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15
导语:在高边坡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治理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强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路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影响边坡失稳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边坡的治理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和研究,从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因素出发,研究边坡防护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措施,希望对相关的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因素分析
1、公路建设的土石方工程阶段是破坏原地貌植被、弃土、弃石的集中时期,工程用土范围内原地表植被所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迅速降低或丧失,并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提供了大量易冲蚀的松散堆积物。路基边坡开挖、填筑使原有地表植被被破坏.形成大面积坡面.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导致边坡失稳的机率增大。
2、设计中对滑坡路段岩士性质认识不足,设计边坡率过陡。施工中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堑坡仍按原设计坡率开挖,边坡过高过陡,难以保证自身稳定。边坡开挖后,未及时进行防护,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中,致使风化、冲刷严重。
三、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原则分析
1.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过程中 ,要坚持从工程地段的地质地貌条件出发,加强对滑坡做出科学合理的定性评价,在此过中,再辅之以定量评价。
2.要坚持技术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统一性。在进行边坡防护过程中,要从本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族从科学的分析,并对各种地质地貌做出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此,可以让工程治理更为稳定,且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工程的成本。
3.在进行边坡防护过程中,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实施安全作业管理。要在综合考虑地震条件,地下水位等多方面的条件下,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严格计算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
四、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1、锚固洞
在加固高边坡时,锚固洞加固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而且有效的方法,在施工时应该按照由内而外、自上而下、逐层加固的方式进行。处于同一结构面的锚固洞应该采取跳洞开挖的施工方式,从而降低由于抗滑力的减少而影响高边坡的稳定性。此外,锚固洞自身具备一定的倾斜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与洞壁之间结合不实的现象。
2、混凝土挡墙
在高边坡加固中,混凝土挡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滑坡体的受力失衡问题,进而使得滑坡体变形得到很好的控制。通
常这种施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迅速起到相应的稳定高边坡结构的优点。在进行混凝土挡墙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滑面的形状以及位置,从而选择适合的挡墙基础砌筑深度,此外,挡墙后面应该设计必要的泄水孔,从而有效的减少静水压力以及水的浸泡腐蚀。
3、植物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以成活的植物作为路基防护的材料,通过植物的叶、茎和根系与被保护土体的共同作用,在拟保护的路基部位,形成有生命的保护层;是一种积极、有生命的防护措施。采用铺草皮、种草形式,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保护路基边坡免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植物防护应根据当地土质、含水量等因素,选用易于成活、便于养护、经济的植物类种。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减缓作用。植被根系能与土层密切结合,盘根错节,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地稳定土层,阻挡冲刷和坍塌。
4、地下排水
(一)渗沟: 渗沟对排水路基边坡下渗水、裂隙水具有显著效果,也可降低路基两侧的地下水位。
(二)支撑式渗沟: 支撑式渗沟主要设计在路基边坡体裂隙水发育明显,且出现多个渗出点,往以带状、面状发育的坡面,由于其水富丰、分布分散,通过设置“Y”型支撑式渗沟,可有效收集边坡一定范围的渗水,并及时排出,对保证边坡稳定、保持边坡体强度具有一定作用,从而保证边坡稳定。
(三)倾斜式排水管: 在多雨地区,往往边坡水在一定的深度内大范围分布,若不及时排水,长期储存在路基边坡体内,影响边坡体的岩、土强度,不利于边坡稳定,该情况下,可通过设置深层的带孔排水管,必要式可采用上下交错布设,可有克服支撑渗沟深度不足的缺点,将深层水排水。
(四)大孔径排水管( 沟) : 该种情况多用于泉眼式渗水,在多雨地区,部分泉眼雨季水量较大,采用倾斜式排水孔很难及时排除水流,往往造成边坡明显的冲刷。这种情况下采用加大孔径的混凝土排水管( 沟) 具有较为明显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定性分析,加强边坡的预防治理工作,已经是整个公路建设施工,养护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交通网络建设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公路路基的边坡,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预防边坡的出现,提高边坡的防护水平,保证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笑红,解来承.浅谈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治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 刘克伟.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3] 雷蕾,谢新生.竹寿水库泄洪隧洞进口高边坡加固方案研究[J]. 陕西水利. 2011(06)
[4]张东晗 利用锚喷防护技术治理平铁公路路基边坡病害 [期刊论文] 《交通世界》 -2011年6期
关键词:边坡防护,路线设计,支当防护,新技术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的边坡问题也不断出现,由于在路线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高路堤和深路堑,因此,填挖方的高边坡技术处理问题就显得很突出,有时候边坡问题制约了我们公路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也影响到今后公路的养护和环境保护。边坡病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遗害子孙。为此,有必要就一些有关边坡处理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2.边坡病害的分类
边坡病害可分为以下三类:1、滑坡。滑坡是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地表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的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滑坡按其引起滑动的力学特性来区分,可分为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是下部先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可延续相当长时间,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推移式滑坡是上部岩土挤压下部岩土体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分布的斜坡地段。在公路建设中,因设计施工不当,改变了原来斜坡的平衡状态,则将引发工程新滑坡或工程复活古滑坡。免费论文。这种教训是有的,值得我们注意。2、崩塌。岩石崩塌通常被认为是岩体在陡坡面上脱落而下的一种边坡形式。它经常发生于陡坡顶部裂隙发育的地方。由于风化减弱了节理面间的黏结力,或者由于雨水渗入裂隙中,造成了裂隙水的水压力作用于向坡外的岩石上;或者岩石受到冻胀、风化和气温变化的影响,从而减弱岩体的抗拉强度和岩块松动,造成了岩石崩落的条件。裂隙水的水压力和冻胀作用是崩塌的常见原因。崩塌的岩块通常沿着层面、节理或局部断层带或断层面发生倾倒或者其下基础失去支撑而崩落。它具有突发性,危害较大,它与滑坡的区别是,崩塌发生急促,破坏体散开,并有倾倒、翻滚现象。而滑坡体一般总是沿着固定滑动面整体地、缓慢地向下滑动。3、剥落。所谓剥落是指边坡表层受风化,在冲刷和重力作用下,不断沿斜坡滚落。剥落发生在容易风化的岩土坡面,例如红层岩坡或膨胀土边坡。这些边坡开挖后如果不及时防护,坡面将发生风化,岩土体风化成散粒状后,将顺坡滑落下来。在这种坡面上植被,如果方法不当,风化的坡面会造成植被的破坏。
3.边坡的防护措施
下面从路线设计、工程地质、支挡防护三个方面对边坡处理技术进行探讨。1、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边坡处理问题。总的来说,目前公路沿线景观上的路堤、路堑较为普遍,滑坡、崩塌也时常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公路平纵面设计是否恰当关系较大。这里有几个问题需特别注意:一是山区公路建议用足最低技术标准,宜弯则弯,宜坡则坡,不可片面追求路线平直,减少大填大挖。二是要充分利用地形,应尽量减少破损山体。三是要充分且恰当地利用人工构造物的作用。2、关于防护结构问题。传统的防护方式从生物防护角度出发多采用辅贴草皮的方式进行,而工程上仅从坡面安全、稳定的角度出发对各类边坡进行工程防护和处置,一般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骨架护坡、抗滑桩、锚固、喷浆等,辅贴草皮也能满足即时绿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抗滑桩和抗滑挡墙在使用几年之后,产生推移甚至被推倒的事例是常见的。究其原因,除一般的设计或施工问题之外,在理论上来说,是库伦或朗金土压力理论的缺陷。因为岩土体有蠕动的物理现象,尤其是有临空面的岩土体,有流变力学特性。岩土体的蠕动使传统支挡结构所受到的侧向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最后在一场大雨过后被推倒。因此,对路基边坡应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如植草或植树,采用砌石或混凝土块对边坡进行防护。3、当前新技术的应用
3.1三维植被网植草
三维植被网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方,经挤出、拉伸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无腐蚀性,化学性稳定,对大气、土壤、微生物呈惰性。三维植被网的底层为一个高模量基础层,采用双向拉伸技术,其强度高,足以防止植被网变形,并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三维植被网的表层为一个起泡层,膨松的网包以便填入土壤、种上草籽帮助固土,这种三维结构能更好地与土壤相结合。在边坡防护中使用三维植被能有效地保护坡面不受风、雨、洪水的侵蚀。三维植被网的初始功能是有利于植被生长。随着植被的形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草根系统增强其抵抗自然水土流失能力。其特点是:由于网包的作用,能降低雨滴的冲击能量,并通过网包阻挡坡面雨水的流速,从而有效地抵御雨水的冲刷;网包中的充填物(土颗粒、营养土及草籽等)能被很好的固定,这样在雨水的冲蚀作用下就会减少流失;在边坡表层土中起着加筋加固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表面土层的滑移;三维植被网能有助于植被的均匀生长,植被的根系很容易在坡面土层中生长固定;三维植被网能做成草毯进行异地移植,能解决需快速防护工程的植被要求。
3.2客土喷播
客土喷播是以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团粒化结构,加筋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喷播基材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喷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纤维(或纸浆)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单用纯木纤维具有更优良的附着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层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风化岩的坡面上进行喷播,一般喷播厚度在10~20cm;保水剂及粘合剂用量,保水剂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石场特点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粘合剂可根据石壁的坡度而定,与坡度大小成正比;挂网,先把锚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挂网;草种选择,所喷播的草种应是根系发达、生长成坪快、抗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品种,如果当地的冬季寒冷的话,还应考虑品种的抗冻性;混播,利用草种的互补性,如深根性和浅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与本地、发育早与发育晚等特性进行混合喷播。
3.3混喷植草
混喷植草技术,其核心是在岩质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它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植物种子、水泥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免费论文。由于水泥的粘结作用,上述混合物可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使种植基质免遭冲蚀,而空隙内填有植物种子、土壤、肥料、保水材料等,空隙既是种植基质的填充空间,也是植物根系的生长空间。喷混绿化技术不仅适用于所有开挖后的岩体坡面(如砾岩、砂岩、基岩、片岩、花岗岩、大理岩)的保护绿化,而且对于岩堆、软岩、碎裂岩、散体岩、极酸性土以及挡土墙、护面墙混凝土结构边坡等常规不宜绿化的恶劣环境都能绿化,是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工程的一大突破。
3.4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锚索以前主要用于铁路边坡的加固治理,而公路边坡很少应用,由钻孔穿过软弱岩层或滑动面,把一端(锚杆)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称内锚头),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称外锚头)进行张拉,从而对岩层施加压力对不稳定岩体进行锚固,这种方法称预应力锚索。免费论文。
4.结语
我国高等级公路出现较晚,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边坡的综合处治在应用传统方法的同时,更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环保、绿化、景观和人文因素,使高等级公路建设又快又好发展,为我国高等级公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路基:病害;治理
1. 路基的病害
1.1路肩的病害。
(1)横坡不适度,边坡不顺直。(2)路肩表面不平整、不清洁、有杂物。(3)路肩有车辙、有隆起、有沉陷及缺口。
1.2边坡的病害。
(1)边坡不稳定。(2)边坡不平顺,有冲沟。(3)边坡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1.3排水设施的病害。
(1)路肩有高草或边沟淤塞。(2)纵坡不适,水流不畅,截水沟、暗沟失效。(3)进出口有堵塞。
1.4防护构造物的病害。
(1)构造物缺损。(2)挡墙、护坡等设施砌体伸缩填料不良。(2)挡墙、护坡等设施砌体伸缩填料不良。
1.5路基常见的病害。
(1)路基沉陷。(2)边坡过陡。(3)路肩积水。(4)路基翻浆。(5)路堤失稳。(6)路基崩塌(7)路基弹簧等病害。
2. 路基病害的治理
2.1从设计到施工质量严格把关。
(1)从目前的设计规范来看,在车辆荷载等级换算方面可能有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应考虑特大车辆荷载对路基路面所产生的影响,其换算关系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路面结构层承载能力应适应当前和在设计年限内交通发展的需要,不能片面追求路面的里程量,而降低路面标准,因此,在这方面应计算一下是一次到位好,还是为了节省点钱多修几公里路好,从综合效益来看,由于节省资金造成的路面破坏远比多修几公里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得多。此外,在设计方面也应作一些大胆的探讨,如减薄沥青面层,增厚基层或底基层。
(2)优秀的设计,合理的工期是修筑高质量的基础,而科学施工则是高质量的保证。材料的选配,沥青的选用,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在北方施工由于近些年的气候偏暖,因此,沥青标号宜选择在规定范围内低标号沥青,此外,透层油,粘层油沥青应采用与沥青砼用同一种沥青,特别是油石比的选择应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对其影响。从施工机具来讲,拌合能力,摊铺机碾压机具必须配套,摊铺机应选择两台前后错开同时施工,而少采用全断面摊铺机,注意路面纵向接缝的成型及碾压工艺。沥青砼施工期间,交通管制必须有专人负责禁止非施工车辆上路,防止上路机械漏油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3)当前许多公路投标项目划分太细,路基挢涵、路面、交通工程都产生波浪,严重影响平整度分别招标,在同一路段上施工单位较多,加上工期较紧,平行作业,相互影响,如在沥青砼摊铺底面层中面层时,路基施工单位要刷边坡,挖边沟,其他路段的车辆也通行,导致路面污染严重,从而使路面上层铺设,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受到影响,特别是当沥青面层较薄时,在车辆高速行驶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产生脱落,推拥、扭曲裂缝,我们经常见的桥面铺装被拉开、拉裂就是这方面原因所致。此外,路面铺设完后其他作业工序的机械,包括交通工程,中央分隔带,路基填土,有些机械在上面停留漏柴油使路面污染,严重的地方,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剥落。
2.2防护与加固治理措施得当。
(1)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经久耐用、节省造价和造型美观”的原则。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与防护、综合防护等几种类型。
(2)植物防护就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着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一般来说,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当然其土壤必须适宜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边坡比较平缓,坡高不大。
(3)工程防护主要是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路基边坡,以及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等,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即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的类型有护面墙防护、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锚杆防护、挡土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
(4)对于边坡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如出现塌方、滑坡以及可能出现失稳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强度方面)和安全性(变形方面)。根据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与防护工程特色,主要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措施,如抗滑桩、锚杆(索)、挡土墙、削坡和
灌浆等,使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
2.3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综合考虑排水,冻胀等因素的影响。
(1)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于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不少于60cm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30c一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肓沟。进行路基纵、横向排水设计,避免造成路基两侧长期积水浸泡路基,使路基承载力下降面发生沉降变形。在村屯路段必须设置排水边沟,平坡路段边沟须没有纵坡,确保排水通畅。
(2)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体排水措施,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而积来设计截水沟,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设置挡墙防止塌方,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肓沟,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规范确定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可考虑在边坡中部加置边坡平俞。在路基一定深度处设置隔离层,在路面底基层或路基上层处设置隔温层,采用水稳性好,冻稳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换填路基上部。
关键词:锚杆;边坡稳定性分析;简化bishop法;锚固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边坡的稳定性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往往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成本与运营的安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边坡稳定性问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种类型的边坡稳定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均质边坡稳定的数值分析常用的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虽然数值分析方法考虑岩土体的变形,从理论上说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可信,但是数值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软件使用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因此规范中对该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刚体极限平衡方法[1]不考虑土体的变形,基于Mohr-Coulomb抗剪强度理论为基础,将滑坡体划分成若干垂直条块,建立作用在垂直条块上的力(力矩)的平衡方程式,求解边坡的安全系数。刚体极限平衡方法计算结果稳定,且经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检验,因此被规范[2]推荐作为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
锚杆[3-4]是边坡工程加固的常用方式,本文将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简化bishop法,研究不同的边坡坡比下,锚杆锚固角变化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为锚杆加固边坡设计中锚杆锚固角选定提供理论参考。
2锚杆加固边坡的力学分析及分析模型
2.1锚杆加固边坡的力学分析
锚杆加固边坡滑体如图1所示,将滑体划分为n个垂直滑条。将锚杆上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引入边坡体中,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锚固边坡土条受力分析模型。
图1 边坡滑体及土条图2 锚固边坡土条受力分析图
由Mohr-Coulomb准则及Terzaghi有效应力、条块垂直方向力的平衡以及滑体绕圆弧中心O点的力矩平衡,最终滑体的稳定系数表达式,如式(1):
(1)
式中:为边坡的稳定系数,为土条重力,为作用在第i个土条上的地面载荷,是锚杆提供的锚固力,是锚杆的锚固角,、为土条间的竖向作用力,为作用在分块滑面底部的空隙水压力(应力),为第i个土条的宽度,为滑面土的内摩擦角,为滑动面上的粘结力,为第i个土条滑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
2.2计算模型
取工程边坡分析对象,经过简化以后,建立如图2所示的边坡模型,算例边坡高20m。地质勘探表明,边坡的土层为可塑状土,土体容重为18 kN.m-3,黏聚力为21 kPa,内摩擦角为14°。土体具体参数见表1。锚杆采用热扎螺纹钢筋,采用先灌浆后插入锚杆安装锚杆,注浆采用压力式注浆机注入。锚杆纵向间距1m,垂向间距为2m。为了比较不同坡比下锚杆的最优锚固角,研究分别设计边坡坡比为0.5、0.75、1.0与1.25四种情况。
图2计算模型(单位:m)
模型坐标原点取在模型边界左下角,坐标以水平向左为正,坐标以垂直向上为正。无地下水作用,不考虑作用在土条上的孔隙水压力。模型上无外荷载,计算仅考虑自重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设定锚杆加固边坡从右至左失稳。
3锚固角参数变化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锚固角是锚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锚杆规范中,锚固角一般不大于45°。研究在保持锚杆力学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锚固角的大小,考察锚杆加固边坡稳定系数变化。具体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对于坡比为0.5时,当锚固角从0°到45°变化,锚杆加固边坡的稳定系数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但是对坡比为0.75、1与1.25,当锚固角从0°到45°变化,锚杆加固边坡的稳定系数先增加,然后减小,这表明锚杆加固边坡,锚固角存在最优角。对于边坡,当锚杆力学等参数不变的时候,当锚固角为最优角时候,边坡的稳定系数最大,边坡的稳定系数最大。从图3可以看出,当坡比为0.5,锚杆最优锚固角大于45°,当坡比为0.75,锚杆最优锚固角约为40°,当坡比为1.0,锚杆最优锚固角约为35°,当于坡比为1.25,锚杆最优锚固角约为30°。随着边坡的坡比的增加,最优锚杆锚固角的角度减少。
图3锚固角与稳定系数的关系
图4给出四种不同坡比,锚杆锚固角为30°时边坡的滑移面。从图4可以看出,边坡的滑移面均为圆弧面,滑坡滑出点均在坡脚附近,符合边坡失稳时候的特征。从图4也可以看出,当锚杆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边坡的稳定系数随着边坡坡比的增加而减少。
(a)坡比0.5 (b)坡比0.75
(c)坡比1.00(d)坡比1.25
图4 边坡稳定系数与滑移面
4结束语
论文通过建立不同坡比的锚杆加固的边坡模型,采用基于极限平衡法分析法的bishop法,分析了锚杆锚固角变化下,边坡的稳定系数变化趋势,得到结论如下:
4.1随着锚杆锚固角的增大,边坡稳定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于锚杆加固边坡,锚杆存在最优锚固角。随着边坡的坡比的增加,最优锚杆锚固角的角度减少。
4.2对于锚杆加固边坡,当锚杆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边坡稳定系数随着边坡坡比的增加而减小。
参考文献:
(1) 王建良等.软岩边坡稳定性的FLAC和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6(9):4693-4697.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论文摘要:霍州至永和关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一横十一环”第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省中部地区西接陕西省通往延安市,达陕、甘、宁等地,东经霍州接黎城高速公路(规划)至河北省邯郸市,进而抵达冀、鲁豫等地的重要通道。本文介绍了本工程LJ-2合同段路基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案确定
本合同段路基土方量较少,大部分为挖方,少部分为填方,挖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人工配合挖掘机修整边坡及路床面。路基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分段填筑的施工方法,紧紧抓住“选料、整平、压实、检验”等关键环节,均衡组织施工,按照路基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因本段路基处于本标段起点,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便道施工困难。我项目部决定先施工此段路基,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二、施工工艺
1、挖方路基
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恢复中线,复测横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先做出堑顶截水沟。深挖路堑施工要做到“分级开挖、分级支护”,自上而下,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
开挖过程中埋设观测桩,应用全站仪和水平仪对边坡坡顶、坡面加强监测。
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开挖至路床面时鉴别核对土质,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砾岩采用挖掘机或大功率推土机开挖。
对于一般土质挖方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0.75,当边坡高度小于等于10米时,不设平台,一坡到顶:边坡高度大于10米小于等于32米时,每8米高度设2米宽平台。
碎石土或卵石土路堑边坡:先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对于等于8米高的边坡
边坡坡率为1:1,大于8米时,为1:1并设护面墙。
2、填方路堤
严格按路基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内的腐质物、打台阶、填前碾压至规定密实度等。为减少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确保路堤的稳定性,对于填土高度小于10米的路基,在清除表土后,应对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压实度≧90 %;对于填土高度大于等于10米的填方路基,根据填土高度不同原地面采取如下措施:填土高度大于等于10米小于15米的路基,对原地面(含坡脚外3米)采用重锤满面夯实处理,单点夯击不能小于600KN·M,以最后两击平均沉落量小于2cm控制单点夯击次数;填土高度大于等于15米的路基,对原地面(含坡脚外3米)采用重锤满面夯实处理,单点夯击不能小于1500KN·M,单点夯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中的a、b两项时可以止夯:a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b 单点夯击次数第一遍不小于4击,第二遍不小于5击。第3遍采用夯击能为600KN·M满面夯实,夯点搭接1/4D,满夯与第2遍夯之间的间隔时间不下于5天。整路基边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刷坡。填土路基采用环刀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
3、结构物台背处的回填
关键词:防治原则;工况分析;抗滑桩;有限元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lope instability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highway excavation, the landslide thrust calculation using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the analysis of excavation are not taken to support and excavation and USES the anti-slide pile supporting two remaining in force, in the cases of anti-slide pile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lop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and to achieve stable, finally USES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highway slope excavation process in the strong effect of the anti-slide pile supporting.
Key words: control principle; Operating mode analysis; Anti-slide pile; The finite element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公路开挖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路堑边坡工程设计数量集中、种类多、性质杂等特点,但又存在场区及区域规律;和重点复杂的边坡工程设计有所差别;但又没有勘察设计工作程序和细则;另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边坡施工时却又不能严格按照“分级开挖,逐级支护”原则施工。目前,大部分公路路基边坡施工主要采用全坡面开挖后暴露很长时间再进行防护和加固,导致人为诱导的边坡变形,严重时更会导致多次(处)边坡失稳破坏的工程事故,对工程施工和营运安全带来直接危害,更会对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带来影响。
2边坡主要的防治原则及整治技术
在公路边坡防护工程设计中,根本问题是在边坡的稳定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对于已发生病害或稳定性不足的边坡,需采用一定的防治措施使其在运营期间的保持稳定性或安全性。然而,针对不同边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1]。
公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岩体下滑力增加,或岩体抗滑力降低所致。因此,正对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上述两方面进行处置,从而改善边坡稳定性能,增加边坡安全系数。
公路边坡整治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边坡存在的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病害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另一种则是针对病害采取的治理工程措施。第一种处治技术是防止病害的发生或制止边坡变形,第二种整治的目的则为使边坡满足设计的安全性能。
3抗滑桩支挡工程特点
为支挡失稳坡体的下滑力,通常采用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方法。在这类加固工程中,在浅层及中厚层滑体的前缘,或厚度不大且有地质条件的滑体的中部,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钢轨混凝土挖孔桩。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常采用桩墙结合的措施,采用分级支撑滑体,减轻对下部挡墙的推力[2]。此外,还可分排间隔设桩,这样不但工作面多,不会相互干扰,而且能够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支挡(挡墙、抗滑桩等)措施是边坡处治的基本方法,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岩土体,使用支挡结构,通过设置抗滑桩的形式增大滑体抗滑能力,提高滑体的稳定性能。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基本解决边坡的稳定问题,但是其缺点则是支挡位置的设置灵活性较小。
4有限元软件及破坏准则
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三相物质的质量、密度、成因类型、形成历史等因素,都会使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形成岩土体介质的力学性质非常复杂,影响其应力和变形的因素很多。鉴于实际工程中计算需要,可采用商用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的软件为ANSYS,对边坡开挖抗滑桩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ANSYS可以很好的模拟岩土的力学性能,对岩土的应力—变形与稳定性进行分析。
采用的Drucker-prager准则,通过分析自重应力及开挖对土体的影响,采用双参数准则,可以表示为:
式(1)
其中,k和是由试验确定的材料常数。根据应力不变量和,Drucker-prager准则可以表示为:
式(2)
5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 K03+148~K13+220段,该路堑边坡于2010年8月开始开挖施工,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出现了大的滑移变形,山顶部分出现明显位移,通过勘察认为,该开挖过程可能引发滑坡,滑体范围较大,深度较深,一般厚度4~9m,最大厚度12m,滑坡的体积(80~140)×46m3,为一中型滑坡。设计施工方案为:坡顶及中部削坡减载,并采用格子护坡,在坡脚设24根抗滑桩(K13+248~K13+344),两端用抗滑挡墙加固,修排水沟、前缘施工泄水孔,边坡的变形得到遏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5.1滑坡推力
利用规范中的传递系数法[3],计算滑坡推力及抗滑桩内力,根据勘察报告以及现场的岩土体物理性质实验及相应的技术规范。
下滑力:
(3)
抗滑力:
(4)
安全系数:
(5)
由式(3),(4),可得[4]:
(6)
(7)
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路堑坡边坡进行推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分两种工况。工况一:自然状态下开挖边坡后推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工况二:抗滑桩治理后稳定性分析。
推力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未支护前稳定系数0.98,最后条块剩余下滑力为567.4 KN/m,表明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抗滑桩处置后,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为 1.15,最后条块剩余下滑力为0,表明抗滑桩支护取得明显效果,推力计算如表1、2所示,抗滑桩支护后,剪力和弯矩随桩身变化如图1、2所示。
表1 工况一推力结果
表2工况二推力结果
图1剪力随桩深变化图2弯矩随桩深变化
为了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该公路边坡开挖过程及抗桩的支挡, 计算参数选取如表3所示,采用Plane42平面单元来模拟岩土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采用Beam3单元。材料本构模型时采用DP模型。抗滑桩桩截面尺寸为 3.5m×2m,受荷段和锚固段长分别为12m和6m,激活梁单元beam3,其边坡开挖支挡后坡体剪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依据坡体破坏准则,支挡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抗滑桩的弯矩分布如图4所示,正负弯矩的改变处即是该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潜在的滑动面。
表3模型参数
图3岩体的剪应力图4抗滑桩的弯矩
4结论
针对公路开挖中的边坡破坏和失稳问题,本文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整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抗滑桩的支护特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借助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分析和计算边坡下滑力,通过抗滑桩支护前后的边坡剩余下滑力对比和有限元的模拟,说明抗滑桩可以很好的提高公路边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沈珠江.桩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桩的极限设计]JI.岩土工程学报,1992,14()l:41~43
[2]王恭先.高边坡设计与加固问题的讨论.甘肃科学学报,2003.21-25
1.汶川地震中道路边坡工程震害分析
2.边坡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3.边坡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4.基于岩体质量指标BQ的岩质边坡工程岩体分级方法
5.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6.复杂岩质高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
7.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整体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8.边坡工程中监测数据场三维云图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
9.突变理论在边坡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10.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分析
11.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
12.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研究
13.深埋混凝土抗剪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及其在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中的应用
14.光纤光栅测试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5.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理论及其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6.工程边坡绿色防护机制研究
17.边坡工程可靠性的支持向量机估计
18.对边坡工程安全系数的思考
19.边坡工程风险评估与风险因子比率分析
20.边坡工程可靠性分析的最大熵方法
21.西南水电高陡岩石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22.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23.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24.边坡工程耐久性研究分析
25.边坡工程辅助决策系统及其在万梁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26.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27.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
28.中国典型重大边坡工程稳定性与安全评价现状研究
29.边坡工程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0.边坡工程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评述
31.边坡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在三峡船闸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2.GIS和数值模拟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评述
33.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
34.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35.可用于边坡工程的三种反演方法
36.泥化夹层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37.风险评估方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8.预应力锚索格构在边坡工程中的设计研究
39.锚杆加固机理研究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0.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1.高等级公路中的边坡工程问题
42.复杂边坡工程稳定性监测及信息施工
43.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4.边坡工程中的PSA-ANFIS反演设计方法
45.边坡工程监测资料的稳定性判断和利用
46.岩石边坡工程块体系统稳定性预测、监测与控制
47.植被混凝土在水利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48.强降雨下元磨公路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49.既有软质岩边坡工程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50.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
51.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
52.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特邀报告——基坑与边坡工程综述
53.人工智能在矿山岩体边坡工程中应用
54.边坡工程稳定性耦合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55.边坡工程的爆破效应分析
56.福州武警学院新校区边坡工程设计研究
57.边坡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58.露天矿边坡工程系统演化过程
59.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在复杂地质边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60.水电建设中的高边坡工程
61.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工后稳定性评估
62.抗滑桩在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63.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边坡工程力学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64.基于光纤传感的边坡工程监测技术
65.三维环境下边坡工程地质编录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66.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
67.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8.露采边坡工程特点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69.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
70.港渝两地边坡工程中土钉技术的对比研究
71.边坡工程集成式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72.竖向加筋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73.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74.基于逆可靠度的边坡工程反演分析
75.基于异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边坡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反演
76.论环境边坡工程的设计与防治措施
77.福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与锚固技术
78.大连某档案中心基坑边坡工程支护型式研究
79.极端冰雪灾害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
80.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元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1.边坡工程模糊可靠度研究
82.边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方法探讨
83.云南红层分布及其边坡工程病害分析
84.广义塑性理论上限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5.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分析
86.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87.边坡工程评价与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
88.边坡工程反馈设计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89.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的发展趋势
90.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91.区间分析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2.边坡工程处治技术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
93.绿春县登天门景区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研究 优先出版
94.花岗岩类土质边坡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
95.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的研究
96.基于能量方法的岩体破坏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7.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评价及其应用
98.基于DEA的地震作用下岩石边坡工程整体安全风险分析 .
论文摘要:由于山岭区公路填挖高度比较大,改变了原自然固结山体的受力、排水等因素,因而常出现边坡滑坡现象。文中分析了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案。
国道106线狮子山路段为山岭重丘区,线型按一级山岭重丘区标准设计,按山腰线选线的原则定线。该路段位于中亚热带,具有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20.3℃,最高温度38.3℃,最低温度-5.1℃,年降雨量1773mm,大多集中在4~8月份。国道106线K2319+670~K2319+830位于狮子山路段,2001年7月发生滑坡。
现对造成滑坡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案作如下分析。
1滑坡的原因
1)狮子山线路为山腰线,并且在该路段穿越山脊线,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断面,由于公路的开通,破坏了山体的自然平衡。
2)该路段在公路修筑时,截水沟开挖之后,并没有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铺砌,每当雨季时,雨水通过截水沟渗入土体中,人为地形成一破裂面。
3)路堑边坡土质为粉质粘性土,渗水性较强,且原边坡采用1∶0.75,边坡并没有采用任何防护措施,致使大量雨水渗入滑坡体内,使土体潮湿软化及膨胀,降低了土的强度,土体重量的增加和C、∮值的减少使土体产生剪切破坏。
2滑坡滑动面的粗估
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探,在缺乏地质钻探资料的情况下,只能在野外通过对滑坡体的观察来确定其滑动面。对滑坡体的测量可知滑坡壁的准确位置。滑坡壁实际上是滑动面上部的露头,而又通过对原有公路的观察,确定路中心的位置为滑舌。滑舌是指在滑体的前部,形如舌状伸出的部分,同样通过线路右侧排水沟的观察,它只是由于沥青路面的推移而引起的破坏,而不是由于滑坡体的滑动而产生的剪切破坏。
在滑体的前部和滑动面上部的露头位置确定后,假定滑动面为圆弧,恢复原路堑1∶0.75的边坡,根据计算的经验,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圆心是在一条辅助线上,辅助线的位置可采用4.5H法或36°法,在辅助线上找出一圆心O点和曲线半径R,使其作出的圆弧线通过滑体的前部和滑动面上部的露头,则圆心O点即为最危险滑弧圆心的位置。3滑坡的防治
对于该路段滑坡的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结合进行。
3.1减重
减重就是在滑坡后缘挖除一定数量的滑体而使滑坡稳定下来。它适用于推动式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缓,滑坡后缘及两侧的地层稳定的情况。滑坡减重只能减少滑体的下滑力,不能改变其下滑的趋势,因此,减重常与其他整治措施配合使用。该路段滑坡体的坡度大约为1∶1.26,现把该路段的路堑边坡1∶0.76改为1∶1和1∶1.25,除下边坡采用1∶1以外,其余均采用1∶1.25,并且每8m设置2m宽的平台。路堑边坡确定之后,可分别验算现滑动面的稳定性(采用残余强度或相应的C∮残、?肌硬兄?,C∮残=14kPa,?肌硬?=0,r=20.4kN/m3)以及现路堑边坡土体的稳定性。求出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圆心和滑动面,采用极限强度t极相应的C极、∮极的取值,根据韶关地区粉质粘性土取其平均值为C=26.5kPa,?肌?=15.8,r=19.4kN/m3,验算过程请参阅有关的书籍。
3.2支挡工程
该滑坡路段采用的支挡工程为抗滑挡土墙。挡土墙的基础须埋入完整岩层内不小于0.5m,或者埋入稳定坚实的土层内不小于2m,并置于可能向下发展的滑面以下,即应考虑到设置抗滑挡墙后由于滑体受阻,滑面可能向下延伸,该抗滑挡土墙采用片石砼浇筑,墙背回填0.5m宽的砂砾,使之形成一纵向渗沟,以减少墙背的土压力,并人为地使粗颗粒靠近墙背,并且对挡墙泄水孔的设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堵塞泄水孔。另外,路基边沟应和挡墙一起浇筑,以防地表水下渗。抗滑挡土墙的优点是山体破坏少,稳定滑坡收效快。挡土墙的断面尺寸可分别根据现滑面从残存滑体的薄弱部分剪出时的推力以及现修改边坡在各种不利因素下的滑坡推力来确定(计算方法略)。
3.3排水
路基范围内的排水系统通过截水沟、平台水沟、边坡的排水,以及纵向边沟和路拱横坡收集路基范围内的雨水,再通过边沟或涵洞把水尽快引出路基以外,使路基范围内的土体保持相对的干燥状态。
1)截水沟:应设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收集滑坡体以外或路基以外的地表水,应予拦截引离,采用浆砌片石铺砌。
2)坡面平台沟: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收集每层的坡面水,通过纵向排水,把水尽快汇集、引入到截水沟中,其作用是分层拦截地表水,避免由于汇水面积过大而引起的边坡冲刷破坏。
3)坡面的防护:对路堑边坡的绿化工程是配合地表排水的一项有效措施,特别对渗水严重的粘性土滑坡和浅层滑坡效果显著。喷草子不受季节性的影响,边坡面草可滞缓坡面径流流速,防止冲刷,减少下渗,避免坡面泥土淤塞沟槽。
4)对下边坡采用人字架型浆砌片石骨架加喷草子来稳定路堑边坡。
4结语
挖方边坡稳定性问题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和土质条件、地下水渗流、地应力变化等。许多边坡的破坏出现在竣工后的营运期内,破坏同时间有关。路堑边坡的设计现状是:基础研究工作薄弱,原始土性资料少,重经验设计,并且对土工物理力学试验所得的C、∮值相差较大,这就不可能为理论计算提供精确的数据。总之,对该滑坡路段整治的指导思想是:完善排水,放缓边坡,下挡上护,稳定坡脚,外封内排,对其整治的效果还有待于以后的观察。
论文摘要:本文从地质特征及岩土结构等方面出发,分析了福州境内某公路路堑边坡失稳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引入动态设计思路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加固措施。整治加固工后运营证明加固措施是经济有效的。
1前言
某公路福州境内里程KXX + 290一KXX + 345段右侧人工路堑边坡高度在10 - 30m,原设计为一一四分级坡,各阶边坡设计坡率及原设计防护工程措施为:第一级1: 0. 5,挡墙(平台宽6m,其上设集水沟);第二级1: 0. 5,锚喷;第三级1:0. 75,锚喷;第四级1: 0. 75,锚喷。各级坡面除第一阶坡高较低约5. 5 m左右,以上各阶坡高大致控制在8m左右,局部最上一阶坡高度在10一12m。受特大暴雨影响,发生滑坡,滑坡灾害主要发生于四级高坡段,切过一一四坡,滑体范围宽近60m,厚约4 -6m,滑坍后堆积于坡面及路边集水沟内,坡脚挡墙则受挤压严重变形,局部垮坍,滑体相临两侧坡面则出现挤压松动变形迹象,导致素喷硅面层可见1一3cm宽的裂缝。如不及时整治加固,滑坡随时可能进一步发展,将极大地威胁公路的通畅及安全。
坡体及滑坡周界如图1.
2滑坡场地地质条件
2. 1地形地貌
研究区边坡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最高海拔138. 6m。自然坡度较陡,一般为160一310。坡顶较平缓,可见大量孤石,坡体多有破碎强风化岩出露。公路线路以SW 197“走向通过,切坡开挖后形成了高度在10 - 30m的单侧人工路堑边坡。
2. 2岩土体
边坡场地岩土体主要以坡残积土及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组成:上覆残坡积粘性土层,土黄、灰黄色,厚约2一4m,含大量碎块,较为松散,多分布于缓坡凹处;其下为强风化流纹质凝灰岩,灰白、土黄色,呈碎块状,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差异性风化严重,形成节理密集破碎带,岩体呈软硬不均互层。尤其是KXX + 290一KXX + 345段,坡体风化剧烈,差异风化严重,坡体以残坡积土层与砂土状强风化岩为主。
2. 3构造特征
研究区域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东缘的长乐一南澳深大断裂附近,其次级构造在区域内多表现为小型断裂带及后期侵人岩脉、压扭性的裂隙密集带或片理化带等,且常有硅化、泥岩化现象,因而岩石较破碎,且风化极不均匀。
2. 4地下水
边坡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残坡积层(渗透系数约3. 0 x10 -cm/s)中的网状孔隙裂隙水及风化基岩裂隙水。其水位及水量随季节降雨人渗变化较大,通常少有水渗出,遇雨季及暴雨后,坡面及坡体中渗出水量较大。边坡失稳前,原设计方案已考虑地下水影响,设置了如截水天沟、集(排)水沟及坡面泄水孔等排水系统。
3滑坡成因分析
3. 1边坡类型
岩土体性质及结构是边坡稳定性判断分析的地质基础,是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内因。对于风化破碎岩石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受坡高及软弱结构面的控制。
勘察钻孔资料、边坡开挖断面及塌方坡面均揭示:边坡以砂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岩为主,局部为弱风化岩及土状全风化,差异风化造成软硬互层,并夹厚约1一3cm的风化高岭土软弱夹层,且产状倾向路中,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综合其坡形、地层,滑坡失稳前为具软弱夹层的风化破碎岩石边坡。
3. 2岩体结构面分析
研究区坡体风化岩石微裂隙较为发育,岩石破碎,差异风化严重,未见明显断层。
根据边坡原始开挖现场地质测绘,坡体主要发育四组节理裂隙: NW3250 L350、② J2一NE840 L830、③ J3-SW2150 L730 ,.J4一NE350 L590。其中J1节理倾向路中,并夹有厚约1一3cm的风化高岭土软弱夹层,为滑动优势面。其与其它节理的组合切割共同构成了潜滑体。在暴雨作用下,水体人渗,潜滑体促滑力增大,软弱夹层强度迅速降低,且水体兼有作用,潜滑体发生变形,最终造成了滑坡的发生,并牵引相邻坡体的变形位移。滑坡失稳后笔者通过空间投影分析、稳定安全系数法等进行反分析,亦证明了此状况下滑坡发生的必然性。滑坡稳定性分析典型地质剖面见图2.
本次滑坡大致沿高岭土软弱面滑动。根据现场勘查,坡顶上部滑床仍产出高岭土软弱结构面(节理),而钻孔揭示其下及深部坡体均未发现类似软弱夹层。因此,如不及时进行防护加固,在一定条件下坡体极易发生顺该软弱面的二次滑坡。
4滑坡整治及边坡加固设计
4. 1加固设计目标与原则
考虑到研究区边坡高陡,要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治理设计中须遵循以下两点目标:
(1)边坡整体稳定性,即不发生依附于软弱结构面产生的大面积整体型滑坡;
(2)坡体局部稳定性,即不发生多组结构面切割形成的小范围楔形体或某级坡面的局部溜坍。
在设计中,应以上述治理目标为原则,以安全经济宗旨,按“强腰固脚,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考虑到地质的隐蔽性、变异性,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即时反馈及调整方案,以满足加固要求,达到信息化施工,即动态设计。
4. 2整治加固设计
4. 2. 1清坡刷方
对于已发生滑坡溜坍段:第一阶挡墙不变;KXX + 290-KXX + 305段,清除虚方后原位加固;KXX + 305一KXX + 345段,按1;1.3一1;1.4坡率清除虚方及适当削坡后顺坡加固,详见图3;其余坡段坡率按原设计原位加固,详见图4.
4. 2. 2截、排水工程
地表水尤其是暴雨对坡体塌滑的触发作用是非常大的,截、排水工程包括坡顶截水天沟、平台集(排)水沟、涵洞、急流槽等的重砌及修复,坡顶的裂缝应用粘土夯填后浇填水泥净浆。
4.2.3锚杆(索)地梁工程
边坡的主体加固工程为预应力锚杆(索)框架。锚杆(索)地梁为竖直顺坡方向的一根钢筋硷竖梁,在竖梁的节点处打人预应力锚杆(索),锚固段应穿过浅部高岭土夹层并深人到稳定的坡体中一定深度。
(1)锚杆框架单片水平长度6m,单孔锚杆长度为1624m,水平倾角20“一250,锚固段长8一lOm,锚杆的设计孔径为cp95mm,采用cp32mm锚杆,设计拉力为300kN;锚杆框架网格间距6m,框架内采用预制六棱块植草防护。
(2)锚索框架单片水平长度8m,单孔锚杆长度为2028m,水平倾角200一250,锚固段长10一12m,锚索的设计孔径为cp130mm,采用5根高强度、低松驰的钢绞线,设计张拉荷载为700kN,锚索框架交错间距8m,框架内采用预制六棱块植草或植草防护。
(3)锚喷防护
在边坡局部塌方段坡面清坡刷方后,采用锚喷防护,加系统锚杆,厚层基材上喷混植生物绿化。
4. 2. 4坡脚挡墙
边坡局部以强风化岩为主时,在坡脚设置护脚挡墙、半孔式挡墙。
4.2.5其余防护工程
其余坡面视坡率及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变截面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型骨架植草、三维网植草等措施进行防护。
4. 3动态跟踪设计
由于坡体地质条件潜在变化较大,故在边坡修整开挖后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相应地动态调整其防护加固设计方案,主要有:
(1)因地层差异风化严重,故第一阶挡墙为暂定防护,待开挖至第二阶时,采用探槽法分段开挖(每20m开挖一Sm长的槽),超前查明地质,如为囊状强风化岩时,考虑动态调整 为(竖井)抗滑桩加固;
(2)当施工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如原设计为弱风化岩而开挖后有强风化岩脉),应针对现场地质适宜调整锚固防护工程,必要时变更防护方案;
(3)仰斜平孔排水管,一般设计位置和数量均为原则性布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揭示地层及含水状态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孔位、孔数和孔深,以排水孔正常出水率达50%以上为宜,确保平孔排水工程效果,同时尚做好坡脚墙后反滤层的设置。
5结论
研究区边坡段加固施工现已完成,动态设计与实际边坡开挖地质情况基本相符。部分开挖坡面由于未及时实施锚固防护工程而发生沿坡面窝片状溜滑(已重新进行动态设计),证明动态设计及防护加固是必要的。现场施工及工后运营变形监测数据都表明,该段边坡的加固治理方案是安全、经济而有效的,充分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通过对该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加固治理设计,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边坡由于其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及地下水等的隐蔽性、复杂性、特殊性及变异性,应根据其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并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及动态设计;
(2)火山岩区域岩体通常呈巨块状,但其构造、风化等往往造成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带)的发育。此类风化破碎岩质边坡中的岩体结构应高度重视。在稳定性分析中,应充分利用结构面空间分析法(如赤平投影分析),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