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00
导语:在医学期刊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业伦理[1]是关于从事一定职业的群体或个人所应具备的总体性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要求,是蕴含在人们职业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是对于从事医学编辑工作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的伦理立法,由其确立职业的伦理规范及价值观问题。他告诉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应该如何评判自身行为规范的真与假、对与错、合理合法与违纪违法、高尚与卑劣等等。伦理学在医学研究领域,对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医学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也产生了影响,对于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探讨就是这一影响的体现。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按职业伦理学要求进行日常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医学编辑职业走上符合伦理原则的良性发展轨道,并促进医学编辑职业与国际接轨,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正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医学编辑的道德问题
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是医学编辑从业者对具有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其与职业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形成了对照。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现今社会,对于职业伦理的要求较之职业道德,将更为迫切和必要,因为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相比更加全面和具有操作性。在以往的认识中,我们都认为医学编辑工作的职业性质与业务操作是两个认识范畴,在由此产生的医学编辑职业道德规范中,奉献美德是编辑专业特点所要求的工作态度和道德境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但是如果我们把奉献美德这种主观评价当做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来强调的话,恰恰忽略了编辑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应强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观念。医学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不能游离于其职业性质,由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编辑职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比如说选稿、定稿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单是从稿件、工作本身而来的,单从奉献这个角度从职业道德上评价其伦理是非,既有失公正也脱离实际,同时对医学编辑的职业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职业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立法被我们认识,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能单从职业道德这个主观层面上确立职业的伦理规范及价值观问题。职业伦理存在的必要性恰恰在于着力解决职业领域内的伦理失范和价值混乱问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由于编辑职业的特殊性质,在编辑职业道德上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才是首要的。时下医学编辑职业面对的道德困惑很难回避,针对医学编辑职业道德的社会指责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引起我们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反思,强调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编辑职业道德和以职业伦理为准则的操守观念,有助于增强编辑人员自我制约的能力[2],促进医学编辑、作者、相关医学专业领域的人员正确认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编辑的职业道德。
2.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学期刊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
职业伦理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提出要求,是它的基本定位。把从业者视为按照职业来加以区分的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在此定位基础上对其权利与义务作出规定,这样来说,职业伦理其实就是角色伦理。作为角色伦理的职业伦理,必然要求明确依照职业来区分的每个社会角色的“名分”所在。“名分”可以看做是“名”与“分”的统一。医学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其实就是对这种“名分”的明确。对于医学编辑而言,名是医学编辑行业和岗位,分是医学编辑的职责和义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名分就是要求医学编辑须恪守医学编辑的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确定医学编辑的角色伦理是医学编辑工作者确定自己工作定位,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将编辑人员的操守和自律意识,上升到职业伦理的层面,使它形成一种明确的编辑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才会决定其道德实践的效果[3]。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医学编辑真正职业化,真正把医学编辑工作作为一种有法可依、有德可依、有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需要遵守的职业,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其职业及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其工作及其职业道德进行评价。超级秘书网
3.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和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
一般认为,编辑工作是一种技术行为,然而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医学编辑的职业行为已不能单纯考虑技术的问题,这是对医学编辑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从医学编辑从事的组稿约稿、选稿定稿、审稿复审等各个日常行为中已经体现出对于伦理学的一种需求,针对医学编辑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原则,有论者[4]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种需求的重要性。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种需求要求医学编辑的日常工作行为既是科技伦理与职业伦理的统一,又是医学道德和编辑专业道德的统一,这种素养的要求是医学编辑职业化及其职业精神的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框架下使医学编辑职业行为进一步标准化,而这种标准化并不单纯是指操作规范那么简单,它取决于以社会责任感的编辑原则立场和独立思考精神等等为内容的职业核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另外,通过对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对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认知,还有利于医学编辑的素质培养。编者的编辑过程在期刊操作中至关重要[5],医学编辑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期刊编辑工作对于整个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会使编辑人员产生一种能维护其职业尊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编辑职业道德所体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正是职业伦理存在和构建的意义所在,更是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赵一鸣.医学伦理学与期刊审稿和编辑工作[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68-70.
[2]林君雄.编辑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J].中国编辑,2007,6(1):26-29.
[3]陈阳凤,梅莉.中国编辑职业化考[J].出版发行研究,2000,16(5):29-30.
【关键词】 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引证报告;传统医学期刊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出版的自然科学期刊文献检索工具。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使SCI收录的文献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1]。目前SCI分为印刷版(p)、光盘版(e)及扩展版(网络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收录于SCI印刷版及光盘版中的期刊常被人们称为SCI核心期刊。ISI依据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中的引文数据而研制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2]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世界上重要的学术期刊进行客观、系统地评估,帮助用户以定量的方式了解全球的学术期刊,并通过这些分析数据了解学术期刊在相应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对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及其在JCR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传统医学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程度,从而既可以为传统医学领域专业人员获取高质量学术文献提供指南,也可以使中医药科研人员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学术交流时明确投稿方向,同时,也能够为中医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期刊评价选择的参考依据。
1 数据采集
1.1 确定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
在汤森路透公司网站(thomsonscientific. com.cn)[3]对SCIE收录期刊进行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OR Integrative OR Chinese Medicine OR Medicinal OR Ethnopharmacology OR Manipulative OR Natural Medicine OR Natural Product OR Phytotherapy OR Phytomedicine OR Homeopathy OR Acupuncture OR Planta OR Traditional OR Ayurvedic OR Herb OR Herbal”。得出检索结果后去除其中的重复项及非传统医学期刊,以获得SCI中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名录。
1.2 JCR数据查询
进一步在2004-2008年度JCR [2]中查询检索获得的传统医学期刊的相关引证数据。
1.3 期刊信息查询
查阅各传统医学期刊印刷版及网络版,了解期刊栏目及其他相关信息。
2 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相关数据
2.1 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概况
目前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共30种,其中大部分(73.33%)收录于SCIE中,仅有8种收录为SCI核心期刊。30种期刊中27种为英文版,其余均为其他欧洲文字。这些期刊主要由欧美国家出版,其中美国占11种(36.67%),英国占8种(26.67%),其他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6种(20%),亚洲国家3种(其中中国1种),非洲国家2种。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最早为1911年,但大多数均在上世纪80年代后创刊,而有5种期刊创刊历史不足5年,其中1种创刊于2007年。30种期刊中,14种(46.67%)为传统药物及天然产物的专刊,11种(36.67%)为传统医学或补充替代医学综合性期刊,2种为结合医学专刊,针灸专刊、整脊疗法专刊及顺势疗法专刊各1种。见表1。表1 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情况(略)
2.2 2004-2008年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数量变化
2004-2008年,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逐年增多,2004年16种,2005年18种,2006年23种,2007年26种,2008年30种。
2.3 2008版JCR中的传统医学期刊数据
收录于SCI中的30种传统医学期刊中,目前只有26种在JCR中有引用统计数据,26种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为1.684,其中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影响分值最高的均为Natural product reports,而特征因子分值最高的为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见表2。表2 2008年版JCR中传统医学期刊引证数据(略)
2.4 传统医学期刊影响因子5年来的变化
由于期刊被收录至SCI的时间不同,在JCR中可以获取到5年以上引用统计数据的传统医学期刊只有16种,其中1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来有所提高,涨幅最大的为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2004-2008年度JCR中传统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见表3。表3 2004-2008年度JCR中传统医学期刊影响因子(略)
3 讨论
3.1 传统医学期刊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提供全世界最重要及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ISI在选择进入SCI的期刊时采用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和选择标准[4]。因此可以说,SCI收录的期刊在科技学术界基本上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近年来,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种数逐年增加,说明了传统医学在学术界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强,传统医学学术出版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应当注意到,与其他学科相比,传统医学期刊的总体影响力仍然不高。肿瘤学专业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高达74.57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也达到了50.017。而在传统医学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的Natural Product Reports的影响因子为7.450,传统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仅为1.684,与名列前茅的生物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差10倍以上。
自2007版以来,JCR中增加了特征因子(EigenfactorTM Score)和论文影响分值(Article InfluenceTM Score)两个新指标。与影响因子相比,特征因子分值的计算基于过去5年期刊的引用情况,扣除了期刊的自引,对期刊引证的统计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而更为全面、完整;而论文影响分值旨在基于每篇论文来测度期刊的相对重要性,其计算方式为:特征因子分值除以期刊所的标准化比值(所有期刊的论文总数为1)。论文影响分值的平均值为1.00,大于1.00,表明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影响力高于平均水平,小于1.00则表明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影响力低于平均水平[5]。2008年版传统医学期刊特征因子最高的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分值为0.028 14,与特征因子排名首位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329 99)有47倍以上的差距。而传统医学期刊论文影响分值大部分小于1.00,表明大多数传统医学期刊中论文的影响力低于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表明,传统医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3.2 SCI传统医学期刊的主题
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中天然产物、药用植物、植物药等专业期刊占多数,且影响因子及特征因子较高的期刊也多为此类期刊。这可能与植物药、天然产物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主流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更为接近有关。传统医学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首位的《Natural product reports》就是以刊登天然产物和有机化学研究论文为主的刊物。传统医学及补充替代疗法的体系和思维方法与一般公认的科学方法有所不同,因而也就相对难以被主流科学界所理解和接受。
3.3 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地区分布
尽管传统医学在发展中国家更具影响力,也开展了更多的实践和研究,学术出版更为丰富,但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大部分由欧美国家出版。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学术出版更为符合国际规则,另一方面欧美学术界对英语这一国际通用的学术交流语种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地区。我国作为中医药学的发源地,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与出版高度发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传统医学期刊长期未能进入SCI,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中国结合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现已被收录至SCIE,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学术出版领域的一个进步。
4 结语
通过分析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概况及其引证统计数据得知,尽管传统医学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仍然有限,但这一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主题涉及传统医学、补充替代疗法、植物药及天然药物等领域,其中以天然药物相关的专业期刊在数量上和影响力方面更具优势。我国中医药专业人员在利用文献或选择论文投稿方向时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 汤森路透科技集团.什么是SCI[EB/OL]. http://thomsonscientific. com.cn/kxqy2008/14.htmL,2009-12-31.
[2]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EB/OL]. uclibs.org/PID/36787,2010-1-6.
[3] 汤森路透公司.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期刊检索[EB/OL]. thomsonscientific.com.cn,2009-12-31.
期刊论文多少钱?
期刊根据级别不同,类别不同,价格会有不同。比如普通的省级,国家级期刊,一般2000多字符的文章价格在800元-1000元左右,篇幅长一点的价格高些,而同样是省级期刊的医学期刊,价格则可能一千多元甚至更多。而核心期刊则价格更贵,从几千元到上万元,期刊由于级别的不同,发表的版面费也不同,核心级期刊的版面费比较高,通常在千元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的投稿版面费参差不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期刊杂志都有合作的机构,这样就导致了相差很多,有的机构打着正规期刊的名义行骗,这个您就要注意了,太低太高的价格都要小心。
那么期刊论文要注意什么?
1、尽量提前 2-3 个月投稿。 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 2-3 个月。 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
2、注意格式规范,还要控制字数。至于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 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比如,高校评中级职称一般3500字就可以了,社会上评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3000字以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文章有图表,则你要适当增加版面。
839篇相关文献共被引2491次,著录规范化相关研究论文被引最多,表明了文后参考文献规范化的重要性;自动化(网络)著录上升为第二,表明编辑人员和科技人员开始注意到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录入参考文献,和自动调整参考文献标注顺序的优点[3];著录编辑加工与审核排在第三,表明期刊编辑部对参考文献在著录中的具体要求受到关注。此外,被引频次超过20次的有21人,其中单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陈浩元撰写的《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规则及注意事项》,共81次。该文被频繁引用的原因是作者讨论的内容是科技人员在撰写论文时最容易出错并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研究热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参考文献标注与著录规范化、标准化是信息传递、交流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据南京大学CSSCI统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参考文献标注与著录规范化程度明显好于其他各类期刊[4]。本次调查中,研究参考文献著录问题与纠错、著录规范化的论文分别占到了28.13%和24.67%,足以说明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问题带有普遍性。常见不规范现象包括正文中无标注、文后参考文献不加“[]”,期刊的期、卷、总期数著录混乱,不标注引文页码,责任者项著录不全,不标注文献类型,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文献等类型文献著录随意性大。外文期刊著录问题更多,如著者只写姓、未写名的缩写字母,以及外文期刊名称缩写、期刊卷期号和书籍出版项极不规范[5]。虽然出台了国家标准,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现象仍频频出现,作者虽有责任,但关键是期刊编辑部审核不严谨。因此期刊编辑人员要严格执行《规则》,认真审核每一条文后参考文献,尤其是核对外文参考文献,可大幅降低错误率[6]。参考文献引用的篇数与有效标注是研究的热点参考文献数量多少为宜一直存在争议。刘雪立[7]认为论著引用参考文献不超过10条,综述不超过25-30条。杨丽[8]认为在引用合理的情况下,论著可以不限制文献数量。张靖安[9]认为不能搞形式上的标注,避免参考文献庸俗化。笔者认为,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数量应根据论文写作具体情况而定。有的作者是创新性论文,确实没有参考过多的文献,但为了达到期刊规定,将无关紧要的文献给予标注,造成参考文献无效标注多,引用文献质量不高。当然,借鉴了一定要给予佐证,提倡实事求是的有效标注。
适度限制参考文献自引率是确保期刊学术的严谨性和作者诚实性基本原则自引包括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作者自引可以说明其研究的系统性,也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期刊被引频次是评价期刊质量及文献情报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少作者和期刊频频自引。蒋鸿标[10]认为自引不能反映学术期刊的真实价值,自引文献不宜提倡。国外不少核心期刊十分注意回避文献的自引现象。以3种世界权威医学期刊Lancet,JAMA,NewEngl.JMed为例,作者自引率仅4.3%-4.8%[11]。笔者对某单位学术论文被引频次的调查,个人排位第一者的自引率高达80%。不少期刊为了冲刺核心期刊或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在论文录用通知书上要求作者必须引用该刊文献2-3条。上述现象导致作者、期刊引用文献的不良动机,极为庸俗。因此,提倡学术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自引,不要为自引率而自引,期刊更不能对作者下发“命令”式录用通知书。最大限度减少参考文献间接引用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关键间接引用即A看B文,B文引用C文,A未看C文,通过B文直接引用C文。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未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规定。调查中发现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鼓励作者标注引文的原始出处,即使间接引用,不应指责[12];另一种是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7]。为什么会出现间接引用现象?笔者认为,一是当今社会快节奏工作和生活极易导致浮躁心理,必然会出现间接引用的现象;二是电子文献为作者获取文献提供了方便,但电子文献存在时间的局限性。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为例,收录最早时间为1994年,之前的文献只能查找纸质,致使不少作者不愿深入查找纸质,直接采取间接引用。因此,要提倡纯正、踏实的学术风气,同时建议《规定》补充在无法查到原始文献时可以采用间接引用,但需要注明转引何刊,以供他人查询核对。
本文调研只是对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现状的了解和剖析,还有很多问题和现象亟待讨论和探索。但是,无论是期刊编辑部还是作者,只要正确认识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引用和著录论文参考文献,将会促进我国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进一步规范。
作者:宋敏
关键词: 专业英语 需求调查 医学英语
1.前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外语的学习的工具性和应用性都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也随之大大增强,此外,国际化的交流对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如、参加学术会议)和以后的深造都要求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这里的英语水平或能力不仅是公共英语的体现,在很多时候也是专业英语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专业英语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2.文献综述
Richterich(1972)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从那以后,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需求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Hutchinson&Waters(1987)提出以学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模式。国内关于专业英语的研究为数不少,大多数文章集中在理论研究上,有刘法公(2001),陈冬纯(2001),李红(2001),韩萍、朱万忠、魏红(2003),刘法公(2003),蔡基刚(2004),陈冰冰(2005)等,他们对专门用途教学的性质及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章很少,有孙秋丹、张健、董哲(2003),王蓓蕾(2004),马雁(2009)等,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至关重要,学生期望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其中,孙秋丹等(2003)和马雁(2009)都论述了基于网络的ESP课程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下述问题:
(1)运用需求调查来分析专业英语教学的文章少之又少。
(2)学生需求与参与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关注。
笔者通过在某大学医学专业展开需求调查,以医学英语作为案例来分析专业英语教学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给目前的专业英语改革提供一些依据和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能力的目的。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采取Hutchinson&Waters(1987)模式来设计问卷,在某大学医学院2004级和2005级医学生中展开需求分析的调查,我们随机抽取73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辅之以访谈,有效问卷数是69份,有效率为95.5%。
3.1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
表1 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
如表1所示,对学生来说,专业英语写作技能的需求总体上要比公共英语的要大,这主要是因为步入高年级的学生日益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写作能力的需求达到58%,他们无论是查阅文献获取最新的国际上医学领域的信息还是撰写自己的论文,都感到专业英语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问到专业英语在从事本专业研究的重要性时(单选题),认为“重要”、“非常重要”和“至关重要”的学生分别是14.5%、44.9%和8.7%,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认为专业英语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此外,他们对一般口语技能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对公共英语阅读技能并不怎么看重,这可能是由于国内的英语教学一直重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口语技能,所以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好而口语却比较薄弱,他们期望加强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专业文献或资料是专业英语学习中主要的学习任务(88.4%选择阅读专业文献或资料的能力),因为对国内学生或是将来的从业人员来说,阅读文献在他们接触到外语的情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2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表2 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在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方面,如表2所示,有将近70%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突出实用性,这里实用性主要指的是进行医疗对话、撰写英文病例和英文摘要或是论文、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应有相关学科的侧重点,这就说明专业英语还要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医学领域。除了经典的专业文献外,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最新的专业文献应该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得到体现。在问到专业英语的题材时,分别有58%的学生认为国外医学优秀期刊论文,42%的学生选择国外医学教科书选读,34.8%的学生倾向于经典医学文献。
4.调查结果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4.1课程设置
公共英语(EGP)之后的医学专业英语(ESP)除了要培养和训练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此外,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要得到加强。因此,笔者建议:医学英语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专业英语基础课,选修课包含一般口语课、医学英语口语课、外国医学期刊选读、医学应用写作等。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而英语论文写作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所以开设医学应用写作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课上可以多介绍英语论文的格式、科技论文的语法语言特点等,笔者认为加强医学英语基础课和丰富医学英语选修课将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4.2教材
医学专业英语基础课的教材选文要注重实用性,最好改编自国外医学优秀期刊论文、国外医学教科书和经典的医学文献。王蓓蕾(2004)在调查中发现教材的难度系数和实用性在专业英语的教材建设中很关键,在访谈中,学生也多次提到实用性在医学英语的重要性,期望专业英语教学加强针对性,着重培养他们阅读原版文献、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及真实场景中交流的能力。由于国外原版教材的难度较大,改编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还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阅读和翻译是传统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写作和听说往往遭到忽视。阅读课教材要包含医学期刊文献、仪器和药品的说明书等有针对性和实用的材料,写作课教材要着重培养学生撰写病例和医学论文摘要和论文的能力,听说课教材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医学会话,比如医生和病人、医生和护士、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交谈、病例报告或是模拟会诊等。
4.3教法
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把网络与多媒体引入到专业英语教学当中是21世纪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制高点(马雁,2009),在课堂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医学英语学习资料,可以是医学对话音频或视频剪辑,可以是网络上搜索到的医学期刊文献等。将最新而又实用的专业英语材料展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还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新颖性。在课外,教师可多采用任务教学法把学生课外的学习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把课外网络上搜索到的英文版的医学知识带到课堂上分享展示辅之以谈论,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在这些过程中得到提高。
4.4师资
医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目前医学英语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英语水平较高的医学专业教师,前者虽然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英语教育素养,但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后者虽然自己能较好地使用英语查阅文献和撰写英语论文,但面对英语教学,也感到捉襟见肘。调查中,超过70%的学生希望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来完成医学英语的教学,笔者也认为这是将来ESP教学发展的方向,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合作,结成对子,在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方面相互协商、相互帮助(蔡基刚,2004)。李红(2001)也提出专业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即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合作,这值得进一步地探讨。
5.结语
ESP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需求纳入到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课程安排、教材、教法和师资各方面结合学生的需求作了一些探讨,专业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事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人士不懈地追求和探索。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Richterich,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72.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4.
[4]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3):75-78.
[5]陈冬纯.提高21世纪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J].外语界,2001,(2):33-35.
[6]韩萍,朱万忠,魏红.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2):22-27.
[7]李红.专门用途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3.
[7]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8]马雁.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5):60-63.
[9]孙秋丹,张健,董哲.专业英语教学探索――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J].外语界,2003,(2):29-33.[J].外语界,2003,(2):22-27.
一、主位推进模式
韩礼德(1994)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定义及划分方法,他认为主位(theme)是信息的起点,由句首位置来实现,其余部分称为述位(rheme)。[1]Danes(1974)指出,每个语篇及段落都可以看成一个主位的序列,篇章的真正主位结构是主位的承上启下,而篇章中的主位间的所有复杂关系都称为主位推进程序(thematicprogression)。[2]
通过大量的研究,Danes提出四种推进模式,再加上其他学者如徐盛桓(1982)[3]、黄衍(1985)[4]、黄国文(1988)[5]、胡壮麟(1994)[6]、朱永生(1995)[7]所做的研究,共有以下七种主位推进模式:(1)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2)延续型,上句的述位成为下句的主位;(3)述位同一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4)交叉型,上句的主位成为下句的述位;(5)衍生型,上句提出总主位,然后从总主位派生出几个次主位;(6)主-述作主位型,上句的主位和述位中所表达的信息共同成为下句的主位;(7)述位分离型,上句的述位包含了可派生的述位,分别成为下面小句的主位。本文将根据以上七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来分析中英作者撰写的医学英语期刊论文中的主位推进情况。
二、语料研究
(一)语料
本篇文章共收集医学论文80篇,前40篇由英美医学工作者撰写,选自国外医学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ourn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和BritishMedicalJournal;后40篇由中国医学工作者撰写,选自国内四本英文版医学杂志ChineseMedicalJournal,ChineseMedicalSciencesJournal,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和Jour-nalofCollegesofPLA。同时,这80篇文章都有明显的“IMRD”[8]结构。
(二)分析步骤
本文仅对讨论部分进行分析,原因在于论文的讨论部分是中国作者撰写英语论文时出现问题最多的部分[9]。具体步骤如下:(1)标记讨论部分的小句及其主位和述位;(2)判断主位推进模式;(3)计算各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某主位推进模式的次数/讨论部分主位推进模式的总数;(4)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测差异是否存在显着性。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80篇文章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主位推进模式的整体分布情况。
表1中英作者医学论文主位推进模式分布情况
主位推进模式英美作者论文百分比中国作者论文百分比
首先,除了前人总结出的七种模式,我们还发现了两种新模式:主-述作述位型模式和总结型模式。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新发现的模式。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英作者撰写的医学论文中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同。延续型比重最大,分别为36.26%和33.52%,接下来是主位一致型、述位一致型和交叉型,而剩下的其它几种方式的排列顺序都存在差异。在英美作者的论文中,其排列顺序是衍生型>主-述作主位型>述位分离型>总结型>主-述作述位型;而在中国作者的论文中,它们的排列顺序是主-述作主位型>衍生型>总结型>述位分离型>主-述作述位型。
根据每篇论文中各主位推进模式的频率,我们利用T-检验来检测中英作者在各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中英作者在主位一致型、延续型、述位一致型、交叉型、主-述作主位型和述位分离型的使用上没有显着差异。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衍生型、主-述位作主位、主-述位作述位和总结型。
衍生型模式是医学英语科研论文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推进模式,主要用来描述该研究的strength和limitation。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衍生型在中英作者论文中的比重都不大,分别为3.42%和2.70%,但T-检验发现两者具有显着差异(t=-2.508,df=38,p=0.017<0.05)。具体来说,英美作者的论文中有23篇文章使用该模式,而中国作者的论文中只有14篇文章使用该模式。
主-述作主位型模式是我们发现的两种新模式中的一种,T-检验显示中英作者在该模式的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t=4.473,p=0.007<0.05),表现为中国作者使用该模式的频率高于英美作者。在该模式中,第一小句中主位和述位所表达的信息共同成为下一小句的述位,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息叠加,一种是指代。如:Resistin(T1)//isexpressedathighlevelinwhiteadiposetissuecomparedwithbrownadiposetissueandothertissueintherat(R1).2Inhumansubjects(T2),//cellsotherthanad-ipocytes(forexample,tissuemacrophages)seemtobere-sponsibleforresistinexpression(R2)..
总结型模式是我们发现的另一种新模式,T-检验显示中英作者在该模式的使用上也有显着差异(t=-2.215,p=0.043<0.05)。在该模式中,前几句的主位和述位中的信息共同成为后一句的主位,表现为后一句的主位是前几句的总结,通常表现为Theseresults/data/figures等,如:Allofthesesubgroupfindings)//shouldbeconsideredhy-pothesis-generating…。
(四)讨论
两种新模式的发现反映了中国作者撰写医学英语论文时存在的翻译痕迹,从而间接证明了中国作者在撰写英语医学论文中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存在语言迁移现象。不同文化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文章的篇章结构也存在不同。中国人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表现在篇章结构的组织上则为曲线式的写作方式,即不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而是通常开篇先总体描述,然后对问题进行历史回顾,接着才是切入主题,提出观点,展开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西方人偏好分析,重视逻辑,因此在谋篇布局上表现为直线式的写作方式。他们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围绕主题层层深入,层层剖析。
2科学引文索引的独特作用SCI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映了论文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2.1对引文的评价作用读者可以通过引文索引揭示被引论文产生的社会效益的作用,具体是:①某篇论文被多少人引用,从而可就该论文(尤指被多人引用的论文)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价值作出评价;②研究人员也可通过引文索引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价值。
2.2对引文著者的评价作用通过检索某引文著者的全部论文,得以从文献数量上对该著者的专业特长和学术造诣及其对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
2.3在相近课题同行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检索其著者的某篇论文被哪些人引用,然后通过来源索引可了解到来源著者的单位和地址,这种引证和被引证的关系揭示了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从而了解相同或相近课题研究者的分布和在同行之间架起了相互交流的桥梁。
2.4对科研动态的分析作用通过团体索引对大到国冢、小至单位科室所发表的论文的统计分析,从而可以了解国家或单位科室的科研成就和科技发展动向,便于对口学习。
3SCI的编排结构及查找途径
3.1编排结构SCI收录文献范围广、检索途径多、编排体例独特,在了解查找方法之前先介绍一下SCl的编排结构,SCI目前每年出6期,每期分为A,B,C,D,E,F六个分册,1997年以前是A,B,C,D,E五个分册,1988年第4期前是A,B,C,D四个分册,每期由三大部分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3.2SCI的查找途径,SCI的查找方法主要有:
3.2.1引文查找方法欲了解或评价某学者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在某学科上所作的贡献以及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等,可通过Citationlndex(CI)查该专家的姓名及其论文被人引用的情况,如美国生化学家、糖尿病内分泌研究专家RasalynSussmanYalow于1959和1960第一个发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人体血内源性血浆胰岛素论文,由于她每年有多篇,每年有很多人引用她的论文,由此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生理学和医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我们以YalowRS(注意:外国人的姓名习惯用名在前,姓在后,而检索工具的姓名则是用中国人习惯用的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名用首字母缩写)为标目,在CI中锡查字典一样查到YalowRS,就获得她的论文被人引用的情况。如果已知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内有某同行己发表过与自己课题有关的论文,但还要获得该领域内更多的文献,那么,查CI较为理想,如要查我国著名肝胆病专家陶其敏教授某书被人引用的情况,用“TaoQM”作为查找的标目,即可查到TaoQM其书破人引用的情况,同时还可获得引用者(来源著者)的姓名及出处等信,再用引用者姓名到SOURCEINDEX中去查,又可获得相关的来塬文献的信息通过来源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再往前查,又获得引用者和被引用者的姓名,由此循环往复,可以查得大量的相关论文(新的和旧的论文)。如果已知某项专利的专利号码,你想知道该专利被人引用的情况,只要按专利号在专利引文索引中查找即可得到专利的引用和被引用者姓名及专利出处
3.2.2来源文献的查找方法本查找方法与其他的检索工具中(如IM,EM,CA,BA,中目,外目等)的著者途径一样,所不同的是SOURCEINDEX(简称SI)中还有CORPORATEINDEX(团体索引),可以从机构名称或国家或城市名去查某一国家乃至某一单位的情况,以了解该国或该单位的数量和科研水平、科研动向等等。著者途径:又可分为匿名部分和署名部分,你想知道某著者发表了哪些论文,或者是已经从引文索引部分获得了引用者的姓名,用该著者的姓名在SI中查找,就可得到该著者的有关论文情况(可以某学科的专、学者、知名人士为查找标目),SI中提供的信息最为详细(有论文题目、合著者姓名、论文类型、ISI的登记号、论文出处、作者所在的单位名称及国家),团体索引部分:也有西部分即GeographicSection和OrganizationSection,若想知道中国医科大学有多少,在GS中先查“中国”,在GS中是这样表示中国的:eoplesSRchina(该部分先排美国,而美国是以洲名作为一级标目的,如ALABAMA,CALIFORNIA,ARYCLAND,NEWYORK等,美国之后才是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是以国名作为一级标目的,如AUSTRALLA,ELGICM,CANADA,ENGLAND,JAPAN,PEOPLESRCHINA,SPAIN等),中国医科大学在辽宁省沈最市(如果你不知道中国医大在哪个国家或哪个城市,则要先查(ArganizationSection),例如:中国医大的英文是ChinaMedicalUniversity,以该英文名称作为标目,按字母顺序找到ChinaMedUniv,则可得到该机构在PEOPLESRCHINASHENYANG,再到GS中查到中国(方法如前所述),PEOPLESROHINA是一级标目,再查二级标目“沈阳”或“辽宁”,再查三级标目ChinaMedUniv,就可获得中国医大的作者发表的论文,该机构发表的论文越多,说明研究成果越多,由此可看出中国医大的科研水平。如上所述,OS是对GS起辅助作用,在此之下并没有论文的信息,在GS中才有作者姓名、文献出处和地址,用此途径可作为了解国内外有关医药卫生单位的科研动态,了解其一国家乃至一个单位的研究水平,掌握研究人员的概况,主题查找方法:当你手中既无引文又无著者或机构名称时,你可使用轮排主题索引(PermutermSubjectlndex,简称PSl),倘若你着手研究的课题是有关白血病的药物治疗,你可以“白血病(Leukemia)”为标索标目,以“药物治疗(DrugTherapy)”为配合词,即可找到该主题的一批相关文献;如查“肺癌(Lung-Cancer)的诊断(diagnosisS)”,以Lng-Cancer为主题词,以Diagnosis为配合词,也可找到一批相关的文献,然后通过该主题词下的作者姓名去查SI,就可获得详细的文献信息。综上所述,只有在SI部分才有详细的文献信息,PSI只有主题词、配合词和作者姓名,CI反映了论文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不同的部分。
4SCI之不足虽然SCI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
4.1地理名称不清美人对我国的省和市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在查找我国有关机构论文时经常要走弯路,如查江西医学院则要查Jiangxi和Nanchang两个标目才能查全,否则漏检。
4.2单位级别不清如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按我们的理解,一级标目是中国,二级标目是Nanchang,三级标目是JiangxiMedcoll,四级标目是一附院,五级标目是心血管内科,而在SCI中,四级作为三级,JiangxiMedColl成了一附院的下级单位,造成查找的困难。
年轻有为 勇攀高峰
1987年出生的粟硕教授,2005年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于读博士期间获国家公派,访学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预防兽医系,曾经连续四次获得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8岁博士毕业后于2016年1月直接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整个领域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粟硕教授长期围绕狂犬病,犬、猫流感等伴侣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以及禽流感,MERS等新发传染病的跨种间传播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冠状病毒研究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类似SARS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以来,截至2015年5月24日,已造成1134人感染,其中427人死亡,病死率高达37.7%。粟硕教授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和中东地区的流行传播模式和防控方案,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夜以继日的不断工作,迅速进行了回溯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对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性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中东呼吸综合征:一个在韩国和中国之间潜在爆发的威胁?》的论文,全面介绍和探讨了这次波及中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柳叶刀》杂志特别为这篇文章发表评论性社论《中东呼吸综合征――全球卫生安全的新威胁》,评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潜在的爆发威胁。
随后针对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冠状病毒复杂的流行情况和快速的重组等特点,粟硕教授利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对不同的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用大数据网络监测和分析病毒序列预测了存在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并且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SARS等冠状病毒的频繁重组提出了具体防控建议。粟硕教授再一次在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论文。该文章发表在顶级传染病杂志“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Cell系列子刊,2015年影响因子9.5)。
流感病毒研究
粟硕教授在临床一线和WHO网站等收集了近年来流感病毒的研究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对我国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流感数据库信息确定了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和范围;根据遗传进化数据总结了我国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图谱;并根据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禽流感病毒,特别是H7N9、H10N8和H5N6等新型重配病毒出现、传播和流行的模式。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禽流感的遗传进化及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对于犬猫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以及跨种间传播机制也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笔耕不辍 成果丰硕
从理论到实践,粟硕教授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对行业技术进步或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提出了诊断和控制埃博拉病毒(EB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关键要素。
(1)首次分析了3种主要WHO推荐的EBOV试剂盒的诊断特征。分析EBOV的诊断方法特征,提出通过改进RT-qPCR,降低阈值,提高EBOV感染早期检出率的学术观点,对EBOV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首次对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进行了回溯流行病学分析。
中东呼吸综合征过往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提出建议和呼吁。
(3)分析感染人的6种冠状病毒,着重阐述了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组的相关内容。对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预测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对新型重组冠状病毒的出现提出预警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二、通过对犬猫流感病毒的研究,阐明犬猫在流感病毒传播中的角色。
(1)血清学调查中,首次在犬中检测到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提示活动物交易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一种生态模式,活动物交易市场中的流浪犬可能是传播流感的重要宿主。
(2) 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猫感染与传播动物模型。首次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猫的感染模型,并证明实验条件下可以在猫之间发生水平传播,为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新数据。对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犬猫适应和跨种间传播提供动物模型。
三、首次进行了犬流感病毒感染犬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初步证明了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感染犬肺脏组织的蛋白质组特征和病毒NS1蛋白在介导抑制IFN-β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对犬流感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四、进行了H6N6禽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对于H6N6禽流感病毒适应哺乳动物相关的位点是HA (H156N S263R) 和PA (138M)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在缺乏PB2 627位点变化时候的替代变化。所以对H6N6亚型流感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五、致力于狂犬病病毒的综合防控,致病性以及净化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17-02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in Information Age//LI Lei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f the 21st century.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subject-based English; teaching mode reform
1 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面临多种教学方式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对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专业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点在专业性较强的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学英语所传授的知识不足以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灵活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和转型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2 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相比英语专业人文性、思辨性的英语学习理念,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通常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看待。当然,不提倡唯工具主义的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而是在此基础上补充以人文主义的教育,在中小学英语及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其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脱离实际生活使用的语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源于生活,也必须应用于生活。生活的各个层面应用的语言形式自然也是千差万别。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鲜明差异,日常语言和专业语言的风格迥异,都是这一现象在语言层面的集中体现。对于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影响了其学习态度和取向,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则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专业英语教学以往只注重词汇和阅读的教学,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缺少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联系,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化时代,基于大数据平台,很多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近年来流行的网络公开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新兴教学形式和方法,结合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实践之后,可以有效地提升专业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涵养,改善教学效果。
3 外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课程,是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课程形式。优秀的慕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制作设计精细、精炼,围绕集中的主题展示视频资源,包括内容、练习、反馈、讨论、评估等主体结构,逻辑严密,呈现完整;
2)视频一般要短小精悍(5~15分钟),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和学习,讲解精细,可以反复观看;
3)练习数量多且针对性强;
4)提供网络互动和答疑的平台等。
慕课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大规模的学员注册和交流平台,大容量的课程内容、种类和网络连接、翻转课堂内容等。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新型课程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成为可能,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团队建设。
4 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模式
囿于知识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师多为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外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且难以转型,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此外,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欠佳。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开创适应新时期时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主导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调整各自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以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前提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掌控着教学资源,控制学生和学习的过程。慕课打破了时空和国界的限制,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场,学生获得了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由此远离教师的控制,教师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致力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从知识传授者转向教学组织者和中介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慕课也提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的契机,促进教师队伍的分化组合和迅速成长[1]。专业英语教师应适时调整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反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发展。
以专业知识的内容为依托 以内容为依托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将语言教学建立在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尽管慕课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但都要求学生掌握学术英语语言技能,能快速有效阅读学术文献,记录并归纳笔记要点,参加研讨并陈述个人观点,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学术讲座结构和内容,并准确记录、阅读专业学术文献,撰写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此外,专业英语教学还要加强思辨能力和学术规范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学习者获取专业前沿信息的学术研究能力[2]。
以多样化教学模式为主体 新时期的专业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慕课与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教师首先要接受线上培训,搜集并综合利用线上资源,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授课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布置一些慕课及网络视频学习资源等自主学习任务,线下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在网络课程中,如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PPT、电子书等。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完成碎片化的学习[3]。专业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阶段、有侧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
以医学英语为例,在线学习资源包括网络多媒体资源、英美医学类电影电视剧、英文医学期刊论文、医学英语新闻、英文医学研究网站等[4]。教师可采用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
tion,CBI)、作业教学法(Assignment-based Teaching)及Presentation教学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以科学的管理平台为辅助 慕课的学习者看完讲座视频后,通常要完成一些互动练习,提交作业和论文,参加小测验或考试。慕课平台可以实时记录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数据反馈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专业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分组讨论,通过分时段测验和成果汇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针对其学习过程和效果客观地做出评价。教学中的评价应由教师、同学和学习者自身共同参与,不但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建立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5]。
5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应与时俱进,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的内容为依托,以科学的管理平台为辅助,构建新型的信息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也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97-101,120.
[2]吾文泉,周文娟.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7-63.
[3]原P.大数据背景下的外语慕课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