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职称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8:13

导语:在农业职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专业成长

作为解决“三农”等国家重大问题,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等目标具有基础工作地位的农村职业教育,应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上。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的师德师能是农村职业学校要抓紧抓好的一项主要工作。

一、当前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环境

2011年12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确定了建设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为贯彻党的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制的重大部署,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2013年9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要求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为使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各项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先后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组织和指导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等的规定和办法,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教师专业培养成长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目标任务,搭建培养平台,提出了培养措施。

二、对制约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成长主要问题的认识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和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近几年来,农村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培训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教师队伍总规模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农村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相比,教师队伍的成长仍然存在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内部结构不合理

经过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大力建设,目前桐乡市(县)职业教育的教师总量已经基本达到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要求。据本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2013年《教育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秋季全市(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0795人,专任教师为609名,生师比约为17.7:1,虽只略低于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的16:1的标准,但仍存在一些结构上不合理的情形。

(1)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教师比例不合理。桐乡本市(县)中职学校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足45%。按照目前学校试行的本省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要求,专业课的课时约占到总学时的约三分之二,专业教学工作量与专业教师数量的占比不匹配,专业课教师的人数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开展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的需要。

(2)各专业之间专业课教师配备不均衡。少部分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比较充裕,如商务英语专业班均专业课教师达到约1.8人,工艺美术专业专业班均专业课教师达1.5人,能较好地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工作需要。部分专业能基本满足正常开展专业教学的要求,如机电专业、服装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等,班均专业课教师约1.2人。但有一些专业教师显得十分紧缺,如汽车维修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烹饪专业等,班均专业课教师约为0.8人左右;园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目前无专任教师,尽管每年招生只有一个班,却一直长期依靠外聘教师。因为专业课教师紧缺,因而一大批专业课教师的周课时量少则15课时,多的达18课时,个别教师甚至更多。在这样的工作量下,教师无心也无力进行反思调整、外出进修、下企业实践等。

(3)专业课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技能教学的要求。桐乡市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来源中只有极少部分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吸收来的。除了这一小部分人外,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基础教育学校继承或选调而来,前者从高等技术师范或工程技术高等学校毕业分配、考试录用而来,大批教师都没有企业生产实践的经历。尽管桐乡市(县)早已启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工作,但总体来讲,他们还是相当缺乏企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能和生产实践的组织管理能力。

2.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个人成长目标不明确

第2篇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化瘀利湿 临床研究

【正文快照】: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累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失调,不孕等。中医古籍无此病名,可散见于“带下病”、“痛经”、“月经失调”、“无子”、“腹痛”、“腰痛”等病证中[1]。有关资料报道其发病率有

获取全文----请联系论文好网客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乐;;物理疗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36期

2 莫秀瑛;王燕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9期

3 金琦,曹静,王淑华;大剂量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9期

4 何秀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3期

5 杨柳;姜海;王雪莹;刘畅;;黄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年04期

6 李赟;李伟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7 褚跃成;清热药的药理作用[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周翠平;;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J];中外医疗;2009年11期 

 论文好网专业从事医学职称论文写作发表服务十多年,成为多家出版社常年合作商!

第3篇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1年。全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不懈加强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部门政(行)建设两项工作,大力实施制度创新工程、人才战略工程、公益服务工程、强基固本工程、管理创新工程五大工程,不时提升人事部门服务效能和人事干部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时加强

报名并参加考试7133多人,一是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我市公务员招录计划共406人。最后实际录用364人。全省第二次全市农村道路交巡警招考,市共拿出109个岗位,报名人数1173人,最后实际录用109人。为做好这项工作,精心安排,统筹布置,认真抓好报名、口试、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六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知识培训工作,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认真开展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化知识培训考核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个班次,考试60余场,市直参与培训考试人数共2180人。及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骨干培训班,市直机关300多名人员参加了培训。继续做好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组织我市40名科级干部赴苏州参与公务员对口培训。做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作,市直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学习考试。

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备案。加强惩办奖励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审批的惩办奖励事项国家安排5批次,三是公务员考核奖惩严格规范。依照年度考核工作要求。省里安排6批次。经过审核不予惩处的1次。

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四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实施了市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审批工作。料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70人。同时。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效果。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我市120多家用人单位,1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明显。4月份。赴东北三省招聘人才。此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1550个。招聘吸引了二十余所高校2.8万名毕业生参与应聘,收到就业意向书1.4万份,现场签约280人。市政府还与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组织新创软件、开远科技、群英互联网、大华软件等12家企业,先后赴成都和西安两地举办软件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招聘活动,达成引进意向205人,现场签约67人,其中研究生11人。

向社会公开许诺,2积极实施公益人才招聘活动。为发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公益性职能。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是公益性人才资源配置场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今年以来,通过公开征集人才招聘活动“冠名权”等方式,相继举办了创新之春”西楚之风”守业之园”圆梦之桥”等20多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求职人员近2万多人次,达成意向6500多人,为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示范区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3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开展人才人事政策宣传调研。虚心听取企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2011年度高层次创新守业人才引进工作。完成2007年度高层次守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第二批人员现场考察工作。举办现代高效农业高研班,分4个专题,对市、县、乡三级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围绕我市六大支住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2011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4项。组织县区人事局对申报的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进行洽谈,已为6个项目单位落实外国专家,3个项目已执行。

以及现在事业单位工作,4统筹各类人才资源开发。一是推进人才能力提升。继续开展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但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含不具备中级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人员进行培训,举办第五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培训班,参与人员75人。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出台《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363工程”实施方法》从2011年至2010年,本市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3千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完成第一轮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的同时,推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题的新一轮公共课培训。全市共有3800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选修课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完成了对2007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情况进行了登记、审验。组织实施了201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申报工作和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报名工作。二是落实激励措施。深化“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模式,加强重点行业的人才引进,全年新增派遣人才411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继续开展申报中级职称人员撰写论文鉴定工作,全市共申报中级职称论文鉴定739篇,共有422篇论文通过鉴定合格。认真做好各类专家待遇落实工作,公布市“135二期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名单,开展了2011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三是做好外国专家管理。加强聘专单位管理。为市师范学校、泗阳育才中学等单位审查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协助料理聘专资格申请。征集外国文教专家需求信息,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学院、宿豫中学、等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共16名人员参加了外国文教专家招聘会,达成初步聘用意向35个。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时提升

第4篇

[关键词] 信息网络;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政策引导;财政支持

农村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农村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自然过程。在我国,随着农村经济中非农经济成分的日益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动趋势的日益加剧,农村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能够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职称论文。

1 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实现道路分为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种方式,外延式城市化道路是指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扩建或新建城市及其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工商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扩大城市的人口和地域范围,减少农村的人口和地域范围,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是指主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进的理念、制度、技术、教育和生活消费风尚融入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内涵式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属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一般体现在人和物的自身效能的提高上,实现同样的资金投入可以发挥更好的效益,是一种可以持续的良性发展,无须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支撑正常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两相比较,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更具优越性,也是现实可行的。

2 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中的作用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巨大作用。

(1)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农民可以选择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机械、种子、肥料和其他辅的农业生产资料,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最好的城市帮助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也是内涵式城市化最为实质的表现和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坚实基础。

(2)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传统农民不进城而实现生活方式社会化。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向农村渗透现代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使村民在思想意识、消费习惯、休闲项目等方面城市化,从而破除一些封建迷信观念,扬弃固有的习俗,扩展他们的思维,引导农民的消费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同时,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村民的生活依赖于社会化的运行,从而活跃我国的消费市场,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细化农村经营中的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开阔农民的眼界,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民主”。

(3)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农村共享资源开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公共信息,使农村与城市处于同一信息、政策、科技、资源利用平台上,实现投入对等、信息对称、政策公平、科技适用,使农村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最经济的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提高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4)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我国约64%的人口在农村,人均耕地少,单位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都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要使农民致富,就要减少传统农民的数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农民的低素质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农村非农经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并存。所以,政府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农民非农化的最好措施。

(5)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向合理化与高级化转化。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现代信息和现代管理思想渗透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与城市工业生产要素质量水平日益接近,为新兴绿色农业产业的兴起创造条件,农业分工细化,多种专业化农业经营渐成规模,农产品深加工飞速发展,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布局,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农业产业化必然会成为现实。

总之,信息网络服务,是推动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平台。

3 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信息意识方面,农民对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政府信息、医疗信息等有较强烈的需求。调查发现,有78.6%的农民认为他们对与农业相关的信息有需求,希望能及时了解农产品信息、政府信息等动态信息。但对信息源、获得信息的手段等却不甚了解,农民满足需要的行为远未达到自觉水平,不能获得的信息最后就不了了之。二是在信息能力方面,由于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不足,加之农村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说要小得多,投入费用大,使用率低等原因,使得现在90%以上的农村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乎为零。调查发现,很多农民除了偶尔在电视中看到计算机外,甚至从来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计算机,有的即使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未用过,就更不用说互联网了,也就谈不上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取所需信息了。

针对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进行制度创新。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也是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落后的根源。要使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必须先从制度的改革开始。在宏观上,国家必须改革现存的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管理与公共品供给制度,保证农民能平等地拥有财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权利,在制度上保证农民享受同等的信息网络服务权利,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益。  (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以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土地利用、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以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为原则,形成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低成本、城乡居民就业生活消费行为便利的交通通信网络。通过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供水、供电、技术咨询、科技培育、文化教育、市场信息、环保等公用服务的共享度的提高,改变乡村封闭落后状态,进而推动城乡产业和人口融合。

(3)增加对农村网络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网络平台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计划等部门的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基建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除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网络延伸的建设外,其他农业项目中投资用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建设内容也属于网络延伸的范畴。

(4)争取多方支持,搞好信息服务。各地要争取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对农业系统网络信道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用给予优惠;各级农业部门网站栏目内容,要无偿向农村信息服务点开放。

(5)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各地要依据农业部制定的《农村信息服务点认定暂行办法》和《农村信息员资格认证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6)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信息知识的系统培训,挑选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将其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能力的专业人才。再由这一批人来影响带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让大部分的农民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7)社团式自助机制。社团式自助机制是以农民协会的会员自筹资金开展自助式的信息服务为主要特征,采取自我投资、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形式。以社团为主体的组织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按照专业化生产对科技、市场和日常生活等信息的需求将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的自发性的自助组织。它直接面对农户,减少了政府式服务所需的中间环节,服务效率提高,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在组织机制上具有一定优势。另外,社团组织开展农村信息服务以自身需求作为驱动力,以实现协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利用信息产生的收益分配相对公平,能够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8)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针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断层问题,在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时,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机构,成立县农业信息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在各村设立信息服务点,配备信息员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等工作。二是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合作形成集信息的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形成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的氛围。

总之,网络信息服务能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中国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政府应加强投入、引导和管理,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杰.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N].光明日报,2005-11-08(6).

[2]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6).

[3]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5篇

关键词:吉样图像;生命一体化;生态环境;审美尺度

在我国传统的艺术百花苑中,有一朵散发浓郁泥土芳香,民间千万年来盛开不衰,广泛流传的奇异鲜花—吉祥图像。人们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和表达,由图像来展演沟通,图像符号与语言形式之间出现了约定俗成的固定联系,图像作为一种特定的共同语言的交流传递,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智慧、文化生命密码和意象情感、审美惯例、审美想象力。

一、吉祥图像的生命一体化思维

吉祥图像是巧妙地运用含用吉利祥瑞喻意的人物、鸟兽、植物、器物、文字等,常常附会以神话传说、民谚俗语,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的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民众生活理想的图像展演。它是我国先民宇宙洪荒,生命意识开启以来,在祈愿生命的繁衍、生命的保障、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生命图像象征意象艺术。因此在这一类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命的孕育和延续是永不凋谢的主题。其间,有关两性的交合、祈子、孕子、生子、育子,子息的兴旺及其保障其健康幸福发展的辟邪、纳福、消灾、求吉,千姿百态,数不胜数。然而,这一切都不是通过人的形象,而是主要运用具有相应文化内涵的各种物象的象征来展现,这种人与物的“神秘互渗”正如布留尔所言,“一方面趋向于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这个人的存在,另一方面趋向于在自己以外,在动物身上,在树木里,山岩里等等,或者在神灵的身上来想象类似的个人存在”。〔’〕这些物象或是因谐音或是因属性的类似而被赋予了相对固定的内涵,如莲花因其多子而带有母性的特质,在剪纸与刺绣艺术中经常出现的“鱼戏莲”图像中,以鱼喻男,以莲喻女,二者相戏意味阴阳交合,生殖崇拜的内涵由此而展现。同时莲又谐音“连”,年画“连生贵子”经常由一个吹笙(谐音“生”)的娃娃和一株荷花构成,这里的莲将多子的属性与“连”之谐音结合在一起,正是意义的双重展示与强调。还有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性历来为君子称颂,而莲又谐音于“廉”,因此青花瓷器上经常出现的“一品清廉”图案,正是一株傲然挺立的荷花。

这类物象象征的展演,得益于我国初民生命一体化神话思维的流溢。恰如符号人类学、文学象征大师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所述,在初民的思维中,生命是一个不中断的连续整体,生命之间没有径渭分明的区别和不可逾越的栅栏,“而是流动不定的。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之间绝没有特别的差异。没有什么东西具有一种限定不变的静止形态: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形,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为一切事物”。“在他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概念中,所有这些区别都被一种更强烈的情感湮没了:他深深的相信,有一种基本的不可磨灭的生命一体化沟通了多种多样形形的个体生命形式。”[2]这种生命一体化的思维认知,使我们的祖先将自己的生命与万物冥合:丰硕的果实、茁长的植物以及飞禽走兽等都成了自身生命的对象和自我的比照物。而这类物象的文化象征,在长期同义反复的关照和熏陶中,得以实现图式化和比喻的结合或统一,代表意义的物象与被代表的观念融合为一体。

吉祥图像在文明社会的滥筋,是神话思维、图像思维交织营构下的情感物化寄托的象征。写作职称论文这是在继承神话思维认知基点上,经过自觉图像思维的交织,将物化情感寄托的吉样图像定势化、模式化发展的结果。它由最初的以生命存留和延续为目的自发创作,渐渐地向利用图像语汇进行自觉的艺术创作过渡。这一过程中,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环境是其孕育发展的土壤。

二、吉祥图像文化象征的生态环境

我国的吉样图像有着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它是一种独具东方神韵的真正的象征型艺术。吉祥的象征意象,却蕴涵着强烈的情慷和艺术的因子,为最早的艺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德国著名的哲学美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是艺术前的艺术”。他这里说的象征,是指象征型艺术,并认为象征型艺术是人类艺术的最早阶段和最初形式。黑格尔在论述“象征型艺术”时说:“象征虽然不像单纯的符号那样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意义,但是既然是象征,它也就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因为从一方面看,内容意义和表示它们(的)形象在某一个特点上固然彼此协调;而从另一方面看,象征的形象却还有完全与所象征的普遍意义毫不相干的一些其他性质..一[3]其主要特征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感性形势)压倒精神(绝对精神)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仅是一种象征关系,物质不是作为内容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是用某种符号、事物来象征一种朦胧的认识或意蕴。如我国吉祥图像中常见的鱼、莲花、红枣、葡萄、花生各种物象及其巧妙的组合形96式,在托物寓意表现旺盛生殖力的生命祈求,就是典型的表现。而我国的表现生命生殖为主的吉祥象征型艺术,被黑格尔在《美学》中赞誉为是最具东方特色的前艺术。

我国吉祥图像象征的意味,是在我国特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举世闻名的学术经典之作《文化模式)中分析道:“谁也不会以一种质朴原始的眼光来看世界。他看世界时,总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剪裁编排。即使在哲学探索中,人们也未能超越这些陈规旧习,就是他的真假是非概念也会受到其特有的传统习俗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晰晰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活动时,社群的习惯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已是他的戒律,每个出生于他那个群体的儿童都将与他共享这个群体的那些习俗,而出生在地球另一面的那些儿童则不会受到这些习俗的丝毫影响’,。[’]在对日本吉样图像的考察中我们看到,日本亦吸收了很多中国文化中的吉样图像作为装饰,追溯起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这些图像也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调查中却发现日本人只清楚这些图像代表的意义是“好的”、“幸运的”,却并不了解图像的真正内涵。如日本也出现了由五只蝙蝠和一个寿字构成的“五福捧寿”图。在汉语中“蝠”与“福”谐音,以蝙蝠代替幸福的涵义就成了这个吉样图像的意义所在。而进人日语系统后,其原来的语音对应不复存在了,于是蝙蝠在日本只剩下一个单纯的装饰图案,其背后的来自另一个文化系统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是缺失的。

囿于一地习俗文化而生的吉祥图像深深地受制于它固有生态环境的文化情慷。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在对著称于世的古希腊、罗马文艺及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大量精湛文艺作品作了纵横分析后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并认为,“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s]。它们都是完成艺术品的创作或者解开成型作品之谜的一把钥匙。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罗杰·弗莱在《视觉与设计》中指出,形式的意味主要取决于社会心理背景,个性的审美心理服从于一个更大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他在分析中国古代殷商青铜器的兽面纹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种狰狞恐怖的装饰纹来自于血与火的文化,是对命运恐惧的心理通过审美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这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一种文化以个体单位形式的变体。人是符号的动物,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是由人本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一定文化圈内的社会把各种文化特征强加在他的身上,使他不仅成为一个适应生存的人,也成为一个从属于特定文化的人。这种的纹饰便是对命运的恐惧心理通过审美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这是罗杰·弗莱的晚期从纯形式的批评转变为形式一文化的批评的先声,也是现代美术批评的一个重大突破。而这一突破,是在解析我国古代殷商青铜器兽面纹吉祥(辟邪)艺术中实现的。

三、吉样图像含蓄致用的审美尺度

我国吉样图像的别致,还在于它象征意象的审美判断构成了它特有的审美惯例、审美尺度。学界有一种意见以为,吉祥图像的动机都不是为了艺术。写作留学生论文我们以为,如果说吉祥图像的发生,处于我们初民生命意识召唤下的自发行为,那么,文明以降,在理想生命追求下,民众后续发生的吉祥图像传承和变异,往往具有自觉和自创的意识,一种自主的艺术和理想的诉求。现实中,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物象一旦成了建筑、服饰、器皿等各种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便成为审美的客体,具有了审美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长时间积淀,导致审美判断和审美价值的相对稳定性,进而形成一种生命意象的群体性审美范式,一种社会群体性的心理定势和固有的审美惯例。无论在吉祥图像的创作过程中还是欣赏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都被这种群体性的心理定势所左右,创作主体所要表现的与接受主体想要获得的东西是同一的,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内在的吉样的象征意味和外在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西方美学家乔治·迪基在《艺术与审美》中解释艺术的欣赏惯例时写道,艺术品之所以被公众所接受,因为它服从了一定的惯例,符合公众对艺术品的一般期待。惯例的一种框架结构,使某一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我们已经懂得了那种支配着艺术作品特征和鉴赏的惯例,并且也已经能把这种惯例看作一种默契的审美尺度。在西方,对人体审美,差异不在于的程度,而在于生命礼赞精神的灌注。的人体,当它被美丽的思想所灌注的时候,它就显得纯洁无邪和无比漂亮。但是,按照我们传统的审美惯例和伦理观念,则较多运用合蓄、象征的手法,追求意趣、意象美,忌讳简单、直露的生理再现。在中国传统吉祥图像一再反复出现的体现生殖祟拜的象征意象,展现了人类生命的延绵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等,基本上是象征物的比拟,这种文化生命审美惯例的象征意象的图像展示,呈现了另类出奇制胜的审美效应。

这种含蓄和谐而又致用的审美观在徽州宏村表现得尤为清晰。宏村牛形村落的设计使水如同血液般从村落中心的“牛胃”水塘流出,从各家各户门前流过,解决了村落的防火和各家各户用水的问题;民居“四水归堂”的设计将雨水聚于堂内天井,象征着四方钱财不外流,“商字门楼”将门设计成商字形状,使来往之人都要从“商”脚下过,将徽商在重农抑商的社会里对社会地位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屋内各处的雕刻装饰更是既有精湛绝伦的手艺又有巧妙绝伦的内涵:冰梅纹勉励子孙须知梅花香自苦寒来,葡萄缠枝纹象征子孙繁盛,树叶镂雕象征落叶归根,柿蒂纹谐音“事事如意”……村子从整体布局到民居建筑的设计风格、到各家各户屋内装饰,在各个层面都充分展示着吉祥的理想诉求。从整体观照吉祥,从细节阐释吉样,人与自然在此交融。含蓄蕴藉文化意境,天人合一的文化个性于此达到极至。

四、吉祥图像的现代留存空间

当今机器大生产工业时代以来,一方面粗糙的大批量复制的艺术品作为商品毫无艺术价值地生息繁衍,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孤独地吃语,为显示与众不同而日复一日创作着无法为人理解的艺术品,与其说在与前者抗衡,毋宁说走人了另一个极端。其实,人们在现代后现代的视野中更期待着一种纷扰喧嚣环境中的真性情的回归,渴望在全球化吞没、同化一切的背景中看到文化和艺术的相异性,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与艺术察赋的族群创作出的涵盖不同意义的艺术作品。而这正是吉样图像带给我们的感受—质朴率真,性格明朗,蕴藉绵长。

吉样图像是特定文化观念与特定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构筑在中华文化基础上的吉样观念带有浓厚的族群色彩,独特的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这种观念在代代的传承中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民众的心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但这些艺术形式最初多是依赖于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的,附着于传统的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农业生产技艺之上的。到今天,一些艺术形式不得不随着农业社会的远去以及随之淡薄的传统观念而渐渐无法挽留,很多吉样图像的载体已经濒危甚至灭绝。

但是另一方面,吉祥观念却未有丝毫的懈怠,不停地寻找着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这带来的是当今吉祥图像的重新流行。人们看中了其血管里流淌的原始艺术的浓厚色彩,在不断重组的新生中散发出的独特个性。这种原始的神秘的感觉反而使之吉祥图像从古旧一跃而成为时尚,它的情绪外露,欢快张扬,却又表达含蓄;观念功利,福禄寿喜,却又切中人心。

多少城市专辟了仿古建筑街区,力图将城市文化的特色和厚重感表达出来;多少酒店茶楼内部装修重归中式风格,窗权字画中尽显高雅独特,案几杯碟边沿纹饰里透露吉祥韵味;北京奥运会徽太极人兼中国结的图形,将中国的阴阳之道,重传神而非写实的艺术要领,中国的吉祥观色彩观表达出来;福娃挑选了有着吉祥象征涵义的鱼、羊、鸟等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具有吉祥意味的新石器时代鱼纹图案、宋瓷莲花瓣造型、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样作为福娃的头饰,从外表到骨子里都浸透了中国精神。这正显示出无论是面对自己国民还是面对世界,无论是对于同类文化还是异质文化,本民族传统的吉祥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都是最容易取得认同的。

那么请固守我们的文化品格与艺术精神,诗意地栖居,在创造中继承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法〕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区城空间结构演化驱动机制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外围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外围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外围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