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学探讨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8:22

导语:在教学探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学探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第2篇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第3篇

最新的八版教材内容更多篇幅更大[3],有限的学时内确实很难顾及全部,因此,我们将“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组学与医学”列为自学内容;把“维生素与无机盐”糅合在“酶”那一章里讲解;把“DNA损伤与修复”整合在“DNA的生物合成”那一章里讲解;“真核基因与基因组”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等只讲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这样安排教材,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新进展,并容易为学生接受。这样就能保证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学时和授课对象,选择恰当的章节与合理的顺序进行安排。在教学中还通过总结,进行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内容具体化,易于理解记忆,如讲授完生物遗传中心法则的理论内容后,通过列表来比较复制、逆转录、转录和翻译的一些异同点,这样便于学生探寻规律并掌握重点。

2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很重要。传统的医学实验课内容多以简单的重复性实验为主,在重视基本技能操作培养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对医学专业的生物医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一些探索。以病例分析为基础进行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是以一些疾病的病例为中心优化组合教学内容[4],将相关的几个生化内容有机整合成一个连续性的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辅以课堂讨论,使学生有条理和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熟悉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5]。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6-7],已在众多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医学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8-9]。

3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授过度地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容易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现行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10]。学习知识的意义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应适时、适度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医学知识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实现基础教学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很多临床疾病与生化过程有关,如酶原在胰腺的异常激活可引起胰腺炎,这样学生就记住了酶原的激活以及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苯丙酮酸尿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的,这样学生就记住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用75%的乙醇或碘酒消毒,其目的和原理是什么?进而引入蛋白质变性内容的学习。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临床的疾病进行联系,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生化的这些基础理论也可以在具体的临床疾病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无用”理论知识[11],通过这样的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4教学手段的多种实践

第4篇

在近阶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课程在教学、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校语文课程显得非常有生气,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有一些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真诚的热爱,凭着自己的学养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学生,或是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下、或是由于家长的帮助,或是受了社会其他某个方面的影响,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甚至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文学才能。

但是由于受未来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余阅读的时间较少。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高中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相当长时间内语文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谁不会?无非是有层次地说话,有条理地写文章,有观点地与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化、任务化,其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在教学中完全的体现出来。

1.语文的情感教育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阶段,他们在校园中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的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双重思考,去探求语文的真谛;体会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的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的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人文性,而这些人文性因素则能纠正物质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与科学性相互补充,使人类社会得到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语文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却是缓慢的,但只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也是有规可循的,它以读书、感悟、写作为基本手段,以身心体验的快乐为旨趣,以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它着眼于人与人的感应、人与外物的感应,以此为阅读写作对象,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使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高中生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上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而社会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实行系统的改革,要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要的全面的语文素养,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尽可能适应学校发展自己办学特色的需求。

1.引进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语言权的开放,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思维权的开放。课堂上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取消语言霸权,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出不同意见,平等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正是开放式教学过程的特点之所在。教师应当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分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而应以学生乐于探究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多维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用现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缚,甚至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价值的体现。

2.通过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校园

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听说”方面,每节课都抽出五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我还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在阅读、写作方面,我以加大阅读、写作量为突破口,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

要以“激励”的方式引导高中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初期,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他们因学业上的挫折失败,大有自卑感,常轻视自己,较低地评价自己,易产生学习焦虑、学校恐惧症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他们很需要教师给予客观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寻找他们表现中的合理因素,提炼优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而付诸行动,最终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周大志.写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封信[J].校园文苑,2004,(05).

[2]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语文知识,2003,(09).

[3]梁捷.一个多年的困惑──高中语文究竟“高”在哪儿[J].课程.教材.教法,1996,(05).

[4]罗家刚.“臣请为王言乐”该怎样理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03)

[5]伍国林.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6).

[6]李翠平.对《长亭送别》一处注释的质疑[J].中学语文,2003,(17).

第5篇

关键词:直观形象;创作实践;调式;音程;坐标图;排序

乐理及音乐的理论,广义的说,乐理包括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理论。基本乐理是所有理论的基础知识,应为所有音乐理论与技巧打基础的知识。乐理是从事音乐教育必备的修养,也是实际教学需要的技能,更是个人自学提高的基础。作为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无论从素质、修养技能,还是全面教学活动、科研试验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上看。在整体知识结构水平上都不应有太大的层次差距。相反,越是从事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教师,越是要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教学技巧,儿童才容易得益。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菏泽学院初等教育系,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我系生源基础差、底子薄。大部分来自农村,根本没有音乐基础,他们音乐语言的积累较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我在乐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形象的语言描绘,找准知识的切入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把很多乐理概念、记号等,根据直观性教学原则把它们变成口诀、绘成图表、制成多媒体软件,使杂乱的记号系统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各种练习由原来的枯燥变为有趣,由静止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声,使乐理的抽象概念化,内容实例化、具体化、形象化,而且,乐理教学内容与唱歌、键盘、视唱练耳等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为“动”,使“无声”变“有声”

乐理中的五线谱、音名与唱名等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没接触过钢琴,更不认识五线谱。所以,我把各音组与大谱表的对照图运用Encore软件制成有声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处于大谱表的不同线和间的位置,当学生用鼠标单击不同线间的不同音符时,就会发出该线、间音符准确的音高和时值,同时出现该线、间的名称与音符的音名与唱名。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熟悉钢琴、风琴的键盘位置和五线谱的有关知识。为今后的视唱、唱歌、琴法、欣赏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生动的语育描述和琅琅上口的口诀。使乐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零乱的常用记号,抽象的音程概念等,学生接触它们就像读天书一样。我就用以下语言和口诀来描述他们,以便于同学记忆。

(一)常用记号。

1、段落反复记号:II::II一个大门两扇板,两对门眼遥相见,音乐家们到这里,都得来回跑两遍。

2、连线:(⌒一拱一拱象小桥,有长有短有大小,上面不能车马过,只有歌声飞过桥i同等音高来过桥,歌声连续余音绕,不同音高来过桥,声音圆滑多美妙。

3、延音记号:一个小孩生来俊,弯弯眉毛圆眼睛,生在头顶歌延长,长在双音音就停。

4、倚音:一个姑娘爱打扮,头上总有花来攀。前倚、后倚、复倚音,唱时音值轻、快、短。

5、波音:头上生有波浪发,相邻兄弟来回快。

(二)自然音程口诀表:

音程种类好记忆。

大小三六和二七。

纯五四和八一,

增四减五莫忘记。在自然音程中,三、六度,二、七度都是大小之分,同度的大音程比小音程多一个半音,一、四、五、八度以纯音程为主,只有增四度和减五度例外。上述口诀规律性强,十四种自然音程很快就能记住。三、运用图像、列表,使抽象的概念知识具体形象化

(一)调式的概念:乐理教学中,学生很难透彻理解、掌握调式的概念,即“按照一定音程关系连结在一起的七个音,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化内容实例化,并配以坐标图,形象地表示个例中的调式概念,在通过很多个例的展示来理解、掌握调式的概念。例如:德沃夏克的《念故乡》中的片段:

1=C4/4抒情的

非主音围绕主音上下波动,形成旋律线条,这个旋律线条就是非主音围绕主音进行而形成的体系,即调式。有些旋律的主音不在一个八度上,可采用双横轴坐标来表示。横坐标轴表示主音,纵坐标轴表示非主音。双横坐标中上面的横坐标表示高八度的主音,下面的横坐标表示低八度的主音。如《河北民歌》:

1=C2/4中速

这样,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得具体而深刻。

(二)基本力度与变化力度图示:

1、基本力度(由弱到强)pppmpmfffffff

变化力度Cres很弱弱中弱中强强很强极强

2、基本力度ffffffmppppPPP

变化力度dim极强很强强很强中弱弱很弱极弱

各种记号有规律地排序。有利于同学短时间记住它们。另外,常用记号、音程、调式、调号等乐理知识会在唱歌、键盘、视唱练耳等课程中多次出现。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掌握它们在乐曲中的用法和意义,即注意复习和应用。

四、运用乐理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实践活动。

为巩固和应用乐理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语汇,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乐理知识、应用乐理知识,必须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调式感,具备了一定的视唱能力,积累了一定的音乐语汇,如果再重复乐理知识概念,他们会感到乏味,因此,进行有趣的音乐创作实践活动是高层次学习乐理知识的境界。

创作实践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领域,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过程。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他们应该具有富于想象力和独创性、不因循守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又要扎根于他们高度的智慧及创造力。这一切,都依赖于他们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音乐教育——特别是创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直觉创造力。

(一)为歌曲配即兴伴奏

大多数同学喜欢弹琴,不喜欢听老师讲什么是和弦、和弦的转位与分解等知识。这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想象力。先拿大家都熟悉、而且比较容易的歌曲,如《小星星=》、《=歌声与微笑》、《滴哩滴哩》等,教师右手弹奏单旋律,然后左手配上和弦,并采用不同音型(柱立式音型、分解琶音式音型等)。让同学比较,为什么后来加左手和弦后歌曲好听了,然后讲解调式中的和弦及其运用。由于同学们急于学会弹琴,所以不得不全神贯注地学习掌握调式中旋律与和弦的关系,以及和弦配置的一般规律。当然,学生刚剐接触即兴伴奏,配置的和弦有可能不太规范,音型缺乏流动性、逻辑性,但教师应予以鼓励和指导,使这种创作的种子逐步发芽、开花、结果。达到掌握、运用基本乐理知识,提高即兴伴奏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即兴创作简短旋律

第6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掌握基本规律以及应用于实践生活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不断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对于初三的物理教学略有心得,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三物理教学任氖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注重课堂教学.强调基础学习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更深层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好如下几步:

1.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传授知识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如在讲授“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人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些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天天在走路,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去探究。

同样,通过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自制了一根1米长的铁棒,一端用细绳紧密缠绕,另一端很光滑,让一男生与一女生相互“拔河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出乎很多学生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原因”,创设了积极而良好的课堂氛围。

1.2提供感性认识,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认识能力在形式概念、掌握规律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此方面我采用了: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掌握的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自己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在讲授”惯性”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打棋子”、“锤头松动时,撞硬物后变紧”等。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规律,从而解决学生对“惯性“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

1.3培养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我在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的练习。如在讲授”重力势能“和”动能”概念运用时,提出问题: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甲球静止在水平面上,而乙球在水平面上滚动,则这两个球的动能哪个大?重力势能又是哪个大?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格外注重了这几年重要环节的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三物理教学中对尖子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出好的尖子生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新版物理课本,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减小,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吃不饱”的感觉。如何培养这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成为尖子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2.1课堂注重拔高,对于那些尖子生,提出一些”稍高”的问题例如:讲到”浮力沉浮条件”时,我用一个玻璃球放入水中沉底。放一个乒乓球,则上浮至漂浮,而特制一个空心铝球让其悬浮.此时我适时地问尖子生:空心铝球受到哪几个力?从密度角度分析,铝球密度大于水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利用这些题先吸引住他们,激活他们的思维.对此类问题做更深层次地理解,通过对这些“额外”知识的探究,使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真正意义所在,让他们真正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超级秘书网

2.2灵活安排课外活动,体会物理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物理水平由直觉兴趣向因果兴趣发展.如在课外活动中,我领导学生进行“自制潜水艇”、“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杠杆”、“自制简易密度计”、”简易家电维修”等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2.3在尖子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辅导及时.持之以恒.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他们多联系实际.多提出问题,重视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调整,此外对尖子生的培养还需要其他老师的配合,学生的努力只有师生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才能培养出尖子生,并让他们带动其他的学生,收到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3.初三物理教学中,还要深挖物理命题标准,摆正教学中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以适应多变的中考试题

现在的中考试题难易程度在逐步降低,但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这使我在研究中考命题上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3.1综合分析谋标中的要求,领会课标精神。

第7篇

论文摘要:我们学校自开展学案导学以来,分别到济南、章丘、聊城、兖州等地学习考察,探索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正在我们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下面谈一点我们的做法或看法,供参考。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以学生的自学、自练、交流、展示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实践探究——展示反馈——拓展提升”五个环节,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案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整个活动过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整个课堂,任务交给学生,时间让给学生,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方法让学生探索总结,结论让学生自已得出,困难让学生设法攻克,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精彩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堂呈现为一种开放、民主的状态,学生全员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效果好了起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有着极其坚实和科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认为,由于与信息的心理加工过程相关的原因,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学业成绩,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认知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小组学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1)大班教学小型化:大班教学是中国教育的特色,也成为困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问题,是许多学校一直头疼的顽症。小组学习以小组为班级学习单位,将大班分解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各自有分工,分工中有合作,人人有事做,困难有人帮,结果有人查。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行为习惯、思想品行都有人及时关注,实现了关注到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教育理想。

(2)培养了学生的自助管理能力: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管理者队伍由单纯教师管理扩大为教师、小组长、同伴、自我的全员管理,小组内每个同学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的自助管理能力和主人公意识大大增强。

(3)面向了全体学生:小组学习中,由于个体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人人在学,个个乐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保障。于是,不学的学生没有了,掉队的学生减少了,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二、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建立

(1)组建合作小组:先有一帮一,再编一小组,以优、良、中、差四人为宜,优化组合,选好小组长,分工有合作,兵教兵互教互学,一帮一责任到人。一般采用餐桌式座位以便于小组活动。

(2)明确小组学习方式:遇难即议,遇疑即议,议给任务,议必充分,议必有果。让学生在讨论中解疑,辨论中求真,活动中互助,合作中提高。使学生的自学一直在学案指导和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进行。

(3)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小组长是全组学习的灵魂,是帮教同学的“小先生”。对小组长要加强培养,要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长进行如何当好小组长的培训和拓展性习题问题的提升性训练,使小组长有能力当好小组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督查者。对小组长的培养也是突出培养优生、提高小组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学习中的展示

学案教学中,训练是主线,展示反馈是对学生效果的最好检测,同时,学生的板演讲解,促进了学生学习心理改变,提高学习的认真度和准确度。

学生展示的优越性,在于这种方式把学生置于公开竞争的环境,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活了学生求知的内动力和表现欲,也顺应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不仅动脑、动口、动手、还动身,解决了学生厌学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注意和主动参与的能力,也便于师生互动中的评价、点拨和借鉴。学生展示板演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而且可以更充分、全方位地展示学情和技能。同一题目不同思维,不同做法,精彩纷呈,思维的优劣比较,做法的繁简比较,过程的是非比较,结果的对错比较,一目了然。学生在展示后评价,在教师引领中提升,点拨中拓展。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但由学案引导,活而不改其本,乱而不离其学;同时,这个环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表达、交流、合作、展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由于此环节,课堂的开放度很大,教师要注意对全局的掌控,什么人展示,展示哪些问题,展示中暴露出什么问题,学生思维有哪些亮点,教师要迅速、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推动。

四、合作学习中的技巧

在具体教学中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不顺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发出讨论开始的信息后,学生不能形成讨论的热烈气氛,课堂出现寂静;二是学生缺乏参与讨论的基本素质,如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口头表达欠佳,不做讨论记录等;三是讨论中或交流讨论结果时,学生思路紊乱,口头表述词不达意等。因此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技巧,是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笔者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化学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轮流操作”;“规定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声音以组内成员能听到又不干扰别的小组为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询问不明白的问题”;“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说出你的看法、意见”;“尊重别人的发言”;“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等,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五、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的学习。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自主学习,再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教师课前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应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而这些内容大多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时较难解决的,学生才会积极的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要真正关注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步教学;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六、合作学习的评价

第8篇

1.2评价手段和方法局限化教学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量表法,即给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和给参加听课的领导和专家发放教学评价咨询表[4]。因为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有些特征仅仅用量化的指标是很难准确界定的,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量化的现象[5]。1.3评价指标大众化教学评价多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状态等方面的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再对各指标实行细化,这些都是按大纲要求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科的个性指标,出现“一刀切”的局面。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种评价结果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效果。

1.4评价作用单一化我国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检查工作、评优及改进教学[6],较少用于教师的聘用及晋升,导致评价结果的指导性不强,教师的危机意识也不强,在教学质量提高上缺乏主动性,这样使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

1.5反馈机制不健全高校现行的教学评价绝大多数都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的结果却不能及时反馈给评价主体,尤其是学生。学生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无从知晓,势必会打消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甚至有些院校,评价结果只有领导知晓,教师依旧保留原来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6评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个别教师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耿耿于怀,导论文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2启示

2.1评价主体全面化护理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即二阶段性,包括前期教育和后期教育[7],前期教育即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后期教育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以后的临床护理教育。所以,护理学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依据护理学教学的特殊性,可以将护理学教学评价分为前期教学评价和后期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还应包括进入后续课程学习的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评价[8],称之为追踪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就可以避免学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使评价失真的发生;另外国外临床教学评价中不仅包括了学习者的观点,还包括了教师、病人的机构管理者和健康照顾系统的支付者的观点以及评价策略[9],不妨借鉴一下。

2.2评价指标特色化、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学科教学目标也提出新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10]。护理学科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护理专业问题的能力。只有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应对社会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对高级护理人才的挑战。针对这些目标,评价指标中应该对这些方面都加以评价,而不仅仅是理论和操作的考试。另外,基于护理学科的特殊性,人文方面的评价指标也应该考虑在内。2.3评价反馈及时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评价信息的反馈也是进行品质改良不可缺少的环节。现行的评价机制往往疏忽了这个环节,甚至有些单位评价之后只有领导知道具体的结果,并没有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评价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讲,应该反馈给所有参与到评价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会产生某些影响或受到重视,那么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是很乐于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评价的积极性。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观点[2]认为,学生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并能使领导掌握教学效果以对教师的加薪、提职和任期进行定夺,并且指出在学生课程考试等级评定之前不会公布评价结果,这样既体现出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性,又避免了一些教师的情绪化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真实,这样对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2.4评价手段现代化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它的方便和快捷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已有不少学者在着手研究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教学评价中,开发一些智能化软件,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过程性评价,而不必非得等到课程结束后才做出评价,这应该是一种发展趋势。如果将改良以后的教学评价软件应用于护理学教学评价中,无疑会使评价工作更加人性化。

2.5评价标准动态化评价标准应该有动态性,教育目标、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在不断改变,所以,评价标准也应随之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6评价过程连续化当代倡导教育革新的世界著名学者布鲁姆的评价理论中把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分成教学活动开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个阶段,并根据三个不同阶段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评定方法[11],这就强调了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3结语

随着护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教育显示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学质量的高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发展。探索符合护理学学科特征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科学的权重,形成评价模型,运用于护理学教学评价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眼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JillMorrison.ABCoflearningandteachinginmedicineEvaluation[J].BMJ,2003,326(7385):385-387.

[2]蓝江桥,冷余生,李小平,等.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98.

[3]袁凌,谢赤,谢发胜.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1):43.

[4]杨运涛.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4):165.

[5]王琰春,张胜军,赵菊梅.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66.

[6]刘树雷,徐迪雄,陈自强,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53-54.

[7]曲桂玉,杜国防,孙洪梅.有关提高护理专业后期教学质量之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6):105.

[8]赵辉,郭连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比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2):105.

[9]SnellLinda,TallettSusan,Haist,Stevenetal.Areviewoftheevaluationofclinicalteaching:Newperspectivesandchallenges[J].MedicalEducation,2000,34(10):862-870.

第9篇

关键词:法学教学;司法实践;互动

一、法学教学应当重视实践教学

我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和特点是重视法学理论教学,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一般法学知识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可以用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大学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有限的,不可能每颁布一个法律,就设置一门法律课程。对于新的法律的理解和运用,需要学生从相关理论出发进行法律推理,使学生能够在无需课堂教授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法律教育培养起来的素质和基本知识理解和运用新颁布的法律”[1]。学生要具备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需要良好的法学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法学理论课程占比重较大,而从事实际操作的课程极少。即使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都比较重视一般的法学原则介绍。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理论脱离实际。最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教学枯燥、沉闷,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主要以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目的,难以造就具有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然而,“从我国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情况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需要大量法律人才,这些人才当中绝大部分将会从事法律实务,从事法学研究的只是极少一部分”[2]。因此,这种脱离实践的法学教学模式跟不上我国法制建设对法律人才的质量要求,导致法学毕业生的理论和能力都与社会脱节,甚至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为此,必须加强法学教学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实际来讲授理论,重视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训练。

1.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外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适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具有了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律思维习惯。在案例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辩论才能。

2.重视法律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第一,观摩审判,即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通过法庭旁听,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各种诉讼角色的诉讼行为,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这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理论学习和进一步的法律实践打下基础。第二,模拟审判,即由教师提供恰当的案例,学生运用该案例模仿正式的审判进行演练。在模拟审判中,学生担任各种诉讼角色,亲自实施与其角色相应的诉讼行为,运用其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通过模拟,理解具体适用法律,从而获得强烈的亲历性。通过模拟法庭,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辩论能力。第三,实习。实习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法律环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司法从业经验,从而为其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基础。上述实践性教学法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观摩审判为模拟审判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而学生在模拟审判中获得的经验又为法律实习打下了基础。总之,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有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法学教师应当参加司法实践活动

法学实践教学对法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应当具有很高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甚至法学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如果一个法学教师没有司法实践经验和能力,指望他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以案例教学法为例,若教师从来就不曾参加实践活动,对司法实务没有切身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提出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其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是主观的和教条式的。又如,模拟审判是一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一次成功的模拟审判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解决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恰当的归纳和总结。然而,在教师本身无出庭经验的前提下,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并无多大帮助。

从我国大学法学教师的情况看,虽然有些教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但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司法从业经验。我国法学教师中,多数是从不重视实践教学的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而且,我国高等学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师科研压力很大,法学教师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理论研究,而无暇顾及法律的现实,更难以抽出时间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法学教师较为擅长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而难以开展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因为,教师本身就不了解司法实践,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技能。

我国高校要进行法学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其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应当尽快改变教师只重视理论研究而不关心和参与法律实务的状况。教师应当走出大学校园,参与法律实务工作,积累司法实践经验,并借此了解我国的司法实践状况。这不仅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而且可以使教师的法学理论研究工作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教师参加司法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鼓励法学教师做兼职律师工作。可以考虑在大学法学院系设立律师事务所,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设立律师事务所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活动的场所。因此,可以不按市场价格向当事人收费,如按市场价格半价收取费用,以维持日常开支即可。教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可以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司法的运作过程,这使他们在法学教学和法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和能力。

2.与司法机关合作,配合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由法院聘请法学教师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审判。这样做对法学教师和法院均有好处:对于法学教师而言,可以直接参与审判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对于法院而言,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司法审判的质量和水平,因为合议庭里既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又有具备较高法律理论水平的法律专家,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三、高校法律院系应当聘司法实务界人士到学校任教

教师参加司法实践活动,改变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缺陷,这有助于教师了解法律的现实,熟悉法律的实际运作过程,积累司法实践经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自己办案的亲身感受作为例证对法律原理、原则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避免纯粹的和空洞的理论教学。而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时,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能够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不过,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角度,仅仅依赖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是不够的。毕竟,法学专业教师从事司法实践活动是兼职的,他们的本职工作仍然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由此决定他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局限性,他们更擅长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仍然缺乏司法实务经验和操作技巧。因此,指望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从事司法职业的具体的经验和技能是不现实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大学法学院系应当聘请司法实务界人士到大学做兼职教师。这样做的可行性在于,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推进,在司法实务界涌现了一些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些人是近20年来从政法院校毕业充实到政法队伍的,他们拥有大学法学本科学历,不少人取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司法技巧。他们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可以讲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证据学、律师实务、司法文书写作等,也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他们走进大学课堂进行教学,不仅有丰富生动的案例,而且又有深刻的理论分析。他们可以把经过长期司法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法律实践中“活”的知识。笔者在读研期间,曾听过湖北省检察院公诉处一名检察官关于工作的专题讲座。该检察官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结合案例指出了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并介绍了其从事公诉工作的体会和经验。从他的讲课中,学生学到了许多从法学教授那里学不到的知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