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7:55
导语:在产学研合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高校的教师在从事多年教育工作之后,大多数人的教学能力下降得很快。同时,实践能力与当今社会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教师在进行备课过程中从网上搜集一些过时的资料加以利用,有些教师甚至一直沿用几年前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使得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无法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而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少,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也比较弱,因此,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是很明显。第三,很多教师仅仅承担基本的教学内容,在科研方面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没有显著提高。
(二)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教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但是,由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变化非常快,知识内容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果学生仅仅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于工业设计学科来讲,企业可能需要的是比较具有实用性的作品,但是学生的设计可能会赋予作品很多自己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设计出的作品与企业的需求无法完全吻合。第二,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仅仅利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不与工业设计的实践相结合,那么设计出的作品是无法得到认可的。
(三)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设计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或是以学期课程设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实践场所。目前,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于大多数的工业设计学校来讲,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计划,根据这些教学计划制定的课时是非常紧凑的,这样学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承接企业的一些科研项目,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科研研究,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教师与企业的合作都是短期性的。项目结束后,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就中断了,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相关实践。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传统的工业设计学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中引入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根据高校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国外,有很多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指导工业设计学科教育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但是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调整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计划。由于目前社会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要求比较高,所以仅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因此,我们需要调整部分学科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性学习。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环境和设备等。第二,不断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高校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培养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高校必须要时刻关注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同时调整工业设计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等。
(二)强调产学研三位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产学研的合作教学模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能够合理地将产学研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不断进行学习、实践和相关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布置作业或者是设置课程设计题目时,需要使作业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甚至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当作课程设计的题目,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才,因此,企业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那么培养出的人才就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尽快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校企的深入合作还可以体现在教师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方面,教师可以承担一些企业的科研项目,然后让学生也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企业项目的研究和学习。
(三)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非常严重。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将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到工业设计的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授课的内容也需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第二,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了解自己专业领域内相关技术的发展,然后通过自身的实践来验证新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够将新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第三,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接触到新的知识,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以后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理论。
三、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工业设计学科教育发展趋势
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工业设计学科教育在发展中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工业设计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型,所以,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应用能力是对学生专业素质提出的重要要求。因此,在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工业设计学科教育中,有必要通过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保障。大量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以课题组形式来开展工业设计教学,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资助选择研究方向的机会,这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学研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社会专家以及工业设计行业人士进行授课,从而让学生及时了解工业设计学科的前沿信息以及市场环境,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自身专业素质做出完善。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现时状况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与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结合不同,是指高职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按照特定的目标形式而搭建起来的互动改良形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教育目前多是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落实在实际中。通过调研发现,每所高职院校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产学研的活动,然而采取签订协议方案的合作并不多,认同合作的企业数量显然占少数,合作的形式仍然处于分散状态。高职院校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关注度很低,企业对这项合作教育同样缺乏热情。产学研合作虽然具有多种形式,但是类型都比较单调。产学研合作的最主要也是最能被接受的形式就是学生的实习,大部分学生都不参加其他活动。高职院校打算通过实习来解决学生的工作问题,企业恰好也想通过实习吸取新鲜血液,两者都没有将合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技能上。
(二)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动力
企业希望高职院校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然而在服务企业方面高职院校的能力较弱。企业对于技术问题的解决和人员培训更感兴趣。企业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解决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技术难题,但是高职院校并不擅长,也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并不重视对组织的建设,所以没有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很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产学研的合作,都是在院系层面进行的,从而没有更大的合作平台。
(三)外界的关注度
缺乏政策的激励,对于合作并没有稳定的利益鼓励。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缺乏激励政策,没有对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因此企业希望政府制定出台一些相关优惠政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从而可以使合作对象直接获益。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如办学、育人、就业,并且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多种教育模式,诸如产学研用合作校内模式、基地加项目模式、订单模式等等。然而,产学研用教育合作在进行过程中并不是特别的顺利,遇到了许多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意识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中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开发课题、教学、实习等搭建真实的平台,并且认为学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就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迄今为止许多高职院校关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关注数量而不是质量方面的问题,并且存在许多诸如过分单调、极其简单和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因为我国许许多多的企业在能力创新方面实力不够,一些企业科技人才人员少、质量不高并且许多高技术人员不集中较分散,从而不能实现和高职院校在具有技术竞争力的科研方面的合作,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很多无法沟通的鸿沟阻碍了合作的开展。另外,在对合作院校的选择上,由于很多企业无法获得高职院校擅长领域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加愿意选择资金雄厚具有大名气的学校,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用的合作不能相互满足需要。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并不重视产品成果是否能在实际过程中加以运用和实施,但是企业更注重产品的成果,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从长计议,目光短浅,只知道不停的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短期的成果并且提交在生产线上,这是一种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届时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但是也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对企业发展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动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校内产学研用奖励政策,对参与研究的校内教职员工的奖励分配制度不完善。对校园外部的其他协同创新主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各协同创新主体如何进行奖励、奖励多少要视各主体的贡献程度而定,当然也与对利益的分配、资源的配置是息息相关。然而在高职院校和个人及其他主体的利益范围是分不清的。因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参加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不够强烈,其他协同创新主体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在宏观层面的结合的匮乏,所以要想在高职院校与产业单位、科研单位之间建立高效、多层次之间的联合有很大的难度,创业联合较少。迄今为止高等职业院校参加产学研用合作的动力不足,即使国家已经颁布了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相关促进政策,各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缺乏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与企业单位合作的热情不够高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种,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合作中只负责项目的研究,不负责项目的运行,更加不对项目的商业化负责,这种做法直接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科技脱离社会。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成果并不是主要的,是不被重视的,这样的错误做法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是以衡量学术水平的职称评定体系为主要标准的,是以科研项目的数目作为评价的依据的,而不是用关于科研结果的应用成果,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许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专注于对论文的写作,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这些论文。这些多是纯理论知识,忽略了企业的技术需求,更谈不上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市场资源被政府资源所替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只要有论文和专利就可以评职称,由于被对论文的追求和专利的评价所导向,所以他们努力的方向与产业技术的需求背道而驰。
(三)政府引导产学研用的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要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低层次的合作。高等职业院校和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虽然都在共同努力要做好这件事情,但是还存在着不足,政府对高职院校制定的配套规则、提供的鼓励和支持较少,还有就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的咨询和信息也是不够的。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本身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评价制度和资源配置也不符合要求。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经费不足、范围小,这些都是导致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原因。
在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中,政府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政府在产学研用合作中作用相当重要。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产学研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更加乐意扮演投资者这个角色,虽然有些地方政府也搜集过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创新信息,举办过或是综合性的,或是专业性的科技交流活动,但是对于产学研用合作而言,政府所提供的信息相对被动。但是它的实际边际效益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后退得倾向,当有些问题出现在活动过程中的时候,比如说对口专业的科技人员的缺乏、高校的专业知识对口人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资金等一系列棘手的瓶颈问题,政府在面对这些问题上并不能起到一个领导带头的指挥作用,恰恰这又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现在最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就是有关制度的不完善、相关法律的缺失、政府的领导不彻底以及加强产学研用技术平台和信息交流不被加以重视。
三、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提出的建议
(一)成立相应机构,加大建设力度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验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产学研用合作政策,成立沟通协调办公室,负责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高职院校一样,是执行主体,而政府则是控制主体,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样,高职院校的发展成果也需要全社会的评判和检验。各级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并且完善产学研用的各种规章制度,鼓励产学研各方合作,实现共赢;另一方面也要为产学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金会和高科技联合开发发展基金,亦或是可以为在合作中有风险的企业给予补偿。地方政府与高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以采用建立职业教育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形式,成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享平台。与企事业单位紧密联合,并且为之制定更好的计划和设计方案,建立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利用自身与政府合作培养技能性人才,当然也进行技术的开发和改造。
(二)建立合理的面向高职院校的利益分享平台
关键词:毕业设计;产学研模式;教学质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79-04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本科生毕业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深化与升华,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毕业设计也是检验理工科高校对人才培养成效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多方面总结,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组织协同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的办学存在着同质化的趋势。为了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力度,倡导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改革毕业设计教学,为此过往有不少学者就“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展开过探讨、实践,并取得许多经验。如,梁静(2006)[1]将“产学研”模式运用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上,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姚国胜等(2006)[2]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化学专业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周边地区集化工生产、科研、教育于一体的优势条件,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实践的情况;伍栖等(2007)[3]提出一种“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的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在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中且取得初见成效;李向民等(2009)[4]等探讨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并指明了运用该模式展开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李飞等(2012)[5] 分析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投入不足等难题,着重探讨了“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团队组建、实施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任勇(2012)[6]分析了独立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现状,在指出其中问题与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思路与措施。
对于实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开展毕业设计的问题,以往学者在选题、指导方式、激励措施、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了多项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譬如,实施这类教学改革的多为国内重点高校,其办学时间久、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且学校所在地多为省会或重要经济城市,工商企业云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密切。各名校的改革方案多从本校自身特点出发并结合高度发达的地方经济情况而展开研究,其经验有很强的局限性,对地方本科院校虽有参考意义,但不能照搬;又如,实施教改的专业多见为化工类、机械类等传统产业,鲜少见有信息类专业,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以智力劳动为主,并需要结合高效的管理行为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如,“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改革较常见诸于独立学院或高职高专类院校,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这类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学生派出到这些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其选题相对简单,难度较小,合作的深度也较浅,对本科院校的参考意义有限。因此,该文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理论偏离实际等问题,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联合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组建,毕业设计指导方法,论文答辩等方面探讨了新模式的构建方式和具体的运作方法,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多由地方上的师专升格而来,本科办学时间短,肩负着培养大量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级人才的重任,通常多为传统的教学型高校。在这种高校里,理工科,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要求均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问题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师资力量欠缺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扩招的主力军,常年的扩招,摊薄了原本就非常有限的教师力量。对于计算机类专业,重点高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原本是地方高校师资的重要补充来源,但是由于这类专业应用性强,本就为数不多的高素质的博士毕业生经常早早被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高薪聘去,真正愿意到科研条件较为欠缺的地方高校任教的十分稀少。师资补充不上来,就直接导致了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比常年不达标。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地方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主要的考核指标就是科研业绩,这种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毕业设计这种费时费力且难出成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教师们而言就形同鸡肋,难以引起重视并提升其指导质量。
⑵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经费短缺
地方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底子薄、投入不足,可供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场所通常都难以满足要求,而有限的资源又经常优先提供给基础性专业课、必修课的实践教学使用。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我院为例,学院拨付给工科类学生每人160元的毕业设计实验经费,连补充最基本的实验耗材都不够,为了出成果只能将经费集中于少部分尖子生使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则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⑶与学生就业时间冲突,学生投入不足
通常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段时间正是公务员考试、考研、教师招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关键时期。大四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不得不奔忙于各类考试与各地的招聘会之间。甚至,不少企业不顾及学生学业,要求签约学生立即到岗上班。升学、就业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学生大多只能顺从于就业压力,无法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上,
3.3适度调整考核标准与程序
“产学研”结合模式下指导的毕业设计有其特殊性,因此最终的考核——毕业论文评审、毕业论文答辩——也应有别于在校内完成的传统学术型论文,在评价上需结合实际并适度倾斜。首先在选题的评价方面应首先考察学生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对于密切结合研发的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且是研发过程中的重点或难点的选题,应该给予肯定;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价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工作量,并对于毕业设计的原创性、真实性予以认真的考察,即毕业设计必须是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的研发过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评审人的构成方面,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与校内专家一起组成考评小组,企业专家的参与将增强评判的客观性、公正性,也将强化学生毕业论文中实用性的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考核也应包含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在企业进行研发工作,如完成一个软件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应该进行考察,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协作;最后,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毕业论文,可将学生在“产学研”过程中实际参与或完成的智力成果都纳入评价范围,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计算机软件登记、各类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工程设计报告、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等。
4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
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从2004年成立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与惠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主动与旭日集团电脑部、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当地十多家IT企业输送实习生,充分利用以往积累下来的资源。从2005年起,每年都组织学生到上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在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完成毕业设计,并初具成效。从客观数据上分析,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成绩得分较高,且易取得突出成果。以2005级为例,该年级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共计有3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9人的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等”,2人的毕业论文获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从学生主观感受上看,学生直接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研发课题,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信心陡增,对学习的满意率也有大幅提高,这一点可从毕业论文的“评教”得分上得以体现。我系对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展开了调研,汇总“评教”得分,将其与不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的“评教”的得分进行了对比,具体情况如表1。
注释:①“I类”为参加了”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II类”为非”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②“评教”得分百分比=I类(或II类)学生中评该等级的人数/I类(或II类)学生的总人数×100%
此外,计算机科学系还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高校派出教师到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企业遣员工到高校进修,申报、设立横向课题对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作攻关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5 结论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师生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通过这种协同创新,将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科研、生产三条主线中,使得三者融合成为一个互相交叉、相互渗透、互助提高的有机体,是一种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广东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牢牢抓住毗邻的深圳、东莞、惠州等诸城市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云计算产业的契机,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摸索并实践了一套毕业设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毕业设计得到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提升了工科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模式,顺应了信息时展的趋势,使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研发第一线,面向实际,走出了以往过于偏重书本理论,偏离具体实际应用的误区。
⑵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提高了企业与生产单位实验设备、研发装置的利用率,缓解了地方院校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的紧张状况。
⑶有利学生就业。“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可让学生提前深入企业研发、生产的第一线,尽早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该模式也可使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直接实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紧密对接。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进入企业后培训、适应时间大大缩短。
⑷建立、巩固了产学研基地,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及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地方高校教师
深入企业研发第一线提供了机会。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能及时了解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动向、最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案例,为教学改革提供原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探讨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校企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提升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静. 关于计算机类专科学生毕业设计阶段产学研模式的思考[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3):29-31.
[2] 姚国胜, 陈建欣. 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 加强高校毕业设计[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 19(1): 86-89.
[3] 伍栖, 赵初元, 杨子华.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7(10):65-67.
[4] 李向民, 任宇石, 张晓芬. “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4):134-136.
[5] 李飞. 开放教育中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和提高的探索——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23(3):63-65.
【关键词】地方高校 旅游管理 毕业设计 产学研结合
一、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情况
产学研相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之一。它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趋势。旅游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门类,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它的职业特性促使其应更加明确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逐步建立使旅游院校具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有效机制。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正是为了加强旅游院校同社会的广泛联系,让社会参与办学,实现旅游院校的科研面向旅游市场的办学新路子。我院专业产学研合作建立在校企互动、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了人才培养、技术进步、校企竞争力等相互提高的“互惠、多赢”的产学研合作目标。
第一,聘请行业权威专家、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员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指导。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设学术讲座,聘请专家参与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定期进行技能训练,与旅游企业合作,签订协议,共同培养人才,优先向合作企业提供优秀学生实习或工作。
第二,重视专业教学工作。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既有高校教授、行业部门主管领导及一线企业经理和技术能手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及实践型教学基地建设方案,使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每学期均邀请有关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来校指导及作相关专题讲座。
第三,校企优势资源互补,战略合作提高竞争力。10多位行业权威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受聘为本专业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与区域内珠海昌安大酒店、长沙通程大酒店、衡阳雁城宾馆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拥有衡阳交通旅行社、邮政旅行社、阳光旅行社、青年旅行社、教育旅行社、回雁峰景区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第四,加强专业师资培养。每年选送1名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旅游学院进行一年的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二、“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步骤
“产学研结合”中的“产”注重的是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能够积累实践经验外,还可以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一系列问题,弥补学校教育不足。“学”要求教学内容设计要反映时代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适用性,教学方法要注重教学效果及其可推广性,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知识传授的高效、便捷。“研”则强调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选题面向社会经济实际,特别是企业的应用性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产学研一体化层面上与社会经济的密切整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机制,使教育教学系统的创新功能得以实现。为更好地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建设与专业培养计划相配套的实习基地,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创办经济实体。
1、确定试点学科和试点课题。把旅游管理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毕业班进行试点,并制定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标准。一是选题要符合旅游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二是选题要突出实践性,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具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开拓性;三是选题应是旅游管理领域刚刚出现的新课题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难度;四是选题具有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根据质量标准,我们确定了“衡阳市湘江沿岸红光带建设”、“衡阳市雁城宾馆餐饮管理系统”等若干个选题作此次试点课题。这些选题都来自于实践应用研究项目,也是指导教师在研的课题,产学研结合特点明显,能形成阶段性成果,有利于转变为生产力,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的结合。
2、人员组织。各试点专业公布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试点题目以及每个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使学生明确“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任务;学生自主申报,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导师在申报的学生中择优选用。试点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位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阶段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
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建立的思路和对策
1、积极拓宽毕业设计选题渠道,与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综合基地。产学研综合基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实践和科研的条件,目前许多旅游院校都与旅行社、饭店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而言,产学研三结合的形式主要是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和特定的选题内容进行的三结合形式,如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等。通过这次试点,我们已与珠海昌安大酒店、长沙通程大酒店、衡阳雁城宾馆、衡阳华天大酒店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毕业生也深受欢迎。
2、选好合作伙伴,完善组织。产学研结合建设的好坏,是否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的领导要有改革意识,有远见,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观念,要尊重教育,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是否具有三结合的必要条件。一般选择大中型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因为双方的互补性很强,互惠性也更能体现。现在一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信誉差,亏损严重,不宜作为合作伙伴。此外,产学研合作项目要有选择性,有竞争力,与学校学科方向和科研优势比较一致,使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产学研结合是跨出教育系统范围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协同加强领导,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高校及企业以有力支持,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矛盾和困难。
4、切合企业需要,融入职业技术,开展毕业设计。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对旅游人力资源的要求具时段性特征,而这种特征与学校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性相矛盾。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院坚持切合企业需要,融人职业技术,开展毕业设计。在实践中,以当地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为切入点,积极主动谋求互利合作。衡阳拥有南岳寿文化节、耒阳蔡伦造纸文化旅游节、耒阳农耕文化旅游节、衡阳王船山文化节等重大旅游会展,而且是周期性会展。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有学生以此为选题,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然,“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生双方都是挑战,因此,新模式既丰富了毕业设计内涵,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保证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了智力支持。我院旅游管理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结构合理,队伍稳定,他们熟悉旅游管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业务熟练。指导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占63%,其中有很多是硕士生导师。由本校专职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的课程达100%。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稳定的师资队伍,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保障。
总之,“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已取得前期成果。它能拓宽毕业设计选题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毕业实习教学基地。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际课题,使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而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一璜:世纪转换与成人教育工作者角色作用的发挥[J].中国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 伍栖、赵初元、杨子华:“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10).
[摘要]本文在回顾产学研合作机制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合作模型,并且阐述了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今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产学研联合起始于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促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其发展目标是大学为研究开发中心,在大学附近建立起各学科研究开发、生产与经营系统,科学园为个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单位给予优惠政策,使科学园互相激励,互相调节,共同发展。
一、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合作模型
“产学研”便是指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为导向,由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形成的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创新网络系统。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构成这个创新系统的三大要素。在这个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三大要素之间的交叉融合也进一步加深。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的合作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产学研主体合作关系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主体主要为,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三个部分,大学学和科研院所除了具备人才培养的功能外,还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成果,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表现为知识创新源泉、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等。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创造者,理应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产学研合作机制不能自发形成,也不能单靠自由市场的长期磨合。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必须主动介入和干预,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和调控,切实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效能。
三、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我国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据统计,目前我国“专事”科技的人员约100万,美全时科技人员近300万,于此同时组件产学研合作教育董事会成为开展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高校成立了以高校为龙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董事会,参与合作教育的各方都是董事会成员,董事会是董事单位与学校建设长期,稳定,全面合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各大高校已经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基地。产学研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区别,为此需要从体制,机制,模式上进行改革,以创新的思维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在产学研深入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总体科技投入不足和科研管理体制落后,创新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密切程度不够,往往仅重视科学理论,而忽略工程技术,在面对应用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明显不足。大量专利在申报后被束之高阁,多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美国仅MIT每年的发明就能为美国经济增加200亿美元产值和15万个就业机会)。大量专利仅为实验室试验结果,缺乏技术原型,实际操控性差。很多教师对市场不敏感,申请的专利严重脱离市场应用背景,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亟待加强。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往往没有按照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工程教育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就业难度大;而另一方面,企业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结构性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
四、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自身功能,大学(科研院所)必须要面向应用及产业培养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必须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中,大学和科研院所需要重新定位。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在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开发的主力而处于上游的主动地位,树立“平行服务”的观念,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在大学与企业目标差异(前者注重学科发展,后者关注市场和效益)中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最佳契入点,建立起一整套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工作机制,形成若干个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人才群体和具有相当研究开发实力的基地,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专利转让、联合申请项目、联合申报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成果孵化器、自办或共建企业、建立科技园区、工程硕士培养等),积极传播创新文化,灵活多样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五、小结
本文在回顾产学研合作机制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学研自主创新机制合作模型,并且阐述了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今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辛爱芳。我过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策设计研究。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南京2004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人才的重任。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可以使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始终与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将智力资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地方高校、企业和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寻因求解。
(一)高校对产学研合作价值认识不到位,合作层度不深
地方高校是产学研合作中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的供给者,所以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地方高校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认识不足,使其在与政府、企业等合作方在项目的宣传和推动上不到位,主动走出去的少。一方面表现在对产学研的宣传不到位。使得企业及其他合作方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了解大多停留于纸面上,影响了企业对产学研项目的投资热情和信赖度。另一方面,学校与其他合作方就合作内容没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对合作各方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导致产学研的各主体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服务,进而影响了合作的最终效果。高校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价值在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不仅仅停留在培训、人才输送、合作研究等方面,例如还可以从企业长远发展、深一层次的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二)企业产学研合作目标不清晰,缺乏远见
因为对于产学研合作的需求以及研究成果最终如何投入生产和投放市场,企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当前,一些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时存在过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容易导致合作的短视。另外,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对科研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对研究出来的成果不甚满意,从而影响了企业对下次合作的积极性。企业对国内外科技发展以及市场的认识不足。国内的一些科技成果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是虽然存在技术差距但更适合国内或本地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但这类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却被许多企业以“技术水平落后”否定或者是惧怕市场风险而不敢加以投资。还有企业在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时,从根本上就是希望以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利润,所以企业通常更倾向于合作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不能用长远而理性的眼光来对待产学研合作。
(三)政府对产学研合作重视不够,合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地方政府虽然对产学研合作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但仍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加之与各高校、企业之间在产学研合作上沟通不够,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二是政府制定的措施相较于当前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明显滞后,激励措施跟不上,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调控和指导作用不明显。三是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国外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投入时间早、金额大。如英国政府早在1986年就推出了一项总额为4.2亿英镑的自主产学研合作“联合计划”,美国政府在1990年就推出了15亿美元的“先进技术计划”。此外,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管理经验还不够成熟,相应的法规制度尚未制定。
(四)产学研合作中的中介机构少,发展程度低
地方产学研合作中的中介公司数量少、机构不健全、服务功能单一、发展程度较低。中介机构提供的中介服务不及时或提供的信息缺乏准确性,特别是在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相当有限,没有发挥信息互通和协调作用,中介公司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原因分析
针对地方高校、企业和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纠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未能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的区域特色
地方高校产学研定位不准确,盲目照搬重点高校的做法,没能立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依托经管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积极找寻符合自身的产学研合作之路。一些高校过分重视学术研究和各类奖项,在产学研合作成果中多是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这使得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没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二)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认知度不高
一些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急于求成,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合作的心态没有摆正,对于成果的期望值过高。还有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产生分歧,致使产学研合作中断。另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还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科研提高产品竞争力,自己也想搞,但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调研和资金预算,对市场把握不准,导致合作研发出来的产品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使得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失去信心,合作难以继续。
(三)社会各方对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不够
产学研合作起源于国外,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如何协调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等诸方的关系;如何筹集和利用资金;如何实现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何合理分配合作利益;如何激发合作各方的积极性等等问题,还有待社会各方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都是产学研合作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地方高校方面
1.立足于经管类专业特点,主动服务产学研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办学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探索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密切学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利用现有的资源,引进竞争机制,发挥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关注国内外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优化教育资源,更新教学计划,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经管类人才,主动服务于产学研。因此,我们尝试以下经管类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1)以“导师制”开展研究性学习。导师可以选择适当数量的学生,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产学研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实行订单式培养,服务企业。把地方高校当作企业的人才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量身定做,并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将实验室模拟实习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通过课堂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让学生初步熟悉企业环境和业务流程,并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企业模拟情景,分角色解决问题。在完成实验室模拟实习后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4)规范开展校企合作,实行“校内+校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学习经管类专业知识,然后到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实习,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管理、科研实际相结合,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良机。
2.敢于创新,打造品牌,寻找多种合作模式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应立足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质量,敢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学研合作品牌,从根本上认识产学研合作给高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益处。学校和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合作中良好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寻求多种合作模式。同时还要有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二)企业方面
1.转变企业的发展思路
企业应自觉承担和实施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方面的战略方针和任务,正确认识到依靠科技创新的集约型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价值所在。企业应与地方高校逐步形成互惠共赢、平等公正的合作关系,合力协调产学研运行、管理和利益分配等问题。遵守合作原则,坦诚沟通,顾全大局,实现共赢的目标。
2.完善体制为科技创新打造坚实基础
完善体制构架,与地方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积极开发新的科技产品,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科技创新的路子。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这不仅可以激发人才的事业心,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发展,又可以为各方带来更大的效益。
3.合理投入和运用产学研资金
对于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和运用,企业应做好资金的预算,专款专用。同时应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透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产学研合作营造一
个良好的资金运作环境。
(三)地方政府方面
1.加大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每年在地方财政预算上应有计划地增加对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投入。地方政府根据高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实际需要,考虑资金投入,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其次,政府可与银行进行沟通,引导银行制定对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在资金存贷款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和措施。再则,政府要起到监督管理者的作用,监管地方高校和企业对产学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与规范。最后,对企业投资于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鼓励产学研合作的环境。
2.政府应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挑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中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研究成果,为成果的转化,提高社会生产力,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
3.完善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加快完善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管理机构;规范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监管和招投标工作;切实解决地方产学研合作项目监管模式落后、监管机构运作不规范、缺乏复合型产学研合作项目监管人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众.探索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5,(18).
[2]龙镇辉.社会实践型产学研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以地方高校经管类研究项目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7).
[3]伍慧春.国家科技项目监理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4]赵礼强,赵冰梅.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
注:
本研究为201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jga105)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27-02
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有情况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构组成形式与本科不同,它由高职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协作的互动形式。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还处于初探阶段,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际应用中。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合作的方式都不同,合作的企业数量不多。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不像本科院校那么受重视,合作的企业也缺乏积极性。产学研合作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条件的不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可以有效地提供学生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通过学生表现选择合适的学生。
1.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高职院校有能力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然而高职院校的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使得无法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多数高职院校高层对于产学研合作不是特别关注和重视,主要活动只能在系部小范围开展,没有更大的合作平台发展。
1.3 政府的激励政策
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还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措施,没有对合作的各个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使得高职产学研合作运行中出现一些责任纠纷,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来支持和监督运行,由政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共享平台,可使合作机构双方都受益。
2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中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在稳步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如订单模式、项目模式等。虽然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合作运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2.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意识不强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但只限于纸上谈兵,并没有付诸实践。学校以为通过合作教学、顶岗实习、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搭建合作的平台就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更强调企业数量不看重质量,使得产生企业类别单调、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由于我国的大多企业不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使得科技人员数量少不集中,没有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团队,导致整体的创新实力不强,这样会与高职院校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合作不好开展和持续,进而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抑制的鸿沟和障碍。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品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进行推广和实践应用不太重视,而这恰恰是企业特别重视的成果,企业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和回报率,不从长计议,是一种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
2.2 高职院校参与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规划或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校内激励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工的奖励分配标准不明确、不固定。合作的企业、科研机构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及其他合作机构也一样。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在协同合作中,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只负责项目的技术领域研究,不考虑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这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成果是不被重视的,这种观念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目的南辕北辙。其二,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是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只要有论文和专利就可以评职称,重心落在了追求论文和专利的发表上,不注重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所以缺少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
2.3 政府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要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低层次的合作。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较少,使得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评价指标和资源配置达不到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的投入资金不足、涉及范围小也是导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原因。
3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3.1 构建优惠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在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文来保障合作的顺利运行。我国政府结合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制定了适当的激励政策,如科学进步法、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出台虽然可以有效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运行,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概况、科研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需求,提学研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利好适宜的政策和法规。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和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工作中来,明确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主体各方对利益分配的满意度等。
3.2 完善管理技术与标准
产学研合作机构一般是由校、政、企三个主体组成,为了充分体现主体间的公平地位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中,主体之间都是紧密关联的,同时也各负其职,分工明确。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生产环境和场所,承担设备、场地供给和技术实际应用,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实施,学校作为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主体。因此,每个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同,缺一不可,只有保证合作内部每个主体的平等地位,产学研协作才能稳定运行和发展,每个主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资源才能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标准,充分考虑主体各自的特点,选择既能发挥自身特点、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参与主体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受社会很多因素影响的,所以要处于综合考量,以适合自身发展为基础恰当的选择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标准。建立效益性标准。效益性标准是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参与主体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满足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果这几种效益之间有冲突,参与主体应该以社会效益或长期效益为标准。如果参与主体只看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可能会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动荡、产生分歧或损害,不利于主体间的统一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企业效益的绿色增长。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要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对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所以选择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效益标准。
3.3 搭建社会广泛参与平台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新来满足产学研创新的需求,便于共同发展,需要搭建一个知识创新的共享资源平台,保障协同创新的主体对科研技术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这就需要社会专业人员的广泛参与。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需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多样化的参与机构。企业高端人才和社会权威人士都能积极参与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来,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也保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顺利运行。政府方面要积极宣传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发展良好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予以推广、支持和鼓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信息网络平台,将产业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及时的呈现给社会各界,让社会更加了解。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依托,网络为平台的多元化服务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大蓉.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战略内涵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23).
[2] 于新颖.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5).
[3] 王章豹, 韩依洲, 洪天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
[4] 杨文志. 湖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J]. 职业教育, 2015(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教育创新型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46-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趋严重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近30年来,我国环境教育发展迅速,据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到2009年为止,我国共有371所高校开设了各类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专业,其中197所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专业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产业人才仍然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能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环保创新型人才,这使得环境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我国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较好模式,体现了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由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三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造就一批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即教育要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二层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即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和科研活动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利于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对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涉及面很广,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人的培养是综合型的,既注重理论研究,更强调实践应用,培养出的人才要直接能够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消化、重组和传播知识的优势,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知识和技术创新。企业和科研部门较学校教育能更直接地接触到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在创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创新环境的设立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补充到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二)实施产学研结合,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即培养理论知识全面、应用能力强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环保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才能主动发现问题,追溯问题根源,然后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感受体验知识,激发求知欲,释放创新激情,形成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善于超越的创新品质,在实践中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加速人才成长
人才培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完备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践环节能力培养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突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把人才的培养置于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交替进行,在企业、科研院所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在这种边学习、边工作的实践锻炼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树立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为毕业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吉首大学资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技能培养型教学”和“创新开放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多元化的需要。近年来,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校内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科研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整合校内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深入理解、消化理论课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实际技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校内实践教学重点抓好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三部分。
1.实验课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锻炼,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打破了课程的界线,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开发三个层次由浅到深螺旋推进。在一、二年级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环境中水质、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测定;二、三年级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如借助环境生物学、环境治理、环境评价、环境生态修复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于指导实践的辩证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课程设置上分别安排为期各两周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老师一方面注重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另一方面题目尽可能与近年来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难度适宜。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计算、使用技术资料、工程绘图、总体设计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是本科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和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职责,制定了严格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中期检查、答辩、成绩审定制度。在选题上,考研同学以毕业论文为主,题目尽量与老师们的科研课题直接联系,使学生的选题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且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毕业后工作的同学以毕业设计为主,题目尽量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研究实际生产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夯实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教学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自2006年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吉首市污水处理厂、怀化市污水处理厂、常德市污水处理厂、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局、花垣县环境保护局、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等10个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在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实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由专业老师带队对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参观实习。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的实验仪器、功能实验室及相应工艺流程作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的、概括的认识。二是工厂综合实习,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在与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协商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或所有节假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按照技术管理人员的安排,到车间班组跟班运行。学生通过跟班上岗,虚心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增强了对具体的实际工艺流程的认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了利用原有专业课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每天深入到岗位从事生产性或科研性工作,认真履行实习单位安全责任、岗位责任制度,每天撰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心得,通过严格的毕业实习,学生较早地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增长了才干。转换角色,作为大学进入社会前的专业实战演练,能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设立科研创新学分、提供基础保障等方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1.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将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动态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学院结合专业开展多项课外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环保协会、大学生挑战杯赛、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使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未来发展以及职业前景有初步的认识。
2.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是激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经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尝试设立科研学分,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申请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等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学院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3.优化管理,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保障。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成立研发中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相关功能室。该实验室及其相关配套室施行全天候开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调配和药品供应。在实验室内学生可接受专业教师的师徒式传授,学生独立完成从文献查阅、项目撰写、实验准备与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乃至学术论文的撰写等过程。学生申请到的创新项目、发明创造、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既可以参加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讲座、科技文化节、创新论坛等活动进行交流获得奖励,又可以获取相应的科研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形成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了传统大学教育单纯在校园内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单一格局,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的机会,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及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成端,赵君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5.
[2] 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6):15-16.
[3] 张晓芬,佟会文,徐晓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6-58.
[4] 胡文勇,彭清静,袁志忠,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教师,2010,(8):11-12.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风险分担;利益分配机制
实践证明,抓好产学研合作创新,就抓住了自主创新的关键,就抓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就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综合国内现状来看,各省、各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产学研合作的某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同时我国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湖南省根据自身的省情,产学研合作在合作机制上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1.湖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现状调查及分析
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产学研组织机制、融资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沟通机制等几个方面。我们通过集体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现状,尤其是合作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描述、梳理、对比和分析。其中有以下两点尤为突出:
1.1 单一的资金来源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
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较大,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完成合作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产学研合作初期,政府对于一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可以引导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产学研合作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仅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和企业自有资金开展研发活动不仅会使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而且也会使企业因为没有金融、专业中介机构的监督,影响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表1 湖南省产学研合作资金的主要来源统计表
选择次数 百分比
企业的自有资金 25 89.3%
金融机构贷款 8 28.6%
政府专项资金 11 37.5%
股市筹资 1 3.8%
国内风险投资 1 3.8%
发行企业债券 1 3.8%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自有资金”、“政府专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成为湖南省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三个主要来源,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9.3%、37.5%、28.6%。这表明,湖南省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资金来源的显著特点是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畅,虽有债券发行及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但比重非常小。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使企业受自身经营状况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政策发生变化,企业创新研发资金将不能适时供应而导致创新难以持续或者耽搁,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资金来源单一使湖南省大多数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偏低,低于一般认为的保持企业竞争力必需的3%一5%的比例。[1]
1.2 市场经营状况和技术风险成为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中最重视的因素
在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产学研利益分配中,主要考虑分配方式、分配额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仅从企业的角度考察其合作时关注的影响因素,从表2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在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式选择中,被调查企业中有71.4%的企业选择按“市场经营状况”进行分配;39.3%的企业选择按“技术风险”分配;35.7%的企业选择按“项目投资规模”进行分配。
表2 湖南省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影响因素调查表
制约因素 选择次数 百分比
市场经营状况 20 71.4%
预期绩效 6 21.4%
项目投资规模 10 35.7%
技术风险 11 39.3%
技术新颖程度 9 30.4%
双方投入的财力、物力和时间 7 25%
企业在利益分配时主要考虑生产、销售和经营状况,这可以引导高校科技研发工作的市场化方向。但利益分配中过分关注“市场经营状况”容易使利益分配中存在短期化行为。同时,对于技术风险和技术新颖程度的要求,也使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高校难以全部满足企业的要求,使高校和企业出现利益分配的矛盾。出现矛盾的原因,一是双方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应得的利益,企业是从技术的市场价值或从产出的角度考虑,而高校是从投入的角度考虑;二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在与企业合作谈判中处于劣势。因此,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对如何计算、执行与监督分配方案,应制定一些有关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科研方应得的利益。[2]
2.融资机制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产学研合作面向的既是技术密集又是资金密集的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具有很高的研发风险。调查中发现,湖南省企业大多数的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和政府专项贷款,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这就需要政府首先投入引导资金,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加快发展风险资本市场,建设产学研合作多元化投资体系。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加快发展完善风险投资体系,才能填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筹资能力、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空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投资机制来保证风险投资资金稳定、充足。
2.1 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中,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逐步建立起多方投资、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3]
2.2 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内建立技术开发保障基金,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 重点建立和完善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其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担保机构可由政府独立出资组建,也可由自然人以有限责任形式出资组建,或是由政府、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和自然人共同组建的股份制信用担保机构。
2.3 要为风险投资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政府应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调动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政府也可以建立科技发展证券,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重大高科技项目募集资金。
2.4 设立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化解产学研合作风险,主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讯、专业实验室设备等共享设施建设,并对湖南省动漫、新材料、传媒、生物、软件等专业孵化器给予重点扶持。
3.基于风险与利益权衡原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机制创新
产学研合作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与利益驱动力有关。利益机制是指利益的分配方式和调试关系,按风险与利益权衡原理,即风险与利益对称而论,一是应明确产学研各合作方在整个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和职责;二是随着产学研各方合作后的运行,在适当的时候,对利益分配问题还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和维系产学研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成果的定价问题;二是有关技术成果的归属及享用;三是有关利益的分配方式。关于成果的归属,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明确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权归属,从法律上保护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原则。加上合作各方大都也在有关协议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为防止因成果归属不明而产生纠纷起了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专利权、转让权归研究开发方;出资企业可享受对技术的免费使用权。因此,在合作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中,通常是专利权、转让权归学研机构,而企业拥有对技术的免费使用权。湖南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进行利益分配时,主要考虑“市场经营状况”等短视化、功利化的因素,这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深入、持续开展。解决办法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一般情况下,对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可实现性的判断及实现的过程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就应由高校、科研院所承担这一部分风险,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企业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让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另外,大多数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市场研究应该以自给为主,那么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就应该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鼓励他们与自己长期合作,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金额,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4]
总之,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宣传、信息、平台等方面予以支持,而且还需要产、学、研、资、介各方在内部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能相互沟通、调剂余缺、资源互补。只有这样,产学研合作才能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伟光.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
86-88.
[2]辛爱芳.产学研合作中的合作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05(8).
[3]杨晓丽.厦门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90-92.
[4]家鑫.面向自主创新的湖南产学研合作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