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17
导语:在区域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需求与支持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意味着该区域各个分工要精细而且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依赖大量的物资、原材料,产出的成品也要及时输出,这就需要有物流产业的配合。因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第二,物流产业的规模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服务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大量物资与商品的流动,因此,当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时候,就需要物流产业也随之壮大,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得出,在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东部区域,物流产业的规模明显高于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第三,物流产业结构取决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服务的类型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法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就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实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这就要求物流产业的经济结构配合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2]。第四,区域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吸引到的外来投资就越多,那么,能够投入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就会更多,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也就能够随之而提高。
二、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的方案
(一)改革管理制度,加快制度建设物流产业是一个能够把多个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要想让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打破物流行业的垄断,鼓励多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要针对企业的发展,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政策,认真落实改革。建立一个拥有绝对管理权的部门,对各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政府的支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依靠,为其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物流企业向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使得物流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物流行业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此来配合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要想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成熟的物流市场。物流产业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所以,物流产业必须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市场机制的完善,积极跟随政府的领导,吸收社会大众的力量,以市场发展为标准,对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进行一番全面的改革,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具活力。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规范物力产业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机制在物流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三)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供需平衡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供需平衡首先就要保证产业结构的物流供需平衡。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机构的发展越来越符合经济发展需求,那么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会随之而相应地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企业需要的物资有所不同,物流企业对其服务就具有针对性。而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物流产业的需求会随着自身的变化而有所变动,物流产业要看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物流产业中的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服务能力是有限的,当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增大的时候,物流企业就要相应地扩大自身的规模,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企业的物流需求。[3]当然,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扩大规模,否则,物流服务过剩,将会导致资金、人才资源的浪费。在我国,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物流企业在对不同的区域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明确该区域的物流需求量,让物流需求量大的区域得到足够的服务,而需求量小的地区,投入的服务要适当。
(四)加强物流管理,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质量首先要加强对物流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的发展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调整,积极改善落后的管理体制。提高对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的交通、土地、信息资源,寻找最便捷、最可行的物流服务方案。其次,物流产业要向信息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加大对物流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把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到物流产业中去,使物流产业能够更为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客户资源,利用电子商务等,进行数字证书认证建设,保障物流服务的安全,提高物流服务的信誉,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渠道。加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让政府的领导职能、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区域发展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等各方面融入到物流管理中,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使物流产业对于区域发展更具有针对性,服务水平更高。
(五)不同区域物流产业在合作中发展不同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对于本地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各个区域物流产业的相互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区域经济的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一体化、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同样地,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互相平衡。一个地区的物流企业所拥有的有利资源与其他地区分享,不但可以让自身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还可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户源,对自身扩大规模、拓宽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各个地区之间要进行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加强不同区域物流产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中的信息。通过各区域物流发展中的相互合作,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利于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带动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使经济的发展由一个点,延伸为一条线,再扩展为一个面,从而对于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类:高校实施服务区域计划,推进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等8所高校通过制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用计划统领和推动服务区域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青岛大学早在2005年制定实施了《青岛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行动计划》,德州学院2008年制定了《服务德州行动计划》,济南大学2009年制定实施《服务济南行动计划》。这3所高校是全省地方高校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推进与地方发展全方位互动的排头兵,标志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工作由粗放趋于精细、从分散臻于系统,搭建起了“学校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的发展平台,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滨州学院实施“服务滨州行动计划十大工程”,济宁学院全面推进《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潍坊学院实施《服务潍坊行动计划(2011-2015年)》,临沂大学于实施《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对加大服务区域的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课题项目为纽带,突出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全方位实现校地对接,使大学成为引领和助推地方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二类:建立服务区域工作机构,推动互动发展的模式。
潍坊学院等3所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区域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服务区域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务区域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了互动发展。潍坊学院成立服务潍坊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学校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协调推动,定期召开会议调度服务工作成效,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主动与地方政府交流沟通,统筹校内外资源,有效地推动了校地互动发展。青岛大学先后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战略发展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全校抽调和配备得力的干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构建学校与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临沂大学成立了以校领导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服务沂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工作的部署与调度。设立“政产学研”工作办公室,负责服务沂蒙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与临沂市科技局、临沂市经贸委、临沂市中小企业局等机构合作,在共同搜集和整理地方或企事业单位服务需求基础上,组织临沂大学专家或团队开展与地方服务项目的对接,统筹本单位人力、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按任务分工统一组织实施。
第三类:通过省市政府共建高校,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部分高校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融入地方发展,在互动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互动双赢。2009年,济南大学通过省市共建,争取济南市政府将济大纳入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市政府在规划建设体育场馆、人文景观、信息中心等基础设施时,与济大共建共享。2012年,青岛大学借助省市共建,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青岛大学申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的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利用青岛市政府5亿元重点支持资金,重点建设11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并顺利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第四类:高校发挥人才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的互动模式。许多高校注重通过将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出击,提升了服务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了校地互动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发挥人才集聚优势,建立起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良好的科技服务和信誉,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滨州学院积极发挥人才优势,主动与全市六县两区开展对接洽谈,确立科技研发项目,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化工新型分离技术、印染品牌设计等26支重点服务团队。聊城大学充分利用学校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在培养输送人才、提供科技和法律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枣庄学院坚持立足地方,探索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发展之路,贴近地方,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学科专业集群,服务区域,架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互动协调机制,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彰显了办学特色。第五类: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区域发展的互动模式。有的高校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烟台大学积极与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签订了共建三校科技园基础协议等等,与烟台的蓬莱、海阳、莱州、招远等县市区进行对接,签订烟台大学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合作协议书。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整合校内人才和科研资源,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及相关机构;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山东理工大学实施《服务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并在科学论证和充分调研基础上,与山东省经贸委签署了《服务制造业强省建设科教合作协议书》,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共创科技产业,共享科技成果,在“知识对流”中找到研究方向,打造科研成果孵化平台。
二、美、日高校服务社会模式比对
(一)高校主导是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互动发展模式的特色
美国州立大学自成立之初就立足于服务区域,高度重视与政府、企业的积极互动,逐渐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导的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成功模式。1.美国高校与政府互动。美国政府对高校服务社会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莫雷尔法案》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校服务社会工作,也以法律形式保证了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1965年,美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加大了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资助力度,加上后来出台的政策,逐步放宽技术转让政策,有效地调动了政府和高校互动发展的积极性。在美国,高校一般都通过政策咨询、信息提供和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为地方政府服务,根据政府需要和学校特色优势设立政策咨询中心,帮助政府进行政策、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另外,美国高校通过选派学校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充当部门高参,同时及时向学校反馈政府需求信息,以此来有效地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互动。2.高校与企业互动。积极与企业互动发展,是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核心。高校主要是通过提供科学知识、高端技术、学术成果、高素质人才等为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策略、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企业主要是通过为高校提供经费资助,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在美国,高校与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互动方式:一是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中心;二是建立科技园和创新中心;三是通过专利入股形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建立科技孵化器;五是联合办学;六是开展信息和咨询服务。
(二)日本高校服务区域是政府主导
在日本,各地政府积极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的互动。二战后,日本政府意识到高校社会服务的重大意义,积极鼓励引导高校与政府合作。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和经济资助等方式引导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出台了委托研究制度、委培制度、共同研究制度、人员互派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此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日本制订的《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强化了高校与企业的互动。[1]
(三)美日高校与地方互动发展模式的启示
通过美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模式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大力资助,政府颁布实施鼓励高校服务区域的政策法规是促进高校与地方互动发展的根本保障。二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是互动互惠的,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是关键。三是双方互动发展需要通过建立研究中心、科技园、资讯中心等一系列平台,这是确保和提高互动发展实效的重要载体。
三、结论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基于2012年南疆五地州的统计数据,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农业生产构成、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等方面选取了22个相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X1),少数民族人口比例(X2),乡村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例(X3);农村居民全年家庭人均纯收入(X4);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总支出(X5);农用地面积(X6);水利设施用地面积(X7);农村用电量(X8);有效灌溉面积(X9);化肥施用量(X10);农业总产值(X11);非农行业总产值(X12);农业机械总动力(X13);农作物播种面积(X14);主要农作物总产量(X15);地区生产总值(X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7);耕地面积(X18);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19);农业从业人数(X20);受灾面积总数(X21);农业总产值增长率(X22)。
2南疆农业经济区域差异分析与评价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州自然禀赋、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等差别很大,使新疆各地州区域农业经济水平差异很大。而农业总产值增长、非农行业产值增长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是体现农业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方面。区域经济差异可以通过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类指标加以衡量。因此,选择2000-2012年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共8个地州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量度指标,通过比较其变异系数和标准差两个相对差异指标的变化,来反映13年间新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标准差由2000年的686.15,增加到2012年的2472.34,增长了3.60倍,增速也逐年提高,而变异系数虽有小幅波动,但也一直稳定在34%左右,表明各地州农业经济差异正逐年稳步扩大。比较2012年新疆南、北部10个地州的部份经济指标。总体上北疆五地州的GDP为南疆五地州的2.01倍,而南疆五地州农业生产总值比北疆高68.4亿元;人均GDP北疆普遍高于南疆,但位于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GDP高于北疆3个地州,人均GDP为10个地州中最高,说明造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已由地域性向结构性转化,地区经济专业化分工进程加速。由于Ward法并未给出合并成几类,根据表2给出的统计量可以看出,伪F统计量在归为3类时较大,说明归为3类较好;伪t2统计量在归为1类、2类时较大,由于伪t2统计量越大,表明上一次归类的效果好,也表明归为3类较好,因此将南疆5个地州分为3种类型。结合聚类分析过程和树形图,可将南疆五地州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分为以下3类:
1)非农经济主导地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地区,包括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
3)农业经济落后地区,包括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相邻两个主成分特征值之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比例。可见,主成分一、二的累积贡献率已达93.19%,远大于85%,已经能较好地概括原始变量,而主成分三、四的特征值小于1,说明其对原始变量的解释力较弱。因此,选择主成一、二作为分析变量。此时,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3.19%,表明其包含了原22项指标信息的93.19%,已足够反映原有指标的信息。表4为22个评价指标对应于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载荷量)对于前两个主成分的因素载荷量的贡献率。通过各主成份的载荷可对各主成份作出符合现实意义的解释:主成分一(PCR1)包含了全部信息量的56.04%,在X5、X7-X11、X13-X16、X18、X19、X21与X22上有较高正载荷。可见,PCR1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区域农业生产规模、资本投入与经济效益,体现的是区域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因此,称PCR1为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因子。主成分二(PCR2)包含了全部信息的37.16%,在X1-X3与X20上有较高正载荷;在X4、X6、X12、X17上有较高负载荷。可见,PCR2反映的是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供给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口及其结构、农业劳动的经济收益和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等。因此,称PCR2为农业劳动力要素因子。在PCR2上喀什地区与和田地区的得分较高,分别为1.1232和0.5314,表明其在农业劳力要素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两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乡村人口占地区总人口和农业从业人数比例高,反映出这两个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而农业劳动力投入水平高,农业发展仍为粗放型,其农业经济是建立在较高的资源和资本投入上;巴州在PCR2上的得分最低,其非农产业吸收和消耗了大量劳动力,使区域农业劳动力无法支持和满足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需求。因此,造成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因素可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农业劳动力要素。从南疆5地州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情况来看,喀什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南疆5地州中居第一位,得分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阿克苏地区,第三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其人口达415万,为南疆人口最多的地区,耕地面积达530457.1hm2,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发展基础等方面的较强优势,是喀什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较强优势的主要因素;克州最弱,属典型民族贫困地区,其人口较少且土地总面积中平原仅占10%、山地占90%,耕地面积52859.6hm2、人均耕地面积仅0.094hm2,自然条件较差、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见,近年来由于各类援疆政策和较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对南疆地州的援建力度,使得南疆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喀什地区在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对其周边地州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喀什地区已逐步成为南疆经济中心,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
3南疆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变化特征及预测
3.1库兹涅茨比率及其分解
2000-2012年南疆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于其农业产值的地区个数始终保持不变,即m=4,南疆地区仅巴州农业人口比重小于其农业产值占全疆比重,其他4个地州人力资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从库兹涅茨比率分解值上来看,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明显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两个阶段,即2000-2005年为第一阶段,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基本维持在α=0.45左右;2006年以后为第二阶段,α一直维持在0.49左右(图4),表明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在2005年以后有所下降,其收入比重有所提高,使2005年以后k开始下降。而k与β的变化曲线高度相似,均表现为3个阶段,即2000-2005年的稳定上升阶段,2006-2009年的逐步下降阶段,2010年以后的快速上升期。在2000-2005年期间,高收入人群收入比重明显上升,使得k也随之上升;在2005-2009年期间,高收入人群收入的比重开始下降,低收入人群比重下降且趋于平稳,使得k也随之下降;2010年以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低收入人群比重基本没有变化,这种高度同步现象,表明高收入人群收入比重对k的影响趋于增强。可见,农业人口中的高、低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差异逐渐提高,加剧了南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地区间的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综上分析表明,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差异正在增大,而南疆地区低收入人口及其收入所占比重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较小,高收入人群人口及收入比重的变化是影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波动的主导因素,特别是2009年以后,进入高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迅速加大,导致不平衡性急剧上升。南疆五地州中除巴州外,其余4个地州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也是造成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3.2区域农业经济差异的预测
9698,大于0.5,表明2013-2020年间的区域农业经济差异将会延续2005-2012年的发展趋势,区域农业经济差异增大的可能性很高。3.3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一般采取倾斜发展战略,伴随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库兹涅茨比率k)的增大,经济增长速度会相应的提高,当差异达到合理值(k0)时,增长速度达到最大(v0)。如果k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对差异的耐受力减弱,出现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增长速度也会开始回落,这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增长速度会继续下降,随着各种矛盾的积累及爆发,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区域经济停滞。以库兹涅茨比率(k)作为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以农业经济增长速度(v),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可得非线性回归方程为:v=-0.2404+2.4611k-4.8426k2(8)对公式(8)求一阶导得:v'=2.4611-9.6852k(9)令v'=0,得:k0=0.2541,v0=0.0723,而2012年的库兹涅茨比率k为0.2919,大于k0,表明南疆区域农业经济差异已经超过警戒水平,农业经济对区域差异的耐受力减弱,并已开始对南疆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产生负影响。
4结论
区域营销就是区域从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出发来塑造投资环境,并把整个投资环境像产品一样对外推销,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一系列与投资市场有关的活动的总和。所谓区域营销实际上是指两个过程:一是指区域营销者在经营区域时,将区域看做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向企业家一样将区域作为一个产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特定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创造包装和行销过程;二是区域政府或区域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并提供有价值的“区域产品”,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产品化经营,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满足“区域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而最大限的地实现区域增值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区域营销既有企业的特点,也具备有一些政府管理的特征;(2)指出了区域营销者是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3)指出了区域营销实际上是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区域完全可以利用企业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特点并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来开展各种营销活动;(4)指出了区域营销的实质是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从而吸引和满足各类目标客户的需求和愿望;(5)区域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区域独特的形象,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区域增值,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认识:
1、认为区域营销策略必须实施品牌化工程,而区域营销中实施品牌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取得各个相关要素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品牌特性的确定是品牌成败的关键,树立城市品牌独特性的方法为:“即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资源理念,根据地理环境、现实条件、功能性质、历史文化以及区域的经济联系等特点进行规划,并注意保护文化传统、地方特色,提炼独特的、真正有价值的品牌。”
2、认为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市在国际、国内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作用,以及城市自身的个性特点,可将城市的品牌氛围以下主要类型:政治型城市品牌、旅游型城市品牌。并指出了我国当前城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塑造的途径。
3、强调区域营销品牌化策略会到来长期的外溢效应、良好的品牌效应为他们通向成功提供了捷径。认为由政府实施的品牌化策略能够“提升众多中小企业基于特殊能力和专业性的区域形象,拓宽他们的产品销路,增强他们的行动信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去参与市场竞争”。从这一角度看,由政府来实施品牌化策略对于产业群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4、提出了城市营销战略的制定、实施及调整思路。认为区域营销战略包括“明确城市产品、城市营销策划以及制定系统的营销组合策略”。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不但要从规划入手,还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区域营销的机构。营销策略要做好营销市场目标化、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环境最优化、核心产业集聚化、城市形象品牌五个方面的工作。综合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区域营销策略是指一个区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用营销的方式来运作管理区域的总体设想和规则。在实施区域营销策略战略时,应注意对营销活动进行控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动态地调整营销策略,以保证区域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三、区域营销的策略
(一)区域产品策略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极•尼克尔斯指出:“产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思想、一种是在的物品、一种服务、一项政府的规划、一个慈善机构、一种福利事业、或者任何其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人的事物”。一般来说,区域营销产品分为两大类:公共产品和营销产品。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及水、矿藏等资源的开发权、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的开发经营权、城市公共事业的经营权、特殊行业的特许经营权。由于自然资源秉赋、人力资源、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同一区域内不同具体“产品”以及不同区域内同一具体“产品”的素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决定着,区域营销的产品定位。在进行营销定位时,有些区域借助区域的整体产品进行定位。例如,过去几年,中国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学者马阳的观点,“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区域中心、移民之城、会展之城、组织之城、服务之城、创业与人居之城、传媒之城与文明之城”。可以说,“国际化大都市的营销定位为城市营销的“整体产品”提出了要求和发展目标。而有些区域则可以借助本区域内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某类具体产进行营销定位。例如,洛阳借助其“九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主推历史产品吸引旅游访客。当然,确定区域营销的助推产品必须是建立在全方位的营销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区域营销者要充分考虑区域产品的实际现状、竞争状况、目标顾客状况以及营销环境等因素,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从实际出发,用战略眼光对区域“产品”进行合理定位。
(二)区域品牌策略
区域品牌策略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产品品牌区域化,即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扶持和促进区域内品牌的创立和发展,通过提高区内品牌的竞争力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进而借助区域产品形象的提升达到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的目的。其二,区域形象品牌化,即实施区域整体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为区域的整体形象树立一个品牌,把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以品牌的来参与市场竞争,在树立区域整体品牌的同时,为区域的产品创造区域品牌形象,即将区域的产品品牌与区域的形象品牌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区域产品品牌策略
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区域营销的一大助力。一个产品一旦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么这个品牌所代表的就不单单是产品本身,它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区域,成为区域经济水平和形象的一部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人们常说的“云烟川酒”,“云”就是指云南,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就是因为云南拥有著名的香烟品牌红塔山、云烟;而“川”则是指四川,也是因为四川出产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缘故。可见,区域内知名的产品品牌不仅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区域传递给外界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区域的脸面。
2、区域整体品牌策略
品牌被消费者视为产品的一个中要做组成部分,有魅力的品牌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偏好,因此品牌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实际上,当我们将区域当做一个整体来营销时,区域的名称就成为了区域的品牌,被看做区域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如果区域产品的品牌策略是为区域产品创造知名品牌,该策略的关键是区域产品,那么将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营销,区域的整体形象就成了品牌的载体。区域的整体形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单区域的品牌却有一定的属性。这个属性也就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可能是区域的自然或人文化境。可见该策略的关键是要给区域打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整体形象,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增强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以此作为区域品牌营销的立足点区域某些方面的优势一旦变成市场竞争力,区域的品牌就有了支点。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的载体,随着区域整体形象的提升,区域也会逐渐成为一个名牌区域,从而又反过来促进本区域的发展。
(三)区域促销策略
区域通过各种方式和目标市场之间双向传递信息,以启发、推动和创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并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综合活动。通过促销,提供信息,使顾客了解区域产品有哪些特点,倒什么地方购买,购买的条件是什么等,从而引起顾客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为实现和扩大销售做好舆论准备;强化区域形象,尤其是通过对名、优特产品的宣传,更能促使顾客对区域产品及区域本身产生好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品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一般的促销策略分为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及广告等,区域应对促销策略进行适当选择,综合使用以求达到最好的促销效果。在促销过程中可以采取推式策略、拉式策略、推拉结合策略。推式策略是指利用推销人员与中间商促销,将区域产品推入渠道的策略。推式策略风险小,推销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但其前提条件是须有中间商的公式和配合,拉式策略是区域针对最终消费者展开广告攻势,把产品信息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使人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形成急切的市场需求,然后拉引中间商纷纷要求经销这种产品;推拉结合策略是把上述两种策略配合起来运用,在向中间商进行大力促销的同时,通过广告刺激市场需求。
(四)区域定价策略
产品价格的杠杆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对一个区域市场消费品类的宏观调控,影响区域市场中的产品结构构成以及品类消费潮流;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市场消费的拉动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成阶段的消费高峰和消费低谷,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为一个新产品定价的时候,既要考虑产品的成本,又要考虑综合的市场因素,利用好价格的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消费气氛,促进消费,刺激消费,培养潜在消费群。并借此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菲利普•科特勒说:“从最狭隘的角度来说,价格是对产品和服务所收取的金钱。较广义地说价格是指消费者用来交换拥有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利益的全部价值量。”所以,为产品妥善定价,既能体现企业决策与市场实际的契合程度,又能体现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对一个区域的掌控程度,不仅关乎企业的利润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也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1、高价策略也叫撇脂定价法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高,短期内获取厚利,尽快回收投资。这种方法适合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其优点:(1)新产品上市,顾客对其无理性认识,利用较高价格可以提高身价,适合顾客求新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2)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价格可分阶段逐步下降,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3)价格高,限制需求量过于迅速增加,使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缺点是:获利大,不利于扩大市场,并很快招来竞争者,会迫使价格下降,好景不长。
1、未能有效融合区域经济金融政策现阶段,我国金融体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并不相适应,二者并不协调,未能有效融合区域经济金融政策,甚至是背离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别的目标。随着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就要重视并运用金融政策,调整并创新区域金融政策。
2、资金供需存在制度性矛盾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实体资金的注入,但不能保证足够的供给是金融机构的现状,所以供需矛盾非常明显。主要包括:落后的营销观念;弱化了区域金融的服务功能;不对称的激励和责任机制;未有效匹配的信贷资金供需条件;落后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为一种调整方法,主要用来调整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的差额,我们可以从欧文费雪《利息理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更容易去理解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计算和内涵,在计算实际利率的时候,我们是基于《利息理论》里关于资产本质的定义,虽然我们称其为实际利率,但这个利率只是一种理论值,而这个理论值我们认为它就是反应实际情况和资产本质的,所以冠名“实际”利率,但是在实务中,对方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投资者折价或者溢价购买债券,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在非平价发行的情况下,都是不相等的。而投资者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是按照票面值和票面利息计算的,这个是投资者根据债权债务契约得到的,但是我们的会计准则要以理论值为基准,反映出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000元)与到期日金额(1250元)之间的差额(250元)。这样对于我们理解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比价清晰和可靠的逻辑基础,希望笔者的分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对大家的理解和实务工作的进行有所帮助。
3、区域经济缺乏有效需求正是因为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而使中小企业出现了贷款保证与抵押等担保难的情况,也就加大了贷款的难度;与生产、销售与技术创新相比,企业在科技开发与技术进步方面的资源配置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投入;而微观经济主体也缺乏借贷能力,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亟需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现阶段,我国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与保障体系并不健全。尽管部分信贷担保机构在我国各区域内都有成立,却都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且经验不足,也都欠缺规范的运行。金融机构一般并不关注区域内部的优质企业,亟需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从优质企业出发,使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得以加强。
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金融的措施
1、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运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重要前提,很好的连动了经济良性发展和金融良性发展。将思想彻底解放,实事求是,追求卓越,创新奋进,经济金融工作的开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金融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深化改革与风险防范的关系、金融发展与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支持的关系进行正确解读,有机统一社会发展实际、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目标与区域经济金融,将经济金融的互动促进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推进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机制的构建,对政策进行传导与协调对发展区域经济金融进行探究,以实现区域整体化为核心,推进金融协作机制的稳步构建,金融部门积极沟通政府及经济部门,进一步推进协商机制的构建,使金融合作受制于行政区划的局面得以打破,营造好的氛围从而对区域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基于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推进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合作机制的构建。区域发展战略协商制定,使金融和区域产业政策得以有效融合;推进区域发展协调与磋商机制的建立完善,化解矛盾与问题。共享信息和各种资源,协同合作,有效融合地区金融组织与区域经济服务体系,将金融资源利用壁垒打破,一体化发展经济金融。
3、促进区域金融服务工作的完善以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为依据,适时制定资金额度、利率浮动幅度或金融服务等的政策。推进区域性金融市场的建立健全,通过直接融资的扩充,加大扶持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对区域性信贷政策进行制定,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以促进并调整经济结构,重点引导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扶持的经济类型和产业。推进金融营销模式的创新,对信贷管理机制与手续进行优化,促进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服务品种与功能得以强化,对信贷投向投量进行合理调控,合理优化使用有限的资金,使难贷款、贷款难等问题得以切实解决。推进各种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银企合作信息、支持中小企业与个私企业发展金融服务等平台,强化银企沟通渠道。
4、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实现金融资本的吸附与聚集遵循市场规律,对经济结构与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彻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调整经济、社会组织与所有制结构,推进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机制的构建。鼓励新兴产业的招商与开发,对高附加值产业要高度关注,逐步升级产业链,实现数量增长到竞争力增长的过渡。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健康稳定的发展区域经济,使金融资本的吸纳能力得以增强。大力建设生态金融,对区域投融资环境进行优化大力建设生态金融:对金融政策与经营环境进行优化,对金融规律进行正确把握和运用,通过政府主导,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营造。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对本外地社会资金进行吸纳,以推动发展区域经济。对企业改制做出规范,使之更加透明与协调,使金融部门维权得以加强,使风险资产损失得以降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信贷担保机构实力的提升,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推进新型担保机构与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的成立,针对农村和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要进行尝试,使区域信用能力得以提升。推进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大力建设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体系、农村信用区、村(镇)、户,使经济金融活动的环境得以净化。
三、总结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了一个地区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管理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等各种非物质性因素。对内,区域文化拥有共性;对外,则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今天的区域经济则是弘扬昨天的文化。江苏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化传统,江苏凭借着沿海、沿江、沿湖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其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创造出了良好的物质文明。同时又凭借其所拥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中,英国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做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而哈耶克则认为文化是一宗通过习得的行为规则所形成的传统,这些规则可能是起源于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的能力。虽然对于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共识,那就是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以及精神等多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化的内容不加价是包括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其他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有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等促进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形成,并形成了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不断的进行演变,不同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以及频度也存在不同,同时不同地方在长期以来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促使处于不同地域内的人们具有各自不同却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与风土人情,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部分地理区域中出现了相似或者是相同的文化特质,处于这个地理区域中的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致性,而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在在某个区域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的综合,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对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进行了反映,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殊,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存在有区别。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不加价是相互促进的,同时还是相互约束的统一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人为了维持与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须要具备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出的结果。在很多时候,一些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是很大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表现出不相同的情况,有的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方面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其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中主要的就是文化因素的作用,从文化方面来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奇迹”与“欠发达”的现象。明白落后的文化难以带来先进的经济,同样滞后的经济也难以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行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区域文化的结构、类型,并促进了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的产生。区域经济的高低也决定了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但是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却呈现出推动或者制约的作用。优秀的区域文化能够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振兴,强大的经济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文化的力量也不能够被小觑。文化与精神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所在,能够对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影响,甚至是会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区域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得我们在竞争、追求物质与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出了很多的分歧。而文化则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紧紧的把握住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能够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的价值观,使得市场经济在利润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党的以来,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苏南在改革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开办乡镇企业发展,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论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取得骄人成绩。“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体,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快速、正确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间经济的融合产生影响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因为其特殊行使得其超越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并且有着相当强烈的地域性。这就使得区域文化可以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不能够使得处于这种文化氛围内的社会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其影响,共同遵循相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这样就会使得区域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模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得到改变,因此可以长时间的向外地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因为区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稳定性,会使得其对外界的美好事物产生一定的抵制,会让整个区域范围内的人都习惯于用区域内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以及思想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容易使得在区域文化与客体文化在和其他区域文化进行碰撞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否定,而不能取其精华,或者是仅仅从自身的主观思想上去选择性的吸收融合,而不能够进行客观的接纳,为我所用。江苏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期收到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影响和熏陶,同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文化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这就使得其在经济发展上也能够做到对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吸收,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
(三)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存在着中部、东部、西部之间的差距问题,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其中不能够否认的一个原因就是区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改革开放以后,差距又进一步扩大,有着相当明显的梯度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苏中的扬州、泰州与南通三市处于江苏的平均水平。苏北几个市当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仍然不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因为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十二五计划中,江苏省将进一步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同时,江苏省计划到2015年时构建起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不仅仅是对其区域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有效的促进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茂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模式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1).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