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42
导语:在知识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经济形态,工业经济中衡量生产率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知识、技术着眼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被纳入生产函数之内。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的“超增长理论”,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知识的投入不再遵循效益递减规律,而是效益递增。知识在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
知识经济(Intelligent Economg)就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主要推动力,以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系统为坚强后盾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社会中,人们学习和应用新技能的能力是吸收、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关键,决定着个人、企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运,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肩负着知识生产和应用的重任。
在历史上,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代以来的两次产业革命都是由科技进步直接推动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空前重视,各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队伍迅速扩大,科研成果倍出。与此同时,科技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知识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知识渗透到经济活动中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促使发达国家不断调整产业机构,实现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蓬勃兴起,逐步形成知识经济的格局。
知识经济中所指的“知识”,不限于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对面临的问题作出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的知识,即编码知识、有限编码知识和未编码知识(意会)。编码知识是通过社会性逻辑工具(自然语言、机器语言等)得到明确分类明确表达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通过社会性的手段(如接受教育、阅读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和上网等)来掌握,未编码知识是尚未用社会逻辑工具以明确表达和分类的知识,主要靠实践获得的知识,例如经验、感觉等,但一时尚无法用社会逻辑工具来表达,是不易由正式渠道转移的知识,因而无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入现代化经济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内含和力量。有限编码知识是在编码知识和未编码知识之间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知识。例如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等。它既不是不可宣传的知识(也属编码知识),也不像天气预报那样一下子就家喻户晓。但由于刚刚编码出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它只是存在于一定范围内,如企业内部,还没有扩散到社会中去,对于全社会而言,仍属未编码知识。由未编码知识到有限编码知识,相隔的时间越短越好;而由有限编码知识走向编码知识则必然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关系到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亦即知识产权问题。
以德鲁克的研究为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德鲁克就开始深入思考有关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问题。他敏锐地预见到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走向知识社会。在《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一文中,精辟地论述到,从1750年到1990年,知识意义发生了三次改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第二次发生在生产力革命,知识被应用于人的劳动;第三次发生在管理革命,知识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被应用于知识。
知识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种基本的资源,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当前的社会,德鲁克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它创造了新的政治学。”
作为研究信息经济的管理学权威,马克斯.H.博伊索特的新作《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是一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知识经济学教科书的著作。博伊索特着重定义了他的“信息视角”:就是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这是我看到的诸多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著作中,对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最生动、最准确、最具实践和最有价值的定义。
数据:我们把数据当做只是一个系统的不同状态之间可以辨别的差异。这是以信息方式而不是以机械方式作用于观察者的低水平的能量构成的;信息:是会修正观察者的期望、或是取决于条件的准备状态的数据。那些期望被修正的越多,人们会说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例如在王府井中心区见到一组交通信号灯,人们会习以为常;而如果在你们家楼下发现新安了一组交通信号灯,会使多数人感到不安;知识:是观察者所拥有的关于某一事件的期望的集合。它是以某种特定方式来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得不从行为来进行推断,而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例如,关于烟灰缸的知识,就可以通过注意到有人往里面弹烟灰,而不是倒水,非常容易地逐步得以形成。
在上述模式中,什么是知识资产呢?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嵌入个人、群体或人工制品中,并且具有增值潜力的行动倾向的子集。博伊索特特别指出,知识经济是为了取代能量经济的而生的。知识被使用得越多,能量就被消耗得越少。创造知识的是人,运营知识的也是人。关于人们对于知识资产的运用,一个更为生动的论述来自于马克思。他说:“企业家的能力,它巧妙地融合了知识与冒险,同时,如果资本是拥有合法的地位的话,资本在才智上的承诺就成为了可能。”
与劳动价值论有关的一个敏感的问题就是剥削问题。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剥削现象?笔者相就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向大家请教。我的结论是,在劳动者权益日益得到保护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剥削不仅难以发生,而且无意义性增强,剩余是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计量。因此,新的价值论是:重复劳动创造价值,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
一、剥削的经典含义
众所周知,剥削是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关系。这种占有既可以是采取直接的形式,即通过对劳动者本身的占有或半占有进而无偿占有其劳动成果,如前资本主义就以这种形式为主;也有间接的占有形式,既劳动者形式上是完全自由的,通过劳动力的买卖进而支配劳动力以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这是一种纯粹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这种剥削掩盖在等价交换的平等的关系下。
在研究剥削问题是,除了要搞明确上述概念之外,还应该把握下面的一些关系。
第一,不要将剥削这种性质的社会关系与剥削在历史和现实的生产力及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相混淆。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剥削有功”而否认剥削的存在性是错误的。这也包括剥削所得并未用于个人或家庭消费而是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这种情况。
第二,离开劳动价值论就无法讲清剥削。有的人认为,资本等非劳动要素也应该得到报酬,因此,资本获得一定利润是合理的,它不能叫剥削。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还有的人甚至认为非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就更荒谬了。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定义剥削这种特殊性质的社会生产关系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价值的创造与使用价值的创造(非劳动要素可以创造使用价值,但不能创造价值)。
第三,不要简单地将剥削和分配方式联系起来。社会产品如何分配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由是否要消灭剥削来决定,因此,虽说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往往就包含着剥削,但并不能因此就取消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四,作为劳动者和作为剥削者的身份要分开来看。许多人认为,私营企业主大多参加劳动,而且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并据此认为不存在剥削。这也是似是而非的。其实,这一点马克思也早就提到过,资本家管理企业,这是一种劳动,他作为这样一种劳动者,也是应该得到报酬的,但是,这并不否定他利用资本的权力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关系,不能否认他作为资本家是剥削者的关系和性质。
二、打工者的故事
经济学喜欢通过讲故事来说明问题和规律。为了便于分析,我也先编一个典型故事(它实际上也存在),即“打工者的故事”:阿明一家三口,靠耕种2亩地和其他副业艰难地维持着一家生活。平时就算是累死累活,得到的收入每月算地来也不到500元。随着大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价格还有下降趋,更增加了阿明的危机感。于是阿明将2亩地交给了家人,自己到大城市打工去了。他在一家私企找到了一份工作,阿明同样是拼命干活,每月能挣到800元,他省吃俭用,除了每月的开销500元之外,还能往家寄300元。这样一来,阿明的一家的生活也就宽松多了。
问题:在这个故事中,阿明在家里和在工厂里打工付出的是一样多的,但打工却多收入300元,能认为阿明受到了老板的剥削吗?
有很多人说,没有剥削。甚至还有人对这类打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有很大比例的打工者认为没有受剥削,特别是那些收入较高的打工者;还有一部分答“说不清”;其他人则说“无所谓”。
但我认为,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很难保证种地和做工是同样的付出。例如,农业劳动比较自由散漫,而做工纪律要求严格得多;种地可以在各种工作的变换中得到一定的休闲,而做工的连续性强,紧张得多。
我们还应看到,大多私企生产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厂房简陋,劳动条件差,常常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让工人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劳动,或者长期与有毒害的物质接触,使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些打工者常常一天劳动10至12个小时以上。与国有企业的职工相比,他们除了领取一些工资之外,常常享受不到任何福利,也没有劳动保险和养老保险。除此之外,他们还承担着随时被开除的风险,忍受着被歧视的眼光,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常常是恶劣得让人难以置信……实际上,这些私企靠了就是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和对劳动力的掠夺式使用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利润。因此,这里发生的正好是资本原始积累中典型的、超额的剥削。
上述情形的剥削之所以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劳动力供过于求,劳方没有工会的组织力量与之取得适当的平衡,法制的不完善及其有关部门实际管理力度的不足等等。
三、对劳动者集体力量的无偿占有
在上面的打工者的故事中,我们假定劳动力的供求平衡,劳动者建立有力量足够强大的工会组织(如与雇佣方进行集体谈判),而国家有关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也很完善,有关部门的监管也很有效,那么,是不是剥削就不存在了呢?也就是说,在劳动条件、强度和时间完全相当的情况下,农民自己种地比打工得到的收入多,打工者是不是还受到剥削呢?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没有理由认为打工仍然受到了剥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作了明确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农民自己种地,是作为单个的劳动力而发挥作用;而当他替别人打工是,他就与其他工人有了相互分工与协作,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扩大了的集体的或集合的劳动力量,他的劳动力就不是单独地而是作为集体力量的一分子而发挥作用。实际上,资本家正是因为利用这种分工协作中的集体力量才获得了更大的生产效率,超过了个体劳动者,打败了个体劳动者,获得了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打工者作为单个劳动力可能是完全得到了报酬的,即雇佣者为打工者的单个劳动力付了报酬(工资),但打工者作为集体力量的一分子却未得到报酬。这就是说,剥削的对象主要已不是单个的劳动者,而是劳动者集体,剥削表现为不给劳动者的集体力量付酬。
四、创业者的故事
为了进一步分析剥削问题,我再讲一个故事:A和B各雇了20个工人办了两座同样的小工厂。当初,他们都采用了同样的技术和设备,位置也相似,工人的水平也相当,给工人的工资也同样多。一开始,他们生产的产品市场还很大,产品也很好销,所以,他们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而且就这样维持着他们各自的生产经营。但后来,竞争者越来越多,他们的销售量和利润也越来越下降,终于有一天,他们基本上都只能维持简单的生产而没有什么剩余利润了。这时,A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投资改进了生产工艺,并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加强市场营销。因此,A又开始能获得利润了,并且不断增加。而B基本上一切照旧,没有大的改进,仍然只能维持简单的生产,赚不到什么钱。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首先,它表明,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况下,资本家甚至连劳动者的集体力量也不能占有了。如果再加上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到较好保护的条件下,情况就更是如此。
其次,要获得利润,要有剩余,必须进行创新。创新本来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因而没有价值,而企业剩余正好提供了计量创造性劳动的方法。
上述情况在现代社会日益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简单的但也是极为重要的结论,即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价值论:重复劳动创造价值,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
故事中的B,只是重复地进行着他们自己熟悉的生产劳动和管理,因此,没有剩余;而A能够进行创新,投入了创造性劳动,因此能获得剩余。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重复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创造价值与创造剩余发生了分离。在这里,剩余不再表现为多余的价值,而直接表现为剩余。
五、利润主要反映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从上面的分析看,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剩余或利润实际上主要是创造性劳动者创造的,如果把利润更多地分给创新者,则能够激励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不过,创新者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普通的职员、工人,还可以是资本家,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利润则应该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但是,一般情况下,资本所有者最有条件成为主要的创新者,当然,这里的所有者并不是那种纯粹的食利者,而是实际的决策者。这就是说,作为决策者的资本所有者,是主要的创造者,既承担着创新失败的风险,也占有创新成功的利润,这种情况已不是剥削。
现代社会,创造性劳动日益重要,生产方式的特点已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社会化,而是生产的智力化、创新化,由此决定的分配方式就是:重复劳动者得到契约所规定的固定报酬(工资),而创造性劳动者得到不确定性的剩余(利润)。这种分配方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知识产权的确立和日益发达。应该说明的是,一般的或常规的管理者也不是创造性劳动者,而是重复劳动者,企业的创造性劳动者主要是技术人员、高层经理人员以及作为决策者的资本所有者。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现代社会,纯粹的剥削实际上大多固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利息、地租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前所述),利润已越来越不反映剥削关系,而是反映创造性劳动的成果,资本所有者常常作为主要的创造者,从而获得这种利润,知识产权则是创新者占有利润的表现形式。这样,剥削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已日益淡化。
六、资本的窘境
我再讲一个资本的故事:X看到市场上某产品很畅销,并且前景也很好,于是决定投资生产。他建造厂房,购进专用的设备,仿制出该产品出售,利润很不错。可是,该产品原来是Y的专利产品,X因此被Y推上被告席,法院以X侵权判其赔偿巨款,X宣告破产。
这样的故事会在现代社会中会经常发生,我称之为“劳动打败资本”,或者说,劳动,主要是创造性劳动,正使资本陷入困境之中。如果我们不想成为这样的故事中的被告话,资本就得向劳动屈服,先去购买专利,然后才能投资生产。否则,说不定那一天你就成为被告,因为生产者可能不知不觉中就侵犯了人家的专利。所以,有人说“购买专利就是购买保险”。相反,如果你没有多少资本,而只有劳动却想战胜资本的话,有了什么好的想法,你就要把它设计出来,并去申请注册专利,它有一天可能成为一笔惊人的财富。
本来,当利润越来越决定于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时时候,剥削自然也就主要表现为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在传统社会里,包括在资本主义早期,这种情况是偶然发生的,是生产中的附带因素吸收到资本当中而被无偿占有的;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变成了常规,变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占有对资本来说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就是说,一方面是传统的剥削越来越失去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限制和弱化,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对创造性劳动的无偿占有这种新的剥削形式,并且不断强化。或者简单地说,剥削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改变了形式。
但是,当创造性劳动成果以专利的形式受到保护,并从属于它的创新者的时候,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就很难进行,这就像“资本的故事”中的情况那样。实际上,即使是资本将创造性劳动力购买回来,以“职务发明”的形式以很低的代价占有创造性劳动成果,一般来说是没有效率的。这主要是因为创造性劳动无法计量,也无法监督,如果创造者觉得不公平(与成果估计产生的效益相比相差太大),他会将真实的情况隐藏起来,只将一些小的成果贡献出来,将大的成果留待离开公司以后,或者干脆偷偷地卖给其他公司,等等。这正是为什么要让主要的创新者持有公司大量产权或股份的原因。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或机制也都在削弱资本的权力和剥削的可能性。如人们越来越富裕,资本越来越充盈的时候,资本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会使资本的地位下降。固定资产的专用性,使得投资下去以后就很难改变用途,或者改变用途会大大贬值,这也削弱了资本的灵活性。在公司制度中,资本可以进进出出,但只是换手,而不能抽走,它们常常只是获得一个相当稳定的平均收益,企业则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实物资产,特别是品牌等无形资产,离开企业生产经营者长期磨合凝聚形成的集体力量很可能就一文不值,所以,资本得迁就劳动者、企业创造者,这就是著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七、富裕社会中剥削的无意义性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剥削由对一般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转向主要是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但随着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对劳动者和对适应产权的保护,这种剥削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小。下面我还要进一步分析,对创造性劳动成果占有的无意义性也在增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我国首富之称的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下面一些话:
希望集团现有几十亿元的资产,你认为我用得了吗?你看我穿的衬衫多少钱?400元我买了11件。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至于说传给后人,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富不过三代,你给他们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那样反而会害他们,让他们不思进取。
我觉得财富带来了责任感、价值感、成就感。通过艰苦奋斗,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树立了很高的信誉,取得了社会地位;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刚开始我们的追求很简单,就是要改变贫穷的生活状况。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个人来说,财富本身已经不重要了,用财富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尤其改变其他人的生存状况,让朋友和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让他们不断成长,这是我今后最大的追求。
财富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对现在的我来说,它是社会财产,尽管在法律上它现在归在我的名下,但长远看来,它并不属于我一个人。它是我们所有员工创造出来的,它将被用来继续增加社会财富,用来培养更多的人。当然现在我对这笔财富拥有支配权。我也珍惜这样的权利,这是因为我认为由财富创造者来支配财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更有效率。如果现在把它分散了,它就无法发挥更大的效能。
他的想法实际上代表了很多明智的富翁的一种观念。当人贫穷的时候,确实太关心物质的占有和剥削之类的问题,但当足够富有之后,他们会觉得真正的收获倒不是已经获得的巨额财富本身,而是自己在这个奋斗过程中的自身的发展。如果自己真的再将这些财富消耗于个人目的,其途径必然是吃喝膘赌违法犯罪,就会成为一个恶人。是否应该将这笔财富都留给后人,这取决于后代是否能成为一个创新者,如果真能,他会觉得没有必要,而留给他的时候,他也会让这些财富继续为社会服务;如果不能,他会保不住,反而害了他。这就是说,无论何种情况,都没有必要将巨额财富留给后人。
1、人力资源战略指导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力资源战略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具体延伸,人力资源规划将人力资源战略具体化,从整体角度制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2、人力资源战略是组织职能战略,支持组织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是是组织价值链模型中的职能战略,是将组织战略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桥梁,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协调一致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战略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提高组织绩效。结合人力资源战略的特点和重要性,我们不难发现,人力资源战略将组织战略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和落实计划,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指引方向。人力资源部门扮演着行政辅助的角色,使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相互配合以完成人力资源目标和规划。传统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摆脱了传统事务性活动的局限,但人力资源战略属于职能战略,关注点在于落实在人力资源部门中各项职能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其他部门活动之间的横向匹配度较差,人力资源的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开发。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观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的经济,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它的发展和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使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力资源成为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人力资源观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第一,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随着知识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也上升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第二,组织对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企业对于复合型学习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时期的人才,在知识方面,要掌握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渊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面需要一定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应变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自信心和耐挫力。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在理念上与战略性人力资源有着极强的耦合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才的重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替代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绩效,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起指导作用的人力资源的变革。
三、人力资源战略变革
(一)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战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得以升级,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进行融合,并逐步成为组织战略的核心,其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表1所示)1、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战略的核心。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提升绩效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也成为公司总体战略的核心战略。2、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人力资源战略为核心。人力资源战略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指导,也是组织战略的核心,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以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为核心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为组织中战略性人力资源服务。3、伴随着人力资源战略上升到组织战略层面,成为组织战略的核心,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者也从人力资源部门转移到了以CEO为核心的公司战略制定小组,不仅仅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活动,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活动都受到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人力资源部门也从传统的事务性活动中得以解脱,成为公司的业务合作伙伴、咨询专家和战略顾问。4、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内外部环境联系更加密切。传统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在组织战略下制定,尽量贴近组织文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战略根据组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制定,在制定时,紧密联系外部环境,深深嵌入公司文化,改善了过去人力资源战略受制与公司战略的局面。5、人力资源战略开始主导公司变革。传统模式下,人力资源战略属于公司战略的子战略,在公司变革时,人力资源战略跟随公司战略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公司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是公司变革的主要依靠力量,只有人力资源战略在公司变革中起到领导变革作用,公司变革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观和人力资源战略发生变化,组织中的HRM不断发生变化,突出表现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上。在管理理念上,公司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整合,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和核心要素,组织根据价值和专用两个维度进行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本实施了团队、层级、临时和联盟四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管理工具上,随着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内外部联系越加紧密,新的技术和公司深层文化得以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企业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内外交流沟通更加便捷,网络招聘也成为近年来招聘的主流渠道之一,员工授权得到强调,工作内容扩大,员工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与之匹配的薪酬和培训系统响应发生变化,在组织结构上,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网络化和学习型组织方向变化。
四、小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彩,首先是种类越发多样化,除了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传统计量因素外,同时还增加了环境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等计量因素,种类的增加使得无形资产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由此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带来了更广阔的核算范畴。随着无形资产范畴的扩充,人力资源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人力资本创新为主的智慧资本成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核算因素。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本身就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难以反应其真实价值,由此使得会计核算缺乏稳健性,甚至有很多无形资产不能确认价值,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会计管理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冲击,无形资产会计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核算管理,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1.有效拓宽无形资产核算范围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商标权、商誉等一些因素,核算范围相对较窄,而且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理论也较少研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无形资产核算范畴越来越广,其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核算过程中仍旧以传统无形资产因素核算和计量为主。对此,应当有效拓宽无形资产核算范畴,将质量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等代表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当中,这样才能够增加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内容,并通过真实核算,准确反映出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和信誉,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培训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其本身也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企业应当向无形资产核算人员宣传无形资产核算范畴的转变趋向,使其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性,并就无形资产核算的新范围进行学习和掌握,以满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同时,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能够推陈出新,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对于频出失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员工,则给予其适当的惩罚,以促使其能够认识到新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还应当选择工作优异的员工到大企业或会计机构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畴不断扩充,同时也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要想保证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就必须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满足知识经济时展需求。对此,首先,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无论是外购所得,还是自行开发所得,企业应当将这些因素均纳入到核算范畴,并确认入账,对于所开发的个别收益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所发生的支出费用应当计入到当期费用范畴。如果无形资产来自外购,则按照其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核算时应当尽可能反应其真实价值,对于真实价值超出初始成本的无形资产,则将其纳入到企业的资本公积范畴。通过合理划分范围,能够对外购及自行创造的无形资产进行对比,促使企业资产账面价值接近实际价值,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通过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能够进一步准确核算企业的所有无形资产,并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这对于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4.不断完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
面对知识经济时展的诸多不确定性,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也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此,企业应当时刻关注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会计因素变化,如质量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等,同时包括正在不断改变的人力资本因素等,以及时将新的要素纳入到无形资产核算体系中,提高无形资产核算质量。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企业还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核算方法,力争将核算出的成本价值与实际价值缩小到最低,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求,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三、结束语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正悄然兴起。当前,我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准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知识经济的核心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营造一个鼓励知识竞争、知识创新,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的。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主要不是靠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而是靠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因此,知识的创新和信息的传播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知识经济是智能经济。智能经济是以智力为基础的经济。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社会形态中,土地、资本和劳动是生产的基本要素,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本世纪初的5%-10%上升到当今的60%-80%.高新技术成果的大量问世,专利发明的激增,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开发和更新换代,咨询服务业的发展,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都是智能经济的重要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拥有者将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追求知识成为社会成员的首要目标,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将成为主要产业。
2 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和发展动力。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不断地创造发明和技术创新。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从科学的发现、发明到实际运用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如化学知识不到6年就翻了一番,信息技术不到5年就增加了一倍。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等因素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如美国微软公司,他们的资本主要是靠创新的知识,靠知识的不断加工、传播和应用。
3 知识经济是无形经济。无形经济是与有形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有形经济从本质上看是物质经济,即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处理物质资源,而无形经济则是以处理无形资源为主。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无形资产在社会资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有直接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源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无形资源将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新途径。
4 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经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遍布全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使得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等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呈现出国际性特征。
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到来必将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修改知识产权法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与知识经济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可以考虑从局部突破,在一些尖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而再使之普及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前瞻性很强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超前立法将有助于我国早日从工业经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面对知识经济,有人提出,由于知识创造和更新的加速,权利者可以通过自己知识的不断创新而有效地防止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因而法律保护应相对减弱。笔者认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最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被用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工具,因此在未来社会里,各国政府都将面对形形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不但不能削弱,反而保护力度应大大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软”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许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这就使得过去知识产权保护不了的重要高技术领域逐渐增多起来。从而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课题,只有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才能使新智力成果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也如雨后春笋,但知识产权立法滞后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和实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自1984年美国国会批准“半导体芯片法”以来,对集成电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趋势。目前我国通过专利法与著作权法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做法很不合适,而应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融合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有关原则单独立法进行特别保护。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只限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但普遍存在保护力度不够、保护范围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制订商业秘密保护法也势在必行。
2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程度应进一步加强
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人类智力成果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更应加强。其实,国际社会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已在法律层面做出了积极回应,主要标志就是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该协议生效后将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知识产权多边保护规则,并对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甚晚,却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虽然立法之初就注重国际贯例,并修改相关法律力争与国际接轨。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特别是Trips协议生效及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知识产权法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显得不合时宜,必须进行修改和完善。如,现行专利法中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经过实质审查,商标法中没有规定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制度,著作权法第43条“法定免费使用”的规定,等等,上述规定距离国际公约要求相差甚远,都涉及到与国际公约协调一致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国际化过程中,美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国际制度上,美国竭力利用以Trips为代表的国际条约来维护本国利益;在国内制度上,依靠其关税法337条款等规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内市场,而特别301条款又成为保护本国知识产权,进攻他国市场的有力武器。我国也应建立这种国际国内制度相结合的体系,在制定国内制度时考虑攻守两方面结合。
3 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应适当缩短
1 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构成
知识经济所需要的经济法律环境主要有三个大的构成要素,分别是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对知识经济的法律实践和对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
首先是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是这个大的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那么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从概念上看。可以延伸为与知识经济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分类组合为的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和知识经济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是知识经济的法律实践。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可以被看作是静态的对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进行的描述,而知识经济的法律实践可以被当成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法律实践是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作为主体把权利与义务和客体相结合的活动。知识经济的法律实践是动态的活动,从过程上看,它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司法监督等一系列的环节。
第三个构成知识经济法律环境的要素是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发展知识经济的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是随着知识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伴随着知识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在人们头脑中不断强化的。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主要有法律认识、法律感情和法律意识三种形式。
2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怎样的经济法律环境
很明显,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从它对资源的消耗和对资源的配置来看,它都应该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的经济方式。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可谓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各个国家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位已经日益提高,它不但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开始逐渐发展成为能够与劳动力和资本相抗衡的同等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健全的环境,不仅是社会经济政策扶持,建设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也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的知识经济的法律体系。
显而易见的只有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让经济的正常运行得到有力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显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被看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规则”,由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资源共享更加方便了,几乎所有的信息、知识都可以在刚一出现时,即被全世界所同时知晓。除此以外知识产权的价值也显露无疑,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只有拥有了保护好了的知识产权。才能从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价值,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不得不承认的是,曾经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很不够,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我国的司法立法工作不断展开。这些年在我国先后制定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计算机软件登记法》、《电子出版物登记与管理法》、《高科技工业园区法》等等,这些都是我国近年来为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所做出的努力。但是还要看到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在今后需要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价值认同,逐步完善我国的知识经济法律体系,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平台。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适应知识经济的法律实践支撑系统。
有了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司法系统和法律监督体系的搭建同样至关重要。有了有力的司法执行和监管部门才能使已经完善的知识经济法律体系得到良好的具体的实践。
在我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现实存在的不能掩饰的突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在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中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做出我们的努力:一方面要拥有相对独立的、又能严密配合协调统一的科技执法、司法系统以及科技法律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大量的合格的专业的科技执法、司法人员,同时加强对科技执法、司法队伍的职业道德、执法能力、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有了独立协调的知识经济和科技的执法司法体系,并且有了这一体系下的有力的专业的执行力量。才能为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提供一个有力保障。
第三是要培养和树立人们对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
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牢固的树立起这种无形资产也需要保护的意识,因此,培养全民的知识经济法律意识就更加必要。
在我国,人们的法律观念需要更新,需要我们加大科技立法执法司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需要让全民意识到,不仅是实体经济的资源等要素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科技的保护同样必须得到重视。同时还要加大知识经济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利用科普工作的展开,利用学校课堂的讲授,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形式,让人们迅速的树立起对知识经济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守法,学会用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
0引言
知识经济的出现既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现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和脑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想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需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
1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这一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其核心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产生持久竞争优势
一个组织有多种资源,有非人力的,如土地、资本和设备,也有人力性的,如知识、人才等。虽然管理这些非人力性的资源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恰当地管理人力资源,一个企业就不可能成功。人决定组织的目标,并且人在操控那些帮助组织达到其目标的动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很少可能被他人模仿,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可能比通过其他手段(企业文化除外)所获得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这是因为:第一,竞争者们很少接触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单个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仅仅在配合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使用时才可以成功。因此,一个企业的单个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用在其他企业未必有效。
3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的终极资源和自身价值增值的根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的较量,而是企业间知识和脑力的对抗。正因为此如,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知识的开发、更新和应用都需要人来完成。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拥有知识的人才对经济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企业更加注重人的作用。在此前提下,知识型人才将成为世界的主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如何培育出新经济下的知识型人才,已成为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应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实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4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日益变化的需要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身日益发展的需要,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而制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纲领性的长远规划,是组织战略实施的有效保障。面对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面对企业内更高的员工需求,企业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企业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南,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它不仅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已成为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4.1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由于人力资源特殊的重要性,它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它是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如前所述,知识经济下人才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是一切竞争的关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一个企业,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是否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新经济的竞争中获胜。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要把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4.2对人力资源进行柔性化管理知识经济下,人才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网络组织下企业的柔性管理方法又要求企业不断调整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在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指导下,企业在重视对内部人才进行培训提拔的同时,开始强调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高质量人才。另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重视对外部咨询人员和外部合伙人的使用。这种利用市场交易来增加和利用人才的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方式不仅使企业得到了外部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也使企业人才的管理开发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互联系起来。4.3要从战略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变传统经济下人力资源的战术性管理为知识济下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要求系统地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战略目标系起来,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开与管理活动,增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4建立以知识为纽带的新型激励机制能否建立以知识为纽带的新型激励机制,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价值创造的一个最重要要素,传统经济下的以业绩考核为导向、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为手段的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下已经不能完全达到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忠诚度的目的。企业应该建立一种以知识为纽带的新型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通过企业的产权分配,激励员工主动奉献出自己所拥有的隐性知识。通过这种产权分配体制,将企业的关键人员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连在一起,共担风险,分享收益,这样才能使具有创新才能的员工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在员工进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遭到失败时给予宽容,鼓励员工在创新中不怕失败。只有管理人员对失败的高度容忍,员工的知识才可以从失败中更新、完善。第三,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使知识型人才建立起适应自己、适应企业、适应环境的动态知识结构,能够主动获取有关知识,开拓视野,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开发。同时,由于知识创新人员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应给予其全新观念和创新思维以充分的成长空间。第四,充分运用互联网络,改变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操作。知识经济下,高科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应用,使得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操作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网上招聘、在线评估、在线培训、网上沟通等。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总之,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进行再造才能提高人才的自身竞争力,最终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8(01).
[2]顾平.知识经济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再造[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6(03).
[3]徐世亭,李萍,左勇.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8(01).
[4]陶小驹.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J].江西地质.1999(03).
[5]闫华.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J].2006(01).
[6]宋姗姗.浅淡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全球化[J].时代经贸.2008(01).
[7]江海洋.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蚌埠党校学报.2006(04).
知识型员工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的一个发展趋势,当前很多企业都加强知识型员工的培养和管理,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十分重要。在信息经济时代,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发挥员工的独立性
独立自主是知识型员工的重要特征,因此,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员工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激发员工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可以通过为其提供一些资源,比如资金、物质上的支持等,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员工认为最合适的工作方法,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知识型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更多的是思维型的工作,应该给他们更多独立自主的空间,给他们更多自由和刺激,应该为其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知识型员工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才能激发他们更多地进行创新性的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2、为知识型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
企业工作的环境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物质保障,而软件环境更多的是为员工的情感和精神提供保障。良好的软件环境可以给员工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不断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协调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前,很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聚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进行平等的对话,为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和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满足知识型员工特征的重要措施。
3、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激励
正确的激励往往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激励,首先要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其次要考虑到激励应该要制度化、规则化,而且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激励涉及
激励要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要针对全体员工都适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最后,激励要做到公平、公正。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应该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采取适应的激励方式,对激励的具体对策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比如引导员工进行有意义的工作,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就是一种激励。
5、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科技的发展十分快速,而且是多元化的,因此,知识型人才的发展也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当前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而言,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只有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体系,才能不断促进员工的成长,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价值。企业要不断健全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健全各种培训机制,才能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双重发展。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