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8:08
导语:在初中历史学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社会生活实践,不要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一定要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实现学生的心灵成长、人格构建与人性完善。其二,教学时间的开放。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时间与表现时间,并且不要只是将教学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之内,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与教材,利用网络、图书馆、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其三,教学模式与能力训练方法的开放。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将其设定成固定的模式,同时在采取能力训练方法的时候,也不要太过统一,一定要加强动态、开放的设定,提高教学效果。
二“、五化”原则的体现
1.学生学习兴趣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视角,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素材与资源的收集与积累,利用生动的历史、科学、文学故事,以及各种有趣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教学方法科学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如课堂分组法、历史辩论法等。比如,在学习“秦朝的统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对秦朝统一之后进行的改革予以了解,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对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之后各个小组进行汇报,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并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一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更加和谐的平台,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
4.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是对过去事情的讲述,可以为现在的生活服务。虽然无法将历史还原,但是可以利用相关的方法进行历史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其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实际现象的了解,理解历史知识,进而予以掌握。同时,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知识内容,轻松地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并且进行理解、记忆与运用。
5.情景体验有效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情感的投入,和学生进行融洽地相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剧的编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并且重现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让学生充分体验相关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而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改革的艰辛,加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三、结语
(一)课本剧创作
创作之初,要进行资料收集。课本是最先考虑的资料,但还需要课本以外的更多的资料来支撑,应鼓励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网络上查找史料,首先确定编写课本剧的整体框架及故事的发展梗概,要符合剧本的特点,涵盖开端,发展,和结局四个方面,还应有戏剧冲突。有可看之处,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另外,剧本的内容应符合历史的真实性,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二)课本剧排演
课本剧在角色的安排时,要综合考虑,合理分配角色,注意外貌的相似性,气质声音等诸多方面也要考虑周全,这要求我们的老师或者学生导演能掌握演员的特点、技能,把有限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同学们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排演期间,要求演员能对剧本有初步的了解,记住自己的台词,清楚自己扮演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配合默契,服装道具准备充分。(三)课本剧演出 课本剧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要适时导入,实际教学时要注意衔接得当。虽然课本剧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但教师依然要积极引导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为了教学的需要,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理解,适时引入课本剧。让学生带着学习历史知识的态度来观看,而不是图热闹,看完之后,一无所获。
二、历史课本剧在教学时的实用价值
(一)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有层次性
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也是学生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对知识进行不断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熟悉了历史事件,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了关键的知识要点,理清了历史事件的顺序,更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思维更清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更有层次性。另外,通过课本剧的编排,熟悉了课本剧的流程,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对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对于难点的解读
历史事件往往比较繁琐,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困惑,记忆也有相当的难度。而历史课本剧的恰当引入,正好填补了这个缺憾,把历史事件恰当穿插,对人物进行主客观评价,解决了平时教学中难以达到的实际效果,本来老师苦口婆心讲解学生都难以理解的知识,现在却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接受,解除了学生心里的困惑,增加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由于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知识面开阔了,从而更多地了解了历史的知识。
(三)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培养
研究采用的问卷有教师教学观问卷和教师课堂管理方式问卷,两者均为成熟的问卷。前者将教学观分为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五个维度,其中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属单向灌输取向,发展能力、端正态度及教书育人属互动发展取向,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以上;后者将课堂管理方式分为放任型、仁慈专断型、强制专断型、民主型四个维度,问卷经过小范围的预测,问卷信度、效度均在0.60以上。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对石河子11所学校的初中教师实施调查,收回问卷172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87.2%;后用SPSS17.0对数据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初中教师教学观的现状分析
教师教学观是指教师从实践的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初中教师在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上得分较高,标准差较小,故教师对双向互动的教学取向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认同;在传授教学观各题上得分均值为2.73,在应付考试教学观各题上得分均值为2.79,标准差较大,说明教师对单向灌输的教学取向态度为中立略偏不认同,且存在较大分歧。
(1)“单向灌输式”取向教学观的现状
持传授知识教学观的老师认为学生获得的知识越多越好,强调学生对课本的识记及教科书知识的全面掌握。调查显示:首先,多数教师反对“学生的学习就是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之类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传授知识教学观各题上的得分均值都小于3.0,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是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的回答,反对的占69.3%、非常反对的占16.0%,故大部分教师反对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其次,相当部分教师认同“备课的最主要问题,是熟悉教学内容”、“要上好课,最关键的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充足的材料”的观点。调查发现:58.70%的教师认为“备课的最主要问题,是熟悉教学内容”,36.70%的教师认为“要上好课,最关键的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充足的材料”。可见,很多教师自以为自己是“传授知识”这一教学观的忠实反对者,却不同程度地在实践这一教学观。持应付考试教学观的教师认为“考得好”比“学得好”更重要,他们所选取的教学活动以提分快为第一考量,认为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是教学成功的的关键。调查发现:首先,教师对应付考试的教学观有较大分歧。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教师会上“经常公布测验的名次,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流有关考试的信息和经验,是我最为重视的教研活动”、“我最关心的是学生能否在中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的态度上拿不准,且在应付考试上的标准差较大,教师在“教学是否应为考试服务”上有较大的分歧。其次,受教育制度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教师更多关注与考试有关的活动,强调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在“交流有关考试的信息和经验,是我最为重视的教研活动”上的得分M为3.05,SD为0.995;在“把握住学校的要求,特别是考试的要求,对教师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上的得分M为3.07,SD为1.050。两题目得分M>3,可见,受现有教育制度的影响,教师虽知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应付考试,但因中考指挥棒没有变,教师只会花更多精力去把握考试的要求,交流考试的经验,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
(2)“互动发展式”取向的教学观
持发展能力教学观的教师认为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能力提升,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强调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环境之间的互动;持端正态度教学观的教师相信好的态度是治学的关键,自己的求学态度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也会把培养学生好的态度作为教学的重点;持教书育人教学观的老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他尤其注重自己在操行、品德方面的示范作用。数据显示:发展能力各题的得分均值均大于3.6,端正态度各题的得分均值均大于3.9,教书育人各题的得分均值均大于3.75,三个维度的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教师对“互动发展式”取向的教学观均表示认同。初中教师既表现出对教学互动发展取向的一致认同,又表现出对单向灌输取向不同程度的坚持。不同特征教师在课程观上也存在差异。地区重点的学校在端正态度得分上显著高于城镇一般学校,可能的原因是重点中学更能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这些教师在教学上比非重点学校的老师更具职业使命感、自我批评的开放性、对学生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他们的教学理念也更新。这与陈冬梅的观点相似。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应付考试教学观的得分显著高于4-9年、10-15年教龄的教师。可能的原因是这部分老师长期受应试制度的影响,在应对考试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能很好契合中考的要求,这种传统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且部分老师已接近退休年龄,他们不具有年轻教师的上进心,缺乏改变传统观念、变革教学实践的热情。这与赵取花研究结论相似。
2.初中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现状
课堂管理方式是指教师藉由师生交往活动所表现的对学生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为模式。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平均数为4.19,标准差为0.49;强制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平均数为2.22,标准差为0.53;仁慈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平均数为3.28,标准差为0.43;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平均数为1.65,标准差为0.46。可见,初中教师对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表现为一致的赞同,对强制专断型、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表现为一致的反对,但对仁慈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持中立偏赞同的态度。
3.教师教学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1)教师教学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积差相关分析
皮尔逊相关是推断总体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描述两个等距变量间联系紧密程度的常用方法,故可用之分析教师教学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相关。“民主型”与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呈正相关;“专制型”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呈正相关;“放任型”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呈正相关,与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呈负相关。
(2)教师教学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通过初中教师教学观各维度对课堂管理方式各维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得到教学观对其课堂管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民主型”有两个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端正态度和传授知识。“端正态度”对“民主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民主型”变异程度的9.4%;“传授知识”对“民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民主型”变异程度的3.0%;“应付考试”对“强制专断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21.2%;“教书育人”对“强制专断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5.7%;“应付考试”对“仁慈专断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仁慈专断型”变异程度的11.6%;“应付考试”对“放任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放任型”变异程度的4.7%;“发展能力”对“放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放任型”变异程度的6.1%。
三、讨论
1.教学观与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相关分析
“民主型”与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呈正相关,故教师越认可教学应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就越易采取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呈正相关,故教师越赞同传授知识、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就越易采取专制型课堂管理方式;“放任型”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呈正相关,故教师越赞同教学应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就较多采取放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放任型”与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呈负相关,故教师越赞同教学应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就较少采取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
2.“单向灌输式”取向的教学观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影响
“应付考试”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21.2%,“仁慈专断型”变异程度的11.6%,“放任型”变异程度的4.7%,说明教师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对其课堂管理方式有较大影响。故转变的教师课堂管理方式,应先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做起,而转变教师应付考试的教学观是关键。因此,改变评价机制,实施多元评价,使得教师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得到矫正,所采用的“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及“放任型”管理也会随之减少。“传授知识”对“民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愈强调知识的识记与积累,忽略掉学生兴趣的发展与心灵的成长,对学生或处处压制,或间接控制,或变得失望而不抱期望,师生因缺乏心与心的沟通,关系愈来愈冷漠,此时教育变得徒有其表。可见,改变教师重知识的价值取向对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3.“互动发展式”取向的教学观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影响
“端正态度”对“民主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发展能力”对“放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教书育人”对“强制专断型”有负向预测作用。“端正态度”可解释“民主型”变异程度的9.4%,“发展能力”可解释“放任型”变异程度的6.1%,“教书育人”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5.7%,说明持“互动发展式”取向教学观的教师会格外看重学生能力发展、态度培养、品德提高,他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强调良好情景气氛的营造、严谨治学态度的感召、操行方面的示范。教师高度民主型、低度放任型、低度强制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与其“互动发展式”取向的教学观有关。
四、结论
初中历史 教学观念 历史情结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低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论文关键词:中学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有许多可供观察的自然现象,有不少可供探索的物理技术问题,有各种各样日常生活提供的训练课题和创造活动,同时中学物理教材中也设置了众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等。它们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物理实验活动,对学生更好理解物理知识,增强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物理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
一、中学物理课外实验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课外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延伸。
例1高中教材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后,设置这样一个小实验: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拳起一只手的手指,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测出木尺降落的高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
通过此实验,可以使学生弄清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不感兴趣,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把所学的知识用来研究具体物理问题。通过课外实验初中物理论文,可以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感到物理知识枯燥乏味。
例2在摩擦力教学后,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应用有哪些?哪些地方应减少摩擦?哪些地方应增大摩擦?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弄清滚动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的特点,使学生能自行解决自行车因摩擦引起的各种问题。
3.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课外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
例3在振动和波教学中,在介绍空气柱的振动之后,组织几个学生用麦管作为乐曲。
4. 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课外实验内容丰富,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联系,学生可以迅速地接受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活跃思想。
例4观察激光的准直性以及用于光通讯的全反射。
从氦氖激光器发出一束激光以暗场(关灯)喷烟显示激光束的径迹表示它的准直性,随后将激光束通过贮有水的玻璃容器,容器的侧边开一小孔,让水释放。激光束瞄准小孔,激光沿着水的抛物线径迹传输。这就是利用全反射作为光波导通讯的原理。
5.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的能力
通过课外实验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了。课外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既经济又科学,变废物为器材,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例5随手取材进行有趣实验。
用塑料冷饮杯,在杯子下部钻一个小孔,就可演示失重现象论文格式范文。
二、中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可以有下列三种形式
1. 家庭物理实验
为了配合教学,把实验的内容、要求、方法等由教师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创造实验条件。包括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当作实验器材,自制一些简单的仪器或零件,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小实验等。
2. 开放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采用课外时间,教师有组织的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安装仪器,完成实验。
3. 课外活动小组
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分工选购器材,自制仪器,创造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并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参观课外活动小组的劳动成果。
三、中学物理课外实验不同类型的具体要求
1. 观察性实验
大自然、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是学习物理的广阔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例如:游乐园中的“翻滚列车”,雨后的彩虹,五彩晶莹的薄膜等。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下,都将有新奇的发现。对这类活动,重点应放在扩大观察范围和培养兴趣上,布置观察课题,鼓励学生写观察周记;定期举办观察发现汇报会,复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课外小实验
通过小实验观察研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论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训练实验技能。例如: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重力加速度g,用各种不同方法测声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对这类课外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原理,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有必要的实验结论。
3. 课外小制作
让学生自制一些简单仪器。如弹簧秤、杆秤、小电动机,简易万用表等等。这类课外实验,要求学生在自制过程中注意仪器的刻度、零点确定等,并在制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4. 课外小科研
在教师给出研究课题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设置实验装置。这类实验,要求学生重点放在巧妙的设计思想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5. 课外科技活动
为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科技活动小组。例如,微机小组、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等等。对这类课外活动,要求系统性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要组织好课外实验活动,首先,选题应该科学性强、趣味性浓,同时具备取材容易、制作简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等特点;其次,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第三,指导放在难点关键,要大胆放手,切忌包办代替;第四,及时总结,通过展览会、表演会、报告会、竞赛评比等活动,不断深化和丰富课外实验成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意识;情境;语言
素质教育虽提倡多年,然初中历史学科仍不免被抽去精神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历史教学中“重知轻情”,使得历史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淳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大量流失。为改变这个教学窘状,找寻一种能让传授历史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历史老师的追求和使命。笔者才拙,在此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翻开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悠悠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屹立不倒的巍巍中华魂。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人文情感财富不胜枚举,俯拾皆是。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大爱;有厚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襟;有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还有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
面对这么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钻研,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能有效把历史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情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培植。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接受情感教育
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从课堂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性的,当这种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并进一步升华,方成情操。而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好途径,就是情境创设。
如:《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笔者给学生观看八国联军侵略时的录像资料,并展示了流落到海外的一些国宝文物的图片。放完之后,同学们都很激动。有的学生喊:“抢回国宝,烧他们国家的首都!”很显然,学生心底的爱国情感被激发了,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的复仇层面。为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笔者创设了情境:如果你们带着先进的武器,进入了那些曾经入侵中国的国家,你会做什么?
同学们很激昂地喊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把所有属于中国的东西都拿回来!”“我要把他们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拿光!然后一把火烧了!”
等同学们喊完,我说:“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城市变成一片火海,无数的人倒在枪口下。到以后,他们的后代看到了这样的恶行,又将做作何感想?”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笔者趁机引导他们:要发扬和平友好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强大的国家,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
三、倾注情感,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接受情感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以饱满的情感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老师的魅力语言能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亲临其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例如,讲述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时,铿锵激昂;讲述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时,痛心疾首;用赞赏的口吻讲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用崇拜的语气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用铿锵激昂的基调讲孟子“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必使师生情感交融,共鸣迭起。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调控自己的神态、表情、姿势、手势配合教学语言,让语言在培养学生情感中发挥最大作用。
四、借助多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借助投影,播放录音、录像等,让呆板的文字变成鲜活、生动、具体的历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创新能力。
如在讲述奴隶贸易时,笔者播放了美国电视剧《根》中男主人公被掠为黑奴的片段,并配以低沉煽情的语言。看到屏幕上黑人青年被铁链锁住后拼命挣扎和呐喊的场面,全班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这个情感教育效果,有时只靠语言是很难达到的。依靠多媒体的帮助,能有效增强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调动学生主动去体验历史的情感,达到预设的情感教育目标。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还有很多,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教师有这个意识,并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寻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能让学生既学到历史学科知识,又受到应有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郑雪,易法建,傅荣.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邱全新.论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09,(S1).
[3]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历史教学切入点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贯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这是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切人点是初中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一、探究内在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丰富、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在课程目标方面,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外在目标,还要潜心发掘和探索其背后包含的内在目标。一般来说,隐性目标包含伦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历史学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据此,历史教师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以“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学,教师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总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正确分析、理解历史事象的方法,即应该全面、客观、辩证地考察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范式引领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例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如,“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教学时,教师可以汉武帝为范例,将汉武帝参与的重要活动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以事实为依据对汉武帝进行评价;也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评述。还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按照所起作用的积极与消极性分别评说。学生掌握了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就能够对历史上诸多的重要人物一一评价,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
(二)激发兴趣
历史课程中有许多丰富的、精彩的片断和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片断和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媒体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关于“第二次期间英法联军”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创设媒体情境,播放相关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然后,营造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课题“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全班学生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学家”和“政治学家”,收集、整理、研究圆明园被毁之前和被毁之后的各种资料和图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现状。最后,将调查情况写成报告,探究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启发、帮助、鼓励他们。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是初中学生,教师不必对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篇幅作过多要求。在论文的选题和立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所谓创新,只能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所谓“标新立异”。学生完成小论文后,教师应及时、认真地阅读和讲评,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扬,对于小论文中的不足与缺陷,教师应单独予以辅导,帮助学生纠正。例如,史书记载孔子有三千求学弟子,成材七十二人。对于这一记载,就有学生发表看法,认为孔子培养的学生成材率非常低,称其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不正确的。对此,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观念。
三、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不过,由于《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抽象性决定了我们在具体实施“问题导学”过程中,必须有的放矢,针对有些内容比较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学生难于抓住知识要点,只能提出一些鸡毛蒜皮的枝节问题时,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也就不能一味空等学生开口提问,不能只是大而化之的用“请大家积极提问”这类毫无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也不能听任学生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而应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自然而巧妙的向学生发问,以尽快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由此看来,无论学生能否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教师事先都应当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准确而详尽的发掘问题,科学的设计问题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要想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牢固掌握“问题导学”的主动权,深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巧妙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和评点学生的回答,则是三个关键的环节。现分述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实践证明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还处于不知或知之不多的情况。在学生面前展示这些物理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思考、疑问,最终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问题越具体,越接近当堂教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求解疑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就越浓,学习的内在动机就越强烈。
主要设疑途径有:⑴通过逆向逻辑推理,展开联想,提出假设,引入探索新知识:⑵以反常实验的表面反常现象,引入其内在实质不反常的研究思想;⑶以经验推测与实际计算结果的矛盾关系,寻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⑷借助故事或实例,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⑸设置悬念,展开联想,渗入主题等。
例如在讲制动器一节时,我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使自行车快速制动的最有效的方法:A 刹前闸;B 刹后闸;C 先刹前闸,后刹后闸;D 先刹后闸,后刹前闸。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大家立即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也很有刹车“经验”,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而我宣布答案是“C”,自行车的前闸制动,后闸减速。同学们所以选“D”,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此时同学们心中充满了疑问,大家都想问个为什么。接着我便进入了“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的形式有锥形、带状、电磁式、盘式等等,可请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制动的。根据教学需要,在讲授前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愿听且非听不可的欲望,于教学活动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巧妙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不少教师煞费苦心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学生就是启而不发,或答得单调呆板,机械重复。而这些常常被教师归咎于是学生的原因。实际上没有不会答的学生,只有不会问的老师。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任意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想怎么问就怎么问”????结果,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要么无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舍本答末。例如在讲授材料中的碳钢和铸铁部分时,如果一开始就问“什么是碳钢?”“什么是铸铁?”学生根本无法回答,或者是答非所问。假如把问题设计巧妙一些,分步提问,效果会好的多。首先提出问题 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然后告诉学生,要获得钢,首先要炼得生铁。而生铁是由矿石经高炉冶炼而获得的。接着又提出问题 ⑵“钢和铁的关系是什么?”遂以“恨铁不成钢”来引入钢和铁的关系:钢是由生铁经高温熔炼降低其含碳量并清除杂质而得到的。
又如在讲授机械上广泛应用的四杆机构的死点特性时,如果直接问“什么是死点?”同样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如果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实例入手,首先提出问题 ⑴“家用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得出结论。接着又提出问题 ⑵“为什么会出现运动卡死现象?”最后提出问题⑶“如何避免或(重新启动)?”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展开,依次思索、回答,
层层深入,透彻地阐明了死点的原理。使得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巧妙的提问?那就是必须能引起学生进行层层深入,津津有味地认真思考,能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起广泛联想,从而得出规律性认识。怎样才能提出巧妙的疑问?一般来说,设计问题应当遵循“八要八不要”的原则,即: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抽象;提问要明确,不要摸棱两可;切入要小巧,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不要太易或太难,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封闭或“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唯一性;要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等选择问,以免学生碰运气“瞎蒙”;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
三、评点学生的回答
任何学生回答问题,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草率处理“评点学生回答”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显然会令学生失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错?真笨!”这样,无疑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必须十分重视乃至精心实施“问题性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决不可敷衍了事。
概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回答正确,自然应当表扬;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生硬的说他“答错了”,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可以说“他的回答比较独特,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个同学很爱动脑筋,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面对学生的误答,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然后在委婉的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10-01
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历史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状态,是否主动学习,是否乐学;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中运用的方法,是否运用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是否就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此,做好历史教学在新课程下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需要我们仔细研究课标,深刻领会新课程精神,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做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1 教师要打破传统,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变
教学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教师要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合理的时间和自,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个性。
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要大胆提倡探究式学习,要把历史课堂准备成有活生生感知材料的专题课,注重学习自身收集材料,注重学生探讨而并非以前的“硬灌死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身实践和合作探究中体会出历史课程的价值和功能,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着力注重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走向探究性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远至近,从学生关注的知识“热点”设计出一系列有趣的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索历史知识。
问题设计,要考虑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热情。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围绕老师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都有表现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问题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来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得出的结论水到渠成;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开放性,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讨论、去交流,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刺激初中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出有实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感受,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 注重学生历史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使用
学科不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不同,要学好历史,无疑学生要先做好“听”的工作,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读”、“听”、“思”三个方面。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阅读有关教材内容,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线索。学生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重点要点。学生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的历史内容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教师还可对如何预习、如何记笔记、如何快速背诵历史知识、如何复习等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如在历史教学中常用到的顺口溜记忆法,关键字词记忆法等。如在记忆“在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⑦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的影响: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进一步加深一③及《》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还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生活热点,撰写小论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还可布置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任务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古今对比,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
总之,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前提和基础,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遵循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合理整合教材内容,选用适当教学方法,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调整自己的叫学,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及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