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7:26
导语:在旅游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应用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特点
旅游心理学作为旅游专业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一方面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分析旅游行为及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揭示旅游商品设计与销售、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广告宣传心理,探索旅游企业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管理艺术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涉及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法学、消费行为学、人类学、服务学、政治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理论广泛,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及综合性特点。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
二、关于团体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团体成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团体心理训练是团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心理训练,能够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锻炼有突出作用,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三、 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旅游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群体凝聚力的理论知识为例,安排团体心理训练活动。
1.团体心理训练对象
笔者执教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每班学生人数为38人。每次活动为一个班级。
2.团体心理训练目的
通过心理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提高凝聚力的关键:(1)群体凝聚力强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凝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更高。(2)在一个群体中,组织者应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凝聚力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动力。(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决定于群体的目标。一个凝聚力强的群体,要求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3.活动要求
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9-10人。每组发一张绘图用大白纸和一盒油画棒,每组同学选出一名组长,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及小组口号。具体要求:限定十五分钟时间,每组同学在纸上自由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彼此之间不允许交流,发现说话的同学则被罚下场,不能继续参加活动。画好以后,每组成员用十分钟时间讨论,给画起一个名字,选出一名同学将画面所有内容编讲一个故事,在该名同学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同学要用肢体语言进行相对应内容的表演。最后通过评分组评出最优团队。
为小组设定名字及口号,是为了让小组成员清楚共同目标,同时让大家对自己的团队有归属感;通过评分评选出最优团队,是为让小组成员意识到压力及共同的价值观;一定的惩罚规则是为体现在团队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否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发展。
4.评分标准
评委由每组选派出的两名同学共同组成,当自己的团队进行表演时不参与评分。评分标准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讲演者是否能够将所有画面呈现的内容编讲成一个完整且情节合理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看团队其他成员在表演时是否全部积极参与,及表演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吻合度。最高分为五分,可以保留一位小数点,最后以平均分的最高分评出优秀团队。
四、 评价总结
通过活动,同学理解并体会要想提高群体凝聚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理的压力与群体规范
压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评分准则公布后,每个小组都希望在活动中能够胜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增强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必然加强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会遵循群体规范。良好的群体规范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组织者的良性引导
如果组织者能够及时鼓励并正确引导组织成员,团队会树立一种自信、和谐的氛围,增强完成任务的力量感。
3.培养协作意识
大家一致认同: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每个人都有效沟通、真诚协作。在一个团队中,真诚付出、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才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
4.明确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关系
团队精神要求群体成员要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团队目标和利益来实现个体目标和利益。活动让同学深刻体会到想要实现个体目标,在一个组织中仅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完成,必须将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利益与团队利益、个体价值实现与团队价值实现紧密联系,忠诚于团队,有较高的协作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个体自身的利益、目标及价值。
5.充分挖掘群体成员优点
很多同学通过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其他同学的特长与优点。通过活动中大家的共同合作,同学的优点和思维特质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群体成员的优点被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安排合适的任务角色,激发个体最大潜力,让每个成员为群体目标的实现都做出最大贡献。
论文仅以群体凝聚力训练为例,在旅游心理学课程内容中,几乎所有基础理论知识内容都可以结合团体心理训练进行讲授。活动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对于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只做了初步的探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改良、修正和补充,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刘纯.旅游心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旅游活动要顺利进行,交通是影响旅游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交通的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便捷迅速的交通署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充要条件。旅游过程一般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连接而形成闭合系统,其中包含了食、宿、行、游、够、娱等各种活动。从旅游业的发展里程来看,交通始终起着支配作用,是旅游业发展和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不管旅游活动是以什么为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若要完成这样的闭合系统运转,骄傲同是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就是既要有交通路线通达、交通工具运输,又要有交通路线,交通活动将素有旅游内容串联起来,设计出一个较优化的旅游计划。可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发明、应用、和普及,可以看成是交通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交通、交通工具与旅游业的关系的非常必要的。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旅游方式的转变。
研究意义:旅游行业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内国外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中心地理论、旅游心理学等等众多理论成果和学科。虽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我认为,对这一课题的继续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旅游行业毕竟是一个兴起不久的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必定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继续应对,所以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课题仍旧没有过时,仍旧有其研究意义。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直接增加和创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如何让财富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交通是合理高效分配的基础。旅游业是人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的标志。同样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8%;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如何处理发展机遇与其带来的交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旅游交通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的概念(保继刚、楚义芳,1999;关宏志等,2001;卞显红、王苏洁,2003;吴刚等,2003),普遍认为旅游交通是指游客所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孙有望、李云清(1999),指出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深刻地揭示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地位。另外,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需求研究、旅游交通管理和政策效力分析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旅游交通的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关系研究、旅游佳通安全性研究、旅游交通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Byung-WookWie,DexterJ.L.Choy,Trafficimpactanalysisoftourismdevelopment.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
I.B.F.Kormoss.FuturedevelopmentinNorth-WestEuropeantourism:Impactoftransporttrends.TourismManagement,1989.
PaulPeeters,EckhardSzimba,MarcoDuijnisveld,MajorenvironmentalimpactsofEuropeantouristtransport.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07.
崔利。旅游交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杜学。旅游交通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来逢波。区域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7(11)。
李伟。旅游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06.
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
谭颖青。从罗定市旅游交通规划看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社会科学家,2007.
汪正元。论我国旅游交通的几个特性及其发展方向。旅游学刊,1989(03)。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本论文深入探讨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反作用。通过对比、类比、以及数据分析,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展开研究。根据以上思路,我的研究方法如下:
1)仔细研读相关着作、作品,使自己对课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个人心得记录下来。
2)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专业文献,总结他人的观点,并与自己的观点相比较,从而得到新的看法,并改进自己的观点。
3)借助互联网了解中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于对于交通与旅游业的观点和看法,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
4)和论文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寻求指导,为文章润色,力争出色。
3.预期成果形式。
4.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重点:交通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应对消极影响应采取的策略难点:具体分析交通对旅游业都产生了那些影响,如何产生的。以开展工作:查阅相关资料,草列提纲。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七学期第7周: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见面。
第七学期第8-9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第10周-第八学期第9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七学期第14周:完成中期报告,参加中期检查;
第18周:完成一稿。第八学期第4周完成二稿。
关键词 偏好;沪杭甬;旅游产品开发
一、引言
上海、杭州、宁波地区历来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胡刚等,2002)。经济发展带动了旅游业发展,近年来,该地区也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最发达和最重要的旅游客源输出地区之一。因为自身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沪杭甬一直被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而作为客源输出地的深层次研究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以休闲为主题的大众旅游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大范围、大规模的居民问卷调查,定量地测量沪杭甬三地居民的旅游偏好,由此获得的信息将对以该地区居民为目标客源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经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旅游偏好研究概述
偏好是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旅游者行为模式的论文都将偏好的形成视为旅游决策前阶段的主要过程,如Moutinho(1987)、Woodside&Lysonski(1989)、Suh&McAvoy(2005)、谢彦君等(1998)、焦彦(2006)等。关于旅游偏好的概念,国内大部分旅游心理学教材认为是“一种趋向于某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而且“态度是偏好形成的基础”(刘纯,2002;孙喜林,2002)。邓辉(2005)指出这种观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认为旅游偏好属于一种特殊的旅游态度,是“人们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强烈而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行为准备状态”。因此,旅游偏好和态度一样具有持久性和普遍适用性,它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旅游产品,还包括对各种抽象的、感性的旅游因素的喜好程度。了解旅游偏好不仅有利于预测人们的旅游行为,而且有助于旅游规划和营销人员开发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
TourismScience旅游科学沪杭甬居民旅游偏好及产品开发策略那些尚未形成实际出游行为的潜在旅游者,往往会根据以往经验和已知信息形成对各种旅游因素的偏好。因为偏好和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时空间隔(Moutinho,1987),偏好能否导致最终的实际行为,还取决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Swarbrooke&Horner,1999)(见图1)。内部因素包括出游动机、生活方式、价值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与个人相关的因素,外部因素则包括交通可达性、旅游地信息、亲朋推荐、口碑、促销活动等与社会或旅游地相关的因素。如何迎合游客偏好开发产品,营造各种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引导游客实现从偏好到行动的转变,正是旅游规划和营销人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旅游者偏好的实际应用,焦彦(2006)提出要采用引和防的策略,“引”就是在把握旅游者偏好的基础上立足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防”就是防止其他因素负向改变旅游者已有的对目的地的积极偏好。
图1 偏好与旅游决策
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居民旅游偏好是旅游规划工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但目前国内该类居民调查存在不少问题,归结起来,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使被访者感到应该填什么或者调查者希望他填什么(风笑天,2005)。第二,不要问被访者不知道的问题(风笑天,2005),即只问游客了解的并且具有回答能力的。第三,问卷调查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因为偏好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加深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和理解,非常有必要通过深入访谈了解被访者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于2005年5月21日-22日和6月11日-12日两个周末进行,由经过事先培训的当地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给当地居民(外地游客除外),调查地点选择居民周末较集中的休闲区域:公园、广场、社区、大型商场等。为了达到填写问卷的最佳效果,赠送填完问卷者礼品一份。调查员针对某些问题与被访者作深入访谈,并手工记录被访者原话,后期分析问卷结果时参考了该部分内容。现场回收有效问卷共2395份,考虑到近期无出游经历者缺乏对旅游的感觉,故只保留过去一年中有1次或以上市外旅游经历者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为2045份,其中上海508份,杭州798份,宁波739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总体特征
综合三地样本,被访居民覆盖面广、较具代表性,总体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
(1)男女比例持平,各占48.9%和51.1%。
(2)15岁-44岁者为主,占86.5%,45岁以上者占13.5%。
(3)高中至本科学历者为主,占87.6%;初中以下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分别占8.7%、3.7%。
(4)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学生,政府公务员,私营企业经营者,教育工作者,服务销售商贸人员,离退休人员为主,占89.2%。
(5)月收入4000元以下者为主,占78.7%,4000元以上者占21.3%。
(6)未婚者和已婚者各占53.6%和46.4%。
2.旅游资源偏好
湖泊水滨和森林山地资源最受居民喜爱,这说明久居城市的沪杭甬居民偏好自然山水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这点与西安市民(王斌等,2002)、广州居民(丁健等,2003)相似。其次是温泉水疗,温泉度假区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属稀缺产品,开发潜力较大。再次,历史遗迹和乡村农家受偏好比例也较高。而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的偏好程度较低,通过调查员与部分被访者深入访谈发现,人们对宗教寺庙的代表性观点是:“(现在的寺庙是)新建的,缺少历史文化内涵”、“骗钱的”、“不信教”。而对于红色旅游,人们的代表性观点是:“对政治性的东西不感兴趣”、“除非单位组织,不会特意去”。
此外,旅游资源偏好程度因年龄而异:年龄越大,对乡村农家、历史遗迹、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越感兴趣;年龄越小,对温泉水疗越感兴趣。
图2 旅游资源偏好
图3 不同年龄段者对旅游目的地感觉偏好
图4 出游方式偏好3.旅游目的地感觉偏好
本题利用语义分化测量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觉偏好,问卷中设置了4组反映不同旅游目的地感性特点的形容词,经过各人口学特征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基于年龄段的感觉偏好差异最显著,经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年青人更倾向于动感、新奇的感觉;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静态、怀旧的感觉;15-44岁者都倾向于新奇的感觉。而对于“外国与本土”和“古典与现代”的偏好差异较小,大部分居民都倾向于古典和本土,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对本土的倾向越强烈,这说明在外国文明不断涌入、传统文化日益流失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传统价值回归的强烈期望。值得注意的是,15-44岁年龄段中,越年轻对古典的偏好反而越大,这与年轻人对古典感觉的好奇心较大有关(见图3)。
4.出游方式偏好
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游者比例最高,其次是参加旅行社团队,再次是自驾车。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出游自主意识强,喜爱自助游的方式(见图4)。
相比而言,15-24岁者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35-44岁者更倾向于自驾车方式,45岁以上者更倾向于参加旅行社团队。
5.信息渠道偏好
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居民最多,可见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达使网络搜索成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其次是亲朋好友,比例接近50%,说明口碑效果的重要性。再次是报纸杂志。最后是旅行社和旅游指南书籍(见图5)。
相比而言,15-24岁者更倾向于上网搜索和听亲朋好友介绍,45岁以上者则更倾向于通过亲朋好友和旅行社介绍获取旅游信息。
图5 信息渠道偏好6.逗留时间倾向
大部分居民倾向于逗留1-2夜,其次是3-4晚,倾向于1日游者仅占11.7%,而愿意逗留5晚以上者最少(见图6)。另外,年龄越大,逗留时间倾向越长。
图6 逗留时间倾向
图7 旅游消费意向水平图
8 选择旅游目的地考虑因素
图9 选择住所考虑因素7.旅游消费意向
本题设置为开放式填空题,游客根据以往经验及自身经济能力填写在长三角区域内出游时的愿意花费额度。为了增加数值的可信度,数据经过删除最小值和最大值处理后显示:人均消费额为1122元,高于732元的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①;另外,消费意愿水平比较集中在中低档次:501-1000元、301-500元、300元以下,2千元以上的高消费者仅占7.9%。可见,虽然沪杭甬居民总体消费意向水平较高,但主体仍是中低档消费者。
相比之下,35-44岁者消费意向水平最高,达1354元;15-24岁者最低,为949元。
8.选择旅游目的地考虑因素
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条件和费用预算,比例超过60%,可见景区的可进入性和物价水平将成为吸引三地居民前往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安全问题,说明树立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开拓三地居民市场的重要性(见图8)。此外,相对于景区名气,三地居民更重视与景区设施直接相关的因素如住宿条件、特色活动,这点与在旅游决策因素中最看重目的地知名度的北京居民(徐菊风,2006)不同。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许多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知名景区“开发过度,人造的东西太多”或“人满为患,想到人少点自然点的地方去”。
相比之下,15-24岁者较多会考虑费用预算和特色活动,45岁以上者较多会考虑住宿条件和安全问题。
9.选择住所考虑因素
居民在选择住所时,第一层面考虑的是卫生、安全和舒适,比例超过70%。第二层面考虑的因素才是经济和环境,比例约50%(见图9)。可见,居民的旅游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更加关注住宿的质量,而不是费用问题。许多被访者表示如果住宿设施好,价格贵点亦可接受。而私密、豪华、配套设施因素受关注程度较低,因为这些因素只对少数有特殊需求的游客有吸引力,如情侣、商务客、政府接待客等。
五、结论和建议
1.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归纳出沪杭甬居民的旅游偏好特征如下,其中,总体特征依据大部分原则,不同年龄段者特征依据各年龄段者之间的显著差异进行总结。该特征可作为各类旅游目的地产品规划及营销管理的指引。
(1)总体特征
①最喜爱自然山水类资源,其次是温泉,再次是历史遗迹和乡村农家,而对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的偏好程度较低。
②偏好具有古典和本土感觉的旅游目的地。
③出游自主意识强,喜爱自助游的方式,包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自由行和自驾车游。
④互联网、亲朋好友介绍、报纸杂志是最主要的信息渠道。
⑤外出旅游时,倾向于逗留1-2晚,可见周末短途休闲游将受市场青睐。
⑥对于长三角区域内的短途旅游,总体消费意愿水平较高,但主体仍属于中低档次。
⑦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要考虑交通可进入性和物价水平,其次是安全问题,重视通过良好的设施和活动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享受,对景区知名度关注程度较低。
⑧选择住所时,首要考虑卫生安全舒适等涉及住宿质量的因素,其次才是经济问题。
(2)不同年龄段者特征
青少年(15-24岁):消费意愿较低,出游方式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获取旅游信息渠道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和亲朋好友介绍,更偏好动感、新奇、古典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多考虑费用预算和特色活动。
中青年人(25-44岁):经济独立,具有最强的消费意愿,出游方式倾向于自驾车,更偏好新奇的旅游目的地。
中老年人(45岁以上):虽然消费意愿不高,但具有逗留时间倾向长的特点,出游方式倾向于参加旅行社团队,获取旅游信息渠道倾向于通过亲朋好友和旅行社介绍,对乡村农家、历史遗迹、宗教寺庙比较感兴趣,更偏好静态、怀旧、中式、古典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多会考虑住宿条件和安全问题。
2.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1)重点开发短途休闲旅游产品
随着沪杭甬居民出游形态和消费意识日趋成熟和理性化,人们为了避免舟车劳顿和人满为患之苦,不再一味地追求名山大川,而是开始转向休闲享受。依托出游需求旺盛的沪杭甬市场,旅游部门应重点开发短途休闲旅游产品,该类产品不一定需要品位很高的自然资源,关键在于设计有特色的活动项目、营造良好的休闲度假氛围。根据三地居民的偏好,森林、温泉、湖泊、乡村等都是极佳的旅游开发素材。具体到旅游区规划时,应注意突出自然野趣、乡土民俗和中式传统,开发乡村旅舍、生态农庄、野外营地,以及登山、徒步等建设强度低、游客自主性强的活动项目;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上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改造,使用本地原生的环保建材,并注意增加中国古典的元素,为游客提供融入自然而又别具文化韵味的休闲体验;同时配套特色餐饮、节庆表演、夜间娱乐,丰富休闲度假的活动项目。
(2)重视中低档消费市场
目前不少投资商和旅游管理部门过分高估沪杭甬居民的消费水平,一味地将市场定位在高端客源,而忽略了作为消费主体的中低档大众市场。三地居民生活水平虽高于国内其它地区,但在总体消费水平上还处在“近距离休闲、低价位消费”(游碧竹,2006)的阶段。因为大众休闲旅游的市场规模巨大,如何满足其休闲需求是旅游管理部门和开发商应重视的问题。
(3)加强产品和营销的针对性
本调查发现,年龄段是影响三地居民偏好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旅游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细分市场,然后根据其偏好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此外,不同时期应确定不同的重点目标市场,选择不同受众的大众媒体进行整合宣传,并推出主题性优惠促销活动。
3、研究局限性
最后,本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要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第一,本文采取非概率抽样中的偶遇抽样方法,随机性较大,抽样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第二,有学者指出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吴必虎,1997),旅游偏好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内在关系需做深入探讨。
注释:
①国家旅游局.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 Moutinho,L..ConsumerBehaviorinTourism[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987,21(10),1-44.
[2] Suh,YongKun&McAvoy,Leo.Preferencesandtripexpenditures-aconjointanalysisofvisitorstoSeoul,Korea[J].TourismManagement,2005,26(3),325-333.
[3] Swarbrooke,John.&Horner,sumerbehaviourinTourism[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99:74.
[4] Woodside,A.G.&Lysonski,S..AGeneralModelofTravelerDestination[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7(4):7-14.
[5] 邓辉.旅游偏爱及其形成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5(1):66-68.
[6] 丁健,李林芳.广州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和出游时间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36.
[7]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2-173.
[8] 胡刚,周复多.构建沪杭甬组合城市的新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3-160.
[9] 焦彦.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的旅游者决策模型分析[J].旅游学刊,2006(5):42-47.
[10] 刘纯.旅游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9.
[11] 孙喜林.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119.
[12] 王斌,赵荣.西安市市民出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02(5):20-24.
[13]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97-101.
[14] 谢彦君,谷明.旅游者度假选择行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11-14.
[15] 徐菊风.北京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06(8):34-39.
[关键词]旅游管理 就业竞争力的构建 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来了相应就业难的情况。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2008年就业率为83%,专业对口率仅为61%。当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在整个社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要素,对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及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就对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拥有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就业为指导,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保持原课程体系的四大板块,突出课程的专业性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包括四大板块: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英语。新课程体系在保持原课程体系四大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课程的专业性,把旅游饭店管理细分为饭店客房服务管理、饭店餐饮服务管理、饭店食品营养卫生三门方向课程,把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细分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休闲设施开发与管理四门方向课程,把旅游英语细分为导游英语与饭店情景英语两门方向课程,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努力寻求复合型人才与专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可行性。
2.突出基础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目前,旅游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七门课国外旅游高职院校普及开设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在国内开设程度同样很高,说明国内旅游专业基础理论性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与国际较为接轨,新课程体系在强化上述七门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同时,依据各科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与学科之间的关联程度,在开设学期的时间安排、理论学时、学分上作了进一步系统完善,以更好的适应旅游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
旅游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要直接面对国内国际游客,从事一线旅游接待服务,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尤为重要。新课程体系在开设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同时,加强旅游政策法规、导游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特色。
3.构建课程的多元化,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在经济管理系、管理系或地理系,各大学通常依托系科背景优势,在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偏向于经济类、管理类或地理类课程,而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较少,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程体系积极构建课程的多元化,增设了中国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艺术鉴赏三门文化艺术含量较高的选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操作技能
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将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理论课与实验、实训和实践融为一体,切实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达到培养专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组织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学个实践环节的模拟培训,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局举办的“十佳导游大奖赛”、“饭店技能操作大赛”等现场实习活动;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习,针对旅游高职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综合性实际训练;鼓励学生考取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饭店岗位技能证书等职业证书。同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撰写理论性的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将来就业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院校还应充分依托学校的资源,积极筹建校内模拟旅游景点、模拟旅游公司、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实验酒吧等实习基地,以保证教学训练。主动与旅游企业寻求合作,采取联合办学、股份办学、集团办学等多种方式,合理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三、以就业为导向,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高职教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高职学校设置标准里规定,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专业课的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具备以上能力才能培养出多能型、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多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离国家教育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学校应该做的就是采取何种措施来缩小这一差距,比如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四、做好就业指导,改变传统观念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要给学生以必要的就业教育,进行就业指导。
1.贯彻就业指导,强化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将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培养就业意识,应该把开学典礼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第一课,告诉学生要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符合专业和个人实际的职业理想,及早根据个人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精心培育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院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和从业经验,加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切实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解决毕业生在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大学生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
毕业生就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旅游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以实践为主,动手能力强,就业主要面向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单位,因此应着眼现实,踏实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要让学生做好健康的求职心理准备。在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他们树立新的就业理念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立足于展现自己的实力,做好敢冒风险、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非专业对口不选也是一种择业的误区,必要的时候,非对口专业就业也未尝不可,应培养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应该让学生知道,事业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学的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3.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面试应聘技巧指导
毕业当年,分析就业形势,弄清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学校作为就业制度改革的主体,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此外,院校还应加强对学生面试应聘技巧的指导,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院校要教会学生如何巧妙地回答应聘者提出的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才能使本校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总之,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我们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技能操作以及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从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及其它各种就业所需能力,这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住.新时期旅游的特征及其对旅游教育培训的影响[J]. 旅游科学,1998,(3),1-7
[2]申葆嘉.谈旅游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1998,(3),31-33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 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 与 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 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 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三、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休闲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缘起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发展至今,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在古代的欧洲,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商业机能日渐消退,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促使城市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到对步行者的关怀,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在古代的中国,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实行“里坊制度”,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定时聚散。北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而是分布在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后,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签订,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功能的多元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环境的室内化。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设计的人性化。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因此,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延长行人驻留时间,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Francis,Mark.Urban open spaces.In Advances in environment,behavior and Design,eds.E.Zubeand G.Moore,71-106 New Yourk:Plenum 1987.
[2]Gerater London Council.Pedestrian Streets.London Greater London Council,1973.
[3]Norberg-Schnlz,Christian,Existence,SpaceAxethitecture,lqewYork:Praeger,1971.35.
[4]Tevinson,Daniel J.(1986).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Ilerican Psychologist,4l.1.
[5]李雄飞,赵亚翘,王悦等编译.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6]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凯文・林奇.何晓军译.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简・雅可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戴志中.国外步行商业街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建筑系,1999.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 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ctt 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论文摘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旅游俄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章分析了旅游俄语专业教学的现状,指出了不足之处,并从调整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法融合、文化渗透、语言学理论导入及培训基础建设等方面对旅游俄语教学的创新进行了阐释。
[论文关键词]旅游 俄语教学 文化创新
一、旅游俄语教学现状
旅游俄语专业是应用面广、实践性强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从事导游、领队、俄语翻译兼秘书、旅游行业管理等优秀的涉外工作人员。而现在学校中旅游俄语课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素养方面表现出不容乐观的现象:
1.专业定位低,课程设置实践性弱。目前在大学及专科院校,旅游俄语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它的专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俄语开课较晚,且课时少、门类少;理论知识性课程偏多,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基础性课程偏多,专业性课程偏少;讲授类课程多,研讨类课程少。这种课程设置不利于全方位立体培养旅游业人才。
2.教辅资料不足。目前出版的旅游俄语类的图书可以选择作为教材来使用的较少,而且主要以旅游景点介绍为主。旅游专业知识涉及较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习题较少。另外,市场上现在缺少旅游专业知识的俄文版图书。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懂俄语语法,更要了解旅游的专业知识,如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地理、饭店管理、导游业务等,以利于为旅游者介绍国情,沟通思想,而目前缺乏相关的俄文版的资料可供查询。
3.教学手段沿袭传统模式,教师一言堂的问题普遍存在。一直以来,旅游俄语授课多采用传统的翻译法,通过俄译汉、汉译俄的形式背诵教材上的景区介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填鸭式”被动接受知识,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机械记忆遏制学生的语言创造性,容易培养出语言翻译机器,不能灵活扩展或转换,因此无法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4.评估手段以笔试为主。目前旅游俄语专业教学重点是对语言理论内容的讲授,考核方式主要在学期末以笔试方式进行,题目设计与基础俄语课的题型相近,从读、写、笔译中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这三方面只能片面考查出学生的笔试能力,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潜力。而对于这门实践第一的学科来说,应该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以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综合能力。
5.复合型师资力量欠缺。旅游俄语专业课上需要传授的不仅是俄语专业知识,还需要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目前授课教师一般是俄语专业毕业,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因此授课很难做到专业知识和俄语的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的课堂是僵化的、脱离实践的。而旅游专业的教师因为俄语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做到用俄语授课,造成了二者无法整合。
6.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许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缺乏理性思考及规划定位,轻视旅游俄语课对职业选择的重要作用。他们学习态度消极,投入的精力少,为应付考试而僵化地记忆材料。此外,缺少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也是抑制积极性的主要原因。由于实习基地少,或实习学期与开课学期相隔较远,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逐渐被淡忘,导致学无所用、用无所出,无法提升、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热情。
二、创新探索
旅游俄语实践性突出,现代社会市场化倾向更加明显。因此,旅游俄语专业人才除了具有渊博的旅游地理、文化风俗等旅游必备知识、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学习进取的专业素养,还应具备流畅的俄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俄语旅游业人才任重而道远。
1.制定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并调整课程设置。各个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发展旅游业为宏观目标,利用俄语为语言媒介,增强学生交际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主导思想,提升旅游在专业中的重要性。立足于现代国际旅游业发展迅猛的社会现实,制定旅游俄语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由培养应试能力向培养综合素质的转向。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课时,以理论课为基础,突出训练交际能力的实践课的重要性;以俄语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中心,加强与旅游相关的学科建设,如文化、管理、业务培训等。
2.编选新的旅游俄语系列教材。新版教材以教学大纲为编写纲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及个体可待挖掘的潜力,融理论性、应用性及创新性于一体,突出时代特征,体现地方特色。在用文字、图片对景区地理、历史、风俗等文化进行讲解的同时,纳入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内容、旅游行业从业时所积累的经验介绍等。练习题的编写应该具有开放性,不仅是对所学习的知识的复习,同时应该培养学生自觉创新的能力,加大主观性习题的比例,提出一些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扩展性任务。
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旅游俄语专业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及渊博的旅游专业知识。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可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俄语专业教师去旅游专业进修学习或自修,以弥补俄语教师旅游专业理论的不足。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亲自担任导游、领队,在实践中掌握工作技巧,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教学积累鲜活的案例,实现课堂实用化。同时,通过实践了解与把握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结合实践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
4.融合多种教学法,改善教学手段。经验证明,沿用传统翻译法教学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知识底蕴深厚、综合能力出众的旅游俄语专业人员,采用新的教学手法成为必然之选。教师在教学前应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的培养目标,分析所授对象的接受能力及发展潜力,以传统翻译教学法为基础,结合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因材施教,分层次定向培养不同学生,使其发挥特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旅游课程兼容理论性、应用性、文化性的特点,在授课时立足理论、突出实践、扩展文化、设置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旅游俄语课程教学层次,培养优质人才。
5.渗透文化知识,为旅游专业教学增加美感及深度。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挖掘文化内涵,利用文化吸引力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旅游俄语的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文化导入量,包括本民族文化及异国文化。学习本族文化,不仅传承历史上已有的文化知识及理念,更关注文化的地域性及时代性,学习开发旅游文化,提升文化层次,做发展旅游文化的参与者。学习异国文化,分析其成因、地域特色,领会其文化精髓,比较与本族文化的异同,据此制定出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由文化主导的旅游俄语课,内容丰富深入,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尽享受旅游文化之美。
关键词 酒店管理 高职 教育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世界酒店业前50强的客房总数占300强客房总数的比例约80%,基本上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大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全球酒店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而中国酒店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从品牌和利润上与酒店业强国美国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要想追赶,首先要从酒店管理教育入手,从源头上解决人才与市场和国际酒店业发展前沿的差距。
毋庸讳言,现在从事酒店业的大部分员工和骨干力量都是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高职酒管专业是整个酒店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现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大头越来越倾向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但如何解决中职生酒管专业课程和高职课程重叠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因为重叠课程致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自然也影响到酒店业的追赶步伐。
我们首先来看下现行体制下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模式: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总结出了很多的衔接模式,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贯制模式:即一个高职院校与几个中职学校形成的衔接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 即学生在受完中等职业教育( 3 年或2年) 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 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是有合作协议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
(2)对口升学模式: 即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 部分中职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完成三年中职学习,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中、高职学校没有合作关系。
(3)直通制模式: 是在一所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三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三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两年,完成高职专科学业,考试合格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4)高职自主招生模式:中职生参加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组织的“知识+技能”的自主招生考试后取得高职的入学资格,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升学模式。
对口招生和一贯制是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两种主要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有协议,学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有沟通,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课程重复的多。对口升学模式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从办学规模上看,远超过一贯制高职,但是,由于之前缺乏中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沟通,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可以这样说,四种模式中对口升学模式和高职自主招生模式比较倾向于受学生欢迎,但这两者恰恰中高职之间课程是没有衔接的,这就急需从源头区隔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等,同时一贯制模式直通制模式尽管有有合作协议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但如果不在培养规格上做严格的监管,也容易流于形式,致使课程重叠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由于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生采取普高和对口升学模式,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主要是如何从未有协议或一贯制的形式的以对口升学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设计衔接入手,解决酒店教育专业中高职学生课程重叠的问题。
1从酒店业从业人员能力划分入手,来区隔中高职课程衔接
以往我们往往笼统的把酒店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笼统的分为知识和能力,致使课程设计重叠问题突出:比如――尽管现代酒店的营业内容与传统式的经营已大为不同,不仅营业项目包括了客房、餐厅之外的宴会及会议业务,而且在产品项目上也是经常推陈出新,甚至在软、硬设备及服务品质方面也要不断力求新颖出众。此外,酒店在业务推广方面更是各展身手,在销售策略的规划、销售活动的推行,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在新的时期,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并没有做多少改变,还是分为知识和技能:
1.1知识水平能力
(1)专业管理知识:熟悉酒店销售学、酒店管理学,掌握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旅游市场动态、特点和发展趋势,熟悉与各部门沟通联系渠道。了解各酒店的竞争手段,价格水平,客户状态,客人的需求。熟悉涉外工作的礼仪、礼节。
(2)政策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和酒店有关销售价格调控和工商行政管理的法规和政策。掌握酒店对外销售的方针、政策,了解主要客源国的旅游法规,熟悉合同法和有关旅游法规。
(3)其他知识:熟悉酒店产品的特点,了解酒店业的依附性和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了解主要客源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和风土人情等知识。
1.2工作技能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酒店对外销售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经理制定销售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源变化不断进行分析判断,提出适合酒店的销售计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客源市场的销售措施,以保证酒店的最佳开房率和收益。
根据客源市场变化的情况,不断巩固传统市场及客户;积极开发新市场,新客源,提出有利于酒店销售的新设想、建议,发展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渠道。
(2)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地组织和调动部门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销售工作;能协调酒店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业务难题。能同各有关业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得到客户的信任和理解。
(3)业务实施能力:能按照酒店经营的总方针,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对市场和客源的变化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可行的销售计划,监督和保证酒店销售计划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个别指导能力。
(4)社会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善于市场调查和信息沟通,能在各种场合与不同层次人员进行交谈,能圆满解决客人的要求,取得客户的信任,能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5)浯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起草销售部的业务报告、销售计划,草拟部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撰写专题报告、工作总结;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客人交谈、谈判和进行业务工作,阅读有关业务书信、资料。
有鉴于此,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把酒店从业人员能力分为三大块――服务、营销、管理三阶梯,建议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各分侧重:合理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操作型、技艺型,定位于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指导型,定位于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地挂钩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专业中职和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文化知识体现必需够用,中职侧重服务技能,高职侧重营销和管理技能,各司其职,而不是中职服务类和管理类一把抓,两头都没做好,反过来高职如果还要就服务技能来补课,完全罔顾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律,最后的结局就是高职学生还要从对课基本服务技能入手,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很多高职生因课程重叠厌学进而不愿意再从事酒店行业。
具体方案如下:
1.2.1中职服务能力和课程方案
比如中职课程更多侧重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培养,包括客房、餐饮、宴会、调酒、会议等基本服务能力,重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培养,从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一颗爱酒店业的心。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方面应该把课程中心着重放在服务技能的培养上。应该加大这类对客服务实训课程的开设,调整理论课程的比重。三分理论,七分酒店基层实践。弱化管理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树立职业的服务标杆。
比如,我们和西方酒店业差距首先在对客服务的细节上把握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中职教育要着眼于此――因为酒店业衡量一个酒店员工是否优秀,除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和微笑友好的服务态度两项“硬指标”外,还要看在下面10个方面是否具有多种服务技能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酒店服务员,除具备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外,下面10项服务体现更是一种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表现。
真情服务:在对客服务中,热情不能少,真情更可贵。热情很容易做到,要做到真情自然流露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可没那么容易,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随时服务:也叫随机服务。酒店在对客服务中,有量化的服务分工、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时限,这些是构成做好服务的基本内涵。但如果是仅仅囿于条框的服务体系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服务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超值服务:每一个客人进入酒店消费前,心中都装着一个期待值,例如期待饭菜可口,物美价廉;住的卫生、舒适安全;娱乐项目齐全,富有特色等等,如果这些基本的期待值能够得到满足,算是初步完成了店方与客人的心理融合和价值认同。如果在次期间或第二次光顾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出品更好、服务更周全、服务项目更精彩,甚至包括能够记住客人的名字和固定消费偏好等。客人就更会有物超所值的感觉,久而久之,该客人必定会成为酒店的固定而忠诚的客户。
精细服务:书画说“细微之处见精神”,酒店服务无大事,多是一些细微琐碎小事,小事做细做精才能达到做好,做不细做不精就可能做不好。因此在细微之处精下功夫,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须锻炼的一门功课。
距离服务:酒店服务不仅要热情,而且要得体,要能够把握服务的分寸和距离,该到位时要在位到位,该保持一定距离时应该坚持做到距离服务,既不太近也不太远。
隐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有形的服务,又要提供无形服务或隐形服务,也就是说,在一些特定的服务过程中,隐形服务更能满足和照顾客人的潜在需求,比有形服务更能体现组中客人隐私、传扬酒店品质的作用。
贴心服务:服务虽有距离、间隔、频率、标准之分,但有一点不能因为服务形式与内容不同而疏忽的,那就是贴心服务。无论客人老幼、男女、国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渴望与盼得到酒店员工的贴心服务,尤其是心灵的融通与慰,一解离乡之愁和离别之苦。
婉拒服务:世界上任何再大知名的酒店,在满足客人的需求方面,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度的。那么对于提供不了的服务需求或是非理的性的要,优秀的员工会使用委婉的拒绝艺术,而不是简单而生硬的告之:“没办法做到”、“酒店没有这项服务”、“不可能提供”等。可见,婉拒服务也是优秀员工一项重要修炼。
远程服务:不要以为酒店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即时服务、当面服务,殊不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酒店也有远程服务的义务和内容。例如,客人通过互联网上预订、远程电话预订、传真预订、第三方预定等,虽然见不了面甚至信息交流不对称,但其服务的快慢与好坏同样影响酒店的品质与品牌。因此在此过程中,一个优秀员工不仅能够当面做好服务工作,而且同样能够充分选用先进的营销网络及时做好远程服务,为酒店创造无限商机和赢得客人赞誉。
错位服务:虽然旧点服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有时又避免不了交叉服务的可能,因为客人的即时消费意向可能发生在酒店某时某地某种情境下,这个时候,酒店就会出现错位服务现象。如果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话,服务升就有可能手忙脚乱,疲于应付,错失酒店赚钱的好机会。
而以上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仅靠靠在中职教室里是难以达到完全实际效果的,必须在酒店基层实训中来灌输。同时依赖于高职和高级星级酒店短期实训错位来弥补。比如武信就和喜来登,香格里拉等签署有短期实训协议,这样来弥补有些中职学校由于地域的局限,无法和高级酒店实训的局限。
因此我们酒店管理中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弱化管理类知识传授痕迹,而把主要时间用于这些实际服务能力的课程开设:中西餐知识、宴会设计。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等基本服务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酒店实训中来感受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个性化酒店服务的标杆。
但由于武信旅游系未与相应中职建立课程衔接协议,所以这个问题解决武信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课题组主要采取两个形式,一个是依赖中高职酒管专业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另外就是通过武信自身努力,努力弥补中职生服务技能培养不到位,管理营销只知皮毛的现状,具体做法就是前面所述,在高职课程中加入标杆酒店服务的短期实训来提升。
1.2.2高职营销管理能力和课程方案
首先高职课程则着重营销和管理课程的教学:比如酒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督导、酒店公共关系、财务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电子商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客源国知识等营销管理类课程。
同时高职实训课程的内容自然也不该重复中职服务实训,而应该加强管理和营销课程首先是案例教学,其次是酒店实践课程设计应该贯穿在学生平时学习中,让学生在平时学校教学中就承担相应酒店的营销任务何管理任务,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还是回到我们酒店业和世界优秀酒店业的差距――企业文化差距:我们用权谋聚集员工,世界级酒店用文化凝聚员工;绩效管理差距:我们管理员工的现在,世界级酒店管理员工的未来;公司管控差距:中国酒店业靠能人,世界级酒店业靠制度与文化;营销系统差距:我们利用消费者的幼稚,世界级企业促进消费者的成熟;领导力与团队差距:中国酒店业强调权谋,世界级酒店业强调认真――尤其是酒店企业文化方面与世界酒店业的差距甚大。
以上这些说明了我们高职类课程重营销与管理类课程任重而道远。
再有为了弥补中职服务技能由于在偏远地区酒店实训的局限性,也在高职课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标杆酒店服务的短期实训来提升。
2中高职衔接还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分层教学
这个有赖于教育部门中高职学分认证互换,暂且等待教育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再实施。
3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共享教学资源
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其投入数额庞大,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上要比中职院校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师资的交流、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源的共享等方面来实现中职、高职院校资源的互补。这个还只是初步预想,等待条件成熟在实施。
4加强沟通,提前介入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