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7:50
导语:在传统文化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画艺术,现实主义
从现有史料来看,我国国画艺术已有七千年发展历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中国画形成了与世界上其他画种显然不同的艺术特征。
从绘画材料工具到表现方法与艺术技巧,与西方艺术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之中 ,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就是西方人也对中国过去的艺术赞叹不已。它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极其高超技艺,具有西方艺术不能具有的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宝贵财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美术界的某些人在认为“传统中国画正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①的同时,异口同声地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美术论文,时至今天,中国画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应随着时代的推进,发展到更高更新阶段,为发展人类的艺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实主义②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十九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库尔贝提出来的。其实,现实主义早已存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它随着时展而发展,促进了人类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前进论文开题报告。西方是这样,东方也是这样。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诺、纳斐尔,十九世纪的库尔贝、米勒、罗丹等都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
在中国画史上,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六朝时期的顾恺之、唐代的吴道子都是当时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山水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在唐以前,山水画尚处在萌芽初创时期,唐代以后经历了六次大的变革。到大小李是第一次变革,到荆关董巨是第二次变革,到李成范宽是第三次变革,到刘李马夏是第四次变革,到大疵、黄鹤是第五次变革,到石涛是第六次变革,经过六次大的变革,现实主义在山水画领域得到了更大发展。在花鸟画方面,从徐渭、山人以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理论方面美术论文,现实主义思想更有重大发展,而且比西方早得多。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在过去注重写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③的观点。他认为在人物画方面,不但要形似,而且要写出人物的独特精神风貌,这就是恩格斯提出的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④。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顾恺之这一精辟论点,也不是他随心所欲地自己臆造出来的。应很好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东汉未年,魏氏鉴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立九品中正之制,把当地人物评为九等,供政府选用,于是对人物的品评议论成为当时议论的中心。当时对人伦鉴识重在道德、节操、忠孝、气节、儒学的品评。到曹操时代产生了很大变化,曹操反对儒学那一套,他多次下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⑤“陈平非笃行,苏秦岂守信耶”⑥美术论文,曹操自己也无操守,更不忠于汉。曹操、司马懿等皆不美,不但身形矮小,而且仪容不雅。如以美论人,就会得罪上层人物,但“精神”、“神情”还是值得重视的。实际上出色人物的“神”皆不一般。于是“精神”就为鉴赏人物所重视,到东晋,人伦鉴识由政治上的适用性逐渐变成对人的欣赏、士人名流论人言必神情风貌,顾恺之也是当时名流,自然皆以“神情”为标准。整个社会 评品人物轻形重神,为人画象,当然也以传神为主。可见“以形写神”之说,来自社会需求。体型美不美不关重要,画出一个人物的独特神情和本质特征就可以了,而能表现一个人的本质特征的,正好又是一个人的眼神。即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需求,来源于创作实践,这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也是从形到神,这就是现实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人物画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论文开题报告。
在顾恺之人物画上提出“以形写神”的论点的基础上,六朝山水画家姚最,又在山水画方面提出了“学穷质表美术论文,心师非化”⑦的论点。就是主张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本质上心领神会地反映出作者的亲身感受。唐代山水画家张操又经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姚最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外师造化,必得心源”的论点。他们都是强调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心有感受地通过形象抒发出自已的思想感情和意趣情操。这些理论说明现实主义在山水画领域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五代,经过山水画家的艺术实践,又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图真”说。“真”是艺术的“真”。意思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达到本质的艺术的“真”。到清代,石涛辈山水画家更是在突破前人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⑧的新论点,更把现实主义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可见,中国国画艺术的发展都是和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前人早已知道了要认识事物的的本质特征并塑造出能反映本质特征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胸中的逸气。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是源远流长的。
晚清以后,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现实主义又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①王春立,挺直民族的脊梁----关于中国画现代化的思考,《国画家》2002/2,P31。
②REALISM,《现实主义》。
③张守涛,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画论〉〉。
④童庆炳,〈〈文学概论〉〉。
⑤、⑥崔怀义,谈曹操的管理心理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实践意义
⑦姚最《续画品》云:“谢赫,……至于气运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复壮雅之怀,然中兴之后,像人莫及。……”
⑧石涛〈〈画语录〉〉
1.色彩与形态的启示
人们都愿意生活在平和自然的环境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里没有绝对笔直平滑的物体,仔细观察都是带有自然曲线纹理的物体,因此说曲线和表面质感丰富的物体更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例如我国传统建筑包含的曲线就给人以柔软舒适和容易接近的感觉。在色彩上人更适应纯度较低的颜色,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疲劳的感觉,这些启示都可以运用到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中,以达到色彩与形态的完美。
2.材料与空间的启示
传统建筑中对于大量木材的应用,其天然属性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心性要求是想吻合的。现在对于木材、石材、灰砖等的选择,也是体现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实现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的交流与沟通。在空间的布局上,传统文化设计强调单体与群体的连接,院落的布局穿插灵活,曲径回廊,影壁重门,不仅空灵剔透,又显现出富有情趣的生活,所以说传统的设计在空间意识上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将这种材料与空间的文化要素应用到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中,实现自然协调和融合,达到一种虚实相生,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
二、如何将现代人文环境艺术与传统文化设计进行有效衔接
1.在天人合一的人文环境中体现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态度
传统文化设计中讲究天人合一,现代艺术设计中重视创造完全的人文环境空间,其实这并不矛盾。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实现想象与理想的表达。在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方面则应用多一些。设计师在设计时将这二者有效衔接,对场地强调应变和适应,对环境建筑强调建筑主题的自律性,对自然环境采取顺应和改造相结合的态度,是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借鉴的方式。
2.在演变与重复中实现人文环境设计的艺术性与永久性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设计也在经历着不断的重复与演变,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达到不走极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存,重视人文环境艺术,不仅给人以新的视觉欣赏,还实现节俭和环保的目的。将传统的文化设计与现代人文环境艺术有效衔接,满足了实用功能后,人文环境艺术有了美的分化,按照人们欣赏美的艺术尺度和手法,达到空间震撼的艺术效果,同时让这种艺术能够得以永久保存,这就要求在材质上和工艺上力求完美,不遗余力,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充分交流与融合,才能适应当前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
三、结语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检视;本体观;功能观;技能观;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声乐是中国人秉持本民族固有文化观念,运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声乐。它不仅包括着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和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的古代声乐作品,也包括着今人运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现代声乐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传统声乐,其作品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在世界声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世界声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传统声乐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最初的歌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声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声乐作品之集大成者,尽管其曲谱已经失传,仅留存歌词,但仍能从中领略当年歌咏的风采。其后传统声乐一路发展,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传统声乐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多样性特点,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以综合艺术为主,以民歌、说唱、戏曲为代表的民间声乐。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千姿百态,孕育了品种繁多的民间声乐。仅是民歌,就达30万首之多,这还不包括散落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歌谣,不少至今还呈现原生态;戏剧曲艺亦是一朵传统声乐奇葩,据粗略统计,仅曲艺就有200多种,戏曲更超过360种,至于其中丰富多彩的曲目、剧目、声腔、曲牌等等更是无法计数。
中国传统声乐植根于中华民族这块丰沃的土壤之中,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内涵。深入地了解传统声乐的文化背景,认真地探究传统声乐的文化内涵,正确地认识传统声乐的文化精髓,对于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创新,促进中国声乐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拟就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本体观、功能观和技能观作一探讨,以期有助于厘清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一、“心为乐之本”
声乐是什么?它的本源又在哪里?关于声乐本体的种种追问历来一直是有志于声乐研究的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所谓本体,指终极存在,也就是表示事物内部根本属性、质的规定性和本源,与现象相对。”声乐本体,与声乐现象相对,即声乐之所以被称之为声乐的质的规定性及其本源。然而,对于声乐本体的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有着相异甚至完全对立的理解,形成了形形式式的声乐本体观。
西方,特别是欧美,他们虽然未给声乐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却对其上位概念“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作出了如下的判断:音乐是乐音运动的形式。由此推论声乐则是利用人体器官发出的嗓音(乐音)有规则的运动方式。在他们看来,声乐艺术仅仅是一种物质(乐音)运动,这是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给声乐作出的科学解释,然而却忽略了人在声乐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李曙明先生尖锐指出的那样:“纵观古希腊至近现代西方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定义大都为‘乐音运动’之审美客体定义,即实体音乐定义”,“人(主体的)现实的审美心灵活动完全被排斥在‘乐音运动’之外”。
而在我国,传统声乐不仅注意到审美客体,而且更注重审美主体:“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不仅承认乐“生于度量”,须要符合科学规律,而且更强调它的本源却在“太一”,须要符合人文精神,“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既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传统哲学。由此,传统声乐从人本的角度对声乐艺术作出自己的阐释,认为“心为乐之本”。心灵,不仅是思维的器官,更是情感的器官,心为乐之本,即人的情感才是声乐的本源,声乐是人们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我国古代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过许多这样的概括,揭示了传统声乐的本体观。
人的情感是如何“形之于声”的呢?《诗序》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言、嗟叹、永歌,其含义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言语、吟诵、歌咏(唱)。论述显然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鉴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使语言向音乐的转化具备了基础条件。杨荫浏先生指出:“由语言而吟诵,由吟诵而歌唱,其间有着一贯的关系。吟诵调之用五音,可能是由于语言之有五音,而南曲之用五音,也可能是由于吟诵调之用五音。”“五音”相同或接近,使得言语与歌唱在音韵上得以整合,为从言――嗟叹――永歌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其二,从言――嗟叹――永歌的转化须要动因。动因是什么呢?是人的情感,是人情感抒发和表达的欲望。“逻辑语言,由于情感之推动,产生飞跃,成为音乐的语言,”“情不自禁,就要说出,普通的语言不够表达,就要‘长言之’和‘嗟叹之’(入腔和行腔)”,最终到达了“歌唱的境界”。所以声乐“能够以特殊的力量和准确性揭示语言表现所不能达到的最隐秘的情感运动、委婉的感情以及不可捉摸的流动的情绪。”因之,声乐在抒发和表达情感方面是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而这种源自人类本能的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抒发和传递难以名状的喜怒哀乐之情,而且也最容易激活听众的情感共鸣,使之达到单靠语言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和水平,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人类相互传承、共同追求的精神生活方式。
传统声乐不仅认定情感是声乐的本体,还进一步认定情感与声乐有着对应的关系。这种“音心对映”的关系在《乐记》中就有明确的表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哀、乐、喜、怒、敬、爱,是人在经历心理体验过后产生的情感,而“噍以杀”、“咩以缓”、“发以散”、“粗以厉”、“直以廉”、“和以柔”则是经历过心理体验后产生的情感在声乐中的表现形态。可见,中国传统声乐强调的是心声相合或心物相合,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实行心声两分或心物两分。传统声乐正是从中国辩证哲学的高度概括了声乐艺术之主体心灵与客体声响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心为乐之本,这便是传统声乐艺术的本体观。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在古今中外各种各样关于声乐运用的描述中,声乐艺术被赋予了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形成了不同的声乐功能观。具体说来,有的从调节生活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娱乐消遣的功能;有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审美的功能; 有的从精神薰陶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塑造人格的功能;有的从移风易俗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治国安邦的功能;还有的则从情感传递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人际沟通的功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就曾列举出10种音乐(声乐)的社会功能。
在中国传统声乐看来,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声乐在改造社会不良风气、改造社会陈规陋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对人们道德的影响,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对声乐的社会教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论语・阳货》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在这里,“诗”指的是《诗经》中的诗歌(歌曲),即声乐作品。“可以兴”。即用起兴的方法,诗歌(歌曲)可以感发意志,抒发感情,启动想象;“可以观”,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观察风俗之盛衰,观察道德之优劣,以了解社情民意;“可以群”,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让人流思想和情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可以怨”,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鞭笞不合社会道德规范的h恶和卑劣,引导人们加以鄙弃。质言之,诗歌(歌曲)可以塑造人格,可以安邦治世。这便是儒家的声乐功能观。由于儒家在长达三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中始终被奉为正统,因而这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声乐的功能观。曾遂今先生在分析传统声乐功能观的社会特质时,还特别提及音乐(声乐)的双向作用,一方面“通过音乐,使人们体察到社会风气,道德情操的健康向上或颓废腐败……”另一方面“音乐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精神状态。”儒家不仅充分肯定声乐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且将乐教视作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礼,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可见,礼强调的是社会群体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形成一定的伦理道德,不同等级的人都应在自己阶层的特定准则下,依据伦理道德生活,不能超出范围,社会才能治而不乱。而要实现这一政治理想,除了礼教外,还需要乐教。礼教与乐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儒家的这一思想在《乐记》中充分体现出来。《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音乐美学著作,它将孔子以来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加以系统化,“礼乐相济”便是其论述的核心:“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正则元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礼的作用是把不同等级的人区分开来,乐的作用是使不同等级或同一等级的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礼教内容畅行,则“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乐教目标达成,则“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礼行乐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和谐稳定而又繁荣昌盛的治世、盛世的景象。《乐记》不仅认识到“乐”和“礼”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还进一步认识到乐教在实现治世、盛世中的特殊作用,因为礼教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来实施的,而乐教则是通过艺术手段对内在的情感感化来实现的,“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外部的行为规范只属强制约束性质,而内在的情感感化必定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因而乐教具有比礼教更好的效果。所以,孔子说实现“治世”的政治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便是传统声乐艺术的功能观。
三、“有韵则生”
声乐技能观反映了一个民族在声乐创作中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声乐技能观。西洋声乐,“唯美”是他们的美学理想,反映到技能观上就在于追求华美之声,要求用一种统一、华丽、完美的声音艺术达到感染听众之目的。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如同其他艺术样式一样,“写意”、“神似”是共同的美学理想,追求韵味就成为传统声乐艺术的技能观,比之西方来,更多的是要求用一种变化、独特、有个性的声音艺术和真情去征服听众。事实上,“韵味”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生命,无韵味即无声乐艺术可言。明人陆时雍说过:“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可见,“韵味”对于中国传统声乐而言是何等重要。
什么是“韵昧”呢?“韵味”实质上就是歌唱中所含蓄的意味和情趣。它是歌唱者把内心最丰富、最真挚、最细腻的情感和艺术美感揉进歌声和表演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听觉感受。“余音绕梁”就是这样的一种听觉感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实际上并非指物理的声音三日不息,而是指“歌声中的那种生命状态对听者的生命状态所产生的塑造过程既深且久,逾i日而仍未结束”,所以,“意韵萧然,得于声外。”这声外,就是生命,就是对内在生命律动的深入体验、感受、捉摸和表现。这当是中国传统声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唱出“韵味”,首先歌唱者就需要长期深入生活,扎根文化之中,认真体验、感受和琢磨,非此是难以感悟的。其次,歌唱者还须锤炼自己的声乐技巧,概括起来便是八个大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它有三个要点。
一要“字正”。字正是指歌唱中要讲究语言的清晰、准确和纯净。以字带声,以字传神,以字传韵,字不正则这一切都无从说起。首先,字不正,则意义难明。声乐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稍纵即逝,它不可能给听众留下许多思考的时间。歌唱者吐字明晰,让听众一听就懂,方能实现双方语义与情感的交流。倘若咬字不正,听众对语义不明,甚至产生歧义,语言与情感的交流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字不正,则声音难听。艺术总是要让人产生美感的,声乐艺术同样如此,它要讲究声音悦耳动听,让听众获得审美享受。倘若咬字不正,听众就会觉得十分别扭,从而彻底破坏了艺术美感,产生厌恶情绪。
二是“腔圆”。腔圆是指歌唱中要讲究行腔的顺畅、圆通和完整。清代王德晖等人在《顾误录》中指出:“由字头轻轻发音,渐转字腹,徐归字尾。其间运化,既贵轻圆,犹须熨贴。”“轻圆”、“熨贴”之说即是这层意义,惟其如此,才能构成声腔的美感。而这一切关键在于气息的拿捏和把握,轻重、强弱、疾徐、长短、直曲,必使得语调、语气、语势与歌曲作品的内容吻合,恰到好处地表现其意义和情感。
三要“情真”。情真是指歌唱中要讲究情感的自然、真挚和贴切。字正,腔圆,并不能保证歌唱确有韵味,因为韵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郭建民先生指出,歌唱中,咬字、行腔“只有通过情感的推动,将歌唱技巧与感情抒发融为一体,才能最终产生飞跃,使歌唱进入化境,成为有韵味的演唱。”这即是说歌唱者不能机械地按照声乐作品的文字、曲谱进行演唱,而必须揣摩声乐作品的情感基础,同时融人自身的真情实感,对声乐作品进行再度创作,才能使咬字、行腔情感化,才能唱出韵味,达至化境。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唱曲之法,不但声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声情并茂,其实情是重于声的。
综上所述,“字正”、“腔圆”、“情真”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有韵味的演唱,打动听众,“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谵顾,宛然如见,才是曲之尽境。”
1.先秦时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目前所知,中国人最早的审美思想出自《周礼》,《周礼》是一部研究天地万象的学说,其从天道、人道、礼制等诸多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而生的问题上给予了较深的分析和论证,既是一部国家典制,还是一部哲学、美学论著,但《周礼》年代上古,无确切考释,又被后世续编,故未被竖为中国文化大宗。《周礼》的核心审美思想是“以人法天”,把“天、地、春、夏、秋、冬”视为“六合”,即宇宙,然后分设六官,协理全国。“六合”即万物生,万物负阴抱阳,各从其规。“以人法天”是要人效法天道,以自然规律来协调社会规律,这也成为中国社会最早的审美理想。《周礼》成书于西周,其诸多思想被春秋战国多家所承,如儒道等皆承载于《周礼》的文脉。周公制“礼”也便成为中国人审美认知的最早典章。由于人物绘画在上古时期还无确切的考证,故而《周礼》的审美思想直接体现在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以礼器、乐器、实用器为主体的艺术形态。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审美观上,出现了青铜人物造像,这成为继原始艺术之后在国家文明形态中发现的最早艺术形式。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造像中,有人头像、人面像、立像、跪坐人像、人面具等,这些造型各异的青铜人像在人的面部做了多样的图纹装饰,其代表了商中后期和西周早期古蜀国文明中较高的审美形态。这些青铜人物形体夸张、怪异、充满着神秘感和民族宗教色彩,超越了现实人的客观性,成为一种完全精神形态的表述。三星堆青铜人物造像的审美价值要远远大于其工艺本身,如其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铜人面具”,在其眼睛和嘴唇之处皆做了抽象夸张,使二目硕大外凸、眉宇宽厚、神态威仪;其“纵目青铜面具”像两眼之中纵出圆柱,令人不解,又叹为观止;其“青铜人头像”有圆顶、平顶、冠顶等多种形制,面目如去皮之人,诡异、怪诞,令人且惊且恐。这些造型多大耳阔嘴,神态凝重,观念近同。作为中国早期古蜀文化中的宗教神像,其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审美法则和审美规律,这些神像是远古时期人神合一的精神象征,其目的是通过人来实现与神之间的交流对话,这表明在古代文明形成之初人们就已经在心中建立了一个观念世界。这种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是把人和宇宙、自然看成了神的载体,通过人和神相互融汇,来实现人们超越现实之外的审美愿望。简洁夸张的造型语言,体现了宇宙本体中“道法自然”“神游物外”的观念与价值,也成为《周礼》“以人法天”审美思想的直接体现。《周礼》的价值观念被春秋战国多家所承,继而形成了道学、儒学、阴阳学等学说,诸子百家汲取了《周礼》“以人法天”的核心观念,并将其发展为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至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具雏形。春秋后期至战国,礼崩乐坏,却群星耀眼、圣贤辈出,诸家诸论映阔宇宙万象、天地人和,这些审美观和方法论多成为后世的审美之源。体现在人物绘画上,其一方面继承了西周早期的青铜造像观念,另一方面出现了墓室帛画艺术。从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可以看出,这种象征灵魂升天的人物绘画,包含着对社会审美的多种认识与体解,超越现实、追寻生命终极和宇宙本体、从人界升入仙界,达到天人合一、人神共乐的至美之境,成为战国时期人物绘画的主要审美理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魏晋时期,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潮转向了玄学,“玄”是对宇宙、对世界的一种感知和思悟,其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是对道学、儒学、易经新的发展与合流,《老子》《庄子》《易经》被称为“三玄”。“玄,谓之深者也。”玄学是一种“形而上”的主观唯心审美范畴,其把“生与死”“有与无”“动与静”“意与象”等作为自己的美学命题,远离社会时政,多钻研于幽深玄远的学说,讨论一些“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在汉代儒学没落之后寻找到的新的精神家园。玄学主要分为“贵无派”和“崇有派”,“贵无派”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世界统一于“无”,“无”是万物之母,其思想是对老子“有生于无”观念的传承与延伸。同时其又崇尚“自然”,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认为儒家经义失范皆因不从自然所致,来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把儒家教义融入了道学的本体。“崇有派”认为“自生而必体有”,有是万物自生的结果,宇宙的构成是由万物自身所组构,不受外力影响,这成为玄学的又一思辨。南北朝时期,佛学大兴,鉴于玄学的影响,佛学也多依附于玄学来扩展自身,佛教常借玄学的思维来宣传佛理,玄学也借佛家教义来通达来世,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出现了玄、佛合流。客观而言,到了魏晋,已经形成了以道家思想为主流,合儒、佛二家的玄学审美思潮。玄学采用思辨、玄谈的方法讨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一种远离事物本身来论证事物存在根据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这是中国传统美学有的审美认知方式和思维逻辑,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其对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影响深远。魏晋时期,中国人物绘画大兴,基于玄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开始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势态,以玄学奠定了自我的审美根基。中国人物绘画审美在历经先秦、秦汉数百年的实践历程后终于汇入到了社会主体的审美思潮中。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文化到了魏晋产生了大的合流,玄学成了人们对宇宙观、本体论的哲学、美学思辨核心,这恰恰也是艺术的审美精神本体。二是玄学思想把魏晋以前强调“象”的审美认知转化为“意”的审美内涵,提出了“得意忘象”的审美理论。“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王弼此学说虽是对当时“象数学”的发展与创新,实际却为魏晋的人物绘画提出了一个新的审美标准,即审美的本体是“意”而非“象”,得“意”需忘“象”,这为当时人物绘画中的“意象”范畴奠定了基础。实际来看,魏晋时期的人物绘画也皆是画家依自我的感触、观念和社会时评作画,其本质是画家的审美意愿与人物性情德操的整体体现,其审美品格成为传统人物绘画品评的主要标准和规则。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对魏晋以来的二十一幅绘画作品做了评论,其中二十幅是画人物的,可见当时人物绘画的重要影响。其所述的骨法、天骨、骨趣、神气、情势、自然等标准皆是从艺术审美的本体出发而非拘于似与不似,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审美命题其实质也是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对人物绘画提出的一种新的审美路径。
3.隋唐五代时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隋唐时期,中国人物绘画艺术走向了全盛和辉煌,在审美观念、表现技法、形态特征、意境神韵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大唐盛世以来的肥丽丰美、气韵风度。初唐的阎立本、盛唐的吴道子、张萱、晚唐的周窻等既开创了唐代的人物画风,也奠基了中国人物绘画的审美高度,其《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天王送子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皆标志着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经典和辉煌,同时也成为当代艺术复兴的范例。唐代人物绘画的气韵和妙悟,多在灵府,不在耳目。“有象因之而立,无形因之而生。”其绘画特征多基于唐代的大国豪气,重气度、气韵、气势而不照拘形态,这成为自先秦以来中国人物绘画发展的最高峰。在画论上,唐代张怀瑾著有《画断》,其以“神、妙、能”三品评鉴画家高下,立三品评画之首,朱景玄著有《唐朝名画录》,著述画家127人,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始创四品论画之源。张彦远著有《历代名画记》,以“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论画,传记画家370余名等等,这些画论、画记,多是围绕人物绘画的品评而展开,多重神境气韵而轻略能格形似,建树了隋唐以来人物绘画艺术评鉴的高峰。隋唐时期,在审美观念上艺术美学与诗歌美学并躯而进,各入其渊,在艺术的本体论上,对人物绘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孙过庭的《书谱》,《书谱》虽是针对书法艺术的论著,但却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本体论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和辨析,提出了“同自然之妙有”的审美论断,从而把“意象”和“气”联系起来。“按照老、庄的哲学,造化自然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书画艺术的意象如果表现了‘道’‘气’,就通向了‘无限’,那就是‘妙’,就叫‘同自然之妙用’。”“同自然之妙有”之论疏通了书画的宇宙观,既绘画的意象应该表现宇宙的生气、表现自然的本体“气”“道”“玄”,要想妙造自然,就要取之象外,得其本真。唐代诸多人物画作,莫不是以“神”“气”“韵”来造其形貌,而非拘似于表征,这种重内质、化表象、合气韵、突气度的绘画方式,绝不是对人写生能画出来的。朱景玄曾评吴道子绘画曰“若有神助,尤为冠绝”,评周舫曰:“其画佛像,真仙、人物、士女,皆神品也。”[可见画家作画时心、神的高度自由。从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可以看出,唐代人物绘画正是借以人物的节操、品行、德为,来化合艺术与生命的本体“道”和“气”,达到妙悟自然、万象归真,从有限通向无限,来突出宇宙的生机与活力,使画意能目极万里,心游大荒。至于所造形貌,在中国的审美观念中不过是表达精神与意象的一种符号,并无象似之言,像,心象也,观念之形貌也。“同自然之妙有”从书论的角度融合了“气”与“意象”的区别,提出了“妙”的境界,对整个唐代人物绘画无疑影响深远。
4.宋元明清时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自宋代始,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开始转向了写意。宋代出现了文人画和写意画,文人画多重逸气,多以抒发自我的胸臆、心意和笔意为审美原则,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而写意画主要体现的是画家的审美意象,其以意境、意象和画家体道、悟道的感触为表现原则。宋代的人物绘画与唐代人物绘画的最大区别是其抛舍了唐代绘画的庄重、气度、风骨和华贵,使绘画变得更加轻柔、简意、自然、有趣,把唐代的“心源之悟”化生为“情趣之意”,使绘画在人的审美空间中更加轻逸邈远。宋初画家石恪的《二祖调心图》被视为传统人物绘画的审美转折,其用粗笔大墨,神完气足而又异趣横生地表现了二祖慧可伏虎的景象,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其后的梁楷,参禅入画、不拘法度、笔墨粗率、恍兮惚兮、出入无间。其《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等被视为两宋写意人物绘画的主要代表。然而,宋代时,中国艺术的正统已经由人物转向了山水,诸多画论、画评也开始以山水画为大宗。在人物绘画审美观念上,其品评愈加稀弱,而此时“程朱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认知方式,其在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上对宋及其后的人物绘画都影响深远。北宋以来,人们对儒学开始有了重新的认识,以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对儒学的一个新发展和诠释,它以儒学为宗,合佛、道二家,将天理、伦理、、气韵、宇宙、世界等统一起来。理学认为“天理”是自然万物和宇宙生成的根本法则,是世界的本源,不生不灭、无处不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气一元论”,即“理”和“气”是统一的,“理”为本,“气”为具,“理”先于“气”而存在,“理”依“气”而生物,是宇宙和万物的本体。此观念是对宋以前“气本源说”的一个审美转轨。同时,理学将太极也划归于宇宙的本体之中,认为太极包含“理”与“气”,是宇宙万物之理的综合表现,并在人性论中,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即完美纯理之性与理气合性之别,来以此论证“心之本体即是性”“心是主宰”等观念。又以“道心”“人心”的不同,指出“天理之正”与“形气之私”之别。这些观念都成为传统人物绘画审美思辨的理论建构。理学开启了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事物的又一个大门,其对北宋以来人物绘画审美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理学对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其在“本体论”问题上的新发展和“人性论”价值上的新探讨,即对以“理”为本的“理气一元论”和天地、气质之性的“道心”与“人心”的价值论证,其本质是把宋代儒学的审美观与先秦以来以气为主脉的学说进行融汇,将形而上的“理”提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这种新的审美本体论在艺术的形态中也许难以明示,但在艺术家的宇宙观、认识论上却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六祖斫竹图》等莫不受理学本源论、人性论的影响,在万事万物中来揭示即成的天理与人性之道。到了明代,王阳明又集儒、释、道三家以及当时社会的审美思辨,提出了“心学”之论,在理学的基础上,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本体性认识把人的心性论和认识论提高到了更加无限、更加自由的地步。“心学”作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自我之心视为价值本源,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明便是天理”,指出所有的道理皆存在于人心,而不必外求。王阳明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事虽形态不一,但其理皆存在于心,在这里,“心”成了对世界万物以及宇宙的最高主宰,成为最核心的审美本体。王阳明“心本论”的思想把人心的“本然”与“明觉”视为认识的本源,这是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发展的最高形态,明代以前的诸家诸论提出过诸多的审美本体,其观念多在自我的“心念”之外,只有到王阳明这里才提出了“问求与自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最高审美境界。心学对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心明即天理”之论,其把艺术所表现的本体完全归于主体之心的自我觉悟,这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最高级。明代的人物绘画在心学的影响下开始转向了轻逸与柔美,削弱了唐代的骨气、简化了宋代的意气,突出了人的情怀,成为画家由内心生发的心意寄托。文征明的《湘君湘夫人图》、唐寅的《秋风执扇图》《王蜀宫妓图》、陈洪绶的《仕女图》、崔子忠的《云中玉女图》等皆是自我的心性流露,这种生自本心、以自我感怀中的柔润、情韵为主体的审美心意,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中的主要建构。
二、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
1.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在当代国画人物中的体现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对当代国画人物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当代审美认知和审美方式的建构上。即当代画家怎样去看待艺术的价值本体、怎样去体现绘画的审美目的、怎样去疏解人们的审美情淤等等,都离不开传统观念的引导,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本质建构,是中国人物绘画的祖论、祖法和祖格,其价值是永恒的。纵观当代的绘画教育,传统的画史、画论、画法占据很大篇章,任何习画者必须熟通中国的画理,在观念上继承传统,在认识上研习古法,才能借古开今、自成一体。本质上说,传统的审美观念是中国艺术的根脉,是中国人审美的环境域,无论时代怎么变、无论外来文化怎么冲击,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会变的,这是中华民族古典文明的核心所在。当代的国画人物在形态上可谓多种多样,如工笔的、写意的、文人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技法形态的多样化来源于审美方式的多元化,许多画家在当前信息社会的观念下对艺术的构成有着多元的阐释,其与传统时期艺术的直线发展有所区别。诸多作品对美的表述或比较隐喻,或过分自主、自由,但其所呈现出的认识和思想在根源上并不与传统相驳。这种表面很现代性的作品实质是传统观念在当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许多看似与传统毫无关系的作品,揭开其时尚性、情节性和艺术个性,作品背后所隐含的“法”和“论”,作品所蕴聚的精神本体,莫不是传统观念的一脉所承,这种灵魂式的价值嵌入,是中国艺术永远无法摆脱的审美底蕴。其次,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对当代国画人物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当代画家审美品格的塑造上。所谓品格,也就是画家所形成的宇宙观和价值观,是画家的品识学养所生成的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品格是一种价值内力,是画家的心性灵气所在,任何作品都来自画家的品格、品味与品识,人品等于艺品。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本体是观念构成,观念就是画家的品格透视,所以中国传统艺术尤重品第,品第高下也即品格的高下,中国传统画论中将画家分为多个等级,揭示其作品阶第之别的实质就是区分人的品格之别。历代以来,中国人物绘画中的审美本体如“道”“气”“象”“神”“妙”“气韵”“心源”等等莫不是画家的品格反映,作品的构成不过是画家品格的物化,中国传统的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生成了中国人物绘画特有的审美价值。当代中国人物绘画秉承着东、西方两种文化观念,并以现代的审美境域为价值坐标,大多数画家在接受世界、了解世界的认识中逐渐达成中西合融的审美思维,并把世界艺术的发展潮流看做引领中国艺术的思想航标,这种认识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在艺术中的反映,是当代文化的一个特质。中国当代画家的审美品格具有双重性,一是立足当代艺术的世界化、国际化来创新求异、体现作品的时代意义。一是继承传统审美的价值观念,来凸显民族古典的艺术精神、弘扬中华的艺术文脉。这两种特征在当代人物绘画中是一个普遍价值,尽管人的审美品格主要靠天性所赋,但其所立足的精神性、观念性及其审美格调莫不是以这两种价值为基础。本质上说,时代性所折射的不过是艺术的表征,而撑起中国当代画家审美品格的主构仍然是传统的审美观念,这些被历代绘画实践证明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塑造当代画家审美品格的价值来源。
关键词:传统文化;原创动漫;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61-01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多个省市把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若干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基地,推出了众多成功的作品。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动漫大国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相比之下,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原创动漫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难以吸引国内受众的关注。文化是动漫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国产动漫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经验,寻求帮助。
客观地说,一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之所以没有获得受众的认可,在于作品流于形式,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借鉴。然而,当下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全面的,不但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还制约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单纯模仿甚至照搬美、日动漫风格创作的中国动漫作品,与国人的文化特征实不相宜,也无法真正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我国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动漫艺术,从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参与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价值取向。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根基,动漫作品则为文化的发展及传播提供了媒介,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原创动漫曾经并不逊色于欧、美、日等动漫强国,并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服装、器物、饮食、礼俗、民乐等各种文化形态,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原创动漫作品中。早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赢得了广大声誉的作品,就借鉴过水墨画、木偶剧、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并能成为原创动漫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动漫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产业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漫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融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创动漫,必将成为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推。动漫作品的观众群普遍为青少年,作品中宣扬的文化立场与精神内涵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
民族传统文化决定了国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以及创新的表现方式,观众对传统文化会有更形象的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作品的成功也就显而易见了。原创动漫应该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加强互动。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从文化的更深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表现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只有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原创动漫才会赢得观众的认同,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并带动中国动漫持续发展。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的影响
创意性是当今动漫艺术的显著特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创意产生的源泉。成熟的动漫创作应该运用本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可能使当今动漫艺术实现产业化与人文特色之间的相融共生,并在动漫形象塑造、动漫产品研发、动漫品牌树立、动漫企业崛起中展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美术风格的影响
优秀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和地域性特征,从创作手法到美术风格都是如此。有朴素的、华丽的、含蓄的、豪放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当今动漫在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从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经在早期动漫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哪叱闹海》借鉴了民间年画的风格,《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了民间剪纸的形式,《九色鹿》则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造型,《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开创了中国动画水墨淡彩绘画风格的先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诸如刺绣、陶瓷、木刻、石雕等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空间。如果能将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当今动漫的形象设计上,一定会使观众在获得新颖视觉体验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民间传统文化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呈现出的形式多样的美术风格之魅力所在。
(二)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审美价值的影响
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培育了原创动漫的美学风格,形成了意境美、道德美的审美风格和寓教于乐、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的审美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思维,崇尚神似、神韵和意会的艺术形象。
经典动画作品《大闹天官》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原创动漫的美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人物造型古雅神奇,艺术风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综合运用了戏曲表演、脸谱艺术、壁画年画、民间彩塑等艺术元素,广泛汲取了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艺术形式。虚实简练而富于变化,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表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在民间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创作思维的影响
丰富的民间艺术题材,浓厚的地域民族色彩是当今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获取灵感、发掘原型,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民间传统风格气质与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是当今原创动漫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专业动漫创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当今动漫艺术和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期动漫作品的取材就直接来源于民间,多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故事、野史、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而成的,如《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等。然而,由于民间文化具有传承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这种渊源关系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的借鉴与升华上,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故事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里流传,构成故事的各种元素在保持原有基本形态的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当今动漫创作中,来源于民间传统故事的情节、人物在对原有元素进行整合演绎的基础上,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永恒魅力,引起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心理共鸣。
(四)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的影响
动漫是一种把复杂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洁概括、准确深刻地表达其文化本质的艺术媒介。动漫文化是通过动漫形象来表现的,动漫形象以各种传播形式,使观众在感官上获得体验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一系列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其间,并通过动漫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成为当今动漫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结合当今动漫艺术发展的特点,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创新,使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中的经典保存与流传,无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动漫传播的大众性也使动漫艺术具有了平民化的民间文化特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传播技术的成熟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原创动漫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更为显著。在这样背景下,找准民族文化特色,保留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便成为当今动漫创作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原创动漫也必定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蓬勃而长久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在我们自己的原创动漫作品中,保留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巧,李少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04).
关键词:相对主义;民族文化;体育;发展策略
文化相对主义一词来自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的作品,它鼓励人类学家从每个文化自身出发认识该文化,而不是做进化论的或种族中心主义的理论概化。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化相对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相对主义的范畴是人文主义学科的,并不是自然学科的,它是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依据,同时,文化相对主义也是一种价值观,倡导多元共存,各美其美的价值理念。
1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落后论质析
贵州省偏安西南一隅,自古以来就少被世人所知,历史文献中留下来形容贵州的词语大多都有贬义,譬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落后”“野蛮”“多瘴气,善蛊毒”之类,贵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贴上种种诸如此类的标签,据此,在此贫瘠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是落后的,不堪入目的。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同志曾经说过:“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进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固而强意志。筋骨在,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在,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同志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是十分深刻而准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就地取材,器材简单,对场地要求不高,比赛无关乎输赢,减少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比拼性,真正体现了体育强健身体的本质功能,此外,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强调和谐性和普适性,如侗族的抛拍纱球,抛拍纱球的竞赛方式不是比双方的球技而是以拍球成功的次数论输赢。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了强健体魄,娱乐身心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竞技体育是无法超越和媲美的,在此本质功能上衍生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具有平民性、非公利性和和谐性。
2“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心论”批判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宗旨,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竞争社会里受到各阶层人民的追捧。甚至有人认为,现代体育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则是乡土的、粗俗的、草根的非主流文化,是不值得一提的。诚然,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体育大国,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殁,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建构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片面弘扬现代体育文化并不可取。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强调竞争性,突显个人色彩,轻过程,重结果,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这些表征在竞技体育中尤为明显,导致现代体育文化的异化,缺少人文内涵。有学者曾指出:若真要大张旗鼓的讨论现代竞技体育,恐怕当今之竞技体育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譬如:为争金夺银,教练员给运动员长期高负荷的训练,为圆冠军梦,不惜使用兴奋剂药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不同,它强调参与者的身心愉快,崇尚和谐自然,带有自娱自乐的意味,关注大众参与性和普适性,注重表演性和娱乐休闲性,冯胜刚先生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休闲型的民俗游戏,其对娱乐的追求大于对健康的追求,展现少数民族部落原始质朴的原汁原味的生态美。如苗族的迁徙舞――木鼓舞,跳芦笙,侗族的抢花炮,土家族的摆手舞,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不是展现本民族大众狂欢的场景。
21 世纪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和尊重,这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复兴的机会,文化多元化运动,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0年发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多元中的每一元趋于成熟;多元文化之间可以平等地学习和讨论;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虽然目前以竞技性为代表的奥运文化在全球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但也面临着文化单一性所带来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追求奥运竞技项目带来的单调刺激,而是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感受多元的体育文化刺激,所以奥组委也积极倡导多元的体育文化。在当今世界,体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异化,黑哨、兴奋剂等一些现象频发不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背离了体育的本质,丧失了人文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回缺失的人文价值,确立正确的体育内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体育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尊重,蕴含人文精神。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深受其影响,如何在众多体育文化交融碰撞中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积极接受外来体育文化元素,吸收其精华,丰富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比如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拼搏,公正,公平原则来改造某些民族项目,比如龙舟竞赛,舞龙舞狮竞赛等,第二:顺应时代潮流,摒弃本民族中落后的体育文化,比如某些民族表演项目祭祀部分中封建,迷信思想及鬼怪神灵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三:主导调整本民族体育文化结构,重构各文化结构的各子系统以增强文化自身的适应性,第四: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如各级民族运动会,旅游文化节,民族文化交流会,将民族文化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众多文化活动中的一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应为全世界所分享,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 萍.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2]冯胜刚.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
[3]胡小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方面的文本资料繁多,识记理论复杂,在传统的学习与交流方式中存在着形式单一、学习媒体落后、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主体性等许多不足,这些因素已经妨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方面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交流。为此,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丰富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扩展其艺术文化视野。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属于当代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或以后所发生的具有传统音乐形态的音乐,划归于传统音乐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民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律制、音阶、宫调、音乐形态特征、文化传统到民族思维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东方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可以开阔文化视野,了解与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与特质,加强的历史责任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存在的问题
1.1人类思维网状结构与传统教材组织上的线性有序特征之间的矛盾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思维记忆具有联想特征,在阅读或思考问题时经常从一个概念或主题经过联想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是一种非线性的、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目前国内出版的所有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在学习内容组织上均体现出线性、有序的特征。在这种线性的内容组织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的摄取难免被动、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文本资料过多、识记理论复杂趣味性少与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国内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纯文本资料过多、各民族传统音乐独立单处、针对性研究、形成不了一条主线的缺憾,这是专家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进行的单一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造成的。
1.3手段陈旧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繁重的学习与交流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一般都以专家口头传授为主,加入一些视听资料,无法及时地展现知识信息,专家的讲授受到限制,授课的视听效果不能做到步调一致,讲授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反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者。如中国传统音乐讲授、中需要介绍到各个时期大量的谱例,传统的讲授方法只能通过专家的板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观看,然后做谱面上的分析,或者利用钢琴即兴演奏,动作示范只能是局部的,学习者很难把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毕竟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表达音乐风格的准确性不能尽如人意。
2多媒体技术对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的积极作用
2.1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展和放大信息空间
用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可以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维化,使那些抽象难懂,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一目了然。多媒体课件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在课件中重新组织编排讲授信息,将讲授内容整合为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专家在授课时就可根据讲授思路在不同章节之间、章节内容知识点之间灵活“跳转”,及时获取课件上的相关信息来辅助讲授。
2.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学习者将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散发式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多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正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讲授的需要,它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非线性的信息传输与交流,帮助学习者建立思维、改善思维、减少思维过程中的弯路,较快的接近学习目标;多媒体的引入还能把声音和谱例完美结合,实现音色和风格的统一,完成音乐风格的具象化,使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
2.3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符合时代要求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我们传统的外国音乐讲授手段和方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是中国传统音乐讲授过程别重要的,学习者的认知当然需要从别的教材、工具书中汲取一些专业信息作为补充,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讲授手段的信息集成优势,则会大大扩展原有的讲授资源。
3多媒体技术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