢异常引起疾病的原理,和掌握预防、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PBL教学法的正确运用,除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和实践外,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大家各抒己见,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大量的展现。
综上所述,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综合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任课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当下科技新进展,多列举生活实例、临床病例,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为了适应最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与其他基础医学知识交叉,和临床知识的对接,需要生物化学任课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坚持在教学中摸索、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安莉,陈会敏,周艳艳,等.改变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81-82.
[2]朱宝安,宗自卫,李先佳.浅议如何激发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2012,3(30):86-87.
[3]李曙波,黄忠仕,李韬,等.激发成教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方法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83-84.
[4]江花.高职《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01):85.
[5]童红梅.C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2011,30(6):82-84.
[6]陈伶利,李杰,程莉娟,周赛男,等.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6-8.
[7]Ogilvie G,Dunn W.Taking teacher education to task:Exploring the rol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 Res,2010,14(2):161-181.
[8]王文玉.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5(1):77-80.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和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等。物质代谢这部分内容化学反应式多、受到多种酶的精细调节,并涉及能量计算的问题,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届学生反映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难学的课程,而物质代谢的知识点分散庞杂,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学起来更加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从历年考试试卷分析来看,笔者发现这部分题目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如何抓好物质代谢章节内容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就医学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部分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有赖于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吃透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突出重点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针对所授内容备好相应的例子,恰当的例子不仅可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讲授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脂酰COA经肉碱载体转运进入线粒体时,就可以“减肥”这个学生都较关注的话题为例,提出为什么女性专用牛奶中添加肉碱就能减肥?对于某些非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如鞘磷脂代谢、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等,可不在课堂讲授,作为学生自学内容。只有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熟悉上课内容,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做到全神贯注、有的放矢,才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因此,只有将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物质代谢途径错综复杂,所覆盖的知识点多,且大部分都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如果运用传统板书教学,平铺直叙地讲解,难以展现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思维松懈,课上完后头脑可能还是一片空白。而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能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其反应过程步骤多,就把具体过程在PPT上展示,并采用动画效果,将重要内容(关键酶、耗能数目)用颜色标示出来加以区别,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以整体感,理解代谢是一个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可有选择地个别讲解其中的重点步骤。通过多媒体教学,使难以理解的生化反应机理通过图像、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习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 联系生活实践,结合临床知识
物质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分子、生化反应和众多的代谢途径,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和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通过来自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会联系在一起,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易理解接受,也更易记住。例如,在讲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时,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什么进行长跑、跳远等剧烈运动后肌肉会酸痛,过段时间便可恢复正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回答出肌肉酸痛是因为在无氧运动时,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的结果。为什么过段时间酸痛会消失?很多学生马上会想到是因为乳酸消失的缘故。这时我们应接着提问“那么乳酸是如何消失的呢?”问题的提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再讲乳酸循环,就是乳酸经血液运输进入到肝脏,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肌肉参与氧化功能。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到了学习的喜悦,做到了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临床知识与理论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在以后从事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养成时时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如讲授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时,首先给学生看张痛风症患者的图片,使学生对痛风症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临床上痛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白化病是常见的疾病,学生知道其病症但不了解其病因。教师就可以将白化病的病症与酪氨酸酶缺乏而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通过这样的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不纯粹是抽象的知识,而是与临床密切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摄取,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 运用列表对比法
运用对比法在物质代谢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更教会了学生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首先列出需要比较的项目,再引导学生填充其内容,最后进行讲解。糖酵解和有氧氧化是糖代谢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可以从反应部位、对O2的需求、终产物、ATP的生成方式、生成数目、关键酶及生理意义七个方面列表总结,比较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讲授核苷酸代谢时,嘌呤核苷酸代谢和嘧啶核苷酸代谢的合成途径都包括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个过程,可以从原料、合成部位、合成过程、限速酶四个方面来比较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两种合成途径。另外,两条氧化呼吸链、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合成部位与功能等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和条理化,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而且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五 巧用趣味记忆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物质代谢的内容特别零乱,概念容易混淆,记不清或记错概念,经常张冠李戴。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趣味记忆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三羧酸循环”是生物化学课程各种类型考试的重点,如果靠死记硬背,那是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教大家记住:“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如讲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时,编制歌诀“酮体一家兄弟三,丙酮还有乙乙酸,再加β-羟丁酸,生成部位是在肝,肝脏生酮肝不用,体小易溶往外送,容易摄入组织中,氧化分解把能供。”这样简短的语言就把酮体的成分和意义概括出来。记忆八种必需氨基酸可以利用谐音进行联想,编成一句话“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分别代表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三种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可谐音为“麻油花生”来记住。这样一来既使“死记硬背”变得轻松有趣,又能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六 知识巩固
P键词:医学生物化学;E-learning平台;辅助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211-02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目前医学生物化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将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和教师的互动,只能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而不会想到如何主动的去思考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再加上这门学科的相关研究进展更新速度快,相关新理论和新技术也日益更新,仅仅依赖于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我国的医学生物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仍在不断探索;E-learning网络课程平台辅助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将医学生物化学中抽象、复杂的内容呈现出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节奏快、师生互动少、理论与临床脱节等缺憾,E-learning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传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融入日常教学中[2]。
一、E-learning概述
E-Learning是通过因特网等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3]。
(一)E-learning的学习模式
E-learning是一个学习管理系统,用来管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其基本的学习模式是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内容(anything)的个性化的4A学习模式[4]。
(二)E-learning的特点
E-learning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它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1.灵活自主的学习模式。E-learning教学模式中教与学在时间上是相互独立的、分开的,学习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的时间;实现学生自由、自主、自助式的学习。
2.丰富的教学资源。E-learning网络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E-learning网络平台的资源往往集一个学系或者单位所有老师的资源和智慧,这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班的学生只面对一个老师所获得的资源和知识多得多;同时E-learning网络平台也可以整合和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优秀的网络课程,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备教学资源,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5]。
3.较低的教育成本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比率较低,各种硬件设施的广泛性建设消耗了大量资金,但是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作用不显著。E-learning网络平台不需要建设大量的教室等硬件设施,相对投入较少,将网络平台建好后,除了后期的更新和维护外,基本上不需要花费额外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E-learning网路平台也可以直接共享其他兄弟院校和国外院校的优秀资源,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与国内外名校的互动互联。
二、E-learning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E-learning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E-learning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医学生物化学中的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克服了传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抽象和枯燥等弊端,使理论教学变得生动、准确、易于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栏目,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疑问,解决上课时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这样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E-learning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知识的牢固掌握在于不断地复习和巩固,E-learning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自主选择4A的学习模式,有效提高对遗忘知识点重拾的速度和质量。同时E-learning可以建立探索式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系统、连续、反复回顾所学知识点,不断地巩固、加深,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E-learning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为患者服务,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在E-learning教学中,授课老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相关的临床疾病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和讨论;同时我们也制做了一些相关的视频来解释理论知识和临床的疾病,比如本学系制作的酶原的激活与急性胰腺炎的视频,就把酶活的概念和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等病症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资料和视频,学生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临床病例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展望
E-learning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利用课程相关的E-learning平台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也为医学生的终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环境,基于E-learning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树立将医学基础知识之间、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达到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涂硕,黄春洪,揭克敏.提高本科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1-72.
[2]Ruiz,J.G.,M.J.Mintzer,R.M.Leipzig.The impact of 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Academic Medicine,2006,81(3):207-212.
[3]Cross,J.,An informal history of e-Learning[J].On the Horizon,2004,12(3):103-110.
[4]_忠民,陈楚君.E-Learning定义与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2005,(03):60-64.
[5]刘倩倩.浅析E-Learning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64-65,103.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E-learning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 of Medical Schools
ZHANG Wei,LIN Hai-yan,CHEN Yuan-yuan,YUAN Li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66,China)
鉴于职业学院学生的基础以及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删除或者合并一些章节,并且内容尽量深入浅出。比如核酸的合成与核酸的降解这两章内容,核酸里的内容只需要学生掌握核酸是什么?通俗的说,核酸就是基因,除了基因还包括合成蛋白质的一些工具。其他的内容对于不从事科研的职业护理学生完全可以不作要求。另外,生物氧化里面的内容较复杂难懂,而且对于医学护理学生以后的工作意义不大,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不作要求。但是一些新老师害怕学生学得不够,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能够如数都倒给学生,因此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这一点是教学中比较忌讳的一点,,所以一本教材拿来,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够有效合理的安排教学课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才能够学的好。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从中考或者高考失利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现代社会的许多学生,他们的课堂知识储备可能不多,但是他们有一定的生活见识,并且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充满了疑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来充分激起他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件,比如女孩子比较关注的体重问题,为什么吃的多了就会长胖,但是有些人想瘦瘦不下去,而有些人想胖又胖不了呢?而护理专业女生比较多,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将其注意力转移到这门课程上来。提出生活中学生关注的问题,但是在课程讲解之前教师不予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好很多。比如讲到酶,学生对酶基本没有概念,但是提到洗衣粉,学生都知道,那为什么有的洗衣粉包装袋上还多出一行醒目的“加酶洗衣粉”或者“冷水加酶洗衣粉”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三、启发式和讨论式
教学现代教学方式都是填鸭式教学,只管完成教学任务,很少顾虑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并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鉴于生物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课程中,可以适当利用启发和讨论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讨论并提问。每节课的开始,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进行提问,层层诱导学生对讲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且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每学期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给予适当的课题,指导学生课后如何就课题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促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学会信息获取能力,同时能够进行一定的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不同程度的会联系到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实践表明,讨论课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54
Application of Lamination Teaching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 Cuiping, ZHANG Wei, ZHAO Chunpeng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operative ability and developing the innovative potenti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connect medical theory with practice. However, traditional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teaching has its limits, such as the quickly updat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obsolete experiment content and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passively,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participation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solve above limitations,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amination teaching" and divide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into basic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designed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each student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cluding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nowledge, ability leve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mination teaching" in teaching reform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is also analyzed.
Key words Medical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Lamination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疾病发生机制的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繁多、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而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又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实验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过程,更是一个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的过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人类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显示出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弊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发展倾向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课题,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出发,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1 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繁多、内容抽象、概念枯燥,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越学越记不住,越学越难理解,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积累,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发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更新迅速,但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主要为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临床实践、实际应用明显脱节,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①实验课教学采用教师预先优化实验环节,讲授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试剂、演示重要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做实验、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根本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视实践的学科,但由于实验操作中以组为单位,有些学生不亲自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对于临床本科生而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可见,传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其改革是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2 应用分层教学法,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得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根据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及个人的发展方向,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医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重视实践的过程,所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作可为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进行实验考核;而设计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科研兴趣及未来发展志向,自愿选择。大体规划如下:
2.1 精选基础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基础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清洗和干燥、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光谱光度技术、离心技术、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按照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基础实验: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氨基酸薄层层析、肝脏DNA的提取等。通过基础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水浴锅等常见生化仪器的使用,熟悉了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开设综合实验、研究型实验奠定了基础。
2.2 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素质。综合实验侧重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及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②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筛选以下实验: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和测定等。通过基础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在综合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答疑,指导实验的完成。通过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认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实验中,由于细胞质、细胞核的水解液中容易吸入少量沉淀,导致比色时吸光度偏大,实验数据有偏差,出现该问题怎样解决呢?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的反应液是不是有悬浮物,不清澈呢?然后分析问题。根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Lamer-Beer定律A=KCL可知,在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A与C成正比,那么吸光度(A)偏大是由反应液的浓度(C)增大而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应液的浓度增大呢?引导学生思考,是由于吸取水解液时混入少量沉淀而造成的。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呢?是不是可以采用离心技术,将悬浮物沉淀,再用上清液比色呢?通过离心前后实验结果的比较,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体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同学实验数据还没认真分析,就已经把反应液倒掉了,若实验数据有问题,已来不及查找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再重复进行测定部分的实验。通过重复实验,学生了解到保存实验材料的必要性及其对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综合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科研素质得到了提升。
2.3 组织“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实验题目待定或由各学业导师出相关题目,让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倾向选择研究项目,由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帮助学生选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并跟踪指导实验;(2)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3)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③当然,研究性实验也可以在学业导师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经历了查阅资料、选择材料、确定方案、准备试剂、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教师则全程跟踪指导。研究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过程,体会到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独立思考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对学生日后从医或搞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出课题申请,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刊物发表。④可以说研究性实验为那些喜欢做实验、搞科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总之,应用分层教学法,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是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各学校根据情况设定实验内容,本文只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仅供参考。
*通信作者:李翠萍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高学历人才资助计划(505026)
注释
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果高等教育仍然按照一贯的“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会被抹杀。[1]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被定位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上的,并且已成为大多数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思维定势,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继续存在。要改变以往教师是课堂主宰者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学生能做到的或可能做到的教师决不代劳。针对重要理论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去查找其实验依据。教材中已经给出实验依据的内容,学生需要重点学习其原理,例如鸟苷酸循环,教材通过鸟苷酸循环相关的验证实验解释了鸟苷酸循环中各种产物的关系,学生一旦掌握了具体实验,其中关键产物则不难记住。对于教材中没有实验依据匹配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作为问题布置下去,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依据,开拓思维,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即师者应授之以渔而非受之以鱼也。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激起的学习自然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兴趣点。教学活动就会在学生“渴求知识”的状态中顺利开展下去。学生把学习理解为自己的事,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学习中就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自主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针对本学科特点,讲授方式上可由临床上疾病的症状、体征、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入手引入,再上升到生化的理论知识;也可由生化的理论知识预见和展望临床变化,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2]比如在提问为什么我们会与父母具有相似长相的例子时,引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规律,即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表达等相关内容。在清楚讲授完这些内容的前提下,再以镰刀状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或蚕豆黄为例引入基因突变以及其带来的后果,最后强调基因治疗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这样一来,在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又让这种启发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兴趣,也将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牢固的知识。
3 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鉴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自主性学习。
3.1 教学内容要有弹性,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即讲清最基本的概念,理论知识,其它能自学的内容留给学生;所讲的不都是书上的,书上有的不一定都讲;重视学科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做到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3.2 重视平时表现,建立多样化评价方法: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设立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在实际操作中将生物化学实验设计、讨论课发言、学习态度、论文质量等列为考核内容;在给分标准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方法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是否具有批判性观点,是否有创见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提高自主性学习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