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学实验

时间:2023-03-29 09:18:44

导语:在医学实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实验

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医学微生物学;改革与实践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指出“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活动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及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途[1]。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医学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临床医学及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2]。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相比,我院现有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及内容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院结合自身现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原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观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改评。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过度的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完全谈不上创新和应用。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思考,只是依着葫芦画瓢,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3]。

1.2教学方式欠合理

微生物实验课安排的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老师提前设计好所有的实验步骤,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菌种、试剂、器材等,学生进入实验室只需按照既定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项目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

1.3教师力量缺乏

实验课上一般每个实验室会安排只安排一名教师,可是一个教师里会安排20多名学生,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问很难及时解决,在实验中遇到操作上的困难也无法得到帮助,使部分学生的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1.4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考核,标准单一,考核的方法单一,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实验课的分值在总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较少,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进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4]。

2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及教学体系改革

2.1精选实验课程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我们在充分研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教材,调研相关资料,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计划,调整实验学时。在不增加实验课时的情况下,精心选择实验内容使实验课相对独立。保留微生物学实验所必需的实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减少一些枯燥乏味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思考性和系统性的实验项目,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5]。

2.2多样化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指出,对课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结合医学形态学特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实验课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T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及临床病例法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于微生物实验教学中[6]。其中TBL教学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7]。在教改后的教学中学生担任“主角”,老师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情景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教案编写者、促进者、向导、评价者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与人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2.3实验助理参与

针对实验教学中,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医学微生物实验室提前一年在各班挑选1-2名,对实验室工作感兴趣,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等到自己班上上微生物实验课时可以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帮手”,使实验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助理也可以搜集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整理,再向老师请教,最后向同学反馈相应的信息。

2.4互动、交流、学习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教学中带来的便捷也日益明显。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教学直观的特点,能够增加信息输出量,加大知识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PPT方式组合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使微小生物直观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现已录制了全套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视频,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反复观摩以加深理解[8,9]。

2.5完善考核制度

“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定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10]。经改革后,我院现有的考核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及期末笔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同时,实验成绩作为理论考试成绩的20%,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6科研能力的培养

吉首大学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会根据每个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项目指标。医学院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对科研的要求,开设了“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创新训练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自行成立科研小组,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书,设计书的内容包括:前期基础、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创新之处、项目的预期进展、项目预期成果、参考文献等。一旦申请成功,学生就可以开展项目。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学生对教学改革实践的感受与评价

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对于教学改革的感受他们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在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同学认为收获很大,相较以往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学校开设的科研项目,学生也积极参与,通过大家一起查阅资料、寻找方向、分析内容、撰写材料、实施项目,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能力;寻找方向及撰写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项目实施使他们的交流能力、思维、应变及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以后的职业生涯非常有益。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该教学方法比较多的利用了课余时间,希望能在期末总分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10]。

4结语

对于即将来临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我校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将会做出十足的准备,好好抓好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细节问题,不断调整教学体系,寻找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学习中,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也能使老师更好的与学生交流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也将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爱学、乐学、好学,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晓君.中国药院校技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2007.26(5)70-72.

[2]于晗.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7,(6):82.

[3]林旭瑷,严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附页2-附页4.

[4]倪萍,牛婷婷,肖晋.浅谈如何提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J].生物技术世界119.

[5]伦永志,韩美君,孙慎侠,等.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5,12(6):26.

[6]王小莉.适应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13.1:18-19.

[7]侯娟,王晓红,等.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3.216-17.

[8]陈志瑾,丛延广,胡晓梅,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1086-7.

[9]王红英,马秀敏,倪萍,等.多媒体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2):960,附页1.

第2篇

【摘要】口腔医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验课;教学

我校的口腔医学教学自1995年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对口腔医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上升。而学校对于教学环境和设施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不断完善,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口腔医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方法。如何强化实验课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我校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些想法在此提出与大家探讨。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生学习及理解知识的能力差:目前,我校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素质较差,学习能力欠佳,学习不主动;学习某项操作技能时,只是对该项操作被动的记忆和机械的模仿,不能与其他操作及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不能在继续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1.2 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是临床实践,而实践最初的实现手段就是学校的实验室教学。因为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操作步骤,在操作时不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亦差,不能很好的将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

1.3 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思想不重视,操作不认真,认为模拟老师的操作不必认真,操作马虎,不规范,不到位,实验报告抄袭别人的,应付老师的检查。

1.4 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有待提高:一方面,有的学生上实验课时不穿白大衣或穿了但不扣衣扣;有的学生上实验时相互打闹或大声喧哗,教师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另一方面,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大批以青年教师为主的炒股军团,有些教师为了经济效益,整日穿梭于股票市场或忙于网上买卖,而无力专心于教学,只会照本宣教;甚至有些教师上课迟到,实验时不认真指导,示教后不闻不问学生能否明白实验原理;更有甚者,教师自身对有些实验内容都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很难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1.5 专业课任课教师少,授课科目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当前,基于我校师资的配备情况,决定了一名任课教师可能同时讲几门课程,这样就很难保证每一门课程都能很精通,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从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又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因此,对实验课教学时就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就远离了模拟临床的实验目的。

1.6 实验室器材相对较少,学生动手机会少,不能充分满足实验的全部要求:我校口腔专业在校生的人数相对较多,实验室设施及空间不足,每次只能提供20人的全套实验桌及器材,一个班要想完成一次实验,可能要分2次来做,这样就导致了实验课堂上练习时间有限,学生手法不娴熟,动作不敏捷,记忆不深刻,进而影响到将来的实习效果甚至就业;同时,实验室缺乏与临床接近的实验素材,如目前一些实验(龋病备洞等)主要是在石膏模型上完成,而石膏模型与天然牙齿之间在硬度和钻磨感觉上是完全不同的,远离临床的实验很难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或就业带来帮助。

2 教改思路与对策

2.1 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教学,如模型(牙列)、实物(各种疾患的离体牙)等,笔者由多年的教学经验获知,学生对真实的临床病例或资料非常感兴趣,容易引导学生形象化思维,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前,充分利用视听、图片(真实临床病例)或影像资料进行教学,效果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无法开展的实验内容,通过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课件的图片清晰、典型,甚至有生动的动画设计,使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

2.3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积极引导,适当进行自身实体相互练习,如:口腔修复时的取模;口外麻醉时的注射等,均可同学之间分组相互操作,增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实体验医患之间的关系。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管理,精心带教: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是直接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教育者和引路人,教师只有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正人先正己,只有建立一只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鼓励更多的医德高尚、责任心强的“双师型”教师充实到教学中来。“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更有利于教学。

2.5 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强化实验效果:目前,我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多数是在口腔门诊或专科医院中从事常规口腔医疗工作,不可能从事高精尖的临床工作,所以,在选择实验内容时,减少理论性较强而临床不实用的实验项目学时数,增加训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操作项目学时,培养娴熟的技能,以更好的为实习或就业服务。同时,在现有条件下,要充分利用离体牙(可让学生到医院收集)、仿头模型等实验资源,让实验条件更接近于临床情景,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印象更深刻。

2.6 正确评价实验教学的地位:过去的实验考核办法是利用实验报告进行考核,且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比例太低,学生都不太重视,这种做法往往会流于形式,会的与不会的学生,最后的实验报告都一样,不能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技能,对此,实验考核办法应进行改革。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内容由教师设计并由学生抽取,并加大在总成绩中的占有比例。这种方法能够真实的反应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3篇

1实验室开放的组织与实施

1.1实验室开放对象

正学习生理学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了生理学实验课后,对生理学实验感兴趣或者想进一步提高的学生以及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

1.2实验室开放的时间

1.2.1定时开放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由于生理学实验课学时仅为26学时,故该实验课结束后即安排开放性实验内容。教师安排好要开放的实验项目及时间,学生在实验室规定的时间内到实验室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并由教师作相应指导。

1.2.2预约开放此种开放主要针对进行大学生基金项目: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基金资助项目科研课题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实验室对这部分学生实行全方位的开放。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出书面申请,实验室根据具体情况作统一的协调安排后,再给出下一学期具体的开放时间及开放地点。

1.3实验室开放的具体措施

1.3.1基础阶段医学检验专业生理学实验学时数较少,而学生又初次接触动物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接触该系统,考试结果显示,45%左右的学生不能熟练应用该系统。实验室开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基本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1.3.2提升阶段少部分医检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三年级及以上)对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些学生自由组合为科研活动小组,利用实验室开放的空间和时间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实验室对这些科研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并指定相应的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系列科研基本技能的培训,如讲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书写等。之后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确立研究内容,撰写申请书申报学院的大学生科研基金。一旦立项后,利用短学期机能学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开展其研究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开放的成效

2.1实验室开放得到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认可和赞同实验室开放几年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赞同和认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参加实验室开放的系列活动;65%的学生对实验室开放设置的项目比较感兴趣;10%的学生希望通过兴趣小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验室的开放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2.2实验室开放提高了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放机能学实验室。尤其在我校实行三学期制后,学生在短学期自主利用的时间较多。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设备,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仪器的功能及用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使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有利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J。开放实验室改变了以往“有课实验室开放,无课实验室关闭”的状况,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3实验室开放为优秀学生的科研活动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侧重于对理论的验证和演示,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验室的开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学生进行系列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技能的培养j。我校推行三学期制,目的是使学生在短学期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机能学实验室在短学期内面向医检专业的学生实行全面开放,为一些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几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这些优秀学生组成的科研活动小组完成了多项大学生科研项目,如花生壳提取液抗小鼠衰老作用的研究、草乌甲素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等,撰写了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第4篇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安全 学生 防护

最近,东北农业大学部分学生和教师因实验不慎感染布鲁氏病菌,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因医学实验室人员长期接触有生物危险的菌种、病毒等,所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生物安全的研究和认识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该准则对生物医学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作了详细的规定,可惜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使得国家相关部门把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关法律法规相继面世[1,2]。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先进仪器的进入和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利用率的加大,使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走进了医学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增大,给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学生进入医学实验室应把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要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下,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使之受益终生。结合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将实验室及学生有序的管理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多年的实验室工作和思考总结归纳以下实验室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仅供参考。

一、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上课做实验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存在着因防护不严而病原微生物失控,不仅感染实验室人员,甚至还可能传播到社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2.与实验无关的东西随意带进实验室。甚至有时将食物、饮料、衣物等摆放在实验台上与实验材料同放。

3.进实验室前的个人防护问题。许多学生很随意的穿着自己的衣服进入实验室,还有的学生穿者凉鞋、拖鞋,更有甚者为肩佩长发一边做实验一边用摸完实验用品的手不断的弄头发。

4.使用酒精灯不注意安全。在病原微生物接种时酒精灯是最常用的,它的安全问题往往被忽略,有的同学因某种原因离开自己座位时依然点着酒精灯,酒精灯发生意外致人损伤的事件在学生实验室曾经是有过先例的。

5.实验后不洗手、隔离衣乱放。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有的同学忘记洗手,赶上午饭前直接去饭厅,是十分危险的。再有下课后有的同学不将白大衣反折单放,而是直接塞入书包与其他物品同放。

6.实验物品的分类使用和存放混乱。值日生同学不懂实验后的用品如何分类,经常将污染的与没污染的用品混放,造成污染的范围扩大,更有甚者为乱倒实验垃圾,不知道实验垃圾应该如何分类等。

二、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和安全的教育上

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现在大家对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基本实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实验室和个人,逐级签定安全责任书,开展各级培训班。把各项规章制度挂在墙上。这些都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安全管理,但未必就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一切原则、责任都于事无补,因此还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对安全管理加以支撑和保证。

1.硬件建设,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所有实验室门口都应贴有明显的标识牌(例如某某实验室,生物安全几级以及逃生门等必要的内容),实验室内外要有足够量和有效的消防器材,以备火灾时使用。紧急喷淋和洗眼器,以备有害液体不慎飞溅到眼睛或皮肤上时冲淋以减轻伤害。实验室应设置紧急救助药箱,备好基本救助材料,以供紧急需要时使用。

2.对于利用病原微生物开展教学的医学实验室,必须根据所开展工作的性质、接触的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和因此所需要的生物安全等级(目前分为4级),使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和设施、安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达到相应的要求,否则该实验室不能使用。

3.严格安全制度,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预防措施必须以制度的形式稳固下来。

①定期检查制度。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条件和设施要做到胸中有数,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杜绝安全隐患问题。

一旦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实验室,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疏散人员,限期整改,确保人身安全。

②加强教育严格准入制度。对进微生物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首先要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教育以及防护方法教育,使他们通过教育具有安全意识,做事有条理,遇事不慌,处理得当。与实验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③定期演练制度。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故的模拟演练,来检查人员的安全意识,正确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可定期进行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④危险品保管制度。对易燃、易爆、剧毒、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危险品,要设专室专柜储存,双人双锁妥善保管。作好详细领用记录。

⑤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定期的、经常的安全教育,不断创造重视安全的氛围,是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安全习惯,从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的要求、病原微生物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及危险品管理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法规、制度,学习掌握各种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安全措施,学习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逃生技巧等。

三、学生重在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加强自我保护

对于初进医学实验室的学生,为确保实验室和自身安全,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实验室安全问题,认真学习和掌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加强自我保护和防护策略,对于新开的实验课一定要在课前找好实验室的准确位置,了解其实验特点,要做哪些实验内容,千万不要脑子空空,现上课现找实验室,匆忙进入实验室,投入实验,完全依赖带教老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浪费时间和资源,重要的是加大了不可控制因素带来的危害。

1.做好个人防护,进医学实验室前一定要穿好白大衣,实验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不要抱侥幸心理,以为不会出事。课上严格按照带教老师所提的要求去做,对不懂的问题或操作,一定要问带课教师,不可自作主张,莽撞惹祸。一旦出现问题不要私自处理,要立刻报告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2.做实验要严肃认真,集中注意力,不要闲聊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进度和实验室整体氛围,使人麻痹大意,引发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在实验中要按规范进行操作,若在实验中不慎将细菌遗落在实验台上,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4.不要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随意带入实验室,更不要放在实验台上 实验台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保持清洁有序,对于病原微生物专业常用的酒精灯一定要更加注意它的安全性。

5.用电设备的使用,谨慎仪器要在带课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不要用带水的手进行操作,用后需切断电源的一定要切断电源,不需切断电源的千万不要切断电源。例如微生物实验室所用的温箱、冰箱课后不要随意断电。以免造成结果无法观察的后果。

6.实验完毕后不要随意处理实验所用物品,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分门别类的将其放好送到应该送的地方,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手后,将白大衣反折单放后再离开实验室等。

四、结束语

医学实验室的特点是仪器设备多、空间狭窄、实验复杂,涉及的危险因素多。学生进入实验室,如果对安全重视不足,教育不够,养成坏习惯,不仅会成为事故的制造者,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恶习难改,影响自己长远的职业生涯和将来工作的实验室的安全。

学生是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点,通过认真全面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要尽快熟悉实验室环境,尽快掌握各种规范化实验操作。做好他们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不仅保证其学习期间的安全,还有以下深远意义:受过正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且熟练掌握其知识。有些学生毕业后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有机会参与实验室设计和建设,可使他们从容应对工作中面对的问题。还有些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教学工作,把所学到和掌握的生物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我国的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将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有些毕业生走出国门学习深造、或参加各种合作的研究项目,受过正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且熟练掌握其知识,可以在国际交流中体现我国医学生的基本素质;熟练掌握其知识,受益终生。

参 考 文 献

第5篇

2010年9月,我们开展了森林浴对正常成人(年龄20岁~22岁)健康的影响研究。一组试验地点为杭州市留下镇省林科院午潮山试验林场部,另一组为市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现为短期森林浴(2天)可以显著改善人的不良情绪,明显降低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介质水平,同时发现森林浴能显著降低人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ET-1是体内迄今为止已知的收缩血管活性最强的物质,提示森林浴具有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的功能。

我们于2011年7月进一步研究了森林浴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70岁)的影响,选取遂昌县白马山林场为试验场地,杭州市区为对照场地。志愿者经过为期1周的森林浴后,血压指标均显示出下降趋势,其中收缩压下降10mmHg左右、舒张压下降2mmHg左右、平均血压下降5mmHg左右、脉压下降9mmHg左右。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几项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包括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成分――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及其I型受体(AT1)水平、ET-1水平、及炎症介质在森林浴后均有所下降。表明森林浴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有可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预后。

我们对白马山生态景区区域范围内的应村乡的常住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自2011年6月26日起,至2011年7月14日结束,共调查2057人,其中,男性913人,女性1144人。结果显示几种主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均比杭州市低,且白马山生态景区常住居民的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数据较好。

2013年7-8月,研究了森林浴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COP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被送往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进行为期四天的森林浴治疗,另一组作为城市对照留在杭州市区。研究发现:城市对照组的志愿者在实验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而森林浴组的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霉B(granzyme B)的表达量在实验后显著下降(perforin和granzyme B是活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主要效应分子,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伴随着包括IL6,IL-8,IFN-γ和肾上腺素在内的多种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降低以及应激激素水平的下降。POMS量表结果显示,森林浴组的志愿者在实验后负面情绪的量值显著降低。

第6篇

医学影像设备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包括:设计实验模式、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下面,以“X线机综合故障排查”为实验课题进行说明。

1.1设计实验模式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结合自己兴趣自愿组合,以5~8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并推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首先,由组长带领各组成员讨论X线机的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并拟订、设计出排查方法;然后,各组依次交换实验台,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查找故障原因,进行维修;最后,各组成员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讨论。

1.2实验前准备首先,组长带领组员在实验前查阅有关教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交流,开展协作学习,并根据实验课题要求和实验室现有条件,提出具体的书面实验方案,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及步骤、注意事项、参考资料等;最后,教师认真审查学生拟订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并提出整改意见,各组成员对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3实验操作按照确定的实验方案,学生在领取实验器材后,正式进行实验。对于在正常上课时间不能完成的项目,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现场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

1.4撰写实验报告学生独自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故障排查的方法及过程。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性实验效果评价

为调查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通过实验收获很大,92%的学生认为开展设计性实验提高了自身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操作的能力,91%的学生认为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9%的学生认为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

3设计性实验教学体会

3.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是设计性实验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实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实验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医学影像设备学设计性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开拓创新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综合性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既有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也有工程和电子学的线路系统分析及基本框架结构,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还涉及各种性能评价指标和参数。因此,要求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的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我校已形成了“院校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青年教师到附属医院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参与临床一线的医学影像技术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第7篇

为了能满足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总结十多年机能实验改革的经验,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条件,我们课题组以机能实验学教程为依据,针对药学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时分配的差异,结合我校药学学生的毕业技能考试要求,同时吸收其他院校机能实验学教学的精华,对我校的机能实验内容进行再一次优化组合,强调突出其专业特色,使学生所学的机能实验知识既实用又具有系统性[3]。具体是将原有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包括如下方面:①机能实验学概述与常用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报告写作;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训练与操作、常用观察指标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分析与统计。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实验数据的处理。②药物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t1/2等)与LD50的测定。目的是针对性锻炼药学学生掌握常用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与如何评价药物急性毒性。③药物的基本知识、处方学、药典与新药研究(阿司匹林的合成)。主要为学生进入药厂实习前增加药物的基本知识与新药临床前研究基本方法。④机能综合与探索性实验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开放[4,5]。训练药学学生的实验研究的选题、课题与论文的撰写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此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6]。对以上的实验内容实施1-2年级后,及时综合评价学生实验学习效果,召开学生与教师座谈会,学生与带教教师填写反馈意见表。在下一学年综合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部分实验内容使其更突出药学专业特色。第二次按照调整后的内容在下一届学生实施,并再次测评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在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后,逐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药学专业机能实验学教学体系,编写药学专业的实验教材、修改相应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设计并制作网络课件。将实验内容等通过网络供其他专业学生参考与学习,以便将来优化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机能实验学课程。

2科研、生产与实验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多年来,机能实验教学一般均是依据教学大纲与课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式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做实验时,每教学班内容与实验方法完全一致,学生兴趣不高,而实验免不了出现抄袭数据或拼凑结果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我们提倡教师开放研究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现多元化实验教学方式。我们尝试性将部分兴趣高的药学专业学生组成科技兴趣小组,将科研与实验相结合[7]。几年来,我校药学学生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科研等课题多项;通过主动地参加科研活动,同学们撩开了科研的神秘面纱,熟悉了科研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从而减少其对科研活动的畏惧情绪,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在后期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药学系与临床药物评价中心联合开设新药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是教师的科研或制药企业的项目。做实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拟定实验内容和要求;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与在制药企业见习所学的实践经验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同时教师把最新的药品生产信息或本人的科研课题纳入实验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与思路,指导其撰写实验课题,完成科研小论文。这样既克服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实验,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现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从一般性实验过渡到研究性、开发性的实验。

3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提高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切实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

第8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21-01

[摘要]介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形态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形态实验教学的系统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形态;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构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1]。我校自组建开放性医学形态实验室以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开展设计性、研究性、开发型的实验教学与实践,目前已初见成效。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2.1丰富实验教学方式:开展激活式教学手段,把实验分成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四种实验类型。建立了多模块、多形式、多层次并行的教学体系,开展探索性实验,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①将实验课程改革设想设计出来的实验制作成课件,在实验课学生操作前通过用多媒体系统演示。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观摩等多种方式;在教学上,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的良好作用。②学生可以自带实验题目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例如:学生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等)的形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设计技能创新技能四个层次建立创新科研训练体系。基础层以实习标本、阅片、基本技能训练和做验证性实验为主;提高层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科技研究层主要为七年制本硕,硕、博研究生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教师指导。这个过程正是对学习者综合运用知识的检验,能促使他们换位思考,以调动其参与意识,激发他们自觉、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

2.2编写《医学形态实验学》教材、教学大纲

教材是实现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门新的实验课程,必须要有自己的先进、独特教材体系。考虑到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为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连续性,实验室在学校和教学实验中心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借鉴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以6门课程为基础,根据学校教学的特点,制定实验大纲、编写《医学形态实验学》教材,在教材中重点增加形态实验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等内容,为学生们将来在工作和科学实验研究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考虑到临床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再补充部分与临床相连接的病例讨论和临床检验新技术等有关的实验内容。

2.3开设独立的医学形态学实验课:“医学形态实验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实验课,它为理解疾病提供必备的医学形态实验学知识。当机体发生疾病时,形态结构也必将出现各种异常变化,这些异常变化是在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把这些具有形态特征、结构特点的实验教学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学科界限,避免实验课内容的重复性[2]。“医学形态实验学”实验课面向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和硕士研究生,开展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实验项目及开课时间在校园网上公示,学生可通过网络自由选择课程并报名。综合实验课从动物大体解剖和病理模型制备讲起,再到动物的取材、病理制片方法和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细胞学实验等过程,使学生更早地熟悉和掌握医学形态实验学基本的实验手段,为今后的独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实验中,学生自选题目,查阅文献,收集科研资料,确定研究题目,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再正式进行实验,完成论文写作,进行论文答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初步科学研究的实践。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4鼓励学生申报科研创新基金:依托学校雄厚的科研实力,教学实验中心设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学生申请各类创新课题后,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有关的设计实验工作,通过参与这些科技活动和大赛,促进了学生“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拓宽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了就业实力。

第9篇

1.1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是指选择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典型性的工厂或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感受,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直观、生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手段,既可以在参观中使学生验证、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合在参观过程中,使学生直接在参观式教学中获得新知识。例如,餐饮卫生管理是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安全方向学生专业学习内容的一个部分,涉及《食品安全法》和餐饮管理的众多的法律法规,如果将这些法规条例安排在课堂讲授,师生双方都会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于是安排学生到饭堂参观。参观前,指导老师将参观内容编写成实验讲义发给学生,既作为参观指南,又作为学习要求将有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参观前主动查阅资料预习,一方面作为观后感式实验报告撰写的必须内容。参观时,邀请学校专门负责餐饮安全的食品安全员带领同学们参观饭堂的各个功能房,洗菜、炒菜、留样、售卖、洗碗、消毒各环节,讲解高校学生饭堂的有关法律法规。由于是到学生自己就餐的饭堂去参观,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加之现场直观所见所闻,同学们对高校集体饭堂有关餐饮卫生监督管理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和环节都能充分掌握,从而达到较好教学目的。

1.2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在职业卫生学中的应用实践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的融合交叉多门学科或者多个知识点的实验教学。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特别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与实际工作接轨的能力。例如,噪声、振动的测定,就以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办印刷厂印刷车间现场进行微小气候监测并测定其环境噪声和环境振动,同时测定作业工人听力及进行健康检查。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观察或收集到的噪声、振动、作业工人听力等数据以及健康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论证和概括,得出印刷车间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健康究竟有何影响,并对印刷车间防噪防振和作业工人的防护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1.3设计型现场实验教学在食品法规和儿少卫生学的应用实践设计性现场实验教学是指老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生产、工作或活动现场加以实现的实验教学活动。预防医学的很多实验内容都适合开展设计性现场实验教学,比如,在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在学校附属幼儿园现场开展了“某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的现场设计性实验教学。为此,首先让每个学生设计现场调查的方案,然后由课代表会同各实验小组长实地考察现场后,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出现场调查的终极方案,包括测定指标的选择、现场测定的程序、人员安排、待测儿童的引导与陪伴。本次现场调查测定的指标多,又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评价指标,同时融合儿少卫生学、营养学、统计学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面对众多指标究竟如何对该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老师不予具体要求,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确定。最后同学们完成的论文可谓异彩纷呈,视角独到,有“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及营养状况的评价”、“某幼儿园学龄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皮褶厚度的比较研究”、“某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现状”等等。可以说这个现场设计性实验对同学们组织能力、数据统计处理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

1.4野外模拟型现场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野外模拟型现场实验教学是指模拟现实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在野外现场开展的实验教学活动。例如,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地处白云山脚下,白云山上有丰富的山泉水和水库水资源的优势,我们为此次现场教学设置了一个模拟的现实卫生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即将本次现场实验教学模拟为“某考察队一行20人拟在某原始山林中进行为期6个月的生态考察,请你作为专业的防疫人员帮助该考察队解决野外驻地的生活饮用水源问题”。教学时将学生们带到指导老师事前考察好的山中,学生们分组寻找水源、进行水源卫生学地形勘查、水质检验、水量估量等,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写出“某野外考察队驻地水资源选择利用的评估报告”,要求说明水源选择的依据、考察队的驻地安排、生活水的蓄积及水质的洁治和防护措施等。由于是野外现场模拟真实卫生学问题,且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现场式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场地的选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高度负责态度等是现场式实验教学的关键点,也是现场式实验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2.1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根据实验教材上既定的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既不利于教师创新实验教学,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排现场实验教学时可以打破固定实验教学项目局限,紧密结合公共卫生政策与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卫生部颁布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强制实施。顺应这一公共卫生政策,可以安排学生在超市现场进行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及消费者认知调查。这样的安排以当前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与预防医学工作实践的实际内容为立足点设置现场实验教学内容,既锤炼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2.2教学场地的选择现场教学场地的选择是保障现场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预防医学的现场实验教学点。教师要广开思路,在平时针对性的挖掘和培育合适的现场教学点。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到工厂进行参观式实验教学,更可以充分发掘高校内部众多的校办企业、食堂、幼儿园等场所等开展综合式现场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学校周边公共区域开展设计式、野外模拟式实验教学。