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播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28 14:57:52

导语:在传播学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播学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看似周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教学基本上属于印证性实践,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难点,这种远离社会完全在封闭的设定环境中完成的工作对于特别需要创新能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一般为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对毕业生教学指导和管理,无法根据专业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去进行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围绕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新闻传播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采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采访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学会撰写各类新闻稿件并进行编辑处理。

2.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

3.策划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策划运作规律、掌握策划的基本方法,形成综合的各项策划技能,能做出采访的具体策划方案。

4.评论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写作要求,可以撰写出有深度的评论作品。

5.社会调查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课题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观察和采访人和事物、事件的时候能够分析有关的新闻素材,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善恶,所做作品立场倾向正确且具有深度和广度。

2.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与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谈,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协作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与被采访者的协作能力。新闻采访或写作往往需要多名记者集体作战,在采访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时,要能充分与人交流协调,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协商中取得共识,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

4.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掌握各类采访表达的技巧。

5.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6.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新闻,可以在对外交流、采访中使用外语进行表达。

(三)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在进行新闻实践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力求有所创新。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平台

1.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传媒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性。新闻传播学科要根据媒介形势发展的新态势来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增加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媒介素养教育等,供学生自由选择。

2.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这也是高校新闻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构建“模拟媒介环境”,通过对采、写、编、评以及摄、录、播等各单个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设置既满足新闻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4.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分阶段的专业实践机会。新闻院系应该创造条件、广搭桥梁, 与媒介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新闻实践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新闻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练问题, 更是对新闻意识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环境,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职业生活。

(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1.打破专业界限,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培养传播通才,以适应复杂环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学生更广阔的从业趋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列入其中,以扩展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之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综合社会实践中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开设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各新闻院系可以尝试搞“项目制实习”,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某个研究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上独挡一面,将探索和发现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热点及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创造,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

3.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经典问题、学科交叉问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热点问题等。要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敏锐性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能力。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体现。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也是新形势下制定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新闻传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应认真规划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收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之效。同时,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学时学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实习和论文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完善摄影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组织设备配套更新的同时,组织教师编制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以保证学生尽早受益。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校内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短期见习机会。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和媒体双向推动、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3.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证新闻专业课教师有一定时间参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 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高校新闻教育,能使封闭的新闻教育出现开放和活泼的局面,使单纯的从书本到书本,变成从书本到走向实践,从沉闷的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事件现场,由理论到实际进行采访和写作。

第2篇

1.1为专业硕士生的“实践性”要求提供了平台实验室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性,是由其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理论性”,重点培养其认识世界、探究规律的能力,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培养教学、科研的理论研究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应用性”,重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新闻传播媒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这样,仅仅有高深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现代化的实验室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要求。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平台,专业型研究生可以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拍摄和剪辑、网页的编辑与制作、平面与视频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

1.2完善实习机制,弥补媒体实习资源的紧缺状况专业型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一名校内的理论型导师,一名校外媒体实际部门的实践型导师。校外实践型导师大多是资深的编辑、记者和管理人员,虽然其在本单位人脉广泛、“控制力”较强,能够为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但媒体的容纳量毕竟有限,再加上权威媒体“喉舌”的“特别重要性”,实习学生也只是看得多,做得少,很少能真正上手,对实习岗位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实习回来后多有一知半解之感。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可以“模拟”并“重现”媒体工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消化实习中的问题,化解困惑,弥补媒体实习的不足。

1.3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大功能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生更重视实验课程。虽然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一些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视理论和学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课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专业硕士生则不同,学会技能是其就业的“看家本领”之一,因而学生和教师都格外重视。实验室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服务、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课堂演示、操作和学生实际模拟、操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说,良好的实验教学是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型硕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实验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承担或参与媒体或导师的部分课题,并在实验室完成。教师的涉及实验的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关传媒的课题绝大多数也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传媒实验室是学生和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出产地和科研的基本场所,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也同样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的功能。除了服务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外,至少还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服务。对内,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闻中心兼职做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策划、采访、摄像、剪辑、制作、播出等环节,展示了学校的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把实习岗位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来做,或是承担的媒体的课题也拿到实验室来完成,这既缓解了社会媒体的资源紧张状况,又使社会媒体受益,同时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1.4专业硕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学生就业前自信心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来讲,专业硕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体找到工作。这是因为媒体固然需要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但更需要上手快、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且这部分人占媒体聘用人的大部,如编辑、记者等。专业型研究生在实验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参加省里组织的“DV作品大赛”、“专题片大赛”、“图书装帧设计大赛”、“杂志封面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获奖作品可以作为就业求职的成果,用人单位自然愿意录用有成果的应聘者。也就是说,在学校就实现了由“校园传媒人”向“社会传媒人”的转变。专业硕士生有自己的获奖成果,就为求职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从而缓解了以往许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没有“过硬的成果”,面对用人单位的种种提问,倍加忐忑的尴尬状况。

1.5倒逼了导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型研究生的实验课一部分由校外实践型导师来上,但大部分实验课是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一部分非导师来上。校内导师一般理论水平较高,但媒体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相对缺乏,带学术型的研究生还能凑合过关,带专业型的研究生就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导师必须适应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强化技能。新闻类的实验课要掌握电视片的拍摄、剪辑、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传播类的实验课要掌握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图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和印刷等技能,报纸、杂志的排版,杂志的封面设计,网页的制作等相关技能,这对学术型的导师来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虚心学习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倒逼理论型导师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使导师自身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赢。

2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实施方案

2.1实验室的配备要实现全媒体模拟培养职业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没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是难于奏效的,实验室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一是从规模上看,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模拟。也就是说媒体有什么设备,实验室也要有什么设备。媒体大体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实验室也需要具备同样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只是程度、精准度不同而已。二是从水平上说,实验室设备的型号、参数、配置要与现代媒体同步,至少要不低于当下媒体的水平。具备了这2个要件,学生才能把媒体的工作拿到实验室来做,才能实现媒体与实验室的“兼容”。实验室的全媒体模拟,为相关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要像建设工科实验室一样建设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如果仍然沿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法来建实验室,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便无法实现。

2.2完成平时作业、结课成果和社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硕士生考查的重点,因而教师在布置平时作业和结课成果时,一般是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既可以是媒体或导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拟题目完成一项应用性的成果,而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室又为专业硕士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必备条件。学术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个别研究生找个单位开个证明蒙混过关。专业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依托实验室这个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实验室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学校的新闻中心兼职,担任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在实验室拍摄制作节目,为校报、杂志社排版,承担校报和杂志社的部分编辑任务,设计、校园公益广告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亲身感受校园传媒的实际情况,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进入社会媒体岗位实习打下基础。

2.3完成毕业论文专业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大致分为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2类。其中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作品+报告”的形式,如新闻学专业的可以是“新闻调查片+报告”,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可以是“专题片+报告”,广告专业的可以是“广告设计+报告”,编辑专业的可以是“图书装帧设计+报告”等,这些离开了实验室是难于完成的。调研报告可以以媒体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重点考查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不仅要有调研采访,更要有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这些内容也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是毕业论文的出产地和加工厂。

2.4吸纳社会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保障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长远发展,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如实验室与社会媒体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学习、实践、创业等提供良好条件;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实验室+媒体”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另外,联合培养基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应该在挂牌之后切实发挥基地的培养作用。导师在平时作业、岗位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要加强和社会媒体培养基地的合作,多吸纳先进的社会经验,与时俱进。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教学;案例引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14-01

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新闻学、信息科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其知识面较宽、理论性较强,又因为传播学理论起源于美国,属于舶来品,使得该课程内容更抽象难懂。长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开设传播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符号互动等理论都对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各类传播实践,是传播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的。

一、传播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课程是长江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专业内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是文学院中文系文案策划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广播电视系与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传播学》课程设计中,均以大课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众多(长江大学传播学课程上课人数通常在75人―85人之间)。这样的现实导致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法,不太关注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评价也以考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授课与评价方式使得理论教学居于主导地位,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学习动机,甚至会有学生觉得学传播学无用。通过对长江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16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学生大多希望“增加师生互动、多举新案例、渴望参与实践”。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

二、提高“抬头率”,需要师生互动

理论课堂上,太多学生成为“低头一族”,看手机看书成为课堂习惯。而传播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首先可以考虑课前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意问题需设置的小而具体,过大的题目让学生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其次在课堂上可以考虑安排针对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难懂的西方理论的理解。讨论式教学可以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汲取。这种汲取使得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更深刻,也将更持久。在学生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知识的脉络也变得逐步清晰起来。最后,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亲身搜集案例并讲解分析,继而让其他同学补充分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能增加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和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能力。

要想做到师生更加充分的互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还应该是开放的,教师除了应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要注重课下与学生进一步地交流。数字化和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师生网络传播的内容体现着新媒体所特有的优势。互动与沟通充分是网络媒介强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信息受众主动寻求信息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补偿了以往传统媒介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其开放性与互动性。受传者和传播者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新型媒介使师生信息互通的空间更大,时间性也更广。如教师可针对该课程开设博客空间,做课程的延展与案例展示,邀请学生参与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实时与完全的互动。

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还可考虑借助其他新兴媒介扩展教学空间。以微博为例,与传统博客不同的是,写微博不需要长篇大论,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 个字符来信息。微博主通过手机或电脑上传文字或者图片后,他的受众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人人也都是受众。教师可考虑组织学生建立课程学习微博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将学习问题及学生们在微博里的讨论上传到网站,进而展开积极讨论。其中腾讯微博是人际传播最为活跃的微博平台,教师可以考虑利用腾讯微博发起微博群。中国大学生人人都有QQ,而且但凡上网,大家必登录腾讯QQ。在微博上,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哪怕平时很难被关注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一传播过程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多向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使用微博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除了微博,目前微信也成为较为活跃的互动沟通平台。这些新兴媒介可让课后师生之间能自由互动,这些新兴媒介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理论的抽象性需要案例引入

案例教学是增强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提出于19世纪80年代的哈佛商学院。因传播学研究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很多研究集中于总统选举、军事宣传等目的,与21 世纪的中国学生实在相距甚远。因此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教科书中的传播原理很有必要。

在案例准备上,教师首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针对性、新颖性以及与课堂讲授理论的契合度,其次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比如在讲授“使用与满足”理论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是出于怎样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满足了什么需求。可以举当前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为例,如《超级演说家》、《爸爸去哪儿》、《变形计》等。还可考虑用点击率高的微电影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如《老男孩》、益达的《兄弟篇――酸甜苦辣》等微电影广告、腾讯游戏的微电影广告“快乐家族”等。通过对微电影受众需求的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议程设置”理论时,教师可引用2012年奥运会媒体之前的造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奥运会公众关注,或者引用长江大学2009年“10.24”英雄群体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明确认识媒体在人们日常行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培养理论,大众传媒通过反复重复一个模式,就会不知不觉培养大众的认知,让人们接受这个模式提供的因果判断,实现大众传媒营造的“符号现实”掩盖“客观现实”,从而影响大众的“主观现实”。社会要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构“符号现实”,来帮助人们培养有利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共识”。这些鲜活的案例使得枯燥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具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事实证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自觉地将传播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由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可看出这一点。最近几届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关于SNS 网站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观察”、“微博的话语权分配与议程设置研究”、“一汽奔腾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研究”、“微时代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等,关注的视角都涉及社会的热点问题。

四、理论运用于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传播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必须参与社会实践与应用。教学的深化要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素质为目标,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均能得到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短期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 “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媒介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与效果。

长江大学传播学教学小组的老师们充分考虑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传播,学会将传播符号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与各类作品的创作中。如鼓励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各种传播现象,将传播理论作为工具解决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整理成;鼓励学生参与人际传播实践,学会与社会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底层百姓沟通并整理成访谈系列集,体现出学生人际传播的技巧与传播知识水平;鼓励学生运用各种传播符号表达自己的广告创意――尽管他们的作品还较为稚嫩,但也已显示出一定的符号运用能力与传播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创作,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课程的指导性作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基金项目:1.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

010017;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Q0

52

第4篇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 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第5篇

现如今全球经济化,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商家从广告促销竞争转向做品牌形象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品牌形象,那么如何塑造品牌形象呢?品牌形象塑造论文格式怎么写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品牌形象塑造论文格式,欢迎参考!

       论文基本格式

标题XXXXXXXXXXXXXX(宋体三号字加黑,居中)

学生姓名:XX学号:XXX(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XXXX学院XX专业(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指导教师:XXX职称:XXX(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摘要(黑体小四):具体内容(楷体小四号字不加黑)

关键词(黑体小四):**;**;**(楷体小四号字不加黑)

(空一行)

Abstract(TimesNewRoman小四加黑):具体内容(TimesNewRoman小四不加黑)

Keywords(TimesNewRoman小四加黑):**;**;**(TimesNewRoman小四不加黑)

前言(宋体小三号加黑)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黑)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二级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加黑)

1.政府信息公开(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不加黑)、图表说明(宋体小五号字不加黑)

参考文献:

详细格式参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参考文献要求:文献序号标在引用处文字末、句号前,加[]标于右上角。内部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序号以在文中出现先后为序。

引用期刊文献的格式为:

作者姓名(3名以内全部列出,各姓名间加逗号,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引用专著的格式为:

作(编)者姓名.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社),年份:起页-止页.引用析出文献的格式为: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引用专利文献的格式为: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引用学位论文的格式为:

作者.论文题名[D].论文保存地:论文保存者,答辩年.

引用国内、国际标准的格式为: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社),年份:起页-止页.电子文献的格式为: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注:若因专业需要,学院可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对论文格式做适当调整,统一要求。

“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学号1402103119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价格质量矩阵的广告研究

作者张艳届别2005届

系别新闻传播学系专业广告学

指导教师罗洪程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05年4月30日

(注意:所有红色文字均为说明或解释,在格式参考过程中请注意删除)

摘要(小三黑体,居中)

(空1行,小四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价格质量关系,国内外研究学者早就注意到了且一直都在研究。菲利普.科特勒基于“定价战略与方案”提出的价格质量矩阵模型是其典型代表,细分了产品和消费者市场,指导了价格政策、定价方法的制定,完善了市场营销管理。直到现在,价格质量关系还在尝试着在新的领域的研究。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对价格质量矩阵战略模型进行传播机理分析和广告策略设计,是价格质量关系在广告传播领域作出的科学的市场定位,也是本课题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关键词(黑体):价格质量矩阵模型;定位;战略;关系;广告策略设计

目录(黑体3号,居中)

(空1行,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摘要……………………………………………………………………ⅠAbstract………………………………………………………………Ⅱ

一、导论………………………………………………………………1

1、问题的提出………………………………………………………1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2

结论……………………………………………………………………22

注释(备选)……………………………………………………………22

参考文献………………………………………………………………24

致谢(备选)……………………………………………………25

附录(备选)……………………………………………………26

(空1行)

一、导论(一级标题标号:小三号黑体;上下各空1行)

……

(空1行)

1、问题的提出(二级标题标号:四号黑体;上空一行)

一项对36个项目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被一致认为是强有力的质量线索。……基于价格质量矩阵原理,本课题期望进行有益探索。(正文字体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空1行)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菲利普·科特勒的价格—质量战略(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2)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的价格质量四象限图

美国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所著……。

(3)菲利普·科特勒产品线的双向扩展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在阐述……。

(空1行)

3、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有关价格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

(1)定价战略层面上的价格质量研究

曾繁正、罗锐韧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

(2)价格博弈论和价格战略的提出

国内研究学者就价格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3)心理学层面上的价格质量研究

根据功利心理原理,……。

(空1行)

4、论文的创新点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将价格质量关系矩阵模型应用于广告传播领域,……。

(空1行)

二、价格质量矩阵与广告的关系

(空1行)

1、质量的概念及其对广告的意义

质量(quality)……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质量导向顾客需求,满足顾客价值

显然,这是一个顾客导向的质量定义,……

(2)质量是企业产品的“无形的因素”,具有看不见的吸引力

……。

(3)质量是销售的第一要素,是品牌的生命

……。

(空1行)

3、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广告含义

……这个价格质量矩阵战略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层面构成:

(文中图样式:图中文字五号宋体;图名在图的正下方,五号黑体)

……

(空1行)

三、价格质量矩阵的影响力分析

(空1行)

1、价格质量矩阵对广告公司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文中表样式:表中字体五号宋体;表名在表的正上方,五号黑体)

表1广告公司产品调查

项目

产品类型

所占比率

服务内容及重点

高质量高价格

45%

比较全面的全方位服务:市场调查、销售、策划、媒介选择、撰稿、设计及广告执行等,强调品牌形象塑造

高质量低价格

30%

较全面服务,强调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低质量低价格

20%

促销方式多样化,增加产品重复购买率,薄利多销

低质量高价格

5%

强调产品售后服务

……

(空1行)

结论

(空1行)

1、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研究是定位于价格质量两者制约关系的一个口径小,洞察深的研究课题

……

(空1行)

2、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广告策略设计是其在广告领域的突破

……

(空1行)

3、论文尚待完善与补充研究的地方

……

(空2行)

注释(黑体小3号)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术语”或“情况”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书写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注],置于右上角,注释文字集中放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注1]、[注2]。)

[注1].……

[注2].……

参考文献(黑体小3号)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1]高曙明.自动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学报,1998,(3):281-288.

[2]刘勇,康立山,陈毓屏.非数值并行算法(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第6篇

第一,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体验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通过主动体验,他们不断反思和总结,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营造体验的氛围和机会,并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第二,符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大众传播学本就是在综合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和基础上诞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性、思辨性虽强,但应用性实践性也很强。采用体验模式系统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将传播理论应用实践,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和技能。

第三,符合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很多学生在实用主义和就业压力等的影响下,往往存在重“术”轻“学”的倾向。在笔者学校,无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还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普遍对实务类技能类课程感兴趣,而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较为冷淡。而体验教学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反思,总结出结论,强调在“做”和“感受”中学,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新闻传播类理论课程的看法,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到达率,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符合培养“厚基础、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2012年“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峰论坛上,学界和业界一致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而体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在练习、讨论、完成项目等活动中,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思维、情感去体验、感觉,并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完成学习过程。这种模式迎合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要求,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其创新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沟通能力等素养。

2“大众传播学”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体验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

2.1情境体验模式

情境体验模式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的需要,恰当运用文字材料、图片、音频、视频等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总结、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一定的记忆。采用此模式的教学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情境设置、师生互动、及时反馈。情境设置是实施体验教学的前提。体验情境种类多样,有情感、讨论、案例、表演、操作等情境。如在对比“诉之感性”和“诉之理性”两种传播技巧时,我就用视频设置了案例情境:娃哈哈和乐百氏的纯净水电视广告,让学生在比较、讨论、师生互动等体验过程中,掌握两种传播技巧的优劣和运用注意点。情境可以老师设置,也可以学生创设。在某一段教学时间,我每周会安排一个学生评述近期某一大众传播热点(包括热词热语、热点节目、热点人物、热点事件等),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围绕这个热点进行讨论、交流。此外,一次教学往往会综合设置多种情境。如在讲解“敲警钟”策略时,我就先以两则交通安全电视广告创设案例情境,得出敲警钟这一传播策略的作用;接着以三则分别以轻度、中度、重度恐惧诉求的传播材料让学生体验,以“你觉得那种效果最好?”为讨论主题,通过交流,明确敲警钟并非程度越深越有效。师生互动是体验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有时教师营造体验的氛围和机会,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有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创设情境,通过自主体验和讨论交流形成深刻认识。通过这互动环节,不仅能解决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补充尚未感知到的内容,纠正错误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时还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第三个环节为及时反馈。在学生采用口头或者书面交流等方式强化自己的体验成果时,教师应及时评价,予以肯定或者纠正,使其加强理解和记忆。及时反馈不仅能纠正错误,能保持和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还能使教师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2.2项目体验模式

这实际上是将项目研究的运作方式引入到了课程教学之中,具体指教师设置一定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信息处理和团结协作等能力。实施项目体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教学步骤:首先得创设项目任务,由教师提供一个或几个任务设想,和同学讨论,最终确定各小组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学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时,笔者便提供了“在常(常州)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研究”、“我校校园广播台受众接触情况研究”、“限娱后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现状研究”、“常州方言类节目收视情况调查”和“常州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传播现状研究”等五个研究项目,经过师生讨论,确定了各项目小组的人员、任务及分工。第二步,学生通过制定并选择方案、实施方案等活动进行自我体验。第三步是检查评估,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体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来解决在项目体验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最后注意做好学生体验成果的应用推广,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继续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就常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项目体验成果在班级、学校传播平台中展出,或引导学生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在这门课程项目体验成果的基础上写成,而还有一些同学则以此成果成功申报了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3构建“大众传播学”体验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做到下面三点:

第一,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我们要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体验教学模式。有些靠学生体验很难总结和理解的深奥理论需要老师精讲,而有些特别简单的教学内容也无需大费周折采用这一模式,只需教师略作点拨即可。

第二,要合理调配教学时间。体验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验、思考、总结和交流,所以教师应事先安排好,若时间过短易造成学生无体验或感受,使教学流于形式,这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有些体验课题的准备工作应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第7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第8篇

一、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脱离地方高校实际

起初,许多高校由于缺乏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学经验,往往按照中文专业培养学生,“拼凑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存在着滞后现象,教师在讲授新闻应用性课程时流于操作层面的演示,对广播电视新闻所特有的采写编评特点一带而过,缺乏深入讲解和分析;后来部分地方高校又盲目攀高,建设“一流大学”,按“国际标准”培养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教学设备老化或备而不用,教学实习基地不稳定

新闻传播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技术更新快的事业,必然要求新闻传媒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这一行业特点,强化硬件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室(基地)。许多学院当初开设新闻传播专业就是跟风,很少有设备甚至根本就没有。近几年逐渐增添了一些新设备,但有效应用率不高。一些新买的设备不会用、没人教;一些高校还在使用被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淘汰的产品,设备老化导致传播观念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学生工作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传播技术。

(三)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从事新闻传媒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院校到院校,本身接受的就是学术型、理论型的训练,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执教,很容易走理论型的老路子。有些刚改行过来的教师连新闻业务的流程都不懂,只是纸上谈兵。而新闻传媒工作却是一项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面对业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推陈出新的改革,一线教师显然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比如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开新闻摄影课,只讲授基本的摄影知识,在图像传播时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四)一些地方院校地域相对偏僻,学生方言浓厚,推广普通话有难度

除了播音主持的学生,其他传媒专业的学生对普通话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为普通话是一个合格的传媒人才所必备的交流工具。

二、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对策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色

在媒介融合和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以报业广电为对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落后。因此,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体系,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育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一些高校如临沂大学按照传媒类专业的职业导向,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类别的课程模块,以模块化课程替代传统新闻传媒类专业教育追求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学科课程,构建灵活性、多样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通识素质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毕业创作(设计)等构成的课程体系。以新闻学本科为例,可以在一、二年级学完公共课、基础课的基础上,将新闻系的学生分流为报纸新闻与电子媒介新闻两个专业方向,突出特色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口头报道、主持节目、现场报道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结合实际开设一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方向的课程,实现专业方向上的文工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时把握技术前沿的发展,以适应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工作的需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实施寒暑假“小学期”制度,利用寒暑假分批次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到中央和省市媒体培训实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循环过程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学与做融为一体。

(二)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方高校办好新闻传媒类专业必须花大力气更新设备,可以说,完善教学手段已成为新闻传媒教育的当务之急。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随着国家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视,经费逐年增加,学校应当专款专用,加大投入,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演播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二是联合新闻单位,争取到淘汰设备,然后再添置部分新设备,建立模拟实验基地,让师生“演习”“练兵”,缓冲和减少学生到传媒一线时,面对一大堆新设备、新技术的茫然和困窘;三是以学校、社会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依托,把这些单位建设成为学生长期、定点的实习基地,定期地、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的传播设备,弥补在学校难以接触新设备的不足。

(三)重视师资培养,业界学界携手

目前行之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送出去”,选送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到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院校学习深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知识,建立与国内一流传播学者的广泛联系。由于地方高校新上传媒专业,教师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重中之重。二是“走出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学校,到新闻单位做兼职节目主持人、记者或编辑。一方面,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新闻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使教学目标更有指向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及时掌握新闻前沿的最新动态,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缩小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的差距。三是“请进来”,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补充师资力量。聘请业界精英承担业务骨干课的教学,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职业实务能力。

(四)改革教考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到新闻传媒类课程的教学,教改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要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教师还要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督促学生养成随手就记的采访职业习惯;模拟新闻会,请同学即兴提问,练就其敏锐反应能力;课上课下,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分析音响、音像节目的优劣,培养其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带学生去新闻单位看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加强其观察能力。可以实行学习过程活动化,对专业理论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研读、撰写心得、交流讨论、分析案例、实际操作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将理论学习的“记诵之学”变为“致用之学”。

第9篇

传播行业对新媒体的认知

在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向的“给予”和 “接受”关系,媒体工作者只需要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将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内容产品毫无差异地传播给大规模的受众,不需要在信息内容上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而在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开启了双向沟通的大门,传受双方实现了广泛而深刻的反馈和互动。媒体工作者不再单单是信息的采集者,传播者,更是信息受众中的一员,需要及时了解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二次评论和二次加工,并与普通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在知识储备、工作方式上都必须顺应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摒弃传统媒体僵化的传播方式。在新闻传递中,把上情下达同下情上达结合起来,是达到上下沟通、信息共享、互相理解、推动工作和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只顾一头,会造成信息阻塞、传播不畅。①

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反馈和互动机制,加之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信息在人际之间的传播成本,因而每个普通民众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呈现出“小众化”的倾向。新媒体近乎零费用零时间的信息对于传统媒体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伦敦地铁爆炸案中,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已近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领先于BBC等传统媒体的报道速度。在这种新变化下,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时刻保持新闻敏感性,在信息采集、媒介运用、信息上做到最快时间将信息整合,要抢在普通大众前,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势力来势汹汹,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国内的传媒人已经清醒认识到了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在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表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对广播影视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针对广播影视的现实状况,努力实现六大转变,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应对新形势新变化,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输送基地,实践性的新闻专业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新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任务,成为当务之急。

国内高校新闻专业面临的问题

当下,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国内各高校纷纷争相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在这种加速扩张的背后,各高校新闻专业也遇到了诸如师资短缺、培养方法落后等瓶颈。进入新世纪,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革命性地颠覆了原有的媒体传播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在新媒体时代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师资结构老化,教学方法循规蹈矩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多由原有的中文专业发展而来,新闻专业的师资也多是中文专业的“老底子”。在课程设置上,一些中文专业的老教师在课程转变过程中不肯放弃原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受限于人员编制,在一线打拼过的实践型年轻人才又无法走进学生们的课堂。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日前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需要把原先的讲义和案例,老师们将会面临很大压力。老师们习惯讲传统的电视、广播案例,对于新媒体没有经验。青黄不接,师资结构的日渐老化,导致了教育教学方法僵化,严重影响了新闻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多中文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硬生生地出现在了新闻专业的课堂上,如很多老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分析新闻报道的文学修辞手法,出现了新闻专业“被文学化”现象,这不免背离了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方式,新媒体需要传播者拥有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将新闻在第一时间用最简短的文字出去。“被文学化”的新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文学气息浓厚却实干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差,应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能力明显不足,对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也理解不够。

文学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专业课程必要的铺垫和辅助。但过多的文学课程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学生们接触了解新媒体的时间被大量挤占,影响了新媒体时代学生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不免发出这样的感叹:“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②

2.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

新闻学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的专业,如果一味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新媒体带来的实践机会,不能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便无异于纸上谈兵。新媒体时代,资讯的传播更为个性化,媒介也从团体逐渐走向个人,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每个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重大新闻的报道者,保持对新闻的敏感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敏感性显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

现在的新闻专业实都安排在大四进行,低年级的同学很少获得实践的机会,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做学问一流,理论知识一流,却很少参与新闻报道,部分研究新媒体的博士生并没有使用过新媒体,所写论文大都是纸上谈兵,缺少在基层实践的经验。甚至出现了连最基本的短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的新闻学博士生。在目前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难以胜任新媒体时代传媒单位的用人需求。

新媒体加速了信息在人际间的传播速度,可以说现在的新闻报道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新闻工作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身边发生的大事编辑成可供播出的新闻。为了节约信息转化的时间,能拍、能写、能制作的复合型人才更多地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况且在事业单位改制的大背景下,转企改制的新闻媒体开始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一人多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了运营成本。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全国设有新闻类院系的高校由1999年前的66所100多个专业点,增加到2006年的460多所661个专业点,在校生达到13万多人,几乎接近目前全国新闻界持有记者证的人数。在这种高速扩张的背后,很多高校硬件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联合进行的《扩招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86%的学校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和经费短缺问题。例如某大学的新闻专业,新闻摄像课上30个人只能使用有限的6台摄像机。很多地区性院校没有为新闻专业配备专业采编教室。新闻专业的学生只能死背书,背死书。

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支持下的媒介形态,新闻专业的同学需要在完成原有新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工学和理学知识,摸透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尤其是需要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学会使用部分电脑软件,而这需要大量的上机操作才能实现。上机操作的机会少,学生的专业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在新媒体时代进行的实践教学便成为了奢谈。

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诸多问题,国内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仿佛存在着众多硬伤,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实不然,新媒体的出现不仅给中国的新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更提供了改革的机遇,其实新闻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就握在每个教育战线工作者的手中,只要领导得力,完全可以走出现有的发展瓶颈,以下是我对新闻教育改革的一些具体建议。

1.将网络媒体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往往善于考试,却不善于思考。而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获知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创造大环境中的小环境,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诸如微博等获知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在引进来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去。

日前,重庆大学团委与手机上网平台“重庆3G门户”合作,共建“大学生新媒体实践基地”,重庆大学将组织学生,参与“重庆3G门户”的维护工作。重庆大学与新媒体传播公司广泛合作,为学生搭建新媒体实践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在一线了解新媒体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践中调整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使其始终符合新变化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重庆大学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变革中的高校新闻专业,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老师在教学中应起到示范作用,成为网络实践的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师生沟通中的便捷优势。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便潜移默化地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在课后,教师可利用新媒体“点对点”传播的特点,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实现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

对于师资有限的院校,学生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学生通过网络远程视频教学,学习其他院校的课程,并可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实现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创造出交流共进的学术氛围。

2.改变现有考评体制

中国传统教育中往往轻视教学过程,注重结果。普遍存在一考定终身现象。其实这种考评学生的方法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不利的。学生往往轻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在临考时对着书本临急抱佛脚。这就造成了新闻专业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更不具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曾公开指责现有的教学考评体质:“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③其实,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户。

新媒体点对点个性化传播的特点使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评估,摆脱原有ABCD式的简单给分制度,老师可根据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分阶段进行打分,各阶段都安排一定的新媒体实践机会,使得各年级新闻专业的学生都能获得在新媒体实习的机会,将实习成果作为考评标准之一。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临急抱佛脚的现象。教师亦可以运用新媒体实现成绩的量化评分,保证成绩的公平性。

新媒体时代需要实践型的媒体人才,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高校在毕业最终评定时,应放弃原有的单一依靠毕业论文体制,将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结合起来,作为打分的根据。毕业作品作为学生四年学习的展示成果,不仅考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更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学生的新闻素养。毕业作品的引进,使得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彻底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僵化教学体制。

认识到新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是新时期赋予每个在新闻战线上奋斗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高等院校新闻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任何困难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解决。只有通过点滴积累,稳步推进改革,中国的新闻教学才能顺应时展,完成新媒体时代赋予的新任务。

注释:

①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②《教育探索》,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