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

时间:2023-03-28 14:58:22

导语:在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

第1篇

一、由外及内——现代装饰不仅是外部视觉的体现

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启蒙者拉斯金称造型艺术为“大艺术”,称建筑和工艺美术为“小艺术”,他认为“艺术家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为社会民众服务”,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那些沉迷于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脱离功能性的设计是错误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上强调设计合理、精致简单、朴实无华。威廉•莫里斯的“红房子”充分体现了其前沿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上,他不仅把功能性摆在首位,还从统一协调的设计思想出发,亲自设计室内的家具,从外部建筑风格出发,设计室内陈设装饰,由外及内都追求设计风格的统一和谐,形成了统一完整的设计环境。拉斯金和莫里斯认为设计的作品应该是实用的实体,也提出了“同时也是装饰”的观点,“同时也是装饰”指明了设计师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手工时代,装饰都是工匠做的活,所以现代设计中,抽象艺术家都在避免与“装饰”这个词扯上关系,事实上他们做的确实不是装饰,但人们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作品中的装饰部分,设计师做的不应该是表面装饰,应该摒弃装饰表层意义的“好看”,去探究更深层的功能问题。以现代主义建筑装饰为例,装饰艺术的情感性经常与理性的特性相磨合,当结构和形式的建筑装饰相结合,建筑就具有了双重特性,是建筑结构的理性和装饰的感性组合。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性处于主导地位,奥地利建筑家卢斯(Luce)在《装饰与罪恶》一文中认为装饰就是罪恶,其中的罪恶是指为少数贵族装饰中的奢华之风,其反对的是无意义的繁文缛节和画蛇添足。将功能性列在首位,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主流观点,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的实用性和现代主义装饰的态度也是极其相似的。《大英百科全书》有关装饰的概念是解释功能性装饰的主要依据,装饰装修主要取决于有机材料的属性,来获取视觉的美观。德国建筑师森佩尔(GottfriedSempes)认为建筑的材料装饰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他从自然物和人体装饰研究,探索功能和材料装饰之间的联系,认为应该师法自然,依自然发展之规律探其内在的规律原理,避免对自然固有形式的表面形态的模仿,更注意其规律原理的研究。卢斯(Luce)则在森佩尔理论之上提倡功能性的深层装饰,他认为建筑物应删去表面多余的装饰,而像织物和地毯的耐用性有限,保持表面装饰的时尚成分是必要的。在这里卢斯没有完全否定装饰,而是使功能性物品的装饰更经济适宜,以适应工业化背景下的装饰,明确区分了外部表层装饰和内部深层装饰之间的不同。20世纪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观点,是对卢斯装饰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手工艺”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批量生产,甚至应该被淘汰,柯布西耶认为人们应该过上经过类型化处理的“标准化生活”,他明确提出了“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他的观点是对卢斯观点的延伸,其观点是对装饰外部体现和内部功能性强化的协调和思考,也是对生活方式设计的思考,至此,装饰已走上了不仅是在外部视觉体现,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的道路。

二、由繁入简——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

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中更多地关注了设计的功能合理、精致简约、朴实纯良,莫里斯的代表作“红房子”的设计语言就证实了这一点,至此,人们不再迷恋和崇尚巴洛克的繁复与华美,这不仅仅是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也是人类作为工业化的主体的价值意识的提高,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手工时代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工业革命到来之时引发了人们对“装饰”的思考,那么是不是要完全放弃和否定它呢?我们来看看拉斯金的关于装饰的观点。他提出:“一切美丽都建立在自然形状的法则之上”,他认为建筑中美的形态都是从自然中模仿而来,他鄙视印第安人的刺青和涂面,认为那是一种丑陋而野蛮的自满,他反对装饰的无意义的堆砌和机械装饰的粗制滥造。拉斯金严肃指出装饰必须出现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在人们用来工作的工具上的装饰是多余的,应重点在人们休息的地方进行装饰,为人们营造愉悦轻松的环境美感,实际上拉斯金的观点阐明了设计应该把社会功能放在首位。当时年轻的威廉•莫里斯与拉斯金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装饰之中应摒弃矫揉造作的传统古典风格,而主张吸取东方装饰艺术特点,推崇设计的自然主义,设计风格多借鉴了日本式的平面装饰,以花卉、禽鸟、卷草为主,使设计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然风情。他主张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服务;二是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的活动。这场运动打破了传统为贵族服务的矫揉奢华主义盛行的沉闷之风,引起了艺术家和全社会对工业模式下产品设计的关注,艺术家肩负起了社会责任感。历史的车轮往往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势不可挡的工业革命必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显然,作为反机械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消极避世观,注定成为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载体,必然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因此,新艺术运动也难逃此厄运。但是,它们带来了人类对于设计,对于生活的思考,思考工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德国现代建筑师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Gropius)似乎率先找到了答案,提出艺术家与技术工人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必要性,他推崇装饰语言简单利落,实际上是强调了设计应该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观点。从拉斯金到格罗庇乌斯,设计逐渐从繁复走向简约,从建筑设计到平面纹样,从工业设计到装帧设计,即使在生活格式化效率第一的今天,装饰已不再是功能的附属品,可以以视觉语言的形式直接把信息传递给人们。可以说,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风格发展的必然。追溯装饰设计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体现,装饰自始至终是设计师们关注的问题,透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装饰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们达成了这样共识:我们应该更多的专注于设计的具形化和肉身化,在后现代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今天,希望我们能拿出设计的热情,投入到“装饰”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曲向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第2篇

最早出现的比较完善的成型及装饰技术,是以明代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16世纪何朝宗生活的年代,德化窑的烧制技术、瓷器质量、生产品种、装饰工艺等方面,在宋元基础上经历一代代瓷工艺人的不断钻研、实践,获得全面提高与飞跃。”尤其是何朝宗在瓷塑上具有非凡的建树,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前人经验与自己亲历,最终获得一整套成型技术,即“捏、塑、雕、镂、贴、接、堆、修”,为德化白瓷瓷塑的发展奠定基础。从审美上看,德化窑白瓷瓷塑是无彩装饰,它依靠衣纹深浅的对比,在瓷塑形象表面造成明暗对比而具有装饰意味;它以材质美和雕饰美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蕴,并在中国陶瓷史上独具文化魅力。然而,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逐渐变化,与陶瓷生产技术的整合,德化瓷工逐渐将“捏、塑、雕、镂、贴、接、堆、修”技术进行分解与利用,出现了单项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白瓷瓷塑工艺美术品种。在这样的技术分解与重组中,以雕镂结合的技术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表现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瓷器,当地人称之为“通花”。“通花”,又称透雕、镂空,是以雕刻为主的装饰手法。德化早在明代的傅山薰炉、仿铜香炉、笔筒等产品上就已采用。据考证可知,传统“通花”主要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成型技术。例如,傅山薰炉刻成玲珑剔透的花形图案,既有装饰之美,又有在“炉内烧香时,缕缕烟气从孔中冒出,缭绕升腾,香气四溢”的实用。现代德化陶瓷产区,“通花”作为一种新型的白瓷工艺美术品种出现,并逐渐在陈设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现代瓷塑艺人对瓷塑技术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具有创造性的利用。例如,属于雕的技术,也包括刻,刻花早在宋代定窑瓷器中就占有重要地位。随后,在文化交流与互动中,德化窑白瓷瓷塑也采用了刻花工艺。刻花所形成的装饰图案,可以是阴刻,即将花纹刻出便可以成为一种装饰;也可以利用阳刻,即将花纹以外的部分刻去,留下花纹部分。另一方面,是具有新内容的创意,引领着德化瓷塑装饰的新风尚。这种创造不仅出现在艺术瓷和陈设瓷上,也出现在日用瓷上。例如,在茶具和餐具上,同样出现了刻花装饰。刻花瓷器不仅花纹清晰可见,而且易于清洗,它用在日用白瓷的装饰上,既可以装饰瓷器以提高瓷器的观赏性,又可以保持瓷器的清洁。因此,它较为广泛地应用在日用白瓷的装饰上。当然,作为陈设瓷和艺术瓷,采用刻花装饰,其优点就不言而喻了。总而言之,以雕镂并用的德化白瓷装饰,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二雕镂并用的德化白瓷装饰

既是一种工艺技术,又是一种瓷器品种。它是在一件瓷器上进行雕与镂,进而制作成一种具有图案装饰的白瓷瓷器。它不仅可以独立地成为一种陶瓷工艺美术品种,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文化审美规范。因为它同样是以材质美为基础的工艺技术与创意完美结合的造型创造,是人改造自然并获取造物的一种工艺创造。早在《考工记》的记载中,就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的论述,这既是对人们文化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深度思考,又是对工艺美术品的充分肯定。在德化白瓷发展中,雕镂并用的制作技术,不仅制作成功了陶瓷造型的形象,也制作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审美规范。

1.雕镂并用的德化白瓷是以材质美为基础的陶瓷工艺美术品种之一

从陶瓷史上看,雕镂技术在原始社会陶器制作中就已经萌发,后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在明代德化窑白瓷瓷塑中形成系统。雕与镂的结合,是从“捏、塑、雕、镂、贴、接、堆、修”等技术综合起来的陶瓷装饰造型的基本方法。它是在已经成型陶瓷器上进行雕与镂,进而形成适合器型及符合文化功能的装饰手段,旨在美化陶瓷器物。由此可见,雕镂并用的装饰技术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既反映材质美,又反映工艺美的陶瓷装饰技术的简约化。

2.雕镂并用的德化白瓷是以技术美为主要支撑的陶瓷工艺美术品种之一

雕与镂,作为装饰陶瓷器物的技术,从技巧上看,它不但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又呈现特殊的技术美。例如,在一件已经成型的白瓷器上进行雕与镂,制作者不仅必须胸有成竹,而且需要按部就班。前者是达到装饰目的和要求的总体规划,做好了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因此,从创意之处的思考到制作中勤于实践,既是神思入微的斤斤计较,又是专心致志的情感付出。

3.雕镂并用的德化白瓷是以创意美为主要特征的陶瓷工艺美术品种之一

雕镂并用装饰技术的形成及其在陶瓷工艺美术制作中频繁应用及其所取得的文化效应,既体现着德化陶瓷工艺美术界集体的智慧,又展示着每一个制作者的聪明才智与无限情感。众所周知,早在明代德化窑白瓷瓷塑的创意及制作中,瓷工们就开始采用各种成型手段所造成反映佛、道,以及神仙人物的白瓷瓷塑品,并形成了德化窑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审美规范。然而,约500余年过去了,德化陶瓷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以旧有的技术焕发出新的光彩,是经过较为漫长的积淀而生发的。与历史进化过程相比,德化现代陶瓷制作,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与集体文化相对,个人创造不仅熔融了自身的技术,也熔融了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及其反映。例如,同为“通花”工艺制作,因为不同工匠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在表现上或平淡,或奇特,平淡中会显示一种朴素,奇特中会彰显一种美妙。在同样一个器型中,由于不同的制作者,或可以将装饰图案设置在器形的宽大面上,或可以将图案设置在器形狭小的局部,这同样会造成一种朴素之美,给人一种新奇之美的感受。总而言之,德化陶瓷装饰工艺从传统中走来,在集体创造中彰显着个性特色,同时与时代文化审美脉搏休戚相关。

三结语

第3篇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发展相对成熟,很多种类在视觉效果上贴面效果,如剪纸、版画、刺绣、皮影等。现代平面设计可以把不同种类、不同效果的传统工艺美术结合到一起。在设计商标或进行平面宣传时,为了凸显企业机构的中国特色,设计师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性质进行平面设计。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公司的宣传海报可把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案融入其中,包括编织类图案中国结、与中国神话结合的图案素材龙形剪纸、玉器与鞭炮的结合玉质鞭炮素材等。针对生产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公司,如雕刻公司、日用品公司等,在商标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把中国传统的工艺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如,画面内容是以玉或青铜为材质雕刻而成的机器人、钢琴、计算机等。建筑企业为了让自身的产品凸显高贵,也可以把中国象征尊贵的传统工艺应用到自身的宣传海报中,如石狮子、玉如意、青铜鼎等与古代皇家相关的素材。目前,平面设计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宣传上,而由于宣传的内容多样化,所以宣传类的平面设计风格繁多且各不相同。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于平面设计,将吸引更多不同喜好、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相对于西方文化,很多客户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如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的美容行业,除了欣赏西方美外,还特别喜欢凸显东方女性的美丽。所以,在进行美容行业的平面设计时,可以加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视觉效果。如,在平面设计的背景上,可以加入丝绸质感的效果,把光滑、柔软、尊贵和安静融为一体,让平面设计整体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贴合以东方古典女性美为目标的客户的需求。

二、传统工艺美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行业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为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具体的体现方式。以前的版画内容,一方面是靠创作者的想象获得的,一方面是靠复制、模仿获得的。想象是创新、创意的体现,现代的计算机制图软件可以令一个人想象力更加丰富和具有创意,并且让制图更加省时省力。在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完成制图后,可以把图案复印在版画的材料上,方便雕刻。而对于固有的风景、人物进行版画创作,也只需要先使用照相机等数码设备进行拍照,然后把照片传入计算机,最后再复印在木板上,这样版画的内容就可以更加形象和生动,版画效果可以真实,也可以夸张,改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形象。通过平面设计,运用夸张的方法,还可以让中国传统版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独特,更具有吸引人眼球的效果。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各种计算机游戏(单机与联网)更是层出不穷,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游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可与手机游戏相结合。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的多样性,为民间美术与游戏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剪纸和皮影为素材的手机游戏已经出现并流行开来。所以,与游戏、动漫相关的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如,在设计人物或角色形象时,可以加入中国传统工艺元素,包括不同质感的中国神话动物。目前,一些商品包装或宣传海报、传单所表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模仿西方设计的感觉。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包装平面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更加符合该商品的特色,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如,茶、白酒类的饮品包装设计中可加入茶壶、酒坛、酒壶或各种酒樽等;水饺类的食品包装和宣传页设计中则可加入让人联想到春节的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糖果类包装则可根据糖果形状和本身代表的含义,选择相应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加入平面设计。

三、结语

第4篇

1.注重发散性思维

注重发散性思维是艺术创作应当具备的特征之一,因为艺术创造不是工业产品,不能局限在固定模式中,没有可以套用的思维模式,这也为艺术创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发散性思维是利用这一空间的重要方法。发散性思维要求设计师不受传统管理方式或模式的束缚,从不同角度和途径进行创新,将以往那种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工作兴趣得到激发,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

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强调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东西。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会因为设计师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他们个性的不同而形成的。工艺美术设计的多元化也反映了艺术作品的丰富,这对艺术发展而言极为有利。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强调设计师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利用,对思维定势持否定态度,所以设计师要注重对自身思维变化规律的把握,从动态发展中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发挥。

3.强调现代信息科技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信息元素运用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也成为工艺美术的一大特征,并且为了工艺美术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现代信息科技越来越受到强调。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Photoshop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大大简化了设计人员的操作流程,可以让他们把精力投入工艺美术的创新工作。另一方面,工艺美术信息化也是其一大趋势,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工艺美术作品的进一步创造,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大量采用信息材料和资源。

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主要着力点

1.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首要环节

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是实现工艺美术设计的指导思想,一个形象的孕育必须在艺术构思中进行,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很多要求:第一,必须对思想文化的新方向给予关注,这样才能萌发新的思想观念,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第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理念,注重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隐喻、联想、暗示等手法,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知识积累;第三,设计作品要向民族性、时代性方向发展,并且以时代性为主轴,与民族性紧密结合,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第四,突破对传统的模仿,注重自身对世界的独特领悟,向更加多元化的审美思想、价值取向方向前进。创造性的艺术构思强调在设计中要关注各种风格,避免过多的修饰,充分显示艺术作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体现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设计师的观念也要具备动态发展的特征,从而提高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艺术世界包括微观和宏观,这都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捕捉,将美学和艺术完美结合。

2.双重性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除了要具备观赏性之外,实用性也是其主要要求。如,在市场中的家具或者工艺装饰品可能具备比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是如果其没有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同样会遭到冷遇。因此,双重性成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双重性是指工艺美术设计既要体现设计师的个性,又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必须从二者的共性出发进行考虑,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随着人们审美和使用要求的提高,设计师在设计中不仅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对工艺进行创新。上文提到的以主动性管理为中心、注重发散性思维、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强调现代信息科技的运用等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就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双重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双重性得以实现的基本要求。

三、结语

第5篇

1.将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很多中职学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所以其教学方式与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所以教师应将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教学指导,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突破口是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并积极探索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平台。例如,在3Dsmax实践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单纯的进行理论讲授,应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在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自行进行设计和实践,并结合3Dsmax的设计实例,重复操作,加深视觉美的体现,并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就设计实例的具体情况展开自主合作的深入探讨。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与深入的探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热烈。这时教师应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做好现场调控,并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总结和点评,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快速改变,向着有利于就业竞争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其发展性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2.顺应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规范的主体是知识结构设计,而知识结构设计的集中体现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了确保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能够以服务为宗旨,将就业作为教学导向,相关人员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顺应市场需求,收集大量教改资料,并与企业主管和多个专家进行探讨,交流经验,并听取各方意见,然后按照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和现状,对课程和权重比例进行调整,认真修改和研究校企的课程内容衔接,相继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争取做到传统与现代内容、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综合实力与实践能力的协调统一,并在新的教学改革中,积极融入新的知识和技术,以及管理方法。

第6篇

一、审美日常化使工艺品的审美价值变为消遣价值

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方式被改变的同时,在由器械复制带来的商品消费社会中,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艺术品具有稀缺和唯一性的前机械复制时代,人们面对工艺品时,审美的方式是凝神静观,通过对工艺品形式和内容的关照与移情,得到的审美体验中包含着历史、文化背景和主体由于沉浸在作品中所体验到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就是对这种由精神专注后的联想所产生的审美效果的生动写照。而在今天的复制品面前,主体不会再保有稀缺和珍贵的情感,加之丰富的各种其他商品应接不暇,现代消费者很少会再去面对这工艺品沉思静观,而往往会寻求一种“渺小和粗鄙的快乐”②,由此主体的审美态度已经不是静观,而是消遣。很显然,在现代性文化环境中,“审美”这个词的意义已经发生改变。工艺品被以消遣和符号等方式消费,使主体得到快捷、粗浅的满足。从而,工艺品本来含有的深层次的和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在人们的漠视中隐退。

二、视觉经验的强化导致工艺美术品触摸感价值的隐退

在今天,人们的经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具视觉性或是更加视觉化③,从商店的各种宣传画面到互联网的用户界面,几乎我们所关注的所有领域信息都在以视觉化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着。人们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使得视觉文化经验的训练通常是在体系化设置(如影视、绘画艺术等体系)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完成的④,因此这种训练带有强制和不可避免的属性。但各种视觉产品的销量和社会视觉化的发展速度证明,消费者至少在现代型社会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已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这种视觉化的信息接受方式,而且在不断寻求着新的视觉刺激。正是这种对获取信息和娱乐刺激的功能需求,孕育了iPhone等触屏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出现和风靡。这些产品在以强大的硬件条件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的同时,也强制着人们去适应无力学反馈的触屏式使用方式和习惯于触摸冰冷光滑的屏幕与电子产品的机身。现在随处可见的是,人们热衷于借助这种视觉技术在视觉文化事件中寻求信息、意义或。然而在得到这种现代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身体在与其他质感与形状的物体的接触中能够获得的感知和神经对细腻的且附有情感性的质感进行体验的需要逐渐淡忘了。这使得工艺美术品的触感价值也在现代性中慢慢被淡忘。

三、现代性的负面影响为城市工艺美术发展提供的契机

虽然现代性给工艺品原有的价值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由现代性给人带来的异化和束缚等所表现出的负面效应,人们逐渐萌生反异化和反束缚的要求,加之现代性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好于以往的物质生存条件,为人们重新重视工艺品的触感、唯一和完满的审美价值提供了契机。

1.在都市中异化的神经中枢需要得到释放和回归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是现代性和科技文明的汇聚地,为了适应现代性社会的生存和谋求一般意义的发展,人被包括科技在内的现代性要素进行了强制化地改造,从而使人对本性体验的需求逐渐被消费逻辑和“工具理性主义”逻辑所遮蔽。⑤对无力学反馈的屏幕操作的适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进行按动传统键盘等行为时,被按的对象会通过下陷和反弹等动作给予皮肤和肌肉神经力学信息的反馈,由此人们在获得点击成功等理性信息的同时,也获取着生理本性所体验到的舒适感与满足感。而由iPhone引领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方式的变革,使人们为了能够高效获取信息与进行便捷的娱乐,不得不去适应无力学反馈的触屏操作和冰冷的握感体验。在这适应中,人的神经中枢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驱使下,失去了选择的权利,麻木地服从于这种异化的技术训练,而且人还在这种异化中实现着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身份认同。而在工作之余,让麻木的神经回归对本性的体验,成为人不可避免的需求。而高质量工艺品所能提供的触感体验,正是帮助人们实现人体对生理本性体验的满足的良好途径。

2.美的同质化环境使个性化工艺产品的价值被重新重视

在创造了丰富的美的产品的同时,机械复制还创造商品美的同质。假想,如果通过市场调查,超过半数被调查的消费者认为iPhone的外观设计最符合他们的形式审美目的,那么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各厂家会跟着iPhone的风格改造自己的产品造型。过不了多长时间,消费者在市场上能看到的都将是类似iPhone的手机产品,实际上,这个现象已经成为现实。在工艺美术品市场是同样的道理。即便被效仿的产品本身真的很美,其他产品效仿的也惟妙惟肖,那么我们能看到的也只能是一片“美”的荒漠。值得庆幸的是,对同质化环境的厌倦和对个性化的需求,仍然作为人们的本性需求被保留了下来。在这个荒漠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拥有非器械复制而成的具有个性的工艺美术品。甚至在手工艺过程中,由于某些工艺失误造成的痕迹,都已被重新重视为工艺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这些痕迹也确实是构成作品灵韵、圆满与独一特性的组成要素。以此,有理由认为,消费者对个性化与独有性作品的需求中,潜藏着对灵韵、圆满等审美要素或显或隐的心灵需求。

四、强势现代性文化态度对工艺美术发展的作用

因循中国传统皇恩文化的封建残留,中国工艺美术品生产已经持着弱势文化态度走了太久。在价值观迷失的现代性氛围中,这种弱势文化的发展态度不能建立鲜明的价值取向,更不能与世界文化产生有效的对话,只能使本民族文化中的智慧与价值最终被遮蔽。

1.强势文化态度及其指导下的工艺美术品特征

强势文化就是相信自己且遵循客观规律做事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世界,能够根据客观规律提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且把自己认定的价值以自信、积极的态度应用于各种交往及生产性的事件中。这是西方文化普遍具有的一种文化属性。对于全球文化的发展来说,本土和全球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张力,即双方相互影响,他把这称作同质化和异质化之间的互动⑥。据此,对于参与到全球各国各民族间的对话来说,以自信的态度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给出自己的价值取向,通常是必要的。此外,建立这种相信和依靠自己的文化态度,是不迷信外来文化的前提,也是分析客观规律和面对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切实方案的前提。特别是在社会乱象丛生、民众价值观迷失的现代性中,只有坚持自信的强势文化态度,才能创作出价值取向鲜明且能对大众起到引领作用的艺术作品。以19世纪末英国“手工艺运动”为例。以艺术家莫里斯为首的许多欧美艺术家,坚信机械复制产品无法取代具有纯净和独一性的艺术的创作规律,坚持认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艺术遗产。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浪潮下,手工艺不仅不应被消灭,而且还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莫里斯坚决反对在现代商业追求利润至上的情况下,生产了一些俗不可耐的华丽风格的以及假冒的、质量低劣的工艺品,以适应市民们对虚荣的享乐、奢侈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这是手工艺术家们所不能容忍的。在这种强势信念的指引下,他们创造了大量被人们称为所谓“粗俗”的草编等手工艺,这些工艺品反映着人类的伟大思想,具有朴实和简练的艺术风格,广为市场所喜爱。在强势文化态度的指导下所产生的工艺美术品通常具备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原创性强。即基于对本土工艺品审美价值的自信,创作出的作品通常保有充分的本土特色和由艺术家原创性作品风格赋予给作品的灵韵,这种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比市场上的复制化的单调的工业品更具有吸引力。第二,制作工艺原汁原味、成品质量到位。出于对本土审美价值的崇敬,创作者通常会一丝不苟地坚守应有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并将成品的质量与效果做得最好。既不会为了产量和效率而粗制滥造,也不会附和现代工业技术的标准。第三,融入现代性,不断推陈出新。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并不是要守旧,而是坚信用本土审美价值的精髓可以影响任何时期的受众的心灵。因此,持有强势文化态度的艺术家,通常或是借助现代的技术媒介对本土审美价值的精髓进行表现,或是不断将新时代的文化内容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讲述。形式多样、新作迭出,而又不失个性灵韵的精髓。

2.弱势文化态度及其指引下的中国工艺品市场特征

与强势文化相比,弱势文化态度的集征就是选择依赖,即指望依靠强者制定的规则和强者的声望等谋得自己的生存。中国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这种弱势的文化态度。弱势文化态度使我国众多工艺美术的创作呈现如下主要特征:第一,跟古人的风。面对现代性的审美市场与社会问题,在弱势文化态度的指引下,创作者往往选择依赖传统工艺美术旧有的审美价值,简单照搬传统作品的风格与样式于现代的作品创作。而很少基于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审美价值精髓的认识,对现代性社会中审美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二,跟国外的风。面对百余年来西方强加给中国的现代性发展和国外文化的强势竞争,众多创作者以简单的方式挪用西方工业文明的声、光、电等现代设计要素于工艺品设计,并期望以此种方式使工艺品具备所谓的国际性属性。可以想见,这种做法无异于在西方文化标准的屋檐下寻找一处自己的容身之所,长此以往,更将使我国工艺美术特有的审美价值与文化特征被遮蔽。

3.城市工艺美术的强势发展策略

第7篇

近年来流行的工艺画种——景泰蓝工艺画由于方便制作而发展较快。它采用现代工艺画全新制作流程和独特配方,加以景泰蓝制作工序,采用纯手工制作。其质地精良,用料考究,不同于一般的油画、国画,玻璃画等平面展示,给人更直观的动态效果,是一种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价值于一体的工艺品。在不远的将来,景泰蓝工艺将会和传统的实用、装饰性产品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其表现形式将会有更多的元素加入进来,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元化产品。

二、工艺美术教学中仿景泰蓝掐丝手工艺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仿景泰蓝掐丝手工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工艺性极强的课程,集欣赏领会和手工制作于一体,从而实现工艺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灵感,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授景泰蓝的艺术特色和其重要工序掐丝部分的制作,从而建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但是目前,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有很多地方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中造成了诸多问题。

(一)社会方面

由于景泰蓝隶属于工艺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着重介绍具体的制作手法,导致对我国优良的审美文化传统重视不够,多数工艺美术教材还较多地沿用了老的教学模式,未能反映出我国民族发展的审美意识的特色。造成不能很好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教学的精神,无法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这一现状。另外工艺美术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就业,实现与社会需求的相结合。若培养的技术人才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或者错位,那么最终的结果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都有可能被社会发展所淘汰。而目前,学校里景泰蓝相关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师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是景泰蓝工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难。

(二)学校方面

目前,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师数量较少,资源比较缺乏,存在着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等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原则不明确,对于社会需求和人才技能方向缺乏综合引导力。在仿景泰蓝掐丝手工艺教学上,习惯于立足课堂,被教材所束缚,停留在“唯材施教”的局限上,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学目标大多院校关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目标设置模糊,没有清晰认识到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忘记手工艺传统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创意相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有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才是实践性教学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景泰蓝手工艺的学习不单纯是一种艺术本体的学习,更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教育。2.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这一方面使得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同时,景泰蓝工艺等工艺美术设计的观念、方法、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当前的教学对这样一些新兴的专业内容几乎不涉及,或者涉及很少,对现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影响,没有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从而也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3.教学模式现在职业院校的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往往是一名教师给三、四十名学生上课,师生比例不协调。作为动手能力强,突出实践的工艺美术课程来讲,这种状况下的课堂是难以想象的。

三、工艺美术教学中仿景泰蓝掐丝手工艺课程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明朝时宫廷开始烧制,在景泰年间,由于皇帝亲自参与,工艺达到了高峰。它有着优雅悦目的蓝色,故被后世称为“景泰蓝”。景泰蓝从诞生后就一直为宫廷享用,清中期以后,才由皇帝赏赐大臣,逐渐走入民间,成为民间收藏佳品。其工艺囊括了珠宝的花丝镶嵌、陶瓷的釉彩烧制、玉器的精雕细琢、黄金的打磨抛光,做工之繁复程度,冠绝天下,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因此,学生在学习了解景泰蓝,首先要了解景泰蓝的历史文化及传统工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着重于介绍景泰蓝的起源及发展状况。了解这些历史文化,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承前启后达到一种艺术素养的提升。另外,欣赏景泰蓝工艺品,要认识到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当朝人民的精神风貌,是思想和艺术浓缩于一体的文化结晶。

(二)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从工艺美术专业的现状来看,需要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朝着专门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仿景泰蓝掐丝手工艺是一门集艺术性和动手性的课程。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其中最为复杂细致的工艺就是掐丝和点蓝的技术。景泰蓝制作好胎形后,掐丝是主要制作的工序。制作的方法是用镊子将事先做好的柔软、薄而细的并具有韧性的紫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用手掐(掰、弯)折叠翻卷成花纹的工艺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制成各种纹样,蘸上白芨或浆糊粘在铜胎上,后经烧焊、点蓝和镀金等工序完成。点蓝,经过掐丝工序后的胎体,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是艺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制成的小铲形工具(行话称蓝枪),一铲一铲地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空隙中。“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工艺美术教学,将工艺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景泰蓝工艺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对于景泰蓝工艺知识的熟知度,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要选派专业教师到有关院校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艺术工艺水平。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没有高素质专业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不可能顺利完成。

(四)转变教学模式方法

第8篇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

(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

(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第9篇

【关键词】柳公权 文字形态 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6-01

一、柳体楷书的审美特色

柳公权楷体书法传世较少,其中多以碑刻和拓片的形式流传至今,他最为出名的书法作品《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是其书法创作水平的典型展示,对后世楷体书法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柳公权大量运用内撅法进行字体造型设计,偏爱提、顿、回、折的使转方式,回笔在中心勾出,字体清瘦又保持一定硬度,这些都是柳公权书法中的造型语言,所展示出的高雅和优美其他书法家很难效仿和企及。他的存世作品用法完备,刻画较为细腻,当代练习楷体的学习者,多以柳公权的书法作为模板和标准,所以柳公权楷体书法的影响力,虽历经几千年而历久弥新。

二、柳体楷书与同期楷体书法的区别与联系

唐代的书法受到长安城的建造规制影响,开创了九宫格式的字体间架结构研究法,而柳公权的书法因其内撅式的造字方法,在纳入到九宫格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柳体楷书的汉字是由中宫向四周辐射的,用另一种角度来看也就是中宫收紧,与同时期颜真卿的楷体书法相比较,法度严格的柳氏楷体与开放且视觉张力十足的颜氏楷体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颜真卿的楷体书法在笔锋回转的时候多采用细弧线转折用笔,给人一种含蓄圆滑的落笔风格,而柳公权用逆锋方劲直转,形成瘦劲、硬朗的起笔转折用笔风格;两种楷书在风格上都继承了隶书的力度和笔锋,尤其以悬针竖、钩挑出锋等方面都借鉴了隶书风格,但是更进一步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三、柳体楷书对于楷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柳公权书法中的线条边沿装饰成分处理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其他书法家和文人的认可,米芾就曾经批判柳公权以及欧阳询的书法风格:“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于兄。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米芾认为,柳公权的书法作品过度追求法度,使得书法作品无法展示出作家的自由思想和澎湃的情怀,扼杀了书法作品的生命力,降低了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种论调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从楷体书法的发展历程来看,米芾没有看到形成强烈个人风格和富有个性化的装饰性成分的运用对整个楷书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柳公权书法中接近标准化的钩挑达到了楷体书法的顶点,具有鲜明的视觉识别效果,对于明确字体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柳体楷书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柳公权生活的时代正处于颜真卿书法风行一时的阶段,颜真卿的书法特色对柳公权书法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柳公权早年的书法作品之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有颜真卿书法的痕迹。这充分说明了他善于学习其他优秀艺术家的有点,同时又能够杂糅百家进行有个性特色的再创造。他结合北碑结字用笔的处理手法将颜真卿外拓的结构方法加以收紧,将颜真卿提笔按过的圆转转折加入方折,将运笔过程中的线条转折的痕迹展示在线条外部,形成了有硬度的转折用笔特色。柳体楷书将颜真卿的楷体书法进行了演化和升格,两者联系紧密又各具特色,因此后世在研究楷书时经常将二者的书法作品相提并论,称为“颜筋柳骨”。柳体楷书用笔极为干练,字形整体感官为方劲有力同时又清瘦硬气,内涵丰富同时又内敛低调,富有骨感美,它的整体外观偏向于瘦长,文字的中心高于水平点,接近黄金分割的文字比例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总体来说,柳公权楷书内撅法结构汉字,提顿折转的转折方式,回笔回钩的处理钩笔形式,刻画细腻,堪称完美。但同时也将楷体造型推向了极致,后世很少有其他楷体书法艺术家再有此能力将楷体向更高层次推动。所以,柳体楷书发展到近现代,已经不能再给后人带来再创造的视觉素材,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学习,通过法度严谨的高成熟度作品给人们学习楷书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春兴. 试论唐楷书法在汉字演变中的重要作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92-95.

[2]李亚旭. “意在笔前”与“忘机兴发”――唐代书学之创作心理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8:133-136.

[3]陈振濂.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书法与印刷术关系之研究[J]. 书法之友,2001,03:3-9.

[4]淦铭.骨力神力刚劲骨体精致严谨骨气立骨铮铮柳公权创“柳体”名至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J].中国地名,2014,0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