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精神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8:19

导语:在大学精神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精神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 教育 人文精神

1.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摒弃了硬性的教学方式,强调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大学数学,理解大学数学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悟出大学数学中的美感。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应用它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既强调感性,又强调理性和科学性,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极为有效的工具。它的倡导和发扬,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对大学数学的认识,也使得教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大学数学的学习――勤奋与自强

勤奋与自强,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由于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一般性的题目如证明题和求解题普遍比较麻烦,在解题过程中遭到种种挫折是最正常不过了。而如果学生就此放弃并将放弃习以为常的话,就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塑造坚忍不拔的精神。而通过人文精神中勤奋自强精神的发扬,就可以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战胜难题和自我,锻炼百折不挠的心态,以利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2大学数学的抽象――感知与概括

大学中的高等数学不同于初高中的数学,它强调从更深的根源上分析数学问题。而这种求根问底的探究就不免使得高等数学抽象性尽显(相信大家在面对高等数学中多数的定理和公式中,都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种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是导致学生觉得高数难学的最大的原因之一。而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有着感知与概括的内涵,通过这种内涵的发挥,学生可以通过分类整理、归纳加工、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深层次上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这种能力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移植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助于整体能力的提高。

2.3大学数学的精确――敬业与责任

数学强调求根问底和一丝不苟,这种精确性在大学教育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大学数学的精确性表现在定义的准确性,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结论的确定无疑与无可争辩性.这种精确性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及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大学数学的精确性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4大学数学的规则――理智与自律

大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在很多定理和定义中,基本上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它们在得出某种结论时,会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来约束这个定理或者定义的应用范围。这种约束性讲究科学性和严密性,这就体现出了大学数学另一种人文精神――理智和自律。在这种精神得到倡导和发扬之后,就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受益匪浅。

2.5大学数学的论证――求实与诚信

大学数学证明题和求解题的解答,每一个步骤都讲究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弄虚作假,乱用定理定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只有“老老实实”地、准确的利用数学定理定义,才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大学数学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另一种人文精神――求实与诚信的精神。在大学数学学习中,通过这种精神的发扬,就可以塑造求实精神和诚信的品质。

2.6大学数学的思维――智慧与创新

大学数学的许多内容是对自然及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抽象的结果。这种思维本身就是智慧和创新。大学数学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大学数学中的变换、构造方法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智慧与创新的精神也能够让学生更具活力,在面对困难时不仅能够保持镇定,还能够在新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从而发现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更加理性和睿智,目光也能够放得更加长远。

3.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的一些思路探讨

3.1培养学生严密的解题思路

大学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所有的大学科目中几乎是最强的。而通过对学生严密解题思路的培养,也是发扬人文精神的一条终南捷径。首先,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是,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衔接性和定理定义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感受到高等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并自觉在解题中发扬求实和严密的精神;其次,在解答数学题目中,每一个解题步骤都要有充分的依据,并能够将依据顺利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能力;最后,自分析问题是,不要满足于问题的表面,而要从更深层次上看待和分析,从而掌握该题目真实的考察目的,为顺利解答题目理清思路,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人文精神。此外,还应该从新的角度看待题目,尝试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塑造智慧和创新型的自我。

3.2培养学生尽真、尽善、尽美的精神

尽真,即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提供关于世界的更全面、更精确、更深刻的知识,提供改造世界的精确度更高、质量更好、功能更全、使用更方便、速度更快、造价更低的方法和手段。尽善就是最大限度的为人类造福,消除技术异化,创造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关爱、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道社会。尽美就是最大限度的揭示自然美,展现科学美,拓宽艺术美,塑造心灵美,创造生活美.。在大学数学教育中,通过对这三种精神的综合培养,不仅可以让人文精神全面渗透其中,也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

4.结束语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把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新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彰显人文精神的社会,也是一富含科技色彩的社会。只有将这两个元素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第2篇

1享乐主义泛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能够紧跟时展步伐,有创新意识,勇于思考追求新知,敢于担当不怕负责。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社会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的负面影响,将人生选择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过多建立在是否对自己有现实收益,是否能带来个人利益的标准上。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有铺张浪费、讲排场和超前消费现象;学习上,怕苦怕累,投机取巧,缺乏进取精神;思想上,价值观失位,精神空虚,有不切实际的虚空幻想。这导致大学生缺乏踏实实干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过分强调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享乐主义推崇备至,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德育品行的进一步提升。

2艰苦奋斗精神信念缺乏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第3篇

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之间的竞争日趋频繁,在表面上看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但是从深层次上来看,是整个民族精神以及整体素质的竞争。若要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至对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上来,就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当成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对待,积极地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加以培养和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表现。本文就是针对当前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当前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利益关系的繁杂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日益严重,在大学生人群中,谈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少,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顺利地通过各种专业等级的考试并且能够取得合格证书,为今后的工作作打算以及埋下铺垫,从而对自身的人格却忽略了。他们最终的期望达到的目标就是能够找到一份较体面的工作,对于那些不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以及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人文学科根本无法引起他们产生兴趣。况且,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材虽然经历了几次改革,但是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追随潮流的不断发展趋势。思政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授课时也仅仅是拘泥于课本,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就使得理论严重地脱离实际。大部分大学生人文,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内容十分宽泛,与自身的知识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前途关系不是十分紧密,因此对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抵触感甚至是一种厌恶感,失去了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和激情。上述各种因素都严重地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那么学生也很难在思政教育中获得多少收益。

教学内容较为繁冗,学生文化基础差,教师教学压力过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每一本教材均包含了丰富的以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而且每门课的课时安排得也非常之少,要在非常少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多和繁杂的教学任务实属不易。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对高中毕业生的大量扩招,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往常要低很多甚至已经接近底线,所招来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素养极为匮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着抵触的心理和情绪。基于此,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高校思政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有的教师不仅要组织教学活动,而且还兼职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行政方面的工作。教师不仅要忙于思政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忙于学校行政方面的工作,这就使得其教学的心思分散了,而且由两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足以使得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感觉到教学上的力不从心,感觉非常难以胜任。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着“过重的功利导向”以及“过度的工具作用、”过弱的人文陶冶“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倾向,这一切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受到了削弱。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针对如上关于当前时期下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如下几点关于如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建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对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加以提升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及理念加强学生思政教育,这也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关键要领及步骤。思政教育作为民主社会的基石,应该成为解放人的一种强有力的后盾及推进力,应该积极地成为唤醒以及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尤需要加强对其进行人文精神的积极培养既建构,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宝贵而又高尚的人格,使得人文教育能够获得与时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性的特征与意蕴。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深化与具体化,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

(二)教师应该注重思政课程内容能够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学生自身实际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持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和情绪,而且理论性也较强,因此,很容易使得思政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加强思政课堂的活跃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思政教学经验,认为在内容上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从而对思政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动力有了,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学好该门课程。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1)贴近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在思政课堂上具有说服性地回答学生中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这是思想政治教学成败与否极为关键的地方。思政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靠两个方面才能够使其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地掌握,一是靠本学科完整的学科体系,二是靠对现实中存在的且为学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很好地回答。为了能够切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贴近,在教学正式开始前,可以对该课程进行预设,如可以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尽量使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做到有的放矢且能够接近学生们的生活。为了避免单纯理论的枯燥乏味,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调“三结合三不回避”,既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就,又不回避社会存在的问题;既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又不回避理论难点问题;既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又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2)贴近大学生自身实际。唯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传授,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思政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思政中的某些问题,很难一时半会地进行详细讲解,而且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更是无法从政治理论知识上加以解决和说明。而且,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也是具有时效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和补充。例如当讨论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时,思政教师要坚持使用横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比较,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的历史观、辩证法,引导学生看大局、看主流、看主导、看趋势,使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对于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一系列重大而敏感的问题,教师当然不可能一一作出圆满的回答,但至少应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视角、立场和思考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学术发展的趋势是文理接近或融合,文理互渗日渐明显。这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有各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确地认清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对其加以理性的把握,对于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1.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课程定位比较模糊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不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和办事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发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自身价值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学会做人,能摆正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语文不是文学课、语言课,而是人生教育课。因此,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它与中学语文不同,与其他的一些实用类课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纵观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基本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范畴。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开拓。这样的语文教材只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却不能适应大学教育的新的要求。

1.2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这种教学模式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比较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这种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比较合适,因为它能适应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但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却显然已经不适合,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要他们始终处于接受状态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沿袭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心有抵触,他们更希望有新的模式接受新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个性程度的差异,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感觉上课没有新意,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又感觉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在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

1.3课程地位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虽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在课时安排中,一般都只有32~40学时,大学语文并没有被视为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而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它既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教育部指定的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教学目的、教学的检测手段及其教学效果实际上是相当含混模棱的,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脱节,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和保障,实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2.面对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学语文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强调,它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但另一方面却又是日益遭到了边缘化[1],面对这种现状,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有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首先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的教学做出全方位的变革。

2.1调整教学内容,变名篇赏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文学史为线索,以名篇佳作的赏析为重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所重复,不能体现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全部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只是学习了一些文字知识,欣赏了字词句篇,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似乎收获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中心,以思想学说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为重点,梳理思想学说的传承与发展的脉络,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再结合经典篇目,在学习、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心。

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民族漠视并丧失了自己优良的传统,结果必将是这个民族的逐渐衰落,直至消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每一种思想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对文化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都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思想文化的传承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学语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作品,因此,它既是对中学语文的超越,又是对中学语文涉及的文化知识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对完善精神人格、拓展思维视野、加深文化修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主体,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2]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始终存在着课时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几十个课时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全面实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据专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最佳智能结构应具备六种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胜任的。学生不具备开拓性和创造性,知识传授得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今后够用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服务,教师在上课时,不要言无不尽,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述《诗经》时,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爱情婚姻状况,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古代的爱情婚姻状况有何不同?诗经时代的爱情观与现代人的爱情观有何异同?再如鲁迅为什么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曹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想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作为人文社科主干课之一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简单、孤立地讲几十篇文章,而是让学生通过传统思想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了解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与经验教训,了解人类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创见、进步与成果,不但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而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2.2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以传授知识为能事,以填鸭式的文章分析为方法,既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形势的发展,呼唤着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行。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启发他们积极思索、寻求智慧、关怀人生。比如,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去网上收集各家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到课堂上讨论,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还能让他们进一步去关注社会,了解现实。

2.3配置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知识结构、造就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和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3],但是,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语文课,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分析、表达等能力,使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以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结合专业应用开设一系列的中文选修课,如写作理论与实践、实用文体写作、演讲与口才、唐宋诗词鉴赏、诗歌鉴赏与朗诵技巧、小说鉴赏等等。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那些在中学阶段偏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系列选修课程开设之外,还要配置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如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专题讲座,建设一些作家或思潮兴趣小组,针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搞不同形式的辩论赛,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实践活动等,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和高尚的人格,以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它决不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它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不懈努力,就一定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M],光明日报,2004.2.13(A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新

大纲不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育人功能。

(1)知识内容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并注意了同义务教育大纲的衔接。新大纲必修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二是关于生命活动本质的内容;三是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知识,是对初中生物课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是作为未来社会各类人才都必须的基础知识,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

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分化与衰老”、“细胞的癌变”;选修部分的“免疫知识”、“生物固氮”、“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选修和必修部分都涉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反映了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带有很浓的时代气息。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还十分重视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癌变”、“植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应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选修部分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地球、生物圈与人”等。这些内容与生产、日常生活和自然实际密切相关。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获得有利于增强体质、加强自我保健的知识。

(2)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明确了观察、实验、思维、自学方面的能力,提出有“较强”的能力要求。比原大纲只提出“自学”、“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初步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中进一步将科学素质培养目的具体化: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要求“初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求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知识教育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主要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思想教育目标中增加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

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加强,还突出表现在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实习的数量和类型。原大纲高中必修部分只有5个实验、实习,新大纲增加到了24个。原大纲中的实验大多是观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等定性和定量实验。此外,还安排了“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等模拟实验,特别是增加了“植物的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项目。

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实验类型的丰富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因而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质。

(3)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要求。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两方面。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要求。大纲还把“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这些要求一方面结合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大纲还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要求。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及生物进化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的方法和途径。

2.充分体现了“指导”的职能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评估教学的依据和考试的依据。新大纲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知识点,而且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并且在附录中对3个层次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样,大纲在学生实验、实习方面也提出了“初步学会”、“学会”2个层次的要求,对这2个层次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大纲的4个依据作用。尤其是可以克服教师在教学、教学评估及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

大纲首次对“考试、考查、教学评估”以及“教学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必修课的考试,第一学期由学校进行;第二学期属会考性质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选修课的考试由各校安排,一般每学期一次。大纲对生物实验考查也提出了要求。大纲还对教学评估提出了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估的目的,明确了课堂教学评估及实验教学评估的主要项目。课堂教学评估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实验教学评估项目包括:目的要求;教材用具;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开设率等。大纲在“教学设备”中提出,要“配备各项有关实验设备,使之达到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要求”,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观察、实验、探究、实习、演示等教学活动。

此外,大纲还对生物教师、实验员及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合理和科学地管理、使用现有设备上提出了要求。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其“指导”职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到位,保证实验、实习的质量,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3.体现了统一性和灵活性

大纲作为一种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有其统一的要求。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求,是通过教学必须达到的,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必须执行,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范围及深度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这是大纲的统一性。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特别是对各知识点和学生实验、实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统一要求,减少了教师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学校间差异较大,从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来看,在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新大纲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是对知识点的叙述较为概括,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原大纲中列出了“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新大纲只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再列出特征的具体内容。又如,染色体变异,原大纲中列出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细目,新大纲只列出“染色体变异”,对具体的内容不作过细、过死的规定。新大纲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有些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验、实习项目是作为选讲、选做列出的。如“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的碳代谢类型简介”、“生物固氮过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都是选讲内容;“影响酶活性的实验”、“ATP的生理作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脖、“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实验、实习项目都列作选做。

此外,大纲还安排了10课时的地方教材和机动时间。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联系本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要认真完成生物课乡土教材的教学任务。”乡土教材的教学要求,为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条件。

贯彻新大纲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大纲的颁布,为开创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要贯彻新大纲的精神,实施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认真学习新大纲,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

如前所述,新大纲与原大纲无论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内容选择及教学要求、思想品德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精神,才能使大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落到实处。

2.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大纲增加了不少原大纲中所没有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大多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教师若不加强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就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

4.积极创造条件,开好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新大纲增加了许多实验和实习的内容,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但是开设实验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原有5个实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24个,学校的实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早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配备实验设备;教师应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开齐上好实验,否则就难以落实大纲的教学要求。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文章阐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重要性和途径。

马克思社会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须是实用主义和人文文化的比翼双飞。因此,人类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既要注重传授科学技术、增强体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体魄锻炼,忽视体育人文关怀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课题就成为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是指通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化和实践等途径,使受教者的个性得到解放,对受教者的人性和人的价值得到肯定。这种人文关怀最终内化于受教者的心灵,外化为受教者的行动,体现为经过较强的身体活动和实践来启发受教者对人生意义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评价,对生命持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人的尊严和价值实施积极的维护。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团队关怀、个体差异关怀、人的价值实现关怀和审美情操关怀等四个方面。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教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身体强健、人格完整的生力军,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人文关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设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国“以人为本”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符合。我国孔子等古代教育学家以及当代教育学者都认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要素。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门类中的一种,当然也符合上述认识。因此,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具体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使之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第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直接体现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具有人文素质关怀下的体育教学中,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兴趣,甚至能够呼唤出学生内心中“体育,我爱你”的心声。学生对体育学习所产生的这种“有兴趣”的良好心态,有助于他们持续而专心致志地完成体育训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之心甘情愿地进行体魄锻炼。

第三,普通高校的生源特点及其教学目标进一步强调了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普通高校的学生多为文化课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教育中形成了一种只重文化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认识。他们往往身体综合素质低下,体育知识匮乏,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而新世纪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恰恰要求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个体,而是要把他们塑造成为一个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设置,使大学生们的体育人文知识、体育人文精神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途径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人文关怀设置。

第一,全面更新体育教育观念。随着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我国人民的体育观念得到巨大的更新,体育教育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成为新世纪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新的体育教育思想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强调把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终身运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对此,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者要全面而及时地进行更新,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在体育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引导学生增加体育意识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第三,建设一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人文关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因此,要加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进修和学习;有效措施吸纳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到体育专业任教,完善和优化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完善体育专业的管理干部,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全体员工的人文关怀工作,为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人文关怀的空间。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文明的行为举止。体育在高校的总课时不多,单靠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难以收到实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体育课时提供了补充时间。体育教师可积极参加到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融人文关怀于指导学生体育活动之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离不开人文关怀的设置。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再单单是体魄锻炼的体育教学了,而应该是进行人文关怀的神圣载体。我坚信,我国普通高校未来的体育教学将会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的设置,也将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素质、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晓利.论人文关怀.光明日报,2010

第7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 武德 伦理

儒家思想背景下的武德内涵

中华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中华民族独有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并从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作为中国传统文明和道德主流的儒家伦理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武术伦理道德思想的各个层面,并从一定程度上规定其发展方向。武德,顾名思义,就是武术道德。这一概念最早始见于三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出:“武德:禁暴、戟兵、保土、公定、和众、丰财者也”。①在儒家思想背景下的武德概念,可以说是身体武术与思想道德的结合,是武术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标准。武德隶属于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精神范畴,其本质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伦理价值凝聚与武术范畴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结构格局”②。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时代会以多方向、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态势发生着各种嬗变,从而推动武德的内涵不断地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七大方面,即“仁、义、礼、智、信、忠、勇”。本研究认为,“‘仁’、‘义’、‘信’是构成武德最坚强内核的三大支撑性要素”。③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所在,因此也是武德的终极价值依托。一个“仁”字几乎囊括了儒家思想对于人的道德修为的全部伦理责任的投射,自然也是习武之人所应具备和追求的最高层次的道德境界。“仁”的本质含义即用一颗广博宽容的爱心去爱一切事物和人。从价值伦理上讲,“仁”的核心是孝悌,这种孝道拓展到武术领域就是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的道德伦理规范。而践行“仁”具有两种路径方法,那就是忠与恕。忠诚就是“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继而拓展为要忠于民族、社稷、正义与事业”④。宽恕,就是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得人际关系的祥和宁静。

“义”在儒家思想视野中是“仁”的一个“执行性”概念,是行善之本。而在武德概念框架下,“义”可以理解为是“仁”具体化为人的表层道德行为所依赖的环节。也可以说,“义”是“仁”的实现路径、方法和策略。在武德这个特定概念所构筑的语境下,“‘义’还能够衍生出等级与秩序的含义,对于习武之人而言,也就是要求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事准则与自己的内在身份要统一”⑤。

“信”这一概念则更具有实践倾向,是对“仁”、“义”的进一步的执行和功能性表达。“信,诚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人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武林中也将诚守诺言作为最源远流长的传统,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实守信,不顾自身安危乃至牺牲个体生命奔赴险境,是中国古代侠客武者屡见不鲜的先进事迹,足见“‘信’是构成武德体系价值的一种重要概念”⑥。

之所以将“仁”、“义”、“信”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框架中武德的主体内容,就在于这三点从一个系统的角度阐释了武德是习武之人所应具有的连续性和层次性的约束规范。“仁”体现了武德赋予习武之人最终极的价值境界,可以说是武德之魂。“义”在武术范畴内可以理解为“仁”的化现,是武德体系的中枢,是对“仁”的一种实践层面的体验。如果说“仁”是每一位习武之人所追求的那种“仁者无敌”的境界,那么“义”就是每个武者为了达到这一境界的必经之路。可以说,一次次行侠仗义都可以理解为是对“义”的执行并叠加积累,从而实现对“仁”的集蓄和靠近。而“信”是武德体系的动态组织,是对“仁”、“义”的一种更加可视化、具体化和常态化的履行,是反馈“仁”的神经信号和“义”的血液的肢体行为。因此,“仁”、“义、“信”彰显了武德体系中的神、气、骨三个层次,与武术精神所谓的“内外兼修”的意蕴不谋而合。

“仁”: 儒家伦理赋予武德之魂

武术中的伦理观念,武德的形成与发展,均以儒家“仁”为中心。“仁”最根本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它一方面指的是对人要宽、惠、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指的是对人要忠,即待人诚厚,尽心竭力。“武”字从“止”从“戈”,即“止戈为武”。也就是说,武学的本质是阻止战争,彰显和平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讲,尚武精神就绝不是简单的指身体上的杀戮和对抗,而是包涵着中国人独有的“以武收服人心”的伦理观念。武德之“仁”体现了习武之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和追求,它为习武之人的自身练武修习、以武会友、闯荡江湖、开门受徒等一系列武林行为铺上了一层底色,让每一个行为环节都充满着强烈的至善情结,使得武术这一原本具有暴力色彩的行为蜕变成为一种中国人独有的行为美学和价值美学。“仁”赋予武德以中国人独有的辩证法思想,即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对立与统一,身体行动与意识思考、武力对抗与理解共识、身体制服与心理征服等等。而这种对立与统一不是简单的互为因果,而是一种具有倾向性、循环性和发展性的陈述,即只有心存“仁”才能“无敌于天下”,心念不杀之心,才能真正俘获人心。

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特别要求练武之人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强调不仁者不教,不义者不传。张孔昭《拳经备要》云:“贤良秘授纡危困,邪佞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仁爱”理念投射到武术领域,还体现为尊师重道,恪守道义礼教,并在武林社交场合以谦逊谨慎的礼仪作风构筑交往规则。习武之人虽然“不打不相识”,但是在比武切磋、较量招法甚至进行实战对抗的过程中,往往强调“点到为止”,即主要体验武术套路的发挥和技术的进步,体会武术方法,而严格反对搏命厮杀。这一伦理发展至现代社会,体现在散打等竞技赛事之中,往往要求竞赛选手手带拳套,身穿防护器具;很多竞赛规则中也都一直规定要害部位为禁打区域,如裆下、脖颈、耳后等位置,并且不允许有伤害对方的动作出现,其目的是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安全。这些都是“仁爱”思想在武术中的体现。

“义”:儒家伦理赋予武德之血

“义”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信条。在儒家思想中,“义”的内涵即事之适宜,是主持正义,思想行为符合标准的道德观念。孔子说:“义者宜也”。韩愈说:“行而宜之之谓义”。《论语》中有24处提到义,《孟子》有108处提到义。其中《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些来自儒家的千古名言所展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的气节,业已成为千百年来武林人士“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武德境界及追求目标,从而将这一道义发挥到极致,鼓舞了无数爱国武术家发扬其民族精神。血性是习武之人的价值标准,所谓血性男儿,就是要将天地之间的那股浩然正气灌注全身,让武术成为一种弘扬正气、惩恶扬善的正义力量,去对抗世间的一切邪恶和不平。而“义”也成就了武德的价值个性,即行为的正当性,武德的框架内容也整体上发端于这种正当性和正义性。

从现代伦理的语境来说,“义”是武德的价值标准,是判断武德与杀戮的根本区别,是区分武林之中善恶荣辱的最高标准。通俗的讲,区分武林正宗与邪魔歪道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践行“义”,即是否践行对社会正义的信守和护佑。更深一步讲,武林中所尊奉的“义”还是对儒家所推崇的“大义”的一种践行。孔子曰:“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自古以来,行侠仗义且保家卫国历来就是武林中人毕生追求的梦想和信仰。之所以成为“大义”,就是因为这种“义”不再是个体对个体的救济和关注,而是上升到为国家民族荣誉及关乎其生死存亡的至高利益的挺身而出,万死不辞。因此在大义面前,中国传统伦理中的“舍生取义”也自然转移至习武者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基本构筑和培养上来。习武之人的言行举止按照传统武德的原则要求,就必须与自己的身份符合。“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这恰恰是传统武德对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体系的一种承袭和集中体现。

“信”: 儒家伦理赋予武德之骨

“信”在武德体系中则更为具体,是在武林系统中最为直接的人际关系的体现,是习武之人对承诺、约定的信守。“信”是儒家伦理“五常”之一,强调的是做人诚实守信,不虚伪,不失信。在儒家伦理思想及其行为规范的框架之中,“信”既是儒家实现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强调做人要“信以诚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荀子亦云:“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认为在交友上不守信、不讲诚是非常可耻的。在传统武德规范体系下,“信”与“仁”、“义”等一样,都是构成习武之人尊奉的终极伦理信条与道德规范。它通过一些传统习武者的历代拳谱、家训和训诫体现并且不约而同贯彻并执行,逐步渗透到武德修养中,从而成为他们追求武学乃至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信”作为一种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往往是在传统武德的有机体之中形成的,而教习武之人如何做人正是“信”的中心任务和整体精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这也恰恰体现了习武之人一直以来所坚信和坚持的最为根本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人生观念。可以说,传统江湖概念下的习武之人对“信”这一伦理价值的践行,就体现在对其自身伦理修养和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上,从而实现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塑造和构筑这一目的。之所以称“信”为武德之骨,原因就在于武德正是通过习武之人互相之间对承诺的信守体现出来,是习武之人在行走江湖过程中通过武术对抗、武学交流、武术哲学探讨等一系列的碰撞产生的。也就是说,“信”往往发生于武林之中最为直接的层面,是标榜武德的最外层表现形式。

构筑儒家思想下现代武德的思考

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有两大趋势:其一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日益成为一种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其二,民族文化的振兴成为国家和民族崛起的一种精神动力。可以确定的是,首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极富道德感的民族,恰恰是靠其深厚的德育底蕴来构筑起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而儒家思想作为曾经的中国主流文化,其伦理价值必然会与时俱进,发挥构筑现代文化思想价值的作用。而当代习武之人,无论是武术运动员还是单纯的爱好者,都应该视自己为中华传统文化和武德的天然传承者和自觉弘扬者,不仅要勤于实修武术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对自我觉醒的思考和激发,使个体修为、宏大的民族文化和武学精神实现某种神性契合。其次,要从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和杰出代表的角度来确立武术德育的地位。究其原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式,武文化与中华大文化具有天然的共通效应,这就决定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业态所必然具有的封闭专业性和长期稳定性,因此可以说,武术这一文化生态系统即便是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也始终没有被社会世俗和文化大众化效应所侵染和解构,至少可以说,这种侵染和解构并非武文化所独有,而是整个大文化生态的现状。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以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武术自成为一种文化并彰显出来至今,在武术界和武林江湖中,任何一个觉悟到这一点的武林人士,往往都能够成功达到精神和躯体和谐统一的境界。在“我法不足法,唯古人是法”前提下,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将这种武德的精髓向下、向外生发,将之日常化、世俗化、时代化,呈现于世间和现实社会,调和自然文化和世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当然,在现代武德的构筑背景下,要深刻认识到作为武术修炼基础的武德既然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背景,也就具有因其封建文化的两面性而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共存之状,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甚至已成为武术发展的枷锁。我们要辩证分析传统武德学说中蕴涵的传统伦理,重构新时期的武德模式。

总之,武德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范畴,但它横贯古今,至今仍然在为构筑当代的文明和价值伦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化概念下,武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实用主义概念,它天然的与中国人固有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一起,因此更接近于一种艺术和哲学,即中国人特有的行为艺术和身体哲学,是用身体来达到大彻大悟的集中体现。因此,对武德的思考绝对不能脱离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大的环境背景,而对武德的各个层面的思考和挖掘也就成为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开发的某种积极的动力示范。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注释

①朱红燕:“21世纪重构中华武德的必要性”,《武术科学》,2006年第7期,第27~28页。

②乔凤杰:“本然与超然论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56~57页。

③程大力:“‘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兼沦‘武德’在现代武术界提倡之不合时宜”,《体育文史》,2000年第3期,第39~40页。

④杜舒书:“武术人文精神论释中国当代武德的失范与构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4~35页。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