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绿色节能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28 14:58:12

导语:在绿色节能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节能技术论文

第1篇

在建筑项目建筑程序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水,大多使用过后的水都要进入污水处置设备,之后再排放到外面的环境中,不符合经济。所以在建筑程序中引入节水措施,推动水源往复使用以及一水多用,以便提升水源利用效率。如,在基坑降水时抽取的地下水不要直接排放到外界,而是进行收集起来再混凝土搅拌的时候使用,因为地下水温度不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工作时的温度,例如还可以使用降雨雨水收集措施把雨水收集起来,运用建筑现场的喷洒降低尘土或者冲洗建筑设备等,此外流入到处理装置的废水例如钻孔程序中形成的废水等通过沉淀、过滤等程序能够直接再使用到钻孔程序进行生产泥浆抑或别的对水质需求不高的程序中。

2建筑物顶面光照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物顶面是建筑物结构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部位,整个顶面几乎整天都处于光照条件下,并且在冬季容易冰雪堆积,因此顶面的保温、保湿、隔热性能必须要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出现顶层住房冬冷夏热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可考虑在顶面采用导热性差的建筑材料,或者在顶面的保温层和防潮层之间多施加一层保温防潮复合材料,提高顶面的保温防潮性能。或者可将建筑物设计成顶面为太阳能板的节能建筑,使大面积、长时间的光照转化为能量为建筑物所用,可用作建筑物内部的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热水器等,是发展现代化建筑的关键举措。另外也可采用屋面种植技术,将建筑物顶面上种植上蔬菜等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顶面的优良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蔬菜生长,另一方面使得建筑物顶面无形中多了一层保温层或隔热层,是绿色节能施工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保证顶面的防潮性能以免由于灌溉导致屋面漏水。

3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的建筑项目中门窗是使用节能技术的关键,因为门窗部分其保温性能不佳、但是光投射性很好等特征,因此如果能够把节能效果高效的运用到门窗的建筑中,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自身的使用节能的效果。首先,可以选择经济性较好、实用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如一些节能环保玻璃,常用的有低辐射镀膜玻璃,这种玻璃是在普通玻璃的表面涂布一层半导体氧化物薄膜形成的,可以有效降低门窗的反射率。目前这种节能环保玻璃已经普遍应用在建筑行业,但是由于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建材本身质量不过关,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达不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使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增强有关的检测强度。第二,还要把握好门窗之间的比例,假如门窗占据整体的比例太大,肯定就会对建筑物的保温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相关规定北向与东向的建筑都不能够超过百分之二十,西向的建筑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南向的建筑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4地面节能环保施工技术

对地面的建筑关键是保证地面保温以及防潮建材不会受到破坏,这就要加强覆盖在保温以及防潮建材商的地面物料要拥有较好的抵抗冲击以及压力的机能,省得保温结构以及防潮物料的破坏而再进行更替,这样消耗了更多的建筑劳动力以及物力,不符合绿色节能施工的思想,所以在对地面建筑时对保温结构以及防潮物料的选取时在符合节能需求的根本下尽可能使用力学机能好的物料,同时能够加强地面的持久耐用性。

5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环保节能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01-01

引言

虽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资源的分布不够平均,贫富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消耗资源的能力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化的时代下,人们对于环境的开发程度逐渐扩大,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要有效的解决环境的问题,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采用环保节能技术在当今建筑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环保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方面的发展现状

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下,环保节能技术在建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引用环保节能技术较晚,不能达到国际的环保标准,其发展的空间较大[1]。在我国有一部分对于环保节能技术的了解不够充分,一般都是以国外技术作对比[2]。虽然在绿色环保的大力的宣传下,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要全面的落实环保节能技术仍有很大的难度。如何高效地执行环保节能技术引进和应用,以及成为当下建筑工程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也表示,我国环保节能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还需要建筑设计师和工程人员的学习,才能实现环保节能技术的高效。

2.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环保节能技术

2.1 地源热泵技术

在建筑物内部中,会发现运用地源热泵技术的空调系统的技能效果较佳。地源热泵原理的是利用地表层内存储的能量对室温进行调节。室外气温早晚差异大,但地表往下的稳定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3]。夏季的温度在四季中使用最高的,建筑物内剩余的热量会在温度的逐渐升高下持续排除,且排除的热量可以完全被地表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地表温度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

2.2 太阳能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为了实现节能目标,会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到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的是一种将遮阳、散热、太阳能收集一体化的太阳能混合型技术,提高阳光的反思的机器设备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热量和光照,促进节能目标的进行。虽然太阳能技术认可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太阳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域和天气的影响,加上其成本较高。因此,还需要相关的科技人员对太阳能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混合实践,完善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环保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窗体的节能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窗体产生室内的能耗是提高太阳辐射、温差导热和空气渗透这三种形式,建筑物窗体的节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从技术的角度看,要合理的控制建筑物中的墙面与窗的面积,需要根据窗的朝向,从室内的光照出发,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方案,不同朝向的窗和墙面面积表应当遵循表1数据进行布置。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四季分明,夏天的温度是最高的,而冬天与夏天恰好相反。在使用窗体节能技术时需要根据地域和气候因素,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不仅要考虑遮阳,还要考虑到保温,根据表2,可以将建筑节能中的遮阳和传热在设计过程中的系数值确定。

表中Cm为窗墙面积比。

3.2 植物绿化带动的节能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植物绿化属于一个重要的环境,同时也是环保节能技术利用自然节能中的一种方法。在提倡绿色城市的理念下,人们对于房屋要求已经不止时美观安全,对于房屋周围和生活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我国很多的房地产开放商会在建筑的周围种植大量的植物,这样一来不仅美化了室外的环境,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粉尘分子,进而提高了空气的质量。植物绿化的作用不止这些,植物绿化的真正节能作用在于植物绿化能够是建筑周围有冬暖夏凉的效益,降低了居民使用空调的机率,从而达到节能的可能性。所以,建筑工程在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时,应当扩大建筑周围指标的覆盖率,确保节能的原生态。

3.3 建筑墙体节能

墙体保温技术在节能技术中属于主要的一种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也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还没有充分了解墙体保温技术的情况下,会认为墙体的保温是由于建筑工程人员在墙体内部设置隔热层,从而才达到减少墙体内外的热量交换。我国在运用墙体保温技术上,还不够现实,缺乏相关的经验和具体的知识,常不能将墙体保温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墙体的保温状况较差,没有达到环保节能技术的目标,还造成了建筑材料上的浪费。当前,采用墙体保温技术主要是从墙体外增加保温,虽然运用这种墙体保温技术的难度较大,且投入的成本较多,但由于其保温及节能效果较佳,可以节约室内使用的空间。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一些环节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员和设计师需要重视环保节能技术,合理的运用这种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扩大植被的覆盖率,提高空气的质量。另外,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要充分的发挥环保节能技术的作用,需要向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由于缺乏经验和相关知识,而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要明确环保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在运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参照国外环保技术的资料。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节能的目标,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雄.刍议建筑工程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2015,01(63):18-20.

第3篇

1 新时期园林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1.1 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施工期间,灰尘、噪音和光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譬如灰尘悬浮颗粒,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和诱发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同时严重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再如园林施工机械作业时的噪音,将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针对这些环境污染因素,园林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技术措施。例如,开挖后土方洒水和掩埋处理,将灰尘扩散高度控制在1.5m以内,同时采取隔音措施和围闭技术等,缩小机械运作时的噪音扩散面[1]。

1.2 土壤保护技术的应用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园林工程的施工,土壤是主要的施工资源之一,其中土建工程施工,需要挖补填埋土壤,在整个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例如,利用地表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土壤的侵蚀破坏,减少水土的流失,以及采用砂石覆盖技术和植被移植技术,降低土壤的侵蚀程度。另外,还需要分类处理园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将其运到指定的堆放场所,切忌随意填埋和丢弃。

1.3 可回收资源的利用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将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其中包括现场生态资源和工程材料,其耗费成本,大约在整个园林工程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对节能材料的合理应用,是园林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2]。例如,园林工程施工的边角料,应该在施工之前拟定好具体的裁切和利用计划,合理控制好这些材料的使用量。园林工程施工可回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园林环保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技术的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直接使用废弃的材料,或者通过处理加工,剥离这些废弃材料中的有用成分,譬如掉落的泥土、缺角的砖块、金属边角料、木材等;另一方面是将废弃材料统一回收后,将其出售给废品回收站,以控制材料的损耗成本。

1.4 水资源节约技术的利用

水资源属于园林工程的主要生态资源之一,对水资源的保持,可以为园林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资源节约的有利条件。在园林施工的同时,利用园林道路的绿化带作用,设置雨水收集过滤池,将雨水汇集到收集池当中,让雨水更为充分地下渗到土壤当中。关于雨水收集过滤池的设置,需要在其周边种植水生植物和铺设砾石,其池内的设计,雨水口需要比土壤标高高出5cm[3]。另外在给水管铺设时,需要在准备测量的基础上,在明确给水管道和其他给水设施位置、标高之后,将无存在任何锈蚀、裂纹、重皮、压迫等问题的管道,埋设于指定的位置。其中在给水管道埋设之前,必须检查埋设位置的土质和地下水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例如,某园林工程在开挖管槽过程中,发现局部沟槽被地下水浸泡,因此通过清除被扰动土,并回填砂夹石和中粗砂后,再进行铺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道铺设的效果并保证施工质量。至于管道的安装,工程根据管线施工图,因地制宜地调整交叉管道,再以电熔连接方式,将三通、弯头、异径接头等,连接于管道上。管道施工后,进行管道的压力试验和渗水施工,最后再进行管道的回填。

1.5 运用绿色节能工艺来节约建材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运用绿色节能工艺达到节约建筑材料的效果,是降低能源损耗的有效手段。提高建材利用率、有效节约建材,首先就要改进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在钢筋焊接术上,传统的方法搭接技术浪费了钢筋材料,现在利用螺丝连接的新工艺代替传统方法进行钢筋连接,节省一定的钢筋建材;在排水管道建筑上,利用循环用水、先进排水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损耗,减少管道材料的运用;在植物灌溉术上,运用滴灌技术代替传统的漫灌技术,可以提升绿化灌溉水平,节约水资源;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重视工程的各个细节,提高建材使用效率。

2 新时期园林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

2.1 优化园林工程施工方案

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园林建筑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源与施工组织设计有效结合。在选择施工设施时,要尽量采用绿色节能环保的施工设施,如选用节能水龙头和节能灯等节能产品,合理运用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施工设施的损耗。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推广节能型技术与节能型产品的运用。在建设园林路径和回廊过程中,要考虑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在进行植被移植时,要结合园林建设进度,确定植被移植的最佳时间;在进行路面浇筑工作时,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避免人员浪费,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施工队伍还要不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损耗,防止不必要的浪费损失。

2.2 加强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加强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加强施工单位对园林施工的重视以及了解。增加施工单位对园林施工的重视和了解程度,有助于具体的施工单位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在施工之前要结合施工的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在施工之前,应该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环境条件等进行相应的勘察,对土壤的具体理化特性、植物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了解,才能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引进合适的树种,提高植物成活率,以免出现植物浪费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相应的规划,合理进行材料选择,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促进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节约。比如,在选择树木时,应该要尽量选择树木形态比较优美、适应能力强的树种作为园林工程材料,防止外来引进树种对现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平衡受损。

2.3 加强节能工艺的运用

在园林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加强节能工艺以及建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对能源进行节约。对于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园林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螺丝连接工艺对于传统工艺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安全性较高,修复比较方便,而且还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再如,还可以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园林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耗电量比较大,对于园林建筑,由于它的占地面积比较广、露天面积比较大,因此,可以加强对太阳能技术的引进以及应用,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对园林建筑的采光进行控制,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与此同时,太阳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3 结语

文章对园林景观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出现的问题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对以后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相关参与者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表皮 太阳能 设计一体化

一、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围护系统逐渐被人们成为建筑表皮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表皮的设计要求更加生态、节能、绿色。我们在追求建筑物本身功能的同时,也要求建筑表皮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了追求更加生态绿色的建筑设计方式,太阳能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利用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建筑将大量应用太阳能技术来减少常规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仍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对太阳能技术业已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但是建筑与太阳能系统的结合仍然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1)利用形式单一。1999年全世界的太阳能热水器面积达5400万m2,我国高达到400万m2,居全球之首。但光伏发电为全世界太阳能光伏1/150。因此,我国建筑利用太阳能以光热为主,其使用方式、使用时段单一,基本利用真空管热水器生产热水;北方地区冬季基本不能使用。

(2)安装使用粗放。国内虽然鼓励大规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但安装缺乏统一规划:热水器规格各异、位置参差不齐、管道布置零乱、施工困难,太阳能装置易破坏屋顶防水层。无预设管道,管线长期暴露;建筑的防水、防雷、防风、承重方面造成安全隐患。

(3)设计缺乏考虑。建筑师对于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本身相互结合欠缺考虑。建筑外观处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形成视觉污染。

三、太阳能与建筑表皮一体化的具体应用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水平的综合运用。它是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等优化组合,调整建筑耗能比例结构、提高太阳能保证率,为建筑提供采暖、制冷和热水,营建低能耗、高舒适性的使用环境。

(一)光电系统与表皮结合

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往往由于建筑师设计与施工方安装不同步不协调而显得相互间格格不入。“一体化设计,统一施工”就是建筑方案设计之初,将光伏电池系统作为美学一部分纳入设计思路中,并做到从技术层面使之可行、可用,从艺术方面可观、可赏。

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为隔热保温,防水防潮,可作为玻璃幕墙成为建筑表皮的一部分;当光伏电池位于屋顶与墙壁等护结构时,彩色光模块与造型光模块可以成为屋面或墙体的构成材料,不仅节约外装,同时使建筑外观更具魅力。

光伏系统与建筑表皮一体化的优点有:

(1)建筑物的表皮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面积,不需要额外的占地面积,而且省去了光伏系统的支撑结构和输电费用;

(2)光伏部件是建筑物总构成的一部分,除了发电功能外,还是建筑物耐候的外部装饰材料,从而节省安装和材料费用。如果安装光伏系统被集成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大大降低安装成本。

(3)对电网起到调峰作用,对于大多数商业、办公建筑来说,白天是用电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光伏系统工作的时间。

(4)光伏系统的外观与现代建筑追求的视觉效果非常协调,甚至能够强化建筑物的现代感和建筑质量。

(5)光伏系统与建筑表皮的优化集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建筑表皮特别是透明建筑表皮的热工性能。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建筑表皮洗头工与光伏系统的结合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辐射板技术建筑一体化

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空间供热制冷不仅只有真空管热水系统,还有更为先进的辐射板一体化技术。在建筑的墙面和屋顶上安装具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辐射板,提高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空气源和低温太空源,建立超低能耗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建筑,既可降低建筑所需能耗,又可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辐射板系统可以满足建筑的外观材质与颜色的需要,管道藏于墙内,可替代暖气与空调,做到与建筑表皮融为一体。

(三)结构与构件蓄热

为了贮存热量,把建筑物的围护结构里皮,装以蓄热材料,作成“特隆布墙”,将蓄热体直接设置在南面窗户的后面,当蓄热体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后能再通过辐射和对流方式加热房间内部空气。新型建筑外墙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同时起到太阳热水器的作用,玻璃40%的面积是透明的,余下部分被盘旋状的可以通水的铜管以及银反射管所覆盖,覆盖物位于玻璃内层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吸收太阳能,并把水加热,对于一个大楼来说,仅仅利用外墙玻璃就能把热水问题解决,每年可节省大量的电力和煤气。

(四)太阳能与建筑表皮一体化――采光、遮阳

据统计,建筑的空调系统与公共建筑的照明耗费的能源数据相当惊人。国内建筑由于文化传统考虑自然通风与采光,但国外一直以来崇尚机械通风采光。在节能为首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建筑师通过不同的采光与遮阳手段展现建筑的魅力。当前遮光材料应用广泛,可以为建筑的表皮提供各种介质:玻璃、混凝土、金属材料、电池等;处理手段也较多,主要是依靠建筑物自身的空间布置以及特殊而巧妙的处理,使热流生产自然循环,从而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传递和存贮。在夏季又可产生反射与阻尼太阳能的作用,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1.导光系统与表皮结合

通过外部构件的设置,使得外部光线合理的引入内部空间,避免强光,同时也为背光侧引入太阳光。这样就使整个建筑呈现一种类似于“暖水保温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物的单向热传导性,降低建筑内热能或冷能的流失,减少建筑的整体能耗。

2.遮阳系统与窗结合

在室外或室内甚至双层体系中增加可调遮光百叶或安装倾斜角度可控的钢制遮阳板。此类建筑的前期投入并不比普通建筑高很多,但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却能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

四、总结

现代建筑表皮设计更趋生态、绿色和节能,太阳能更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态能源,将太阳能与建筑表皮进行一体化设计,满足了生态节能的要求。太阳能与建筑表皮的应用具体体现为光电系统与表皮结合、辐射板技术建筑一体化、结构与构件蓄热以及采光遮阳上的应用,当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还有很多方式,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探索和研究,发现更新的技术,使建筑设计更加生态、环保。

【参考文献】

[1]宣晓东.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5篇

【关键字】隧道,供配电,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不同省份的隧道管理部门的随机调查中我们发现,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所花费的电费已经是公路隧道建设运营管理中最主要的开支。隧道的照明安全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如何在保证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减少电费的花费、降低隧道管理部门的成本投入,同时降低我国的电能消耗,已经成为各个省市隧道管理部门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纵观我国目前的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技术,多数采用的是高功率因数的供配电和照明工具、合理安排配电房的位置、缩短供电电缆的长度、在隧道的两侧铺设反射率较高的装修材料等等。从这些所有使用的方法来看,虽然有些方法能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较高的电能浪费的情况。

目前国内隧道供配电及照明技术的发展

我国隧道照明节能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控制方式智能化水平低,未从不同的工况考虑不同的照明方案;

2、未考虑隧道照明显色性与照度、亮度之间的关系 及光源的等效亮度、中间视觉、司辰视觉等新兴视觉理论应用于照明参数的研究;

3、未考虑照明系统的分期实施;

4、规范存在一定缺陷.现行规范忽略了对中、短隧道照明的论述;

5、随着新型照明技术的迅速发展, 有必要研究其在隧道内的应用性,如LED灯、电磁感应灯;

6、未系统性地考虑照明节能

三.我国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1、隧道供电针对长大隧道供配电技术的专项研究较少,比如公路隧道供配电节能与管线优化配置、中压供电技术在长大和连续公路隧道中的应用、通风与照明供配电综合布线系统、连续隧道变电站的合理布局、适应交通量增长的供配电系统分步实施方法、节能型供电线缆和设备对比。

2、变压器大马拉小车现象突出,大多数投入运营的隧道变压器负载率都在10%—30%左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造成隧道运营期间费用偏高。

3、低压配电电缆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高

隧道内低压配电电缆为长距离供电,设计者一般都按电压降进行电缆截面的选择,由此确定的电缆截面远远超过按经济电流选择的电缆截面。目前,供配电设计人员受隧道内环境污染严重思想的影响, 通常将隧道变电所设置在隧道洞口外,因此造成隧道内低压配电电缆更加长距离供电。随着电缆主要源材料钢材价格不断上涨,电缆价格高居不下,没有从设计上考虑低压电缆工程造价 同时,设计者往往忽略了长距离供电的低压配电电缆有功和无功损耗都是比较大的,造成长期运营的浪费。

4、系统方案差异大

由于设计者对隧道用电负荷的重要程度理解不同, 国内没有相关设计手册, 因此不同设计者的隧道供电系统方案差异很大,不便于隧道运营管理和维护。

四.我国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隧道照明控制营运中节能与安全的矛盾突出

一些地方的营运者为了节省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所产生的电费,往往在设计的时候都主动的避免采用自动控制,而是较多的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工作,制定了专门的开关隧道灯的时间,再由人工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控制。但是

由于隧道一天里弄内外的亮度变化很大,人工根本无法进行精确的掌控。司机也

很有可能在规定熄灯的时间里通过隧道,所以很有可能造成事故。有过隧道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车子通过隧道的全程中,由于洞内洞外亮度的不一致,在刚进入隧道和要出隧道口的时候,人的视觉会出现短暂的“黑洞效应”,短时间内无法看清楚前方的路况,这时候如果前后方有车辆或者驾驶不当的时候,就非常可能出现事故。这对隧道的照明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如何在提供较好的照明前提下又适当的节省电能,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尖锐的矛盾。

2、现有隧道照明控制模式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电能浪费

目前,隧道照明设计者依据规范通常把隧道分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口段等四个段来设计照明,其中过渡段有两个,分别设计在中间段前后。各段的长度和照度是从全年行车安全要求出发,对洞内最大照度的设计是以全年洞外最大亮度和最高行车时速来确定隧道内各段的灯具功率和灯具分布密度。能够实现照明自动控制的非常有限,通常因线路布线回路的限制,只能做到2、3级人工或自动控制,对于如天气、车速、车流量等参数只是在设计阶段给予以最大值考虑,最终各段照明的长度和照度也始终是处于最大值状态。对于天气、车速、车流量等时变参数无法从宏观上对整个隧道的照明进行自适应方式调制。因此,目前这种传统设计与使用的隧道照明系统存在着大量电能浪费问题。

3、隧道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

目前国内隧道普遍采用的供电系统模式为:在隧道洞口设置10/0.4KV变电所,采用0.4KV低压线路向隧道内的用电设施供电。采用这种方式供电的隧道,供电距离有时会达到1000米甚至更远。设计中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一般参考的是隧道内和隧道洞口所有负荷的容量总和,并考虑一定的预留。隧道尤其是长隧道中具有相当数量的射流风机,但大多数时间这些大功率设备未处于运转状态,隧道的照明灯具出于节电考虑在实际运营中也通常没有全部打开,隧道的用电负荷还包括洞口消防水池的水泵等不常使用的大功率设备。上述变压器的选型原则和实际运营情况的矛盾就造成变压器长期处于低负荷的不经济运行状态之下,造成了大量的变压器铁磁损耗。更有甚者在个别项目中由于变压器容量选取的过大,其损耗的百分比已经接近实际用电的负荷。

4、大量高能耗灯具的使用

目前,我国国内的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中主要以高压钠灯作为光源,它的特点是配置了电感型镇流器,它对电压的要求比较高,使用寿命短,功耗高,并且色性较差,灯具本身无法对光强进行控制。所以,为了保证隧道的照明,一般要配置多条照明回路,导致了电缆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故障率,增加了施工过程的难度和施工时间。

解决高能耗问题的几种方法

1、优化变压器的配置方案。

变压器运行损耗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容量及同样负荷容量下变压器个数的选择。在供配电的设计中应当将各种负荷按照其运行的时间规律来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的负荷单独配备压器

2、采用新型的节能型灯具。

研发能替代高压钠灯的绿色节能型灯具是目前隧道节能的一个突破口。

电磁感应灯:

白光LED灯:L印光源具有节约能源、污染少、光指向性好、寿命长(约为8万小时)、低电压、反应快的特点,在隧道诱导系统方面的应用有很大研讨空间。

电磁感应灯:它是一种全新的照明光源,具有高光效、高显色、环保、长寿命、节能、安全、性能稳定的特点和优势,一般用在景观照明灯、室内照明,尤其当被照物有较高的显色要求时,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同时,它的光不刺眼、无污染、无眩光,这对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优化灯具布设的设计

在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设计中,我们一般设计的时候,会在隧道的两头安装较多的灯具,中间段的灯具安装的较为少一些,但是由于不同隧道的长度和情况对照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不能片面的按照我们的常规设计来,要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充分考虑到车速、车流量、隧道长度、隧道亮度、洞外亮度等情况,优化灯具布设的设计。

4、改进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更合理的进行设备选型。

中压供电模式在长隧道和隧道群中应用的推广。改变以往在长隧道两端洞口设置10/0.4KV变电所的设计模式,而采用10KV中压进洞的供电方式。中压供电是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道路机场、隧道等长距离照明供电的一项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系统配套的专用型供电设施。

结束语

对于隧道运营节能, 国内业界还任重而道远,无论是相关政府机构、高速公路建设业主、管理部门,还是相关科研设计从业结构与从业人员,都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加大投入,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远望 隧道供配电及照明系统中节能技术综合应用的探索 [会议论文]2006 - 第八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

[2]朱斌 中压电能传输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2007 - 长安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节能建筑,推广政策,发展前景

1 教育政策

之所以把对人类的节能教育放在首位,是由于在推动节能建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的作用,而在节能建筑市场中消费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国能做好节能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清晰的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他们就会有购买节能产品的主动性。据资料记载,密歇根州的凯迪拉克县通过节能教育,在15个月的时间里就节约了超过16万美元,而这个县投入节能教育的费用预算只有每年1.5万美元。由此可见,节能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

我国应该大力加强节能教育,教育是促进节能工作推广的既廉价又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节能教育,消费者将会意识到节能建筑能够带给他们的益处,当消费者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他们会主动购买节能建筑,由此促进节能建筑的销售。此外,通过节能教育的普及可以让人们掌握更多有关节能的知识,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节能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节能建筑市场良性发展。节能建筑有了良好的市场,通过各利益相关方的努力,节能建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2 经济政策

(1)财税政策:我国有关节能建筑的财税激励措施尚未建立,由于财政补贴方式比较复杂,对于节能建筑,国家可以先从现有的税种中选择具有操作性的税收减免措施来鼓励节能建筑【7】。为了鼓励开发商修建节能建筑,政府可以向开发节能建筑的项目提供贷款的优惠,例如给予开发节能建筑贷款的优先权、适当降低开发商贷款的利率、减免节能建筑开发的某部分费用等,这些财税激励政策可以从各方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

(2)政府采购政策: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30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采购可以很好的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强制性的购买要求促进节能建筑的平衡发展。并且,有政府的公共购买做表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者购买节能建筑。

此外,为了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我国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提高低能耗产业的比重。对于高能耗的产业,国家应制定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严格控制高能耗的建筑项目。

3 技术政策

之所以要采用技术政策来推广节能建筑,主要原因有两点。①节能技术的提高可以使我国的节能建筑更加先进化和专业化,提高其节能水平,使我国的节能建筑能够做到高效节能。②节能技术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能建筑成本,成本是节能住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不购买节能建筑的首要原因是节能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价格较高。节能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刺激消费者对节能建筑的购买,从而推动节能建筑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鼓励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

4 针对消费者的激励政策

消费者是节能建筑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节能建筑的购买主体。建筑节能市场的成熟,更依赖于消费者购买节能建筑的主动性。

因此,政府应加大节能宣传,让消费者清楚地意识到节能建筑的优点与功效以及节能建筑可以带给他们的收益,使广大民众有购买节能建筑的意愿。另外,政府可以从费用优惠方面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度。政府可以对使用节能建筑的用户进行补贴,例如降低其采暖费等。从这两个方面,不仅从提高消费者自身节能意识的角度促进其购买节能建筑的主动性,而且通过给予有效的费用政策从外力入手激励消费者的购买。

5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建筑节能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任务和标准,但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做出规定。由于发达国家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较高,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项目,把这些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也作为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任务。这样既给予了发达国家履行议定书的灵活性,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投资的资金,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我国有很多CDM项目,但是多存在于电力、冶金等行业,在建筑行业却少有,原因在于我国人民普遍对CDM项目认识有限,并且由于缺乏经济规模,个别大厦从认证的有关节能减排的项目所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抵消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成本,节能建筑的业内人员对于CDM项目信心不足。但是,我们应该了解CDM项目具有很多优点,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有关节能减排的信息、技术、范例,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程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我国应在建筑领域加大CDM的项目的普及程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吸收国外的资金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增强我国的节能技术水平,而且对于本国来说,我们可以更好的推广节能建筑,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下,促进节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在当前和今后的若干年内,建筑节能的进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依靠立法和执法。未来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制定更高的节能标准,只有提高节能标准,才能增强节能效果,由此更好的降低建筑能耗;(2)更广泛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技术、地热技术等,这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将在节能建筑中更多的运用,为资源节约切实做出贡献;(3)传统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现阶段传统建筑数量庞大,仅仅依靠新建的节能建筑来承担建筑节能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传统建筑通过装修便可以利用多种节能技术,从而向节能建筑转变。

参考文献

1 武想想. 节能建筑综合经济效益评价[D].长安大学,2007.

2 何琼. 我国建筑节能若干问题及思考[J]. 工程设计与研究,2009,(01):25-29.

3 王晓微. 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前景探索[J]. 山西建筑,2009,(15):219-220.

第7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养老设施将在未来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而且作为一种长期运行的较高能耗的综合类公共服务设施,养老设施必然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公共建筑的国家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包括养老设施在内的老年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不但有助于让大量的微利型养老设施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而且更能为人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工作空间。因此,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发展“绿色”老年建筑将最终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0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设施基础建设正处于不断加快的阶段。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养老设施建设量正在以每年超过30万床的速度迅速增加,截至2015年初,我国已建成养老床位约584万张。至2030年,按每干位60岁以上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计算,我国仍需建设496万张养老床位。除了养老设施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我国养老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也在普遍扩大,床位数超过300床的项目频繁出现。这些迹象意味着未来养老设施不但将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之一,而且必然在实现绿色公共建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国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在目前我国养老设施项目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能够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养老建筑这一思路,并且认真落实建成的“绿色”老年建筑项目的数量屈指可数,这里面的原因值得反思。对此,本文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对我国养老设施为什么要提倡节能减排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认识不足,从而重视不够;第二,对如何用可以承受的物资和人力投入,达到理想的建筑节能效果这一问题研究不够,从而难以有的放矢。下文就这两点进行探讨。

1我国养老设施应向"绿色化”建

设方向转变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典型的养老设施属于建筑运营能耗成本相对较高、节能减排空间较大的一类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引导非盈利、微盈利的养老服务这一朝阳产业,朝着“绿色建筑”方向转变,是实现该行业健康、成熟、有序发展的必然出路。

1.1我国养老设施普遍处于微盈利状态,建筑节能关乎生存

从能耗方面讲,一座典型的养老设施往往处于全天长年运行状态,除了提供住宿,还需提供各类生活、护理、娱乐等配套设施设备及日常服务。这就意味着一股养老设旋的单位能耗需求往往较大,一个典型北方养老院的建筑总能耗强度每年约t0250—350kW·h/m2。这一数字往往超过教育建筑、普通办公建筑、剧院建筑等公共建筑类型的平均建筑总能耗,而是接近普通旅馆建筑和一般医疗建筑等公认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类型的平均建筑总能耗。虽然在我国,养老设施(包括普通旅馆、医疗建筑等)建筑的平均总能耗强度往往低于如五星级宾馆、大型商业建筑、综合餐饮建筑等能耗值非常高(普遍突破每年500 kW·h/m2)的公共建筑类型。但是,由于养老设施本身属于非盈利或微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其相对较高的日常能耗会对养老设施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明显的威胁。

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节省日常运营开支关乎养老机构的生存。由于当前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城市老年人的平均收人水平并不高(1000—5000元/月),因此,许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定的不敢过高,往往以维持经营、提高入住率为首要定价原则。从许多已知的案例看,一家养老机构常常在开业后的较长时期内(一般在5~10年)都会处于非盈利或微盈利状态。比如,北方某座规模为100床的中端老年护理院平均每月收入费用约为70万元(已住满,平均每位老人缴费约为每月7000元),而日常运营成本就达到了月均约40万元。这其中,约有16万用于发放雇员工资,18万用于支付房屋租赁费,还有约4万元(夏季)至6万元(冬季)用于支付包括水、电、燃气费在内的运行能耗费用。此外,再减去约10%的建筑折旧以及平均每月约有10万元的收入属于收回项目初期投资,该养老设施当前每月的实际平均纯利润仅有3~4万元,实属微利状态。

随着近些年能源费用不断攀升,许多养老机构的能耗投入比例随之逐渐提高。众多养老机构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压力,以致影响了正常营业。实地调研数据表明,一些北方养老院的能源费用支出至少达到总营业收入的10%~15%;多家养老院还表示能源及用水费用的支出已经占到非人力费用支出的50%左右。许多私人办养老院甚至由于交不起取暖费或买不起取暖燃料,不得不选择在冬季采暖季停止营业,将老人送回家过冬的窘境。

但是,在能耗费用节节攀升的背后,其实存在养老机构能耗浪费较大的问题,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养老设施仍维持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如未制定能耗标准、监管机制等),我国养老设施在实现节能减排的硬件方面普遍“先天不足”,而后期管理阶段也往往缺乏明确的有关节能减排的应对策略,养老院的运营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减低能耗和污染。因此,从现实层面讲,应当通过有效措施实现建筑节能,从而让养老机构尽量降低运营成本,帮助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存活下去。

1.2我国各档次养老设施均具有较大的建筑节能潜力

经调查,我国很高比例的养老设施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被调研的中低端养老院主要以煤为燃料提供烹饪、取暖能源,但是设备能耗高、效率低,而且在运输、储存、使用中污染严重。此外,当前中高端养老设施所消耗最主要的资源是燃气、电力和水,特别是采暧、空调制冷、照明、生活热水对建筑节能影响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这几方面进行重点优化。

现仍以上文某北方规模为100床的中端老年护理院为例,此机构以燃气为主要能源,建筑主体围护结构达到国家标准,但未采用太阳能热水器、高效节能窗等绿色建筑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节能潜力。经计算,若通过更换节能灯、安装节水设备、提高窗户保温性能这三项节能改造,该机构可以降低每月能耗费用约1万元,从而提高年均利润12万元左右。单就采用节能灯这一项措施,每月就能节省约0.6万元的电费(将所有灯泡更换为LED节能灯),而且,此改造费用仅需约3万元,半年就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从这个典型案例反映出,对养老机构进行节能改造的需求不仅普遍,而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养老设施资金有限的现实状况,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节能环保效果。

2寻找遁合国情的养老设施“绿色化”发展道路

我国当代养老设施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几类较早被实践的绿色公共建筑类型(如医院类、酒店类建筑)相比,我国的“绿色”老年建筑仍属相对空白的领域,相关规范政策仍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罕见。因此,多数建设方和运营方对如何合理控制养老项目的前期设备建设投人,以及如何减少后期运行能耗投入等方面普遍缺乏明确的策略和引导。

对此,在养老设施项目中考虑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首先应充分尊重我国养老设施目前非盈利、微盈利的服务状态(资金有限),和当前老年人普遍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未富先老),唯以为投资过高的绿色建筑买单的现实国情。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各地养老设施项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运营特点,以采用经济投入相对小、发展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为主要投资目标,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环境舒适度的目的。

2.1提倡采用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初步实现节能效果

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国情,我国的养老设施首先应做的是“节流”,即以节约日常用水、用电、用材等为主要技术手段,避免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其次才是“开源”,即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为主要技术手段,追求“低碳、零碳”建筑。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养老设施中合理采用绿色“适宜”技术,让老年建筑实现初步“绿色化”,不一定做到“零碳”这样的高标准,但至少应做到不浪费,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了。

所谓在养老设施中采用绿色“适宜”技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采用适用于当地老年人群和养老设施运营特点,具有较低的长期能耗和较低的短、长期经济投入的经过筛选的绿色建筑技术。对绿色“适宜”技术的筛选,可以考虑从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节能环保性和习俗限制性6个方面对某绿色建筑技术用于某建筑类型的适用性进行科学辩证,根据其综合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项目建设中予以采纳的研究过程。

在筛选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时,应特别强调对技水性、经济性以及节能环保性这三大核心指标的考察(见表1)。也就是说,为了减少建设风险,降低投资门槛,应当强调优先考虑采纳技术应用成熟度相对高、建设投资相对小、回收周期相对短、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绿色技术;其次考虑新型的、投资较大的、回收周期较长的绿色技术。如果以此作为标准进行理论判断和筛选,则可以初步提出 套适合当前我国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初步实现养老设施的“绿色化”并不总是意味着必须与最高新的技术相结合,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许多较为成熟的建筑主动节能技术(如节能灯具、外窗遮阳、节能窗等),以及被动节能技术(低技木策略,如合理优化建筑布局,提高通风和采光效果等),同样能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同时,有些技术的节能效果虽然不一定明显,但是能够显著提高人体热舒适度,如辐射热地暧、自然通风技术等,也被认为是尤为适合在养老设施中采纳的技术,因而被列举出来。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养老院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如,相比传统养老院中采用的暖气片取暖方式或部分沿袭宾馆建筑采用空调采暧方式,地暧采暖系统具有不占空间、无卫生死角、空气加热均匀等更加出色的采暖特性,同时避免了空调采暧的空气干燥和“头热脚冷”等人体不舒适问题。又如,我国老年人其实非常注重室内通风,但是我国传统养老院往往采用内走廊式建筑布局。这种建筑的走廊往往较长,同时两边满布居室房间,并未在走廊两侧间隔性留出可随时开启的通风窗。这种设计常常造成内走廊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问题,不但影响老年人和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往往给来访者留下不良印象。因此,特别将优化养老设施的自然通风设计这一重要的被动节能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适宜”技水专门提出,以此希望引起重视。

2.2在时机成熟时尝试低碳型创新“绿色”养老设施

从近十几年的西方经验来看,对于有条件投资绿色新科技和绿色化技水的老年建筑项目来说,其所面临的节能增效、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更可以通过整合新科技、新技术的方式,实现有效节能、高效管理的目标。合理利用节能“低碳”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适老建筑的长期资源投入,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易于控制的室内外环境。比如,通过采用无毒低挥发性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光、热、水资源条件,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制造建筑能源(如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措施建造的养老设施,不但能为老年居民和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日常生活环境,更能创造一个贴近自然、具有绿色生活价值理念的退休居住环境。图1为美国首先达到LEED“零碳”标准的“绿色老年住宅”项目——帕萨诺绿色老年社区。

不过,为了达到更高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目标,绿色“低碳”老年建筑不得不在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若想推动绿色“低碳”老年建筑的发展,则一定要考虑这种“低碳”老年建筑是否与项目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老人收入水平相适应,是否与可品的工艺及水平相吻合,是否与当地的项目建设及管理规范相协调。总之,应尽量避免以单纯追求时髦和卖点而建设过高标准、过高投入的绿色老年建筑。

因此,对现阶段我国老年建筑实践项目来说,建议在各方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尝试开发低碳、零碳、环保的创新“绿色”养老设施。这将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会对该行业的精细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教育意义。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养老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能源消耗和人居环境建设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抓住目前我国老年建筑总量快速提升的时期,植入绿色化理念,让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尽量降低日常能耗及维护费用,达到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接近这样一个长远目标,就要注意以下两项:首先,在新建、改建项目中提倡采用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初步实现节能效果;其次,在条件成熟的项目中可开始尝试建设低碳型创新“绿色”养老设施。应当相信,推动养老设施及适老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将对国家、投资运营单位和人住人员等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参考文献:

[1]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 2015

[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R/OL].2015-04-29[2015-06-10].cFuna news.com/gn/201 5/04-29/7242582.shtml.

[3]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29(6): 92-95

[4]加雨灵,王雅捷公共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2013

[5]魏庆芃,王鑫,肖贺,等中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和特点Ul建设科技,2009(8): 38-43

[6]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7] Simon Cuy, Steven A Moore.Sustainable architectures: critical explorations ofgreen

第8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 给排水 分析 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M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54-01

1、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大量人员涌入城市中,建筑逐渐增加,相对建筑结构设计就越来越难,结构变得复杂,而建筑工程并不单一,在建筑的施工建设中,目前给排水节能新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中是较为常见的技术结构。它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材料费用的使用。所以从事建筑人员应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给排水节能新技术与施工节能是组成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本人一直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给排水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这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本人认为:要做好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优化系统的节能设计环节,分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适当地运用节能新技术,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的节能施工管理目标,具体如下:

2、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

2.1 给水系统设计分析

现在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还不够详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施工技术一般,而我国目前给排水系统为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取水构筑物、净水构造物等,输配水管网三种,其中取水构筑物是由江河湖海及地下水构成,通过输配水管网将水输送到千家万户,而净水构造物是将水进行物理、化学方式进行处理,处理主要通过集中方式进行,分别是过滤、消毒、沉淀、凝固、筛选等几种方式进行,将最后得到的水质达到国家使用标准。首先将水按照一定水压进行输送,保证水压大小,控制水压才能保证水进入千家万户,一旦水压过小就会造成输送不到千家万户,一旦水压过大就会造成很大浪费,这样也会浪费成本与人力。所以达到保证供水又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要从根本入手,对水压进行适当控制,确保水压适中。所以在对于水压控制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制定,按照标准例如:城镇设计状况、地质特点、铺设管道材料等,要根据节能要求对管网进行优化,尽量确保管线最短、方案最优,这样既可节省管网材料、节省管网铺设费用、节约施工成本,又可节省日常给水加压和管网维护的成本,对节能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下图:水资源供应系统图)。

2.2 排水设计分析

由于现在室内排水结构通常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分流和合流,分流和合流主要被采用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制定,制定方式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当地政府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要求,一旦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排水都会有很多利弊,所以要进行权衡才可以进行,而很多情况下,当使用合流方法进行排水时,导致很多生活废水不会再重复利用,化粪池容积需要加大。分流方法进行排水时,有着很多优点,例如:可以提高卫生,使水资源重复利用。但是往往也会产生很多缺点,例如排水管道造价高,所以需要充分考虑选用哪种方式进行排水。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建筑市场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施工单位组织体系不完备,例如一些小规模的建筑企业,通常将给排水工程进行分包,受分包企业管理水平影响,存在组织体系不完善、管理松散现象,未能按工程项目的节能施工目标实施控制、未能按节能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影响工程项目节能目标的实现。

3.2 监督管理不到位

现时,建筑工程普遍存在重建筑结构,不重装修安装的现象,基础主体施工时,监管人员常驻工地,到了装修安装施工阶段就比较放松,导致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在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中,一些人通常表现为“重建不重管,建管不统一”,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留于形式,在没有有效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就无法确保对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过程实时监控,由于很多人员水平较低,导致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施工质量及成本维护过程中造成质量大幅度下降。

3.3 工程建造材料不达标

不可以盲目追求利润,部分施工企业采用价格较低的材料,以次充好,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轻则造成验收不合格,返工造成浪费,重则影响项目的使用、运作,增加使用维护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完成节能指标。

4、节能新技术的运用

4.1 控制超压出流

按照我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并对管道和压力阀门进行压力标准值设定,但是这只是从一些零部件进行考虑的,并没有从一些高压出流的思想进行考虑,所以,这些问题还是存在,对于限制高压出流还是没有起到关键,通过建筑设计要求,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应该进行分区,分区后的最低水压不能超过0.55Mpa.

4.2 生活给排水与消防给排水系统进行分离

在进行设计民用高层建筑时,应该把生活给排水和消防给排水进行系统的分离,由于这两个系统不同的原因导致分离,通常情况下生活用水中静水压力不超过400KPa,而消防给排水系统中静水压力不超过800KPa,一旦两者进行混合的话后果就很严重,如果消防系统要给生活用水进行施压时就会导致水管的压力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也会浪费水资源。一旦生活用水给消防用水进行施压时就会增加泵的数量。

4.3 中水、雨水的再利用

雨水重复利用是一项重要项目,需要国家高度重视,雨水回收重复利用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他不但节约环保,也可以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所以大力宣导雨水重复利用,所以进行雨水重复利用需要先将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进行雨水净化,雨水并不是很多也不能进行引用,但是雨水在绿化、洗厕方面还是效果明显,雨水不但起到绿化效果也可以节约成本。

4.4 采用节水设备

国家快速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绿色节能产品增多,很多现代化产品已经广泛使用,这些新型绿色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化民用建筑猫仔队给排水节能技术上更加前进一步,通过采用新型节水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完善节水设备才是目前当务之急,各个单位将节水概念整合,达到最终目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是节能与建筑工程的一个综合,因此也把两者各自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对房屋建造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安全价值,因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特性、节约和服务较好特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将有所提高,所以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技术是现代城市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其能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与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满足业主对建筑的各种需求。但是随着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在城市的广泛使用,其将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节能施工控制至关重要,只要从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素质管理、完善给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材料品质、合理使用节能新技术,就能达到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东.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24).

第9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暖通空调;设计;施工

绿色生态建筑指的是健康、环保和节能的居住环境,使人类的发展和生存相结合,满足理想建筑的需求。绿色生态建筑的本质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相处,其次,使居住者产生舒适和健康的感受。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对室内环境的需要。现代暖通技术能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健康、舒适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在社会生活之中,为了贯彻绿色生态建筑的观念,应该建设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应该考虑建材、能源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例如,空气污染、土地和水污染对生物物种的破坏。第二,健康,主要指的是和人类健康相联系的室内生活环境。第三,社会,指的是建筑的使用管理和经济性等社会问题。第四,规划,包含建筑区域之中的交通规划和环境设计。第五,设计,指的是在设计中,改善建筑的生态性能方式,是一种定性的评价。在上述五个项目之中,又可以根据相关的内容,划分出多个子项目,对不同的层级进行打分,判断其是否满足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在现代的建筑之中,暖通空调技术和项目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评分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土地使用、生态、水、材料、污染、交通和能源等几个方面,应该针对评价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针对评分的高低,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使用优秀、很好、好和通过等四个等级,给出相应的证书。还可以使用美国LEED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的生态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过程的改善、室内环境、资源和材料、用水效率、大气和能源、厂址等,针对得分将生态建筑分为四个等级,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加拿大的GBTOOL评价体系是使用表格对生态建筑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社区交通、使用管理、经济、服务质量、环境负担和资源消耗等。同时,很多的地区和国家也开始针对自身的特点,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对绿色建筑进行分类,对绿色理念进行了直观的表达,方便用户进行接受和理解,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和相对性增强。

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主要由两个原则,节能性和舒适性相结合的原则,环境保护和使用能源相结合的原则。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能够将环境作为指标,在健康建筑的基础之上,提出绿色建筑的具体要求,在保障健康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包含热水供应、围炉结构、空调系统、通风和采暖等系统的节能。建设绿色生态建筑的目标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在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很多生态建筑之中存在着的绿色意识不完善,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理念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不断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空调的冷热源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能耗,应该针对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种类、气象条件、运行费用、投资费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冷热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加大对水电、核能、燃料电池、天然气、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开发。核能和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上述两种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数量有效,与之相比,水能、地热能、太阳能是真正的环保卫生能源,开发价值很大,是世界上最具有潜能的新能源,在空调系统之中已经开始使用。冰蓄冷空调可以使用水的相变进行放热,对冷量进行存储,因为冰的蓄冷量较大,因此,具有经济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减少供电需求,对城市的电力供给做出平衡。目前,冰蓄冷空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运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对合理性、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反映。在应用热泵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热本技术因为对供热的温度需求较低,因此,在空调系统之中广泛的使用,而且具有工作性能稳定的特点,受空气温度的影响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风系统节能之中,可以通过对多种风系统的使用,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提高建筑的生态水平。在置换式系统之中,可以对建筑之中的照明和设备进行平衡,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性,具有良好的环境品质。

在水系统节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空调的变化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选择变频调速节能阀,将冷却水的流量减少最最低,使冷却水的消耗降到最低,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最终使运行能力达到最佳的状态,使运行的费用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使用蒸发冷却技术和去湿空调,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约使用资源,对环境进行保护。

3 施工管理中的节能措施

充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空调在运行中的负荷,利用建筑自身保证室内的环境,使空调制冷系统的污染减少,使能耗降低,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可以在办公室中使用自然通风,在室内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墙壁上种植相应的植物,使用植物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室内的温度。目前,在建筑中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热水器等方面,在建筑之中,应该充分使用天然的光线满足室内的需求,同时,使用太阳能对建筑用水进行加热,使环境和建筑共同发展。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节能的需求,对墙体进行改善,重视建筑墙体的隔热需求,使用热工性能较好和能源消耗较低的墙体材料,加大变色墙体涂料的开发力度,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使建筑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4 结语

总之,评分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土地使用、生态、水、材料、污染、交通和能源等几个方面,应该针对评价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针对评分的高低,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在水系统节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空调的变化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选择变频调速节能阀,将冷却水的流量减少最最低,使冷却水的消耗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卜增文,刘俊跃.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04,34(02):22-26

[2]卜增文,刘俊跃.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J].制冷与空调,2004,04(01):177-179

[3]秦佑国.绿色建筑的中国特点[A].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9-32

[4]庄友明,张建一,李莉,等.冰蓄冷空调技术研究实验室的开发建设[J].暖通空调,2005,35(01):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