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8:18
导语: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从粗放到精细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近期舆论讨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中长期来看是一种必然,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通过单纯的存贷利差与乘数效应来实现经目标会变得十分艰难。因此,提前思考商业银行经营的出路显得十分必要。考虑到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从宏观来看,这些数据直接或者反映了国家甚至是世界的经济状况,根据历史的数据来指导银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微观来看,商业银行掌握了各类经济实体的储蓄及信贷数据,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客户服务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个前提,本文试图用营销学的前沿理论的数据库营销来讨论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并重点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对于商业银行进行数据库营销的意义与价值。
一、商业银行的数据库营销
从营销的视角出发,数据库营销是市场主体通过其积累的历史信息,包括客户人口统计资料、消费数据、行为模式等,通过统计分析与趋势外推等方式来预测顾客未来的消费行为,包括可能消费的品类、产品、服务等。同时,市场主体可以据此通过聚类分析等统计学的方法对客户进行聚类分析,通过STP的模式来划分细分市场,根据企业的定位于特点来为某细分市场提供相应的市场供应物,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同时,利用数据库,企业可以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从历史沿革上来看,数据库营销是有客户关系管理发展而来,其实质为以概率论与统计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为支撑与实现手段。
其运用的基本原理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通过其记录的大量的消费数据信息,通过适当的算法、程序来对消费者的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并利用分析的结果来进行企业产品定位、设计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数据库营销同时为企业对其经营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一个检核工具,使得企业能够不断检核企业的经营行为,并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
数据库营销是企业经营与运营的重要工具,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具体的商业银行应用中,数据库营销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通过其积累和搜集的大量储蓄、信贷、理财、资信水平等信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预测包括居民个体、企事业等银行客户的行为,并对根据分析结果对客户进行分类,选择最适合的的客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提供特色的产品或者服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即在较低风险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数据库营销的重要工具―数据挖掘技术
商业银行要有效的发挥数据库营销的威力,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来从商业银行庞大的数据库中“挖掘”有效信息用于指导银行的决策与实践。其中,数据挖掘技术是最重要的实现数据库营销的工具之一。
所谓数据挖掘是指通过设计一定的算法或者程序来从历史数据中来提取隐含的信息,此种隐含的信息能够指导实践与深入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此种信息有几个特征:(一)隐含性。在其原始的呈现方式中,此种信息淹没在大量的无用数据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算法或者程序使之显现出来;(二)价值性。数据挖掘出来的数据对于认识及实践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导性,从而体现出其价值型;(三)科学性。数据挖掘是基于一定的数学与概率统计基础等基础科学之上,方法的科学保证了结论的科学。
数据挖掘区别于传统简单的统计回归,其更注重其商业应用。其能够对大量的隶属数据进行提取、转化、分析与建模等处理,并发掘其中的关键性的规律。
数据挖掘的基础是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数据的数据库、档案等为数据挖掘提供了“原料”,通过对“原料”的“精炼”,提取出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中,数据挖掘主要应用于消费者行为预测、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面。
数据挖掘技术从应用来看,其主要包括分类、聚类分析、关联分析、以及概念描述、偏差检验和预测等。
(一)分类
通过对分析客体的特点,通过建立一定的标准来对总体进行细分,从而化大为小。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对储户的行业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知道客户等级的划分或者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特征的分析,将不同的数据记录所体现的客体进行特征的计算,将大量的对象根据某些标准分成若干类别。对象分类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类别之内的对象则具有较小的差异。比如银行根据其大量客户的信贷记录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区分相应的类别,便于确定银行的信贷投放计划或者投放比例。
(三)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即相关性分析,其基本原理为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另外一些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动性,此种联动性可能包括简单相关、因果相关、甚至是虚假相关等。如银行可以根据相关性的原理来开发某些信贷质量监测指标,当某个指标超过灵节点的时候,可以界定为信贷投放需要重点监管等。
(四)概念描述
对特定的对象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提炼出其共同点。并揭示出一种概念区别于另外一种概念的主要特征等。如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中对高风险承受能力与低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进行准确的界定,以开发针对性的产品和提供差别化的服务。
(五)偏差检验
在历史数据中可能有一些数据与其它数据存在重大的差异,即“孤点”,在数据处理的时候,这些数据被排除,因为其不能反映总体的状况,并可能给均值等指标带来较大的影响。但“孤点”也有其实践用途,如在贷款质量监测中,发现某些企业的现金流量急剧减少或者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过高,此种情况绩效出现,因为就需要分析,此项贷款是否存在难以按期偿付的风险,从而预防坏账的产生。
(六)预测
预测为根据历史数据提炼出相应的规律,在规律的假设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推测。比如,银行可根据客户的定期存款情况或者基金定投的规律来推测客户的未来收益,从而为其信用授信提供计算依据。
三、商业银行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库营销近期应推行的策略
(一)转变思路,提高认识
数据库营销是营销学的概念,而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指导银行发展的主要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引入营销学,特别是营销学的前沿工具与思路对于传统的商业经营从业者来讲,需要思维的突破与视野的打开。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已经要求所有的机构必须紧跟最前沿的各类思想与知识,吸纳数据库营销的理论、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是典型的跨界应用。
(二)预判环境变化,以市场为导向
商业银行经营的成功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当信贷扩张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效益较好,而在信贷紧缩的时候,商业银行的经营相对比较有压力。但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而言的商业银行,其必须通过预判环境,提前进行业务布局的调整,是实现比较优势的关键点。利用其庞大的数据库与客户资源,接触数据库营销与数据挖掘,其完全可以实现业务格局的调整。
(三)加强科研与人才培养
数据库营销与数据挖掘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工作,要利用这两种工具,需要商业银行加强人才的培养与科研的重视力度,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建立科研机构等方式来实现人才的培养。
商业银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经营的成功有赖于很多方面,但借用营销学中的数据库营销与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成功提供一定程度的助力,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减少经营的风险,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卡客户细分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8.
关键词 专利分析 LED 企业竞合关系
一、前言
LED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通过分析专利情况,寻找LED厂商之间形成竞合关系的前因,探究支撑竞合关系的关键资源。
二、专利信息分析方法
专利分析方法研究集中于竞争情报、创新模式方面,从不同角度划分专利分析方法,以及专利信息分析的智能化系统开发、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如文本挖掘、数据挖掘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分析等)。彭爱东(2000)将专利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他认为对专利文献的外表特征(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标引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属于定量分析,以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或按技术特征来归并的统计分析属于定性分析。暴海龙和朱东华(2002)按专利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从技术创新管理角度,综述了专利情报分析方法,指出专利分析方法向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方曙(2007)等通过专利分析实践,从传统的定性专利分析、定量专利分析两类型划分法中又抽取出拟定量分析法,拟定量分析法是专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形成了定量、定性、拟定量三种类型专利分析方法。专利引文分析方法与专利数据挖掘,都是常见的拟定量分析方法。张静(2008)等认为专利分析方法可分为基本统计分析、引证分析和聚类分析三种,并通过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对比发现这些专利分析方法互相交叉融合,统计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应了定量分析,而引证分析则既有定性也有定量的成分。郭婕婷与肖国华(2008)则根据专利信息的特点,从专利信息挖掘的角度,将专利分析方法归为“点”、“线”、“面”、“立体”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进行了介绍,讨论了专利分析方法的应用。其中“立体”层次中的TEMPST分析、鱼骨技术分析、技术监测方法能实现对专利情报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张娴(2007)等将专利地图(PatentMap)作为一种专利分析的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并从专利地图的角度探讨了专利分析的主要方法,结合实证应用说明各分析方法的主要功能、作用及表现形式。董菲(2007)等将专利地图理论引入专利分析方法的研究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视性与整体性。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研究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方法。黄圆圆(2007)等提出并介绍了一种专利情报的对比分析方法,这一专利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总体对比分析、国家对比分析、公司对比分析、技术对比分析和指标对比。研究中选取总体与技术对比分析,对DVD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构建的DVD中国专利数据库与美国专利数据库两者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等,研究发现各自的区别与差距,最终提供客观全面地评价各个体系的依据。除了上述专利分析方法,吕一博和康宇航(2010)提出一个可视化的专利布局方法,将聚类方法与多维标度法有机结合,从专利地域和专利技术两个维度构建可视化的专利布局分析。翟东升(2006)等探讨了构建基于专利地图理论和Multi-Agent思想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化、高效化作业的专利分析系统。侯筱蓉(2008)等将引文路径分析加入专利分析法中,以协助专利隐性信息的挖掘。
三、专利与竞合的关系
研究专利可以代表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通过收集或监测一定的技术领域的专利发展,能够获得关键商业信息,了解公司的技术专长,探索某行业的技术轨迹和公司的战略计划。Mogee(2002)认为专利分析可应用于技术跟踪和预测,确定重要技术的发展。交叉授权以及合并与收购目标的选择等。Yen-SengHao(2010)利用网络分析法对拥有超过95%美国RFID专利的20家公司的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探讨企业如何在行业中确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Narin(1987)等人基于专利引用数据总结出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揭示公司的相对技术强弱以及比较公司之间的创新活动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利本身引用网络分析,识别技术的互补性和竞争性。Yu-ShanChen和Bi-YuChen(2009)利用专利分析探讨两个LED厂商(Nichia和Osram)之间在LED产业两个关键技术领域(LED元件及磷光剂)的合作竞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厂商的技术能力部分相辅相成,是促使LED产业的两个对手由完全竞争转向竞争合作的原因。因此,专利已被视为合作竞争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四、竞合的动因
随着经济环境变化的加剧,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其在不确定性面前的渺小。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与自然界类似的“生物依存链”。因此,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之间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营造一个共生的经济生态环境。纵观竞合方面的研究,风险分担、进入新市场、获取新技术、加速产品进入市场和汇聚技术互补等都是竞合产生的动因。具体来说,可以归纳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动因:
(1)相互依赖性。竞合的产生是由于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的不断增加。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即竞争压力和合作需求使得竞争者不得不采取协同获取租金的行为。
(2)把“饼”做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壮大自身,因而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竞争。在现如今最重要的已经不是从对手的口中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把整个“饼”做大,也就是所说的“竞合”。
(3)降低不确定性。竞合也会降低成本、风险与创新或者新产品开发相关的诸多不确定性。有时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单独开发和进入新市场是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成本的,而与对目标市场有共同兴趣且对行业情况较为熟悉的业内竞争者分担这些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更佳的选择。
(4)战略灵活性增长。竞合是在战略灵活性的需求不断增长中产生的。企业采取竞合战略往往是由于更多样化的战略选择的需要,并且比纯竞争或者纯合作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战略灵活性。
(5)技术标准的争夺。竞合是在对技术标准的争夺中发展壮大的。在发展产业内,不同技术可能会抢占市场份额,这场战斗的结果取决于采用某一项技术或者标准的企业数量。通过联盟网络或者集群的合作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它们的技术以应对竞争者,同时说服更多的商户使用它们的设计。
五、竞合的类型
从竞合的类型来看存在两种基本的形式即二元竞合和网络竞合。二元竞合指的是成对的企业或者简单的两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第一,在单一层次价值链中的两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如战略结盟在相同的两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就是“简单二元竞合”。第二,在不同层次价值链上的相同两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在企业产业内的两个企业他们在企业研发/生产领域内进行合作,同时也在汽车分销领域内进行竞争)。这也就是“复杂二元竞合”。网络竞合是指同时出现在两个以上企业中的复杂关系结构,其中又可细分为:第一,在单一层次价值链中的多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买方-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为“平行采购”),这也就是“简单网络竞合”。第二,在不同层次价值链上的多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如产业区域,企业集群和多边协议)。
六、结束语
企业之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模式是发展不久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为河北捷诚光电有限公司/河北巨诚光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目标驱动;管理方法;研究生培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75-02
在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的概念为:组织的最高领导层与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各项工作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的目标制订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相应的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依据的一套管理方法[1]。目标是努力的方向,目标能集中人的精力,激发人的潜能,增加战胜困难的动力,人为了达到目标,可以无穷尽地努力,极尽全力地去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我国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现在,目标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我国自2000年研究生扩大招生以来,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较扩招前增加了数倍,研究生培养中教育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方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将目标驱动管理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研究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又能将导师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一、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
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在《怎样当一名研究生》中强调,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义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研究为手段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2]。这一特征表明,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存在很大差异。本科生学习的是该专业最成熟、最常见的基础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获得知识。本科教学以老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将问题提出来,分析给学生听,然后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本科生的培养呈现群体性特征,有确定的班集体,有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学习的课程基本相同,在学习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研究生教育是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呈现个体培养特征。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通过自学来掌握,要从零散的论文、专著等文献中获取到系统的知识,要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研究生学习要有很强的主动性,要主动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目标驱动法是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自我学习和研究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是研究生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3]。自我管理的方法有多种,目标驱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目标驱动法,就是要摆脱本科期间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学习中战胜困难所需的动力。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要确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毕业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要制定每学年的学习目标,如第一学年主要是完成课程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一些必需环节;确定研究课题,跟高年级的同学学习实验方法与技术,等等;第二学年主要是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的研究实验;第三学年结束研究实验,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完成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办理毕业相关手续。近期目标可以分成学期目标、月度的目标、每周的目标任务,具体的指标应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已经制定的远期目标来确定。近期目标不可过高,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螺旋上升。制定目标,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增强了自信,给自己带来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觉得学习很有意思,能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三、目标驱动启发式教学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
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目标为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4]。首先,教师要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规律、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研究生的培养层次和培养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每门课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就能有的放矢。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实践参与式等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讲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主要是学生课下的学习、消化吸收和运用[5]。钱伟长教授曾在上海工业大学做过一个试验,选择一个班,40多名学生,教师发一个指示性的大纲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个星期应该看哪几段,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考虑。这个班学生自学了一年,开始时乱极了,学生意见很多,后来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慢慢地意见少了,到三年级、四年级毕业的时候,这个班学生是全校最好[2]。广西大学也在《数据挖掘》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做了目标驱动体验式授课的尝试。教师制定好《数据挖掘》课程教学目标,概要性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该课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一个项目,引导学生围绕项目查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目标驱动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目标驱动管理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高效模式
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培养计划,可以制定三年总体计划和各个学年的阶段计划。总体计划应包括需要完成的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及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学位论文需要达到的水平等。第一学年的计划包括修读的课程、参加学术活动、对实验室情况的了解、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并初步选定研究方向,指导其完成该方向国内外文献的检索、阅读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选题;第二学年的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研究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试验研究并分析研究结果,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第三学年的计划包括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和挖掘、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职业规划等。根据培养计划,确定考核指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定期完成阶段性总结汇报,并进行自评和研究小组内的互评,导师结合研究生汇报、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给予评价;综合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和导师的评定结果确定考核等级。每个季度或每学期考评一次,考核结果作为优秀奖学金、“三助”岗位助学金以及优秀毕业生评选的依据。导师还可以根据考核结果选拔优秀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予以重点指导,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可以停发助学金,甚至劝其退学。博士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科研素质训练应在硕士阶段基本完成,对他们的指导,应以创新突破为目标,引导其涉足新领域、新技术、新方法,自主发现创新目标,确定技术路线,突破关键技术和撰写高质量论文。
导师采用目标驱动模式管理研究生,一方面,能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研究生成长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这样,既锻炼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导师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研究生中能形成激烈竞争机制,通过考核来确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等级、“助研”岗位的资助与否,以及“助教”、“助管”岗位的分配,考核结果与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可促使研究生不断进取,充分调动其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
目标驱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卓有成效方法,现在正逐步被应用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目标管理的主旨是用“自我控制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因此,对研究生实施目标管理,需要研究生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备完善的评定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是目标驱动管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雪梅,胡建宏.管理学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7.
[2]叶志明.怎样当一名研究生[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59.
[3]贾青青.谈研究生的自我管理[J].教育改革与管理,2000,(1):52-54.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学习环境;变革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086-05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联合国在2012年的大数据白皮书Big Data for Development: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1]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大数据的相关研究。美国在2012年3月29日正式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提出“通过搜集、处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信息,从中获得知识和洞见,提升能力,加快科学、工程领域的创新步伐,强化美国国家安全,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正式将“大数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
在教育领域,许多世界知名高校也启动了教育大数据的相关研究计划。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数据为教育领域服务,美国教育部于2012年10月了《提升教与学: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报告》(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旨在通过提升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提升与发展。
我国学者也逐渐意识到教育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2012年岁末,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教育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一书。它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指出致力于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的数据挖掘将有助于发挥教育数据的价值,数据以及数据挖掘可以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3]随着移动终端等先进的网络设备逐渐进驻课堂,传统的学习环境已经演变成数字化学习环境,学生在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网络设备进行学习时,大量的学习行为被记录下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教育大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
基本概念
1.大数据
自2009年以来,IDC、Gartner、麦肯锡、普华永道和埃森哲等咨询公司,《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周刊》《斯隆管理评论》《技术评论》等商业管理刊物,以及《科学》《自然》等科学杂志,都连篇累牍地介绍了大数据。其中,麦肯锡认为,“大数据”将成为下一个创新前沿。[4]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将“大数据”定义为“无法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可以认为是“分析”的另一种表述,它是寻求从数据中萃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优势的智能化活动。在大多数文献中“大数据”被总结为以下三个特征(即三个V)[5]:①容量大(Volume)。2012年,全球数据总量约为2.7~3.5ZB。而每秒钟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总量已经超过了20年前互联网的总存储量。②产生速度快(Velocity)。IBM将这一属性定义为数据进出的高速性,也可以将这一特性引申理解为对大数据迅速的处理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的要求。③多样性(Variety)。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种类不仅有常规意义上的关系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数据,而且容纳了如图片、流媒体以及社会网络信息等在内的全新数据类型。
此外,大数据的“信息价值大与冗余信息多(Value)”这一属性也被众多学者纳入大数据的第四个特征。
2.学习分析
2012年10月,美国教育部的《提升教与学: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报告》将学习分析定义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解释,目的是评估学业进步、预测未来表现、发现潜在问题。数据来自学生的显,如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还有学生的隐,如在线社交、课外活动、论坛发帖,以及其他一些不直接作为学生教育进步评价的活动。学习分析模型处理和显示的数据帮助教师和学校更好地理解教与学。学习分析的目标是使教师和学校创造适合每位学生需要和能力的教育机会。
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均具有重要价值。对学生而言,可以从学习者行为角度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并用来优化学习,开展适应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而言,可以用来评估课程和机构,改善现有的学校考核方式,并提供更为深入的教学分析,以便教师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对研究人员而言,可以作为研究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工具和研究网络学习过程和效用的工具;对技术开发人员而言,可以优化学习管理系统。[6]
3.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教学应用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最基础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所谓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就是信息化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城域网、因特网等;②教育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③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是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④通讯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⑤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大数据
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学习平台、学习工具、资源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环境中进行个性化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学习行为被记录在相应的学习系统中,下面围绕系统生成的数据内容和数据类型做具体介绍。
1.学习数据内容分析
学习数据内容主要是记录在电子教材系统、学习资源系统、作业与考试系统和互动交流系统中。其中,电子教材系统主要数据内容是交互式电子内容、知识管理和社会性阅读,记录了学生看过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标记与管理等,生成了海量的学习内容序列节点数据;学习资源系统主要数据内容是课外阅读和课件点播,记录了学生看过的视频、浏览过的课件等,生成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序列节点数据;作业与考试系统主要数据内容是作业练习和考试测评,记录了学生练习的试题及批阅的结果、答题时间等,生成了海量的练习测评序列节点数据;互动交流系统主要数据内容是互动答疑、学习社区和家校互动,记录了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等情况,生成了海量的互动交流序列节点数据。
2.学习数据类型分析
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和文本等资源。其中,视音频资源中的学习数据内容主要是教学视音频、微视频和网络视音频,生成的数据名称是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图片资源中的学习数据内容主要是网页图片和教学图片,生成的数据名称是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动画资源中的学习数据内容主要是Flas和网页动画,生成的数据名称是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文本资源中的学习数据内容主要是电子教材、课外阅读和教学课件,生成的数据名称是结构化数据。
大数据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1.更支持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学者曹晓明等对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个性化学习从主张教学系统的智能型到自适应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再到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支持个性化的学习情境和智能答疑等系统的开发。个性化学习内涵的说法虽然一直在变化,但个性化学习的实质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武法提教授及一些学者根据个性化学习的内涵及相关文献的分析,通过归纳整理认为个性化学习包括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和学习评价个性化。
目前,各种移动学习终端的普及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硬件设施的基础支持,学生在利用学习终端学习时,学习系统也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大量学习行为数据,包括学习者学习能力、学习结果等关键信息,根据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如依据学习者有效登录时间和登录比值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意愿,用学习相关比例来分析学生是否利用线上讨论区进行闲聊而非学习的情况等。利用这些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可以实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以及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个性化监控、指导与反馈等。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使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支持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
2.促进协作学习环境建设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人际交往的技能为目标,以活动任务为载体,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它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等,顺应了时展对人才的要求。
协作学习环境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应具备共享信息资源、提供交互工具、提供协作空间和个人学习空间的功能。小组协作学习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动,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就某一问题或任务进行讨论,交流看法,是低效的小组协作。而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进入到普通课堂中,以及云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增强现实等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学习平台等系统的开发中,使目前的课堂学习环境越来越智能化、个性化。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协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还可以从云端获取大量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学生的协作学习行为和相关数据会被记录在学习系统和其个人电子档案中,如学生在某一界面的停留时间、登录时间、学生交流对话、学习结果呈现等信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来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同时,这些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教学系统的开发,有利于管理人员设计更符合学生协作学习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虽然目前的研究者都意识到这些数据对学习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将海量的大数据进行分类并从中抽取重要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仍是一大技术难题,正如著名的学习分析研究专家George Siemens在谈到如何分析学习情境时说的那样:“我们还没有恰当的数据搜集方法,数据搜集还是过多地依赖于按键、记录键盘和浏览器数据等,并没有跟踪广泛的学习情境。”[7]
3.优化数字化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知识意义的建构。李克东教授认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8]学者张国英等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获取教育资源的便捷,还是有别于传统课堂学习的崭新观念”。[9]关于数字化学习含义的说法可能不尽相同,但对数字化学习实质的认识基本一致,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数字化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数字化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学习者、内容和资源三大要素,而数字化学习过程的优化具体包括学习资源、学习交流和学习过程中信息处理的优化。
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系统会记录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如学生学习日志、学习路径、学习成果数据、课程数据、学习管理数据等,这些数据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大数据,研究人员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或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可以获得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态度等非认知因素,有助于了解学生详细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借助这些信息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资源推送与辅导,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更细致的分析与反馈,使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平台或资源库,让数字化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优化数字化学习过程。
4.对数字化学习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学习评价是指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利用课堂观察、问卷、测验等方式获得学生学习状况信息,并根据量化处理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教师利用所获得的判断结果,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可见,传统的教学评价试图通过教师不断改进学习策略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停留在教师主导整个教学的认识阶段,而随着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学习理论的广泛运用,学习评价不只是提供给教师改进教学策略,还应提供给学生个性化、可视化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知识的建构。
学生利用各种终端、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这些学习系统中记录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在电子教材系统数据库、数字资源系统数据库、作业与考试系统数据库和互动交流系统中都有相应的记录。通过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写作交流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信息等记录的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层次的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还能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为学生、教师、学习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有效反馈。
具体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有课程内容学习评价、参与互动交流分析评价、考试与学习作品评价和课外资源学习评价。课程内容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评价,评价信息包括学习时长、学习过的知识点、知识点学习次数和学习笔记等内容;参与互动交流分析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及课外互动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信息包括在学习空间中问题的数量、答疑的数量,互动交流的主题数量等;考试与学习作品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作品和单元测验的评价,对学习作品的评价包括对个人作品和小组作品的评价;课外学习资源评价包括学生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拓展资源中的评价,包括文本的下载量、视频的点击量等。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学习评价,使学习评价走向多元评价和深层次评价,评价不再单纯依赖课堂观察和学习测验,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这样能观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细节,给教师、学习系统开发人员、学生更详实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学习空间被广泛地应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借助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时,学习过程等被记录在各种系统上,这使得他们的大量学习行为数据能够被轻易获得。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使得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诉求有了实现的途径,也使得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资源、个性化学习评价等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Big Data for Development:Challenge & Opportunity[OB/OL].[2012-05-01].http:///sites/default/files/Big Data for Development-UNGlobalPulseJune2012.pdf.
[2]Big Data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DB/OL].[2012-03-29].http://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bigdata-press_release_final_2.pdf.
[3]页川.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成果《教育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出版[J].中国远程教育,2013(04):94.
[4]陈明奇,姜禾,张娟,廖方宇.大数据时代的美国信息网络安全新战略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32-35.
[5]朱东华,张嶷,汪雪锋,李兵,黄颖,马晶,许幸荣,杨超,朱福进.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4):172-180.
[6]陆Z.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3(09):5-8.
[7]魏雪峰,宋灵青.学习分析:更好地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访谈学习分析研究专家George Siemens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1-4.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XBRL; 文献回顾
一、引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来生成和传输商业报告的语言标准。从1998年美国华盛顿州的注册会计师Charles Hoffman提出XBRL的构想至今,XBRL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对XBRL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王松年、沈颖玲,2001;丁玲,2001;杨松令,2001)。从2003年起,我国历届会计信息化年会都明确把XBRL作为主要的会议议题之一,从而带动了我国关于XBRL的研究。时至今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我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9年4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0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国际XBRL大会上,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这两套标准的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之后会计史上又一重大的里程碑,标志着后危机时代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2010年12月9日,财政部了《关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确定了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及相关要求。多年来的实务应用促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为此,笔者拟对我国XBRL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未来我国XBRL研究有所帮助。
二、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有数位学者对我国XBRL研究加以回顾。李富玲、卢振波(2006)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XBRL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对2000-2006年XBRL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性回顾, 评价了XBRL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国未来XBRL研究提出建议。卢馨、雷蕾(2010)选择了2001-2008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和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库,围绕XBRL理论基础及其价值优势、XBRL分类标准制定以及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鉴证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王泳(2010)则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借助维普资讯网的期刊搜索平台,对国内2001-2007年关于XBRL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研究XBRL的三次快速发展和一次低潮的历程和原因,指出国内对XBRL 的研究正从初始的无序转向逐步有序,研究力度逐步加深,研究人员逐步专业化,且研究力量在向两个极端分化。现有的研究回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文献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比较模糊、研究的范围没有涵盖近两年的文献等,从统计数据来看,近两年关于XBRL的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以前都有很大提高。
笔者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1-2010年有关XBRL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对我国十年来关于XBRL的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0”,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索,然后对搜索的结果进行归类合并,最终根据148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
笔者把对XBRL的研究分为XBRL的分类标准与会计应用研究、XRBL在公司治理与审计中的应用研究、XBRL在财务分析与流程再造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策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对每一个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分类标准、财务报告应用、会计信息化应用、公司治理应用、审计应用、财务分析应用、流程再造应用、推广策略、研究综述和其他十个主题。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首先对所得文献进行阅读,共同讨论文献的主题,然后以这十个主题为标准,每人分别对所有文献进行分类,判断属于哪一个主题,两位作者如判断一致,则确定其所属主题,如不一致,则由两位作者讨论决定所属主题,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下面分别对四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与梳理。
三、XBRL的分类标准与会计应用研究
(一)XBRL分类标准
十年来,我国对XBRL分类标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借鉴以及构建我国分类标准的探讨之上。
关于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借鉴,沈颖玲(2004)探讨如何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s) 的分类体系。朱建国(2007)比较了XBRL与《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并得出结论,XBRL与GB/T19581 并非替代关系, 两者应用目的与应用环境不一样, 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但XBRL应用前景可能更加广阔。赵英吉(2010) 介绍了美国US GAAP 分类标准(XBRL US GAAP Taxonomy)的特点及其制定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XBRL分类标准制定模式的选择所带来的启示,并探析了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路线。刘方中(2010)在分析XBRL 分类账、分类账分类标准、XBRL 数据元素设置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论述我国XBRL 分类账分类标准中数据元素的设置。金侃(2010)借鉴国际经验,从XBRL 分类标准体系构建的技术层面对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
关于构建我国分类标准的探讨,高锦萍、张天西(2006)仅针对财务报表附注项目, 将12个行业117个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中披露的项目与上交所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中定义的相应标记匹配, 发现二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并且行业间的差异不显著,并认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目前还不适宜全面应用,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分类标准。潘琰、林琳(2006)从XBRL 分类账的设计目的、运行机制、发展进程及其与XBRL 财务报告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同时探讨XBRL分类账对持续审计和会计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沈颖玲(2009)对构建我国XBRL分类标准时的国际趋同目标、组织机构、应循程序、制定模式等进行了探讨。杨周南等(2010)以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理论、本体论、软件体系架构理论和软件成熟度模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结合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内容, 尝试着建立了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方法学体系, 并对方法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XBRL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我国有部分学者对XBRL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张天西(2006)将会计理论、数据库理论相结合, 尝试建立了以财务信息元素为结构的理论体系, 并对该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进行了论证。同时,认为它不仅仅可以作为财务报告系统信息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 也适用于作为簿记系统、交易和事项系统信息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苏秀花(2006)从XBRL 的技术框架和概念框架两个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全面地探讨XBRL的基本框架。姚靠华、洪昀(2009)则认为XBRL发展的潜力并非来自于其技术规范的成熟和标准的整齐划一,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现实生活中商业行为的深刻理解和语义层面的把握,使得不同语法形式下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进而追溯更深层次的原因,揭示XBRL深刻的本体论及其理论基础。
(二)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可以分为XBRL对财务报告的影响、XBRL应用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变化、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和XBRL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及有关的实证研究等诸多方面。
关于XBRL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沈颖玲(2002)首先分析网络财务报告现有技术HTML 的局限性, 提出开发全球统一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 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最好途径, 进一步探讨了XBRL 的优点及其运作。随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XBRL对财务报告的主要影响。
关于XBRL应用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变化,张迎彬(2006)介绍了一种生成XBRL财务报告的方法,即结合利用可扩展语言样式转化技术( Extensible Style 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 , 简称XSLT) 和级联样式单技术( cascading style sheet , 简称CSS) 生成XBRL财务报告。潘琰、林琳(2007)综合应用 XBRL和Web服务等前沿技术提出柔性化的公司按需报告模式。吕志明(2009)从系统角度出发, 对XBRL 网络财务报告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类, 并就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林华(2007)从未来财务报告模式:XBRL 数字化网络报告的角度分析了XBRL的应用。黎小长(2010)等探讨了基于XBRL 技术下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实现方式。韩书成、赵占光(2010)构建了XBRL+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财务报告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关于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牛艳芳(2007)分析了EDGAR对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的验证问题。王瑞华(2007)分析了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李宗祥、王志亮(2008)试图从理论上建立一种基于REA、XBRL 技术并具有完善的数据接口体系的会计信息系统, 以期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缓解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的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邱三平(2010)在对信息质量的维度、XBRL 对信息质量改善的能力和局限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不仅需要非技术的手段,还需要技术性的解决方案。韩光强(2010),阐述了在新会计准则下采用XBRL 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最终发现使用XBRL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于XBRL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凌兰兰、朱卫东(2006)分析了网络风险和XBRL 自身风险两个因素对网络财务报告呈报的影响, 提出了完善公司内部网络环境建设, 采取现代信息技术防范网络风险和对XBRL 财务报告进行信息完整性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XBRL 财务报告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的有效性, 并对XBRL 财务报告网络呈报流程进行了改进。夏云飞(2010)从技术特点、运作原理、安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XBRL与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相似之处,指出了EDI 安全策略在XBRL实施中的借鉴意义,并重点推介了互联网协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VPN 等网络安全技术。牛枫(2010)基于XBRL的应用,分析了网络财务报告风险分析及对策。
关于实证研究,蒋楠、庄明来(2007)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 年度采用XBRL 的上海证券交易所49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 发现XBRL在我国的市场反应并不显著。笔者对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现明、张天西(2010)基于事件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XBRL格式年报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XBRL年报的信息含量已经有所表现,但是并不显著,对沪深股市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三)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许多学者研究了关于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潘琰(2003)分析了XBRL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相关影响。张涛、朱学义(2005)从把握和认识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所蕴含的风险着手,分析了企业实施新报告系统在技术、资源、实施流程以及各领域中的风险因素,然后探讨了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的一般流程,以及对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的方法。杨定泉(2005)分析了XBRL技术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何日胜(2007)研究了XBRL对企业会计信息集成的影响。刘文博(2009)探讨了XBRL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赵现明、张天西(2010)分析了商业过程对企业信息系统弹性策略的影响,运用XBRL标准的可扩展性为公司建立弹性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王舰等(2010)设计了两种财务智能实现策略,通过财务智能拓展XBRL 应用,塑造“智慧”会计人。
四、XRBL在公司治理与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XBRL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蒙维琪(2005)分析了XBRL对财务报告信息相关者的影响。陈宏明、乔悄(2006)探讨了XBRL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秦天保、方芳(2006)探讨了银行业非现场监管采用XBRL的诸多益处, 并提出了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 按照规范化流程开发XBRL分类标准等应用的若干建议, 还建立了一个基于XBRL的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高层体系结构。伍秉华(2007)探讨了如何用XBRL构建国有企业监管信息系统。任家华(2009)分析了XBRL 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的特殊风险,并针对这些内控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陈丽娇(2009)介绍了XBRL的工作原理以及经济效益, 重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分析XBRL的推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并探讨它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靳思昌(2010)分析了XBRL对公司治理生态的影响。陈宏明、李芬桂(2010)从理论上分析了XBRL 的应用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XBRL 的应用确实降低了我国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稳健的发展及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保障。
(二)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
牛艳芳(2004)等探讨了XBRL 和一些相关的新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及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吴祖光(2005)探讨了XBRL财务报告审计需关注的问题。牛艳芳、曲吉林(2006)阐述了随着XBRL应用越来越广, 为确保XBRL的真实可靠性, XBRL也需要第三方对其财务信息提供保证服务,并以美国EDGAR中的XBRL审计及XARL (eXtensible Assurance Reporting Language)说明财务信息保证服务的应用前景。李世新、邬晓岚(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XBRL和Web服务的网络化审计取证模式, 并对其优势进行了阐述。张天西, 高锦萍(2007)探讨了XBRL 对审计功能、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的具体影响,认为将最终实现对实时信息系统的连续审计。吴胜等(2007)首先分析利用联网审计方式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联网审计) 时要解决的数据处理问题, 然后在此基础上, 提出用Ajax 和XBRL来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年仁德(2008)分析了XBRL的技术性能与财务数据的标准化, 剖析了XBRL对连续审计的影响, 探讨了XBRL环境下连续审计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瞿晓龙等(2010)在网络环境下基于XBRL 实施审计,需要分别对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有所侧重地作出调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XBRL在财务分析与流程再造中的应用研究
(一)XBR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许渊(2005)探讨了在应用XBRL的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如何发掘有用的信息。刘国英(2008)从数据挖掘系统原型架构出发, 结合财务数据的特点分析财务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和XBRL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模型,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财务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汪诗怀(2010)对XBRL的技术框架及特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财务系统中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数据挖掘模型。瞿晓龙(2007)将XBRL 引入财务诊断, 以其为基础构建新的财务诊断体系,极大地改善财务诊断的效率和效果。阳震青(2009)尝试为XBRL网络财务报表分析系统建模。姚天、汪慧甜(2010)结合目前中国会计信用体系的现状以及XBRL成熟的技术规范和整齐划一的标准特点, 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论证了可以应用XBRL建立标准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并就如何建立该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XBRL在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朱钊(2005)从企业信息价值链的角度讨论了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对其带来的价值提升。于瑞华、戴蓬军(2005)利用XBRL重建企业商业报告信息传递的流程,这种基于XML技术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如下优点:可轻松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生成一个原始的XML文件,因为XML文件的内容与显示分离,所以,商业报告信息链上的每个用户都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式而获得不同内容的信息视图。毛华扬、王瑞华(2008)在分析和比较各种存储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选择XBRL会计数据的存储方式: 一是依据XBRL技术特点, 二是依据会计数据特性, 三是依据外部环境。朱建国、陈志勇(2010)对XBRL 方案的财务数据传送校验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按校验方式可以分为单次校验流程模式和两次校验流程模式,并在对这两种流程模式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文黎、贾明琪(2010)探讨了XBRL财务数据转换与存储流程。刘杰、薛祖云(2010)在回顾XBRL 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XBRL 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互动关系及其应用困境,最终提出了在会计业务流程中应用XBRL 的基本思路。明兆春等(2010)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会计业务流程的效应分析,认为XBRL的运用能够实现会计数据的标准化,从而建立一个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大平台,它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标识和分类,并提供对财务信息更加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
六、推广策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一)推广策略
我们把有关XBRL在我国应用中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推广策略等问题的文献概括为“推广策略”主题。众多的学者分别针对我国是否需要推广XBRL、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广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
刘永泽等(2007)分析了XBRL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指出了XBRL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王杨、王文莲(2007),成熙宁、黄昌勇(2010)等着重分析了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问题。赵现明、 张天西(2009)通过研究两个同质企业在引入XBRL技术标准中所采用的策略, 分析了XBRL在市场中的扩散效应。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在不同时间点引入XBRL的成本和收益是有差异的, 所以企业在标准的引入过程中是非同步的。通过降低引入成本和增加XBRL数据的效率两个方面, 政府可以加速XBRL标准的扩散。朱建国、李文卿(2010)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 应用方案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BRL 分类标准的设计、实例文档生成方式和相关服务三个方面,并就比较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业XBRL应用的一些建议。
随着2010年我国两套标准的,XBRL的推广将逐步从理论探讨走向实施,但关于XBRL推广策略的研究相对欠缺。笔者认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政府、企业、员工等层面研究影响XBRL推广的因素及影响机制就变得十分迫切。
(二)其他
王治安、罗莉(2006)分析XBRL 与会计趋同的关系,认为XBRL是会计趋同的催化剂;王敬轩、郭收库(2007)借鉴XBRL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模式, 结合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XBRL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模式, 并就XBRL在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毕瑞祥、孙君鹏(2010)分析了XBRL在财政信息化中的应用;张均平(2010)探讨了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公开中的XBRL应用;李国正、王晓润(2010),李国正、陈江涛(2010)研究国家统计局正在试点推行的“企业一套表”与财政部主导推广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规范数据格式、优化数据加工流程、实现数据共享、推动信息化建设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工作思路和建议。高锦萍、付景林(2010)研究了基于XBRL的纳税呈报问题。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1-2010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XBRL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总体上说,十年来XBRL研究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XBRL的基础理论、XBRL的推广策略分析、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对XBRL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XBRL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XBRL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虽然十年来众多学者已经围绕XBRL分类标准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2010年我国两套标准的,必将为XBRL研究提供新的契机。有关分类标准的国际比较、推动分类标准逐步实施的措施研究以及企业和员工层面影响XBRL接受的决定因素研究等必将随之兴起,因此,有关XBRL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2009年4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未来3-5年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和工作内容,已有的研究表明XBRL正在改变着财务报告的诸多方面,而财务报告又是会计信息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应用XBRL促进财务报告诸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多角度地探讨如何应用XBRL是研究方向。同时,XBRL对公司治理与审计、对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日益彰显,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玲.论网络财务报告语言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7).
[2] 王松年,沈颖玲.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1(8).
[3] 杨松令.简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J].财会月刊,2001(14).
[4] 李富玲,卢振波.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研究述评[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7).
[5] 卢馨,雷蕾. XBRL 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0(9下).
[6] 王泳.文献分析国内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
[7] 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J].会计研究,2004(4).
[8] 高锦萍,张天西. 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基于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的匹配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
[9] 潘琰,林琳.网络财务报告的基础: XBRL分类账[J].财经论丛,2006(1).
[10] 杨周南,朱建国,刘锋,孙凡,赵英吉.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0(11).
[11]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标准:XBRL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
[12] 王学,刘宇,娄欣轩. XBRL的需求分析及推广策略[J].商业研究,2007(11).
[13] 赵现明,张天西.竞争环境下企业引入XBRL技术标准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14] 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 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会计研究,2010(11).
[15] 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 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
[16] 蒋楠,庄明来.我国上市公司宣告采用XBRL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市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07(5)上.
[17] 吕志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与完善之策[J].现代财经,2009(9).
[18] 赵现明,张天西.基于XBRL标准的年报信息含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19] 姜玉泉,丁国勇,施永香.XBRL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
[20] 张天西,高锦萍.XBRL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7(6).
[21] 秦天保,方芳.XBRL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3).
[22] 陈宏明,李芬桂.试析推行XBRL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0(11).
[23] 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3(1).
[24] 李富玲,卢振波.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体系结构与应用分析[J].情报科学,2007(2).
[25] 赵现明,张天西.XBRL技术下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事项法;REA会计模型;事件驱动;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会面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事业务多样化、组织架构日趋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等一系列新情况。这些都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更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也促使企业必须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变革,以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应向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即能在各业务发生时,自动、实时地采集业务数据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信息集成,并通过财务实时透视、控制业务。目前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会计信息子系统虽能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但其基于传统的复式记账体系,输出信息类型十分有限,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决策类型日渐丰富的现实。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对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和特点进行探讨。
二、关于会计的事项理论
会计的事项法就是会计的事项(报告)理论。会计的事项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家George H. Sorter在承袭前人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在其于1969年撰写的文章“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的事项理论(Events Theory) 。Sorter把传统的会计理论称为价值理论(Value Theory),价值理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被认为是已知且可充分确定的,会计人员可以提供适合于用户决策模型的惟一的最优输入。Sorter认为,用户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可能不同,因而使用的决策模型也可能不同,由于事先知道每一个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决策模型是不可能的,故为所有的决策模型提供最优输入是不现实的。
Sorter指出,会计人员应尽可能提供与各种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数据,用户自己根据其信息需求对事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为其决策模型产生最优的输入值。当然,这并不是说会计人员不能对事项数据进行汇总,但应使汇总的信息能够最大可能地被重构,以使用户方便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原始事项。
对于事项法或事项理论中的“事项”,Sorter及其后人的解释不完全一致。“事项(Event)”可理解为对一项活动(Action)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这项活动的特征对信息使用者具有经济含义。由于视角不同,对同一项经济活动会呈现出多种观察结果,故可用多个计量属性来计量。也就是说,事项是多个计量属性取值的集合,这中间不仅包含可用货币计量的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还可能包含不能用货币计量的属性,如产品性能、执行情况、客户评价等,也可以将“事项”理解为对决策有意义的一项经济事件。
Sorter提出会计的事项理论后,不少人致力于构建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能为企业各部门、各级别的人员及企业外部人员(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人士等)提供所需的信息。这些人的工作为构建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主要是数据库技术),他们的研究在实践领域没有取得长足的进展。
三、REA会计模型及其在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直到1982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教授William E. McCarthy在其发表的论文“The REA Accounting Model: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Systems in a Shared Data Environment”中提出了REA会计模型,使得构建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REA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运用类似于E-R图建模的方法,对企业经济业务涉及的重要经济资源、经济事件和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建模,记录企业经济活动中任何有决策意义的属性数据。也就是说,事项法中的“事项”在REA模型中表现为经济资源、经济事件、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作为一种概念模型,REA模型是基于语义的,事项数据以未经加工的原始形式存储。
REA会计模型包括三类实体,分别为经济资源R(Economic Resource)、经济事件E(Economic Event)和参与者A(Economic Agent)。参与者又包括外部参与者和经济单位(即内部参与者),这三类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REA会计模型中三类实体分别为:
(1)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通常是指稀缺、具有效用,且处于企业控制之下的物体。传统会计确认的资产大多属于经济资源,但应收账款等可以通过推导计算出来的资产应排除在外。对经济资源的界定和描述应遵循对决策有用的原则。
(2)经济事件
经济事件是指直接影响企业资源变化的经营活动。由于REA模型是一种基于语义的模型,故可以记录任何对决策者有意义的经济事件,而不仅限于记录能进入传统复式记账体系的经济事件。
(3)参与者
经济事件的参与者分为企业内部参与者和外部参与者,企业内部参与者被McCarthy称为经济单位(Economic Unit)。
REA会计模型中三类实体之间的联系为:
“存量-流量”联系(Stock-flow):表示经济资源(存量)和引起经济资源存量变化的经济事件(流量)之间的联系。
“双重性” 联系(Duality):表示在一笔经济业务中导致两组经济资源一增一减的两个经济事件之间的联系。
“控制”联系(Control):表示一项经济事件发生时经济事件、外部参与者、内部参与者三方面的联系。
“责任”联系(Responsibility):表示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上下级联系。
由于REA模型中各种事项数据以未经加工的原始形式存储,且可对经济活动进行多维计量,因而可支持各种用户视图,以满足变化多端的、甚至当前未知的用户信息需求,很好地克服了基于价值法的会计信息系统输出信息类型有限的不足。构建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时,应采用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事件驱动 (Event-driven)”作为一项计算机术语,是指程序的执行是由特定事件激发的。采用事件驱动(在此也可理解为“事项驱动”)体系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不是根据用户视图来采集、存储和处理业务数据的,而是根据业务事件(或事项)的特征来决定如何采集、存储和处理数据。因而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能全面、实时地采集企业经济活动中对各类决策可能有意义的原始数据,并存放在一个业务事件数据库中。不仅可以满足传统财务报表视图目的的信息需求,而且可以提供企业现在以及潜在的所有视图目的的信息。各类业务数据的集中存放避免了数据的冗余存储、不一致、应用重复之类的问题,有利于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实现,也有利于实时地识别和控制企业各类业务的潜在风险。
四、构建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
接下来将探讨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构建过程。可从如下两方面来构建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平台。
1.构建业务事件数据库及其OLTP应用
可按如下步骤构建业务事件数据库及其OLTP应用。
(1)结合企业经济业务类型和特点,建立企业的REA会计模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从事的经济业务可能有很多种,从而导致包含的经济事件(或事项)数目庞大,一次性建立企业的REA会计模型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可首先确定企业各业务流程(如供应业务流程、生产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等);然后对每一业务流程分别建立REA模型,再整合这些REA模型。实际上,这与建立E-R模型时经由各局部E-R图生成总体E-R图的思路是一样的。
对每一业务流程建立REA模型,首先应分析该业务流程中可能发生的经济事件有哪些;再确定每个经济事件可能涉及的经济资源和参与者;接下来确定经济事件、经济资源及参与者三类实体各自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应注意能被REA模型描述的经济事件是任何对决策者有意义的事件。此外,按照事项理论的要求,对REA模型中各实体的属性应进行多维计量。
对各业务流程建模完毕后,应整合各个业务流程的REA模型,得到企业完整的REA会计模型。在这一环节,应邀请各业务部门代表共同分析讨论,确定整合后的模型是否有冲突或冗余之处,进而决定是否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重构。
(2)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将REA会计模型转换为特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逻辑模型,优化逻辑模型,并定义各种用户视图(以后也可根据新的信息需求定义新视图),接着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3)业务事件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业务事件数据库实施和维护阶段的重点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编码,当然,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可与数据库设计同时进行。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时,应能保证在一项业务事件发生时,实时采集数据进入业务事件数据库中相关的事件表、资源表、参与者表中,并能支持当前定义的各种类型的视图生成。数据库应用程序还应具有对各类业务实时控制的功能,以防范业务风险,为实现该功能,应在业务事件数据库中定义若干控制标准(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定义)。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主要是完成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的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的OLTP主要面向企业财务部门的普通操作人员和低层管理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实时性。
2.构建数据仓库及其应用
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若仅仅具有OLTP的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集团企业内外部人员的各类信息需求的。应让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会计决策支持系统(Account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ADSS)。但不可能直接基于业务事件数据库构建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这是因为业务事件数据库是面向OLTP的,事务处理要求有较高的实时性,因而只能存储当前数据,不适合于决策支持。所以,应在业务事件数据库基础上建立数据仓库以构建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主要有如下不同:
・与数据库存储当前数据不同,数据仓库则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存储,数据相对稳定,并提供聚集机制,这些特点使得数据仓库中数据适合于决策分析。
・与数据库中的数据面向OLTP不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是面向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的。OLAP能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切片、切块、钻取、旋转等分析操作,支持对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动态查询并能提供直观的查询结果,满足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多个角度的决策需求。
・与数据库面向事务设计不同,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设计的。
实现了对数据仓库的OLAP后,本文探讨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成为了一个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当然,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也属于广义的会计信息系统范畴,所以,本文仍以“会计信息系统”称谓之。
会计信息系统OLAP应用的重点在于数据仓库逻辑模型的建立(即设计多维数据集)、ETL(Extract,Transform,Load)功能(即对源数据的抽取、清理、转换和载入)实现、前端分析展现功能实现。目前大多数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仓库OLAP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一些专门的OLAP工具可供使用。
定义多维数据集阶段,由于数据仓库中数据是面向主题设计的,所以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是一个重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仓库的主题为财务状况、利润、现金流量等,当然,本文探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因而也可根据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类信息用户的需求确定更多的主题,如客户、供应商、业务等。
ETL实现阶段,同样由于本文中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企业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能被会计信息系统实时采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业务事件数据库已经实现了对企业各类业务事件数据的集成,因而再将该业务事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装载到数据仓库是相对容易的。
会计信息系统OLAP应用的具体构建过程在此不详细介绍。一般说来,数据仓库和OLAP应用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不断调整、深化,花费各方面资源较大。
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也不仅只有OLAP,还可以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 (Data Mining,DM),数据挖掘可从数据仓库的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数据挖掘和OLAP的主要区别是,数据挖掘是通过工具发现未知的模式,而OLAP是通过工具验证执行者假定的模式。数据挖掘和OLAP结合起来应用于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能更好地完成该会计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数据挖掘也有很多工具可供选择。
(二)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综合以上所述,初步设计的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采集R(经济资源)、E(经济事件)、A(参与者)和控制器的功能都是通过数据库应用程序实现的,控制器功能体现了财务实时透视、控制业务的思想,前文已述及,控制器的实现有赖于在业务事件数据库中定义若干控制标准(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定义),当应用程序监测到某业务事件的某一项或多项属性值超出了相应控制标准中定义的阈值后,应拒绝此项业务事件的执行,而接近阈值时也应有相应的预警功能。当然,图2中的控制器功能是从财务角度对各业务子系统进行控制,各业务子系统还应拥有自己的控制逻辑。
可基于业务事件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生成各类财务信息,但业务数据库主要用来生成基本的、日常的财务信息,而数据仓库则主要应用OLAP、数据挖掘进行决策支持,当然也可针对数据仓库进行即时查询。基于数据仓库得到的信息可为财务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其他高管所用,辅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调整经营策略,如对筹资及投资策略、采购及销售渠道、商品或服务定价策略等进行调整。
五、结束语
综上,已得到一个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比当前ERP系统中会计信息子系统更具优越性。虽然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子系统也是一个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会计流程的效率和实现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但其存在以下两大不足:
・仍基于传统复式记账体系,对事项数据采取高度汇总的处理方法,会计流程与手工会计本质上没有差异。
・复式记账模型限制了会计计量方法,所以ERP中会计信息子系统并不能克服会计信息的单一性局限,对于包含多种属性计量的多栏式报表无能为力。
总的说来,ERP系统中会计信息子系统的输出信息类型仍十分有限(基本上为传统的会计报表),与更早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ERP系统中会计信息子系统并没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却能很好地克服ERP系统中会计信息子系统的不足,由于其不限于采集经济活动中能进入复式记账体系的数据,而是采用REA模型和事件驱动体系结构,对事项进行多维计量,全面采集经济活动各业务流程中可能有决策意义的原始数据并集中存储,避免了对事项数据的事先汇总,因而能支持变换无穷的用户视图。基于事项法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使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得以提升,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
但遗憾的是,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没有被广泛地应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复式记账体系对会计人员的影响根深蒂固、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推倒重来耗费成本较大、REA会计模型在运用时缺乏统一的数据分类标准因而给数据库设计人员带来不确定性等等。
不论如何,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会计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经由会计学界、实务界等各类人士的不懈努力,成熟的系统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参考文献】
[1] George H. Sorter.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9(1):12-19.
[2] 张永雄.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29-34.
[3] William E. McCarthy.The REA Accounting Model: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Systems in a Shared Data Environ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2,57(3):554-578.
[4] 刘萍.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J].上海会计,2003(12):9-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替代计量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032-06
〔Abstract〕Bibliometrics is finding wider and wide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ess.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bibliometrics.The conclusions were that as being outcome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ces,scientometrics,informetrics,webometrics and altmetrics inherit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methods and enrich the subject system of bibliometrics,and form their own unique branch characteristics.Bibliometrics in China wa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especially in measuring methods,studying objects,research contents and applications which have followe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However,theoretical studying was still needed to be improve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remains to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bibliometrics;scientometrics;informetrics;webometrics;altmetrics
由于人为因素,很多文献难以定量化,特别是文献系统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有效信息难以得到足够获取,也就无法揭示文献的宏观规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数学计算工具和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依赖数学工具和统计学技术的文献计量学顺势得到更快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信息技术进步是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保障。本研究以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为序,对文献计量学在不同时期和技术条件下的发展进行文献梳理和观点总结,以期理清两者的关系,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1 文献计量学的提出
1911年,俄国化学家、院士瓦尔金使用引文分析研究化学家对化学的贡献[1],被认为是文献计量学的开端。1917年文献学家科尔(Cole F.T.)和伊尔斯(Eales N.B.)使用“比较解剖学的历史――对文献的统计分析”,介绍了目前仍在沿用的书目计量技术――对出版物按出版国家和学科进行计量与分类[2]。1923年英国图书馆学家霍姆(Hulme E.W.)在科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书目统计学”[3]。1926年美国洛特卡(Lotka A.J.)论述了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旨在通过对发表论著的统计来探明科技工作者的生产能力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4],称为“洛特卡定律”。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 B.C.)率先提出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5]。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普夫(Zipf G.K.)提出词频分布定律[6];1955年,加菲尔德(Gaifield E.)系统提出引文索引和引文技术的概念,以及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打破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中的垄断地位[7]。
直到1969年,英国情报学家阿伦・普里查德(Alan Britchard)才正式提出“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8],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开始从学科角度来研究文献计量问题,并将其定义为“把数学和统计学用于图书和其他文字通讯载体的科学”[9]。随着信息技术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以及1963年《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创刊,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相继在1973年和1978年出版,为文献计量研究在图书馆和情报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阶段,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文献计量学的大部分工作为人工统计,研究者无法同时处理过多的数据,文献计量学的应用不太普遍。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基本围绕以上几个著名的定律展开,一方面是检验、修正这些经验规律并使之完善和更加具有普遍性(即理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图书馆、情报机构文献管理的具体工作(即实践发展方向)。为了加速文献计量学的普及进程,198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设立情报计量学委员会并制定近期计划,198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会议研究文献计量学的课程设置。
2 现代信息技术是文献计量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文献计量学是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统计方法的普遍有效应用,也使数学计算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许多有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成为文献计量学创新的核心动力。信息技术进步对文献计量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基础支撑的变化、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文献计量学科体系的完善上。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文献计量研究基础支撑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计量学已经突破对篇、册、本为单位的文献计量,深入到文献内部知识单元和相关信息上,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越来越丰富和多样:
2.1.1 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文献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文献资源建设促进了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文献数据的开发利用。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文献资源的地域分布和院校机构的馆藏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文献数据资源的存取利用与服务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2.1.2 检索语言与检索系统
文献计量的检索语言从文献分类发展到主题法、引文索引、内容分析等,检索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在机器语言上的应用。从信息技术出发,网络搜索引擎提高了检索的时效性;人工语言与机器语言的结合,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10]。
2.1.3 软件工具与技术实现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统计分析,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与工具的出现,包括MATLAB、SAS、SPSS、EViews、Incites、JCR、DA等,使得文献计量分析的内容越来越广泛。
2.2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的改进
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数据的分析处理,现代信息技术为文献计量研究的每一阶段都提供了研究方法上完善改进的机会:从最初的文献统计扩展到数学模型分析、链接分析、系统分析、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文献计量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统学、广义信息科学等紧密联系,使得文献计量学向个性化、集成化、模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应用也从原来的核心期刊评价、信息收藏管理与利用,扩大到研究科学发展特点、评价学科竞争力、预测学科发展等方面,从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2.3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献计量学科体系的完善
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文献信息呈现多种状态与存在形式,其计量分析的研究领域和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献计量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发生重心的转移,一些新领域、新分支开始出现:科学文献评价的出现,催生了科学计量学;依托信息测度和信息论,信息计量学应时而生;网络信息资源的即时利用,产生了网络计量学;在线科研环境的出现,促进了替代计量学的出现。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等分支学科的出现,丰富和完善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
3 信息技术催生文献计量学出现众多新分支
由于文献计量学家来自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学、社会学、化学、心理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信息技术进步促使“文献”概念不断扩展,国际文献计量分析迅速发展并成为图书情报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学科。“引文关系”既是文献、科学,又是情报,对引文关系的计量分析,使得利用相似信息技术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等成为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近亲,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相近甚至完全重合的地方。作为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各有特色[11]。为此,本研究对信息技术发展催生的文献计量学各分支进行了阐释。
3.1 科学计量学
科学文献的迅速增长,使得研究者对科学进行定量研究,开创了科学计量学。1968年,苏联学者纳利莫夫和穆利钦科首次提出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术语。1978年匈牙利学者布劳温(Braun T.)创办《科学计量学》杂志,主要发表有关科学学、科学交流和科学政策的定量研究成果,探讨科学计量学的各种方法,并为科学计量学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2001年温克勒(Vinkler P.)给出基础的科学计量及其学术领域的专业术语[12]。
科学计量学主要用于学术期刊影响研究、学科或机构的论文与引文分析、国家和地区研究与发展状况计量及科技政策研究、各种定律与分布的揭示等,以及对新数据库建构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新描述性和解释性模型建立、科研绩效评估等方面[13]。一般来说,它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非常相似,有时完全一致,但在研究对象和目的上仍有所区别。文献计量学把图书、期刊等视为正规的有形文献,主要目的是定量分析图书馆等藏书和文献服务活动,增进科学文献、科学情报和科学交流的影响力;科学计量学则分析科学情报(信息)产生、传播和利用的量的规律性,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社会活动)的机制[14]。科学计量学不仅可用于学科评价,也可用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研究[1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rnet和Intranet上的超文本链接和应用链接产生了知识地图,突破了以往只是对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界限的描述,逐渐演化为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是近年来科学计量学最前沿,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方法与传统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可视化图谱形象展示科学学科的结构与发展。因此,科学知识图谱是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新近发展出来的科学计量学新领域。主要用途是学术共同体及其网络研究,学科领域发展研究,研究课题的衍生、渗透与扩散,作者、机构、出版物与期刊等之间的关系等[16]。
3.2 信息计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论研究出现了回归为信息的量和质、语法和语义、传输和使用相统一的变化趋势,不仅克服了申农信息论(即狭义信息论)的局限,而且推动广义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为信息计量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详尽的计量方法。信息计量学最早由德国学者昂托・纳克(Otto Nacke)在1979年提出,他呼吁将数学方法用于测度信息现象,提出信息计量学是与信息科学有关的信息测度科学,并不断宣传术语Informetrics。同时,信息科学家说服国际文献联合会设立“信息计量学委员会”,拟定一个长期的信息计量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计划。1988年布鲁克斯提出用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代替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原因是文献计量学仅拘泥于“数目的计量”,已不适用于现代电子化载体文献的计量。我国最初在1981年将Informetrics译为情报计量学,1992年才将其改译为“信息计量学”。
信息计量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信息计量学”主要探讨以广义信息论为基础的广义信息的计量问题,“狭义信息计量学”主要研究情报信息或文献情报的计量问题,即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矛盾,从定量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性并找出内在规模[17]。但目前对信息计量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狭义信息计量学”,还带有较浓厚的基于文献情报的文献计量学色彩。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计量学将更加依赖现代计算技术和更深层次的数学分析,探索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计量的基本模式、方法技术、模拟验证等方面[18]。
3.3 网络计量学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如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Web2.0、云计算等发展,网络学术信息传播体系得到快速发展与完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专著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使得文献计量学的测度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又发生了巨大变化。1997年阿尔明(Almind T.C.)和英沃森(Ingwersen P.)描述了一系列进行Web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参数,以丹麦和其他北欧国家为案例,提出信息计量方法完全可用于万维网,只不过将万维网看作引文网络,传统引文由Web页面取代,首次使用“Webometrics”并将其定义为包括所有使用信息计量和其他计量方法对网络通信有关问题的研究[19]。1998年英沃森(Ingwersen P.)提出将期刊影响因子用于网页评价,为文献计量学的经典概念和研究方法成功用于网络信息分析开创了新的研究思路[20]。2004年本杰伯恩(Bjrneborn L.)和英沃森(Ingwersen P.)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计量学概念体系,标志着网络计量学开始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21]。2004年,《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学报》专门出版网络计量学专刊,2005年,《信息科学技术年评》出版了“Webometrics”专题。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新西兰、荷兰等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推动了网络计量学的发展[22]。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在网络上应用的一门学科,信息计量学构成了网络计量学的学科基础。网络计量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主要是网络信息分布的集中与离散规律、著者规律、词频规律、增长和老化规律、引证规律、多媒体信息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理论解释和数学模型研究等。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网上信息本身,还包括网上文献、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以及网络结构单元的信息计量问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计量学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且与文献计量学传统领域的联系很强,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3]。
3.4 替代计量学
随着学术出版数量和方式的增加,发现和选择最相关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传统同行评议和引文检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者的需要。利用社会媒体、追踪学术产出的在线科研环境,促进替代计量学的产生。2010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博士生普里姆(Priem J.)首次在Twitter上使用Altmetrics,随后在网站上发表宣言[24],正式提出“Altmetrics”术语。2011年起不仅召开研讨会,而且在社交网站上建立讨论组和发表博文,充分讨论替代计量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论文层面计量、科研成果计量、科研发现计量等相关研究内容。2013年,皮沃瓦(Piwowar H.)认为替代计量学会给科研影响力带来全新的变化[25],Elsevier等机构也对替代计量学表示公开支持。到目前为止,不仅理论上对众多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及关系分析,而且对Mendeley、PLOS、Peer Evaluation、CiteULike、Twitter等网站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开发了ImpactFactory、TotalImpact、Altmetrics等应用平台用于搜集和分析网上各大社交网站和开放存取平台的数据,提供替代计量学指标。
替代计量学研究处在良好的开放存取和开放科学的大环境中,通过建立“研究对象”、“科学发现”等新的计量单元,采用复用率、解答问题程度、使用频率、CoRank-LinkCount、基于点击流数据知识图谱等新型计量指标,充分利用Twitter等在线科研交流网站来收集数据和分析,为替代计量提供坚实的数据源和基础,因此,替代计量的数据并不缺乏。但是,要从政策、过程、技术整体来控制数据质量仍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尽管替代计量学有着很好的前景,仍然会受到学者遵循小数定律和注意力空间限制规律的影响,增加同行评议的复杂性[26]。替代计量的研究和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随着新一代学者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在线科研交流将超越线下科研交流成为主体,替代计量学的地位将日益凸显,在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强大[27]。
4 信息技术进步与中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中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介绍国外文献计量学的论文。1964年,《综合科技动态・第二分册?"情报工作》的两篇文章翻译介绍了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28-29],这是国内最早介绍文献计量学研究[30]。1979年,沈中和再次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大力提倡使用的种种好处[31];赵红州提出科学家最佳年龄定律和科学劳动智力常数,其著作《科学能力学引论》为我国科学计量学的杰出代表作品[32]。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介绍性和应用性论文,如刘植惠1980年撰文向国人介绍了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即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和利用的各种文献)和具体应用(即估测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发展动向及其前景;探索文献资料的增长率;确定核心期刊等)[33];王崇德将文献计量与情报预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4]。1983年胡昌平和邱均平对科技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35],并以化学文献为例进行了分析与推断[36]。邱均平对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发展过程及术语界定[37]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并编辑了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材《文献计量学》。
同时,为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在1980年创刊,1982年《情报学报》问世,1983年以专门介绍国外情报科学动态的《国外情报科学》编辑出版,带动了国内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总之,这一时期主要是相关专家学者向国内介绍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学科内容,论文数量比较少(1979-1989年有关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文章仅有547篇),研究基础相当薄弱,缺乏自主性系统研究和综合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紧跟国外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开始了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王崇德等人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连续发文,对文献计量学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邱均平等人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发展进行了介绍[38]。1995年梁立明的《科学计量学――指标・模型・应用》,1999年庞景安的《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罗式胜的《科学技术指标与评价方法――科学计量学应用》和娄策群的《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以及2000年蒋国华的《科研指标与指标》是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1999年,徐久龄等最早向国内介绍网络计量学[39],2000年邱均平对网络计量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对分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侧重,邱均平等2008年对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进行了探讨[40],2013年蒋颖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发展进行了解读[41]。
随着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利用及其广泛普及,我国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及软硬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加速,文献计量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学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大批数据库数字化的研究与出版,也为文献信息的自动化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条件。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是期刊评价、数据库的建设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1992年启动编制,是期刊定量评价在国内全面推进的重要标志,全面拉开国内大规模期刊定量统计与评价工作的序幕。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推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引文数据库”等等。期刊评价是信息“膨胀”的结果和必然,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期刊评价更加具有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等特点[42]。另一重要方向是将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使得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管理和分析[43]。
伴随着数据挖掘、可视化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文献计量学学者更加重视可视化研究与应用。陈定权、李运景等人对可视化技术与工具进行介绍[44-45],周萍等人利用国外软件和国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使用可视化方法揭示深层内容[46]。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大连理工大学对知识图谱与可视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出版《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科学学知识图谱》、《管理学知识图谱》、《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和《专利计量与专利制度》等专著。CiteSpace、Pajek等免费开放的可视化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文献计量分析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高校,为了定量衡量学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影响,机构知识库也在不断改进计量方法,借助替代计量学等指标进行更广范围的影响力评价。
从对1991-2000年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论文(共2 069篇)分析来看,研究论文主要是文献或引文的统计与分析等应用领域,对于基础理论、经典定律的讨论相对较少。尽管文献计量学研究出现了新领域,如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但大量研究是对已有理论、方法的检验或简单套用,创新较少[47]。从2001-2014年的期刊论文来看,使用“篇名”或“关键词”检索出含有“文献计量”或“计量分析”的论文共1 713篇,发文量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但其新的研究领域,如科学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替代计量学的文章则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5 结 语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文献统计逐渐摒弃枯燥、繁琐、低效的人工统计方法,开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文献计量学得以快速发展,并在信息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是在特定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由文献计量学逐步演进而来,它们继承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丰富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支学科特征。
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发展在短短50年时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献计量学的测度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应用范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化,对网络环境下的计量分析有待加强。可以预见,信息化和网络化是文献计量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全球视野下的学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必将推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崇德.文献计量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
[2]Cole F.J.and Eales N.B..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Part I-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Science Progress,1917,11(44):578-596.
[3]Glenn R.Wittig.Statistical bibliography――A historical footnote[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78,24(3):240-241.
[4]Lotka A.J..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1926,16(12):317-323.
[5]Bradford S.C..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5,10(4):176-180.
[6]Zipf 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al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Cambridge,Mass:Addisson Wesley,1949.
[7]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Science,1955,122(3159):108-111.
[8]Pritchard A.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J].Documentation,1969,25(4):348-349.
[9]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10]李伟超.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影响与推动[J].情报科学,2007,25(2):208-232.
[11]刘廷元.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联系与区别[J].图书与情报,1994,(1):19-24.
[12]Vinkler P..An attempt for defining some basic categories of scientometrics and classifying the indicators of evaluative scientometrics[J].Scientometrics,2001,50(3):539-544.
[13]刘国栋,罗长坤,吴培红.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37-140.
[14]Braun T.et al.Scientometric Indicators[M].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85:4-6.
[15]Jochen Glser,Grit Laudel.Integrating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 into sociological studies:method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J].Scientometrics,2001,52(3):411-434.
[16]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一)[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75-80.
[18]郭强,刘俊友.信息计量学导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7.
[19]Almind T.C.,Ingwersen P..Informetrics analyses on the world wide web: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webometric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7,53(4):404-426.
[20]Ingwersen P..The calculation of web impact[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8,54(2):236-243.
[21]Bjrneborn L.,Ingwersen P..Toward a basic framework for webometric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14):1216-1227.
[22]邱均平.网络计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13.
[23]蒋颖.1995-2004年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共词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4):504-512.
[24]Priem J.,Taraborelli D.,Groth P.,Neylon C..Altmetrics:A manifesto[EB/OL].http:∥/manifesto,2010-10-26.
[25]Piwowar H..Altmetrics: Value all research products[J].Nature,2013,493(1):159.
[26]邱均平,余厚强.替代计量学的提出过程与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5-12.
[27]余厚强,邱均平.论替代计量学在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14,33(9):163-167.
[28]Garfield E.科学引文索引[J].王恩光,译.综合科技动态・情报工作,1964,(5):8-13.
[29]Kpbijioba H.B..美国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J].张琪玉,译.综合科技动态・情报工作,1964,(5):14-15.
[30]梁国强.国内文献计量学综述[J].科学文献信息管理,2013,(4):58-60.
[31]沈中和.新颖的《科学引文索引》[J].自然杂志,1979,2(5):322-323.
[32]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3]刘植惠.文献的定量分析研究[J].情报科学,1980,(4):7-13.
[34]王崇德.计量文献与预测情报[J].情报科学,1980,(3):43-45.
[35]胡昌平,邱均平.科技文献分析研究初探[J].情报学刊,1983,(4):104.
[36]邱均平,胡昌平.化学文献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1983,(4):28-32.
[37]邱均平.关于“文献计量学”术语及其定义[J].图书情报知识,1985,(3):22-25.
[38]邱均平.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3):217-219.
[39]徐久龄,刘春茂,刘亚轩.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情报学进展(第三卷)[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78-107.
[40]邱均平,王曰芬,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69.
[41]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0.
[42]林树文,曾润平.期刊评价的产生与我国期刊评价的发展[J].情报探索,2013,(5):43-47.
[43]曹学艳,胡文静.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2):106-111.
[44]陈定权.同引分析与可视化技术[J].情报科学,2005,23(4):532-537.
[45]李运景,侯汉清.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2):301-308.
[关键词] 胆汁酸类成分;熊胆;药性预测;药性组合
熊胆是一味常用的历史悠久的中药,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囊。其药性苦、寒,主入肝、胆、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之功。据报道,熊胆内服常用于治疗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等[1]。中药熊胆的应用始见于《新修本草》,在《唐本草》中被列为上品,历代医书,如《急备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本草求源》等对其均有记载。熊胆广泛用于黄疸、霍乱、痢疾、蓄血、癫狂、血淋、小儿疳积、虫积腹痛、小儿惊痫、目赤翳障、喉痹、乳蛾、耳鼻生疮、痔疮、无名肿毒、疔毒恶疮等内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疾病的组方中,为中国临床常用的名贵药材之一[2]。
杀熊取胆是早期获得熊胆药材的方法。目前用于临床的熊胆主要是人工养殖黑熊的胆汁经干燥而制成的熊胆粉,以及从动物胆汁中提取的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提取物[3]。
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提出了可以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解决熊胆药材稀缺的问题,以满足临床的要求。目前临床上已用人工合成的胆汁酸类成分,如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等来代替天然熊胆粉或引流熊胆粉使用。但是,有学者指出人工合成的胆汁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并不足以代替熊胆粉的功效[2]。此外,对于是否可用熊去氧胆酸或猪去氧胆酸等成分来代替熊胆,从中医角度也无明确结论。本文通过预测熊胆所含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药性,从药性理论角度上分析熊胆替代方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熊胆药性:熊胆药性参考《新修本草》[4]、《得配本草》[5]、《本草纲目》[6]、《玉楸药解释义》[7]、《中药学》[8]中相关记载进行梳理和总结。
熊胆中主要胆汁酸类成分及药理作用: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总结了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熊胆中含有的主要胆汁酸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和副作用的相关文献。
1.2 熊胆中的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药性预测方法 中药的药性与其功效是一个整体,前者重在说明中药的作用性质、趋向和途径,后者重在说明中药对人体的调节作用结果。二者有区别,但是紧密联系,药性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一正是阐释了中药及其中的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与其药性之间的明确关系。因此,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药性预测模型也是明确中药有效成分之药性的重要方法[9]。
本实验室已有的中药药性与药理作用数据库中包括373味中药的24个药性指标和34个药理作用指标。本文运用数据挖掘分类功能中的决策树方法,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20个药性预测的决策树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调节最小叶节点数,控制模型的规模。并运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价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建立的具体方法详见论文“药性预测平台的建立” [10]。然后,根据熊胆中含有的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分别预测其药性,再从药性理论角度探讨各胆汁酸类成分取代熊胆是否具有合理性。
2 结果
2.1 熊胆的药性 中药熊胆的使用历史悠久,历代许多医学典籍中都有关于熊胆药性的描述。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熊胆“味苦,寒,无毒。”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熊胆“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清代《得配本草》记载,熊胆“苦,寒。入手少阴、厥阴经。”清代《玉楸药解释义》记载,熊胆“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中药学》中描述,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可见,历代医家对熊胆的药性并无很大争议。现代认为,熊胆味苦,性寒,主归心、肝、胆经。
2.2 熊胆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熊胆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胆汁酸类、胆固醇类、胆色素类、氨基酸类和微量元素等。其中胆汁酸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为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熊胆中化学成分含量见表1[11-12],其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含量之和,以及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之和常常作为熊胆质量评价的指标。
此外,熊胆中还含有少量的胆酸、去氧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等胆汁酸类成分;以及胆黄素、胆褐素、胆绿素、胆固醇、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非胆汁酸类成分[13]。卫生部1989年6月1日起颁布执行的熊胆粉试行标准规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总量不得少于30.0%;含牛磺熊去氧胆酸不得少于23.0%[14]。目前的文献报道普遍认为,胆汁酸类成分为熊胆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2.3 熊胆中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 根据文献报道,熊胆中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熊去氧胆酸主要具有抗疲劳[3];保肝、利胆、降血脂[15];抗病毒[16];抗炎[17];免疫促进[18];抗氧化[18];镇静[19];降血糖[19];镇痛[20];抗肿瘤[21];心脏抑制[22];降血压[23];促进消化[24];解毒[25]等药理作用。
牛磺熊去氧胆酸主要具有镇痛[20];镇静、抑制肠平滑肌[23];保肝、利胆[26];抗氧化[27];镇咳、祛痰[28];抗菌、抗炎[29];促进消化[30];抗缺氧[31];抑制细胞凋亡[32];降血脂[33]等药理作用。
鹅去氧胆酸主要具有镇静、抑制肠平滑肌[24];解毒[25];解热、抗炎[34];免疫调节[35];镇咳、祛痰、平喘、松弛支气管平滑肌[36];抗菌[37];降血压[38];利胆、抗动脉粥样硬化[39];诱导肝细胞凋亡及肝脏毒性[39];抑制肝脏胆汁淤积[40];促进消化[41];降血脂[42]等药理作用。
牛磺鹅去氧胆酸主要具有抗缺氧[31];抗炎[43];免疫调节[44];解热、镇痛[45];镇咳、平喘、祛痰、松弛气管平滑肌[46];抗菌[47];抗氧化[48];促进消化[4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49]等药理作用。
猪去氧胆酸主要具有保肝、利胆、降血脂[50];抗炎、解热[50];抗菌[51];杀[52];抗病毒[53];镇咳[54];抗缺氧[55];抗肿瘤[56];强心[57]等药理作用。
胆酸主要具有降血压(胆酸盐)[22];抗过敏[25];解毒[25];杀[30];强心[50];抗菌[51];抗炎[57];抗病毒[58];利胆、兴奋胃肠平滑肌[59];解热[60];镇静、抑制肠平滑肌[61];镇咳、祛痰、平喘、松弛支气管平滑肌[62]等药理作用。
去氧胆酸主要具有保肝(亦有肝毒性)[25];镇痛[25];抗过敏[25];降血压[50];心脏抑制[50];镇咳、祛痰[50];抗菌[51];解热[57];抗炎[57];镇静[61];杀[61];抗病毒[63];利胆、兴奋胃肠平滑肌[64];对部分肿瘤细胞的抑制(如胆管癌)及促进(如结肠癌)[65]等药理作用。
2.4 对胆汁酸类成分药性预测的结果 根据熊胆中主要胆汁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预测其药性,结果见表2。表2中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分别为药性预测平台中各药性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具体准确率的验证方法详见文献“药性预测平台的建立” [10]。
3 讨论
3.1 用于药性预测的药理作用的层次性和冗余性 本文在预测胆汁酸类成分的药理活性时选择了一些具有概括性的药理作用指标。因为本文所用的药性预测模型数据来源于实验室已有的“中药药性-药理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373味中药的24个药性指标和34个药理作用指标。模型运用了数据挖掘分类功能中的决策树方法,研究预测中药药性理论中四性,五味,归经。数据预处理主要解决数据中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的分布不均匀问题。建模的过程中,调节最小叶节点数,控制模型的规模。因此,数据库中所收集的药理作用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涵盖大部分目前已有研究的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的药理活性,同时又要将不同的药理作用类型和趋势区分开来。如果所选择的药理作用指标过于具体,例如将“抗菌”改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药理作用,则会使模型中的药理做用指标过多,不能简洁准确的预测出相应的药性;但是如果药理作用指标选取过于笼统,例如将“抗菌”改为“抗病原微生物”,则无法将抗菌和抗病毒等不同的药理作用区分开来。
有少量胆汁酸类成分药理作用并未涵盖在预测模型的药理作用指标中,例如鹅去氧胆酸持续服用会升高肝脏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是由于建立模型所选取的药理指标中没有相应的指标,因此其“导致肝细胞凋亡及肝脏毒性”的药理作用并未在实际预测中使用。此外,其“抑制肝脏胆汁淤积”作用,在实际预测中将其归为“保肝”作用。又如,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均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但是因为建立模型所选取的药理指标中没有相应的指标,因此此药理作用并未在实际预测中使用。此外,“抗过敏”作用也未在药性预测中实际使用,而“杀”作用则将其归为“抗生育”作用。这些药理作用未涵盖在模型指标中,是因为其并不能明显反映化合物的药性特征,对药性预测的贡献不大,因此并不将其作为用于化合物药性预测的药理指标。
3.2 胆汁酸类成分药性的加和性 熊胆味苦,性寒,主入心、肝、胆经。熊胆中主含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前两者为后两者与牛磺酸的结合产物。如表1所示虽然不同来源与产地的熊胆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不尽相同,但是这4种成分的总含量之和均可达到95%以上。四者皆为苦寒之品,主入肝、心经,兼入胆经,清心、肝之实热,这4种成分药性的加和基本反映了中药熊胆的药性。
无论是在天然熊胆还是在引流熊胆中,熊去氧胆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分别略高于鹅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含量,见表2。因为鹅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对肝脏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而熊去氧胆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均有一定的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熊去氧胆酸虽药性苦寒但有一定甘味。甘味能补、能和、能缓,使熊去氧胆酸在苦寒清热的同时带有一定的补益之功,且其主入肝经,合熊去氧胆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的保肝和抗细胞凋亡作用,可以缓和鹅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对肝脏的伤害,保留苦寒清热之功。
熊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鹅去氧胆酸主入胆经,见表2。此外熊胆中还含有少量的胆酸、去氧胆酸。三者同样均为苦寒之品,皆主入心、胆经,在清心火的同时引药入胆,除肝胆实火。此外表2所示,各胆汁酸类成分均入心经,皆能清心火而镇痉、抗惊厥,共奏清热解毒、息风止痉之功效。这几种成分中含量最少的为猪去氧胆酸。由于其含量过低,除苦寒之性较胜外在归经上并未反映中药熊胆的特征。
因此,几种胆汁酸类成分药性的加和涵盖了中药熊胆的主要药性,味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其中4种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的药性反映了中药熊胆药性的主要特征。
3.3 胆汁酸类成分药性的继承性 几种胆汁酸类成分均保留了熊胆的苦寒之性,除猪去氧胆酸外皆归心经,继承了熊胆清热、息风止痉的作用。在熊胆的主要成分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约占35%左右,皆归肝经,继承了熊胆清肝火的作用,且熊去氧胆酸具有显著的清肝明目之功。熊胆中的成分鹅去氧胆酸、胆酸和去氧胆酸,含量约占18%左右,均入胆经,继承了熊胆利胆降压之功。几种胆汁酸共同保留并体现了熊胆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之性。
3.4 胆汁酸类成分药性的涌现性 然而这些胆汁酸类成分与熊胆在药性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除熊去氧胆酸外,其余几种胆酸均归肺经,这可能与它们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有关;且它们皆归膀胱经,可能与它们抗菌、解热的作用有关。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胆酸和去氧胆酸都具有辛味,可能与它们的降低胆固醇和对肠道的刺激作用有关;胆酸和去氧胆酸都有淡味,与它们较强的解热、抗惊厥和杀的作用有关。熊去氧胆酸具甘味,可能与其广谱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10]。
熊胆中主要胆汁酸类成分在药性上虽然基本继承了熊胆所具有的主要药性,但是相比之下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熊胆中除了胆汁酸类成分外还具有胆色素、氨基酸等成分,其含量虽然较少,但也发挥了一定的药理作用。例如,胆红素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熊胆的苦寒之性,因此熊胆较这些胆酸类成分苦寒之性更盛,更具清热解毒之功。
4 结论
熊胆中的主要胆汁酸类成分和熊胆的药性均有相似之处,但又存在差异。各胆汁酸类成分均能发挥熊胆的部分作用,且其药性基本继承了熊胆的主要药性,但是在某些药理作用上并未达到熊胆的药理作用强度,同时亦不具有熊胆的抗溃疡、止泻、促进微循环等药理作用。所以它们单独或配合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熊胆。因此临床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注意调整使用方案,以充分发挥各成分的效用,在部分应用方面为弥补中药熊胆来源的稀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英杰,苑述刚.熊胆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0(12): 107.
[2] 高晶,李怡文,高学敏.论熊胆的合理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2,29(2):197.
[3] 陈瑞兰,徐伟,沙玫,等.熊胆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61.
[4] 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9.
[5] 严洁,施雯,洪炜.得配本草[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85.
[6] 李时珍.本草纲目[M].张守康校注.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47.
[7] 黄元御.玉楸药解释义[M].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61.
[8]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9.
[9] 周密,王耘,乔延江.利用数据挖掘方法预测中药缺失药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6): 93.
[10] 王梅.药性预测平台的建立[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1] 张启明,殷晓建,严克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3,13(5):321.
[12] 董文茜,张贵君.熊胆与引流熊胆比较研究概况[C].长沙: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2012: 324.
[13] 吴革林,吴修红,董阗伟.熊胆(粉)非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3):90.
[14] 徐愚聪,王野.熊胆粉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0,15(3):200.
[15] 刘娓娓,沈锡中.熊去氧胆酸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3,24(4):213.
[16] 相龙云,张敏,王素珍,等.熊去氧胆酸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J].中国药师,2001,1(4): 51.
[17] 刘春光,张天宏.胆红素和各种胆酸同系物抗炎作用研究[J].药学学报,2008,24(6):479.
[18] 郑盛,刘海.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J].医学综述,2009,15(2):266.
[19] 刘直,李瑜.简述熊去氧胆酸的药理作用[J].中成药,1990,12(1):33.
[20] 李继珩,刘士忠,姚文庄.牛磺熊去氧胆酸镇静与镇痛作用的动物实验[J].医药导报,2002,21(1):11.
[21] 徐静,杨大明,沈琴,等.熊去氧胆酸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8,34(6):614.
[22] 李刚峰.熊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2,14(1):3.
[23] 沈肠,林少坚.熊胆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4):46.
[24] 徐惠波,孙晓波,温富春,等.熊胆的研究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2(5): 18.
[25] 杨敬格,袁惠南.牛黄的药理研究概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9,3(9):123.
[26] 骆助林,陈理国,苗建国,等.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44.
[27] 黄文方,康格非,涂植光,等.甘氨、牛磺熊脱氧胆酸对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华西医学,1999,14(4):408.
[28] 李沙,石朝周.牛磺胆汁酸钠的合成及其镇咳、祛痰作用比较[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2): 114.
[29] 玉顺子.熊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07.
[30] 李继琦,许东,牟晓虹,等.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5):302.
[31] 闫彦芳,张壮,王硕仁,等.猪、熊胆粉主要成分对ECV304细胞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33.
[32] 李杰,茅晓东,刘翠萍,等.牛磺熊脱氧胆酸在棕榈酸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0,3(5): 407.
[33] 官滨斌,王丽静,刘小莺,等.内质网应激可介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2,46(3):165.
[34] 李培锋,关红,哈斯苏荣,等.鸡胆汁有效成分CDCA和TCDCA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2,21(1): 7.
[35] 赵红霞.鹅去氧胆酸的提纯及其免疫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14.
[36] 关红,李培锋,赵红霞.鹅去氧胆酸的镇咳、平喘及祛痰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4,27(3): 206.
[37] 李培锋,哈斯苏荣,关红,等.鸡胆汁有效成份CDCA和TCDCA的提取及其抗菌作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1(4):68.
[38] 刘成德,刘洋,旺建伟.牛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 中医药信息,2006,23(6): 14.
[39] 郑兴.熊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8.
[40] 李琼,陈文生,罗东林,等.鹅去氧胆酸和苯巴比妥对HepG2细胞MRP3与核受体RXRα蛋白表达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3):148.
[41] 杨继凡,王亦兵.熊脱氧胆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新药与临床,1985,4(3):23.
[42] 张文忠,钱之玉,薛惟建.熊去氧胆酸的药理活性研究[J].生化药物杂志,1987(1):11.
[43] 李培锋,何秀玲,关红,等.牛磺鹅去氧胆酸的抗炎作用机理[J].中国兽医学报,2008,28(11):1317.
[44] 何秀玲,李培锋,关红,等.牛磺酸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2005,28(12):1089.
[45] 公瑞煜,都丽萍,吕志良,等.TCDCANa的合成及与CDCANa的药效对比[J].功能材料,2007,38(8):1348.
[46] 张法仁,曾忠良.中药抗炎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9,43(11):49.
[47] 公瑞煜,张立冬,何佳奇,等.TCDCANa的合成及抗菌抗炎作用研究[J].精细化工,2007,24(11):1087.
[48] 何秀玲,关红,李培锋.牛磺鹅去氧胆酸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学,2008,3:57.
[49] 金少琳,关红,何秀玲,等.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不同免疫细胞凋亡的影[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6):27.
[50] 王凯平,石朝周.动物胆汁药用研究的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5(7):350.
[51] 李泽浩.猪胆汁酸组份的药理作用研究(I)――猪胆汁酸的抑菌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1:78.
[52] 刘直.猪胆汁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J].生化药物杂志,1989(2):64.
[53] 胡嵘,张辉,徐凤英,等.抗病毒动物药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3,23(12):56.
[54] 蔡顺彬.胆汁酸的镇咳机制及药理研究[J].药物研究,2013(1):37.
[55] 何姣.猪胆粉中结核性胆甾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6.
[56] 王文花,祝丽丽,单泽松,等.猪去氧胆酸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27.
[57] 邓文龙.开窍方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成药研究,1985(3):33.
[58] 金恩源,张能荣.天然牛黄及其主要成分的制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感染的影响[J].中草药,1983,14(12): 20.
[59] 刘成德,刘洋,旺建伟,等.牛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6,23(6):14.
[60] 张壮,闫彦芳,孙塑伦,等.比较猪去氧胆酸与牛磺熊去氧胆抗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34.
[61] 刘涛,耿健.猪胆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3(8):188.
[62] 胡霞敏,石朝周.牛磺结合及其游离胆汁酸在小鼠镇咳祛痰抗炎模型上的作用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2(10):85.
[63] 戚凤春,王敏文,薄洪,等.去氧胆酸钠裂解流感病毒的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97.
[64] 白山岭.牛黄的药理作用及其用于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 65.
[65] 姜跃龙,许乐.熊去氧胆酸与结肠癌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49.
Analysis on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ar bile with
bile acids based on drug properties
YUAN Bin, REN Ying-long, MA Li, GU Hao, WANG Yun*, QIAO Yan-jiang*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linical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ear bile with bile acid constituent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constituents and bear bile in drug properties. Method: Summarizing the drug properties of bear bile by reference to medical literatures for drug properties of TCM bear bile and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main bile acid constituents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s for studies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main bile acid constituents in CNKI database. Predicating the drug properties of these bile acid constituents by using the drug property predic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main bile acid constituents in the paper, and compare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ith the drug properties of bear bile. Result: Bile acid constituents in bear bile were mostly cold in property, bitter in tast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drug properties could reflect the combined drug properties of bear bile. Conclusion: All of these bile acid constituents in bear bile could show part of effects of bear bile. Attention shall be given to regulate the medication schem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关键词]技术情报 情报服务平台 系统架构 Web 2.0
[分类号]G350
1.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面对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企业情报人员不仅面临着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同时还面临着如何高效管理企业信息,特别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技术信息。在动态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竞争情报、技术情报作为辅助企业的战略管理工具,对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发展和重要决策都需要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报,例如最新技术、最新专利、竞争对手动态、行业动态等。打造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情报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智力支持,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就是以人为主导,利用情报学理论及方法,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为辅助,以技术情报的收集、分析、交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企业效益、效率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个工作系统。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如上海宝钢集团、青岛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基本都是情报服务模式、模型的探讨,对于企业构建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指导性不强。
宋新平提出了基于B2B平台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白冰提出了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模式;李嘉提出的中小型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更多注重的是内容管理;李艳提出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概念模型和李会提出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更多注重的是理论研究。目前有不少企业认识到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但对于如何构建存在较大的困惑。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宏观需求和功能需求,引入Web2.0的理念和技术,阐述了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技术实现和实施效果,希望为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2.Web 2.0理念和技术
Web 2.0是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子公司的Craig Cline在2004年的一次因特网发展趋势头脑风暴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目前关于Web 2.0的具体定义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互联网协会对其定义为: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由于Web 2.0具有参与、互动和分享等基本特征,理念集中表现为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个性化服务、互动性、分享等,互联网呈现出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用户参与、集体智慧、内容聚合、信息多样化等特点。近年来Web2.0技术(RSS、Tag、Ajax、SNS、Wiki等)的采用,涌现了一批以Facebook、Flickr等为代表的优秀Web2.0网站。融合Web2.0的理念,运用RSS、Tag、SNS、Wiki等Web2.0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构建个性化的、强调用户参与、用户互动、提倡共享的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3.1宏观需求分析
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满足企业三项宏观需求:①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的需求。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不仅能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完善竞争情报的内涵,更能发挥出强有力的预测作用,为企业行业的决策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②企业培育核心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的需求。如何在技术变化速度加剧的竞争中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技术情报服务平台能协助企业分析竞争对手、最新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同时用于科研人员的技术交流和企业的知识积累。③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需求。情报服务平台作为科技资源和专题资讯的集中展示平台,可以为高层决策及时提供最新技术成果、产业动态、产业链上下游等全方位信息。
3.2功能需求分析
传统的情报服务平台主要强调资源采集、资源搜索与分析,忽视了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用户的粘度和忠诚度较差,大大限制了情报服务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全面融合Web2.0的理念,可以大幅度提升平台用户参与度和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是Web 2.0的核心理念,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将围绕用户而构建,将平台关注的要素浓缩为资源、管理、服务三要素,将Web2.0的理念融合到各要素需求功能的设计中,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3.2.1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是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理念,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同样围绕用户进行,注重用户服务的个性化、用户参与和用户协作。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用户主要有三类:研究人员、情报服务人员、企业管理层。研究人员主要享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情报服务人员利用平台开展情报服务,企业管理层根据用户权限设置查询相关研究报告。平台将打造用户个性化服务平台一个人信息中心,“一站式”享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在Web2.0理念下的情报服务平台中,用户不单纯是服务的享受者,同时也是资源建设与情报服务的参与者。为提升用户的粘度,引入SNS(Social Network Sofware)理念,允许用户根据研究领域创建研究群,并以群组为基础开展好友资源共享、协同写作(WIKI)等服务,及时了解群组动态。为加强用户交互和互动,平台还提供资讯评论功能,用户可以针对资讯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
3.2.2资源 文献资源是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重要基础,Web2.0强调开放共享理念,对于资源的理解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情报服务平台将以开放理念进行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不仅整合本企业的科技文献资源,还有各类专题文献数据库的资源。平台整合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传统情报服务平台对于资讯内容不够重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对于资讯信息尤其关注,包括行业资讯、技术资讯、会议信息、展会信息等。平台将构建技术资讯及展示平台,并最终形成关于专题研究的、类型多样化的、海量的、权威的专题文献资源体系,并根据企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标引,采用元数据采集、加工、著录的标准规范(Dublin、XML),建立元数据仓储知识库。平台还将收集企业的科技成
果,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企业标准、产品信息等,形成机构仓储库。机构仓储的来源还有平台的用户,平台提倡共享,鼓励用户上传、共享收藏的资料。
3.2.3服务 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特色服务将是平台的重要特点。通过构建个性化服务平台――个人信息中心,集成系统提供的所有情报服务,包括文献检索、文献传递、定题服务、专利申报、科技查新等以及收藏夹、我的文档等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的需求。平台含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库,为了方便用户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资源,提供一键枪索、高级检索、资源导航等服务。平台提供的个性化情报服务还有情报订阅和资讯月报。情报订阅是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献需求进行情报订阅,平台对于最新的相关文献将进行主动推送;资讯月报是面向企业领导推出的情报服务。根据宝钢的实践经验,能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是平台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为方便领导及时掌握最新资讯,平台提供资讯月报服务,定期报道行业最新资讯,直接发送到领导信箱。平台还提供部分特色服务,根据企业科研人员在外文文献阅读方面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为方便企业科研人员阅读和查找外文文献,平台提供专业词典查询、中英文关联智能检索功能。
3.2.4管理 为提升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对平台的用户、资源、服务进行全而有效的管理,管理模块将集成平台的全部资源和服务管理,管理的对象主要为用户、资源、服务、元数据。通过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最大限度优化情报服务的管理,通过提供的统计报表和决策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元数据是专题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日后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保障,元数据管理用于对平台采用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平台具有权限管理模块,为了平台的安全性,对于用户的访问权限、下载权限进行管理。情报服务平台不能成为孤立的系统,应该积极和企业的信息化平台、OA系统等进行衔接,平台提供开放接口,方便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4.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不仅要涉及到现有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对其他服务和功能拓展的需求。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根据平台关注的服务、管理、资源三要素,以SOA(service oriented arehitecture)架构为基础,构建了5层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服务、管理、资源分别对应服务层、管理层和资源层,另外还有硬件基础层和系统层。每层相对独立,又是整体架构中的一部分,以保障每层有变化或者进行单独升级,不至于影响其他层。
・硬件基础层。硬件基础层是情报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保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等保证系统运行条件的硬件设备。
・系统层。系统层是整个系统的软件基础平台,包括服务器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语言、关键Web2.0技术(RSS、Tag、Wiki等)、系统架构。
・资源层。资源和数据是系统的核心,也是平台运行和情报服务的必要条件。资源层还可以划分为元数据层和数据层,元数据层包括Dublin、XML等元数据标准,数据层则为平台的各类业务数据(用户数据、服务数据等)以及平台的文献资源数据、资讯数据等。
・管理层。管理层包含情报服务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数据和文献资源数据的管理。平台具有决策管理模块,根据用户使用平台的情况进行分析,辅助平台发展决策,同时拥有权限管理、元数据管理和接口管理模块。
・服务层。服务层是最终面向用户的,是SOA架构建设的目标,将平台提供的各项情报服务、文献资源、技术资讯,通过个人信息中心、资源检索平台和情报服务平台,一站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践研究
5.1平台开发与运行环境
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开发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其中表示层的Web访问以浏览器的形式向用户展示业务的操作界面(即B/S模式),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将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和数据发送至逻辑层,并将逻辑层的处理结果样式化、个性化后显示给科技人员。逻辑层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封装实现了系统的业务逻辑。业务管理系统构建大量采用Flex、Ajax、RSS、Tag、Wiki等Web2.0技术,Flex技术具有如Flash的表现能力、丰富的媒体和离线能力、界面表现能力一流、跨平台性好等优秀性能。平台开发与运行环境如表1所示:
5.2平台实践研究
5.2.1资源检索平台
・文献资源检索平台。文献资源检索平台检索的范围包括图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标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提供一键检索、高级检索、资源导航等功能。一键检索是指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采用模糊检索,检索所有文献数据库,根据文献类型返回检索结果。实现一键检索的技术难点在于不同结构文献数据的混合展示,解决方法为: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将一键检索的字段(题名、关键词和摘要)数据类型和字符长度保持一致,建立统一的全文索引。根据建立的全文索引和输入内容,实时检索全文索引并展示未输入的相关内容,提供智能提示的特色功能。系统提供多种类型的资源导航功能,方便用户查看各类专题文献,资源导航包括资源类型导航、技术领域导航、中英文导航。中英文智能关联检索是平台的特色检索功能,实现原理为将企业提供的专业词典根据标准格式导入到平台的中英文词库,平台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检索中英文词库,找出对应的中英文翻译,根据输人的关键词和中英文翻译一同构建检索式,自动实现中英文词库关联检索功能,提升检索查全率。一键检索按照文献类型显示检索结果。并提示检索结果数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文献类型缩小检索范围,实现中英文关联检索(输入关键词“玻璃”,系统同时检索中英文词库中“玻璃”对应的glass关键词),并对输入的关键词红色加粗显示。一键检索结果页面如图3所示:
・技术资讯检索平台。资讯检索平台集中展现行业的重要资讯,包括行业新闻、行业动态、下游产业、原料动态等。并提供资讯检索(检索途径有标题、关键词、内容)、热门资讯(点击量较高的资讯)、资讯导航、资讯Tag、相关资讯等功能。提供资讯多级分类导航功能,一级分类为行业新闻、行业动态、下游产业、原料动态;二级分类为专题技术领域分类,方便用户逐级查看浏览。资讯检索平台采用了Tag等Web2.0技术,系统自动提取部分关键词作为Tag,用户登录后还可以自行对资讯进行Tag标注,也可以根据Tag选择感兴趣的技术资讯。平台展现资讯内容时,同时根据关键词显示相关资讯,引导用户阅读其他相关资讯内容,并允许用户对资讯进行评论。Tag和评论功能的采用,可有效提升用户的参与性和资讯的关联度,方便用户查
询相关资讯。技术资讯展示页面如图4所示:
・机构仓储平台。将企业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申请的专利、企业标准等文献资源,纳入机构仓储,建设机构仓储库,一则作为成果的积累和集中展示,二则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参考。机构仓储平台包含产品库、专利库、标准库、论文库、著作库、专家库,均提供浏览和检索功能。其中论文库收录企业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等灰色文献。中小企业信息中心或者图书馆,文献收藏较为不足,为完善机构仓储平台,提倡参与和共享的Web2.0精神,鼓励用户上传收藏的灰色资源(资料和论文)。
5.2.2个人信息中心
个人信息中心提供一站式平台,集中展示用户在整个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并集成所有信息服务(包括情报服务、资源检索、资源导航、专业词典等),个人信息中心页面如图5所示:
图5中左侧为功能导航区,中间为信息展示,右侧为群友列表。“服务状态”让用户清楚、及时地了解各项服务状态的变更,如文献传递受理、文献已经上传等;如果系统有最新的月报、培训资料上传,及时提醒用户查看和关注。“情报订阅”是平台的特色功能,实现原理为根据用户订阅的关键词自动检索最新添加的文献库,如果自用户上次登录后添加了最新的相关文献,用户下次登录自动提示阅读。为增加平台的粘度,提供研究群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群组,其他用户可以加入群组,同一群组用户自动成为好友,属于同一研究群组的用户具有共享文档库、协同写作(Wiki)等功能。个人信息中心将及时显示群组动态,包括用户加入群组、资料共享、协同写作动态等。个人信息中心还提供如收藏夹、我的文档等个性化服务功能,用户可以申请将文档库的技术资料充实到资源库,经审核后正式加入到资源库,以此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度。专题月报具有邮件推送功能,对于经常没有时间光顾平台的领导,平台及时将最新的月报进行推送,满足领导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用户通过情报服务平台可申请各类情报服务,包括文献传递、专利申报、科技查新、定题服务、情报推送、企业月报等,并可以随时查询情报服务的状态,查询服务是否已经被受理、服务最新进展、下载服务结果等。
5.2.3系统管理平台
・全面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用户管理主要有用户审核、用户信息管理、部门管理、用户数据批量导入等功能。文献资源管理对于平台拥有的各类文献资源的管理模块,包括文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情报服务管理完成平台提供的所有情报服务(文献传递、定题服务、科技查新、专利申请、专题月报等)管理职能,每项服务均具有服务列表查看、服务受理、资料上传、服务归档等功能。
资讯是情报服务人员经常收集的信息,为提升工作效率,平台利用RSS技术和网页分析技术聚合各专题网站的资讯信息,构建专题资讯聚合平台,并根据服务人员的需要纳入平台的资讯数据库。资讯聚合平台根据网站资讯内容提示是否有更新,管理员选择资讯进行数据审核后纳入资讯数据库。专题资讯聚合平台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网页分析技术和RSS技术,对于没有RSS服务的网站采用网页分析技术提取资讯。网页分析技术的缺陷在于如果对方网站进行了结构调整,需重新制作获取接口。RSS聚合采用的是微软提供的RssToolkit工具,该工具包包括RssDataSoume和RssHyperlink两个控件。资讯聚合平台如图6所示:
・统计决策管理。平台具有完备的统计报表功能,包括用户统计、服务统计、资源统计等内容。其中,“用户统计”是按照注册时间、部门等进行注册,及时了解平台用户的总体情况;“服务统计”用于统计各项服务的开展情况,包括资源检索、文献请求、专利申请、定题服务、科技查新、专题月报等,统计服务量、受理量、完成量等指标;“资源统计”用于统计平台拥有的各类文献资源的数量,可以根据文献类型、添加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平台具有决策管理模块,根据用户使用平台的情况进行分析,辅助平台发展决策。例如:根据平台检索词和检索结果的统计,分析平台满足用户检索需求的比率。
・权限管理与接口管理。平台全部采用角色管理,事先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给不同用户赋予不同权限,实现灵活的权限管理。为了鼓励用户参与情报服务,系统可以给部分用户赋予管理角色,如参与文献传递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平台建设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元数据管理对于平台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接口设计采用Web Service技术。
6.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施与应用
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施大致分为需求调研、人员培训、平台搭建、资源建设、平台试运行、情报服务开展等阶段。需求调研过程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针对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和服务需求,了解对哪种类型的文献信息感兴趣,最希望获取哪些行业资讯等。考虑到企业情报部门建立时间较短,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应对情报服务人员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信息素养和情报分析能力,为日后的深层次情报分析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同时,采用培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和企业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宣传和推广平台的资源和服务,普及和渗透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建共享等Web2.0理念。资源建设是平台的重要工作,也是日后平台运行的基础,为了使平台的数据量达到规模,企业通过商务方式与元数据提供商进行合作,建设了9万余条的专题二次文献。平台试运行后,根据用户的意见进行了功能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平台积累各类文献资源10万余条、资讯1万余条,丰富了企业的科技资源。情报部门通过情报服务平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情报服务,受到了科研人员和管理层领导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