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学课堂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8:07

导语:在化学课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课堂论文

第1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4]刘长笑.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绿色化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91-92.

第2篇

1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活动,即自己的行为干预,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更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初三第一节化学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按以往的习惯,由教师介绍什么是化学即化学的研究对象、如何学好化学、怎样学好化学等等,学生感到陌生、枯燥而乏味,对于一部分学生就会造成以后学习的障碍。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学生五人一组首先到学校机房上网查询生活中的化学,然后小组去采访学化工的家长及上一中和上大学的自己崇拜的哥哥、姐姐,让他们讲讲学习化学中所遇到的有趣的事,介绍他们学好化学的方法,并将结果记录整理,上课时由代表发言。整个化学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很高,因为他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成果,是他们所崇拜的人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比老师去讲说服力强多了:他们把自己听到的化学故事讲得就像评书演员讲评书一样。对于如何学好化学,方法很多很多;更有许多学好化学的小窍门是老师所不知道的。这堂课为化学的学习开了好头: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编排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化学课教学的内容编排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非常重要,如果一味地按基本的教学程序去讲课、布置书面作业、出卷考试,学生就会感觉不到新鲜,觉得和别的学科没什么两样,没有学科的特色和新鲜感,甚至用以往应付其他学科的办法去应付化学学科。所以作为化学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科得天独厚的特点去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3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和提供信息。

教师课堂活动即教师干预行为包括讲课方式、提问方式及讲课的手势或说话的语调,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行为。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能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好的提问方式,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思维的天地,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4课堂上适当设计探究性问题,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

在化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适当地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比如,讲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需要学习氢气的制备装置。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实验装置,他们就会感到枯燥、平淡,缺乏主动意识。我首先复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备装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运用氧气的装置去制备氢气P否定回答之后,提出第一个探究问题“能否根据氢气特点在制氧气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呢?”很多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其他同学认真分析指出不足,经过讨论终于形成了简易制备装置。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探究问题“如果酸用完了,如何不打开胶塞添加酸呢?”学生马上回答“加一个漏斗”。然后,学生就漏斗问题展开争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加长颈漏斗。第三个探究问题是“反应有时要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如何做到?”学生马上想到要使酸和锌粒脱离。第四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如何使二者分离?”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各种想法,有的把废旧塑料小瓶都用上了。他们太聪明了!最后,我告诉他们:“我们进行的探究过程就是当年化学家启普的启普发生器的发明过程。”整个课堂一片沸腾:我们也会搞发明了,以后我也要搞发明……二、通过教师干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知识的信心,在化学课堂上实施主体性教育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目标,并帮助其完成目标,从而增加其学习的信心。

学生之间有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别,作为教师必须非常注意这种差别,在自己的课堂干预活动设计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点,如课堂提问的设计、课上练习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等等。就课堂提问来说,如果不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别,把难度大的问题交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次数多了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距离越拉越大。作业的设计也是如此。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完成了一定层次的目标,再设计更高的目标,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通过教师的干预,在化学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权利,实施主体性教育

第3篇

我们知道,化学学科是一门理性学科,但其知识的源头却来自于我们的自然世界与具体生活,深入挖掘化学课堂中的相关知识,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优化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思想教育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迫于应试的压力,觉得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觉得对于考试成绩的提升无益,于是便急功近利地将这一部分的内容给略去了。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学生拥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科学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坚毅的学习品质,不但可以促进其人文品质的健康成长,对于其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好处。如笔者在讲授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无限可分,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探究的奥秘还有很多,努力学习,探求化学世界的神奇与瑰丽将是我们人生生活内容中无限靓丽的一笔。

有了这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试想,学生们还能不好好听讲,还能不不懈地奋斗在化学学习的征程当中吗?再如,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看似相反,实则本质相连,我们如果能够窥到其内在的本质,积极挖掘其相互间的关联,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对于我们的课堂学习将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分析、归纳、总结,相互联系、比较,列表格、做笔记,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对于提升整个班级的化学成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挫折教育

当前,青年一代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裕,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与打击,脆弱的心理品质往往是桎梏他们事业发展的一条枷锁,故而挫折教育便成了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化学知识来说,其曲折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的品质,无论是对于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还是对于升华他们的化学素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如学硝酸盐时,插入介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诺贝尔在研制硝化甘油这一炸药时,弟弟和助手被炸死,自己也被炸伤,但他没有畏缩,没有放弃,冒着一次次危险,最终取得了成功,发明了“黄色炸药”,成为拥有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大发明家。他倾心发明创造,献身于科技发展,忙于繁重的企业管理和事业上的拼搏。办事认真,精细入微,是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他把自己的钱全部奉献给科学事业,创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是世人交口称誉的名字,诺贝尔奖已成为更珍贵的名誉。

三、行为规范教育

当前的高中生,由于他们独特的成长经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与技能,兼以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也往往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现来。对此,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恰当的时机与环境下,教给学生一定的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懂得怎样为人处世,以良好的行为规范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譬如,在现行的课堂模式当中,小组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形成与他人交流,相互理解、倾听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构建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必需,更是学生们今后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必需。

第4篇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由于他的内容只是某一个领域或某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总结,专业性较强。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植物纤维化学》第三版,由杨淑惠主编,包括其他的几位编者都是制浆造纸领域的权威人士,并有多年的植物纤维化学及制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所以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但是,依然有一些重要的结论由于缺少参考文献而无从验证其正确性,另外还有不少印刷方面的错误,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所以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方面查阅资料,保证课堂讲授的内容百分之百正确。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不像专业课那样可以补充大量的最新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但我们也要尽力更新课件的内容,毕竟,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试验仪器越来越精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而且,像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其实可以补充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在讲第一章的时候,可以根据我国的原料结构情况及现阶段的原料方针,跟学生较详细地讲一下竹子、芦苇等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在讲木素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补充一些木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等等。总之,教学的过程绝对不能仅限于教材,要随时向学生补充一些新的内容,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要实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思路与内容方法的革新,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特别是了解所教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同时要掌握本门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对教学方法也要有一定的钻研。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方法,也就是同一门课有几位教师共同来讲授,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教学经验、研究方向等等),让每位教师主要讲授他最熟悉、最擅长的那一方面的内容,比如,植物纤维化学半纤维素那一章就是由李新平老师编写的,无论是对教材的熟悉还是对半纤维素的研究,让李老师讲授半纤维素的有关内容都是最合适的,而徐永建老师长期从事于有关木素的研究,对木素的结构、性能、增值化利用等都作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在讲授木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机理讲得非常透彻,并能把最新的研究动态自然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保证每一堂课的内容都非常精彩,而且这还能够带动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2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大学教育,但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并不是跟着潮流变革教学形式,不同的课程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换位思考、实践总结出适合各门课程的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什么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而且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体现与客观反映。

2.1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一方面是要掌握好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轻重缓急,要合理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切不可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情况,并要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本门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处理好和基础课之间的关系。植物纤维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联系最为密切,在讲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以及纤维素的分子构象时,会涉及到很多有机化学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学生的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讲得太细不利于整个课时的安排,讲得太快又不利于学生的掌握,既要避免简单的重复,又要使基础课的内容与其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2教学互动

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开设多年以来,讲授的教师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课堂互动。教师根据讲课的内容,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压力,而适当的心理压力对于提高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是非常有效的;另一方面,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对授课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另外,在每一部分的内容结束之后,适时进行小结,说明该单元各概念之间,以及该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内容。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每个教师都有其授课的特点,但是这种教学互动的方法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3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对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授课效果。但是,传统的板书教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如他更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甚至根据内容适时地调整教学手段。如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有大量的说明性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植物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而木素这一章,化学反应比较多,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而且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会让学生感觉授课速度太快,不利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两章,在讲授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时也适宜采用板书的形式,这样条理比较清楚,更有利于学生对机理的掌握。

2.4课堂教学和开放性实验穿行

无论采用怎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些空洞的知识,而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验,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我们在开设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开放性实验,比如讲完第一章内容,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制片观察纤维形态;讲到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时,学生可以试着测定纤维的聚合度等等。课堂教学与开放性实验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又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结语

第5篇

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将无法演示的实验、抽象的微观世界、一些化工生产流程和工艺制作成科学、规范、直观、形象的CAI课件,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北京师大开发的《中学化学微观世界》中“电子云”“晶体结构”“足球分子”等CAI,将化学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直观、变微观为宏观,把工厂搬进了教室,实现了“鼠标一点,万语千言”,使学生既领会了知识,又增强了能力,从而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驾驭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变验证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独立地“发现”他未曾学过的知识,进而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达到在动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目的。如在做CI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发现“干燥的红色布条在CI2中不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于是我问学生“水能否使红色布条褪色呢?”“不能。”(学生回答)“那湿润的红色布条在CI2中被漂白褪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一引导使多数学生悟到了漂白是CI2跟H2O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的作用。但有一位学生有新的想法,他问是不是H2O催化了CI2的漂白作用。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接着即兴组织全班讨论,最终使大家都明白了催化剂只能催化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不能催化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这样课堂上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但验证性实验对高中生来说,弊多利少,一定程度上它让学生成了“看热闹的观众”,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时还会挫伤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如果在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课,让学生自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那么实验中往往一个很小的收获,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喜悦,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的兴趣。但有时,他们也会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或“意外”结果感到迷惑不解,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鼓励态度,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索的创新精神。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不乏有意外的发展,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科学理论的起点,如伦琴发现了X射线,贝克勒发现了铀的放射性等。

三、变单一为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认清化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

化学同各个领域的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在各学科相互交叉的知识技术网络中,它是中心学科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化学的知识是多元化的,是联系物理、数学、生物的桥梁和纽带,它从物理、数学、生物等相邻学科中汲取力量,使得自身不断获得发展。因而化学教育不能再囿于狭隘的化学教育观内,只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学者,而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学科渗透,实施化学教育的综合化

第6篇

新课改的最大教学理念便是倡导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往往是放在学生分数的提高方面,部分省份学校的教师将学生的分数神化,将分数视为衡量班级好坏学生好坏的标准。某种角度上看,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思维能力,将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视课堂中对于学生独立思维的锻炼。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不断激烈在学校教育系统内发生的变革,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课改后部分教师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大谈改革,重视创新,这些做法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丢弃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优点,不能丢弃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应清楚在具备一定化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创新的可能,不可能有无知识的创新,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尊重知识,强调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能力突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重点,倡导必要的自学策略

以学生发展为本,便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第一位,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以保证,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才能得以实施,如果学生的地位不能保证,新课改便会成为一些口号,无法落实,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地位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必要的自学策略,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将其划分为模块,讲授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别,教师可以在教授部分模块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自身的意识倾向独立完成部分模块的学习,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化学教师应该及时针对学生学习的问题与困境对学生加以疏导和纠正,以使学生的学习按照正确的路线前行。

三、强调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化学实验效果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便是化学教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在化学授课过程中,通过一定实验的演示,让学生掌握部分元素的特性,以达到掌握和应用的目的。高中化学新课改后,化学教学发生变革,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努力研究新课改后化学实验的新变化,掌握最新化学实验的内容与顺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举措。在人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传统的化学实验被严格区分为学生实验部分和教师演示实验部分,也就是将教与学对立,新课改将二者整合,淡化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师的实验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实验方法和过程,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7篇

所谓“张力”,实际上是一种拉力,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间所能承受的拉拽的力量。其相互作用具有命名物价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认知张力则指在认知活动中(比如小学数学教学),由主体(师生)和客体(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思维结构与方式,即思维的立体网络。主体的探索使这种立体网络发挥出最大功能,从而获得比较稳定的、高级的认知效果。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几点基本共识:1.教学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必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3.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种可能性;4.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开思维通道,形成“顺应”“同化”的态势,获得比较高级的认知学习。这些基本认识不仅证明认知的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关“认知张力”的研究,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

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

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能动的。这种主动性、能动性使其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思维过程,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扩展思维空间,积极深入到学习材料的意义、结构及本质特征的探索中去,不断获取认知成果,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展开”“探索”的过程,正是认知“张力”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因素。

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过程,能很好地说明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条件。从认识1开始,孩子们经过认、数、摆个数是1的物体,抽象出“1”这个数概念,然后进行读、写、认。这时,孩子们绝不会满足于幼儿园里对“1”的具体操作,否则就会表现得冷淡和缺少耐心。“1”的认知过程中所开展的六七种活动(数一数、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用一用等),正是认知的不断“张力”(延伸、递进、扩展)。接下来认识2—10,他们仍不会满足于上面的六七种方式,他们盼望有进一步“张力”的认知,发现和获取更新奇的东西,由此而带动出更具数学性的认知张力:(1)数的大小比较;(2)数的分解、组成(含不同的形式);(3)数的连续;(4)序数、基数的出现;(5)加减法的产生;(6)运算的进行等。可谓丰富多彩。学习者和学习材料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认知客体——学习材料,则是认知张力的必要条件,它以“合规律性”的原则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材的改革与进步。人教版的义务教材在实验本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便教便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材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考虑到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有机统一,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递轻学生参与的单一滞后的模式。尤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摆一摆”多了,例题中要求学生“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较课”多了,“整理与复习课”多了,从而使学生进入到认知结构的深层次中。何为认知结构的深层次呢?“经验—知识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1)经验知识要素;(2)逻辑数理要素。前者不难理解,后者指主体认知客体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并非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是以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小学数学“比较课”、“整理也复习课”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结构课。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是为了把一组数量关系纳入一个有序的高级结构中去。学生一旦获得这种高级结构的认知,他们“同化”“顺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有结构”的材料也就大大张开了认知的空间。例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不管是一般的还是稍复杂的,都将纳入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张开后,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刺激情境,让学生强化意义的理解。而由分数的意义张开的诸如“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求甲数比乙数多(少)几分之几”、“甲数与乙数的比”等等,都成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推动主体建立有序的整体的认知结构。

主客互动是一种积极活动,既有学习者一系列的外显的认知活动,又有学生以“观念形态”进行着的内在思维活动。作为客体的积极性,在于它的科学有序的整体构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主体具有吸纳作用。同时它能带动主体以积极的情感、意志,主动地探索,科学地认知。认知的张力是主客互动形成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纠正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过分强调主体而忽视客体的偏态,具有一定作用。

二、师生互动是认知张力的动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主体或教师主导的作用不可替代。维果茨基说过,“最近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就可能不断地从“最近发展水平”向“现有发展水平”转化,推动儿童向深层次发展。

我们来看“十几减8”的教学。在师生互动作用下,学生掌握算理,顺利完成11-8、13-8、15-8、12-8、16-8后,例4发展为“想一想:14-8=()”。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教师一般这样引导:想8加()得14,因为8加6后得14,所以14减8得6。但高明的教师并不到此为止,他想带动学生调动自10以内数的认识以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张力;而聪明的学生也并不满足于用那个算理去想。师生的默契使这种互动关系协调运动。教师一个“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就活跃起来了,各种不同的想法随之呈现出来:(1)想14拿去8,还剩6(低级思维,但也属一种不同的想法,因为认知的张力并不限定学生的认知“搜索”);(2)想10-8=2,2+4=6;(3)想把8分成4和4,14-4=10,10-4=6;(4)想14-7=7,7-1=6;(5)想14分成8和6,8-8=0,还有6……从这里可以看出,师生互动能保持认知的积极状态,有助于张开认知的空间,而且它驱动学生打开认知的各种通道,获得丰富的认知成果。

奥苏贝尔解决问题的“四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第四阶段,解答后的检验)中,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的说法很形象、准确。填补“空隙”正是因为认知张开后有了空间空隙。学生看清了“已知条件”(他当时的状况)和目标之间的空隙和差距,就必须占领这个空间,填补这个“空隙”,实现师生互动。

三、探索与表达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

有了探索活动,才有认知的存在:探索的进行,使认知张力的方式变得直观。探索本身,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展开。它既张开这种时空范围又占领这种时空范围,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进入探索阶段,主体的认知(当然也离不开情感、意志的积极参与)逐步深入、拓展,不断进步。这样,认知张力成为容纳探索活动的载体,探索则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勤于作用“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语言,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随着探索活动的展开,使得认知得以张力。反过来,认知的张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探索所致。没有学生的探索,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表达(这里重在口头表达)也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之一,亦称表现形式。为什么把表达作为认知张力的表现形式来说呢?道理很简单。主客互动,师生互动,已使学生产生大量的思维语言。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维语言,说出所想所思所得,才能真正展现认知张力的全貌,使“认知张力”成为可视可听的东西,而不至于产生“认知张力”是一种玄谈的误解。而学生的口头表达,也是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个完整过程的终极环节。口头表达,能使教师掌握学生在张开的认知中的全部活动情况。这些活动情况便于我们分析认知的质量和水平。义务教材五年制第九册(实验本)第8页例3有一组分数乘除法的对比题: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在一次研究课中,我们让学生独立探索讨论,获取认知信息(还不具有认知成果),然后,引导学生口述:(1)单位“1”的量;(2)两种量与分数的对应关系;(3)线段图的画法;(4)数量关系;(5)列式的根据等,这还只是第一层次水平的口头表达。第二层次水平的表达则在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上。这也是表现认知水平的关键之处。有了这种表达,才使学生的认知加深加强,才使学生积累新的认知经验,以便解答有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

第8篇

论文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讲解一接受”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研究性学习等新的课程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承担着新课程改革的重任。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有经验的教师也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因为提问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过程转换的“关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重要“激活”因素。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都曾成功地使用调M来引导学生学习,并被发展成为今天启发创造原则的典范。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R.Stevensa)第一次对教师提问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普通学日的50%的时间。至此,美国的教育研究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诸多实验,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国内较少有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探讨,而在现行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提问,有些课甚至是“满堂问”。但是提问并非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提问的质量和水平是其教学理念和素质的体现,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本文力图对教师设问的一些技术模式等问题作些探讨。

一、关于设问的功能

德加默(C.Deganno)主张,“提问得好即教得好”(toques-tionwelisteachwel)。因为交流与对话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教学交流与对话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何谓提问,即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引起学生回答反应的主要是“语言刺激”,当然“语言”不是唯一的刺激,还有其他的发问信号,如手势、面部表情等,其主要的目的则是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同时,提问还有其他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引起学习动机。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智力调控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等等。

(二)帮助学生学习。提问不能当做教师对学生的考问,而应该能帮助学生学习。如通过提问可以给学生提示重点内容,哪些知识是重要的,怎样掌握知识等;还可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记忆品质的增长,同时通过提问还可以诊断学生学习的障碍以及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三)提问能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锻炼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及品质。提问应能唤起每个学生的潜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愿意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创造良好的机会。

(四)提问有组织管理功能。通过提问可以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使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往往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五)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可以把学生带人探索未知的境地,能够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捕捉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

(六)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提问意味着教学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解脱出来,使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促使了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学中设问的意义在于追求学生的创造品质的养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提问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关于提问的功能很多,但最为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它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设问的水平模式及设问的技术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关于教师设问模式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部分课堂调查和分析可见,教师在设问时,往往重知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忽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教师的设问往往要求学生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单向思考,较少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更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一种较为科学的设问模式,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高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对教育目标作过较系统的分类,特别是他在认知领域的分类对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按照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顺序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与其相适应,也可以将教师的课堂设问分为6种水平,使每个水平的设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适应。

(一)知识水平的设问即对事实性问题的设问,这类知识的设问是指要求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概念、方法、过程以及原理等,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先前学过的知识。这种设问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具体,二是答案是惟一的。对于这类问题的设问教师最常用的关键词是“什么是,··…”、“谁·,·…”、“是什么”、“有什么”、“什么时候”、“哪里”、“写出”、“说出”等。知识水平的设问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老师好问好评,学生好答,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地使用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学中过多地使用这一水平的设问不但不会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如前不久上海静安区有一项有关调查,在一个初中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共提了98个问题,其中关于个别生词的解释就问了20多个问题:某个词在哪儿,念什么,第二个词在哪儿,念什么,你们还有没有不识的字,能看懂吗,此类问题占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一以上时间。

(二)理解水平的设问即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所学的知识,从而把握知识的意义、本质和规律。能比较和对照知识的异同,将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有“比较”、“说明”、“用自己的话叙述……”、“解释”等等。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水平的设问也较多。如:用自己的话叙述质量守恒定律或勾股定律;试比较many和much两词的不同用法等都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类问题的答案是考查学生能否真正掌握概念或定理的内涵。这一水平的设问考查的仍然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

(三)应用水平的设问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即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实、丰富和检验,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概念教学、方法、原理教学等常用这一水平的设问。它常常要求学生正确分辨事实或物质结构的不同类型等。如物理或化学中的一些简单的计算等就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有:“运用……”、“应用……”、“举例……”、“分类”、“选择”等。如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计算一堆粮食的重量就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一级认知提问较前两种水平的设问而言,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属于低级水平的设问,其答案仍然是固定的或者说是“惟一的”。

(四)分析水平的设问即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现成答案,属于较高级水平的设问。学生仅靠课本或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完成回答的。这就要求学生能自己组织自己的思想,找出依据进行解释。这一级水平的设问要求学生进行的是较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分析知识的结构,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作出回答较为困难,必要时教师可以提示和鼓励学生作出回答。这一级水平常用的关键词有:“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如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因后果有较清楚地了解。现实课堂教学中,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师较少涉及到。

(五)综合水平的设问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法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结构或是一种新的整体。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水平的设问能够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合讨论课教学或书面作业。一般而言综合水平设问的答案不止一个,可能有若干个,这也是它与应用水平的区别所在,应用水平的设问答案通常只有一个,往往弄清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推导出答案,而综合水平设问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而且答案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出人。其常用的关键词有:“如果……”、“假如··,一”、“根据”、“预测”等。如假如不进行两万五千里,你推测会出现些什么情况,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等,都属于综合水平的设问。

(六)评价水平的设问这类水平的设问在于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对评价水平设问的回答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设问前,必须先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评价的原则等。这一级水平的设问常用的关键词有:“判断”、“评价”、“证明”、“你认为……为什么,”、“你同意……为什么”、“你对·一有什么看法”等等。如你对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有何看法,这一水平的设问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有独特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属于一种较高级的设问。

一般地,高级水平认知的设问更能激起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易于教师多用,但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却恰恰偏爱低级水平的设问。设问中过多地关注学生记忆水平的思维活动,从理论上讲,这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习惯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

三、关于设问的技术

了解了课堂设问的模式和各级水平的问题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是不是高水平的问题就一定有高质量的教学,这还有一个设问技术的问题。

关于设问的技术性问题,国外早就有人作过研究,如古德(T.L.Good)、布罗斐(J.E.Brophy)和韦伦(W.W.wilen)都对“设问的技术”作过研究,其中金滋莱特(R.Kinstratter)和韦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为教师编制了一套实际有效的ICI方案,即改进课堂教学方案。这种方案注意到了各种教学技巧领域,包括设问的认知水平和表述,通过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人对现有课堂教学的观察,我认为掌握设问技术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师要了解设问的不同认知水平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如前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提问内容一般是较重视前两类,即回忆描述性问题的设问,后几类设问较少。据调查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在提问时最关心的是对事实的记忆,而对创造性问题,需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去创造的提问较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认知水平较低的问题好提好答,答案是教材里现成的知识;同时对于创造性问题的准备、设计等要花大量的精力,且不易把握,不易考核。加上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设问的模式,往往提问一些认知水平较低的知识。

(二)教师设问时应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述问题,避免含糊不清的问题。比如“中国与美国的区别何在,”“森林里有什么”等,使学生无从回答而受到不必要的挫折。

(三)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了解,善于把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智力活动达到教学目标。避免缺乏明确目的的随便设问,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

(四)教师设问时应注意设计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即问题要有层次性。各种水平的问题能够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提供较好的训练机会。

(五)设问应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这种学习中来,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机智的教学处理。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课堂讨论;优化

新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倡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学习方式。课堂讨论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的优化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研究、探索的内在驱动力。要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心理和参与意识是难以奏效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组织讨论,可以创造出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产生进一步探求未知,获取新知的主观能动性。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是缺少吸引力的,所以《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我们更多的引入讨论的方式,就文章内容连续给学生出示了系列问题:①全文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书写了几个故事?②文中有几个通假字?③文中有哪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以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等)?④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⑤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蔺相如、廉颇、赵王、秦王、缪贤)各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就问题开展讨论,由讨论中获得认识,枯燥的课文变得富有生气。这样讨论,学生融自己的情感看法于主动发展之中,很好地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

二、用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增强学生的感悟性

要对课文有深刻的感悟必须熟读、深钻课文,在研读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挖掘出新鲜有价值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看法。要在课堂讨论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学生会更主动地反复研读教材,查询资料,这样教材的内蕴就在一次次讨论中逐渐显露,被学生内化,继而转化为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教学《小狗包弟》一课时,我们采用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线索的基础上,设置下列问题引发讨论:①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②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③“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一“笑”一“流泪”的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④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的现实?,事不辩不清,理不辨不明,激烈的讨论使学生看问题的目光更趋敏锐、犀利,在深刻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的同时,对文本的感悟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三、用讨论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反馈是教学相长的基础,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增加了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教师得以及时掌握学生认识中的偏差与疏漏,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正自己的行为及其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强化。比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结尾“双双殉情”的悲剧形式有些令人痛心,不如设置成一个“大团圆”的喜剧结果令人开心。就此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自己设计更多的结局方式并加以辨析。同学们提出的结尾有:焦刘私奔、焦母去世,焦刘得以白头偕老、兰芝嫁太守之子很幸福,焦仲卿抑郁而终等等。但通过综合全文的主旨讨论比较,同学逐渐认识到只有“双双殉情”的结局才能提升人物形象,才能使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没有由讨论而来的反馈,这一点可能就被忽略掉了。

四、用讨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新课程强调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品格。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有余,合作不足;激情有余,坚韧不足;自我有余,奉献不足,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课堂讨论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其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争论中互帮互学,修正自己,接受他人,探寻知识,发现真理,有效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学会了与不同的人相处,学会了客观对待错误和挫折,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在集体中解决问题的习惯。特别是那些交往能力弱、成绩不理想、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促进了学生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可以说课堂讨论不只是学知识,也是学做人;不但是培养语文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心理品质。

如何通过启发式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是我们一贯彻追求的目标,将讨论引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突破了静止和孤立思考问题的模式,给学生立体和多变的思维空间,是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菲.浅谈中学语文新课改与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教育界(下半月)》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