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00
导语:在林业政策评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创新机制,增加就业
国资造林是在一种封闭的模式下运行的,形式单一,机制僵化,投资主体是国家,收益主体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民资造林是在开放的模式下运行的,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投资者同时也是收益者,责权利高度统一,真正做到了栽者有其责,管者有其权,投资者有其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市场运作模式有农户联合开发,股份制合作,公司+农户+基地,这些模式极大丰富了国家投资造林模式。以前,国资造林是国家投入苗木,给予一定补贴,农民应政策要求筹工筹劳进行造林,没有得到现金报酬,而遥遥无期的林木收益是农民不敢提前消费的。现在,民资的投入,绝大部分资金用于雇请工人烧山炼荒,开垦整地,栽植苗木,抚育管理。这些劳动既解决了一部分赋闲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使这部分人收入多起来了,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消费,为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推波助澜。民资造林走出了一条蜕变之路。
第二,引进资金,突破瓶颈
从外地情况看,广东省54万中小企业投入资金23亿元,投资造林53.8万亩,武汉市民资投放10亿元,造林面积10万亩,山东、江西、福建等省民资也纷纷进入造林业,整体引进资金动辄上亿,造林面积以万亩计。在此不一一例举。这些资金的加入,改变了国资造林唱独角戏的格局,以有余补不足,破解了制约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民资造林是一种破围之举。
第三,形成规模,凸显效益
公司投资造林万余亩,个体老板投资造千余亩,农户投资造林数百亩者,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广东、武汉等地民资造林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占总造林比重的80%,民资造林数量之大,规模之巨,声势之隆由此可见一斑。对这些民资造林的调研结果表明,无论是整地质量和栽植质量,还是管护措施都优于国资造林,早成林、早见效这是勿庸置疑的。据《武汉民资造林改变市民生活》网络报道,华盛顿椰果、加拿大海枣、五星枇杷、梨枣、蝴蝶兰等过去极少见到的稀有水果、花卉,如今江城比比皆是。民资造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态文化需求。民资造林造就了果香十里,蝶舞花间的盛况。
2隐忧
第一,投资的趋利性
资本市场的运作,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投资造林,当然也不例外,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投资者造林首选目标一定是投资见效快、资金运作周期短的经济林、药材林以及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这就引发了一个矛盾,投资的趋利性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生态建设需要长期不采伐,不遭破坏的森林体系来支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只减不增的,由于民资造林的狂热,生态建设用地势必减少,形成矛盾的焦点——民资造林与生态建设争地。这种担忧决不是空穴来风和危言耸听,如广东开平,民资造林正在搞圈地运动,惠州天邦农林公司承包土地面积达160万亩,都是种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桉树,造成地力破坏、林地有价无市。一种局面产生了,投资者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建设。
第二,投资的盲目性
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获取市场资讯不足,无法科学预测市场动态,盲目跟风投资,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产品滞销,可能无法获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林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后期投资无以为继,做成半拉子工程,无法确保投资收益;一些投资者,对林业火灾、冰灾等自然灾害认识不足,一旦遭遇,血本无归;一些投资者对林业政策法律钻研不透,把握不准,致使到期林木无法采伐,不能变现获利。这又引发了一个矛盾,投资的盲目性与收益回报之间的矛盾。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乏前车之鉴,典型个案有“万里大造林案件”、“重庆造林大户胡长明的捐林困境”等。投资者倘若不幸碰上上述四种情形之一,不但利益无法保证,甚至投资也无法收回。另一种局面又产生了投资造林积极性将严重受挫,一些意向投资者也将望而却步。3殷盼
第一,立法规范,加强监管
首先,民资造林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日常化,营林造林规模化,经济效益巨大化;其次,民资造林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再次,随着民资造林比重增加,注入资金越来越庞大,资金运行需要专门机构监管。从民资造林上述特点和发展趋势看,亟需法律调整和规范,是一种现实需要,但遍查法律典籍,无片言只语涉及民资造林,民资造林无任何法律可依、无任何法规可循,法律严重滞后。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尽快立法,从法律上对民资造林投资利益依法保护、投资行为依法规范。建立监管体系。建立土地资源监管体系,对土地资源实施监管,促使投资者合理利用、合理开发,确保生态建设用地;建立资金运行监管体系,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管,促使资金公开运行、安全运行,确保投资者利益。
第二,政策扶持,积极引导
一是确权稳心,尽快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明确四权,让投资者吃上定心丸。二是搭台唱戏,建立产权评估交易中心,为投资者搭建平台,保障林地依法流转,集中经营。三是按编核拨,民资造林参与经营方案编制,到采伐期后,优先下拨采伐指标。四是信贷支持,制定信贷支持政策,投资者可用自己的林业产权进行担保,申请银行贷款,解除中小投资者资金周转不灵问题,避免半拉子工程。五是税费优惠,制定税费优惠政策,对投资者减免部分税费,减征或免征林业规费。六是投保降险,保险行业设立林业险种,准予林木资源入保,规避林业火灾、冰灾、病虫灾害等损失,降低经营风险。七是生态优先,对投资营建生态林的予以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享受生态林政策,成林后拔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积极引导投资者投资生态建设。
第三,科学规划,优质服务
林业部门要提前介入,科学规划。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划定生态林建设区域,经济果木林建设区域,商品用材林建设区域,工业原料林建设区域等,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林业部门要竭力谋划,优质服务。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服务、优质种苗服务,以优质服务促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投资。林业部门根据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第四,成立协会,行业自律
投资者可借鉴其他行业运行模式,成立造林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提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环境;贯彻行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政策、质量标准,维护发展大局;实行信息共享,规避风险;建立奖惩机制、监管机制,依法治业,以德治业,加强行业自律。
关键词:营林工作;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160-02
1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使得土地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害到人类的发展。因此切实做好营林工作开展,加强对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认识,降低林业资源损耗,加强管理活动开展,正确的解决好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营林造林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2.1保持水土平衡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使得水土保持平衡,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率。但是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森林树木较少,很多地方的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因此在这些地方的森林植物覆盖率较低,一旦降雨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也会将泥沙带入到河流中,增高河床高度,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降低这类问题的影响,必须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预防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平衡。
2.2防风固沙
营林造林后可以有效的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风沙活动范围比较广,一旦风沙严重发生后,就会造成农田被掩盖,城市变为废墟,因此通过营林造林可以有效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减弱风力,使得风力下降超过70.0%,从而对城市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3制造氧气
营林造林后,大量的氧气被释放,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对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从而不断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质量。
3推动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1采用科技手段来加强林业发展和建设
在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通过依靠当前的科技管理方式来降低资源的损耗率,达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在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技术水平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生态学等多种学科内容,通过遗传学原理来对营林造林树木进行遗传改造,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很多树木的优良特性就可以通过遗传更新加以体现。在树木移植和培养过程中,采用基因工程是当前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培养方式,从生物细胞中直接分离需要的基因,然后进行克隆,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遗传因子进行大量的复制,为营林工作提供优质的树种,为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优化经济结构
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依据,选择适合的工业原料,加强原材料林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重视对营林造林产业的科研创新发展,从低层次的原料加工逐渐转变形成高层次的原料加工,从而加大对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合理布局,可以对一些传统企业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调整,对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处理和改善,推动林业的产业重组,对于一些工业产品发展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调整,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深入发展,加大对营林造林林业产品的用途推广和扩展,实现产业链发展和增值,处理好林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合理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3.3完善林业有关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手段。通过运用三方面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管
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能够采用相关的政策手段加以落实,在对其林区群众利益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落实经营主体原则和思想,能够兼顾多方面的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实现经营一体化,同时结合当前林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我国出台的相关的辅助政策,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政策,建立统一的政策评估系统来对相关政策进行科学体验和验证。
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也加大了立法保护,但是相比于当前林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在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在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能够优先考虑生态利益的保证。比如在对森林限制采伐方面进行限额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资源过度消耗而对森林资源开采带来不协调,影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林地管理,对于林地用途进行有效的划分和处理,以实现总量控制原则。
3.4完善林业经营监督体系
在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经营的监督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用地情况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强监督管理,能够在林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改善,在工作中针对存在的多方面问题,能够对其进行划分,有重点的做好监测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监测体系的综合建设水平,针对工作队林业状况和森林资源进行综合性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从而保证我国林业经营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生态环境的维持必须要依靠森林的保护和发展来支撑,加强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地方林业发展实际,全面开展落实管理制度,从而实现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丽.试论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网友世界,2014(12).
[2]高玉树.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的重要性[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武汉: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3]刘忠海,柳景阳.浅析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 企业研究,2013(8):55.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农创业;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4-0014-03
一、集体林权改革对林农创业的引致作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林地经营权完全转移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自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林农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林农获得了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从而激发了林农创业①的积极性。
集体林权改革具有对林农创业的引致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经营机制不活等体制性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造成产权不清晰、经营主体不实、林农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林业。目前,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对创业的态度和认识也得到了加强。随着相关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林农的创业知识和风险认知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形成创业意向,并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行为。这一引致过程可描述如图1所示。
二、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
在创业研究的初期,学者们一般从创业者自身考虑影响创业的因素。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从制度和环境层面考察创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具体到林农创业,其影响因素一方面来自于林农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等,另一方面来自于林权改革形成的制度和由其引起的创业环境的改变。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可描述如图2所示。
(一)林农自身条件
影响林农创业的内在因素是林农自身的条件,包括林农的禀赋和素质两个部分。
1. 林农禀赋。林农的禀赋是指林农自身的身体条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自身的经济状况等。林农的禀赋是林农创业最基本的因素。欧洲林业创新创业研究(2005)和相关研究均表明,性别、年龄、学历、种族、家庭、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等林农禀赋都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男性主导的创业比例要远高于女性。25~45岁是林农创业的最活跃期。不同种族、学历、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的林农,其创业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 林农素质。林农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林农创业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这一因素包括林农的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几种能力不但决定了林农的创业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业意识,而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是最终形成创业行为的关键。
(二)林业制度与环境
影响林农创业的外在因素是林农所处的林业制度和环境,包括林业制度和所在区域的环境两个部分。
1. 林业制度。集体林权改革是一个大的制度背景。这个制度背景固然能引致林农的创业行为,但还需要相应的林业制度予以辅助。从支持创业的角度讲,在集体林权改革这一背景下,需要配套的创业政策与支持、投融资政策与支持以及培训政策等。正如在图1所显示的,教育可以影响林农的创业态度。因此,配套政策中的培训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林业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创业机会的形成,或使创业机会有可能变为现实。
2. 林业环境。林农所处的区域环境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创业行为,这一点可以从GEM模型指标体系中看出②。林农创业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一般来讲,创业比较活跃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创业文化,而这种独特的创业文化往往是由其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同时,交通等基本设施也是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交通便利的地区创业活动一般也较为活跃。区域的自然条件或有助于创业活动的实施,或阻碍创业活动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农创业。
三、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设计
基于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政府应该在创业支持与保障政策、政府财政支持与金融政策、政府环境营造与培训政策上构建林农创业的政策体系,以提升林农的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林农创业的环境,培育林农的创业意识,并最终支持林农的创业行为。
(一)创业支持与保障政策
1. 健全政府服务。政府应在林农比较集中的地区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首先,政府应着手组建林农创业协会和林农创业合作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机构细化政府的支持政策。其次,政府应扶持创业中介组织,对针对林农创业服务的金融中介组织(如典当行)、咨询服务组织等实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三,简化林农创业企业的行政性审批,建立林农创业的绿色通道。
2. 开发林农创业的保险产品。林业经营周期长是林业创业的典型特点。在林农创业的过程中,由周期长带来的各种风险影响着林农的创业积极性。因此,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合作,针对林农创业开发特殊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一方面针对创业产品的市场风险,让林农规避创业周期长带来的价格和市场需求等风险;另一方面,针对林农创业失败后的生计保障风险,让林农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失去生活来源的风险。
(二)财政支持与金融政策
1. 设立财政支持基金。从政府财政中拿出专门资金,设立财政支持基金。财政支持基金的用途为:第一,对符合政府导向的创业项目进行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林农创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第二,以入股等形式扶持林农创业的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带动效应;第三,对符合政府政策的林农创业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2. 提升金融服务。对符合银行规定的林农创业贷款在多方面提升服务。第一,降低银行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第二,创新金融产品,推广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林农联合互保贷款等。第三,设立以“速度快、数额小、程序简”的林农创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3. 引入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由于林业产品的需求长期呈现上涨趋势(《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9》),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也将目光转向这一领域。鉴于此,政府应积极通过设立风险引导基金、推介林农创业项目等形式吸引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参与。
(三)环境营造与培训政策
1. 建立创业文化。长期以来,受制于林业的体制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林业一直缺乏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此,政府需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利于激发林农的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营造一种全社会尊重创业、认识创业并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这是一个多管齐下的工作,媒体和农村宣传板等要起到介绍创业知识、宣传科技创业人物、讲述创业故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在创业中具有表率作用的地区和个人,通过先进地区和先进个人的亲身经历教育周边地区和群众,以带动林农的创业激情。
2. 设立林农创业课堂。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开设林农创业课堂。第一,组织专家编写针对林农创业的培训教材,系统介绍林产品的生产和维护、林业创业的基本规律、林业创业企业的组织管理等知识。第二,克服现有农村培训课堂流于形式化的缺点,努力增加一些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使受训人员能有较大的兴趣与热情参加培训。第三,突破现有农村培训课堂的时空限制,利用电视台、发送光盘等形式开展创业讲坛,尤其应重视创业先进人物的言传身教。
四、结论
在集体林权改革下支持林农创业是深化改革和提升林业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为此,理论上应建立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研究体系,剖析影响林农创业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林农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指导林农创业实践。首先,应厘清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机理,形成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应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农自身条件和外部制度环境中找出影响林农创业的因素,为政策设计奠定基础;最后,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林农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和归宿,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注释:
①本文将林农创业界定为林农依托家庭组织或创建新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林业,通过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的增加和事业发展的过程(Unsitalo and Markkola,2006;郭军盈,2006)。
②GEM(全球创业观察)是1999年在考夫曼基金的帮助下,由美国百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发起和成立的一个旨在每年评估创业活动率的国际性研究项目。GEM的研究对象是创业活动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Ewald Rametsteiner, Gerhard Weiss, Klaus Kubeczk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forestry in Central Europe[M]. Leiden;Boston:Brill, 2005.
[2]Jori Uusitalo, Juha-Matti Markkola. Entrepreneurship in forestry-is it worth activating[J]. Forestry studies/Metsanduslikud Uurimused 45:P67-73.
[3]Hult?ker, O.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orest harvesting industr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development in small enterprises[D]. Ph. D. thesis. 2006. (In Swedish with English summary).
[4]Lunnan,A.,Nybakk, E., Vennesland, B.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and probability for start-ups-an Investigation of Norwegian non-industrial private forest owner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5,(7),683-690.
[5]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62-169.
[6]刘璨.中国集体林制度与林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刘于鹤,林进.一场伟大的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07,(11):8-14.
[9]陈建成,徐晋涛,田明华.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J].林业经济,2010,(1):69-77.
On Entrepreneurship of Forestry Farmers Under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a Research Framework
Xue Yongji, Pan Huan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关键词:吉林省;林业资源;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升,国家与社会越来越关注环境地保护、生态建设,也更加重视林业资源管理。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是我国林业资源大省,森林覆盖率达43.4%,部分地区甚至达70%以上,也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林木产品的生产基地,但其林业资源管理及林业经济效益却存在较多问题。
1 吉林省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超额采伐 目前,全国大多林区经营森林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思,缺少规划性的采伐,引起水土大面积流失,降低了地方对洪涝灾害的抵抗力。
1.2 林业资源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逐年采伐,相关部门或盈利企业在补充树苗育种方面未能因地制宜,按照需求给予补充,导致林地资源质量下降,而相关依据林地而生长的野生植物和动物资源的也在不断减少,造成大多数林业资源质量急剧
下降。
1.3 林业资源管理不健全 林业资源管理集调查、统计、规划、设计、管理、监测、采伐一体,由于大多数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导致相关森林产权不清晰,易引起纷争,同时科学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管理者对林业资源的了解半知
不解。
1.4 缺乏管理的执法人员 林业资源的管理离不开执法人员,只有加强建立执法队伍,才能加强林业资源的监督体系建设。仅依靠资源管理技术,不能对违法人员执行相应惩罚,故建立执法队伍,可与管理技术体系结合,更好的管理林业
资源。
2 林业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欠缺对采伐限额的规划管理,大规模的滥伐树伤林;缺少对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体系,造成林业资源管理不到位,使得相关林业资源的监督体系落后,不能及时监督,及时上报恶意事件,导致林业资源的丢失和浪费;执法队伍建设不健全,尤其是基层执法队伍不足,需要及时给以补充,完善执法体系建设;林业经营者对资源保护的意识薄弱,并且相关林业资源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导致大多企业专研政策漏洞,违法违纪;林业人才培养不足,林业科研能力落后,相关技术引进不足,并且基层科研技术推广存在较大困难;林业资源项目建设由于地方经济财政支持不足,导致项目无法进行,对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阻碍。
3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3.1 长期造林与短期采伐相结合 限制采伐,避免林业资源过度采伐,建立长远发展规划,并在采伐后,适时补充树种,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因地制宜,根据环境气候,栽培相应的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减少林业资源流失。
3.2 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执法队伍 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保证林业资源的开采更加有序。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可引进相关林业资源管理技术,建立相关资源数据库,如代码库、地理空间数据库、专业模块数据库等,收集相关林业资源信息,实现调查、统计、规划、设计、管理、监测、采伐一体化,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益。同时加强林业资源监督体系建设,并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对毁林开荒和乱战林地的行为进行严惩,减少林业资源的损失。
3.3 创新对林业企业的管理 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后,落实对森林资源产权管理,创新林业资源管理股份,要求林业经营单位编制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技术,科学编制林业经营方案,实行分类经营,并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的林业资源管理方法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
3.4 重视林业资源相关知识宣传 一是加强宣传,并要求相关宣传部门,定期定点到基层宣传林业资源管理及保护等知识,提高民众意识。二是抓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广泛宣传林权改革的试点经验、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进典型,对破坏林改和森林资源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报道。三是建立相关专项资金,用于林业资源的宣传,并在要求基层乡村干部配合宣传林业资源保护。四是抓好林业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工作,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土地沙化治理情况等。五是抓好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报道工作,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5 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加强林业人才培养,重视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技术培训、理论培训,并引进相关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工作,建设及管理林业。同时依托产学研、林科教,通过鼓励合作、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政策法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
3.6 加强林业先进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乡镇林业推广体系,大力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站,健全科学管理方式,落实县镇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和专项科技推广经费,逐步提高推广服务机构和工作条件。引起林业先进技术,落实到各基层林业管理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同时重视林业科学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推广,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鼓励研究开发林业实用技术,倡导乡镇地区使用现代化技术和科技成果,强化基层林业推广站的实用技术推广智能。加快林业信息中心建设,创新服务方法,建立专项咨询服务人才库和科技信息数据库。
3.7 落实林业资源项目 认证研究林业政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水平,建立相关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林业项目管理落实到位。林业资源管理中主要项目有农防造林改造工程;提高生态草产业化水平,推进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扩大采育林建设规模,开展中幼林抚育工程;启动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等。根据这些项目,建设林业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实现生态绿色森林产业。
3.8 加强防火管理 首先要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通过电视、广播与新闻广告等方式宣传,加强其防火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其次,在林区必须设置各类宣传口号、防火警示牌等,不断向林区群众灌输森林防火安全意识。第三,完善森林防火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启动零报告制度,建立统一指挥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第四,加强森林巡查,护林人员必须每天定时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火情,减少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 孙建.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J]. 林业经济. 2008(01)
[2] 杨长峰. 东北国有林区林产工业产业重构及其投融资问题[J]. 绿色财会. 2007(07)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从2017年开始,双证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招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
所以,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是参加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考试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报考时间:
每年10月份网上报名,11月中旬现场确认,12月底参加统考,3月中旬公布国家线,4-5月复试调剂,9月开学。
报名官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招生专业:
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等。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以毕业到入学的时间计)。
2.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有研究生毕业学历或已获硕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参加单独考试需要满足:
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并且是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
考试科目:
英语、政治、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专业硕士的考生,考试科目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关键词】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
一、国外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环境代价评估的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发展及对环境价值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的代价意识较中国早。
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马歇尔首次在其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具体概念,庇古在其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与内容,并指出市场机制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应该实行政府干预促使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庇古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促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互持平,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随后帕累托、卡尔多、希克斯、西多夫斯基等人也相继提出了系列性观点,并与庇古形成了外部性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成为环境代价的评估的理论基础。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已开展了环境代价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和实践,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政府委托相关的研究机构就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经济影响开展了定量化的评估和计量工作。并已将由马歇尔、庇古等人形成的一系列外部性理论应用到了水、大气污染代价定量评估中。
自产业革命开始后,由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污染,而且还有比之更为严重的生态系统损害,这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和关注热点,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在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政府提出了要求环境破坏者补偿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损失的评估计量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是有关的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得以滋长生根。而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为评估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或者说是不可直接计量的非使用价值(如存在、选择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学界逐渐完善了环境代价的评估体系。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还开展了重要污染物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以市场价值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代价评估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不同层面逐渐开展,挪威、法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国民核算体系(SNA)的研究工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组织力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制定核算办法。提出进行环境经济核算,建立环境卫星帐户,对国民经济帐户进行调整,把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统一起来,在各种案例性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原则、概念、方法,并提供了包括SEEA―1993、SEEA―2000、SEEA―2003在内的三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而作为环境成本核算的核心―――环境代价评估在计算对象的内容上,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全球系统层次,从环境资源核算扩展环境服务核算,从经济效益核算扩展到人类福利核算。形成了以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代表的新一代环境代价评估技术。
虽然不同的环境代价评估方法的得到了应用,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多是发达国家针对水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的估算,研究方面理论方法比较成熟、案例分析较多。而将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代价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因为国际上在注重环境代价核算时的这一、二十年来,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开发一般都没有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研究及其政府管制。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在国际上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的深度也不够。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意识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控制环境代价的制度问题一般被假设由市场机制所包容,并放在环境与资源框架内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空间负外部性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明显不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测和量化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国内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开发和利用非再生资源,不仅会消耗资源,而且还会带来生态破坏,产生环境损失,国内有学者已开始对资源自身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的补偿进行定量研究。雷明围绕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核算这一主题,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投入―产出核算出发,提出一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应用问题如绿色GDP核算、绿色税费、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进行了深入分析。王广成对此一体化核算体系还进行了实证。这些成果总的来讲仍是理论太强,可操作性太低,而且对矿产资源与环境资产价格的确定、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价值帐户的设置以及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徐篙龄认为中国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对环境经济损失计量的目的和用途没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这种计量缺乏充分而完备的可计算性。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行环境损失评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曹凤中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为了对污染损失的价值进行货币化,一般采用了基于成本的方法如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旅行成本法等评估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的程度。他认为这样基于成本的方法对支付意愿的估计偏低;二是计算环境污染损失必须确定环境污染程度与健康损害间的剂量―反映关系,但我国却缺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源,因而使环境价值的评估缺乏真实性;三是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因而他主张加强中国环境法律估算的方法学和综合研究。
此外,张金屯、黄广宇、青卫平、张坤民、陈妙江等则从区域或者城市的角度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这些研究虽然考察了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区域内生态和环境损害,但没有考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折耗和补偿问题,更没有考察跨区域的环境损失以及补偿问题,以致没有形成对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全面核算。
目前,环境经济学家已开发出了不少对环境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价的方法,新的文献仍在不断出现,并且其中的一些评估结果已被决策部门作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进行绿色GDP核算的依据。虽然这些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根植于传统经济学,但它们又都包含了环境经济学家的创新。在核算环境损害价值的过程中,传统上主要有三种核算技术:即总量假设估算法、结构分析法和综合总量分析法。这一思路虽然有用,但由于它省略了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中间规模层次,无法解决物质稀缺性与经济稀缺性不一致的矛盾,再加之,它存在不能贯彻“穷尽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等问题,因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最近有学者还提出了新的环境价值估算思路,目的是对己有研究思路进行完善。新的研究思路主要有由于江涛(1998)从宏观层次上提出的环境价值估算的索洛方程法和赵景柱等人(2004)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等中观层次提出的环境产品和服务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张云(2007)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损害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余振国、冯春涛、赵冉(2007)对煤炭开发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我国明确尚没有出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和核算制度方面的系统、全面、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现有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与展望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从国内外环境价值评估的实践看,常用的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环境价值的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包括改进的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基于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价值的旅行费用法以及基于假设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价值的意愿调查法(CVM)等。虽然这些基本方法对准确评估环境损害价值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这些基本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需要大量的数据、经费及时间等,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基于上述相关方法衡量的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估计类似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的方法―成果参照法或称转移效益法((transferbenefit method)在环境价值评估中也被广泛使用,这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
在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代价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国内外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计算结果均不全面。如世界银行(1997)在研究我国环境损害经济价值时,都是围绕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而没有对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而且它计算的主要是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而对其他污染基本没有计算。美国东西方中心(1990)在计算中也一直强调由于数据和信息缺乏,其计算结果是高度保守的;二是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环境代价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造成损失,而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害没有综合的予以考虑;三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生产力的破坏在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但从研究结果看,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对污染引起早死的经济损失计量方法不同。国外主要采用WTP,而国内则主要采用人力资本法;四是对生态破坏的损失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且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评估的主要内容又是围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害进行的,对生态服务价值或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0―2002年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家统计局、各省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开展的西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西部和中东部分别相当于其GDP的13%、5%~
12%。因此,从己有的研究结果看,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全部GDP的7%~20%。
近一两年,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学者对1949―2004年间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我国针对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有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0680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 00811044)。)
【参考文献】
[1]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叶兆木:环境损失与环境成本评估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J].四川环境,2007(1).
[3]李宏: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郝红彬:生态公路建设环境损失经济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陈葵容:煤炭企业资本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8]郑文莉:我国农业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刘文明:山东省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李瑞俊:山东沂沐泗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2]俞林、徐立青: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纺织行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from different field have researched and payed attention to soaring price of city land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market. The price of city land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paper inducts and summer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ice of city land in China hoping that i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management of land price.
关键词: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Key words: the price of land in city;influencing factors;overview of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69-02
0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对城市土地价格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不断深入。不同学者对土地价格认识的分歧,实际上源于对土地价值的理解角度不同,代表性的研究有:任克强,田树柏(1994)[1]认为城市土地价格是土地租金的构成。王蔚(1996)[2]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的均衡。吕康娟等(2002)[3]分析得出土地价格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土地的某种产权价格。
刘洪彬(2007)[4]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过程,认为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价格,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高度垄断,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土地的使用权价格[5]。
1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土地价格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已有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1 定性研究方面 国内学者对城市地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主要有杨继瑞(1994)[6]、潘永强(1998)[7]、陈程飞(2006)[8]、王双超(2010)[9]等。最近几年代表性的研究有:龙专方、李月娥(2006)[10]从经济发展状况、银行利率、物价水平、储蓄、消费、投资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购买力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胡志奇(2007)[11]改进了阿兰索城市地租分布模型,探讨适应我国城市地价分析的竞标租金函数形态,认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会使得城市土地用途分布上的表现由单个城市的单核同心圆模型转变为连片城市的多核同心圆相互作用的模型,对地价上涨具有推动作用。王军(2007)[12]从宏观调控角度分析了土地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货币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另外还有姜增伟(2009)[13]和王春芝,仲少云(2009)[14],分析了影响商业用地地价的因素。
由此可以得出,有关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论证分析,未来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此,要借鉴参考西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经验,引入适当的经济学模型深入研究。
1.2 定量研究方面
1.2.1 对城市的单独研究 周刚华(2004)[15]以杭州和绍兴的居住用地和商务用地为例,采用线性函数形式分别建立了对应的特征价格模型,并对两个城市同一用途土地价格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样使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研究的还有刘洪彬(2007)[4]和祖明(2008)[16]。李信儒,马超群(2009)[17]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地价与容积率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并且以长沙市二级商业用地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关系。金文广(2008)[18]和刘辉(2010)[19]分别以呼和浩特市和上海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辖区、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价格进行了分类研究。于文标,杜燕,宋玉丽(2010)[20]使用灰色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2002年到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土地成交价增长一方面是由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源于开放商竞买土地时对未来房价的心理预期。
1.2.2 对区域及全国城市的研究 唐焱(2006)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城市间相互作用及区域性城市土地市场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张娟锋,贾生华(2009)[21]基于衍生需求模型研究浙江省29个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的差异,结果显示城市房地产业从业人数、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城市人口结构是导致浙江省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钟帅(2011)[22]利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对数函数形式建立模型,验证了长期内城市土地价格与城市人口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房地产开发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肖更生,李贞玉(2008)[23]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构建弹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市工业地价影响因素及力度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区位因素及政府行为因素与工业地价的相关性较强。
1.2.3 其他 徐忆梅,叶春明(2008)[24]、仇晓辉,余万军(2010)[25]在分析影响地价因素及其构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出对地价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价格的合理制定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由此可以看出,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方法比较多,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相关分析法和特征价格模型法,并且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城市、某一用途的土地,还发展到研究城市间、不同用途土地的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其中,特征价格模型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因素时使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特征价格模型需要建立在大量市场交易数据的基础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我国自2004年8月31日后实行的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促进了土地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为特征价格模型实证研究提供了应用基础。虽然特征价格模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应用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并且回归方法除了参数回归之外还运用了非参数回归和半参数回归,但是其在土地市场上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未来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上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学者们在土地价格这一指标的选取上并不完全相同,研究中用到的有成交价、地价指数和基准地价等,探究其原因,除了研究的需要外,也与我国土地价格复杂的城市土地价格体系有关。
目前,在土地价格相关研究方面的一个新趋势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地价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如吴泽洪(2006)[26]从技术角度论述了将GIS技术应用于建立土地价格评估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罗罡辉,吴次芳,郑娟尔(2007)[27]认为宗地面积的大小对住宅地价影响巨大,提出了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结合GIS方法研究土地面积大小对地价影响的空间变化,可以比特征价格模型更灵敏地反映地价空间关系。
2 总结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土地价格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如对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的区分研究、商业和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引入空间特征考虑后出现的空间自相关问题等。
今后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上都应该注意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和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应该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实际工作。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结合,借鉴城市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的研究方法,对土地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克东,田树柏.试论城市土地价格的几个理论问题.现代城市研究,1994,04.
[2]王蔚.从土地价格的形成看土地价格的评估.中国房地产,1996,12,总第192期.
[3]吕康娟,张莉,关柯.论土地价格.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4]刘洪彬.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唐焱.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特点及其研究趋势探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3).
[6]杨继瑞.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体系探析.城市规划汇刊,1994,5.
[7]潘永强.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增刊.
[8]陈程飞,江峥,梁国团,陆卫星,冯娴慧.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山东建材,2006,4.
[9]王双超.郑州市土地价格预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0.
[10]龙专方,李月娥.试论经济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总第34期.
[11]胡志奇.发达地区城市化对于土地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科技咨询导报,2007,30.
[12]王军.浅析影响土地价格的三大政策性因素.中国建设信息,2007,24.
[13]姜增伟.商业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环境,2009,5.
[14]王春芝,仲少云.区位因素对商业用地地价的影响――以烟台市为例.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02).
[15]周刚华.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16]祖明.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城市住宅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7]李信儒,马超群.容积率对城镇土地价格的影响.系统工程,2009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181期.
[18]金文广.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19]刘辉.上海市土地价格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
[20]于文标,杜燕,宋玉丽.影响土地交易价格因素的灰色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0,03.
[21]张娟锋,贾生华.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衍生需求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09,01.
[22]钟帅.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期,总第113期.
[23]肖更生,李贞玉.我国城市工业地价影响因素及力度的计量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
[24]徐忆梅,叶春明.层次分析法在地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09.
[25]仇晓辉,余万军.基于AHP方法的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总第9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欧洲
林业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63-07
自从1787年第一所林业学校在德国创办以来,欧洲林业高等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中国的林业高等教育诞生于1910年代,也有100年历史。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综述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林业教育的创新思维和改革趋势,以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资料。
一、博洛尼亚进程
(一)博洛尼亚进程的要点
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是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和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前者之目的是使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而后者之宗旨是改革欧洲大陆仍然支离破碎的高等教育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更强大和更综合的知识经济型教育系统。1998年法、德、意、英四国教育部长聚集法国索邦大学,签署《索邦宣言》(SorbonneDeclaration),提出构建一个更兼容和竞争力的欧洲高等教育系统,同时又保持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与高等教育文化,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一年后,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博洛尼亚协商,签署《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并达成六项行动目标:(1)建立易读、可比的学位系统,通过实行“文凭补充说明”(DS),促进欧洲公民就业,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竞争力:(2)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3)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4)打破壁垒.促进自由流动的有效实现;(5)通过开发可比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方法,促进欧洲合作;(6)在课程开发、机构间合作、培训与研究等方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欧洲维度(European dimensions)。
《博洛尼亚宣言》以来,参与国教育部长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博洛尼亚进程,不断推出新举措,发表公报:(1)2001年布拉格公报,强调博洛尼亚进程三要素,即发展终身学习,促进高等学校和学生参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2)2003年柏林公报,提出建立学校、国家和欧洲三级质量保证制度,在2005级毕业生中实行免费文凭补充说明,将博士研究生学制纳入博洛尼亚进程;(3)2005年柏根公报,强化社会维度并消除互动壁垒,优化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制定符合欧洲高等教育地区的国家证书资格框架;(4)2007年伦敦公报,创立欧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要求报告消除教师和学生互动壁垒的国家行动,制定和优化有关强化社会维度的国家战略;(5)2009年鲁汶公报,要求各国制定切实的目标,扩大总体参与度,提出到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地区有至少20%的毕业生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
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构建了“博洛尼亚三循环结构”。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
2 起用了“博洛尼亚工具”。该“工具”是指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文凭补充说明(DS)和国家证书资格框架(NQF);24国的多数高校采用了ECTS工具,25国所有学生实行了DS工具,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区证书资格框架(FQ-EHEA)正式起用,NQF也有所推进,但进展缓慢。
3 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
4 提出了社会维度的概念。明确了贫困、残疾等非代表性社会群体的定义,出台了保障非代表性社会群体享有高等教育权利的措施,监测了高等教育中的非代表性社会群体。
5 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国在校大学生数增加20%以上,亚美尼亚、立陶宛等国家的学生数翻了一番;马其顿、捷克、意大利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数目增长率达100%。
二、欧洲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世纪之交,欧洲高等教育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1 学制整合统一与特色多样的矛盾
欧洲各国国情复杂,高等教育权力收放不一,学制多元化明显。如德国的五年制vordiplom(等同学士学位)+Diplom(等同硕士学位)学位制度,按博洛尼亚协议必须废除。
2 大学自治与外部影响的矛盾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一直是欧洲大学精神的核心,随着博洛尼亚进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弱化,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将对高等学校产生深远影响。
3 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据弗莱堡大学的毕业生调查,林业专业毕业生职业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林业、木材工业、科研和教育部门,还涉及咨询服务、IT行业、开发合作及其他更远的行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林业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4 丰富教育资源与生源减少的矛盾
根据WIKPEDIA网络百科全书所列《林业大学和学院》,欧洲有116个林业院系,林业院系较多的国家有芬兰(12个院系,下同)、英国(11)、德国(9)、意大利(8)、土耳其(8)和俄罗斯(8)等,然而,欧洲青年学生学习林业兴趣下降,生源萎缩。在学制、体制、专业与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二)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欧洲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但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虽然林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1%,但提供大约四千万个就业机会,约占欧洲总人口的5.5%。虽然林业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存在,但林业教育史却只有200多年。林业一直是欧洲大学有吸引力的学科专业。然而,世纪之交的高等林业教育却面临危机和挑战。
1 森林资源管理的内涵已拓展
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已向自然资源管理拓展,上世纪后半叶,自然资源管理经历了传统、过渡和人与生态系统关系三个发展阶段(表2)②。由于生态系统价值和利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作相应变化。
2 可持续新概念的冲击
《布伦特兰报告》定义的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新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和文化领域,传统林学课程强调经济、生态和技术,现代林学不得不引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课程。
3 技术平台在提升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地渗透到其他学科专业,GIS、GPS和RS“3S”技术在森林调查与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在林木品种更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层次的林学类课程不得不引入信息与生物技术课程。
三、欧洲高等林业教育改革趋势
(一)加强林业专业与课程改革
1 不断拓宽学科专业面
随着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拓展,管理不只为生态系统或为人类,而是为其复杂、多样、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关系,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业专业范畴也越来越广泛,如维也纳自然资源和应用生物学大学,设林业科学、木材与纤维技术、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学士,以及山地林业、山地危险工程、林业科学、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木材技术与管理、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硕士;哥廷根大学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学院,设置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分子生态系统科学学士,以及热带与国际林业、森林经理与利用、森林保护、木材生物与木材硕士。
2 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在理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思维。弗莱堡大学在环境治理国际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中,采用了“适当性、多元化、适应性、理论论证和实验过程”五条课程设计标准,确立了“认识――理解――管理”三重结构的课程设置策略(表3)③。在实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经验。慕尼黑工业大学重构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通过优化专业实用性、教学服务、校园设施等措施,体现专业吸引力;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和新课程开发,体现就业竞争力;通过吸引国际学生和客座教师,体现国际化;通过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配置,体现多学科交叉;通过长远发展观的树立,体现可持续原理。培养方案重构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持续资源管理理学硕士在校生规模逐步扩大,2001年以来招收了60个不同国家的300名学生④。此外,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课程改革也有积极效果,教师反映积极,基础课教授有机会教授硕士阶段高级课程,教师有机会招收有工作经历的硕士。
3 举办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既是欧洲一些大学的教育传统,也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新要求。举办暑期学校是发展终身学习,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地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慕尼黑工业大学为学生、校友和研究人员举办了三种类型的暑期学校:第一,从1980年代开始,与耶鲁大学合作,在康涅狄格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印第安暑期学校”;第二,面向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和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暑期学校”;第三,面向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硕士班毕业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可持续供应链的开发与管理暑期学校”。2005年,弗莱堡大学在森林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市场和社会”国际暑期学校,20名参与学生来自巴西、智利、中国等12个国家。
(二)重视就业竞争力培养和就业调查
1 强化就业竞争力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在目前和未来变化环境下,个人获得和保持有效工作的能力,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很多,如社会技能、自我进取心、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耐力、开放性、个人发展责任、团队技能和冲突技巧等。慕尼黑工业大学重视“林业科学与资源管理”学士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校方认为在课程模块的主题选定之前,未来校友就已经发现了潜在的事业,学习目标和必备竞争力的确定,要通过咨询专家和校友,以及通过职业研究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安排八周时间和特定的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学会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和项目规划。瓦格宁根大学在森林与自然保护区学士和硕士课程建设中,非常看重能力的培养。如学士核心技能有森林与自然研究技能,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反思终身学习技能、应用知识技能、认知森林、生态和社会技能等,又如硕士核心技能有基础与应用研究、制定政策、提出忠告、设计、执行与协调等技能。
2 重视毕业生就业调查
欧洲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调查,如瓦格宁根大学,1973年开始就业市场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大学、政府决策者、校友会、雇主等。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与1992年相比,林业与自然保护专业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提高了1%。在弗莱堡大学,1995―2003年林业专业毕业生中,91%工作,7%无工作,2%从无工作;在岗毕业生中56%为固定工作,25%临时工作,19%自主创业;65%的毕业生对工作满意,毕业后12-15个月内90%的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林学及相关专业2005年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时间是4.5个月,林业科学专业毕业生90%工作,60%从事所谓“绿色工作”,30%在公共管理部门。赫尔辛基大学的森林经济系2000-2006年毕业生从事职业为森林工业33%、森林工业咨询12%、大学职员10%、其他行业45%;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是2.4个月,90%的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马德里科技大学林业专业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约4个月,96%工作,89%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主要涉及林业相关丁作(46%)和森林产品开发工作(3.6%)。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林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各林业高校在调查方法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对于工作满意程度,引入了工作描述指数(JDI)和综合工作描述指数(JIG),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更具可比性⑤。
(三)建立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
欧洲林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吸引优秀学生,造就卓越校友,面向世界学子。高等教育要达到这些品质必须提供优质课程,延聘合格教师,建立社会根基,强化质量控制,实现预期培养效果。欧洲采用许多举措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博洛尼亚进程实施以来,欧洲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欧洲普遍接受的质量保证模式是四阶段模式:独立的质量保证组织、内部自查组件、外部专家访问和公布报告。
在国家层面,英国建立了质量保证局(QAA),负责质量保证系统,并规范了深程坪价与监测过程(图1)。在学科专业领域.欧洲农业及相关学科大学校际联盟(ICA)启动了一个质量项目,即“生命科学和农村环境国际硕士学位课程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欧洲高等教育区还制定了农业及相关学科专业质量保证过程的基本标准和支撑指标的草拟框架。该框架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表4)。每个二级指标都提供了一般考察指标和特殊考察指标。如二级指标“2.1所有执业者需求”的一般考察指标为“所有利益方的需求是否都包含”,特殊考察指标为“特指国际学生及其雇主”。
(四)促进林业教育国际合作
1 建立学士一硕士两级学位体系
博洛尼亚宣言的行动目标之一,就是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目前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这种学制的统一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适应这种变化部分林业院校废除原来学制,如德累斯顿科技大学,废除了传统林业专业五年制vordiplom+Diplom学位制度,确立了学士和硕士两阶段学制。
2 建立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危机中的世界林业教育机构,加强了区域和全球合作,建立了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如欧洲林业教育协作网(SILVA,1989)、非洲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ANAFE,1993)、东南亚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SEANAFE,1999)、中非林业与环境培训机构协作网(RIFFEAC,2001)。这些教育网络共同主题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专业调和促进学生交流,通过课程开发适应新出现的林业主题,通过网络开通远程教育。
3 开展多维度的国际合作
欧洲林业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开发了许多旨在提高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合作项目。“伊拉斯莫斯世界”(Erasmus Mundus)欧洲林业科学硕士,是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要求由三个不同欧盟国家的至少三所大学提供课程支撑。“SUTROFOR”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联盟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班戈大学、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巴黎生命一食品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蒙彼利埃)和帕多瓦大学。其培养方案要点是:第一年为完整、宽广的可持续热带林业基础课程,在三所大学任何一所大学学习;第二年为自由选择五个方向之一,可在任何一所大学学习;联合的暑期课程在一个热带国家上课,实习和学位论文在热带地区进行。“SUFONAMA”是其中的另一个项目,具有类似的课程设置。注册上述两个项目的学生,学成后可获得两所大学的双学位(表5)。
四、几点启示
(一)林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对于高等林业院系来说甚至是危机。过去十年全球林业专业在校大学生减少了30%,牛津林业研究所的停办(并入了植物科学系),是这次危机的标志。然而,博洛尼亚进程又给欧洲高校的改革、重组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适时应变,又获得新的活力。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界思考和借鉴。
(二)林业高等教育的招生与就业
针对世纪之交招生与就业面临的问题,欧洲的林业高等教育界紧扣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强化质量保证、加强国际合作、发展终身学习等措施,切实提高林业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我国林业院校中林业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也曾经不同程度地面临类似的问题,在生源竞争中森林资源类专业处于不利地位,生源质量总体下滑;另一方面,最需要林业人才的基层单位和重点林区,难以引进林业大学生,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林业人才的规格类型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还有距离。欧洲林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
(三)教育质量保证
欧洲高等教育区、国家和高校三级质量保证框架体系是欧洲林业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其主要做法和运行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校企联合 导师团队 毕业论文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92-03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科专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更是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评价与考核标准,要求人才的培B水平与国际接轨。随着“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深入开展,国内各工科高校正积极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1]。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培养效果的综合评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培养效果却受到了质疑,一些学者甚至倡导取消毕业设计培养环节。
该文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工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针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实践研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1 当前工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各工科高校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培养一般是由指导老师(导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导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根据导师的职称水平,一个副教授级别的指导老师一般可指导5~6个(甚至更多)学生。师生定期进行交流和现场指导,学校从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对指导过程进行整体把关。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教育资源较为紧张,师生比率较高,为此,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导致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影响完成论文进度和完成质量。同时,由于一个导师拟定的多个毕业论文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且往往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加上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计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思考。
(2)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学生指导的水平往往取决与导师自身的责任心和学生的配合度。此外,由于各个指导老师自身的学业水平和专业限制,拟定的课题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是学生所学知识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3)虽然一些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了过程监督,并对论文进行率的考核,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各高校片面就业率和考研率的导向作用,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把关没有严格执行淘汰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有学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毕业设计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的最为全面的一个环节,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本身也是对学生专业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组织能力和现代设计工具的运用能力等的提高过程。为此,急需建立和健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2.1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作用
导师制是最初是由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提出并实施的,国内最早由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引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3]。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需要,一些高校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国内高校师生比高,缺乏合理的导师队伍;其次,由于导师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水平限制,仅仅依托学校资源建立导师制度,学生的培养往往难以保证“卓越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和创新性要求。
该文提出在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引入导师团队制度,并结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团队”。针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工科高校和各类企业(特别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企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不断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将研究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导师制”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模式严密地组织起来,发挥各专业导师的学科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条件保障,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谐发展的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体现在:(1)学生培养方面,工科学生培养的特点是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在生产实际中有所体现,往往造成学生“学无所依、学无所用”的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虽然高校设置了很多实践环节,但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整合了学校导师理论水平和企业导师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培养。而毕业设计以实际企业产品为设计对象,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2)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方面。要达到良好的学生培养效果,导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团队互补”,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输出主体,也是能力提升的输入对象。高校和企业导师分别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扫除自身知识的“盲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3)学校和企业“效益”的方面,学校和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强调各自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提升自己的“综合效益”。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制度缓解了高校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中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的不足;企业在学生培养中锻炼了自身的技术队伍,储备了技术人才,也提供了“产、学、研”合作的契机,从而形成校企间的“双赢”局面[4]。
2.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实施过程重点围绕提高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从“引导面”,“着力面”和“支撑面”三个角度建立完善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体系。
(1)政策引导方面:立足于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共赢”,以“产-学-研”多元合作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校企共赢的协同培养模式。挖掘一批有实H工程需求的毕业设计素材,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际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2)制度保障与支撑方面:项目的实施需一定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闭环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合理设置各个环节的质量考核制度,从知识体系、导师配置与责任、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3)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校企联合的学生培养目标,并以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完成课程建设、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建立稳定的培养基地和培养方案;重点建立校企联合的多导师培养团队,根据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导师队伍;进而结合学校和企业自身特点,完善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基础软硬件条件。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模式的构建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完善的培养过程动态监督机制,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动态监督,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和企业需充分沟通,建立从主管部门到导师团队的保障主体,对学生毕业论文期间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进行动态监控,监督和考核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也需合理地进行考核与监督。
实践过程中,根据“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效果提出的量化指标梳理相应的培养主体,如表1所示。指标涵盖了工程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规划等12项具体内容,具体指标的实现过程需综合考虑高校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的培养任务分解与指导。根据表1,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一般难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评价指标,“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过程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更能体现“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例如:研究能力和现代工具的使用主要是学校培养内容,“工程与社会”需求、“职业规划”和“项目管理”等是企业的优势,而对“问题的分析”、“个人和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贯穿与企业和高校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更好地贴合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对“卓越人才”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2] 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